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辑VI的问题Windows系统

2024-05-08

关于编辑VI的问题Windows系统(共9篇)

篇1:关于编辑VI的问题Windows系统

在SCO下输入文本怎么就这么难呢,点了I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输入,根本没有地方告诉你是不是在文本编辑状态下还是在命令状态下,一个小小的左右键都可能导致退到命令状态下,想从一行的最后一个字符开始插入文字,似乎是件很难的事情,当然我是新手不知道是不

在SCO下输入文本怎么就这么难呢,点了I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输入,根本没有地方告诉你是不是在文本编辑状态下还是在命令状态下,一个小小的左右键都可能导致退到命令状态下,想从一行的最后一个字符开始插入文字,似乎是件很难的事情,当然我是新手不知道是不是大家也曾经有我这样的烦恼,如果谁知道怎么回事或者如何做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请告诉我,谢谢!

BTW:我的系统是SCO 5.0.5,默认的SHELL下的VI文本编辑,

htldm 回复于:2004-11-07 20:07:53呵呵。刚开始都这样。等用习惯了你就知道vi的好处了。

我有个习惯,就是多按几下ESC

zhyesno 回复于:2004-11-07 20:09:32LINUX下的VM感觉更好用。

哪种状态都有提示。

un_xxx 回复于:2004-11-07 20:43:02我就是从LINUX过度到UNIX里面来的,所以特别难以适应,大家对于从一行的最后插入字符这个问题有办法吗,如果有麻烦你说下,谢谢!

sylssgw 回复于:2004-11-07 22:08:06(一)进入vi

在系统提示字符(如$、#)下敲入vi <档案名称>,vi 可以自动帮你载入所要编辑的文件或是开启一个新

文件(如果该文件不存在或缺少文件名)。进入 vi 后萤幕左方会出现波浪符号,凡是列首有该符号就代

表此列目前是空的。

(二)、两种模式

如上所述,vi存在两种模式:指令模式和输入模式。在指令模式下输入的按键将做为指令来处理:如输入

a,vi即认为是在当前位置插入字符。而在输入模式下,vi则把输入的按键当作插入的字符来处理。指令

模式切换到输入模式只需键入相应的输入命令即可(如a,A),而要从输入模式切换到指令模式,则需在

输入模式下键入ESC键,如果不晓得现在是处於什麽模式,可以多按几次 [ESC],系统如发出哔哔声就表

示已处于指令模式下了。

付:有指令模式进入输入模式的指令:

新增 (append)

a :从光标所在位置後面开始新增资料,光标後的资料随新增资料向後移动。

A: 从光标所在列最後面的地方开始新增资料。

插入 (insert)

i: 从光标所在位置前面开始插入资料,光标後的资料随新增资料向後移动。

I :从光标所在列的第一个非空白字元前面开始插入资料。

开始 (open)

o :在光标所在列下新增一列并进入输入模式。

O: 在光标所在列上方新增一列并进入输入模式。

(三)、退出vi

在指令模式下键入:q,:q!,:wq或:x(注意:号),就会退出vi。其中:wq和:x是存盘退出,而:q是直接退出,

如果文件已有新的变化,vi会提示你保存文件而:q命令也会失效,这时你可以用:w命令保存文件后再用:q

退出,或用:wq或:x命令退出,如果你不想保存改变后的文件,你就需要用:q!命令,这个命令将不保存文件

而直接退出vi。

(四)、基本编辑

配合一般键盘上的功能键,像是方向键、[Insert] 、[Delete] 等等,现在你应该已经可以利用 vi 来编辑文件

了。当然 vi 还提供其他许许多多功能让文字的处理更为方便。

何谓编辑?一般认为是文字的新增、修改以及删除,甚至包括文字区块的搬移、复制等等。先这里介绍 vi

的如何做删除与修改。(注意:在 vi 的原始观念里,输入跟编辑是两码子事。编辑是在指令模式下操作

的,先利用指令移动光标来定位要进行编辑的地方,然後才下指令做编辑。)

删除与修改文件的命令:

x: 删除光标所在字符。

dd :删除光标所在的列。

r :修改光标所在字元,r 後接著要修正的字符。

R: 进入取替换状态,新增文字会覆盖原先文字,直到按 [ESC] 回到指令模式下为止。

s: 删除光标所在字元,并进入输入模式。

S: 删除光标所在的列,并进入输入模式。

其实呢,在PC上根本没有这麽麻烦!输入跟编辑都可以在输入模式下完成。例如要删除字元,直接按

[Delete] 不就得了。而插入状态与取代状态可以直接用 [Insert] 切换,犯不著用什麽指令模式的编

辑指令。不过就如前面所提到的,这些指令几乎是每台终端机都能用,而不是仅仅在 PC 上。

在指令模式下移动光标的基本指令是 h, j, k, l 。想来各位现在也应该能猜到只要直接用 PC 的方向

键就可以了,而且无论在指令模式或输入模式下都可以。多容易不是。

当然 PC 键盘也有不足之处。有个很好用的指令 u 可以恢复被删除的文字,而 U 指令则可以恢复光标所

在列的所有改变。这与某些电脑上的 [Undo] 按键功能相同。

三、附件:vi详细指令表

(一)、基本编辑指令:

新增 (append)

a :从光标所在位置後面开始新增资料,光标後的资料随新增资料向後移动。

A: 从光标所在列最後面的地方开始新增资料。

插入 (insert)

i: 从光标所在位置前面开始插入资料,光标後的资料随新增资料向後移动。

I :从光标所在列的第一个非空白字元前面开始插入资料。

开始 (open)

o :在光标所在列下新增一列并进入输入模式。

O: 在光标所在列上方新增一列并进入输入模式。

x: 删除光标所在字符。

dd :删除光标所在的列。

r :修改光标所在字元,r 後接著要修正的字符。

R: 进入取替换状态,新增文字会覆盖原先文字,直到按 [ESC] 回到指令模式下为止。

s: 删除光标所在字元,并进入输入模式。

S: 删除光标所在的列,并进入输入模式。

(二)、光标移动指令:

由於许多编辑工作是藉由光标来定位,所以 vi 提供许多移动光标的方式,这个我们列

几张简表来说明(这些当然是指令模式下的指令):

┌―――――┬―――――――――――――┬―――――┐

│指令      │说明                      │功能键    │

├―――――┼―――――――――――――┼―――――┤

│0         │移动到光标所在列的最前面  │[Home]    │

├―――――┼―――――――――――――┼―――――┤

│$         │移动到光标所在列的最後面  │[End]     │

├―――――┼―――――――――――――┼―――――┤

│[CTRL][d] │向下半页                  │          │

├―――――┼―――――――――――――┼―――――┤

│[CTRL][f] │向下一页                  │[PageDown]│

├―――――┼―――――――――――――┼―――――┤

│[CTRL][u] │向上半页                  │          │

├―――――┼―――――――――――――┼―――――┤

│[CTRL][b] │向上一页                  │ [PageUp] │

└―――――┴―――――――――――――┴―――――┘

┌――┬―――――――――――――――――┐

│指令│说明                              │

├――┼―――――――――――――――――┤

│H   │移动到视窗的第一列                │

├――┼―――――――――――――――――┤

│M   │移动到视窗的中间列                │

├――┼―――――――――――――――――┤

│L   │移动到视窗的最後列                │

├――┼―――――――――――――――――┤

│b   │移动到下个字的第一个字母          │

├――┼―――――――――――――――――┤

│w   │移动到上个字的第一个字母          │

├――┼―――――――――――――――――┤

│e   │移动到下个字的最後一个字母        │

├――┼―――――――――――――――――┤

│^   │移动到光标所在列的第一个非空白字元│

└――┴―――――――――――――――――┘

┌――┬―――――――――――――――――――┐

│指令│说明                                  │

├――┼―――――――――――――――――――┤

│n-  │减号移动到上一列的第一个非空白字元    │

│    │前面加上数字可以指定移动到以上 n 列   │

├――┼―――――――――――――――――――┤

│n+  │加号移动到下一列的第一个非空白字元    │

│    │前面加上数字可以指定移动到以下 n 列   │

├――┼―――――――――――――――――――┤

│nG  │直接用数字 n 加上大写 G 移动到第 n 列 │

└――┴―――――――――――――――――――┘

┌――――┬―――――――――――――――┐

│指令    │说明                          │

├――――┼―――――――――――――――┤

│fx      │往右移动到 x 字元上           │

│Fx      │往左移动到 x 字元上           │

├――――┼―――――――――――――――┤

│tx      │往右移动到 x 字元前           │

│Tx      │往左移动到 x 字元前           │

├――――┼―――――――――――――――┤

│;       │配合 f&t 使用,重复一次       │

│,       │配合 f&t 使用,反方向重复一次 │

├――――┼―――――――――――――――┤

│/string │往右移动到有 string 的地方    │

│?string │往左移动到有 string 的地方    │

├――――┼―――――――――――――――┤

│n       │配合 /&? 使用,重复一次       │

│N       │配合 /&? 使用,反方向重复一次 │

└――――┴―――――――――――――――┘

┌――――┬―――――――――――――――――――┬――――――――――┐

│指令    │说明                                  │备注                │

├――――┼―――――――――――――――――――┼――――――――――┤

│n(      │左括号移动到句子的最前面              │句子是以            │

│        │前面加上数字可以指定往前移动 n 个句子 │! . ? 三种符号来界定│

│n)      │右括号移动到下个句子的最前面          │                    │

│        │前面加上数字可以指定往後移动 n 个句子 │                    │

├――――┼―――――――――――――――――――┼――――――――――┤

│n{      │左括弧移动到段落的最前面              │段落是以            │

│        │前面加上数字可以指定往前移动 n 个段落 │段落间的空白列界定  │

│n}      │右括弧移动到下个段落的最前面          │                    │

│        │前面加上数字可以指定往後移动 n 个段落 │                    │

└――――┴―――――――――――――――――――┴――――――――――┘

(三)、更多的编辑指令

这些编辑指令非常有弹性,基本上可以说是由指令与范围所构成,

例如 dw 是由删除指令 d 与范围 w 所

组成,代表删除一个字 d(elete) w(ord) 。

指令列表如下:

d 删除(delete)

y 复制(yank)

p 放置(put)

c 修改(change)

范围可以是下列几个:

e 光标所在位置到该字的最後一个字母

w 光标所在位置到下个字的第一个字母

b 光标所在位置到上个字的第一个字母

$ 光标所在位置到该列的最後一个字母

0 光标所在位置到该列的第一个字母

) 光标所在位置到下个句子的第一个字母

( 光标所在位置到该句子的第一个字母

} 光标所在位置到该段落的最後一个字母

{ 光标所在位置到该段落的第一个字母

说实在的,组合这些指令来编辑文件有一点点艺术气息。不管怎麽样,它们提供更多编辑文字的能力。值得

注意的一点是删除与复制都会将指定范围的内容放到暂存区里,然後就可以用指令 p 贴到其它地方去,这

是 vi 用来处理区段拷贝与搬移的办法。

某些 vi 版本,例如Linux所用的 elvis 可以大幅简化这一坨指令。如果稍微观察一下这些编辑指令

就会发现问题其实是定范围的方式有点杂,实际上只有四个指令罢了。指令 v 非常好用,只要按下 v 键,

光标所在的位置就会反白,然後就可以移动光标来设定范围,接著再直接下指令进行编辑即可。

对於整列操作, vi 另外提供了更方便的编辑指令。前面曾经提到过删除整列文字的指令 dd 就是其中一个

;cc 可以修改整列文字;而 yy 则是复制整列文字;指令 D 则可以删除光标到该列结束为止所有的文字。

(四)、文件操作指令

文件操作指令多以 : 开头,这跟编辑指令有点区别。

:q 结束编辑(quit)

:q! 不存档而要放弃编辑过的文件。

:w 保存文件(write)其後可加所要存档的档名。

:wq 即存档後离开。

zz 功能与 :wq 相同。

:x 与:wq相同

flw 回复于:2004-11-08 10:54:55[quote:a7be05b752=“sylssgw”]对於整列操作, vi 另外提供了更方便的编辑指令。前面曾经提到过删除整列文字的指令 dd 就是其中一个

;cc 可以修改整列文字;而 yy 则是复制整列文字;指令 D 则可以删除光标到该列结束为止所有的文字。[/quote:a7be05b752]

以上这一段中的每一个“列”字,怀疑应该是“行”字的误写。

mountainsea 回复于:2004-11-08 13:53:20thanks a lot

saintdragon 回复于:2004-11-08 14:07:36论坛有过一篇精华叫“vi从入门到精通”,楼主可以看看。

sylssgw的回答很精彩!

xzh2002 回复于:2004-11-08 17:14:39当你掌握了vi就觉得它不再是负担,反而是最快洁的

晴天羽 回复于:2004-11-09 09:06:35VI的快节键很多的,要好好学个,

rengongpu 回复于:2004-11-09 10:09:26上面的朋友说的很详细了.

rollingpig 回复于:2004-11-09 17:57:48在SCO下输入文本怎么就这么难呢,

[code:1:7220e26ca6]点了I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输入,根本没有地方告诉你是不是在文本编辑状态下还是在命令状态下,

[/code:1:7220e26ca6]

:set showmode

[code:1:7220e26ca6]

一个小小的左右键都可能导致退到命令状态下,

[/code:1:7220e26ca6]

Use h j k l instead of 左右键

[code:1:7220e26ca6]

想从一行的最后一个字符开始插入文字,似乎是件很难的事情,

[/code:1:7220e26ca6]

A

[code:1:7220e26ca6]

当然我是新手不知道是不是大家也曾经有我这样的烦恼,如果谁知道怎么回事或者如何做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请告诉我,谢谢!

[/code:1:7220e26ca6]

常上CU吧。。。。。

BTW:我的系统是SCO 5.0.5,默认的SHELL下的VI文本编辑。

xzh2002 回复于:2004-11-09 19:10:26楼上说的对

其实  vi真的是最快捷的编辑器,如果你觉得它不好用,那是因为你在逃避它,没有掌握它

zhyesno 回复于:2004-11-09 19:21:59:set showmode

--------------------------------

thx...这下知道咯。。。:)

纳兰婷 回复于:2004-11-09 21:31:07VI编辑要很熟练的掌握了,对UNIX下的编辑和编程很有好处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2:关于编辑VI的问题Windows系统

1.1VI的三种模式

1.2执行与结束VI

1.3光标移动

1.4编辑文字

1.5 Last Line Mode 操作

要管理好UNIX系统,少不了要要对定档案进行编辑,UNIX 提供许多文件编辑程式,例如 ed , vi , pico , joe , emacs 等 ,vi 可说是在 UNIX 中功能最强的编辑工具,也是 UNIX 预设的编辑程式,

由于命令及按键组合相当多,在此谨介B平常比较会用到的。

==========vi 三种模式==========

命令模式、插入模式、last line模式

==========执行与结束 vi ==========

#vi

执行 vi 程式

:q

结束 vi 程式

:q!

强迫结束 vi 程式离开

:wq

储存档案并离开vi

:w

储存档案

==========光标移动==========

0

将光标移到该行的最前面

$ 或 A

将光标移到该行最后

Page Up 或 Ctrl+b

将光标向前面卷动一

Page Down 或 Ctrl+f

将光标向后面卷动一

===========编辑文字=========

i

在光标位置插入字元

x

h除光标位置的字元

o

新增加一行

dd

h除光标所在的那一行

ndd

n代表数字,若输入 “3dd” 表示h除光标本身 1 行与下面 2 行

yy

按 “yy”可以将光标目前所在位置的整行复制

yw

按“yw”可以将光标所在位置到单字结束复制

nyw

n代表数字,如果按“3yw”会将目前光标所在位置到单字结束,以及后面的2个字(共3个字)复制

nyy

n代表数字,如果按“3yy”将光标所在位置的行,与下面2行复制

p

将复制的字或行贴在光标所在的位置,如果是整行文字,贴在光标位置的下一行

Ctrl+g

显示光标所在位置的行数,以及档案的总行数

nG

n代表数字,如果按“10G”则将光标移到第10行

r

取代光标位置的文字,原淼幕岜桓采w

u

可以取消前一次的动作

===========Last line mode 操作=========

:e

在vi中建立新档,例如“:e test2.txt”

:n

在vi中载入另外一个已存在的档案,例如“:n test3.txt”

:set nu

在每一行前面加上行号

:set nonu

将每一行的行号取消

代Q字串

“:g/top/s//too/g”将所有的 top 全部换成 too

“:g/top/s//too/gc”可以让使用者按“y”或“n”决定是否要换掉

/

搜寻字串,例如“:/dat”,从光标所在位置往后找dat的字串,按 n 再找下一个

篇3:关于编辑VI的问题Windows系统

关键词:中国高校;品牌建设;视觉识别系统(VI)设计1高校品牌建设视觉识别系统(VI)

高校品牌建设是塑造高校文化差异化的战略,强调高校形象标准化和统一化,通过一体化的符号形象,保证高校对外信息输出的整体效果,以整体划一的推广形象谋求品牌在受众头脑中的一席之地,并得到受众对其品牌的“认知”和“信任”。品牌建设是学校的无形资产,逐渐成为众高校推广的重要方法。高校视觉识别系统(VI)是高校品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高校的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为核心进行系统的视觉传达体系来展开的,是将抽象的高校教育特色、历史、文化、理念、精神和行为转化为可观可感的具象传达形式,执行效果直接,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具有主导的地位。

2国外高校品牌建设视觉识别系统(VI)设计的特点

关于高校品牌建设在视觉识别系统的建设上,国外很多大学他们有一整套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并有专业团队负责设计、宣传、维护。通过电视,广告,网页,博客等网络平台的视觉标志展示来宣传学校。我们可以在校园观察到,高校标志在教学楼、图书馆、学生社团旗帜、信纸、信封、名片等不同场合和不同物品上,以不同的形式均得到醒目、简约、美观与实用的展示,可见学校不仅重视视觉标志的使用,而且在什么场合使用什么样的标志都有明确的规定,这对建设学校的品牌十分重要与有效。我国不少高校虽然也比较重视视觉识别的建设,但还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相关的执行和督察也没有跟进,应根据学校自身的文化教育特色,借鉴国外高校成功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进一步加强高校品牌建设中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計和管理,塑造学校的品牌,加大其竞争力。[1]

3中国高校品牌建设视觉识别系统(VI)设计的建议

高校VI包括基础系统和应用系统,主要涵盖基础系统、办公用品系统、公关用品系统、导视系统等。

3.1基础系统的设计

VI基础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辅助图形的设计。

(1)标志设计。对于VI来说,好的系统比好的标志更重要,但前提是标志需要具有可延展性,优越的延展性能使整套VI充满活力。学校的标志是指校徽的设计,它应该要体现该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精神和学校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其设计方法可以由复杂向简约过渡,由散乱向标准过渡,由具象向隐喻抽象过渡,由仅为标识和美观作用层面向体现高校文化历史精神理念层面过渡。学校标志的设计是一个学校的文化缩影,反映学校的历史沉淀、文化积累和精神理念,所以它的设计要具备形象识别的功能,也要能有凝心聚力的效应。

(2)高校的标准字体设计。应该包括中文、英文,通常是根据学校名称设计的。标准字体选用要有明确的说明,直接传达学校特点来展示学校形象。学校的标准字体的字体、字号、形态、结构的设计也可体现办学理念、学校人文精神和人才模式。

(3)学校的标准色彩设计。学校标准色彩是用来象征学校的又一重要视觉符号,可表现学校的教育理念,体现学校的性质和个性。学校的标准色彩应用在视觉识别设计中所有媒体上的色彩。标准色在视觉识别符号中具有强烈的识别效应,所以学校标准色的设计要根据学校性质的特点,很好突出学校的品牌特征,区别其他学校的标准色彩,并与其他设计元素和谐统一,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色彩视觉效果,而且学校标准色彩执行要严格和高度统一。

(4)学校的辅助图形设计。学校的辅助元素(辅助图形、辅助色彩)的设计起到丰富视觉语言,活跃视觉气氛,满足多样性应用需求的作用。辅助图形作为标志、标准色彩、标准字体的延伸与补充,其设计的意义是能进一步强化学校品牌形象,诠释甚至扩大品牌内涵。在表现形式上应该简单抽象并与标志既有对比又保持协调关系,要有强弱变化的律动感但又不能喧宾夺主,其设计的出发点要能弥补标志形态在特定应用环节的不足,增强标志的适应性,强化整个视觉识别系统的视觉张力,产生视觉的诱导效果。[2]

3.2应用系统的设计

(1)办公事物用品和公关事务用品。高校办公用品主要指信纸、信封、文件夹、教案袋、人事档案、工作证、名片、便签、各类票据及文具等,它们在教学办公中用量大,是学校视觉识别的有力手段,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稳定性;高校公关用品主要包括校旗、请柬、校服、手提袋、礼品包装,纪念章、礼品袋、年历等。从学校的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辅助图形,到办公事物用品和公关事物用品设计时都应在醒目位置标注学校视觉识别标识,构成视觉识别系统的统一性、系统性和协调性,避免出现与品牌整体风格脱节的设计方案,同时也要避免刻板、教条的设计作风,直接把标志放在应用载体上,设计方案缺乏识别特点,会令学校品牌个性不鲜明,所以其设计应该基于视觉核心要素基础之上的再设计、再拓展,注重信息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形式的统一性和风格化,要能传达学校历史文化内涵、教学理念、工作风范、精神面貌、人才特点的重要作用。

(2)指示导向。学校的导视系统可分为室外和室内两部分。室外导向系统包括校园分布与规划指示、交通道路引导标识、车场管理系统、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物标识牌、安全警告标识;室内导向系统可包括:楼层分布指引标识、分层平面区域标识、各科室名称门牌、消防设施和安全疏通标识、电梯标识。[3]它们的设计应该符合布局合理,信息完整、指示规范的基本要求,还应该在这基本要求上注重设计具有醒目清晰、简洁明了,美观实用,做到视觉性和适用性的结合。醒目清晰主要指导视系统应根据学生的视觉心理学特点设置在学生经常经过,并适合阅读的地方,符合阅读秩序;简洁明了是指导视系统应该满足易读性,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清晰准确合理,避免繁复的信息干扰,设计得能让人一目了然的;美观实用是指导视系统需要体现美感,要有设计感但也不能光注重形式美而忘了功能性,它要有亲和力,符合高校校园环境,融入更多的校园特色文化,而且其形态、色彩、材质等各方面都要具备适应性,发挥更多功能特性。一套完整清晰的导向系统,对于高校而言,不仅可以提高师生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外来人员来参观办事寻找路线,同时可起到美化校园的作用,能更好地打造学校的品牌建设。

4小结

高校通过品牌建设中VI视觉识别系统的导人及长期的监管和执行,将大学文化与办学理念统一设计,通过整体表达体系,能提升高校的精神内涵,优化校园的文化建设,从而增强校内师生的归属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凝聚力,同时推广校园的良好形象,传达给学校内部与社会外部,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把这些无形内容转化为高校内在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适应教育职业化发展,建立高等教育的新体系,将会有更多的高校进行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参考文献:

[1] 郭红霞,薛平军.UIS理论视域下澳大利亚大学形象建设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

[2] 刘瑛,徐阳.CIS企业形象设计[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篇4:关于编辑VI的问题Windows系统

—全面备份

—部分备份

—递增性备份

•一般建议

—使用shell命令文件,自己编写备份的命令文件

—在恢复文件之前,一定要练习一番

—记录你的备份和恢复的过程,以免今后的回忆和猜测

•磁带机的安装

—modify/kernel/drv/st.conf

—touch/reconfigure

—sync

—reboot

•/dev/rmt/0

•磁带机的控制

—mtrewind

—mtfsf2

—mtstatus

•Tar进行系统备份

—#tarcvf/dev/rmt/0*.doc (ortarcv*.doc)

—#tarrvf/dev/rmt/0junk

—#tartvf/dev/rmt/0

—#tarxvf/dev/rmt/0filename

—#tarcv-Iin-tape

—多个逻辑文件共存(mtfsf;tar)

—GNUtar和Solaristar

•使用dump(Linux)、ufsdump(Solaris)来备份

•dump出来的东西用restore来恢复

•ufsdump出来的东西用ufsrestore来恢复

unix系统命令

•文件和目录管理命令

—cd,rmdir,rm,ls,find,mkdir,mv,cp,more,cat

•文本处理命令

—grep,egrep,fgrep,diff

•系统状态命令

—date,du,df,kill,ps,pwd,who

Vi文本编辑器

•两种模式

—命令模式和输入模式

—最后行命令方式

•从命令模式转到输入模式

—a,i,A,I

•从输入模式转到命令模式

—ESC

•最后行命令方式

—先输入“:”

篇5:关于编辑VI的问题Windows系统

请问,怎么连,可以配T3的IP地址?谢谢

houji 回复于:2003-07-28 14:01:41用串口线连到一台工作站,在PROM里就可以设。

jogs 回复于:2003-07-28 14:22:07或者主机起in.rarpd,把t3的mac地址加到主机的ethers文件里,让t3来主机拿ip

janks 回复于:2003-07-28 14:32:53T3的串口好象是RJ11呀,怎么回事?

南非蜘蛛 回复于:2003-07-28 15:18:57用RJ11接到HUB上,然后找个其它的机器,然后用jogs的方法配ip

jogs 回复于:2003-07-28 15:19:45用转接线转一下就可以了,和cisco的差不多

秦风 回复于:2003-07-28 16:52:40找一根网线,一头接到T3的网口上,一头用串口接到笔记本电脑上,

如果T3没有设PASSWORD

就可以进入T3的系统里,然后set ip

iamark 回复于:2003-07-29 01:43:56t3的串口有两种一种是rj11的,一种是rj45的,如果是rj45的比较简单,直接找一个rj45-db25的转接头连到终端就可以了,rj11的线序就比较复杂,作起来比较麻烦,建议还是用jogs的做法用rarp让t3获得ip地址来进行配置

janks 回复于:2003-07-29 09:19:22谢谢各位了

篇6:关于编辑VI的问题Windows系统

请问:在系统中msgid为CPF开头的msg存放在那个msgfile中?

xuguopeng 回复于:2004-02-17 14:49:34QCPFMSG

smileknight 回复于:2004-02-17 15:48:39qcpfmsg

红像 回复于:2004-02-17 17:34:58用DSPMSGDDETAIL(*BASIC)OUTPUT(*PRINT)然后到SPLF里面找QCPFMSG,拖到桌面就可以看.当字典查很方便的...

XFIVE 回复于:2004-02-18 11:16:43IBM的Referrance上有的查起来很方便的!!

michael9406 回复于:2004-02-18 23:04:49usetheonlinehelp..onlypressF1..hahayouwillsee.

stephenxie 回复于:2004-02-19 14:01:56好像以前的贴子里说明得很明白了!

bbs.chinaunix.net/forum/viewtopic.php?t=222910&highlight=stephenxie2003

stephenxie2003 回复于:2004-02-19 14:17:05[quote:a413abdb9d=“红像”]用DSPMSGDDETAIL(*BASIC)OUTPUT(*PRINT)然后到SPLF里面找QCPFMSG,拖到桌面就可以看.当字典查很方便的...[/quote:a413abdb9d]

SPLF里面产成的是QPCSMPRT?

篇7:关于编辑VI的问题Windows系统

一、系统还原点为何无法创建?

我们直接从网上下载的Ghost版Windows一般都设置了关闭系统还原点,因此当我们在创建系统还原点的时候会发现无法创建。

以Win 7为例,右击“计算机”选择“属性”,在其左侧的“控制面板主页”下选择“系统保护”项,接着在弹出的“系统属性”窗口中切换至“系统保护”选项卡,结果发现即使是选择了某磁盘(一般是系统C盘)也无法创建还原点(后面的“保护”列显示为“关闭”状态)。此时可先选中系统盘后再点击下方的“配置”按钮,在弹出的“系统保护系统”窗口中将“关闭系统保护”项修改为“还原系统设置和以前版本的文件”(如图1),再点击“确定”按钮返回“系统属性”窗口。

此时系统盘后面的“保护”项就从之前的“关闭”变为“打开”,同时下方的“创建”按钮也变为有效状态(如图2),点击即可开始系统还原点的创建操作。

二、如何删除多余的陈旧系统还原点?

Windows在默认情况下是每天创建一个还原点,时间一长就会产生过多的还原点文件,占用磁盘空间甚至会拖慢系统的运行速度。如何有选择地保留最新的正常还原点而将多余的陈旧还原点删除呢?

双击“计算机”,在系统盘上右击选择“属性”并切换至“常规”选项卡;接着点击“磁盘清理”按钮就会弹出“磁盘清理”小窗口,提示“磁盘清理正在计算可以在系统盘上释放多少空间”并进行Service Package之类的备份文件的扫描(如图3)。

很快,Win 7就会弹出“系统(C)的磁盘清理”窗口,切换至“其他选项”并点击“系统还原和卷影复制”下的“清理”按钮,提示我们“磁盘清理:你确定要删除所有还原点(除最近的以外)吗?”,点击“删除”按钮即可(如图4)。

篇8:关于编辑VI的问题Windows系统

为了远程维护方便,以前一直正常使用rsh,有一台机器突然不能在root用户下正常rsh了,必须按提示输入password才行,仔细检查了/.rhosts、/etc/hosts、/etc/hosts.equiv内容及读写权限均正常,但是用一般用户登录可以使用rsh,求教高手指点一二! :wink:

lw371 回复于:-11-02 10:32:01检查/.rhost的文件属性是否为600

另外如果是5.0.6或者安全级别高,.rhost里面的ip地址后面还要加上root后root才能用rsh

z.net6 回复于:2004-11-02 10:40:12楼上的兄弟谢谢,我查了/.rhosts/属性为644,其他若干台机器可以正常用rsh,上述的三个文件已与正常机器对比过无问题,现在问题是为什么root不能用rsh,其他普通用户可以呢?闷!

lw371 回复于:2004-11-02 10:44:42你改成600再试,这是个FAQ问题

zjnet6 回复于:2004-11-02 14:13:46谢谢楼上的朋友,十分感谢!/.rhosts改成600就可以了.但觉得纳闷的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权限放低反而不行?/.rhosts这个文件系统只会去读吧,写权限加上去反而不行了?

CNL 回复于:2004-11-02 14:23:00非600的.rhost用root帐户操作会忽略此文件,原因是SCO认为这样不安全,

 

请教个关于rsh的问题Windows系统

 

angel518 回复于:2004-11-02 19:55:17rsh 主要用来做什么,和csh,bsh ,ksh 有什么关系

篇9:关于编辑系统问题的调研报告

目前,新闻部所使用的新闻画编系统,由于机器已经超期服役,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现就新闻编辑室的机器现状如实反映,具体情况如下:

一、目前新闻编辑室有7部精编机,这些机器主要功能是上下载素材、新闻串片、录无字幕新闻素材、传送画面给总台等。由于机器陈旧,经常会出现死机、卡机、编辑速度慢等情况。其中,三号精编机噪音非常大,影响了工作环境与质量。

二、新闻编辑室有6部粗编机,但运作情况不尽理想。主要情况如下:

1、机器有不同程度损坏。有一台机器不能开机,有一台开机后进不了系统,有一台机器屏幕偏色。

2、上载机器声道混合区分不开。上载素材的机器在上载时一二声道混合,不能区分开两个声道,采用同期声时会有很大的杂音,根本不符合播出要求。

3、粗编机看不到高素质素材。记者在编画面时根本看不到高素质画面,由于时政新闻经常需要使用由磁带库里借出来的资料画面,但机器却显示不到这些画面,这给记者的编辑带来很大的困难,既耗时又难以保证质量。

4、粗编机器读不到动画画面。由于一些新闻没有相关镜头,在重现现场时,我们会让精鹰公司制作一些动画镜头。但粗编机却显示不出这些动画画面,让记者无法编辑。

5、机器反应慢。记者在上字幕和编辑时会出现卡机、速度慢等现象,在精编机编一条新闻只需10分钟左右,粗编机却要30—40分钟。

虽然精编机存在一些问题,但相比起粗编机的各种技术障碍,为了抢时效,记者们都集中在精编机编新闻。因此,现在每天下午的4—6点,编辑室里就会出现后期编辑和记者抢机器用的情况。大家都是见缝插针来干活,长此以往,难以保证新闻的质量和时效性。为此,新闻部有以下建议:

一、建议尽快更换旧设备,超期服役的设备无法保证节目的质量和时效。

二、技术部能否把粗编机升级为精编系统,保证有足够的机器来支撑每天40分钟的新闻量。

三、争取有更多的精编机器来使用,把演播室的精编机腾出来给记者使用。

四、每天必须有技术人员留守值班,万一机器出现故障可以马上处理。但目前技术部门能现场处理的技术人员太少,建议加强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做好保障服务。

五、总编室已出台相关的规定,严格要求每天的新闻

必须在播出前十五分钟传送完毕,否则视为事故。建议在目前机器没有更新,这个规定能否有所调整,因为在赶时效的情况下,机器故障重重,有时候我们真是无能为力。

以上是新闻编辑系统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望台领导能够理解和体谅,更希望能尽快更新整套编辑系统,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顺畅。

新闻部

上一篇:标准化培训试题下一篇:儿童三字经全文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