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能力真题

2024-05-16

保教能力真题(精选6篇)

篇1:保教能力真题

《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l0题,每题2分,共20分)1.认为清末民初中国幼教机构存在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出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张宗麟

2.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被称为()。A.思物 B.恩物 C.念物 D.宠物 3.癸卯学制规定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为()。A.幼稚园 B.蒙养院 C.蒙学院 D.幼儿园 4.幼儿美育的目标是()。

A.使幼儿掌握美学的知识 B.使幼儿掌握表现美的技能

C.培养幼儿的审美动机 D.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

5.幼儿社会发展是通过()实现的。

A.学校教育 B.自身的社会化过程 C.家长的教导 D.社会的帮助

6.幼儿全面发展教育是以()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的。

A.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 B.幼儿目前的发展状况 C.幼儿的潜力 D.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 7.《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的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小时。

A.0.5 B.1 C.1.5 D.2 8.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A.体育课 B.体育游戏 C.早操活动 D.基本动作 9.下面不属于幼儿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的是()。

A.睡眠不足 B.情绪低落 C.人际关系不良 D.经常感冒 10.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处,这属于()方面的适应能力。

A.主动性 B.独立性 C.人际交往 D.规则意识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述我国幼儿园的性质和任务 2.简述幼儿体育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3.简述幼儿教学活动的原则。4.简述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1.试述促进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策略。2.试述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

四、材料分析题(15分)某教师为了检验学生对某一单元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自编了一份测验试卷,测验结果:学生成绩普遍较高.平均分在85分以上,而且 全部成绩在75分以上。学生普遍反映较容易,因为本单元重点在于掌握操作技能,而测验更多地考查识记的内容,有几道题甚至低分学生得分高,高分学生得分反而较低。

(1)造成这一问题可能的原因有()。[不定项选择题] A.该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B.该教师对测验准备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甚至没有准备

C.该教师编制的测验太简单,题量太小

D.该教师过分强调无关细节,忽略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2)学生成绩普遍较高,平均分在85分以上,而且全部成绩在75分以上,有几道题甚至低分学生得分高,高分学生得分反而较低,这说明该测验()。[不定项选择题] A.信度不高 B.效度不高 C.区分度不高 D.信度、效度都不高

五、活动设计题(17分)何为教案?请为幼儿园托(小)班设计一份“我爱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教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清末民初的中国已出现许多幼儿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大多 3 是分布在各大中城市,为上层社会服务。陶行知批评它们存在三大弊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

2.B[解析]“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3.B[解析]癸卯学制规定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为蒙养院。4.D[解析]对幼儿进行美育,是要培养其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

5.B[解析]幼儿的社会化过程实现需要幼儿个体的亲身参与,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来实现其社会发展。

6.D[解析]幼儿全面发展教育要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和可能为前提。

7.B[解析]略。

8.B[解析]体育游戏活动不但是适合学前儿童特点的活动形式,而且也是促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

9.D[解析]幼儿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为身体方面的睡眠不足、身体疲劳、体重下降等现象;心理方面的精神负担重、心理压力大、情绪低落等现象;社会性方面的人际交往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等。经常感冒属于疾病范畴,不属于适应性问题。

10.C[解析]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上。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1)我国幼儿园的性质

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性质。我国幼儿园的 性质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工作提供便利。(2)我国幼儿园的任务

①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②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2.[答案要点]幼儿体育是为了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而实施的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注重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2)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态度;(3)专门的体育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4)注意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式。

3.[答案要点](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2)积极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5)活动性原则;(6)灵活性原则;(7)启发性原则;(8)趣味性原则;(9)教师主导与幼儿积极性相结合。4.[答案要点](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障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三、论述题

1.[答案要点]促进教师和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更好地相互作用的策略,就是让教师和幼儿有更多的、有效的相互影响和沟通的办法,就是让教师“教”得更有效、让幼儿“学”得更好的办法。这些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应当是在教育过程中一直起主导作用的一方。这一主导作用表现在,无论是直接“教”还是间接“教”,教师都始终控制着教育过程的方向,引导幼儿向着教育目标要求的方向发展。(2)直接“教”时要注意的问题 ①变单向的“教”为双向的交流。

②变单一的言语传授为多样化的教育手段。③重视情感效应。

④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⑤重视随机的“教”。

⑥直接“教”和间接“教”相结合。(3)间接“教”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与直接“教”的方式相结合。②正确的角色定位。

③环境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2.[答案要点]教师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中重要的人的要素,在环境创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准备环境。准备一个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在准备环境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让环境蕴含目标。②让幼儿感兴趣,更使其增加兴趣。③尽可能让幼儿感受到环境是由自己而不是教师决定的。

(2)控制环境。教师控制环境的作用是指教师能利用环境来激发和保 持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能帮助幼儿利用环境的条件来发展自己。教师控制环境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个环节:诱导幼儿进入活动;帮助幼儿展开活动;指导幼儿解决纷争、困难或情绪问题;帮助幼儿结束活动。

(3)调整环境。经常调整环境,使它保持适合幼儿发展的最佳状态,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对环境与幼儿的相互作用保持高度的敏感,最好每一天甚至每次活动后都重新审视一下环境,及时地通过调整来保持环境的发展性、教育性。

四、材料分析题(1)ABCD(2)BC

五、活动设计题

[答案要点]教案是一个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它阐明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的等。对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而言,教案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步骤)。为了巩固活动的效果,还可以加上“活动延伸”。以下是针对幼儿园小班幼儿设计的活动教案: 我爱幼儿园(1)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爱幼儿园、爱老师的情感和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2)活动准备

①“诗歌:幼儿园像我家”的录音带; ②预先定好参观路线,联系好参观部门。(3)活动过程

①以诗歌引出主题。幼儿听诗歌录音带,引导幼儿说说诗歌里说了什么。

②观察和讨论。让全班幼儿讨论幼儿园哪些方面像家,并且通过观察比一比,幼儿园的哪些地方与家里不一样,鼓励幼儿自由发言。③寻找及参观活动。带领幼儿找一找幼儿园做饭的地方在哪里,找一找睡觉的地方在哪里,跳舞的地方在哪里,做游戏的地方在哪里,等等。(4)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为爸爸妈妈讲一讲幼儿园里的新鲜事。

《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A.政府 B.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 C.教育机构 D.家庭

2.某中班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A.活动目标 B.近期目标 C.中期目标 D.远期目标 3.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目标的范畴。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4.()是保证幼儿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前提。A.幼儿适应环境和抗疾病的能力 B.良好的生活习惯 C.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D.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 5.幼儿教育的阶段性由()决定。

A.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B.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C.幼儿身心发展的速度 D.幼儿的家庭环境 6.下列关于幼儿全面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A.智力的发展,道德品质、意志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健康状况

B.美育有助于发展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能力 C.体育的作用最小

D.美育能协调体、智、德育的发展,是体、智、德育的催化剂 7.幼儿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的控制之下。

A.教育者 B.保育员 C.园长 D.社会

8.在幼儿园环境创设巾,要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这体现了()原则。A.经济性 B.参与性 C.开放性 D.多样性

9.在幼儿园阶段,教师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和书写汉字、提前学习小学的数学知识等,这使得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现象。

A.提前为幼儿进小学打好基础 B.促进幼儿极大地发展 C.小学化倾向严重 D.小学教育学前化

10.在幼小衔接工作中,不应把其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这体现了幼小衔接工作中()的指导思想。

A.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B.终身性 C.整体性 D.突击性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1.如何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的功能? 2.简述幼儿智育的内容。

3.简述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4.合理的膳食有哪些卫生要求?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1.试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2.试述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坚持的原则。

四、材料分析题(15分)星期一,A老师埋怨地说:“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 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目前存在的误区。

五、活动设计题(17分)请为幼儿园大班设计一份以“夏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教案。请幼儿回家为爸爸妈妈讲一讲幼儿园里的新鲜事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2.A[解析]活动目标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3.C[解析]“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德育范畴。

4.D[解析]幼儿各方面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身体的正常发育,这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前提 条件。

5.A[解析]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幼儿教育的阶段性。6.C[解析]健康的身体是孩子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体、智、德、美四育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不存在谁作用小的问题。

7.A[解析]幼儿园环境具有可控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等在进入幼儿园时。教师必须经过精心地筛选甄别;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有效地调控环境中的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 11 合幼儿发展的状态。

8.C[解析]幼儿园将自身环境与外界的家庭、社区等环境结合在一起,这体现了其对外开放的特点,坚持了开放性原则。

9.C[解析]在幼儿园阶段,教师让幼儿学习小学的知识,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10.A[解析]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以幼儿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坚持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指导思想。题目中“将幼小衔接工作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考虑”就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和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要充分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功能,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

(2)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2.[答案要点]幼儿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发展幼儿的智力;(2)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3.[答案要点] 游戏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认知、社会性、情感和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游戏可以丰富并巩固幼儿的知识。(2)游戏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3)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4.[答案要点](1)膳食的营养成分能够充分满足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调节各种生理活动、促进健康的需要;(2)食物必须新鲜,对人体无害;

(3)食物的运输、储存、选配加工符合卫生要求,使食物易于消化吸收,营养素损失少;

(4)膳食多样化,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和一定的饱腹感到遗憾;(5)有合理的膳食制度和进餐环境;(6)有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三、论述题

1.[答案要点]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极为不利,这主要表现在:(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2)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3)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4)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答案要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所必须坚持的,主要包括:(1)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2)发展适宜性原则;(3)幼儿参与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6)安生性原则。

这些原则贯穿于环境创设的各项工作之中,对环境创设的每一步都具 有指导作用。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只有认真贯彻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

四、材料分析题

[答案要点]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入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与经济关系,使这种教育具有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同时,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可谓是人才济济,是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2)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教师、家长均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是对幼儿实施促进发展教育的主体,新《幼儿园教育指导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工作,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目前,家园合作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大部分不懂教育;二是家长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三是教师只在知识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督促孩子写字、做算术题、背英语单词;四是认为家长与老师“各司其职”,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这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的脱节,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正常教育工作。案例中的A、B两位教师的观点正是否认了幼儿园与家庭的紧密伙伴关系,否定了幼儿教师、家长均为幼儿的教育主体,其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五、活动设计题

[答案要点]夏季音乐会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2.培养幼儿合理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3.了解诗歌的内容,学习仿编诗歌。活动准备:

1.背景图片:蜜蜂、知了、青蛙、雷公公、小鸡、鸭子、鹅、牛、羊、猫头鹰、燕子、雨点、小朋友、小狗、小猫胸饰各一个 2.大树、池塘、草地的场景3.课件、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今天,我们要去观看夏季音乐会,你们高兴吗? 那就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伴随着愉快的歌声出发吧!2.音乐会已经开始了,让我们听听,是谁在唱歌?(蜜蜂、知了、青蛙、雷公公)他们是怎么唱歌的?(嗡嗡、知了、咕呱、轰隆)他们在什么地方唱歌?(草丛中、大树上、池塘里、天空中)你能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一下吗?(绿绿的草丛中、高高的大树上、清清的池塘里、高高的天空中)3.小演员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就汇成了一支美妙的夏天的歌,听: 夏天的歌在哪里?嗡,嗡,嗡,在绿绿的草丛中。夏天的歌在哪里?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夏天的歌在哪里?咕呱,咕呱,在清清的池塘里。夏天的歌在哪里?轰隆,轰隆,在高高的天空中。

4.他们的歌声好听吗?那就请小朋友们和他们一起带着美美的表情、伴随着好看的动作、用好听的声音唱一遍这首夏天的歌吧!(幼儿和教师一起带着动作,学习朗诵诗歌两遍)小朋友们的歌声真是太动听了!5.创编诗歌:让我们看看又有哪些小演员来到了音乐会?(小鸡、猫头鹰、鸭子、小雨点)他们也想把歌声编进这支夏天的歌里,请小朋友帮忙,想一想,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应该怎么编? 6.夏季音乐会的小演员们都到齐了,让我们找一找,还有谁来了?是怎么唱歌的? 请小观众挑选你最喜欢的小演员到他们的舞台上去歌唱,把他们的歌声都编进夏天的歌里。

7.让我们给这首歌起个好听的名字吧!8.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会唱歌的小演员,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把他们的歌声也融入到我们这首《夏天的歌》里!

《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A.要满足家长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B.要促进家长身心的健康发展

C.要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D.要为家长留下单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2.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是()。A.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B.确保幼儿心理健康 C.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 D.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

3.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4.《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A.3小时 B.0.5小时 C.1小时 D.2小时

5.幼儿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是()。A.观察力 B.注意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6.幼儿德育目标的入手点是()。A.思维 B.想象 C.任务 D.情感

7.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冈地制宜,因陋就简,这体现了()原则。A.开放性 B.经济性 C.发展适宜性 D.参与性

8.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是()。A.指导者、引导者 B.控制者

C.组织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D.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

9.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在学前阶段通过教育已经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了,所以至少在学前班可以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这种做法()。

A.有道理,通过提前识字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B.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么做 C.在条件好的城市幼儿园大班可行

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利于儿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自信心

10.下列选项不属于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是()。A.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B.幼儿的兴趣 C.师资力量薄弱 D.办学条件差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1.什么是早期教育? 2.简述幼儿德育的目标及其内容。3.简述幼儿游戏的内涵。4.简述幼儿教育的意义。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1.试分析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并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组织指导儿 20 童开展角色游戏时的注意事项。

2.什么是结构游戏?教师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四、材料分析题(第1题15分。第2题17分,共32分)1.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学会与幼儿沟通。比如,要熟记每个幼儿名字,这样幼儿会感到非常亲切,对教师的话作出积极反应;说话的语速和语调要恰当,最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幼儿交谈时,语言要简单明确,容易被幼儿接受;说话的态度要友善.比如:“我很喜欢听到你的描述,相信每位小朋友都会喜欢。”“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作出积极反馈。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师能灵活运用其交流技能,有的老师则因为与幼儿缺乏有效沟通而苦恼。请你从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出发,谈谈教师如何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

2.军军是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小朋友,老师刚与他接触时觉得难沟通,几乎无从下手,但是经过几天观察,发现他其实很聪明,一遇到新鲜事就会发问,原来他的好奇心这么强,而且他与小朋友相处挺好的。可是,他就是不愿意上课。上第一节课时,他的兴趣不大,只坐了几分钟。上第二节课时,老师课前与小朋友做了3个游戏,这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也过来加入到队伍中。这时老师表扬了他,还给他贴上了五角星,他非常高兴,老师又告诉他:“你以后好好上课,我每节课给你贴小星星。”那天放学以后,老师就表扬了他,在班上给他做了值日生。他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后来,老师与他成为了“好朋 友”。下课时他会与老师玩耍、聊天。现在也愿意上课了,而且有时还提出好多问题。小朋友和老师都夸他进步大,也都越来越喜欢他了。请谈谈教师与幼儿沟通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幼儿园承担着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为家长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双重任务。

2.C[解析]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幼儿教育也必须要保证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将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作为其中心任务。

3.A[解析]题中所述割裂了各活动之间的联系,没有发挥其整体教育功能。

4.D[解析]幼儿园应保证幼儿每天至少有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5.C[解析]思维力是幼儿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6.D[解析]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情感人手,符合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7.B[解析]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方面,而不能盲目攀比,追求形式,要少花钱多办事,这体现了经济性原则。8.D[解析]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是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作用。9.B[解析]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它当时主要是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幼儿园在很早就对幼儿进行正规学 术培养的做法是错误的,大量的研究发现,幼儿期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具体形象的、以游戏为主的自发性学习,而不是这种“小学化”教学。

10.B[解析]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不包括幼儿的兴趣。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早期教育:是指为全面提高婴儿素质而进行的基础教育,它不仅指早期智力的启蒙与开发,还包括其身体素质的提高,品德的培养与性格的陶冶。

2.[答案要点]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

幼儿德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情感人手,符合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社会性与发展幼儿个性两个方面。

3.[答案要点]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2)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3)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4.[答案要点](1)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2)开发幼儿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3)发展幼儿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4)培育幼儿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5)幼儿个体的发展对其所处的社会也会产生效益。

三、论述题

1.[答案要点]角色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通过角色游戏,幼儿生动、创造性的展现现实生活。(1)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

①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价值。角色游戏是儿童在扮演各种角色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扮演角色的认识,儿童可以体会到这些角色的行为特点,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在角色游戏中需要儿童相互协商分配角色,开展游戏,这都是儿童学习社会交往技巧的良好时机。②对儿童情绪发展的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在角色游戏中儿童重现那些愉快和温暖的经历。b.在角色游戏中儿童也能宣泄一些消极情感。c.通过角色游戏儿童可以满足其控制环境的欲望。③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

(2)教师在组织指导儿童开展角色游戏时的注意事项 ①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②尊重儿童的意愿。

③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

④根据儿童游戏情况,参与到游戏中,促进儿童游戏情节的发展。2.[答案要点]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教师在指导结构游戏时应注意的事项主要有:(1)逐步投放多样化的、可塑性强的结构游戏材料。(2)引导儿童逐步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4)重视结构游戏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游戏的成品或结果。(5)培养儿童正确对待游戏材料,教给儿童收放材料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四、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实现与幼儿的有效沟通,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知识,以及观察力、沟通力、组织小组活动、指导游戏、指导幼儿行为、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等。其中,沟通能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主要有两个方面,非言语沟通与言语沟通。(1)非言语沟通包括教师通过微笑、点头、抚摸、蹲下与幼儿交流等。教师与幼儿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消除紧张、感到温暖、安全。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对幼儿的情感和感受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

(2)言语沟通是指教师和幼儿直接交谈。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教师在抓住机会、选择话题、引发和延续谈话、激发和幼儿谈话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环节上,具有灵活机智的策略、丰富的经验技巧。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地、民主地交流,并且是面向全体幼儿,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除教师要与幼儿平等交流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能:①引发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吸引过来。比如:“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吗?”

②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受到尊重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利用目光接触是比较好的积极反馈方式。

③扩展谈话和结束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学会用幼儿理解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谈话持续下去。同时,也要在适当时候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比如:“老师还有点事情要去做,咱们下一次再好好谈谈好吗?”

④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语言能力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进行沟通,多鼓励、多倾听,有效刺激幼儿交谈。比如:“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

2.[答案要点]教师与幼儿进行沟通需注意的问题有四个方面。(1)注意倾听。教师要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示关注、接受和鼓励幼儿的谈话,在倾听时,教师要有耐心,还要细心揣摩和理解幼儿语言中潜在的意义。

(2)注意身体姿势。一名具有良好沟通技巧的教师在与孩子谈话时,会注意自己的声音、姿态以及运用和强调的词语。(3)语言的表达要简明,易于理解。

(4)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使幼儿了解教师的想法,如在讲故事的时候,一个孩子老是打扰别人,影响小朋友们听故事。教师可以说:“当听我讲故事时打扰别人,别的小朋友都难听到故事,你自己也听不到,这让我觉得很失望。”教师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出来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使幼儿比较容易接受,其效果要比单纯的压制和责备好得多。

篇2:保教能力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学前教育任务最准确...(3分)

正确答案:D.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时,合理的...(3分)

正确答案:D.要求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

3、……下列哪一个不是婴幼儿期...情绪体验(3分)

正确答案:A.羞愧

4、……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主要考察的是(3分)

正确答案:B.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5、……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3分)

正确答案:C.自主性

6、……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了多种发声玩具,小班幼儿在摆弄这些玩具时(3分)

正确答案:B.对声音产生兴趣,感受不同的声音

7、……在引导幼儿感知...(3分)

正确答案:A.引导幼儿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高矮、粗细等

8、……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3分)

正确答案:B.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

9、……陶行知创立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3分)

正确答案:D.艺友制

10、……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3分)

正确答案:C.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二、简答题

11、……婴幼儿调节负面情绪的主要策略...(15分)

正确答案:(1)教师方面 ①有原则地满足幼儿的需求 ②全盘接纳的态度 ③建构性提议 ④提供宣泄场合 ⑤再现情景(2)家庭方面 ①营造乐观的家庭氛围 ②做好情绪的榜样 ③帮助幼儿学会表达积极的情绪(3)婴幼儿方面大班幼儿自我调节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反思法 ②自我说服法 ③想象法

12、……简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职责(15分)

正确答案:(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5)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6)定期总结评估保教工作实效,接受园长的指导和检查。

三、论述题

13、…… 为什么要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学习...(20分)

正确答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在实施《指南》时应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1)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在活动和游戏幼儿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实践操作获得不同的经验。情境教学法是幼儿以直接经验为情境教学法是幼儿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进行学习的有力体现。小班幼儿认知情绪化特征明显,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良好的情境必然引起小班幼儿积极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利用情境教学,创设小班幼儿喜欢的教学情境,如具有鲜明主题标志的故事情境、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等,引发他们的积极情绪,使其在这样的情境中能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

(2)幼儿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主要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认识世界。例如教幼儿学习数学中的加减运算时,幼儿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需要通过头脑中的表象或者是学教具的操作来进行计算。

(3)幼儿园教育原则要体现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例如在小班社会“我会打招呼”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教师创设了一个表演游戏情境,准备好头饰,通过师幼共同扮演动物幼儿园里的角色,在游戏中进一步练习有礼貌地打招呼。幼儿沉浸在充满童趣的愉快游戏中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教师为每位幼儿提供了活动、交流、分享、表达的机会和时间,引发了幼儿在集体中交流的愿望,幼儿完全沉浸在愉快的游戏当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知识,获得了经验。

(4)幼儿园教育具有有生活化、活动性的特点。例如大班科学活动“转起来”,活动结束部分围绕“转动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让幼儿练习实际生活经验,与同伴想想、说说、看看,最后在“转转电影屋”的情境中自然结束,提升经验,进一步引发幼儿探索生活中转动现象的兴趣。总之,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

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四、材料分析题

14、…… 李老师第一次带中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1)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10分)(2)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的可能原因(10 分)

正确答案:

(1)中班幼儿由于道德感发展、希望引起教师关注、语言发展不完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经常出现“告状”行为。①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幼儿“告状”行为最主要的原因即中班幼儿道德感发展,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中班幼儿已经能够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中班幼儿会因为自己在活动中遵守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乐。此阶段幼儿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同时也开始关注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幼儿认为同伴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即会出现材料中所述的“告状”行为。②中班幼儿爱告状也有可能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吸引教师的注意力;在幼儿园里,幼儿向教师传达信息的渠道,一般都是通过告状,从而在告状中引起老师的注意,表达他们的想法,或间接或直接的想要的某种结果。③中班幼儿的年龄大多在4-5岁左右,此时他们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化的特点,在考虑问题时总是先考虑自己的感受,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能理解别人的心情,遇到事情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友好的和同伴讲话,解决他们间的矛盾,往往通过告状来解决问题。

(2)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①大班幼儿的道德感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在这个年龄,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所以相比小、中班幼儿,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有所减少。②幼儿的羞愧感或内疚感也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愧疚感从幼儿中期开始明显发展,幼儿对自己出现的错误行为会感到羞愧,致使“告状”的行为有所减少;③大班幼儿的独立性有所发展,不在单纯的依赖老师去解决问题,而是能够和同伴相互协商进行问题的结局;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日常生活培养幼儿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幼儿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减少幼儿的违纪行为,各种告状行为自然而然就减少了。

15、……主题活动中,中班幼儿园对画汽车产生了兴趣

......(1)郭老师是否应投放“绘画步骤图”?(2分)为什么?(8分)(2)如果你是郭老师,你怎么做?(10分)

正确答案:

(1)材料中郭老师不应投放“面包车”步骤图。《指南》中指出:幼儿绘画能力的主旨在于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在幼儿进行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这样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不利于扩展幼儿的绘画想象空间,同时也不利于活动的趣味性开展和启发性引导。故不应提供“步骤图”。

(2)教育建议:应遵循《指南》、《纲要》等相关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①在绘画前使幼儿回归生活,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面包车的形态、类型等。②在绘画过程中亦可进行作品欣赏,让幼儿主动寻找创作方式,同时提供丰富的形象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③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④创作后肯定幼儿作品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幼儿间互动式的模仿及学习也是提高创作能力的隐含方式。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喜庆”、“你的小汽车有四个轱辘,真神奇”等。总之,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幼儿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中班幼儿的绘画能力正处于象征期发展阶段,应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从多角度引导幼儿进行艺术感受,并鼓励幼儿自由进行艺术的创造。

五、活动设计题

16、…… 请围绕“春天”,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要求:(1)写出主题活动总目标(8分)(2)采用诗歌“春风”...设计一个具体的语言活动方案...(14分)(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概要...(每个活动4分,共8分)

正确答案:

活动名称:大班主题活动《春天》

【活动总目标】情感目标:感受春天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技能目标:积极参与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认知目标:知道一年分为不同的季节,了解春天这一季节的典型特征。

子活动一 大班语言领域诗歌活动《春风》

一、活动目标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学习诗歌的活动,感受诗歌中春天的美。技能目标: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利用诗歌句式对诗歌进行仿编。认知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歌中表现出的春天的特征。

二、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感受过温暖的春风,观察过春天的景象物质准备:跟春天有关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儿歌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教师播放《春天在哪里》儿歌,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季节——春天教师总结:春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五彩斑斓、鸟语花香;诗人把春天编进了一首诗歌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带有情感的朗读诗歌,帮助幼儿在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1)教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呢?你是怎么知道的?(2)请幼儿尝试说一说诗歌里听到的内容。(柳树、燕子、青蛙等)2.带领幼儿借助图片学习诗歌,整体欣赏诗歌内容,感受诗歌句式的特点(1)教师朗诵诗歌。在朗诵的同时,将图片按照诗歌的内容排列,指点图片上的景物,带领幼儿从头到尾阅读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教师采用一边念诗歌一边表演的方式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儿童理解“吹绿”、“吹来”、“吹醒”等词。(3)幼儿朗诵诗歌,初步学习按节奏朗读。3.欣赏诗歌,调动经验,尝试仿编诗歌内容(1)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内容;(2)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其他景物,并尝试用诗歌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例如:春风一吹,桃花儿开;吹蓝了天空,吹绿了草儿;吹化了冰块,吹来了鸟儿;吹得小朋友跳呀跳。

(三)结束部分

教师请小朋友分享自己喜欢的春天里其他的景物,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活动延伸

春风春风,脚步轻轻,把春天带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去外面找一找春天吧。

子活动二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认识春天的花》活动目标情感目标:观察和感受春天天气和植物的关系,萌发对大自然植物的兴趣。技能目标: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发现春天的美,认识春天的花,提升观察能力。

认知目标:了解春天不同花的种类和特征,知道春天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

子活动三

大班绘画活动《春姑娘》活动目标情感目标:积极动手绘画春天,体验绘画春天的乐趣。技能目标:在观察春天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象中美丽的春姑娘的景象画下来。

篇3:保教能力真题

国家级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的对象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专科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本科办二级技术学院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测试的目的是考核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使用英语处理有关业务和涉外交际的基本能力, 其性质为教学水平测试。考试方式为笔试, 包括五个部分:Listening Practice (15%) , Vocabulary&Structure (15%) , Reading Comprehension (35%) , Translation (20%) , Writing (15%) 。在这五部分中第二部分的Structure重点考察学生的语法知识, 并且为填空题, 共10分。因为大部分高职高专类的学生语法基础较为薄弱, 而填空题也大大降低了侥幸的概率, 因此该题型历来是学生认为的难点部分。本文将结合历年真题重点讲解该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应对方法。

二、结合历年真题具体讲解语法填空题的解题思路

结合历年真题不难看出该项语法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们对四种词性的掌握, 即名词 (n.) 、形容词 (adj.) 、副词 (adv.) 和动词 (v.) 。因此做语法填空题应首先读懂句子的意思, 结合基本语法初步判断所填词的词性, 然后针对不同的词性考虑具体的形式。以下将结合真题对这四类词性的考点做一一分析。

1、名词 (n.)

名词重点考察学生对词缀知识的掌握, 即常见的名词后缀。如-ment、-tion、-sion、-er、-ty、-ce、-ness、-ism、-ist等。如何判断该空填名词形式具体要看前面的修饰词, 名词往往被形容词 (adj.) 和冠词 (a, the) 修饰, 在具体填空中还要注意单复数的用法。

例1.Tom has made the______ (decide) to apply for a job in the company. (08年6月27题) 。本题考察将动词decide转换成其名词形式decision, 前有the修饰故用其单数形式即可。

例2.The fast___ (develop) of the local economy has caused serious water pollution in this region. (07年12月30题) 本题考察名词后缀-ment。fast为形容词故将动词develop转换成其名词形式development.

例3.Nurses should treat the sick and wounded with great____ (kind) . (06年12月27题) great为形容词故将形容词kind转换成其名词形式kindness, 本题考察了名词词尾-ness。

2、形容词 (adj.)

形容词在该题型的考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和名词一样考察学生对形容词的常见后缀的掌握, 其二则是考察形容词的原形、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

(1) 形容词的常见后缀:-able、-tive、-al、-ful、-less、-ous、-y、-ly、-ed、-ing等。形容词前面往往为系动词或副词, 而后面的词一般都为名词。

例1.It was very_____ (help) of you to make all the necessary arrangements for us. (05年6月32题) 该空前was为系动词, very为副词, 因此填help的形容词形式helpful。

注1:有时在填形容词时还要特别注意结合具体的句意。如I was____ (believe) that he is fifty years old.He really looks younger than that.根据句意本题需要填动词believe的反义形容词形式unbelievable, 而往往同学们忽略了句子的意思而填写believable。

注2:另外在词性转换中还应注意有些词的形容词形式有两种, 填空时就应当注意判断。如interesting/interested, surprising surprised, exciting/excited, amazing/amazed等。

例2.On hearing the good news that our new products sold well in the market, we all got____ (excite) . (05年6月33题) 本题中got为系动词因此填excite的形容词形式, 而此处是修饰人we, 因此填excited, 而不能填exciting。

注3:在常见后缀中还要特别提到-ly, 通常在形容词词尾加上-ly是副词, 如greatly, generally等, 而在名词词尾加上-ly则往往是形容词, 如friendly、lovely、timely等, 这也是必须要关注的重要考点。

例3.The local people are very___ (friend) to the director a week later. (04年12月27题) 本题通过判断前面are为系动词very为副词, 因此填friend的形容词形式friendly。

(2) 形容词的原形、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

A.形容词的原形主要用于以下句型中, 如…as…as…, so…as…;

例4.Peter actually does a good job in keeping the store clean, which is not as_______ (simple) as it seems to be. (2011年6月32题) 本题中…as…as…句型中间用形容词的原型因此正确形式为simple。

B.形容词的比较级主要判断依据为:句中有“than”;或此空前有修饰比较级的词如much、far、even、a bit等;或用在特殊句型中如the more…the more…;

例5.One can jump____ (high) on the moon than on the earth. (04年12月29题) 本题判断的依据为than, 填写形容词high的比较级形式, 由于其为规则的单音节单词, 因此直接在词尾加-er填写higher.

例6.The more careful you are, the____ (well) you will be able to complete the work. (07年6月34题) 本题考察the more…the more…句型的使用, 因此填well的比较级better。

C.使用形容词的最高级往往该句子中有表示“范围”的词, 或在特殊的句型中如常考句型有This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game I have ever played. (这是我玩过的最好玩的游戏。)

例7.Of all the hotels in the city, this one is the____ (good) . (06年6月26题) 本题中of all the hotels in the city即是表示一定的“范围”, 加之the的使用因此判断此处填good的最高级形式best。

3、副词 (adv.)

副词在考察中所占比例不大往往只有一道题。副词主要修饰形容词和动词, 或是放在句首单独使用, 所以较为容易判断。

例1.The new rules fo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have been___ (wide) accepted by the public. (08年12月33题) 本题中have been accepted为句子的谓语部分, 而在谓语中插入一个词则这个词的词性一定是副词, 因此在形容词wide的词尾直接加-ly转换成副词widely为正确形式。

例2.____ (Personal) , I think he is a very nice partner, though you may not agree. (06年12月29题) 本题中单独一个词放在句首因此会想到填写形容词personal的副词形式, 并注意首字母大写, Personally为该题的正确形式。

4、动词 (v.)

动词在填空题10题的所占比重最大, 有时甚至占到一半的比例, 同时也是学生们最为畏惧的词性填空, 不得不承认动词的变化最多考点也最多, 因此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了最难的词性填空。以下主要将动词分为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两方面结合真题进行解析。

在英语中一个句子结构只能有一个谓语部分, 根据此项原则我们首先需要判断本题填写的动词是谓语动词还是非谓语动词。

(1) 谓语动词 (时态、语态、语气、主谓一致)

在填写谓语动词时需要注意其时态、语态、语气 (虚拟语气) 和主谓一致, 而在具体的考题中往往都是各个考点的综合考察。

例1.We are pleased to learn that that problem____ (solve) at yesterday’s meeting. (08年12月30题) 本题中be pleased to learn that…后引导了一个宾语从句, 而该从句中缺少谓语动词, yesterday告诉我们时间为过去, problem做从句的主语因此应用被动语态得出was solved为本题的正确形式。

例2.The doctor recommended that Mary____ (start) the health program as soon as possible. (08年6月32题) 本题中同样that后引导宾语从句, 从句中缺少谓语动词, 但是根据动词recommend判断出此句为虚拟语气的用法, 因此 (should) start为其正确形式。本文主要讲解语法填空题的解题技巧, 因此虚拟语气的具体用法在此不做一一详解。

例3.The professor, as well as his assistants, ____ (do) the experiment in the lab forty hours a week. (05年12月35题) 本题中两个逗号中间部分为句子次要成分, 因此很明显该句缺少谓语动词, 根据意思判断该句为一般现在时, 主语the professor为单数第三人称, 所以其正确形式为does。

例4.Nothing can____ (do) unless we are given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ituation. (04年12月34题) 本题中unless引导了状语从句而主句中缺少谓语动词, can为情态动词后面应该用动词原形, 但是本句中nothing做主语因此还要考虑到使用被动语态, 所以正确形式为be done。

(2) 非谓语动词 (V-ing, V-ed, to do)

非谓语动词在填空中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V-ing、V-ed、to do。在B级考试中主要从两方面具体考察其用法。

A.考察具体的句型结构:哪些动词或句型后加V-ing形式, 哪些动词或句型后加动词不定式to do, 哪些动词后两种形式均可但表达的意义又有所不同。

例5.Please remember___ (lock) the door when you leave. (04年12月26题) remember的句型有两个, 即remember to do sth. (记得要做某事) /remember doing sth. (记得做过某事) 。根据对本题句意的判断可以得出to lock为正确形式。

例6.It is quite difficult for me___ (decide) who should be given the job. (07年6月32题) 本题中考察的句型为It is+adj.+ (for sb.) +to do sth.根据句型的判断不难得出正确形式为to decide.

例7.It took me several weeks to get used to___ (drive)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road in London. (08年6月33题) 本题考察句型为get used to doing sth. (习惯做某事) to为介词后加动词的ing形式, 因此正确形式为driving.

B.考察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具体用法。

例8.The hotel, ____ (build) 100 years ago, still looks new. (08年12月29题) 本题只有一个句子结构, 而系动词looks为谓语动词, 因此填build的非谓语动词形式, hotel和build在逻辑上是动宾关系, 所以填build的过去分词built作后置定语。

例9.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of April 15, ___ (tell) us about Mr.John Brown’s visit to our company on May 10. (07年12月31题) 本题只有一个句子结构, 而thank为谓语动词, 因此填tell的非谓语动词形式。而letter与tell在逻辑上是主谓关系因此填写tell的现在分词形式telling作伴随状语。

三、结语

篇4:聚焦高考真题,提升创新能力

一、历年真题考查的创新角度分析

1.基于历史时序考查创新能力

新课程实施以来,对历史时序的考查从传统的死记硬背的识记性考查演变为运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弄清历史的来龙去脉,从而形成对历史发展变化全貌的整体性认识的考查。

例1.(2014·四川文综·5)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②京师大学堂建立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国民党改组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该试题从历史学科的独特思维——时序性思维出发,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强调考生宏观的时空意识,从而考查考生能否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下去分析历史事件,揭示历史发展的过程,理清历史全貌。

2.基于历史概念考查创新能力

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本质的联系的反映。历史概念是历史知识的组成部分,借助它可反映历史思维的过程。所以高考题频频涉及,近年试题涉及的概念有:分封制、宗法制、重农抑商、科举制、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等。

例2.(2012·北京文综·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B.不尊儒术C.不敬宗族D.不纳租税

例3.(2014·重庆文综历史部分·9)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D.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仔细分析这类试题,可发现其特点:先叙述一段史实,再在史实中提炼出历史概念进行考查。如例2和例3中的“商人”和“工业基础”。这种考查就是史料与史论的对应,对应的过程就是历史思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历史概念上承史实,下接历史规律,是两者的中介和桥梁,是考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不可缺少的阶梯。若干个历史概念就形成了相关的历史知识系列,概念之间纵向、横向及其立体网状的交织,就是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此类试题可以充分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3.基于阶段特征考查创新能力

历史阶段特征,是指特定历史阶段中重大历史事件所赋予历史的深刻烙印,它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发展的共性内容,是对阶段历史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趋向的集中反映。通过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可以了解考生是否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是否把握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是否具备辩证的思维能力,从而突出了对考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考查。

例4.(2010·天津文综历史部分·10)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①《论十大关系》②《论人民民主专政》③《新民主主义论》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例5.(2014·山东文综·19)“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近年来各地试卷中此类题目既有直接呈现阶段特征要求寻找历史依据的,也有运用文字、图表、漫画等历史材料考查考生对整个历史阶段特征的宏观认知及概括特殊历史时期阶段特征的能力。

4.基于史料考查创新能力

史料,就是历史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是同学们学习历史的桥梁和纽带。新课程实施以来,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多地呈现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这一形式,从而实现了对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查。

例6.(2014·重庆文综历史部分·6)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例7.(2014·江苏历史·10)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仔细观察,此类试题通过第一手或第二手史料创设情境,要求考生从材料中获取相关历史信息,结合历史知识,运用一定的方法,在提炼史料信息的过程中验证历史结论,形成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从中感悟、反思史料的价值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并能提出自己对历史的看法与观点。

5.基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创新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高中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高考历史试题基于课程标准,着力考查反映与体现新时代公民应具有的基本思想素质。

“知古通今”、“以史为鉴”是史学的基本功能,高考命题以社会现实问题或热点为基点,从隐性视角进行整体设计,把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查融为一体,从中突出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发挥历史试题的再教育功能。

二、如何形成创新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此,在日常学习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和历年高考真题,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开发想象力、创造力。当然,创新能力的养成是个系统工程,贯穿于点点滴滴的历史学习各个环节中。

(1)合理利用教材,梳理基础知识。

第一,梳理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时间是历史事件一个必不可少的维度,是确定历史事件之间逻辑关系的依据。如说中国古代史跨度时间长,可以根据重要的朝代(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来说明。

第二,界定重要的概念。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概念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外延,影响考生对历史事件本质属性的理解和对某些题目中相关信息的提取。如“重农抑商”、“中体西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

第三,把握阶段特征,尤其是转型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为此我们一定要读透单元导读。单元导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综合性,提纲挈领,画龙点睛。例如,明末清初黄宗羲等思想家的“早期启蒙思潮”和中国近代化经历的“学造器物”、“仿行制度”、“思想解放”等精辟的总结都能在单元导读里找到。

(2)充分利用历年的高考真题进行针对性的演练。

高考真题是经过专家千锤百炼命制出来的,是较科学、较符合高考要求与趋势的,在日常复习备考中务必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对于高考真题的利用可以采用两种策略:

第一,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把真题作为复习的资料加以利用。如在复习“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时,我们可以利用2011年高考江苏历史试题第22题的材料一(如下)。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輕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很容易明确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有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第二,利用真题进行巩固练习。历年的高考真题很多,而复习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时要有选择性。一般情况下首选本省的历年真题,其次是全国卷及一些教育发达地区或课改比较成熟地区(如广东、山东等地)的历年真题。通过演练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如复习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后,我们可以2012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中的第37题为例进行练习。

37.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节选)

材料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

材料二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道家与儒家思想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既考查了考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又考查了他们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答案】材料一体现出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材料二体现出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井田制瓦解,各国纷纷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从而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分封制。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争霸,促成了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局面。

篇5:保教能力真题

2012年6月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保育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属于()。A.结构游戏 B.表演游戏. C.角色游戏 D.智力游戏

2.在歌唱活动中,帮助幼儿清晰准确地表现内容和富于感染力地表达情感的方法,主要是()。A.倾听录音范唱

B.欣赏录像带中的优秀表演 C.倾听教师精湛的弹奏 D.教师正确的范唱

3.关于幼儿游戏活动区的布置,正确的说法是()。A.以阅读为主的图书区可与娃娃家放在一起 B.自选游戏环境的创设是由教师进行的

C.可在积木区提供一些人偶、小动物、交通工具模型等辅助材料 D.娃娃家应该是完全敞开式,让每个人都能看到里面有什么

4.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A.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 B.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C.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 D.保育和教育

5.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和“现代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A.杜威 B.蒙台梭利 C.福禄倍尔 D.夸美纽斯

6.陈鹤琴提出的五指活动指的是()。

A.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B.儿童语言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美术活动、儿童音乐活动 C.儿童常识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D.儿童体育活动、、儿童语言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7.幼儿园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A.社会环境 B.精神环境 C.城市环境 D.局部环境

教师资格证免费学习网:(赛优教育旗下)

8.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3—6岁幼儿属于()阶段。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9.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是()。A.0—1岁 B.1-3岁 C.3-6岁 D.5-6岁

10.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A.胆汁质的儿童 B.多血质的儿童 C.粘液质的儿童 D.抑郁质的儿童

11.幼儿在想象中常常表露出个人的愿望。例如,大班幼儿文文说:“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这是一种()。A.经验性想象 B.情境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 D.拟人化想象

12.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的创办者是()。A.陈鹤琴 B.陶行知 C.黄炎培 D.张雪门

13.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A.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 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 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

14.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A.《母育学校》 B.《爱弥儿》 C.《社会契约论》 D.《学记》

15.幼儿体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是()。A.激发幼儿活动兴趣阶段 B.身体准备阶段 C.掌握动作技能阶段

教师资格证免费学习网:(赛优教育旗下)

D.结束阶段

16.对幼儿发展状况评估的目的是()。A.筛选、排队 B.教师反思性成长 C.提高保教质量 D.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

17.对幼儿园活动的正确理解是()。A.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

B.在安全的前提下按课程的要求活动 C.为儿童舒展筋骨而开展活动

D.教育过程就是活动过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18.在学龄前期,()儿童的性别角色的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发展是有益的。A.强化 B.适当淡化 C.不考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9.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A.注意 B.想象 C.需要 D.思维

20.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包括()。A.德、智、体、美、劳诸方面 B.智、德、体、心诸方面 C.体、智、德、美诸方面 D.美、心、体、智诸方面

二、简答题

1.游戏满足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哪些需要? 2.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3.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简述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三、材料分析题

1.星期一,A老师埋怨地说:“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

教师资格证免费学习网:(赛优教育旗下)

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目前存在的误区。

2.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区活动,文文在邮局里无所事事,摆弄一个称重器。在此之前,孩子们没有“邮局”这个角色游戏的经验。教师看到这种情况,拿了一个盒子走过去,对文文说:“我想把这个寄到超市去(旁边有超市游戏区),你能帮我称一下吗?”文文马上接过盒子,放在称重器上,看了一下,说:“100克!”教师问:“多少钱?”“10块钱。”教师假装付了钱,文文立刻把盒子送到了

隔壁的超市。接着,有几个小朋友也学着教师的样子将一些东西寄到旁边的医院、美容院、娃娃家,邮局变得热闹起来。

请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是如何干预幼儿游戏的。

四、活动设计题

以小动物与生气虫为题,设计一个中班的活动方案

2012年6月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保育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属于角色游戏。

2.D【解析】在歌唱活动中,帮助幼儿清晰准确地表现内容和富于感染力地表达情感的方法,主要是教师正确的范唱。

3.C【解析】幼儿游戏活动区的布置,正确是可在积木区提供一些人偶、小动物、交通工具模型等辅助材料。

4.D【解析】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双重任务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

5.D【解析】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和“现代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6.A【解析】陈鹤琴提出的五指活动指的是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7.B【解析】幼儿园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8.B【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3“岁幼儿属于前运算阶段。9.B【解析】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是1_3岁。

10.D【解析】疑虑、孤独是抑郁质孩子的特点,这是针对这类孩子的。11.C【解析】这种想象表达了小孩的愿望。

12.A【解析】陈鹤琴在抗战时期创办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即江西实验幼师。13.A【解析】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想象的主题雷同,说明幼儿想象无预定Et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14.A【解析】《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15.C【解析】掌握动作技能阶段是幼儿体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16.D【解析】对幼儿发展状况评估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17.D【解析】在幼儿园中,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是融为一体的。

教师资格证免费学习网:(赛优教育旗下)

18.B【解析】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行为,对儿童智力发展和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是有利的。

19.A【解析】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活动是对漂亮玩具的指向和集中,因此,心理现象为注意。

20.C【解析】幼儿园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1)游戏满足了幼儿身体发展的需要。(2)游戏满足了幼儿智力发展的需要。(3)游戏满足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4)游戏满足了幼儿情感发展的需要。

2.【答案要点】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幼儿参与的原则、开放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

3.【答案要点】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启蒙性、生活化、游戏性、活动性、潜在性。4.【答案要点】幼儿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以表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幼儿的表象思维具有象征性、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和刻板性等特点。

三、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做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

境的新人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1)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2)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目前,家园合作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大部分不懂教育;二是家长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三是教师只在知识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督促孩子写字、做算术题、背英语单词;四是认为家长与教师“各司其职”,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这就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的脱节,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正常教育工作。案例中的A、B两位教师的观点正是否认了幼儿园与家庭的紧密伙伴关系,否定了幼儿教师、家长均为幼儿的教育主体,其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2.【答案要点】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采用的是内部干预的方法,以顾客身份参与幼儿的邮局游戏,虽然没有给幼儿直接建议他们该怎么做,但以角色行为暗示了游戏方法,提示幼儿可以如何进行游戏。对于没有多少生活经验的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参与游戏、通过角色行为给予游戏暗示的方法比简单的几句建议来得更有效。

教师资格证免费学习网:(赛优教育旗下)

四、活动设计题

一、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尝试用表演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实践目标:乐意为小动物动脑筋想办法,语言表达清楚完整。3.情感目标:知道生气不利于身心健康。

二、活动准备

课件、小动物头饰(小猪、小猫、小兔、小狗)、自制录音(小动物的笑声与“生气虫”的独自)、“生气蛋糕”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利用录音,激趣导入

教师引导语:小朋友,你们听„„(播放录音:小动物的笑声与生气虫的独白)谁在笑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吧!(二)观察课件,理解故事1.观察段一

提问:谁在草地上高兴地玩?他们的歌声、笑声传到了谁的耳朵里?生气虫非常爱生气,看到小动物们这么开心,心里很嫉妒。

提问:生气虫会想什么鬼主意让小动物们生气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教师过渡语:真有那么多令人生气的事情吗?让我们来看看谁上了生气虫的当。2.观察段二

提问:谁上了生气虫的当?生气虫想了什么鬼主意让小猪上当? 教师小结:生气虫用生气面粉做了个生气蛋糕,他想让小动物们也整天生气,真是个可恶的家伙。

出示“生气蛋糕”,引导幼儿表演。教师引导语:瞧,这就是那个香喷喷的生气蚕糕,我们来演演这一段。(集体与个别结合)(1)教师以旁白的形式指导幼儿的表演(2)引导幼儿想象并表达角色的语言(3)引导幼儿想象并表演角色的动作与表情

教师提问:吃了生气蛋糕的小猪会怎么样?(启发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说说生气的样子,教师可适当丰富幼儿语言,如“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气鼓鼓地”、“气得涨红了脸”、“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等”)3.观察段三

提问:吃了生气蛋糕的小猪变成了什么? 小猪吃了生气蛋糕竟然成为了生气猪,瞧他的肚子气鼓鼓的,越气越大,像一只气球似的飞上了天。小伙伴是怎样救他的?成功了吗?结果呢?小动物们在天上会喊什么呀?(救命)教师提问:这下可怎么办呢?赶紧想个办法救救可怜的小动物们吧。(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并肯定幼儿的想法)教师过渡语:小动物们听了你们的主意,自己也有了好办法。4.观察段四

教师提问:瞧,他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唱歌)教师小结:小动物的办法真灵,小猪一高兴,肚子里的气就慢慢消了。大家回到了草地上快乐地游戏,这可把生气虫气坏了,他“嗖”的一声飞上了天,再也下不来了。(三)完整倾听故事

教师资格证免费学习网:(赛优教育旗下)

教师引导语:谁给这个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可选幼儿的题目)。让我们完整地听听这个故事。(四)迁移拓展

1.教师引导语:故事里的小动物动脑筋想办法战胜了可恶的生气虫。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如果遇到了一些生气的事情,你会怎么办呢?(启发幼儿联系经验,师生共同谈谈生活体验)教师小结语:万一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可以找别人帮忙(如与别人谈谈,请别人出主意,听听音乐缓解情绪等)。多生气对我们的身体不好,我们要让自己天天开心,这样,生气虫就无机可乘,不会欺负我们了。

2.让我们听着音乐开心起来吧!(师生跟着音乐跳起来)3.我们回到教室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表演出来吧!

篇6:保教能力真题

【解析】1.5-2岁儿童语言发展为双词句阶段,就像我们发电报时用的语言,也被称为“电报句”。【答案】B 【2014年真题】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解析】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答案】D 【2014年真题】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时.婴儿一般就能安心地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婴儿对妈妈的这种依恋类型属于()A.回避型

B.无依恋型

C.安全型

D.反抗型

【解析】安全依恋于母亲的儿童,当母亲在场时,会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得心烦意乱,并在看到母亲返回时高兴。【答案】C 【2014年真题】婴儿手眼协调动作发生的时间是()

A. 2-3个月 B.4-5个月

C.7-8月 D. 9-10个月 【解析】4-5个月的婴儿出现最初的手眼协调。【答案】B 【2014年真题】按顺序呈现护士、免子、月亮、救护车、胡萝卜、太阳的图片让幼儿记忆,有些幼儿回忆时说:“刚才看到了救护车和护士,兔子和胡萝卜,还有太阳和月亮。”这些幼儿运用的记忆策略是()

A.复述 B.精细加工 C.组织 D.习惯性

【解析】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组织策略在幼儿阶段表现不明显,他们只是采用最初级的形式,如把两种有着某种共同点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记忆。【答案】C 【2014年真题】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的组织中心是()A.教材 B.家长 C.教师 D.儿童

【解析】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理论 【答案】D 【2014年真题】幼儿学习的基础是()

A.直接经验 B.课堂学习C.间接经验 D.理解记忆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答案】A 【2014年真题】幼儿拿一根竹竿当马骑.竹竿在这个游戏中属于()A.表演性符号 B.工具性符号 C.象征性符号 D.规则性符号 【解析】象征性游戏的标志是“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答案】C 【2014年真题】评估幼儿发展的最佳方式是()A.平时观察 B.期末测查 C.问卷调查 D.家长访谈 【解析】幼儿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获得发展,因此日常的观察是评估幼儿发展的最佳方式。【答案】A 【2014年真题】幼儿鼻中隔是易出血区,该处出血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鼻根部涂抹紫药水,然后安静休息 B.让幼儿头略低,冷敷前额,鼻部 C.止血后,半小时不做剧烈运动 D.让幼儿仰卧休息 【解析】止鼻血的有效方法为头略低,冷敷前额和鼻部。【答案】B 【2014年真题】简答题:教师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如何保障幼儿的安全 【参考答案】

(1)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在户外活动开展前,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3)在户外活动开展过程中,时刻注意引导幼儿注意安全。(4)注意强化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常规意识,把幼儿遵守常规的情况放在活动后的小结中,让幼儿知道遵守常规的重要性。

【2014年真题】简答题: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智能种类及教育启示。【参考答案】

主要观点:在加德纳看来,智能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两种核心能力构成,各种智能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1)每—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

(2)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3)智能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4)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地看待智能问题的视角。

智能种类: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教学启示:

教育工作者应该向儿童提供多种多样的智能活动机会,在充分尊重儿童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保证儿童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儿童观,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幼儿,重新定位教学观,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幼儿都能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长,注意鉴别并发展幼儿的优势智能领域。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幼儿最适合的发展道路。【2014年真题】论述题

在幼儿园领域教育活动中,为什么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请结合实例说明。【参考答案】

(1)从教育目标来看,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

(2)从儿童发展规律来看,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3从幼儿园教育内容来看,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目前幼儿园教育内容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各方面的内容都包含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活动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实际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幼儿园教育内容范畴的划分是相对的。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整合处理,以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如:活动目标的整合是“幼儿学习与发展整体性”实施途径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可以通过活动目标来落实。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的确定要注意各领域目标之间的整合,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学活动是整合性的活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五大领域相互渗透,其教学目标也不是孤立的,中班健康课《我们的鼻子》,其目标可以是了解鼻子的主要功能,知道—些保护鼻子的正确方法,通过图画等方式观察,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活动目标中有情感,有知认知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同时有健康艺术、语言等多个领域的融合。

【2014年真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小虎精力旺盛,爰打抱不平。但是做事急躁马虎,喜欢指挥别人,稍不如意,便大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事后虽也后悔,但遇事总是难以克制。问题:

根据小虎的上述形为表现,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虎的气质属于什么气质类型?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虎的老师,你准备如何根据他气质类型的特征实施教育? 【参考答案】

(1)小虎的气质类型属于胆汁质。因为胆汁质的人特点是“情感发生迅速强烈持久,动作的发生也是迅速强烈、有力。属于这类型的人都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心境变化剧烈,易动感情,具有外倾性。小虎精力旺盛,做事急躁马虎,不如意便大发脾气,随意动手打人,都是胆汁质类型表现的主要特征。

(2)针对胆汁质的小虎,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切记不可过于急躁,应该有耐心和爱心的对待小虎。要经常培养小虎气质特点中优秀的—面,如鼓励小虎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如果小虎出现暴力、没有耐心的情况,要及时予以引导,防止任性粗暴。材料中小虎发脾气后也非常后悔,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进行谆谆善诱,平时给予小虎更多关注,与家长及时沟通,保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在园教育时,注意培养小虎的创造力,韧性,决断力,行动力和表现力等多种优良的品质特征。【2014年真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幼儿园只有一架秋千,幼儿都很喜欢玩。大二班在户外活动时,胆小的诺诺走到正在荡秋千的小莉面前,请小莉把秋千让给他玩。小莉没理会他。诺诺就跑过来向老师求助:“老师,小莉不让我荡秋千。”

对此,不同的教师可能会采取下面不同的回应方式:

教师A:“牵着诺诺的手走到小莉面前,说: 你们的事情我知道了,我现在想看小莉是不是个懂得谦让的孩子。小莉你已经玩了一会儿了,现在能不能让诺诺玩一会儿?”小莉听了后,把秋千让给了诺诺。

教师B:“你对小莉怎么说的呢?”诺诺:“我说我想玩一会儿。”想到诺诺平时说话总是低声细气的,教师就说:“是不是你说话声音太小了,她没有听清楚呢,现在去试试大声地对她说我真的想荡秋千,我已经等了很久了!” 如果这样说还没给你,你就回来,我们再想别的方法„„” 问题:

请分析上述两位教师回应方式的利弊,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本案例中主要反映了老师在处理幼儿同伴交往过程中行为的引导。两位教师的做法各有利弊。

(2)幼儿的身心特征(生理因素情感特征)一方面制约着同伴对他们的态度和接纳程度,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他们在交往中的行为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中,要留意幼儿身心特征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采用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对两位教师回应方式的利弊之处分析如下:

教师A的做法的可取之处:发现幼儿同伴交往中出现问题,及时介入过程中没有强制去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执行,而是用一种讲道理的方式告诉幼儿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不可取之处:该教师介入的方式属于主导者地位,也就是说以教师的身份介入到游戏当中,干涉到了幼儿正常游戏的进行。而且让小莉离开秋千让诺诺玩的时候,并没有询问小莉的意愿,委婉中透露着一种命令式的口吻,没有给与孩子没有述说自己意愿的机会。对于诺诺来说,这一次通过老师的介入满足了内心的愿望,下次遇到此类问题还是会第一时间想到找老师,欠缺自己动脑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会养成孩子胆、懦弱,依赖成人的问题。教师B的做法可取之处在于注意到了幼儿特点对同伴交往的影响,对交往当中弱势一方,即诺诺积极引导,帮助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建议,抓住契机培养了幼儿交往当中的主动性、勇气,更为可取。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保教能力真题】相关文章:

2015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含解析05-21

保教知识与能力试卷06-04

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点05-06

保教真题04-28

保教制度05-23

科学保教06-07

2022.保教计划04-14

保教自查报告04-14

保教实习计划05-06

2024保教计划05-12

上一篇:公务员政审范文下一篇: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