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

2024-04-11

口蹄疫(精选6篇)

篇1:口蹄疫

口蹄疫的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正随着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日益重视,对动物疫病和病原体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口蹄疫是人畜共患的动物传染病,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不仅可以极大地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与生命,而且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严重的社会政治或公共卫生后果。为了防止外来疫病传入,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来自发生某些疫病国家和地区(疫区)的动物和动物产品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关键词:口蹄疫 流行性 防治措施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病。口蹄疫病毒分七个血清型:O型、A型、C型、Asia-Ⅰ型、SAT1型、SAT2型、SAT3型等;每个主型内又有若干个血清亚型,不同的血清型的病毒感染动物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基本一致,但无交互免疫性;同一主型内的不同亚型之间也只有部分交互免疫性。口蹄疫在世界分布很广,流行历史很长,除大洋洲和北美洲消灭本病后再未发生外,亚洲、非洲、南美洲和欧洲都有发生或流行。OIE把该病列为A类法定传染病中的第一个动物病害,是国际动物及动物产品输出输入贸易最重要的检疫对象;是一种政治病、经济病。自然发病动物常限于偶蹄动物,黄牛最为感,其次为水牛、牦牛、猪、绵羊、山羊、骆驼等。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长期在猪群中反复流行,对猪的毒力增强所致,而对牛的致病力减弱;幼畜如新生仔猪、犊牛、羔羊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发病率100%,并引起80%以上幼畜死亡; 一.易感动物:

黄牛、水牛、牦牛、猪、绵羊、山羊、骆驼和鹿;此外还有象、刺猬、鼠等33种野生动物;7岁以下的小孩及孕妇对口蹄疫病毒易感; 二.流行特征:

本病无严格的季节性,但一般冬季多发,春季减轻,夏季基本平息。家畜口蹄疫常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每隔2~3年流行一次,具有一定周期性。本病的传播呈蔓延扩撒或跳跃式。在自然流行中,以牛易感,猪次之再次为绵羊、山羊和骆驼,人也能被感染,此病较易从一种动物传到另一种动物。有些地区流行时,强烈感染牛、羊,较难感染猪,但在某些地区却强烈感染猪,而难感染牛、羊。发病时一般是幼畜易感、高发,新流行地区发病率可达100%,而老疫区也可达50%。病猪排毒以破溃的蹄皮为最多,其次是粪、尿、呼出气和精液,其排毒量远远超过牛、羊(病猪经呼吸排到空气中的病毒量相当于牛的20倍),因此,猪在本病的传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三.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本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通过水泡液、排泄物、分泌物、呼出的气体等途径向外排散感染性极强的病毒;屠宰后末经处理的肉品、内脏、皮毛和废水是重要的传染源。空气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人与非易感动物

如狗、马、鸟类均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

本病通常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亦能经伤口甚至完整的粘膜和皮肤感染;精液、奶汁含有大量的病毒并能传染;人类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与病畜接触而受到感染,人与人之间很少发生感染。四.临床症状:

(一)猪:病猪以蹄部水泡症状为主要特征。在蹄蹱、蹄冠和蹄叉等处可见水泡病猪体温一般不高或稍高,主要症状是蹄部。最初发生跛行检查蹄部可见蹄冠、蹄间红肿,按压有痛感,不久形成水泡。泡内充满灰白色或灰黄色液体,开始水泡仅米粒大,后融合一起为蚕豆粒大,常在2-3天内破裂,破裂后形成暗红色糜烂,如无细菌感染,则一周左右痊愈。如有继发感染,严重者侵害蹄时,蹄壳脱落造成悬蹄不能触地,常卧地不起。病猪鼻糜烂,哺乳母猪乳头常见有水泡,间有发生乳腺炎,乳量减少,妊娠母猪时常流产,有时口腔也出现水泡,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但吃奶小猪发病时,因发生严重心肌炎和胃肠炎而死亡。在口腔和蹄部发生水泡,有时在咽喉、气管和胃粘膜有圆形溃疡和烂斑,胃和大小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一般称为“虎斑心”。哺乳仔猪发生口蹄疫时,常因发生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80%以上。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

(二)牛: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最短为24小时,最长为14天。病牛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随后在唇内、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出现水泡,并流出泡沫状和涎液,同时出现反刍停止、饮欲增加的症状,有时在趾间和蹄冠皮肤上也同时或稍后发生水泡。孕牛发生本病时往往发生流产或早产,严重的死亡。产后母牛出现难配、受孕不佳现象。犊牛因吮乳,体表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病死率很高。心肌质地松软,心肌变性、坏死,呈现淡黄色斑纹(“虎斑心”)。

(三)羊:潜伏期一般为5~7天,症状与牛大致相同,但感染率较低,症状也较轻。山羊患口蹄疫症状较绵羊明显,水泡多见于口腔,病变多弥散性分布于硬腭和舌面,而绵羊水泡多见于蹄部。羔羊发生本病时,常因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而死亡。

(四)鹿和骆驼:与牛和绵羊的基本相似,但发病率较低。

(五)人:人感染口蹄疫后的潜伏期为2~18天,一般为3~6天,多数突然发病,表现为体温升高、头痛、口腔干热有灼烧感,唇、齿龈和颊部粘膜潮红,继之发生水泡。皮肤发生水泡时多见于手指掌面、甲床、足底和足趾部。严重感染的小儿患者可并发胃肠炎、神经炎和心肌炎。五.诊断:

根据症状、流行病学情况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采水泡皮或水泡液作实验室诊断。目前实验室诊断有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等多种方法,还能够鉴别感染阳性与注苗阳性牛。唯一需要作出鉴别诊断的病是水泡性口炎,该病与口蹄疫在症状上极其相似,但是,其一,水泡性口炎可感染包括马、猴、鸡在内的多种动物;其二,水泡性口炎发病率不高,只有1.7%~7.7%;其三,水泡性口炎由蚊子传播,只发生在夏季和秋初。

六.综合防治措施:

(一)常规预防措施:

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严格的消毒制度,是及时切断传染源,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的主要措施。

1.坚持生产区和生活区区分开。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由专人负责,消毒室内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池内放置2%~3%火碱溶液,每10天更换1次,同时还设置醒目的防疫须知标志。

2.严格隔离饲养,杜绝带病源的人员或被污染的饲料、车辆等进入生产区。从外面进入场内的人员需紫外线消毒15分钟。

3.保持场内环境卫生,粪便及时清除,经堆积发酵处理,定期进行消毒。

4.每年春、秋季对全场(食槽、牛床、运动场等)进行全面消毒。舍内要经常保持卫生整洁、通风良好。每天都要打扫干净,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大的消毒。常用的消毒药物有:10%~20%的生石灰乳、2%~5%的火碱溶液、0.5%~1%的过氧乙酸溶液、3%的福尔马林溶液。

5.夏季做好防暑降温、消灭蚊蝇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6.每年春、秋季做好结核、布病、口蹄疫疾病的检疫工作。7.春秋两季做两次口蹄疫疫苗接种工作。

(二)猪场的免疫预防措施: 1.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免疫程序:

(1)种猪﹙包括种公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每年接种高效苗三次,每次间隔4个月,耳后肌肉注射疫苗2ml/头;

(2)种母猪:配种前接种高效苗2ml/头,分娩前一个月再次接种高效苗3ml/头,确保产后乳汁内的母源抗体水平达到1:1024以上,使吮乳仔猪免遭口蹄疫强毒的感染;(3)断奶仔猪:断奶后10-15天首免,耳后肌肉注射高效苗2ml/头;70-80日龄二免,耳后肌肉注射高效苗3ml/头;

(4)育肥猪:出栏前25-30天三免,耳后肌内注射高效苗4ml/头,预防运输途中感染; 2.紧急情况下的免疫程序:

当猪场发生疫情或周围环境出现口蹄疫疫情严重威胁猪场安全的情况下,应采取的免疫程序如下(1)全场各年龄段猪群紧急接种口蹄疫高效苗,25kg体重以上的猪群耳后肌内注射5ml/头,25kg以下体重的猪群耳后肌内注射高效苗3ml/头;先接种健康猪舍内的猪群,后接种可疑猪舍内的猪群。

(2)第一次接种后间隔15天,各年龄段猪群加强免疫一次,接种剂量与第一次剂量相同或增加1ml/头;

(3)吮乳仔猪肌内或皮下接种康复猪全血4-5ml/头或康复血清2-2.5ml/头,以防吮乳猪感染死亡;

(4)如果猪场不幸发生口蹄疫,来不及接种疫苗,因油佐剂苗产生免疫最早也得经过14天,所以最好还是将发生疫情的猪舍内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猪群全部接种康复猪全血

10-15ml/头或康复血清5-8ml/头,接种后12小时可起到被动保护免疫作用,并可维持20天。

能否及时控制疫情,要看猪场隔离、消毒措施做得怎样,也要考虑猪舍被口蹄疫强毒污染的程度。

如果发现疫情早又能立即采取措施扑杀病猪及同栏猪,彻底消毒疫点﹙发病栏舍﹚和疫区﹙猪场环境﹚,疫情是可以得到迅速控制的;

(三)牛场技术管理措施

在抓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也重点抓奶牛的饲养工作,对奶牛坚持1月1次体况评定,实行5分制评定方法,使牛群体况保持最佳状态。对疑难病症坚持“会诊”制度。发现可疑疑难病症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会诊,必要时请专家确诊,使奶牛各种疾病和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坚决执行本场技术人员(尤其是兽医员、授精员)严禁从事对外奶牛技术服务工作,杜绝一切传染源侵入。工作人员每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凡检出结核、布病者,及时调离牛场。平时要积极预防、加强捡疫,常发地区要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弱毒疫苗、口蹄疫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一旦发病,则应及时报告疫情,同时在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紧急接种及治疗等综合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尚可应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复动物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按每公斤体重0.5~1毫升皮下注射,免疫期约2周。疫区封锁必须在最后1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14天,经全面大消毒才能解除封锁。

(四)防治措施:

1.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症疗法只能减轻病畜的症状,不能阻止本病在畜群中的传播。

2.禁止来自口蹄疫疫区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入境,一旦爆发本病,必须划定疫区,进行“封锁”,人畜和用具等都不能出入,出入都要检疫、消毒,扑杀感染或可能感染的动物,对尸体进行掩埋或焚烧。

3.由于幼畜突然发生心肌炎死亡,可用高免血清或痊愈血皮下注射进行预防性治疗。4.在疫区和受威胁区使用疫苗接种,推荐使用多价灭活疫苗或与当地同型的灭活疫苗。因弱毒苗对一种动物为弱毒,对另一种动物为强毒,弱毒苗引起病毒血症,长期带毒、排毒,且有毒力返强的可能,因此使用弱毒苗免疫应慎重对待。常用疫苗有:

(1)口蹄疫双价(A、O型)鼠化弱毒苗,只能用于成年牛、羊,而猪及1岁以上犊牛及4月龄以下羊均不得使用。猪应与免疫动物隔离,以免感染。

(2)乳兔组织或细胞培养灭活苗(铝胶苗或油乳剂苗)配成双价或多价苗可用于不同年龄动物。(3)猪口蹄疫的预防接种可用灭活苗或猪用弱毒苗,现在生产的猪O型口蹄疫、BEI(二乙烯亚脂)灭活油佐剂苗,免疫效果较好,免疫保护期可达6个月。

(五)控制措施:

一旦发生牲畜口蹄疫疑似或确诊病例,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坚决扑杀易感动物,彻底消毒,严格隔离,强制免疫,坚决防止牲畜口蹄疫疫情扩散。

1.分析疫源: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扩散、流行的情况。对仍可能存在的传染源,以及在疫情潜伏期和发病期间售出动物及其产品、可疑污染物(包括粪便、垫料、饲料)等应立即开展追踪调查,并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2.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1)将病畜所在养殖场(户)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划为疫点;散养的,将病畜所在自然村划为疫点。

(2)以疫点为中心,将半径3公里内的区域划为疫区。(3)将距疫区周边10公里内的区域划为受威胁区。3.疫点内应采取的措施:(1)封锁疫点。

(2)扑杀所有的病畜及同群畜,并对所有病死畜、被扑杀畜及其产品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其他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并加强监测。

(4)对动物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圈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4.疫区内应采取的措施:

(1)市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的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2)对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并加强监测。

(3)关闭活畜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禁止易感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和运出。对有关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圈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5.受威胁区应采取措施:

(1)对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2)开展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6.解除封锁:

疫区内所有动物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后,经过14天以上的监测,未出现新的病例,经市动物防疫站审验合格后,由市农发局向市政府申请解除封锁。7.疫情档案:

市农发部门必须完整详细地纪录疫情应急处理过程,做好相关资料归档工作。8.非疫区应采取的措施:

要做好防疫的各项工作,完善疫情应急预案,加强疫情检测,防止疫情蔓延。上述3、4、5所列措施,必须在市动物防疫站的监督下实施。

(六)保障措施: 1.物资保障:

建立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制度,储备相应量的防治牲畜口蹄疫应急物资。储备物质应存放在交通方便,具备储运条件,且相对安全的区域。2.资金保障:

口蹄疫应急所需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同时,积极申请国家扑杀病畜及同群畜补贴和强制免疫费用。3.技术保障:

免疫、检疫、监测、消毒、扑杀、无害化处理等必须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规程、标准。4.人员保障:

(1)成立市牲畜口蹄疫现场诊断专家组,负责牲畜口蹄疫现场诊断,提出控制、扑灭技术方案和建议。

(2)市政府组建牲畜口蹄疫疫情应急预备队。应急预备队按照市防治牲畜口蹄疫指挥部的要求,具体实施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应急预备队由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人员、动物防疫监督人员、有关专家、执业兽医、卫生防疫人员等组成。公安局依法协助执行任务。(3)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加强牲畜口蹄疫科普知识宣传,依靠广大群众,对牲畜口蹄疫实行群防群控,把各项防疫措施落到实处。七.治疗:

口蹄疫病畜﹙病猪、病牛、病羊﹚在出现临床症状后,经过21-60天其血液中特异抗体量较高,用间接血凝法检测抗体效价高达1:2048以上;利用这些高效的特异抗体接种尚未发病但受疫情严重威胁的易感动物,能起到积极的被动保护作用;特别是保护贵重的种猪和吮乳仔猪免遭口蹄疫流行病毒株的感染具有现实意义。

(一)对病毒进入机体的早期,白细胞干扰素是有效的;

(二)对症治疗:及时挑破水泡,缩短病毒血症的持续时间;减轻机体的压力;

1.在牲畜的水泡和溃烂处,用3%的盐水,或0.l%高锰酸钾水冲洗。溃烂处也可涂蜂蜜或碘甘油。

2.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0.1%的高锰酸钾冲洗。3.对心跳特快、节律不齐的病畜,可用“乌水钙”,同时肌注维生素B1每天一次,一次2g,共4次。

4.蹄部可用3%来苏水洗涤,擦干后涂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或氧化锌鱼肝油软膏,再用绷带包扎,也可将煅石膏与锅底灰各半研成粉末,加少量食盐涂在蹄部的患处。

5.乳房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它刺激性小的防腐软膏,定期将奶挤出以防乳房炎。

(三)解热镇痛:缓解机体疼痛感,缓解内热; 参考文献:

[1]朴范则.家畜传染病学[M].中国文化科学出版社

[2]陈怀涛.兽医病理解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

[3]王为城.猪口蹄疫综合防治措施[J].福建农业,2005年03期

篇2:口蹄疫

口蹄疫疾病综合防治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牛、绵羊、山羊、猪等)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为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

1.传染源 主要为潜伏期感染及临床发病动物。感染动物呼出物、唾液、粪便、尿液、乳、精液及肉和副产品均可带毒。康复期动物可带毒。

2.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和伤口感染病毒,通常以直接或间接接触(飞沫等)方式传播,或通过人或犬、蝇、蜱、鸟等动物媒介,或经车辆、器具等被污染物传播。如果环境气候适宜,病毒可随风远距离传播。

3.临床症状

3.1牛呆立流涎,猪卧地不起,羊跛行;

3.2唇部、舌面、齿龈、鼻镜、蹄踵、蹄叉、乳房等部位出现水泡;

3.3发病后期,水泡破溃、结痂,严重者蹄壳脱落,恢复期可见瘢痕、新生蹄甲;

3.4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成年动物死亡率低,幼畜常突然死亡且死亡率高,仔猪常成窝死亡。

3.5口蹄疫以猪最为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为1-2天,病初体温上升至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蹄冠、蹄叉、蹄踵、附蹄、鼻端等部出现局部发红、发热、敏感等症状,不久逐渐形成水疱,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糜烂,若无细菌感染,1周左右痊愈,若有细菌感染,则局部化脓坏死,可引起蹄壳脱落,跛行不能站立。哺乳母猪的乳头常出现水泡,引起疼痛而拒绝哺乳。哺乳仔猪出现急性胃肠炎、急性心肌炎或四肢麻痹,衰弱死亡,死亡率可达100%。

4.防治方案:

4.1易感地区做好免疫计划,提高易感动物的免疫水平,降低口蹄疫流行的严重程度和流行范围。

4.2对场地严格消毒,限制动物和其他染毒物品移动,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疫区必须有全局观念,其易感动物及其产品运出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

4.3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是口蹄疫防治的关键,猪场每月使用超强瘟可康散(或者超强瘟可康散二代)+立健拌料,连续一周,有效防止口蹄疫疾病的发生。

4.3喷至湿润即可;使用超强瘟可康注射液口服饮水,小猪1支兑水1kg,大猪一次 2-3支直接口服。对发病和全群猪只,必须拌料:超强瘟可康散(或者超强瘟可康散二代)+立健+中宝多维康。

篇3:口蹄疫防控

口蹄疫病毒 (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 FMDV) 在病毒分类学上属于小RNA病毒科 (Picornaviridae) 口蹄疫病毒属 (Aphthovirus) 。根据其抗原与抗体交叉反应能力的不同共有7个血清型:O型、A型、C型、亚洲Ⅰ型、南非1型、南非2型和南非3型。这7个血清型每个型的病毒抗血清只能中和本型病毒, 对其他型的口蹄疫病毒不具有中和作用, 即我们常说的没有交叉免疫性。但在临床上7种血清型口蹄疫都引起相同或极度相似的临床症状。因此给防疫带来难题, 需要7种不同的疫苗来防疫, 至少目前是这样。

在同一口蹄疫病毒血清型内, 依据病毒株基因序列绘制系统进化树, 将进化树中具有明显遗传关联和相似地域特征的进化分支确定为一种拓扑型 (topotype) 。拓扑型有两个含义:一是遗传关联性高, 即亲缘关系很近;二是具有相同的地域起源。有文章介绍, 如果按核苷酸序列差异达到15%为不同拓扑型, 则O型口蹄疫病毒可分为8个拓扑型。A型口蹄疫病毒可分为3个主要地域分明的拓扑型。C型分8个拓扑型。亚洲Ⅰ型病毒有一个拓扑型。南非1型有3个拓扑型。南非2型共有2个拓扑型。南非3型有3个拓扑型。

口蹄疫病毒变异性很高。变异机理由两种假说支撑, 一种假说是“准种”机制, 其核心原理是负责催化口蹄疫病毒基因组复制的RNA聚合酶仅具有聚合核苷酸的功能, 没有错误识别校对功能。因此, 在合成新RNA链时, 如果偶然聚合上一个错误的核苷酸, RNA聚合酶不能识别出错误, 更不能将其校正, 存在错误的RNA作为模板合成新的下一代RNA, 下一代RNA在积累上一代错误的同时也可产生新的错误, 使错误持续累加。口蹄疫病毒基因组每复制一次, 每个核苷酸有10-3到10-5次变异几率, 就有0.1~10个碱基位发生突变的基因组群, 这样经过无数代的复制, 原来单一的RNA序列就变成了以原来序列为基础, 但在许多位点发生了序列变异的混合群体。这些变异序列就形成了密切相关的一个整体, 具有一个种的性质, 这就是所谓的“准种”。另外一种假说是特异抗体压力选择机制。口蹄疫病毒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环境压力作用, 特别是抗体选择性压力, 基因就会发生突变, 从而产生新的变异毒株。疫苗的免疫选择压力是口蹄疫病毒表面抗原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但近来研究表明, 在缺乏免疫选择压力的情况下口蹄疫病毒表面抗原同样可以发生异变。在抗原性方面也极易发生变异。比如, 在野外选择分离的疫苗毒株, 最初抗原性非常好, 但经若干传代后, 就会出现病毒的抗原性大幅减弱或完全丧失, 再也无法作为疫苗株使用。不同地区流行的毒株在抗原性上差异很大, 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流行的病毒抗原性差异也很大。口蹄疫病毒的抗原性是由口蹄疫病毒的衣壳蛋白决定的, 因此, 衣壳蛋白的变异就会引起口蹄疫病毒抗原体的改变。目前口蹄疫病毒7个不同的血清型每个血清型内又可分为多种抗原性不同的毒株。

每一次较大的抗原变异, 都有可能引起一次大流行。国外研究结论是O型病毒的抗原性发生变异的几率高, 亚洲Ⅰ型病毒的变异相对较低。而国内一些研究者得出的结果正好与之相反。

在致病性方面, 口蹄疫病毒也容易发生变异。实践中, 通过对田间分离株在细胞和试验动物等连续传代, 可以获得对本动物致病性减弱的病毒株, 但对试验动物的致病性逐渐增强。对本动物致病性已减弱的病毒, 若再回到本动物上传代, 病毒的致病性又会恢复。

总之, 口蹄疫病毒的变异性较高。有些含有突变序列的突变体病毒, 有可能在抗原性、致病力等方面发生变异, 在适应环境后就可能引发一次新的流行。

2 口蹄疫病毒的抵抗力

口蹄疫病毒在低温下十分稳定, 4~7℃可存活数月, -20℃以下, 特别是-50~-70℃可以保存数年。但对热敏感, 在26℃能生存3周, 37℃可存活2d, 60℃15min或70℃10min以及80℃1min均能灭活病毒。

口蹄疫病毒生存的最适p H范围是7.2~7.6。对酸特别敏感。当在4℃环境p H6.5缓冲液中, 14h即可灭活90%的病毒;p H5.0时1s即可灭活90%病毒。对碱亦很敏感, 在p H9.0以上即可瞬时灭活。

紫外线和日光辐射对口蹄疫病毒也有杀灭作用, 直射的日光可迅速杀灭病毒。

病毒对蛋白酶、DNA酶、脂溶剂、蛋白变性剂等有抵抗力;酚、酒精、氯仿等消毒剂对口蹄疫病毒不起作用;食盐也无杀灭作用。

在自然条件下, 含病毒组织和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周至数月之久。粪便中的病毒在温暖季节可存活29~33d, 在冬季冻结状态下可以越冬。

3 口蹄疫的传播途径

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到发病的急性期及个体愈后相当一段时期, 口蹄疫病毒可通过动物的唾液、尿液、粪便、乳汁以及呼出的气体排出体外, 并可传给其他易感动物。口蹄疫的传播途径可以分为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

3.1 直接接触传播

是因易感动物与患病动物及其排泄物的直接接触而造成的传播, 如同圈饲养、引入带毒动物、输入了含有口蹄疫病毒的精液、同一地点放牧等。

3.2 间接接触传播

主要是通过与带毒媒介或器械等接触而造成的传播, 如与发病动物接触的人, 因衣着或皮肤上可能会带有口蹄疫病毒, 在与健康易感动物接触后可造成传播;污染有病毒的肉、畜产品和饲料、饲草、物品、设备、车辆和用具等, 未经适当加工的泔水鼠、狗、猫、鸟类等其它动物也可引起间接传播。

3.3 空气传播

这是口蹄疫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 具有传播距离远、难以控制的特点。口蹄疫通过空气传播的距离与多种因素有关, 比如空气的湿度、风的速度、产生的病毒量、地形以及下风向宿主的种类和数量等。疾病在水面上的传播远远高于在陆地上传播的距离。在理想的气候条件下, 相对湿度高于60%、很少的空气湍流、平坦地形、能保持病毒气体接近地面的逆增气温和低而稳定的风速, 口蹄疫病毒在陆地的传播距离高达10km以上, 在水面传播距离更是高达250km以上。

患病牛、羊、猪在急性期排毒量最大。病畜产生的空气传播的病毒量随毒株、感染时期和动物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猪通过气溶胶排出的病毒量远远高于牛和羊, 每头病猪每天通过气溶胶排出的病毒量高达108.6TCID50 (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 , 是牛羊的3000倍以上。新的研究表明, 少数发病牛羊 (例如10头) 通过空气所能传播的距离大约不超过100m, 甚至100头发病牛羊通过空气传给最易感的牛也仅仅不过700m。而1000头具有传染性的猪理论上能使300km以外的牛感染。

畜群越大, 空气传播引发感染的可能性越大。这可能是因为畜群吸入的空气总量更大, 畜群中吸入达到感染剂量空气的可能性大, 因为一头动物被感染之后, 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 将很快传给同群易感动物。

4 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4.1 疫苗毒株不对型

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 不同血清型之间不交叉保护, 即使是同一血清型, 不同毒株之间交叉保护力差异也很大。例如A型口蹄疫病毒毒株之间抗原差异较大, 常出现不同毒株之间完全不保护现象。因此在免疫工作做得较好的养殖场或地区如发现大规模口蹄疫发生时, 极有可能传入了新的血清型或相同血清型但抗原差异显著的新毒株, 这种情况下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及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彻底查明原因, 将新的血清型或相同血清型抗原差异显著的新毒株引起的疫情彻底处理在最小范围, 以防治疫情扩大化。

4.2 疫苗本身质量问题或保存不当

即疫苗未达到质量标准或由于保存不当使疫苗污染失效。因此, 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保存疫苗, 瓶盖松动、疫苗瓶有裂损或开过瓶的疫苗都不宜再用。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抗原和疫苗剂型的破坏。

4.3 免疫程序不当

如对幼畜过早免疫, 此时由于免疫应答能力还未健全, 同时母源抗体的干扰也较强, 自然容易造成免疫失败。如过晚免疫幼畜, 则主动免疫抗体不能衔接母源抗体, 造成一定时间的“免疫空白期”, 在此期间动物因不具有免疫力而容易被病毒感染。另外, 口蹄疫在首免一定时间后再加强免疫1次, 才能产生坚强而又持久的免疫力。

4.4 不合理的免疫剂量

为减少不良反应, 或出于注射方便、注射器未调试准确等原因使注射剂量不足, 也容易导致免疫失败。

(1) 免疫密度不够。产生的群体免疫力不足以抵抗疫情。漏免动物在疫情来临时会首先发病, 并造成大量毒力更强的病毒污染群体, 从而使整个群体免疫失败。所以, 应尽可能地全部免疫, 对于病弱动物可适当加大淘汰力度, 减少非免疫动物在畜群中的比例。

(2) 免疫操作不规范。疫庙用前未摇匀, 造成免疫剂量有差异;免疫时打“飞针”导致免疫剂量不足和注射部位不准或注射深度不够造成脂肪内接种, 或针头过短过粗造成拔针后疫苗从针孔中流出等, 都可能影响免疫效果。

(3) 免疫之前动物已被感染。处于潜伏期的动物可能出现边注射边发病的情况, 或一针多用, 造成接种传播。

(4) 其他疾病的干扰。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和猪瘟等都会对免疫器官造成损伤, 从而使猪降低或丧失对免疫疫苗的有效应答能力, 造成免疫失败。这是目前免疫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5 应该如何做好综合防治

一般来说, 通过疫苗免疫来控制和消灭口蹄疫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因为免疫状态下, 免疫动物仍可发生隐性感染。“全进全出”做得不好, 场内无法彻底消毒, 会长期处于污染状态。因此, 免疫往往掩盖疫情, 通过疫苗免疫并不能迅速将口蹄疫彻底消灭干净, 但免疫动物感染后向外排毒量和传染性明显低于非免疫动物。免疫后持续感染带毒和隐性感染带毒大幅减少, 因此长期使用疫苗并配合生物安全措施及建立科学的检测系统就可以逐步达到净化的目的。欧洲上世纪80年代之前就是通过免疫成功消灭了口蹄疫。

篇4:认识口蹄疫

早在14~15世纪,已有类似口蹄疫流行的记载,至今世界各国有多次口蹄疫暴发流行,其间也有人群发病的报告。口蹄疫最初大多发生在欧洲,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每隔10年左右出现一次大流行。1898年,医学家在口蹄疫病畜中检测出致病体--口蹄疫病毒。

口蹄疫是偶蹄类大牲畜如牛、猪等的烈性传染病,传播快速。以前认为口蹄疫传播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即通过污染的牧草、饲料和饮水感染。近年研究证实,呼吸道是感染口蹄疫的主要途径,且导致感染的病毒量只是口服剂量的万分之一。此外,口蹄疫也可经过皮肤及口、鼻、眼等黏膜多条途径传播,一旦发生,很快就会流行开来,迅速扩散,因此必须将发生口蹄疫的猪圈、牛舍里的牲畜尽早全部宰杀掉。在1967~1968年,英国和前苏联在一次口蹄疫流行中就宰杀了21万头牛、11万头猪、10万头羊。

动物感染口蹄疫病毒后,主要是口腔黏膜和蹄部受到病毒侵犯,出现水泡、破溃、糜烂等;动物体温可升高至40.5~41℃。怀孕的猪或牛得了口蹄疫后常会流产,乳牛产乳量明显下降。成年牛病死率在2%左右,而幼畜的病死率可达50%~70%,给畜牧业带来的损失非常严重。

口蹄疫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可影响人体健康。一般地说,人对口蹄疫病毒有轻微的敏感性,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食用含口蹄疫病毒的鲜乳而感染,轻者只有短期的低热,重者可出现体温明显升高,口腔、咽喉、舌唇黏膜和手掌、足掌皮肤出现水泡,水泡周围皮肤变红等。目前尚没有治疗口蹄疫病毒感染的特效方法,只能依靠对症及支持治疗,不过病人一般预后良好。饲养员和屠宰工应加强自我保护。在处理病畜时,要穿好防水衣、裤、雨靴,戴好口罩、工作帽,如果皮肤有伤口,切勿接近疫区。

篇5:猪口蹄疫的原因

对于畜类,口蹄疫的症状主要是二至三天后的高烧;口中的水疱导致粘性或泡沫状唾液的过度分泌并流淌出口外;足部的水泡有可能破裂并导致残废。除口腔和蹄部病变外,还可见到食道和瘤胃粘膜有水疱和烂斑;胃肠有出血性炎症;肺呈浆液性浸润;心包内有大量混浊而粘稠的液体。恶性口蹄疫可在心肌切面上见到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相伴而行,如同虎皮状斑纹,俗称“虎斑心”。

成年动物感染后可能会伴有数月无法恢复的体重减轻,以及成年雄性动物的睾丸肿胀,对于母牛,牛奶产量会明显减少。

篇6:口蹄疫的诊断与处理

口蹄疫的诊断与处理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并可快速远距离传播传染的.疾病.做好诊断,及时处理,对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以及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 者:李月梅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县畜牧局,033200刊 名:中国畜禽种业英文刊名:THE CHINESE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年,卷(期):5(2)分类号:S8关键词:口蹄疫 传染病 诊断 处理

上一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会(尤艳)下一篇:辽宁省HR经理人俱乐部在沈阳成立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