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2024-05-22

19 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共6篇)

篇1:19 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中国交通报》志霞2008年12月15日

日前,由西安公路研究所和江苏省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基于开源的高可靠收费系统实现”科研项目通过了江苏省交通厅组织的科研鉴定。使用单位以及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具有创新性,提高了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在公路收费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是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一项革命。

长期以来,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大部分是运行在国外品牌以及受控知识产权的视窗平台之上,基于目前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应用存在的诸多问题:高资源消耗及安全漏洞、版本更新频繁支持周期短、操作系统购置费用庞大、系统故障修复时间长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西安公路研究所等单位“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期三年的“基于开源的高可靠收费系统实现”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功。

这个完全自主创新的成果采用Linux作为操作系统内核,Mysql作为数据库平台,TOMCAT作为Web消息中间件,电子盘作为存储介质,集成了各类硬件驱动程序及入侵检测等安全防护功能,实现了基于网络引导的快速恢复,并能全面兼容现有收费系统,可满足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应用需求。提高了收费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了系统应用成本,提升了高速公路管理和服务水平。节约建设成本,节约运营维护成本,保证了收费网络的安全性。

该成果已在江苏京沪高速公路的3个收费站进行了近一年的实际运行以及功能测试,可靠的运行表明系统易于使用,运行稳定可靠。每年仅建设资金就可节约近亿元。

rfid技术在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的成功应用

http:///trader/traffic/apply_detail.asp?id=27037

2008-2-11 10:20:00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是RFID技术最成功的应用之一。目前中国的高速公路发展非常快,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就是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而高速公路收费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交通堵塞,收费站口,许多车辆要停车排队,成为交通瓶颈问题;二是少数不法的收费员贪污路费、使国家损失了相当的财政收入。RFID技术应用在高速公路自动收费上能够充分体现它非接触识别的优势。让车辆高速通过收费站的同时自动完成收费。同时可以解决收费员贪污路费及交通拥堵的问题。

一般来说对于公路收费系统、车辆的大小和形状不同、需要大约4米的读写距离和很快的读写速度、也就要求系统的频率应该在900M Hz和2500MHz。射频卡一般在车的挡风玻璃后面。现在最现实的方案是将多车道的收费口分两个部分:自动收费口、入工收费口。天线架设在道路的上方。在距收费口约50-100米处,当车辆经过天线时,车上的射频卡被头顶上的天线接收到,判别车辆是否带有有效的射频卡。读写器指示灯指示车辆进人不同车道,人工收费口仍维持现有的操作方式,进入自动收费口的车辆,养路费款被自动从用户帐户上扣除,且用指示灯及蜂鸣器告诉司机收费是否完成,不用停车就可通过,挡车器将拦下恶意闯入的车辆。

1996年、佛山市政府安装了RFID系统用于自动收取路桥费以提高车辆通过率,缓解公路瓶颈。车辆可以在250公里的时速下用少于0.5毫秒的时间被识别,并且正确率达99.95%。上海也安装了基于RFID的自动收聚养路费系统。另外两个安装在广州的与上海和佛山的工程不同,广州的工程尝试在开放的高速公路上对正在高速行驶的车辆进行自动收费,通道采用RFID系统。中国有把握改善其公路基础设施,而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应用于高速公路收取养路费的RFID技术没有统-的标准。各个厂家使用自己的专用标准、使得建立全国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时, 情况变得很混乱。

在城市交通方面,交通的状况日趋拥挤,解决交通问题不能只依赖于修路、加强交通的指挥、控制、疏导,提高道路的利用率,深挖现有交通潜能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基于RFID技术的实时交通督导和最佳路线电子地图很快将成为现实。用RFID技术实时跟踪车辆,通过交通控制中心的网络在各个路段向司机报告交通状况,指挥车辆绕开堵塞路段,并用电子地图实时显示交通状况。能够使得交通流向均匀,大大提高道路利用率。还可用于车辆特权控制,在信号灯处给警车、应急车辆、公共汽车等行驶特权;自动查处违章车辆,记录违章情况。另外、公共汽车站实时跟踪指示公共汽车到站时间及自动显示乘客信息,给乘客很大的方便。用RFID技术能使交通的指挥自动化、法制化,有助于改善交通状况。

高速公路收费站车牌自动识别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车牌识别技术应用公路收费站系统

篇2:公路抗震减灾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交通运输部重大专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公路抗震减灾关键技术研究” (简称抗震重大专项) 近日通过验收鉴定。该研究在公路网灾情辨识与应急调查评估、抢通保通、次生灾害识别诊断与监测预警、公路恢复重建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完善了我国公路抗震技术体系, 丰富了公路应急装备储备, 为创新提升公路减灾防灾理论和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研究建立了我国首个具有研究与史料价值的公路震害数据库, 基于遥感技术, 突破了公路灾害快速判识与评估技术瓶颈, 创新地提出了基于有限位移的梁式桥抗震设计新方法和隧道三区段设防抗震计算方法, 提出了高烈度地震区公路网抗震设防标准和公路网生命线布局方法。抗震重大专项在国际上首次着眼于公路网抗震能力提升, 在路域灾情辨识与评估、公路网抢通保通、结构物恢复重建等方面开展攻关, 形成了涵盖震后应急、抢通保通、恢复重建和运营三个阶段的较为完整的公路抗震减灾关键技术体系。

篇3:胡萝卜汁加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邮编:100094,电话:010-62737434)廖小军副教授主持的“胡萝卜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前不久通过了中国农业大学组织的成果鉴定。

他们通过对胡萝卜汁加工专用酶制剂的筛选,首次优化了胡萝卜汁加工酶解液化技术参数,并提出了酶解液化与终点控制技术;开发的浓缩汁产品可溶性固形物大于60°Bx,类胡萝卜素含量大于60毫克/100克。并首次对胡萝卜汁中的白色沉淀成分进行分析,提出了白色沉淀的控制方法,解决了胡萝卜汁储藏过程中的白色沉淀问题。同时,还首次提出胡萝卜浓缩汁的0℃储藏技术。(北京 何丽)

我国小麦改良技术

取得重要突破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邮编:250100,电话:0531-88364525)夏光敏教授主持的“小麦体细胞杂交技术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项目,前不久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主持的技术鉴定。

他们利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技术创建耐盐、抗旱、高产、优质小麦新种质及新品种,是一项重要突破。育成了山融1号、山融2号、山融3号三个新品种,其中山融3号已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山东 吴境增)

特色花卉高效育种技术

通过验收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邮编:100081,电话:010-68919510)承担的“特色花卉高效育种与快繁技术”项目,前不久通过了专家验收。

他们收集了特异山茶、桂花种质资源350多份,选育出8个园艺性状好的红色系仙客来品种,建立了特色花卉品种快繁技术平台,使繁殖系数提高7%~15%、高品质苗成活率达到90%,缩短繁殖周期5~10天,降低生产成本10%~20%。(北京 李琳)

南方型草莓优质高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鉴定

莱阳农学院农学系(邮编:266109,电话:0532-86080447)姜卓俊副研究员主持的“南方型草莓优质高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项目,前不久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

篇4:国产旋压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与传统的冲压机相比, 旋压机可以制造拉伸工艺无法制成的产品, 包括飞机头, 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而且, 旋压机是无颗屑生产, 一道成型, 节能高效, 可节省模具费用。旋压机替代冲压机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

卧式多工位皮带轮专用旋压机是湖锻液压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研制而成的, 命名为“潘克”。机床采用该企业自行开发的CNC数字控制系统, 实现了旋压技术的整体国产化。

据介绍, 目前国内的旋压机几乎主要依赖进口, 德国和西班牙一直统领着全球旋压技术, 湖锻液压机得成功研制将冲击上述两国的垄断地位。一家澳大利亚企业得知这一消息后, 经过实地考察, 随即下了一万份需用旋压技术制造的家具底座订单。

“从订单量上来看, 已经说明国外客户对中国产旋压技术的认同。”湖锻液压负责人董利强说, “国内乃至世界的飞机头外壳将来都可能与湖锻液压机床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瑞士百超发布新品小型折弯机

近日, 瑞士百超 (BYSTRONIC) 集团折弯机Xcel16-50 (4轴) 新品发布会分别在天津、无锡、深圳、广州等地举办。

成功进行了热负荷试车。

二重400吨米锻造操作机是热加工重大技改工程。土建工程从去年12月初破土动工, 今年2月份进入设备安装, 6月底二重自行完成了全部设备安装任务。这台操作机属国内首台。全部部件重达1000余吨, 其中的液压和电气系统从德国进口, 并由德国专家全程监督安装质量。目前, 二重已利用该设备顺利锻制钢锭重77吨的支承辊锻件毛坯和1支钢锭153吨的支承辊锻件毛坯。据悉。二重400吨米锻造操作机投入使用后, 将减轻锻造工序的员工劳动强度, 提高锻件精度、质量和功效, 使冶金、电力、石化等行业的大型锻件产能得到极大地提升。

山东华鲁锻压机床院士工作站揭牌

日前, 山东省华鲁锻压机床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胡海岩, 山东泰安市副市长徐恩虎等为工作站揭牌。

篇5:19 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功能脂质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控制肥胖、促进生长发育等功效, 适用人群广泛, 市场需求旺盛。天然油脂性质和功能较为单一, 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脂质产品多元化的需求。 通过脂质酶法修饰, 可以改善其溶解度、稳定性、消化吸收率等物化特性, 开发出多种功能脂质产品, 从而扩展油脂的应用范围, 并大幅度提高其附加值。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黄凤洪研究员带领团队联用了高活性脂肪酶微反应阵列、 超声预处理高效酶促反应体系及基于二维色谱—质谱的脂质高通量结构剖析三大技术, 形成了绿色、靶向、高效的脂质酶法修饰技术体系, 突破了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不高、反应速度缓慢、产物难以鉴定等方面的瓶颈难题, 使之最快仅需15min, 产品转化率即可达90%以上, 同时, 固定酶可重复使用达50次, 成果总体达国际领先水平。

该成果现已成功应用于植物甾醇酯、母乳脂肪代用品、黄酮不饱和脂肪酸酯等功能脂质的靶向制备。产品植物甾醇酯达到了美国食品化学法典和我国卫生部 (2010年第3号) 公告的质量要求。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 本技术具有靶向性强、转化率高、速度快、原料广适和产品多元化等优势, 对于扩展我国脂质资源的应用领域, 提高油料加工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提升居民的营养健康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

篇6:19 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DMLS即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成型技术 , 是3D打印技术领域王冠上的明珠。 该技术因为直接用激光熔融金属粉末沉积,金属本身是致密体重熔,不易产生粉末冶金那样的成形时的空穴,采用该技术生产的结构件致密度可达99%以上,接近锻造的材料胚体。 目前国际上主要利用该技术制造高受力构件及传统工艺无法加工的复杂构件、不规则构件的成型,它能达到同牌号金属最高强度的90~95%左右的水平, 接近一般锻造构件,具有精度高、成型限制极少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端精密零部件制造等领域。

据悉,DMLS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技术一直由德、 美等国少数3D打印巨头把持, 每台DMLS打印机售价在千万以上, 我国3D打印技术在该领域与世界先进企业存在巨大差距。

上一篇:人物报道范文大学生下一篇:风电运行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