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巴黎》优秀观后感

2024-04-24

《午夜巴黎》优秀观后感(精选6篇)

篇1:《午夜巴黎》优秀观后感

电影午夜巴黎观后感

一直以来,我都向往着自己能生活在一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和空间里。比如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法国巴黎和三十年代的中国上海。当然也只是想想而已,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高晓松的节目中知道了一部名叫《午夜巴黎》的电影,讲述了有着怀旧情结的主人公从现实世界乘坐一辆破旧的老爷车穿越到二十年代的法国巴黎,并在那里与心目中的大师一一相遇。这不正是我所向往的事情么。

利用周日闲暇的时光,我在网上看完了这部电影。不得不说,这是一部特别适合文艺小资们独自品味的电影,甚至可以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文艺片。开篇将近三分钟的“巴黎风景秀”一度让我误以为自己点错了地址,搜到了一部同名的巴黎旅游宣传片。在一个接一个如幻灯片般的镜头里,雄伟的埃菲尔铁塔、浪漫的巴黎左岸咖啡屋、美艳的香榭丽舍大街、迤逦的塞纳河风光,在黎明里、细雨中、黄昏后,萦绕着轻柔悠扬的爵士乐,让人心醉神迷。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导演甚至不忍附上一行字幕,生怕破坏了画面的美感。

电影的开篇一下子就唤醒了我对巴黎的所有回忆,多年前我曾漫步在同样的画面里,还坐在香榭丽舍大街的长条木凳上书写自己初到巴黎时的所见所感。时至今日将近十年了,十年前,我还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现在已是一家企业报的文艺版编辑。回首往事,不胜唏嘘,自那以后,我就再没有去过巴黎,也没有去过法国。

言归正传,还是来说说这部影片。该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好莱坞的年轻编剧,收入不菲,可心中一直存着一个文学梦,希望能写出一部名垂青史的伟大作品,成为和他心目中那些大师们一样的大人物。于是,他暂别了美国好莱坞日进斗金的编剧生活,带着未婚妻来到文艺气息浓厚的法国巴黎寻找创作灵感。主人公的未婚妻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女人,完全无法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只是现实中的未婚夫妻而非精神上的心灵伴侣。由于世界观的不同,两人经常发生有意或无意的口角,在一次不欢而散后主人公流落在巴黎的街头,由于语言不通而找不到回去的路,一直到午夜十二点依然没有找到居住的酒店。这时一辆破旧的老爷车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主人公乘坐这辆老爷车穿越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法国巴黎,在塞纳河左岸夜色笼罩的咖啡屋中与他心目中的大师一一相遇,与海明威探讨人生的真谛,和菲茨杰拉德畅谈小说的艺术,甚至和毕加索的情妇谈了一场浪漫的恋爱。在影片中这些已经名垂青史的大师们在他面前都表现得极为友善,几乎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不仅和他交流文学和艺术,还对他正在创作的一部小说给予了不俗的评价。这怎能不让这位穿越时空的文艺粉丝心花怒放呢?可一到了白天主人公还是要回到现实世界之中,这就有点像灰姑娘和南瓜车的故事了。就这样,几乎每到午夜时分主人公都会在相同的地方等待那辆老爷车的到来。随着回到过去次数的增多,主人公感觉过去也并不是像他最初认为的那样美好,当历史上的大师成为了天天可见的朋友,他们身上的偶像光芒也开始渐渐消逝。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说过:没有距离就没有崇拜。这句话用在这位主人公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恰恰就是主人公所崇拜的这些偶像们却不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美好时代”中,他们心中向往的是更古老的“黄金时代”,也就是欧洲文艺复兴的时代。可见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都不会认为自己的时代是最好的,也许得到就不懂得珍惜,那一夜,主人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哪个时代都会有它的优点和缺点,过去虽然人性淳朴,大师辈出,却没有现代这样发达的科技;现代虽然科技发达,却把一切都快餐化而失去了生活原有的味道。

主人公最终还是选择回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个时代中,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该片导演也许就是将自己的一个梦拍成了一部电影。午夜十二点不正是人们要睡觉的时候吗?梦醒了,一切还是要回归现实。其实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着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时代”,无论是过去,未来还是现在。只是有的已经找到,有的还在寻找。可谁又能说自己所处的时代不会被后人称为“美好时代”呢?

篇2:《午夜巴黎》优秀观后感

《夜巴黎》是由知名好莱坞导演伍迪·艾伦拍摄的影片,讲的是一家美国人因为公务和生意的原因去巴黎旅行,其中有一对已经订婚的青年情侣。在巴黎的清晨和白天,情侣的爱意愈发地浓厚,他们恨不得马上就举行婚礼。浪漫之都巴黎的“催情”作用不可小觑。不同时间的巴黎,有着不同的“个性”:巴黎早上很漂亮,下午充满魅力,夜晚让人心醉;而午夜之后的巴黎则具有魔力,它既浪漫又神秘;既让人神往又叫人心情起伏。年轻的男子似乎受到了某种情绪的“蛊惑”屡屡于午夜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在经历了种种与过去的生活差异巨大的新鲜体验之后,他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在爱上了巴黎以及巴黎的生活之后,他不禁开始幻想和憧憬起自己的未来,只是他和未婚妻的爱情,还能回到从前么?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让我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我们的人生又是怎么样的。巴黎的美好,让我们体会生活的多彩,但是巴黎的梦幻,也让我们思考生活的现实。

先介绍这部电影的导演——伍迪·艾伦,原名艾伦·斯图尔特·科尼斯本,1935年12月1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伍迪在本地的米德伍德中学毕业,虽然也曾经在纽约大学和纽约市立学院读过几天书,但均被开除。15岁的时候,伍迪就开始写俏皮话,开始用伍迪·艾伦的名字给一些报纸的专栏作家投稿,据说还为鲍勃·霍普当过枪手,后来被这些专栏作者推荐担任专为广播电台写广告中的俏皮话。1969年,随着伍迪电影经验的日趋成熟,舞台剧的成功也侧面刺激了伍迪·艾伦的电影兴趣,电影商人们也纷纷对这个

满脑子精灵古怪想法的犹太小个子发出邀请,于是伍迪自导自演了一部《拿了钱就跑》,正式开始了电影之路。从很早以来,伍迪的作品就已经基本成型了,大惊大喜没有,小幽小默不断,他的作品早已培养出一批独特的观众群,他和这些老观众交流,就像是和邻里邻居楼上楼下的老朋友们聊聊天、打打牌、逗逗嘴,在日趋平静的生活中找点乐子。说平静,生活还挺平静,可人人都觉得自己活着够累:没老婆的要找老婆,有了老婆又不安生;没有孩子想要孩子,要了孩子也不踏实;没有名的想出名,还没出名就觉得累;没有钱想要钱,有了钱又不习惯;看着电影里面什么都好,可自己遇到的都是倒霉事,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时时幕起、时时幕落、杂乱喧闹、无奈又无聊的喜剧大杂烩。这种独特的电影风格也导致他的电影适合的人群不是大众,是知识分子。说起这位鼎鼎大名的导演,影迷们大多只是用“天才”、“牛”,甚至“大师”来表达他们的尊敬,然后多半就缄口不言。对于一位美国犹太知识分子,我们显然还很难彻底了解他的思想脉络和文化背景,从而他的作品显露出的特质和优异之处,我们很多时候也只是感觉到,而恐怕也不能象艾伦在美国犹太知识分子圈内的那些忠实观众一样能够会心一笑。

作为“继卓别林后最杰出的喜剧天才”,伍迪·艾伦以其独有的喜剧才能在影坛上纵横数十年而长盛不衰,恐惧于不可避免的死亡、充斥着背叛的爱情徒劳无用、魔幻现实主义化解生活困境则构成了伍迪·艾伦喜剧电影中 “三位一体” 的悲剧意识的表现形式。今天看到的电影《夜巴黎》就充分体现了伍迪·艾伦喜剧电影中“三位一体”的悲剧意识的表现形式,但是也不乏伍迪· 艾伦不断的小幽默,时时幕起、时时幕落、杂乱喧闹、无奈又无聊,很具有代表性。

伍迪·艾伦拍摄的电影,从伦敦到巴塞罗那再到巴黎,这几年伍迪艾伦一直转战于欧洲几大城市,此次在充满浪漫气息的巴黎完成与历史上的文化名人的伟大穿越之旅,依旧有其标志性的大量对白,不过胜在轻松有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但是上一个时代过去了,新的时代来了,我们还能回到那一个“黄金时代”么?答案是否定的,伍迪·艾伦用轻喜剧告诉我们,活在当下是最明智的。

艾伦用“穿越剧”的老套形式把现在的巴黎和“黄金时代”的巴黎拼接在一起。也许,在艾伦的感受中,巴黎的魅力之处正在于她被自己悠久、优雅的历史所层层包围,她同时是现在的和历史的。巴黎的午夜正像一道旋转门,能让有心人轻易到达历史台历上的任何一个时间和地址。艾伦显然不够浪漫,不会天真地、简单地肯定自己的“黄金时代”的美好和独一,而是把它相对化、虚化。艾伦几乎是在用一种通俗而幽默的语调在说:每个现在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也许每个人都是面向过去、后退着走到现在,并走进未来的。艾伦看到了文化乡愁(幻象)既虚幻又真实的本性。真实之处在于,幻象总是暗暗地修正着现实,就像吉尔从20年代“回到现实”后,虚幻的经历最终让他避开了一段庸俗的婚姻,偏离了原来的生活轨道,留在了雨中的巴黎。就《午夜巴黎》而言,也许我们可以说,在巴黎这个酒杯中,伍迪·艾伦尝到的不是怀旧的文化乡愁,而是“迷惘”。迷惘,正是那种笼统地被他称为“20年代”(或者,按照菲兹杰拉德的说法,“爵

士乐时代”)的滋味的本质。斯坦因说过,你们这些在大战中服过役的年轻人都是“迷惘的一代”,“你们对什么都不尊重。你们总是喝得酩酊大醉„„”后来,经过海明威的传播,“迷惘的一代”成为一代作家的历史标签。20年代处在一战之后和大萧条之前,那是一个虚无感的刺痛和创造力的喷薄并存的“超现实”年代,其精神核心正是确定性的消失。

“巴黎印象”原本是用滥了的标签,艾伦只用了开头一组“明信片”镜头,就勾勒了出来。背景音乐的贴切,甚至超过了法国电影。至于在今天的巴黎,“文化气质”还剩几何,伍迪·艾伦不置可否。“导游”卡拉·布吕尼的拘谨,她那句“爱两个人”台词的稚嫩,丝毫解不了小布尔乔亚的惑。科斯托尔和歌迪亚的表演实在是太过抢眼,海明威的“霸气外露”正好衬托出了威尔逊的唯唯诺诺。他更需要阿德里亚娜这样的女人,柔情、聪慧、性感,能同莫迪利亚尼、毕加索一起为之倾倒,吉尔恨不得多穿越几次,从“爵士年代”到“美好时代”,甚至是更为奢华的路易十四时期,体验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毫无疑问,《午夜巴黎》是一部专属于知识分子的电影,它巧妙地剖开了他们的灵魂,再装入到幻想的躯壳里,扔到巴黎小巷去游荡。

影片中,主人公吉尔与教授保罗是一组对位关系,可以说保罗是另一个吉尔,是以前的那个吉尔,那个能让伊内斯爱慕的吉尔。以前的吉尔是一位好莱坞剧作家,一个社会精英、成功人士,能写卖座的电影剧本,能得到大众的认可。现在的吉尔则是一位作家,他渴望真正的、充满激情的创作,想写一部属于自己的、表达自己生命体验的作品,而不是总写那些程式化的、讨好观众口味的快餐之作。所以他想放弃好莱坞的一切,在巴黎重新开始。但是伊内斯不能接受吉尔从一名成功人士“堕落”为一个无名作家,与之发生众多争执。

保罗则是一位知名教授,在他们一起游览巴黎名胜古迹的时候,他滔滔不绝地卖弄自己的“博学多才”。保罗表面热爱艺术,实则对艺术毫无知觉,他缺乏对艺术的激情,因而那些艺术作品无法撞击到他的灵魂,他不能从内心理解和感悟那些作品,而只满足于描述书本上习得的专业知识,所以,他和一位与艺术有着巨大鸿沟的“专家”。

保罗不仅是艺术品专家,还是红酒专家、舞蹈专家,而影片对保罗的这种“专家”身份进行了三次幽默的嘲讽,第一次是在“沉思者”面前,保罗卖弄知识时错把卡米拉当做罗丹的妻子,当他被导游指出错误时,他矢口否认,坚定地保持着自己不可侵犯的权威性。第二次是伊内斯对保罗说吉尔在进行文学创作,保罗提出他可以帮吉尔写评论来吹捧吉尔的作品,在“事业”上助吉尔一臂之力,他完全背叛了文学批评的原则。第三次则是参观毕加索的画作时,他仅按书本知识讲述毕加索的画作,而巧合的是,吉尔在前一晚穿越中正好见到毕加索创作完这幅画之后,其同代人批评该画充满庸俗的性欲而没有表现出毕加索情人的真正迷人之处,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之作。当吉尔说出了对毕加索此画的评价后,其他人则因吉尔对艺术大师的“大不敬”而瞠目结舌。

吉尔与保罗的最大区别,就是激情,那种对艺术的激情,那种艺术家身上的酒神精神。巴尔扎克说:伟大的激情与杰作一样寥寥无几。

在艺术领域中,与艺术家相伴的总是激情。而影片也借海明威之口阐释了激情的意义:“他们的爱具有足够的激情,才能将死神从头脑中驱逐。”而这样的人才是海明威心目中能战胜虚无与死亡的英雄。

在吉尔的世界里,“没有巴库斯(酒神的名字)的成份,生活便会没有趣味(罗素语)”,但在伊内斯的世界里,“有了巴库斯的成份,生活便是危险的(罗素语)”。伊内斯对吉尔这种脱离生活“正道”的“危险性”心知肚明,因此她对吉尔越发不能容忍,而渐渐青睐保罗。因此,在现实领域里,吉尔输给了保罗,但在艺术领域里,保罗输给了吉尔。

保罗是吉尔的“旧我”,人有了激情,就会有撕裂感,就期待脱离这个不完美的此岸去追寻那个完美的彼岸,就想把因循守旧、乏味空洞、刻板无聊的“旧我”撕裂出去,把他丢给外面的世界,腾出空间让自己找寻内心的真正欲求,找寻诗意的存在、梦境的显现。就这样,吉尔在午夜窥见到了心中的彼岸,那个富有诗意的梦幻彼岸。

篇3:梦幻之旅——《午夜巴黎》

一、城市情结

高耸的埃菲尔铁塔, 香榭丽舍大街上悠闲的人群, 雨中的行人交错, 雨后的碧绿垂绦, 余晖下的凯旋门, 伴着轻松的乐曲, 巴黎的一幕幕映入我们的眼帘。仿佛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似一幅画, 一件艺术品惹人疼爱。巴黎这座城市孕育出许多文化名人, 他的午夜奇遇使他“有幸与菲茨杰拉德夫妇和海明威交往, 得到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的指点, 与毕加索的情人坠入了爱河, 得到了达利的点拨, 又开解了迷茫的布努埃尔。”【1】这种奇遇只能在巴黎发生, 其他任何城市都承载不了这种故事。

翻阅伍迪·艾伦以往的影片, 我们不难发现他的电影城市坐标非常明显, 早期的电影多以纽约为背景, 很多影片以城市命名。如《曼哈顿》、《曼哈顿神秘谋杀》、《子弹横飞百老汇》、《百老汇的丹尼·罗斯》等影片。《星辰往事》《无线电时代》《人人都说我爱你》、《汉娜姐妹》等影片均以纽约这座城市为大环境, 作者从不同的反面描绘了这个他生活的城市。《曼哈顿》展示出纽约式的浪漫, 《无线电时代》使人怀念旧时代的纽约, 《好莱坞式结局》里大放光彩, 使人流连忘返的魅力之都。浪漫的爱情故事《午夜巴塞罗那》也是如此, 伍迪·艾伦说:“巴塞罗那是一座色彩斑斓、充满了妙趣横生的浪漫意外的城市, 每当说起它的名字, 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恒久不变的爱情主题, 似乎除了巴黎之外, 巴塞罗那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个将浪漫风情当成全部的城市了。”伍迪电影中的城市, 风姿绰约, 千姿百态, 看罢电影总是令观众神往。

二、情感欲望

伍迪·艾伦说爱是徒劳的。《午夜巴黎》中伊内斯面对自己母亲对吉尔的质疑, 辩解道, 吉尔很聪明, 也很成功。从她断断续续的诉说中, 我们不难发现她不能肯定自己的未婚夫是不是自己所要嫁的人。电影并不如传统的好莱坞式爱情电影, 男女主角相遇、相恋经过一系列挫折最终过着幸福的生活。“男女之间开始一段关系, 然后某种东西逐渐消磨褪色。他们开始时满怀信心, 每个人都发誓要忠诚, 要爱得轰轰烈烈, 要矢志不渝, 可是你等六天、六个月或者六年, 或者随便多长时间以后再去看, 一切就不知怎么搞的了不作数了, 要不就是, 某些东西已经从某个时候起不对劲了。”【2】最终, 吉尔和伊内斯都选择了面对自己的内心, 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

《午夜巴塞罗那》中的爱情最为复杂, 一个男人与三个女人之间的爱恨纠缠, 这种爱甚至超越了性别。维姬与克里斯蒂娜两名性格迥异的好友面对陌生男子安东尼奥的赤裸邀请, 一个愤然生气, 一个欣然接受。维姬在于安东尼奥的交往中慢慢地爱上了这个男子, 但她心中的道德底线却不允许她一再的跨越雷池, 这种压抑的爱对她是一种折磨。相比之下, 克里斯蒂娜却十分的快乐, 她不仅与安东尼奥相恋, 甚至于安东尼奥的前妻玛丽娅·艾琳娜相爱, 看似不可思议的两女一男爱情就这样发生了。看似荒诞的爱却使克里斯蒂娜重新认识了自己, 发现了自己的别样的摄影才华。维姬最终还是回到了未婚夫的身边, 过上了平淡无奇的生活。

伍迪·艾伦一生有过三次婚姻和两次漫长的情人关系。现任的妻子是其养女, 两人年龄相去甚远。从他自身的感情史中我们不难发现, 伍迪对于爱情的执著。爱情就是遵从于自己的内心, 与其他一切都无关。这种纯粹的感情在当下这个物质当道的年代已为稀物。

三、魔幻与现实

午夜一到, 吉尔便乘上那辆汽车进入自己的理想世界, 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毕加索等艺术家相继登场, 吉尔与他们促膝而谈。最后吉尔还是回到了现实世界, 这一趟“午夜之旅”使他最终与自己心仪的女人牵手, 收获了全新的爱情。“在幻想生活里, 我们欲望的表达会出现、再出现, 其出现就像钟表一样有规律, 和现实生活之全然不可预知进行一个鲜明的对比。但同时他也说道, 对于很多人而言, 现实却是有一种一成不变性, 枯燥的工作, 令人不堪忍受的婚姻, 对事情出现转机不抱希望的心理, 这种一成不变要求我们在机械的幻想所带来的短暂安慰中寻求逃避。”【3】

伍迪·艾伦的许多电影都用一种独具匠心的手法, 将人带领到与现实生活截然相反的梦魇之中。《艾丽丝》《变色龙》、《爱与死》、《开罗的紫玫瑰》、《俄狄浦斯的烦恼》等都使用了这种手法, 通过神奇的魔法使得主人公解决了许多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荒诞, 从侧面反映出导演面对现实的无力与悲观的人生观念。电影里“现实和看似幻想的神奇融为一体, 现实和非现实的界限被打破, 现实的元素被神奇的组合在一起。在电影的独特的真实性前提下, 在现实中可能存在的神奇事物被‘如实’的表现出来, 这种银幕现实和物质现实的落差更加强了现实的神奇色彩。”【4】伍迪·艾伦几乎每年一部电影的诞生使得他一年几乎有十个月的时间活在虚构的世界里。生活在电影世界里, 也是伍迪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与对抗。

狂热的城市情结, 不同与“好莱坞式”的爱情叙事, 以及通过“魔幻”来反衬现实无奈的手法使得伍迪·艾伦的作品早已在美国电影中独树一帜。伍迪2012年的最新作品《爱在罗马》还未上映, 但从电影的名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一贯风格, 让我们一同期待这位大师的新作品。

摘要:伍迪·艾伦作为本世纪多产的电影导演之一, 其作品题材也十分多样。本文以《午夜巴黎》为例, 从城市情结, 情感欲望, 魔幻与现实三个方面分析其电影的叙事特点, 揭露电影背后导演独到的个人风格。

关键词:《午夜巴黎》,城市情结,情感欲望,魔幻与现实

参考文献

[1]董铭.《午夜巴黎》:美国中产阶级的文艺梦.《沪港经济》, 2011年09

[2][美]理查德.席克尔著;伍芳林, 译.《伍迪.艾伦电影人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92页

[3][美]理查德.席克尔著;伍芳林, 译.《伍迪.艾伦电影人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5页

篇4:跟随《午夜巴黎》

出没于《午夜巴黎》的画家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出现片段:海报中,导演伍迪·艾伦选用了著名画家梵高的世界名画《星月夜》烘托气氛,巴黎的街道景色与梵高名画《星月夜》中的天空搭配,简单却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出现时段:电影海报

克洛德.莫奈 Claude Monet

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出现片段:影片开头吉尔和未婚妻相依在湖畔旁,吉尔望着曾被莫奈画过的睡莲,流连忘返,并坚持要搬到巴黎居住。

出现时段:04’18”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

西班牙艺术家、现代派绘画的创始人

出现片段:男主角第二次穿越的夜晚,在格特鲁德?斯坦因住所,男主角倾听毕加索的创作心声,出现了毕加索作品《沐浴者》。

出现时间:35’54”

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í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

出现片段:在男主角第三次穿越的夜晚,包括曼瑞在内的超现实主义三人组一起聊天。

出现时间:54’54”

亨利.马蒂斯 Henri Matisse

法国野兽派画风创始人

出现片段: 马蒂斯把自己的作品卖给斯坦因,在男主角第五次穿越的夜晚。

出现时间:64’32”

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

法国后印象派领军画家

出现片段: 第五次穿越夜晚,高更与罗特列克、德加、阿德里亚娜、男主角聊天。

出现时间:79’13”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

法国印象派画家

出现片段:第五次穿越夜晚,德加与罗特列克、高更、男主角、阿德里亚娜聊天。

出现时间:79’13”

那些画,那些人你不可不知的欣赏之道

星月夜下的塞纳河畔——从影片的海报开始,梵高、高更、莫奈、毕加索、德加、马蒂斯、达利等名画家名作品依次登场。巴黎的生活深深影响着这些画家们的创作,正如海明威所说:“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它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座流动的盛宴。”对于这一场盛宴,你打算从哪里开始品味呢?

电影中最先提到的画家便是印象派大师莫奈。莫奈以讽刺漫画起家,到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系列绘画创作,即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连续画同一个物体,如《谷堆》、《睡莲》等组画,至此奠定了他在印象派画家中的重要地位。莫奈对绘画穷尽了一生的热情,即便在双目面临失明的威胁下,仍坚持创作。《睡莲》组画便是画家74岁高龄时着手创作的,一直画到他86岁去世,前后历时达12年之久。

体味用光用色之巧

画面中每一朵睡莲都是由莫奈亲手种植的。这片幽静的水域坐落在位于巴黎40公里外的爱蒂河与塞纳河会合之处。他更在自己的宅第之中设计了一座“水上花园”:池塘上架设着日本式小桥,池塘周围种满垂柳和各种花卉。这个花园就是莫奈晚年的自然调色板,庭院里开放的睡莲,明灭不定的月光以及季节变化带来的各种不同颜色,都被描绘在画布之上——《睡莲》由此诞生。全画堪称光与色的完美展现,这样的睡莲组图,与其说它是用色彩表现大自然的水中睡莲,不如说它是用水中的睡莲表现大自然的色彩。

出生于西班牙南部马拉加的毕加索从小就热衷于绘画。1904年,正是风华正茂的他来到巴黎,邂逅了红粉知音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与阿波利奈尔、马蒂斯、斯因坦、德兰、布拉克等诸多绘画界名流交好。毕加索爆发出了火焰般的创作激情,大批经典画作由此产生。作为现代艺术立体派的创始人,毕加索不仅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同时也影响了各种流派的产生和发展。

体味线条之粗犷刚劲

如《午夜巴黎》中呈现,毕加索在巴黎孜孜不倦地学习,他几乎毫无遗漏地涉猎了所有艺术品。在一次参观了特罗卡蒂罗博物馆的非洲黑人制作的各种面具后,毕加索灵感迸发,《亚威农少女》横空出世。亚威农是巴塞罗那一条妓女街的名字,画面中描绘了五个妓女的姿态,各不相同。柔婉的女体在毕加索的笔下开始有了粗犷的轮廓,色彩也不再那么明显。一张女人的大脸上,长着一只眼睛,鼻子很长,一直连到嘴边……人们发现,毕加索的画中蓝色、黄色占据了主导地位,人物逐渐变得粗大、笨重,而蕴含的感情却更加细腻和深刻。

原本出生在巴黎的高更却在秘鲁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期,从小目睹了殖民地人的悲惨生活。曾经一度屈从于父亲的意愿从事股票经纪人的工作,但最终难以压抑内心对于绘画的热爱,投身于职业画家行列。他喜欢彩绘蛮荒土著文化与生活,作品中常常跳跃着艳丽的色彩。他曾与梵高共同生活了两个月,但却导致了梵高割耳的悲剧。两度奔赴大溪地岛定居,最终在贫病交加中辞世。

体味构图之妙

画家高更逃离文明社会,远赴大溪地岛并爱上了那片土地。这幅名作堪称高更遗作,左右长及4米的大画卷,装饰性的平面画风体现了画家独有的魅力,更有一种神秘深沉的意境。

之所以被称为遗作,是因为高更在完成本作品之后试图自杀,但以失败告终。整幅画由出生到衰老大约分成三段,正好符合画名的寓意。画面以右下角的婴儿起始,穿插姿态各异的人物形象,犹如故事一般向左展开。行至左端,老妇登场,最终以白鸟收尾。关于这充满哲学意味的标题,画家本人并没有留下明确的解说,但一般认为整幅作品意示了人类的一生。

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敬请体味画家对大溪地人、自然、原始的生活方式产生的深刻共鸣,以及倾注在这幅集大成之作中的巨大热情。

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弯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出炫目的奇幻景象。 11颗星辰就像是悬在夜空中着火的陨石,摇摇欲坠。几近骚动的线条时断时续,暗示着不稳定性。云朵与山脊之间组成的线条宛如一条巨龙,不安分地蠕动着。

暗绿褐色的丝柏树像一股巨形的火焰,由大地的深处向上盘旋。树枝周围血红色的镶边则预示着它正尽力挣脱地心引力,渴望直刺向急流涌动的天空。

出生于荷兰的梵高早年的画作风格显得阴郁而沉重,1886年,33岁的梵高第一次来到巴黎,这里的一切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两年之后梵高又离开巴黎前往法国南方阳光明媚的小城阿尔,从这时起他的画风逐渐倾向新印象派,色调也活泼起来。这一年的圣诞前夕,他与好友高更大吵一架后,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并用信封装好送给了阿尔当地的一名妓女,请她“好好保存”。隔年,他自愿住进圣雷米村的精神病院疗养,同时发奋作画,《星月夜》正是这期间的代表作品。

体味笔触之夸张凌厉

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月夜》中永存。灿烂的星辰热烈燃烧,漩涡似的云朵飘在紫蓝色的雾里,鬼魅般的丝柏树伸向天空——这正是梵高宛如噩梦般的风景变形。不同于一般印象派画家喜爱用清淡柔和的笔触来表现朦胧的夜空,梵高的每一笔都好像是刀斧砍在画布之上。失眠的夜中,梵高起身扶窗仰望,整个夜空像漩涡般地旋转扭曲,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们从诡异的夜幕和绿树中仿佛可以窥到梵高狂热、紊乱的精神状态。这幅画折射出作者对于人生不确定性的隐忧,次年梵高孤身一人于金色的麦田之中饮弹自尽,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也终结了他狂放的才思。

当巴黎社交圈流行上剧院看芭蕾舞剧,德加却舍弃精心设计的演出,反而迷上舞者幕后的练舞人生。他以敏锐的眼光观察她们,展现出舞者最不经意的真实面。德加在光与色的流动中,描绘这一群常年过度劳累、严格训练的普通人家的姑娘们,表现她们在创造美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在白手套和法郎主宰的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这群苦练舞蹈的少女却美得让人惊艳。坐在背景最右方的三个妇人是前来监督自己女儿的母亲,表情挑剔而刻薄。只有真正与她们谙熟的人才能够捕捉到这一生动的神情。

德加出身于巴黎一个金融资本家的家庭,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芭蕾舞者是埃德加·德加最喜欢的绘画题材,他的一生大约一千两百件作品,其中有超过三百件都在描绘芭蕾群星。电影《午夜巴黎》中,德加在后半部出场,他帮朋友邀请阿德里亚娜设计芭蕾舞的服装。德加是印象派中以传统精确素描与印象派色彩风格绝妙结合的典型画家,被称为“古典的印象主义”。相对于大自然的光彩,他更偏爱彩绘芸芸众生的工作之美。

体味浮华世界与无常命运的画面寓意

画作中呈现的场景很平常:在歌剧院的舞蹈教室里,穿着纯白色芭蕾舞衣的少女们正准备做舞蹈练习:有的少女正在整装,有的则心不在焉地看着同伴们。这是没有一点造作的练舞情形,就像是平常走过舞蹈教室时的情景。

在德加的时代,芭蕾舞是绅士和淑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上流社会审美趣味、品格高下的标准。德加是芭蕾舞艺术的忠实爱好者,他参观演员的排练,欣赏她们的演出。他甚至常常去找演员的母亲们谈心,她们多半是把女儿当成摇钱树、每天都要到场精心守护女儿的中年妇人。为了真正地了解她们,芭蕾剧院的舞台前后,成了德加每天必到的场所。

树木的线条完全都被简化了,只用黄、红、绿等几个对比明显的色块来代替。不讲究工整的线条和明暗景深,但反而有一种原始奔放的美感和热情。大地是鲜嫩的黄色,明艳而灼热,画中所有人的热情都汲取自这块火热的土地。用原色的铺叠作为背景,人们在林间跳舞、嬉戏、吹笛、放牧、接吻或者什么也不做,就是晒太阳、享受人生,马蒂斯用缤纷绚丽的色彩描绘繁荣喜乐的林间花园,让人一看就觉得温暖快乐,生活的甜美丰沛尽在于此。

原本在律师事务所做办事员的马蒂斯过着平淡的生活,21岁那年,他因阑尾炎住院期间为了打发无聊时间开始画画,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并成为了“野兽派”风格画派的领袖。马蒂斯一生都在做着实验性探索,在色彩上追求一种单纯原始的稚气。他向东方艺术吸取了许多平面表现方法,他的画面总是富有一种装饰感。

体味色彩之热烈奔放

画中弯曲起伏的线条以及富于原始稚趣的人体造型,让“生活的快乐”这一主题呼之欲出,甚至会让人觉得“浅显”。这幅画直接源于马蒂斯1905年夏季在西班牙边界附近的柯里欧尔渔村的生活。或立或卧的人们都没有穿着任何衣服,一对对拥抱、热吻的情人则毫无遮拦地释放出自己的热情——这就是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在欧洲人头脑中萦绕的摆脱尘世丑恶与烦恼的神秘乐园。

在电影《午夜巴黎》中,穿越后的男主角感叹马蒂斯把自己的一幅作品以500法郎卖给了斯因坦兄妹,调侃道“要不我也来六七幅”。虽然在当时马蒂斯的画作被“名门正派”们斥为“不入流”之作,但后世对他的评价却高出了马蒂斯自己的想象。

有棱角的平台上有棵干枯的树干,树干上还挂着一个软表,稀释得简直就要淌下来,就连表针都被拉直了,一切固体在这里都被“时间”无情地拉伸。

海面是一片虚无缥缈的景象,虚幻得让人迷失。但同时却又能看见岩石的倒影。让人在虚幻和现实之间游移不定,给人一种怪诞的感觉。诡异的画面其实映射着现实的残酷。作者精心侍弄他的画笔在画布上“做梦”,荒诞的梦境让人觉得恐慌不安,画中的一切看似真实,却又那么不合理;然而处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现实社会的诡谲气氛不也同样令人费解?

达利是巴塞罗那菲格拉斯一个公证人的儿子。他自幼显露出绘画天赋,14岁便在家乡举办画展,这使得他的父亲全力支持他画画。1921年,他进入马德里美术学院,虽然脾气古怪,但学习绘画时却沉着踏实。在学生时代,他迷上了弗洛伊德的梦境和潜意识的著作。1928年,达利到巴黎拜访了毕加索和米罗,不过这次访问对他影响更大的是已经在巴黎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两年多的超现实主义。

体味梦幻色彩中包含的现实寓意

远方是达利的故乡克鲁斯海峡,唯一的枯树不是长在土里,而是长在桌案上;画中有着四面钟,其中一面贴着桌台,仿佛随时溜下去,钟面还停着一只苍蝇,让人有一种光阴正飞逝腐败的联想;旁边红色的金属怀表上爬满了蚂蚁,好像时间一点点被啃噬搬移。画中的色彩也十分特别,那些明亮的黄色和绿色,具有强烈的不和谐感,从而增强了画面的梦幻色彩——这个西班牙人是一个天生的超现实主义者,他的绘画是细致逼真与荒诞离奇的奇怪混合体:从局部上看,每个细节都是真实细腻的,但是从总体上看,他们全然没有视觉逻辑的条理性,因而会带给人们梦魇之感。达利的到来给超现实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契里柯等超现实主义画家强调纯自动和偶然性不同,达利即使在表现潜意识的梦幻时,也总是保持着某种清醒的有意识的状态。

篇5:《午夜巴黎》优秀观后感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1

他,奇丑无比,刚出生便遭人唾弃,被人遗弃。低沉的如怪兽般的嘶吼,如野兽般的身躯令人畏惧。

她,美若天仙,有着动听的嗓音,优美的身姿,迷人的舞步,所有人都为她倾倒,她就像女神般活在人们心中。

他是一位敲钟人,钟就是他的朋友。

她是一位吉普赛女郎,身边的山羊就是她的朋友。

偶然的一次机会,他遇见了她,看见了她优美的舞步,听见了她悠扬的歌声,他被她的美吸引了,他爱上了她。

当他被绑在广场上示众时,遭受围观者的嘲笑和辱骂,只有她将水送到他的嘴边。他用着类似怪物的语调,含糊不清地直说:“美……美……”,流下了眼泪。

而她却始终爱着英俊的军官弗比斯,在弗比斯被人刺杀,在她被当做凶手押至法庭审问时,她唯一关心着的是心上人是否还活着。但此时此刻,弗比斯早已另寻新欢去了。

始终留在她身边,关心着她,照顾着她的,是那个敲钟人——卡西莫多。他为了她,不顾危险,将她从绞刑架上救下;他为了她,在圣母院的墙上跳上跳下,只为了摘集壁缝中生长的野花逗她开心;他为了她,拉住他的情敌,断断续续地恳求着:“你别走……别走……她在上面……她要见你……”;他甚至为了她,与他的养父——他唯一的亲人反目成仇,亲手把他从圣母院上推了下去……

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圣洁、无私、崇高,不加任何修饰,不是因为金钱,也不是因为权利,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美好而真挚的情感,它超越了空间地存在,超越了生与死!

但弗比斯却是这般冷酷无情,只是为了名利,抛弃善良的吉普赛女郎,为了讨好未来的妻子,不念旧情,将正在广场上跳舞卖艺的她赶走。

呵!多么绝妙的讽刺,多么鲜明的对比!也正是在这样的对比中透出一道神圣的光,它纯净得不带任何杂质,它拥有能够穿透一切苦难的力量。于是,人们被震撼了,被感动了,也被这道光净化着……

谁许谁地老天荒?谁给谁地久天长?

要我如何去歌颂这伟大而不朽的爱?

走出教室,我仿佛听见了神圣的钟声在头顶上方回响,经久不息……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2

《巴黎圣母院歌剧》是由巴黎著名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唱片小说而诞生的。雨果(1802~1885)生于法国东部的贝藏松。父亲是拿破仑手下将军,母亲是天主教徒,保皇主义者,少年时期的雨果受母亲的影响较大。1851~1870年,雨果流亡比利时,伦敦和英国的一些海岛。1870年回法国定居。雨果15岁所作的诗,就被法兰西学院嘉奖,1822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颂歌集》和第一部小说《冰岛上的魔王》。1831年出版了《巴黎圣母院》。雨果于1885年逝世,法国人民为他举行了国葬。300万人来到了他的灵柩前哀悼,他在专门安葬为伟人的巴黎先贤祠安葬。雨果不仅是伟大的作家,还是出色的画家,摄影艺术家,一生斗争不息的政治家和人道社会主义先驱。

歌剧《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歌剧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加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富洛娄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

此歌剧演出分为了两幕。第一幕从〈大教堂时代〉开始由葛林果主唱,刚开始的声音很嘹亮但又不失掉雨果在原作中对巴黎建筑群所描写出史诗般的感觉,再加上演唱者葛林果的外貌俊朗棱角分明,很符合一个法国行吟诗人的浪漫气质,使开场的演出很让人的眼睛为之亮起来,而耳朵就更是十足的享受。开始然后是〈非法移民〉由克娄潘唱,将那些无家的游民的真实写照唱了出来,他们的命运是社会造成的,是社会的阶级和不公平带来的,所以克娄潘的强调是和义愤填膺的是充满了抗争和控诉的,正如他在后面的几出戏中都唱到了“控诉”“推翻”字样的唱词。〈弗侯洛的出场〉将弗侯洛出场仿佛就是在预示悲剧。弗侯洛的扮演者的唱腔不是很能让人一听就记住,但你一听到他的声音,你就能感到他声音是被压抑了的,听到他压抑的灵魂虽然是博学的,是近乎于神人的,但是你却能分明的听到他的声音的最下层是无助的,是人性的。让后是〈波希米亚的女郎〉艾丝梅拉达的出厂让全场的人为之激动,能感到周围的人有点躁动的感觉,毕竟她太美了(虽然我坐在二楼)几乎看不清楚她的脸,但是从舞姿中,我就不由得感到了那个在广场上舞蹈,充满了活力,美丽,善良,无暇。〈在愚人教皇〉中,伽西莫多出场了,他的外貌相信所有看过原著的人都能大概的想象出来,但是他怎么走路,怎么敲钟,等等他动作的姿态是什么样子的呢?看到他借助手臂的挥舞来做走路的动力时,一切就豁然了。但是一想到他即将在两个小时后的悲惨结局,又让我很为他伤怀。他的声音有一点的嘶哑,但这时却是显得无忧虑的,比之见到了艾丝梅拉达及以后不能的到她的爱的悲痛欲绝,愤恨上帝的不公的声音要让人欣慰得多。第一幕结束于〈命运〉这个刻在圣母院墙上的希腊字上面。(好象是这么写的ANARKIA)

第二幕由〈佛罗伦萨〉开始,又两位唱者开始,声音交融,嘹亮。中间的过程显得很紧凑,很有张力,像弗侯洛对艾丝梅拉达的侮辱那段,当眼看纯洁的她将被人猥亵时,伽西莫多的出现让人为之雀跃,虽然大家都知道会有这一个场景出现。最后的结局相信大家也都知道,艾丝梅拉达死于绞架,伽西莫多为爱而死。最后伽西莫多在爱人身边是在声嘶力竭的吼着,是在对世间一切的不平做控诉。最后伽西莫多不停的唱着舞吧,我的艾丝梅拉达。摧心肝啊。至于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卫队长腓比斯以及他的情人百合。腓比斯的声音有一点像葛林果,都有一股的浪漫和优雅在里面,但是能听出来他性格中有那种放荡不羁的感觉,虽然在对艾丝梅拉达的情话中显得很真诚,但是,正像所有的爱情一样,都仿佛是沙翁笔下〈仲夏夜之梦〉中被迷了眼睛的恋人一样,是迷糊着的。所以在被弗侯洛刺伤,为挽回和百合之间的爱,竟然无视曾经山盟海誓的爱人,让她走上绞架…

总的说来,这出音乐剧很是漂亮,不论是从演唱者的声线还是整个舞台的表演上,都是很有美感的。音乐是生动的,活泼的,又不失严谨和庄重。舞台的表演是绚丽的,灯光效果很不错,跳舞的人舞姿也很矫健,特别是那些扮演游民的人,将游民的尽管生活在最底层,但仍然生机无限的精神跳了出来。舞台场景的布置也很有心意,应该说音乐剧的布置是很麻烦,要求很高的。高雅艺术带给人美的享受,是很让人振奋的,精神上不能不说得到了一定的升华。

当最后看着伽西莫多倒在艾丝梅拉达的身上,接着演出结束,全场一黑,然后看着所有演员一组两人两人的走出来,当看到伽西莫多和艾丝梅拉达扦手向我们走来的时候,心情是很激动的,当然全场的观众也位置欢舞起来了

看完此歌剧后伴着纷纷的感情,心中悠扬的仍然是那十多支每首都漂亮的曲子。晚上入梦还是曲子在响,进谈早上起来依然,迫不及待的想和大家来分享。像里面葛林果的〈月光〉一样美,像克娄潘唱的〈异乡人〉一样激动人心。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3

“从绞刑架上解下来的爱丝美拉达的尸体,被人们放在蒙孚贡大坟窟里,卡西莫多找到她之后,静静地躺在她身旁。两年之后,人们发现了两具紧紧抱在一起的尸骨。当人们试图分开他们时,尸骨便化为尘土。”

“生活真美……”

很早就听说过卡西莫多这个最丑又最美的人,电影《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Paris)》好像自己很小很小的时候看过,那时候什么都不懂,这次观看,似曾相识的恍惚的画面渐渐清晰……

电影119分钟,可带给我们的却许多许多……

好像一面镜子,每一个灵魂都被真实地映照出来。关于王室、宗教、平民;美与丑;正义与邪恶;欲望与爱情;人性与虚伪,这里什么都有。浪漫又残酷,讲的是爱情;脆弱又真实,说的是人性;压迫下的反抗,讲的是希望……

卡西莫多被做为后世相传的“心灵之美”我的理解是爱情使然,并非他有多高尚和多善良,只能说他很忠诚很执著。起初他是因感恩之心救了爱丝美拉达,只因在他受刑最饥渴的时候她给了他水喝,然后又被她的美貌所倾倒,最后深深地爱上了她。他没有英俊的外表,也没有动人的语言,用一颗真挚的心,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她。“这里是避难所,你不要出去,那样你就没有了,那我也不在了……”“我长得很丑,你不要害怕,我笑起来更丑,但我喜欢笑,这样我会开心些……”某一日教堂传出的响彻不停的钟声,是他的最快乐的笑语……“如果不是她爱你,我就杀了你(孚比斯)……”“你去睡吧,这里有我呢,他们想害你,你去睡吧……”最后的最后他们终于“睡”在一起了。卡西莫多爱爱丝美拉达……

爱斯美拉达我喜欢她的善良坚贞自由奔放执著和正义感。她会为了救人宁愿把自己“嫁”出去,又不愿屈从这种无爱的“婚姻”;她执著的追求自己的爱情,教她的小羊念着情人的名字,为了孚比斯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即使是自身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牵挂的还是他……爱斯美拉达爱孚比斯……

孚比斯爱地位和权势,爱金钱和美女,他那程式化的语言“如果我有妹妹,我爱你胜过爱她,如果……”他的语言适用于他的万千宠爱~他的爱情只臣服于利益……

干果阿这个爱斯美拉达名义上的丈夫虽然没有与绞索配对,但是活着也非常可怜,他那虚伪空洞的诗比垃圾还不值钱,怪不得乞丐王国中的女人连最老最丑的都不愿意和他攀亲。不仅仅是他身体上的单薄,他的人格也和他的诗一样……

副主教弗罗洛也爱她,“在人世间我只有痛苦。她长得那么美,难道是我的过错?她舞跳得那么好,难道是我的过错?她能够使人发疯,难道是我的过错?”欲火中烧使她刺杀孚比斯,爱恨交织使他在爱斯美拉达受刑日去为她祈祷为自己忏悔,当发现她没死时,这种欲望渴望在煎熬中疯狂,一触即发,可这种疯狂又被压抑无法释放。他是个影子,也只能是个影子,灵魂虽在,心其实早已随着爱斯美拉达而去了,或许只有圣母院墙壁上深深地刻着的那个女人的名字知道他的爱……我喜欢弗罗洛,尽管会有人说他道貌岸然,会说他虚伪与残忍,谁的过错?……

“你不是一个人,因为还有梦陪着你……”

“生活真美……”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4

1831年2月,雨果为我们留下了一段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那样一个教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时代,他呐喊出了新时代的要求;在现代这样一个物欲充斥的社会,它让我看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

敲钟人卡西莫多——他丑,他聋,但这不是他的错,而是命运的不公,为此他失去了被爱的权利。他时常用类似野兽的声音支撑起一个被遗忘的灵魂,为人们显示他的存在。然而当面对美丽的吉普赛姑娘艾丝美拉达时,他的那句“我笑的时候更丑,不过只要开心我就笑”“让你害怕,我很难过”,让本想嘲讽他的我如此难受。

他的尊严随着神父的手指向下弯曲而一起跪下了,却在艾丝美拉达那里找了回来。当卡西莫多不顾一切地将奴役他的神父从艾身上拉开时,他站了起来——顶天立地。

当屏幕上显示剩余时间为31分55秒时,全场因为卡疯狂地敲钟而哄堂大笑。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我相信,艾在那一刻展示的舞姿最真诚、最纯洁,没有任何功利,因为在她面前的是一个外表丑陋却值得信任的灵魂。他伟大得让艾在那一刻足以淡漠生死;

当钟声齐鸣,当卡西莫多以他特有的方式尽情敲钟时,那一瞬,他与我们没有什么两样——他不丑,他不聋;

当钟声传遍整个城市,当艾惊恐地离开,当他依旧旁若无人地在绳索上跳跃时,我感到了他的快乐与充实。“疯狂”的他在那一刻不再受人指使,不再是阶下囚,不再受人嘲笑……他拥有了自己的世界。

卡西莫多从未想过要占有艾丝美拉达,那份超出男女卿卿我我的大爱,用艾的话说就是“他太老实”。那几束漂亮的白花和一句让人心酸的“这花是他给你的”,让我热泪盈眶;不断出现的“行行好吧”让物质上的瘦骨如柴与卡西莫多精神上的丰实对比地如此强烈;众人强行破门之际,凛冽的寒风与卡西莫多千方百计所铸造出的人性的温暖,让艾在教堂、也是在人间的最后一个夜晚如此动人……

容颜太美,会把努力遗忘。

艾丝美拉达说他可怜,而我却不这样想。虽然他御敌的椽子成为众人利用的工具,尽管他看到艾的倒地无助地伸出双手,高喊“没戏了”,但他懂得一切因道貌岸然的神父而起并给了他应得的下场;艾的出现让他悟到“生活多美”。在坟墓中,灵魂的高贵与平庸是没有区别的,但一个灵魂紧紧抱住另一个灵魂的真诚和化作尘土的凄美,让我忽然意识到,也许他们应该去天堂,那罪恶的社会岂是这等纯洁的灵魂安身的地方。

卡西莫多,你可知道,在这世界上,没有哪种爱的名字叫卑微。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5

今天中午无意调电视,发现央视六套电影屏道正在播放《巴黎圣母院》,想来还没看过这本名著,正好借此机会了解故事梗概。随着电影情节的深入,我只觉得内心很沉重,尤其是每次看到卡西莫多时。

电影的主要人物:善良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虚伪残忍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外貌丑陋内心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懦弱的穷诗人皮尔卡.甘果瓦,花心薄情的皇家弓箭队队长菲比斯。

爱斯梅拉达在格莱弗广场上跳舞谋生,被教会的人抓住要投入监狱,路过的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被爱斯梅拉达的美貌所吸引,下令放了她。愚人节那天,爱斯梅拉达被丐帮的小偷队长要挟去广场上跳舞,美丽的舞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过来观看,穷诗人甘果瓦也被迷住了。卡西莫多在角落里也在观看爱斯梅拉达跳舞,因外貌残废畸形,被民众选为“愚人节之王”——巴黎最丑的人。众人抬着戴着王冠的卡西莫多,在圣母院前面的广场上欢呼游行,闻讯赶来的副主教弗洛罗生气地摔了卡西莫多的王冠,命令他滚回去。爱斯梅拉达因跳舞又被教会的人抓到圣母院里了,她求弗洛罗放了他,道貌岸然的弗洛罗要求她以灵魂换得庇护,被爱斯梅拉达拒绝,气急败坏的弗洛罗指使卡西莫多去抓爱斯梅拉达。甘果瓦听到爱斯梅拉达的求救声赶忙跑出去,被卡西莫多打倒在地,接着皇家弓箭队听到动静赶过来,弓箭队队长菲比斯救下了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也被他们给抓了。甘果瓦醒来误入了“奇迹宫”大厅,那里是乞丐、小偷等聚集的地方,外人闯进去就要处死,除非有个流浪女愿意要他。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爱斯梅拉达忽然出现了,她心地善良,不忍看着这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死于非命,表示愿意嫁给他,和他结成了名义上的夫妻。第二天,卡西莫多被绑在广场上鞭打示众,遭受着围观者的嘲笑和辱骂,在烈日下的卡西莫多口渴难忍,喊着“水,水”,围观者继续嘲笑着他,朝他砸了一个水壶,副主教克洛德在人群中走开了,只有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嫌,在众人的惊讶中跑到广场上把水送到他的嘴里,这个举动让卡西莫多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把爱斯梅拉达留下的水壶带走珍藏了起来。

爱斯梅拉达爱上了外貌英俊的菲比斯,他们在一间酒吧约会。甘果瓦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副主教克洛德。妒忌的副主教披着黑衣藏在酒吧门外,把菲比斯刺伤后逃走,爱丝梅拉达被当成女巫抓了起来。爱丝梅拉达的陈诉没有丝毫作用,在严刑逼供下只得认罪。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到监狱继续游说爱丝梅拉达委身于他,以得到他的庇护,被爱丝梅拉达拒绝。第二天爱丝梅拉达被送上了绞刑架,即将行刑,卡西莫多在钟楼顶上想办法以最快的速度下来,冲进刑场,把爱丝梅拉达从绞刑架上救下来,扛到了巴黎圣母院,因为那里是圣地,是世俗法律无权管辖的地方。

卡西莫多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爱丝梅拉达,逗她开心,在她睡着后守护她,为了爱丝梅拉达想要的自由,卡西莫多跑去找菲比斯,然而菲比斯不过是个逢场作戏的花花公子,早就不管爱丝梅拉达的死活了。副主教弗洛罗知道卡西莫多久了爱丝梅拉达之后,跑去钟楼顶上想要强占爱丝梅拉达,一向对他唯命是从的卡西莫多听到爱丝梅拉达的呼救声,冲上去竭力保护爱丝梅拉达不受凌辱。副主教眼看自己的邪欲无法得逞,动用权力让法院逮捕爱丝梅拉达。甘果瓦得知这一消息后,号召“奇迹宫”的流浪汉们赶到圣母院来营救,钟楼顶上的卡西莫多误以为他们是来杀爱丝梅拉达的,把爱丝梅拉达藏起来后,不停地从楼顶上仍建筑材料、火把,流浪汉们死伤惨重。混乱中,克洛德跑到钟楼上,想抓爱丝梅拉达,爱丝梅拉达在逃跑的过程中拉响了钟声,卡西莫多听到钟声,知道爱丝梅拉达有危险,立马跑去救爱丝梅拉达,克洛德用匕首扎了卡西莫多一刀,卡西莫多最终将克洛德顶在墙上,墙上有一把刀,克洛德死了。这时,甘果瓦通过绳索已经爬到了钟楼顶上,爱丝梅拉达向卡西莫多解释,这是她的爱人。与此同时,教会的人带着官兵来抓爱丝梅拉达,卡西莫多把爱丝梅拉达和甘果瓦带到一个密道,告诉他们这个密道可以通往格莱夫广场,临走时,爱丝梅拉达吻了卡西莫多的脸颊。卡西莫多在斗争中寡不敌众,最后被逼着爬到了教堂外围,躲闪中他抱住了一个雕像的头,随后脚下一滑,摔下去了。他最后留下了一句“为什么”,意味深长。

电影情节可能有改编,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原著很有必要抽时间读一读。

篇6: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优秀

——卡西莫多啊,你的一只眼睛失明了,你的耳朵聋了,你的大脑袋上倒竖着棕红色的头发,臂膀之间突出一个大驼背,整个下肢完全错了位,双脚又肥又宽,一双手大得出奇。你丑陋的外貌使你被人遗弃,被克洛德收养,被扔在钟楼上敲钟。你被人们同情,鄙夷,怜悯,哀叹,所以当你被选为丑大王被人们抬起时,你笑了,现出一副辛酸又鄙夷的喜悦神情。这是人性的无奈吧!

——卡西莫多啊,你为了克洛德的收养之恩不惜为他做坏事。那么美丽可人的姑娘爱斯梅达拉,你竟也肯下手。她侥幸被人所救,从此爱上那个英俊的军官,而你则被绑在广场上示众,烈日当头,口渴难忍,还要遭受围观者的辱骂,只有这个被你伤害的女子不计前嫌给你送上了水。貌似愚钝的你,感动了,流泪了,你已经记住你不会再伤害她,你要保护她。当你还不知道的时候,爱情就悄悄地来了。

——卡西莫多啊,你是如此的重情重义。爱斯梅达拉被人当作女巫抓起来,就在她要被处死的那一刻,你不顾一切冲上了法场,将她救下,带到圣母院的钟楼,那个世俗法律无权管辖的地方。可是你一个人的力量如何能够,爱斯梅达拉仍是被吊上了绞刑架。除了将那个把你养大,外表光鲜,实则道貌岸然,狂妄恶心卑鄙下流的副主教克洛德推下钟楼,你又能做些什么呢。你从心底发出哀号:“噢,我所爱过的一切啊!”你在钟楼之顶看着刑场的爱斯梅达拉被处死,你那有生以来仅流过一滴眼泪的独眼如今却是默默滴落成串的泪珠。你还是没能挽救她的生命。

——卡西莫多啊,你令所有人震惊。你在你所爱过的两人死去的当天失踪了,没人能找到你。两年后,人们来鹰山墓地,他们在惨不忍睹的残骸枯骨中寻找一名公爵的尸体,却意外发现了两具骷髅,一具以奇特的姿势抱着另一具。其中一具骷髅是女性,上面还有白布残片。紧紧搂抱这具骷髅的另一具骷髅是男性,只见那具骷髅脊椎骨歪斜,脑袋缩进脖腔里,一条腿短一条腿长,不过脊梁骨没有断裂的痕迹,显然此人是主动来此长眠的。有人把他搂抱的骷髅拉开,他的遗骸立即化作了尘埃。卡西莫多,那是你吧?

——卡西莫多啊,你与15世纪的巴黎格格不入,没人能理解你。爱斯梅达拉何尝不是呢?她有着漂亮的容貌,美妙的歌喉,动人的舞姿,却还是被人诬陷而视为女巫、杀人犯。她的死亡是对你最大的打击,你无法自己活下去,因为在这世界上已经没有了你活下去的意义,你为这爱情殉葬了。

与《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对话,我似乎明白了这种崇高的爱情。这种不同于我们认知中的,生死相隔,阴差阳错,却至死不渝的爱情……

上一篇:探究学习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下一篇:论一带一路1500字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