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2024-05-23

2010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精选10篇)

篇1:2010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XX年我区爱国卫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爱卫会办公室的指导下,在有关部门配合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十七大精神及中央、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立足实际,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在城市坚持以创建卫生城市为重点,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巩固提高了创卫成果;在农村以狠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场镇卫生建设为重点,以改水、改厕、改造环境为突破口,努力提高了卫生村建设质量。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爱国卫生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我区两大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年终总结

一、提高认识,巩固创卫成果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形象,巩固提高创卫成果,努力创省级卫生城市,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区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布置城管和创卫工作,为加大城市的创卫力度,调整充实了城管局人员,坚持责任到人,到地段,同时先后两次组织城区各单位、各部门以及居民积极行动起来,深入扎实地进行环境卫生大整治,采取分地段、分部门包干,城区开展了两次消除白色垃圾、治理污染和街面卫生大整治活动,在活动期间共出动近1.8万人次,出动垃圾车1300台次,清除垃圾3500多吨。整治了南池河段、城郊结合部及大街小巷的卫生死角。加大了城市整治管理力度,城市交通、卫生、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环境质量、卫生质量进一步明显提高,城市卫生面貌大为好转。在农村狠抓了乡镇场镇建设,以场镇带动农村,促进农村的卫生村建设,同时结合“三村”建设,大力推行“五改”、“三建”,铲除病源体孳生场所,改变了农民居住环境。使城市的卫生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面貌大大改观,有力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促进了我区爱卫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创卫工作不断深入

今年四月是第十九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为使这一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一是我们做到了早安排,以区爱卫[XX年]02号文下发到各乡镇、各单位,同时,区委、区政府结合夏秋季预防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召开了两次专门会议进行了研究布置。二是结合大搞城市管理和创卫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乡镇、村、组街道办事处的作用,在全区掀起以“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为主的爱国卫生月集中整治活动。农村重点治理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污水乱泼、柴草乱垛、杂物乱摆的“五乱”现象;城区重点搞好城郊结合部和城中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减少和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三是开展了食品卫生大检查,对全区食品卫生及学校卫生进行了拉网式的大检查,把住了病从口入关。四是积极开展除四害活动,降低了四害密度。据不完全统计在活动月间,共出动1.5万人次,出动车辆1325台次,消除垃圾4900多吨,消灭卫生死角317处,疏通下水道5400多延长米,印发卫生宣传资料2300多份.通过爱国卫生月活动的深入开展,彻底消除卫生死角,进一步提高个人的健康意识,培养了全区人民科学、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

三、加大除“四害”工作力度,减少疾病传播流行

全区四月和十月共统一组织开展了二次大规模的除“四害”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落实了组织机构和加强了队伍建设;其次依法做好药物的组织供应和管理,搞好除四害密度监测和技术指导工作。第三积极开展消杀活动,组织消杀人员到各单位开展大面积消杀活动,对预防防控疾病流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全区共投放灭鼠毒饵530多斤,灭蟑螂、灭蚊、蝇消杀面积达10万平方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害”密度进一步降低了疫病的传播途径,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四、狠抓卫生单位,卫生村建设

全区继续严格按照省、市、区级卫生单位标准,积极抓好规划指导和创建实施工作,年初制订工作目标,把任务分解片区卫生督察室,采取成熟一个申报一个,验收一个;合格一个,命名一个;严格审批制度,认真考核验收,使创建活动健康持续发展。一年来,验收上报省级卫生单位2个,省级卫生村3个,市级卫生单位9个。市级卫生村4个。同时,对过去已命名的卫生单位进行了部分复查,共复查省级卫生单位5个,合格4个,基本合格1个;复查市级卫生单位8个,合格7个,基本合格1个,复查省级卫生村10个,合格10个,市级卫生村12个,合格12个。在抓好卫生单位创建工作的同时,坚持抓好农村爱国卫生工作,认真宣传贯彻《四川省爱国卫生管理办法》和省农业厅,水电厅等六厅委《关于加强全省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采取“三个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督查到位)的办法,狠抓落实,迅速掀起了农村爱国卫生活动高潮。同时与相关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农业水利部门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发展规划,狠抓了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和大建沼气池进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组织有关部门,结合文明新村建设,搞好池园经济的规划和指导;城建、环卫、环保部门做好村镇规划,完善场镇供水、厕所、粪便、垃圾处理、绿化美化等基础建设和公用设施建设;卫生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开展了食品卫生大整顿,尤其对学校食品卫生进行了拉网式大检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卫生防疫部门还加强了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和卫生监督工作,对各乡镇除害灭病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同时结合抓文明新村建设,积极协助各乡、村、社搞好卫生村建设的规划和改水改厕技术指导。各部门密切配合,有效的推动了全区农村爱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一年来,我们继续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加大“五改三建”为内容,以“井、池、园、机配套,种、养、加相结合”为特色,把文明新村的创建与卫生之家、卫生村社的建设紧密结合,促进了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打机压井、卫生井1300多处,改厨1.2万户,改厕0.35万户,建沼气2500口,为推进社会主义新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篇2:2010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2010年全县爱国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爱国卫生条例》,巩固和提高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督促协调各成员单位履行职责,深入开展健康教育,继续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努力提升卫生创建水平,加大农村改厕改水力度,进一步推

进爱国卫生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开展。

一、强化爱国卫生组织管理,落实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爱卫会组织协调职能,督促各委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主动承担起所负责的工作任务,不断强化爱国卫生组织管理水平;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加强检查监督职能,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创卫”成果,努力做到爱国卫生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协调、有人检查、有人督促,真正把爱国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继续在全县组织开展“清洁城乡,保护健康”爱国卫生运动。结合爱国卫生月、重大节假日等,广泛组织发动干部群众,以治理脏、乱、差和卫生死角为重点,集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难点、热点问题,全面清除各种垃圾、彻底消灭卫生死角和“四害”孳生地,减少和消除各种疾病发生和传播因素。健全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全县城乡卫生面貌上新台阶。

三、进一步加强爱国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

积极协调广电等宣传部门,强化爱国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六进”活动,针对季节变化、传染病流行特点,结合卫生宣传日、世界无烟日等,利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卫生防病知识水平,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卫生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加大控烟履约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无烟单位创建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按照《××县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对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禁烟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组织开展第23个“世界无烟日”的宣传活动和无烟医院、无烟学校、无烟单位、无烟商场的创建活动。

五、继续强化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结合“四害”的季节消长规律,集中组织开展除四害工作,举办除“四害”技术培训,提高群众和专业技术人员除害水平,并加大除四害工作督查和指导力度,巩固好除四害成果。

六、加大门前四包落实及卫生检查评比力度。

城关镇要督促各居委会继续加大门前四包落实力度,充分发挥各楼院长作用,加强卫生管理;爱卫办每月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城区环境卫生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全县通报,力争城乡环境卫生得到长足巩固。

七、扎实开展卫生镇村、单位创建活动。

加强对已命名卫生单位的动态管理,巩固提升卫生创建成果。严格数量、保证质量,有序开展卫生集镇、村、单位创建活动,争取卫生创建再上台阶。

七、进一步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加强饮用水监督监测

加大改厕项目争取力度,按照集中连片、重点推进的原则,继续加大长廊沿线镇村改厕工作。督促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尤其要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督监测工作,加大卫生执法力度,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

篇3:2010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陈竺说, 在过去一年中, 卫生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成效。去年4月, 印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以下简称《医改意见》) 及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提出2020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政策措施, 医改工作全面启动;面对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科学决策, 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卫生系统积极防控疫情和救治患者, 维护社会稳定;《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 卫生部门认真履行综合协调职责, 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 扎扎实实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 受到群众支持欢迎。

陈竺强调, 取得进展和成绩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做好卫生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一是做好卫生工作的紧迫性更加突出, 二是多重疾病负担带来严峻挑战, 三是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四是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期望尚有较大差距。

篇4:看2010年卫生信息化风向标

尽管前年下半年以来各行各业均不同程度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营业额有所下滑,但医疗IT行业需求旺盛,仍然以较快速度增长,总体上达到了20%~30%,传统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销售增长约20%,辅助临床信息系统(CIS)增长约30%,社区卫生信息系统进入快速建设期,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在较发达地区开始建设。

1. 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进一步增强,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改善管理、降低成本的需求上升。

2. 国务院2006年2月24日首次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文件发布后,全国各地,特别是中东部发达地区,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主题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热火朝天地发展起来。

3. 在科技部《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相关课题支持与带动之下,尤其是去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多处提到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改善管理,改善服务,配合医改政策的贯彻执行。文件还把“建设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作为“四梁八柱”中的一柱,提出全行业管理、属地化管理、公立医院的公益化改革,要求为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监管、各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评估、各医疗机构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持。

由于政策驱动强劲,业界需求旺盛,致使多个跨国公司纷纷以不同内容、不同形式进入我国医疗IT市场。IBM公司迅速推出了“智慧医疗”系列解决方案,正在寻找合适的地区做出示范; 微软公司、西门子公司准备将它们多年研发的新型医院信息系统推向我国; EMC公司也以并购医疗IT业具有良好基础的公司为手段,进入中国市场。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就在竞争形势发生新变化的今天,就在我们一直期盼着我国本土从事医疗信息化的企业做大做强之时,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居然已有5~7个公司仅自主产权的管理软件及服务产值已经超过亿元。

2010年卫生IT市场发展预测

卫生IT业高速发展的势头将继续下去,据市场调查机构IDC预测: “到2010年,中国医疗整体IT硬件、软件与服务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120多亿元人民币。”如果对2010年我国卫生信息化市场再做细分,将是这样的趋势: 传统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继续维持不小于20%的增长;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辅助临床信息系统(CIS)将有不低于30%的增长; 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因为中央要求,今年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要达到50%以上,农村居民要达到20%以上,因而,今明两年是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大发展时期,增长率将超过30%; 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现在已有100多个地区开始或准备着手建立,尽管其在总额中占据比重一时还不会很大,但其增长趋势将是较快的。

由于医疗机构内部需求不断增加,外部需求也在增加,加之医院原有的信息系统已经比较陈旧,医院从发展的全局出发,希望对现有的信息系统做一全面的升级改造,不仅满足当前要求,还必须能够支持长久的持续发展。出于这样一种需求,医院希望有这样的企业——能够对医院当前和今后发展需求做出全面分析,进而做出整体规划、整体设计,并承担系统建设的总包任务。他们期望,承担这样任务的企业,一定要具有很强的系统分析能力、整体规划能力、全面的工程组织能力,而且具有用户所需要的核心产品。在我国,有这种需求的用户数量将会不断增加。应对这种需求,只有规划咨询能力不行,只有一般性产品也不行,他们不仅要有创新型产品,还必须具有很强的研发实力,还要让用户相信你确实具有长久生存能力,让用户放心。因而,那些具有既熟悉医疗管理业务又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具有雄厚研发实力和领先产品、且具有强大后备实力支持的企业将会赢得更多的大单。

国外大型公司的强势进入,将使我国卫生信息化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这一新的竞争形势下,本土企业将会处于什么样地位,是国民甚为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本土企业定能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因为: (1)目前,它们一直在为早期投入使用的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这一块市场它们将稳稳地占据着; (2)在新兴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和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上已经率先进入,在相对发达和中等发达地区,自主研发的产品已经拥有一批可观的用户群体,占据了先机和有利地位; (3)国内又有几个研发和销售都具雄厚实力的公司加入到医疗IT行业,使我国本土企业实力大大增强; (4)少数专门从事临床信息系统业务的公司,在某些运用广泛的辅助临床的专业系统领域已经占领高中端市场,而且,这样的公司,不仅没有被跨国公司收购,反而引来了中外投资商的投资相助; (5)这样一个事实谁都不能否认: 管理系统是跟国家的法律法规紧密相联的,是必须遵从行业规范、适应国人使用习惯、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在这些方面,本土公司具有绝对的优势。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社区信息系统、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有线和无线网络支持,从而为电信行业带来新的商机。几个大牌电信运营公司,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移动等已经参与到社区卫生和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中来。

新系统新产品

研发分析

1. 医院信息系统

我国整体集成的医院信息系统大都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研制的,其整体概念、整体架构和所用技术手段,基本上都是基于那个时代设计的,现已过去十年,而市场上营销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上还是原有的那一套。时至今日,医院内部不断提出扩充新功能的需求,外部又提出很多信息共享的需求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原有系统的基础架构已经不能满足这些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保持一定继承的基础上设计新系统。这一新系统至少要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1)给出一个便于集成的架构。这个架构能够支持内部和外部的不断增长的功能扩充,扩充以后仍然保持业务流程合理、易于使用且易于管理。这一要求实质上是必须给出一个好的集成方案。怎样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的集成?这是困扰了医院信息系统主管们多年的大问题。几家跨国公司曾经拿出过几种集成方案,但都没有做出能被人接受的示范; 有人提出过“集成总线”方案,也没做出能被人接受的示范; 不少家使用了“一例一集成”的方法,这种方法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集成的系统越多,系统管理就越复杂,越来越不好使用,系统的用户管理、授权管理越发不便,业务流程的不合理性也就越发显现出来。

因此,采用什么样的集成方法,是新系统设计要研究的重点之一。

(2)给出最为合理的业务流程。我国的医院信息系统从数字化初期起步,陆续扩充了很多新的功能之后,业务流程优化已经有了很大空间,需要再做优化和重整。这里还孕育着这样一个要求,即: 功能模块陆续扩充之后,业务流程仍然保持着它的合理性,原系统设计好的用户管理、用户授权、互通机制等仍然保持不变。

(3)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子病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中最为核心的一块。电子病历系统必须能够遵从操作规程自然采集各种病历资料,形成医疗文件,按照规范的目录结构自动归档,且必须便于长久保存并能方便各方面使用。电子病历在我国边研发边应用已经搞了将近十年,但多数医院都是从初级的概念搞起,比如,认为用计算机写病历就是电子病历了,基于这种初级的认识,使得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完整而又方便使用的电子病历系统。因此,除了给出完整的概念之外,还需要给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整体结构、存储模式、安防措施、使用方法,对数据采集、数据归档、数据存储以及结合可以实用的标准规范给出合理的处理流程,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实用的电子病历系统。

(4)支持内部和外部的数据运用。逐渐积累起来的数据已经被看做是医院的宝贵资源,有关方面要求将这些数据用于医学教学、科学研究、优化治疗、绩效考核,乃至发展预测; 远程医疗以及主管机关对医疗机构实施监管则是外部提出的运用这些数据的要求。怎样满足这些要求,是新系统设计必须考虑的又一个现实问题。

关于这一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有关部门将采取事业单位与企业相结合的方式着手组织。业界对这一举动,对这一新版本的研发和试用,都在给予关注,寄予厚望。

2. 社区卫生信息系统

2006年2月24日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城镇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基层医疗和保健服务,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保障的最基层单位,从担负任务来看,它包含了早期的地段医院或一级医院的功能,又扩展了几乎所有的公共卫生管理内容,诸如: 疾病监测、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等内容,因此常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系统是“六位一体”的系统,为这种服务中心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统称为“社区卫生服务系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负着医疗和保健任务,所以,系统中部分功能与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某些功能基本一样,如: 门急诊挂号登记、诊间业务管理、药品管理、计价和收费管理、检查和检验信息管理等,与医院信息系统中相应模块基本相同,只是这里的诊间业务管理需按照全科医生的业务设置。有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设有病床,所以也有类似医院信息系统中住院管理的内容。对这一类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1)方便百姓就医,使“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成为现实,缓解“看病难”,贯彻首诊制,强化全科医生的责任,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2)回归医疗的公益性,通过各种手段缓解“看病贵”; (3)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加强居民基本健康信息管理,特别是大量存在的慢性病的治疗和管理; (4)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承担起本社区范围内的全部公共卫生服务,承担起从个人到家庭、到社区群体的健康服务和管理,体现公共卫生由政府主导的原则。

这类系统的设计始于三年前,现已有多家系统投入运行。应该说,目前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需优化和扩充。这类系统设计的功夫主要体现在: (1)深入理解国家关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和意图,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管理做全面的规划,确定哪些是核心的、基本不变的内容,哪些是外围的、逐步扩充的内容,从而给出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架构; (2)给出便于与外部进行数据交换的手段,如: 居民健康档案需要对外提供共享,还要从外部获得信息以保持健康档案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很多社区卫生服务功能需要与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协同进行; (3)系统功能要能够往更基层的社区卫生站以及家庭病床延伸; (4)深入体会两类用户——全科医生和社区管理者的需求,为他们设计好方便实用的工作站。

这类系统的设计与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既有一定的共性,也有很多它自己的个性,其内容之广、涉及面之宽不亚于医院信息系统。

3. 区域医疗信息系统

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是一个联结区域内各类医疗机构和医药卫生管理机构,在这个联结的范围内能够互联互通、信息能够共享的综合网络服务系统。这里所指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区、一个城市、一个省乃至全国。这一系统的核心是医疗文档共享。随着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新医改政策贯彻执行,对“数据共享”提出了强烈要求。

完全可以设想,没有这样的数据共享功能,就没办法有效减少重复检查检验,降低医疗费用,缓解“看病贵”的问题; 没有这样的数据共享功能,为百姓提供就医方便也将是一句空话; 没有这样的数据共享功能,很难使过度集中的优势医疗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没有这样的数据共享功能,让医生充分掌握就诊者的包括历史的、全面的健康状况从而更准确有效地实施治疗和保健这一目标就难以实现。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中央颁布的《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意见》这份文件中,特别强调了主管机关的监管和监督的功能,把监管和监督视为政策贯彻执行的关键一环。就在这一文件中,“监管”一词出现过13次,“监督”一词出现过28次,足足可见有效实施监管和监督的重要。在实施监督和管理时,管理机关必然期望随时知道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的运行情况、各项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诸如伤病员的收容数量以及各类人员占比情况、各种疾病的发生情况、人均医疗费用以及各项费用占比情况、医疗机构的综合绩效情况等等,以便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如果没有这样的数据共享功能,对真实情况的实时掌控将难以做到,医疗经费的补偿难以做到准确。因此,医改“意见”中专门提出一项重要要求,“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并把它作为“四梁八柱”中的一柱。种种要求,决定了这类信息系统是必然要建立的。

但也应该看到,这类系统的建立,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还都是新事物,都处于摸索阶段。对于这类系统的建立,必须积极而又稳妥。针对稳妥这一面,需要强调: 第一,因为它涉及面宽、涉及利益关系复杂、涉及多种类型用户群体,系统上的服务功能必将随着应用的发展而逐步扩展,而且系统并不属于哪一事业单位,因而,下大力气做好全面规划异常重要; 第二,对它的系统结构模式、数据存储模式、文档共享模式、数据检索模式、系统运维管理模式等需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对这两点,如不给予充分重视,很可能会造成短命系统或产生新的“烟囱系统”,导致不必要的“折腾”。

4. 临床信息系统

辅助临床信息系统(CIS)是本行业的热门之一。它有很多种专业系统,这里专门提一下“临床路径”系统的研究。医改政策要求规范临床操作,卫生部已于去年年底公布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拟用两年时间,在全国50家较大规模医院试点建立112种疾病(病种)的临床治疗规范。“临床路径”可以独立地操作使用,可以独立地单机运行,但要真正实用,是需要信息技术支持的,而且还将与医院信息化系统紧密联结。医改政策的这一要求,必将促进“临床路径”系统的研发和试用,估计这类系统的研发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问题和建议

本行业前进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问题很多,专家们提出的建议也很多,这里只提及如下两点。

1. 不注重全盘规划

与一个医疗单位的信息系统建设相比,现在提出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更需要全盘规划。(1)这个系统涉及面宽,它不仅要支持“医疗服务体系”,还要支持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内的监督和管理,系统的建设将不仅涉及到所有的医疗保健机构、所有的居民百姓,还将涉及到政府主管部门以及政府其他将享受系统支持和需要对系统给予支持的业务部门。(2)它涉及业务繁多,不仅包括百姓就医管理、医疗记录管理,还有医疗物资管理、卫生经济管理,系统还要支持行业管理和监督,而这种管理和监督又是“全行业”的。(3)它涉及利益关系复杂,一是系统要收集各有关机构的医疗数据,按照传统观念,这些数据是属于各机构自己的,现在要它们拿出来共享,这既关系到观念的转变,还涉及到数据质量的保障,二是“信息共享”本身将直接关系到各个医疗机构的利益,如果这些利益关系没有协调好,即便花了巨资建立起“共享”的系统,也将是一个摆设。(4)这类系统将是不断扩充的,不可能一触而就,必然是依据本地区的需求、基础设施、财力和人力等实际情况,提出当前的和今后不同阶段的建设任务,由此决定了这类系统必然是不断扩展的,其整体架构、运行模式、标准规范等设计必须能够支持长期的不断扩展式的要求。

由于不重视全盘规划,已经出现了很多惨痛教训。譬如: 某地区,全区性的卫生信息系统的规划迟迟没有出台,而一些业务部门的积极性很高,于是便出现了只从自己需求出发各建各的区域信息系统的局面,实际上一个区域性的医疗信息系统的共享平台完全能够包容他们的业务需求。这样下去,必然造成重复投资,形成很多新的孤岛,到头来还必定给以后的系统整合造成很大困难。再譬如: 全国已有多个地区和城市、主管机关或卫生统计部门急于收集各种医疗卫生数据,于是单独建立了一套单功能的数据收集系统,建立了一个以卫生统计为目的的数据中心,他们不知道,这样一个系统所花费的资金和一个综合性的区域性医疗信息系统的投入基本一样。很显然,后者的功能完全能够包容前者,可是让前者包容后者,就不知道需要再花多大的资金和多少人力了。类似事件很多,不需多举。大量事实证明,项目成功率低、工期不断延长、系统不能扩展、效益未达目标,多是由于规划缺失或规划不周所致。

2. 信息化主管领导急需改变领导方式

近年来,在医疗行业出现一个好的现象是,各单位、各部门都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领导层由不重视变为争着主抓信息化。这时候,又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很多主管领导,总觉得“系统工程”、“软件工程”是“软”的,是很容易的,愿意怎么着就可以怎么着,远不知道信息化建设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整体规划,而且这个规划还需要认真论证。于是,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今天向你要这个,明天向你要那个,而且给你留的时间很短。常常弄得CIO们不知所措,常常使系统建设出现“折腾”,多走很多弯路。基于这样的情况较普遍存在,建议有关部门专门针对负责医疗信息化的领导层,经常举办一些有关信息化建设规律和做法的短训班。

作者简介

任连仲原任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主任、解放军军医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 现任中国医药信息学会电子病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卫生信息学会顾问,是“军惠”医院信息系统的主要研制者和组织者之一,参与主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一书。

产业追踪

戴尔服务布局中国 看重医疗

3月24日,戴尔全新的业务部门——戴尔服务部宣布其在中国的领导团队及相关业务战略。任命荣玛赞为戴尔服务部亚太及日本地区大型企业及商业负责人,此前荣玛赞任毕博全球副总裁、大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兼主席; 任命KIRK WILLIAMS为戴尔服务部中国大型企业及商业负责人,此前WILLIAMS任毕博董事总经理,负责毕博在中国的商业服务业务; 任命周宾为戴尔服务部公共事业医疗保健业务中国负责人,此前周宾曾在佩罗系统公司工作超过5年,具有医学和IT双重专业背景。

在向IT服务转型的道路上,虽然与IBM、惠普相比,戴尔的起步较晚,但是戴尔通过对佩罗系统和毕博中国咨询业务的收购与重组正在积累自身的后发优势。戴尔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亲临发布会现场,并透露: “上一季度戴尔在中国的收入增长率超过81%。”在全球经济尚未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情况下,这一数字确实让人振奋。

中国是戴尔全球的第二大市场,在中国,戴尔服务配备了两位直接负责人,分别负责两大块业务: 商业和公共事业。其中,在公共事业领域,戴尔服务尤其看重医疗卫生行业。迈克尔•戴尔此行来到中国,还专门拜会了中国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就医疗卫生信息化及合作事宜进行了交流。从中不难看出,戴尔公司在中国卫生行业的政府关系基础不错,同时迈克尔•戴尔也对中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寄予了厚望。

与竞争对手相比,戴尔由于收购了佩罗系统,使其在卫生信息化领域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佩罗系统以医疗IT作为立身之本,稳坐美国医疗IT领域的第一把交椅。它为全美国1000多家医院提供服务,被 Gartner 评为北美医疗专业服务第一名(根据2008年营收排名); 连续两年在《外包医疗卫生行业黑皮书》的多个分类中名列榜首。根据 2008 年调查结果显示,佩罗系统的营收周期解决方案团队在营收周期管理分类下的所有供应商中名列第一。此项排名采用客户调查的方式对 18 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评估,包括信赖度、定制程度、创新和员工绩效。

“在我们的团队中有4位是医生,他们拥有医学的学位,其中还有一位是医学副教授,这样的人力配置使我们能够真正了解医院的工作流程和IT需求。”据周宾介绍,在中国,戴尔服务在区域卫生和医院信息化这两大领域的业务都已启动。“我们刚刚做完中国中部一省会城市的全市卫生信息资源规划,这个规划得到了卫生部有关单位和领导的充分肯定。规划包括了面向当地全市居民的医疗数据中心规划和电子病历的创建与协调。”周宾表示,“此外,我们还为另外一家历史悠久的医科大学实施了电子病历等系统。”

篇5:社区2010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于我社区地处城郊,居民(村民)的卫生公德意识相对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给我社区优化环境、促进发展、展示文明形象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社区两委会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制定全年工作计划,认真安排、部署全年的爱国卫生工作。以环境集中整治和大力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组织开展爱国卫生工作,为我社区逐步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二、结合巩固文明城市活动创建成果,部署全年爱卫工作。

清理牛皮癣300余处,整治出摊占道100余次,清理粉刷非法小广告300余起。制定全年的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成立了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位,要求各部门、根据各自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互相支持、齐抓共管、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将爱国卫生工作贯穿全年,重点打好“美化治乱”、“净化治脏”、“绿化治荒”战役,确保社区市容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三、向居民(村民)广泛宣传。

通过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广播、悬挂标语等多种形式,结合“世界无烟日”等卫生宣传日,向辖区居民宣传健康科普知识、市民卫生公约以及《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共计发放资料600余份。

四、多次集中开展卫生整治活动,改善城乡面貌。

为使我社区城乡环境得到明显改观,社区抓紧抓好全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形成了以综合整治与集中整治相结合,重点整治与全面整治相结合。

到目前,我社区在各类整治活动中清除4、5、6居积存垃圾20多吨,清理规范户外广告12户,乱张贴、乱书写300处,清理废品收购点乱堆乱放2处,对5组乱搭建张同辉处进行了取缔,规范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停放,大大改善了社区整体环境,提高了全社区居民(村民)的生活品质。

五、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

篇6:市2010年爱国卫生工作思路

一、深化卫生城镇、村创建和长效管理。落

实各县、区(××*岛管委会、××*湾北岸管委会),以及街道、乡镇、村和职能部门责任,开展省级卫生城镇创建和长效管理,巩固创建成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1、省级卫生城市:贯彻《福建省省级卫生城镇管理办法》,不断深化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对照《省级卫生城市标准》,落实城市建设管理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深入开展创建和整改专项活动,提高创建和长效管理水平。各区和相应的责任部门于10月份完成省级卫生城市管理年报工作,由市爱卫会汇总上报省爱卫会。继续组织开展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定期检查评比工作。

2、省级卫生乡镇、村:根据省级卫生乡镇、村管理规定,加强对省级卫生乡镇和省级卫生村的长效管理。9月份前由县、区(××*岛管委会、××*湾北岸管委会)爱卫办对照标准组织检查,把检查结果和相应的年报资料报市爱卫办。市爱卫办将于10月份组织复查抽查并上报省爱卫会。

3、创建卫生乡镇和卫生村:引导一些条件较好的乡镇、村深入开展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和国家卫生镇活动,并于9月份完成申报工作。年内各县、区(××*岛管委会、××*湾北岸管委会)分别组织和指网导1-2个乡镇、4-5个村实施创建卫生乡镇、村,力争全市有4-5个乡镇、15-20个村达到省级卫生乡镇、村标准。条件较好的县、区(××*岛管委会、××*湾北岸管委会)要在省级卫生乡镇(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中指导创建1-2个国家卫生镇达标。

二、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协同有关委员部门,促进以改水改厕、垃圾整治为重点,以卫生防病为中心的农村“家园清洁行动”。

1、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继续协同有关职能部门,促进农村垃圾整治工作规划的实施,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推动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完善和运行机制的形成。

2、推动农村改水改厕。完成省下达的“中央补助福建省资金农村改水改厕项目”任务。协同有关职能部门,做好技术指导,抓好饮用水水质卫生,以及户厕、公厕卫生管理工作,推进农村改水改厕网进度。

(1)农村改水:加强饮用水水质监督管理,协调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单位,加强对各自来水厂站的水质监督监测和规范管理,促进自来水设施建设,提高自来水受益率。仙游县、荔城区各完成“中央补助福建省资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项目”30个饮水安全工程的监测任务。协同有关职能部门,指导各类改水形式的水质卫生管理。

(2)农村改厕:指导开展农村厕所和粪便卫生管理,协同有关职能部门,促进农村改厕。秀屿区完成“中央补助福建省资金农村改厕项目”改厕1000户的任务。

开展农村各类改水形式的水质卫生管理,以及农村户厕、公厕科学使用和卫生管理方面的督导。各县、区(××*岛管委会、××*湾北岸管委会)于10月份将农村改水改厕年报报市爱卫办。

三、开展城乡除害防病工作。落实各级爱卫会及其委员部门责任,开展以除害防病为重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专项活动。

1、城乡除“四害”:

实施城乡灭蚊,创建“灭蚊先进城区”,确保年内“灭蚊”专项达标,防止蚊媒传染病发生和流行。

协调开展两次统一灭鼠、灭蟑螂巩固工作,确保市区灭鼠、灭蟑螂各项指标保持在“先进城区”要求的标准范围内。

促进和指导开展城乡定期统一灭蚊、灭蝇、灭蟑螂、灭鼠工作,把农村“四害”密度控制在不足危害的程度。探索管理机制,促进日常除“四害”卫生消杀工作开展。组织城乡除“四害”专项检查或抽查。

2、环境卫生消杀:针对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特别是在多雨可能出现灾情等时节,做好预防灾后可能发生疫病流行的准备,充分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灾后环境卫生消杀,配合做好灾后疫情防控工作。

3、群众性卫生防病工作:适时开展以防治登革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霍乱等传染病为中心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预防和控制可能出现的疫情。结合迎接各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组织开展卫生日、卫生周等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

四、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在2010年4月份开展第二十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按照全国、省爱卫会“迎奥运,讲卫生,掀起爱国卫生运动新

高潮”的号召,结合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和“洁我家园,共创文明”活动,开展以除害防病为重点的卫生月活动,以及除害防病迎奥运百日活动,掀起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新高潮。

五、强化爱国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围绕爱国卫生和卫生防病工作重点,组织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月、周活动,带动经常性爱国卫生宣传的深入开展。

协调健康教育业务单位,重点做好除害防病和“中央补助福建省资金农村改水改厕项目”等专项健康教育,以及社区(乡村)、医院、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健康教育,提高各类人群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开展控制吸烟宣传教育工作。

篇7:2010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历年来,我村都很重视爱国卫生创建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形式,对村组卫生工作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检查,并于今年把创建卫生先进作为创建文明村组为首要任务,要求卫生不达标的村组或个人给予批评。

一、统一认识,明确任务

由村委安排部署爱国卫生工作,强调全员树立“人人动手,从我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卫生责任意识,同时广泛宣传爱国卫生的思想,让广大村民都知晓创建卫生先进村组是创建文明村组的基础和保证,教育引导各村组村民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村组工作,形成全员参与,全员共创的局面。

二、组织健全,领导重视

为切实加强爱国卫生工作力度,创建卫生村组,以保障我村精神文明建设顺利实施,推动爱国卫生工作的科学管理和提高卫生水平,成立了专门爱国卫生领导小组,由村委书记钟磊担任组长,村委会主任杨富锦担任副组长,各村民小组组长担任成员,全面部署各项爱国卫生工作方案。

三、制度健全,创建规范

我村制定了相关的村组创建爱国卫生实施方案,并督促各村组制定并完善了相关行业的卫生制度,如村组“卫生分片包干制”“办公区域卫生制度”“公共区域卫生制度”,大队部“办公室清洁卫生责任制”等。做到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办公区域无纸屑、无烟头、无积尘、无污垢、无痰迹、无蛛网,门窗净、桌椅净、地面净,各种用具摆放整齐,公共绿地无积水、无垃圾、无卫生死角。

四、齐抓并举,全员共创

1、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爱卫意识,及时贯彻落实各有关爱国卫生运动的文件精神,要求广大村民做到“人人动手,从我做起,共建美好家园”,在村民中广泛普及爱卫知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增强疾病防范意识,提高全员的爱国卫生意识。

2、积极组织参加社会卫生公益活动。

3、积极应对卫生突发事件,认真建立突发卫生事件应对措施实施预案。

篇8:2010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邓海华说, 每年在这个时候, 卫生部都要评选上一年度“十大优秀新闻”。2010年中国卫生十大新闻分别是——

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 提出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2010年10月18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提出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 增加财政投入,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建议》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010年5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医药卫生发展趋势和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问题进行第20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关系千家万户性命、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 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 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民生问题,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给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

一年来, 全国卫生系统根据国务院2010年度医改工作安排, 以医改五项重点工作为核心, 加大力度, 稳步实施, 总体进展顺利。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 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50%以上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 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稳步推进。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 16个国家级联系试点城市和31个省级试点城市开展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四、国务院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

2010年11月29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措施。12月1日, 温家宝总理来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 探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和致孤儿童, 慰问工作在艾滋病防治一线的医务人员并进行座谈。11月22日, 李克强副总理考察了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现场主持召开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 要求提高科学防治艾滋病工作水平,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全国医药卫生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2010年5月以来,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启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加强基层单位党建工作。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坚持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全国医药卫生系统的实际出发, 以“落实医改任务、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医德医风、加强基层组织”为总的实践载体, 努力创建以“五个好”为基本要求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以“五带头”为主要内容的优秀共产党员。

六、我国完成1.02亿人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2010年9月, 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开展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以尽可能给予免疫空白人群接种机会, 最大限度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 加快消除麻疹进程, 提高全体人群健康水平。9月11日至29日, 全国共接种1.02亿人, 没有与疫苗接种相关的死亡病例发生, 没有群体性不良反应发生。本次强化免疫活动异常反应发生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参考指南, 低于既往水平。

七、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山洪泥石流灾害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取得重大胜利

2010年4月14日, 青海玉树发生地震, 2010年8月7日夜至8日凌晨, 甘肃舟曲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 卫生部门迅速启动卫生应急一级响应, 创新建立前后方指挥一体化、军警地协同一体化工作机制, 协调组织全国卫生力量奔赴灾区开展卫生应急工作, 全力指导支持灾区卫生部门开展紧急医学救援、伤员转运、疾病控制、卫生监督、高原病防治、心理援助和鼠疫防控等工作, 实现了“最大程度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和“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

八、我国进一步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

2010年2月10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通知, 进一步明确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病毒检测项目, 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公民入学、就业体检中, 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 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 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按要求不得在入学、就业体检时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服务。此项措施得到了公众的积极支持。

九、我国检测出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

2010年10月26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 在对既往收集保存的菌株进行NDM-1耐药基因检测时, 检出3株携带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国际上报道发现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后,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卫生部立即组织有关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开展了该耐药菌的调查、检测和监测, 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确保广大群众健康。

十、卫生部调查“圣元乳粉疑致儿童性早熟”情况

2010年8月, 针对媒体报道有婴幼儿因食用圣元乳粉导致性早熟的情况, 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统一组织协调下, 卫生部成立专家组, 会同有关部门和湖北省立即开展调查处理, 对相关产品进行检测和评估, 并及时向社会通报。卫生部专家组评估认为, 湖北3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优博婴幼儿乳粉没有关联, 市场上抽检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

随后, 邓海华全面介绍了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十大要点。

一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降低群众用药负担。巩固和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到2011年底,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覆盖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实行零差率销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村卫生室和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不断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调整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基层使用部分) , 更好地适应基层用药需求, 适时启动制定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工作。建立健全国家基本药物采购机制, 规范采购配送工作, 建立药品价格信息库。加强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

二是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使人民群众切实受惠。确定一批易操作、经验成熟的重点政策措施向全国推广。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公立医院改革原则,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便民惠民措施, 让人民群众尽快享受到便利的医疗服务。加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管理, 优化公立医院布局结构, 组织开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试点。优先发展县级医院, 选择300个覆盖县域人口较多、基础较好的县医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完善有序规范就医的引导政策, 加快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实施首诊在社区, 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推行优质护理服务、预约诊疗、先诊疗后结算、志愿者医院服务、便民门诊等便民惠民措施。继续制定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路径, 增加实施病种数量, 扩大临床路径实施覆盖面。积极探索支付制度改革, 完善政策措施, 适当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水平, 扩大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和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试点范围。积极探索重大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推动试点城市开展综合改革, 在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等难点方面进行探索。积极推广公立医院以支付制度改革为切入点解决以药补医的做法。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 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满足群众的多层次需求。将实施便民惠民措施与推进综合改革、探索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相结合, 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的成果。

三是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水平,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稳定参合率, 继续保持在90%以上的较高水平。进一步提高筹资水平、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住院补偿最高支付限额, 稳步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 逐步将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及重性精神病门诊费用纳入统筹补偿范围。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提高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 并逐步扩展大病救助保障病种范围。健全管理经办机构, 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 全面实现参合人员在统筹区域内自主就医和即时结算, 推行农民健康“一卡通”工作。加大基金监管力度, 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 推行支付方式改革。

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落实补偿政策, 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完善人事分配制度,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乡村医生补助政策的落实。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大力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扎实做好卫生应急、重大疾病防控和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完成国家基本、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实施国家基本、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研究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覆盖面, 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均经费标准。制定并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完善工作机制, 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 建立信息报告及发布制度, 开展项目评估, 加强督导、考核, 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

五是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 加大卫生监督力度。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开展《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监督检查, 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落实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任务, 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 继续打击使用列入“黑名单”物质和其他化学原料生产加工食品行为。组织实施《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信息公布制度。继续清理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组织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地方监测方案, 开展风险评估, 及时发布预警公告,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组织机构建设。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着力加强事故报告和通报机制, 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餐饮食品安全监管。

加大职业病防治工作力度。认真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2009-2015年) 》, 制定完善配套规章和标准。加强卫生监督工作, 继续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 启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六是加强医疗服务管理,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推进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重点临床专业国家级医疗质量与控制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同级医疗机构辅助检查结果互认工作, 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确定并实施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培育专科建设项目, 提高我国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研究建立临床药师准入制度, 推进临床合理用药。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加强院前急救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提高急救急诊服务能力。规范临床检验工作, 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力度, 保障医疗安全。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 保证血液质量安全和临床用血需要。进一步推动医疗康复、防盲治盲和戒毒医疗管理工作。严格医疗广告的审批和监管。

强化医疗服务监管, 启动医院评审评价工作, 继续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 开展以改善医疗服务为重点的优质医院创建活动, 推进“平安医院”创建活动, 加强人体器官移植监管, 进一步推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

七是强化药品质量安全监管, 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加强药品监管工作。加大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环节监管力度, 加强各地电子监管能力建设。加强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 定期分析评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 控制药品安全风险。开展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评价试点工作,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主导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扎实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

八是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进一步细化实化中医药事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以县级中医医院达标建设和扩大城乡基层中医药服务覆盖面为重点, 加强中医服务体系建设及能力建设。继续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 推动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做好民族医药工作。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和技术骨干培养, 继续开展乡村医生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 实施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继承项目, 探索建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推进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加快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 继续推广中医临床路径, 开展付费改革试点。加强对中药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研究制定鼓励提供和使用中医药服务的优惠政策。加快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关中医药任务。

九是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力度, 推动卫生科技创新与发展。加强卫生人才培养。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推动全科医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开展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 继续开展和适当扩大专科医师准入试点。扩大实施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项目, 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 开展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药师工作。加强继续医学教育, 加大公共卫生和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力度。开展西部卫生管理干部和大型医院领导干部的培训。加强医学教育宏观协调和管理, 推进高校医学院共建工作。

推进卫生科技事业发展。扎实推进“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新药创制”两个科技重大专项及公益性行业专项等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

篇9:2010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推动卫生事业加速发展。

各地要根据《规划》所确立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管理及业务需求,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要严格遵守:“标准统一,保证安全,以法治业,经济实效,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既要满足近期的目标与任务,又要兼顾未来的开拓与发展。

《通知》敦促各单位及时将卫生信息化工作要点、工作步骤和进展情况上报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保证《规划》所制定的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与实施,应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强各级卫生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明确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卫生化对于降低整个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明确需求、做好规划的基础上,要加大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要把信息化建设投资纳入卫生事业经费预算,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专项投入,专项使用。同时,为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信息化建设投资应仿照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建立审批制度,选择先进、适用的软硬件产品,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努力实现以信息化投入促进效益增长,以效益增长加大信息化投入的良性循环。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适应政府机构改革和发展要求,以职能转变、政务公开、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目的,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网站和数据库建设,集成和优化卫生信息网站资源,全面、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公开卫生政务信息。

篇10:2010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为加快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步伐,增强市民的卫生意识和文明素质,努力塑造和谐社区新形象,根据县、镇有关文件精神要求,今年我社区爱国卫生工作在衡山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紧密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现将一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机构

首先成立爱国卫生领导小组,社区书记亲自抓,并把这项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抓紧抓好,先后多次召开辖区单位、居民小组长、党员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对如何搞好我社区的爱国卫生工作进行认真研究和部署。要求辖区各单位抓好爱国卫生。其次,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配合创建文明卫生县城,积极开展全民性普及健康卫生知识和除害灭病知识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为社区爱国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网络保障。

二、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举办两期灭蝇培训班,有1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由医务室医生梁征富就苍蝇的危害,灭蝇的意义,以及灭蝇知识做了专题辅导,培训灭蝇骨干。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来蝇知识,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灭蝇达标与改造环境,增进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的关系,提高群众来蝇、防蝇意识,从而自觉投 1 入灭蝇达标活动。经多次对辖区居民住宅区、公共场所、水沟、厕所用药物消杀,面积达0.6平方公里,有效地控制苍蝇的毓生长,为创建国家卫生城打下良好基础。有效地防止了各种传染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的健康。

三、各方配合,认真抓好社区爱国卫生工作

社区组织居民培训健教骨干,给社区居民讲授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知识。一年来,共举办培训班四次,参加听课的居民达150人次。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的各项工作,把健康教育、宣传发动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抓,从而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在今年的爱国卫生月活动中,社区另召辖区各单位和居民们积极行动,认真贯彻镇爱国卫生月动员会议精神,利用广播、报刊、黑板报等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搞好爱国卫生的重要性,向广大群众宣传卫生防病和个人卫生,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社区出墙报黑板报4期,张贴标语100多条,横幅20多米,宣传教育面达到97%以上,基本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此外,还通过春节、国庆等节日的爱国卫生突击活动,进行健康教育。一年来,有90%以上居民、单位参加了活动,各单位出动人员100多人次,出动车辆16余台次,清理各种垃圾20多吨,清理疏通沟渠100多米,为控制四害孽生场所,清除四害孽生地,为创建文明卫生城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春、秋两季的灭鼠工作中,在居民生活区发放灭鼠资料1000多份,灭鼠手册580册,使人民群众认清开展灭鼠活动的意义和作用。投放灭鼠药0.5 吨,使我区鼠密度(粉迹法)由投药前的7.5%下降到1.5%,有力地巩固了灭鼠达标成果。在今年开展的灭蝇达标工作中,发放有关资料1600多份,并提高了居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素质。

上一篇:老干部活动中心具体工作文档下一篇: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表彰大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