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十九课 第二课时

2024-05-18

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十九课 第二课时(精选10篇)

篇1: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十九课 第二课时

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十九课 第二课时

学科 语文 (第 五册) 主备教师 吕丹丹 授课 时间 第 周 月 日 使用教师 张冬梅 课题 19、航天飞机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 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学习课文 学习第1节,思考: 1、一架普通飞机在没有见到航天飞机前是什么样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小结,指导朗读 学习课文2、3节 (1)默读第2节, (2) 3、思考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飞机看了它是怎么想的?用笔 4、画出有关的词语。 5、指导朗读,评议 6、智慧老人告诉它一些什么?从这些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自由朗读智慧老人说的话,画出航天飞机比普通飞机飞得更 高,更快,作用更大的`词语,填写表格。 画出老人离开普通飞机的句子。 讨论: (1)“替代不了”是什么意思? (2)这里指谁不能代替谁? 7、讨论,小结练习8、指导朗读 9、出示: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 ,他能 ,他能够 。 (一)学习第4节 (二) 1、默读第4节, 2、引导想象,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 三、有感情地朗读 教后修改 课堂练习设计 课外作业设计 说说文中航天员与你想的有哪些不同。 试写一篇有感 板书设计 飞得更高 19 航天飞机速度更快 作用更大 教学反思

篇2: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十九课 第二课时

范进中举(第2课时)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点评小说人物,思考小说内涵,学习讽刺手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法、模拟辩论法、对话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态。

教学重点

评析小说人物,欣赏讽刺手法,探究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

归结讽刺手法,探究小说主题。

课前准备

1.找出文中可笑之处,做好阅读批注。2.接触《儒林外史》。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

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一、评可评之人

1.快速浏览全文,你对小说中哪个(哪类)人物印象最深?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依据是什么?要求:默读静思,圈点批注,准备用“我用 来形容××,你看他 ”的句式说话。

2.学生思考后交流。

如:我用卑怯懦弱来形容范进,你看他被胡屠户骂得狗血喷头居然还“唯唯连声”,不作辩解。我用圆滑世故来形容范进,你看他在中举后能坦然地与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我用热衷功名来形容范进,你看他竟能抛下妻母去应试,中举后喜极而发疯。„„

我用嫌贫爱富来形容胡屠户,你看他对范进前倨后恭,判若两人。

我用嗜钱如命来形容胡屠户,你看他在范进贫贱时不肯救急,当范进腾达后主动送钱,因为贫贱时钱有可能有去无回,腾达后肯定能加倍偿还。

我用见风使舵来形容胡屠户,你看他在范进中举前骂范进“现世宝”、“癞蛤蟆”,在范进中举后夸范进“才学高”、“品貌好”。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

我用老奸巨滑来形容张乡绅,你看他在范进中举前对他不屑一顾,在范进中举后竭力拉拢,及早抢占范进这个“潜力股”,以攀附权贵,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

我用趋炎附势来形容众乡邻,你看他们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漠不关心,在范进中举后对他热心相帮。

„„

二、笑可笑之事

1.文中有许多读来使人觉得可笑之处,跳读课文,把它标出来,想一想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学生稍作思考后交流)

如:

范进喜极而疯,作者设计治疗这种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中举,对范进来说自然是荣耀之至,但挨巴掌却是受辱,荣而后辱,这是作者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表现作者对科举制度怀着深恶痛疾的态度。

再如:

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变化极为可笑,范进中举前,被他视为“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连中了秀才也是他“带挈”的;对范进希图中举,又极尽讽刺嘲弄之能事,什么“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啦,什么“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啦,一派粗鄙的话,不堪入耳。待到范进果真中了举,他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称范进为“贤婿老爷”,当众夸范进“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把范进真的捧上了天──说他是“天上的星宿”。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说穿了,就是因为“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由此看来,此人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金钱欲。

又如:

写胡屠户的贪婪相:(提到此处的同学,让他绘声绘色地读一读)

„„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这里揭示的是胡屠户言语和动作的矛盾:银子已经紧紧地攥在手里了,嘴上却偏说不要,暴露了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

„„

2.师小结,出示幻灯片:

在笑的背后是作家对腐朽的科举制度以及深受其毒害的范进、胡屠户、张乡绅等人的无情揭露和讽刺,抨击和鞭挞,轻蔑和否定,是作家愤世嫉俗的感情,是对科举制度的深恶痛疾。

三、效可效之法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同学们之所以对这些情节感到可笑,是因为作者运用了讽刺手法,你能发现作者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吗?

明确:(1)夸张手法(2)对比手法

(3)运用典型细节揭露人物的矛盾

四、直击主题

1.笑过之后我们要进一步思考:不但范进在中举前后的境遇截然不同,而且各色人等的态度也有了天壤之别,作者安排这样的对比,主要是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社会?(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换意见,达成共识。接着小组派代表班内交流。)

明确:(出示幻灯片)

小说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社会:

(1)封建科举制度使落第者贫困潦倒,使及第者飞黄腾达。

(2)科举制度毒化了整个社会,把一般人的灵魂扭曲得不成样子。他们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世态极其炎凉。

(3)封建官僚不仅享有巨大的特权,而且贪污腐败,读书人一旦爬上去,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便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禄。

原来,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是套在读书人身上的沉重精神枷锁啊!

2.范进中举,喜极而疯,你认为是喜剧还是悲剧?(分组,进行模拟辩论)(出示幻灯片)鲁迅语:喜剧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开给人看 ; 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学生辩论后出示幻灯片)

喜剧:运用夸张手法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自打嘴巴;揭露了当时读书人热衷功名的丑恶灵魂和趋炎附势的市侩嘴脸;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悲剧: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试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其独立人格和自由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五、点击名著

1.《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你了解这部小说吗?(学生交流后出示幻灯片)《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习气,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2.你知道《儒林外史》中还有哪些儒生和范进同类的?

如周进,薛家集的老塾师,是个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常受他人的轻蔑、侮辱。在他别无出路不得不与商人为伍之时,一见到贡院号板,便满腹委屈,当着众商人的面,撞头痛哭,遍地打滚,“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听到几个商人要凑钱为他捐个监生,他就爬在地上磕头:“若得如此,便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牛变马也要报效!”他与范进均是大半生穷途潦倒,受尽冷遇和歧视,最终爬了上去。而且一个喜疯,一个哭死,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布置作业

作业分层:

A.课后阅读《儒林外史》。B.(二选一)

篇3: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十九课 第二课时

1.学习描写白鹅“步态 ”和“吃相 ”的段落 , 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积累“左顾右盼、引吭大叫、局促不安、从容不迫、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空空如也、扬长而去、供养不周、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四字词语,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2.对比学习相关段落 ,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对比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3.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 ,发现反语的妙用并尝试运用 ,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指导采用不同语气朗读课文 , 抄写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与句子。

课前准备:预习《白公鹅》这篇课文,学生课前完成复习单(附后 ),观察熟悉的小动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回顾“高傲”

(一)出示复习单,回顾检查上节课内容

(二)生根据复习单汇报,师生共同 评价

(三)师小结,导入新课

二、对比阅读导学,体悟步态“傲慢”和吃相的“架子十足”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鹅的“叫声”真高傲,丰子恺爷爷又是怎么写鹅的“步态”和“吃相”特点的呢? 你发现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 快速浏览4~7自然段, 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浏览批注,汇报发现。

预设1:

生:我觉得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写鹅的高傲,让我们读了更形象生动。

(一)对比互读,发现“步态傲慢 ”的表达特点

1.理解“更”的表达作用

1出示句子:我会读: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2师:这两个“更”字都有什么作用呢? 你从哪里读出来鹅的“步态”比“叫声”更傲慢呢?

句1的“更”字是指“高傲”的三个方面体现,也指明了写作的顺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导读出句2中“更”字的强调作用,把鹅的“厉声呵斥”“引吭大叫”与步态的“从容”与“傲然”“竟伸颈咬人”相对比,从而显得更傲慢。

3指导读句: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4按照句式说一说:抓“傲然”理解“步调从容”。

2. 组内自我阅读《白鹅 》和《白公鹅》描 写步态的 方法异同,填写表格。 (出示《白公鹅》第二自然段)。

学生根据表格,读相关句子,汇报谈发现。

(二)读悟“吃相”的“有趣、架子十足”, 想象画面,感悟对比写法

1.自读5~7自然段 ,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画下来 , 在小组内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在组内交流交流。

2.读文章想画面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 选择你脑海中浮现的最有趣的画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预设2:

画面一:一日三餐

师:鹅吃饭的场面可相当讲究啊! 究竟是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可笑、有趣呢?

画面二:堂倌侍候

画面三:与狗争食

1读了第六自然段,你能说说画面里的狗是什么样吗?

根据“窥伺 ——偷食——静候 ——再偷食——扬 长而去——其他狗窥伺”复述画面。

2男女生对读描写“狗偷食”和“鹅生气”的句子。

画面四:责备主人

它是怎么责备主人的? 采访一下白鹅:你昂首大叫想说些什么呢?

(三)引导学生质疑,体会对比方法的妙用

明明是写鹅的吃相, 为什么又要重点写狗是怎么抢食的呢?

预设3:

1.生:我觉得丰爷爷用词非常准确 生动,他非常善于观察,把动物的特点写得非常清楚,读起来很有趣,我还积累了好多四字词语呢!

2.生自由汇报积累的词语。

三、整体观照,体味反语的妙用

(一)引导画出总起句,整体回归,引发质疑

1.师 :你发现了这些词语的特点吗 ? 它们叫做贬义词 ,那你觉得丰子恺爷爷会讨厌这只鹅吗? 说说理由。

预设:我觉得虽然丰爷爷把鹅写得很高傲,架子十足,又很可笑,却不让人觉得讨厌,反而让人觉得丰爷爷很喜欢这只鹅。这只鹅是只雪白的大鸟,姿态一定很美,尽职又尽责,还经常被狗抢饭吃,真可怜!

2.师 :你能从哪里词句中读出他把白鹅当成了朋友 ?

预设:丰爷爷把它比作鹅老爷,对它很细心地照顾,还心甘情愿地侍候它,不是朋友是什么呢?

(二)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例子,体会明贬实褒、正话反说的妙用

四、拓展练笔,写法迁移

(一)联系生活,尝试运用

师:妈妈称自己的宝贝“小淘气”,丰子恺爷爷称大白鹅为高傲的“鹅老爷”……看似批评实为喜爱,我们也来学习这种正话反说的方法。在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小动物呢? 也许它是个“可怜虫”,也许它是个“小霸王”,也许它是个“大吃货”,也许它是个“糊涂蛋”,也许它是个“臭美精”……请选择一两个,写出它的特点和你对它的喜爱。

(二)师生共享

篇4: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十九课 第二课时

第 29课时

授课记录: 12/2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投掷 学习步骤:

一、准备活动

教师活动:1.组织队列练习,提出要求

2.组织游戏《丢沙包》的练习,提出要求

3.教师巡回的指导

学生活动:1.自主的进行队列的练习。

2.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的进行游戏

3.在游戏中要注意安全 组

织:自由的练习

二、合作探究

点:注意投掷中形成真确的动作

点:注意真确的投掷动作

教师活动:1.讲解投掷的动作要领,提出要求

2.组织原地的练习.3.组织进行垒球的投掷练习4.小结,纠正错误的动作.继续练习

学生活动:1.认真的听教师的讲解.2.自主的进行原地的练习.3.积极的完成垒球的投掷练习.4.认真的总结,改正动作提高成绩.组

织:集体的练习.三、提高素质

教师活动:1.讲解素质<俯卧撑>练习的方法,提出要求

2.组织练习

学生活动:1.认真的听好教师的要求

2.自主的练习.组

织:自由的练习场地器材:

篇5: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十九课 第二课时

Topic: Parts 1, 1.1, 1.2 of Lesson 9

Content: Book 3A, a picture, two new words, and two exercises

二、Type of the lesson

A new lesson

三、Aims of the lesson

1. To learn to talk about how people feel

2. To revise and extend the words that are used to express people’s feeling

四、The key points of the lesson

The students can use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communication:

1. tired, thirsty

2. How do they feel?

They feel hungry/tired. Etc

五、The difficult points of the lesson

To express one’s feeling

六、Procedures

1、Revision (2 minutes)

Ask the 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Can you still remember Annie’s letter in Unit2.

Can you talk something about the letter? What did Annie say? What was her feeling?

2、Presentation (2 minutes)

Open the book and turn to page 24, look at the first picture in part 1.

Ask questions like:

What game are they playing?

Do you think they win the game or lose the game? (answer: win the game)

Why do you think so? (answer: they are smiling)

How do they feel?

3、Language focus 1 (3 minutes)

To master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

“How do you feel?”

“I feel …”

4、Practice (part 1.1, 1.3) (5 minutes)

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a word from the box below the correct picture, and then ask the students why they think so?

5、Word study (10 minutes)

Distinguish “tired” and “tiring”

Extend the vocabulary about expressing people feelings. ( form: 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down as many words as the can)

Eg: hot, cold, sick, happy, asleep……

6、Language focus 2 (10 minutes)

To master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s: and sentence patterns

“What makes you feel like this?”

“Why do you feel like this?”

1) make / have/ let/ hear sb do sth,

那个故事使他大笑起来:The dog makes him laugh

2) feel like doing sth=want to do sth

feel like sth= want sth 想要做某事

我现在不想跳舞: I don’t feel like dancing now

你想要一杯咖啡吗? Do you feel like a cup of coffee?

7、Act (part 1.2) (8 minutes)

Present some pictures, ask the students to act out the picture and talk about how he feels and the reason.

8、Summary (2 minutes)

Today we have mentioned some expressions:

“How do you feel?” “I feel …”

“What makes you feel like this?” “Why do you feel like this?”

9、Homework assignment (1 minutes)

Write a passage to talk about one of your experiences and your feelings.

七、Multi-media:

篇6: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十九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单位的实际感知,巩固测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并通过统计表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

动手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难点:

在教学活动中有效组织和调控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卷尺、直尺、米尺,可以测量身高的体重秤,学生记录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活动

师问:你们想知道你的身高是多少?你的两手伸开有多长?你的步长是多少?教室的门宽是多少?窗户宽是多少吗?怎样做就可以知道这些答案呢?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为活动的进行做好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实践活动

1、测量身高。

师:

1、“你的身高是多少?”我们怎样做就可以知道?

2、我们班谁最高?谁最矮?哪个高度的人最多?

3、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生: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使用统计表让我们非常清楚的知道同学们的身高情况。认识统计表。

生:分小组合作,用测量工具测量身高。一边测量一边记录。测量完后进行讨论交流。观察统计表,在小组内交流从表中了解的信息。师:谁来说一说你们组是如何做的?

生:展开组与组之间的讨论,交流心得,形成共识。

2、测量活动。

师:小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测量什么?

生: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结合周围的实际情况实地进行测量。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尺子的首末端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学生汇报测量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表获得有用的信息。巩固测量方法,建立长度观念。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生:学生谈收获。

四、随堂检测 课堂检测A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棵大树高12()。一本书厚4()姚明身高227()。一支粉笔长9()

2、判断对错

学校跑道长是200厘米。()小明一步的长度有3米。()课堂检测B 现在有一把20厘米长的直尺,请你想一想,如何测量出黑板的长度?你有几种办法?

五、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1、2、3、4题 附答案: 课堂检测A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棵大树高12(米)。一本书厚4(厘米)姚明身高227(厘米)。一支粉笔长9(厘米)

2、判断对错

学校跑道长是200厘米。(×)小明一步的长度有3米。(×)课堂检测B 现在有一把20厘米长的直尺,请你想一想,如何测量出黑板的长度?你有几种办法? 方法一:一尺接一尺量

篇7: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十九课 第二课时

(二)2、减法

第4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46页练习九第2、14题。【教学目标】

熟练计算三位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教学重难点】

重 点:理解题意,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

难 点:能熟练进行三位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计算下列各题。124+456=345+892= 456-234=860-668=

二、基础练习

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已经学习过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了,也知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今天我们就来练习一下,一起来看看下面的题目。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2题。

引导学生先观察图,再读题,使学生能正确理解题意。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学生板演,然后教师订正讲解。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 892-265+403=1030(位)园内全天来了多少位游客? 892+403=1295(位)

三、巩固练习

1.红花服装店有526件童装,上午卖出362件,下午卖出123件,晚上老板进了135件,晚上卖出25件。现在红花服装店里有多少件童装?今天一共卖出多少件童装? 教师提示:解决本道题目的关键在于理解各数量间的关系。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解答,小组派代表板演汇报。解答:现在红花服装店里有多少件童装? 526-362-123=41(件)41+135-25=151(件)今天一共卖出多少件童装? 362+123+25=510(件)

2.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练习九第14题,学生独立思考,选择自己的方案。

小组汇总各自的方案,并派出代表进行汇报,其余小组补充。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案既完整又正确。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篇8: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十九课 第二课时

一、形近字组词。

县(县长)

设(设计)

部(部队)

具(工具)

没(没有)

陪(陪伴)

横(横行)

跨(跨过)

举(举行)

黄(黄色)

夸(夸奖)

兴(高兴)

击(打击)

坚(坚固)

固(固体)

陆(大陆)

竖(竖立)

困(困苦)

栏(栏杆)

案(教案)

爪(爪子)

拦(拦住)

按(按时)

瓜(西瓜)

二、多音字组词。

济 jǐ

济南

人才济济

济济一堂

救济

接济

济世 同舟共济

参 cān 参见 参军 参观 参与 参天

cēn

参差不齐

参错

shēn

人参

党参

量 liàng

力量

重量

气量

饭量

liáng

量杯

思量

量一量

爪 zhuǎ

爪子

鸡爪

猫爪

爪尖

zhǎo

爪牙

前爪

鹰爪

张牙舞爪

横 héng

横行

横生

横向

横队

hèng

强横

蛮横

横财 横死

三、近义词。

第十九课基础知识

雄伟(雄壮)

智慧(聪慧)

创举(创造)闻名(著名)

节省(节约)

宝贵(珍贵)坚固(牢固)

美观(美丽)

精美(精致)仿佛(好像)

才干(才能)

遥望(远望)

四、反义词。

减轻(加重)

节省(浪费)

美观(丑陋)坚固(松软)

智慧(痴呆)

宽(窄)

五、填量词。

一(座)石拱桥

一(个)大桥洞 一(个)创举 两(条)飞龙

六、填上合适的词。

(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拱形)的大桥洞(精美)的图案

篇9: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十九课 第二课时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第九课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艰苦奋斗 设计:张军成开拓创新学案

1、了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 精神。

2、知道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要大力倡导开拓创新精神。

二、重点: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三、难点: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期的表现形式。

四、情景创设: 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艰苦奋斗过时了,这种看法对吗? 请同学们讨论,回答(2 分钟时间)

五、自学指导:

1、代代相传的精神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 118 页至 121 页内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1 列举反映艰苦奋斗精神的格言警句。1.2 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理想,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 1.3 为了实现中化民族的传统美德,分钟时间,比比看谁回答正确。请同学们用 6 分钟时间,比比看谁回答正确。

2、艰苦创业,与时俱进、1.4 说一说艰苦奋斗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是如何体现的?。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 121 页至 123 页内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2.1 艰苦奋斗精神集中表现为 2.2 说一说艰苦奋斗的重要性。2.3 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 2.4 在今天,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有什么意义? 请同学们用 6 分钟时间,比比看谁回答正确。分钟时间,比比看谁回答正确。

六、合作与探究:

1、艰苦奋斗精神过时了吗? 请同学们思考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结: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的生活作风和道德品质,也是一 种不畏艰难、坚忍不拔、奋发图强、拼搏创业的精神状态和高尚情操,无论什么时代都不会过时。

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有什么意义? 讨论交流结果 小结: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 苦奋斗的创业史,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并使艰苦奋斗精神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 财富之一,成为一种山崇高的美德,成为后人继往开来,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 动力。艰苦创业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 被人们视为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

七、疑问 学习了艰苦奋斗的内容,今后同学们准备怎样去做?。

八: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有关艰苦奋斗精神的内容,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艰苦奋斗精神都发挥

着重要作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九,课堂练

1、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许振超,从一个普通工人锻炼成长为技术能手,带领他的工友们连续创造世界领先的桥吊装卸 效率,为我国集装箱技术的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我们学习许振超,就要像他那样具有(A、爱岗敬业的精神 B、艰苦奋斗的精神 C、勤于学习的精神)B、它 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D、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D、勇于奋献的精神)

2、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A、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C、在革命战争年代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3、“啃老族”是指那些不升学、不工作、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他们赋闲在家,衣食住行全依赖父母,而且花销 往往不菲,知名快餐店、时尚卖场、网吧„„成了他们的聚

集地。因此,应对这些“啃老族”(1、加强思想教育

2、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3、制定专门的法律

4、采取理解和宽容的态度

5、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A、1 2 3 B、1 2 5 C、3 4 55 D、1 3 5

4、关于艰苦奋斗在中学生中有种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有(... A、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精神 C、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 代代相传)

B、“时代不同了,艰苦奋斗过时了“ D、任何理想的实现过程,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5、思考题:在现实行活中中学生应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篇10: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教材第42页4—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在实际的拼搭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3、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深化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组织练习

1、出示练习(1)指导学生认真读题

(1)从正面看到是小长方形的有哪几个?从侧面看到这种形状的有哪几个?

(2)从正面看到是大长方形的有哪几个?从侧面看到这种形状的有哪几个? 教师巡视练习情况。

2、出示练习(2)出示投影

你能用几个小正方体搭出下面的楼房模型吗?

拓展要求:完成书上的练习题后,可以分成小组再动手、动脑拼搭一些自己喜欢或想象中的楼房、建筑、图形等。

3、出示练习(3)你能数出下面的立体各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拼搭成的吗?

4、出示练习(4)合作练习,按要求拼搭。

鼓励课后自主开展类似的游戏活动。

二.想一想,拼一拼

1、把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横着摆成一个长方体

说说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一个面看到的。

2、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分别按下面的要求拼拼搭搭。

3、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成一个物体,从正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有几种不同的搭法?

三、质疑小结。

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提出疑问。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思考题:连一连

上一篇: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发言下一篇:毕业生求职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