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毕业典礼致辞

2024-05-03

高三毕业典礼致辞(共6篇)

篇1:高三毕业典礼致辞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同学们,生活在石中这三年来,你们一定有许多珍贵的记忆。

你们一定记得刚进石中时带着的几分稚气,父母亲人送你来开学报到时的情景历历;

你们或许会记得高一的时候熊妈妈在离你10米远的地方大声地对你说:“嘿!小伙子,来帮老师做点事情”;

你们或许会记得张级长在跟你聊天时那种有点像某种两栖动物的表情(说这句话需要很大的勇气~);

你们或许会记得舒级长在篮球场上的矫健身姿和在级会上主持时铿锵有力的声音;

你们或许会记得当你在课室埋头奋战时广播突然响起“同学们,请注意,我是德育处主任李俊兴老师”的发言;

你们一定还会记得高三百日誓师大会上李根新校长说的“拍拖的不要分手”所表现出来的体谅;

你们或许还会记得高考前几天老师们对你们的关爱与鼓励;

你们一定还会记得那个有点像麦当劳叔叔的宿舍老师每天晚上喊你们熄灯时的生气;

你们一定还会记得高考前多少天的彻夜难眠

你们或许会记得拿早餐时明明说了要肠子包但厨工却给了你蒸包时的无奈;

你们一定还会记得中午12点冲向饭堂时的拥挤;

你们或许会记得下午晚练后你们准备冲向宿舍时体育老师的严厉;

你们一定还会记得篮球场上的欢声笑语。足球场上足球飞起在天空划过的道道弧线;

你们或许会记得宿舍没有热水冲凉时对学校的抱怨;

你们一定还会记得地球熄灯一小时那天整座教学楼黑暗中的热闹;

你们一定也会记得考语文的前一天晚上四班的“笑而不语”,某班的“无言无语”,某班的“恭喜发财”,还有某班的“够钟上课啦”;

你们一定还会记得黎岗老师在数学指导上说的“系百万军中将对方将领首级取下犹如探囊取物”的幽默;

你们或许会记得你问老师问题时看到老师的头已花白;

你们一定还会记得老师们夙兴夜寐焚膏继晷为你们出题。

同学们,是什么给予了我们成长与经历?是什么教会了我们知识与道理?

是石中!还有那些不辞劳苦的老师们!

石中是什么?!是那个我们一天骂他一百遍也不许别人骂他一遍的地方

老师是什么?!是那些我们念叨三年也不许别人念叨他们一分钟的老师

今天我所讲的是为了让同学们明白一个道理:懂得感激!

石中给予了许多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甚至是永久记忆。

石中给予了我们成长的经历,人生处世的道理。

同学们,你们即将背上行李,甚至远离。

请记住。走出石中后记得以石中人为荣,记得当你某天功成名就后回报学校,帮助学校建设。

记得在未来某天打个电话问候老师,送给老师们一份值得纪念的礼物。

铁打的学校,流水的我们。石中报我们以桃,我们报之以李!

这些比山高,比海深的恩情,我们能报的完吗?

不能!

但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做到最好。请以我们独特的方式,向我们的母校,石中,回报吧!!

篇2:高三毕业典礼致辞

高三毕业典礼致辞1

敬爱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高三毕业典礼,我很荣幸地代表全体老师们这里发言。在此,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最诚挚的情感,用最澎湃的声音向全体高三的同学表示最衷心的祝贺——祝贺你们顺利地高中毕业!

三年前火红的九月,我们曾经在这里召开入学典礼。那时你们满怀自信和兴奋跨入了平顶山一中的校门,成为一名光荣的学子,开始了三年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从那天到今天,一千多个美好的日子过去了,你们在一中完成了从一个初中生到合格高中毕业生的巨大升华和跨越。

如果把已过去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当作昨天,昨天的一切就像刚刚发生过的一样历历在目。你们经历了严格的军训,为了锻炼自己流下了汗水和泪水,你们铿锵的军歌和口号声至今仍萦回在老师们的耳边;你们经历了母校建校五十周年的盛典,流光溢彩的校庆晚会使你们领略了母校的辉煌与荣耀。在这三年你们也经历了共和国不平凡的三年,神七带这我们的航天英雄太空行走、奥运圣火五洲传递、奥运的成功举办让所有中华儿女自豪的喜悦;同时也经历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国难,我们和祖**亲一起分担痛苦和忧伤。这三年真可谓“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啊!

三年来你们无论春夏秋冬,五更起夜半眠,刻苦用功,顽强拼搏,在学习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终于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扎实,能力健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在各科奥赛中你们我母校争回了数十个奖项;在语文外语竞赛中,你们的一篇篇美文,为母校赢得了无数的赞誉;在科技创新以及晨光杯体育活动中,也为母校争了光添了彩。作为老师,我们因你们而自豪!

老师们永远忘不了你们在课堂上专注听课的精神,忘不了你们在运动场上飒爽的英姿和豪迈的气概,忘不了你们在艺术节上才华尽显、技压群芳的表演,忘不了你们在建校劳动和清洁卫生时忘我劳动的场面,忘不了教师节时你们给老师的深情祝福,更忘不了你们见到老师时一声声深情的问候——“老师好!”

有相聚就有别离。三年来的朝夕相处使我们师生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过去的三年中,你可能受过老师的表扬、或者批评、甚至被冤枉而承受委屈,这些都是我们师生间最诚挚的感情的见证,在将来你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多么的令人回味和留恋!在今后漫长的日子里,你们的老师和你们的家长都会慢慢变老,但我们对自己学生炽热的爱永远不变。请同学们事业有成时时不要忘了告诉母校和老师,我们将一起分享你们的快乐;也请同学们遇到挫折忧伤和痛苦时不要忘了告诉老师,我们将和你们一起分担!一中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记住要常回家看看!

回想过去的三年,我们有过幸福和欢乐,也有过痛苦和泪水,这些在今天看来都会化作美好的回忆永驻我们的心间。在这里,我代表全体老师对你们说:你们每个人都是平顶山一中的骄傲,我们为有你们而自豪!

在同学们毕业之际,我和全体老师真诚地希望同学在即将开始的新的征程中勇往直前,永不言败;也希望你们永葆真诚和善良,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祝同学们高考顺利、心想事成!

祝同学们人生顺利、前程似锦!

高三毕业典礼致辞2

各位家长、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请各位家长和高三全体同学回来学校,既是为高考填报志愿作动员,也是作为简单的毕业典礼,为同学们的远行祝福。首先,为你们高考取得成功表示最热烈祝贺,为你们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借此机会,我谈三点感受:

一是感谢。我要代表学校感谢全体同学在今年高考中的优异表现,感谢我们高三老师一年来的辛勤工作,感谢全体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信任和支持。虽然还有个别同学的高考成绩不尽人意,但从学校总的成绩来说,可以认为是辉煌。264人上本科线,57.4%列全市第六的本科升学率;455人上专科线,98.9%列全市第二的专科升学率,成为惠州八中的历史之最,远超过市教育局给我们的高考指标任务。从同学们的升高中考试成绩、从学校办学实力来衡量,我们的进步是显著的。这样的进步,也许别的学校也有,但出现在八中、特别是在去年与华罗庚中学分开独立办学、有不少领导老师调到华罗庚中学工作的情况下取得,实在不容易。这靠的是同学的努力学习、靠的是家长们的理解信任,靠的是我们全体老师辛勤工作。所以,今天我首先要说的感受是感谢,感谢你们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帮助学校走出困境。

二是母爱。我想先向同学们讲一个感人的场面:26日下午高考放榜,下午5点开始,我们高三老师就聚在学校上网查同学们的成绩。但有几个班主任老师参加中考改卷或出差,不能及时查到同学的成绩。6点半,我们集中吃饭,开始上菜了,老师们还不停地打电话给同学们打听考试成绩,直到听到全部同学的成绩后才肯开始吃,那时已快晚上8点了。虽然饭菜已凉了,但由于有好消息,老师们吃得还是很开心。我注意观察了老师们打电话时的表情,从老师们“yes、yes”的欢呼声和“oh”的惋惜声中,听出了老师的“母爱”情怀。我们的老师,也象我们的父母一样,焦虑地等待着同学的喜讯,为我们欢呼、为我们惋惜。

最近,网络上盛传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院士对__届本科毕业生的讲话,“根叔”用“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她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精彩阐述了母校的含义。根叔的“理论”,让我重新认识“母校、老师、母爱”。三年的高中学习,也许留下些许的遗憾和不愉快,甚至还有个别的怨恨,但这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同学们要记住,你们曾经拥有过母校的爱、老师的真诚。“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歌词中“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大家应该非常熟悉,这就是母爱吧。同学们,常回家看看,这里有着你们的足迹,有着你们永恒的记忆。

三是读大学。今天,我最想说的是:今天同学们完成的仅是考大学的任务,但绝对不等于你就是真正的大学生。只有认认真真完成学业、拿到毕业文凭并有所成长、有所感悟才算是真正的大学生。大学生活确实很美好,少了很多中学的清规戒律约束和父母的唠叨,多了很多的自由和诱惑,网络虚拟世界的大胆设想和随意生活、悠静的大学校园谈情说爱的氛围,确实是轻松、浪漫。但这不是大学生活的真谛。大学最可爱的是有一大批有高深学问、对人生有很多感悟的教授们,他们会教你知识、告诉你人生的意义,你要认真地感受和领悟。大学生活最宝贵财富的是你可以拥有一批有才华、一辈子都乐意帮助你的同学朋友。但我想告诉大家,只有那些做人忠厚老实、做事认真、学习刻苦、肯主动并无私去帮助同学的人,才可能真正拥有这宝贵的财富。我真诚地希望在座的同学,在大学期间能多读点书、能多点感悟人生、多承担点社会和家庭责任、多交点良师益友。“成功更容易光顾磨难和艰辛,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我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少带点怨气,勇敢地接受磨难和艰辛,祝愿你们早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同学们,拿出你的勇气和坚强去闯荡社会吧,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在等着你们的捷报。

高三毕业典礼致辞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高二_班的__,今天很荣幸参加高三毕业典礼。首先,我代表高二年级的同学们,衷心地祝贺学长们圆满完成了高中学业,即将踏入新的征程!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转眼间,你们毕业在即。回顾过去,依依不舍的是三年来你们在二中留下的青春身影和深厚的同学友谊。有那么多快乐的瞬间值得回味,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值得记忆。你们三年的学习生活,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你们踏出的坚实脚步,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你们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脚踏实地的治学态度,诚实守信的作人准则,都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你们的理想,你们的激情,你们的青春的倩影,奋斗的足迹,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也铭刻在二中的发展史册上!我们在校的同学们,既为你们取得的成绩骄傲,又感到一份无形的压力。我们决心,向你们看齐,努力学习,增长才干,在二中美好的校园里,用我们的青春与智慧,续写二中辉煌的篇章!

学长们,我认为,今天的毕业典礼不是庆祝结束,而是欢呼“开始”;不是纪念“完成”,而是宣告“进步”。借此机会,我想用“志当存高远”与各位学长共勉。希望母校“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和“大气大和 大爱”的校园精神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佩带了三年的学生证即将就要摘下珍藏了,但相信“秭归二中”这个闪耀着光辉的名字将深深的烙印在我们每一位学长的心灵深处。在未来的日子里,当你们取得骄人的成绩时,请不要忘记,我们的母校在向您祝贺,我们愿分享你们的快乐,也盼望着你们常回母校看看。

再过四天,你们将奔赴高考的战场,经过三年的磨砺,你们决心奋力一博,我们为你们加油!我们为你们喝彩!学弟学妹们期待你们成功的消息,二中期待着你们创造辉煌!

谢谢大家!

高三毕业典礼致辞4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我是来自经济学院15国贸三班的___,很高兴站在这里发表毕业感言: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在仰恩的这几年,像等待那么长,又像幸福那么短,一转眼,我已经走到了象牙塔的尽头,今天再次站到普照的大舞台上,我感到无比的荣幸。

六月,这是个伤感的季节,因为我们即将毕业。

关于毕业,我有太多太多的感慨,有太多太多的不舍,站在大学美好生活的尾巴上,回首曾经走过的路,点点滴滴的记忆拼凑成我最绚烂的青春,竟是如此的刻骨铭心。

前两天,我参加了经济学院的毕业生座谈会,会上,赵伟晶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大学再重新来一遍,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当大家都在思考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回答了:再走一遍原来走过的路。

人生没有如果,大学不可能再重新再来一遍,幸好,我不需要如果,不需要重来,因为我的大学,没有遗憾。回想在仰恩的这些年,从入学的第一天,我就默默的告诉自己:我一定要爱仰恩,不仅爱,且深爱。

这些年,我一直都坚持着最初的承诺,或许,很多人不理解我对仰恩的爱,但是我自己却很清楚。从一开始我就意识到,我最美好的青春即将投注在这片美丽的圣土上,我没理由不让它放大异彩。

因为爱,所以懂得珍惜,我一直很珍惜身边的人。因此,我是个幸福的人,我遇到了太多的恩师,太多的好朋友,是他们,教会了我:学会做人,守信笃行,学会做事,创业有成!

大学期间,我最庆幸的是,我没有荒废美好的青春,而是在保证学习的情况下,参加了各种社团组织。班级干部,让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红十字会,让我明白了奉献才是生命的意义;党组织,让我明白了如何做一个刚正不阿的人。尽管曾经工作忙碌得不可开交,一度辛苦得想放弃,但是,最后的坚持,让我有了现在的成长。

在我的个人经历中,我最想告诉学弟学妹的是:心态决定命运;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做一个善良的人,学会奉献,学会感恩,那便是人生最大的收获。爱母校,就是爱自己;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你便会是最幸福的人!

回学校的这几天,看到仰恩的一草一木一建筑,都觉得倍感熟悉,原来,它们早已沉淀在我的记忆深处,一闭眼,一梦间,尽是仰恩的美丽风景。

感谢我在仰恩遇到的所有人,因为你们,让我的大学如此完美。很高兴认识你们,不管我以后身在哪里?做着什么?我都将把你们深深的铭记在我的心里,永恒不忘。

最后,祝所有的老师幸福健康,你们辛苦啦。祝所有的毕业生前程似锦,成为仰恩的骄傲。祝所有的学弟学妹学业有成。

毕业季,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仰恩,亲爱的母校,我爱你!

高三毕业典礼致辞5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中,我们已共同走过三个春秋。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我怀着激动和喜悦,充满骄傲和自豪,参加学校为我们2019届高三同学举行的隆重毕业典礼。我代表2019届全体高三学子,向我们的母校——连云港高级中学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辛勤工作的侯佩成校长,高举课程改革的大旗,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和学习空间,让我们可以挥洒自由和梦想;感谢亲爱的老师们和园丁们,你们的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高尚的师德情怀,让我们在即将离别母校的时候感到依依不舍;感谢呕心沥血的班主任们,披星戴月,朝乾夕惕,为我们的成长体贴入微。

三年来,每一个欢笑,每一滴泪水,每一段故事,每一次经历,每一声感动,都让我们难以忘怀。还记得高一军训场上我们挺拔的军姿、整齐的步伐伴着如雨的汗水,那情景仿佛就在眼前;还记得高二科技节,我们放飞的风筝,班级同学精心制作的泡菜,在科技馆我们认真考察地质矿物,蔡主任带领我们考察石棚山,那些情境依然历历在目;还记得英语课本剧我们精彩的表演,艺术节我们动情的歌唱,辩论赛场的唇枪舌剑,运动会上我们勇冠三军,很多年后,我们也许会忘记课堂里学习的内容,但我们不会忘记那些细节丰沛的教育场景。

三年的高中生活,三年的耕耘收获,我们和学校一起成长。学校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教给我们“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民族情怀,“大江歌罢掉头东”的远大抱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自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人文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志品格。母校是一盏灯,点亮了我们暗淡的生活;母校是罗盘,给我们指明前进的航向。

我们即将毕业,告别可爱的母校,让我们把依依不舍的眷恋化作志向,竭力回报校:在高考的赛场上,展现我们最好的姿态,让生活绽放一次笑容,让生命澎湃一次潮夕。拿出最好的成绩,来回报母校对我们的培育之恩。

今天我们桃李芬芳,明天将成为祖国的栋梁;今天我们弦歌一堂,明天我们将走向四面八方。但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是远涉重洋追寻梦想,还是甘洒热血建设家乡,我们都会永远怀念母校,怀念那些美好的时光!

多情自古伤离别。但是今天我们不是感伤,我们应该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为我们三年的挂肚牵肠,为我们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心灵守望,为我们放飞的信念和梦想,为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谢谢大家!

篇3:高三毕业典礼致辞

关键词:华盛顿大学 (UW) ,高等教育,毕业典礼

一曲高亢明亮的亚裔女生独唱的“星条旗永不落”, 拉开了美国华盛顿大学 (UW) 2013年第138届毕业生的毕业典礼序幕, 也由此开始了长达4.5小时隆重而热烈的庆祝活动。作为来自中国的学生家长, 同时也是一名在高校工作多年的教师, 在参加完这场美式大学毕业庆典后, 结合中国大学的毕业仪式, 心中留下了颇多的感慨和思考。

UW地处美国西北部的美丽城市———西雅图, 建校已150周年, 从该校走出了4位诺贝尔奖获奖者, 也为当地的世界知名企业, 如波音公司和微软电脑培养了大批人才, 比尔·盖茨的母亲专门为UW捐赠修建了一栋图书馆, 以表彰该校对微软公司的贡献。西雅图市民也以该校为荣, 毕业庆典日恰逢周末, 该市公交公司专门抽调了大批的公交车辆, 免费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家长、亲友团服务, 原为2美元的公交车费当日全部免费;当天许多餐馆也为学生毕业聚餐提供了8-9折的优惠, 充分体现了普通市民对这所学校的厚爱。每年的毕业庆典日更是成了当地的重大庆典活动, 该市市民对前来参加活动的世界各地朋友表现出极大地热情和礼遇。中国许多高等学府近年来也很重视与各地政府的关系, 但主要限于学校领导与政府官员的联系 (如宴请) , 如何让大专院校融入寻常百姓家庭实在不是一件易事。

与多数美国高校一样, UW的毕业典礼 (Commencement) 选在当地最为有名的棒球场 (美国国球) ———17人队主场举行, 虽然开始时间为中午12点半钟, 但从9点多钟起学生及家长、亲友们就从四面八方开始涌向体育场, 大街上、公交车里, 可以看到不同肤色的青年俊秀带着开心的微笑身着学位礼服, 头戴学位帽在家长的陪同下向毕业会场汇聚。体育场前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在一起或拍照留念, 或互致毕业珍言, 气氛异常热烈。笔者女儿的一位来自深圳的同学大学毕业后将去耶鲁大学读研, 由于她学业非常优秀, 其原留学的加拿大高中专门派出了一组摄像师, 对她的毕业庆典进行全程跟拍, 想必可能是以她的成功作为宣传噱头, 进一步吸引中国留学生赴海外读书, 的确这几年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 中国学生在海外学校的人数迅速增加。故UW开幕式上传统由黑人歌唱家演唱的美国国歌, 第一次由1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放歌就不足为奇了。

UW毕业庆典热情洋溢, 同时还带有一份宗教的庄严肃穆, 每位来宾仿佛经历着一次心灵的洗礼, 内心深处都会感受到一种震撼。大会主席宣布大会开始后, 首先由学校教职员工列队入场, 校长身着黑色大礼袍、头戴博士帽、手举杖杆, 带领行政官员和教师代表数十人鱼贯而入, 从体育场席地而坐的1.2万名毕业生当中穿过, 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呼, 看台上8万多名家长和市民 (毕业庆典为开放日) 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充分体现了对学校的感激之情。我们国家号召了多年的“尊师重教”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庆典仪式的讲演嘉宾选择和安排也颇具匠心, 与中国相比也反映出了两国的价值观、教育理念的高度差异。诚然, 表扬优秀毕业生是毕业典礼上最为普通的做法, 但今年该校表扬的一位学生为1名大专生, 他在西雅图社区学院完成了60个学分 (180学分可获毕业) 后转入UW就读, 此举一方面或许是鼓励该生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精神,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知名学府在对普通院校建设和学生培养中的提携作用。在选择毕业生代表发言时, 美中大学也存在着理念上的鸿沟。中国高校选择的绝对是一名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上台发言, 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而UW却大相径庭。此次学生代表是一位军人学员, 读书期间休学两年去伊拉克服兵役, 并荣获多名奖章, 学校认为能全身心为国家服务的毕业生才是最好的毕业生, 这也是学校真正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目的, 学习成绩的好坏只是学生某一方面技能的差别, 并不是教育的宗旨所在。当然, 美校并非不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毕业典礼上学生们还是依成绩而被划分为“三教九流”。美国的大学毕业典礼实际分为二场, 此次全校性的“大典”之前, 各院校已先期举办过一次小型毕业典礼。记得在笔者女儿的生物系庆典活动中, 系主任就是依平均成绩 (GPA) 而进行了口头表扬, 高分者被逐一点名、起立向全场观众示意, 在场的家长也感到“很有面子”, 而且GPA高的学生读研和就业都很占优势。接下来的庆典仪式还有校友 (Alumnus) 致辞, 今年邀请的是一名微软执行总裁演讲, 主要谈到毕业生如何在走向社会后回馈学校的体会。讲演完毕当即代表比尔·盖茨基金会向学校捐献了一大笔教育经费, 学校校长高兴地嘴都合不拢, 忙不迭赶快迎上去握手致谢。重视校友的作用是美校一贯的传统作风, 学校的许多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等许多都是校友出钱赠送, 每逢节假时, 学校还不时组织校友旅行团, 赴世界各地风景名胜游玩, 从而加强与学校的友谊。作者女儿一进UW, 家长就接到学校来信, 介绍学校历史、成就, 字里行间流露出拉赞助的意思, 这种做法也值得中国大学借鉴。

每年庆典大会都会有一位重量级的特邀嘉宾出现, 此次获邀演讲的是一位毕业于宾州州立大学的非UW人士, 但他却有着令人羡慕的丰富人生阅历, 他就是原美国驻华大使———郝斯曼先生。郝斯曼最为出名之处在于他是一位“三朝元老”, 先后在大、小布什和克林顿这三位总统任内出任外交官, 来华前曾在新加坡担任6年大使职务, 是一位“亚洲通”。今年学校安排他来校, 由校长亲自为其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一来是学校可能希望利用其在政坛的广泛人脉为毕业生今后从政作铺垫, 另一方面也是意在扩大UW在亚洲的影响力, 吸引更多的亚裔学生来本校就读。非常奇特的是, 在众多的演讲嘉宾发言中, 没有出现一位知名学者的学术讲座, 也很少提及学业、获奖、论文等话题。谈得最多的是如何报效国家、如何回报社会。这种导向也与中国毕业典礼存在着天壤之别。我国名牌大学庆典会上竞相聘请高官政要, 热衷举办“院士论坛”, 这种做法与大学教育的初衷渐行渐远, 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学教职员工及广大市民的诟病。

篇4:2005届毕业典礼致辞精选

Brian Williams, NBC News Anchor,Bates College, Lewiston, Maine

The world has changed so much since you arrived within these walls. As much as we would like to hold you all and cradle1 you in our collective arms and guarantee your safe passage into that American ideal of job and family and prosperity and happiness, that no longer, sadly, comes with the diploma you will receive today. But I’m not altogether sure it ever did.

The Class of 1938 saw their world transformed in a way they could not have known, and many of them strapped2 on rifles and headed to Europe and the Pacific. Your equipment will be your minds, your smarts, your talents, your love of country. You are the products of greatness. Things will be asked of3 you, and lives may depend on you. And you are ready. We are ready to watch you lead.

In our society, which is now so full of noise, listen only to the voices you’re come to trust. In our world, which is so full of uncertainty, remember who you are and what you stand for and keep steering4 straight. In our nation, founded on the ideals of freedom and liberty, step up and say so if and when we go astray5.

Anna Quindlen,Social critic and writer Barnard College, New York

There are no fragile flowers seated before me today. We are smart and sure and strong enough to overcome the condescending notion that opposing viewpoints are too much for us to bear — in politics, in journalism, in business, in the academy.

Open your mouths. Speak your piece. Fear not.

You understood this message in your marrow6 even four years ago. You had to have some essential bravery to even choose Barnard. It is not the easy choice; many of you have had to explain yourselves—the university, the city, the single-sex institution. At its core it must have spoken to something within you that was daring, that was confident, that knew that you knew best what was best for you.

And it was not an easy time, when most of you began here. Two weeks in and the golden city was bombed and bereaved7 and burst into flames and then smoked for weeks after8. Dean [Dorothy] Denburg remembers being downtown less than a week afterwards, on Fifth Avenue, and coming upon a group of students wearing Barnard T-shirts, passing out leaflets calling for tolerance for people of all backgrounds and all religions at a time when tolerance was the last thing on most Americans?minds.

What a brave thing to do. What a Barnard thing to do.

I have a Barnard T-shirt, too. Many of them actually, but the one I like best says, “ Barnard: you got a problem with that?”

There is a wealth of subtext behind the slogan, but the most elemental is this: Don’t mess with9 me. I am a woman who was educated at the epicenter10 of education for women, a woman who grew to adulthood in a place that told her, every day, that her opinion was not only important, that it was absolutely required.

Alan Greenspan,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I presume that I could offer all kinds of advice to today’s graduates from my nearly six decades in private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I could urge you all to work hard, save, and prosper. And I do. But transcending11 all else is being principled in how you go about doing those things. It is decidedly not true that nice guys finish last.

I do not deny that many appear to have succeeded in a material way by cutting corners12 and manipulating associates, both in their professional and in their personal lives.

But material success is possible in this world, and far more satisfying, when it comes without exploiting others.

The true measure of a career is to be able to be content, even proud, that you succeeded through your own endeavors without leaving a trail of casualties in your wake13.

Our system works fundamentally on trust and individual fair dealing. We need only look around today’s world to realize how valuable these traits are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absence. While we have achieved much as a nation in this regard, more remains to be done.

Prejudice of whatever stripe is unworthy of a society built on individual merit. A free-market capitalist system cannot operate fully effectively unless all participants in the economy are given opportunities to achieve their best. If we succeed in opening up opportunities to everyone, our national affluence will almost surely become more widespread. Of even greater import is that all Americans recognize that they are part of a system that is fair and worthy of support.

Marian Wright Edelman,Founder, Children’s Defense Fund Colgate University, Hamilton, N.Y.

Never give up. I don’t care how hard it gets— and it’s going to get very hard sometimes.

An old proverb says that when you get to your wits?end, that is where God lives.

So many people keep talking about what can’t be done.

But Shel Silverstein14 said: “Listen to the mustn’ts, child. Listen to the don’ts. Listen to the shouldn’ts, the impossibles, the won’ts. Listen to the never-haves. Then, listen close to me. Anything can happen, child. Anything can be.”

If we believe in it, if we have faith in it, if we dream it, if we struggle for it, and if we refuse to give up, we can make America a place where truly no child is left behind.

布赖恩·威廉斯,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主播

缅因州路易斯顿,贝兹学院

你们走进这些围墙后,世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尽管我们很想拥抱你们,呵护你们,向你们保证工作、家庭、成功和幸福这一理想中的美国生活是触手可及的,但这些却再也不能伴随你们今天将获得的文凭而来。而且,我也不确信以前文凭能带来这一切。

1938年那一届的学生见证了世界以一种他们无法预知的方式发展,他们中的很多人背起步枪开赴欧洲和太平洋地区。你们的装备将是你们的头脑、你们的智慧、你们的才能以及你们的爱国心。你们是伟大的作品。人们对你们寄于厚望,你们可能将决定别人的生命。你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将注视着你们引领风云。

在我们这个现在充满杂音的社会,只倾听那些你们相信的声音。在我们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记住你是谁,你支持什么,然后奋勇向前。在我们这个建立在自由和自主理想之上的国度里,如果有人误入歧途时,你们要勇敢地站出来,为自由和自主大声疾呼。

安娜·昆德伦,社会批评家和作家

纽约,巴纳德大学

今天坐在我面前的没有娇弱的花朵。政界、新闻业、商界和学术界自以为是地认为:我们无法忍受与我们相左的观点,可是我们足够聪明、自信、坚强,我们推翻了这种说法。

张开嘴巴。说出你的观点。无所畏惧。

甚至在4年以前,这种思想就已经深入你们的骨髓。你们选择巴纳德大学就需要很大的勇气。这不是容易的选择;你们中的很多人都需要为自己解释——这所大学,这座城市,这所只接受女性的学院。在最核心处,它肯定触动了你内心中大胆、自信、清楚什么最适合自己的那一部分。

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刚开始这里的生活时,事情并不容易。刚过了两个星期,这座辉煌的城市就遭遇袭击,死伤惨重,火焰冲天,在随后的几周里都浓烟滚滚。多萝西·登伯格主任记得,不到一周后她在市中心的第五大街邂逅一群穿着巴纳德T恤衫的学生,正在分发呼吁对各种背景和宗教的人们保持宽容的传单,而当时大部分美国人都把宽容抛到了脑后。

这是一件多么勇敢的事,多么具有巴纳德风格。

我也有一件巴纳德T恤衫。其实我有很多件,但我最喜欢的一件上面写着:“巴纳德:你有问题么?”

这句话后面的潜台词很丰富,但最基本的意思是:别找我的麻烦。我是一名在女性教育的最中心接受教育的女子,在这里,在女性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每天都有人告诉她,她的意见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绝对必要的。

艾伦·格林斯潘,美联储主席

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我认为,根据我在私营和政府部门近60载的工作经验,我能给今天的毕业生各种各样的建议。我可以鼓励你们都努力工作、攒钱,然后成功。我也这样建议。但是,比这些都重要的是,你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要遵守原则。“好人吃亏”的说法绝对是不正确的。

我不否认,很多人在职业和个人生活中通过投机取巧和利用同伴,似乎在物质上收获颇多。

但是,不剥削他人而在这个世界上取得物质成功是可能的,而且更令人满足。

衡量职业的真正标准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而不是在自己的身后留下一堆遭受伤害的人,这才是值得满足和骄傲的。

我们的体制从根本上而言建立在信任和个人公平交易之上。我们只需看看今天的世界就知道这些品质的可贵,以及它们缺失后的后果。在这方面,我们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需要做的还有更多。

建立在个人美德基础上的社会不应该存在任何形式的歧视。在一个经济体中,只有所有的参与者都能获得取得最大成就的机会,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体制才能完全有效地运转。如果我们成功地使每一个人都获得充足的机会,我们的国家几乎肯定会变得更加富裕。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美国人都将认识到,他们所处的体制是公平的、值得拥护的。

玛丽安·赖特·埃德尔曼,儿童保护基金会创始人

纽约,汉密尔顿,科尔盖特大学

永不放弃。我不管那有多艰辛——有时候事情会变得非常艰难。

有句古老的谚语是这样说的:当你智穷计尽的时候,上帝就会出现。

很多人不停地说什么是不能做到的。

但是谢尔·希尔弗斯坦说:“听听那些禁止做的事,孩子。听听那些不应该做的事、不可能做到的事、不会发生的事。听听那些永远都没有做过的事。然后,仔细地听我说。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孩子。一切皆有可能。”

篇5:高三毕业典礼致辞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阳光灿烂,校园里充满节日的欢愉、收获的喜庆。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2012届高中毕业典礼,共享桃李的芬芳,共话别离的眷恋。在此,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顺利完成学业的946名高三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同学们的成长倾注心血和汗水的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三年前,你们踌躇满志地来到XX一中,在这里你们勤学苦读,激扬文字。三年来,你们执着地追求,辛勤地付出,顽强地拼搏,真诚地交际,快乐地生活,为幸福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首往昔,课堂内外曾点燃了你们多少憧憬与渴望,展示了你们多少自信与昂扬;林荫道上曾记录了你们多少凝思与遐想,田径场上曾挥洒了你们多少激情与汗水,演讲台上曾展现了你们多少慷慨激昂。古龙山下难忘的高中生活奏响了同学们青春的华彩乐章。一中校园里留下了你们奋斗与历练的汗水,见证了你们的进步与成功的喜悦,洒满了你们的青春与激情;也是在这里,你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同学谊和师生情,你们一步步成长起来,你们一天天成熟起来。几年来,你们不仅在学业和思想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也在学校发展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再过几天,你们就要走进考场,检阅自己三年来的学习成果。希望你们在最后几天时间里,一是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充满必胜的信心,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从容应对;二是要回归课本,梳理好各科的知识体系,查漏补缺;三是要掌握各科的应试技巧,做好高考前的一切准备,争取考出理想的成绩,考进理想的大学。

高考过后,你们将离开校园,开始新的生活。新的生活是个新的起点。临别在即,我想送给你们几句话,希望你们带着这些话上路,且行且思,走向更加开阔明朗的人生。

第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人生修养。高尚的道德素质是成功的基础。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无论是进入高等院校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1

都要发扬我们XX一中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重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成功人格的培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真直的人,大写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二,要找准自己人生发展的方向。科学的人生规划是成功的保证。希望大家要认真进行生涯规划,用规划设计自己,管理自己,创造自己,从而努力将自己的特点转化成优点,将优点转化成增长点,将平常转化成不平常,那样你就会感受到生活的趣味,不断享受成功的快乐。

第三,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的实践是成功的前提。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生中勤奋学习,积极工作,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实践中丰富自己,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拼搏中书写新的人生篇章。

同学们,你们面前,通往成功的道路正无限延伸,青春的画卷如何去描绘,美丽的梦想如何去实现,人生的历史如何去书写,母校、亲友、社会,都在期待着你们,希望你们在现实的奋斗和拼搏中交出满意的答卷!同学们,XX一中作为你们的母校,她会永远支持你、欢迎你!你们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高中三年,那是人生的花季,这里也是你们的人生驿站。希望大家今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关注母校的改革和发展。你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对母校最大的支持,也是对母校最好的回报。

同学们,高考过后,你们就要离开母校了,请记住“常回家看看”。看看母校的新变化,看看你们的恩师学友,追忆你们的青春年华和激情燃烧的岁月。母校的一草一木时刻牵挂着你们,母校的老师祝福着你们:祝你们在各自的人生征途上不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母校的辉煌。

最后,预祝同学们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祝全体同学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谢谢大家!

篇6:高三毕业典礼致辞

今天,你已经在现实中结束了你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在现实中的这片土地上,你留下了一系列闪亮的脚印。你是团结的,敬业的,进取的。你是最近毕业班的楷模,给现实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你即将离开学校,你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学风将在现实中永存。你爱你的母校,师中,爱你母校的一切花草树木。所有的学生都带着壮观的景观镜离开了母校,这深深地表达了你对现实的依恋。你也为现实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所有的老师、学生、工作人员都更加想念你。

古人云,万物皆次,读书高。高中毕业是你新形式学习的开始,在知识的海洋里永远不会毕业。当你在生活中面临新的选择时,不要忘记保罗。科恰金的话:人应该这样度过一生,回首过去,不会因为浪费时间而后悔,也不会因为不作为而羞愧。高尔基在给儿子的信中说:与其永远索取,不如给予。当身边很多人需要你的时候,那你就会轻松愉快。

你们是跨世纪人才,四化宏伟蓝图就靠你们去实现。当今世界是一个科学竞争的时代。你要去高校深造,下定决心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最难的地方。祖国的需要是个人志愿者。

大学会是每个青年的理想和希望,但绝不是理想的独木桥。俗话说360行最好。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想做的事。奉献将是新老青年的理想和心愿。

同学们,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母校——世忠,也不要忘记培养自己的老师和同学。这是你生活学习的地方。有养育你的老师,有日夜陪伴你的同学。

现实是大学生的摇篮,现实中的所有员工都有信心和能力送你去高校深造,在社会上工作。

上一篇:六数教案副本下一篇:5新窑学区小规模学校《三年规划》制定情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