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均年收入与消费方向调查报告

2024-04-19

农村人均年收入与消费方向调查报告(通用10篇)

篇1:农村人均年收入与消费方向调查报告

农村收入与消费调查报告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没有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因此,农村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了解和掌握当前农村消费者的收入和消费状况,我利用暑假在家乡秭归县开展了关于农村收入及消费状况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了入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家庭经济活动的主要决策人。在调查中,我们主要对农民的基本收入和消费状况以及调查对象的个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了解。

一、农民收入情况

二00五年全县生产总值达2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是近十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财政收入1。41亿元,比上年增长20。6%,是近五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固定资产达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8%。二00五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1950元,同比增长8。6%。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粮食总产11。7万吨,经济基础地达40万亩,柑橘10。6万吨,同比增长27。9%;蔬菜13。8万吨,同比增长20。2%;烤烟2717吨,同比增长8。9%;板栗1672吨,同比增长27。6%;茶叶897吨,同比增长9。5%。

其中年收入3000元以下的占5。5%、3001到5000元的占35。5%、5001到10000元的占26。5%、10001元到20000元的占17%,20001元以上的占14。5%。

二、农民消费状况

(一)、未来1年内农村家庭对部分耐用 消费品的购买意愿较强

为了了解农村家庭对冰箱、电话、电风扇、摩托车等12种耐用消费品的需求程度,我们调查了他们在未来1年内对这些耐用消费品的购买意愿,结果显示:冰箱、电话、洗衣机和农用机器的购买意愿排在前列。其中100户被调查家庭中,计划1年内购买上述消费品的户数分别为13.6户、13.3户、9.9户、8.8户、8.6户 和8.5户。

(二)、未来3年内44.3%的农村家庭将把纯收入主要用于子女上学,当我们问及被访者“从现在起3年之内,除了用于吃、穿以及必要的农业投入以外,您打算将家庭纯收入主要用于”我们所列出的“农业生产资料”、“家电”、“交通工具”、“子女上学”等八个选项中的哪一项时,调查结果显示:回答子女上学的比例最高,为44.3%。其次是农业生产资料,其比例是19.0%;排在第三位的是建房装修,其比例是16.0%。这表明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大部分被访者的认同。而回答将纯收入用于“旅游”的比例最低,仅有0.9%,这表明农村家庭还没有进入谋图享受的生活阶段,大部分农村消费者还在 为谋求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而奋斗。

1、从不同性别看,“女性”为主要决策人的家庭更倾向于将收入用于“子女上学”,其比例为51.6%;而“男性”则是42.8%。但总体上来说,无论农户家庭的主要决策人是男性还是女性,将纯收入用于“子女上学”都是最主要的选择。

2、从不同文化程度看,“高中、职中”文化程度的被访者更倾向于将收入用于子女上学,他们选择此项的百分比是52.2%。而“小学及以下”的文化程度的被访者回答“子女上学”的比例最低,为34.0%。整体来看,学历越高,选择将纯收入用于“旅游”的比例越高。在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方面,调查结果则显示:学历越低,选择“农业生产资料”的比 例越高。

3、从不同年龄看,将纯收入用于子女上学同样是各年龄段被访者的主要选择。“0-18岁”、“26-35岁”、“36-50岁”三个年龄段的被访者选择此项的比例较高,分别是:57.4%、50.8%、50.8%。“19-25岁”年龄段的被访者选择用于建房装修的比例也较高,为24.7%。在旅游选项上,19-25岁的青年人以及51岁以上的老年人选择此项的比例超过了平均水平(0.9%),分别为2.0%和1.4%。在农业生产资料方面,51岁以上年龄段的被访者回答的比例最高,为28.1%。整体来看,年龄越大,越希望将收入较为平均地分配到子女上学、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建房装修这三项消费上。

4、从不同家庭全年总收入看,子女上学仍然是最重要的消费领域,其中“10001-2000 0元”收入的家庭选择此项的比例最高,为47.9%;“0-3000元”和“50001元以上”的家庭则选择此项的比例较低,分别是37.1%和38.0%。“3001元-10000元”以及“20001-50000元”收入的家庭选择此项的比例基本相同,都在44%左右。整体来看,收入水平越低,选择将收入用于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比例越高;收入水平越高,选择将纯收入用于购买交通 工具、建房装修、旅游的比例越高。

(三)、柴火和煤炭是农村家庭做饭和取暖的主要燃料,沼气成为了做饭的重要燃料之一,当我们问及被访者家庭“做饭”和“冬季取暖”所需燃料主要靠我们所列的“柴火”、“煤炭”、“电”、“沼气”等六个选项中的哪一项时,调查结果显示:回答柴火和煤炭的比例相对最高。值得注意的是,沼气在做饭时也已经被作为主要的燃料,17.8%的被调查农村家庭主要使用沼气做饭,比例排在柴火和煤炭之后;而在取暖方面,主要燃料相对单一,“煤炭”一枝独秀,其使用比例高达52.8%。电次之,为13。5%。

(四)、58.7%的被访者家庭参加了一种以上保险,其中人身意外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农村家庭消费的主要保险品种,当我们问及被访者他本人或其家人是否加入了“人身意外保险”、“医疗保险”、“财产保险”、“人寿保险”或“养老保险”等险种时,调查结果显示:有58.7%的被访者回答他本人或其家人参加了保险。其中人身意外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被访者家庭消费的主要保险品种,购买这三种保险的比例分别是18.7%、14.5%和12.8%。

1、从不同性别看,男性被访者回答“参加了”的比例要高出女性被访者回答“参加了”的比例7个百分点,男性回答“参加了”的比例是60.0%。

2、从不同年龄段看,各年龄段回答“参加了”保险的比例的差异并不大,其中19-25岁年龄段的被访者回答“参加了”的比例最高,达到68.0%。

3、从不同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低的被访者更倾向于参加保险,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回答“参加了”保险的比例为68.4%。

4、从不同家庭全年总收入看,收入越低,回答“参加了”的比例越高。其中,0-3000元年收入段家庭的被访者回答“参加了”的比例高达76.8%。

(五)、产品质量是被访者在购买消费品时考虑最多的因素“价格”、“质量”、“功能实用”、“使用方便”等是农村消费者在购买农药、种子、化肥、农膜等消费品时经常考虑的因素,当我们询问被访者购买这些消费品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哪一个时,调查结果显示:被访者在购买这些消费品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质量”,尤其是购买农药、种子、化肥、农膜和食品时更加重视质量问题,其比例依次为78.7%、86.1%、77.6%、73.6%和72.1%。其中,对种子、农药、化肥这三种消费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排在前三位。“价格”是被访者在购买上述消费品时第二重视的因素。“功能实用”是第三重视的因素。这反映出,在农村消费者消费过程中,质量问题是他们最大的困扰,他们尤其希望那些对生产有重大影响的消费品有完全信得过的质量。

(六)、有87.5%的被访者主要通过电视来了解外面发生的事情,当我们问及被访者“了解外面发生的事情”主要通过哪一个渠道时,调查结果显示:“电视”是被访者了解外界发生的事情的主要渠道,有87.5%的被访者选择了此项。其次是“与本村人交谈”,其比例为

4.2%。

1、从不同性别看,男女两性在此项上的回答上没有显著差异,男性选择电视的比例为8 7.5%,女性为86.6%。

2、从不同文化程度看,电视仍然是各文化程度的被访者最主要的了解外面的事情的主要渠道,他们在此项上的选择没有显著的差异。而文化程度越高的被访者借助“报刊/杂志/书籍”来了解外界事情的比例也越高,其中中专或中师以上文化程度的被访者在报刊/杂志/书籍项上比例最高,为5.8%。

3.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家庭全年总收入看,电视仍然是被访者了解外面的事情的主要方式。不同年龄段的被访者之间的选择比例没有显著差异。而低收入家庭在此项上的相对较低的比例主要是受是否拥有电视这一因素影响,而并非是此类被访者更多地选择其他方式。

(七)、种子、农药、食品被认为是存在问题最多的领域。当我们列举了“农药”、“种子”、“化肥”、“农机”等十七个行业领域,让被访者评价哪个领域存在问题最多时,调查结果显示:“种子”、“农药”、“食品”被认为是存在问题最多的行业领域。其中,有22.9%的被访者认为种子存在的问题最多,有16.1%的被访者认为农药存在的问题最多,有15.6%的被访者认为食品存在的问题最多。

1、从不同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低的被访者对种子和农药的关注程度更高。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被访者在农药和种子上的选择比例是17.5%和24.7%;而中专或中师以上文化程度的被访者在这两项上的选择比例则为9.4%和13.6%。

2、从不同年龄段看,0-18岁和51岁以上年龄段的被访者选择农药的比例较高,分别是22.4%和18.2%。而年龄越大,选择种子的比例则越高,其中51岁以上年龄段的被访者选择此项的比例为24.7%,0-18对年龄段的被访者选择此项的比例仅为14.9%。

(八)、七成以上的被访者知道在发生消费权益争议时通过“与经营者协调和解”或“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两种途径来解决问题,我们列举了《消法》中确定的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的五种途径,并询问被访者是否了解时,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75.1%和72.7%的被访者知道“与经营者协调和解”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这两种途径。知道“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这一途径的被访者比例最低,仅有6.1%。

结束语

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村消费是国内消费的重头戏,只有提高农村消费,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才有可能全面启动内需,也才可能实现小康社会。

从调查中我们得知,教育消费已经成为农村居民的主要支出项目,四成以上的农户家庭预计将其收入用于子女上学。保险产品成为农村消费中一个较为新的消费热点。而在消费过程中,产品质量则始终是农村消费者最重视的因素。可喜的是,农村消费者已经培养起了较好的维护自身消费权益的意识,80%以上的农村消费者已经知道“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79%左右的农村消费者在遇到损害时会向相关的部门反映并会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虽然如此,我们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维护消费权益的宣传和教育,以便使农村消费者可以采取更 多样的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

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是令人向往的,但通往小康社会的路途却并不平坦,“三农”问题是我们在通往小康社会路程中无法回避的隘口,而提高农村消费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状况,正是通过这一隘口的关键步骤之一。国家仍需要实事求是地面对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各 项工作,真正为农村营造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

篇2:农村人均年收入与消费方向调查报告

农村的收入消费结构及主要特点

近年来,农民家庭收入普遍提高,收入结构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特征,具有较高层次消费能力的人只占很少部分。受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影响,农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2012年样本农户人均纯收入为40000 元,比2011年提高11.3%。农户家庭收入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2012 年,家庭总收入在40000元以下的占5.7%;收入在40000~100000 元的占16.8%;收入在100000~150000元的占样本农户的42.9%,其中74.3%的主要从事种养业,20%以进城务工和经营农副工商业为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在80000~100000 元的占28.6%,其中43.1% 的家庭有进城务工人员或从事农副工商业经营;收入在100000元以上的约占6%,其中75.2% 的主要以进城务工和经营农副工商业为主要收入来源,这部分农户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除了日常的生活性消费和生产性消费外,旅游、保险及高档耐用品消费在其总支出中占有较大比例.总体上看,生活性消费和生产性消费比重相当,但高收入家庭用于生活性消费的支出明显大于生产性消费。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居民消费呈“三分”特征,即1/3 用于生活性消费,1/3 用于生产性消费,1/3 用于预防性储蓄。农村生活性消费和生产性消费并重是农村消费不同于城市消费的重要特征之一。

此外,农户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与农户收入水平直接相关。收入在50000元以下的农户中,95% 以上停留在基本的生活性消费和生产性消费中,非生活必需品以及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量几乎为零,消费层次仍然较低。但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农户中,用于生活性消费的比例远高于生产性消费,这主要是因为在高收入农户中,大部分人不从事农业生产,进城务工和经营农副工商业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其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较少。

通过调查还发现,消费层次的提高取决于收入的一个临界值。当家庭纯收入达到5万~6万元时,生活性消费特别是高档耐用消费品及奢侈品消费在总支出中的比例大幅提高,且收入水平越高,收入的消费弹性越大。当家庭纯收入达到5万元时,收入水平每提高1000 元,90% 的家庭将把其中的80%用于消费。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提高农村消费需求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普遍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由于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潜力又较小。因此,如何开发大多数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费能力是提高农村消费市场的关键。

当前农村消费出现的新特点

第一,购买家电、耐用消费品成为趋势。太阳能热水器、燃气灶具、中档家具、大屏幕彩电、电冰箱等将是今后农村消费的重点。问卷调查显示,电脑、摩

托车、移动电话是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的热点。

第二,受价格影响,购买小型农用机械意愿强,对国家补贴的大中型农用机械购买意愿较低。在有购买农资商品计划的农户中,小型及手扶拖拉机占比最高,购买计划达到了31.2%。购买农资商品时,农民首先考虑的因素依次为“功能实用”、“价格”、“质量”。而对国家给予补贴的大中型拖拉机,农民的购买意愿并不强烈。这一方面是因为相对于农民收入来说,大型农用机械价格较高,农民购买力有限。另一方面,目前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大部分农户仍然是小规模耕种,对大型农用机械需求有限。

第三.农民对国家优惠政策掌握程度有待提高。农民希望“家电下乡”、“农机下乡”中商品的价格能够有所下降。调查显示,目前农民对国家提高农村消费的优惠政策了解程度有待提高。同时,31.2% 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活动存在不符合本地实际的情况,主要是销售的产品结构单一,售后服务水平不高。对于“家电下乡”活动销售的商品,有44%的认为“活动销售的各项商品价格偏高”,其中有38.6% 的认为下降20%左右较为合适”,29.5% 的认为下降15%左右较为合适.对于“农机下乡”活动销售的农用生产资料,有55.5% 的认为“活动销售的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偏高”。

影响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第一,对未来收入和物价状况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心理,预防性储蓄较大。调查显示,由于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仍不是十分健全,大部分农户不敢贸然消费。在样本农户中,40.1%的农户储蓄的目的是供子女上学,33.6% 的是为了看病就医,20.9% 是为了储备养老。此外,未来收入和物价走势的不确定也制约了农户的消费能力。

第二,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相关金融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支付结算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目前,现金支付仍然是农民进行消费结算的主要方式。走访调查显示,只有不到9%的县(乡)在部分较大的商店配备了POS机具,且只有县城及以上才可以进行POS 机刷卡消费,在大部分乡镇根本没有POS 机。同时调查中也了解到,随着近期假币在部分地区出现,广大农户对刷卡消费关注度提高,特别是在粮食收购时期,大部分农户倾向于使用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问卷显示,39.1% 的农户希望能够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扩大和完善银行卡等非现金结算工具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环境;28.5% 的农户表示,如果配备了POS 机,将首选刷卡结算;26.3% 的农户表示,如果支付环境进一步改善,可能会进一步激发自己的消费热情。二是针对广大农户的消费信贷产品需进一步丰富。调查显示,六成左右的农户表示目前针对农村的消费信贷产品还较为缺乏,非常希望能够在一定的限度内通过消费信贷增加消费。在接受调查的农户中,67.3% 的农户没有获得过贷款,其中12.4% 的农户具有消费意愿但缺乏资金支持。如果能够取得贷款资金支持,80.2%的农户表示将扩大消费支出。

第三,民间借贷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在接受调查的农户中,仅有13.4% 的农户有过利用民间借贷进行日常生活性消费的经历。其他大部分农户只是在婚丧嫁娶、子女教育特别是在农业生产资金不足时才发生民间借贷,平均人均借贷金额为10000元左右,借贷的加权平均利率约为14%。总体上看,利用民间借贷进行日常生活性消费的人较少,且借贷金额有限,民间借贷对消费需求特别是生活性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而更多的是用于弥补生产性消费的不足。进一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建议

第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只有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扩大农民消费需求,进而带动农村消费市场需求的扩大。从以上调查中可以看到,农民收入一旦增加到某一水平,其边际消费倾向将会显著上升,并在短时间内转化为现实的有效需求。为此,应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通过增加补贴等方式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应指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真正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在产业上狠抓有较大市场容量的特色产品,在产品上强化品牌意识,大力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加强农产品流通,切实做到增产增收增效。

第二,针对农户消费特点,应大力开发适合广大农户生产和生活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研究表明,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优质、高效、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对提高消费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提高农户收入水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此情况下,应通过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产品的方式激发农民的消费潜力。一是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支付体系,结合农民工银行卡等针对农户的银行卡使用范围的扩大,统筹规划广大农村地区POS 机、ATM 机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布放,积极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方便农户的消费结算。二是加强金融创新,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农户消费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根据农户购买力有限的特点,可针对农民住房建设、大件耐用消费品和农用机具购置等方面的消费开展按揭贷款、分期付款、小额消费贷款等消费信贷业务,增强农民的购买能力,满足农民的消费需求。三是积极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分散农业经营风险,确保农民稳定增收,消除金融机构对开办农民中长期消费信贷的顾虑,提高金融机构办理农村消费信贷的积极性。

第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是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民消费支出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农村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农民的消费障碍。同时,不断提高农村乡镇商品市场建设的质量,充分利用农村重点小城镇市场网络,为农民消费提供便利服务。加大对国家惠农消费政策的宣传解读,鼓励农民转变消费观念,增强农民消费意识。

篇3:农村人均年收入与消费方向调查报告

一、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单因素分析

采用1993~2010年的数据[6], 以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lny) 为被解释变量, 四种收入结构类型:工资性收入 (lnx1) , 经营性收入 (lnx2) , 财产性收入 (lnx3) , 转移支付收入 (lnx4) 为解释变量, 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得表1[3,4,5]。

由表1可知, 在进行单因素分析的时候拟合度都较好, t检验和F检验系数也明显通过, 说明四种类型收入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二、多重共线性的诊断及消除

(一) 多重共线性的诊断[2]

对四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检验, 结果如下表:

由相关系数表可知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7以上, 因而两个变量间可能存在线性关系, 即模型有多重共线性的可能。

对所有的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由表3可知人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家庭经营性收入ln (X1) 并没有通过t检验, 因为其t检验值1.62640.05, 也没有通过p值检验, 表明模型中解释变量确实存在着多重共线性。

(二) 用逐步回归法修正多重共线性

运用OLS方法逐一求lny对各解释变量的一元回归方程, 经分析在四个一元回归模型中农村居民消费支出lny对家庭经营性收入lnX2的线性关系最强, 拟合度最优, 即:lny=-1.894+1.289lnx2, R2=0.9720, 然后引入拟合优度次最优的解释变量lnx1, 得出方程:lny=0.4617+0.3136lnx1+0.6846lnx2, R2=0.9828。

可以看出拟合优度变得更好, 且两个解释变量均能通过t检验和p值检验。此时先进行异方差检验得到图1。由图1可知残差序列的绝对值分布比较随机, 没有明显的变动规律, 可以断定异方差不存在。

再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可知, 杜宾 (DW) 值为2.0526, 与2非常接近, 不存在序列相关, 且两个解释变量均能通过t检验和藿值为0.05的P值检验, 所以应当加入解释变量lnx1。

再引入解释变量, lnx4, lny=1.3564+0.1918lnx1+0.5410lnx2+0.2048lnx4R2=0.9907, 拟合优度变得更好, t值均>t0.025 (14) =2.145, 都通过t检验, p值均小于0.05, 通过P值检验;再进行异方差检验, 由于残差序列的绝对值分布比较随机, 可以断定异方差不存在, 再次进行序列相关检验, 杜宾 (DW) 值为2.2748, 与2非常接近, 即不存在序列相关, 且三个解释变量均能通过t检验和α值为的P值检验, 所以应当加入解释变量lnx4。

经过逐步回归分析, 表明lny对lnx1、lnx2、lnx4的回归模型为最优, 最优回归方程为:lny=1.3564+0.1918lnx1+0.5410lnx2+0.2048lnx4。

三、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

由最优回归方程可知:目前影响我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四种收入结构类型中, 家庭经营性收入依然占据着最大的比重;转移支付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三种类型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起到了最主要的影响, 但是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在回归方程中并没有得到体现, 这表明在收入结构的类型中, 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太低。这也可以从数据中得以反映, 在1993年之前的农村统计年鉴中还没有财产性收入, 93年的人均财产性收入也只有7元, 而直接以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Y) 为因变量, 收入的四个组成部分x1、x2、x3、x4为解释变量做回归分析的话会发现, x3的系数会特别大, 这就表明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十分匮乏, 加大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改善显著, 所以未来国家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应注重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实现。为此国家在农民的土地财产上必须明确产权制度, 拓宽农村居民金融财产收入渠道以抵消通货带来的影响, 确保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实现;同时要加大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提高工资性收入的弹性系数。只有居民的收入有了稳定的增长机制, 农村居民的消费市场才能很好的打开, 从而更容易实现国家经济的转型。所以, 本文有关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各类型收入之间的实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有助于人们更直观的了解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 从侧面反映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改善。

摘要:文章结合1993~2010年的数据对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和各类型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对其他各类型的收入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却没有得以体现。所以在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过程中应从提高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着手改善收入结构, 进而扩大内需, 更好的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居民收入结构,实证分析,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尹世杰, 王裕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的消费经济问题的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2]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储德银, 经庭如.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和收入水平的动态性研究——基于中国1990—2007年[J].消费经济, 2009, (I) .

[4]李群霞.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11) .

[5]徐曙敏.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纯收入的实证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 2012 (23) .

篇4:农村人均年收入与消费方向调查报告

关键词:人均收入;消费支出;扩大内需;实证研究

一、农民人均收入及人均消费支出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虽然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农村的基数非常大,并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各项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多措并举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克服金融危机和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使西部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建立一元线性回归并对模型进行检验,从而找到一个合适的拟合模型。同时对农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这对正确处理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

二、模型设定与检验

(一)模型设定

由于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西部各省市农民消费的差异,并不是农村居民消费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所以应选择同一时期西部10个各省市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来建立模型。本论文建立的是2009年截面数据模型(西部10个省市: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选定的被解释变量Y是“农村居民人均年总消费支出(元)”。影响西部各省市农民人均年总支出有明显诧异的因素有多种,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则模型的解释变量X选定为“农民人均年收入(元)”。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为:Yi=β1+β2Xi+ui其中Yi为农村居民人均年总消费支出(元),Xi为农民人均年收入(元), 为截距项,β1为待估计参数,β2为随机扰动项。

采用OLS法估计其参数,Eviews3.0的输出结果如下:

(二)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经过上面数据分析的结果可知,农民的人均消费总支出与人均年总收入呈正相关,这与经济学中边际消费倾向的意义是相符的。

2.拟合优度和统计检验

由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可知,可决系数为0.8088,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交较好,即解释变量“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对被解释变量“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绝大部分差异做出了解释。

对回归系数的t检验:假设H0:β1=0和H0:β2=0,取?琢=0.05,查t分布表的自由度为n-2=8的临界值t0.025(8)=2.306,则有t(β1)=0.031277<t0.025(8)=2.306,所以不能拒绝H0:β1=0;因为t(β2)=5.8165>t0.025(8)=2.306,所以应拒绝H0:β2=0。这表明,农民人居年收入对人均年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

3.计量经济学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

由于该模型只有一个解释变量,所以不会出现多重共线的现象。

(2)自相关检验

采用DW检验法,由于n=10,k=2,查表可知两个临界值分别为:下限dL=0.697,上限dU=1.641;有回归结果可得DW=1.9229,则有dL<DW<4-dU,根据DW检验决策规则知,随机误差项之间无自相关。

(3)异方差检验

利用White异方差检验法,Eviews输出的回归结果如下:

由输出的辅助回归函数中得知nR2=1.8147。在=0.05条件下,查x2分布表的临界值x20.05(2)=5.9915,则有nR2<x20.05(2),表明该模型部存在异方差。

根据上述对计量经济学的检验可知,该模型不存在明显的自相关和异方差,则无需对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修正。

三、结束语

1.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是随着人均年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的。为了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要尽快改变经济发展快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的局面。加快农村的公共事业建设,着力解决和调整教育、医疗在农村家庭支出中的比重过高的问题,以改善生活支出结构。

2.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强化就业指导与职业培训,有目的性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农民就业率。

3.要继续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增大中间阶层。要通过示范和引导,大力宣传和模范践行科学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摒弃庸俗愚昧落后的消费行为,这样既能增强农村居民消费信心,敢于消费,又在行动中逐步实现消费理念的变迁,使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和档次有实质的提升。

4.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为农民搭起产供销平台,加速农产品的流通,减少因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对农民生产经营带来的冲击。

5.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一方面,农村城镇化建设,必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激活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的整体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交通便利,环境整洁,信息灵通,从而带动地值的提高。

6.努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保、医保,特别是低收入农户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不仅是农村弱势群体生存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薛誉华.试析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措施[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7).

[3]平狄克.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篇5:家庭人均收入调查报告

活动时间:2014年2月10日

活动地点:矿区石油

调查对象:家庭居民

调查人员:家庭成员

过程:

收入:

月基本工资(父亲):3500元左右

年收入:42000元左右

支出:

家庭月生活费:1000元左右一年1000*12=12000

水电:补助500+300元左右=800

天然气:400元左右

菜米油盐:5000元左右

我在学校费用:1000元

我在校外补习费:8000元

手机费:2000元左右

其余开销:2500元左右

过节支出:8000元左右

家庭收入与支出往往是一个很模糊的数字,绝大多数家庭没有相应的详细的账簿。柴米油盐的花费极为琐碎,组建一个家庭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父母能让我们有这种吃穿不愁的生活,是他们的伟大。可是如果用一种客观的眼光来看,这反映的是中国传统家庭一种生活状态,也许数据并不能详细的反映什么,可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必须提到的是,在如今商品化大潮的影响下,依照最近几年中国的经济状况及消费水平,我们可以看到,维持一个普通家庭的基本收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一个家庭的构成,感情是内在,而物质是基础。

由于天气恶劣物价大幅上涨,政府干预调控,基本稳定能接受,生活有了保障。分析:上述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家庭人均收入仍存在很大的差异,贫富差距仍然很大,另外通过上表可以得出无论家庭收入如何,教育支出都占有很大的比重,由此可见当前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文化素质,同时也从侧面映射出家长对孩子的付出和重视。

感受:

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使我们深刻地了解到,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精神追求,而不单纯只是物质享受。更重要的一点,我们也可以明白父母为我们的付出有多大,他们把收入的大部分都倾注在提高我们的受教育水平以及提高文化素养上,他们每天含辛茹苦的工作,为的就是希望看到有一天我们可以成为国之栋梁。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则远远大于此,所以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希望,要更加努力的学习,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为将来的腾飞做好充分的准备。

篇6:农村人均年收入与消费方向调查报告

乡镇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查报告2007-12-12 14:57:10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乡镇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查报告乡镇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查报告(2)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人均收入快速增长

——**镇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查报告

按照市郊区工委、郊区工作办公室“关于在三镇开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调查的通知”精神,我镇选择调查户128户,调查人数476人,镇党委、镇政府有计划地深入调查,多方征集意见、认真的归纳整理,现将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2005年我镇农民收入出现喜人景象: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到元,较2004年4002元增长元,涨幅为%。从速度看,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实现了近五年来的飞跃。

**镇近五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表

时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纯收入 3361 3514 3656 4002 增长()

从构成看,2005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更趋科学,农业作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占人均纯收入的%,第二产业占%,第三产业占%,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已取得初步成效,二、三产业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特别是三产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对我镇农民收入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2005年我镇农民收入增长特点

2005年影响我镇农民增收的重大因素有四个:一是农产品及农副产品价格趋于平稳,洋葱种植喜获丰收;二是农业生产风调雨顺,自然灾害较少;三是招商引资龙头企业的逐步壮大对我镇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四是投资力度的加大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受以上因素影响,2005年我镇农民增收呈现新的特点:

(一)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增速继续回升。2005年农民从事农业经营得到纯

收入3325元,占全年纯收入的。农业生产经营收入的增加主要原因:一是以及郊区工委提出的打造“五大品牌”,建设“五个专业村”,实施“双千元田”、“万元院田院园室”的农业结构调整措施,充分发挥制种基础优势,继续压缩以制种玉米为代表的低经济附加值产品,大力引进以花卉、番茄等高效益制种品种和以洋葱、脱毒土豆、四季豆、优质西甜瓜、温室蔬菜、大田精细蔬菜等高经济附加值产品。特别是要在洋葱的种植上下功夫,扩大洋葱种植面积,加强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今年全镇玉米制种面积较去年减少亩,洋葱、土豆等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亩,仅此一项预计可增加农民人均收入210元。二是积极发展生态林建设和林业经济,加大高接换优力度,引进推广市场效益好的优质林果品种11个,扩大冯家沟村育苗基地,发展高新日光温室林果种植,林果业产值稳中有增。三是坚持实施“以畜强镇”的战略,大力扶持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牧业收

入快速增加。四是加大日光温室建设力度,正确引导,提高温室种植效益。全镇现有日光温室1600多座,占地面积1980亩,户均座,每年向城市提供淡季蔬菜3500吨,农民仅从淡季蔬菜中获得的收入达1000元以上。五是拓宽农作物的销售渠道,在制种业上,选择有信誉及较高科技保证的种子公司,加强协作,共谋发展,上档次,增效益。全镇今年共落实订单作物面积13000亩,订单收购价格较同类地区更为优惠,有力的拉动了我镇农民纯收入的增加。

(二)农民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性收入显著增加。2005年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获得纯收入人均分别为69元、1549元,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与上年相比有显著增加,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效的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从事三产业生产经营获得纯收入人均1549元,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由2004年的上升为%,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旅游业的兴起,发展休闲

度假的农户迅速增加,今年我镇新建河口度假村阿拉善蒙古族风情园景点一处,全镇蒙古包总数达41座,旅游收入大幅提高。二是由于工业企业工资普遍增长,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三是外出务工人员继续增加,乡镇企业数达245家,从业人员1209人,工资性收入成为人均纯收入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农民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特点,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与农民收入保持同步增长态势,今年全镇2301户,人均获得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还草款元,这也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原因之一。

二、2005年农民收入来源构成分析

随着我镇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税费改革等战略措施的推进,有效的促进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2005年农民收入增加的构成与上年相比发生显著变化,但结构的基本变化趋

乡镇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篇7:农村人均年收入与消费方向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的经营体制是不断变化的,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为此,农村经济统计报表体系也要适用这一要求,在发展中不断加以完善,以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统计工作的要求。当前,农村合作经济报表体系中还存在着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不尽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不能够详细反映农民收入水平的内部结构即各经营单位(农户)的收入水平。据此,在农村经济统计报表体系中“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分组表”除现有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按乡、按村分组报表外,应再增加“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按户分组表”。该表只需将原按乡,按村分组表略作调整即可。即:将横栏项目中“村数”和“乡数”变为“户数”,人均收入最高的“乡名”和“村名”改为户名。该表作为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分组表之三,列在按乡,按村分组表之后。

二、农民人均收入指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农民人均收入是指农民当年从事各种生产和非生产经营活动,得到的全部实际可支配收入,扣除全部费用后剩余部分按人口计算所得的平均数,它是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综合性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农民富裕程度的标准。利用这一指标,可以进行同一时期内各省、各市、各县、各乡、各村、各户之间的比较,以反映各生产经营单位(地区)之间的差异程度,说明农村经济生产水平的经济效益情况,利用这一指标,可以进行一个单位内部的不同时期的比较,反映农村经济发展变化的一般水平即发展趋势及规律性,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编制计划和检查计划提供依据,并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以便于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方法。

三、是为适应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需要

为适应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需要,也要求对农民人均收入分组统计指标进行改进和完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的经营形式,由原来的集体统一经营变为以各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千家万户,既是生产经营单位,又是分配单位,为适应这一形势,掌握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及经济效益情况,所以,在统计农民人均收入时,也要以各经营单位(农户)为单位,按户进行分组统计。

四、准确反映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及其结构,需要调整农民人均收入分组统计指标

由于各农户劳力知识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经营方式方法策略的不同,造成了农户之间收入的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因此出现了农民人均收入极大地反差。例:一个村有3-5个农户的收入在几十万以上,甚至还有超过百万的,这就大大提高了整个村人均收入水平,而相对于收入较少的农户来说,其农民人均收入也相应提高。而现有的农民人均收入分组统计表中,以乡、村为单位的分组统计报表,受极端值影响较大,不能准确反映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及其收入水平结构,只有调整补充农民人均收入以户为单位进行分组的统计报表,才能准确反映农户的实际人均收入水平及其结构,为各级政府正确的确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实施总体工作计划提供第一手有用资料。

五、是完善农村经济统计报表体系的需要

篇8:农村人均年收入与消费方向调查报告

2008年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为此, 各国都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此次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美国政府在2008年10月2日通过了8500亿美元的救市法案和采取美联储几次降息的措施;俄罗斯总理普京在统一俄罗斯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也表示俄罗斯将采取一切措施抑制通货膨胀和卢币贬值。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采取的最醒目措施是通过国家财政拨款4万亿人民币来拉动内需。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在13亿人口中, 有9亿多人生活在农村地区。我国的农村市场是一片广阔的市场, 需求潜力巨大, 农村市场的打开对拉动国内需求有积极作用。打开农村市场关键在于刺激农村居民消费, 为此要深入了解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

2 因素及数据定义

2.1 影响因素

由马歇尔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可知, 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受居民人均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储蓄、消费者个人偏好、人均GDP、心里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为了讨论方便, 本文只讨论前两个因素, 即居民人均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2.2 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设置

将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作为被解释变量, 各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X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2作为解释变量。

2.3 数据定义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农村常住居民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开支, 是反映和研究农民家庭实际生活消费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X1:农村居民每人每年的收入。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2:反映一定时期内农村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该指数可以观察农村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 直接反映农民生活水平的实际变化情况, 为分析和研究农村居民生活问题提供依据。

2.4 样本数据

3 建立理论模型

由消费者行为理论可知, 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收入成正比, 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成反比, 它们之间呈现线性关系, 建如下模型:Y=β0+β1X1+β2X2+μ

4 参数估计

通过Eviews软件可得到下表:

OLS法的估计结果如下:

其中可决系数R2=0.911,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 可决系数很高, 这表明人均收入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

5 模型检验

5.1 经济意义检验

从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 , , 说明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增加的, 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增加, 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是减少的, 所以所估计的模型是符合经济意义的。

5.2 统计意义检验

因为R2=0.904, 所以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又因为F=142.503,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F0.05 (2, 28) =3.34, 所以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所以人居收入对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影响显著, 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影响不显著。

5.3 计量经济意义的检验

因为本文所用的数据是截面数据, 不是时间序列数据, 而在截面数据中一般存在异方差性, 所以本文就只进行异方差性的检验。

可以认为不同地区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差别主要来源于各地区农村居民的人居收入不同, 从前面的统计检验得知,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影响不显著, 因此, 如果存在异方差性, 则可能是X1引起的。模型OLS回归得到的残差平方项与X1的散点图表明 (如图1) , 存在单调递增型异方差性。

进一步采用G-Q检验, 首先, 将原始数据按排成升序去掉中间的7个X1观测值, 然后将剩下的观测值划分为较小和较大的容量相同的两个子样本, 每个子样本的容量均为12, 对两个子样本分别做OLS回归, 求各自的残差平方和RSS1和RSS2。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自由度为 (9, 9) 的F分布的临界值为F0.05 (9, 9) =3.18, 据此拒绝两组子样本方差相同的假设, 表明总体随机干扰项存在单调递增型方差。

下面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原模型进行回归。

用原模型的OLS估计量作为随机干扰项方差-协方差距阵的主对角线元素, 这相当于用为权重进行加权最小二乘估计 (WLS) , 则有

可以看出, 无论是拟合优度, 还是各参数的t统计量的值都有了显著性的改进。

6 结论

由上面的实证分析可知, 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对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远远大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其的影响。因此, 要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 激发农村市场活力, 首要问题在于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

参考文献

[1]李子奈, 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李世军, 袁光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影响因素计量分析---基于成都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 (2)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篇9:农村人均年收入与消费方向调查报告

众所周知,居民消费是拉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而居民的消费行为是影响消费的内部因素。因此,要深入了解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规律,必须进行定量研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各种变量及其相互关系。本文利用消费理论,旨在通过对重庆市城镇居民的消费函数和消费结构模型的构建以及城镇居民消费心理研究,探寻其消费行为特征和消费规律,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为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城镇居民正确消费提供对策建议。

二、消费函数理论影响因素分析

重庆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979年的354.54增长到2010年的13715.25元,增长达到38.68倍,人均消费从1989年的711.13增长到2010年10876.12,增长达到15.29倍,收入和消费都在增长,但是消费没有收入增长得多。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消费函数对l985—2010年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描绘。

假设重庆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满足经典消费理论的假定,结合重庆城镇居民消费的实际情况,将可支配收入、滞后期的可支配收入、滞后期的消费性支出、储蓄、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等五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对重庆城镇居民消费进行协整分析,检验这五个变量与消费的长期关系。本文尝试将上述分析的五个因素加入到重庆城镇居民的的消费函数中,并对这些因素和消费进行协整分析,为后文更好的研究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打好基础。

三、实证分析过程

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建立如下的一般性半对数消费函数模型:

lnC=f (ln y,,ln s, lnYt-1,In Ct-l, gin)

其中,C表示重慶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Y表示重庆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年可支配收入,S表示重庆城镇居民人均储蓄余额,gin表示重庆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用其作为重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量化指标,Yt-1表示滞后一期的可支配收入,Ct-1表示滞后一期的消费性支出。对一般性半对数消费函数模型,我们假设其表达形式为线性的,从而得到如下的半对数消费函数模型:lnCt=ao+a1lnY+a2lnYt-1+a3 InCt-1+a4gin+a5lnS+Ut

检验结论:由于gin变量在一阶差分后就不存在单位根,而另外三个变量lnct、lny、lns是二阶单整序列,所以删除gin变量,这可能是样本数据不够大带来的影响。本文将用lny、lns建立关于lnct的函数,并用协整理论分析。本研究使用的是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结果为四期是最优滞后期,证明模型存在两个协整变量,为lns和lny。

LNCT= 0.615192LNS+0.742866 LNY+μt

(0.06051)(0.04671)

协整检验表示他们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是短期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检验,现在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由于格兰杰因果检验要求平稳的同阶变量,所以选取lnct,lny,lns的二阶差分,在选择最优滞后期时,Lnct与lns的最优滞后期为4期。储蓄在短期内对消费的影响不显著,两者互相不构成格兰杰因果关系。所以,lny是引起lnc变化的原因。

四、总结及建议

实证结果显示,对数模型中变量基尼系数由于和其他变量间不满足单整序列要求,所以被删除。另外模型显示1985-2010年重庆市的当期人均消费与前期的人均消费与当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但由于T值较小,不显著,从协整检验的结果来看重庆市城镇居民的前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当期人均消费的影响很小。当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当期人均消费具有61%的作用。从格兰杰因果检验中也能清楚看到可支配收入是引起消费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所以,重庆市政府应积极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因为收入是消费之本。政策建议上:一是要把提高居民收入作为发展经济的核心目标,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将会提高全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二是拓展消费领域与培育消费热点 适应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从主要满足市场需求,逐步转变到既要满足市场现实需求,又要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上来。三是重庆市政府应不断拓宽消费领域,积极引导城镇居民的消费预期,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降低人们对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消费信心,进而为增加居民消费需求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重庆市人均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证研究》冉光和.王学松.

[2]《计量经跻学——理诧、方若和模型》唐国.复且大学出板社.

[3]《中国消费函数分析》藏趋恒.1994年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杜.

篇10:农村人均年收入与消费方向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消费构成.特点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消费的主流是科学的,合理的.但也有些不健康的消费观,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新变化,而多层次消费水平对大学生又有双重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得出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大学生消费心理,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

调查

目 录

一、调查研究背景...............................................................1

(一)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背景......................................................1

二、调查研究概述................................................................1

(一)调查研究目的..............................................................1

(二)调查研究内容..............................................................1

(三)调查研究方法..............................................................1

(四)调查研究对象..............................................................1

三、调查研究结果................................................................1

(一)被访者男女所占比列........................................................1

(二)被访者来自城市农村的比列..................................................2

(三)每月生活费调查情况........................................................2

(四)每月生活费来源情况........................................................3

(五)消费合理安排情况..........................................................3

(六)每月的消费主要用于情况调查................................................3

(七)每月用于饮食费用调查......................................................4

(八)每月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情况。..............................................4

四、调查研究结论及建议..........................................................5

(一)调查研究结论..............................................................5

(二)通过调查分析提出建议......................................................6 参考文献........................................................................8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学生每月人均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研究背景

(一)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背景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立足成都,服务四川,辐射全国”,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突破口。学校确定了为城市制造业、城市服务业、工程技术业、时尚产业、信息业、商贸业、金融业等行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心系学生,学校确立了以提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专业设置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突出城市和职业特色。学校现有城市管理类、城市服务类、城市工程类、城市艺术类等近40个专业。

二、调查研究概述

(一)调查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长,且增加幅度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为了初步了解我院学生的消费状况,结构,及消费观念,主要从每月饮食费和通讯费两方面为主来进行调查从而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更好地消费理财,清楚自己所消费的方面是否合理从而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二)调查研究内容

1.大学生基本情况情况调查,了解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学生的家庭月收入.来自农村还是城市.2.大学生每月消费情况,了解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学生的每月饮食费、每月日常生活用品费、每月生活费和每月通讯费的情况.(三)调查研究方法

1.拦截式问卷调查法,也称“书面调查法”或者“填表法”。用书面的形式间接收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对被调查者发出调查问卷,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学生每月人均消费情况制定了一份问卷,在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校内对学生进行访问。

2.面谈法,主要是在学校内与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的学生进行交谈时适当让学生给大学生消费一些建议和意见;对部分的人进行采访,了解学生对这一调查的其他意见,以及问卷上没有提到的问题,根据问卷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四)调查研究对象

1.研究区域: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校内。2.被访者条件: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的学生,年龄在18-23岁,目前就读于四川城市职业学院。3.调查人数:总共调查55人。

三、调查研究结果

本次调查实际发放55份问卷,其中有5份无效问卷,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和审核,实际获得有效问卷50份,调查发现:

(一)被访者男女所占比列

30302520151050男女20

通过对被访者男女所占比列调查得出,接受此次调查的被访者男生有30人占总人数的60%,女生39人占总人数的40%。

(二)被访者来自城市农村的比列

302520151050城市农村

通过对被访者来自城市农村的所占比列调查得出,接受此次访问的被访者人数一共是50人,其中有28人来自城市占总人数的56%,22人来自农村占总人数的44%。

(三)每月生活费调查情况

8%282216%28%800以下800-10001000-15001500以上48%

通过对学生每月生活费调查显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学生每月生活费在800元以下占16%,每月生活费在800-1000元占48%,在1000-1500占28%,每月生活费在1500元以上占8%,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每月生活费在800-1000元和1000-1500元这一范围。

(四)每月生活费来源情况

2%28%全部家庭家庭 兼职自己兼职70%

通过对学生每月生活费来源情况调查显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学生有70%的每月生活费全部来自家庭,有28%的学生每月生活费部分来自家庭部分由自己兼职所赚取,仅有2%的学生每月生活费全部由自己兼职所赚取。表明现在的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家庭。

(五)消费合理安排情况

人数25201510504非常合理合理不太合理5不合理2219

通过对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学生每月消费合理安排情况调查得出,有4名学生认为自己目前的消费安排非常合理,占总人数的8%,有22名学生认为合理,占总人数的44%,有19名学生认为不太合理,占总人数的38%,有5名学生认为自己目前的消费安排不合理,占总人数的10%。

(六)每月的消费主要用于情况调查

5, 10%5, 10%12, 24%8, 16%20, 40%生活方面化妆品娱乐学习其他

通过对学生每月的消费主要用于情况调查显示,有12.24%的学生每月消费主要用于生活方面,8.16%的学生每月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化妆品方面,20.40%的学生每月消费主要用于娱乐方面,5.10%的学生每月消费主要用于学习,还有5.10%的学生每月消费主要用于其它方面。

(七)每月用于饮食费用调查

4%22%30%500以下500-800800-10001000以上44%

通过对学生每月用于饮食费用调查显示,有30%的学生每月用于饮食费用在500元以下,44%的学生每月用于饮食费用在500—800元,有22%的学生每月用于饮食费用在800—1000,仅有4%的学生每月用于饮食费用在1000元以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每月用于饮食费用在500-800元和800-1000元这一范围。

(八)每月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情况。

252520151050

1465200以下200-300300-400400以上

通过对学生每月用于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情况调查显示,有6人每月用于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在200元以下,25人每月用于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在200-300元,有14人每月用于购买日常用品在300-400元,仅有5人每月用于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在400元以上。

(九)月用于通讯费的情况

50以上1420-503020元以下***

通过对学生每月用于通讯费的情况调查显示,每月用于通讯费在20元以下的有6人占总人数的12%,通讯费在20-50元的有19人占总人数的38%,每月用于通讯费在50元以上的有25人占总人数的50%,表明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喜欢与外界联系,交往得也越来越频繁。

四、调查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调查研究结论

根据以上调查问卷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我们按照生活所涉及的不同方面比如手机费用、生活费用、日常生活用品费用和饮食费用等整理出了相应的数据表与图形,形象的展示了我们收集到的不规则数据所暗含的内容,从上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学生每月消费安排合理

通过对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学生认为自己每月消费安排合理的情况分析,由统计结果可得,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每月的消费安排比较合理,可见,我校绝大数大学生有着一定的理财知识,懂得如何去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费,也有部分大学生不懂得如何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费,这就需要控制自己的消费观念,对于不该花费的钱坚决不花。这一消费习惯的合理安排与家庭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从小就学会了节俭,懂得父母挣钱的不容易知道为父母考虑。

2、我校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大多数来自家庭

通过对我校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的情况分析可得,大部分的学生生活费全部来源于家庭,这样的现象源于现在的大学生没有固定的工作,潜意识里还没形成自己要独立去赚钱的能力。同时也缺少社会实践的行动,不懂得自己独立去赚钱供自己上学时的生活费,在校期间的各种费用都是来自于家庭,只是一味的依赖于家庭。

3、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费也在合理的范围内

通过对我校大学生每月用于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费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这一消费是在合理范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也越来越高。各种物价也迅速增长,根据学校后面的各种商品的售价以及人们的消费水平来看,学生每月用于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费用不算多,是正常的生活开支。同时学生也意识到不能过度浪费,要以节俭为荣的心理从而更好地控制了自己每月购买生活用品的费用。

4、我校大学生通讯消费情况基本合理

通过对我校大学生每月通讯消费的消费情况的分析,由统计结果可知,每月通讯费花销在20-50以上的人数最为突出,可见,我校大学生在手机缴费上的金额不是很高,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合理控制自己在通讯方面的肆意浪费。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学校时就应好好学习,不应该与外界联系太多,偶尔给父母同学朋友联系还是很有必要的,但也不能一味的与外界一些不相干的朋友过度联系,这样既影响学习有花费太多的通讯费。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更能安心的在学校学习。

5、我校大学生饮食费占每月消费的主要部分

通过对我校大学生每月饮食费的消费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饮食费占我校大学生每月消费的主要部分,每月饮食费是我们大学生每月所有费用中的基础消费,相对于其他生活花销又是最大的一项消费。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市场上各种肉类、鲜果蔬菜类等饮食必需品也越来越贵,相对而言食堂的饭菜也会相应的加价,从而大学生的每月饮食费也会增多,而且大学生正值壮年期需要补充大量的能量,饮食消费不能减少也不能去避免,我们认为大学生在饮食方面不应斤斤计较,一味的节俭,而是要以身体健康为根本,能吃饱也能吃好,但是也不能浪费,肆无忌惮。

(二)通过调查分析提出建议

1、对大学生的建议

(1)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形成正确的消费行为。

大学生要树立珍惜资源和财富的现代意识。坚决反对攀比、炫耀性消费。树立“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通过古今中外节俭节约的故事,明白“细水可以长流,节俭也是财富”这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粒米,吃饭时不乱倒饭菜,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同时努力培养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精神,在日常消费中努力做到计划理财,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物质性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安排好各方面的消费比列;增强科学消费意识和鉴别能力,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消费质量,促进自己身心健康的发展。在校期间可以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出去做兼职来赚取生活费,这样不但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还能汲取社会经验,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基础。

(2)培养和提升理财能力

如今的大学生需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懂得如何生存和理财,独立理财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生存的法宝。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拥有自信,拥有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独立理财是生存的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计算,不是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础,我们需要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多的是独立的行为和理性的思考。财商是反映人在作为经济人的生存能力,而财商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正确认识金钱和金钱规律的能力;

二、正确运用金钱和金钱规律的能力。而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引起警觉,努力克服不良的消费因素的影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养成良好的理财观念,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女生在这方面,就更加注重,是否成功的女人,理财能力也是衡量的标准之一。从节约做起,从计划做起,了解时事,看准

时机,是理财的能力。大学生在大学就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做好适应社会的准备,迎接挑战的准备。

2.给高校的有关建议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引导 建议把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涉及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其次,开设类试校园生活里的选修课程,切实地帮助大学生制定正确的消费计划,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最后,塑造节约型的校园文化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

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消费的正确认识,也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大学生正确消费和良好行为的活动以此来鼓励学生,同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视频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要有正确的消费心理。

(2)加大学生勤俭节约的宣传力度。

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学校应组织广播、电视、学校开辟专栏,抓好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勤俭节约教育,树立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节约型社会创造条件。要充分利用历史上的生动伟人的故事,老一辈艰苦奋斗的动人事迹,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使达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3.给家长的建议

(1)教育和引导子女合理、节约型消费。

家长应该培养子女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让子女知道金钱是父母辛勤劳动的报酬,来之不易,子女的不良消费就是对父母劳动的不尊重,从而培养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正确对待子女的物质索求,不能千依百顺,家长不应用“金钱奖励法”作为对子女教育的手段,这种做法容易使大学生养成每做一件事就讲条件要报酬的不良习惯,更严重时淡化了子女的责任感。适当合理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相结合更能对子女起到触动作用。父母应该做好模范带头的作用,从自身做起,做到健康节约消费。

(2)培养孩子的理财观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在面对各种消费诱惑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消费取向时家长应该表明自己的立场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家庭本身的情况,这时家长可以在银行开一个活期储蓄账户,让孩子自己去支配,并且进一步向孩子解释有关理财的基本常识,例如银行是什么,如何制定消费计划等。等到孩子对理财基本有比较成熟的认识。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更多元化地运用手头的资金,尝试用投资的手段使财富增值。

在孩子懂得储蓄后,家长可以逐渐向孩子输入投资理念。首先,要让孩子对资金的回报率变得敏感,为其建立一个银行账户。过年利是钱对孩子来说是笔“巨款”,最好建议孩子立即存入自己的个人账户,然后再计划用途。同时,家长要让孩子明白,银行不仅可以安全地保管金钱,且随着时间推移,钱还会越来越多。当孩子对资金回报率变得敏感时,就会关注银行利率,同时也会思考怎样才能让钱更快增值。

只要孩子对财富增长产生了兴趣,家长可以适时地向孩子介绍股票、基金等投资方式,甚至可以把股票当生日礼物送给孩子,也可以建议孩子将利是钱投入证券市场。

参考文献

1.戴长澜:“90后”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差 首份调查报告公布 中国青年报 2.袁栋:中国个性消费进入‘90后’时代 河北青年报 3.徐林、王自豪主编:《市场调查与预测》,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 4.刘红霞:《市场调查与预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5.孙肖丽:《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上一篇:锦上添花近义词下一篇:三溪初中2013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