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育学名词解释

2024-05-24

2022教育学名词解释(通用6篇)

篇1:2022教育学名词解释

《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

为指导各级人民法院贯彻实施好民法典,充分发挥总则编在民法典中统领全局的作用,依法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总则编司法解释),由院审判委员会第1861次全体会议通过,今天正式对外发布,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起草总则编司法解释,主要是为了解决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确保民法典与旧法的有序衔接。

民法典施行后,《民法通则》《民法总则》《合同法》等法律废止,最高人民法院相应废止了《民法通则意见》《合同法解释一》《合同法解释二》等司法解释。但这些司法解释中仍有不少条文与民法典一致,在审判实践中仍有重要指导价值,有必要予以保留并梳理整合,以免出现法律衔接适用空档,影响民法典实施。

二是系统梳理人民法院在长期司法实践中总结积累的经验智慧。

民法典采取编纂式立法技术,大多数条文是对原有法律的承继。人民法院在适用这些法律规定处理民事纠纷时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有必要将此一并纳入,以更好地实现统一裁判尺度的目的。比如,关于表见代理的具体适用,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发布的《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作了细化规定,历经十余年的审判实践检验,有必要吸收到民法典总则编解释中。基于同样考虑,《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中的一些规定精神也被吸收到这部司法解释中。

三是回应《民法总则》施行后亟待明确的具体法律适用问题。

民法典总则编的绝大多数规定源自《民法总则》,已实施了四年多。其间,人民法院积累了丰富的审判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亟待统一规范的具体法律适用问题。特别是,民法典总则编凝练了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引领性的规则,集中体现了民法典严谨逻辑体系中“总”的特点和规律,这就要求各级人民法院牢固树立体系化思维,准确把握民法典总则编与各分编、民法典与其他民商事法律、基本原则与具体规定之间的适用逻辑关系。上述三个方面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统一民事案件裁判尺度,更好地贯彻实施民法典,维护民法典权威。

总则编司法解释共39条,分为一般规定、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监护、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和附则9个部分。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理念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细化习惯的适用规则、监护制度、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责任、诉讼时效等制度规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彰显民法典强调公平正义、倡导诚实守信的价值导向。特别是细化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见义勇为的制度规则,进一步在“扶不扶”“劝不劝”“追不追”“救不救”“为不为”“管不管”等问题上亮明态度,坚决防止“和稀泥”,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让群众有温暖、有遵循、有保障。

二是内容上突出强调权利保护。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自然人的权利保护置于中心位置,从保护未成年人、胎儿利益,规范权利的行使,平衡失踪人与利害关系人利益等方面作出系统规定,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司法立场。

三是形式上体现小而精的起草思路。

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审判执行需求为出发点、以准确理解和适用民法典为原则,不追求大而全的体系,不追求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聚焦总则编适用中审判实践亟待解决、有较为丰富的实践基础,且能够最大限度凝聚共识的问题明确相应的法律适用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

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1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1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为正确审理民事案件,依法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一、一般规定

第一条

民法典第二编至第七编对民事关系有规定的,人民法院直接适用该规定;民法典第二编至第七编没有规定的,适用民法典第一编的规定,但是根据其性质不能适用的除外。

就同一民事关系,其他民事法律的规定属于对民法典相应规定的细化的,应当适用该民事法律的规定。民法典规定适用其他法律的,适用该法律的规定。

民法典及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没有具体规定的,可以遵循民法典关于基本原则的规定。

第二条

在一定地域、行业范围内长期为一般人从事民事活动时普遍遵守的民间习俗、惯常做法等,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十条规定的习惯。

当事人主张适用习惯的,应当就习惯及其具体内容提供相应证据;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查明。

适用习惯,不得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三条

对于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二条所称的滥用民事权利,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行使的对象、目的、时间、方式、造成当事人之间利益失衡的程度等因素作出认定。

行为人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为主要目的行使民事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构成滥用民事权利。

构成滥用民事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滥用行为不发生相应的法律效力。滥用民事权利造成损害的,依照民法典第七编等有关规定处理。

二、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四条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父母在胎儿娩出前作为法定代理人主张相应权利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第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人民法院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后果,以及标的、数量、价款或者报酬等方面认定。

三、监护

第六条

人民法院认定自然人的监护能力,应当根据其年龄、身心健康状况、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认定有关组织的监护能力,应当根据其资质、信用、财产状况等因素确定。

第七条

担任监护人的被监护人父母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遗嘱生效时被指定的人不同意担任监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适用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确定监护人。

未成年人由父母担任监护人,父母中的一方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另一方在遗嘱生效时有监护能力,有关当事人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适用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监护人。

第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与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订立协议,约定免除具有监护能力的父母的监护职责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协议约定在未成年人的父母丧失监护能力时由该具有监护资格的人担任监护人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依据民法典第三十条的规定,约定由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不同顺序的人共同担任监护人,或者由顺序在后的人担任监护人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第九条

人民法院依据民法典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指定监护人时,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指定,具体参考以下因素:

(一)与被监护人生活、情感联系的密切程度;

(二)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顺序;

(三)是否有不利于履行监护职责的违法犯罪等情形;

(四)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能力、意愿、品行等。

人民法院依法指定的监护人一般应当是一人,由数人共同担任监护人更有利于保护被监护人利益的,也可以是数人。

第十条

有关当事人不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的指定,在接到指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的,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指定并无不当,依法裁定驳回申请;认为指定不当,依法判决撤销指定并另行指定监护人。

有关当事人在接到指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后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变更监护关系处理。

第十一条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与他人依据民法典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订立书面协议事先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后,协议的任何一方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前请求解除协议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后,协议确定的监护人无正当理由请求解除协议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后,协议确定的监护人有民法典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之一,该条第二款规定的有关个人、组织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第十二条

监护人、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就监护人是否有民法典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第四项规定的应当终止监护关系的情形发生争议,申请变更监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经审理认为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被依法指定的监护人与其他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协议变更监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作出裁判。

第十三条

监护人因患病、外出务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将全部或者部分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当事人主张受托人因此成为监护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四、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十四条

人民法院审理宣告失踪案件时,下列人员应当认定为民法典第四十条规定的利害关系人:

(一)被申请人的近亲属;

(二)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对被申请人有继承权的亲属;

(三)债权人、债务人、合伙人等与被申请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主体,但是不申请宣告失踪不影响其权利行使、义务履行的除外。

第十五条

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向失踪人的债务人请求偿还债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将财产代管人列为原告。

债权人提起诉讼,请求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支付失踪人所欠的债务和其他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将财产代管人列为被告。经审理认为债权人的诉讼请求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财产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失踪人所欠的债务和其他费用。

第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宣告死亡案件时,被申请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以及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对被申请人有继承权的亲属应当认定为民法典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利害关系人。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被申请人的其他近亲属,以及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规定对被申请人有继承权的亲属应当认定为民法典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利害关系人:

(一)被申请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均已死亡或者下落不明的;

(二)不申请宣告死亡不能保护其相应合法权益的。

被申请人的债权人、债务人、合伙人等民事主体不能认定为民法典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利害关系人,但是不申请宣告死亡不能保护其相应合法权益的除外。

第十七条

自然人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死亡的期间适用民法典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自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

五、民事法律行为

第十八条

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但是实施的行为本身表明已经作出相应意思表示,并符合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采用其他形式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十九条

行为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或者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价格、数量等产生错误认识,按照通常理解如果不发生该错误认识行为人就不会作出相应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的重大误解。

行为人能够证明自己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存在重大误解,并请求撤销该民事法律行为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但是,根据交易习惯等认定行为人无权请求撤销的除外。

第二十条

行为人以其意思表示存在第三人转达错误为由请求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适用本解释第十九条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负有告知义务的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致使当事人基于错误认识作出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欺诈。

第二十二条

以给自然人及其近亲属等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名誉、荣誉、财产权益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其基于恐惧心理作出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胁迫。

第二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不成立,当事人请求返还财产、折价补偿或者赔偿损失的,参照适用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不可能发生,当事人约定为生效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事法律行为不发生效力;当事人约定为解除条件的,应当认定未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否失效,依照民法典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认定。

六、代理

第二十五条

数个委托代理人共同行使代理权,其中一人或者数人未与其他委托代理人协商,擅自行使代理权的,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百七十二条等规定处理。

第二十六条

由于急病、通讯联络中断、疫情防控等特殊原因,委托代理人自己不能办理代理事项,又不能与被代理人及时取得联系,如不及时转委托第三人代理,会给被代理人的利益造成损失或者扩大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的紧急情况。

第二十七条

无权代理行为未被追认,相对人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赔偿损失的,由行为人就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承担举证责任。行为人不能证明的,人民法院依法支持相对人的相应诉讼请求;行为人能够证明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各自的过错认定行为人与相对人的责任。

第二十八条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的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

(一)存在代理权的外观;

(二)相对人不知道行为人行为时没有代理权,且无过失。

因是否构成表见代理发生争议的,相对人应当就无权代理符合前款第一项规定的条件承担举证责任;被代理人应当就相对人不符合前款第二项规定的条件承担举证责任。

第二十九条

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第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向相对人作出追认的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确认其追认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

七、民事责任

第三十条

为了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针对实施侵害行为的人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的正当防卫。

第三十一条

对于正当防卫是否超过必要的限度,人民法院应当综合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危害程度和防卫的时机、手段、强度、损害后果等因素判断。

经审理,正当防卫没有超过必要限度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正当防卫人不承担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正当防卫人在造成不应有的损害范围内承担部分责任;实施侵害行为的人请求正当防卫人承担全部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施侵害行为的人不能证明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仅以正当防卫人采取的反击方式和强度与不法侵害不相当为由主张防卫过当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三十二条

为了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急迫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的紧急避险。

第三十三条

对于紧急避险是否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人民法院应当综合危险的性质、急迫程度、避险行为所保护的权益以及造成的损害后果等因素判断。

经审理,紧急避险采取措施并无不当且没有超过必要限度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责任。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限度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紧急避险人的过错程度、避险措施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原因力大小、紧急避险人是否为受益人等因素认定紧急避险人在造成的不应有的损害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十四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受害人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请求受益人适当补偿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受害人所受损失和已获赔偿的情况、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受益人承担的补偿数额。

八、诉讼时效

第三十五条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三年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适用民法典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不适用延长的规定。该条第二款规定的二十年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

第三十六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利受到损害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其法定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七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利受到原法定代理人损害,且在取得、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在原法定代理终止并确定新的法定代理人后,相应民事主体才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的,有关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适用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二款、本解释第三十六条的规定。

第三十八条

诉讼时效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的规定中断后,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出现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的中断事由,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

权利人向义务人的代理人、财产代管人或者遗产管理人等提出履行请求的,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的诉讼时效中断。

九、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解释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施行后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案件,本解释施行后尚未终审的,适用本解释;本解释施行前已经终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不适用本解释。

篇2:2022教育学名词解释

1.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广义的教育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

5.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6.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7.人力资本: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8.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指将科学生产的主要产品经过合理的加工和编排,传授给更多的人,尤其是传授给新一代人,使他们能够充分地掌握前人创造的科学成果,为科学知识再生产打下基础。

9.个人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0.遗传: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

11.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其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12.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13.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和尊重。

14.个性:亦称人格,是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15.人的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

16.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17.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18.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19.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20.体育:是授予学生关于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21.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22.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23.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24.教师人格特征: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人格特征。25.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6.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广义的课程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等。

27.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规定学校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对各学科教学作纲要性规定的指导性文件。

28.教材:又称课本和教科书,它是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29.学科课程:是以文化遗产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课程形态的总称。30.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31.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他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32.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具体培养要求。

33.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

34.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35.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

36.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37.学科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8.课程实施:是指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39.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式。

40.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

41.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42.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43.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特征。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

44.个性:是一个人的意识倾向和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5.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46.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是人们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47.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关于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48.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9.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长久的保存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50.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5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53.教学方法:是在某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组成的方法体系,它包括教师的各种工作方式和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方式。

54.测试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他所要测出的东西。

55.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56.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57.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作出判断。

58.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

59.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他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授课。

60.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61.说课:就是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每一节课的具体特点授课教师向同行教师或教育行政领导,口头表述该课题的具体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62.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63.德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他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64.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题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65.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66.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67.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68.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69.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70.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71.班级常规管理: 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72.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73.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篇3:2022教育学名词解释

户口已经过入内蒙古自治区, 却不能在当地报名参加2015年的高考———近日, 数百名考生家长因此频繁到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要求允许孩子高考。而内蒙古有关部门查实, 这其中绝大多数考生是在内蒙古“空挂学籍”, 属于需治理的“高考移民”对象。

“高考移民”现象缘何屡禁不止?“空挂学藉”又侵犯了谁的利益?其实答案很简单, “移民”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考上更好的大学。我国现有的高考制度, 不同省份、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 其参加高考时的录取分数是不一样的, 有的省、区的录取分数很高, 考生要想考一个理想的大学, 真比登天还难。而有的地方, 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却很低。在这样特殊高考现状的刺激之下, 便有了“空挂学籍”问题的出现, 而这样一种现象已然严重破坏了我国高考的公平性。

“空挂学籍”出现, 加大该地高考的竞争压力, 占用更多的指标, 严重损害了当地学生的利益。这些“空挂学籍”者, 大都在外受到了比当地更好的教育, 在高考中比当地学生更有优势, 因而当地的考生很难与这些“空挂学籍”的学生相竞争。

为了应对这样一种畸形现象,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在2013年3月14日修订出台的《关于区外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内蒙古参加中考和高考工作的意见》中规定, 截止到2014年4月1日, 从自治区外迁入的考生, 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可在内蒙古参加2014年普通高考:一是本人具有内蒙古高中阶段学校 (含中等职业学校) 学籍, 且连续就读满2年;二是本人取得内蒙古户籍满2年;5是家长在内蒙古拥有合法稳定住所、合法职业且纳税, 或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均满2年。

篇4:2022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改革 educational reform 为解决教育与社会或个人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或环节,使教育得以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和发展而对教育的体制、内容、方法等进行的改善与更新。

教育传统 educational tradition 历史地形成的、为整个社群或国家所认同、共享并世代相传的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的总称。

教育变迁 educational change 在某一较长历史时段中教育的发展与变化。

教育民主 educational democracy 政治民主理念在教育中的引申。强调教育过程应以自由、平等、参与、协商、交流、沟通、共识等为价值基础的观念、诉求、制度安排与具体实践。

教育民主化 democratization of educational system 以民主精神改造教育、重建学校秩序的教育思潮或行动。

教育现代化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教育变化。是在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条件等方面逐步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历史进程,也是教育的现代性形成和丰富的过程。

教育世俗化 secularization of education 发生于普及教育初期的欧美国家,为发挥国家影响、推行教育普及而使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教育权从教会向国家转移的历史进程。

教育先行 education as a priority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教育发展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理念和政策安排。主要体现为:教育发展的速度应超越经济发展的速度;教育应以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培养人才。

人的全面发展 allrounded development (1)人的身心的充分、和谐发展。(2)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全面发展教育 allrounded education 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为基本组成部分、旨在促进个人品德、智力、情感、体质、人格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主张。

现代教育 modern education (1)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建立在现代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教育形态。(2)以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的进步主义教育。(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苏联教学论专家赞可夫为代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主张。

传统教育 traditional education (1)现代教育制度产生之前的教育形态。(2)以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及其学派为代表的教育理论。(3)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及其学派为代表的教育理论。

公共教育 public education (1)各级政府举办的教育,主要是指公立学校教育。(2)国家、社会团体或个人举办的以服务公众为目的的教育。以公立学校为主体,包括其他社会教育机构如图书馆、广播电台、电视台、博物馆以及剧院、影院等所进行的教育。

闲暇教育 leisure time education (1)利用闲暇时间提高个人素养,提升生活品质的教育。(2)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于1996年作为生存能力教育的重要一环而提出的教育发展目标。在该目标基础上颁布的课程改革试图通过削减中小学课程内容、增加综合课和体验学习来达到闲暇教育的目的。

科学教育 science education (1)以普及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为目的的教育。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现代公民。(2)产生于西方近代的一种教育思潮。主张以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教育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适应性。代表人物有英国哲学家培根、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和赫胥黎等人。

素质教育 su zhi jiao yu,quality education 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应试教育 examoriented education 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取向的教育。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导致学生片面发展。

终身教育 lifelong education 又称“终生教育”。一种主张教育应贯穿人的生命全过程的教育思潮和实践。最早于1919年出现在英国,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为世界各国接受并实施。

全纳教育 inclusive education (1)又称“融合教育”把特殊儿童纳入普通学校中接受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主张与实践。(2)一种无排斥、无歧视、无分类的教育理念。强调学校应容纳所有学生,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社会教育 social education 学校和家庭以外的文化教育设施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智育 intellectual education 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教育。旨在奠定系统的知识基础,培养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1)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的教育。(2)体育运动。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登山、射击、滑冰、滑雪、举重、摔跤、击剑、自行车等各种项目。

美育 aesthetic education 又称“审美教育”。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或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所进行的教育,旨在美化学生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其道德与智慧水平。

劳动技术教育 labor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培养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初步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其将来的就业准备一定的条件。

教育哲学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以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教育观与方法论指导、促进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教育知识 knowledge of education 人们对教育的已有认识。既包括系统的、具有论理性、抽象性的教育知识,又包括零散的、具有经验性和操作性的教育知识。

课程哲学 philosophy of curriculum 教育哲学的分支之一,以哲学的方式探讨课程理论和实践问题。

教育评价哲学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教育哲学的分支之一。以哲学的方式探讨教育评价中的认识论、价值论、伦理学等方面的问题。

教学哲学 philosoph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教育哲学的分支之一。以哲学的方式研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如认识论假设、知识观、理性自主、教学价值、科学认识的本质、价值学习的性质等问题。

分析教育哲学 analytic philosophy of education(1)把分析哲学理论应用于教育而产生的教育哲学流派。(2)一种研究教育的方法。以逻辑实证主义和语义哲学为基础,致力于澄清众多关键的教育概念与命题。

篇5:教育学名词解释

育与其他各种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比例。(第二章,第27页)专业 : 是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学科是一个知识范畴,专业是一能级结构:所谓能级,即高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科研开发方面所具备的现实个教学范畴。高等学校内部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主要是由学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及或潜在的能量级别。能级结构又称院校结构,主要指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自身的学科发展水平来决定。(第七章,第150页)

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第二章,第27—28页)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高校为了方便培养人才按学科分类或职业分工设置各种专业地方结构 :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情况,即高等学校的数量、机构、类型、层次等的活动,设置和进行专业教育就成了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第七章,第151页)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比例,故又称为区域结构。(第二章,第28页)课程:课程是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是为学生的高等学校微观结构:高等教育微观结构往往是对高等学校中相关要素的分析,是关个性全面发展而创设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高校教学计系到学校层面的活动。主要包括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课程结构、高等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开设顺序。广义的课程,指促进学生发展的全部环境,分科课程学校的师资结构等。(第28页)与综合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等都应包含在内。(第七章,高等学校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高等学校内课程的组合、联结方式。课程结构是由第153页)

培养目标决定的。由于各国各地区培养目标不一样,高等教育课程结构也是复杂多教学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教育活动,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样的。按照专业深化的层次,大学的课程分为普通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第七章,第155页)

课三类。(第二章,第29页)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高等学校师资结构 :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是高等学校中教师群体的学历、年龄、职特定的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务等要素的构成状态。才的过程;是学生以认识为基础,知、情、意、行结合,德、智、体、美、劳等方高等教育功能:指高等教育系统本身相互作用和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所具有的作用、面得到发展的过程。(第七章,第156页)

能力和功效(31页)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第七章,第159页)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国情所制定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也称课程计划或培养计划,它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是教育政策的概括。(第三章,第51页)体系结构,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育与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教育目的 :简单地说,教育目的就是教育培养人的总目标。具体指教育所要达到的现了社会对某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方面的要求。依据。(第七章,第163页)

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指对教育活动作用的目的领域;狭义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内容的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的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的培养所确立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的总要求。(第三章,第51页)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第七章,第164页)教育培养目标 :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培养目标指各级各类学校教材 :教材又称教科书,也叫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某门课或专业的具体人才培养要求或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第三章,第51页)程内容的教学材料,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第七章,第166页)通识教育 :广义的通识教育是指大学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即大学给学生全面的教学测量 :教学测量是根据某种规则或标准将教学现象予以数量化的活动。(第七教育和训练,包括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狭义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而言是章,第167页)

指大学生均应该接受的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艺术等基本知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定量或定性等可行的科学手段,识的教育。(第三章,第65页)对教育活动进行分析、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第七章,第168高等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的基层目标。页)

高等学校专业培养规格 :高等学校的专业培养规格是指在高等教育完成以后,大学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以探索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为目的的研毕业生所应达到的要求和能从事的工作。(第三章,第69页)究,它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基础。它是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直接应用到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生产的媒介,也是把生产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上升为理论推动基础研究的动力。(第八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第四章,第91页)章,第176页)

学生观: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态度和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是利用基础研究所得到的成果寻找它在生产和社会发展方面应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第四章,第95页)用的可能性,它的作用是一方面使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物质生产,另一方面将生产高等学校管理体制 :指在高等学校教育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的信息进行反馈,从而推动研究的发展(176页)

运行方式,它既含宏观的政府、社会与高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发展研究 :发展研究是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已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扩大,开发和研式,也含微观里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具体包含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研究活动,这种研究具有非常明确的应用目标。(第八制、招生就业体制、内部管理体制等。(102页)章,第176页)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校长受国家委托,在党委技术开发 :技术开发是指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领导和教职工民主参与下管理学校,对学校行政工作全面负责的一种学校领导制度。其研发成果只有经过创造性的研究开发活动才能取得,是具有产业应用价值的科技(第109页)成果。(第八章,第183页)

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就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高科学技术开发方针 :科学技术开发方针是指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为达到一定校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第五章,第的科技发展目标而确定的指导原则。(第八章,第185页)

111页)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制定、执行、控制目标来进行领导和管理部署。

它包括初期的目标制定、中期对目标的有效控管、末期的成果考评三个阶段。(第五

章,第111页)

高校教学管理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为实现

教育目标,根据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

制的过程。(114—115页)

篇6:教育学名词解释

绪论 学会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事实:教育事实具有广阔的含义。一方面,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说明教育学研究对象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客观存在物,而不是我们主观臆测的各种观念。教育事实是可感知、可认识的事物。另一方面,教育事实是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还包括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和教育行为。这些是教育学研究对象中的教育事实部分。

3.教育问题:当教育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被教育者工作者议论、评说,当做一个个的“教育问题”提出来进行回答、解释并解决矛盾和疑难时,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发端。如人们有意识地提出了“要造就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方法培育人等问题并对之进行讨论,于是就产生了“教育问题”。这是教育学的使用价值所在。

4.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的本质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5.教育情境:即情况、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

第一章 教师---认识教育

1.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远古教育:是同使用石器工具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3.古代教育:是以使用青铜器(奴隶社会)、铁器(封建社会)手工工具为标志的古代社会的教育。

4.现代教育: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它是适应商品经济普遍化和现代大机器生产的教育。5.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6.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7.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反映着个体与社会的一种关系,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8.个体个性化:个体个性化侧重于个体“独特性”的形成,包括能力、特长、独立自主性、自觉积极性、能动的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9.个体发展:概括地说,即个体的身心发展。

第二章 教师--了解自己

1.敏感性:指一个人对他在人际关系即社交关系中出现的变化,能够及时作出情绪反应的能力。

2.交往技能:是教师用学生最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意义的能力。3.教育期待:是教师对学生发展的热切盼望,是教师职业情感中的重要部分。4.教育预见能力:是教育活动开始以前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合性,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可能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

5.教育传导能力:是指教师将处理过的信息向学生输出,使其作用于学生身心的本领。

6.教育过程的控制: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操纵教育活动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

7.教师的“教员”角色:教员角色是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角色,它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处于核心的地位,是我国对教师角色最为关注的一项。其角色功能主要是以教材为宗旨,对学生进行授业、传道、解惑和评定学生。

第三章 透视教育对象

1.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

2.教师与学生的非正式关系:师生之间除了在学校组织中所发生的关系之外,还有十分明显的个人交往,组织行为学上称为非正式交往。它使师生关系具有“私人性质”的非正式关系。

3.父母态人格结构:父母(P)态人格结构,往往有明显的权威感和优越感,通常行为表现为统治人、训斥人以及权威式的色彩。

4.成人态人格结构:成人(A)态人格结构,则有客观和理智的特征,体现健康成熟的成人人格。

5.儿童态人格结构:儿童(C)态人格结构的人常常会像婴儿那样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

6.人际知觉: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知觉。第四章 瞭望教育环境

1.校风:一个学校社会气氛,即校风,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两种。它是影响学校师生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2.同伴影响:学生同伴群体是由地位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他们时常聚在一起,彼此间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3.花盆效应:花盆是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条件上有明显的人为性,是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生态系统。花盆效应会造成学校脱离社会,理论脱离实际;学生高分低能、适应能力差、经不起**,难获得社会成就。

4.人际环境:所谓人际环境,就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造成的心理气氛。

5.物质环境:所谓物质环境,则是对人产生影响的物质条件。6.社区:是社会学中一个以空间形式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概念。7.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内一种高度的共同一致的文化。

第五章 课程结构

1.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2.课程要素: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须的经验因素。

3.必修课: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为了保证学校教学质量,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必修课。

4.选修课: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5.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6.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是由1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7.广域课程:亦称“综合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8.核心课程:亦称“问题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程。

9.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10.显性课程:亦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它按照编制的课表实施,是教材编辑、学校施教、学生学习和考核的依据之一。

11.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12.教学计划:指的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3.教育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育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14.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15.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第六章 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3.直接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现认识能力。

4.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5.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6.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7.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9.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10.讲授法:亦称"口述教学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

11.谈话法:亦称"回答法"、"提问法"。师生通过相互提问,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推理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增进记忆的一种方法。12.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别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13.读书指导法:亦称阅读和围绕阅读材料进行活动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14.演示法: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用现代化试听等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5.参观法:组织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特定场所观察、接触客观事物或现象以获得新知识和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16.练习法:为形成一定技能、技巧,培养创造能力,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复多次完成某些动作或活动方式的教学方法。

17.实验实习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操作仪器设备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18.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19.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20.教学策略: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

21.课堂管理: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行为的措施,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综合的一项技术。

22.班级上课制:是指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3.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4.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第七章 教会学生学习

1.知识学习:是掌握前人总结与概括起来的经验的过程,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活动。

2.技能学习:就是将一连串动作反复练习而形成熟练的、自动化的反应的过程。3.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就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是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技能。

4.学习诊断式:这是教师运用心理诊断技术帮助学生具体找出并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指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第八章 教会学生做人

1.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

2.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它是指对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包括对自己的言行)作出是非善恶等的道德判断。

3.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意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

4.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种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5.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人的道德意识的外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它是对人的品德作评价的客观依据。6.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活动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7.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8.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9.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10.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上一篇:电子商务主管岗位职责下一篇:干部教师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