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2024-05-13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精选16篇)

篇1:《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其实,我从小对于巴黎就是向往的。最近同学给我介绍了一本书,叫《带一本书去巴黎》,他说让我看一看,相信一定可以收获很多东西。暑假,我抽空把这本书读了,感觉还不够,真想再读一遍。

《带一本书去巴黎》是林达书中的一篇。我非常佩服作者林达的旅行日记,他是带着问题去寻找考证历史的踪迹。那是他怀揣一本雨果的《九三年》去的法国,走一段、读一段。在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里,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灵魂,倾听着历史的回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与智慧。书里面提到的巴黎建筑、巴黎古迹、巴黎广场给了我全新的认识,当我把这些认识与我从前的影响联系起来,又增加了新的感受。巴黎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是美好的,是震撼的。 巴黎是世界名城,也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

读完了之后感触很深,让我对于巴黎更加向往了,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一看......

篇2:《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读《带一本书去巴黎》感想

作者林达带着雨果的《九三年》,穿游于塞纳河畔,穿梭于法国大街小巷,寻找法国当年的遗迹,仔细倾听历史带来的各种声音,对革命的反思,对艺术文化的赞颂,让读者的心在他的笔下,缓缓地疼痛,细细地叹息。对已一个不甚熟悉法国历史的我来说,法国经历得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在波旁王朝以后,不断地革命,不断地建立共和国,到现在已是第五共和国。法国所曾经历过的暴动和混乱,是我以前所未想过的。但是,无论当时多么地混乱,民众多么地不理性,文化与艺术的发展似乎从没中断过。或许,这得益于法国人或巴黎人骨子里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崇拜。在法国路易王朝时期,虽说路易王朝对言论自由的困惑一直萦绕心中,但还是放松了言论自由政策。法国思想家以笔作枪,不断地攻击和讽刺路易王朝的统治者和摄政者,虽然被逐出巴黎或送进监狱,但起码的生存权并未剥夺,流亡在外或是在狱中,还可继续创作,也就是可以继续骂当时的执政者。并且,过不了多久,这些思想家就又可以回到巴黎,回到太阳底下,继续光明正大地写着,畅快淋漓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在书中,作者提到的伏尔泰便是这样的一个鲜明的例子。当权者也想着要把他们严惩一番,但是,这时候,总会有人跳出来阻挠。这些人便是当时的贵族。思想家们提出的观点,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新鲜的,是刺激的,但另一方面又深深切中了他们的要害。因此,贵族们对思想家们是又爱又恨,“这种情况简直就像一个小孩子在那里着迷地玩火”。

思想家和贵族的相互往来,也确实促进了王朝的开明,也启迪了民智,为解放民众思想铺下了道路,也深深影响了接下来的法国轨迹。

相对于路易王朝,中国古代的文人可就没有这个运气了。在春秋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流派繁多,但是到了秦以后,由于中央集权的需要,百姓就开始遭殃了。话不能乱说,书不能乱写,更不能有异端思想,不然,一不小心,连脑袋都掉了。而在清朝,在“康乾盛世”,在封建专制主义达到最顶峰之时,文字狱更是兴起得“如火如荼”,空前绝后。君主要的是听话的臣民,而不是老找茬的臣民。通过大兴文字狱,压制那些不听话的人,尤其是文人,给天下人来个大大的警示。就这样,老百姓所有的怨言和不满,都被硬生生地压下,被“康乾盛世”景象所掩盖。老百姓在长期的被压制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思想上对皇权的恐惧,对自由平等的不信任,也就造成他们对革命的袖手旁观。

正是因为中国老百姓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才使得鲁迅发出“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先要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作出弃医从文的决定。鲁迅希望用手中的笔,化成利刃,把国民的思想刺醒。

《药》,老百姓愚昧地相信血馒头可以治病,而对于为他们争取利益,自由的革命烈士的死,只是又增添了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这样一群人,能让革命者不寒心吗?在这样的氛围下,革命能成功吗?

思想不解放,就难以革命,但一旦思想偏位,革命也会变味。就如法国一七九三年九月那场血腥的运动。追求自由,平等,博爱,那固然是好事,但是,这场运动却是违背了其原本的意志。九月大屠杀举着“革命”的旗子,喊着“革命”的口号,却充分地暴露,释放出了人的兽性。

记得以前在历史书上,这场运动被评价为“起义的胜利摧毁了数百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束了三年来的君主立宪制”。

如果我没有看这本《带一本书去巴黎》的话,我真的会单纯地赞扬这一次革命,为革命的巴黎群众喝彩,也会认为路易十六在断头台上结束他的生命,是法国制度和革命一次重要的转折。然而,历史书却掩盖了最残忍,最不人道,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一部分历史真相。

巴士底狱,这座在世界人们心中恶名昭彰的监狱,在路易王朝的后期,已经是名不符实了。当巴黎民众在一七八九年七月十四日一举攻下巴士底狱时,里面只关押着七名囚犯,而这七名囚犯却很有可能是犯下了滔天大罪。但是,相比之下,在一七九二年,却有着更多的人被关了起来。由于太多的“反革命者”,本来的监狱已经塞不下了,因此,连学校,教堂都变成了监狱。这些被随意抓起来的“反革命者”,在这些监狱中,被毒打,被杀戮。我不知道其他人如此一对比,会有何感受,但我自己就觉得很绝望,感到透不过气来,感到历史的车轮又一次往回压,而且压得鲜血淋漓,触目惊心。英国驻法大使说了一句话:”这是些什么样的人啊?”一句疑问,带有一种悲戚的心情,我们不难想象当时的悲惨状况。让我无语的是,法国革命“三巨头”中的两位,丹东和罗伯斯比尔,后来竟以“反革命者”的身份,都是被巴黎群众推上断头台。这些都是对“革命”充满狂热的巴黎群众的行动。我只能说:没有最狂热的革命,只有更狂热的革命。

有人说,历史是后人评价的。但是,我们所学的历史,把真相掩去,是为了什么?我们希望我们可以辩证地理性地去看待历史,而不需要过多的赞颂。可是,回顾我自己走过的二十年,耳边听到的,眼中看到的,几乎全是和谐之音,幸福之象。但是,我知道,在这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所知的真相,而这部分真相,又是最残酷的,就像法国的九月屠杀一样。

因此,我很很难理解,日本为什么会掩盖历史,为什么要美化自己的行为,为什么要欺骗后人。我认为,勇敢地面对历史的真相,才可以看得更清,走得更好,难道不是吗?好汉做事勇承担,学会承担历史真相的承重,学会面对历史真相的残酷,这样,才能不纠结于过去。可能,这才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真正成长吧。

在《带一本书去巴黎》中,有这样一个人,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马勒泽布。马勒泽布在路易十六时期,是一位出版发行检察官,他思想开明,在乱世中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良知。在路易十六统治时,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保护了《百科全书》以及背后一大思想家。《百科全书》是什么书?它是一本“激发思想”,“煽动革命”,“是革命前的革命”的书,对于路易十六来说,就是反书。但是,在大革命时期,当“革命”要处死路易十六的时候,他是唯一的一个主动站出来,要为路易十六辩护的人。结果可想而知,在当时那几乎疯狂的情况下,巴黎民众在砍下路易十六的头时,也顺便砍了他的头。难道,马勒泽布他不知道这样子做,已经是亲手把自己推向死亡的边缘吗?他知道,他清楚得很,但是,他心中的良知,他对正义的理解和维护,都使得他不顾自己的安危了。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马勒泽布,让我们后人回顾这一部分历史时,心中满是盈盈的感动。

我想,人类的历史之所以一直在前进,就是因为我们有许许多多像马勒泽布那样的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但是还是会逆流而上,不会违背自己的心,去附和那些已经几乎失去理智的人。

说到这样的人,我还想起另外一个人。他亲切地称呼中国人为:我们的中国人。他,名字叫约翰·拉贝。在日军轰炸南京,一直到一九三八年,他都留在南京,保护南京那些底层的贫穷的人民。从防空洞到建立保护区,从在南京保护他的中国人到回到德国后揭露日军在南京惨无人道的暴行,他都无不尽力而为。拉贝本是德国纳粹党员,本可以在日军拿下南京之前离开战乱的南京,本可以对南京人民的苦难视而不见„„有很多很多的本可以,但是,他没有。为此,他受到盖世太保的迫害。战争结束后,却又因为纳粹的身份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伟大的人,带个我们的那种人格魅力的震撼,感动,是我们人类精神文化的精粹。

篇3:带一本书去旅行

作者:一直

中国青年出版社

虽然《藏地牛皮书》只是一本旅行工具书,但它并不是简单的旅行指南,而是一部以人为本的旅行手记,它唤起旅行者行走的冲动,诱惑旅行者走进那片神秘的雪域高原,去亲身体验那种让人心动的“背上包就走的感觉”。在实用性方面,《藏地牛皮书》也周全到了事无巨细的地步,在那些手绘地图上既能够找到车站、宾馆、小吃摊的名称,甚至连网吧和厕所也已经罗列其中。

《三毛全集》

作者:三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读三毛的书是一种精神享受,也是一种心灵旅行。翻开她的书,幻想着明亮的天空、神秘的古寺、回荡的钟声、五彩的贝壳、异样的民族,还有晒成古铜色皮肤的藏民,这些都让人神往不已。三毛的书带着读者从台湾出发,去非洲,去撒哈拉,去世界的另一端;旅行中,更教会我们如何去感受这仅有的一次生命,懂得欣赏,懂得爱,懂得珍惜。

《老澜游世界》

作者:蔡澜

广东旅游出版社

蔡澜一直强调人生只有吃吃喝喝,这当然是玩笑话,他更经常鼓励年轻人多看书,多旅行,“这都是精神粮食,是老后的本钱,可以用来回忆”。他更将自己的 “本钱”和“回忆”拿来与人分享,《蔡澜叹世界》、《老澜游世界》、《海隅散记》多本游记随笔皆为畅销书,每篇小文不过三五百字,轻松诙谐,令人更回味无穷。

《追寻梦里的中土乐园》

作者:Hauky、Sissi湖南教育出版社

《魔戒》(《指环王》)里美丽得让人窒息的风景全部来自于新西兰。Hawky和Sissi被《魔戒》里的中土风景所引诱,于是踏上了追寻梦里中土乐园的旅途。十九天的自驾行程里,他们驰骋草原、遥望雪山、穿越森林、踏足冰川,用相机记录下与中土相似却更美的图画,还有旅途中的各类趣事轶闻,书中同时提供了大量旅游信息和tips。

《妹尾河童绘本》

作者:妹尾河童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用手绘插图代替摄影图片来记忆旅行,于毫厘间传递旅行者的感觉”——舞台设计家出身的日籍作家妹尾河童带给读者的,是旅行类图书的另一种新奇。在《窥视印度》与《河童旅行素描本》中,读者可以看到一幅幅素描图景:城市、宫殿、庙宇、小巷、椰子摊,甚至有塔罗牌、微型镜、自动制面机……颇具情趣的是,几乎所有的图画都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细致入微。妹尾河童把旅行途中种种触及灵感之物,以轻快的笔触素描成图,配发简短的随笔,“文字无法表达就画,图画无法呈现的就以文字描述。”

《带一本书去巴黎》

作者:林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这本书可以说是简明通俗的法国历史文化读本,也可以说是老外喜欢的“有故事的旅游指南”。作者林达就是写过几本《近距离看美国》的林达,也就是写作《在边缘看世界》的那个林达,她带着一本描写“革命”的文学名著《九三年》奔赴巴黎,而我们,则带着她的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土耳其手绘旅行》

作者:张佩瑜江西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台湾作家张佩瑜在土耳其两个月自助旅行的手绘图本。作者的足迹走遍伊斯坦布尔的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教堂,安卡拉的古老碉堡,马尔马拉海的王子群岛,温泉胜地Termal……甚至还去了Edirne古都享受土耳其浴,亲身体验回旋舞。文字轻松随意,图片精致有趣。一支笔,一颗充满灵性的心,游学土耳其的佩瑜把旅行过程中的心情遭遇忠实地记录在她这本旅行日记中。由于是手绘日记,每一字句包括页码都是作者亲手写上的,没有打字的痕迹,更让人感受到这是本很有“诚意”的旅游书,绝对不是贴贴风景照交差了事。

《游荡与闲谈: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

作者:西川

上海书店出版社

著名诗人西川游印度的经验与随想游记,记述了他的旅行见闻和个人感受。全书结构上每小节独立成段而又相互呼应,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阅读方式。加上大量精致的图片以及诗人亲自拍摄的照片,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时尚休闲读物。 书中充溢着诗人独特的感悟和鲜活文字,以寥寥几笔便勾画出具有异域色彩的风土人情。

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

作者:托尼·惠勤 莫琳·惠勤孤独星球出版社

Lonely Planet诞生于一次一见钟情和一次跨越大陆的旅行。1970年10月,伦敦商学院的在读MBA托尼·惠勒和初到伦敦的爱尔兰女子莫琳在伦敦摄政公园的一张长椅上不期而遇,一见钟情的两个人在一年后结婚。这时托尼正好毕业,而为了暂时摆脱将要开始的“朝九晚五”的生活,新婚不久的托尼·惠勒和莫琳·惠勒夫妇离开伦敦开始了一次探险之旅。他们穿越欧亚大陆并在一年后抵达澳大利亚。到达澳大利亚后,惠勒夫妇遇到很多想要自助旅行的人不断询问他们关于此次旅程的各种问题,最后他们决定出版一本旅行手册,书名来自马修·摩尔的歌曲《太空船长》。

《花甲背包客》

作者:张广柱、王钟津湖南文艺出版社

“最酷老人”花甲背包客讲述世界环游奇迹,分享幸福真谛!两年间他们走遍了欧洲、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之后180天环游南半球,6次穿越赤道,最南到达南极洲。从南极雪山自由落体般滑下、在秘鲁高山反应差点没命、在意大利遭遇假警察举枪打劫、在法国乡村被当地人拒之门外……书中讲述是两人相依相伴、追寻梦想、历经艰辛终见绚烂风景的旅程。也阐述了他们对幸福的理解,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感悟,及乐观、积极的心态。他们一路走来发现,人,才是最耐看的风景!财富是有价的,但是和爱人在一起相濡以沫、追寻梦想的经历是无价的。不要被财富绑架,丢了幸福!

篇4:《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我向来对法国这个国家比较感兴趣。印象里,法国是个浪漫的国家。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对法国的印象。老爸非常赞赏的戴高乐将军,也作为一个有主张有远见的人物加到了我的记忆库里。然而真实的法国到底是怎样的?所以最近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我发现《带一本书去巴黎》是一本很不错、很有意思的书,我就开始了快速阅读,而且一读就容易入迷,我简直可以说是用废寝忘食的说法来读这一本书了。

延续了《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总体风格一样,但多了几分散文的优美生动;象游记,又比游记多人文关怀的味道和思想的厚重;做为游巴黎的记录,照片占了很大篇幅——有作者拍摄的名家油画原作、雕塑、城堡、广场、教堂、各种文物(如断头台、刑具)甚至巴黎老地图的照片,还有一些作者的手绘油画。书的信息量很大,排版很精心,照片丰富多彩,位置恰到好处,是一本开眼界、长见识,又很好看的书。

印象最深的几点体会:

1、巴黎是个值得法国人骄傲的美丽城市,美在巴黎人对城市古迹顽强的保护和由此而来城市体现出来的整体感

“那凝重的灰色调,那个体略显单调,聚集在一起却有浑厚雕塑感的城市整体;那些纪念性建筑、林阴大道、小广场小花园形成的浪漫的文化氛围,都有一种特殊的巴黎味道。”“巴黎圣母院无疑是西岱岛最具有魅力的地方。我们每天不论去哪里,最后总会不由自主地转回西岱,转到圣母院前的咖啡馆外。一人交出10个法郎,以一杯长久的黑咖啡,结束这一天的出游。„„我们要上一杯,只限于为了合法地在圣母院前面占领一个最佳的观赏位置。我们坐着,直到夕阳西下,直到晚霞在圣母院白色的石墙上涂抹黄昏。„..我们坐在这里,没法不看到吉卜赛姑娘埃丝米拉达,在圣母院的台阶前飘然而过,身后紧紧跟着那头智慧的山羊;我们没法不听到卡西莫多在钟楼敲响的钟声,钟声撞击着所有人的心灵,在夜色中震荡;我们没法不感觉到,月光下,神父那阴郁的身影,在圣母院的顶层,裹挟着黑暗,一步步向前逼近;„„”

“巴黎几步路就是一个教堂。„„教堂都是石块砌成。石匠比木匠确实要难得多,但是,他们显然是成功了。你站在那里,想像当时的情景,真会在一瞬间怀疑过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奇迹。„„巴黎的教堂还在夜晚举行演奏古典乐曲的音乐会。再小的教堂,门口也会有一张小小的招贴,通知音乐会的时间和曲目。巴赫、肖邦,他们都不是远去的身影,而是教堂里轻轻托起一个个孤独灵魂的天使的手臂。”

我不得不想到中国的大城市,中国人的历史感体现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哪些方面呢?我们对文物古迹的毁灭从不手软,我们几乎拆光了北京的城墙和四合院,然后象培育速生林一样快速建起一个又一个刻板、嘈杂、长着同样冰冷面目的大中城市——就象央视的宣传片,林立的高楼象从大地里生长出来的怪物手臂,转眼间一个又一个城市被复制、粘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别迅速消灭;在当下GDP为纲的经济指导方针下,政府又开始对一个个古老的村落下手,美丽的村庄在逐渐消失„„

怪不得巴黎人是骄傲的,他们比我们更尊重历史和文化——他们会在50法郎纸币上印上“小王子”和它的作者——他们有骄傲的资本。

2、巴黎的古迹有生命

“和巴黎几乎所有的其它中世纪教堂一样,它(巴黎圣母院)今天依然在正常使用。„..它们的钟声每天定时敲响,弥撒定时举行。白天的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以走进去,把自己隔绝在教堂里,把世俗世界暂时抛开。”

“西岱岛西端的司法建筑群,南面的建筑成为司法宫。五个世纪以来,司法宫历经变迁,从皇家法庭,革命法庭,复辟后的法庭等等,直到今天法国人引以自豪的、以《拿破仑法典》

为基础的现代法庭。尽管这些法庭有着很大差异,但是在功能上,司法宫和巴黎圣母院一样,始终没有停止过属于它的活的生命。因此,应付着繁忙司法事务的司法宫,今天是不对游客开放的。”

哇!活的古迹啊!想想吧,每天在一座存在了500年的大楼里上班,该是一种什么心情呢?每天抚摸着上下行走的楼梯扶手——那是500年前的楼梯啊——这是怎样一种现实的历史感?凡生活在古都的人,气质中总带有一种别样的沉静、淡定和从容,那象巴黎人这样,每天浸润在历史厚重的文化氛围中,气质应该格外深邃优雅吧?怪不得巴黎二十岁的年轻的思辩家比比皆是。

3、对民主与自由的思考

这次从宗教争执写起。

第一个人物是传播基督教的圣徒圣丹尼。公元261年(相当于中国三国时代末期,魏结束于265年,蜀结束于263年)圣丹尼和他的两个同伴,因为在法国巴黎传播基督教,被当时统治巴黎的罗马人砍了头。历史上留下了大量关于这场宗教迫害的记载,法国于是有了圣丹尼镇和圣丹尼教堂。

下一场宗教之间的争端,发生在1560年。新教徒“胡格诺”派一直被主流教派天主教派追杀,这一年新教徒“胡格诺”派谋反失败,1200具“胡格诺”教徒的尸体被用铁钩挂在城堡的立面上。在这之前不久的1553年,新教徒“胡格诺”派的创使人加尔文,在他自己成为主流教派的瑞士,把来自西班牙的神学家塞尔维特,以异教徒的罪名烧死在火刑架上。法国有着漫长的政教合的一历史,所以由宗教迫害讲到政治体制,重点讲了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所有推动这场革命的人,无论是皇帝、贵族还是哲学家艺术家,本意都是好的,都是想把不公平的制度变得更公平一些,但法国大革命就象一把原本是为点燃取暖的炉火,却意想不到地燃成了火灾,不仅烧掉了房子,连点燃炉火的人也无一例外,全部葬身火海。

法国大革命前的历史就象中国任何一个朝代的兴衰史:国王路易十四象康熙,能力强,手腕狠,他用72年的专制强权强化了旧制度;路易十五从曾祖父手里接下这一份成功家业后,顺理成章地无所作为并且挥霍无度;到了路易十六,虽然有了励精图治的决心,却因积重难返,不得已被革命群众推上了断头台,为革命献了身。

作者通篇都在反思人性在革命中爆发出来的血腥残暴:法国大革命中,除了革命先驱被越来越激进的后来者“革了命”——如拉法耶特被囚禁致死,如吉伦特议员被雅各宾俱乐部送上断头台,作者还记录了大量平民被卷入革命的不幸遭遇:在1792年的“九月大屠杀”中,30名教士被毒打后杀死;43名17-19岁的精神病患者被私刑处死;监狱的230名囚徒中,女囚徒被强奸、肢解,所有犯人在5个小时内被全部杀光,监狱内有“齐膝的血污”。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就这样在血腥中诞生了。

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就是对“革命”的通用注释。林达的书却总是关注个体,他这样写:“„„无法知道,他们(修士)被关在这里的时候,大难将临,是什么样的心情。一切都消失了,那些对亲人的诀别,那些痛苦和战栗,那些默默的坚强,那些软弱的泪水,那些向着屠刀的苦苦哀求,都消失了”;法国人执着地记录死难者名单,“记录,只是出于一种极为单纯的人类感情:这是我的父老兄弟,他们应该和我一样,在这里呼吸自由的空气。他们无辜地被暴力终止了生命。我记得他们,记得他们一个个面容,记得他们的一个个梦想,我不愿意这些面容和梦想,被暴力彻底抹去。我希望他们的生命继续在我的记录中,因为他们和我一样,也有活的权利。”

当暴政发生时,这样一个软弱无助的个体,既有可能是你,也有可能是我。

篇5:《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一)人性的进步

断断续续花了两个月才读完了这本书。有时候是工作累了读不动,有时候又觉得总共200多页读完了怪可惜的。那天看林达的博客,有个人的评论写着,这是不是林达的博客?文风很像!这一个问号一个感叹号的搭配,让我自己有点小惊慌:这几年基本读的津津有味的,全是林达的书。他的书基本算是给我树立了一个比较正确的世界观。可是,问题在于,只读林达的书会不会在思想上偏了。有没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林达的观点也是有缺陷的。这个问题倒是不值得去争,只要大家能推荐自己觉得不错的书给我,问题就好解决了。 已经读完就写写心得。 如果说林达写的四本关于美国的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良好的制度,那写法国的这本就让我们开始担忧实现这种制度所要付出的代价。其实正是因为这样的担忧让整个国家制度的变革畏畏缩缩,裹足不前。法国大革命气势如虹,对敌人的公正就等同于对自己人的背叛。在变革之前,贵族始终处于社会上层,民众难以撼动其地位。但民众终于有压倒之势将贵族从上层拉下马,此后的走向将分两种。第一,民众成立司法机构,对贵族进行审判;第二,民众将贵族不由分说,千刀万剐。在变革以前,民众认为社会缺乏公平正义的,他们需要一个公正的立法司法机构保证平民大众的各种权利。但是如果革命趋势发生扭转,贵族地位岌岌可危,绝大多数人并不能够理智地将贵族拉至跟他们平等的位置,而是顺着这种惯性,把高高在上的贵族踩在脚下。中国历史上的党争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当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他的.对立面是司马光、苏轼。虽然双方都是高风亮节的官员,但无论谁在朝廷得了势,都会对对方施以阴招,打击异己,壮大自己。而且在局外人看来所不齿的事情,他们却可以从为朝廷为社稷的指导思想下心安理得得完成。这个时候,公平正义被英雄主义取而代之,民众要求的是泄愤,把久久加之于自己身上压迫和不公正发泄到压迫者的身上去。人们只会注意到将贵族狠狠踩在脚下的史诗般的英雄人物,贵族变成了这幕王者归来大戏的配角,衬托着英雄的光辉。随着革命火焰的高涨,贵族被踏平,这般火焰又该烧向哪里。总有一些人是清醒的,他们这时候就站出来,告诉早已被胜利迷醉了的人们,这场变革的最初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提出对贵族应该进行公正司法审判。这不正是革命所追求的东西么?可是,理智的人终归是少数,嗜血的人才是多数。革命的火焰就烧到这些边缘人物上。比如,当绝大多数人要孤立一个人的时候,你站出来说,这样不好。其结果就是你也被孤立了。可以试想一下,当一个贪官被揪出来,你却站出来说我们应该给他一个公正的审判。你也要求贪官的孩子在学校不应该受到歧视,诸如此类等等。这样,革命队伍重新划分,有人就被赶出革命队伍,成为革命的对立面,他们的头颅也被绞架割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清醒,革命的队伍也不停地洗牌。停留在革命队伍里的永远都是最激进的,甚至是抱着某些私欲的革命者。当普通民众发现自己身边一些很好的人也被排除在革命之外,暴尸街头的时候,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害怕,从一种恐怖走向另一种恐怖,这几乎就是一个周期,如果找不到一个出口,就永远活在里面。这样的经历我们国家前50年就有,不该忘记。如果说,司法无法给民众一个公正,但我们求给贵族一个公正。因为这件事情,总得有一方做出妥协。既然他们做不到,只有我们来做。社会的进步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制度改革,而是整体民众的人性进步。

篇6:《带一本书去南京》读后感

作者:李彦宁

去南京,还要带一本书去?我好奇极了!打开此书,略微翻了一翻,其中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深深地吸引了我,这就是我再也熟悉不过的城市?我迫不及待地仔仔细细地读起了里面的文字内容。啊!优美的词句让我多么舒畅,完整的介绍让我多么欣赏。

作者笔下的南京是座有“味道”的城市—岁月的沧桑、历史的悠久、文化的深厚;帝王与墨客、文人与名者、美人与英雄;纯朴的民俗民风、传统的美食小吃;现代的繁华热闹、人民的悠闲生活;如今的山青和水秀、美景和胜境……这一切都在书中一一呈现了出来。让人穿越时空,让人身临其境,让人感受到了六朝古都南京过去的伤感和现在的安逸,让人品尝和回味。

篇7:带一本书去旅行

远去,寄我山水之情;唯愿,书香伴我而行。

带一本书去旅行,若是在夹杂着人声与汽笛声的列车上,我愿执一本诗集。窗外的山青水秀模糊成一线风景,喧闹却听起来断断续续。没有太多的弯转,亦没有巅簸摇晃。文字在眼前平稳滑过,诗韵在心底缓缓萌发。列车走走停停,巧的是书的名字也恰为《走走停停》,就这样,思绪伴着节奏一声一声,飘散成乱舞的精灵,情趣从指间滑落,流散如沙。

一本书就好,不远的旅途,承载梦的列车,需要一些遐思与启迪,一本诗集就好,字里行间写满深浅浓淡的闲适。

带一本书去旅行,若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坐在街边的长椅上,我愿痴迷于一部小说,把感觉深陷入情景,让自己数不清路人的脚步。目光停留在泛着墨香的纸上,偶一抬头却看见身边的当地人明媚一笑,诧异,她刚好是书中的模样:眉清目秀、热情好客,顿时使我不知是春或夏。

一本书就好!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需要一些关怀和微笑,一部小说应着一个人、一点温暖,暖在心间。

带一本书去旅行,若是在鸟鸣花香之处哪怕是平日里最捉摸不透的数学理论,也会读得自在。云随风飘来飘去,映在溪水中化作点点白帆,排成队的小鸭子悠哉游哉游过了“白帆”,暖色系的绒衣映得满心欢喜,在我眼里拟成无数的数字“2”,乘除加减,结果却是出人意料的明媚。

一本书就好,春和景明,数字愈发有趣,连缀成幸福的方程式,若要得解还需向“欢乐”借一臂之力。

如果生活便是一次永无止境的旅途,那必是要一本无限厚的大书,酸甜苦辣尽在其中,一页页空白被填满,一页页充实匆匆翻过。

书者,让行程的分分秒秒伴着思索;

旅行,让书中的字字句句带着情趣。

脚步,丈量世界;

文字,寄托心意。

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

——西塞罗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

——伊萨克·巴罗

篇8:带一本书去旅行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我看来则是:“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在书中,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我畅游在书的海洋,与王维一起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人间佳境,与他一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会和李清照乘上那片诗的扁舟,在黄昏时共饮一杯酒,分担她:“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忧愁,体会她那“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悲伤。

我漫步在幽静的花园,与李太白一起“举杯邀明月,”感受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价值的宣言,体会他作为一个天才诗人的高度自信、乐观豪放的写照。我会与李厚祖在高楼上,倾听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强烈亡国之痛,描绘他作为一个薄命君主的悲苦境遇。

我激情澎湃与施耐庵的《水浒传》。我漫步在梁山山下,目睹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我激情与武松除恶蜈蚣岭;澎湃与他斗杀西门庆。我更为林冲这等英雄好汉受到百般迫害而气愤。

我叹息于曹雪芹的《红楼梦》。我悲伤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我为香菱感到惋惜,同时也对她心生佩服之情。佩服她一个孤苦女子,痴心与学诗,欣赏她对艺术的崇拜,同情她苦苦找一个精神上的寄托。

篇9:带一本书去旅行

带一本书去游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欣赏风景的情绪。

——题记

带一本书去游行,伴着书香,走遍美丽的地方。那些地方,有温暖的阳光,有柔软的沙滩,有蔚蓝的大海。那些地方,有高峻的山峰,有飞湍的瀑流,有怡人的风景……都给自我的旅行增添了无比的乐趣。

书,是人类的好朋友。读一本好书,亦如交到了一个倾诉情感的知己,读一本坏书,是对自我的不尊重,一个不懂得尊重自我的人,我想大概也是行尸走肉般吧!一本好书,能够带着我们遨游太空,在那里,我们能够与鸟儿对话,与太阳公公月亮婆婆交朋友,能够带着我们领略中华五千年历史礼貌,在那里,我们能够与秦始皇一览天下风采,与汉武帝沟通儒学经典。我爱读书,更爱读好书,读书使人修身养性,读书能够陶冶情操。每当看到一本好书,我都要狼吞虎咽般地咀嚼里面的精美句子,读完后,都要意犹未尽的回忆一下,那样,以后几天里,我便觉得充实起来。在书的世界里,充满了阳光,在那里,我看到有人捡起别人扔下的空瓶子,我看到有人扶着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我仿佛有看见六岁的女孩细心照料者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我仿佛还看见了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师在耐心的给学生讲题。在那里,我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回过头想想,他们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吧!

在书的伴领下,我来到寂静的夜空,那里有一个中年男子,脸上此时满是哀伤之情,手里拿着斟满酒的杯子,对着明月吟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啊!是他吗?诗仙李白?下巴有着顺滑的胡须,一身白色的衣服,此时在明月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晃眼,半开的胸襟显出他微醉之态。此时的他,伤感里透着潇洒,我那为之骄傲的诗仙李白,此刻把我压的喘但是气来。我走了,那样的他,不是我想看到的。我又来到一个院落里,此时天空正在下着雨,我看到一个头发散乱且憔悴的女子,此时的她,皱着好看的眉头,从窗户往外看,我想这大概就是著名的女诗人李清照吧!那个可怜的女子,我微微叹息着,动荡的社会把一个美丽的女子蜕变成这副样貌,实在让我感到痛心!我翻走那几页,也翻走了我的伤感之情。

篇10:带一本书去旅行作文

碣石之上

苍海之滨,碣石之边,浪,激起千层雪;风,扬起红披衣。面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壮丽景象,他挥笔写下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不朽诗篇。以豪迈的.诗句抒发他那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我静静地品读着曹操的《观沧海》,脑海中泛显出了这种景象,仿佛也置身其中:海天之际,一轮红日尽燃了天地;飞鸟归来,聆听他那充满壮志的心声。在书的引领下,我领略到了沧海的壮丽,感受到了一代枭雄的壮志雄心。

零丁洋里

大宋江山即将崩溃,柳絮随风飘扬,散落在零丁洋里,轻柔的,宛若婴儿一般。他在金人的船上,回想自己的一生:科举让他走上仕途,为报效祖国他弃笔从戎。倾尽一腔热血也无法挽救岌岌可危的大宋王朝。面对金人的高官俸禄,他掷地有声地说“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零丁洋里,他坚定了信念,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悔誓言。在书的引领下,我感受到了文天祥炽热的赤子情怀。

大观园里

一身素服,一抹淡装,一条丝帕,一个水做的女子浮现在我眼前,“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轻蹙两道月眉,两只玉手无力摆弄手中的花锄,不禁潸然泪下。零落的花瓣似你心中的愁绪;寄人篱下的你无依无靠,没有倾诉的蓝颜知己,更要割舍心爱的红颜恋人,淌不完的泪水,诉不尽的心事。“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我沉醉其中。在曹雪芹的笔下,我目睹了一个显赫的家族由兴盛到衰败的变迁,感受了一对有情人的悲欢离合,是是非非……

孤独时,书是益友;

忧郁时,书是一扇打开的窗户;

阴霾时,书是灿烂的阳光……,

篇11:带一本书去伊宁

去新疆旅游,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

比较辛苦,那就要带一本书在途中消磨时间。飞机、大巴、铁路各种交通工具都要用到,新疆是那么大、那么广袤,耗费在路上的时间,几乎快相当于走马观花的时间。伊宁又在新疆的最西部,如果要带一本书,带什么书呢?

站在书柜前,苦思冥想,忽然灵光一动,但自己都不免哑然失笑。去一个与苏联关系复杂且深厚的城市——伊宁,首选当然是“灰皮书”。除了“灰皮书”,还能是什么?

说到“灰皮书”,大多数现在的年轻人(甚至五十岁以下的中年人)可能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所谓“灰皮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两党分歧和关系破裂的明证。一批苏联学者谈苏联(不少是批评苏联)的著述,在中国大陆悄然出版。但这种出版是“内部出版”,书皮灰色,只供极少数高级干部阅读。

我算是年轻人,但因祖父曾是解放初期的“十级干部”,又做过大学党委书记,隶属“高干”序列,因此家中有相当多的“灰皮书”与“大字本”(这也是当年专门出版的马恩列斯经典著述)。这些书我从小就懵懵懂懂地读过,如考茨基的《社会民主主义对抗共产主义》、伯恩施坦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鲍威尔的《布尔什维主义还是社会民主主义》与托洛茨基的《斯大林评传》等等。对于一个孩童而言,这些书当然谈不上有什么趣味,但是却可以为求知期的我展示一个别有洞天的世界。

和伊宁一样,“灰皮书”折射了现代中国与苏联的复杂关系,反映了六七十年来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两个国家的复杂关系,当然不是一本书、一座城能说清楚的,但是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尽量去寻找历史真实中那些被遗落的风景。然而“灰皮书”一共几十本,怎么可能都带在旅途中阅读呢?或者说究竟要带哪一本还真是一个难以取舍的问题。

看来带“灰皮书”是不可能的了,但带一本与“灰皮书”有关的书还是可以的。在书架前站累了,忽然发现,郑异凡先生主编的《“灰皮书”:回忆与研究》(漓江出版社,2015年版,下文简称《“灰皮书”》)显然是不二之选。

二、三区革命烈士陵园

从乌鲁木齐飞往伊宁,是一趟短途航班,一个小时的航程,算是比较轻松。

但伊宁这座城市,却有着颇为沉重的历史。当然,与复杂、纠葛的中苏关系有关。它毗邻苏联,长期以来受到苏联沙文主义政策的干扰。斯大林推行的沙文主义,大大刺激了伊宁的民族主义势力,为新疆的长治久安埋下了挥之不去的政治阴影。

“灰皮书”较多地是批判苏联的沙文主义。但如果没有来过伊宁,没有去过布拉格,没有感受过布达佩斯的反苏情绪,恐怕对苏联的沙文主义是没有什么切身体会的。而伊宁的“三区革命烈士陵园”,恰是苏联沙文主义政策的最好历史物证。

上世纪四十年代,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民怨沸腾。在苏联的蛊惑下,大阿訇艾力汗揭竿而起,掀起了“伊宁事变”的序幕,这段历史,当代中国人大多都记不清、说不明了。

虽然反盛世才,但艾力汗却谈不上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他更多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与分裂主义者,因为其暴动目的竟然是煽动新疆独立。在国家统一、民族独立的大是大非面前,艾力汗明显违背了新疆的根本利益,甚至连他的助手阿巴索夫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上。

在大多数人的反对下,这场原本由分裂主义者发起的、反抗盛世才的武装暴动,逐步转变为由共产党领导、由阿合买提江和阿巴索夫等进步知识分子所主导、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革命活动,史称“三区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成果就是迫使国民政府将盛世才调离新疆,改任农林部长。

当代史学家已经敏锐地将“三区革命”从“伊宁事变”中独立出来。“伊宁事变”是苏联诱导下的一次民族分裂暴动,这是斯大林推行大国沙文主义的恶果,与当时的“布拉格之春”有相似之处。托洛茨基在《斯大林评传》中对斯大林主张暴力的沙文主义予以了尖锐的批判,甚至指出斯大林在对待亚洲民族、犹太民族时的独断专横,理应受到历史的谴责。

历史地看,“三区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对斯大林谬误的一次纠偏,是对斯大林推行沙文主义的一次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等“三区革命”领导人赢得了新疆各地的民心,击败了民族分裂者艾力汗。1946年7月1日,新疆成立了由左翼进步人士与国民党籍人士等不同人士组成的“新疆省联合政府”。“三区革命”以谈判、团结而非武力、分裂的方式取得了初步胜利,新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阿合买提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与反分裂战士,他曾公开表态:“虽然按言论自由精神,我省的地理名称可以随意称呼,但在政治上、程序上必须称之为新疆,这在‘新盟’(即“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组建会议上已作了专门规定,我们采用了‘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这个名字)。”这个简短的发言随着报章电台传播在新疆的万里大地上,为凝聚新疆民众的斗志、维护新疆的民族团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英雄总是在落幕前谢幕。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夕,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等几位“三区革命”领导人,在从新疆飞往北京参加第一次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的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

在伊宁的那几日,我专门抽空去了“三区革命烈士陵园”。金顶穹拱的五角形纪念碑,记载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新疆的进步知识分子为国家、民族与历史所坚守的理想与付出的努力。而这,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铭记的英雄情怀。

三、斯大林街

郑异凡先生谈苏东剧变时他的见闻,尤其有趣。

当时,他正在莫斯科做访问学者。柏林墙倒了,戈尔巴乔夫也下台了,前苏联的路名、地名也都“去苏联化”,曾经遍布苏联(以及东欧诸国)各地的“斯大林路”、“斯大林街”最后竟然都没了踪影。

“灰皮书”盛行的岁月,恰是中苏交恶的那些年。有趣的是,“灰皮书”一本本地在印刷,对于赫鲁晓夫、斯大林的评价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但是“斯大林街”却一直存在。若问中国土地上唯一以外国领导人命名的街道,非斯大林街莫属。可见斯大林在中国所受之待遇,非比寻常。

物是人非,抚古思今。郑先生由是感叹,目前大概只有中国还有“斯大林街”。

中国的“斯大林街”一共有三条,分别位于大连、哈尔滨与伊宁。不难看出,上述三座城市,都是中国东北、西北的重镇,都是与前苏联接壤或是一衣带水的地区,因为地缘政治的缘故,有了这个特殊的名字。

伊宁是伊犁州政府驻地,而伊犁州政府正在斯大林街上,但凡到了伊宁的游客,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漫步在斯大林街的街头巷尾。

并不是所有人对这个特殊的名字都敏感,甚至包括伊宁本地人。我问过去过伊宁的朋友,当中竟然有好几位都不知道伊宁的中心马路叫“斯大林街”,其中一位在伊犁师范学院交换支教好几年的朋友都惊诧地表示自己的漠然:我只知道我们学校在解放路上,斯大林街?它在哪里?

没错,斯大林街太不起眼,只是一个路牌而已。在伊宁,与苏联有关的一切历史遗迹——包括建筑、花坛、小广场、塑像,都因城市的规划改建而不断消失。

我研究近代史,因此对这种有特殊名称的路名总是特别关注。在伊宁的第二天,我与妻寻找餐厅,无意中就发现自己身边这个路牌。它并不显眼,和中国其他城市的路牌别无二致,只是上面的四个字看起来有点不合调:斯大林街。

在中国的马路上,看到其他国家领导人的名字,这多少让我们觉得奇怪,而且在斯大林去世之后,中苏还有过二十多年的交恶时期,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及各加盟共和国的“斯大林街”都灰飞烟灭,但伊宁的这个路名一直在那里,历经半个多世纪。

因为伊宁是一座边陲小城,即使是主城区最宽阔的马路,长度也不过几公里而已。从斯大林街这头走到那头,大约一小时左右的时间。今日的斯大林街,因为旧城改造,早已看不到任何与斯大林、苏联有关的遗迹。但那只颇显孤独的路牌却依然矗立,似乎在向南来北往的游客昭示着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经历。

伊宁与苏联的关系一直相对复杂。1949年,伊宁曾有五万苏联侨民。在冷战的四十年里,伊宁一直是直接接触苏联的重要窗口。冷战结束之后,所有的东欧国家都风起云涌地“去苏联化”,但是,中国依然宽容地保留了历史的印记——譬如伊宁的斯大林街,这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被时光打磨的痕迹,即使实体可以更改或是去掉,我希望,写在历史与人心里的记忆,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四、掩卷之余

中苏关系,以及现在的中俄关系,是历史学者们一直感兴趣的一个话题。

父辈那代人,意识形态形成期受苏联文化滋养。他们中学时没学过英语,学的是俄语。平时闲读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托尔斯泰和高尔基,熟悉的英雄是保尔·柯察金和卓娅。那个年代,谁都会经常情不自禁地喊一声“乌拉!”。

记得有一年开政协会议,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委员内急,但他坐在会议室的最后一排,会议室又没有后门,人头攒动,他先生情急之下,竟大喊一声:“请让列宁同志先走!”

这句话让在场许多老人们开怀大笑,但“七零后”和“八零后”却不知所云,不禁面面相觑。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看过那部《列宁在1918》,当然他们也不会知道,列宁同志“先走”出大厅之后,竟然就遇刺身亡。这句台词与列宁遇刺的镜头,是许多中国人青春时对译制片最深刻的记忆图景。

这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一旦消失,就永远不再。而城市、国家关于一段历史的记忆,倘若只剩下纪念碑与路名,而不是一代代相传下来,恐怕也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中国与北方邻居的双边关系绵延数百年。中苏交往早年的当事人们早已作古。但是对中苏关系的审思,对苏式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反省,都深刻地揭橥了中苏关系的复杂性与时代性。除了郑异凡先生的《“灰皮书”:回忆与研究》,还有张柏春先生有关苏联技术对华转移的研究,以及秦晖、金雁伉俪对于中苏政治关系史的再解读等等。可见中苏关系的研究,已经突破意识形态的桎梏,逐步走向理性、中肯、客观的学理化。

中苏曾经有过多年不正常的“蜜月期”。之所以说不正常,是因为苏联对华的支持、帮助是有附加条件的,也是不平等的。这决定了这种蜜月期根本不可能长久,也不符合两个国家的根本利益。所以才会在斯大林病逝、赫鲁晓夫执政之后走向破裂。但毋庸置疑,当时中苏的分道扬镳,斯大林及其所推行的沙文主义显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短短十年不到的蜜月期里,苏联仍然在中国留下了许多印记——尤其在一些大中型城市中的雕塑、建筑、街道与桥梁等等,对于年轻一代来讲,这是历史,但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这就是过去。

遗忘过去和遗忘历史,都是一种不应当的背叛。在伊宁的那些时日,我只要有空,都会读一读郑异凡先生主编的这本《“灰皮书”》。在一个拥有许多苏联印记的老城里,读一本与中苏关系有关的书。此情此景此书,细想确实颇值得玩味。

今日的伊宁,和全国其他的城市一样,已经成为了一座现代化的边贸要塞,商旅云集,四通八达。坐落市中心的拜都拉清真寺、汉人街、天山百货、伊宁市中心医院以及几十公里之外的霍尔果斯口岸,都反映了这座城市和整个中国一样,正在努力地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当地的朋友讲,以前这里是中苏边境,而现在早已是中哈边境了。而斯大林街对于年轻人来说,和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淮海路一样,只是一个逛街的地方,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篇12:带一本书去旅行作文

白天在常州恐龙园玩嗨翻了天,晚上到了苏州的宾馆,洗漱完毕躺在床上一点睡意也没有,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小兴奋的原因,那就看会书吧。

拿出带的《城南旧事》,虽然这本书我已看过,但这本书里的小主人公英子和书里的故事任然吸引我,总能让我爱不释手的一遍又一遍的翻阅它。通过小主人公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感受了一段上世纪初的北京人的生活。故事围绕着小主人公英子身边的人和事,给人们讲述了一些朴实的故事和朴实的人。最平凡的事和最平凡的人最能反映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宋妈虽然丧失了一对儿女却任然善待东家的孩子,疯子本质上的可爱、可怜、可亲,小偷的无奈和可敬,兰姨娘苦难的人生,父亲接济爱国革命者。这些回忆永远刻在主人公的心窝上,一股浓浓的离乡思愁和对祖国故土的思念之情自然而然的散发出来。让我对北京好生向往。

篇13:带一本书去旅行作文

随着车厢的摇动,我们也将会和作者一起在欢乐悲伤中起伏,仔细揣摩,或许我们还能获得一些别样的感受。书可以让你不再孤单,也可以让你在孤单时找到一个好伙伴作为精神的寄托。书也能引起我们内心的触动,还能让我们体会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情感……书,它几乎无所不能,我们在旅行时带上一本书,这真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然而不同的书也会在旅行途中,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如果是我,我肯定会带一本有精彩故事情节的书,这样我在旅途中沉醉在故事情节中时,也不妨抬头看看窗外的美景,一边回忆一下刚才故事中的情节,这样也可以对书有着更好的理解。

篇14:带一本书去旅行作文

放暑假了,我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么希望爸妈带我出去旅行,呼吸新鲜空气,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可惜的是他们总是太忙,这个愿望没能实现。但转念一想,出去玩,天气炎热,还要花很多钱,我可以足不出户,在书海中畅游啊!

我特别喜欢的一本书《小狼小狼》让我了解了蒙古草原的生活和狼的生活习性。第一次翻开这本书,一口气就读了7章,最精彩的是抓狼崽的故事。主人公杨克和陈阵潜入狼洞捕获狼崽,狼洞狭窄,空气稀薄,还有阵阵狼骚味,杨克差点窒息,我害怕极了,不自觉的往身后看了看有没有危险,在确定安全之后才继续往下读。脑海里不停地浮现杨克和母狼厮杀的场景。最终狼崽被从洞里抱出来。在其后的喂养过程中,他费了很大的劲,想对待宝贝一样认真呵护,日夜守护,真是有趣极了,我很想尝试一下。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草原人既害怕狼,又把它看成草原的守护神,同时也了解了那里的人们的生活,故事描写惟妙惟肖,让我身临其境的感受了草原生活。

篇15:带一本书去水乡

携带书籍出行,对我来说不是第一次,有时为了消磨时间,有时为了温熟某种文学记忆。我相信每个地方都有它最初的魂魄,只是在时间悄无声息垒起的屏障前,湮没了也就无闻,气弱了就如游丝,但有幸运者,也只是探出满是风霜的脸苦涩地笑着……像这个江南小城,在与历史、文学数以千年计的牵扯不休里,就这么嘴角挂着一丝苦笑走到了现在——有文化的生命常常如此,只需浅得恰到好处,便胜过浮艳的往昔。

我有时惧怕“想象”,它的反生命的荒谬每每使我止步于失望,但我仍禁不住要想象,让水乡在想象中一一成全了自己:随便往哪个桥头上一坐,看斜雨落在两岸青黑色屋顶上,淡淡的水腥气漫了上来,远处的柳色轻得像一团烟。这时打开《鲁迅的故家》,便有乌篷船、石板路、石桥、茶馆、酒肆……像一道道缓缓扩散的涟漪,托起了淡淡的思虑和流转千年的滋润文气。江南的情怀总是这样,似在纸上扫过一笔淡墨,素雅、轻灵、氤氲,但只是烂熟于心的味道,如果没有文字的烘托滋养,黛瓦粉墙、古桥石板也势必陷于浮泛。好在这个江南小城从来不缺文气,它与金粉楼台无涉,向来才子佳人的喁喁私语,不免无病呻吟之讥,与之一比,比出了令人频频回首的须眉气概;就连咿咿呀呀的社戏也质朴得多——摇着乌篷船去听戏,两岸豆麦和河底水草的清香不知飘进了几代人的梦。

垂柳、樱花、孔桥、斜斜的屋顶……错错落落,款款依依,可谓匠心独具,但只有在老街巷,不分深浅地走,才能感受到人与水前定的冥契。河道匀净无痕,两岸多是上百年的老屋,排列的参差不齐,透过挂满薜荔的古桥,远处是缥缈迷蒙的江南的天……莺声和花瓣是诗意的矜持。乌篷船静静地泊在乌桕树下,浓墨一般,繁华的江南从不担心寡色少彩,却只用最廉价的煤粉和着黏腻的桐油,把船体刷得乌黑亮泽,水乡人家的审美性情就是以朴素粉碎华丽和空洞,在坦然实在中承载日复日、年复年的生计需求——缆绳一抖,轻轻荡开,随着粉墙的缓缓移动,渐行渐远,水声橹声犬吠鸡鸣,也就应对了春花秋月夏雨冬雪。

老屋里似乎没有人,但确实住满了人。临河的窗子晾着各式衣裳,主妇在河岸边洗洗刷刷,石板路上踱过几个老者,深巷逼仄而破旧,三轮车慢悠悠地踩过,小店里热气蒸腾,伙计忙着招揽生意。人们轻轻走动、做事,没有喧哗不安,白昼和黑夜一样安静,仿佛一片平静的海滩,潮来无声,潮去无息。如果还钩沉于过去的怀想,芳草萋萋、绿树浓荫、白鹭蹁跹,这些六朝诗文里惯用的笔调,便会阻碍无数细节的掇拾。幸亏草木不语,石桥无知,否则在跨过一段命题模糊的距离后,听凭风中送来泛滥的南腔北调,难免不大声嘲讽迷失其间的人们。朝阳渐渐升高,有风掠过河面,波光潋滟而碎,乌篷船显出几分寂寞。与时间相渗透的生命其实澶漫悦目,这样静静悄悄的倒也好,声响如果大了,就不是水乡了。

暮春的阳光还是没有热度,多几缕也不致迷乱了人间烟尘。坐在咸亨酒店的条凳上,要一碟茴香豆,端一碗黄酒,人人都开始像孔乙己那样慢慢啜呷。和小说描写不同的是,喝酒不再靠柜外站着喝,而可以像踱到里间的长衫主顾一样,“慢慢地坐喝”。黄酒是地道的,以浅浅的土碗盛之,琥珀般的色泽,劲道不小,喝急了便有昏涨之感,故只能一口,一口,连同散淡的时光一道细品。这是种有闲的酒,散工的喝了休息,消日的啜上半天;若是在微雪寒村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便可温了酒对雪而饮,也有说不尽的潇洒。一种酒如此贴近水乡的生存,其本身也变得不能自持;是只有在这样质朴的土壤上,逶迤千年的酒分子才迫不及待地涌出,香破了寻常人家低调的日子。

酒店的光阴算起来有上百年了,若不是门口立着一座孔乙己的塑像,招牌上题了那四个大字,许多人就会面无表情地走了过去;是文学的机缘使一座古旧建筑鲜明起来,否则泥墙草舍早已付了时间流水。旧物和机缘,似乎是两回事,再想想其实一回事,只有机缘极高的旧物才把价值判断推翻、重估,于是二者相视莫逆而笑。所遇仿佛皆熟稔,但仍不免加重了怀想过去的心机,只是不知该撩起哪块幕布,才能走到时间的背后。同样的店堂格局,同样的酒香飘溢,不同的人间情怀,如同眺望满街神色不定的人,却找不到熟悉的那一个。

这个小城所有的名人故居都被充分利用了,就连小说中的人名、地名也可以巧妙地取来装点一番,时间长了,人也就习以为常。名人早就不在,老宅几经易手,也就任由厅堂、书斋、园子置于商业灌输和人为导引而莫知归途;虽然人去楼空,却不会定格为古意盎然的黑白老照,人来人往中,早就缀满了五颜六色。游人的选择法则其实要简单得多,步子在走过老宅的瞬间,往往不需要另一种气象招引。

没有鲁迅的小城将是寂寞的。单论寂寞,是黑夜中闪动的烛火,不需舞台不需演员不需观众,闭了眼走过,黑夜依然是黑夜;一群人围住呆看,必是惫极而去;只有亮起辉煌的灯光照着那烛火,才感到裕然卓然,于是众庶皆赞美灯光,唯独不见烛火。少数被时代逼成的强者,总以思索、批判的姿态营构而超越时代。问题是,超越了又如何呢?时代不过是历史的一枝一蔓,曾经的信谳终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带去的那本书还躺在包里,在水乡的日子,始终没有打开。

责任编辑:子非

篇16:带一本书去旅行作文

在我们大家的生活当中,有许多让自己愉快的一件事情,你们愉快的事情是什么呢?而带一本书去旅行就是能给我带来愉快的事情。

暑假来了,爸爸带我和姐姐去老家游玩几天。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洪泽湖畔,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坐在用岩石筑成的大堤上,眼前一片浩瀚无垠的湖水,水面上波光莹莹,不时有些渔船来回穿梭。微风徐徐的吹来,拂在脸上还有水雾,这时拿出自己喜爱的书细细品读真是一种说不出的享受。书中的故事把我深深的吸引住,我沉浸在书里描绘的美妙世界里,跟着主人公去徜徉在书中描绘的世界,忘记了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不知道夕阳已挂在了湖面上,直到听到爸爸的呼叫声才从书里的世界醒来,把视线从书上挪开,伸个懒腰,依依不舍沿着大堤往家走去。

几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不是补课的时间到了,真希望一直在这种环境中看书。

上一篇:针刺伤后的处理流程下一篇:开学教师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