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简介201

2024-04-30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简介201(精选15篇)

篇1:**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简介201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013年初开工建设,由中国农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总规划面积4万亩,核心区面积1.5万亩,辐射区面积10万亩,计划总投资80亿元,是“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园区实行“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农民参与、科技支撑、招商引资、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政府县长担任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实行正科级全额财政事业单位编制的管委会负责制。

近年来,园区以中科院、中国农大为技术支撑,依托临漳农业大县的资源优势,以沼气为纽带,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了以循环农业为主线的绿色有机果蔬种植和有机杂粮生产加工为主的主导产业。园区以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为户用沼气池原料生产沼气,实现玉米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同时所产沼渣沼液加工成有机肥直接还田和用于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生产,有效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形成了“沼气池→沼渣沼液→企业→优质有机肥→种植基地→绿色农产品→品牌化销售”的生态循环链条,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2016年园区总产值31亿元,主导产业产值14.7亿元。

园区内现有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1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2万立方米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1个,农民合作社132家,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20000多亩和年产5万吨有机杂粮加工生产线,带动园区周边3乡8村1500多农户直接参与园区有机蔬菜生产;园区企业产品优势明显:河北润泽致民公司生产的“玉汝天成”牌有机杂粮红豆、黑豆、绿豆、黑花生、小米等每千克价格在50元左右,是市场同类产品价格的5倍,临漳春希种植公司生产的有机富硒苹果每千克价格在10元左右,是市场同类产品价格的2.5倍,所产的有机西红柿、黄瓜、西葫芦、油麦、生菜等均是市场同类产品价格的3倍左右;河北美临多维粮油有限公司生产的“美临”牌食用油获9项国家专利、河北著名商标等。

目前,在园区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临漳县的特色有机种植、粮油深加工等行业快速发展壮大。临漳县沂松园林绿化种植有限公司、邯郸市万惠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邯郸市民乐面业有限公司、利欣面业、琪珑面业、久恒面粉、河北永恒油脂有限公司、河北三木农业、河北漳泽农业科技公司等10多家企业纷纷入驻园区;园区在建的年产2万吨饼干休闲食品项目、年产20万吨啤酒二期项目、年产24万吨九鼎饲料项目、盛德食品加工项目、红薯淀粉制品生产项目等10多个项目总投资达65764万元。

近年来,园区以土地入股、分红、工资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吸纳当地农民就业20000余人,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万余元,人均增收高于本县农民30%以上,技术推广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园区内二、三产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40%以上,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园区以“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特色农业品牌生产,推动临漳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篇2:**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简介201

1四川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名单

附件

22010年四川省农业科技园区

工作总结参考提纲

一、2010进展情况

(一)基础设施及“三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建设进展情况

(二)园区企业和业主发展情况

(三)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四)技术集成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及辐射带动情况(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

(五)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新机制和新模式)

(六)农民培训及农村科技人才培养情况(新型农民)

(七)宣传和媒体报道情况

(八)综合效益和农民增收情况 ……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组织管理经验

(二)体制机制探索和运行模式创新

(三)投融资环境营造和优惠政策出台

(四)龙头企业及科技中介组织培育

(五)产学研联合及科技平台构建 ……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四、2011年工作安排— 4 —

附件

32010年四川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统计表

注:请只保留1位小数,不要改动本表格式;本表收集县(市、区)园区数据,含各市(州)所辖扩权县(市)。

主题词:科技园区总结通知

四川省科技厅办公室2010年12月15日印发

篇3:**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简介201

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校企联盟”产学研紧密结合, 推进农业产业技术跨越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十一五”以来,南京市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先科技项目申报等手段,积极鼓励、引导和培育农业企业向农业科技型企业发展。目前,全市共有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奶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获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资格认定,产业覆盖食品加工、奶业、蜂业、农药兽药、种业等多领域。五年来,这些企业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创新,新产品开发,产学研合作等科技创新工作上取得新进展。据不完全统计,12家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共自主研发新品种44项、新技术38项、新模式10项,引进应用新品种115项、新技术34项、新模式12项,新产品研发数289项,销售收入78亿元,利税总额3.8亿元,带动农户2270多万户。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5个,省级7个,市级4个,科研人员数2901人,引进高层次人才69人,专利申请数195件,专利授权数105件。共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19项,省市区各级科技项目106项,项目新增产值92.2亿元,项目新增利税9.9亿元。

篇4:河北今年建百个省级农业园区

按照规划,今年重点抓好10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示范带动高端设施农业发展。到2020年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200个,带动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000个,基本形成高端设施农业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格局,形成现代农业发展高地。

今年,该省将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作用,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以高端设施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重大技术措施推广示范。全面推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推广“益农综合服务社”模式,支持每个园区建设一个融技术培训推广、科技信息服务、生产资料供应、电子商务及展示、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实现综合服务全覆盖。

与此同时,该省将充分发挥聚焦生产要素的优势,引导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订单等形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采取入股、托管、租赁等形式,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开展合作,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篇5:**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简介201

1.1 农业科研综合实力薄弱,整合能力差

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科结构、专业设置不尽合理,机构重复交叉。山东省农业科技机构虽然经过几次积极调整,科技体系有了一定改善,但在专业和机构设置上仍然存在设置不合理、机构重复交叉等问题,突出表现为“三多三少”,即种植业学科多、其他学科少,传统学科多,新兴学科少,产中领域研究学科多、产前、产后领域的学科少。二是农业科研机构和队伍大而不强,农业科研方向、任务的调整还不能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如农业科技成果产出量每年上百项,但成果转化率不足40%,除开发、推广存在缺腿外,科技成果的应用性较差也造成了转化难度的提高。三是农业科技项目中还普遍存在着常规技术研究得多,对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研究少,技术引进多,吸收消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少的问题。四是农业科技整合能力差。主要表现为农业科技团队精神不强,特别是立题研究分散、低水平重复较多,缺乏一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科研队伍。五是农业科技产业创新能力低。农业科技产业发展规模小、效益低,经营管理不规范,农业科技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带动能力比较薄弱。

1.2 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手段落后

资金不足是所有技术创新不力的普遍原因,而在农业技术创新中尤为突出。首先是农业科研资金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山东农业研究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值约2‰,为发达国家的1/10。其次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经费缺乏,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来源不稳,使推广工作受到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支出不但水平低,而且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人均技术总经费和人均推广经费不断下降。三是农业科技单位负担过重,主要是离退休人员多,负担重;单位投入成本过高,资源利用效率低,造成很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负担,加上还承担了许多社会义务,导致了科技经费被转移及挪用。四是农业科技创新手段落后。由于财政投入不足,目前多数农业科研单位设备落后,大多数还停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设备陈旧、图书资料少、现代信息手段缺乏,大面积综合试验基地少。由于农业科技创新手段落后,大部分科研院所仅具有应用常规技术的能力,缺乏使用高新技术的设备和能力。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

1.3 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活,体制不完善

从总体来看,山东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目前仍未建立和健全起来,集中表现如下方面:一是农业科研力量部门所有制突出,导致各农业科研机构研究效率低、浪费大。二是在农业系统内,农业产学研脱节,教学、科研、推广之间不协调,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不畅。农业科研单位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但许多成果却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来说,农业新技术的供给与需求脱节严重。三是农业技术创新资源分配不当,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农业技术推广和扩散,仍然是由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的做法,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高等院校大部分课题结题后,其成果束之高阁或采用率不高。四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五是农业科技单位中公益性研究和经营性开发交织在一起,不便于分类管理,又影响农业科技创新实力的提高。

1.4 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短缺,人才队伍不稳定

主要是农业研发机构中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缺乏,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还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强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农业人才进入全球市场流动的大循环,尖端人才的流失问题更为严重,成为影响山东省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科技单位的机制陈旧,激励机制不够,缺乏活力,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严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困难,加剧了人才流失。近年来,非农业部门争夺农业科技尖端力量,也形成了多部门对优秀农业科研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一些农业科技带头人相继离开农业科技系统,造成人才外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很不稳定。

1.5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科技资源主要包括人、财、物三种资源。山东省农业科技资源目前仍集中在传统的大田作物种植业,而畜牧、水产及特色经济作物研究领域则严重不足;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产中阶段,而产前、产后阶段投入欠缺;农业科研领域较受重视,而中试转化及产业化环节相对薄弱。从地方财政用于农林水等部门的科技三项费用支出的情况看,还普遍存在着支持力度不够、间波动大的问题。从全省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分布结构上来看,各地区的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分布和财政资源在地区间配置一样,不合理现象仍十分突出,集中体现东部地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集中,西部地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不但偏少,质量也比较低,东西部地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相差悬殊,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

1.6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差距大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山东农业科技创新差距较大。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自主创新方面的差距。如生物育种,发达国家已育出转基因植物200余种,并在大田推广应用,我国只有很少几个作物品种实现转基因育种。工厂化设施农业,在以色列、荷兰、法国、日本、南韩等国家,其设计、建造、运营已形成标准化、系列化、专业化、自动化生产阶段,工厂化设施农业的效益,荷兰亩产值一般在几万至几十万美元,山东为0.5~2.5万元人民币;与工厂化设施农业相配套的高新技术农业机械水平,山东只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落后近20年。农业资源利用,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率高达90%以上,山东仅为35%~40%;每立方米水生产粮食以色列为2.32Kg,我国为0.87Kg,山东为1.15Kg。从总体来看,山东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与发达国家占有70%~80%的水平相比差距较大;科技成果转化率40%左右,推广度不足30%。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2.1 思路和目标

总的思路是:按照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农业科技发展特点,以调整优化农业科技体系的结构、合理配置人才队伍为重点,以服务“三农”和促进“五个统筹”为中心,进一步转换机制,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资源优化配置、高效精干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四个结合”:即自主研究和技术引进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相结合,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形成四大体系,即科研创新体系,科技人才培养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知识传播和技术推广体系;从而为山东农业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保证。

2.2 建设重点

按照上述思路和目标,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确定以下建设重点:

2.2.1 农业科研创新体系

农业科学研究创新体系是实现自主研发创新的平台,要通过市场引导和政府调控,调整现有

农业科研机构,形成以省和市两级为重点的全省性农业科研体系。省级层次科研机构要重点支持以省农业科学院为主体的农业科研机构群体;地方层次应根据农业发展需要,以及自然、经济区划,以市级农业科学研究所为重点,给以重点扶持,逐步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区位优势的区域性农业研究中心。同时,允许和支持民营等其他形式的农业科研机构存在,逐步形成省、地方、企业、民营多形式、多类型农业科研机构,形成纵向有层次、横向有分工的农业科研体系。要通过建设新型机构,通过分流重组,形成重点研究所、区域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工程中心、农作物改良中心、农业研究开发基地、农业科技决策咨询中心,建立起以重大应用研究、基础性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为主要任务,层次分明、结构优化、精干高效、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农业科学研究体系。

在农业科研创新的领域方面,应重点突出以下领域: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节水灌溉、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加工、可持续发展、管理决策等。

2.2.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平台要以建设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群为突破口,以科技成果产业化带动农业科研、推动农技推广为重点。要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加工技术以及其他诸多领域逐步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以企业为龙头,以技术为核心,以成果转化为手段,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以带动整个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要集中力量,办好一批农业高科技企业和农业高科技园区,使之形成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在涉及到农业发展方向和起主导作用的农业科技领域,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高强度投入,推动农业高新技术发展。

2.2.3 农业知识传播和技术推广体系

以现有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为主体,推进与农业高校、科研单位,特别是与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的联合与合作,构建新型、高效、畅通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通过建设和调整,充分发挥三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主渠道作用,创建机制灵活、形式多样、适合市场经济条件和符合省情、并能保证农业知识传播顺利实现的我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2.2.4 农业科技人才创新体系(平台)

以稳定、培养和支持人才干事创业为重点,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使用机制、人才流动机制、人才竞争机制、人才绩效与收入挂钩机制。通过人才创新平台的建立,为我山东农业科研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平台、知识传播和技术推广平台提供人才保障。

上述四个创新体系,是一个以农业科研创新为基础,以农业推广创新为纽带,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为特征,以人才使用创新为核心的总体创新体系。这四个创新体系,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互为影响、互为关联,缺一不可。

2.3 几点建议

2.3.1 制定农业科技产业发展政策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科技产业政策是相辅相成的,具有密切的关联性。由此,从山东省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迫切需要制订具有强大政策导向作用和长远意义的农业产业发展技术政策。政策应以产品创新和产品市场创新为中心,对那些技术含量多、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予以重点产业扶持,加速其产业化。政策应充分体现对产业鼓励政策、优惠政策、风险分担政策、经费支持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从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2.3.2 加强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建设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就必需在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和体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要打破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低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型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的状况,要按照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对科技布局及机构设置优化配置,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改变农业科技管理模式和内容。要推进灵活、公平竞争、蓬勃向上的运行机制建设,实行公开招标、竞争立项,人员自主结合、竞争上岗的办法,发挥每个农业科技岗位的作用。

2.3.3 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重点是发挥高等农业教育系统培养人才的主力军作用,提高培养造就人才的质量;通过科研工作,在科技实践中培养造就高水平的学术人才;建立起人力资本合理使用和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克服人才不足与人才闲置同时存在的不正常状况,要调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建立激励机制,发挥人力资本充足的优势。

2.3.4 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篇6:健民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简介

健民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是柳安才同志个人投资修建的了绿色富硒蔬菜、花卉果品种植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设工期3年。园区企业注册资金3000万元,现有职工135人,其中管理人员18人,中高科技人员6人,区蔬菜中心高级农艺师张新华、农艺师张开军为驻园区科技特派员,技术依托西南大学、西农大、安康学院(主要是常权记教授)、汉滨区农业局。项目总占地1000亩,建设内容共四个方面:一是绿色农业种植区占地475亩,主要种植富硒蔬菜、莲菜和果品;二是高科技农业展示区占地155亩,主要建设全自动智能温控室和高科技温室;三是现代园艺种苗繁育区,占地290亩;四是农产品加工、储存、保鲜和销售。预计项目建成后,年产绿色富硒蔬菜1万吨,富硒干鲜果储存10万吨,加工蔬菜2万吨,年销售收入1.28亿元,税收258万元,利润3622万元。

园区从2009年6月筹划,11月份开工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园区建设顺利进行,目前已完成投资2400万元,完成了四项工作:一是建成设施大棚300亩、莲菜100亩、苗木花卉50亩,在建100亩;二是硬化生产道路3公里,建立抽水泵站1座,机电井5口,铺设滴灌管网360公里,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300亩;三是引进推广了六项先进技术、10个新品种,种植的西红柿、茄子、青椒、莲藕等品种,经检测均为无污染、富含硒元素的蔬菜,取得良好效果;四是已生产蔬菜600万斤,其中150万斤销往城区各大超市。

篇7:**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简介201

情 况 简 介

宁夏六盘山牧业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暨农业科技园区位于“全区优质肉牛养殖示范县”的泾源县香水镇城关村。该养殖园区是科技特派员企业,由自治区人大代表、荣盛公司总经理于金荣投资建设,于2009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100亩。目前,园区存栏良种肉牛870头,2012年肉牛饲养量达到2600头,是固原市肉牛饲养规模最大、品种最好、基础设施齐全、科学养殖水平较高的肉牛规模养殖公司。

一、基地概况

园区养殖基础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科学化养殖程度高,既是一个科技养殖示范推广基地,也是一个企业主导、农民参与、大学生创业的养殖园区。基地建成标准化暖棚肉牛舍12栋9000平方米(每栋可存栏100头)、饲草青贮池6700立方米、饲草料加工车间及库房2000平方米,公共管理服务区2000平方米;安装了地磅秤,修建了消毒室、消毒池等动物防疫设施;园区拥有中大型铡草机、打捆包膜机和饲料粉碎机等畜牧械,畜牧机械化水平较高。近年来,自治区畜牧工作站、宁夏大学和固原市畜牧中心等技术依托单位将该公司作为宁南山区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先后指导实施了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全区创建现代农

业示范基地项目”、“2009-2011年全区饲草加工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公司自生产经营以来,吸收了4名大学毕业生参与创业,解决了15名下岗职工和贫困农民就业问题,被列入泾源县农民创业示范园、“工字号”创业培训基地之一;被固原市确定为全市龙头企业;成功创建了全区农业示范基地,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全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该园区肉牛科技养殖水平较高,效益明显,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科技园区建设情况

(一)产业领域。

该养殖基地生产领导为畜牧养殖业,计划建成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暨农业科技园区,生点从事肉牛短期标准化育肥、良种肉牛扩繁、高档肉牛繁育生产、优质牧草加工调制配送等科技术创新及示范推广。

(二)建设目标和内容。

1、建设内容。

高档肉牛繁育生产:引进安格斯高档肉牛品种,通过冷配改良技术对当地秦川肉牛进行杂交改良,繁育生产的公牛犊按照高档肉牛饲养管理规范进行饲养,生产出符合标准的高档肉牛。

良种肉牛扩繁技术:对现有良种母牛建档立卡,建立肉用母牛进行体尺测量和卡片登记,将良种母牛信息录入自治区《良种肉牛管理系统》信息平台,引进西门塔尔、利木赞

良种肉牛冻精,通过冷配改良技术开展肉牛扩繁。

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建设集中联户沼气池1处,为基地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清洁能源,沼渣、沼液还田利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上一套有机肥生产设备,集成应用科技创新技术,将牛粪生产成有机肥。

农民教育培训:将该养殖基地成为全县养殖大户、专业养殖户提高科学养殖水平的实习基地。

苜蓿包膜青贮技术推广:针对我县降雨量多,优质紫花苜贮存难的“瓶颈”,推广了苜蓿打捆包膜青贮。

2、建设目标。

篇8:**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简介201

当前农村特别是山区的农民普遍反应, 当前农村中广泛使用的工农-12K型手扶拖拉机 (11马力) , 由于功率有限, 在耕作过程中未能完全满足农户种植经济作物的耕作需要。在山区, 即便使用工农-181型 (18马力) 的手扶拖拉机也满足不了耕作要求, 耕作适应性差, 尤其是配带拖卡在山区进行农药、化肥、种子和果实等运输时功率更满足不了要求。江门市新会区新农机械有限公司通过市场调研及用户访问, 为满足农户的需求, 利用工农-181型手扶拖拉机的底盘配经变型设计配装DLH195型、DLH1110型柴油机, 开发研制了GN-131 (工农-131) 型 (13马力) 和GN-201 (工农-201) 型手扶拖拉机 (20马力) , 经田间试验及用户使用,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用户反映良好。这两型手扶拖拉机, 均具有犁耕、旋耕、收获、开沟、起垄、整畦、培土等田间作业及短途运输等功能, 特别是适合当前各地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的需要, 既能提高工作效率, 又能保证耕作质量, 深受农户的好评。2014年8月6日, 该新产品在广州通过由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组织的省级新产品鉴定。专家认为, 新产品结构紧凑、性能可靠、适应性强, 其制动型式采用湿式环状内胀式设计具有创新性, 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该机通过新产品鉴定, 可以投入批量生产。

篇9:县农业科技服务大厅简介

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服务新路子,更快、更好、更直接地为全县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2004年10月,xx县农业局投资30多万元兴建了建筑面积120平方米的农业科技服务大厅。

农业科技服务大厅以“播农业科技,为三农服务”为宗旨,整合了农业局系统的人才和技术资源,配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值班专家20名和“三电合一”的现代传播设施,及时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技术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大厅内设有专家咨询、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智能查询、信息发布、声像、实物展示、科技图书阅览、检测、证件办理、农业走出去、“阳光工程”等12个服务区。农业科技服务大厅的建立,加快了农业科技信息的传递步伐,提高了农业部门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健全了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技术依托、以科技服务大厅为窗口的农业服务体系,已成为政府服务农民的一个窗口。

篇10:十位优秀农业科技专家事迹简介

王庆煌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63年11月出生。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华农业英才奖、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称号,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CCTV2008十大三农人物。获得过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奖励11项。

王庆煌和他的科研团队身上有一种魅力,那就是他们始终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泥腿子”精神,就是他们勇于创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服务农业农村经济主战场的奉献精神。多年来,他们为热带农业产业发展和热区农民增收致富做出突出贡献。

徐一戎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学委会副主任,研究员。1924年出生,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

经过60余年的潜心科学研究,他最终攻克了寒地水稻栽培领域诸多技术难题,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被誉为“中国寒地水稻之父”;长年坚持深入基层、农户、田间推广种稻技术,年近九旬,仍坚持为基层服务;谦虚勤奋、无私奉献、品格高尚,对基层和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2008年,他捐出自己一生的积蓄100万元,设立一戎水稻科研奖励基金。

胡承霖

安徽省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副组长,安徽农业大学教授。1929年出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届大学生。1986年以后曾受聘为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安徽小麦专家顾问组组长,担任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会小麦组成员、小麦栽培研究会理事。他主持的项目先后获省科技进步奖、省星火奖、省农村科技进步奖等。

他建议并参与的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已经成为安徽小麦主产区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他是安徽农业大学 “走大别山道路服务„三农‟事业”的典型代表。安徽省委张宝顺书记曾批示:对胡承霖教授不仅要表彰,而且要宣传,他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榜样。

郭进考

河北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河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农业部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951年出生,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人事部杰出人才记一等功,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党的十七大代表。

抱有“让咱农民都能吃上白面馒头”的信念,他选择了一条艰辛的育种创业之路,并带出了一个能吃苦、能啃硬骨头的育种团队,先后育成21个小麦新品种,取得科技成果2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这些成果创造经济效益120亿元;矢志研究节水品种,育成了“石家庄8号”等系列高产节水新品种,实现了“一水保千斤”的目标,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裘志新

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小麦育种繁殖所所长,研究员。1947年出生,曾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全国优秀科技专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人事部杰出人才记一等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长期扎根生产一线,埋头苦干,一心搞科研,育出的“宁春4号”被誉为“穿梭育种的典范”;专心带团队,培养了一支年轻的小麦育种繁殖团队,小单位干出了大事情、做出了大贡献;热心做奉献,从单位的领导管理岗位退下来后,他依然忙碌在育种田里。

金黎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1963年出生,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部马铃薯生产专家组专家,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多次被联合国计划发展署(UNDP)和世界粮农组织(FAO)聘请为专家。

她主持完成了属于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的20多项课题研究,研究成果丰硕,先后育成“中薯3号”到“中薯19号”17个马铃薯新品种,获省部级科技奖5项;她敬业吃苦,精神感人;生活简朴,作风朴实,在和农民一起劳动时“很难分清谁是农民谁是博士”。

朱庆来

山东省嘉祥县疃里镇农机管理服务站站长,高级工程师。1955年4月出生,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等,2009年作为全国农业系统先进劳模代表登上了国庆60周年庆典活动“农业成就”彩车,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朱庆来一直从事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常年带着农机具和图板资料奔波在田间地头和集市,不辞辛苦地搞示范演示和技术培训。他建立起了农机推广服务网络,相继推广了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和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化新技术,使当地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不断提高,每年为农民增收2000余万元。

王贵满

吉林省梨树县农业局副局长兼农业总站站长,研究员。1960年出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评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国家科普先进工作者等,获得过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等多项奖励。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8年,他善于探索,辛勤耕耘,先后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40余项,是农技推广战线上基层优秀工作者的典型代表。

吴永斌

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1964年出生,曾获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7年被选为甘肃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201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他引进、选育农作物新品种40多个,累计示范推广1199万亩,实现了当地农作物品种的第五次更新换代,总增产粮食36万吨,帮农民增加纯收入3.9亿元;以推广自主选育的新品种“庄薯3号”为主,建成了陇东地区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积极引进并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技术,使当地玉米增产幅度达30%以上,为把庄浪县打造成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邓玉梅

江西省泰和县水产技术指导站站长,高级工程师。1964年出生,曾获得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等荣誉。

篇11:徐州永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徐州永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是由台湾蔡嘉文先生与徐州安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现代农业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台资占20%。项目位于徐州市铜山新区街道榆庄村,占地3000亩,项目将按照“一脉十区”的建设发展格局,建立榆钱河环状水系、台湾有机肥生产基地、台湾农产品展销中心、绿色蔬菜深加工区、台湾精致农业示范区、特色水果种植基地、蔬果观光采摘区、日月潭〃阿里山景观休闲区、农业科普体验中心、台湾美食度假中心、菜篮子基地等专业生产园区(基地),各专业生产园区(基地)组成一个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铜台现代农业交流合作示范项目。

项目一期占地100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日光温室120亩,钢架大棚50亩,智能温室50亩,设施桃基地300亩,新建冷库200平方米,管理用房300平方米,新上有机肥料生产线6条,引进种植台湾蔬菜、瓜果、花卉等新品种,并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放心食品展示等。

篇12:**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简介201

乐义(曲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位于孔子出生地尼山脚下南辛镇西曼村,是曲阜科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全国著名蔬菜之乡寿光市三元朱村合作兴建。项目建设分二期进行,第一期工程已建成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110座,占地500亩,总投资1700多万元。第二期将在西曼村建棚面积进一步发展到1800亩的基础上,辐射带动东曼、王庄、新龙泉、彭庄、南辛、大湖等周边村庄,2—3年内发展到10000亩。蔬菜基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建设、大棚建设、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产品加工储备设施建设、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等。

工程建设中,曲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基地建设,成立了“乐义(曲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指挥部”,为基地建设给予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寿光市三元朱村王乐义书记也从技术、人员等各方面始终给予大力支持。

该工程从去年7月份开始施工建设,在克服了汛期多雨、施工困难等不利因素,经过5个多月的连续奋战,按照寿光市三元朱村第五代大棚标准,于11月份110座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全部建成,并规模种植了黄瓜、辣椒、彩椒、茄子、苦瓜、西红柿等蔬菜。目前,各类大棚蔬菜已大批量上市,同时公司生产的有机蔬菜也大批量上市,每个大棚每年收入将达到6万至8万元。

篇13:武功县大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简介

武功县大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位于大庄镇、普集镇及小村镇,东至小村镇梅花村、西至大庄镇张堡村、南至渭河堤、北至西宝中线北1000米的范围内。规划总投资4.52亿元,面积6.5万亩,布局为“一心两园四带”。“一心”为农产品交易中心;“两园”分别为农业综合示范园和优势果品休闲农业园;“四带”分别为4.7万亩猕猴桃苗木及花卉产业带、6000亩亩核桃及花卉产业带、6000亩设施农业产业带、6000亩清水莲菜产业带。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实现现代农业实用新技术成果与转化、技术示范与推广、技术培训与普及、产业纪领与带动,形成集设施农业、果品采摘、园林与果树苗木、水生蔬菜、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具有强大辐射带动与示范效庆的现代生态农业园。

在园区建设上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民参与、合作社支持”的方式,用工业化的管理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一是体现产业聚集效应。二是农业高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三是先进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

目前,园区一期先后流转土地28395多亩,涉及普集镇、大庄镇26个行政村,栽植猕猴桃16395亩,繁育优质核桃苗木及花卉6000亩,清水莲菜3000亩、设施大棚3000亩;二期已流转土地2.1万亩,建设猕猴桃核心示范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由园区管委会整合涉农项目统一实施。总投资超过6530万元,其中县财政投资1200万元,整合涉农项目奖金4530多万元。

按照规划,在大庄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下,利用3—5年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发展20万亩优质猕猴桃、优质核桃苗木繁育6000亩,使武功县成为全省最大的优质核桃苗木繁育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有机猕猴桃示范基地。

欢迎南通市各界朋友光临指示。

联系人:贾小轩

篇14:**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简介201

一、企 业 概 况

山东吉盛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无棣县西小王乡三座桥村2000米处,属山东省指定的黄河三角洲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黄河三角洲空气清新、水质清洁、阳光充足,周围1000米内无村庄,无污染,隔离条件好,是优质的养殖基地。

山东吉盛农业高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8日,注册资金为2000万元,经过四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拥有员工106人,其中技术团队9人,工程师3人,技术人员6人,财务团队6人。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肉鸡年出栏量500万只;年产值8000多万元,利润800多万元,实现了饮水、喂料、温度控制自动化,形成了规模化、现代化的在当地农业化生产中,能起到龙头作用的肉鸡养殖企业。2010,被滨州市工商局,中小企业局等单位授予“守信用民营企业”,2012年被无棣县农业局授予县级龙头企业,2012年被省畜牧局授予国家标准化养殖基地。

公司建有现代化标准养殖大棚20栋。占地140亩,总建筑面积32820平方米,年产达标肉食鸡240万只。

公司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4005万元,利润406万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820万元,利润530万元;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5013万元,利润576万元。2012年计划实现销售收入8010万元,利润812万元。

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农作物高新技术的研究及开发(不含种子);农作物种植;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不含粮食、棉花);水产养殖;畜禽养殖(不含种禽);备案内的进出口业务(需凭许可的凭许可证经营)。

目前公司,建有标准化的生活区,包括现代一体化餐厅,员工培训中心,党职工活动室,厂区医疗室,理发室,员工洗浴室,洗衣房,动物化验室,药敏化验室等。整个厂区道路硬化,绿化优美。公司集科研,开发,养殖与一体。并已在发改委立项,已通过环境评估。公司配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管理队伍,并与专业的技术科研公司达成长期合作,为公司的成功发展壮大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抢抓机遇,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山东吉盛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响应党 中央的兴农兴牧政策,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重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区别对待、积极争取”的原则,积极参与到兴农兴牧的改革中来,为社会和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肉鸡养殖现状,和国家宏观调控环境,以及加快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呼唤,为肉鸡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公司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员工与企业共命运,与时代共奋进。决定,新项目建设采用先进的饮水、喂料、温控自动化,提高优化质肉鸡养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技术,实行以点带面科技推动战略,推动肉鸡养殖业发展,从而实现养殖的科技化、自动化、信息化和生态化。使企业以蓬勃的生机步入科学发展的新轨道。

吉盛公司下步将采取“滚动发展”的方式,把肉鸡养殖这个蛋糕越做越大,发展规划是:通过3—5年努力,将全乡建设成为安全、优质肉鸡生产基地、肉鸡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把肉鸡产业及相关产业建设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和地方经济的优势产业。

1、产业规模。2011年底肉鸡自养出栏量达到120万只,2012年达到240万只,2013年达到600万只。

2、基地建设。通过发展标准化肉鸡养殖场,提高肉鸡饲养水平。到2013年,新建年出栏120万只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场3个。

3、拉长经济产业链,实现饲养—屠宰加工—食品加工一体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使肉鸡养殖业真正成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三、走科技企之路,创新管理模式

吉盛公司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技创新之路,实行了“三化一新”的养殖模式,即养殖小区建设规模化,饮水、供料和温度控制的自动化,生产操作规程的标准化,在工艺流程的每个环节推行新技术。实现了肉鸡养殖的机械化、信息化和现代化。

在管理模式上,根据公司的特点,本着“内 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原则,在公司内部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在分配形式上实行了经济效益直接与工人工资挂钩,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为了取得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一、与滨州宏牧集团进行合作,他们选派了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公司参与管理;

二、与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密切合作,聘请专家教授担任公司的顾问,形成产、学、研结合;

三、引进懂管理会技术的生产技术人才,同时选派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学习深造。公司内部严格的管理及“三化一新”饲养模式的创新应用,使得企业在发展壮大的道路上步入腾飞的快车道。

四、创新经营理念,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如欲求的生存,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新经营理念,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吉盛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技术创新不畏难,坚持苦练内功不浮躁,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之路,科学管理之路。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他们始终遵循“以优质产品求生存,以科学技术求发展,以信誉服务求顾客,以组织管理求效益”的经营理念,不断践行“带动产业,推进行业,致富一方,贡献社会”的企业使命,紧紧围绕全年经营奋斗目标,精心组织好养殖,严格成本控制,努力构建增效、降耗的发展新格局,实现了养殖场的持续安全生产。

不断完善饲养管理岗位责任制,严格考核。年初召开了员工大会,讲形势、讲任务,把任务指标量化到每个岗位和个人,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通过各种形式让员工明白,企业发展不仅仅是简单的各项任务完成,更重要的是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机制的转换。只有坚持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才能不断积聚发展发劲,拓宽发展空间,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为此,公司在提高企业发展速度的同时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在指导思想上,提出要坚持企业眼前效益和长远发展的辩证统一,在顺境中增强危机意识,在与同行业先进企业比较中寻找差距,在加强发展中挖掘潜力。从而促进了企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在当前高科技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公司自2008年建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不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正在沿着健康的轨道快速发展。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树立“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为此,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重点抓了以下几点:

1、根据公司的实际制定了,《公司文化建设方案》。方案本着系统性、实效性、以人为本、坚持与时惧进的原则,并符合公司实际,切实可行。

2、成立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小组,负责公司企业文化的推广。

3、在公司内树立企业文化标识牌。在公司门口两边和办公室正面墙壁上树立如“公司经营理念”、“公司的价值观”等企业文化宣传牌,在会议室正面墙上设计“厚德载物,创新自强”体现企业精神的大字。

4、加强养殖场内部的宣传导向,在养殖场内张贴一些安全宣传挂图和养殖管理方面的宣传挂图。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养殖管理知识。

5、提炼公司员工行为规范,制定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上墙。为了提炼公司员工行为规范、强化员工行为意识、规范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树立公司内外良好的形象、促使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行为准则,同时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发展。

6、制作配电室、发电机组、锅炉房等岗位,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制牌上墙,使管理更加顺畅,提高设备的运转率。

7、定时搞好场内的宣传栏。公司门口制作宣传栏,每季度出版一次。宣传栏内容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宣传公司的精神、近期的重点工作、好人好事等。

8、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如:拔河比赛、羽毛球、乒乓球比赛、歌咏比赛以及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技能知识、安全知识比赛等活动。尽量让更多的员工参与到活动中来。

9、每组织一次优秀员工评比。

10、定期建立员工与管理人员面对面的对话,建立新型员工关系。一是分别开展新、老员工座谈会、管理人员座谈会,了解不同层次人员的需求,对员工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建立公司管理人员和一线养殖员工沟通的桥梁纽带。二是大力推进员工“建言献策”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不断改进公司的管理。三是加强意见箱的管理,及时发现、处理员工的意见和矛盾。

总之,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培育和提炼企业精神,使之影响广大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六、对肉鸡养殖业的未来展望

鸡肉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供应充足、物美价廉的优质肉类。其高蛋白质、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一高三低”的营养特点,使其作为健康肉类食品而不断地为大众所接受。更重要的是以鸡、鸭为代表的家禽生长速率快、料肉比低、养殖效益大,全球禽肉产销总量快速。2009年,全球仅鸡肉产量就达7400万吨,比2008年增加4%;中国肉鸡产量1460万吨,比2008年增长8%.自2002年,全球鸭肉产量更是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2009年,仅中国肉鸭出栏量超过32亿只,鸭肉产量达到870万吨。随着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粮价高位运行,肉鸡、肉鸭料肉比低,今年禽肉产销量将会进一步增长。

鸡肉是世界公认的最具经济优势的动物蛋白质来源。世界营养学家普遍认为每年人均食肉在85Kg左右是比较科学的,但只有少数国家达到人均85Kg水平,而世界平均占有量只有40.27Kg,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以上,肉类总产量只占23%,但人均占有量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国内国外肉类市场需求缺口仍很大。

未来几年,我国肉鸡主要发展方向为:通过合理规划肉鸡业结构、业态和空间布局,重点打造服务也集聚区,发展现代肉鸡业。总之,从发展的前景看,肉鸡标准化养殖潜力大,前景广阔。也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是加新农村建设的呼唤。

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几年来的艰苦奋斗,已宏图绘就,大业在望,山东吉盛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定将以更加显著的业绩担负更加光荣的责任,以更加铿锵的步伐迈向更加辉煌的征程,以更加澎湃的激情书写更加绚丽的华章。

篇15:罗山县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简介

罗山县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座落在罗山县西城开发区西外环西侧,建设项目由香港昊昌实业有限公司和罗山县金土地蔬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资兴建,园区占地面积2000亩,其中核心园区征地200亩,租赁流转耕地1800亩,建设项目总投资为8000万元,其中2011年完成投资5000万元,2012年完成投资2000万元,2013年完成投资1000万元。

罗山县农业科技示范园经营理念:农业新产品新品种植示范种植、设施农业种植示范与推广、名优特新农产品采摘观光与销售、优质农产品冷冻保险仓储与配送、生态景观林建设等。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新建成钢架大棚、连体钢架大棚等设施农业面积达80000平方米,营造生态景观林20万平方米,建设多功能办公交易区、冷库及生态景点建设3000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园区基本可以进行现代农业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种植与推广,项目可以带动周边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与特色农业生产,建设项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建基地、创品牌、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

上一篇:鲁迅《祝福》优秀教案设计下一篇:雪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