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冬天的词语

2024-05-01

和冬天的词语(精选14篇)

篇1:和冬天的词语

【冬雪】冬天的雪。例:“冬雪复盖了大地。”

【飞雪】在空中漂浮游动的雪。强调动态。如“飞雪迎春”。

【风雪】夹杂着风的雪。如:“抬头看时,白茫茫风雪,象一团雾似的遮住了半山坡,什么也看不清。”

【积雪】堆积一定时间和厚度的雪。例:“早上推开房门,只见地上的积雪已经尺把厚了。”

【清雪】指细小而稀疏的雪。例:“外面飘着小清雪。”

【瑞雪】应时的好雪。感情色彩浓,褒义。例:“瑞雪兆丰年。”

【朔雪】北方的雪。成颗粒状,不粘连,风一吹便会扬起。例:“文章描绘了一幅气势雄伟的朔雪盈空图。”

【凛冽】寒冷。例:“北风凛冽,大雪纷飞。”

【凛凛】寒冷。例:“东北的冬天,寒风凛凛,冰天雪地,十分寒冷。”注意。“威风凛凛”中的“凛凛”表示严肃、敬畏的样子。

【清冷】凉爽而略带寒意。

【死冷】死:很。很冷。例:“这是一个死冷死冷的冬天,刚一出屋,脸和鼻子就像用刀割的一样冻得难受。”

【严寒】极冷。例。“深秋已过,严寒的冬天就要到来了。”

【冰冷】很冷。例:“在腊月的早晨,手伸到水中感到冰冷刺骨。”

【刺骨】如寒气侵入肌骨,形容极冷。如“寒凤刺骨”。

【干冷】干燥而寒冷。例:“今年的冬天无风无雪,干冷干冷的。”

【冬暖夏凊】凊:凉.冬天使温暖,夏天使凉爽.比喻适合时用.

【冬日黑裘】裘:皮袄.冬天穿黑皮袄.比喻仅能御寒,不尚奢华.

【冬日可爱】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冬日之温】冬天城太阳的温暖.封建时代比喻君主的恩惠.

【冬日之阳】冬天里太阳的光和热.比喻人民所向往的仁政.

【冬山如睡】冬天的山林象睡着了一样.形容冬天山林寂静的景象.

【冬扇夏炉】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冬月无复衣】冬天没有第二件衣服可穿.形容家境贫寒.

【冬箑夏炉】箑:扇子.冬天搧扇子,夏天生火炉.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负暄之献】暄:温暖.原指冬天晒太阳取暖当成一种好方法献给国君.后用来谦称自己的贡献很微小.也比喻所献出的东西并不贵重难得.

【葛屦履霜】冬天穿着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呵笔寻诗】呵笔:冬天笔凉或冻结,用口吹暖气使之解冻;寻诗:寻觅诗句.用口吹暖气,使笔解冻,然后挥笔作诗.形容冬日苦吟.

【黄绵袄子】比喻冬天的太阳.【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 描写冬天的词语和句子摘抄

★ 冬天的四字词语

★ 形容冬天的词语

★ 与冬天的词语

★ 冬天寒冷的词语

★ 关于冬天的句子

★ 关于冬天优美句子

★ 济南的冬天重点词语

★ 描写冬天风景的词语

★ 形容冬天的词语有哪些

篇2:和冬天的词语

春令:春季。例:“严冬已过,春令已到。”注意:春令,也表示春季的气候。如“冬行春令”。

春天:春季。例:“明媚的春天,万物充满了生机。”

季春:指春季的末一个月。

开春:春初(一般指农历正月或立春前后)。例:“开春农村又将是一番繁忙的景象。”

孟春:四季节令中的第一个月。春天开头的第一个月。

暮春:晚春。如“暮春三月”。

晚春:春之末。

新春:春节过后的一二十天泛称新春。如“新春佳节”、“恭贺新春”。

阳春:泛指春天而言。例:“阳春三月好风光。”

仲春:孟春之后阴历二月为仲春。

早春:初春。如“早春二月”。

余春:犹暮春,晚春。

残春:余春。

酣春:春色正盛。例“劳劳胡燕怨酣春”。

熙春:和煦的春天。

艳阳天:明媚的春天。如“九九艳阳天”。

春风宜人:春天的和风使人感到舒适温暖。形容春天可爱。例:“春风宜人,鸟语花香,正是旅游的好季节。”

春光明媚:春天的景色鲜明可爱。例:“春光明媚,百花争艳。”

春光融融:春天的景色使人感到温暖、舒畅。例:“春光融融,杨柳依依,情意绵绵。”

春暖花开:春天暖和,花儿开放。表示春天来临,春景优美。例:“春暖花开,香气四溢,游人如潮。”

春意盎然:春天的气氛浓厚。例:“鸟啭莺啼,花红柳绿,到处春意盎然。”

满园春色:春色满园,四处都是春天的景象。例:“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大地回春:冬去春来。例:“大地回春,阳光普照,山河无限美好。”

东风送暖:东风,春风。春风送来暖意,表示春天来到。例:“东风送暖,春回大地。”

雪化冰消:冰雪融化,表示春天来临。例:“雪化冰消,万物复苏,又是春到人间。”

春播:春季播种。也作“春种”

春耕:春季的耕种。如“春耕时节”。也作“春事”。

春联:春节用的对联。

同义还有:春帖 桃符 春条(方言)

春汛:春天的潮汛。

同义还有:桃汛 桃花汛 桃花水

春游:春日郊游。

游春 踏春 踏青 探春 寻春 双柑斗酒

篇3:和冬天的词语

指出句子表达不合理的毛病, 并加以改正:重建黄鹤楼的工程已经开始了二十个月了。

面对这道题, 许多学生看不出语病所在, 更不会修改。其实, 此题涉及到时点词语和时段词语的区别及这两类词语与动词合理搭配的问题。

我们使用的表时间的词语, 有的是指出在时间长河中所占据的某一个“点”, 即表示一个具体的时间, 一般称之为“时点”。有的是指出在时间长河中所占据的一个段落, 也就是表示一段时间, 常表示事情 (动作) 持续时间的长短, 一般称之为“时段”。

表示“时点”的词语, 包括确指性时间词语。它一般由时间名词或时间名词组成的短语构成。例如:“五四”时期、一九八九年、五月一日、去年、今年、六点半、星期五等。还包括指代性的时间词语, 例如:这会儿、那时候等。

表示“时段”的词语, 大多是表示时间的数量短语, 例如:三小时、三天、四个月、五年半等。

表示“时点”的词语, 在句中做主语、宾语经常指明事情 (或动作) 发生在什么时间;表示“时段”的词语在句中做主语、宾语、补语, 经常指明或补充事情 (或动作) 经过或持续了多长时间。试比较下面的句子:

(1) 第二天早晨, 他就领水生回去了。

(2) 今天动身。

(3) 这时候来人了。

(4) 到南京时, 有朋友约去游逛, 勾留了一日。

(5) 一个月出一本书。

(6) 他忙了一整天。

(1) (2) (3) 句中加线的词语为“时点”词语, 表明发生事情在什么时间; (4) (5) (6) 句中加线的词语为“时段”词语, 表明事情持续了多长时间。

两类词语表示不同的时间概念, 不可混淆。试看下面的病句:

(7) 三十年前的往事, 好像短暂的一瞬, 却往往历历在目。

上句中把时点词语“三十年前”与时段词语“短暂的一瞬”作比, 讲不通。可改为“三十年的时间好像短暂的一瞬” (时段词语比时段词语) 。也可改为“三十年前的往事, 发生在昨天” (时点词语比时点词语) 。前种改法如同“几十年如一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说法。

在运用时, 要注意时点词语和时段词语与动词的搭配, 两类词语不能相比, 只能同类相比。时点词语应与表短暂性动作的动词搭配;时段词语常是用在表持续性行为的动词上。

篇4:和冬天的词语

【关键词】敬称词语 谦称词语 中西文化

在任何语言中,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的形成和发展都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并受到文化的影响。英汉语也毫无例外。在比较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时,从某种程度来说,可以追溯到它们的来源。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日常活动和交际中的不同习俗和传统能够反映出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意识。英汉语中很多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的联系都是互通的,它们非常类似或部分相同,但是更大数量的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却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联系。

一、英汉语对于称呼用语的不同认识

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悠久的国家,因此中国人的称呼方式也受到了这一背景的极大的影响,因此,汉语社会的称呼比英语社会的称呼要复杂许多。当面见官员时,他们不仅用敬称词语来称呼官员,借以抬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而且用谦称词语来称呼他们自己,表示自己的屈服。这类敬称词语如上至称呼皇帝为“天子”,“万岁”,“万岁爷”,“圣上”,“圣驾”,“陛下”等下至称呼皇帝以下的王公大臣们为诸如“老爷”,“大人”等等。这样的谦称词语,比如说:“小民”,“草民”,“奴婢”,“奴才”等等。不仅普通老百姓对官员充满憎恶和惧怕,职位低的官员也同样惧怕比他官儿大的官员。在封建统治下,社会级别低的人是禁止冒犯社会级别高的人的。因此官位低的人见到官儿比他大的人都会很小心,并且通常会对官儿大的人阿谀奉承。反映在称呼上,比如这样的一些谦称词语“在下”,“下官”,“卑职”,“微臣”等等。实际上,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也通常会用谦称词语来指自己,以此来愚弄人民的信任和尊敬。比如说:“孤”,“寡人”,“哀家”等。

汉文化中人们之间的关系被预示为长幼有序。中国人在社交中,往往将对家庭成员的称呼延伸到对一般人的称呼以示尊重。根据社会交际社团中的交际对象的年龄,在汉语的语境下,中国人倾向于称呼陌生的男性为“大爷”、“大伯”、“叔叔”、“大哥”等;称呼女性为“奶奶”、“大妈”、“阿姨”、“大娘”、“大姐”等。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对这样的称谓通常是非常难以接受的,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他们强调的是个体的意愿、自由、价值和创造性。在英语社会,人们没有复杂的等级观念,也没有名分上、职位上的区分,人们之间的关系很简单。所以对于中国人很普通的称呼“叔叔”,“阿姨”,“解放军叔叔”,“护士阿姨”等等,他们会感觉很困惑。在我们与英美人士交往中,注意不要对他们使用和汉语相同的称呼,即不应把母语的称呼原则用于目的语中,引起语用负迁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汉文化中推崇尊敬长者,长者为尊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在汉语中,“老”是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和聪明才智的代名词,它是一个敬称词。因此如果你认识的人比你年龄大,你可以称呼他为“老……”。称呼比自己年长很多的人为“老人家”是很普遍的。而在英语文化中,这一点是决然不同的。英美人士是不愿被看做“老”的,他们甚至讨厌这个用词。在英美文化中,“老”通常暗含的意思是废物和无用。在英美等国家,年龄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人们通常避免用“old”一词来称呼上了年纪的人,于是人们费尽心机借用其他委婉用词来表示“老年”、“老人”这一概念,如:the advanced in age,the mature,the longer living,seasoned man,of a certain age,no longer very young等等。

二、英汉语对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原则的不同认识

礼貌原则是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eech 在1983年提出的,它指的是语言中的谦虚和尊敬的言语行为。谦虚准则是Leech的礼貌原则中的一个组成部分。Leech认为,人们彼此间交谈,首先重视是否礼貌、得体;人们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主要是出于礼貌的考虑。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自从汉朝就非常讲究礼俗,尊奉的是“礼多人不怪”。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的极大影响,中国人有很多行为准则,这些标准直接体现在他们的用词上,对词汇的使用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汉语的词汇系统里,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是能够代表社会身份指示的一类重要词汇,其本身也是很复杂的。在交际情境中,汉语的说话者当他们在指交际同伴以及与这些交际同伴相关的人或事物时,他们通常会采用敬称词语;而当他们谈及自身或和他们相关的人或事时,通常会使用谦称词语。这样的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在汉语中是不胜枚举的,通过这样的一些用词,说话人可以直接地(敬称词语)或间接地(谦称词语)表达对听话人的礼貌和尊重。

汉语中很多的敬称词语,可以分别由以下词头构词。比如:对于“高”,就有“高见、高就、高龄、高堂、高足”等;对于“贵”,就有“贵姓、贵国、贵恙、贵子、贵庚”等;对于“令”,就有“令爱/令媛/令千金、令郎/令公子、令亲、令尊、令堂、令兄”等;对于“尊”,就有“尊亲、尊府、尊驾、尊夫人”等等。而表谦称的词头也很多,如“敝”,就有“敝处、敝国、敝人、敝校、敝意”等;如“拙”,就有“拙笔、拙见、拙作”等;如“寒”,有“寒舍”;指自己,根据不同的身份和性别,可以有“在下、小人、小女、草民、奴才、奴婢、奴家”等等。汉语里称呼自己的家里人,也有很多谦称的用词,如“小儿、小女、内人,内子、犬子、拙夫、拙荆、贱内”等。上文中提到的表敬称的词头“老”这个字,也可以当做谦称词语的词头,如:“老朽、老夫、老汉、老衲、老身”等等。而在英语中,英语国家人士则非常强调真诚地、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人们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必要掩盖什么或隐藏什么。

礼貌原则指导下的礼貌语言的语用差异是不同社会间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差异所造成的,即西方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和东方群体取向之文化差異导致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中的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与汉语比起来要少很多。汉语中这些词大量出现是因为中国多年以来处于封建社会,这就要求人们在和年龄大的人或社会地位高的人讲话时使用敬称词语,否则就会被认为没礼貌。在称呼自己的时候使用谦称词语也是一样的道理。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在汉语中,尤其是在书面语和正式的场合中,人们通常在称呼自己时采用谦称词语,而在称呼别人时使用敬称词语。为什么英语中这些词相对来说却比较少呢?这是因为西方人认可平等,他们强调个人的价值,他们乐于展示他们自己,并且注意培养个体的自信。

每一个国家,因为其生活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会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文化意识形成的结果,这个思维方式或多或少的反映出国家对待世界的文化心理。因此,民族的思维特点反映并象征着民族的文化特点,思维的不同是文化不同的重要的影响因素,语言及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语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难解难分,文化无所不在,人们的言语行为无不反映出各民族的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夏征龙.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王菊泉.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篇5:描写冬天的词语成语和句子

立冬

初冬

孟冬

仲冬

寒冬

深冬

隆冬

严冬

残冬 冬至

冬季

冬天

冬月

冬花

腊月

凛冽

阴冷寒冬腊月

冰天雪地

雪盖冰封

三九寒天

数九寒天 天寒地冻

天冻地裂

滴水成冰

朔风怒吼

北风飕飕漫天雪花

满天飞絮

严冬时节

冬去春来

银装素裹

篇6:描写冬天天气的词语四字词语

2. [天寒地冻] 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3. [天凝地闭] 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4. [寒冬腊月]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5. [岁暮天寒] 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6. [十冬腊月] 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7. [风雨凄凄] 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8. [折胶堕指] 极言天气寒冷。

9. [冰天雪窖] 形容极为寒冷。

10. [寒风侵肌] 形容天气寒冷。

11. [雪窖冰天] 窖:收藏东西的地洞。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12. [风刀霜剑] 寒风象刀,严霜象剑。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13. [料峭春寒]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14. [春寒料峭]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15. [雪虐风饕] 虐:暴虐;饕:贪残。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16. [冰雪严寒] 严寒:极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17. [唇亡齿寒]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18. [唇竭齿寒]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19. [啼饥号寒] 啼:哭;号:叫。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篇7:形容冬天的词语

解释:寒冷的冬天

出处: 汉 苏武 《古诗》之四: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唐 韩愈 《赠张籍》诗:喜气排寒冬,逼耳鸣睍睆。叶圣陶 《登赐儿山》:水洞里泉水下滴,积在洞底,据说据说有两公尺深,寒冬也不冻结。

冰冷

解释:很冷

出处: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朝为张天之炎热,夕为冰冷之委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近前用手一摸,四肢冰冷,已气绝多时了。茅盾 《子夜》十八:她的心狂跳了,她的手指尖冰冷,她的脸却发烧。

残冬

解释:指冬季的末尾,冬季将尽之时:~已过,春天来到了。

出处:消遣残冬易,绸缪未雨难。——清黄钧宰《金壶浪墨水患诗》

初冬

解释:入冬的头一个月,即阴历十月。

示例:丁玲《韦护》第三章二:早已是初冬时分了,但她却只感受到一种喜气。王亚平《神圣的使命》:这是初冬的一个傍晚,王公伯 走在一条泥雪斑驳的街道上。

萧索

解释:1.荒凉,冷落,萧条;凄凉。2.缺乏生机;不热闹。3.稀疏。

示例:鲁迅《故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生气。

寒冷

解释:表面意思是指气温低,让人感到凉。更多的时候用这个词是用来表达人的心情失落、感受不到家人、爱人、朋友的温暖。

出处:寒冷的冬天。

萧条

解释:寂寞冷落,毫无生气:荒山老树,景象十分萧条。

示例: 长时期的高失业率、低产出、低投资、企业信心降低、价格下跌和企业普遍破产。工商业低落的一个温和的形式是衰退(recession),它同萧条有许多共同点,但在程度上较弱。今天,衰退的精确定义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清冷

解释:清爽而微寒;清凉寒冷。

出处:《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冰雪

解释:比喻清纯

出处:后汉书西羌传论》:﹝ 段熲 ﹞被羽前登,身当百死之陈,蒙没冰雪,经履千折之道,始殄西种,卒定东寇。唐 杜甫 《人日》诗之一: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云笈七签》卷三:人之情性为利欲所败,如冰雪之曝日,草木之沾霜。陈毅 《由太行山西行阻雪》诗:冰雪何时融,征程从此错。

风霜

解释:饱:足足的,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雪霜,丝鬓如银。

严冬

解释:严有程度深之义,故严冬也就成了极其寒冷的冬天的又一代称。

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 《大同十一月庚戌》诗:是节严冬景,寒云掩落晖。唐 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姜侯设鱠当严冬,昨日今日皆天风。明 李贽《答高平马大尹》:严冬十日不出户矣。《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七回:时夏五月,忽然天降大雪,平地深二尺五寸,寒凛如严冬,人谓太子丹怨气所致也。陈毅《赠同志》诗: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

凛冽

解释:极为寒冷,严寒刺骨。

出处:李白《大猎赋》:严冬惨切,寒气凛冽。

刺骨

解释:寒气侵人入骨的,形容极其寒冷

出处:《韩非子安危》:闻古 扁鹊 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

严寒

解释:极度寒冷

出处:汉 董仲舒 《雨雹对》:其尤者,葶苈死于盛夏,款冬花于严寒。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十: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明 李贽 《答沉王》:时犹严寒,未敢出户,未卜见期,谨以为复。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在严寒的冬天,朱暮堂 夫妇睡在丝棉被里还不够,加上从 上海 买来的 英国 制的纯羊毛的毯子。

隆冬

解释:严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时期

篇8:和冬天的词语

一、要准确地解答文中词语“能否删掉”的问题, 前提是要读懂句子和理解词语的意思。答题先要回答“能”还是“不能”, 然后说明能删掉或不能删掉的原因。这类题中的词语通常是不能删掉的。分析解答原因的步骤是:先分析说明该词语在文句中有什么作用、好处或属于什么用法, 表示什么意思。然后说明如果删掉该词后, 句子变成什么意思, 发生什么变化, 有什么不好。这类词语在句中的作用有:表修饰、限制、程度、强调等作用, 如“最、非常、几乎、主要、部分、所有、一般、常常、往往”等;表示估计、猜测, 如“大概、大约、也许、可能”等;表约数、如“左右、上下”等;表次序、方位、方式、结果等, 如“首先、其次、上面, 中部、顶端、据说、听说”等。有的是照应前后文某词句, 有的是准确的描绘、说明或议论什么。如果是可以删掉, 就要说明可以删掉的理由, 如词语在文中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 删掉它句子的意思没变, 或是该词语运用不当, 删掉它句子反而更简洁流畅, 更准确明了。对文中词语能否删掉的问题, 下面从语文课本中举例说明如下:

1.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 (《藤野先生》)

句中的“大概”不能删掉。它在句中表达的是估计、揣测的语气, 不肯定。如果删掉它, 句子就变成了肯定的语气, 改变了句子的原意。因此不能删掉。

2.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 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 (《向沙漠进军》)

句中的“主要”不能删掉。“主要有两种方式”, 说明还有其他次要的方式, “主要”说明这两种方式特别厉害。删掉了则变成只有这两种方式, 改变了句子原意, 说明不准确, 不符实际。因此不能删掉。

3.所以部分沙粒的移动速度虽然相当快, 每天可以移动几米到几十米, 可是整个沙丘波浪式的前进, 移动速度并不快, 每年不过5米到10米。 (《向沙漠进军》)

句中的“部分”不能删掉。它在句中有修饰、限制作用。“部分”说明不是所有的沙粒的移动都相当快, 删掉“部分”则变成所有的沙粒都移动得相当快。既改变了句子原意, 说明也不准确, 不严密。因此不能删掉。

4.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 那里水分少, 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看云识天气》

句中的“一般”不能删掉, “一般”有修饰限制作用, 说明的是卷云和卷积云通常不会带来雨雪, 但不排除特殊情况有可能会出现雨雪。语意缓和, 不绝对, 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删掉。

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中国石拱桥》)

句中的“几乎”不能删掉。它在句中表示程度高, 但不是全部, 删掉了则变成到处都有, 不符合实际, 说明不准确。因此不能删掉。

二、要准确地解答文中某两个词语“能否交换位置”的问题, 要理解词语的意思, 要读懂句子和前后文, 这类题中的词语一般是不能交换的。

答题先要回答“能”还是“不能”, 然后说明原因。要分析能否交换的原因, 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解答。1.看词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是时间、空间顺序还是思维逻辑顺序;看前后句子属于什么关系, 是并列还是递进, 是主次还是因果等。答题先要说明写法顺序或句子关系, 然后说明调换位置后不符合什么顺序或规律, 有什么不好。2.看词句与前后文是否有依次照应的关系, 答题先要说明词句与前后文哪些词句相照应, 然后说明如果交换位置就不能依次照应。3.比较辨析词语意思、用法、搭配、词性等的异同, 答题先分别说明词语的意思, 然后说明交换后词语运用、搭配不当的原因等。下面举例说明如下:

1.“今天想来, 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句中的“接近”和“爱好”能否交换位置?为什么? (《我的老师》)

不能交换。先接近文学, 才是爱好文学, 这是按时间、逻辑顺序写的, 交换”接近“和“爱好”的位置, 违反了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 不符合规律和事实。因此不能交换。

2.不知道睡了多久, 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 我忽然爬起来, 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句中的“迷迷糊糊”和“模模糊糊”能否交换位置?为什么? (《我的老师》)

不能交换。“迷迷糊糊”是指从睡梦中醒来神志不清;“模模糊糊”是指说话含糊不清, 交换了则成了病句, 词语运用、搭配不当。故不能交换。

3.“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 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句中的“为生活而劳动”和“为劳动而生活”能否交换位置?为什么? (《敬业与乐业》)

不能交换。前后分句是按先主后次的顺序安排的, 符合人们通常的思维认识规律, 交换了则主次不分, 因此不能交换。

4.“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句中的“神圣”和“可敬”两个词能否交换位置?为什么? (《敬业与乐业》)

不能交换。前后分句是因果关系, 是因为职业都是神圣的, 所以它才可敬, 而不是因为可敬才神圣, 颠倒了这因果关系, 就不符合逻辑, 因此不能交换。

5.“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 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 (《敬业与乐业》) 句中的“儒门”和“佛门”能否交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交换。单就句中“儒门”、“佛门”而言, 二者是并列关系, 好像可以调换, 但在文中它们是依次照应前文中两个例子的, 调换了就不能依次照应, 因此不能调换。

篇9:邮寄冬天的衣物和书

首先,CD要把壳子拿掉,全部放在一收藏盒里面。不然就算你用了盒子,在带来的路上也一定是被压、被挤裂开。可以多带一点收藏袋,因为你在美国也有可能会买了要带走。

其次,你可以上飞机时带一件夹克,其它冬天的衣服就用邮寄,寄到的时候差不多你也需要穿了。

还有就是大家关心的书,这些东西特别沉,但是你有必须带。那你就可以先带你“马上需要念的”,其它的提早一个月寄到熟识的学长家。在你到达的时候通常是开学前两三周或一个月,所以在一个月之内你应该就可以收到。

篇10:描写冬天的词语

2) 白雪:洁白的雪。带感情色彩。例:“覆盖大地的白雪把四周的一切都映照得分外明亮。”

3) 强凤:特大的风。例:“一场强风来临,立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路上的人们被吹得东倒西歪。”

4) 清雪:指细小而稀疏的雪。例:“外面飘着小清雪。”

5)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特别冷。

6)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7) 数九寒天:数九,从冬至开始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数到九“九”为止。形容特别冷的冬天。

8) 十冬腊月:指农历十月十一月(冬月)十二月(腊月),天气寒冷的季节。也称为“寒冬腊月”。

9) 烈风:同狂风。

10) 霰: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11) 李冬:冬季的第三个月。

12) 初雪:入冬后第一次下的雪。例:“初雪一降,冬天的气息更浓了。”

13) 寒风:冬天寒冷的风。例:“寒风凛冽,侵人肌骨。”

14) 寒:冷。一般不单用,能组成“严寒”“酷寒”“寒冷”等。注意:要与表示害怕畏惧的“心寒”“胆寒”中的“寒”,表示贫困的“贫寒”中的“寒”意义区别开。

15) 死冷:死:很。很冷。例:“这是一个死冷死冷的冬天,刚一出屋,脸和鼻子就象用刀割的一样冻得难受。”

16) 隆冬:冬天最冷的阶段。

17) 风雪:夹杂着风的雪。如:“抬头看时,白茫茫风雪,象一团雾似的遮住了半山坡,什么也看不清。”

18) 寒风凛冽:凛冽,刺骨的寒冷。形容十分寒冷。

19) 冬雪:冬天的雪。例:“冬雪复盖了大地。”

20) 雪片:雪花呈片状,故又雪片。多用比喻义,例:“各方贺电,雪片飞来。”

21) 寒峭:形容冷气逼人。多用于书面语。

22) 料峭:(书)形容微寒。常说“春寒料峭”。例:“在料峭的寒风中他显得十分惊悴。”

23) 寒风刺骨:寒冷的风冻得骨头疼。形容天气风寒。例:“北方冬天的清晨,滴水成冰,寒风刺骨。”

24) 小风:风力弱小的风。与“大风”相对。

25) 碎琼乱玉:比喻雪。例:“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水浒传〉

26) 朔风:北风,表冬天的风。多用于书面语。例:“冬天,朔风呼叫,夹着阵阵雪沙,扑打着人们的脸颊。”

27) 雪花:空中飘落的雪,形状象花。例:“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山野村庄,摇撼着古树……”

28) 哑巴冷:(方)形容气候干冷。

29) 逆风:迎面而来的风。

30)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

31) 狂风:狂暴的风。

32) 大风:风力很强的风。

33) 雪壳子:北方方言。指经过阳光照射和风吹后,表面稍融又结成冰的深厚积雪。

34) 冬季:一年的第四季,我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十二等三个月。

35) 凛凛:寒冷。例:“东北的冬天,寒风凛凛,冰天雪地,十分寒冷。”注意。“威风凛凛”中的“凛凛”表示严肃敬畏的样子。

36) 冷飕飕:形容风很冷。例:“由于身体太弱。虽然穿得很多,但我还是感到冷飓耀的。”

37) 冷森森:形容冷气逼人。例:“刚走进山洞,就感到冷森森的,不由自主地打了几个寒颤。”

38) 冻手冻脚:形容天气寒冷。

39) 疾风:急剧猛烈的风。

篇11:形容冬天的词语

一、冬天的别称:

冬、冬天、孟冬、仲冬、季冬、九冬、严冬、清冬、玄冬、穷冬、穷阴、玄序、严节

二、形容冬天的语语:

【寒】冷。一般不单用,能组成“严寒”、“酷寒”、“寒冷”等。注意:要与表示害怕、畏惧的“心寒”、“胆寒”中的“寒”,表示贫困的“贫寒”中的“寒”意义区别开。

【冷】温度低。

【冽】(书)寒冷。一般不单用。

【凛】寒冷,不单用,能组成“凛冽”、“凛凛”等。

【暴冷】形容突然间冷起来。例:“由于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刚一入冬,天气就暴冷起来,真叫人有点受不了。”

【冰冷】很冷。例:“在腊月的早晨,手伸到水中感到冰冷刺骨。”

【刺骨】如寒气侵入肌骨,形容极冷。如“寒凤刺骨”。

【干冷】干燥而寒冷。例:“今年的冬天无风无雪,干冷干冷的。”

【寒冷】冷。多用以形容气候。例:“寒冷的冬天被温暖的阳春取代了,万物充满了生机。”

【寒峭】形容冷气逼人。多用于书面语。

【酷寒】形容天气北常人。例:“大兴安岭冬天是酷寒的,几乎天天下雪,整个山岭白茫茫的一片。”

【冷峭】形容冷气造人。注意:也表示为人刻薄,话语尖刻。

【料峭】(书)形容微寒。常说“春寒料峭”。例:“在料峭的寒风中他显得十分惊悴。”

【凛冽】寒冷。例:“北风凛冽,大雪纷飞。”

【凛凛】寒冷。例:“东北的冬天,寒风凛凛,冰天雪地,十分寒冷。”注意。“威风凛凛”中的“凛凛”表示严肃、敬畏的样子。

【清冷】凉爽而略带寒意。

【死冷】死:很。很冷。例:“这是一个死冷死冷的冬天,刚一出屋,脸和鼻子就像用刀割的一样冻得难受。”

【严寒】极冷。例。“深秋已过,严寒的冬天就要到来了。”

【冷冰冰】形容物体很冷。注意:一般多用于形容不热情或不温和。

【冷森森】形容冷气逼人。例:“刚走进山洞,就感到冷森森的,不由自主地打了几个寒颤。”

【冷丝丝】形容有点冷。例:“这屋子没生火炉,窗缝也没糊,给人冷丝丝的感觉。”

【冷飕飕】形容风很冷。例:“由于身体太弱。虽然穿得很多,但我还是感到冷飓耀的。”

【哑巴冷】(方)形容气候干冷。

【霰】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也叫雪糁、雪糁子;方言中,也叫雪子。

【白雪】洁白的雪。带感情色彩。例:“覆盖大地的白雪把四周的一切都映照得分外明亮。”

【残雪】春天背阴处较晚融化的雪。

【初雪】入冬后第一次下的雪。例:“初雪一降,冬天的气息更浓了。”

【春雪】春天下的雪。如“喜降春雪”。

【冬雪】冬天的雪。例:“冬雪复盖了大地。”

【飞雪】在空中漂浮游动的雪。强调动态。如“飞雪迎春”。

【风雪】夹杂着风的雪。如:“抬头看时,白茫茫风雪,象一团雾似的遮住了半山坡,什么也看不清。”

【积雪】堆积一定时间和厚度的雪。例:“早上推开房门,只见地上的积雪已经尺把厚了。”

【清雪】指细小而稀疏的雪。例:“外面飘着小清雪。”

【瑞雪】应时的好雪。感情色彩浓,褒义。例:“瑞雪兆丰年。”

【朔雪】北方的雪。成颗粒状,不粘连,风一吹便会扬起。例:“文章描绘了一幅气势雄伟的朔雪盈空图。”

冬:冬季。可单用。如“数九隆冬”。

残冬:冬季的末尾。例:“残冬已过,春天来到了。”

初冬:冬季的开头。

冬季:一年的第四季,我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十二等三个月。

冬令:冬季。注意:冬令,也指冬季的气候。

冬天:冬季。

寒冬:泛指寒冷的冬天。如“寒冬腊月”。

李冬:冬季的第三个月。

隆冬:冬天最冷的阶段。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

严冬:冬天特别冷的时节。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

北风:引作冬天的风。例:“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寒风:冬天寒冷的风。例:“寒风凛冽,侵人肌骨。”

朔风:北风,表冬天的风。多用于书面语。例:“冬天,朔风呼叫,夹着阵阵雪沙,扑打着人们的脸颊。”

寒风:寒冷的风。多指冬季的风。

冷风:寒冷的风。也比喻政治逆流a 如“吹冷风”。

逆风:迎面而来的风。

顺凤:顺着人、车、船行走方向刮的风。也用于友人启程远行时的祝辞。如“一路顺风”。

暴风:猛烈的凤。

大风:风力很强的风。

风暴:刮大风而且往往同时有大雨的天气气象。也用以比喻规模大而来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

疾风:急剧猛烈的风。

狂飘:狂风。多用于书面语。

狂风:狂暴的风。

烈风:同狂风。

强凤:特大的风。例:“一场强风来临,立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路上的人们被吹得东倒西歪。”

微风:轻微的风。

小风:风力弱小的风。与“大风”相对。

三、形容冬天的成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冬日可爱: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黄绵袄子:比喻冬天的太阳。

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燕雁代飞: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葛屦履霜: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天凝地闭: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温凊定省: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语本《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夏虫朝菌: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雪兆丰年: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山寒水冷: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篇12:写冬天的词语

朔风:北方吹来的寒风。凛冽:寒冷刺骨。

另见:寒气凛冽

例:严冬惨切,寒气凛冽。(唐·李白《大猎赋》)

天寒地冻

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例:目今天寒地冻,军马难以久住,权且回山。(明·施耐庵《水浒全传》)

雪虐风饕

虐:暴虐。饕:贪残。又刮风,又下雪。指狂暴肆虐的风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例:岁弊寒凶,雪虐风饕。(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

例: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亦自如。(宋·陆游《雪中寻梅》诗)

亦作:饕风虐雪

冰雪严寒

严寒:极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例:虽然按照时令季节,各种蔬菜种得有早有晚,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但是除了冰雪严寒的冬天,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园里总是经常有几种蔬菜在竞肥争绿的。(吴伯箫《菜园小记》)

⊙大雪纷飞:形容雪很大。

⊙滴水成冰:水滴一落下来就成了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例:“北方的天气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寒风刺骨:寒冷的风冻得骨头疼。形容天气风寒。例:“北方冬天的清晨,滴水成冰,寒风刺骨。”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十分寒冷。例:“他抡起大镐来象旋风似的,尽管是天寒地冻的十冬腊月,还是满头大汗。”

⊙鹅毛大雪:形容状如鹅毛般大而轻的雪。例;“狂风过后,便下起了鹅毛大雪。”

⊙白雪皑皑:形容雪很洁白。白雪皑皑是冬天的景象。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飞沙走石:形容风刮得很猛烈火情景。例;“顿时狂风大作,昏天暗地,飞沙走石,路人掩面。”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特别冷。

⊙严寒:极冷。例。“深秋已过,严寒的冬天就要到来了。”

⊙刺骨:如寒气侵入肌骨,形容极冷。如“寒风刺骨”。

⊙暴风:猛烈的风。

⊙冷冰冰:形容物体很冷。注意:一般多用于形容不热情或不温和。

⊙冷丝丝:形容有点冷。例:“这屋子没生火炉,窗缝也没糊,给人冷丝丝的感觉。”

⊙冷飕飕:形容风很冷。例:“由于身体太弱。虽然穿得很多,但我还是感到冷飓耀的。”

⊙冷森森:形容冷气逼人。例:“刚走进山洞,就感到冷森森的,不由自主地打了几个寒颤。”

⊙北风:引作冬天的风。例:“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大风:风力很强的风。

⊙风暴:刮大风而且往往同时有大雨的天气气象。也用以比喻规模大而来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

篇13:和冬天的词语

一、“山东棒子”与“臭糜子”的缘由

关于这两个称呼的由来, 众说纷纭, 笔者着意在网上查找了一下, 关于“山东棒子”, 网上大致有十二种说法, 关于“臭糜子”, 网上有两种说法。对此, 笔者进行整理归纳如下。

1.“山东棒子”十二种说法:

(1) 棒子意为高大、英俊、直来直去、宁折不弯。 (2) 棒子是东北土话, 是一种亲密的、有特色的称呼。 (3) 棒子即木棒, 也就是棍子。 (4) 棒子指玉米。 (5) 棒子实为“帮地”的谐音, 大意为“那边儿的”。 (6) 棒子有“光棍儿”的含义。 (7) 棒子就是棒槌 (人参) 。 (8) 地域性讥讽说。如:“山东棒子”、“湖南骡子”、“湖北佬”等等说法。 (9) 先到东北的山东人对后到的一种歧视性称呼。 (10) “棒子”即贫穷。 (11) 与朝鲜族争执时叫回来的。东北的汉族人称呼当地朝鲜族为“高丽棒子”, 朝鲜族人如法炮制, 称呼汉族人“山东棒子”。 (12) 口音性格所致。山东方言咬字很重、声如洪钟, 且发音混浊, 性格方面也是直来直去, 所以被称为“山东棒子”。

2.“臭糜子”两种说法:

(1) “臭糜子”:“臭糜子”即“臭米面子”, 臭米面子的做法是先把高粱米、小米或者玉米用水淘净, 然后用盆和缸盖起来发酵一两天。待有点馊和酸味了, 就用笊篱把米捞出来, 略控一会儿。再上水磨拉成粥状的米粉。做成的食物俗称“酸汤子”, 一来二去, 关东人爱吃的臭米子叫白了, 叫成“臭糜子”。“臭糜子”顺理成章也就成了关东当地人的代名词和别称。 (2) “臭糜子”是因为当地人主要吃小米的缘故。哈尔滨的裘真先生在《山东棒子、老奤与臭糜子———哈尔滨方言的渊源》一文进行了阐释, 东北人因其所用的山东方言, 而呼之为“山东棒子”, 山东、河北移民可能是对这种称谓不甚满意, 便讥当地人为“臭糜子”, 依据即是因其以小米为主食[1]195。

二、对“山东棒子”称呼的缘由进行论证

对上述十二种说法, 我比较同意第四、八和十种说法, 其他观点我认为有待商榷。

1. 驳斥疑义的观点。

第一种说法, 棒子意为高大、英俊、直来直去、宁折不弯。这一说法认为“棒子”是一种赞美之词, 这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是不相符合的。两种地域的人之间出现隔阂了或者产生重大矛盾时, 为了发泄气愤才会直呼“山东棒子”和“臭糜子”, 在和谐的氛围中, 彼此都会避忌这两个词语的。所以, 这一说法不成立。

第二种说法, 棒子是东北土话, 是一种亲密的、有特色的称呼。把“棒子”一词作为两种不同地域的人之间的一种亲密的称呼, 不符合山东人闯关东时的文化和地域背景, 山东人闯关东, 抢占了当地人的生活资源, 当地人对山东人骨子中有一种排斥, 不可能是亲密无间的。因此, 此种缘由是不成立的。

第三种说法, 棒子即木棒, 也就是棍子。哈尔滨的裘真先生在《山东棒子、老奤与臭糜子——哈尔滨方言的渊源》一文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最初闯关东的山东人到东北来时有个显著特征:手里拎着一根大木棒, 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别的人看到他们这种打扮, 就叫他们作“山东棒子”。山东人闯关东时的行装不仅仅有木棒, 还有肩背的行囊, 把手拿的棒子与“山东棒子”这个称呼联系在一起, 未免过于生硬;“手持一棒”是山东人闯关东时路上防身的一种装扮, 来到东北地区后, 不可能仍保持“手持一棒”这种装束, 并且, “山东棒子”和“臭糜子”是两种地域的人在交融过程中互相有一定的了解后产生的词语, 不会出现“山东人一到达东北, 就虐称当地人为臭糜子, 东北人看到他们的装束, 就虐称他们为山东棒子”这种现象。再试想, 农村的乞讨者在乞讨时大多也拿着木棒作为防身工具, 但是没有人称他们为“棒子”, 因此, 我认为“山东棒子”源于“木棒”的说法不成立。

第五种说法, 棒子实为“帮地”的谐音, 大意为“那边儿的”。据考证, 东北方言中, 没有这个方言词。因此, 第五种说法也不成立。

第六种说法, 棒子有“光棍儿”的含义。很多闯关东的人是有家眷的, 他们闯关东时, 家眷留在山东老家, 等他们在东北扎根后, 再回山东把一家老小接到东北, 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电视剧《闯关东》里得到答案, 把所有的闯关东的人称为“光棍儿”, 仍然是不合情理的。所以, 第六种说法也不成立。

第七种说法, 棒子就是棒槌 (人参) 。来到东北的山东人大多数从事农耕, 少数部分人做采参交易, 因此, 此说也是不成立的。

第九种说法, 先到东北的山东人对后到的一种歧视性称呼。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 人是很念祖的, 当提及都是山东老乡时, 是很团结的,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老乡见老乡, 两眼泪汪汪”, 所以, 我认为不存在先到东北的山东人对后到的一种歧视性称呼。

第十一种说法, 与朝鲜族争执时叫回来的。东北的汉族人称呼当地朝鲜族为“高丽棒子”, 朝鲜族人如法炮制, 称呼汉族人“山东棒子”。这一说法不成立。“山东棒子”和“臭糜子”主要是东北地区原住居民和后来迁徙过来的山东居民由于文化习俗发生碰撞形成的称谓, 这与朝鲜族一点联系也没有。

第十二种说法, 口音性格所致。山东方言咬字重、声如洪钟, 发音混浊, 性格方面也是直来直去, 所以被称为“山东棒子”。这一说法中, 认为“棒子”仍然是指木棒, 我们已经在第三种观点中进行了驳斥, 在此, 不再阐释。

2. 论证可行性观点。我比较赞同第四、八和十种说法, 在此进行论述。

第四种说法, 棒子指玉米。“棒子”是指“玉米 (苞米) ”山东方言中把玉米称为“棒子”, 黑龙江人称玉米为“苞米”。把山东人称为“山东棒子”, 主要源于他们以玉米为主食的饮食特点, 玉米在山东人的口粮结构中占有很高的比重。据考释, 山东人在清代中期, 开始移民进入黑龙江等地, 山东方言中, 把玉米称为“棒子”或者“棒槌”, 山东人的饮食特点, 以玉米为主粮, 把玉米磨成面粉, 做煎饼 (现在, 煎饼仍然是山东的特色食品) , 用玉米粉做粥吃 (山东人把这种粥叫糊涂) , 山东人最初移入东北时, 他们的饮食结构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生活在东北, 仍然喜爱以玉米为主食。东北人是本地人, “糜子”是主粮。两种不同的饮食习惯, 以及东北人骨子中对山东人有一种地域歧视, 听山东人说话, 感觉别扭, 尤其山东人称呼“玉米”为“棒子”时, 当地人就感觉发音笨拙、可笑。因此, 方言语音及日常词语使用的不同, 文化习俗的差异, 这在两种方言区的人们身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交融中摩擦不断, 在摩擦中, 东北人就虐称山东人为“山东棒子”, 以此表示他们的不屑。因此, 棒子指“玉米”是山东棒子这一称呼的缘由这一说法, 是成立的。

第八种说法, 地域性讥讽说。地域讥讽说, 如“山东棒子”、“湖南骡子”、“天上九头鸟, 地下湖北佬”等等说法。认为“山东棒子”这个词源于地域歧视, 这个说法是成立的, 主要是黑龙江本地人对外来的山东人的一种排他性, 认为他们贫穷, 抢占了自己的生活资源, 东北人骨子中歧视他们。同时, 还有饮食上的一种歧视, 山东人主要以玉米为主食, 而东北人主要以糜子为主食, 玉米是粗粮, 糜子是细粮, 饮食的差距也造就了这种歧视。

第十种说法, “棒子”即贫穷。这一说法也是成立的。“棒子”是粗粮, 代表贫穷, “糜子”是细粮, 代表富有, 这在当时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一个观念。山东人就是因为贫穷, 所以才举家迁移, 寻求新的活路。

因此, “山东棒子”这一称呼, 主要源于人们的饮食特点, 以玉米为主食的生活方式, 又由于饮食方式的差异, 从而滋生了其他的诸如地域歧视、贫穷等相关联的一些意象。

三、对“臭糜子”称呼的缘由进行论证

关于“臭糜子”的称呼缘由的两个说法, 也是值得商榷的。“臭糜子”不是“臭米子”叫白了, 糜子也不是小米。具体分析如下。

糜子不是小米, 小米是谷子去壳后的米, 谷子的学名叫粟, 或者稷。这里的糜子, 学名为“黍”, 这一名称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语言交际。但是我们查阅农学典籍, 就可以非常清楚了。魏晋时期的农学巨著《齐民要术》[2]17, 就有关于“黍”的记载。《齐民要术》中的“黍”, 即“黍子”, 北方一般称“糜子”, 一年生草本, 淡黄色, 去皮后俗称黄米, 与现在我们称谓的“黍子”没有什么不同。黍一般按照黏与不黏分为两种, 黏的称为黍子或黏糜子, 不黏的称为糜子。“根据《中国黍稷 (糜) 品种资源目录》对全国种植糜子的17个省区糜子遗传资源品种名称分类统计, 目前, 我国以糜作名称的省区主要是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的糜子生产区, 居第一位。以黍作名称的省区主要是华北某些地区和山东、河南, 居第二位。”[3]31

东北人爱吃“糜子”, 糜子是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 人们把它们的籽实, 即“黄米”, 磨成面粉, 用来蒸豆包, 豆包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食物, 这种食物, 用黏黄米粉做的, 里面放入红豆或者饭豆做的豆泥, 由于黏性大, 很耐饿, 在当时食物短缺的时候, 起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做黏豆包外, 用黄米面做饼吃, 或者做粥吃。山东人移居东北后, 听东北人把“黍子”叫“糜子”, 这与他们的方言反差巨大, 又因为糜子面包豆包时要发酵, 发酵后会产生酸臭的气味, 因此, 山东人在遭到东北人排斥后, 就虐称当地人为“臭糜子”。

笔者是黑龙江人, 祖籍山东, 笔者的父辈就是从山东移居到黑龙江的, 所以对“棒子”、“糜子”这两个词语, 非常了解。现在我父母的饮食还保留着山东人的习惯, 早晨要喝玉米糊糊, 农闲时要做煎饼。山东人虐称当地人为“臭糜子”, 当地人虐称山东人为“山东棒子”, 这两种虐称在笔者的家乡黑龙江大庆市林甸县还在使用, 林甸县仍然存在许多“山东屯”, 这些屯子的人们大多是山东移民及他们的后代, 老一辈的山东移民, 仍然在说一口流利的山东话, 年轻人已经是地道的东北方言了。

时光飞逝, 现在“山东棒子”的后代都成了土生土长的东北人, 他们与“臭糜子”的后代, 已没有了语言和文化上的分歧, 共同为东北的发展贡献才能与智慧。

参考文献

[1]裘真.山东棒子、老奤与臭糜子[J].学理论, 2009 (5) .

[2]贾思勰.齐民要术十卷[M].四部丛刊初编子部, 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上元邓氏群碧楼明抄本.

篇14:有些词语的意思只需意会和感悟

笔者教学苏教版六下《夹竹桃》一课时,也曾遇到类似的词语解释问题。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其中的“袭”字应该如何理解?查一下工具书就知道,“袭”字的原意是趁人不备而攻击。如:偷袭、侵袭等,引申义为及至、扑向等。如:春风袭面,凉意袭人。屈原在《楚辞》中《九歌·少司命》里有这样一句:“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此处的“袭”字,与课文中的“袭”的意思一致。如果我们直接给学生呈现这些答案,他们一样难以形成准确的认知。倒不如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语境,意会该词的意思,更容易让他们记住。当时,笔者是这样引领学生感悟“袭”字的意义的:

1. 生(读):“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2. 理解“袭”字。

(1)师:“袭”字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讨论交流后汇报:“袭”字的意思是突然的,没有防备的意思,根据“偷袭”“袭击”的意思来理解的。

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这句话,肯定学生能够利用熟悉的词语来理解新词语的意义,然后得出共识:“袭”字写出了夹竹桃浓烈的香气扑鼻而来,它根本不理会你接不接受它。

(2)师:一个“袭”字,让你感觉到它的香味怎么样啊?

生:浓烈。

(3)小结:是啊,你往那儿一站,那浓浓烈烈的花香,便猝不及防地扑鼻而来,让你想躲都来不及啊!大家明白这里的“袭”字的意思了吗?

生:(齐)明白了!

笔者以为,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以及生活积累,让学生朗读、品味、交流,理解语言文字,确实要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效果要好许多。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引导学生揣摩课文的语言文字方面堪称典范,尤其他对一些难词的处理,更值得我们称道。他在执教苏教版三上《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遇到了“警觉”一词,他发现学生对这个词语不太懂,就说:“看来,‘警觉’这个词语的理解需要于老师帮一下忙了。下面,于老师就和同学来表演一下。看了我们的表演,你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了。但你也不一定说得出,我也不要求大家说。”接下来,于老师就请两位同学和自己一起表演。一个学生读书,一个学生当喷雾器大夫,老师当杂草。

生:(读)“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

师:(师表演杂草。他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

生:“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

生:(生表演喷雾器大夫)“这不是雨,而是除草剂,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

师:“你是谁?”

生:“我是喷雾器大夫。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

师:什么是“警觉”,你们看到了吗?我们再表演一下“警觉”,请大家看清楚。

(师生又表演了一次)

师:懂了吗?(生:懂了)这就是“警觉”的意思,不要说,体会一下就行了(拿起小黑板)请大家读——

生:警觉——警觉——。

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多数词语的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深谙此道的于老师,没要求学生给“警觉”这个词语下“准确”的定义(当然于老师也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感悟,进而“意会”出了“警觉”的意思,这就已经完成了理解词语的任务。

那么,如何引领学生具体地感悟较难理解的词语呢?最重要的途径还是结合学生们熟悉的生活来理解。苏教版三上有一篇课文叫做《学会查“无字词典”》,文中就介绍了从生活中理解词语的例子:爸爸让聪聪观察“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帮助他理解词语“骄阳似火”的意思;让他观察“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帮助他理解词语“惊涛拍岸”的意思。由此看来,要理解某些词语,完全可以到生活中去寻找答案。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是说,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就是关于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对许多词语的理解和感知,我们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去强记那些看似标准的词语解释,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更可能使学生因理解掌握的艰涩而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学习词语的时候,可能只是对它有了一个初步了解,理解活动远未到此为止。在学生课内外阅读活动时,或者看电影电视时,或者与别人交谈时,学生还会多次与这些词语见面。他们每接触到这个词语一次,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就深入一步。耳濡目染之下,这些词语就会出现在他们的笔下或口中了。因此,对于许多较难理解的词语,我们大可不必急于让他们“储存”起标准答案来,完全可以让学生先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或者索性放一放,等待他们理解这个词语的时机出现。

上一篇:学校接收物资感谢信下一篇:民政局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自查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