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怎么学习

2024-04-20

新时代青年怎么学习(共10篇)

篇1:新时代青年怎么学习

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时代青年

本报讯 通讯员李永久 徐鹏飞报道:今年3月5日是第50个“学雷锋纪念日”。采处四队积极组织动员全体职工向雷锋同志学习,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雷锋助人为乐精神,凝聚队伍正能量,树立队伍新风尚。在采处四队内,掀起了学习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精神的热潮,同志们纷纷表示要争做时代新青年。

3月5日上午,采处四队召开了“学习雷锋精神”专题教育活动,大力宣传雷锋事迹,动员广大职工参与到雷锋事迹的学习和雷锋精神的讨论中。在活动中,大家分别说出了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有的说雷锋精神就是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有的说雷锋精神是一股向上的力量,有的说雷锋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气氛活跃而融洽。会后员工纷纷表示要继承中国优良传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日常工作点滴做起,用刻苦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此外,采处四队在后续时间里将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和专题教育活动,将学雷锋活动引向深入,落到实处。

联系地址:雅克拉采气厂采处四队

通讯地址:新疆喀什市巴楚县巴楚邮局 联系电话:09977989138

邮政编码:843800

篇2:新时代青年怎么学习

青年是社会改革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富有朝气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讲到,“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对于青春,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成才的土壤更加肥沃,奋斗的途径更加多样,梦想的舞台更加广阔……改革的浪潮促使我们奋勇向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作为青年人,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接过新时期的接力棒,以奋斗的姿态走在时代前列,在改革的浪潮中彰显青春力量。

“博学而不穷”。青年要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要自觉学习党章党规和党的组织纪律,强化组织意识和规矩意识,对照自身“修枝剪叶”,减少年轻的稚气和冲动。学习不可闭门造车,要在学习中结合新形势、把握新任务、认清新挑战,大胆突破思维定式和思想障碍,不墨守成规。要时刻保持“空杯心态”,保持永不满足的求知欲,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敢于承认自身不足,善于取长补短,主动拜人民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向经验学,自觉告别吃老本、空想象,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警钟常敲、常鸣。

“笃行而不倦”。有人说过:“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既不是太平洋的宽度,也不是宇宙的深度,而是一个人从头到脚的距离。”青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端正思想认识,力戒浮躁之气,既要有“千里马”蹄疾步稳、张弛有力的行事风格,又要学习“老黄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坚韧品质。要自觉服务大局,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让个人发展与改革齐头并进,在更加出彩的生动实践中收获成长。要树立起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促进改革的工作方法,把发现问题作为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学会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势利导、灵活把握,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敢为天下先”。青年人要多干事,要有不怕出错出丑、不怕吃苦吃亏的正确心态。要知道,干事越多,实践机会越多,经验积累就越丰富。面对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要迎难而上、激流勇进,不避让、不推诿,不怕吃苦受累;面对歪风邪气,必须敢于亮剑、坚决斗争,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面对日常工作,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奋勇争先的韧劲,多给自己上“发条”,尽心尽力做好各项工作,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作风谋事创业。

“自醒名利淡”。面对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青年很容易迷失人生方向,成为权钱色的俘虏。越是年轻越要时刻自省、警惕,扣好廉洁的第一颗扣子,在日常紧张的工作之余多进行“冷思考”,保持头脑清醒,见微知著、防微杜渐。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抵制各种诱惑的强大武器。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保留心中的不变初心,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为名利所累;把组织的纪律和要求内化为自觉的意志和信念,谨记贪欲之害,坚持每天给自己打一针“清醒剂”,不断增强辨别是非的清醒意识和抵御诱惑的自控能力,不为物欲所惑;远离“小人”,肃清生活圈、亲友圈、朋友圈,不为人情所扰。只有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才能保有足够的硬气和底气,凝聚起拒腐防变的强大内生力量。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对青年而言,无论是过去与未来,还是现实与理想,奋斗都是永恒不变的旋律。青年朝气蓬勃,改革事业就蒸蒸日上;青年努力拼搏,祖国未来就一片大好。广大青年要以“凌霄羽毛原无力、掷地舍石自有声”的姿态,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发展的大局,牢记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在新一轮改革发展大潮中彰显更加蓬勃的青春力量!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让青年在新时代谱写壮丽青春篇章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青年肩负着时代重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将贯穿千千万万当代青年的成长发展历程。新时代,共青团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保持和增强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汇聚起当代青年的强大力量,奋力谱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丽青春篇章。

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始终坚持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共青团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关键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管青年原则。这是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解决青年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推进群团改革、加强群团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事关群团工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团工作理论,为做好共青团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同志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把我们党对青年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在把握精髓、融会贯通上求深入,在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上求深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共青团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组织动员广大青年走在时代前列,在改革发展第一线建功立业;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各项活动中,善于组织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多做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动力的工作。

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就要深入推进群团改革,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使团组织成为青年人愿意依靠的自己的组织。团组织应充分考虑青年的特点和利益,优化青年成长环境,服务青年紧迫需求,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工作的有效覆盖面,倾听青年的利益诉求,更好地凝聚青年,增强青年对党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坚持心系青年、深入基层、转变作风,真正做到倾听青年声音、了解青年需求、解决青年问题、反映青年意愿。新时代,团组织只有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增强为青年发展和进步服务的主动意识,不断增强服务青年的自觉性,让青年有更多获得感,才能更好地把广大青年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促进青年放飞青春梦想、实现全面发展。

抓好基层基础建设。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组织基础和重要支撑。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才能使共青团工作在新时代有更大作为。应在团员标准要求上严起来,突出抓好发展团员工作。逐步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工作规范、优化服务程序、提高工作标准,切实扎牢制度笼子。充分认识学校团组织基础性、源头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把学校团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找准突破口,开拓新思路,全面做好学校团组织建设和发展工作,服务学生成长。创新基层团组织服务青年的手段方式,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快实现新媒体与团组织服务工作的有机融合,为广大青年提供更直接、更有效、更新颖的服务。

着力培养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在广大青年中加强和改进理论武装工作,引导广大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追求。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团中央组织启动实施以大学生骨干为重点对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初步探索了专业性、系统性的培养模式。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必须更加主动地、旗帜鲜明地通过实施“青马工程”,把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聚焦核心培养目标

“青马工程”作为青年政治骨干的培养工程,其核心目标就是坚定培养对象的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

新时代,“青马工程”是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任务的重要抓手,要着眼为党组织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和为党培养治国理政政治骨干两大主要任务,选拔和锻造一批在新时代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学生政治骨干人才,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夯实青年政治骨干人才基础。

篇3:新时代青年怎么学习

关键词:青年文化,审美趣味,审美选择,主流文化

一、“青年文化”的定义表征及其共性探究

研究“青年文化”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 即“青年人的文化” (Youth culture) 和“青年文化” (Young culture) 之间的区别, 在具体的青年文化现象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 在青年群体中广泛流传与传播, 并受到青年群体的接受和认可的大多是成年社会所创造的文化, 我们所研究和讲述的“青年文化”大部分并不是由青年群体本身所创造, 而是由成年社会创造, 在青年群体中得到广泛接受和传播的文化。所以, 我们所说的“青年文化”不仅包括青年自己创造的文化, 还包括绝大部分的由成人世界所创造的, 为广大青年喜爱并接受的文化。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青年文化”是出自帕森的理论, 他认为“在青年期这个特定的年龄阶段中, 性任务和年龄阶段的复杂结合创造出了一种青年特有的行动样式, 他把这种行动样式称之为‘年轻人文化’”。而一个时代之所以会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的青年文化, 一方面与自己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青年作为人的自我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的内在要求。

青年文化虽然在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会出现不同的时代特点, 但是归结起来仍有一些共通之处。首先, 青年文化是一种同伴文化。青年从家庭中脱离出来, 更多的是以群体的面貌出现, 他们结成团体, 有着高频度的接触和交往, 互相进行影响。青年寻求更多独立的人格和社会地位, 同伴在这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且青年在这样的寻求过程中更倾向于信任和依赖同伴, 因为在这样的交往中青年可以找到更多同等地位的感觉, 自主性得到更大的发挥, 有一种“自己做主”的感觉, 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青年所追求的心理感觉。其次, 青年文化是一种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道格拉斯和瓦尔斯勒认为“亚文化群最一般的含义是某一主体文化中较小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把文化定义为一套世代相袭的共同具有的意义和行为模式, 亚文化群就可以简单地说成是这种文化任何一个可以辨认出来的组成部分。”米尔顿·戈登则认为“亚文化群概念是指某一国民文化的分支, 它是由阶级地位、种族背景、居住地区 (城市或乡村) 、宗教渊源这类社会情境因素的结合构成, 但是它们一经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某种具有一定功能的统一体, 对有关个人产生一种综合的影响。”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林顿“将民族中仅在某些特定的人们中间存在的特有文化叫做特殊文化, 也就是亚文化, 以便从指称社会中的一切正常的成人所共有的文化即普遍文化中区分开来。”而青年文化也是一种亚文化, 它不能体现社会主流文化的全部内容, 只代表了社会中的一部分人, 我们前面提到, 青年文化有很大的组成部分来自于成人世界, 是成人世界创造出的一些文化为青年群体所接受才产生了具有特色的青年文化, 而成人世界作为主流文化的代表, 其对青年群体的亚文化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可以说, 青年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与母体主流文化之间是有联系又有偏离。再次, 青年文化还表现为一种过渡性文化。青年时期作为一个人由孩童成长为成人的过渡时期, 具有较不稳定的特性。

二、当代青年审美趣味所凸现的青年文化特征

当代青年的审美趣味较父辈时代而言有了很多新的变化, 上代青年文化可能更多得从社会理想, 文学陶冶, 政治关心等方面来体现, 而今天的青年更多得参与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 而由此所形成的青年文化, 也折射出青年群体不同于以往的审美趣味。

首先, 青年对服饰的选择体现了青年文化中的“蔻化”倾向以及反叛性和多元性。所谓的“蔻化”倾向, 是指成年人以追求回归孩童化心态及行为方式的言与行, 比如现在非常流行的成人玩具, 以卡通形式出现的成人社会故事, 以及大众普遍的一种扮嫩心理, 都是当代人“蔻化”的表现。而作为由孩童阶段向成人世界过渡的青年群体, 其中有一部分人在其服饰审美的选择上也反映了一定程度的“蔻化”倾向。这部分的青年多以哈韩, 哈日的装扮为典型, 女孩一般以夸张的妆容, 厚重的刘海, 蓬乱的发型, 松垮的服装, 以及扮嫩的表情为代表;而男孩则以宽大的T恤、牛仔、板鞋为代表。这样的外型打扮, 在很多青年中已经成为时尚, 受到追捧, 在很多城市, 尤其是大中型城市中成为很多青少年的流行装扮指标。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出, 以哈日哈韩特色为装扮的青少年毕竟只是整个青年群体的一部分, 而其他还有很大比例的青年则在服饰选择上有着各种审美趣味, 但又可以说是异中有同。以牛仔裤为例, 现今的青年, 大多以牛仔裤为主要的裤装选择, 这在青年人群中都似乎成为一种共性。

其次, 青年在娱乐方式以及流行偶像上的审美趣味反映了青年文化的动态性、整体性以及边缘性。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之而来的是生活观念和方式的改变, 在青年文化中, 流行文化、通俗文化迅速发展, 青年也是一窝蜂地涌向潮流文化所带来的新鲜事物, 从这可以看出青年文化的发展具有动态性。理查德·弗拉克斯曾说:“青年是最难接受传统同辈社会的, 也是最难为后者接受的。所以, 他们是最经不起文化压力和紧张的, 也是最易接纳文化潮流的时代变迁的。”在今天,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传媒节目和自我参与的活动作为休闲娱乐的方式, 也越来越多地以流行明星或者体育明星作为追捧的偶像和茶余饭后谈论的对象。超级女生、快乐男生、我型我SHOW、中国好声音等等的选秀娱乐节目已经把大众的或者说是青少年的娱乐审美趣味打造得日趋一元化, 而这些节目如此受欢迎并可以使为数众多的人投身其中, 就可看出青年在喜好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一致性。青年在这一年龄阶段, 有着共同的社会环境困扰和发展需要, 因此虽然阶层千差万别, 但在审美趣味和选择上却可以呈现很大程度的整体一致性, 而这为我们进行青年文化研究, 更深入地了解青年并可以正确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而一系列的选秀节目, 也催生了一批新生的明星, 比如李宇春、张靓颖、吉克隽逸等等, 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2006年产生的李宇春, 其以中性前卫的造型和表演方式成为众多青年喜爱的对象, 而青年对这一青春偶像的选择似乎不再遵循以往的偶像准则, 女孩的漂亮抢眼已经不再是选择的标准, 反而是中性的性格、行为方式和外形赢得了众多少男少女的心, 并且引发了新一轮选秀活动中对中性风潮的大量拷贝和青少年群体在装扮言行方面的中性化选择。从中可以看出, 现今的青年文化在急速地向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倾倒,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了边缘性的特征, 即不为成人社会主流文化所理解的审美趣味和选择倾向。

参考文献

[1]杨雄, 等著.转型社会研究文库——社会专型与青年发展[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201.

[2]董志敏.接受与超越:青年文化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7.

[3]道格拉斯和瓦尔斯勒.越轨社会学[M].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95, 96.

[4]石川荣吉.现代文化人类学[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8:236.

篇4:“微学习”时代我们怎么做

关键词:微时代;微学习;变革

一、新媒体时代,你还在用微信聊天吗

2016年3月,一项“九江小学我爱阅读21天计划”的微信阅读活动刷新着当地人的微友圈,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和讨论。大家纷纷点赞的同时感慨道:“微博、微信本不是用来刷存在感的,学校的做法值得推广……”“在这样的氛围中,不做点什么都不好意思出来说话了……”电台、媒体也纷纷报道。其实,微信学习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它和微信运动、掌上公交、滴滴出行等都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生活方式。许多学校和同学都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尝试运用。

“我爱阅读21天计划”的参与人有学生,有老师,还有家长。他们借助“微信读书”平台推送的阅读资源读书,大家可以读同一本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书籍。随着阅读活动的推进,平台会自动记录下你阅读过的书页和阅读的时间,方便你随时随地接着阅读。你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随手摘录自己喜欢的句段,收藏喜欢的篇目,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及时与人分享;你也可以在读书的间隙关注一下其他同学的阅读状况,并给予评论;平台还具备排名和点赞功能,对读书人能产生很好的激励效应。上面提到的这所小学的学生在21天结束后,又自觉自愿地开始了第二个21天,第三个21天……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由最初的好奇、不甘落后逐渐过渡到爱上阅读、享受阅读与分享的快乐。

二、“微学习”已在校园兴起,学生纷纷体验

如今,许多学校都有班班通、翼校通,每个班级都有QQ群、微信群。它们都是可以用来学习的工具。例如,“班班通”里的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电子的书包”,传统书包中的纸质教材教辅、笔记、作业等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都可以数字化,整合到一个轻便的移动终端中,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我们还可以把它当作“数字化的教室”,看名校课堂,听名师讲课。

有的学生把学习中的好方法,解题中的好思路,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记录下来发送到翼校通平台、QQ群、微信群,与大家分享、交流。我认识一些老师,他们申请建立了微信公众号——作文导师团,指导学生写作文,经常登载优秀学生的范文;我还知道一些高年级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组建了“小记者”微信群,经常发布新闻素材,不仅吸引了本校记者站的学生,更有外校的学生加入,大家亲切地把此群称为“小记者的微家”。

三、对“微学习”的认识

微学习对软硬件的要求简单。只需一部智能手机或一台平板电脑,在网络环境下就能实现微学习。手机的应用市场里有免费下载的APP下载,可以帮助你实现随时随地学习。

微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即需即学,利于学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例如,边坐车边听讲故事;在旅行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及时查查“有道词典”等,方便又快捷。

微学习的交互性强,参与面广,学习伙伴的组合灵活便捷,在微学习平台上,每一个人都拥有完全平等的学习、展示、发言、交流的权利。

四、“微学习”时代学习方式的转变

1.借助“微工具”拓宽学习途径

适合学生下载使用的应用程序有“数学王国”“作文导师团”“英语魔方”等学科学习软件,也有“绘本故事”“文学名著”等阅读软件,还有“有道词典”“酷我地图”等工具软件,当然也可以有类似于“酷听音乐”的休闲软件。其中很多学习软件有学习时间的控制,一旦预设,时间到了就会自动关闭程序,能有效地控制上网的时间。每一款软件都重视交互性,通过端口进入学习场景后可与角色对话,在完成习题后能自动评判,会记忆学习的进程并在下一次学习提醒,丰富的动画和有趣的声效也让学习变得有滋有味。

2.设计“微课程”改变课堂结构

微课程的核心组成内容是微教学视频(音频),同时还包括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课件、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课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独立模块的微课程。如《笔顺学习“五步曲”》,介绍笔顺规则,指导如何正确书写笔顺,建立易错字笔顺档案等。这类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传授的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知识讲解、方法传授、经验总结。它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拾漏补缺、深度学习的需求。另一种是系列微课。就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讲解具有前后连贯性知识的微课的集合。例如,我把一篇课文的学习制作成三节微课:第一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第二节理解课文内容;第三节读写结合小练笔。系列微课适合于常规课堂的前置性学习,成为“翻转课堂”的视频资源。无论哪种类型的微课程都可以生成二维码,学生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即有教师同步伴读,轻松学习。

3.创建“微平台”实现开放课堂

当前有不少科技公司或独立或以与教育部门合作的方式开发建设云教育网,很多走在信息化建设前列的学校也主动出击,推出属于自己的“微平台”。

以九江小学“同步学习支撑系统”为例。它包括:

(1)备授课平台

教师利用备课系统上传课件、图片、音视频等教学资源,建立课堂练习和学生活动。学生利用终端设备,下载教师推送的课件或资料,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整个过程可以实现电子举手、快速反馈、标注上传、作业分享、随机点名和学生端锁屏等师生互动功能。

(2)数字教材教辅

纸质教材教辅、笔记本、作业本、试卷、课内外读物等学习资料全部数字化,构成支持人机互动的学习资源,实现学习方式的创新。

(3)网络学习空间

网络学习空间是基于教育APP的学习方式,满足大量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拥有系统的自主学习资源,对学习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级并建立知识点路径,对每一级知识点的学习内容提供在线检测,并实现自动反馈和过程数据记录,实现大数据应用。学习空间+学习资源+客户端APP的架构模式是未来学习发展的最终方向。

参考文献:

[1]吴军.微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4).

[2]左洪真,韩佳伟,贾艳阳.基于手持终端的微学习设计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6).

[3]韩雪茹.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篇5:新时代青年怎么学习

最近“创客”一词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创客主要指的是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年轻人。在当今这个时代,自主创业的人很多,但最后真正实现个人梦想、创造个人价值的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如今自主创业的路上也是困难重重。创业的路如同学习一般,刚开始接触新的东西,你会好奇,但时间久了考验也就多了,有的人会因此中途放弃,有些人会继续向前奔跑“成为一个创客不难,但做一个真正的创客却不容易。”这是我们作为一个新时代青年,而应该认识到的。

在“保护母亲河行动”“环保见行动”等各种活动中,在扶贫接力计划、绿色行动营计划等项目中,在北京奥运会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中国青年志愿者的足音,回荡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我是一名志愿者”“用爱自己的心爱别人”等口号,彰显出志愿者这样一种理念:奉献爱心,让所有的人共享社会主义的温暖。志愿服务也成为了青年一代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

当我们驻足在五颜六色的广告,留意于书摊上大大小小的报纸;当我们在网络世界徜徉,我们就已经面对着大众传媒的影响,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的变化。它可以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使人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篇6:青年大学习观后感学习心得怎么写

4月8日,封闭了46天的武汉按下重启键,在全国各地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这是全体中国人民付出艰苦努力和巨大牺牲换来的非凡成就。但同时,我国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这就意味着一方面要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另一方面要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工作决不能放松,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加大力度。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篇7:新时代青年怎么学习

春风轻灵,你是“爱”,书写为民服务“大爱无限”。四月春风拂面,轻灵如水,青年干部,你的爱挥之不尽。在防疫关键时期,无数青年主动请战一线,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逆行抗疫,用行动书写人间大爱;在四川凉山州木里县森林救火中,无数青年消防官兵逆行前往直面火海,同熊熊烈火顽强战斗,这之间有“80后”“90后”“00后”英勇牺牲在救火一线,用生命书写人间大爱。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他们前行在祖国的神州大地上,前行在烈焰火场中,前行在百姓与死神之间……这是新时代青年干部的蓬勃朝气和青春之力,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春光明媚,你是“暖”,传递祖**亲“真情温暖”。四月春光无限好,风和日丽暖人间,青年干部在前进路上一直传递着党的“光辉”和祖**亲的“温暖”。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青年干部、青年志愿者无畏艰险、身先士卒,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为人民群众送去爱和温暖;脱贫攻坚中,青年干部生力军发挥积极作用,解决发展难题,帮助脱贫致富,夯实基层基础,推动乡村工作,一心一意知民需、帮民富,一心一意解民忧、化民怨,为每一名群众送关心、送帮助、送温暖。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担大任的!

春色多娇,你是“希望”,点燃民族复兴“希望之火”。人间四月天,满园春色关不住。江山如此多娇,青春正当时。青年干部,你是点燃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火”。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青年工作,常常鼓励青年追求梦想、努力奋斗。他说过,“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是对我们广大青年的鞭策、肯定和激励,也是对我们的提醒;是新时代呼唤我们担起自己的使命,也呼唤我们承担自己的责任。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应当树立崇高理想,勇敢担当奉献,以自信为友,以奋进为伴,与困难同行,与时间赛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功立业、绽放青春。

篇8:新时代青年怎么学习

1《青年中国说》的价值取向

一档好的节目要想得到观众的认可就必须顺应所在时代的价值取向,其中最重要的是植根于当下的社会土壤,并顺从于社会发展的趋势。《青年中国说》作为一档青年榜样的影像节目,在价值取向上要有符合自身的明确标准。

1.1 文化价值——正能量的传递

在如今新媒介环境下,电视作为传统媒体之一,所传播的内容应该具有文化价值,在传播活动中应时刻坚持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尤其在节目表现上,既要把具有艺术性的审美作为文化价值取向的标准,也应当将高尚的审美作为文化价值的基本追求。《青年中国说》的文化价值取向在于节目所传递给社会的正能量,让拥有极致青春故事的青年人成为主角,分享他们极具个性的青春梦想。节目中不设导师、不进行PK,选手的分享不玩技巧、不搞煽情,传递的只是具有正能量的青春气息,乐观向上的青春分享者们站在舞台上,传递着具有文化价值的青春正能量。

1.2 社会价值——触动观众心灵,提升品牌形象

在竞争激烈的多媒体环境下,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在达到了观众的收视需求基础上,还要对媒体自身的形象进行全面的提升。《青年中国说》播出虽只有短短的几个月,确实既给观众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又提升了自身的媒体形象。

触动观众心灵。在当下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相互碰撞的情况下,大部分青年人对于有益心灵滋养的精神食粮更为需要,特别希望听到温暖并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鼓励他们克服工作和生活的困难与挫折。《青年中国说》本着“说青春,看中国,向未来”的目的,彰显了80、90后中国青年的真实状态,给众多的青年观众树立了榜样,传递了正能量。例如青春分享者余佳文是一个堪称“奇葩”的CEO,高中创建交友网站,赚取了一百万的本金,上大学后开始创建公司,之后又经历公司破产、误诊癌症,跌宕起伏的人生让他觉得愈挫愈勇,青春越有激情。19岁“玻璃娃娃’刘大铭从小患有成骨不全症,人生中经历了10多次的大型手术,曾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病魔并没有击倒他的意志。怀着对生命的热爱,在2013年做完一次大型脊椎手术后继续上学,并利用生活中可以缩减的空隙时间,创作了17.5万字的长篇个人自传《命运之上》。“80后”国际战地记者袁文逸,把青春融入到了枪林弹雨、硝烟四起的战场,用青春来体现新闻人崇高的职业情怀。他们的所传递的正是青春的坚持、青春的向上、青春的无怨无悔。也正是这一个个普通真实却不乏平凡的故事触动每一位观众的心弦,震撼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

提升媒体品牌形象。在近两年来,各个地方媒体都在为打造自己的媒体品牌形象想尽一切办法,无论是引进新的版权节目,还是在原型基础上改革,为了提高收视率,倾其所能地推出一档档THE FOCUS聚焦节目。中央电视台作为代表国家形象的电视台,紧跟时代的步伐,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向社会传递出许多具有正能量价值导向的节目。《青年中国说》针对当下青年人面临的困惑、迷茫和纠结,通过各种数据的调查从近100个话题中选出了青年之间最关注、在乎的问题,并邀请每个话题具有代表性的青春分享者,向观众分享他们的青春。舞台上,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没有煽情、没有修饰,把最积极向上的思想和行动传递出去。这样的一档高质量、高品位的原创型节目不仅给社会提供正能量,同时又提升了自身媒体品牌形象。

2 TV2.0全媒体覆盖的播出方式

影像传播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独特的渠道和手段,是现代社会离不开的一种传播方式。作为一档影像制品的节目,要想得拥有更多的观众,就必须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融合下进行播放。因此,为了凸显节目受众的主体地位,应在第一时间和受众进行互动,了解受众最想关注、了解的内容,找出和受众之间可以产生情感共鸣的话题,这样才能让一档节目在播出后得到更高的收视率。在这样的理念下,《青年中国说》继《开讲啦》继续走TV2.0全媒体的覆盖播出形式——台网联袂,全面传播。

网络的便捷性可谓是冲击了传统媒体,与此同时也推动了电视界在传统单一播放方式的革新。《青年中国说》除了每周六晚十点半档在CCTV1播出外,同时阳光土豆、青春优酷双平台网络媒体共同进行特有的力推,还开通了官方微博发布关于“#青年中国说#”的关注热点、青春分享者的演说稿和精剪视频等。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模式播放,让观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视频的观看,进而让受众与节目进行更多的互动。在未来,台网融合给电视节目多渠道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新思路和新方式。

3“5W”的制作模式

“5W”是传播学经典的理论之一,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将传播过程分解为5个环节: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取得什么效果,过程被称为“5W模式”[2]。一档优秀的节目,从前期的调查准备到中期的策划文本成形直至播出后得到的关注度,都要围绕“5W”进行思考。“5W”之首的“谁”在传播过程中指的是传播者,既然为之首,就足以看出传播者的重要性。

在《青年中国说》这档节目中,传播者包括导演组、主持人、受邀嘉宾这三个层面,其制作模式是采用的制播分离,合作者是唯众传媒,当中的领衔人物杨晖博士是国内的CNBC的项目经理,有着丰富的品牌策划和媒介战略的经验,曾在湖南卫视工作过多年,策划过许多优秀的、有口碑的品牌节目,比如《新青年》、《波士堂》、以及近年颇受青睐的《开讲啦》等。因此,对于《青年中国说》在开播不久就受到高度关注,是因为在此之前策划人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和较成熟的策划理念。

作为另一传播者的主持人撒贝宁,继续发扬在《开讲啦》的主持风格,恰到好处地控制节目的节奏,语言幽默风趣,反应敏捷、善于总结、分寸感到位,成为了青春分享者和推荐者的引线人。好的节目收到高的收视率,那么支撑节目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受邀嘉宾。《青年中国说》在话题的选择上,挑出了青年人感兴趣,爱关注的,然后针对话题找到具有代表性的青春分享者,例如“侣行”夫妻张昕宇、梁红,北大法硕卖米粉的张天一,向日葵女孩何平街头乞讨、为父治病读完研究生等,每一位青春分享者带来的青春故事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反省自己的青春是怎样的。好节目所带来价值正是像《青年中国说》一样,给社会的青年们带来更多的思考!

《青年中国说》每一期的播出就是一节课,在课堂上每一位青春分享者都是一位优秀的讲师,他们把青春画得多姿多彩,把青春写得如诗如歌,即使面对青春的坎坷、迷茫与泪水,他们用坚强、持之以恒、无怨无悔树立起青春的航标。作为新时代青年榜样影像传播的一档节目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同时,又构建了社会所需要人文价值体系,让每一位青年都为自己的青春、社会的青春、国家乃至世界的青春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才是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所具有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搜狐娱乐:《青年中国说》领跑同时段收视第一网络零差评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3.

[3]百度百科:《青年中国说(中国首档青年思想秀)》

篇9:新时代青年的时代使命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时代使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6-01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活跃的力量。目前总体来讲,我国发展势头良好,社会大局稳定。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作为一个青年应有的一份责任心。作为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力量、最富有生命力的青年学子,我们肩负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和历史重任。

一、青年必须坚定信念,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搞分裂、搞破坏都是不得人心的,都是各族人民绝对不允许的。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所以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有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忠诚于党和人民。我们绝不允许任何妄想破坏我们民族团结、阻碍我们繁荣发展的阴谋得逞。也绝不会向任何企图分裂我们的祖国、摧毁我们家园的恐怖势力低头。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是青年大学生应有的政治态度。我们应当认清形势,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勇挑时代重任,用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持续的奋斗,促进我国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当代青年必须敢于担当,勇挑时代重任

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个性的青年群体,但永远不变的是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时代把重任交给各族青年,这既是无比的信任,更是极大的鞭策,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努力,没有任何理由不发奋图强。习总书记曾说:“一个国家的进步,刻印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作为社会上最有活力、最具创新精神、最富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群体,青年是每一个时代发展和进步的主力军。因此,当代青年不能仅仅把自己束缚在狭小的天地里,自私狭隘地只为个人利益着想,而是要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使命意识和发展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心系祖国、服务社会,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勇于担当,为我国的稳定和谐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作为青年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心中无不闪烁着使命感,那么现在就是我们继承使命的时刻。这就要求我们青年学生要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担当意识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当代青年要在拼搏中担当,在担当中奋进。当代青年更要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爱党爱国、热爱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要自觉树立和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个人发展与民族团结紧密结合起来,心有国家,不畏艰难,锐意进取,为维护民族团结稳定必须要躬身力行、不辱使命,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人。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坚韧中成长,在坚韧中奋进。

三、当代青年必须努力学习,砥砺品格,锐意进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有了青年人就有了希望,青年是未来的脊梁,而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和积累可以使脊梁变得坚韧。青年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学习是青年学生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够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自我,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

全球化背景下最急需、最重要的资源便是人才。青年的素质关系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提高各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治本之策,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对教育事业予以大力倾斜和支持。所以,当代青年要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必须要始终把刻苦学习作为生活的志趣、工作的需要、成长的过程、一生的追求。要以只争朝夕的态度,打牢知识基础,拓宽知识面,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的能力素质、知识积累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知识,力所能及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内化于心。

四、实现经济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当代青年要甘于奉献

“奉献”作为一种情操、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的过程,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陶冶自己情操的过程。它要求着人们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全心全意为同学和社会服务,履行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光荣职责,而不索取任何的回报。作为最具有力量的青年队伍,我们要有宽阔的胸怀和更加高远的志向,尤其是要敢于奉献、勇于奉献,乐也奉献。

当前我国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所以当代青年要在奉献中托起自己的时代责任,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在社会文化、经济生活各个领域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更具有现代性和前瞻性的视野,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胸怀,突破狭隘、革除旧习,开拓新天地。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奉献中成长,在奉献中奋进。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始终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各族青年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出发,在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寻找和确定个人成长进步的方位,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报答祖国的具体行动,笃志力行,矢志不渝。虽然前行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坚定信念,才会精神不垮,旗帜不倒,才能拥有更强大的力量。

篇10:新时代青年怎么学习

在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授经验、讲方法、提要求,嘱托中青年干部要加强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不断修炼自我、主动担当作为,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还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20新年贺词里提过这一“金句”:“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党员领导干部是建设美丽祖国的中坚力量,应努力奔跑、追梦前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坚实的力量。

加强理论修养,争做建设新时代的“领头雁”。中青年干部大部分是党组织、单位的负责人,亦或者是科(处)室负责人,是带领年轻干部“冲锋陷阵”的“领头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学习理论上,干部要舍得花精力,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我们广大中青年干部要扮演好“领头雁”这个角色,带好年轻干部主动加强理论学习,武装头脑,为建设新时代奠定坚实基础。

坚定理想信念,争做建设新时代的“排头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广大中青年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永葆政治本色,为年轻干部树好“排头兵”,让年轻干部向自己看齐,培养一代又一代建设祖国的接班人。

不忘初心使命,争做建设新时代的“先行者”。现阶段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当官心态,没有为民心态”“只有利己之心,没有为民之心”等,这些都是不良作风的直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由此可见,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使命,积极争做建设新时代的“先行者”,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好干部,真正为人民谋福祉。

不断修炼自我,争做建设新时代的“领航员”。飞机“领航员”是引导、指挥飞机航行的专业人员,而领航是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掌握的一门专业本领。同样,党性修养、道德水平的这门自身“本领”,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通过不断修炼自我,成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翱翔的“领航员”,为建设新时代提供良好的精神修养保障。

上一篇:白茹云语录下一篇:一朝风雨起满城草木深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