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爱国古诗词

2024-04-14

国庆节爱国古诗词(共14篇)

篇1:国庆节爱国古诗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汉)司马迁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最深情的爱国古诗词

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 一作:壮士;兰山缺 一作:兰山阙)

人物评价 总评

岳飞的业绩不可磨灭。他表达了被侵犯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史书评价

《民族英雄岳飞像》(傅伯星)

《湖北转运司立庙牒》:“去世已三十年,遗风余烈,邦人不忘,绘其相而祀者,十室而九。”

《忠愍谥议》:“人谓中兴论功行封,当居第一。”

《宋史·岳飞传》:“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学,然未尝见其文章。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而卒死于秦桧之手。盖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昔刘宋杀檀道济,道济下狱,嗔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历代评价

宋孝宗:“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俊)、韩(世忠)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金章宗:“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

文天祥:“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至于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尤足见干城之选,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

朱元璋:“纯正不曲,书如其人。”

乾 隆:“惟尔公忠秉性,智勇超伦。”

孙中山:“岳飞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

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代: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春 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示儿

宋代: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 / 千鎚万击出深山)

(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 / 粉身碎骨浑不怕 / 粉身碎骨全不怕)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宋代: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泊秦淮

唐代: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荆轲歌 / 渡易水歌

先秦:佚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复还 一作:复反)

(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 最深情的圣诞节祝福语

★ 国庆节祝福语最简单的精选

★ 国庆节祝福语最简单的

★ 最温馨的国庆节祝福语

★ 献上最温馨的国庆节祝福语

★ 国庆节祝福语

★ 国庆节祝福语202

★ 国庆节简短祝福语202

★ 国庆节祝福语

★ 深情温馨的父亲节祝福语

篇2:国庆节爱国古诗词

2、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曲》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6、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何承天《战城南》

7、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8、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9、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康有为《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感》

10、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1、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1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13、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14、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1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6、国仇未报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名。——何香凝《赠别廖仲恺》

17、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汪遵《息国》

18、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1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篇3:国庆节爱国古诗词

一、以历史为借鉴, 激励学生树立报国之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形成并弘扬了爱国主义传统。历史表明, 爱国主义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植根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之中, 具有激励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无穷力量。例如:反映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史实的《陈涉世家》一文, 高度赞美了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 进一步说明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又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描述了作者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政治上, 他严明法度, 开发边疆, 注重农业, 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 他出奇制胜, 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 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作品中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和亲贤远佞的建议, 都是治国安邦之良策, 至今仍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再如:范冲淹的《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 抒发了他“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王昌龄的《出塞》、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磅礴、奔放豪迈, 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 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我在执教这类古诗文时, 积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 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他们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细品经典篇章,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忧患意识

初中教材所选文言文的许多篇章洋溢着古人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这是伟大人格凝聚的结晶, 作为当代青少年务必发扬光大。因此, 我们应积极挖掘文言文中丰富的资源, 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例如:《离骚》中,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甚至愿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来换取“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描写的民众视死如归的形象, 充分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正是我们人文精神教育需要的范本, 也是用来培养学生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最好的精神食粮。

然而, 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时, 必须避免陷入以下误区:

首先, 不能忽视文本, 只讲“人文精神”。初中语文新课标在“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基本要求外, 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有些教师在理解上走极端, 从过去单纯追求文白对译, 直接走向只讲人文, 不讲文本, 导致教师越俎代庖地进行传统美德说教, 文言文课堂变成思想品德课教学了。

其次, 不能不顾黑白, 只求“全盘接受”。我国古诗文中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但也包含着文化的糟粕。譬如: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中, 不仅宣扬了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化的高尚人格精神, 也隐含着随遇而安、躲避尘世的消极思想。所以, 我们应引导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正确看待这些情感的流露, 采取“扬弃”的态度对待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

第三, 不能过度激励表扬。有些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自主的探究热情,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只是一味鼓励, 缺乏必要的指导。这个错误就是只看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人”, 而忘了教师才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最终导致学生在理解古诗文时, 只关注“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纵情, 却忽略了古诗文蕴涵的人生思索。

不管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还是完璧归赵、为国争光的蔺相如, 古诗文中类似歌颂爱国英雄的典范作品, 是展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辉“画廊”, 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细品经典篇章,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忧患意识。

三、感受山川壮美, 树立爱国的坚定信念

古诗文中有不少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篇章, 学生在了解祖国广袤秀丽山河的基础上, 逐步树立爱国的坚定信念。例如:南北朝民歌《敕勒歌》, 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钱塘湖春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 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 不仅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川的情感, 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 并勾勒出了一幅“官民同乐”的和谐图画;范冲淹的《岳阳楼记》生动描绘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 气象的千变万化, 如“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表现了美丽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 而“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皓月千里, 静影沉壁”则表现了无限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这些古诗文将情感美与自然美和谐统一起来, 蕴涵着一种诱人奋发的力量, 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我在执教此类古诗文时, 积极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国土辽阔、物产丰饶、山川壮丽、人民勤劳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培养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坚强信念。

篇4:诗词拾趣 爱国诗词名句撷趣

一、 哀忧国之情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 植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唐】李 白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唐】陈子昂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唐】杜 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hé)棺。【宋】陆 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丘逢甲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清】梁启超

浊酒难消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近代】秋 瑾

二、 坦报国之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 植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唐】杜 甫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 参

所愿除国难,再逢天下平。【唐】张 籍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 游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 谦

人生宝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明】李梦阳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

三、 发保国之誓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三国】王 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唐】李 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宋】辛弃疾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宋】岳 飞

扶衰忍冷君勿笑,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 游

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明】张家玉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烈士心。【清】顾炎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篇5:国庆节以爱国为主题古诗词

1. 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白话译文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十二、《春望》唐朝杜甫

1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白话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十三、《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 李贺

1原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2. 白话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十四、《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 李煜

1. 原文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白话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十五、《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

1原文编辑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⑸,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 白话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十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是宋代词人辛弃疾

1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译文编辑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意中把灯拨亮抽出宝剑细看,一梦醒来营房里号角响成一片。宫兵们都分到了将军奖给部下的牛肉,各种乐器齐把边疆的歌曲演奏。秋高马肥的季节,战场正在阅兵。 烈马奔驰好似卢马一样飞快,箭发弦动响声如同劈雷一般。替君主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争取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可惜的是而今我已白发斑斑不能报效朝廷。

十七、《满江红·怒发冲冠》宋岳飞

1【原文】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译文】

我愤怒至极,独自登高倚靠着扶手,急骤的雨势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阙。我满怀壮志,发誓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十八、《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1原文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2]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2白话译文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十九、《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

1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二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是辛弃疾名作

1原文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翻译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我的故乡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可我为什么也不能慰怀那)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二十一、《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

1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2作品译文

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四年的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 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 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 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二十二、《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

1原文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白话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二十三、《南安军》是南宋诗人文天祥

1原文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2白话译文

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 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暂时落入敌手。 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梦里采薇在首阳山头。

二十四、《别云间》是明代少年抗清英雄、诗人夏完淳

1原文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2 白话译文 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二十五、《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

1原文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⑷。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2白话译文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

二十六、《客中初夏》宋朝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

1原文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2译文

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二十七、《于易水送别》骆宾王

1诗词总括

这首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萎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2原文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②。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背景

唐高宗仪凤三年,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仪凤四年六月,改元调露(即调露元年),秋天,骆宾王遇赦出狱。那年冬天,他即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易水送别》一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5注释

篇6:国庆节经典著名爱国古诗词20首

文/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篇7:国庆节优美爱国诗词

作者:青梅

十月惊雷震九重,

国富民强聩耳聋。

城头城下聚农工。

昨日红旗翻碧海,

而今白鹿奋清风。

山长水远不知踪。

国庆节诗词四

《满江红·国庆抒怀》

金秋时节,

丹桂香,红枫如火。

迎国庆,高山劲舞,大河欢歌。

神州处处花潮涌,

中华儿女同心贺。

跟党走,盛世得太平,人民乐。

中国梦,奋斗着。

路犹长,难亦多。

聚力量,自信举旗不惑。

共同富裕待时日,

复兴伟业踏坎坷。

篇8:国庆节爱国古诗词

关键词:国庆,加强,思想教育

一、学生目前状况

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 知行脱节是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厌学是学生的群体特征。

学校肩负着育人的重任,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如果学生脱离了学校的系统教育, 其思想状况可想而知。目前, 一些学生的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 尤其是农村中学更为突出。究其原因, 一是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二是课业负担过重, 使学生丧失了休息和玩耍的时间, 导致身心疲惫, 三是教学评价形式单一, 使具有其它方面才能的学生无展示平台, 导致厌学。

2、无奈是学校的遗憾所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校在日常工作中始终把育人工作放在首位, 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但面对日新月异的形势, 面对思想活跃, 求异思维发达的新一代, 学校工作遭遇了许多无奈。 (1) 活动受限导致学校德育工作处于无奈状态; (2) 学校对学生思想道德评价缺少权威性, 导致德育工作处于无奈状态;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 各校存在的诸多无奈并非学校自身造成的或能自身解决的, 这需要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才能得以解决。否则, 无奈将永远制约着学校的德育工作。

3、网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桎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游戏不仅被电子化, 而且被网络化。网络和电子游戏是一把双刃剑, 既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也能制约学生健康成长。

4、各种思想文化冲击使学生思想迷茫。

作为生存与思维方式而存在的文化具有非同寻常的张力与传承性, 因而各种不同文化呈现出多元共生的态势, 这一特征与“全球化”相辅相生,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西方文化和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之间的冲突, 直接造成了学生思想上的迷茫和游移。

二、围绕国庆开展思想教育的几点建议

1、围绕庆祝建国60周年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如: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庆祝建国60周年文艺汇演、演讲比赛、制作专题展板、通过校园广播播放红色革命歌曲、朗诵比赛、志愿服务活动、暑期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延安红色革命根据地社会实践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凝聚人心, 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 创建欢庆和谐的校园氛围。活动重点放在09年下半年进行。

2、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活动。

(1) 定期学习有关规定。组织学生学习国家、教育部和学院有关大学生行为规范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并进行讨论; (2) 进行文明礼貌教育。针对学生在日常行为方面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对学生进行“加强日常行为修养, 树立良好行为风尚, 做文明大学生”的教育; (3) 进行遵纪守法教育。针对学生中发生的违纪违法问题, 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讲清为什么要遵纪守法;怎样做到遵纪守法; (4) 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5) 对学生进行《学生手册》中有关内容的考试。

通过学习和教育, 使学生基本了解国家、教育部和学院在学生行为规范方面主要有哪些规定和要求, 使学生加强法纪观念, 增强法律意识, 提高修养水平,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开展端正学习态度, 树立良好学风教育活动。

针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现实表现, 定期对学生进行教育,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确立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勤奋学习, 争取优良的学习成绩。

4、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

(1) 国内形势教育。及时组织学生传达学习党和国家召开的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 (2) 了解国际形势和国家周边局势; (3) 解答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4) 爱国主义和光荣传统教育;

通过学习宣传, 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国际形势, 正确认识、理解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议, 正确看待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 激发爱国热情, 增强民族自豪感, 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此项教育活动主要以重大纪念日为契机来教育。

5、开展诚信教育活动。

(1) 律己守信教育。教育学生从日常行为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 严格要求自己, 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2) 真诚待人教育。包括:正确的看待他人、宽容的理解他人、真诚的善待他人、在人际交往中要信守承诺等。从而提高个人的亲和力,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 乐于助人教育。乐于助人是诚实品质的体现。包括:富于爱心和同情心, 力所能及、主动地帮助他人, 把帮助他人视为自己的需要。通过教育, 提高关心他人的能力和真诚的情感体验。

6、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对于新生的思想教育要紧紧抓住入学教育的机会, 对他们进行全面教育。

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 认真组织进行心理普查, 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 (2) 配合学院做好心理健康月 (5月) 活动: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团体培训等; (3) 围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宣传。

篇9:国庆节爱国古诗词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 爱国情感

诗歌的源头,最早我们可以追溯到《诗经》,它是现实主义的开山鼻祖。歌咏爱情,展现热烈欢快的劳动场面,表达对国土的热爱,这些生动形象的题材,都是当时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写照。其中《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全诗是这样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一共三段,以重章复唱的形式,它生动的表现战士们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厉兵秣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是秦地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赞歌!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反复诵读,除了加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精神。两千多年前的秦地人民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尚能以大局为重,团结友爱,协同作战,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为了捍卫神圣的领土,抵御外族的侵略而英勇参战,无私无畏。今天,虽然是和平年代,但境外一些国家对我们是觊觎已久,磨刀霍霍,不断挑起事端,诸如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所以我们要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共同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除了《诗经》,在春秋战国时期,还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不仅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风格,更重要的是字里行间。诗里诗外洋溢着的高山仰止,千古生辉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们阅读他的诗,就是要学习他满腔的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坚持自己理想的不屈信念,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人民疾苦。坚持正义,坚持节操,敢于同腐朽集团进行不屈斗争。屈原的诗篇,对祖国充满热爱,对人民寄予无限同情。

《楚辞》和《离骚》,是屈原诗歌中的两顆璀璨的明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等千古名句表现了自己对楚国前途、人民生活的忧虑和担心。一个强大的秦国正在北方崛起,可是楚国却在节节败退,而楚王又是如此的听信于小人,这不能不引起屈原深深的幽思和忧虑。脍炙人心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坚持高洁,上下求索,甚至不惜生命的精神是其苦苦探索与追求的最深层次的表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样一种憎恶黑暗,嫉恶如仇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正是屈原诗篇中爱国主义的精髓。虽然屡次遭流放,他依然爱国忠君,当秦国的大军白起攻破楚国的都城郢时,屈原彻底绝望了,他毅然以身殉国,负石自沉,投汩罗而死!

屈原的诗篇,千古不朽;屈原的人格,永不磨灭。它们“沾溉万世,泽被苍生。”屈原永远与日月同辉,与地齐寿!

到了唐代,由于国家太平、山河海晏,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与国内、国外的交流、融合频繁进行,所以唐朝在早期形成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两个恢弘的鼎盛时期。诗歌的发展也在这一时期迎来了它的巅峰时刻。层出不穷、类型迥异的诗篇,群星璀璨,风格不同的诗人,都倾尽自己的情,来扮靓百花盛开的诗坛大花园!

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的诗多反映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可以说,杜甫的诗就是中华名族的一部血泪史。杜甫的诗始终植根于现在的土壤,植根于人民。“忧国”即使忧民。他心怀苍生,悲天悯人;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崇高的人格,集中体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宝贵的品质,从而教育、激励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和爱国者。

从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望春》为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情景交融,情感深沉,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浓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诗人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风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唐代边塞诗也唱响了爱国主义的正气歌。“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愿将此身长报国,何须生育玉门关”这些边塞诗洋溢着宋观主义的豪情,写出了边关将士渴望建功立业,勇歼来敌,捍卫国土的爱国精神。赤诚之心,殷殷之情,戎马倥惚,马革裹尸。

北宋后期,由于宋金对抗,外族入侵,统治者的无能,致使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金人掳走,北宋的历史就在屈辱中草草谢幕。到了南宋,统治者依然奉行俯首称臣,投降求和,割地赔款的卖国政策。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政治的黑暗,经济的凋敝,金人铁蹄践踏下的人们过着非人的生活。现实的悲凉,战争的灾难,人们的苦难,不断撞击着有志之士和大量诗人特别是词人痛楚的心扉,他们力主抗金,收复失地,恢复中原。即使是烈士暮年,依然壮心不已。除了用笔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感外,他们甚至愿意投笔从戎、上马杀敌。陆游、辛弃疾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词人。

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写这首诗时,陆游已经68岁了,虽然年老体衰,疾病缠身,但杀敌雄心尚在,报国壮志犹存,一心只想为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大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诗人巧妙地通过自然界的风雨,将梦境和现实联系起来,渲染自己的心无时无刻不在中原。陆游重振山河的豪情壮志和杀敌报国的赤胆忠心,使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意志的坚强,感情的热烈。

篇10:国庆节爱国诗词精选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夜泊水村》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郑思肖《二砺》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戎昱《咏史》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徐锡麟《出塞》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屈大均《秣陵》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王维《少年行四首》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岳飞《满江红·写怀》

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

不暇顾诗愁。

——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池州翠微亭》

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

——王澜《念奴娇》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陆游《金错刀行》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高适《塞下曲》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戚继光《望阙台》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李白《太原早秋》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篇11:国庆节的爱国诗词

十一国庆节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古人关于爱国的诗词有哪些呢?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范成大《州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陆游《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爱国诗词作品

★ 爱国的经典诗词

★ 古代爱国诗词

★ 爱国诗人及诗词

★ 爱国诗词现代

篇12:国庆节关于爱国的古诗名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宋·陆游《示儿》

人死后可以说是无牵无挂了,可诗人却心系未收复的失地。他以激昂热切的笔调,表达了渴望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诗人爱国报国之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这首诗手起笔落,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间。诗人借古讽今,爱国之情溢于言表,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瑾《对酒》

列强瓜分中国,堂堂礼仪之邦,却是衣冠委地。诗人是革命者,不惜“千金买宝刀”,随时准备将一腔热血洒在祖国统一的革命大业上。这是鉴湖女侠的飒爽英姿。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作者失意闲居却“醉里看剑,梦回连营”,渴望重上前线挥师北伐。梦里他犒劳将士检阅兵马。杀敌报国,收复祖国河山,建立功名的壮怀跃然纸上。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安史之乱”使诗人多年漂泊“剑外”,备尝艰苦。“忽传”的捷报令诗人喜极而泣。这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以无比明快的笔调,抒发着自己的爱国情感。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作者凭栏眺望,心中的豪情万丈,却眼看失地不能收复。他不禁“仰天长啸”,发出呐喊,要“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这首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充分体现了作者精忠报国的思想。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流。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作者自镇江逃脱绕道北行,经历了数日漂泊,却“磁”心不改,决意指南。全诗字里行间都表现出了作者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篇13:古诗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 通过古诗文教学, 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 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 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 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 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 用现在的眼光看, 属工艺美术品, 通过学习, 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 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 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二) 通过古诗文教学, 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 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 热爱和平, 追求真理, 注重礼仪, 而且奋发向上, 自强不息, 团结御侮, 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 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革命威力, 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 ?从而说明了“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 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 在政治上, 他严明法度, 开发边疆, 注重农业, 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 他出奇制胜, 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 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 都是治国安邦之本, 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 借题发挥, 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 气势磅礴, 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 气势恢宏, 奔放豪迈而又痛切, 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 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 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 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 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 通过古诗文教学, 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 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 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 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娶蓬勃向上的精神。《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 气象的千变万化。“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皓月千里, 静影沉壁”, 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 并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间乐的图画。

篇14:中国古典爱国诗词名篇鉴赏

1.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一首《无衣》出自《诗经·秦风》,是“国风”中的一首,另外在《唐风》中还有一首同题的作品。这首《无衣》具体隐含了什么史实虽然没有很明确的答案,但一般都认为是一首战歌。《秦风·无衣》是产生于秦地的一首歌谣,是《诗经》中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

这首诗的大意是: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披同样的战袍(汗衣和下衣)。我们的国王要出兵打仗,就准备好我们的铠甲武器。咱们共同面对敌人(共同战斗,同进同退)!

本诗运用了《诗经》中的诗歌惯用的重章叠唱,其中的三个小节只是更换了几个词。“袍”、“泽”与“裳”,“戈矛”、“矛戟”和“甲兵”,“同仇”、“偕作”和“偕行”的意思相差不大,重复使用增强了表达的效果,更能表现战士们团结一心、同仇敌忾、誓死保卫疆土的义愤和报国热情!

2. 屈原《九章·哀郢》(节选)

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屈原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爱国诗人了。他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曾做过左徒、三闾大夫等辅佐君主的大臣。他不仅品行高洁,有卓越的治国才能,更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九章》是屈原的一组楚辞作品,《哀郢》是其中的第三首,一般认为是在楚国都城郢被秦国攻破以后,诗人悲痛欲绝而写出的。这里我们只节选了其中最后几句。

这段诗大意是:放眼四下观望啊,多希望什么时候能返回郢都一趟!鸟儿高飞终要返回旧巢啊,狐狸在死的时候头也一定向着狐穴所在的方向。确实不是因为我的罪过,但却遭放逐啊,日日夜夜,我哪里能忘记它——我的故乡!

《哀郢》的全诗在结构上的独特处,是用了倒叙法。这里所选的是“尾声”,集中抒发了作者家国之恨、身世之感以及无限的使命感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情。“鸟飞返乡,狐死首丘”的典故一直为历代爱国、思乡的人们所共赏和引用。诗作情感表达十分沉重,充分体现了屈原的爱国情怀。刚直不阿、身遭流放而不辞与祖国同生死、共命运的伟大情怀也使得屈原流芳千古,成为中国历史上爱国诗人的代表。

3. 曹植《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首《白马篇》,是“才高八斗”的三国时期诗人曹植的一首古体诗。因其所写的是边塞游侠的忠勇,又被人叫做《游侠篇》。作者曹植,是三国时候魏国的开创者曹操的儿子。他曾经有过从军出塞的经历,平日也有“捐躯赴难,视死如归”的远大抱负,所以写游侠也可能是诗人自况。

诗的大意是:一个驾驭着白马驰骋在边塞的好男儿,他年纪轻轻就离开家乡,到边塞凭本领建立功勋。他身手敏捷,武艺高强,对敌人作战时又勇猛剽悍。北方的敌人入侵边境,他随大军直捣敌巢,从不将自身的安危放在心里。由于身为战士,就早忘掉了个人私利,而为解国家危难奋勇献身,把战死沙场就看做回归故里一样。

诗作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铺陈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然后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最后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全诗非常鲜明地体现出了魏晋时期诗歌所追求的那种“风骨”,着重展现一种俊爽刚健的风格,是一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

4.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四联八句,其作者是有“诗圣”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杜甫。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当年,叛将史朝义自尽,他的部将斩其首来献,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诗的大意是: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律诗是一种近体诗,要求严格的格律。杜甫是一位精于律诗的“高手”,本诗作得对仗工整、音律和谐,是七律中的佳作。诗本身不难理解,关键是要体会作者在诗中表现出的“惊喜”的感情。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为朝廷平定叛乱,社会从此可望太平的喜悦,其中蕴含的是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后代的学者很推崇此诗,说其是“老杜生平第一快诗”,不只是由于它的文字美,更是因为诗里面所融入的爱国深情!

5.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绝句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饱含深情、字字血泪的诗。陆游是一位创作丰富也佳作甚多的大诗人,更以许多表达胸怀大志,甘愿为国效命,恢复中原的爱国主义诗篇(如有名的《示儿》)著称于世。本诗作于南宋绍熙三年的秋天,这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但是当时的朝廷却苟安于江南一隅,不思收复失去的故土。诗人忧愤抑郁,写下了这首诗。

诗题的意思是:“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一股伤感,于是写下这首诗。”从这个标题我们就能读出作者心底的寒意,而这也正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沉重,哀切。

在诗中,作者首先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河”本义单指黄河,“岳”指五岳,“河岳”在这里概指北方的江山。“入”字写大河的纵横绵长,“上”字刻画高山的耸入云霄——诗的前两句从横、纵两个方向上形象地表现出了中国北方壮丽奇伟的形胜山川。仅从这样描绘的语句,我们已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的满怀深情。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想象沦陷区的人民满含热泪、翘首企盼朝廷大军的情形。在血与泪之中挣扎着,期盼救民的王师,望穿秋水,可是一年又一年,怎么不见来啊?“泪尽”一词,千回百转,是多么的沉痛!诗人那殷切的爱国之情和对昏庸朝廷的批判跃然可见。

6.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是一首词,“菩萨蛮”是词牌名,“书江西造口壁”是本词的标题。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与同时代的陆游更喜欢写诗不同,辛弃疾在文学创作上主要致力于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一位文武兼备的豪壮之士。他的词作大多豪放纵横,被认为是“豪放派”词人中的杰出代表。

词的大意是: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抬头眺望西北方向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的鸣叫。

这首词用高明的艺术手法,写极深沉的爱国情思,堪称词中瑰宝。与辛弃疾最著名的“豪放纵横”的风格稍有不同,本词可谓“刚柔相济”,既有青山水流的壮景,也有“行人泪”这样婉约的意象。词人一生志愿北伐中原,实现祖国的统一,却郁郁不得志,雄才大略不能实现。举头眺望,视线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可是深山传来的鹧鸪声,又激起了词人的满怀惆怅。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写出了这位爱国词人割舍不断的热爱祖国、立志报国之情!

7.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是明代名臣、爱国诗人于谦的一首绝句。此诗因反映了作者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而脍炙人口。诗人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诗的大意是:石头只有用斧锤经过千万次的开凿,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常的事,丝毫没有畏惧。即使粉身碎骨也无所惧怕,而是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上一篇:爱国情怀主持词下一篇:南南和胡子伯伯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