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美好,越伤人散文

2024-04-13

越美好,越伤人散文(精选13篇)

篇1:越美好,越伤人散文

读《诗经:越古老,越美好》,谈感受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三千年前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到建安文学、正始之音,再到诗词的集大成时期“唐朝”、“宋朝”。“诗”对中华民族一直拥有着神奇的魔力。

我喜欢读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吞云驾雾,好似飘飘然的神仙。虽然有些内容据今天很久远,很难理解,但是当你彷徨苦闷时,亦或是欣喜若狂时,再多的言语似乎都是一种累赘,唯有寥寥数字的“诗”,最能击中你内心情感的基石。

所以,当我看到曲黎敏教授的《诗经:越古老,越美好》这本书时,便一下子被它的副标题“唤醒现代人沉睡的诗性和情感”所吸引。确实,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和发展的今天,我们最缺少的就是灵魂的自救,精神信仰的缺失,我们的忙碌、工作似乎只是在追求视觉的享受和唇齿之间的快感。

其实,你的人生大可不必这样!

“中国有《诗经》,中国就有另一片天空,干净、温润,仿佛从未脏过。时间生活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情感价值生活,当情感价值凌驾于时间时,便是超越。有的人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未来的每一分钟都有了意义;有的人,看了终生,也无半点倾心。”

唯有诗,可以让你与众不同。《诗经》把人的这种情感价值生活延宕了三千年,只需一声吟诵,便风林秀木,伊人重现,萧瑟满怀,这是“诗”的魅力所在。在读的过程中,我被这本书的语言,这本书所描写的远古时代的美好所吸引。原来“中国人的诗性是骨子里的”,以前的人们非常重视诗歌的教育,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在古老的中国,你要不会写诗,你就无法生活,无法与他人进行语言的沟通交流。

中国自古就是诗教,诗教是美育,比德育更重要。用美育诗教代替宗教,是中国之圣教。小孩子学诗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孩子发现美、发现生活,培养丰富的精神,教化我们学会分享,学会分享生命里的美感。

但是,诗教不是背诗,而是要培养诗意的心、诗意的眼。现代人比较追寻功力的快餐文化,其实,有用之物陷你于庸常,无用之诗则解脱你于庸常——有用之知识,是让你活着;无用之诗,是让你活得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是《诗经·小雅·采薇》里的一小段,讲述了一个士兵常年征战在外,归期无定的忧伤感受。今天我们读起来,依旧伤感无比。

世界可以被感知,但世界难以言说。当我们欣赏祖国的山川河流时,当我们看到那种纯自然的美景时,是不是顿觉词穷,无以可表。可是“诗歌”可以,你会不自觉得吟诵几句。《诗经》,四字一句,节制而简单,不滥用感情,不滥用精神,我们的祖先早已窥破生活的秘密——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我们应该再次回到《诗经》时代,先找回我们身体的健康,然后找回我们情绪的健康、精神的健康,最后再找回我们心灵的健康。这应该是一场“诗”的奇妙之旅!让我们扬帆起航,去探寻《诗经》这古老的美好吧!

篇2:越美好,越伤人散文

走过懵懂无知的童年,冲过轻妄无邪的少年,徘徊间,我们已成年。人终会长大,谁也不可能一辈子窝在父母身边牙牙学语,伸手讨要,都会有一份背起行囊,闯荡四方的热忱。

前进的步伐就在那里,谁也无法阻挡。然而,心中总有一份依依不舍的矫情,说不明,道不清,不可名状。

如今的我,上大学了,正欲展翅翱翔,跃跃欲飞。对外界满怀好奇与渴望,心里的囚笼被打开,急切期待着与外面的接触。

收拾行李总会令人难以忘怀,每一件细微的`行当,都是家人满满的关怀与不舍。不再抱怨东西太多,每一件都是父母觉得我出门在外所必不可少的,每一件都是父母仔细打量过,考虑过才给我收拾的。

妈妈总是喜欢一边收拾,一边念叨。到了那边,要好好读书,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嫌弃,不要不耐烦,每一句话语,透出的,都是满满的爱。爸爸总会在一旁看着,然后一遍又一遍地问着,都收拾好了吗?每问一遍,我的心就痛一次。

我怎能如此自私,抛下年迈的父母,独自前行?每每离去,父母那不舍的眼神与期盼,想说的话,到来了嘴边,又都生生地咽了回去。我怕,我怕他们一开口,我就泪崩了。每次离开,背过头去,眼眶中总是热泪,却高抬45度角,不让泪珠滚落。

越长大,越矫情。少不更事的我们总爱冲撞父母,总爱逆他们的想法而行,总是做着一些他们难以接受的事情。然而,父母总是用包容的心去接受着我们的一切,无论心中有多少失望,多少无奈,只要是我们,总会接受着一切。

曾经多少次,我抱怨过父母的忙于生计,无法陪伴?曾经多少次,我怨恨过父母的不理解,不支持?曾经又是多少次,父母总是教我如何辨是非,明事理?曾经又是多少次,父母总在我受挫时鼓励我,安抚我?

昔日的一切历历在目,可是,狠心的我,如今决然离去。回首,父母的背影渐趋佝偻,不再年轻。反观,我已羽翼渐丰,却远走高飞,冲出家门,渐行渐远。

曾经饭桌上的热闹与欢声笑语,已演变成冷清的电视陪伴。爸爸不至一次说过,再陪我吃一顿饭可好?只是一个简单的要求,却难以实现。每每想到妈妈上夜班时,爸爸独自一人吃着饭,没人陪着说说话,,发发牢骚,心里就一阵心酸与心痛。空空的房子中,听到的,只有电视的声音……

既然选择了前方,便注定风雨兼程,只是,不舍父母的孤独。他们,在我打拼累了,受挫了的时候,永远,永远都是心灵最好的港湾,是心中唯一的眷念。

篇3:童话越美好,现实越残酷

《布达佩斯大饭店》承载的远比它所表现出来的东西要多。习惯于安德森建构起来童话般世界的观众,很容易会被影片中行将消逝的美好打动。但是这个童话世界是被虚构出来的,无论是现实中的布达佩斯大饭店,还是电影叙事中隐居于中欧白雪皑皑的山顶上的疗养院,它们的存在成为了那个野蛮时代的最后一丝人性之光。这之后,战争开始侵袭这座城堡,纳粹的杀戮开始践踏文明,布尔什维克要将其充公,电影中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最终成为一座迷人的废墟,供那些依然生活在战前世界的落魄贵族回味着旧日世界的完整和秩序井然。这是一曲欧洲文明的挽歌,是美好童话的破灭,是昨日世界的重现,是摇摇欲坠的黄金时代精神的破灭。

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导演会在影片开篇设置的叙事圈套。影片开始于一位小姑娘去墓地献花给《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小说作者,稍后镜头切入1980年代的作家叙述:他告诉我们,作家的想象力并非支撑写作的唯一源泉,更多是源于别人讲述的故事。镜头切入1960年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年轻作家(裘德·洛 饰演)在此疗养,遇到了饭店拥有者泽罗,后者主动请作家共进晚餐,讲述了他当年(1930年代)在饭店担任门童期间,发生在饭店的领班古斯塔夫 (拉尔夫·费因斯 饰演)身上的传奇故事。这种多重叙事不厌其烦地转换,其实是一种逐层深入时代的独特视点。

安德森以往的影片总被认为是形式大于内容,但是《布达佩斯大饭店》让我们看到了形式与内容之间强烈的互文性。形式大于内容的潜台词是形式为内容服务,但是这部影片中,形式与内容并非从属关系,更像是互相诠释和烘托的竞争者。影片屏幕的不同比例、精美无比油画般的构图、摇拍和平移镜头、童话般的布景、粉红的色调、向好莱坞黄金时代的老电影致敬的桥段,无不隐含着影片对逝去的文明岁月的怀旧与感喟。

至于影片中的人物角色,我们已经习惯了安德森采用全明星阵容—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安德森的电影都会有这么多明星来客串,他们大都只有寥寥几个镜头,但似乎都乐在其中。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导演影片向逝去的文明致敬,而这些屈尊甘当小角色的大明星向一位具有人文情怀的大导演致敬。

当我们才感受到古斯塔夫的虚伪和矫揉,又领略到了他的敬业、对艺术的喜爱,对贵族文明的坚守—正是最后这点导致了他的死亡,为拯救门童,他毫无畏惧地对抗纳粹的暴力。结尾时,当年的小门童继承了他的财产,拥有了布达佩斯大饭店,把古斯塔夫的故事讲述给了作家时,他概括这位布达佩斯大饭店的传奇“小人物”:“说实话,我觉得他的世界,早在他步入之前已经消逝了,但是毫无疑问,他用他超凡的魅力维持了这种假象。”

在这个野蛮的屠宰场里,的确残留着曾被称之为“人性”的文明之光,古斯塔夫是这样,布达佩斯大饭店是这样,甚至茨威格与本雅明的自杀都是因为他们曾经见证这样一个黄金时代存在过,所以无法忍受失去他们的时代,无法忍受他们热爱的文明被摧残和毁灭。

茨威格在他的自传作品《昨日的世界》中写过,1914年以前,世界是属于所有人的,人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需要许可证和签证。随着一战、二战,这一切都变了:“后来我才感觉到,人的尊严在我们这个世纪失掉了多少。我们年轻时曾虔诚地梦想过我们这个世纪会成为自由的世纪,成为世界主义即将到来的时代。”

篇4:伤感的散文:越爱心越痛

爱你并不觉得累,只是觉得疼,伤口一次又一次的被你缝上,又一次次的为了你而裂开,我的心被你伤的千疮百孔。

你的每一个动作让我对你重生希望,又让我徒增失望,爱上了你,我的心很痛很痛。

爱上你我走了一条不归路。

530多天对于你们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我就在这530多天里我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迁就,什么是放手…

爱他的人和我是朋友,我怎么可以为了自己的.爱而毁了她呢,我一度想过要放弃,可是与他天天相处我再也没有想过放弃的念头了。

我的朋友告诉我,你选择你爱的,还是爱你的。

我更不会轻易的放弃他,哪怕他不爱我,我只要在他身边一天,我就会很开心,很快乐。

爱他,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530多天的单相思,总有一天,会结束的。

篇5:越痛苦越要爱文艺散文

说到爱情的痛苦,可能不得不谈到的一部小说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和现在许多歌颂浪漫爱情的叙事作品不同,这里面没有一对男女的爱情是幸福的,爱情与相引发的嫉妒乃至仇恨成了小说叙事的主要推动力。不过在那个讲究财产与地位的年代,这样写倒是符合一贯的文学传统的――爱情是一种具有颠覆性的、危险的力量。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青梅竹马亲密无间,但却因为家庭和财产的原因不得不分开,凯瑟琳嫁给了来自另外一个庄园的青年埃德加,他在社会地位上更合适。这让人想起《少年维特之烦恼》里面的情节设置,激情澎湃的男主人公能够得到女主人公的芳心,却不能令她和他结婚,在许多类似的小说里,总有这么一个理性、文静的,来自另一个庄园的白净情敌。当希思克利夫偶然听到凯瑟琳说,和他结婚似乎有辱家门,勃然大怒愤而出走。后悔的凯瑟琳遍寻不着自己的旧情人,悲痛欲绝。此后她郁郁寡欢,婚姻一点都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反而在婚姻的结果――分娩中死去。

《呼啸山庄》在中文世界里有许多模仿作品,其中甚至包括不少肥皂剧,某个人物偶然听到一句话然后愤而出走过了几年回来报复这种桥段在今天已经毫不新鲜。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当然怀着典型的痛苦,而另一种痛苦我们也很熟悉,即《包法利夫人》中的那种无聊。福楼拜在这部小说里写了一个心肠不坏且颇有姿色的外省女人爱玛,她整天想着浪漫小说中的桥段,而她的丈夫根本不能满足她这方面的.需求。爱玛后来和巴黎来的罗道耳弗子爵发生了一段三年左右的婚外情,在这段恋情终结的时候,子爵给她写了一封矫揉造作的信,还故意在信纸上滴上一滴水冒充眼泪,但这封信却真的给爱玛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尽管福楼拜在处理这个人物的时候体现了高超的讽刺技巧,在这一处却流露出了同情:

“她靠着窗台,拿起信来又念,气得直发冷笑。不过她越用心看信,心越乱。她恍惚又看见他,听他说话,两只胳膊还搂住她。心在胸脯里跳得像大杠子使劲撞城门一样,不但不匀,而且一次紧似一次。她向四周扫了一眼,恨不得陷下去。为什么不死了拉倒?”

她和罗道耳弗子爵的恋情失败使她很不甘心,反而加重了她之前的心理症候。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的《包法利夫人》(李健吾译)中,爱玛在107页后死去。她始终不满于自己的小资产阶级身份,渴望进入上流社会,最后疯狂地借债消费(她不是沉迷物欲,相反她总是在追求精神层面的爱情),不得不服毒自杀。尽管距离小说写作时间已经有100多年,我们现在看凯瑟琳和爱玛,依然很容易理解她们的痛苦。

不过我们作为现代人,很可能不会有她们那样的命运。在今天与婚姻、爱情有关的社会话语里,门第、财产这些都成了政治不正确的词语。人们只需要听从心的召唤,跟着感觉走。即使像凯瑟琳、爱玛这种婚后不幸福的女人,也不会像小说里那样一直沉沦下去,社会有一整套机制来帮助她们:心理医生、仲裁专家、离婚律师……打开电视机甚至都能看到调解夫妻矛盾的节目。如同福柯所说,人们的身体都被纳入国家规训的范围,成为生产工具的一部分,那么她们的痛苦也不再是简单的情绪,后现代的社会仔细阅读了这些痛苦,把它们纳入了社会再生产的轨道。即使人们不想要这些机制的帮助,也可以很简单地找到人倾诉,在互联网的时代,埋藏秘密的树洞简直唾手可得。我们这个时代的凯瑟琳和爱玛一样会伤心失望,但她们绝对不会那么容易得忧郁症和自杀。“疗伤”这个词经常被人提及,它几乎专指在爱情挫折后的恢复心情(一般来说,如果人们在事业上受挫,不会选择这个词),有一整套专门的自我恢复技术来针对爱情的痛苦。因为爱情去自杀、皈依宗教这些都不是我们当今文化中的选项,如果说在过去这么做的人还带着一些骄傲,那么今天这种做法近乎耻辱,这说明一个人已经完全无法控制自己了。

对于现代人来说,爱情中的痛苦意味着什么呢?可能在找到真正的公主/王子之前,我们吻过太多的青蛙,每一次都很不舒服。寻找伴侣如同西绪福斯推石上山,每次都不是同一块石头,但过程都一样艰辛,即使到得山顶牵到恋人的手,接踵而来的也可能是无聊、嫉妒、自卑甚至压抑。

进入恋爱状态从来都不是终点,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写过一本《有限和无限的游戏:一个哲学家眼中的竞技世界》,有限游戏的目的在于在一个有限的边界内赢得胜利,而无限游戏却旨在让游戏永远进行下去。有限的游戏具有一个确定的开始和结束,拥有特定的赢家,规则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游戏会结束。

无限的游戏既没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也没有赢家,它的目的在于延续游戏。我们可以把爱情中的追求过程看成一个有限游戏,而真正的恋爱阶段(包括婚姻)是一个无限游戏,能够追求到心爱的人,并不能保证能与他/她相守,因为一旦有限游戏有一方胜利,除非胜利者是一个唐璜式的登徒子,游戏一般都会自动进入无限阶段,不但规则变化了,游戏的目的也变化了,追求者已经不能靠讨对方欢心来博得好感,他必须要维持相处中的快乐状态,并且把自己定位成合作姿态。双方必须合作把这个恋爱游戏玩下去,否则就会两败俱伤,就像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行为艺术作品《潜能》。这是艺术家和她的恋人乌雷在1980年横贯欧洲的作品。两个人面对面站立着并专心地注视着对方,手里还同时拉着一个紧绷的弓,在乌雷的手里紧拉着一支带毒的箭,正对着阿布拉莫维奇的心脏。由于弓箭的张力使他们的身体都向后倾斜,他们稍不留神,那支毒箭就会离弦射出,同时,他们心脏急剧加速的跳动声也通过扩音器播放出来。

篇6:背景越大自己越小散文欣赏

有人说,风景在陌生的远方,太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还有的人基于这样的理念,认为蹲在田坎下没有出息,便刻意去远处谋生,觉得远方的水土更养人。

其实,我们身边很多人,久久的在世俗观念博弈中犹如困兽,想去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希望找回些许浪漫焕发神采,想换一份心情找到久违的温馨热情,想换一种人生活态势才算是营造了新鲜的人生。等你真的这么做了才发现:其实现实很残酷,你去的地方条件苛刻,使你不可避免地怀念着原来固守的那份仁慈;还有,也许你枕边新人的鼾声会吵得你无法入眠……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不起,放不下,叫负担。做你爱做的事,并不意味着生活过得轻松,但绝对可以活得更精彩。人类的智慧不是埋藏在前人的经验里,而是潜伏在自己的`心灵中。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比如,朋友的同事小张,参加工作几年,仍是单位里的一个小科员。于是,常听到小张怨天尤人,说自己如果也像别人那样有大的背景,也不至于到现在还是一个小人物。一次,朋友和小张在一个戈壁滩旅游。见到戈壁滩绝美的风景,小张忍不住要我为他拍照留影。在拍照中,小张总是向我强调要把戈壁滩的雄奇壮阔拍下来,用戈壁滩的雄奇壮阔来衬托他。回到单位,朋友把小张的照片洗出来,见满张照片都是戈壁滩,站在戈壁滩前的小张,只是一个模糊的小点。朋友指着照片,若有所指地对小张说:照片中的背景大了,人却被挤占得小了。小张也许听出了我的弦外之音,若有所思起来。这趟从戈壁滩回来,小张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听到他的埋怨,见到的是一个积极肯干的小张。我问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小张笑着说:没有大的背景,正好有了做“大”自己的空间。

明代钱鹤滩在《明日歌》中说:“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告诫和劝勉人们要牢牢地抓住稍纵即逝的今天,今天能做的事一定要在今天做,不要把任何计划和希望寄托在未知的明天。今天才是最宝贵的,只有紧紧抓住今天,才能有充实的明天,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牢牢铭记:一切从今天开始,一切从现在开始。对啊!管他远方不远方呢,管他背景大还是小呢,珍视眼前最近的今天才是正道!

佛家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逐,你随遇而安得到的将会是宁静与淡泊;放弃对金钱无止的掠夺,你安常处顺得到的将会是安心与快乐;放弃掌声鲜花的陶醉幸福,你激流勇退得到的将会是醒悟与乐观;放弃香车美女的沉迷,你得到的将会是平安与长寿。

篇7:思郁:童话越美好现实越残酷

影片承载的远比它所表现出来的东西要多。习惯于安德森建构起来童话般世界的观众,很容易会被影片中行将消逝的美好打动。但是这个童话世界是被虚构出来的,无论是现实中的布达佩斯大饭店,还是电影叙事中隐居于中欧白雪皑皑的山顶上的疗养院,它们的存在成为了那个野蛮时代的最后一丝人性之光。这之后,战争开始侵袭这座城堡,纳粹的杀戮开始践踏文明,布尔什维克要将其充公,电影中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最终成为一座迷人的废墟,供那些依然生活在战前世界的落魄贵族回味着旧日世界的完整和秩序井然。这是一曲欧洲文明的挽歌,是美好童话的破灭,是昨日世界的重现,是摇摇欲坠的黄金时代精神的破灭。

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导演会在影片开篇设置的叙事圈套。影片开始于一位小姑娘去墓地献花给《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小说作者,稍后镜头切入1980年代的作家叙述:他告诉我们,作家的想象力并非支撑写作的唯一源泉,更多是源于别人讲述的故事。镜头切入1960年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年轻作家(裘德·洛饰演)在此疗养,遇到了饭店拥有者泽罗,后者主动请作家共进晚餐,讲述了他当年(1930年代)在饭店担任门童期间,发生在饭店的领班古斯塔夫(拉尔夫·费因斯饰演)身上的传奇故事。这种多重叙事不厌其烦地转换,其实是一种逐层深入时代的独特视点。

安德森以往的影片总被认为是形式大于内容,但是《布达佩斯大饭店》让我们看到了形式与内容之间强烈的互文性。形式大于内容的潜台词是形式为内容服务,但是这部影片中,形式与内容并非从属关系,更像是互相诠释和烘托的竞争者。影片屏幕的不同比例、精美无比油画般的构图、摇拍和平移镜头、童话般的布景、粉红的色调、向好莱坞黄金时代的老电影致敬的桥段,无不隐含着影片对逝去的文明岁月的怀旧与感喟。

至于影片中的人物角色,我们已经习惯了安德森采用全明星阵容——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安德森的电影都会有这么多明星来客串,他们大都只有寥寥几个镜头,但似乎都乐在其中。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导演影片向逝去的文明致敬,而这些屈尊甘当小角色的大明星向一位具有人文情怀的大导演致敬。

当我们才感受到古斯塔夫的虚伪和矫揉,又领略到了他的敬业、对艺术的喜爱、对贵族文明的坚守——正是最后这点导致了他的死亡,为拯救门童,他毫无畏惧地对抗纳粹的暴力。结尾时,当年的小门童继承了他的财产,拥有了布达佩斯大饭店,把古斯塔夫的故事讲述给了作家时,他概括这位布达佩斯大饭店的传奇“小人物”:“说实话,我觉得他的世界,早在他步入之前已经消逝了,但是毫无疑问,他用他超凡的魅力维持了这种假象。”

在这个野蛮的屠宰场里,的确残留着曾被称之为“人性”的文明之光,古斯塔夫是这样,布达佩斯大饭店是这样,甚至茨威格与本雅明的自杀都是因为他们曾经见证这样一个黄金时代存在过,所以无法忍受失去他们的时代,无法忍受他们热爱的文明被摧残和毁灭。

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写过,1914年以前,世界是属于所有人的,人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需要许可证和签证。随着一战、二战,这一切都变了:“后来我才感觉到,人的尊严在我们这个世纪失掉了多少。我们年轻时曾虔诚地梦想过我们这个世纪会成为自由的世纪,成为世界主义即将到来的时代。”

篇8:越美好,越伤人散文

在年华里,我们总会碰上那么几个人,有时辜负了时光,有时辜负了自己。越大越不敢尝试,不是因为没有勇气,而是已经懂得。就像以前那么坚定的以为喜欢就可以携手白头一样明白了和一个人在一起不光是喜欢就可以。

那时有那时简单的逻辑,成人的世界有成人的复杂。也许会遇到砰然心动的人,却终究不能在一起;也许会很傻的拿自己的全部来爱一个人,却终究换不来一场梦寐以求的婚礼;也许最后一起聊天过日子的并不是那个藏在你心底的人,但依然相伴终老。我们不知明天,只是明白终究一些人要离开,终究一些心情会失落在岁月里。

《离婚律师》里有一句台词,女人只有获得经济和人格上的独立,才能拥有安全感。我们渴望理想的爱情,却只能拥有现实的婚姻。虽说带着些许辗转后的无奈和失落的悲凉,却也是最现实最透彻的。理想就像天上的云,光鲜亮丽,妩媚动人;可我们终究生活在地上,每天在工作,生活的圈里转,里面有鄙陋的`现实,有努力很久的微笑,有黑夜里的落泪。我们展现给外界的是一个结果,而所有的心情只能有自己来扛。

我们总在用力的寻找一些东西,却不断的失落,而世界常常带给我们一些意外的惊喜。或许这个世界本就没有悲喜,只是我们的期望值罢了。而却忘了,爱情是最无法成正比的。当我们站在人潮汹涌里,笃定的跟在他的身后,走了很久才发现,手心里早已没了当时的温度,那一刻,洒落一地的爱情无处安放。

不经历难成长,而越成长却越怀念。怀念青葱岁月里稚嫩的笑颜,怀念任性放肆的时光,怀念满街跑的小时候。有一天终于如我们小时候想着赶紧长大那般长大了,不再干那些傻事了,却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小心翼翼的选择着,会考虑种种,自以为的聪明却往往不能使自己快乐。那时快乐就好,你好就好,现在的世界却不只唯有快乐和你我。成熟是一场既欣喜又无限落寞的旅程。

或许这个时代太过浮躁,充斥了太多的消耗品而非艺术品。心灵小小,世界大大,厚重的繁杂让我们不知何去何从。

篇9:越爱越胆小散文

妻子怀胎十月,终于到了预产期。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妻子始终没有临产的表现,医生说预产期已过了七天,不能再等了,建议马上剖宫产。一大早,我就被医生叫去进行术前谈话。对方把一张打印好的手术风险单递给我,严肃地向我讲述着手术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看着单子上密密麻麻的说明,我的手心里早已冒出一层细汗。

看着我迟迟不敢签字,医生拍着我的肩膀说:“这些问题只是有可能发生的`,我们要提前告知家属,你也不要过于担心,一旦出现问题我们会全力施救。”本来是句宽慰的话,我听后更加惴惴不安了。这时,站在一旁的表妹打趣道:“哥,看你平时胆子挺大的,现在怎么变得这样胆小了?”

是啊,在家里,我的大胆是出了名的。就拿五年前的那场车祸来说吧,当时我的头部撞伤,眼睛缝了二十多针,医生说关键问题还不在眼睛上,而是极易出现脑震荡。当时,面对已经哭成泪人的母亲,我把手一挥,豪气冲天地说了一句:“怕啥,没事!”旁边的病友也不停地安慰母亲,医生只是往最坏里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不必担心。可面对众人的劝慰,母亲还是吓得两腿发软。那时候,我还在心里嘀咕,母亲一向大大咧咧,没有因为什么事情掉过眼泪,怎么此时如此胆小?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原来人的胆量和爱是成反比例的。不管一个人的胆量再怎么大,在自己所爱之人遭受磨难的时候,他一定谨小慎微,甚至战战兢兢。小时候我们之所以胆大包天,那是因为父母用爱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空,我们因为安全才肆无忌惮;长大以后我们之所以处处小心,那是因为我们要为所爱的人撑起一片天空,因为责任才谨小慎微。

篇10:时间越长久,记忆越深刻散文

时间它默不作声,一分一秒的溜走,我在键盘中,轻轻敲下几个字:

流年的光景匆匆逝去,不再回来,记忆的年轮,一圈又一圈,诉说着永久,我沉默了,为什么那些回忆还是深刻?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喜欢一个人的感觉就是和他在一起很快乐,那时候的我们甚至不懂什么是喜欢。

直到过了很久,慢慢长大了,人生中遇见的第一个人,是他教会我,什么是爱,而我却不知道如何去爱。

到后来我明白了,也懂了。

每当我鼓起勇气去爱的时候,我都会用尽全力去爱,可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后来的.后来都不记得爱过多少人了,他们总是来了又走,慢慢地,习惯了,也看淡了。

朋友说,不是你错了,只是你爱错了人。

我沉默了很久。

犹如,现实赤裸裸的告诉我,你跌倒了就要重新爬起来,最可悲的,我却还留恋那个让我跌倒的地方。

我好想说其实我没有错。我只是不计后果,义无反顾的去爱了。

虽然,没有结果。

后来,我以为我会遗忘,以为岁月的漫长可以覆盖到我的伤,可事实却是,时间越长,记忆越深刻,冥冥中被回忆痛苦的折磨着。

明明知道没有结果,过了很久还是会妄想,如果能重来那该多好。

篇11:越暗黑,越美味,越危险?

会变色的丙烯酰胺 我一听就明白了,肯定是丙烯酰胺。这东西的一个特点,就是与食品在烹调加工之后颜色变深有密切关系。果然,打开相关信息一看,发现所有样品均含有丙烯酰胺,其中7个样品超过了1000微克/公斤,最高的一个号称“传统制作”的黑糖样品达到令人咋舌的2740微克/公斤。为什么说这个含量令人震惊?因为在以往的食品测定中,很少有样品会超过炸薯片中的丙烯酰胺含量(按香港的测定数值,约为680微克/公斤),而这个台湾黑糖样品居然达到薯片含量的4倍多!有动物试验表明,丙烯酰胺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不过,目前的研究尚未确认丙烯酰胺的摄入量、相关生化标志物水平与多种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因此,还不能说只要摄入丙烯酰胺,就一定会增加人类的致癌危险。但是,这种物质毕竟属于“疑似致癌物”,比较明智的态度,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丙烯酰胺的摄入量。

古法制糖的安全陷阱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农家按传统方式制作的黑糖,却含有那么高水平的丙烯酰胺呢?其实这种有毒物质是食物发生“美拉德反应”时的一个副产品。只要食物中同时含有碳水化合物(淀粉、糖)或脂肪,以及蛋白质,那么无论是煎、烤、油炸等烹调操作,还是食品加工时的加温处理,都可能会发生这个美拉德反应,肉眼所见的效果就是食物的颜色会变深。反过来说,食物在加热过程中颜色变得越深,通常美拉德反应就越“厉害”,产生的丙烯酰胺也会越多。

在传统民间的手工制糖工艺中,会把甘蔗碾碎取汁,然后长时间地熬煮糖汁。在这个熬煮过程中,会不断让糖汁浓缩,糖汁的颜色逐渐变红,乃至变黑,而且散发出浓浓的香气,这正是美拉德反应强烈发生的结果。这里补充一句,古人没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也没有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很多自古传承的“传统工艺”做出来的食品,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安全。而机械化生产制作白糖的过程中,在加热糖汁的时候会加入澄清剂,主要是钙盐,还要加用来漂白的二氧化硫,它们都会抑制美拉德反应的发生。而且在制作白糖时,要尽可能除去甘蔗汁中的蛋白质等蔗糖以外的成分,去掉了这些成分就会减少美拉德反应的反应物,因此就不会有那么多丙烯酰胺产生。不过,去掉了包括蛋白质在内的“杂质”,糖的营养价值就更差,也没有了美妙的香气和深重的颜色。

篇12:春节里那些越走越远的画面散文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我的记忆里,年总在雪中,是一幅雪地图。

雪白亮亮的覆盖着大地,等到月亮一出来明亮地像是城市。只不过在这古老的村庄里,显得悠闲宁静得多,有几棵上千年的树零星地孤独地散落在几个角落里。

人们都回了家,家里热闹了,蒸馍的蒸馍,烧火的烧火,写对联的写对联,包饺子的包饺子,还有白天没时间抽空打扫卫生的打扫卫生,所有人都在自己家里共同写着幸福和团圆。

这时候,两个无家可归或者有家不想归的孩子就在老槐树下徘徊。何去何从是一个问题。他们似乎一下子像老槐树一样孤独了起来。他们要和这种宁静争斗。

雪让大地变得简单,除了这种倔强的性格以外,还透着万分的喜庆,喜庆从一阵鞭炮声开始,年就要来了,鞭炮一声声炸开了花,散在洁白的雪上,雪流出了红色的血液,结成了红色的果子。红的黄的对联,黑色的金色的毛笔字试图打破这种宁静。

这两个孩子还没有成年,走村穿巷,读着对联,看看哪家的好,哪家的赖。看完后他们又回到了学校。学校不大,但分高低两层。高处有两个教室,三个教师宿办房。教室里的墙是他们和他们的父亲用土疙瘩砌成的,墙面是他们用细泥涂刷整洁的。他们住的房子是他父亲的宿办室。他们准备在这里过年。这里空荡荡的,到处一片白色,房子里透出来的灯光就像一盏灯塔照亮了这里的黑暗,刺穿了这里的宁静。房子里的炉火欢快的跳跃着,没有鸡肉牛肉,没有黄瓜蒜薹,只有肥肉片子黑酱油,还有一颗过年的心。

电话催促他们回家。他们就踏着洁白的雪,在没有人走过的小路上,弯弯曲曲的回家了。他们数了三十里路的脚印,咯吱咯吱的踩出了无数个音符。巨大的宁静突然都不见了,他们内心激烈争斗,为什么要这么奔波?

两道沟显得深而悠远,长在路旁山坡上的洋槐树一下子没有了章法,凌乱的像要阻挡去路。

他们要从一个寒冷走向另一个寒冷。把这里的雪地变得浑浊。

走了上坡下坡路,平路是他们温暖,路边的学校和新出现的村牌让他们喜悦,他们在白色的雪地里,在月光的映照下,光明和快乐呈现在他们的眼前。

他们过了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推开门,炉火旁放一个瓷碗,碗里放满了黑色的葵花籽,年就来了!

2、坟

春节时你到农村去,家家户户都摆着香炉敬着祖先神位,他们心里都有一个信念:“好事总要与祖先同享,好饭总要与祖先同食,好酒总要与祖先同饮,好前途总要祖先护佑。”

摆放香炉的桌子各式各样,有的是学校退下的条桌,有的是吃饭用的饭桌,有的是墙角旮旯里突出来的土桌。更有家贫没有家具的就干脆放在结婚陪嫁的箱子上。不仅香桌形态各异,香炉也不尽相同,有吃饭用的碗,有盛米面用的小土盆,有饮料瓶子加工成的,还有专门从窑上烧砖的时候自己烧制的。不管材料是什么,不管桌子怎么样,但是敬祖先的心总是一样的。

当然家乡人也不仅在家里敬着祖先,遇到清明或者家中有大事还要到陵里去。家乡人实在,把陵直接叫坟,清明祭祖叫上坟,平时则说到坟地里去。坟是冷的,凄凄惨惨,天不是下着雨就是飘着雪,冰冷冰冷的,很少有阳光明媚的时候。就像站在或者跪在坟头的人的心思,这里埋葬的是生者的牵挂和思念。

这是一个让人最容易想起过去的地方。一个人的一生在这里画下了句号。而生者站在坟头,坟里的人就再生了。他的音容笑貌,他过去的种种场景就像放电影一样从眼前走过,所有的东西是那样熟悉、那样的温暖,但是立刻又会变成痛苦悲伤忧郁,变成强大的无奈!所以这里还是凄凉的,渴望走近又不敢走近的感觉。

虽说相思可以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但却伤了一个人的情怀。

在老家,坟地是开垦出来的一块荒地,大小不一,形态不同,但同样都摆满了坟,很少孤零零的一个坟墓独自存在的。每个坟十几平方米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凌乱而不错乱。知根知底的人一眼就知道,那个是高祖辈的,那个是曾祖辈的,那个是祖辈的。

坟在杂草荆棘丛中,有些地方还有长得有些气势的洋槐树和松柏树,当然还有新栽的,正在想办法长得参天的小树。这些坟围着村子,看着村子,也保佑着村子。而在这些坟群中最有气势的还是村子东北的一个坟墓群。这个坟墓群建立在一块洋槐树林中。而他们母亲的坟墓就在这片洋槐林的最外边,这里埋葬着他们的思念,他们的乡愁,他们梦中的故乡。

他们踩着雪,脚下吱吱作响,或者被细雨淅淅沥沥的缠绕,心里七上八下。他们要告诉母亲写什么。过年了,过节了,家中少一个人就少了很多温暖和甜蜜。他们想这里找些甜蜜,找些温暖,但任凭他们如何虔诚,坟里的人也不会出来,一句话也不说。他们不再虔诚,不再跪着,他们在冰冷的坟前,开始天南地北的聊天,过去、现在、未来连成了一条线。日子就像是从记忆中走过一样,幸福也是在回忆中。

年果真来了,年就是这样,可以尽情在这么一个地方欢笑、落泪,可以肆意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也可以放大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没有人嘲笑,没有人冷眼,他们傻傻地做着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就出现了。阴阳先生曾不止一次地给他说,你们往坟墓里边看,越孝顺越看得清楚母亲的样子。那个时候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看见,今天终于看到了,但是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他们围在一起,在冰冷的雪里,在外边吵吵闹闹的鞭炮声中,终于团聚了。

这算过年的另一张画面,另一个好处了!

3、湖

湖原本不叫湖,没有湖的气势和风采。所以在老人口中多半还是叫水库。二十多年前村中有一个中年男人常常在人的耳朵里啰嗦自己修水库的事情,那应该是繁忙快乐而又意义的事情,而我设想这里肯定少不了浪漫的少年时期的爱情故事。他把这些浪漫的故事憋在心里,结出了美好不容改观的美好形象。可惜的是,他说着这些繁忙与热闹的时候,竟没有告诉我这个水库叫什么名字。而我现在猜测应该是林皋水库了。据官方文字记载,林皋水库投运于70年代,坝长460米,高33.3米,总库容3300万立方米,水面2200亩,设计灌溉农田12万亩。

林皋水库是一些中年人的称呼,老人并不这么叫。奶奶习惯于叫它林皋坝。而这个称呼应是最确切的,诸如三峡大坝,拦河大坝等等。其功用也可想而知,聚细流之水而汇成大潭,汛时蓄水旱时用,所以它的形态一想就出来了:像一个平放着的葫芦,只不过这个坝的水源有三条河,两条离得近的河是林皋沟下来的,一条是云台的白石河下来的,也由此就像是三个葫芦叠放在了一起。只不过这葫芦长得不够精致,不够匀称。人们就在这葫芦周围建了景区,种了大量的植被,时间一长形成气势,加上水上雾气大,到了盛夏,看起来也是峰峦叠嶂、薄雾萦绕,更加上湖面清爽凉快,游人如织,也就像是湖了!

而我要说的林皋湖却不止这样的好处。一年、两年,还是好多年,我已经记不清楚有多少个这样的年份,大概奶奶在世的时候,在我的记忆里,我每每光顾林皋湖都是在冬季,在过年走亲戚的时候,我同父亲抄小路去奶奶的娘家去,就从林皋湖边走过。而我眼中的林皋湖只是一大块冰,冰上人来人往,横七竖八的画成了好多图形。有些地方还覆盖有雪,雪大多都很干净,只不过有些地方很紧致有些地方很疏松,疏松的雪下竟然是坚实不可摧毁的冰层,人从上边走过去,竟踩不出声响,而更难得一见的是有人牵一匹马从上边走过。我刚要对这马担心就想起了《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过通天河的情景。马是会游泳的,不必要担心,但是牵着马的人会不会游泳,他就不害怕危险吗?这个问题我想了十几二十年,他们为什么执意要走这条险道。这是发生在春节的事情,他们都是要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出门走亲戚是他们共同的理由。这些图形是他们用传统的习俗画成的图画,这里边有爱有情有忠有义。但是也画出了人懒惰急功近利的本性。

还有一种本性,那就是他们两个的胆小与懦弱,他们不会游泳,任流年随意溜走,任好奇心不停折磨,任他们从这湖边走了几十个来回,也没有大胆去踩踩那湖中间的冰块。他们冷眼看着湖的时候,他们突然就长大了。而随他们长大的还有好多好多他们这样的孩子。他们丢失了他们的好奇和想象,在这么一块充满想象的土地,湖应该承担新的责任,救赎一些没有激情的灵魂!

篇13:年味越来越淡时光越走越老散文

仰望着这绚丽如锦的除夕夜空的时候,我站在母亲家的院子里,的春节,我在母亲家过。

这是一年中最热闹的夜空,已经整个被礼花所挤满,裹挟着噼里啪啦震天响的鞭炮声。交错间,一家家,一户户,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看着这一团团一簇簇,盛开在天空中的五彩斑斓的花朵,心是随着它的怒放而舒展、熄灭而失落的。

随着除夕夜的钟声敲响,属于它们的舞台也渐渐落下帷幕。再热闹的夜空总会趋于平静,再靓丽的青春总会老去。就这样,时光晃晃悠悠,踩着冬天的尾巴,又匆匆走过了一年。

年年过年,心境绝然不同。现在的年节,就是一个标记,预示着某一个时间段的终结与新的开始,并没有感觉到过年的喜庆来。

这么些年,父母年年都是两个人过的年,他们说已经习惯了,挺好,我却知道这里的无奈。今年是父亲走了的第一个春节,我陪母亲过。空荡荡的大院里,只有我们母女二人。除夕中午的年饭两个人吃,说好弄八个就行,不知怎么做出十个来,也好,十全十美,图个好彩头。若非这一桌的酒菜,若非这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若非这满天的礼花和鞭炮,我有理由相信,这一个夜晚跟往日的任何夜晚没有什么不同。然而,这是新年了,是除夕了!马上就要听到春天蹑蹑的脚步声了。

院子外的门早就上了锁,大过年的,不会有什么人来。屋子里的电视兀自响着,就让它响着吧,也好增加点人气儿。确切地说,屋里有三个人,还有爸的灵魂在。过年了,爸不会放心,一定会回来看看我们的。早在几个月前,我就拿爸一张以前的照片去照相馆翻做了一张,又镶上框,妈说留着过年时供奉用。在一间空屋子的桌上,摆上香案,几碟水果,中午的菜也摆了几样,燃上香,在缭绕着的烟雾中,父亲似乎真的是来了,带来我童年过年时的回忆,年的韵味似乎只有在童年的点滴里才能寻到……

小时候的物质生活匮乏,对有吃有穿的年充满了真心的期盼,能品个有滋有味出来。那个时候每到腊月底,妈就开始准备过年的食物。爸和妈都喜欢黏黏的食品,年糕是必做的,年年都蒸红、黄、白三色年糕;蒸馒头;蒸豆包;糖三角;包子,必做的菜有豆腐泡或者粉条炖排骨;本地鸡炖蘑菇;做猪蹄或猪皮冻;做鱼冻;烀肉,这些都是要提前做好了放起来准备正月里来客人吃。炸油丸子这里又分好几种,最基本的一定要有地瓜丸,圆圆的,黏黏的,甜甜的;还有老板鱼丸子;有花生丸;有套环(一种面做的炸丸,把放鸡蛋揉好的面擀成面皮,切成许多小长方块,再在中间切个口,让面从切口处套过来绕个圈。嫌费劲的直接就切出菱形块,入锅油里炸);还有萝卜丝丸;肥肉丸;瘦肉丸啥的……天冷,油丸子能搁住,每一样做一盆,都放在里间的闲屋。

正月,家里来人了,把做好的菜装盘用锅蒸了,再炒几个青菜就行了。城里人家养猪的少,傍了年几乎没有杀猪的,都是去买了肉回来吃,也省了杀猪的琐碎。多少年前的事了,只记得是盼着过年的,这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日子,盼着有好的吃,有漂亮的过年衣服穿,忙忙活活的感觉很有趣……尤记得嘴馋的我偷着跑去偷油丸吃,被妈发现,她念那首好笑的歌谣:小耗子,上锅台,偷油吃,吭呲吭哧下不来……咯咯的笑声便随着我从里间窜到外间,一直飘到院子里。

腊月底,家家贴春联,这个是爸跟我的活。用白面打好了浆糊,早已买好的彩、福字,还有爸自己写的对联,这些都已准备妥当。在炕上放好桌子,一把刷子斜放在浆钵子边,先贴对联。爸曾经对我说过,这对联是古代传承下来的,张贴是有讲究的:古时候的人看书写字都是从右往左;还要分好上下联,如果像现代人的习惯先左后右,把上联贴在左边,下联贴右边,那就闹出笑话了。这仄句是要当上联的,平句是下联……那个时候小,只觉得好麻烦好讲究啊,不能够随心所欲。但也觉得好玩,每副对联我都积极去分析,再刷上浆糊,拿去给爸贴。

然后贴彩也有讲究,大门上贴五张或七张,窗上只能贴五张或三张,不能多过门。彩其实就是一种民间剪纸艺术,在彩色纸中间抠出个福字什么的,下面呈穗状,风一吹来,飘飘的煞是好看。颜色无非是红、粉、黄、绿、蓝这五色,通常红色是主打色,要放在中间,然后左右分别用黄或绿或蓝,把相近颜色岔开会美观些,这个配颜色也是我的活计。这样,还要在彩上面加个横批,把彩压住,最好在横批两侧再各来个小福字,这样能压住彩不至于被风刮走,又有饱满的视觉效果,若是把小福字倒过来贴,又可以取“福到了”的彩头。小福字一般都是爸自己写的。这些贴好了之后,从院子外看过来,满院子鲜艳的颜色,很有些喜气洋洋的气氛了。墙上再贴个大大的福字,上面再飘个大大的彩,门边挂两个自家做的大红灯笼,院里的矮树上缠几道霓虹彩灯,晚上的时候,闪闪烁烁,别提多喜庆呢!

从除夕那天开始,爸妈就告诫我们姐妹管好自己的嘴,一直到正月十五前,说话是讲忌讳的,不能乱说话。我向来言语无顾忌,遇到点什么小事,常常大惊小怪地说——完了,完了。被爸听到可了不得,他眼睛一瞪,大声斥责:过年不能乱说话,越大越不长记性,怎么总是想不住?我自是不懂,为什么就不能随便说话?却也不敢反驳。

那时节过年有两个最深的印象,一是穿漂亮的新衣服,另一个就是收压岁钱。快过年了,妈总是早早就给我们姐妹准备了新衣,有时是妈去外地出差时捎回来的,有时是妈自己设计的样子裁了,再用缝纫机给我们做出来的。在衣服兜或者领口、胸前,用别的布剪出一个小鸟或者小花的轮廓来,再用线深加工一下,缝在衣服上,我们的新年衣服总是与众不同,别出心裁,也让我特别盼望,穿出来显摆。

除夕晚上十二点,迷迷糊糊被叫起,从被窝里爬起来,在睡眼惺忪中被爸妈递过来的压岁钱刺激得清醒过来,然后吃上几个请年的饺子。爸妈特意准备的崭新的一元,两元,五元的票子,有时候给十元,有时候二十,后来给过五十呢!发压岁钱的时候,心情的激动不能言表,感觉自己一下子阔绰起来,好有钱呀!本来都安排好了怎么花这笔巨款,但看看簇新的钱,实在舍不得花,便都攒了起来。

正月里去亲戚家拜年时,最盼望的也是人家给压岁钱。表侄女比我小着几岁,她给长辈拜年有着直截了当的干脆,先说过年好,恭喜发财,然后白白的小手伸出,掌心向上一展,同时嘴里说,给钱!逗得大人们一顿哄笑。我是做不到这样的理直气壮,父母给钱自然是欢天喜地,别的长辈给钱不是很敢接,妈说谁谁家条件不好,给钱不能要,谁谁家给钱可以拿。到手的.压岁钱我都攒起来,数了数一个正月下来得了不少钱。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传统是要去给死去的亲属长辈烧纸送灯的。下午四点来钟,趁着夕阳未落,天光亮亮的,爸便骑车带着我去爷爷奶奶的茔地。开始那些年倒也罢了,后来我日渐大了,身量渐长,爸的自行车前面横梁上蜷缩的我,有点直不起腰来,坐得实在是不太舒服。可是爸似乎很愿意带我去,我也便想遂他的意。等我们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夜色已经渐浓了,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在远处,响在身边,今天过去,这个年就算过去了,人们都卯足了劲地放。彼时正是晚灯初上,广场上已经摆满了各式花灯,各个单位厂矿被政府指定完成制灯任务,送来的大灯,最大的有十几米长。印象深刻的有八仙过海、猪八戒、孙悟空、红楼梦宫灯、鲤鱼跳龙门、大船灯……个个栩栩如生,还有一些谜语挂在灯上,猜对了有礼物。这过年的最后一个隆重项目已登场,来逛灯的人山人海,仿佛全城出动了般。爸饶有兴趣地带我转来转去,一一欣赏。看了好一会,想着家里人还在等着我们回去煮饺子,还要点燃买的豆面做的属相灯,我们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去。那是我十多岁时候的事,那时直到结婚以后,我再没陪过爸去送过灯,自然花灯也看不到了。后来没有单位扎了灯来让人观赏,这观花灯的传统节目渐渐被取缔了。

自从结婚以后,过年都是在婆家过的。婆婆家在一个偏僻的农村,走很远看不到一个人。腊月正月里真是冷,穿多少就是觉得冷,开始几年很不习惯。晚上躺在炕上能烙死人,空气中却冒着凉气,把露在外面的脸冻得冰凉,鼻尖更冰。也许农村跟城市的衔接需要一个时间的过渡。当我多次来过后停在村庄,看这片最淳朴的土地,这山,这水,心与它有了些许的碰撞……有些爱是需要从泥土深处,近距离的培养的。这里是个除了山还是山的山沟,有许多原生态的资源,未被城市的污浊污染。一座水库座落在群山的怀抱,一年四季,各有风貌。前年春节去婆家时即兴打油一首:

水库风光冰茫茫,临春未见春波荡。满目人烟少,光景独自好。

一条野涧穿山绕,履冰轻踏碎寂廖。犹听水潺潺,夏日时光闹。

几只家鸡栖老树,飞站枝头近丈高,一排相依偎,暮暮又朝朝。

远山疑是雾在罩,叠嶂群峦隐含笑。寒暑几轮回,春去春又到。

等到了夏天,这里的景致实在是好。满眼的绿意,山山水水,层峦叠嶂,风里夹杂着果香,蓝天清澈的透明,白云柔软地似乎化作了棉花糖。可是到了冬季,这里静得像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过年时家里倒也准备些年货,诸如烀一个年猪的肘子,做一桶的水豆腐,炸些油丸子,蒸些过年的面食……该做的一应俱全的置备着,还是没有感觉出过年的气氛来,许是人烟稀少,不够热闹的缘故吧。在平时时光静流的日子里,荒漠的乡村里,年轻的有点能耐的人都离了家乡,剩下的都是些难离故土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外面的世界是个花花世界,是个可以诱惑你过上好日子,为之而奋斗的世界,人们纷纷在城里打拼,谁还愿意在这个穷山沟待一辈子?这里的人家是越来越少了,过年的时候,即使在外的村人都返家了,也是萧条的景象。在除夕夜时,鞭炮声在十一点钟左右最是密集,只一会就又稀稀落落了,之前隐约地还能听到动物(或许是狼)的叫声,却被稀稀落落的鞭炮声震得无影无踪。

今年的除夕,在冷清的年夜中,我跟妈做了件让我俩兴奋不已的事。很早以前妈就准备了一盘大鞭,要在除夕请年时放,可这盘鞭很是困扰我,我从没放过也不敢放。家里从来都是男人放鞭,今年爸不在了,只我陪着妈,我又打小别的胆子都大,只这放鞭一项,从来没做过,一听鞭声,心里就过敏似的,“咚咚”地难受。妈说实在不行找前院的小王来吧,我说,大半夜的,还是别麻烦别人了,我试试。我把鞭盒拆开,托起鞭放到小院的外面地砖上,展开捋直了,拿燃着的香点到鞭头伸出的信子上,点一下就要跑,看看火没亮,又沉住了气,回头再点,这一次点着了,火信子嗤嗤地跑起来,我慌忙捂住耳朵逃走,心怦怦地跳。过了一会,鞭还没响,妈说,不是没点着吧?要不要去看看?彼时我跟妈早已逃进门内了,我实在不敢去院外看,又想,那火信子很长的样子,总得容它燃到一定时候,就说,肯定是点着了,再等等,话未说完,噼里啪啦地一顿暴响,那鞭开始履行它神圣的职责了。妈捂着耳朵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我看着妈的样子却无由的心酸。这个年过的,我的老公没有回来过,爸永远地离开了妈,我们母女呀!

早上接到大洋彼岸的电话,小堂姐在电话那头话越说越多,也许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中国人最看重的年。小堂姐说她在家里准备了一大堆食物,打算跟同在异国的同胞一起过中国年,谁知华盛顿的大雪下得比东北还猛,车轱辘被深深没进厚雪中,大家都出不了门,新年的聚会泡了汤。我跟她说起除夕跟妈放鞭的事,她笑个不停,并跟我回忆了小时候大家在一起过年的事情。那个时候大爷三叔跟我们都在一个院子里住,三叔跟我们家住前院,对面屋,共用一个厨房,一家一口大锅,大爷家住后院。腊月三十晚上,男人们在外面摆弄鞭,女人们在厨房等着鞭一响就煮饺子。妈跟三婶正聊着,谁知鞭噼啪咔嚓响起来,没人知会一声,把婶吓得一跤坐地上了。小堂姐记忆犹新,一边说一边笑,还追问我有没有印象,我说不记得了。过后问妈,妈也说没印象了。原来,每个人的回忆里都住着自己的曾经、曾经的自己,那些回忆有些别人已忘记,只留给印象深刻的自己。小堂姐许是想家了吧。

现在的年比起过去,过得一年比一年乏味。年味淡了,盼过年的心也淡了,再不是小时候父母俱在的心境了。 也许物质上越是进步,精神上就越是寂寞 吧,吃的穿的不再那么期待,想吃想穿随时随地都能满足需要,似乎年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平淡的没有了任何吸引力。

上一篇:企业干部会议讲话下一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