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景抒情诗学案

2024-05-01

即景抒情诗学案(通用6篇)

篇1:即景抒情诗学案

3.理解詞義 古人、來者:

愴然:

竟夕:

憐:

不堪:

盈手:

佳期:

4.有感情地朗讀《即景抒情詩四首》三遍以上,背誦《登幽州臺歌》和《望月懷遠》。

二、學習·研討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一)簡介作者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二十四歲中進士,因《諫靈駕人京書》一文為武則天所賞識,用為麟臺正字(秘書省屬官),後任右拾遺。三十八歲時退職返鄉,不久被縣令段簡害死於獄中。

陳子昂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他主張改革六朝以來綺靡纖弱的詩風,恢復《詩經》的“風、雅”傳統,強調比興寄託,提倡漢魏風骨。其為詩或諷諫朝政,或感懷身世,落地作金石聲。

陳子昂存詩共 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薊丘覽古》7首和《登幽州臺歌》都是陳子昂隨武攸宜北征契丹時所作。陳子昂在武攸宜幕中參謀軍事,屢有建議,均不被採納,失意無聊,因登薊北樓(即幽州臺),作《薊丘覽古》詩7首贈其好友盧藏用,通過吟詠薊北一帶古人古事來抒發懷才不遇的悲哀。

陳子昂的詩歌,以其進步、充實的思想內容,質樸、剛健的語言風格,對整個唐代詩歌產生了巨大影響。其後,張九齡的《感遇》詩、李白的《古風》,都以他的《感遇》詩為學習物件。

(二)簡介寫作背景

此詩作於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當時,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軍中任參謀,隨同出征。武為人“輕無將略”,不到一年兵敗,情況危急。陳子昂向武攸宜進言,請求遣萬人為前驅擊敵,武不允。子昂“自以官在近侍,又參預軍謀,不可見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進諫,言甚切至……乃署以軍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書記而已。因登薊北樓,感者樂生、燕昭之事,賦詩數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見古人……’時人莫不知也。”(盧藏用《陳子昂別傳》)

幽州臺,又稱薊北樓、薊丘、燕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傳說為戰國時燕昭王招納人才所築的黃金臺。

(三)問題探討

明人鐘惺、譚元春《唐詩歸》如此評此詩:“兩‘不見’,好眼。‘念天地之悠悠’,好胸中。”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參考答案】①“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此二句將“前”與“後”、“古人”與“來者”對舉,用兩“不見”相連,意思是說像燕昭王那樣的賢明君主,古代有,我不曾見;將來有,我亦不可見。想到此,詩人悲憤填膺,發出了封建社會千千萬萬懷才不遇之士共同的心聲,因而引起千百年人們的共鳴。②“念天地之悠悠”詩人想到宇宙寥廓與綿長,個人卻渺小與短暫;更何況生不逢時,懷才不遇,於是傷感無限,涕淚交橫。鮮明的宇宙意識和社會意識是本詩的一大特點。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一)簡介作者

張九齡(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唐中宗景

龍年間進士,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遷為中書令。因正直敢言,受到權奸李林甫的排擠,貶為荊州長史。有《曲江集》。

(二)基本解讀

這首詩寫月夜懷人,情思真切。(主旨)

首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輪明月從無邊無垠的大海上升起,月光普照之下,無論遠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此句境界博大,既寫眼前所見之景,又是詩人望月懷遠之意的表達,自然景象中包含著詩人博大寬廣胸襟,為千古名句。

頷聯“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寫多情之人因為整夜相思難眠,不禁埋怨起夜之漫長。

頸聯“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月華如此美好,光彩照人,詩人不由得吹滅燭火,披衣踱出房間,凝神望月;詩人不禁久久佇立,直到露水沾濕了衣服才知夜深。“露滋”形象地寫出了詩人凝神望月而相思難抑的情形。

尾聯“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月光是如此皎潔,伸出手去,滿手皆是,可是卻無法送給對方以表相思,只好回房就寢,希望在夢中相會。此聯構思精巧,意境幽清,寫出了詩人的悵惘和失意。

(三)鑒賞要點

此詩寫情頗具特色。情可以是親情、愛情、友情。對“情人”一詞可有不同理解。這裏理解為“多情之人”,指詩人自己;但也可理解為“親愛之人”,即親人或男女情人。情與景的完美結合形成清麗而深遠的意境。詩中通過描繪人物的動作和細節傳達情思,構思巧妙。

全詩緊緊圍繞“望月”而展開,從望月寫到懷人,從滅燭寫到披衣,由室內寫到室外,又由室外回到室內,從月升寫到月沉,由相思寫到人夢。由景入情,情景相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聯千古傳誦。此聯看似平淡無奇,脫口而出,卻高華渾融,寫景抒情,融為一體。此前謝莊《月賦》有句“隔千裏兮共明月”,後蘇東坡《水調歌頭》有“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的名句,寓意相同,只是一為賦,一為詩,一為詞,各盡其妙。

1.強調誦讀,在讀中思、讀中悟。2.背誦《宿建德江》。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在山水田園詩中所寄寓的情感。

【學習重點】 瞭解並掌握《宿建德江》情景交融的手法。

【學習難點】 學習山水田園詩的表現手法。

一、預習·導學

1.查閱資料,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2.識記字音

煙渚()

霽()色

膏()腴()

畋()漁

晦()暝()

葵藿()

萬壑()3.理解詞義

渚:水中間的小塊陸地。

4.有感情地朗讀《山水田園詩四首》三遍以上,背誦《宿建德江》。

二、學習·研討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一)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孟浩然(689—740),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一生大部分時間在家鄉鹿門山隱居,四十多歲時曾往長安、洛陽謀取功名,並在吳、越、湘、閩等地漫遊。晚年張九齡為荊州長史,聘他為幕僚。有《孟浩然集》,存詩二百餘首。此詩作於開元十八年(730)漫遊吳越之時。

(二)問題研討

請找出這首詩的“詩眼”,並簡要分析此詩的思想感情。

1.查閱資料,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2.識記字音

羌()笛

金閨()

塞()垣()爍()石

海窟()

單()於()3.理解詞義 海風秋:

更吹:

無那:

金閨:

4.有感情地朗讀《邊塞戰爭詩四首》三遍以上,背誦《從軍行(其一)》。

二、學習·研討 從軍行(其一)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裏愁。

(一)簡介邊塞詩 1.邊塞詩的主要內容:

(1)表現英勇作戰,保家衛國的豪邁、奔放、一往無前的主題。

如:“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其四)

(2)對將帥腐敗無能的諷刺,表現報國無門的憤懣壓抑。

如:“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高適《燕歌行》

(3)對戰爭的厭惡,歸家無門的悲哀,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如:“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個回?”王翰《涼州詞》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中人。”陳陶《隴西行》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4)邊塞風光

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2.邊塞詩的鑒賞要點:①抓住詩中所描繪的邊塞風貌(景和人)。②把握時代特徵,理解所描寫事物的特徵。③推敲作品中所蘊含的不同思想。

3.唐代邊塞詩

在唐代,有一批詩人(如高適、岑參、王昌齡、王維、李益等)十分擅長描寫邊塞征戰生活,後人稱他們為“邊塞詩人”,形成了所謂的“邊塞詩派”,反映邊塞征戰生活的詩作逐漸蔚為大觀。所以說邊塞詩是唐代這個詩歌大國的一束奇葩。

(二)簡介作者

王昌齡(約698—757),字少伯,太原(今屬山西)人,一說為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727)登進士 塞、閨怨詩轟動一時,有“七絕聖手”、“詩家夫子”之稱。《從軍行》組詩共七首,是詩人用樂府舊題寫的邊塞詩。

(三)詩歌大意

在一片廣漠的邊塞之上,一座邊城的西邊,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樓上,一個戍卒孤獨地走上嘹望臺,從青海湖上吹來的秋風在黃昏時分顯得更加凜冽寒冷。當戍卒走上高臺,坐下,寒風瑟瑟,本就讓人愁思不已,他更用羌笛吹起了“傷離別”的樂府古曲《關山月》。笛聲嗚嗚咽咽,如泣如訴,如親人在呼喚,似征人在歎息。笛聲如同一縷情思,飄向萬裏之遙的故鄉,征人的妻子也同樣在思念久戍邊疆的親人。但是戰爭遠未停止,征人回鄉遙遙無期,只能是無可奈何的等待。

(四)問題研討

1.對《從軍行》(其一)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首詩前三句寫景,3.比較閱讀:王昌齡《從軍行》其一與其四在抒情上各有何特色?在環境與心理描寫上又有什麼不同?

【參考答案】①抒情:“其一”曲筆抒情,虛寫征人家鄉的妻子的無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是直接抒情,抒發戍邊將士為國殺敵、視死如歸的豪情壯志。②環境與心理描寫:“其一”側重環境的淒涼孤獨,通過寫羌笛的聲音,從聽覺上抒寫思鄉之情,心理描寫採用虛寫方式,以想像寫情;“其四”側重寫邊塞環境條件的艱苦,心理描寫上採用實寫方式,直接寫戍邊將士為國盡忠,慷慨豪情的激情。【課後作業與拓展】 語言表達•變換句式

高考變換句式的試題,通常採用的形式有兩類: 1.互換

所謂互換,就是指單句與複句、長句與短句、主動與被動、肯定與否定等互換。較多的是長句與短句、單句與複句的互換。

【2001年全國卷】把下麵的長句改成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達得更為清楚。(不得改變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詞語)

現在許多國家都已經能夠生產可以獨立操作機床、可以在病房細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險區域進行作業的機器人。

【解題思路】將長句改為短句,其基本方法是:①把長句的附加成分抽取出來,變成複句的分句,或獨立成句;②如果一個句子的賓語中心語和它們兩個幾個並列式的修飾語之間存在著解釋或總分關係,則可以變成一個解說性的複句;③借助複指,把長句的附加成分變成並列分句,然後用一個代詞去取代它。【答案】現在許多國家都可以生產這樣的機器人:它們可以獨立操作機床,可以在病房細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險區域進行作業。

至於將短句變換為長句,其基本方法是:從幾個短句中找出一套主謂賓,作為長句的主幹,其他內容轉化成定語、狀語或補語。

【高考預備卷】把下麵幾個句子改寫成一個單句,原句內容不能省略。他用雙手創造了奇跡!幾年時間,在這荒山野嶺上造成了大片森林。它蒙著如絲細雨,顯得格外鬱鬱蔥蔥。

【解題思路】原句共有三句話,首句說他創造了奇跡,次句說“奇跡”是怎樣創造出來的,再次是對“奇跡”的補充證明。這樣看來變換的單句的主幹是“他創造了奇跡”,再把其他部分轉化為定語、狀語、補語。

【答案】①在這原來的荒山野嶺上(前置狀語),他用雙手在幾年的時間內創造了奇跡——眼前這蒙著如絲細雨,顯得格外鬱鬱蔥蔥的大片森林。或者②這蒙著如絲細雨,顯得格外鬱鬱蔥蔥的大片森林,是他用了幾年時間,靠自己的雙手,在荒山野嶺上創造出來的奇跡。2.重組

所謂重組,就是提出新的要求,對所給的評句作重新組合。即改變語組的組合形式而不改變原來的意思。

【1999年全國卷】用“儒、道、佛”作開頭,重組下麵這個句子,不得改變原

意。

蘇軾的生活與創作充滿了矛盾,因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響,思想比較複雜。

改為:儒、道、佛

【解題思路】做這一類題,特別要注意分析原句的層次關係,從而找到合理的表達思路。原句是由三個分句組成。2.下麵這個長句讀起來彆扭,請將它改成三個短句,要求不改變原意。(4分)財富,不應因其可愛得被壞人覬覦便必須對這些壞人為攫取、佔有它所採取的卑鄙行為負責。

3.將下麵的句子整合成一個單句,要求語句通順,可以適當增刪詞語,但不能改變原文意思。(4分)嶺南文化,是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特徵是務實世俗、重商遠儒、相容求新。它有三個部分組成,一是固有的本土文化,二是南遷的中原文化,三是舶來的域外文化。

4.將下麵的四個短句改寫成一個長單句,要求語言通順,語意不變。可適當增刪詞語。(不超過85字)

①近日,中國科學家打造出了一頂新穎的“納米皇冠”。②皇冠製作的原材料是鉑金。③皇冠的製作運用了分子納米技術。

④皇冠製作過程中得到了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納米科技重大研究計

畫”小組以及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小組的支持。

5.請以“現代人”為開頭,重新表述下麵這句話的意思(可以增刪個別詞語)生存空間的狹窄,心靈的空間日見擁擠,商業性流行文化的氣浪,早已將現代人胸中的浪漫詩神卷走,心不復空靈。

篇2:即景抒情诗学案

4即景抒情诗四首

轿夫的快乐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24年来到中国的四川。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当时正值夏天,天气非常闷热。罗素和陪同他的几个人坐着那种两人抬的竹轿子上峨眉山。山路陡峭险峻,几位轿夫累得大汗淋漓。此情此景,使罗素没有了心情观景,而是思考起几位轿夫的心情来。他想,轿夫们一定痛恨他们几位坐轿的人,这么热的天,还要他们抬着上山。甚至他们或许正在思考,为什么自己是抬轿的人而不是坐轿的人?到了山腰的一个小平台,罗素下了竹轿,认真地观察轿夫的表情。他看到轿夫们坐成行,拿出烟斗,又说又笑,丝毫没有怪怨天气和坐轿人的意思。他们还饶有兴趣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很好奇地问罗素一些外国的事情,在交谈中不时发出高兴的笑声。罗素在他的《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讲到这个故事。而且,他因此得出结论: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是错误的。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赏读: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不忧不惧就能做到泰然自若,心平气和。凡事保持泰然处之的心境是最重要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2.赏读:曾子说:“一个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肩负重任,路程遥远。”如果一个读书人虽然饱读诗书但却没有坚强的意志,狭隘的心胸遇到困难时就会中途退缩。做事没有自己的意见和原则,那他就是一个懦弱无刚的人。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赏读:孔子说:“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不去要,不理睬)。”在孔子看来,人幸福与否更多地取决于感受幸福的能力。幸福总是朴素的,一如粮食、空气和水。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赏读: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些事情做得恰到好处,却不肯随声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一、作者视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受武三思所害,冤死狱中。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代表作有《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约660-720),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其诗仅存两首,而此篇被论者评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代表作有《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

望月怀远》

张九龄(678-740),唐开元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今广东韶关市人。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的五言古诗,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代表作有《曲江集》。《题李凝幽居》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代表作有《长江集》《诗格》等。

二、写作背景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是一个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武则天派武攸宜率军征讨契丹,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对陈子昂的谏言置之不理,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感昔乐生、燕昭之事”,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春江花月夜》:作者也许是宦游在外,也许是羁留异乡,在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漫步江边,当他仰望一轮挂在天边的皎月,沐浴着湿润的江风,面对滚滚流去的江水,嗅着淡淡的花香,这些景色让作者沉醉了,于是他心中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临江赋诗,从月升写到月落,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来抒发孤舟游子的相思之情和明月楼中思妇的相思之苦,同时探索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

《望月怀远》:诗人与情人相隔千里,在一个风清月圆的夜晚,诗人因望一轮明月而想起了与自己千里共婵娟的情人,于是将这种相思寄予明月。

《题李凝幽居》:贾岛早年曾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虽还俗,但仕途不顺,曾屡举进士不第,一直做一些如长江主簿、普州司仓等小官职,怀才不遇,内心幽愤,对世俗生活产生厌倦,因此时常向往隐居生活,结交一些隐士。他寻访朋友李凝却不遇,于是在这位隐士门前题写了这首诗,表达自己对李凝幽居环境的喜爱及隐居生活的向往。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怆然()

(2)滟滟()..(3)月照花林皆似霰()(4)纤尘()..(5)青枫浦()(6)捣衣砧()..(7)碣石()(8)鸟宿池边树()..(9)僧敲月下门()(10)阆仙()..答案(1)chuànɡ(2)yàn(3)xiàn(4)xiān(5)pǔ(6)zhēn(7)jié(8)sù(9)sēnɡ(10)lànɡ 2.词语释义

(1)怆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滟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芳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照花林皆似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愿逐月华流照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情人怨遥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移石动云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幽期不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感伤的样子(2)波光闪烁的样子(3)开满花草的郊野(4)雪珠(5)逐:追随 月华:月光(6)情人:多情之人,指自己 遥夜:长夜(7)云脚(8)归隐的约期 3.名句背诵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2)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4)__________________,碣石潇湘无限路。(5)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还寝梦佳期。(7)鸟宿池边树,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移石动云根。

答案(1)独怆然而涕下(2)海上明月共潮生(3)人生代代无穷已(4)斜月沉沉藏海雾(5)天涯共此时

(6)不堪盈手赠(7)僧敲月下门(8)过桥分野色

整体感知

1.《登幽州台歌》

这首诗写诗人登幽州台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索和感慨。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2.《春江花月夜》

此诗描写了月色笼罩下春江花林的优美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宇宙之思和人生之慨,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既写思妇在月下楼头望眼欲穿,思绪绵绵,又写游子久客他乡,月下梦中的无限惆怅。3.《望月怀远》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作,由“海上明月”之景,引发怀想亲人之情。全诗围绕“望月”展开,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细节,逐层深入地抒发了作者无尽的相思之情。4.《题李凝幽居》

这首诗通过描写友人李凝居所清幽安静的环境,暗写了诗人自愿远离尘嚣的真实情怀,表达了作者向往隐逸生活、渴盼归隐的愿望。

文脉梳理



宇宙 寥廓、绵长《登幽州台歌》后两句个人 渺小、短暂感伤怀才不遇

前 古人

不见→孤独、寂寞前两句

后 来者

重点突破

一、有人认为,《登幽州台歌》表现了鲜明的宇宙意识和社会意识,有人认为它深含孤独感。请就此加以评论,并说说这首诗为什么特别动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开头两句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作者曾在《蓟丘览古》七首里对战国时代的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王那样的前代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首诗描绘了

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刻画出了一位胸怀志向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此特别动人。

二、《春江花月夜》全诗以月的升起、高照、西斜、沉落过程为线索,将月与江、月与夜、月与花、月与人相结合,构成充满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的美丽画卷。请找出江月与人融为一体的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如“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写月的同时也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同样是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长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于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是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它要和思妇做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更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回到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本句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三、《题李凝幽居》的主旨是什么?诗中所写之景与所要表现的题旨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诗的主旨是作者借本诗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人一开头用两句诗就描写了朋友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突出了居所周围环境的幽静迷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也刻画环境之幽静,动中寓静。“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原野色彩斑斓,白云轻拂,这一切又笼罩在洁白如银的月色中,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诗中所写的景色如此幽美,引起作者的喜爱、羡慕之情,让作者对隐逸生活产

生了向往之情。名句品评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品评 这两句从时间角度着笔,“前”与“后”、“古人”与“来者”对举,用两个“不见”相连,表现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像燕昭王那样的贤明君主,古代有,我不曾见;将来有,我亦不可见,千载而下,为何我有如此遭遇?想到此,义愤填膺,发出了封建社会千千万万怀才不遇之士共同的心声,因而引起千百年来人们的共鸣。(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品评 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这两句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读这两句诗,我们会深刻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获得广泛共鸣,令人深深为之感动。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差的楚辞体句法,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音节由急促转为舒缓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形。

(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品评 这是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引发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月是如此美丽,美妙的景色不禁使人想到了宇宙的深邃和永恒,从而联想到自己的人生是如此渺小和短暂。是谁站在江畔,第一个惊诧月色的明媚?光照春江的明月,又是从哪一年开始照耀到人间的呢?恐怕已无人能说清楚。毕竟,人的一生太短暂,太短暂了!人要和时间赛跑,终究是要失败的,人生真的很容易就逝去了。人类一代代永无穷期地更替,不正是人生短暂的表现吗?而明月却年年相似。这江月为什么会年年依旧呢?可能像世上的离人一样,也在等待着自己的亲人到来吧!(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品评 此联千古传诵。此联看似平淡无奇,脱口而出,却高华浑融,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此前谢庄《月赋》有“隔千里兮共明月”,此后苏东坡《水调歌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寓意相同,只是一为赋,一为诗,一为词,各尽其妙。既写眼前所见之景,又是诗人望月怀远之意的表达。一轮明月从无边无垠的大海上升起,月光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此句境界阔大,自然景象中包含着诗人博大宽广的胸襟,为千古名句。

(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品评 这是历来传诵不衰的名句。“宿”字点染夜静,“敲”字以声衬静。较之无声的“推”更胜一筹。“推敲”二字还有这样的故事: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用“敲”字,在驴背上作推敲之势,不觉一直冲进京兆尹韩愈仪仗队,随即被人押到韩愈面前。韩愈听完贾岛的陈述后,不但没责备他,反而沉思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这足见作者构思之巧,用心之苦。用“敲”字

更能体现当时月光皎洁,万籁俱寂,老僧的敲门声,惊动宿鸟,或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躁动,或鸟儿从窝里飞出,转了一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转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动中寓静,以动写静,以声衬静。倘用“推”字,当然没有了这样的艺术效果,“推敲”因此成为诗人学者炼字构思的绝妙典故。考点链接

诗歌鉴赏之景与情

诗人常借助景物描写来传情达志,写景是手段,而抒情才是目的,这就有了景与情的关系。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1.以乐景写乐情

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的后两句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2.以乐景写哀情

我国古典诗歌,其所写景物,有时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利用忧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气氛之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如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首诗就是运用了这一手法。诗所要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场面,烘托欢乐情绪的,但在这里却起了很重要的反衬作用: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红花,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都是利用好景致与恶心情的矛盾,来突出中心思想。

另外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3.以哀景写哀情

如韦庄《题金陵图》:“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一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4.以哀景写乐情

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一、延伸阅读

仙 境 一

我似乎总在行走,沿着今生。我预感有一种地带,存在于某个高度,等我进入。它应该拥有蓝色。那蓝色,比海蓝更高,而比天蓝蓝得更深。那高度,当在欲望之上,杂念之外。从那儿飘来的云,视我为一粒灰尘。

它已经诱惑我了,虽然它在我视而不见之处。我寻找它,虽然我不知为何寻找,向何处去寻。我只知道——倘若世界小如我的心脏,它就在我心中;倘若我的心像世界一般辽阔,它肯定就在世上。我听说寻找它的人,不能用脚,要用翅膀飞翔。我想起,我的翅膀存放在我的梦中,但不知道是哪一夜的梦。

一切要发生的,将在该发生时发生。一切要到达的,将在该到达时到达。

长长的跋涉之后,我卸下鞋和双脚,同时,在那个夜晚的梦里获得了翅膀,高高飞扬。我在天空遇见了风,遇见了云和太阳。我到达了从前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我明白了人为什么要羡慕鸟。鸟不是动物,鸟是空中的境界。飞翔,原来如此快乐。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轻盈自如,如释重负。

我应当感谢我的经历和年龄,是它们组成了我翅膀上的羽毛,让我飞起。我应当感谢地

上的生活,它让我有了飞翔的愿望。我还应当感谢我留在地上的双脚,是它带我行走,让我走进有翅膀的梦中。从前的行走原来是为了飞翔。

祝福所有收藏着翅膀的梦。祝福所有寻找梦的人。

我在飞行中,听到了心脏跳动的声音。我俯视,发现我的内心竟如此丰富,它真如大地一样开阔——河流蜿蜒于其间,森林生长于其上,群峰叠错,绵延不绝……那些交叉在林间的小路,曾让我多次迷失,现在竟看得如此明白。那湍急的流水,陡峭的山崖,曾让我望而却步,如今竟能一掠而过。我仿佛已知,人在地面上行走时,其实也正在自己的心路上行走。那么此刻,我究竟飞行在天空,还是飞行在自己的心境?

世界的道路也就是心境的道路。心境的天空也就是世界的天空。

我看见了那片让我神往的蓝色,真山真水,一尘不染。我知道这里仍是人间,但绝非俗世。我要降临。我欲作最完美的解体,以雪花的形态降临。那是我儿时冬日的憧憬,是今生所有愿望的愿望。当我的愿望实现之时,我将在空中任意舒展,随风飘舞,像神采飞扬的思绪,像壮丽洁白的颂歌。无声之歌。在这样的地带,面对这样的蓝色,这是唯一的方式,也是生命的过程。

我降下。落在寂静的山峦上,连成一片,仍然是今生的我,却获得一种重诞的感觉。我仰视。仍然有无数的我在空中飘落,纷纷扬扬。那么纯,那么干净。我在寒冷中领受到一种彻骨的畅快。我领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晶体状的净化。

太阳照耀在我身上,我在融化。那太阳,它让我的每一个祈愿都能得到满足。

我正在融化。我的身体发出细微的响声,内心充满喜悦。融化使我产生力量,使我的生命产生奔放的冲动。而我的生命注定要选择水的形式。这就意味着,我必须选择流淌。是的,选择流淌。

我存在于流淌中,我的肢体清亮透明,无拘无束。这是奔涌跳跃的时刻,激情肆意泛滥的时刻,前方再无任何障碍。我渗入厚厚的泥土,又从岩缝溢出;我仔细亲近我所流经的每一个地方,抚摸每一块石头;我从植物的根部流过,我生命的一部分注入到它们身上,草木因此而绿。我从岩壁上喧泻而下。我选择了水的形式,我体验了生命的自在。

我今生经历了行走、飞翔和流淌,当我需要静止的时候,让我临近万古之蓝。我已体验过行走的艰辛、飞翔的超越、流淌的自在,当我需要智慧的时候,让我面对万古之蓝。

在这样的高度,这液态的、平静的蓝色啊!它是很浅的,清澈见底,因此它很深;它是很深的,深不可测,因此它很浅。因而它就是智慧,它就是万古,它就是永恒。我正与永

恒对视。

是谁在永恒中遨游?是一群快活的鱼。是谁溅起永恒的波纹?是细小的雨点。是谁从永恒中探出身子?是一丛丛芦苇。是谁已整个儿插入永恒?是倒下的大树。

接着,我从这一片蓝色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看到了群山、雪峰、太阳和天空。万物聚齐。一切从蓝色开始。

二、写法迁移 角度 走近张若虚

题目:请以“走近张若虚”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自拟题目,自选角度,不少于300字。示例

感叹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今观《春江花月夜》,其气势恢宏,文思并茂,可见张公当年横溢才华之一斑,而叹张公昔日之荣耀,而叹历史传名之艰难。若张公之才,今其事已不可考,其诗已多散佚,则吾辈碌碌之夫,又怎能奢望名垂青史?

今人知道张若虚的,不多。不读《春江花月夜》的,必不知张若虚;读过《春江花月夜》的又何尝对他知道多少呢?我们只能去感受诗文的美妙,却无法捉摸诗人的行踪。当我们对花长叹对月长嘘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是不会有张若虚的影子的。又如古诗十九首,首首绝妙,然作者亦皆已失考。我们只能享受诗文的奇妙,却不能借凭吊之心来感激诗人的馈赠。我不知道张若虚和十九首古诗的作者们是否会想到,他们的诗被我们广为传诵,而他们的名字却对我们如此陌生。他们对此感到愤怒还是悲哀,或是淡然一笑,踏江而去?他们对李白、杜甫的盛名是否存在妒意?他们是否觉得历史对他们欠失公平?

我常常苦恼于自己的平凡。当你发现你对于人类对于历史竟是如此微不足道的时候,你难道不觉得可怕吗?不觉得枉来人世一遭吗?我深悉自己的鄙俗,我固执地认为人活着就是要在历史上留下足迹,供后人凭吊,让清名永垂不朽。所以,即使张若虚对后人的淡漠毫不介意,我还是要为其鸣不平的。我承认我的“抱打不平”是含有许多自私成分的,我也承认

我的观念太世俗太鄙陋。可是我还是要说,人生的意义其实就是要为自己建造一座能挺立尽可能久远的丰碑。丰碑不立,我心不死;丰碑不倒,我人不朽。

不过,张若虚还是幸运的,他毕竟留下了《春江花月夜》,并署上了自己的名字。于是我又有感叹了,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即使是仅留下一首诗,其实也足以使他不朽了。尽管不会有太多的人念叨他,可是却总会有人在角落里将他发现。当我们对飞花寄托情思,当我们对皓月倾诉衷肠的时候,我们是该好好想一想张若虚了。人生一世太不易了,我们怎能忍心将一个人轻易就忘记了呢?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5分)A.怆然(chuànɡ)

沧桑(cānɡ)..寒伧(chen)

.B.纤尘(xiān)

.捣衣砧(zhēn)

.C.露珠(lù)

.揭露(lòu)

.D.僧人(sēnɡ)

.平分(fēn)

.答案 A 解析 B项“碣”读jié。C项“揭露”读lù。D项“分外”读fèn。..2.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5分)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B.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C.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D.暂去还来此,悠期不负言 答案 B 解析 A项“泣”应为“涕”。C项“升”应为“生”。D项“悠”应为“幽”。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A.独怆然而涕下(感伤的样子)..B.落月摇情满江树(激荡情思,即牵惹起怀人之情)..C.披衣觉露滋(露水湿润)..D.幽期不负言(幽会的日期)..答案 D 解析 幽期:归隐的约期。

4.下列语句从句式上看,没有倒装的一项是()(5分)A.何处春江无月明

C.斜月沉沉藏海雾

答案 C 解析 C项为省略句,“斜月沉沉藏海雾”补充完整应为“斜月沉沉藏(于)海雾”。A、B、D三项均为倒装句,按照现代汉语的句式应分别调整为“春江何处无月明”、“不觉空里流

够戗(qiànɡ).纤夫(qiàn).碣石(hé).露天(lù).露脸(lòu).增加(zēnɡ).分外(fēn).

B.空里流霜不觉飞 D.不知乘月几人归

霜飞”、“不知几人乘月归”。

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 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野步 周 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结尾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的结尾两句运用了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手法。诗人赋予笔下的蝴蝶以人的感情,彩蝶翩跹,为和煦的春风所陶醉,为野草花的芬芳所吸引,以至沉醉花丛,流连不去。“烂醉”二字,语新意丰,既传达出春天的芳馨氛围与醉人魅力,描绘出蝴蝶追逐春色的如醉情态,也将诗人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 ①建德:这里指桐庐江流域。②海西头:指扬州,古称广陵,也称维扬。本诗前四句借景抒情,试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联写天色已晚,诗人听到山中猿声悲哀,沧江水急流奔涌,涛声扰人;颔联写风吹得两岸树叶飒飒作响,诗人寄宿的小船,在月下的大江上漂来荡去,更显孤独,烘托出诗人怀友思乡的孤独愁苦之情。

篇3:即景抒情诗学案

一、目览胜景的欢欣愉悦

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一文中由衷赞叹:“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独占鳌头。王勃登楼览胜之时,正值九月三秋,目力所及,一派清朗澄澈。路边积水初干,寒潭清澈,四野烟雾凝结,暮霭中山色亦青亦紫,峰峦耸起,高入重霄,迷蒙离奇,恍如仙境。滕王阁道凌空架起,彩饰丹漆鲜艳欲滴。下有沙洲,岛屿萦环,白鹤野鸭,尽情畅游,兰宫桂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芬芳四溢。眼前雕龙画栋细腻传神,远处江河湖泊蜿蜒曲折。富庶之家,房屋鳞次栉比;雀舫龙舟,舸舰泊满渡口。雨过天晴,彩虹方消,阳光普照,碧空如洗。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水天相接,色彩明媚,浑然天成。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眼前所见之实与心中所想之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咫尺之间,辐射千里,互相协调,相互映衬,极尽渲染之能事。何况,耳边笙歌如仙乐飘飘,轻歌曼舞使流云驻足,清风阵阵,好一派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江南胜境,壮丽之中不失柔美,几似天人合一。诗人也不免“遥襟俯畅,逸兴遄飞”,满心欢愉,意在言表。

按时节,深秋时节理当触目萧条,宋玉云:“秋之为气。”则“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欧阳修曰:“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但在王勃笔下,我们看到的秋景大有胜出春色的架势。何况彼时滕王阁上高朋满座,胜友如云,王勃游目骋怀,心中喜悦之情,尽在这字字珠玑的华彩篇章中。

二、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情思

王勃一生虽然短暂,却颇富传奇色彩,其间沉浮跌宕,辉煌与困厄同存,得意与失意交织。他曾有过令人羡慕的光辉历史,据《旧唐书·文苑传·王勃传》记载,王勃六岁时就熟谙作文之道,“构思无滞,词情豪迈”,文章写得既好又快,因才华过人聪慧异常而以“神童”之誉被召入宫,14岁应举及第,17岁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年少而仕,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但20岁因戏作《檄英王鸡》而被逐出沛王府,得意之时坠入人生低谷,从此在巴蜀游历,与杨炯等纵情诗酒,驰骋于文坛,后补虢州参军一职,却又因擅杀官奴而被革职当诛,遇赦除名。其父受到连累,被贬为交趾令,后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亡。可以说,王勃短暂的一生经历了几度沉浮,这对于一个满腹才华却无施展之所的文人来说,自然会产生一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情思。

在《滕王阁序》一文中,处处可见这种苦闷情愫的弥漫。“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感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嗟叹自己“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引经据典,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悲。

三、建功立业的儒学诉求

王勃生活在初唐走向盛唐的辉煌时期,此时的大唐帝国政治相对清明,经济稳定发展,统治者胸襟博大、励精图治,对本土及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综合国力不断强大,这样的时代环境鼓舞激励着文人士子想要轰轰烈烈建功立业的热望。

因此,虽个人际遇充满坎坷,内心充满怀才不遇的苦闷,但在蒸蒸日上的时代精神、生机勃勃的社会风貌的感召下,王勃流露出的更多的是豪迈刚健的积极进取之情。何况,王勃出身书香门第,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其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其叔祖王绩是著名诗人,其父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参军等职,家风濡染,王勃生平敬奉儒家经世致用之精神。

正如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所指出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是初唐的顶峰,经由以王勃为典型代表的‘四杰’就要向更高的盛唐峰巅攀登了。于是,尚未涉世的这种少年空灵的感伤,化而为壮志满怀要求建功立业的具体歌唱……”[1]体现在《滕王阁序》中,王勃掷地有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这几句几乎一句一典,尽显渴望建立功勋、为国效力的豪情,在历史与现实的回响之中,是作者说不完道不尽的豪情壮志,历经困顿而弥坚的豪迈自信,可堪跨越时代响彻寰宇的千古鸣唱,顿开初唐文人风气之先,体现了初唐时期宗儒文人较为普遍的建功立业的迫切愿望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勃发。

四、洞察世事的佛道通达

自古就有文人墨客感叹流年似水,生命短促。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即使以旷达著称的魏晋诗人也每每为此长叹:“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甚至连淡泊尘世的陶潜,也有“人生无根蒂,漂如陌上尘”的叹息。

人生苦短、生命无常,可江山永恒、岁月无垠,“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穷的宇宙,必然令人生发生命有限、个人渺小的感伤与惆怅,王勃也难免于此。

但王勃亦受佛道思想影响。在《秋晚入洛于毕公宅别道王宴序》中,王勃如此说:“早师周礼,偶爱汝宗;晚读老庄,动谐真性。进非干物,自疏朝市之机,退不邀荣,谁识王侯之贵?”在《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中又说:“天下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顿忘山川,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悴于圣明之代……”言语虽然激愤,但不失通达之意。同样,在《滕王阁序》中,他因“天高地迥”而“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悟“盈虚之有数”,嗟叹“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与其说这是消极悲叹,毋宁说这是王勃受佛道思想的影响而对世事的洞察,对人生、对宇宙的通达感悟,达到了超然化外的境界。这样的喟叹与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苏轼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刘禹锡的“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如出一辙,把永恒不变的自然与短暂多变的人生相比照,入得其里,也能出乎其外,意境阔大而深沉。

王勃聪颖过人,一生虽坎坷困顿,但在不幸溺亡之前,有幸身逢盛宴,文才勃发,情思泉涌,一篇《滕王阁序》,欢欣与苦闷、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缠绕其间,既有儒家的积极进取,又有佛道的空灵超脱,抒发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志,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感,表达了他乃至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情感趋向。

参考文献

篇4:梦想诗学与魅性抒情

残雪的小说以写梦著称,这不仅是指她常常直接以人物的梦境嵌入小说的结构之中,使梦成为小说叙事的工具与手段,而且是指她的小说氛围、情节构造,往往本身就是梦境,人物的语言本身就是梦呓,就是谵语,梦幻与现实化为一体,恍恍惚惚,迷迷离离,不知庄周是蝶,还是蝶是庄周。这种梦性叙事的特色,在《边疆》中依然故我,小说有几个贯穿性的镜像,如雪山脚下的“热带花园”,来去无踪的雪豹,边疆山城的海涛声,虚构的事物进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影响到人们的心灵情感,甚至渗透到人物的生存与命运,这些镜像的发生,在小石城中,是现实,也是梦境。说是梦境,是因为这些镜像在小说情节展开中有着不少的超自然的力量的介入,也有着许多非常态的关系与时空的组合拼接。说是现实,则因为它们确实是小石城人日常生活中的某个部分,某种存在。在处理这种现实与梦境的关系时,残雪还是她一以贯之的手法,有的时候,她隐隐约约地划出一道转换的痕迹,给读者一点暗示,如写麻哥儿对海的家乡的梦,在梦的开始时,残雪特意点出麻哥累了,衣服没脱就睡着了。“不知睡了多久,听见有人进来了。”有人进来了,这是从现实到梦境的转换,其实也是异常事物进入人的现实生活的一种表征。而大多数的时候,残雪是直接让现实与梦境进行无缝对接,用梦的超自然特征解放现实的限制与无奈,将现实的困惑与迷思投入梦一般的放浪与狂欢。所以,《边疆》在本质上与《黄泥街》一样,归根结底乃是作者灵魂深处的梦的再现,或者说是人类某个时代的梦在作者灵魂深处的固结所在。

毋庸置疑,残雪早期作品所写的梦大多是噩梦,其基色是黑色的,其温度是冰冷的,其主题则大多是死亡,是腐烂,是退化。《黄泥街》的主题词就是溃烂,一排排烂雨伞似的屋顶,一张古怪地长着一排铁刺的烂铁门,一个黄黄的、脏污的小太阳,一口乌黑乌黑、水上面浮着烂猫烂狗之类的“清水塘”,几个常年流动着莹莹绿火的弃着烂砖烂瓦的土堆子,还有终年飘着诱人的甜香味的烂果摊,一出太阳家家户户挂出去晒的烂鱼烂肉,人人都眯着的一双小小的、糊着眼屎的“烂红眼”……其实,“黄泥街”可以说是残雪早期作品噩梦表现的一个总体象征,在这个噩梦里,人在烂下去,物在烂下去,自然界的那些美丽的生物在烂下去,而白蚁、蝇子、蠓虫、蛾子、蝙蝠、老鼠这些低等的、生存在阴暗之中的生物则蓬蓬勃勃般生长,以其凶和狠的侵扰扩张,迅速抢占着人类与美丽生物的生存空间。不过,值得玩味的是,同样是梦性的叙事,同样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迷幻式感觉,《边疆》叙事的主体色调与温度与《黄泥街》大不一样。“热带花园”里有的是让异乡客心醉神驰的棕榈、芭蕉,雪豹是美丽、迅捷与力量的化身,而启明、麻哥儿渴望听到的海潮声则是大自然的天籁,宏大,清亮,悠长,富有节奏的律动,是自然神性的象征。不仅如此,在小说中,同样的破旧的小屋,启明的感觉却不一样,他“越在小平房里住得久,就越觉出这种住处的好处来”。因为“这种房子同脚下的土地亲近,这一点对他很重要,每天夜里,他都感觉自己是沉睡在地母那深深的怀抱里,这让他休息得很好,第二天醒来总是精神抖擞”。同样是看天,在《边疆》中,天上是飞飞停停的自由的苍鹰,同样是夜空,在小石城,“夜空里的星太美了,又美又大,这是在内地见不到的景观。面对这种夜空,任何讨论都是进行不下去的”。老石和六瑾这样的思绪活跃跳脱的准情侣,在这样的夜空下也不能不沉默着,互相倾听着“对方的无声叹息”。启明更是如此,他深深地体会到,“北方的星星特别亮,当他凝神它们时,自己的心竟会久久地颤抖,仿佛自己里面的东西都被敞开了似的”。同样是风,这里的凉风是从雪山那边吹过来,清爽,洁净,没有丝毫的杂质,风浴成了启明一个特别的个人爱好,每一次风浴都能够将启明的激情推向高潮。小贵也很喜欢风,“因为风会给她带来信息”。确实,对于小石城的人而言,“大自然里头蕴藏着一种召唤”,只要你愿意倾听,善于倾听,你就能够接收到自然的信息。这些信息是神秘的,也是美好的,它们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向人们的生活提供暗示和预言。小说在描写小贵夫妻的感觉时这样写道,“边疆地区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屋外的景色总是对人的情绪有巨大的压迫。每当她生活中出现一种变故,周围的风景就充满了那种变故的暗示,而且十分强烈。”也就是说,《边疆》中的自然与人的关系虽然同她的早期作品一样,也是一种压迫的关系,但这种压迫造就的乃是一种腾升的能量,一种生命的愉悦,所以,“边疆的空气和水就像给他俩的心灵进行了洗涤,这种洗涤既刺激了欲望,也提高了境界。时常,小贵走着路忽然就站住了,他倾听着各式鸟儿发出悦耳的歌唱,觉得自己正身处一个从未到过的奇境”。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边疆》中的梦性叙事中出现了一些早期作品中少见的精神质素。在残雪早期创作中,体现出蓬勃生命力的往往是自然界的恶丑生物,在《边疆》中,不仅人的生命力得到了张扬,而且人对自身生命力的美好与崇拜也得到深刻的体现。胡闪和年思夫妇刚到小石城不久,生下六瑾。六瑾一生下来就与众不同,有着响亮有力、持续不断的哭声。婴儿是赤子,最为纯洁光明,婴儿充满着生长的欲望与能量,最为正当必然。所以,婴儿的哭声传到了城市最远的角落,震撼着小石城人的心灵。有两个人的表现特别的不一般。一个是启明,他在婴儿的哭声里感到了生命力的震撼,他从婴儿的眼睛里看到了家乡的海螺,看到了海里的风帆和桅杆,感到幸福的降临是如此突然。还有一个是小里,他住在胡闪的隔壁,婴儿的哭声使他睡不着觉,他为了做实验,甚至躲到城郊处的一栋石屋里,那屋里存放着许多棺材,他就待在棺材当中,但即使待在棺材当中,他依然抵抗不了婴儿的强力的哭喊。棺材代表着的是死亡的意象,但这里显然是被用来反衬生命力的强大与穿透性。所以,他无限感慨地对妻子说:“小贵,你说说看,为什么我们身边诞生的生命会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刺激?我感到那个女婴激活了我里面的很多东西呢。”如果说对生命力的膜拜来自对人类自身美好属性的省思与确认,那么,《边疆》中人性的温暖特征的描写则来自对生命体的本质需要。毫无疑问,无论早期作品,还是近期的《边疆》,残雪小说中的人物本质上都是孤独的,但早期作品中人物的孤独是困兽的挣扎,他人成了自己的地狱,在《边疆》中,孤独则是心灵的高蹈,是精神的远游。小里小贵夫妇同胡闪夫妇一样,都是从南方迁徙到北方的边疆的。小说对这对夫妻经历的描写,用尽了温情的笔调。在秋天的夜晚,他俩能够同做一个寻找地下矿藏的梦;在遭遇车祸时,小里瞬间将妻子拉在身边,躲避卡车车轮的碾压,他在妻子的耳边宣下了“我们不死”的诺言;在一次关于院长的讨论后,“他俩偎依着坐在胡杨下的一张长椅上,一时都沉默了。来小石城之后发生的奇事一幕一幕地出现在脑海里,令他两感慨万千,可是呢,两人一时都找不到这件事与那件事之间的联系。”“偎依”,这在残雪的作品里,可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词。偎依着,才能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从对方的体热中获取温暖。在《边疆》中,读者不难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偎依感需求已经特别的明显,孤独的个体从别人的行为中带来的温暖也更加地突出。他人不再只是地狱,也成了光明温暖的来源。

人类之梦,有梦魇,也有梦想。梦魇是被动的,魇与幻觉的生成来自人的潜意识活动,而潜意识不由主体控驭,它可能是作者生命能量的压抑性固结,也可能来自一个族群悠长的历史文化基因。但梦想则是人的主动性的体现,是人主体精神的延伸。法国哲学家巴什拉在《梦想诗学》中曾说,我梦想世界,故世界像我梦想的那样存在,这一梦想的形而上学强调的就是梦想的这种创造主体性,而且他的梦想诗学构建的思想基础就是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批判,在弗洛伊德那里,无意识是人的精神的黑暗大陆,这块黑暗大陆蕴藏着的巨大能量对人的主体精神形成控制,而在巴什拉那里,无意识却是一种富有朝气并具有全新想象能力的状态和它的自由领地。过去残雪的梦性叙事多受弗洛伊德影响,梦魇多为怪诞变形,是人性本质的异化。而《边疆》中的梦性叙事则更接近巴什拉的形而上学,梦想趋向光亮温馨,自由创造,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如果说早期创作中的那些梦魇、呓语、幻觉的出现或者说它们以何种方式出现,残雪自己也无能为力,那么,《边疆》梦性叙事的这些新的向度和质素,无一不在体现着残雪自己的主体意识的强力介入,体现着在一个喧嚣浮华时代里,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揣测与构想。而在艺术把握生活的方式上,残雪一直坚守着的梦性叙事,也就在《边疆》中真正完成了由梦魇到梦想的诗学转型。

从19世纪末以来,世界文学的主潮就由抒情走向智性,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文学史上抒情传统的一种反拨。残雪一直是作为当代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锋与标杆而存在的,所以关于残雪的文学特质,过去评论界从来认为是非抒情的。这当然不错,但也要看到,作为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残雪的内心其实一直存在着一种抒情的冲动,这从她早期的《山上的小屋》《公牛》等作品中找到这种冲动的痕迹。只不过在后来的创作中,梦魇越来越沉重,越来越混乱,抒情的冲动就这样不幸被压抑和遮蔽了。在《边疆》中,或许正是梦魇的远去,梦想的展开,终于将残雪内心深处的抒情冲动释放出来,得到尽兴的、淋漓尽致的发挥。

当然,《边疆》的抒情并非对传统抒情的回归,它有属于残雪自己的独特方式。情感是灵长类动物的一种共同属性,喜怒哀乐,悲欢好恶,这些情感倾向在人类而言也具有共通性,所以就抒情的本义而言,古往今来,文学史上所有的抒情经典,所追求的都是情感的普遍性,是抒情方式的明晰度,因为普遍性才能带来共鸣,明晰度才能更好地产生共鸣。在《边疆》中残雪坚定地走向抒情,但也坚定地保持了她自己一以贯之的晦涩含魅的风格。所以,《边疆》面世的意义还在于,残雪把文学的抒情传统与自己的含魅思维糅合在一起,为中国当代小说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抒情方式。我把这种方式命名为魅性抒情,在《边疆》中,这种魅性抒情鲜明地体现在作者的抒情内容上,譬如残雪特别喜欢描写走向极端的、匪夷所思的人生历练,启明每天早上都要站在小石城的风口上风浴,把脸擦得像一只发亮的红苹果,在风浴中“倾听山里头的那些鸟啊、雪豹啊、黑熊啊它们发出的叫声”;老邵一生都在同蛇搏斗,通常他至少要在衣橱里头放两条毒蛇,这样做只是“为了保持一种激情”;院长和园丁养蝴蝶,养的都是毒蝴蝶,因为毒蝴蝶虽然短命,但是有着普通蝴蝶所没有的美艳的色彩;院长曾经向死而活,而活过来的场所却不是医院的病床,而是冷冰冰的停尸的太平间,还有在停尸间同海仔的彻夜长谈。院长在临终前所欣慰的是“可以看到仙境一般的橘林,可以重温青年时代的激情,这可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待遇”。这些人生历练,带有强烈的情绪性,不仅仅是一种高峰体验,而且都是具有刺激性的极端体验。可以说,激情成为小石城人生生死死都想体味的东西,怀着激情而来,带着激情而去,在激情中探索生活的异常性,这是小石城人的生活方式。同时,残雪的魅性抒情也体现在她的极其个性化的讲述方式上。如院长初到小石头城时的一次讲演,“一开始她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犹豫了一阵之后,就断断续续地说起了南方的雨,说起了她的花店,说起了她的漫长寂寞的等待,也说起了那条街上的小贩以及那些花农心中的惶惑。她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头轻轻地诉说”。这种极其个性化的讲说方式,远离历史惰性所形成的套语,远离已经被快餐文化污染的时代语汇,也远离当下社会用虚假的共名堆砌起来的公共话题。后来,深受感动的花农建起那个“无形胜有形”的热带花园,自己充当花园园丁,就是对这种讲述方式的认可与共鸣。

或许更应该阐述的是《边疆》中的回忆主题的抒情性质。刺入回忆的迷离扑朔中,体验一种新的迷蒙,这是小石城人的一种集体行为。残雪在讲述这一集体行为时,挥洒着从来没有过的激情,使用着在她的作品里非常少见的抒情语态与笔调。来到小石城的异乡客们,有的就在这里扎下根来,有的则用毕生的经历谋划着如何归去,但不管是扎根者,还是流浪汉们,心灵深处都有一些故乡的记忆。这些回忆是迷蒙的,不确定的,甚至是含魅似的不可解释的,这些回忆者努力想把这些回忆清晰起来,确定起来,在这样的一种重构过程中,他们忍受着情感的起伏波动与冷热煎熬。残雪用诗性抒情的方式展现了这种情感过程,启明的耳畔,总是回响着父亲的叮嘱,“孩子啊,要用力去想那些模糊不清的往事啊”,所以他时时把父亲的怀表放在身上,怀表的滴滴滴的声音,总激起他莫名的兴奋。对黑人樱而言,“每天夜里是他最难熬的时光。他觉得自己那黑黑的身体完全消失了,然而还可以听到非洲古老大地上的鼓声不断传来,时常,他出门来到旷野里,像野兽一样面朝月亮叫那么四五声。”尤其是小石城里流传着的“热带花园”,它是现实,是梦想,也是回忆,更是弥漫在小石城上空的一个巨大的魅。小石城里的异乡客与“热带花园”的关系,就是人和自己的故土记忆的关系,也是人和自己的文化基因的关系。小说写到晚辈小叶子在与麻哥儿夜宿河边时的情景,“一瞬间,她感到了这条黑色的河流的魅力,那时一个要将她吸进去的摇曳多姿的世界。她做了一个深呼吸,眼里盈满了泪,老渔夫驶过去了,一阵风吹来陌生的花香,她一下子就想起了热带花园”。从黑色的河流跳跃到热带花园,说明小叶子、六瑾这一代年轻人,虽然她们没有老石、胡闪这些上一代的故土记忆,但是她们继承了上一代的文化基因。正是这种基因的存在,她们能够产生乡土的感动,眼里盈满了热泪。记得20世纪末,张炜曾在一篇文章中痛切地说到,由于长时期的意识形态浸润和消费化,乡土一词已经不再使我们感动落泪,他要摒弃乡土的概念,从乡土走向大地。现在,《边疆》里的年轻人也能为从未见过的故乡感动,落泪,这种故乡回忆,这种温柔的乡情,在这个充分意识形态化与消费化的时代里,也许真的只能在残雪构想的这个北国的边疆小城才能一见了。

对回忆的抒情性的揭示,残雪与法国作家莫迪亚诺颇为相似。他们都有一种对回忆的着迷式的执着,都有一种对主体人格形成中的童年固结进行精神分析的强烈兴趣,也都有一种将回忆主题与抒情笔调糅合起来的难以抑制的写作冲动。而且,这两位作家都有一种制造谜团的爱好,他们喜欢让读者去猜测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并不把这些事情清清楚楚说出来。在他们的作品中,也许最重要的部分恰恰就是那些没有说出来的部分。不过,莫迪亚诺的回忆主题重在对“消逝”的过去的追寻与重新确认,“消逝”了的过去其实并未消逝,它以不同的形式在人物的生活与命运中存在着。而残雪的回忆主题则重在让人物回忆他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件。启明就有一个习惯,经常陷入某种黑沉沉的回忆,回忆自己从未经历过的生活。他一边走,一边想那种事,越想身上越冷。在莫迪亚诺的《青春咖啡馆》中,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露姬总是从最窄的那道门进出,那道门被人称之为“黑暗之门”。在《边疆》中,启明也经常做梦,在梦里,小石城和渔村是混在一起的,他也同自己的儿童时代混在一起。“那风景里头有一些门,但那些门不通任何地方。他会情不自禁地到门框里面去站着,他就那样发着呆,想着自己的人生故事。他自己的身影在故事里头是模糊的,有时像一个儿童,有时又像一个老人。而背景里头呢,总是有雪莲花和波斯菊,却没有海。他在梦中发问,海到哪里去了呢?”莫迪亚诺的作品有自己的“回忆”之门,但那道门走进之后,通向哪里则是一个巨大的疑问。在《边疆》中,回忆的门却只有门框,没有通向,其实也就寓含着回忆可以自己建构的意味。对启明而言,海就是他从未经历过的事情,是他对自我回忆的虚构。如果说迷蒙的回忆的清晰化,是对个体历史的重构,那么,这种对自己从未经历过的生活的回忆,其实已经是一种个人历史的建构。消逝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与个体的生命息息相关,所以莫迪亚诺的抒情性始终流露出对个体命运无可把捉的感叹唏嘘,而建构回忆,则更多的属于知性范围,不免少了点人物的血肉气味,于是,残雪在《边疆》中会不知不觉地又从抒情折回到了她所精谙的寓言书写。

无论是梦想诗学的建构,还是魅性抒情的转型,无疑都根基于残雪对人性可能性的始终如一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诗性时代,人们刚从“文革”的噩梦中醒来,对自由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成为那个时代的思想主潮。一切都在拨乱反正,一切都在扬善除恶,在这样的时刻,残雪将心灵的眼睛紧紧盯着人的退化与腐烂下去的可能性,用寓言的方式给拨乱反正的昂扬时代提供一种警示,不仅体现出思想观念上的超前性,也体现出自己艺术形式上的先锋性。《边疆》写作的时代里,科学技术发达,物质财富膨胀,消费主义与快餐文化的盛行,使得时代的主题变幻之快,让人眼花缭乱。许多作家经不住诱惑,来不及思考,追随着电光火石般的时代潮流,在虚幻的文化泡沫中载沉载浮。在这种状态下,残雪以非凡的精神定力坚守着自己的人性关注,也坚守着这个时代已经颇为稀罕的文学尊严。不过,在《边疆》中也能清晰地看到残雪作品中人性关注的重心的迁移变化。如果说残雪早期创作的人性关注聚焦在人性恶的狂欢宣泄之后人的退化与腐烂的可能性,那么,《边疆》的人性关注则是凝视于工具理性与消费精神合谋的拜物教社会中人的感觉能力的可贵。

正是基于这种关注焦点,残雪的《边疆》几乎清除了所有能够显示时代属性的因素。不用说政治、商场、欲望、情仇这些目前小说中的烂俗题材在作品中没有涉及,即使小石城人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也很少在作品中有正面与详细的描写。小说只写人物的心灵与精神的悸动,写意识幻觉,写生活中的异常现象以及对这种现象的感知力。正如小说对启明的身世交代:“在这里,他没有后代也没有亲属,只有一些飘渺的思绪。但这里的人不都这样吗?人人都为一些抓不住的东西忙碌,所以只要一开口就都明白。”这就是小石城人的生命特点,抓得住的东西是酱醋油盐,是声色犬马,是功名利禄,抓不住的东西是情绪,是梦想,是记忆,是天边的星星,是雪豹的气味。声色犬马、功名利禄甚至酱醋油盐,这些抓得住的东西都是身外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与人的生命中的内在属性没有关系,甚至格格不入,而情绪、梦想、记忆,则是内在于自身的,是生命体的某个部分,为这些抓不住的东西忙碌,就是对自身生命的关注,就是个体生命本质力量的体现。小石城的这些异乡客之所以流连此处,就在于这里的日常生态健康、自然、符合人的本质属性

《边疆》展示的是一个感觉能力强盛的世界。在这里,人的意念具有改造人的能量,能够激发人的潜力,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小石城中一切异常事物的侵入人的日常生活,实际上就因为有这种意念的能量存在。同六瑾意念上的相通,就能使老石恢复活力,“感到有沉默的雪豹在他们之间穿行,那时他的近视眼在黑暗里也能看清马兰花”。现代人类在工具理性、计算精神的戕贼下,正在逐渐失去产生幻觉的能力,要么是歇斯底里,要么是梦魇怪诞,而小石城人却保持着可贵的健康的幻觉力。六瑾能够从雾气蒙蒙的狗的眼睛里看到热带花园,阿依能够在羊的眼睛里看到设计院的活动,启明“将婴儿举向蓝天时,他分明看到了帆和桅杆,看不见船身的渔船驶进了云层”。小贵在一个清晨,“赤脚下了床,走到窗口那里,拉开厚厚的窗帘,一下就看见了。那是一个微型的花园,在远方的半空,热带植物迎风招展。它慢慢地移近,一直移到她眼前”。说明一切,揭示一切,给予一切问题以明晰确定的答案,这是启蒙主义之后工具理性的要求,但小石城人对这一时代信条似乎并不表特别的尊崇,小叶子“曾经有段时间她想弄清这两个孤儿(即她的父母)是如何样结合起来的,但她很快就放弃了这个企图,现在她的生活态度已经改变了,她不再刻意去弄清什么,而只是保持警觉”。“保持警觉”,就是保持感受的能力。弄清需要分析,而分析则将人变成碎块,造成佛家所说的偏至性。所以胡闪思考时,总感觉到女儿在他眼前突然变成了几大块,有时又合拢来。小石城人的生存状态告诉人们,只有感觉才与生理性、内在的生命力息息相关,才能使生命圆融一体。当然,感觉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力。有一次,“小叶子问爹爹这些人为什么要跑,老石回答说是因为内心有紧迫感,还说现在的人越来越神经过敏了。老石说着这些话就停住脚步,在路旁的野花丛中蹲下去了。他仔细地端详着一朵小红花,沉浸在回忆之中。小叶子也蹲下来了,她一下子就记起了从前的情景。那时她刚学会走路不久,爹爹将他放在野草野花里头,那些草同她一样高,她必须踩到它们才能迈步,她看不到前方的路,就哭了。”这些充满感情的描写展示了小石城人的一种可贵的人性特征。在小石城里,能够细致地观察、感受周边的事物,不仅是一种个人趣味,而且是一种生活态度,能够感受,就能够沉潜,生命里也就留存有记忆,有历史,生命就增加了分量,就厚重起来。而那些急匆匆的人与事,一切都是云烟,无非虚空。

小说中感觉能力特别富有的是六瑾,这是一个心灵丰富、神经纤敏的女孩,一出生就被称之为“边疆的女儿”,以极强的生命力的哭喊,震撼了小石城人的心灵。有一个夏天,父亲胡闪兑现诺言带六瑾去了雪山。“小姑娘完全被震住了,几乎神智失常了。她麻木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胡闪连忙将她带出冰封地带,走进下面的针叶林。她的反应超出了胡闪的预料。一路上,她对于那些在面前跳来跳去的小动物再也没有感觉了,只有在天上盘旋的两只鹰还能吸引她的注意力,因为她害怕鹰要把她叼走。”从小就具有这样强烈的感觉的女孩,一点也不想局囿在教室里读书。老师曾劝她分做两个人,一个人在教室,一个人在他处。生活在他处,就是享受精神的漫游。所以,在六瑾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一些精灵古怪的事件,一些荒诞不经的念头。“六瑾从窗帘的缝里窥视着那只寂寞的小动物,一颗心在胸膛里咚咚地跳着。她想,它到哪里去睡觉呢?如果不睡觉,是不是从这家院子走到那家院子,最后走到大马路上去了呢?也许它一边走还一边可以睡觉?六瑾想着这些事,觉得后颈窝那里凉气森森,就仿佛后面有一个恶鬼拿着一把刀,要从上面砍下来一样。”六瑾背着书包去看羊,发现所有的羊都换上了悲哀的表情,六瑾问阿依,羊和人的区别在那里,在羊的眼睛里,她感到自己就要发现什么了,她要发现的东西离她很近很近,几乎一张口就可以说出来,但是,她还是说不出来,总是陷在那个念头里。

六瑾想的这些问题,对社会政治功利无用,也与日常生活中的酱醋油盐无关的问题,但对六瑾而言,这非常重要,它们就是日常生活本身。整天忙于社会事务的人是不会想到这些问题的,整天忙于功利计算的人也是不会想着这些问题的,但这些问题恰恰与人、与动物的命运相关,也就是每个敏感的人都应问一声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人生根本性问题。小说的结尾富于深意。阿依失踪了,六瑾心里非常害怕,她想起了她和阿依曾去过的白塔。白塔在公园里,这时正下雪,雪很大,来到公园的六瑾站在白茫茫的世界里不知所措。她向白塔走去,也许就是走向宗教,因为六瑾像丰子恺那样喜欢思考一些非功利非实用的人生究竟问题,这样的生命敏感者,是最容易产生宗教感的。但六瑾走进公园又转身回走了。这时候的大地,白茫茫的世界里混沌一片,六瑾相信一定有裂缝。但裂缝在哪里呢?残雪让回到街上的六瑾毅然抬腿朝着那个豁口迈步。遗憾的是,那个豁口立在何处,什么形态,小说没有交代就戛然收束了。这或许就是六瑾的未知的命运,当然也是残雪自身的精神困惑。小说中的六瑾,也许就是残雪自己的心灵自传。有着如此深刻的困惑,这是值得为残雪庆幸的。因为无论是梦想诗学,还是魅性抒情,需要的都不是明晰,不是单纯,不是确定,对于残雪这样以独特为生命的作家,唯有困惑,唯有繁复,唯有怀疑,才能成其文学生命永恒的动力。

2015年7月31日于南京秦淮河畔半空居

篇5:羁旅诗学案

一、羁旅诗

羁旅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所以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在此过程中,他们因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触发灵感,写下诗篇,就叫做羁旅诗。它们或写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二、羁旅诗的常见意象、节令

(一)羁旅诗常见意象:

1.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2.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3.寒蝉——悲凉。4.猿猴——伤感。

5.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6.沙鸥——飘零;伤感。

7.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8.凄风、苦雨——人生的失意;伤感。

9.杜鹃——环境的凄凉;人的哀伤,思亲、思乡;忠贞。

常见的意象还有客船、车铎、孤帆、驿道、落日、晚钟、秋风、苦雨、鸿雁、浮萍、飞蓬、天涯、砧声、油灯、家书、故园(西楼、高楼、小楼、危楼)、慈母等。

(二)羁旅诗常见节令:

1.人日:正月初七日。古代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

2.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日。古代在元宵日张灯结彩,所以元宵又称为灯节。3.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曰,称为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难得的娱乐活动。

4.寒食:清明前二日,此日禁火吃冷食。

5.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

6.上巳(阴历 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7.端午:五月初五日。

8.七夕:七月七日,传说此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诗中多借七夕表达爱情。9.中秋: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月色最好,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

10.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11.冬至:是节气中的起点,相当于一日中的子时,古人认为阴极阳生之时。12.除夕: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除”意为除旧布新。

三、羁旅诗的主要思想内容 1.羁旅愁思,游子漂泊在外(四处漂泊)的凄凉,孤独(孤苦无依)愁苦,寂寞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2.思念亲人,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

3.感慨身世,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江汉》、《旅夜书怀》、《登高》。

四、羁旅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1.借景抒情。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如《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以凄清的景象抒发了羁旅者的愁思。

2.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郁的情思。如南朝诗人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 薇山亭赋韵》“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前两句以流云南逝、大雁来归写出了自己南归的行踪和急切的心情,后两句由实入虚,进入想象,以揣测故园篱菊,花事如何,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3.渲染。渲染指的是诗歌一而再、再而三地描写一个事物,以使事物的形象更为突出或突出某种气氛或烘托某种情思。如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就渲染出孤清、冷寂的气氛,与诗人漂泊生活孤独凄凉的苦闷心情相吻合。

4、以乐景写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5、从对方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妻子写得娇美动人,也衬托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从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常见的表达技巧还有衬托,对比,侧面落笔,比喻,拟人,直抒胸臆等。

五、羁旅诗的鉴赏应注意的问题

1.要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鉴赏时要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展开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复活诗歌意境。

2.这类诗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何特点?要在整体感知(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世遭遇、诗歌所写具体内容等)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诗人是怎样把羁旅之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探寻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

4.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六、同步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4分)1.(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1分),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1分),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1分)。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那种孤寂心情(1分)。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4分)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1分),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2分)。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1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关 河 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3分)

(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1分)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1分)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1分)(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5分)

(2)表现了思家的孤寂的心情。(2分)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家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1分)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但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是孤寂之愁更深一层。(2分)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少年游•早行 [宋]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时通过哪些景象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4分)(1)诗人用早霞已散,晓月犹明,残星未落,山径行人稀少,寒霜犹重等景象来表现早的。(答出四点给满分)

(2)词人写“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2)氛围:清幽静谧(清静)。(1分)

手法: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用两三声鸟鸣声反衬环境的清幽。(2分)(3)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5分)(3)表现了词人轻松愉快的心境。(1分)

直接表现(直抒胸臆):尽管霜重天冷,但词人心情轻松,便觉马行轻快。(2分)

间接表现(借景抒情):心情愉悦,便觉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2分)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晚次鄂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①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②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①估客:贩货的行商。②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

(1)请简要分析首联中“远见”、“犹是”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变化。(2分)

(2)颔联描绘入微,试简述其描述的情景,并说说该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3)本诗颈联和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6分)(1)“远见”表达了作者远远望见汉阳时的喜悦之情,(1分)“犹是”突显出作者对仍有“一日程”的惆怅之情;(1分)一联之内,作者情感由喜转悲,感情跌宕起伏。

(2)①诗人简笔勾勒船舱中的所见所闻:白天风平浪静,单调的行旅生活使人昏昏欲睡;夜间江潮看涨,船家絮语,更觉长夜难眠。(2分)

②反衬,用估客昼眠反衬出诗人昼夜不宁的纷乱、焦躁思绪。(2分)

(3)①身世飘零之感。诗人飘零于江湘之间,国难家愁,已染成两鬓星霜,恰又逢上这肃杀的秋天,愁绪倍增。

②彻骨的思乡之情。诗人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向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切。③国恨家愁(忧国情怀)。田园家计,事业功名,都随着战乱消失了。但战火未熄,所到之处战云密布。

(任答两点即得满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2分)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1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篇6:警察和赞美诗学案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及社会背景

2.正确分析苏比的人物形象

3.欣赏小说幽默风趣的风格,体味”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风格

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国社会表面繁荣后面的贫富悬殊和黑暗的现实,培养学生

热爱美好祖国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理解分析苏比的人物形象

2.欣赏小说幽默风趣的风格,体味

方法:

自读法 提问法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二.了解作者及背景:

1.作者:

欧.利:

2.时代背景:

三.具体把握课文: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把握文中重点词语:

2.思考,提问:

A.流浪汉苏比的冬居计划是什么?

答:

B.有慈善机构的接济,苏比为何不接受?从中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答:

C.苏比眼中的精神屈辱指什么?从文中找出语句加以说明.答:

D.为了实现冬居计划,苏比采用了哪些手段和方法?最终是否成功?

答:

E.课文中除了写这几次苏比想通过做坏事来达到去监狱的目的而失败外,还

写了什么事?

答:

四.重点把握苏比做的几次事件:

五.课后作业:

生课外准备各自的道具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要大家选好自己喜欢的角色准备再现苏比,这节课就让同学们把

自己所喜欢的人物展现出来:

二.步骤:

1.抽签分组

2.先选苏比

3.学生表演

4.学生指出表演者应注意的环节(语言方面:没有体现出幽默的风格)

三.提问:

1.六次故意犯罪经历说明了什么?

答:

2.文中除了苏比六次想通过做坏事达到去监狱的目的而失败外,还写了什么?

答:

3.赞美诗对苏比的心灵有何作用?

答:

4.苏比以前可能是个什么样的一个人?请从课文中找出句子加以说明.答:

5.正当苏比鼓起勇气准备振作时,又发生了什么事?

答:

6.苏比想进监狱没有进,而不想进时却出人意外地被送到监狱里去了,这说明了

什么?

答:

四.分析本课文的语言特点:最大的特点是”幽默”,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加以

欣赏

警察和赞美诗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及社会背景

2.正确分析苏比的人物形象

3.欣赏小说幽默风趣的风格,体味”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风格

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国社会表面繁荣后面的贫富悬殊和黑暗的现实,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祖国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理解分析苏比的人物形象

2.欣赏小说幽默风趣的风格,体味

方法:

自读法 提问法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看过或听过有人自己想着法子进监狱吗?你想自食其力,有人会反对吗?但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里,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请看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写的《警察和赞美诗》

二.了解作者及背景:

1.作者:

A欧.亨利: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他一生当过牧牛人、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还进过监狱。B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尾常常出人意外。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C代表作:《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黄雀在后》、《警察和赞美诗》等。D欧.亨利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2.时代背景:

十九世纪,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爆发了三次经济危机,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广大劳动人民失业,流离失所。垄断造就了一小撮亿万富翁和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广大劳动人民。

三.具体把握课文: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把握文中重点词语:

引亢高歌:

绯色:红色

荟萃:聚集

醍醐灌顶:佛教用语。比喻给人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煊赫一时:形容名声很大,声势很盛。

不名一钱(文):一个钱也没有,非常贫穷。名:占有。

素昧平生:一向不相识。

胜券在握:

潜移默化:

2.思考,提问:

A.流浪汉苏比的冬居计划是什么?

答:到布莱克威尔岛上的监狱里去过冬

B.不是有慈善机构的接济,苏比为何不接受?

答:慈善机构对穷人的做法是不人道的C.苏比眼中的精神屈辱指什么?

答:押去洗澡,吃饭前先交代个人历史。

D.为了实现冬居计划,苏比采用了哪些手段或方法?最终结果怎样?

答:想到豪华餐馆里白吃、砸商店橱窗、在饭馆里白吃、调戏年轻女子、在剧院门口大吵大闹、偷伞(六次行动都没成功)

四.重点把握苏比做的几次事件:(人物 地点)

人物地点

第一场: 苏比侍者领班百老汇路的高级餐馆

第二场: 苏比巡警大玻璃橱窗前

第三场: 苏比警察待者饭馆里

第四场: 苏比警察女子橱窗前

第五场: 苏比警察剧院门口

第六场: 苏比警察偷伞人雪茄烟店

第七场: 苏比警察教堂赞美诗

(要求:每组同学都要准备各个角色,到时抽签表演这些场景)

五.课后作业:

学生课外准备各自的道具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要大家选好自己喜欢的角色准备再现苏比,这节课就让同学们把自己所喜欢的人物展现出来:

二.步骤:

1.抽签分组

2.先选苏比

3.学生表演

4.学生指出表演者应注意的环节(动作、表情、语言方面:要体现出幽默的风格)

三.提问:(以下为分组展示内容)

1.六次故意犯罪经历说明了什么?

答:为实施冬居计划,在一种反常心理的驱使下,他想方设法去恶作剧,在一次又一次恶作剧失败后,苏比的自尊心一次又一次地丧失,品行变得越来越恶劣.小说让我们看到美国社会是如何将一个原本有自尊很高傲的青年一步一步推向罪恶的深渊的.2.文中除了苏比六次想通过做坏事达到去监狱的目的而失败外,还写了什么?

答:苏比在教堂前听音乐

3.赞美诗对苏比的心灵有何作用?

答:感化 净化,让他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前途

4.苏比以前可能是个什么样的一个人?请从课文中找出句子加以说明.答:一个有理想有抱负而又遭受了挫折的有志青年.5.正当苏比鼓起勇气准备振作时,又发生了什么事?

答:这次他什么也没有做,却出人意外地被送到监狱里去了

6.苏比想进监狱没有进,而不想进时却出人意外地被送到监狱里去了,这说明了什

么?

答:(同学答之有理就可)他的反常心理和行为植根于资本主义社会反常 畸形的社会心态,植根于资本主义社会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和是非不分 黑白颠倒反动本质.五.分析本课文的语言特点:

六.语言上最大的特点体现在“幽默”,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句子加以欣赏

七.课外练习:课后第二题

警察和赞美诗学案二

教学目标:

5.把握作者及社会背景

6.正确分析苏比的人物形象

7.欣赏小说幽默风趣的风格,体味”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风格

8.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国社会表面繁荣后面的贫富悬殊和黑暗的现实,培养学生

热爱美好祖国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3.正确理解分析苏比的人物形象

4.欣赏小说幽默风趣的风格,体味

方法:

自读法 提问法

第 一 课 时(预习)

要求:

3.把握作者

4.思考社会背景

5.把握重点词语

6.重点思考:

A.苏比是个的人物形象。

B.苏比为冬居计划做了几件事?(地点,人物,结果)

C.苏比几次想进监狱都没有实现,说明当时社会怎样?为什么?

D.课文中除了写这几次苏比想通过做坏事来达到去监狱的目的而失败外,还写了什么事?

答:

5.为了更好的把握苏比的形象,首先请同学们准备再现苏比六次经历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

二.完成上节课布置的内容(分组展示上节课的内容)

三.延伸:

小说既反映社会现实又超出社会现实,你认为三篇小说的结局合理吗?你有什么看法?请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想。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A.《警察和赞美诗》的作者是美国短篇小说作家。他和是美国共享盛名的幽默作家。他擅长以的笔调,的语言来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所以他被誉为。

B.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一节一节地撑了起来,像木匠在打开一把折尺。”

“苏比站定了不动,两的插在口袋里,对着铜纽扣直笑。”

“杰克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第年光临之前,总要打个招呼。”

2.解释:

引亢高歌:

荟萃:

醍醐灌顶:

煊赫一时:

不名一钱(文):

素昧平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即景抒情诗学案】相关文章:

第4、5、6课学案即景抒情诗四首05-28

即景抒情诗诗四首04-08

日落即景04-14

田野即景04-21

夏雨即景作文05-26

傍晚即景作文05-26

作文 校园即景04-13

街头即景作文04-30

即景与杂说诗歌04-13

宝塔湖即景作文04-28

上一篇:初中民俗文化作文下一篇:德绩勤能廉考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