关于诚信而成功的名人

2024-05-17

关于诚信而成功的名人(精选13篇)

篇1:关于诚信而成功的名人

1 、有一种真话是人所需要的,它以羞耻的火焰烧掉人心头的污秽和庸欲——这就是真话万岁!——高尔基

2 、坦白真爽最得人心。——巴尔扎克

3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4 、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5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寓言》

6 、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拉罗什夫利

7 、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

8 、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萨特

9 、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列宁

10 、真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又是商业成功的秘诀,谁能信守不渝,就可以成功。——德莱塞

11 、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2 、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力中而变成真实。——泰戈尔

13 、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别林斯基

14 、处己、事上、临下、皆当以诚为主。——薛敬轩

15 、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16 、如同性格的惟一基础那样,深邃的真诚也是才能的惟一基础。——爱默生

17 、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18 、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19 、不相信任何人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奥尔巴赫

20 、如果习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格言

21 、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伏尔泰

22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篇2:关于诚信而成功的名人

它说的是我国的女科学家林兰英小时候的一件事:在林兰英小学毕业后的一天晚上,母亲对她说:“兰英,家里经济困难,女孩子念那么多书也没用。你下学期就别念了。”林兰英知道家里不宽裕,就对妈妈说自己听说中学里有规定,考试得第一就可以免去学杂费。她就向妈妈保证要考第一名。母亲看她这么想读书,就答应了。于是,林兰英为了实现她对母亲许下的诺言,付出了别人想象不到的刻苦与勤奋,在整个中学六年中,她一共得了十二个第一。后来,她终于学业有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讲诚信,才会成功。诚信是成功的种子。

篇3:古代中暑而逝的名人

苏轼:旅途劳顿,暑热中去世

有关苏轼的轶闻趣事数不胜数,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位大文豪竟然是因暑热而死。

据史料记载,元祐八年(1093年),大宋朝廷因掌握实权的高太后去世而风起云涌,各派势力权斗激烈,最后旧党大臣们失势,苏轼被新党大臣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又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隔了几年,他被再贬至更远的海南岛。当时的海南尚未开发,文化落后不说,还道途偏远,湿热异常,完全是达官显贵们畏惧的险途。

还好,苏轼心理素质不错,在这外放的数年间,他以苦为乐,努力适应艰苦生活,读书写作,甚至还创造了许多美食,结交了很多穷朋友。后来逢宋徽宗上台,徽宗皇帝爱苏轼之才,加之正赶上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的朝廷大赦,于是特别恩准苏轼北归。但是此时的苏轼已经老了,身体极差,又正赶上夏季高温,终因旅途劳顿中暑。慌作一团的家人没有采取什么有效的抢救措施,苏轼于当年七月二十八日去世。

赵明诚:赴任途中中暑病倒

赵明诚是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也是著名的诗人,但是他最让世人知晓的身份应该还是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系出名门,父亲赵挺之是宋徽宗时的宰相。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也就是苏轼去世的这一年,他在父亲的主持下,与当时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结婚。婚后的赵李二人夫唱妇随十分恩爱。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金兵开始南侵,时局动荡,家中财物丧失殆尽。

为了能够养家糊口,赵明诚急需出仕为官。于是在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赵明诚接受朝廷任命出守湖州。按宋朝规定,地方官员任职前,要到中央报备,有些还需要接受皇帝的当面问询。赵明诚也不例外。得到准确任职信息后,赵明诚就马上冒着六月的酷暑奔赴建康(今江苏南京),准备觐见在此避难的宋高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时的建康正是高温肆虐,赵明诚赶路心急不注意防暑,才几天就中暑病倒。李清照得知丈夫病危心急如焚,带着惊慌和忧虑,赶到建康去见丈夫。然而回天乏术,赵明诚还是于八月十八日去世,年仅49岁。从此李清照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全部放入其词作中,创作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至今仍为文学爱好者们所吟诵。

郑成功:37岁天热突发不适

南明永历十二年至十四年(1658年-1660年),郑成功三次出兵抗清,在福建沿海取得多次胜利。但是由于这时的清廷已经站稳脚跟,力量太过强大,因此郑成功转变策略,开始收复被荷兰人占据的台湾。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人、战船数百艘,自金门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军,经激战,终于将台湾收复。

篇4:关于谦虚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南宋著名史学家、学者,《容斋随笔》的著者洪迈在翰林院时,有一次值班,赶上为皇帝起草诏书的事纷至沓来,从旱晨到傍晚,起草了20多件诏书。完成任务后,在庭院间漫步,碰到一个老人在花阴之下休息。洪迈问他是谁,老人回答:“我是京师人,世代做翰林院吏,现在80多了。而今我孙子又当了院吏,因此在这里养老。”老人借此机会又说:“听说今日文书很多,学士一定大劳神了。”洪迈愿听这些话,说:“今天起草了20多件诏书,都已经完成了。”老人又赞颂地说:“学士才思敏捷,真不多见。”洪迈非常得意,骄矜之色溢于言表,夸口说:“苏东坡大学士也不过写得这么快吧!”老人先是点头表示同意,接着不无惋惜地叹气说:“是啊,苏东坡学士敏捷也不过如此,只是他没用翻检书册罢了。”洪迈羞愧得脸红,自知失言。他以此为鉴戒,在向客人说起这件事,形容当时的心情时说:“人不可以自我夸耀,当时假如有地缝的话,我也会钻进去了。”

篇5:关于名人读书而成功的例子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有“贤君”之称的赵光义的登基却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案。按照封建社会的传统,宋太祖赵匡胤应当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他却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实在出乎意料。

据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赵匡胤召弟弟赵光义进宫饮酒。当时赵匡胤身体很好,酒后有些不舒服,就躺下休息。

赵光义让所有人都离开,自己来照料哥哥。外人只远远看见赵匡胤和赵光义说了一些什么,接着烛影摇晃,似乎赵光义离席退避,随后听到铁斧戳地的声音,听见赵匡胤高声说:“你好好去做。”

天快亮时,赵光义急忙叫人来,说赵匡胤已经逝世。

天亮后,赵光义就在灵柩前即位,改元太平兴国。这件事由于没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直以来都有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说,但是无法证实。

尽管世人对赵光义取得政权的方式心存疑虑,却不得不承认,历史上的赵光义确实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宋太宗命宰相李昉等十四人编纂了《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大类书,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作出的重大贡献。

《太平御览》原名《太平编览》,书编成后,献给宋太宗审阅。宋太宗极为重视,认真阅读。他规定自己每天要看三卷,如果因一时政务繁忙,没完成计划,那么第二天一定要补上。当时,有的大臣认为皇帝日理万机,还要这么刻苦读书,未免过于辛苦,就劝皇帝放慢计划,每天少看些。宋太宗却笑着说:“只要打开书就会有收获,我不觉得辛苦啊!”

篇6:关于通过付出而成功的名人故事

她以残疾之躯,完成了许多健全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因此她成为一代中国青年的楷模,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张海迪:女.1955年出生在济南,成长于莘县.中共党员.

5岁时因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历程.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又自学了大学英语,还学习了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16万字的外文著作和资料;另外还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书籍和医科院校的部分教材,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了对社会能有所贡献贡献,她曾给农村的孩子当过老师,还曾用学到的医学知识和针灸技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她还用学过的无线电技术,在山东省莘县广播局做无线电修理工.

篇7:关于谦虚而成功的名人事例素材

扁鹊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由于他医术高超,被世人公认为“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由于他医术精湛,所以与君主们有过一些交往,下面讲几个关于他与君主们的小典故。

扁鹊拜见秦武王,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诉给扁鹊,请求扁鹊予以治疗。 秦武王的近臣说:“大王的病在耳朵和眼睛之间,即使治疗也未必能治好。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把耳朵搞聋,把眼睛搞瞎。” 秦武王把近臣的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大发脾气,把针石丢在地上,气愤地说:“君王既然跟懂得医理的人商量治病,却又听不懂医理的人胡言乱语,这怎么能治好您的病呢?如果用这种法则来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您只要在一次重大的举动上迟疑不决,秦国很快就会灭亡啊!”

扁鹊弟兄三人均为当时名医,尤以扁鹊最负盛誉。某日扁鹊为魏王针灸,魏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扁鹊不假思索道:“长兄最高,我最差。”魏王诧异。扁鹊道:“我长兄治病于病发之前,一般人不知他是在为人铲除病源、防患于未然,所以他医术虽高,名气却不易传开;而我是治疗于病情发作和严重之后,人们能看到我为患者把脉开方、敷药刺穴、割肉疗伤,我也确实让不少病家化险为夷,大家就以为我的医术比长兄高明。”

篇8:关于诚信和成功的名人名言

2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

3 、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4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5 、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6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7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8 、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9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10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11 、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12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13 、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14 、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5 、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16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论语·为政》

17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18 、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程颢、程颐《二程集·论学篇》

19 、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篇9:名人放弃而成功的事例

读《马未都说收藏》,对他的一段经历感触颇深。有一次马老到上海一位大户人家看藏品。在他几次三番软磨硬泡的盛情下,主人终于答应让他从自己传家的两件宝贝中选择其中的一件。马老犯了难,两件几乎同样珍重的瓷器,对于爱之如命的马老来说是难以抉择的,拿起“官窑”舍不得“哥窑”,拿起“哥窑”舍不得“官窑”。马老由此发出感慨:“人生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是能不能选择,而是善于放弃;当你发现生命中的矛盾冲突时,一定要想方设法放弃一个,这样人生才能迈出一步。”

马老将收藏上升到人生的境界,从收藏中悟出人生的大智慧,真可谓是大家中的大家。在舍与得之间,大度明智的放弃比耿耿于怀的选择更让人钦敬,放弃也可以说是人生的大境界。

篇10:自强而成功的名人句子

2 、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术上的打击。——傅雷

3 、事业常成于坚韧,而毁于争躁。——伊朗

4 、如果你陷入艰难的境地,一切都有同你作对,你似乎再也撑不下一分钟,千万不可放弃,因为那正是时势扭转的关键时刻与境地。 哈里特·毕却·史多

5 、考验越是巨大、严峻、繁杂。对于善于承受考验的人就越有好处。无论多么强烈的痛苦,对于任何一个能够看出这痛苦给人带来非同一般的裨益的人,都会丧失效力。——卢 梭

6 、胜利属于坚韧不拔的人。——英国

7 、凡是自强不息者,最终都会成功。 ——歌德

8 、所谓天才,不过是最大的毅力而已。—— 布封

9 、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会丢掉了许多,你若失掉了勇敢你就会把一切失。——歌德

10 、由于勇敢的坚韧,无可避免的祸患将会被征服。——欧洲

11 、如果他是一棵软弱的芦草,就让他枯萎吧;如果他是一个勇敢的人,就让他自己打出一条路出来吧。——司汤达

12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在思

13 、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莎士比亚

14 、一个理性的动物,就应该有充分的果断和勇气,凡是自己应做的事,不应因里面有危险就退缩;当他遇到突发的或可怖的事情,也不应因恐怖而心里慌张,身体发抖,以致不能行动,或者跑开来去躲避。 ——洛克

15 、我们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要叫人打倒你,也不要叫事情打倒你。——居里夫人

16 、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比阿斯

17 、许多天才因缺乏勇气而在这世界消失。每天,默默无闻的人们被送入坟墓,他们由于胆怯,从未尝试着努力过;他们若能接受诱导起步,就很有可能功成名就。——席巴·史密斯

18 、凡是新的事物在起头总是这样的,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因为他已经明白,不经过一番苦工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做的人,才能忍得过这番痛苦。—— 陀思妥耶夫斯基

19 、大胆的见解就好比下棋时移动一个棋子,它可能被子吃掉,但它却是胜局的起点。——歌德

20 、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首,因为这种德性保证了所有其余的德性。——邱吉尔

21 、惯于实际生活的人能坚持到底,坚持到最后结局,自我反省和空谈理论的人却不想越过他们自己所指定的边界,而永远停在那里,他们在崇高的意向,绝对的真诚和才干的条件下,阻碍事件前进,因为山巅险峻会撞伤他们。 ——屠格涅夫

22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

23 、愚勇的人当危难未来之时,激昂急躁,情不自禁,而在危难之事临头时又销声匿迹,热血冰销……——亚里士多德

24 、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时间会成全一切。凡事开始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 莎士比亚

篇11:因诚信而成功的名言

2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3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4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5 、世界未有比真诚人更为可贵的。——西塞罗

6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7 、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最高贵品质。——歌德

8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9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10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1 、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

12 、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13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14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篇12:通过付出而成功的名人故事

l1月18曰,“互联网金融中国梦·创业梦”全国高校巡回公益讲座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一场《我与世界不一样》的主题演讲让到场的嘉宾潸然泪下,也让在座的“梦二代”热血沸腾。引起这场轰动的演讲人只是一个25岁的大男孩——杨孟衡。

杨孟衡出生在云南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但命运捉弄人,“不幸”这位不速之客,总是在没有预约的情况下造访。6岁的小孟衡在玩耍时,不小心触碰到十万伏的高压电,导致高位截肢。面对终日以泪洗面的母亲,懂事的杨孟衡这样安慰母亲:“我只是失去了双臂,但我还有双腿,只要心理健康身体就会健康。”这些掷地有声的誓言说出后,他就开始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

杨孟衡从失去双臂的痛苦中迅速恢复过来,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希望是火,失望是烟,生活总是一边点着火,一边冒着烟。很多人还在怀疑他生活是否能自理,需不需要专门的人来照顾的时候,他早已在妈妈的帮助下学会用双脚代替双手的功能,吃饭、穿衣,甚至自己洗衣服,应付了生活中的诸多困难,他坚信“办法总比问题多”。

很小的时候,杨孟衡就有站上奥运会的冠军领奖台、目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14岁时开始进行艰苦的游泳项目训练,15岁那年,他入选云南省游泳队,为参加北京奥运会进行专业训练。不论严寒酷暑,他总是和游泳池为伴。体育锻炼总是以数据说话,他每天要练习10千米以上(50米的游泳池200个来回),冬天戴着脚蹼练习,双脚被磨出水泡,游过的水面留下的鲜血和泳池的水融汇在一起,泳池的水都被染上淡淡的红色。

可命运总是不断和杨孟衡开玩笑,奥运会赛前一个月训练时他的软组织挫伤,比赛失利,他最终没有机会进国家队,也没有更好的发展前途了。没有耀眼的光芒来照亮杨孟衡,让他继续走体育立身这条路,世界冠军的梦想只能搁浅在那一方狭小的游泳池里。

然而勇者永远不会向命运低头,杨孟衡马上转而通过另外一条道路实现其他理想——通过高考上大学。将近三年时间完全离校,刚刚回到学校,他什么都不会,年级八百多个人,他的排名是倒数第一。他心想,让我在教室里面坐40分钟,不如叫我在游泳池里面游个5千米。同学都很聪明,反应都很快,基础都很好,而他只有一身力量,其他什么都没有。当时杨孟衡很清楚,这是他唯一的出路,一定要考上大学。霞光初暖时起床,暮色沉沉时睡去,大脑里每天都要存储很大的知识量,就像他所说的那样:像呼吸一样学习。

因为有一颗勇敢的心,他坚持总比其他人多努力一点点,不断攻克学习中的各种难题,一路风雨兼程。天道酬勤,在的高考中他终于以总分594分一举夺得云南省宜良县文科状元的桂冠,进入中山大学学习。大学四年,他去过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做过四百多场演讲,尝试过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生活也终于不再辜负他的一路拼搏,毕业后他被中山大学保研云南大学;回到家乡后他又很快成立了梦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事教育培训。从个人工作室开始,以演讲为载体,边读研边创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他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篇13:明确目标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的故事。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当记者几次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时,山田本一总是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凭智慧战胜对手,取得胜利。人们都知道,马拉松比赛主要是运动员体力和耐力的较量,爆发力、速度和技巧都还在其次,因而对山田本一“凭智慧取胜”的回答,许多人疑而不信,总觉得他是在招摇夸张,故弄玄虚。然而十年后,人们终于从山田本一的自传中,验证了“凭智慧取胜”确实是他获得成功的经验所在。他在自传中写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将比赛的路线仔细的勘察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公寓„„这样一直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以百米冲刺的劲头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路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而轻松的跑完。起初,我并不

是这样做的,而是把目标一下子定在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跑到十几公里就觉得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了。

大的成功由小的目标铺垫而成。

上一篇:校本管理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论文下一篇:模块三 活动6总结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