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话说屈原字作文

2024-05-20

端午节-话说屈原字作文(共12篇)

篇1:端午节-话说屈原字作文

话说端午节作文800字范文3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话说端午节作文800字范文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话说端午节作文800字范文3篇1

端一盘粽子,呈一枝艾叶,与你一起过——端午。

自多了端午节假日,端午的“节”气立时浓了起来。这也让现时代的人们,体味到了旧时中国的传统意味。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在中国,流传至今的节日“四大名旦”,当属春节、中秋、清明和端午。而这四者中,端午名气相对最小,但它又是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个。自然,它的“中国味”也是最浓的。端午的习俗来源,最广的说法当属屈原投江忌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这一日,划龙舟,包粽子……而从历史渊源上讲,正是纪念屈原这一点,让端午变得丰富和更有价值。

农历五月五,本不是一个“好日子”。在国人的传统上,5月及5日,属“恶”月与“恶”日。因此,5月5日之端午,辟邪驱恶,成为端午的重要内容。

为什么选择5月5日作为“端午”?在时间上,5月初,正是“五毒”从冬日复甦,开始活跃,容易对人造成伤害的时节;而5月,则是气候多变,各种瘟疫最为流行的季节。这也是认为5月是“恶”月的一个原因吧。

是日,家家门前挂上菖蒲、艾草;孩子的额上,用雄黄画一个“王”字或一个点;或在孩子的手上,圈一个五色线。这都是在辟邪驱恶呢。

大约在50年前,如此习俗,无论是穷人还是富家,都会这样做。后来,明显少了许多。近些年,虽然传统越来越有回归的意思。但人们,大概很少想起要靠这些方式驱毒。它只是一个象征,是人们寄托美好的愿望的方式。

端午,最是忆江南。采一把芦叶,以长江的江草作线,严严地裹实粽米;深夜了,母亲升一台灶,火融融的;第二天清晨,孩儿醒来,整个屋充盈着芦叶的清香;镜前的自己已是一只虎——额上有一只大“王”;门前挂着长长的菖蒲、艾草,手腕绕一串五色彩线。而这个时节,正是啖黄鱼的好时机,再穷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斤左右的大黄鱼。可惜,这样的大黄鱼,在市面上,已经有20xx年不可见了……

毕竟,那一代人还有端午之“忆”。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的许多传统,包括传统节日与习俗,不能丢。那是渗入中国人骨髓的.根。

就让我们以这样的心境,度我们的端午。而这枝艾叶,算是百度人寄予各位的小小心愿:甲型H1N1流感来了,艾叶会给所有华人辟邪消灾。祝大家安康……

话说端午节作文800字范文3篇2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这首诗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舟。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描写了南宋诗人陆游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从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节的风俗。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本文来自

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遗产,我非常惊奇,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羞辱,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怎么可以让给别的国家去申报呢!这可能跟有些人喜欢过洋人的节日有关吧!我想,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宏扬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们的节日》,那一个个传统、有趣的节日,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节日》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话说端午节作文800字范文3篇3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这首诗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舟。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描写了南宋诗人陆游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从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节的风俗。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论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身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局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保守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小朋友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欲滴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身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遗产,我非常惊奇,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羞辱,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怎么可以让给别的国家去申报呢!这可能跟有些人喜欢过洋人的节日有关吧!我想,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维护宏扬我们中国自身的保守文化,尽自身的一份力吧!

篇2:端午节-话说屈原字作文

中午吃完美味可口的粽子,我们一家三人便到江滨公园去散步、游玩。

走在江边,看着波光粼粼的衢江,让我想起了葬身于汨罗江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屈原是楚国人,一次,屈原向楚王献上一计,说能使楚国兴国安邦,楚王不听,还将屈原流放至汨罗江边,屈原悲痛万分,他为自己不能帮助祖国富强而感到遗憾,于是在起程前往汨罗江的路上,他吟下了《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就是说寻求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长的,我将不断地去追求、探究……,最后,屈原为了告诫人们要寻求真理,听从真正能使国家兴国安邦的策略,方能使国家富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那天投进汨罗江自尽了。

想到这儿,我不禁感叹屈原那火热、真挚、浓烈的安国情义。我想,当楚王得知屈原投河自尽的时候,心理一定自责,怪自己当时太冲动,轻易就下了错误的判断,从而导致了楚国失去了这么一位伟大、优秀的爱国人才吧!而当时的百姓纷纷为楚国失去了屈原这么一位爱国人才而感到难过惋惜,他们为了不让河里的鱼虾去吃屈原的身躯,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将肉,用粽叶包起来的四角饭团投进河里喂给鱼虾吃,它们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屈原的身躯了。

从此,人们把屈原跳河的那天——农历五月初五定做端午节来纪念屈原,人们要吃粽子,挂菖蒲,戴香包,喝雄黄酒……

“小乐,快跟上,你对着江发什么愣呢?!”妈妈帮我的思绪从公元前拉到了现实。

篇3:端午节与屈原作文500字

世界是多云的,但我是孤独的,每个人都喝醉了。我孤独而清醒。我充满了崇高的情操和报效国家的愿望。然而,我感到沮丧和沮丧。君主无能,奸诈的官员掌权。我怎么能不让他为这样的世界潮流而悲伤呢?他为了一个小小的楚国而付出了一切,但结果并不是他所期望的。

他的忠诚和正直把他推向了死亡。长长的叹息,无法停止我心中的各种悲伤,李玟人,流离失所。他正紧紧触动着他的心弦。也许他的存在是为了这个国家,也是为了亿万黎族人民。

他不明白为什么楚王不相信他,为什么上天会这样对待楚人。一切,一切,让他不明白。作为朝臣,他明白自己的职责。他从与楚王举杯畅谈政治开始就尊敬楚王,直到他注满汨罗江。

在此期间,他经历了太多。从前,楚王认识他,信任他。现在,一切都成了模糊的记忆。他不是国王或三闾医生的最爱。为了他的同胞,他最终被流放了。

也许他是对的。刚洗完头的人必须清除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身体的人必须清除身上的灰尘。为了不让他白色的身体被世界污染,他选择了逃避。

当他拿着那块石头时,他犹豫了。他真的能放弃楚国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吗?一次又一次,这位长期忠诚的大臣在汨罗江中一点一点消失。河水仍像那样流淌,但他去了哪里?可能已经成为河鱼的食物,可能暴露在淤泥中。

篇4:关于端午节作文600字:忆屈原

2000多年前的悲愤,2000多前的忧郁。屈原,我很同情你2000多年前的心情。

2000多年前的一天,天空出奇的阴霾,山失去了往日的青色,水不再幽幽。你衣衫褴褛,失望至极。走上了汨罗江边,你仰望火红的太阳,是否忧伤?是否愿天帝不公?是否羡慕太阳能发出夺目的亮光,而自身却遭诽谤、排挤?

你多么想力挽狂澜,拯救国家和人民。可是世俗的观念使你屡屡受挫。国家渐渐衰败,而你却只能看着它内忧外患,不能拯救于它。这般无奈与忧愁,在2000多年前的那天有谁能理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的执着,你的不屈不挠是多么可贵,可到最后你还是得沦落到悲愤投江自尽的场面。你离真理是那么近在咫尺,却又只能观望而触摸不到它,这般无可奈何,使你感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仅是你,连我这个后来人也不禁感慨万分。我多么想帮助你,却又只能认命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现实。或许世间不独有你的百般无奈。

你的一句句诗不仅使2000多年前的百姓哀痛异常,也使今天的我们感触万分。你并没有被世人所遗忘,你的抗争,你的捍卫,就算是不能挽回大局,也是我们应该悼念你的理由之一。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不错的,正因为你,使得我们华夏儿女在抵抗外敌时和你一样不屈不挠,一心只想着国家的安危,真正和你一样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此,或许你会感到几分安慰。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篇5:话说端午作文500字

去年的端午节是与众不同的,你一定想知道和以前的端午节有什么不同呢?那我就告诉你“因为去年吃的粽子,有三分之一是我亲手包的呢!”

在节日到来的前几天,我和妈妈就把苇叶买回了家,还把它们用水都泡了起来。当然,怎么也少不了江米和又大又红的蜜枣,把它们都买回了家里。节日这天,我先上网查了查粽子是怎么做的,然后马上就做了起来,最后放在锅里蒸。还没等到蒸好就闻到了香味,让我口水流了一大把。

终于,好吃的粽子出炉了,我马上拿起粽子,可是粽子开启了防御系统,把我的手给烫伤了。我就只能慢慢的等着。我越等越觉得时间过得好慢。等到能吃的时候,不知我的口水流了多少呢!终于粽子的防御系统不攻自破了。吃完一个后,我的手快变成江米手了。我已经有点饱了,但我的身体还让我再吃。我猜它们是真的想让我的手变成江米手呢!

吃完后,我和家人来到了赛龙舟的地点,真是人山人海啊!不过比赛也好激烈。人们手上的桨都好快。不过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回去了。

篇6:细说端午屈原作文500字

走近屈原的诗,从他的诗句中,我们可以读懂他那无限的爱国情怀,体会他所抒发的不屈的理想。《橘颂》中的“后皇有嘉树,受命生南国”这句话体现出屈原那永远为国家奉献,像橘树一样坚定不移的精神;《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明白了屈原那为了追求理想坚持不懈的斗志。

可以说,屈原有着一条悲惨的人生道路。他虽然才华横溢,曾被楚王重用,却因性情耿直得罪了小人而受到奸臣的陷害。他的人生中有两次被迫流放,每次都是因小人的挑拨而让昏庸无能的皇帝一次次将他驱逐。对于屈原来说,《天问》写出了他对天地宇宙的不解与迷茫,更写出了他对国家衰败的无奈,对自己命运的疑问。

走进屈原祠,可以看见在屈原祠的大门外墙上刻有两种花,它们是对屈原品格最完美的诠释:一是荷花,二是梅花。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体现了屈原那种宁愿跳进汨罗江也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品质;而梅花,就是屈原那身处黑暗的朝廷,却冒着生命危险仍努力反抗救国的精神写照。

走近屈原,去感受他那无尽的爱国情怀。

走近屈原,去体会他那无尽的悲伤。

走近屈原,去读懂他那坚贞不屈的高贵品格。

屈原虽已经离开我们两千多年了,但他的精神和品质却留在了我们的心中,虽然在许多人眼里,他的死的理由很无聊甚至很可笑,但只要真正读懂他的心灵,就会被他那伟大的人格和高贵的灵魂所折服。

篇7:细说端午屈原作文500字

我立即顿悟,这不就是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吗?

我连忙走近,问道:“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今日怎的落得如此这般田地?”

他叹了口气,说:”我本是忠心为国,劝诫楚王不要相信秦国的阴谋,可他宁愿相信郑袖等一干人的挑唆,也不愿听我一句谏言。再这样下去,楚国迟早要灭亡啊!为什么世人的眼睛,统统都是被污浊的泥藻所迷乱了呢?又是为什么,我总是拨不开他们眼中的污浊?难道上天赐予我一双洞察世界的眼睛,是注定让我痛苦吗?正所谓,‘世人皆浊,唯我独清,世人皆醉,唯我独醒。’”

我听了,心中一阵酸楚,他忠心耿耿为国效力,竟受到了如此不公的待遇!

于是,我宽慰道:“既然世人都那么浑浊,你为何不把水中的污泥搅动搅动,让它浑浊不清呢?既然大家都喝醉了,你不妨饮些薄酒,使自己也半醉半醒呢?”

屈原笑着说:“我乃一代忠臣,如何能做到这些,又如何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你可知道,这样并不是自保,倘若我低头了,秦必灭楚,当亡国民,不能比现在更悲惨?我宁可漂泊于江河,葬身鱼腹,也不愿我清白的人格被世俗所污染!”

篇8:细说端午屈原作文500字

你从丹阳,迎风而来,殊不知,此生,注定不凡,屈原二字,将天下皆知。

为振楚之大业,你沥尽心血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可哪怕是你这样有谋有略的才子,也终败于张仪。

你欲联齐抗秦,他偏僵化齐楚关系,入了楚狱,他也凭那不烂之舌出逃,偏那怀王,这般糊涂,愚而不自知。

你说,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一片真心全付了楚王,无时无刻不在为出国操劳,若无你,楚国怎有那繁荣昌盛之景?可众人皆醉,唯你独醒。早看破这世事,早明白谁是谁非,也劝不动这些尚未清醒的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楚国一步一步走向毁灭。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那些唯利是图,空有花言巧语的小人,受那张仪好处,让那怀王渐而疏远你。于是,你的后半生,是无穷无尽的流放,你的宏大志向,你的报国赤心,你的强楚大计,全都只能咽在肚里。那些小人定不理解,你,这是何苦呢?无需解释,你只莞尔,留下一个寂寥的背影,向南走去。

你悲愤愁苦,却又无能为力,也正因如此,你写下了誉满天下的千古名篇《离骚》。你终是来了汨罗江,那时,你已年过花甲,你含苦投江,沉睡江底。

屈原啊,汨罗江最美的那朵青莲,是你不散的灵魂吗?人们在端午的真诚怀念,你能否感知?你肉体虽散,但精神永驻我们心间。现在的中国,政治清平,百姓幸福,繁荣昌盛,虽有敌国外患,却丝毫不惧,中国早已醒来,无数的人站起身,在你身边和你一起向正道走去,不知九泉之下的你,是否感到欣慰?

篇9: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之屈原作文

在你流放的日子里,你衣衫褴褛,水在讽刺你,山在嘲笑你,整个大地都在鄙弃你,你在空旷的山野中咆哮,山野中回荡着你的怒吼声:“吾不能变心已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你的爱国热情,你的一片赤诚之心,早已照亮史册。如今却落个流离失所,浪迹天涯……

你真的甘心吗?不,你不甘心,你又唱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于是上天并没有眷顾你,这个可怜的人。被逼无奈的你最终不得不选择以身殉国,但是不曾后悔,你用生命的弧度证明了什么是赤胆忠心,什么是心系百姓……

那日,你生穿长袍,腰佩长剑,在汨罗江旁徘徊。沉默,沉默,再沉默。我终于明白你的心情,我终于明白了你的沉默。我也看到了你那愁苦的面庞,在那些寂寞的日子里,你一定与山鸟虫鱼为伴,与草花树木为友,和自然的一切娓娓而谈。这就是你,是你的人生你的境界。

当你纵身跳如汨罗江的那一刻,注定了你与江水融在一起,也注定了你的一生是辉煌的,更注定了你是一名人生的斗士,孤独的强者。

然而你却死了,死得其所,重于泰山。虽然您陨落了,但是文学史上升起了一颗璀璨的明星,引领着下一代子子孙孙为国家效力,为祖国奉献。陶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用世间最强音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用嘶哑的喉咙声唱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陆游告诫子孙后代“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他们都在您的影响下在艰难的环境中跋涉人生。

篇10: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之屈原作文

首先,我们看到了宽阔无比的屈原广场,这个广场又大又圆,即使一千人来到广场跳舞,也不嫌窄。在广场上极目远眺,可以望见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雄伟壮观,高大耸立。长江水流急速,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近处,广场周围野花盛开,芳香扑鼻、五彩缤纷,这些野花把广场装扮得格外美丽。

屈原广场的对面,就是著名的屈原祠了!来到门口,广场上面耸立着高大的山门,门的栏板上写着“光争日月”四个大大的金字,金字旁边雕刻着精美的荷花和桃花。

我沿着台阶拾级而上,进入屈原祠展馆,看到墙上刻满了屈原的诗词,这些都是屈原的杰作。屈原是一个爱国诗人,他创作了很多非常著名的诗词,其中有《离骚》、《天问》、《九歌》。《离骚》是屈原的开笔之作,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屈原对以往生活经历的回顾,后一部分主要描写屈原对未来道路和真理的探索与追求。《天问》就是屈原对天、地、鬼、神……提了一百个问题,都只有问题而没有答案,是屈原楚辞中的一篇“奇”文。《九歌》原为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怀沙》是屈原的绝命诗。看完这些诗词,虽然不尽明白,但能感受到楚辞的美妙,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看完墙壁上的诗词,来到了展览院,展览院陈列着屈原的身史和战国形势图,真是太精美了。

篇11: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之屈原作文

屈原走上政治舞台大概是公元前3。当时是楚怀王为君主。楚怀王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他痛感时弊之误国。大胆任用屈原。以实现楚国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各方面实力名显增强。但楚国政治日趋腐败。世风日下。楚怀王也开始逐渐变的昏庸无能。在奸臣的佐使下。罢免了屈原的官职。便将其流放京外。最后楚国被强秦所灭。屈原听到消息后便跳江而死。据说跳江时屈原身穿一件白色长袍。我想这也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怀王的忠心吧!。也许有人会问:屈原为什不在民间组织士兵抗秦。以求复国。我可以告诉你第一楚国都城已破。第二当时楚国官场腐败。各忠臣也都被奸臣所陷害。此时屈原独自一人。孤掌难鸣。与秦国作战只会增加尸体数量。与中“恐皇之败绩“不正好相呼应吗?可见屈原对百姓的关心。不希望百姓在战争中受苦受难。

屈原还有另一个目的。他想用自己的死来唤醒楚国人民的良知。以此提高楚国的声誉。希望楚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复国。他死的值。因为秦朝后。以陈胜。吴广为例。号张楚。百姓听说是楚国大将。纷纷投靠。后以项羽为例。项羽是楚国大将的后代。以此也获取了不少的民心。项羽兵进咸阳后。自立“西楚霸王“。这些足以证明屈原之死是有价值的。

篇12:端午节-话说屈原字作文

君且观:眉不语,铗凝霜;步履踌躇,影堪惊钢;型崩昆山玉,质轻幽水湘;歌苦云梦左右,纹伤寰宇之虚;扶纤离而佩杜若,怠昏熹以纳流笙:此所谓无弦瑟,盖亦蓝如火。尝朝以长车游扶桑,夜归崦嵫;上行白水阆风而穿灵琐,饮马咸池;下匆阰及芳洲而点江蓠,芬泽道至。君之所见者,古来四千春秋,六合穹渊无穷,如是灵化不知尘侵淖浊者独一耳。

君且闻:鄢郢楚鄙,巫台乡陌,或歌舞偃蹇,或击髀吼呜,非灵均者何?《九歌》既出,上皇欣乐,司命安顺,湘水不鸣,江河南至云梦泽,剑舞乐明而宁绥,非灵均者何?巫山幽峡,江且锵锵,搏壁荡音,隐猿相和,此自然声发,振古之所述“道”者,非灵均者何?君之所闻者,曲词缀连:岚雾山空,江寒水长,芷白蕙良;月离乌金,又及星之银冷,直指八纮——灵均成也夫!灵均成也夫!

噫乎!此玉既成,此玉何没!忆昔出郢,发披目焚,白衣缠乱,骐骥不速,泪涕细干;既离骚,惜诵此:涉江哀郢,步马兰皋,彳彳亍亍,乎中雾,乎中梦,乎奚处?左徒之佐荃兮年积,今四顾而延伫兮有时。既替以蕙纕兮又申以茝,伤灵修不一兮将归去日栖。怀沙抽思,不日见崦嵫——

二千载前其过处兮,芳菲幽幽犹似。湘君哀正则失之兮,山鬼泣而凰迷。正则哀正则矢至兮,以《楚辞》传心冰。心既冰雪固易摧逝兮,魂动万古之思。

上一篇:七年级信息技术全教案下一篇:支部作风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