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述我的故事的作文

2024-04-18

记述我的故事的作文(共13篇)

篇1:记述我的故事的作文

我长大了一点,可以哭可以笑了,也开始认人了。那时我最喜欢外公了,我出生就由外公照顾,晚上都挨着外公睡,所以外公的脸是常常见的,我什么都要外公,连爸爸妈妈都是我的第二选择。

看见一张戴着眼镜瘦瘦的脸,我就会哭,这是幺爸,当时我不知道那是幺爸,也不喜欢幺爸。看见一张圆圆的脸胖胖的脸我也不喜欢,那就是奶奶。奶奶张开手要抱我,我总是缩着不扑向她的怀里。邻居都对奶奶说:“你孙子都不要你,你不着急吗?”奶奶自信地说:“我才不着急呢,她长大了会爱我的,读书后会非常爱我。”果然,现在奶奶不仅是我的校长,也是我的老师,还是我的作文辅导师,在她的辅导下,我成了“日记大王”。

我说话说得晚,但是我会用手势表示我的意思。

在我家墙上有一排美丽的画,一个芭蕾姑娘在跳舞。奶奶指着画对我说:“真漂亮!”而且做了一个绕手腕的动作。我看见了,马上也做了一个,只不过我做的不是绕手腕,而是“抓”。从那以后,我一见到那幅画就会主动用手做“抓”的动作,而奶奶就会高兴地表扬我说:“真棒,真棒!”

我小时侯非常喜欢一本看图认字的书。奶奶说“花花”我就指花。奶奶说:“轮船”,我就指轮船。奶奶说“飞机”,我就指飞机。但是凡看见面包,糖果,米饭,面条,我就会抓一点给自己吃,然后给奶奶吃。

我开始说话了,我第一个喊的是爸爸,爸爸很高兴,妈妈却说:“为什么不先叫我呢?”我不会叫奶奶,也不会叫爷爷,连把我带大的外公我也不会叫。可我会叫一个奇怪的名字:“啊扑!”这是我叫的幺爸!——是不是很奇怪?

篇2:记述我的故事的作文

妈妈所在的厂现在是淡季,加班少。而妈妈为了想多给我挣点零花钱,每天趁不加班的时间就去打临工或做手工。妈妈还有骨质增生病,坐久了就疼痛难忍。每当我劝妈妈别干活了,她总是笑着说:“妈妈不累,趁现在还能干多挣钱为你攒将来上大学的学费啊。”一天夜里,我一觉睡来,看见妈妈一个人还在客厅做手工,一边还不时用手敲打腰部,我知道妈妈的的腰痛病又发作了。我噙着眼泪走到妈妈身边,劝妈妈早点休息,妈妈开心地笑了。

我的妈妈不管工作在累,也不忘检查我的作业。遇到我不会的题,妈妈总是细心给我讲解。每当我想偷懒不完成作业时,妈妈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哄我去做,她总是说:“儿子,这道题我又不会了,你教教我吧;这个单词我忘记怎么读了,你再读一遍给我听吧;要不咱们俩比赛吧,看谁做的快!”就这样我在妈妈的鼓励和诱导下,一会儿打起了十足的精神,很快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妈妈也常常利用工作之余帮我查找一些难题,一有时间就让我做。

篇3:写作是记述自己情感的过程

一、激发真情实感, 唤醒写作欲望

重视学生的写作实践, 需要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一是引导学生道真情、说实话, 树立好文章应该由“心”而发、表达心灵的思想, 作文就是把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事用自己的语言实实在在地表达出来, 让真挚的感情从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二是鼓励学生有独立的思想, 独特的文风。平时作文示范课时多念一些个性化的作文, 启发学生了解多样化的思考方式, 选择适合自己的风格。

二、激励“用心”生活, 记录自我真情

许多中学生作文时感到, 无事可记, 无情可抒。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小事、真情实感应该是自己文字的主体。因此, 要鼓励学生投身生活, 做生活的实践者。社会生活色彩纷呈, 但课堂时间有限, 课本中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又较少, 只有带领学生涉猎课外, 才能扩展视野, 增强兴趣。比如:开展课前三分钟训练, 给学生口头锻炼的机会, 内容不限, 可以讲个笑话, 说说新闻、邻里趣事, 进行自我介绍等;开展语文知识竞赛, 如:链接成语、对对联、猜谜语、编歇后语和小故事等;举办诗文朗诵比赛、表演小品相声等。

三、以“趣”促“导”, 反思提升

中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特点, 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对回忆性的文章多数不擅长, 而当下发生的事可以写得津津有味。他们可能不喜欢鲁迅, 却不能拒绝韩寒, 不喜欢《红楼梦》, 却痴迷《哈里·波特》, 对这种现象, 我们不能简单地压制或轻视。要尽量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 试着分析这些作品的成功与缺陷, 多与学生平等地沟通。这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审美能力、文学素养的提高都有裨益。同时, 可以尝试播放一些世界名著的电影录像, 阅读一些世界著名文章的片段, 慢慢启发他们欣赏高雅的兴趣。比如:讲读课随机可以变成观察课、作文课, 并及时拟出不同的题目, 让他们把见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从写作中得到美的享受。

四、互改互讲, 共同提高

重视学生的作文实践, 还要关注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传统的作文批改是教师全批全改, 而结果是作文发下来, 学生对教师的“辛勤劳动”连看都不看一眼, 教师的辛苦白白付之东流。教学中发现让学生结对子或以组为单位评改作文, 学生兴趣很浓, 于是我就试行了。但在学生活动中, 绝不能撒手不管, 而是事先做好批改指导。告诉学生首先要纵观全篇, 对体裁、中心、选材、结构等进行整体评判。其次, 着眼局部, 重在词句的推敲, 修辞方法的运用及标点的选择等。学生在评判基础上再补充删改。通过具体指导, 学生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修改, 改变了以往无从下手的被动局面, 降低了学生活动的难度,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 同学之间还因此增进了友谊, 培养了合作、探究的能力。

篇4:死里求生的记述(上)

我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早在1955年初,我由台湾去美国加州海军学院进修船舶电气专业。对于新中国的建立,怀着无限憧憬,是年7月以后,我终于决定不返台湾,选择了回归祖国大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历了半年多的艰辛曲折,转道菲律宾、日本于同年年底投入了新中国的怀抱,受到了各方热情的欢迎和关怀。此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特别是在十年“文革”动乱中,生活坎坷,经受折磨,精神抑郁,患了高血压、心脏病;1977年底,又发现患了淋巴癌。真是“祸不单行”、前途渺茫啊!1979年时,我已住院1年余,已经历了治癌的各种痛苦(化疗、放疗、手术切除),看到了同病房病友相继离去。有段时间,我觉得死亡已很临近了,也不可怕了。反倒自忖起怎么个死法?我不希望自己在病床上痛苦万状地死去,人要死了,一切都无所顾忌了。我想起古时,屈原放逐,乃著《离骚》;司马迁受宫刑,乃有《史记》。竟萌发出把自己的病情、疗法、心境,乃至生活点滴记录下来的念头,在当时,权作痛苦中的一种寄托。

我的患癌、抗癌经历是这样的:1977年底,我只感觉右肩腋下的淋巴结肿胀。开始时并不以为然,以后淋巴结逐渐扩展,形成大的肿块。经天津人民医院(现天津肿瘤医院)病理切片检查,确诊为“弥漫性淋巴母细胞型淋巴肉瘤”(病理号:98758)。以后开始住院治疗。这时的腋下肿瘤,在短短两个月中,已增长得和鹅蛋一般大,触摸起来,坚硬如石,右臂抬举也受限制。

自1978年1月至1979年3月,我在医院进进出出治疗了1年多,其间共住院四次,经过化疗、放疗(60钴放射)和手术切除等多种医疗手段,另外还加上一些中药治疗。可说几乎用尽了所有现代科学的各种疗法,但腋下肿瘤总是消而复发,而且缓解期间甚短。尤其是在手术切除肿瘤之后,只过了一个多月,肿块又在原病灶处兴起。这时医院也别无良法,只能再用化疗手段来暂时遏制病灶。这样做,也不过是拖延时间而已。

我在医院住院治疗了1年余,于1979年春出院。当时,身体虚弱,全身浮肿,血小板和白细胞已大大降至正常值以下,肝脏也大受损害。由于肝功能不正常,医生认为,我已再也经不起化疗药物的冲击了。不过所幸的是,肿瘤还局限在右腋之下,未转移扩散。但为何未转移扩散,其理至今不明。医生依当时病情估计,我的生命至多还有半年。故而,我当时是既清醒,又悲观——已经失去了信心。

我出院之时,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之际,得到了天津市政协领导同志的关心,初步落实了政策,得以回到江南故乡无锡去养病。本来,我的奢望不过是想在有生之年,看看家中的亲人,以及故乡的山水,而去上海看中医也仅仅是抱着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想法。可是,人生的境遇,有时就是如此奇特:当你已经不抱任何希望,将生死置诸度外之时,心情反而得以平静且放松,而生命也居然自绝望中爆出了希望的火花。我每日徜徉于故乡的青山绿水之中。在郊外,在湖畔,或散步,或读书,迎朝霞,送落日,不知不觉中,病的缓解期却延长了,超过了药物预期的期限,突破了以往多次复发的规律。欣慰之余,我想,目前在诊治癌症方面,是否尚有若干未曾发现的规律,有待于人类去探索?

篇5:记述我的妈妈作文

我常常想,妈妈的白发肯定因我而起,都是妈妈平常太为我操劳了,才使自己长白发。因为小时候我爱生病,即使是小感冒也使妈妈提心吊胆。

在我6岁的一个晚上,我发烧了,不断从梦中惊醒过来。妈妈听到了动静,就赶紧跑过了,见我满脸虚汗的躺在床上。妈妈过来抚摸我的额头,觉得十分烫手,便为我找来了退烧药喝一杯凉白开,亲自喂我吃了下去。吃完药妈妈拍着我的身子,使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第二天刚起鱼肚白时我就醒了,看见妈妈已经睡在了我的床边我轻轻挪了挪身子,却不小心惊动了妈妈。妈妈睁开了睡眼,问我好没好些,我点了点头。发现妈妈黑眼圈不但重了还多了几根白发。

篇6:我的老师记述文600字

老师是一本厚厚的字典,会纠正你的所有的错别字;老师是一把严厉的戒尺,会打折你所有的坏习惯;老师是一位育人的讲师,会告诉你所有的知识。

我有许多老师,但他们教给了我不一样的知识。

我的老师是陈斌强,孝更绝伦足可矜。在这一千八百多个日夜里,他不怕风雨,用一根布带,带着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妈妈,去离家30多里地的地方上班。陈斌强老师,不仅是中学里的老师,更是我们每一个作为儿女的好老师。子曾经曰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陈斌强老师教会了我--百善孝为先。

我的老师是晏子,在晏子使楚和晏子辞千金中,他教会了我要生活简朴,学会清廉,更要能言善辩。

我的老师是林俊德,纵死终令汗竹香。在他入伍的52年中,他参加了我国所有的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然以照常的意志工作到最后一刻。他对国的忠,对国家所付出的一切,都教会了我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我的老师是信义兄弟,他们教会了我守,义气和诚信。

我的老师还是马君则和黄允修,他们两个都读不到书,一个借到书后“手录”,一个借不到书“形诸梦”,都让我感受到了他们读书的迫切心情,和劝后辈刻苦读书。他们教会了我要珍惜今天的优越条件,和来之不易的生活。

我的老师更是现在的老师,他们教会了我:总结昨天,珍惜今天,展望明天。

我的老师还是其他人,他们教会了我一切一切所需要学会的东西,让我明白了,不畏险阻,乐观向上的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的精神。

老师,正是教会我这些精神的讲师。我相信,我一定会学会“孝悌忠信礼义廉”的。

记叙文我的老师2

我小学读过三个地方,这三个地方是观前小学、尖峰中心小学和广昌实验小学,教过我的老师也不少。在这些老师当中,我最难忘的是黄老师。

黄老师是我六年级时的语文兼班主任。她长着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张总是微笑的脸,一又巧妙的手写一手漂亮的好字。她不但十分关心我们,而且十分的敬业。

有一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我当转到广昌实验小学不久,黄老师正绘声绘色地给我们上语文课,我突然感到一阵恶心,忍不住在课堂上吐了。黄老师见了,一边给我爸爸打电话,一边忙着给我擦拭嘴。等我情况稍微好转时,妈妈到学校带我去了医院看病。妈妈来到学校看见黄老师在帮我擦拭嘴,感动的边声对黄老师说谢谢。黄老师微笑着笑脸对妈妈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只要孩子没事就好。”这件事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因为老师有一张总是微笑的脸,所以她十分喜欢笑。

比如,有一次。在音乐课上,我们正坐在位置上。忽然,黄老师说:“立正。”我以为立正不就是站起来站直,我便站了起来。大家见我忽然站起来,就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老师听见笑声,瞪了我一眼。谁知,老师本来满腔火,可是受不住笑的引诱,便和同学们一起笑了起来。我不明白黄老师刚才说的立正是什么意思,便呆呆的站在那里,东张西望的看同学们笑。

黄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十分严格,由其是在听写本上和抄写本上、作文本上。在这些本子上就连错了一个字和一个词,也不放过。在黄老师的精心培养下,我们班上有许多人的作文都刊在了报纸上。

虽然我已经是初二了,马上就要和您分开了,但是黄老师您的音容笑貌一定会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会永远想念您的。

记叙文我的老师3

初晨,阳光暖洋洋地洒在大地的每个角落,喜鹊停在梢头,时而叽喳几声,清脆动听。树叶被风儿吹得沙沙作响。

我坐在教室里,正埋头写着作业,半晌,不经意抬眸,随手把在脸颊边飞舞徘徊的发丝拂去耳后。此时的老师正在垂眸帮我们批改作业。一缕青丝垂下,老师竟是不曾察觉。一束阳光透过被微风轻轻吹起的窗帘,斜斜地洒在老师的身上。那一缕发丝,也在阳光的照耀下镀上了一层金边。老师睫毛微颤,轻轻地把批好的那本作业放到一旁的桌角,然后,又往回拉了拉那堆放得整齐的本子,生怕这些本子一不小心被碰下去发出响声,打搅这教室中难得的静谧。

我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细心沉稳。

正午,阳光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天上的云儿漫无目的地飘着,安静的教室里,风中央夹杂着几声细碎。

一名同学正被老师叫到讲台前。老师悉心教导着,眸中充满期盼。一缕清风吹进教室,吹散了同学们心中的躁热。老师用笔尖指着作业本上的题,时不时圈圈点点,阳光在笔尖细碎。那同学似乎瞧见了老师眸中的期盼,咬了咬下唇,又与老师小声几句,这时老师也松开了皱紧的眉头,绽开了笑颜。

我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耐心负责。

傍晚,夕阳西下。金色光芒柔和地笼罩着万物,老师走在我们身边,时不时地与我们说上几句,便有几人哈哈大笑,而她自己,也温柔地展露出笑颜,唇角勾着浅浅的幸福,走到门口,目送我们离开。

我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幽默随和。

老师,您的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对我充满期望。那殷殷的目光,已在我心中生根、成长。

记叙文我的老师4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一只悠扬动听的歌曲飞入了我家窗口。此时,我的心情如波涛,似浪潮,久久不能平静。那是因为我想起了我们敬爱的班主任——刘老师。

刘老师中等身材,不胖不瘦,白白的脸盘儿上有一双大大的眼睛,这双眼睛可厉害呢!要是上课时有哪位同学说话,她只要把眼睛一瞪,那个同学便马上坐好。刘老师的眼睛时常布满了血丝,不用说,大家都知道,这是刘老师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为同学们操劳的结果。刘老师的嘴巴虽不大,但能说会道。瞧!刘老师又在给我们上课了,只见她一会儿引经据典,一会儿谈古论今,一会儿幽默风趣……真是口若悬河,讲的头头是道。

刘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记得有一次语文测验,我只考了77分,心里难过极了。课间,刘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温柔中带着几分不解的问:“李逊,你平时成绩不错,这次怎么……”说着,她皱起眉头,一声不响地看着我,我顿时一阵羞愧,脸颊烫得像在燃烧。我觉得脸上无光,一时说不上话来,刘老师见状,说:“那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吧!说着,老师又拿起那只几乎从不离手的红圆珠笔,在我的卷子上指指点点,听着老师那深刻的分析,如同涓涓细流注入我的心房。窗外知了鸣叫不绝,刘老师讲的汗水满脸,此时此刻,我多想化作一滴甘露去滋润老师的喉咙,多想化作一块手帕抹去老师的汗珠,多想化作一股凉风去带走老师的炎热啊!

平时,刘老师还像慈祥的母亲,如果班上有人感冒,她会特别关心照顾:上课,她让大家讨论时,便会走到那个同学面前问寒问暖:“怎么样,还难受吗?用不用喝点开水?……”下课,她还让那个同学到办公室休息……

这就是我们的刘老师,对我们既要求严格,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啊,我们的好老师!

记叙文我的老师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清照写的,赞扬了像蜡烛一样舍己为人的人。我的老师,也是班主任--牛老师,就像蜡烛一样,牺牲了自己的时间,耗费了自己的精力,把光辉无私地挥洒在我们身上。

我们曾在下午考过一张足足八页的卷子,第二天,牛老师居然改完了。我看见牛老师带着黑眼圈,迈着疲倦的步子缓缓走到讲台上,把一叠厚厚的卷子放到讲台上,又笑着看看经她一手改过的卷子,不知是对学生成绩的满意,还是由于其他什么……牛老师开始发卷子了,那双手是否在微微颤动?是,一定是因为昨夜的辛劳造成的。我的喉咙好像被噎住了,心上似乎被撒上了酸水,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老师改卷子是的情景:深夜中,灯光下,偶尔传来几声虫鸣,牛老师再次揉揉朦胧的睡眼,继续用笔批改着卷子,一下,又一下……我明白老师为什么要对卷子微笑了,因为她让学生尽快看到了卷子的成绩,她很欣慰,又为学生节约了时间。

牛老师不仅在学习上帮助我们,在生活上也有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一次,我摔伤了,胳膊擦伤出血一大块。牛老师见后,心疼坏了。虽然话语上责怪不止,但我肯定在她的目光中看见了怜惜与关爱。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了医护用品,她先用棉签擦干净了我的伤口,然后又用新的棉签蘸上了药水,在伤口上拂拭。牛老师一会儿看着伤口,一会儿又抬头看一下我的表情,应该是在观察我疼不疼。最后,她用包扎布为我利索包扎了一下,那么利索,显然已经为许多学生作过这件事情了。我打心眼里感谢牛老师,并不只是因为她对我的呵护,还有那伟大的精神。

篇7:故乡的星星记述文作文

外公,如果您能听到,就请您听我说,您的故乡,现在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的瓦房、泥泞的小路已变成了一座座直插云霄的高楼大厦、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马路、还有一座座四通八达的立交桥。近儿年,您的故乡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一个个绿化广场的建成,使整个城市充满生机。您在台湾不知道看了奥运会没有?我们奥运湘军在赛场L,一个个奋勇拼搏,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故乡争光,所有的一切,您都了解吗? 从那次起,我每天晚上,都会对着天空的星星,望着远方,祈祷着,外公能回来,回到故乡。

终于,有一天,我们收到一封信,一封来自远方的信,是外公!外公写来的!他肯定听到了我的呼唤,我的祈祷!我激动得热泪盈眶。信中说道,他会在中秋节时回故乡看我们,我看到这里,更是高兴到了极点。于是,我和妈妈都在盼望着中秋节的到来。那一天,到了。晚_卜,我、妈妈、外婆在家里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心里是无比激动的。 “叮咚……”门铃响了!我迫不急待地打开门,一位白发苍苍、慈祥的老人,站在我面前,我知道,他、他就是我的外公,虽然我没见过他。我一头扑进外公怀抱里,哭着,这是喜悦的泪水。我们全家坐在阳台卜,手中拿着月饼,望着天空的星星和月亮,心里是多么欢畅呀,我看着外公,他望得是那样出神,皱纹都舒展开了。我知道外公与我们的心情一样。

篇8:死里求生的记述(下)

我的抗癌经验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既用药物,又重疏导心情的疗法。我认为,我的病的缓解,除了药物的作用外,还得益于精神上的放松,才导致了身体免疫功能的恢复。而精神的疏导和放松,医院是无能为力的,主要依靠病人自己。

我想,患癌症的人病因可能不同,缓解的办法也不一样。我是因为长期精神上积郁而并发癌症(精神积郁可能致癌,已被医学界高度重视)的,因此,精神疏导更为重要。我常想,在我的抗癌过程中若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没有改变环境放松心情的机会,只是一味刻板的服药治疗,我的生存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癌的治疗犹如大禹治水,用堵的办法——药物治疗,自是必要;但还需兼用導的方法——精神疏导。这对于积郁致癌及康复期的病人,尤为重要。俗话说:“扬汤止沸”,但这只能是一时,积极的解决方法还在于“釜底抽薪”。“导”就是“釜底抽薪”,就是疏导积郁在心中的“结”。解开了心中的“结”,也就根除了精神上的病源。

我解开“结”的办法之一就是散步。我发现,长时间的山野中散步,能够使人忘去哀伤,使人不期而然地得到心境的平静。散步还可以随意的形式,不受诸如练气功、太极拳等格式的约束。

我深赞已故学者马寅初先生的健身方法。据说他的长寿秘诀就是:爬山。故而,当我在山间、湖滨或海边养病时,我每天总是迎朝霞,送落日,在大自然中度过。我有时走山间小路寻幽;有时在海滨沙滩上踏浪觅趣。我总是长时间的在野外,以大自然的山水来滋润心田,来消去我心中的积郁和悲伤。

总之,我认为治病之道,关键是要求得心底的平静。平心息躁,才能真正得到精神的放松,才能缓解病情。

另外,我觉得用文学的办法来疏导心境。也是很有效的。因为文学的力量——当然指能感动人的作品——它们拨动心弦、调节身心的力量,往往产生于无形之中,却又是无法估量的。当我在病床上读了陶铸的那首他患癌后,被迫下乡时,留赠曾志的诗后,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有段时间,我在病床上经常背诵这首诗。我自己就是带着这“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感情,来渡过这病中岁月的。

我养病的哲学思想是“随遇而安,率性而行,顺乎自然。”我认为,病人要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即不要回避,也无法回避。得病之后应该作好最坏的打算,要能够扔去一切。这样反能使人心底宽然。我觉得,那种对病人隐瞒病情,实际又隐瞒不住的方法,只会使病人增加疑虑,增加痛苦,于病无益。病人只有经历过那初期震惊的痛苦后,才会产生新的力量。我还感到,一个病人,如果他是光明磊落,心无内疚的,则往往病情缓解得较快、较好。这似乎有些哲理了,但我的直觉是如此。

篇9:关于青葱岁月的记述文作文

九天星河灿烂,无尽的皓蓝中,似神女撒落琉珠,点点繁星嵌入深邃的夜空,它令人着迷,周身却是未知的气味。漫漫星河,漫漫长路。多少的梦想,如星辰,笼罩着漂渺的月光,触不可及,又割舍不得。逐梦之路,四处碰壁,就如探寻星球,进入无氧太空,前程无解,后路存忧,唯有奋力向前,去抓住那一丝一毫的光明,永不言弃,即便是半路夭折,至少也无怨无悔。

余生的路还很长很长。青春,如山谷中初升的朝阳,透过弥弥云雾,是蓬勃的气息。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不用顾忌失败,过度渴望成功。每一次失败,都不是无用的,它会给予你更大的决心和前所未有的经历。既然我们还年轻,还有可以走向新生的资本,我们何不用初生牛犊的无畏精神,去开辟、去创造、去实现自己心中所愿呢?

只有不断的尝试,才能在千万种方法中,物色到最适合自己的成功途径。你可以无名,但你不可以无为,时间是最不容得虚度的,逝者如斯夫,一去不复返。相同的时间,有人功成名就,有人碌碌无为,态度决定了你的人生。

有志者,事竟成。心中有标杆,才能力排众议,迎难而上。逐梦之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篇10:六年级与朋友的记述作文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出去自由活动,同学们一窝蜂地涌了出去,我们兴高采烈地玩耍着。可当我们再次走到我们班门口时,她忽然停下了脚步,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看见教室里非常杂乱,地上还有一大堆同学留下的纸屑。我的好朋友看了看之后,想了想说:“可能是他们着急出去玩,没来得及扫收拾,我们来收拾吧!”说完,拉着我一起打扫起教室来。我们扫地、摆小桌子、擦黑板,忙得不亦乐乎。过了一会儿,终于打扫完了。我的好朋友把垃圾装在一个袋子里,和我走出教室,关好门,去扔垃圾。她由于跑得太快,不小心摔倒了。我远远地看见她脸上带者痛苦的表情站了起来,揉了揉膝盖,坚持把垃圾扔掉,才回来和大家一起玩。

我的好朋友不但热爱集体,还在学习帮助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做数学练习册时,遇到了几道应用题,我想了很久也想不出,只好问她,她说:“你那道不会?”我说:“没有一题会,题题都不会”吴凡说:“什么?题题都不会,怎么会这样?难道你不想动脑?还是你根本不想做?”我说:“不是不是,而是我真的不会做,不是我不想动脑,不是我不想做数学题,是我不会,”舒棋说:“真的?”我说:“真的”舒棋说:“好,那我教你。说完她就认真的给我讲解起数学题来了,可是我还是有几题不会,吴凡一遍一遍不其烦的教我,直到我把韪题目全部弄懂为止,等我做完后,她还认真的对我说,下次你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课。我对吴凡说:”谢谢你!“吴凡说:”不用,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篇11:初一有关写人记述的作文

他住在食堂,靠在门口的地方有它独立的小房间,我偶尔一次看到过:一张双层的宿舍,床上铺是杂乱的东西,下铺是他的被子,靠床的位置放了一张破旧的木桌,上面有他的日常用品,还有几本他常看的书,书的一旁,有一个残了一角的瓷杯子,里面放有他的笔,几根笔芯,再没有过多的东西,木桌下是堆放的新书,和几沓本子,他用一张破烂的旧毛巾盖在上面,上面落满灰尘,我见他的床尾也一次摆放几叠书,他没有用东西盖,也没有多余的东西吧。他的房间特别小,放上这些东西,就只有一点落脚的地方,拥挤而且昏暗。

他是一个多么矮小的人呐!学校破旧的书桌和椅子,他利用我们上课的时间,以最快、最轻的脚步搬空教室隔壁的就杂物,只为不影响我们学习,自己总是一个人进进出出,搬东搬西,系在腰间的钥匙总是叮叮铃铃的响,从这传向那,从那传进人心里,他弱小的身体却承担了很多责任,一些本不应该他承担的责任。

他有一双多么粗糙的手,一双多么有力的腿啊!清晨早起,外面一片雾气蒙蒙,我隐约能看见些什么,早晨的五点多的天太冷了,太黑了,“沙沙沙”是扫地的声音,我向外张望,在教学楼下有一个单薄的身影在动,仔细一看,原来是王会计,他一把大扫帚,熟练的扫教学楼下的空地,之后的几日,我起床推门就能看到教学楼下的他,可能正好赶上入秋,学校各处都落有枯叶,他也一天比一天起得早。

他有一双多么慈祥的眼睛啊!中午时分,朋友的餐具不知被谁拿错了,吃饭时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餐具,老师让我们去找王会计重新领一套。穿过拥挤的人群,我们来到王会计的小屋,小屋门微开,我们敲了敲门,不一会儿就被完全打开,王会计很和蔼的笑着,眼角和额头是深深的皱纹,我们也冲他笑着说明了来意,王会计听后赶忙回了小屋,一会就拎出了一套新餐具,他说时间不早了,让我们快去排队,我们应声离去。

不知过了多久,我就有时会忘了他,有人突然提起我才能想起,有次去吃饭,我特意留意了王会计的小屋,那门只是紧锁,没有人,我也没有深想。

后来听同学说王会计早就退休了,只是没有人注意而已,我也醒悟过来,原来退休了啊,怪不得见不着人,心中却像有什么东西压抑着我,就有些喘不过气。

篇12:对“西北军委”记述问题的考证

对1935年11月3日成立的“西北军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两种记述方式,一种主要存在于军方的军战史著述,对其进行了“中革军委”或“中央军委”类似的注释或说明;另一种为中央权威党史部门和部分军方著述,采取直接记述方式,通过客观记述其活动凸显其历史地位。通过考证梳理,笔者认为,后一种记述方式与历史原貌更为符合,在今后的历史著述中宜采用这种记述方式。

[关键词]

西北军委;记述;考证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2-0008-03

我们在编写历史资料丛书《总参谋部·大事记》时,有专家提出,应对1935年11月3日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委员会(简称“西北军委”,下同)进行注释,以体现其“中革军委”或“中央军委”的地位作用。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究竟有没有中革军委?有几个中革军委?谁代表中革军委?有无中央军委?中央军委和中革军委是什么关系?西北军委与中革军委、中央军委又是什么关系?如何准确地记述西北军委,是研究民主革命时期党史、军史不可回避的问题。

要搞清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考察不同记述出现的演变过程。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文献资料,无论是当年的通令原文,或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出版物,都没有西北军委就是中革军委或实际上是中革军委、中央军委的说法,均采取了直接记述方式,未加任何注释。1987年春以后,在部分军队书刊上出现了对西北军委进行注释性的记述,进而对此问题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记述方式。

最早把西北军委与“中央军委”或“中革军委”联系起来记述的是王健英,其在1986年撰文说:“‘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如同党中央当时曾称‘西北中央局一样,只是名义上的暂时改称,实际上,它同时即是中共‘中央局军委会,并不是只指挥西北地区的红军。”[1]在这里,“中央局军委会”[2]采用了1935年11月30日毛泽东的《直罗战役同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的提法,这段记述对西北军委的性质任务作了阐述,但说西北军委是“暂时改称”则无法回答是由哪个机构暂时改称的。而最后一句“并不是只指挥西北地区的红军”论断也与当时的历史情况不相符合,直到1936年8月,在西北军委参谋部致共产国际电中,仍然明确表示,西北军委实际指挥的主要是西北方面的红军。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局军委会”与中央军委、中革军委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中央局只是代表中央指导和帮助当地最高党组织的机构[3],因此,从组织架构上看,与中央军委、中革军委是不同的。

1987年3月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1卷)》对西北军委加了页下注“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当时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是实际上的中央军事委员会。”[4]这个注释,依据西北军委受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事实进行了推断定位,并不是历史真实。

1987年7月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记述是“中华苏维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即中革军委)”[5],这是我们所见的最早的把西北军委与“中革军委”等同起来的记述。1989年2月出版的《土地革命战争纪事》的记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即中革军委)”[6]。同年11月出版的《红军长征·综述·大事记·表册》对西北军委有两处注,综述部分是页下注,记述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当时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行使中革军委的职权,是实际上的中革军委”[7]。大事记部分为括注,记述为“实际上即‘中革军委”[8]。而随后出版的《周恩来年谱》对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则未加任何注释。

1993年10月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在记述西北军委成立时,在页下注:“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实际上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9]。1994年1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史资料》(第一卷)的记述是:“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行使中革军委的职权”[10]。

2006年5月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五)》对西北军委的记述是:“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实际上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和指挥下行使着中央军委的职能”[11],并对此观点进行了论证分析,其结论是西北军委“行使的职权是中共中央直接赋予的,而不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直接赋予的。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应该确认为中央军委,而不是中革军委”[12]。对这样的结论有两点是值得商榷的,一是11月3日的通令明确西北军委是“奉苏维埃中央政府命令”[13]成立的,其职权的来源是明确的;二是在当时的中央组织机构的架构上,根本就不存在“中央军委”的组织机构,“确认为中央军委”一说与史实相悖。

2010年王建强撰文提出了在1936年10月至12月初期间“西北军委演变而成为中央军委”的观点[14],其提出的观点是对将西北军委注释和说明为“中革军委”、“中央军委”的又一次修正,但这是值得商榷的。王文阐述其观点的论据是,在这两个月里的部分电文中曾出现过“中央军委”字词的电报。其实,考虑到战争年代电报文稿均为手抄稿,将其理解为“中央、军委”也许更为恰当。1936年9月27日,张国焘等曾致电陕北方面,明确提出“提议请洛甫等同志即以中央名义指导我们”[15]。在该电之后的10月开始,“中央军委”才出现在陕北方面发出的电报中,而此时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组织架构里,只有“中革军委”,根本就没有“中央军委”,因此将“中央军委”理解为“中央、军委”更符合当时的情况。

通过上述考察,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一、中央级党史研究部门均采用

直接记述方式得到了档案文献的支持

笔者曾到中央档案馆查阅了1935年11月3日中央政治局的会议记录。档案显示,这次会议主题是讨论西北地区的党政军领导组织问题,议题中根本没有中央的军事领导组织变动问题,在成立军事领导组织方面,明确记录的是“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组成人员名单及讨论情况。[16]

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从西北军委组成人员看,西北军委的通令明确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王稼祥、聂洪钧、林彪、徐海东、程子华、郭洪涛”[17]为西北军委委员,即使在后来增补叶剑英、聂荣臻、刘志丹为委员后,也不包括未随红军北上的其他军事领导人,如在第四方面军的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以及在二、六军团的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人,也不包括中央红军长征后留下的项英、陈毅等人,时任西北军委委员的除中央领导人外,几乎都是红一、十五军团领导人和西北地区军事领导人。

考察历史不难发现,自1931年11月中革军委成立起,其成员构成就具有“五湖四海”的特点,一般由各根据地和各地区红军的主要领导人组成。对比在此前后的中革军委与西北军委的人员构成是有明显区别的。应该说,中央级党史研究机构的记述与档案文献的记录是相符合的。

二、西北军委加注为“中革军委”或“中央军委”只是学术观点而非历史事实

在西北军委即“中革军委”或“中央军委”等说法形成过程中,并不是有新的历史史料和历史文献支持,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合理”的推测,或者说是一种学术研究结论。历史事实是,一、四方面军分别北上、南下后,此前选举产生的“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革军委”领导成员也分别行动,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成员、中央政府领导成员的多数北上了,而1935年7月18日中央政治局决定的中革军委5名常委中,南下的有朱德、张国焘、陈昌浩3人,北上的有周恩来、王稼祥2人。在此期间,根本就不存在“中央军委”这样的组织机构,中革军委是受到各方承认的合法的最高军事领导组织,如在1936年7月5日,组成第二方面军及其领导人任职这类大事,其命令是朱德、张国焘、周恩来、王稼祥共同颁布的[18],因此,西北军委是实际上的“中央军委”说法也就无从谈起。

在西北军委成立后,即使在张国焘成立“第二中央”后,中共中央始终坚持此前所形成的“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革军委”三个中央组织机构的正当性、合法性和权威性,多次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名义发出通电、宣言,而这种维护三个中央组织合法性的坚定态度,更加凸现了张国焘分裂中央的错误。迄今为止,也没有发现任何中央决定或文字通知等历史文献,改组或撤消以朱德为主席的中革军委,也没有发现任何中央决定或文字通知等历史文献,提出西北军委就是中革军委或“中央军委”。

就学术研究而言,我们可以相对合理的进行推测。对西北军委一个机构之所以会出现“中革军委”或“中央军委”两个机构的注释或说明,是与对其地位作用有不同的学术认识相联系的。像《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五)》那样进行阐述是可以理解的,也应该是允许的,因为该书是一种学术研究,作者当然可以把自己的学术观点展示出来,但对编写历史资料丛书这样的史书而言,对西北军委进行注释则是不妥当的,组织修史的目的之一就是“存史”,只把一种学术观点写入其中,显然是不合适的,最好的处理办法应当如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那样,如实记述即可,在对其活动的具体阐述中,展示其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

三、西北军委即“中革军委”或“中央军委”

是学术观点而不是组织决定

就西北军委而言,对从1935年11月西北军委成立到1936年10月中革军委主席团成立期间,西北军委和中革军委的关系,应该尊重历史事实,客观地记述西北军委成立时间、领导成员、重要活动,通过西北军委完成的历史性活动体现出其特殊的地位作用,并非一定要加注释。否则,不仅不能体现西北军委的历史地位,反而有可能在政治上带来负面作用,把一件正常的、合法的历史事件披上一件“灰色”的外衣。如果一定要吸收这个“合理”推测的学术观点,或许可以这样记述:由于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造成一年间中革军委主要成员分处两地的事实,部分成员南下,并在北上问题上未按中共中央的指示行动;部分成员随中共中央北上,到达陕甘根据地后,成立了西北军委,为西北方面军事组织系统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至1936年10月组成中革军委主席团,才基本上统一了三个方面军的指挥。同年12月7日,扩大中革军委组织,毛泽东任中革军委主席后,才真正形成统一集权的最高军事领导。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在对“西北军委”问题上存在军地两种记述方式,部分军队的党史军史著述为凸显“西北军委”的历史作用,有意明确其“中革军委”或“中央军委”的地位,在涉及“西北军委”时往往采用注释方式加以说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及地方党史军史著述均采用了直接记述方法,未加任何注释,但通过对其活动有重点的阐述,客观地凸显出了其历史地位。我们认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著述的记述更加符合历史原貌,在今后的研究著述中,不应再对西北军委进行“中革军委”或“中央军委”的注释或阐述,以免造成史实上的混乱。在研究著述中,如确认为有必要,可采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五)》的处理办法,在正文中予以客观性的适当的解释说明。

参考文献

[1]王健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军委和中革军委的组织演变情况[J].军史资料,1986(1)(2).

[2]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404.

[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68-269.

[4]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1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278.

[5]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17.

[6]蒋凤波,徐占权:土地革命战争纪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513.

[7][8]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红军长征·综述·大事记·表册[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66.136.

[9]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上)[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587.

[10]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史资料(第一卷)[M].北京:长征出版社,1994.8.

[11][12][1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五)[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34.35.33.

[14]王建强.略论一九三五年九月中旬至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初的红军最高领导机关[J].中共党史研究,2010(4).

[15]程中原.张闻天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206.

[16]中央档案馆件.中央政治局会议记录[Z].1935-11-3.

[17][18]周恩来军事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27.482.

作者系解放军总参办公厅编研局副编审

篇13:关于友情的作文记述文(共6篇)

在我的书桌上,放着一个漂亮的红盒子,里面放着几颗珍贵的红豆,它是代我最好的朋友送给我的,送红豆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是,我的位可敬可爱的朋友却离我走了,永远地走了。

一天,我捧着他借给我的《可爱的中国》这本书去还给他时,见他正在抚摸着一盒晶莹的红豆。我说:“你很喜欢这红豆?”是的。这是地地道道的岭南红豆,珍贵的红豆。后来我写了一首《红豆》诗送给他,他默念着:“红豆生南国„„”我看他的手在颤抖,他写了陆游的《示儿》给我。

外公和外婆都说我俩是“忘年交”,他自豪地说我是他祖国最好的朋友,是他的亲人。红豆,送给我,”别忘了我„„对你的嘱托。”就这样,他走了,永远地走了。

每当我看见这盒红豆,我就会想起他——我的朋友,一位怀着爱国心的台胞。安息吧,我尊敬的朋友。您的愿望一定会实现。您的朋友不会忘记你,因为你的爱国心打动了我,将永远激励着我。点评

1、倒叙开头,先写我的书桌上放一个漂亮的红绒盒子,里面放着珍贵的红豆,它是我最好的朋友,送红豆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是,我的朋友却离开了我,永远的走了,给人一种想读下去的欲望。

2、文章以一盒红豆为线索,用倒叙的写法,先写睹物思人,交代“我最好的朋友”“已经永远地走了。” 然后用了“那还是一年前的事”转入顺叙,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每当我看见这盒红豆,我就会想起他——我的朋友。这种巧妙的结构,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更加曲折,正好与友情的发展合拍。

3、另外就是这篇文章选材新。少年的朋友通常是少年,而作者的是与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忘年交”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

4、此外,就是立意深,是因为这对“忘年交”的友情始终和爱国之情联系在一起,一件件平常小事,蕴含着爱国的情怀。电视机前的一家人

“老汉,换台”

“换哪个台也是新闻联播。”

还没进大门我就听到房间里尖锐的咆哮声。

“嘻嘻,有情况!”我猫着腰贼眉鼠眼溜进了客厅,果不其然,房间里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老爹如刘胡兰般一脸深沉的伫立在电视机前——撇着嘴默不作声,叉着手臂,紧紧攥着遥控器。总司令见敌军对她的命令置若罔闻,怒向胆边烧,虎眼一瞪,胳膊一抡,巴掌一拍从沙发上弹了起来。

我目瞪口呆的盯着体态富贵的老母敏捷的身手,惊得连气都不敢出,不争气的毛发也都像被审阅的俘虏般立了起来。“暴风雨前的宁静啊,这磁场„„”可爹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仿佛被下了符咒一动不动盯着看瓜子脸的欧阳夏丹叨叨„„

“爸,换台吧——”仗着贴心小棉袄的地位我善意地提醒他。难道你老真的神经系统弱化了,总司令那两道y射线正在扫描你啊!这感觉可不亚于受炮烙之刑,你老能撑得住吗?

可是老爸还是纹丝不动,战事处于僵化阶段。

四周围的冷气越来越凝重,处于低气压漩涡中心的我感觉到身上背着千斤重的巨石。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母亲一个蜻蜓点水“嗖”的靠近老爹,轻舒猿臂款扭狼腰一个漂亮的转体动作,父亲手里的遥控器就出其不意的被总司令揪走了。沉浸在彭丽媛优雅风采下的老爹还在咂舌品味,母亲已从容的换了台。这时老汉人才惊悟丢了法宝不由黯然神伤,自觉无味,只得悻悻去了厨房。高低已见,我轻轻躺在沙发上陪同圣母皇后“阅兵”。战事仿佛画上了句号„„

砰”厨房骤然响起锅碗倒地声。圣母听闻不禁皱了皱眉,不情愿地挪了挪屁股,伸长脖子瞧向厨房——手里的遥控就那么摇摇欲坠。

该出手时就出手。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一个鲤鱼打挺,从沙发上跃起,来个猴子摘桃不费吹灰之力就从皇后手中夺得兵权。“哈哈!”待母亲反应过来,江山早已易主。

不甘失权的总司令泪眼汪汪哀嚎一声——声波划破耳膜,刺向天际。可我才不会吃这招苦肉计。我学着诸葛孔明的样子扇着遥控板感受着夜幕降临下的丝丝清风,得意洋洋地吐出俩句:“兵法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嘻嘻!胜败乃兵家常事,你织毛衣去吧!”看着我翘着二郎腿优哉游哉地看着新闻联播丝毫不为之动容,母亲只好铩羽而归。

身逢争兵夺权之际,不懂兵法,难矣„„

篇二:记叙文作文的开头结尾 作文开头结尾指导

“凤头赢得百媚生”,作文开头要努力做到“一鸣惊人”。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①开头要符合主题需要,要适应写作要求而开头,切忌为开头而开头。

②要尽快切入主题,不要绕圈子,头重(开头冗长)脚轻。

③开头要新鲜活泼,引人入胜,不要生搬硬套或陈词滥调,或故弄玄虚。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一、修辞

1、比喻。如“生活,总在不经意间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小事,却能在彼此的心湖激起一圈圈涟漪。——《真没想到„„》(“心湖”的画面令人陶醉。)

日子像手中的细沙,一不留意,就纷纷从指间流逝,而且义无返顾。

——《翻检日子》

a、一串串葡萄从青到紫,从酸到甜,成长的感觉真好!

b、看到这个题目,我的心就像三月的柳絮似的,飘飘扬扬飘进了那些长大的往事里„„ c、长大的感觉像咖啡有苦也有甜;长大的感觉像一支歌,有的激越,有的低迷

——《长大的感觉》

a、别了,我的寂寞;别了,我的卡通画;别了,我的网虫;别了,我的喜 b、再也不是天天吵着妈妈讲故事的小女孩了;再也不是看见毛毛虫就吓破

胆的小女孩了;再也不是和同学吵架,吵输了就哭鼻子的小女孩了;再也不是考

试考差了就不敢回家的小女孩了。因为,我长大了!

c、看不完的,是书;听不完的,是唠叨;怕不完的是成绩单;做不完的,是各科作业。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二、引用

名言、俗语、小诗、歌曲一般脍炙人口。恰到好处的引用能渲染氛围,或引

人回味。

示例:昨夜月朗星稀,沉读不知疲倦,试问催我人,却道懒虫一个,知否知

否,读书趣味多多。——《那年我十六》(旧瓶换新酒,作者借用李清照的《如梦令》改编而成,活生生地再现了宿舍众

生相:有人读书寡味,恋床不起,有人痴迷于书,沉读过度。)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记/曾经最爱哭的

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那带着绵绵情思的 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同桌》 点评:一首情韵悠扬 的老歌,唤醒的岂止是你的回忆?

三、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既可以渲染气氛,又可以衬托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

果在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场景或情节描写,可为故事提供一个背景,将读者带到一个特定的氛围中,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像对话、琴声、风声、雷声等等,都可以用来开头,信手拈来,渲染氛围。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淋淋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的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永远的蝴蝶》)

朝阳出来了,湖水为它梳妆;新月上来了,群星为它做伴;春花开了,绿叶为它映衬;鸟儿鸣唱,蟋蟀为它拉琴„„天地万物都在向我们讲述着关爱的故事。? ——《关爱永远》

四、倒叙开头:即文章开头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写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以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你在他乡还好吗》)

“总也难忘那个小女孩,那个被我伤害过的极可爱的小女孩儿”(《深深的忏悔》)

“现在看来,那是一个很幼稚的行为,而当时,他确确实实是那样想的,那

样做的。”(《永远的帐单》)

?总是无法忘怀阿根廷那个被夕阳染得璀璨绚丽的傍晚。?(《老人与鸽子》)?假日到河滩上转转,看见许多孩子在放风筝。一根根长长的引线,一头系

在天上,一头系在地上。孩子同风筝都在天与地之间悠荡,连心也被悠荡得恍恍惚惚了,好象又回到了童年。?(《风筝畅想曲》)

五、悬念式开头: 开头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

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布局之美。

1、?她不停的朝候机室门口张望。飞机还有半个小时就要起飞,她希望出

现的人还没有出现。?(《礼物》)

2、?哐当’,一声巨响从隔壁邻居家传来,把全神贯注做作业的我吓了一

跳。之后又传来一阵撕肝裂肺的哭声。邻居家出了什么事了?我惊疑不定的想。(《邻居出事之后》)

3、?今天是周末,紧张了一周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我哼着小曲朝家中轻

快地走去。‘啪啪啪啪„„’一阵鞭炮声从村口传来,又有什么喜事?我加快了步子朝村口跑去。?(《一件喜事》)

六、开门见山

快速的切入主题。避免罗嗦,漫无边际。是最常见也最保险的开头方法。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魏巍《我的老师》

人们称好的文章的结尾为“豹尾”,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1、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

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2、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 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3、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一、是画龙点睛。以各种形式在文末点出本文中心的方法。

1、抒情式。如“老师,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走不出您的视野。感谢您的一

路呵护,一路鼓励!”(《感谢恩师》)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议论式。如“友善的微笑可以压倒一切,无论来自亲人还是陌生人,关键

在于真诚和友好。让我们以友善的微笑面对人生,面对生活,面对别人。那么,世界将会更美好。”(《友善的微笑》)

朋友之间就是这样,相交平平淡淡。但在你失落时,她会和你聊聊,为你消

除郁闷;在你痛苦时,她会真心帮你排遣;一起玩时,大家快乐无比;见面时,会有聊不完的话题;分别时,割舍不下的是浓浓的祝福„„真的觉得很幸福,因为有你。——《因为有你,我很幸福》

3、问句即在前文充分铺陈的基础上,用问句来收束全文,以表达感情,深

化中心。如《羚羊木雕》,又如《父亲》一文的结尾:

我知道,我是父亲的汗水泡大的。父亲,我该样才能表达出我对您永远的愧疚和爱戴呢?

4、人言式。即用文中人物自己的语言点题。如“又过了两年,他捧着中医学

院针灸的毕业证书来向我爸爸报喜,他没有高傲的情绪,仍旧很谦虚。当谈到他的成长经历时他这样说:‘黑暗中,我没有去捕捉那些东西,那些东西只会使我成为又瞎又聋的精神侏儒,而去探索真正的知识,学会自立的本领。现在的我已经很强大了,黑暗已彻底被我打败了。’”(《黑暗中的探索》)用主人公自己的话,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二、写景式

采用描写景物结尾,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

下无穷的韵味。

例如《雨季》的结尾:雨停了,阳光放射出他温柔的光芒,天空中出现了彩虹,犹如一座七彩的桥架在天宇,我心也变得纯洁、明净了。

天空中不知什么时候飞起了风筝,寂寞的鸟儿陪着他盘旋,不知这是不是天

堂的外公带给我的问候„„

爱是心中的蔷薇,永不败落。——《爱是心中的蔷薇》

三、借用名言俗语。借用名句既可以使文章简洁,又可以增添文采。可以直

接引用,也可以巧妙仿用。

马克〃 吐温说过,“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

就是宽容。”我怎么现在才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含义呢?也好在我现在终于懂了,也因此学会了笑对生活。——《我学会了笑对生活》

四、自然收束法。这种方法常用于记叙类的文章,操作方法是:随着事件的结束自然收尾。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干净利落,没有废话。如《紫藤萝瀑布》。又如《上帝的回答》一文是这样结尾的:

鬼沉默了,他不是无所不有,而是一无所有,亲情、友情、爱情„„统统随诚信而去。他,一个卑污的鬼魂,只能下地狱!“下地狱去吧!”上帝说完,飘然而去。又如《一堂有趣的科学课》: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五、首尾呼应法。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

语句。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 开头:善于战胜自己,这是我的长处。这个?自己?,是害怕困难缺少勇气 的自己,成功时很得意洋洋的自己。

结尾:善于战胜自己,这就是我的长处。困难前面不失掉信心,要有勇气战

胜之:成功时不趾高气扬,要看到缺点,保持冷静的头脑。——《战胜自己》

又如“那天,阳光好暖,好暖„„?(《那天,阳光好暖》)与开头的?一缕金

黄色的阳光从窗口斜射在桌子上,照在信封上,那天阳光好暖啊„„”呼应。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练笔:以《开在心灵深处的花朵》为题,拟一个开头和结尾: 优美文句摘抄

件难忘的事??

2、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硕果把秋天的门推开,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真诚把友谊的门推开。

3、冰心说道:“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

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4、日子总是像从指尖滑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落下。那些往日的忧愁和误伤,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下随波轻轻地逝去,而留下的欢乐和笑靥就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6、母爱是一本我终生无法读完的巨著;母爱是一片我永远也飞不出的天空。

7、当枯黄的秋叶随风摇曳时,深秋飘然而立校外,月光下,父亲的影子拉得很长,硕大的风衣将瘦骨嶙峋的父亲裹了进去,我心头一阵酸楚

8、人世间的真情就像一张大网,时刻温暖着人的心扉,就如妈妈的爱一样,永无止境。

9、月光清幽。淅沥的雨滴打在茅屋上,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密密地缝着游子的夹衣,忽然,一阵冷风挤进茅屋的窗隙,母亲似乎着凉,带着浓浓的倦意咳嗽了几声。我梦中惊醒,怔怔地看着灯下年迈的母亲„„

10、往事如歌,在人生的旅途中,尽管有过坎坷,有过遗憾,却没有失去青春的美丽。相信自己,希望总是有的,让我们记住那句话:错过了太阳,我不哭泣,否则,我将错过月亮和星辰。

优美文句摘抄

件难忘的事??

2、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硕果把秋天的门推开,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真诚把友谊的门推开。

3、冰心说道:“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

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4、日子总是像从指尖滑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落下。那些往日的忧愁和误伤,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下随波轻轻地逝去,而留下的欢乐和笑靥就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6、母爱是一本我终生无法读完的巨著;母爱是一片我永远也飞不出的天空。

7、当枯黄的秋叶随风摇曳时,深秋飘然而立校外,月光下,父亲的影子拉得很长,硕大的风衣将瘦骨嶙峋的父亲裹了进去,我心头一阵酸楚

8、人世间的真情就像一张大网,时刻温暖着人的心扉,就如妈妈的爱一样,永无止境。

9、月光清幽。淅沥的雨滴打在茅屋上,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密密地缝着游子的夹衣,忽然,一阵冷风挤进茅屋的窗隙,母亲似乎着凉,带着浓浓的倦意咳嗽了几声。我梦中惊醒,怔怔地看着灯下年迈的母亲??

10、往事如歌,在人生的旅途中,尽管有过坎坷,有过遗憾,却没有失去青春的美丽。相信自己,希望总是有的,让我们记住那句话:错过了太阳,我不哭泣,否则,我将错过月亮和星辰。

篇三:记叙文作文 亲情话题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

1、体会父母兄弟的至爱亲情

2、通过仿写练习,接受感情熏陶,做到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爱我社会

3、学会用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来叙事

4、学习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作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用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来叙事

教学难点 学习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作文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前准备

1、复习本单元几篇散文,体会真挚的感情

2、收集父爱母爱兄弟情深的名言名佳句

3、收集令你感动的亲情故事

3、请将你的亲人精彩的瞬间融入你的情感,写成一个感人的片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亲情歌曲《天下父母心》《父亲》《母亲》

《天下父母心》: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你们为抚养儿女遭了多少罪,头发白了不会再变黑,皱纹添了不会再消退; 起过多少早贪过多少黑,你们为培养儿女多少心力被操碎。眼睛花了走路已驼背,牙齿掉了说话常琐碎。常言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直到我们有了儿女才能真正地体会。最感动就是天下父母心,儿女长大要去飞,老人怕给添累赘。换一杯茶水,铺一下床被,问一问饭菜,合不合口味。父母如今到了这个年岁,健康长寿多少钱也买不回,常言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直到我们有了儿女才能真正地体会。最感动就是天下父母心,老人的健康长寿多少钱也买不回。

2、欣赏歌曲 《父亲》 刘和刚 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听听你的叮瞩,我接过了自信。凝望你的目光,我看到了爱心。有老有小你手里捧着笑声,再苦再累您脸上挂着温馨。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生活的苦涩有三分,你却持了十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3《母亲》 阎维文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 咱的妈 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啊,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

小结: 人生很多第一次是母亲帮我们完成的。我第一个看到的哟,是你的脸;我第一个熟悉的哟,是你的眼;我第一个贴着的哟,是你的胸口;我第一声听到的哟,是你的喊?? 我第一步走的路,是你把我搀;我第一次流下的泪水,是你为我擦干;我第一次穿的衣哟,是你为我连;我第一个听懂的称呼是你叫我铁蛋蛋?? 她是第一个抱我的女人,她是第一个亲我的女人,她是第一个听见我哭看见我笑的女人,她是第一个叫我宝贝的女人,她是一个我相信她说的承诺都会做到的女人,她是一个敢和我说会一直陪我直到她生命尽头的女人,她是不管我错对美丑都觉得我是最好最优秀的女人。——她就是我们的妈妈 我很欣赏这样的话:再瘦弱的母亲,也能抱起她的孩子。女人因为做 了母亲,而变得坚强勇敢。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水对鱼说:“我能感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4.(1)投影两首小诗 ①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②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提问这两首诗蕴含的感情?

二、激情导入: 亲情是朱自清父亲的背影; 亲情是木兰从军的故事;亲情是孟母三迁的佳话; 亲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针线;亲情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亲情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亲情是?? 亲情,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是恒久不变的情感。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的丝绸,细腻光滑?? 这节课我们一起话亲情,唱亲情,写亲情!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三、说亲情

1、说亲情你能说出一些歌颂亲情的名言佳句吗?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母亲有如光辉灿烂的朝阳。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可怜天下父母心。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乌鸦认为自己的孩子最优秀。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 空下的绿荫?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 你的怀里。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父母是守望的天使,一直用他们的翅膀守护着孩子,即使翅膀僵硬也不肯放 下。(三毛)

2、说一说你知道的感人的亲情故事

①有一屠夫以杀牛卖肉为生,一次他像往常一样,要宰杀一头牛。尽管这头牛眼中泪流不断,他还是要宰杀。突然,这头牛跪下了!在屠夫杀牛生涯中,还从未见过下跪的牛。可是,屠夫还是无情地把刀伸向了牛的脖子,顿时,大股的鲜血喷流而出......紧接着,屠夫开膛破肚,取牛的内脏。“咣当”??屠夫的刀落地了,只见划开的牛肚子里,有一头裹着胎盘的小牛!屠夫流泪了,想到刚才牛为什么向他下跪,这...这...这是生命的跪拜!屠夫把这母子埋在了一棵大树下,之后他默默地对着它们母子跪了很久很久!3说说你的亲人做过令你感动的事情吗?你能用饱蘸激情的文字写几句感激你亲人的话吗? ①爸爸,您的头发因我而白,您的皱纹因我而深;您的脊背因我而弯曲;我的生活因你而精彩!如有来生,我还想做你的女儿,享受您的爱!爸爸,你宽阔的胸怀是女儿永远的避风港。

②我永远忘不了父亲曾送别我的那一幕。父亲光着一双枯瘦的脚,拉着沉重的板车,车上满载着父母的田地里出产的大米,父母亲手养大的鸡鸭??父亲吃力地踩着坑洼不平的砖路,一步一步踩着女儿的心坎??听到汽车喇叭声,父亲拉着车小跑起来,生怕我错过了那班车。泪眼中,我看见父亲苍老的脊背早己弯成了一把弓,唯有昏花的老眼流露出的对女儿的爱从未改变!父亲啊!您的爱让我隔着严冬也能感觉春天的心跳呀!

③我想起我那远在他乡瘫痪在床的可怜的母亲,她一生辛劳,像一只舞倦的蝴蝶,再也无力挥动她疲惫的双翅。母亲浑浊的老眼,写满沧桑的脸,不再挺拔的腰身,她那满头的白发,让人想起沙滩上没有飞尽的芦花,高山上没有融化的积雪,可她的心却是我永远的天堂,她的爱似绵绵秋阳,照得我的心辽阔无疆,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她心中的版图。我想对母亲说:“母亲,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您才是我灵魂的安顿!”

四、下水文

教者下水作文欣赏 导语: 亲情有时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亲情更是母亲灼灼的泪水,柔情的呼唤,和温暖舒适的怀抱?? 爱你的亲人吧,他们为你付出的,你永远也不知道有多少。岁月会让人丢失很多东西,唯独对于亲人的思念没有变!①哪些片段写得令你感动?为什么? ②写法有哪些值得你借鉴?

《 父亲回来了》

六、结束语

亲情是成长的摇篮,在她的哺育下,你才能健康成长;亲情是力量的源泉,在她的浇灌下,你才能茁壮成长;亲情是灵魂的圣火,在她的照耀下,你才能事业有成;亲情是治疗伤痛的灵药,在她的抚慰下,你才能百痛全消。鸟儿需要蓝天显示雄姿,蜘蛛需要编网横行天下,而人需要亲情来维系一生。感恩是心灵健康的表现,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你就是给他一轮太阳他也不会感到温暖。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书写我们的亲情。

七、作文练习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作文。注意:使用多种表达方式,用朴实的语言叙写最真实的感情。

作文题目:

亲情,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的丝绸,细腻光滑„„ 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长者对幼者的疼爱„„ 请以亲情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亲情,顾名思义是“亲人的情义”,它与友情、爱情、乡情、师生情、同志情、爱国情等是有区别的。在审题时,应注意分清,不能混淆。

在选材上,应注意着重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可写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亲戚之间的或亲人之间的生活经历,情感波折,动人故事,感人真情。写作时应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情感积蓄,而不能一味地叙述或编造别人的故事。有些同学,自己明明生活在江南水乡,却偏偏要写山沟里山娃子山妹子的生活;自己明明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却硬要编南方都市里打工妹打工仔的故事:由于缺少较深厚的文学功底,文字驾驭能力也不太强,尽管写的是亲情,但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矫揉造作,虚假不真实,造成的后果就是不能感动上帝——读者,作为考试作文怎么可能得高分呢?

在立意上,可以写褒扬亲情,因为拥有亲情;可以写渴望亲情,因为失去亲情;可以写呼唤亲情,因为亲情被遗忘;可以写正视亲情,因为亲情被践踏;当然,如果有较深的文学功底,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的话,还可以另辟蹊径,颂扬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人间真情,但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提配自己不能远离或偏离“亲情”这个话题。

投影训练目标 ①学会用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来叙事

②学习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作文

篇四:记叙文写作 高一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具体地说,它是借助叙述、描写、抒情等手段记叙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及其发展过程,用以表现作者的思想、抒发作者某种感情的文章

记叙文分类:1、以写人为主2、以记事为主3、以写景或状物为主 主要表达方式:记叙、描写,适当议论、抒情 基本要求:

(一)写人记事要交待清楚记叙的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的六要素。这六个要素在每一篇文章中不一定都要具备,而且表现形式也可以灵活多变,根据实际情况在文章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回答出来。

(二)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

(三)根据中心确定详略

(四)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二)内容并列式(比较常见的模式,也可称“橱窗展览式”)

首段,概括性开头,直接入题。→二段,并列内容段a→三段,并列内容段b→四段,并列内容段c→五段,并列内容段d→„„→尾段,抒情、议论,照应开头。

【例文借鉴】 拒绝平庸(2011年江苏考生)

奋笔疾书,我是一名平庸的考生。似乎是铁的事实,高考是我们走出平庸的一个跳板。

一、五只粽子

昨天是端午节。清晨,碎碎的晨光落了一地。我睁着惺忪的睡眼,一切都是那么地美好。

伴着淡淡的清香,妈妈为我准备了早餐——五只粽子。我狼吞虎咽,吃了四个,实在吃不下了。“赶紧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吼道。“我吃不下了。”我打着饱嗝。

“吃不下也要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边说边强迫我,“你不知道,吃五个粽子就意味着五门高中。” 原来因为“粽”与“中”谐音。

可怜的屈原啊,您大概不会想到原本为了纪念您的粽子却成了我们的文化“吉祥物”吧?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

二、一只鸽子

中午,没有喧闹,没有汽笛,很安静。但是,妈妈谋杀了和平!

妈妈买了一只鸽子,准备给我炖汤喝。妈妈说她听别人讲,高考前吃鸽子有好处。

可怜的鸽子,你是否是那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使者;你是否正浴着夕阳的余晖在广场上悠闲散步觅食;你是否是那只“咕咕”起飞向往绿色与和平的鸽子呢?

可怜的“天然之子”鸽子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还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要怪,你就怪那些乱造谣言、糟蹋绿色的人吧。

三、一棵树

傍晚时分,金色的夕阳给校园镀上一层金辉。

看完了考场,我正欲回家,路过一棵树,但这并不是普通的树,这里香火萦绕,这是一棵“神树”。妈妈硬是拉着我烧上一炷香。我毕恭毕敬,生怕打扰它的清梦。

亲爱的树啊,你既不是佛祖参悟众生的菩提,你也与佛道没有任何关系。我赞美你的绿荫,赞美你的清新,但你需要的只是平凡地生长、只是一块可以扎根的寻常土地,你是否“承载”了太多?

亲爱的树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来拒绝我的平庸呢。因为平庸,我们拒绝平庸;但如此“拒绝”,我们是否真的不平庸了? [评析]本文独树一臶,构思精巧。作者从文化、生态、人生负载三个角度,选取三个片断,既相对独立,又一脉相连,紧扣“拒绝平庸”的主题,或叙或议,叙议结合,在看似“平庸”中“拒绝平庸”,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机智与胆识。

一、记叙文写作模式

(一)层层深入式(最常见的模式)

首段,开门见山入题;→二段,概括事件;→三段,时间开始→四段,事件发展;→五段,事件高潮;→„„→尾段,照应开头。

【例文借鉴】五块钱成交

警察局拍卖脚踏车,出现了一个离奇的场面。

由于警察局寻回的失物往往无人认领,或者物主提出证据后又放弃不要,因此,警察局的贮物室里收藏的物品真是琳琅满目,令人惊奇。那里有各式各样的东西:照相机、立体声扬声器、电视机,工具箱和汽车收音机等。这些无人认领的东西,每年一次以拍卖方式出售,去年密苏里州堪萨斯市警察局的拍卖中,就有大批的脚踏车出售。

第一辆脚踏车开始竞投,拍卖员问谁愿意带头出价时,站在最前面的一个男孩说:“5块钱。”这个小男孩大约只有10岁,或12岁。“已经有人出五块钱”,你出十块好吗?好,十块,谁出十五块?”叫价持续下去,拍卖员回头看一下前边那个小男孩,可他没还价。稍后,轮到另一辆脚踏车开投。那男孩又出5块钱,但不再加价。跟着几辆脚踏车也是这样叫价出售。那男孩每次总是出价五块钱,从不多加,不过,五块钱的确太少。那些脚踏车都卖到35或40块钱,有的甚至一百出头。

暂停休息时,拍卖员问那男孩为什么让那些上好的脚踏车给人家买去,而不出较高价竞争。男孩说,他只有5块钱。拍卖恢复了:还有照相机,收音机和更多脚踏车要卖出。那男孩还是给每辆脚踏车出5块钱,而每一辆总有人出价比他高出很多。现在,聚集的观众开始注意到那个首先出价的男孩,他们开始察觉到会有什么结果。

经过漫长的一个半小时后,拍卖快要结束了。但是还剩下一辆脚踏车,而且是非常棒的一辆,车身光亮如新,有10个排档,69厘米车轮,双位手煞车,杠式变速器和一套电动灯光装置。拍卖员问:“有谁出价吗?”这时,站在最前面,几乎已失去希望的小男孩轻声地再说一遍:“5块钱”。拍卖员停止唱价。只是停下来站在那里。观众也静坐着默不作声。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喊出第二个价。直到拍卖员说:“成交!5块钱卖那个穿短裤和球鞋的小伙子。”观众于是纷纷鼓掌。

那小男孩拿出握在汗湿拳头里揉皱的五块钱钞票,买了那辆无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脚踏车时,他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美丽的光辉。[评析] 这种层层深入式,有时间先后,是一环套一环,直到你的感情不由自主地陷进去,为他欢喜为他忧。1

(三)引人深思式(也可称“领悟式”)

领悟就是对所叙写的人、事、景、物有深刻的感受,进而从中悟出深刻的道理。首段,以议论或引用名言开头→二段,叙述事件发生、发展→三段,详写核心部分→ 四段,→第五,阐述事理,抒发感想。→„„→尾段,照应开头或引申 【例文借鉴】 这也是课堂

别以为只有坐在教室里,听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课,那才是课堂,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课堂。

那天早上,我应朋友之邀到他家中做客。朋友家中养了一只威猛的大黑狗,那狗膘肥体壮,差不多有

一米多长,朋友躺在沙发上,并示意我坐下。没料到,我刚坐下,那狗便对我“汪汪”狂吠起来。朋友见我有些惊慌,便对那狗喊了几嗓子:“趴下,这是我朋友,不准叫!”那狗瞪了我一眼,“呜——呜”哼了几声,便不做声了。朋友安慰我:“别管那笨狗,我们说我们的。”

我与朋友谈得很投机。那狗也趴在朋友身边,时不时蹭蹭主人的脚,还做出一些怪动作,逗得朋友哈哈大笑。朋友一时兴起,对那狗喊道“趴下”、“打滚”,那狗不厌其烦的一会儿趴下,一会儿打滚。我看着有趣,走近那狗,冲它喊到:“打滚。”那狗动也不动,理也不理,我又喊了几遍,它还是无动于衷。我急了,走上前去用力拍拍它的头:“趴下。”那狗不但不听,反而冷不丁咬了我一口。

我又气又恼:“死狗,我和你主人都是人,怎么听他的不听我的呢?”朋友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便随手从桌子上递给我一盘火腿肠,让我再试一试。我将火腿肠在那狗头上晃了晃,那狗“呼”的一下爬起来,我拿起一小片火腿肠在狗鼻子前晃了晃,高声喊道“打滚”,那狗看看我,又看看那火腿肠,咽了咽口水,乖乖在地上打了一个滚。我笑了,朋友也在一旁哈哈大笑。我又拿了几片火腿肠喂那狗,结果,那狗温顺地蹭蹭我的腿,在地上连打了好几个滚。朋友笑得更开心了,我却一下子觉得索然无味。我把火腿肠全部倒在地上,那狗一下子扑过来舔舔我的手,然后摇头晃脑吃起来。我坐在沙发上,看朋友那开心的样子也笑了笑,但我心里却是酸酸的。

我明白了,那狗对我态度的转变原来都是因了那盘火腿肠。可悲啊!区区几片火腿,就让原本凶猛的狗丧失了骨气,对人类百般谄媚起来。也许有人会说:“宠物嘛,总会有那么一点点的„„”是啊,没有骨气的支撑,再凶猛、再强壮的狗也只配给我们当宠物。

狗是如此,人也一样。看看我们周围,不乏像狗一样活着的人,他们为了金钱、权力,不惜以骨气为代价向自己的主子摇尾乞怜,对主子的话唯命是从,他们哪里知道,“骨气”是多少金钱、多大的权力都换不来的啊!一个没有骨气的人,就只能永远趴在地上,做别人的奴隶。

离开朋友家的时候,那大黑狗摇头摆尾送我到门边,我拍拍它的头,心中充满了怜悯和惆怅,说实在的,我挺感谢朋友和眼前这只大黑狗,朋友的家就是一个大课堂,狗就是一本无字的教科书,它给我上了既生动形象、又深刻难忘的一课。

出,不论是高,还是低,只要在生命的蓝天里飞到极至,便是最好。

也许你是青石墙下那凋落的向日葵花瓣,但你接受了自然的感动,便会发出灼灼的生命光焰;也许你是干荷叶上的小蚂蚁,眺望着天上的白云,但既接受了生命的感动,就能负起几倍身体重量的担子!

感动于爱你的人,给你爱的人感动,你的生命将会是绚丽的火花,平凡而美丽。[评析]本文前四段为并列记叙的四个“扇面”层次,后三小段为感慨总结的“扇轴”层次,即前面写几个并列记叙段,最后来个结尾的议论抒情段,易于行文。

(五)首尾呼应式:

开头:现实→主体:回忆→结尾:现实

【例文借鉴】 两本小学课本

一天,我收拾屋子,找出两本布满尘土的小学课本。女友说,还不扔了?我抚摩着书半晌没说话。

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苗家妇女。家乡有种风俗,一个女人在逝去时,口里必须含银(或金)才能入土为安。所以在贫困人家,积攒块小小的银饰便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那一年,妈妈起早摸黑喂了两口猪,终于置了一对银手镯。

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妈妈时常进城给我送些吃的。她知道我复习忙,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有一天,妈妈去了不久又回来,拉我到僻静处:“伢,我替你买了两本考大学的书。”“什么?”我心里咯噔一下。常听人说学校外面时常有人用假书、假资料蒙骗那些来自山区一字不识的家长。“人家说,只要用这书,考大学包中。”“哪来的钱?”“镯子换的。”

我抢过书,撕去包装,一阵巨大的绝望顿时袭上心头:两本小学课本竟然就骗走了妈妈的镯子!“伢,行吧?”

望着满怀期望的母亲,我强压下泪水和屈辱:“行,妈,行的!”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妈妈高兴极了,说是两个镯子花得值。她甚至想找卖给她书的人道谢!“你妈后来知道真相了吗?”女友问。“没有。我永远都不会让她知道。”

(四)扇屏展开式(也可称“扇屏式”,最后一段是扇轴)

首段,表现中心并列段a→二段,表现中心并列段b→三段,表现中心并列段c→ 四段,表现中心并列段d→五段,„„→尾段,总结中心、揭示哲理等。【例文借鉴】平凡的感动

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窗子,叫醒沉睡的我。呵!阳光满室。房间里的一切都被温暖的金色拥抱,悦耳的鸟鸣已在屋中流响。没想到,在经历了一夜的苦雨孤灯,阳光竟不期而至。小小的感动在心中流淌,我听到露珠升华的微笑。

黄昏,枯叶悠悠从树上飘落,天边的余辉还未散去,云且留驻,我要躲进白云深处,逃避那一点一滴如桂花般闲落的忧伤,似乎没有理由,却又难以驱散。叮咚的铃声忽地送来朋友来信,亲切的话语,温柔的慰安,竟让干涸的眼泪流出,那份感动已刻在不泯的三生石上,永远铭记。

夜凉如水,仰望星空,遥遥相对。寂寞的云影伴着孤独的月亮跳起天音的共舞,手中的笔渐渐冰凉。蓦然抬头,桌角竟多了杯热腾腾的茶;当冰凉的手指触到温暖的杯壁,那小小的热量所带来的感动,已将心灵的坚冰融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愧朽的母爱所拥有的感动将传承永世。

当我不断接受着来自自然、友情、亲情的恩赐,我也尽力地为我身边的人带来感动。朋友生日,一个亲手编制的中国结,使我们的心紧紧结在一起;母亲节,一束问候的康乃馨,让刚强的母亲眼里有了潮湿;面对跌倒在地的同学,“爬起来再走”,让伙伴坚强地重新屹立„„

不要小看这些平凡的感动,它是生活中希望的源泉;不要在乎生命中的缺少辉煌,人生的境界在于付 2

二、记叙文的整体结构

开头:引出故事(凤头)

结构主体:叙述情节(细节描写)(猪肚)

结尾:点题(抒情或议论)(豹尾)

(一)开 头:交待物象,引出故事(开头怎么写?)1·开门见山,开篇点题

文章开头直接扣住文章内容,概括了文章内容,使人一见即明。例①:《金岳霖先生》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 开篇点题,一个“趣”字高度概括了金岳霖先生特点。以下对金岳霖先生的叙述,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2·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无论是狂风骤雨,还是风和日丽;无论是萧条冷落,还是繁荣昌盛,都犹如烘云托月一般有力地突出中心。例②: 《祝福》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

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旧历年前的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给人一种压抑凝重的感觉,为后文祥林嫂的死作了铺垫。3·出奇制胜,吸引读者

为了突出中心或一开始就抓住读者,有的文章往往把故事情节最精彩或最能揭示中心的地方放到文章的开头,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例③:《祝福》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 由祥林嫂之死起笔,开篇设悬:用途蹊跷,吸引读者关注。直到故事结束,解开悬念。使文章写得有张有弛,摇曳多姿,始终紧紧吸引着读者。

例文:一地梨花(高考优秀作文)

当岁月流转与时光轮回都无迹可寻时,你蓦然回首,会发现有一样东西 藏在时光长剧的背后。(设置悬念)

这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一个除了两脚泥巴,除了做生意总亏本,除了训斥我的虚荣而只有一种品质的他。

父亲这时候正在做什么呢?是在梨花树下闭目养神吗?梨树„„(欲言又止的笔调,引出动情点)家里庭院的梨树,高不过数尺,叶疏花迟,可这丝毫不影响父亲对它的喜爱。所以这梨树依然能顽强地长着。前几年父亲承包了果园,春天那会儿,满山遍野的梨树、果树都开着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梨树最多,父亲整天泡在园子里费尽心思。(细腻的描写为抒情铺垫)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谁想到快到手的钱又叫财神给夺回去了:虫子在梨皮里直钻到梨核,整个梨表面讨人喜欢,可实际上„„有人劝父亲,不是同那客户签了合同了吗?你用纸袋一包,然后„„父亲的脸沉下去了。(叙述急转直下,尴尬的状况让父亲陷入二难境地,父亲究竟如何选择,读者拭目以待)那些日子家里正难捱(转入舒缓的插叙,为父亲的选择增加难度):我在城里上学家里要花钱,哥的婚事也快要办了。这一切使父亲茫然不知所措。我看得见父亲额头上那牢刻着的惨淡,眉毛似乎塌了下来,压得眼窝都深陷进去。父亲没有抽烟喝酒的习惯,整日在台阶前坐着,望着满山的梨树发呆。(铺叙父亲在诚信与利益选择面前的痛苦,描述中饱含怜爱之情)

母亲怕他钻不出牛角尖,背着父亲把梨转手了不少。可纸里怎包得住火。于是,有一天该发生的终于发生了。声音从断断续续到高高低低,继而咒骂,哭诉,沉默。没几天,父亲把一个人领进屋里,把几千块钱摊到桌子上说,兄弟,这钱你拿走,算是赔偿,卖不了的,我拉回来„„(笔触简练,了了几笔交待了一系列事情,其中蕴含的情与爱,留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

我的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在生意场上从来没有痛痛快快地赚过大钱。他埋怨自己文化低;邻里说他讲信用讲得过了头。在农家的饭桌上,父亲与我面对时,我只有低头扒饭的份。他看不起我说话不算数,诸如和人约好时间却总迟到等等。我不愿承认,但我在改。所以,我更喜欢观看他的背影,没有拘束且让人由无有想到无限去,把这诚信在无际的时间空间中舒展来回。(通过对父亲的追述,渲染了父亲诚信的可贵品质)

梨花谢了春红,太匆匆。都说落尽梨花春又了。可因了父亲的诚信我却说零落的梨花,飞珠碎玉,它盈盈而生着这个老农民品质的光泽即使零落成泥,哪怕碾作灰烬,它也香如故!念情悠悠啊,我的一地梨花„„(强烈的抒情,表现了对父亲诚信品格的赞美)

【评析】这是一篇文采飞扬,饱含挚情的考场作文。作者从真挚的情感出发,抒真情,写实境,极力渲染父亲的优秀品格:诚与信。文章开篇设悬,出奇制胜,吸引读者然后层层铺垫,通过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叙 3 述描写,流露出的对父亲的敬爱深情,打动了读者,使之产生了共鸣。(二)主 体 1·构思巧妙,悬念叠生

根据中心需要,巧设悬念,使文章情节发展曲折多姿,富有波澜,达到极好的艺术效果。例④: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环境)→ a(苏艾和琼珊同租)→ b(琼珊病危)→ c(老贝尔曼画常春藤叶)→ d(琼珊病愈)→ e(老贝尔曼病亡)→(抒情点题)本文通过对材料的巧妙安排,使得文章回环曲折,引人入胜。例文:

抛妻弃子之谜(2003全国卷

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富贵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

这富贵村,虽然名为富贵,但其实是一片山旮旯里的穷乡僻壤,偶尔飞出一两个金凤凰,萧顺就是一个。去年刚刚医科毕业的他正在城里医院里履行着天职。家里有一老母,还有一个快要生娃的妻子,她们并不知道萧顺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因为这山村实在是太闭塞了,惟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那一月才来一次的邮差。

往年,萧顺都会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寄信回家,这样,婆媳俩就会在端午节前收到他的信,为他将要回家作准备。可是今年有些反常,离端午节只有两天了,萧顺的信还没到,婆媳俩倒没怎么担心,心想也许他忙,就忘了写信,反正过节一定会回来,按往年一样准备就是了。

端午节转眼就到了,村长按惯例用挨家挨户集来的钱买了一串长长的鞭炮,放得震天响。按他们那里的风俗,每户的男丁都要跪在离鞭炮4米的圈子里,然后祈福。可人们发现,萧顺没来,于是村长又派人去请。萧顺的老母亲说,萧顺没回来。„然后,全村的男丁都知道了,萧顺没回家。然后,全村的女人都知道了,萧顺端午节没回家!在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穷山村里,女人们开始用她们独特的传播方式,生动地演绎着这个“号外”。现在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萧顺这个假冒的孝子,抛妻弃子,在城里一个人风流快活,还包养了一个二奶!萧家婆媳整日闭门不出。媳妇本来挺相信丈夫的,可听传言说得那么有板有眼,就挺着大肚子,整日以泪洗面。她将信将疑,只有萧顺的妈始终坚信儿子不会如此,她始终以坚定的口吻劝慰媳妇:顺子不会的,他不会的!一日,婆婆听到门外又有村妇在谈论自己的儿子,她不顾媳妇的劝阻,毅然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到门口,打开门,只说了一句话:顺子不会的,他不会的!话音末落,萧顺站在了老母的面前!原来,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萧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事情一结束就匆匆往家赶,所以耽搁了,于是,女人们开始说:萧顺真孝顺!媳妇开始说:他是我丈夫。婆婆仍然说:他不会做那种事!【评析】本文层层设悬,谜团丛生,情节一波三折,直至文末才亮出谜底,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构思艺术。2·围绕中心,循序排列 ⑪时间顺序 例⑤《:雪地里的红棉袄》:a(30年前,我8岁。)→ b(我20年前,我18岁。)→ c(现在,我38岁)→ d(到写这篇文字,我与嫂子最末的相见,是去年春节)→(抒情点题)雪地里的红棉袄(烟台作家 高吉波)

母亲不在了,一群孩子挤在父亲的脊背上,讨吃求穿,日月十分凄惶。

一个好心的媒人看着可怜,说家里没有女人,日子少光彩。于是,在那个青黄不接的春天,我大哥牵着一头瘦毛驴驮回了我的嫂子。她年长我15岁,嫁来时,驴屁股上绑着两袋玉米,哥说是嫂子用彩礼钱换的。

大约是那年冬天吧,嫂子生了孩子。有一回,大哥趁嫂子不在,悄悄端给我一碗小米粥。嫂子回来时,我已舔净了留在嘴角的米粒。嫂子借故支走大哥,说锅里有碗 米饭,留给我的,里面掩着两个鸡蛋。我没喝,也没吃。

我跑到河里,破冰给侄女洗尿布。

“阿九,你太小,洗不净。”嫂子赶来,抱我到河边。她把我红肿的小手拉到她的怀里暖和,然后摸出两个鸡蛋,“还热,吃吧。”

那天,风大,雪大。嫂子穿着红棉袄,在雪地里像一团火焰。嫂子给我剃个新头,然后背着行李送我到小镇的车站上。“阿九,咱家你出息,外出读书要学会自己疼自己。”她说。

那天,风大,雪大,隔着车窗,嫂子跑着向我招手。我觉得是一团火焰在雪地里跳跃,尽管她穿的棉袄是蓝色的。

父亲和大哥相继随我母亲去了。

他们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都是给嫂子的:真有来世,我变把椅子,让你坐着歇歇。到写这篇文字,我与嫂子最末的相见,是去年春节携妻带小回老家去。

那天,风很大,雪很大。透过玻璃,我看见嫂子从屋外抱着柴草进来给我烧坑,我觉得雪地里有一团火焰永不熄灭。虽然她穿的棉袄是黑色的。

“阿九,你腰疼是不是熬夜坐得时间太长?”她说:“都这岁数了,还不会自己疼自己。”

我没有说话,我盯着嫂子久看,我突然发现她眼睛已深陷下去,像一眼枯井,而且头发竟也全白。但那一刻我跟30年前一样想:嫂子其实是最美的。

后来,我在日记里写过这样的话:嫂子是弓,我们是箭,弓因箭而弯。我们”,自然也含着我的侄女,她现在美国攻读博士。

【评析】作者以时间为序,通过“我”的年龄变化逐步展示了生活的磨难使嫂子发生的变化,嫂子的红棉袄的颜色由红而蓝而黑,表现了嫂子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使得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⑫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移为序

以这种顺序为序,使得文章脉络清晰,层次井然。例⑥:《老山界》

a(下午)山沟→ b(傍晚)路旁瑶民家→ c(天黑)山脚往上→ d(夜里)山腰→ e(半夜)山腰→ f(黎明以前)上山路上→ g(黎明以后)上山路上十h(下午两点)山顶和下山路上。⑬感情变化为序 例⑦:《荔枝蜜》

我对蜜蜂:a讨厌→b喜欢 → c赞美→ d变蜂→(抒情点题)。

作者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对蜜蜂的认识不断加深,以至由物及人,热情讴歌 4 了人们的奉献精神。⑭围绕中心,多方选材 例⑧:《金岳霖先生》

a(样子有点怪)+b(特别的提问)+ c(认真的听答)+d(幽默的答问)+e讲座时捉跳蚤玩)+f(和斗鸡同桌进餐)+?? 为了表现金岳霖先生的有趣,文章选取了他教学与生活的八个片段,从而大大丰满了人物形象。例文: 芬香永存

那轻轻摇摆的柳絮像是你飘逸的长发;那闪闪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边的一抹红霞像是你温柔的唇;那霏霏的细雨像是女儿对妈妈您无尽的思念。

把家具擦得闪闪发亮。一切都像您从前为家里做的一样,就像您从未离开;以前您爱唠叨我乱放东西,说女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坏习惯,得改掉。每次我总是向你嘟起嘴巴,撒娇说有妈在我怕什么。您在世的时候我怎么也没办法改掉这坏习惯,总爱依赖您,现在您走了,我居然就把这坏习惯改掉了,要是您看到我变得这么乖,该有多高兴啊,是吗,妈?我真的很希望您能听到,为了纪念您我改掉了。

妈,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为了纪念您,我对妹妹就像您从前待她那样温柔,我时常检查妹妹的作业、考勤情况等,您放心好了,妹妹也很听话,我们都长大了,不会像以前那样总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吵嘴惹您心烦,也许您不知道,连邻家的九大娘都四处夸我们两姐妹听话懂事,还说要她的二狗娃以我俩为榜样别再老跟他小弟打架。妈,您听到了吗?为了纪念您,我变得更像姐姐。

—————您那假小子似的女儿决定把头发留长,留得长长的,像您当年一样。走在村里,他们都说这孩子越看越像她妈呀。妈,以前您总怪我把头发剪得那么短,说一点儿女孩子的味都没有,叫我把头发留长,我死活不肯,总说往后一点再说。现在我的头发长了,真的很长了,而妈妈您却不再在身边,您却看不到了。妈,我多想您能看到。为了纪念您,我把头发留长。

妈妈,您走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样的活儿。我把家布置得跟您生前一样,妈妈您知道吗,是为了更好地纪念您。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谈举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女儿的心上。我愿意相信灵魂的存在,那样,妈妈您就会知道女儿用了这些特殊的方式来纪念您。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儿却只能做这些小事来纪念您,愿妈妈安息。(三)结尾 1·画龙点睛,揭示主题

在叙事的基础上进行的议论、抒情,使得文章感情得到升华,主题得到深化。

例⑨:《老王》文章结尾,“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突出了中心。例文: 父亲的布鞋(甘肃省高考优秀作文)

父亲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白底黑帮,宽宽大大,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刺眼,格外落伍。我曾经笑着问父亲:“你现在已经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了,怎么还穿这么土的鞋子?” 父亲微笑了许久,没有说一句话。

父亲曾经对我说:“孩子,你别以为现在咱们有钱了,可咱的血管里流的是农村人的血,咱的骨子里要有农村人的那份质朴和忠厚。”

我听着父亲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父亲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没有好衣服穿,还吃不饱肚子,但是父亲学习很刻苦,肯下功夫,老在班里拿第一名。

在贫困的威胁下,许多孩子都辍学回家去放羊,但父亲的父亲,我的爷爷,一个老实却又坚毅的庄稼人,咬着牙说:“再苦再穷,也要让娃儿上学。”

就这样,爷爷用他宽阔的肩膀和晶莹的汗滴硬是供父亲读完了初中,而家里也因此穷得丁当作响了。父亲,以他农村孩子的吃苦耐劳和憨厚聪明,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县重点高中。而此时的爷爷心头却升起了一片愁云:“娃儿这么争气,可到县城上学的学费从哪里来?”

爷爷在炕头辗转反侧,他愁了一晚上也没愁出个结果。第二天早上,爷爷沉着脸对父亲说:“今天早晨你跟我去割麦”。懂事的父亲眨了眨眼睛,像明白了什么,二话没说拎起镰刀就跟在爷爷身后迈出了院门。可当爷爷迈出门槛后,不由愣住了,父亲也楞住了———全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站在门外,有的手里拎着半截米袋,有的提着一只瘦鸡,有的捏着几张破损并且沾满汗渍的钞票,有的托着几件陈旧却干净的衣服„„。村长四爷爷微微笑着说:“咱们村上风水好,出秀才,小三子(父亲的小名)替咱村露了一回脸,咱脸上光彩„„大家伙儿来送送娃儿„„ ”

眼泪顺着爷爷脸上的皱纹滑了下来,爷爷对父亲大吼一声:“给大伙儿跪下„„ ” 父亲“嗵”的一声,双膝跪在了泥土地上„„

父亲后来对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都穿着布底鞋吗?那天我走的时候,村里四奶奶塞给我一双布鞋说:?小三子啊,这年头大伙儿都困难是实情,可人活一辈子,不能老想着自个儿,还要多替别人想想,谁家没有个难处啊?你四奶奶我活到这把老骨头,就盼着子孙后辈能出个人才,将来做个大官,让咱村子所有人都能吃饱饭,孩子们都能念上书。?后来我上了大学,见了世面,可每当我面对城里灯红酒绿的世界时,我就想到当年全村人送我的情景,人活着得有良心,人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

看着父亲眼角闪光的泪珠,我忽然明白了父亲当年大学毕业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的原因:人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

【评析】这位考生写了一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父亲当年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致富以后,成了“响当当的大人物”,但他“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其目的就是不忘根本,(那一段吸魂摄魄的细节)“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本文构思新颖,语言流畅。卒章显志;“人不能光活自己”,奏响了全文的最强音。2·戛然而止,回味无穷

很多小说结尾一般都定格在一个特写镜头上,言虽止而意犹存。例⑩:《边城》

结尾: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边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

这幅画面,将给读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刻画出一个情窦初开的山村少女对美好爱情的憧憬,给人以诗一般的回味与回忆„„

三、叙事记叙文

叙事记叙文就是要通过记叙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明一个生活道理,或表达一种思想感情,或留给读者一种启迪、一种感觉。

(一)写叙事的记叙文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围绕中心,重点突出。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一篇文章无论写一件事或几件事,都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写一件事自不必说,写几件事的情况尤其应注意,这几件事不一定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事情也不一定是同一个人或同一些人所做,但这些事应该有内在联系,共同说明一个道理,为一个中心服务。

3、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5

4、要安排好行文的顺序。

(二)怎样写好叙事记叙文

1、悬念法:“悬念”就是提出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和兴奋,急欲解除心头之念。设置悬念时要注意:

(1)制造悬念的目的是有利于事件的展开、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表达,自然合理,不可滥用。

(2)制造悬念,要不着痕迹,切合情理,切不可故弄玄虚,否则会弄巧成拙;要适时释“悬”,解开悬念既不能过于匆忙、简单,又不能枝蔓横生,致使读者眼花缭乱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例文一: 魂

听老人讲,人是有魂的。但我不信世界上会有什么魂儿。可最近我却看到了。

我乘坐的火车呼啸着开出了石家庄市。车厢里人挨人,人挤人,满满登登。

刚上车的一个小伙子,看到一个座位上放着本又脏又破名叫《野女艳史》的书,抄起来,扔到茶几上,旁若无人地坐下。

邻座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说:“对号入座,这儿有人。”

那小伙子跟一瞪,鼻子一抽,脸上肌肉一抖,怪怕人地望着对面座位上的一位穿红上衣的十来岁的小姑娘,问:“是吗?”

小姑娘点点头说:“是。那也是一位大哥哥,他好像是去打开水了。”

话音刚落,那打水去的精壮的小伙了已经回来了,他凶煞地吼道:“狗杂种,滚起来!” 坐着的小伙子连头也不抬,一只手在裤兜里摆弄着,那分明是一把匕旨。一会儿,他眼睛往上一翻,说:“少犯嘎!老子有票。座空着,就要坐,坐定了!”

火车的轰鸣声夹杂着不堪入耳的争吵与漫骂,像冰水一样灌入耳中,让人肌寒血凝,连心都凉了。我暗自想,假如人有魂儿的话,那有些人大概仅只有一个躯壳了。

四只手揪巴在一起,一场厮打迫在眉睫。没有人劝,也没有人去拉。

忽然,那个穿红色上衣的小姑娘站起来,眨眨有着双眼皮的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声儿像银铃似地说。“别打架啦!我要下车了。你们过来一个人坐这儿吧。”

四只手松开了。一个小伙子坐到小姑娘让出的座位上。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才把目光集中到那小姑娘身上。她那胖乎乎的白净净的,好看的脸刹那间红了,红得跟苹果似的。她抿抿嘴,甩了一下脑后的油黑油黑的头发,提着一个不大的旅行袋向车门走去。

火车在保定站停了。我想,她肯定在这一站下车了。

这趟车终点站是北京。车站到了,我下了车,在河样的人流中穿行。出了站口,我快步走向公共汽车站。

天啊!我忽然看到了那个小姑娘:大眼睛、双眼皮儿、好看的脸、油黑的头发、红上衣„„ 她不是3个小时前在保定站下车了吗? 难道我看到了魂儿?我不信。难道是看花了眼?绝不会!那么,她是躲在别的车厢,一直站到了北京? 我想追上她,真诚地对她说一声:“你真好,我不如你。”可终于没有追上,她提着那只不大的旅行袋挤上了公共汽车,门关了,车开走了。

我久久伫立着,目送那远去的汽车。心中又忽然想起,老人说,人是有魂儿的。我相信了:人有魂,国有魂,民族有魂„„

【简评】一个“让座”的故事,写得如此跌宕起伏,摇曳多姿,完全得力于悬念的设臵。文章一开始就巧设悬念:“我不相信世上有什么魂儿。可最近我却看到了。”朗朗乾坤见到了并不存在的人的魂,一下子就

勾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这样的悬念下再细细穿插故事情节,最后解开悬念,原来作者所说的魂,是指我们时代的奉献精神。

(二)误会法:误会法,就是利用作品人物之间的猜疑或误解,来激化矛盾,掀起波澜,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最终释疑解扣。

例文二:错 觉

今天第五节是体育课。第四节一下课,我便把饭盒放进食堂,算计着体育课可以提前几分钟下课,以便买份好菜。

体育课果然提前了几分钟结束。刚解散,我便一溜烟跑到食堂,从成排的饭盒中拿出那个方形的,跑到窗口买了份排骨。

当我走出食堂时,才看到一群群学生冲向食堂,食堂里转眼便排起了一条条长龙。我得意地大嚼着排骨,看着那排成的长龙,心中十分得意。

当我向空中吐出第四块骨头,并一脚把它踢得远远的时,发现食堂门口有个女孩看着我。那不是隔壁班上那一个姓沈的么?反正挺漂亮,平时常听同学们提起她。我也看了她几眼,但终究觉得不好意思,便跑到运动场上,避开她的目光。

我坐在运动场上,一边吃饭一边想着刚才那女孩。短头发、大眼睛,可我和她根本不认识,她怎么总看着我?我抬起头,却看见她也到运动场来了,就坐在对面的看台上,仍旧看着我笑。我越发不自在了,想不出她为什么总看着我。难道她„„?这不可能,我又黑又瘦,一头鸡窝似的乱发,穿着一身旧运动衣,踩着一双已有一周没洗的脏球鞋。实在没有哪一点儿值得她看的。我赶紧几口扒完饭,站起身准备回教室。这时她也站起来,笑着跑了过来。

她笑的时候更漂亮了,一对小酒窝,风中飘逸的黑发„„我有些呆了,看着她,想不出事情的原因,便转身想走。

“哎!等一等!”她喊出声来。声音甜甜的,像一串银铃。啊!她找我讲话了,这可是条新闻,下午我又可以向同学吹牛了。我转过身,看着她白皙的脸,全身感到不自在,麻木地挺起一张笑脸问:“有什么事吗?”这一刻我觉得全身在发烧,猜想着她要说什么,但怎么也想不出。

终于,她跑过来了。“没什么。”她又开口了,那声音使我有些陶醉。她又低头抿嘴笑了一下说:“我只想问问你吃完饭没有。因为——因为你用的是我的饭盒!” 【简评】这是一篇典型靠误会制造喜剧效果的佳作。

(三)巧合法

巧合法是利用生活的偶然事件来安排故事情节的方法。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误会巧合法能激起读者无穷的回味,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但在使用时一定要把条件写足,巧合得真实,误会得合情合理。让读者感觉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切不可漏洞百出,哗众取宠。例文三: 天 职

林医生是在刚刚经历婚姻裂变之后,报名奔赴抗“非典”第一线的。

然而,偏偏冤家路窄,她竟然遇上了她——那个夺走她丈夫的女歌手——从病历卡上她印证了一个让她伤心的名字。此刻,女歌手已被确诊为“非典”病人,正躺在床上,等候看做切喉插管手术。她稍一迟疑,几乎想夺路而逃,然而,现实却不容她犹豫逃避,护士已做好了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回见到女歌手,是在影剧院。那时,丈夫出差没有按时回来——出差晚一天回来也是常有的事。她就领着女儿去影剧院排遣寂寞。虽然影剧院放的是旧影片《人到中年》,但是出于职业上的偏爱,她迁是去了。电影刚开映,她忽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坐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他的肩膀上扛着一张轮廓柔美的脸。开始,她以为看错了,还暗笑自己多心。电影放了一半,女儿要上洗手间,她起身携着女儿轻步从那个黑暗的角落走过。那情景让她脑子里不由轰然一声,丈夫的肩膀上倚着一张艳丽的脸,那性感的嘴唇和 6 乖巧的鼻翼不时地在丈夫的脸上来回蹭着。世界顿时漆黑一片,胸口堵得发慌,几乎喘不过气来,她硬撑着身子走开了。上完洗手间,女儿说她脸色难看,她才离开影剧院。

她爱丈夫,就像电影里陆文婷那样爱得刻骨铭心;她爱事业,也像陆文婷那样一心扑在医学科研上。然而,男人的心,无底洞呀,丈夫在外贸部门工作,一年有一半时间出差在外。后来,丈夫又一次出差去了,她却与同事在影剧院找到了他。没想到丈夫索性摊牌了。那个女孩是城南玫瑰夜总会的女歌手。

平心而论,女歌手比她年轻漂亮,但她就永远不会老吗?她同丈夫曾谈过这样的话。此时,女歌手即使穿着隔离手术服,也遮盖不了她的青春气息。再次见到她,是从法院办离婚手续回来的路上,心里有多少次咬牙切齿地恨过她,如果没有她勾引,丈夫全变心吗?多少次她这样问过自己。

上手术台前,她换上隔离服的时候,有一个念头涌在她发沉的心头不愿离去:不理她,多等些时间,她就会从这世界上消失„„她狠心夺走心爱的丈夫,自己还要救护她? 刀尖挨近女歌手的喉管的刹那问,她几乎像触了电似的缩了回来,胸膛里的心剧烈地跳动着,几乎要蹦了出来,她像做贼心虚一样,扫了一眼身边的护士,惧怕她们觉察到自己不纯的企图。

她定定神,停顿了一下,仰头深吸了一口气。心里颤了一阵,又抖一阵,没有人知道她的眼底里浮上了亮光„„

切喉插管手术获得成功,女歌手被移入了隔离病区。

女歌手能够说话的时候,就给家里打手机,说:“是一位姓林的医生及时给我做了切喉插管手术„„她像电影《人到中年》里的陆文婷,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你要来看我,不,你就把鲜花送给林医生吧。” 女护士打断她:“别送了,林医生因为抢救你,感染了„”

“她还好吗?她叫什么名字?”

女护士没有回答她,倒是一个男医生说了:“林医生已离开了我们,但她祝福你„„还有你丈夫!” “„„”女歌手一脸疑惑。

男医生说出了一个女歌手熟悉的名字。女歌手的泪水夺眶而出。

【简评】这篇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巧合法,从而深刻地表现了林医生的美好品德.((四)抑扬法

抑扬法就是通过前后材料的反差,突出表现对象的本质属性,鲜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的一种构思方法。

例文四: 理 想 我从师专毕业了,虽然父亲是县里管教育工作的,但我还是被分到了这个穷山沟里当一名小学教师。打量着这间简陋的教室,窗户在风中摇曳,十几张课桌爬满绿苔藓,我有些绝望,迅速打定了主意,另找工作。

不管怎样,我都想尽快离开这个地方。

我见到了校长,那是个手拿旱烟袋、身背草帽、脸蜡黄蜡黄的、典型庄稼汉式的人物,我怀疑他是不是只会教种植。我也见到了我的学生,一个个眼睛大大的,脑袋大大的宛似发育不良的小萝卜头。我不喜欢这里,学生、校长、教室„„一切的一切我都不喜欢。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里的生活太过苦涩,单调。就这样,我一天又一天得过且过地生活,一天又一天地强化着想离开的念头。

父亲曾来看过我一次,他拒绝了我声泪俱下的请求——把我调到县里。临走,语重心长地说:“你该学会适应这里,爱这里,苦尽甜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的美好„„去听听校长的课吧。”“那个庄稼汉?!”我不屑地哼了一声。

但是我终于还是在某个上午,日上三竿的时候,匆匆地赶到了教室。

校长正在讲课,他神采飞扬,像换了个人,我惊异于他的滔滔不绝,他的博闻强识,更惊异于他发自

内心的满足的微笑。下课了,我拦住了他,开始了我们的第一次谈话。

“我是大学生。”我骄傲地宣布。

“那你为什么要来这里?”他用平静的目光看着我,“你不怕苦吗?” “那你怕不怕苦呢?”我反问他。

“你觉得我苦吗?每天面对着那些可爱的孩子,是一种幸福。肉体上的苦又算得了什么?” “那你就不想离开这个地方,在这呆一辈子?”

“教书是我的理想,每个人都有甜美的理想,却总要经历苦涩,但是苦涩过后就是甜美„„”他蜡黄的脸上泛起了笑容,满是皱纹。

那次谈话之后,我觉得自己开始有些改变,我越来越容易走进校长的课堂,也越来越容易回忆起我们的第一次谈话。

又是一个希望的春天,我和父亲站在了山坡上,面对着校长的坟冢——他早有肺癌,在去年冬天里倒下的。“真的决定了吗?”父亲问我,我坚定地点了点头。“本想放你到这里磨练磨练的„„”父亲的眼里含着不舍。但是我知道,我已经爱上了这个地方。生活总有不完满的地方,总是苦甜交织,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但这也许正是生活的魅力所在吧,我愿意用一生去品尝。

望着远方,微风拂面,我的心底空明一片„„ 【简评】《理想》一文前半部分写“我”分配到穷山沟当一名小学教师的心情:“绝望”、“尽快离开穷山沟”、“我是大学生”,后文结果却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教书是我的理想”、“我愿意一生去品尝”。作者就是这样成功地塑造了校长和“我”的形象。运用抑扬交错的构思方法,收到了诱发读者非一口气看完不可的效果,同时深化了文章的主题。7 篇五:记叙文例文 时 尚

五月的天空已有些燥热,我骑着车穿行于来往的人流。(“燥热”一词用得好,为下文对时尚的感觉作铺垫)

一天的课让我露出了明显的疲态,虽然很想快些到家扔下书包养养精神,然而我还是慢慢地骑着,不想耗费我剩下的一点点力气。(“疲态”与前面的“燥热”照应着,都在为下文巧妙造势)

我习惯于观察经过的店铺和广告牌以及快来闪过的陌生脸庞。大概是周五的关系吧,街道比平常热闹些。然而多的或许只是人,这条我每日必经的路还是保持着它的原样。(“习惯于”三字,意在表明自己在“时尚”中时间之久,为下文突现“经典”伏笔)

早已开始营业的那家2046咖啡馆,贴出了打折的广告,从里面飘出的是时下最流行的网络歌曲,我扬起嘴角,这与王家卫在电影《2046》中所要表达的经典主题相去甚远了吧。然而咖啡馆里播放的是何种音乐似乎没那么重要,进出的年轻女子脸上漾着的笑容足以说明什么样的音乐合她们的口味,未必是如我所想的缓慢经典。(用两个2046,巧妙地分出“时尚”与“经典”的差异,省去许多笔墨,并意在说明时下许多人在追逐时尚,而时尚也在迎合人们)

一路上鲜艳的颜色,让我仿佛提前进入了盛夏。每日埋首于政史的我早就在别人谈论着今夏流行的颜色时感到一阵茫然,然而现在我不禁有些许的自嘲,来来往往的人,那些吸引人目光的年轻人,他们所著的色彩代表的不是今夏的流行和时尚吗?(不但是流行的音乐代表着时尚,色彩一样如此,而我则不入时)

我在红绿灯前停下,微闭了眼睛,周围变幻得太快的一切让我觉得更累。我想是我全速向着家进发的时候了。(重写一笔,对时尚的感受――使人累。下笔至此,“经典”已呼之欲出了)

左转,再过20米,就是我家。就在我快到车库的时候,忽然一阵悠扬的二胡声飘进我毫无防备的耳朵。我几乎愣在原地,这久违的音韵让我的心中充满了难以名状的情绪,仿佛一位失散已久的老朋友忽然出现在眼前,我抬头循着声音望去,是一位白衣老人正闭着眼睛全情地演奏。而我停下车,同样闭着眼睛倾听,我不知眼里温暖的是否是泪水,我只是感动那位老人优雅的二胡和纯净的白衣。(为让“经典”的出场显得不同凡响,使前文的蓄势在此得到爆发。于是用极简洁的短语,给人造成突兀之感,让“经典”猝不及防地冲进耳鼓,让自己的情绪一下子达到高潮,非突兀不足以产生心灵的震撼,故有“愣”的反应。为使经典保持那份高雅与纯粹――阳春白雪,以及经典在时间上的古老与久远,习作者很有心机地将其处理为“着纯净白衣的老人”。并且此处的情感处理恰到好处,水到渠成:用“不知?是否是泪水”,很深沉蕴藉,更为感人)

我开心地笑着,经历了让我疲惫的所谓流行与时尚,它们不过都是从我眼前快速闪过,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记。然而当我遇到那抹白色,那把二胡,我才知,什么是我心中永远的经典,什么才能唤起我深深的感动。(情感过后的理性思考,“时尚”与“经典”两相比较,一让人疲惫,一让人感动)

时尚与经典并并无严格界限与定义,久久存于你心中不黯淡的颜色不消失的乐曲就是属于你的经典。(很经典的结语,点明了时尚与经典的辩证关系。耐人寻味)爱,深藏在心底

一个削好的苹果。

它静静地暴露在空气中,阳光照耀着灰尘,在它头顶上盘旋飞舞。它静静地枯萎,静静地泛黄,一切都发生得很安静。

回忆回到八年前,那个同样安静的午后。妈妈牵着我的手,走进一座老房子。那个楼梯很长,很陡,木质的材料在阴暗的环境里散出可疑的气味。我推开一扇虚掩的门,看到我的外公。

他一如既往地坐在他的摇椅上,以万古不变的姿势喝茶。他很凶,像一个大独裁者,我有点怕他。

他静静地站起身,静静地拿起一个苹果,静静地削好,静静地放在桌子上,然后递给我一个吃的眼神,又静静地坐回摇椅。

我拒绝了那个苹果,那个在一堆苹果中最大最美的一个。

记得有一次,我央求外公带我出去放风筝。外公牵着我的手,走在蓝天白云下。我一路兴奋极了,也就忘了脚下的路。那一跤,我摔得很惨。年幼的我只记得外公喋喋不休的责备,却忘记了是那一双大手将我抱回家。那心疼的眼神,那小心翼翼的动作,那慌乱紧张的脚步,都被我忽略,忘怀。外公又递给我一个苹果,想让我止住哭泣。我摇摇头,那个苹果连同外公那份静静地爱,一齐被我拒绝了。

那一次,是我最后一次拒绝外公的苹果,因为那年冬天外公就静静地走了。他走得很安静,午夜,甚至没有惊动任何人。

奶奶那天将我从一群疯玩的丫头中找出来,告诉我这个消息。我听后,竟没哭。转过身,又跑入疯玩的孩子群里。

第二天,我去了外公家,那个最熟悉却也最陌生的人,竟意外地不在摇椅上喝茶。我走到桌前,那把外公惯用的水果刀还在阳光下闪耀着银光。我抚过刀柄,竟是温热的。我便抑制不住地哭泣起来。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是我过年都不肯给他磕头时,他的叹息;是我放假后,都不愿和他住在一起时,他的叹息;是我数次拒绝苹果时,他的叹息?? 叹息、叹息,他的叹息让我在那个阳光温暖的午后,产生了深深的罪恶感。外公,我想,我是爱你的。只是我们都用错了方式,铸就了一个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一个削好的苹果。

它光鲜的果肉静静地暴露在空气中,它泛黄,枯萎。可当你切开它,它的心仍是纯净的。爱,原来藏在心底。

以“忘记与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菊花 烈酒

在某一个夕阳斜照的黄昏,记忆的大门轰然打开,记忆像潮水一般涌出,甜美的,苦涩的,浓烈的,温情的,总让人感慨万千。人的一生总会经历很多,有一些让我们一生铭记,而有些却已随时光流逝再无痕迹。因此,我们就需要对忘记的和铭记的做出抉择。(开篇点题)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菊花总是隐士的最爱,他们喜爱菊花的淡泊,喜欢菊花的宽容。淡泊让他们明志,宽容让他们懂得遗忘。无论是痛苦的,还是仇恨的,那些令人悲伤或者是血腥的都会让人迷失自己的双眼,都会让痛苦与仇恨中的心变得麻木,变得黑暗,不再有温情,不再有欢乐,人将为情感所操纵,生活将缺色。

忘记痛苦,生活就会多一份快乐与温馨。

忘记仇恨,生活就会多一份甜美与激情。

忘记一切不值得去纪念的东西,保持着心中对生活的爱,一切才会变得如你所愿。像菊花,虽不被人欣赏,虽生长于野泥之中,却始终保持着它高贵而纯洁的本质。

甜美的回忆像一壶烈酒,一腔热气在心底慢慢扩散,让你觉得温馨,让你觉得充满豪情。无论是让人春风沐浴的师情,还是让人甜美的亲情,或是让人豪气干云的友情,亦是让人痴迷的爱情,记得一切让你欢乐助你成功的东西,你的记忆经过时间的发酵才会变得越来越浓厚或让人怀念。

铭记快乐,一切将变得多彩。

铭记温情,你才会发现生活的丰富内涵。

铭记一切你该去铭记的东西,让记忆在你的心底发酵,也许在不经意间,当你打开风尘已久的记忆,发现它已变成一杯烈酒,浓烈而香醇。

生活是甜美的,关键在于你对生活的态度,当你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它,一切将是痛苦的。当你用感恩的目光来审视它时,一切将是幸福温馨的。忘记痛苦与仇恨,忘记一切不值得记忆的。铭记快乐与温馨的感情,铭记一切助你成功的基石与动力。擦亮你的双眼,摘一朵淡泊却幽香的菊花,喝一口浓烈却香醇的美酒,携一腔激情与感恩,你将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精彩。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远远的我望见一个笨粗的身影倚在墙上,脚点在叠成的砖块上,费力地用一竹竿挑着一扇关闭的窗。我知道,又是她在为我开窗,我的眼睛湿润了,心想:明天一定记着开窗。她是我的房东大娘,我因为在学校里老睡不好觉,才搬到她这里。刚来时,她给我的印象很不好,笨粗的身子,木讷的表情,还有??总之,不好。

记得刚来的那天中午,天气很热,我跑到水龙头旁大洗了一通,又猛灌起凉水,正感到“淋漓尽致”的时候,她晃着身子,摇着扇子来到我面前:“孩子,不能这样,会病的。”“关你什么事儿?水费我一个子儿都不会少的。”我瞟了她一眼又继续我的“冷水计划”——大洗,猛灌。她只是木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当时只是觉得好笑:老人也贪财啊,为了点水费,唉!

可是那天晚上,我的坏运气来了。上吐下泻,一个晚上上了十几趟厕所,当我正“奄奄一息”躺在床上的时候,她推门进来了。我没有好气地说:“以后进门记着敲一下。”她又木在那里了,左手搓着衣襟,右手在口袋里摸了一会儿,伸了出来:“药,药,治拉肚子的药。”她把药放在桌子止,默默地走了。这时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也曾经在我进行“冷水计划”的时候阻止我,而我却认为母亲是为我好,现在房东大娘也是如此,而我却误解她,伤害她,感情的亲疏对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件事的根本原来如此重要。

从吃了那包药以后,我对房东大娘的印象开始好转,但仍然对她提防着,因为“防人之心不可无”嘛,毕竟她不是我妈,可是?? 那天我课间回来取东西时,发现她正站在砖头上,拿着竹竿挑我的窗户,难道??我喝了一声:“你干什么!”她吓得掉了竹竿,从砖头上跌了下来:“我只是想为你开窗,因为电视上说‘非典’时期,要经常开窗,可你??”我惊了,感到惭愧,我扶她起来:“对不起。”她布满皱纹的脸露出了笑容。起来后,她坚持要先给我开窗。窗子开了,不仅是房上的,还有我心灵上的。

她现在还在为我开窗,我的泪淌在脸上,滴在心里: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点评】本文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作者审题准确,通过记叙“我”和“房东大娘”的一段经历来表现话题的内涵。本文突出的特点是情节曲折,由“印象很不好”到“觉得好笑”再到“误解她,伤害她”直至真相大白,作者一步一步展示房东大娘的精神世界,欲扬先抑,波澜迭出,很是吸引读者。

其次是精当的描写,作者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使得主人公的形象栩栩如生。再次是画龙点睛的议论,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路是月的痕

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在月光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父亲啊,你是否依然执着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

父亲爱好吹笛。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一晃一悠。父亲很疼我这个唯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的日暮,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唯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回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勾起我的回忆。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心,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爱着自己的儿子。他为我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

【点评】本文是一篇非常出色的记叙文,以我对父亲的感情变化为主线,展示了我读懂父爱的过程:小时候,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很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父亲,父亲的笛声如怨如慕;到外地求学几年后,我才真正地读懂父爱。笛声,是“我”选定的作为父爱的一种载体。笛声的变化(从最美到如怨如慕到哽咽)载着我对父爱的认识过程,紧扣作文要求。本文语言优美,佳句迭出;构思精巧,仅取三个片断和“几点”笛声,就把凝重的父爱和我感受父爱的心理历程,表达得淋漓尽致,情真意切,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喝茶

老李是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副所长。他有两大爱好:一是品茶,二是逗宝贝孙女玩。说起品茶,老李是行家,怎么辨茶、闻茶、敬茶怎么区别各种不同种类的茶,什么信阳毛尖啦,清香茉莉啦,牡丹绣球啦,他能跟你说得一套一套的。

说起孙女,老李有两个,大的叫大兰,小的叫小兰。虽然两个女孩一样乖巧可爱,衣着打扮完全相同,但老李私下里更喜欢小兰。不仅仅因为大兰不是他的亲生孙女,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小兰嘴更甜,手脚更勤快。每天老李回家,小兰总是为爷爷捧上一杯浓香可口的茶,而大兰不是正在看书就是躲在房里。“到底是亲生的孩子疼爹妈呀!”李老想。

一天下午,老李紧皱眉头一边思索着工作中的难题,一边往家里走去。刚一进门,就见小兰捧着冒着热气的茶迎上来,脆生生的喊:“爷爷,您喝茶!”然后一边把茶杯捧到爷爷手中,一边把他扶到沙发上。老李打心眼里高兴,工作中的烦恼一下子烟消云散了。他一边抚摸着小兰的头,一边问:“大兰呢?”

“她呀,看书呢。”小兰不以为然地朝里屋呶呶嘴。

老李不再说什么,细细地品起茶来。

第二天上午,老李突然回到家中取资料,一进门就见小兰正看电视,见爷爷回来了,小兰习惯性地端起茶几上的杯子,甜甜地喊着:“爷爷,您喝??”这才发现杯子里什么也没有。她忙倒上茶叶去拎茶壶,只见她晃晃悠悠的举起硕大的茶壶,那壶嘴就像个左顾右盼的蛇头,突然“呼”地一下叶出一股热水,直扑杯底,杯里少得可怜的几片茶叶全被扑出来了。小兰忙放下茶壶,捡茶叶,捡好茶叶却又打翻了壶盖。老李诧异地看着这一切。大兰一声不吭地从里屋走出来了,她默默地洗好杯子,熟练地倒入茶叶,又仔细地倒好了水,然后轻轻吹了吹,把杯子递给小兰,看了爷爷一眼,又默默地转身进屋了。小兰高举着杯子,欢天喜地地喊着“爷爷,爷爷,您喝茶!”

李老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每天为自己泡茶的,不是自己视为掌上明珠的亲孙女小兰,而是一直被自己冷淡的大兰。而自己却??老李木然地接过杯子,却再也品不出先前的味来。他突然找到了那个这几天一直困扰着自己的社会学难题的答案:“感情亲疏不能代替对事物的正确认知”,释然地便放下茶杯,匆匆向所里赶去。【点评】“大题小做”又能“以小显大”是这篇作文的特色。考生面对“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这个充满哲理的话题,成功地将其“转化”为“喝茶”一件小事;又能以老李“喝茶”为线索,通过老李对两个孙女认识转变的切身感触,艺术地表达了主题:感情亲疏不能代替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各有各的精彩

亲爱的女儿:

孩子,近来可好?我想你最近是麻烦了,对吗?听说你对你妈妈说你并不想高考,你说你成绩差根本连二本都够不着,你说你想去学做蛋糕,做个西点工匠对吧?你这个念头可把你妈妈吓坏了,她连夜不顾时差地打电话给远在欧洲的我,可见她有多么的担心你了。但我写这封信的目的,并不是责备你放弃高考,而是很开心你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爸爸也认为,人生不是只有高考这一条路,无论你选择什么,都各有各精彩。

我到过这个世界的很多地方,也见过很多各式各样的孩子,他们缤纷的记忆让我觉得中国孩子的成长经历是如此的苍白贫乏。

我还记得我曾给过你一本书,是关于法国女孩蒂皮的。这个从小在南美洲与野兽一起成长的孩子,如今也成为动物研究组的成员,她没有接受过过多的教育,也没有太多的技能。她只是凭借着她对动物的一腔热爱和对人类本源的追求,生活在远离尘世的南美大草原上。她对记者说过:“我的生活不枯燥,和动物们生活在一起,是常人做不到的,我的生活十分精彩。”

亲爱的女儿,也许高考会给你带来一个新的校园生活,但你或许也并不会快乐,倒不如停下脚步,转向再行,你会活出自己的精彩。走自己的路吧,爸爸支持你!

祝,身体健康!

爱你的父亲 ××× 2010.04.21 记叙文的放射型结构多见于抒情散文

霸王泪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夜已经来临了,他和他的马儿孤寂地站在冰冷的乌江岸边,秋风撩起他散乱的长发,那张刚毅的脸上竟也写满了疲惫,他忆起年少读书时听叔父说的那句话:“为千千万万的人牺牲一个人和为一个人而牺牲千千万万的人同样是不对的,然而,你必须作出选择。”是啊,今晚是要作出选择了。他回看不远处的营帐,那里有他曾经的辉煌和如今的颓败,他不忍再想,只是轻轻地抚摸着身旁马儿的鬃毛,他看见马儿的眼角亮晶晶的,自己的虎目竟也有了发胀的感觉,连忙把头扭向了一边??

(二)几十个人闷闷地喝酒,往日的喧闹,多了几分悲凉,他也是一言不发,双手捧着酒坛自顾自地喝,直至他将整坛酒喝光,才站起身来从旁拿出一个包袱。他走到酒桌前,从包袱里抓出一锭锭银子,放在几十个人的面前,然后挥挥手,各自去吧,便将脸别在了一旁,他听到身后一阵的丁当之声,仿佛觉得那被扔到地上的兵刃是砸在自己的心口,良久,他才慢慢转过头来,霎时便惊呆了,那落在地上的哪里是什么兵刃,竟然是一锭锭的银两,泪终于来了??

(三)她对他说:“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他便看着她举剑抹向了自己雪白的粉颈,他眼睁睁的,酒力发作,他已无能为力。第一次觉得那种颜色竟是如此的刺目,它曾经从敌人的脖颈中喷涌而出,而今竟染红了自己心爱女人的翠玉黄衫??浑浊的泪水寂无声息地滑落。

(四)他终于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他们个个使出了自己的全力,然而敌人仍像潮水般压了过来,当他被部将推攘着上了那只救命的小木筏时他虚吼了一声,将自己的战马拉上了木筏,静静地说:“来世,仍是兄弟。”便举起兵刃返身投入“潮水”中,透过层层血污,他看到那只木筏上的乌锥马竟跃进了无底的乌江,看到了身旁的兄弟一个个地倒下,他觉得无悔于自己的选择,他流着泪,含着笑举起了手中的剑??乌江岸边,洒遍了霸王的眼泪?? 【评析】本文就是采用了放射型结构模式,写了四个场面:一霸王忖度,二兄弟悲聚,三虞姬自刎,四乌江诀别。四个场面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都或明或暗地扣住了文章话题“选择”,同时又为中心的表达服务。

篇六:关于友情的作文

一、关于友情、友谊方面的作文:

1、动人的微笑

中考已经来了。蓦然回首,我感觉人生就如一场梦——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多少往

她是我的语文老师,一个并不高大的老师,一个站在平凡的岗位上却不平凡的年轻的语文老师。瞧,她那清秀的脸上,嵌着一双有神的眼睛,卧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鼻梁上还架着一副“威严”的眼镜呢!

那天,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更好地“一展拳脚”,说要进行一次有趣的活动。她刚宣布完比赛规则,同学们便争先恐后地争取着每一次的机会抢答,犹如 在津津有味地吮吸着雨后春露一般,而我却如木头那样呆坐着。老师正好走在我的身边,她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我抬头看她的时候,她对我微笑了一下,仿佛是在 鼓励我一样。不知怎的,老师这么一笑,虽然这微笑的时间很短暂,却比蒙娜丽莎的微笑更有一种神秘的力量逼迫着我要大胆地举手发言。我不再胆怯,不再犹豫不 前,每当我举手发言时她都会欣慰地对我微笑,她的笑是那么自然,那么亲切。

其实,老师的每一个举动都曾撩起我对她的不舍之情,尤其是她那动人的笑容,如微风吹拂湖面所形成的涟漪一样美。现在,我的心,满怀着炽热的感恩之情,给老师送上一个微笑—老师,永远快乐!

2、一言一行总关情

总有一句话,拨弄心弦;总有一个动作,温暖心田;总有一些人,一生永记。

——题记

脚步·抚摸三春晖

“晨兴苦读书,带月苦行归。”苦学途中,几分愁,几分忧。看着桌前墨色的“决战中考”,不禁慨叹“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咚咚咚”,脚步声清脆利 落,从不拖泥带水,如雨落屋檐轻叩门窗,如钢琴轻弹悠然轻响——是的,这是妈妈的脚步声,随之飘来一阵茶香。倏然,一双大手抚上额头,轻柔温婉,如阳光倾 泻,如柳丝轻抚,如微风拂过波光湖面——是的,这是爸爸的抚摸,饱含无限疼爱。他们什么都没有说,只有那一阵脚步声、一个抚摸,却带走我无限愁思,带来无 尽暖意。

眼泪·香烟更护花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这句诗是您教给我的。曾记否?您向我们致以最后的鼓励,您红红的双眼,您闪烁的泪珠,您不舍却不能不舍的眼光,那么温 润明媚,陪伴我们无数个晨昏朝暮。曾记否?您陪我们苦读,满眼血丝却依然坚守。曾记否?您为我们题词,信心百倍而目光坚定。曾记否?您无数次手拿香烟,熬 夜苦思教学方案,只为了我们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今晨,您又点燃香烟,指尖微颤。老师,您可知,只一颗泪珉、一支香烟,却引领我们走向成功,为我们消除远方 阴霾。

蝴蝶·信纸若比邻 路在走,人在变,不走的总是那些温情,不变的总是有你们相伴的回忆。

二、关于自信的作文

自信的常青树

如果说,自信是一颗常青树,浇灌它的必定是出类拔粹的才能;如果说,自信是一朵开

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智慧的太阳。

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危机,平原君被迫出使楚国求救,平原君想带领二十名文武全才的门客与自己同行。选重十九名后再也选不出一人,正在平原君焦急万分,一筹莫展之际,毛遂自信地站了起来说:“我来凑个数可不可以?”平原君怀疑毛遂的才能,毛遂胸有成竹地说:“如果您早把我这个带尖的锥子放在袋子里,锥子早就冒尖了!”平原君欣赏毛遂的自信和勇气,同意带他前往。在平原君与楚王的谈判中,毛遂挺身而出,说服楚王同意合纵。

自信需要才智,需要谋略,而它更需要的是胆量。

孙权想要荆州,鲁肃设宴请关羽过江,关羽早知这是一场“鸿门宴”,但关羽自信再危

险他也一定能应付过来。酒席上鲁肃步步紧逼,索要荆州,关羽不卑不亢、应对自如。最后,关羽假装醉酒,挟持鲁肃,后安全脱险。

自信需要勇气,需要气度,而他更要的是胸怀。

马谡失街亭,使蜀国的战势从主动转为被动。司马懿率大军来犯,此时诸葛亮身边已无

一员大将。情形危急之下,自信的诸葛亮为司马懿唱出了一场空城计。城门大开,老军打扫街道,诸葛亮携两名书童登上城楼,自信地弹起了《十面埋伏》,司马懿在城楼下听出了杀机,他深知自信、谨慎的诸葛亮绝不会用险兵,结果司马懿率大军仓皇退兵。

自信需要智谋,需要胆识,而它更需要的是沉着和冷静。

自信是一颗常青树!从古至今,它从未凋谢!

三、关于亲情的作文

1、父亲的馈赠

爱,无声,照亮了天空。爱,无言,滋润了心田。多想留住一段时光,留住你的容颜。你的馈赠如那滔滔江水,一生用之不竭。—题记

做一座山

小时候,常常和父亲一起背靠着背,坐在草地上,感受那细细的风从身边溜过,望着天空,就像面对着自己的心。靠在父亲背上,总是有一种安心的感觉。

父亲有些僵硬的面庞上,偶尔露出的一丝笑容却是那样的温暖。他沉稳得像座山,习惯了自己去承担一切,为我,为整个家庭遮风挡雨,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垮掉,也会再也承担不起。

男人,就应该有责任,有担当,像一座山一样。父亲对我这样说。

昔年那直挺的腰杆,已有些许弯曲,茂密的黑发,也如落叶般飘下。我不想承认,那座山已经开始动摇了。

爸老了。

爸,现在轮到我做你的山了。我这样告诉自己。

做一座桥

老家是江南水乡,有无数的河,无数的桥。

小时候,父亲常常拉着我的手,穿梭在小巷之中,踏在桥上,听着如音乐般悦耳动人的流水声。脚下是那坚实的石板桥,站在桥上,不由得满心感激之情。

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话不多,但是言出必行,性子懒,但做什么都追求完美。记忆中,父亲是不大求人的,但有事找父亲帮忙的,父亲却从未拒绝过。男人就应当像一座桥,帮别人跨过难关。父亲这样对我说。

从此,我学会了在别人迷茫的时候,伸出自己的双手。做一只鹰

父亲过第十六个父亲节时,我在考场中。

临行前,父亲那双像砂纸一般粗糙的手,贴上了我的脸。父亲说,男人,就应当像鹰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搏击翱翔。我点了点头,攥紧了拳。

今天,就是雏鹰展翅高飞之时。

漫漫人生,我们舍弃的如牛毛,得到的有几多?但即便一无所有,父亲给我的启示,我的馈赠,也终将伴我走过一生。

好想说,爸,我爱你!还有,节日快乐!

四、关于成长的作文

1、在我们这个年龄

在山之巅,一个少年紧握一粒树种,怀揣一颗不平的心,面朝天空,紧闭双眸,他在想„„ ——题记

我们是诗人,在吟咏时想要独立在落花中,起舞在沙场上。那十五六岁,什么属于我们? 播洒种子

吸取甘泉

种子在心中,发出了嫩芽,那份绿是那么刺眼。少年感受到了温暖,开始拼搏,每一清

晨,他捧着书本,迎接第一缕阳光,发梢上颗颗晶莹的露珠,滚到了书本 上,又滴在少年的手心,那丝丝清凉,种子也感觉到了,它贪婪地吸取着。每一黑夜,少年挑着青灯,朦胧的夜色星光闪闪,飘渺无声,他伏在桌前,背影闪着的光 在这漆黑的夜里是那样亲切,夏夜他额上的汗水,冬夜窗外的雪花,春夜甜甜的春雨,秋夜冰冷的寒霜,成了种子最爱的泉水。

茁壮成材

那一天天如箭般快,少年要坐在考场上迎接他的新人生,而心中的种子早已成了小树,小树抖抖树叶鼓励少年,而少年心里没底,他明白作茧后忍受磨难,会蜕变成迷人蝴蝶;深深扎根后,种子会长成健壮的小树,会成材

挥手别离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少年将要告别过去,迎接明天,这一新的起点,少年心情又是不能平静。但他十分的清 楚要努力,要奋斗,要使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告别的那天,少年没有哭,他只是挥了挥手,而心中那小树却哭了,洒着泪,唱着前进向上的歌,在他们眼里别离是秋 风的悲凉,又是晨曦般充满希望

美好未来:

也许哪一天,少年成就自己的理想,而那树洒下千万颗新的种子„„

如雄鹰般自信的人,会打败高山;

如高山般坚定的人,会击退风雨;

如风雨般拼搏的人,会迎来彩虹;

在这如彩虹般的年龄,我们清楚该做什么。

五、关于谦虚的作文

谦虚,向我们走来

谦虚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明智之举,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题记

一个真正认识自己的人,他就会让自己变的谦虚。让自己的心缩小成一颗石卵,虽然小,但十分结实,抵挡住了任何利器,谦虚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的一生。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走在去晋国的路上,前面出现了一条小河,三五成群的鹅在水中嬉戏,波光粼粼中可听到鹅的叫声。这时一个小孩子拦住孔子的去路,看你的样子很有学问,那我考你一个问题:“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笑了笑,漫不经心的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一脸得意地说:“那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脸红了,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

一代名师孔丘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承认自己不如一个小顽童,其谦虚的作风、无与伦比的气度,令人赞叹。谦虚正向我们走来!

伴随谦虚走来的还有名医扁鹊!

魏文王的大殿上,编钟齐鸣,文王大病初愈,龙颜大悦,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谦虚的回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不解的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一代名医扁鹊,深为广大人民所爱戴和崇敬,人们称他为“能生死人”的“神医”。在他行医经过的共约四千化里的路途上,历代人民为他建陵墓、立碑石、筑庙宇、朝香火的原因除了他精湛的医术,还有他虚怀若谷的胸怀。

几千年来,谦虚成就了无数伟人,与他们的精神浑然一体。谦虚这种美德正迎面向我们走来。

六、关于宽容的作文

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

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

楚庄王的盛宴正在举行,将士们开怀畅饮,楚庄王兴致勃勃,他的爱姬奉命为他把盏,她款款而来,似仙女下凡。将军蒋雄被勾去了魂魄,他丧失了理智。庄王得知有人趁灯灭之机调戏自己的爱姬,绝缨赦其罪,蒋雄感激涕零,日后以死相报。

宽容也是一种幸福,我们饶恕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同时我们也给自己换来了生机。

被刘邦封为楚王的韩信,荣归故里,他叫来了曾让他受胯下之辱的人,并没有降罪与他,而是封他为中郎将。韩信对身边满脸疑惑的将领说:“这是一个壮士,当他侮辱我时,难道我不能杀死他吗?但我不能因杀了他而为他抵命,毫无生息的死去,我忍受一时的屈辱才有了今天。”

曹操攻破了冀州城,手下从袁绍的宫中搜出了朝中一些大臣昔日与暗中来往的书信,那些大臣心惊胆颤,曹操却一脸无事的样子,命令烧掉所有信件,永不再提此事。被人们称为一代枭雄的曹操,竟也有如此的胸怀。

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学会善待自己。怨恨只能永远让我们的心灵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宽容,却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放

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人应该学会宽容。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爱。

七、关于感恩的作文

感恩之旅

残阳如血,遍地金黄,斟一杯清茶,独坐阳台。晚霞染红了半边天,亦如战场上的熊熊战火,轻翻《三国》,何不邀关羽共赴沙场?打开书卷,何不与孔明共燃七星灯?品味历史,何不与黄忠共启心灵之窗?走进三国,一次荡涤心灵的感恩之旅开始了?? 走进云长的心灵之门,一个知恩图报、忠义两全的英雄形象向我走来了。当曹操就要陨命于华容道时,是关羽把那颗奄奄一息的流星挽救了。曹操败走华容道,甚是狼狈,一夜间,一场大火后,又经过了几次厮杀,手下将士慌不择路 四散奔逃。曹操本人也是丢盔弃甲,筋疲力尽。看到此时的曹操,关羽心软了,当日许昌的一幕幕又重新出现在眼前:护须的锦囊、征战的战袍、宝马赤兔??丞相的恩义叫关羽如何能忘?“云长别来无恙否?”曹操的一句问候彻底冲垮了关羽的防线,与军师立的军令状早已不重要,让路,放行!

走进孔明的心灵之门,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形象向我走来了。五丈原燃起的七星灯,是你为了报答先主的知遇之恩,而决非是你贪生怕死。还记得,白帝城,先主拉住了自己的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之??”此时的你早已泪流满面,唯愿肝脑涂地,报答先帝。于是,平五路,定南蛮,六出祁山,你无怨无悔。

走进黄忠的心灵之门,一个重情重义、肝胆相照的英雄形象向我走来了。关羽提五百校刀手来攻长沙,你奉命出城迎战。一个马失前蹄,把你摔于马下,关羽没有乘人之危,让你换马再战。你感念于关羽的不杀之恩,虚放两箭,而第三箭只射盔缨,你自己呢?险些因此送掉了性命。

合上这本厚重的《三国》,品味它的馨香,侠肝义胆、知恩图报的英雄之气,在我心头荡漾。

八、关于青春的作文:青春飞扬

十四五岁,多么美好的时光,多么美丽的朝阳。正值青春年少,我们探索着真理,我们寻求着梦想,我们充满活力,我们青春飞扬!我们就是那少年人。青春时期,多么充满活力的岁月啊!

在那体育场上,我们努力拼搏,超越梦想,我们的热情像火一样燃烧起来。在操场上奔跑的身姿,好像一匹雄壮的骏马,充满活力。记得那次接力比赛,我们的 运动员们都竭尽全力,我们的拉拉队为他们摇旗呐喊。运动员们说,听到我们的呐喊,他们又充满了力量,速度飞快的冲向终点,取得了胜利,赢得了掌声,超越了 梦想。啊!我们充满了活力,我们青春飞扬!

在实验台上,我们探索真理,绞尽脑汁,我们的智慧丰富了起来,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成功了,高兴欢呼,失败了,从头再来。我们不怕失败,因为我们相信一 切可以从头再来。因为我们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永远乐观,永远微笑,努力做到最好,因为我们充满活力,我们青春飞扬!

上一篇:幼儿园年检汇报下一篇:中学校长竞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