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天复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悟

2024-04-30

翻天复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悟(精选6篇)

篇1:翻天复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悟

翻天复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悟

辽阳统计

我们60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脚步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的成长过程正处在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可以说我们见证了改革开放,见证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巨大的变化过程。

我家身处小兴安岭脚下的一个林场,我兄妹四个,小时候父亲一个人上班,妈妈操持家务,一家人的生活紧紧巴巴的。父母很孝道,虽然家境不富裕,但还时常给远在几百公里外生病的爷爷和关内的姥姥寄钱,记得我们兄妹只有每年过春节的时候才能添件新衣服,平时都是大点的衣服穿小了给弟妹穿,衣服也是补丁摞补丁,直到不能穿了为止。平时很少能吃到肉啊水果什么的,这些在当时都算是奢侈品了。记得上小学不久是在收音机里听到了包产到户的广播。

我上初中的时候,开始允许个人在自己家附近开垦点自留地种点粮食蔬菜什么的,慢慢的家里的粮食也有了些结余,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在田野里收到一些蜜蜂,弄到家自己制作蜂箱开始养起了蜜蜂,渐渐的蜂群发展起来共有十多箱,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家庭副业了。记得是我上初中二年的时候,家里买了辆“大金鹿”牌的自行车,供我们兄妹上学用,我们也经常在放学后和周末到自留地里帮助大人拔草铲地,冬天到林子里捡拾柴禾,逐渐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习惯。这时候虽然生活上有所好转,但供四个孩子上学在当时也是非常困难的事,家里的钱始终不够用的,母亲还时常到邻居那借点应急。

高中毕业后参军来到部队,这是我的光荣也是全家人的光荣,我走出了大山来到城市,通过首长和战友的帮助加上自己的努力,个人进步很快。这期间是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我和弟弟妹妹们也都工作和 成家,家里的`生活渐渐的好起来,大家不在为日常的柴米油盐而犯愁。兄妹们家家住进了楼房,日用家具、电器、电脑、手机等生活用品也是随着时代不断的更新。这时候大街上跑的还是以自行车为主,小轿车还没有普及到家庭。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抵御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用腾飞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正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迈进。汽车、电脑、空调、手机等已经进入平常百姓家,现在的大街小巷摆满了家庭汽车,人们的出行也更加方便,北斗导航让你不在迷路,可以自驾出行、可以乘座地铁、高铁、轮船、飞机;工作之余人们的生活也开始回归自然,生活水平是更加美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建设,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正如习总书记说的那样,我们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中国人,我们的腰板挺的更直了,自信心也更高了,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相信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的未来会更加强大,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篇2:翻天复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悟

从我记事起,爷爷就常常对我说起他年轻时的艰苦生活,感慨现在美好的日子。爷爷口中的艰苦生活我没感受过,但爷爷的美好日子我却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

爷爷口中的过去买布要布票,一年能穿一件新衣服都很奢侈了。而我眼中的现在,买布不但不用布票,而且一年到头什么时候想买新衣服都可以。不止是新衣服、新裤子,连新鞋子也从未断过。

爷爷口中的过去吃饭要饭票,经常吃“人头饭”,而且还吃不饱,更别提有鱼有肉了。而我眼中的现在不光饭吃的饱,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只要是超市里有的`都能吃得到。

爷爷口中的过去大多都是木头房,冬透风,夏漏雨,一家着火牵连万家。而我眼中的现在,木头房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用钢筋,水泥建成的高楼大厦,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雄伟。并且,舒适,安全,环境优美。

爷爷口中的过去,一家有一辆自行车已经非常难得了。人们出行大多都靠双腿。去远的地方虽然也有火车,但火车的速度很慢,比如爷爷过去回厦门都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而我眼中的现在,自行车不再是出行的主要工具,而是更多的用于运动。而现在的火车不仅有动车,还有高铁,那速度更是一年比一年快,而且也一年比一年舒服、安全。现在爷爷回厦门只要一个多小时了。

篇3:翻天复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悟

一、“可遇”与“可求”

俗话“可遇而不可求”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思想。“可求”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为理想做出努力, “可求”本身并不错;“可遇”, 不妨理解为由于自身进步、成绩的不断积累, 某个荣誉、一次成功的突然而至, 不期而至。我们要注重“可求”, 更要相信“可遇”。“可遇”可以转化为“可求”, “可求”之实现, 往往离不开“可遇”之心态。1977年我调到如东师范, 那时才粉碎“四人帮”, 教育园地乍暖还寒。中师没有大纲, 没有教材, 一切从零开始, 谈不上什么“可求”———没“职称”这个词儿, 更没有“特级教师”的影子。但我没有因为没有明确的“可求”就糊糊涂涂教学, 马马虎虎工作。我自编教材, 研究学员 (有的只比我小一两岁, 已在社会上工作了多年且有实践经验) , 研究中小学教材教法, 并不断总结经验写成文章, 到1984年, 我已发表了20多篇较有质量的文章。那时写文章几乎没有功利色彩, 没有什么利益驱动, 只感到有些体会不写下来是一种缺憾、损失, 搞些研究, 写点总结是教师职责的题中应有之义。当时的情况比较特殊:一是课务较重 (教两班文选, 还要教修辞逻辑) , 领导也没有要求, 研究和写文章完全是“自找苦吃”;二是没有稿酬 (后来才有低稿酬) ;三是那时的报刊很少, 写作时也没有想到去发表;四是写作条件很差, 一家四口挤在一间屋子里, 备课和写作只能在夜深人静后减弱了台灯的亮度挤在书桌一隅进行;五是即使文章发表了, 也不像现在可评个什么奖之类, 不想也不能用它再去获得个什么。“可求”的欲望几乎为零。即使这样, 我却乐此不疲, 因为我相信这样的努力和积累总有它的价值, 总是对自我的完善, 或者这就是一种相信“可遇”的思想吧。1984年评特级教师, 我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对待的, 因为县里知名度比我高的老教师还有好几位。结果我被评上了, 据说评审组认为我发表研究文章起始早 (1978年) , 篇数多, 层次较高 (《北师大学报》《扬师学报》《徐师学报》《语文战线》等) 。破解其中的哲理内涵, 至少有两点, 一是有“可求”固然好, 为获得“可求”之物而奋斗也是值得赞美的思想境界, 但这样的奋斗应该在正确的思想观念支配下, 抱着一种平常的心态, 符合规则地进行;二是相信“可遇”, 这更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境界, 让平时的努力在一种远离功利的状态中进行, 重在自身的积累和完善, 这往往会使原本并不明显存在的“可求”以“可遇”的形态出现, 这便是生活中的辩证法。总之, 对“可求”之物的急于近功的过度之求往往会使你的心理失衡, 陷入一种由莫名的苦闷、偏激编织而成的罗网, 从而影响你收获“可求”之物的过程。相反, 当你集中精力、心力于自身实实在在的积累和发展, 你的行为都在一种平静自然的状态中进行, 那么, “可遇”之物也许会在不经意中悄然降临。

二、理论与实践

1985年开研究课《荔枝蜜》, 我运用刚学习的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设计教案, 使听课的同行有耳目一新之感。于是我进一步总结, 写成论文《定向定序定度》, 发表于《黄淮学刊》。这次成功启示我, 教学只有接受理论的光照才能避免盲目性, 才能提高科研含量;理论只有获得实践的支撑才能走出书斋, 激发活力。我每上一次公开课, 课前都有较为清晰的理论指导, 课后都有一篇理论色彩较强的总结文章。例如1979年上《回延安》, 我写了5000多字的《<回延安>教学札记》, 发表于《扬师学报》;1982年上《学习》, 我撰写了6000字的《议论文语言的逻辑分析》, 发表于《西南师院学报》;1984年上《爱莲说》和《愚公移山》, 我以“在古诗文教学中引进时代活水”为研究课题并取得初步成果, 同题论文发表于《贵州教学学报》;1987年上《猫》, 我引进比较教学理论, 将小语教材中老舍的《猫》和中语教材中郑振铎的《猫》作比较, 5000字的论文《接通小语信息, 优化思维流程》发表于《抚顺教院学报》;1980年进行文言文单元教学尝试, 经验总结《文言文教学中的古今汉语联系》发表于《徐州师院学报》。这些都不断启示我:理论研究必须指向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必须指向课题研究, 这是对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的必然要求。

三、博取与专一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学习与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都应实现沟通。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以专取博, 博中求活”。从教以来, 我曾在中师、高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高师函授班教过形式逻辑, 为此我曾五“啃”形式逻辑, 编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逻辑知识》等教材, 发表专业性较强的文章10余篇。而这样的“专一”是与“博取”分不开的, 我曾经要求学生将朱镕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原稿和听取代表意见后的修改稿作比较, 从形式逻辑的角度对20多处改动作评说;我也曾搜集“名嘴” (节目主持人、体育比赛现场解说员) 的口误并将它编入训练材料, 让学生纠错, 学生兴趣甚浓。在高中开“诗歌鉴赏”选修课, 我曾将自己撰写的论文《历尽天华成此景, 人间万事出艰辛———浅谈江泽民“三个代表”论述的自身文化实践》介绍给学生, 将江泽民《访仙台》等五首七绝作为鉴赏教材;温家宝总理在人代会期间答记者问时多次引用“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古诗言志明理, 倾吐心声, 我在选修课上与学生一起吟诵林则徐的《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和丘逢甲的《春愁》, 通过形象思维感受总理“以身许国, 为民造福”和心系台湾同胞的一片深情。这样的课堂时代感强, 充满活力, 是“专”与“博”的统一。

以“专”与“博”的辩证关系为理论支撑的“大语文教育”是我多年来追求的目标。我发表过《让语文与数学联姻》《让语文与体育牵手》等文章;通过“时文鉴赏”橱窗、《绿岸报》和选修课, 我将200多篇时文美文介绍给学生, 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知识积累。为了提高学生话题作文的拟题能力, 我广泛挖掘语文资源, 撰写了《亚运会新闻标题赏析》《奥运会新闻报道标题赏析》《“两会”新闻报道佳题赏读》《“焦点访谈”的拟题艺术》等文章并开选修课作介绍, 使学生大开眼界, 在作文时精心推敲“明眸善睐第一瞥”。我把我的大语文教育观的见解和实践总结成讲稿, 到陕西乾县、如皋师范和南通市中学语文教师培训班作讲座, 受到普遍关注, 我总结的创设大语文环境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县教育局文件的形式在全县推广。

四、继承与创新

语文教师既要传承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 更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在继承中求创新。语文传统教法重视语言教学, 这是符合学科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的。为此, 我专门开设“中学语文教材语言修辞研究”专栏, 在《北师大学报》和《西南师大学报》上发表《中学语文教材数字运用艺术》《中学语文教材量词运用艺术》《中学语文教材拟声词运用艺术》《中学语文教材‘详略呼应句’的运用艺术》《中学语文教材中比拟动词的表达功能》《中学语文教材成语活用艺术》《中学语文教材人称运用艺术》等系列文章, 并于1994年正式出版22万字的专著《通向语言世界》。季刊《北师大学报》《西南师大学报》每期的“中学文科教学”栏只安排1-2篇文章, 两家权威杂志以这样多的篇幅发表上述论文, 在全国产生影响, 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这样的语言研究融入了自己新的见解, 本身就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但我不止于此, 又把语言研究与语言运用、语言教学结合起来, 把研究的触角探入新的领域, 先后写出了《语言教学中迁移规律的运用》《论现代文词语的比较鉴赏》《文言词语迁移教学法浅说》等论文, 特别是《论在语言教学中发展创造思维》一文在《北师大学报》1986年第4期发表, 在全国较早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语文教学中的这一新课题。

教法创新是语文教学与时俱进的灵魂, 早在1977年我就尝试运用导读法和比较法, 整理了几十份导读案例, 论文《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法》发表于1980年第1期《扬师学报》。1985年我看到的一份调查报告说, 中学生最不喜欢的文体是说明文, 说明文中最不受欢迎的课文是《眼睛与仿生学》。学生的偏见反映的是教师创新理念的缺失, 我决定与学生共同破解这一难题, 引导学生走出误区。我在公开课上运用引入时代活水, 师生充分互动、注重语言训练等方法, 构筑起趣味盎然的活力课堂, 学生称赞说“原来说明文还能这样上”, “学语文成了享受”。这堂课的经验总结文章《注重逻辑训练, 培养思维能力》发表于《中学文科教学参考》。我还研究用教师的创新意识影响学生, 激起学生学习的创新行为。我曾做过《中 (高) 考作文怎样出新》的系列讲座, 我的好友徐海峰先生评价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我以为至少有以下三点:思考的深刻、创新的追求和人格的力量。”我深知徐老师的话是对我的鼓励, 但“创新的追求”的确是我一以贯之的行动指南。1999年出版的专著《新编中考作文导引》和2004年由我主编的《锁定高考作文得分点》一书记录了我对中学生作文创新的思考和实践。

应“金帆杯”大型教研活动之邀, 我曾对几届活动中开设的《爬山虎的脚》、《圆明园的毁灭》、《沁园春·长沙》、《白蝴蝶之恋》等语文课作点评。这些课都运用多媒体手段, 具有信息量大、省时提效的优点。我在充分肯定的同时, 也对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2001年评苏俊华老师《沁园春·长沙》一课时, 我肯定了这堂课“现场语言、电教语言和形体语言和谐结合”的特点, 然后结合当时上课情况作了如下阐述:“这里的现场语言, 主要指教者课上的包括朗读在内的口语信息和板书信息;这里的形体语言主要指教者的神态表情手势动作, 乃至气度气质。当前语文课运用多媒体手段存在这样两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唯电型’, ‘唯电是用’, 以课堂上不写一个粉笔字为先进, 课文事先请人朗读录制好或是以现成的带子代替, 课上轻轻松松按键就行。这样, 板书、当堂范读这些传统教育媒体似乎已经落伍, 被打入冷宫, 把现代教育媒体的作用片面夸大到不恰当的地步。其实, 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媒体应该实行优势互补。例如教师当堂范读, 可以根据学生的当堂信息反馈调整其朗读的重音、节奏、语气和感情, 产生直面的感情交流和美感交流。板书也是这样。为什么不少家长在喜庆节日收到远方的子女发来的电子邮件, 总有一种陌生感和寡情感, 无法撩拨亲情的琴弦, 而如果收到一封子女亲笔书写的生日贺信, 却总会喜不自禁?其中的奥秘恐怕也在于此———这传统媒体上的文字不仅是线条笔划的组合, 更是真情的流淌倾泻, 这是刻板生硬的电脑语言所难以代替的。苏俊华老师在这堂课上, 多次根据学生朗读的不足作示范性纠正, 板书文字排列整齐匀称, 书写隽秀, 充分反映出现场语言之美, 成为多媒体手段审美中介的重要补充。第二个误区, 可称之为‘纯操作型’, 即教师整堂课一直站在操作台前不离开, 小心翼翼, 唯恐按错了键, 成了一个刻板机械的操作工。我们认为, 运用多媒体手段于语文教学, 教师不仅不能成为局外人, 而且应该激情充满课堂, 就像歌唱家、演员走上舞台一样, 力求让自己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一个拖音或休止都传达出感情和美质。苏老师的这堂课精神饱满, 激情洋溢,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努力显示出感情的渗透力和辐射力。他的空间体态语言, 或表现为手势启示 (如讲‘层林尽染’的‘层’用手势表示) , 或表示为点头赞许, 或表现为倾身静听, 或表现为眉眼传意, 等等。这些形象语言既有可视性, 又有可感性, 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 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 形成一个审美活动所必需的情感场, 这对学生情感世界的构建和审美观念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这些辩证观点都得到了听课者的认同, 我撰写的《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定位》、《多媒体手段与审美化教学》等论文中关于“继承与创新”的思考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五、名与实

这是一个老话题, 但它至今似乎还困扰着一些人。我的体会是“重实轻名, 名在实中”。我们要追求“名”, 但更要追求“实”;“名”也不只是指荣誉、证书、奖状、称号, 教师的“名”, 很大部分在学生的口碑, 在莘莘学子的心中。上世纪七十年代我送过三届高中毕业生, 在如东师范送了七届毕业生, 在教师进修学校办了几十个培训班, 还在几届高师函授、小教大专班上过课, 我现在到乡镇的中小学或去机关、企业, 经常能遇到以前的学生, 他们都会说, 记得那堂课的设计, 那堂课的板书, 那次考试的题目, 甚至那堂课的一次提问, 有的说至今仍保留着借鉴着那时的导读提纲、听课笔记。那些在我看来很平常的东西, 我早已遗忘的内容, 他们却记得那么清楚, 表达得那么真诚, 这令我十分感动。“名”至于此, 夫复何求!他们记住了我, 这样的“名”没有刻意设计的光环, 没有烫金的大字作为载体, 但我认为这样的“名”更有生命力。总之, 有了“实”, 你的“名”才能被认可;离开了“实”去“追求”得来的“名”, 只能昙花一现, 其光环虽在, 但它也许早在人们心中消失;相反, 你取得了出色的“实”, 虽然光环不多不亮, 但你的实名已闪光于人们心中。轻“实”而重“名”, 也许会失去更多;重“实”而轻“名”, 你会收获更丰, 这就是辩证法。

篇4:翻天复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悟

“1979年,那是一年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转眼间时间的车轮已转到2018年,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四十个春秋,作为一名80后,我虽未能见证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但却真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可喜变化,越来越多的新事物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对现在的孩子来说,电视机早已不是什么新奇的事物,电脑、ipad也早已习以为常,而对于童年时代的我来说,经历了煤油灯那昏暗、恍惚的时代,能在白炽灯下看书已是一种幸福的事了;能坐在黑白电视机旁看《西游记》更是一种奢侈。

孩提时,夏天没有电风扇,一到傍晚我和姐姐把凉床、椅子搬到院子里乘凉。爸爸妈妈忙了一天的农活,这时也闲下来,用小小的蒲扇来回摆动,帮我们驱赶暑热和蚊虫,即使这样,我们还是经常满胳膊、大腿蚊虫叮咬的红包。冬天寒冷,我裹的跟球似得,还是满手冻疮。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村里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夏有电风扇、空调;冬有空调、取暖器,人们再也不用害怕严寒和酷暑了。

话说“富不富,要看路”,我们小时候的交通工具基本是腿,孩子们最怕的是雨雪天气,每逢下雨雪本就凹凸不平的小路更加的泥泞难走。再看看现在,水泥马路就像蜘蛛网似得纵横交错在乡间,铺到家家户户的门口。家家都有电瓶车、摩托车,小汽车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人们在空闲时还能坐上动车,全国各地的旅游,生活好不惬意。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四十年风雨征程,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新时代的“四大发明”:支付宝、高铁、共享单车、网购,都为我们能够走得更远,走得更广提供了支持,家乡的人们也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需要的、心仪的物品,再也不需要为了买一台电视而花一天的时间到市里去了。大家都笑称:“在互联网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东西“。

作为一名教师,我感觉改革开放带来的最大变化还是教育。记得我们小时候,村里人很穷,上不起学,有很多孩子上了一两年后就辍学在家干活。学校里也只有一些不知道用了多少年的陈旧的木桌,每天上学我们自己从家带凳子去学校,放学再带回家,害怕被别人拿了去。冬天,窗户漏风,我们就用废纸和破布堵住洞口。谁能想到,改革开放到今天,九年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开开心心的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上课;班班通、多媒体教室让一幅幅活的画面展示在孩子面前;塑胶跑道、乒乓球、足球、羽毛球,让每个热爱学习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

正如总书记所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虽然我们已经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 对于未来,我们也将会抱着“初心不改,未来可期”的信念,继续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将改革进行到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整个中华凝聚起来的力量,一定会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我们一定会走的更高更远

篇5:翻天复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悟

十年前做网站只要你敢做,就有人敢上,申请一个留言板都能聚集一大帮人。

我记得自己第一个论坛是雷傲的CGI,申请的免费空间,当时定位比较简单,也没有个正式域名,就做地方论坛,随便在比较大的网站宣传了一下人就来了,三个月就注册了接近一万人。论坛上面内容都是人气聚集起来后才有的,那个时代随便搞个平台就能有流量有人气,资源是次要的,很怀念。

1,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时代的网站很多都没有坚持下来,坚持下来的都做大了,也就是坐大了,算是一种积累,积累了很多的资源,这个时候网站的经营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源开始变得重要,谁能接触到有用的资源,把资源在网上呈现,通过搜索引擎展示给大家,谁就能够把站做大,当然了这个资源不能讲版权和法律,所以催生了很多垃圾站的诞生。

2,随着垃圾站对搜索引擎的充斥,资源建站发生了从量和要求转变成了到质的要求,大家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垃圾的内容,产生了很差的体验,所以垃圾站很难长时间生存,虽然有一部分成功了,但是绝大多数是被淘汰了,是被自己淘汰了,

为了顺应网民的需求,很多质量高的资源开始在网上受宠,这也就直接拉高了建站的门槛和成本,要想做成一个好的资源网站变得越来越艰难。

3,当一种事物达到某种极限或者饱和的时候就会发生变化,在好的资源网站饱和的情况下就催化出了创新型资源网站,资源还是那些资源,经过重新整合创新给网民带来了方便和实用,这里面有不少代表,最好的代表就hao123网址站,资源还是那些资源,但是方式被创新了,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4,无论哪一个行业只要存在竞争就必然存在优胜劣汰,在发生这些转变的同时就是在优胜劣汰,这个行业经过调整逐渐变得正规化,这一天无论从国家法律政策,网民体验还是行业规则都保持了高度统一的目标,国家法律政策这一块对互联网的管制有打压非法内容,beian制度,指定新法律。网民体验这一块就是用访问做评判,那些用非法手段宣传,病毒宣传的站会被彻底抛弃。行业规则比较难以描述,但是它真实存在,那些东西是好的那些是不好的,大家心知肚明,违反了某种规则就会遭到抵制,百度违反了搜索中立,所以才有央视曝光,站长痛骂。

篇6:浅谈改革开放三十年重庆的变化

旧时的重庆是一座文化名城, 有着自己文化特色。在“文革”的风霜里重庆的光鲜逐渐黯淡, 又在1978年的改革开放——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中慢慢炫出了自己的风采。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声传来, 重庆人便开始了发展的奋力探索, 于三十年中重庆的变化翻天覆地。

二、重庆的变化

1、重庆的企业发展

一个企业要想有所发展, 有魄力的实干家和政通人和特别重要。

有一群实干家, 他们有着异于常人的胆识, 亲历亲为的无悔, 还有随机应变的灵敏, 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之路的引领者。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文革的创伤未愈, 饥荒的新伤又起, 人们迫切地要挣脱贫困。如何走出?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重庆企业发展的道路堵塞, 企业发展没有实力, 没有特色, 单维持自身成本运行也岌岌可危, 要想以企业发展给人们来改善生活并不容易。重庆实干家意识到贫苦的中国需要筑造通达小康的桥梁, 就要及前人所未想, 行前人所未行。

周焕榜是“嘉陵”摩托车的设计师。他在研制出“嘉陵”摩托车之前, 曾被国外生产技术指导抛弃, 后幸运地依靠北京转来的两台某国免费赠送的样车, 试制出了自己的样车, 尔后才在国内迎来了首次大批量生产国产摩托车的热潮。“嘉陵”摩托车也在后期不断的改造中越走越远, 迈出了与国际合作的第一步。黄永明是重庆两路口百货公司总经理。他开创的“山城杯”大评展大型, 开阔了消费者的视野, 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地选择余地。评展给各地厂家提供了敏锐的生产信息, 也提供了无数商品打入重庆的机遇。周焕榜、黄永明两位实干家是改革道路上的佼佼者, 激励着无数实干家大胆发展。30年重庆市地外贸易增长233倍, 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419家, 私营企业增长了近千倍, 个体工商户增长了138倍, 从数据上看, 三十年里重庆企业发展成果颇丰。

2、重庆的教育建设

上学“论成分”, 依阶级入学, 工农阶级分子享有优先权。无数有才人被抛至关注视野之外, 冷冷的制度愚弄之水浇洒着知识分子求学的热情。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3], 人们当年即可参加冬季考试。这个姗姗来迟的喜讯, 温暖了迷惘已久的众多知识青年, 像金色的阳光驱散了迷雾, 消融了冰川, 把光明塞满了渴求知识的青年们的心间。25岁是现在大部分本科生早已毕业多年的年龄。而在30多年前, 却是一些人刚刚走入大学的时候。求学不易, 得学不易。1977年, 重庆9所院校, 第一批高考报名7万多人, 录取5千人。经过30年的人才培养, 重庆人才队伍总量达到620.9万人。其中党政人才12.7万人, 比1978年增加8.2万人, 增长近2倍;专业技术人才92.6万人, 比1978年增加70.9万人, 增长近4倍;此外, 还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52.6万人、技能人才204万人、农村实用人才159万人。

3、重庆的物质生活

用今天的眼光看改革前的国民生活会觉得很沉闷。当时物质生活水平不高, 人民生活拮据, 不像广播里赞颂般的“大好时光”。“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停滞, 物资供不应求, 老百姓过年非常不容易。那时重庆的副食品限量购买, 买东西要票证, 人们要早早去打听公布的号票。副食品商店常用一张白纸张榜, 开头写上一句毛泽东语录:“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下面再一一列举:肉一斤十七号票、蛋一斤十八号票、菜油半斤十九号票、白糖半斤二十号票……即便是凭票供应, 因国营售店有限也要排长队。困窘的生活迫使大部分人勒紧着裤带过日子。改革开放三十年后, 重庆的流动物资已极大丰富。年货一年四季都有, 产品比比皆是, 任挑任选, 供过于求。推销产品的广告也在不断推陈出现, 令人眼花缭乱。重庆慢慢有了摩托车、公交车、地铁、轻轨……便于人们出行的工具在不断出现, 代步工具也有了很大的革新。30年, 重庆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55元增长到了13715元, 提高了37.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6.0元增长到3509.3元, 增长28倍。

三、启示

改革开放促使经济, 教育, 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人们迫切地不断适应变化。中国人在进步, 中国在富强, 我们初步实现了自己的富民强国梦, 感慨小康生活情调的美好。感谢国家领导人在水深火热时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带领大家尽力去扭转错误的局面, 也赞叹重庆人在改革道路上的踊跃探索。

重庆人有对幸福生活不绝的盼求。过去的文革给了人们毁灭性的打击, 重庆人在武断与颠倒的行动中身心疲倦。改革开放这项新的国家政策是否能真正给重庆人带来幸福, 一开始还是未知数。在伤感之余重庆人重视了新政策, 主动迎合着也寻找着新的生活, 为此生活质量才有了能提高的资本。态度决定未来, 态度也决定命运, 不在生活困顿中沉沦, 永远保持生命活力的心态是重庆人骄傲。无数实业家在企业创新发展道路中身经百战, 有的甚至破产, 但大部分实业家依旧奋前, 重庆人爱对幸福生活不绝追求中表现了勇敢的心。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上层建筑决定下层建筑, 国家的政策鲜明与否?有助社会发展与否?政策的限制的对象和扶持的对象最为清楚。好的政策实施起来, 社会很快就能产生积极效应, 反之国家建设的发展进步缓慢, 有时甚至会倒退。以实干家为例:周焕榜和黄永明, 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没有厂党委的信任, 周焕榜不会是“嘉陵”摩托车的总设计师, 没有北京方面的提供的外国摩托样车, 周焕榜的创造灵感难以生成。黄永明面对企业创新的转折点, 受限国家企业发展不完善体制, 迟迟不敢下企业创新的决定。1984年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给像黄永明这样的企业家实干家带来了福音。企业发展有了政策的扶持, 发展渐渐变好。

时间证明改革开放是对的, 中国的和平崛起也是对的。一座城, 一个梦。重庆, 这座人才辈出的山城, 集满鲜花与火焰的荣誉, 用自己的发展诠释了改革开放的明智。在未来的道路, 重庆仍在不断的适应当下, 谋求更好的发展。

摘要:本文将从企业发展、教育建设、物质生活三方面来阐述重庆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变化, 并尝试总结重庆人能抓住机遇成为改革开放的弄潮儿的启示。

关键词:重庆,改革开放,变化

参考文献

[1]郑谦.《从“文革”走向改革》.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2]姜文泽.《改变:回望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9

[3]项进、沈志莉.《大学生谈改革开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0

[4]重庆统计局, http://www.cqtj.gov.cn/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翻天复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悟】相关文章:

全家乐翻天作文04-17

乌龙作文笑翻天日记04-25

复地集团常务副总经理的获奖感言04-21

上一篇:开心的中秋节小学生作文下一篇:《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宋词鉴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