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延安学习体会

2024-04-24

去延安学习体会(精选12篇)

篇1:去延安学习体会

延安学习体会

2017年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学习十九大精神党性提升培训班—去革命圣地延安学习。在几十个小时的乘车过程中,我的心情格外激动,一种说不清是敬重还是虔诚的情绪充满了我的心扉,“东方红,太阳升……”的旋律时不时冒出几句,当一切都清晰地呈现在面前时,厚重的黄土高坡,一下子使我感受到革命圣地凝重的气息。

培训班进行了两天的培训,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学习:一是参观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通过大量的珍贵历史照片、文物和资料和现场导游的详实讲解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至1947年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光辉历史。二是瞻仰了“四八”烈士陵园,祭奠了革命先烈并敬献了花圈,先烈们为人民而死的事迹深深震撼了我们。三是实地参观了革命旧址。爬上了宝塔山、来到了王家坪、枣园、凤凰山、杨家岭等革命旧址,走进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住的窑洞。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体会延安精神,体会毛泽东和毛岸英的父子深情、“窑洞对”及其现实启示、国际友人白求恩的遗言等,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前辈在严峻形势下追求理想的种种艰辛和坚持不懈。

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个落后、贫穷的地方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这很值得我们去探索、深思和体会。

(一)要深刻领悟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胜利首先是政治路线的胜利,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统一了党内的思想,营造出同心同德、团结向上的政治局面,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合力;也是思想路线的胜利,延安时期倡导的“一切从实际和实践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使我们党摆脱了“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束缚,抓住了历史的机遇,赢得了革命的成功;是爱国主义优秀传统的胜利,在抵御外侮,推翻“三座大山”压迫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华民族迸发出的强烈爱国主义热情是深植于每个华夏炎黄子孙血脉中的民族魂;是群众路线及思想方法的胜利,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我看到最多的是群众的智慧和群众的参与,到群众中去,发动和组织群众,依靠和为了群众,在延安十三年的革命历程中贯穿始终。

(二)要认真学习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就是我党艰苦奋斗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它不但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传家宝,而且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并取得了胜利,奠定了新中国的坚固基石,党在延安铸造的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原形和体现,也是我们现在所需的精神食粮。

(三)要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努力工作。延安时期共产党人面临的困难很多,不仅要面对艰难的形势、困难的生活,同时还要在党的事业与家庭、亲人甚至生命之间进行抉择。正是因为共产党人怀揣着实现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所以才能坚定信念、前赴后继,不计个人得失,在困难的环境下,依然义无反顾,投身于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在今天这样优越的环境中,我们更应该体会到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当年延安精神指引着革命打下江山,今天我们更需要将他发扬光大。

延水悠悠,千年不断;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有了“精神”这个法宝,人才变得有“精神”,事业才会有“精神”,民族才能更“精神”。此次延安红色教育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实践、发展、弘扬延安精神的历史使命却远未结束,甚至才刚刚开始。我们,为了寻找一种精神而来,带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而走,向着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努力前行。

篇2:去延安学习体会

徐岗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我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6月14日至6月17日,由乌海市公司组织公司党员去延安体会红色之旅,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几天下来,感慨很多,收获很多。

一、这次学习活动的收获

参加这次学习培训,我的主要收获是有了四个更深的了解。

1、对革命圣地的内涵有了更深地了解。我最初对延安的了解,是上初一时,读贺敬之的诗《回延安》:几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后来是在文学、传记、电影中对延安的了解。到延安几天,使我对延安有了进一步深入了解。而且这次培训的方式是我参加的所有学习中最新颖的、效果感觉最好的一次,使我对革命圣地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2、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有了更深度的了解。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到毛泽东在延安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条红线,是继承,是发

扬。马列主义中国化,其实就是讲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涵盖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是一条红线,延绵不断,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过去说得多,实质体会不深。这次到延安学习,更深入了解了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科学体系,确实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毛泽东思想的两个重要元素,一是马列主义——源泉,二是中国革命具体实际——根本,二者的有机结合的运用者是毛泽东及其他的战友们。这次学习,深刻了解了毛泽东其实是人,他的最大特点是懂得中国实际情况,他的最大优点就是勤奋。在延安时期发奋学习理论、丰富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中国特色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继承和发扬了延安时期的理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结合实际,勇于创新。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创新需要理论上的智慧,政治上的勇气。

3、对延安时期的革命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成绩、贡献是巨大的。延安十三年,一是在理论上,我们党建立了毛泽东思想,使我们党有了自己的理论,这个理论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

实际相结合.二是在组织上,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三是在思想上,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四是在队伍发展上,党员从党中央进入陕北时的3.6万人,发展到离开陕北时的131万人的大党;党所领导的军队从党中央进入陕北时4万人,发展到离开陕北时的120万人。五是在执政上,我们党积累了局部执政经验,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强大执政基础。

4、对延安精神有了深入的系统的了解。延安精神,即:坚定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政治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突出特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些主要内容,都是我们至今仍在运用和继续光大的思想和精神。

篇3:“到延安去”的历史解读

一、他说———中外记者、文艺工作者们的解释

人们为什么去延安?Jack Chen的解释是, “男孩子, 女孩子, 中年的男子, 中年的女子, ……这一群现代最奇异的‘朝山客’, 向着他们共同的目的地———陕西甘肃宁夏边区首都, 新中国的麦加延安汇集着, 去寻求救中国的真理。”他们为什么去延安而不是去其他地方寻求真理?因为延安是所有朝圣者 (包括他自己在内) 都在找寻的理想的“乌托邦”, “那里的人们都是赤裸裸的, 不带任何假面具;那里没有虚伪, 人们都是很自然的”, 延安的社会关系充满真实的爱与平等。延安的人们“追求真理, 一经发现了真理即以无畏的精神去应用他, 这就是延安的神秘也就是他的快乐的泉源”。延安是“最快乐的城市”, 它能回答许多中国人所急需解答的“我怎样救国?我能怎样救国?”这两个问题, 而当时的欧洲、美国、日本、广西、山西等地方, 都不能像延安一样给人们以“具体的答复”, 所以“成千成万的青年到延安来”。

另外, 无数青年“下了天大决心”, 排除艰难险阻去延安, 是因为延安有着它特殊的“吸引力”。延安是一个“可以在一道干的地方”, 当中国其他各地的人们普遍遭受失业威胁时, 在延安却“找不到一个闲人”;当“各地人与人间, 总有一层或深或浅的薄膜”时, 延安的人们“却像兄弟似的那么和睦地过活着”;当各地民众形同散沙时, “延安的少年和青年都被武装起来了”。正是由于以上原因, 延安才变成了“像耶路撒冷的圣地”, “各地的青年才集中到延安去”。

关于青年朝圣般奔赴延安的原因, 当年到访延安的国际友人多有思考。美国学者托马斯·阿瑟·毕森认为, “在共同的事业中, 所有的人都处于平等的地位。每个人都分担着共同的工作, 每个人都发扬着共同的精神”, “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和气氛, 吸引了追求自由、追随革命的学生从中国各地奔向延安”。

美国人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则认为, 青年们之所以奔赴清苦的延安, 是“因为他们信任领导人的忠诚, 他们深信这些领导人有能力把中国塑造成一个强国, 人们将享有均等的机会”。很显然, 他想说的是, 延安的中共领袖们的救国主张、卓越才能和人格魅力, 深深吸引了青年。

二、自说———奔赴延安的青年和知识分子们的解释

知识青年去延安的决定, 往往出于爱国之心, 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 希望去延安寻找个人与民族的光明前途。西安兴国中学学生高秀芳、杨济安当被问及为什么去延安时说:“现在正是国难时期, 国民党的官员却不知奋发图强, 而是贪污腐化, 大发国难财, 使得民不聊生, 青年学生毕业即失业, 没有出路, 感到苦闷 (彷徨) , 所以想到延安投奔革命, 既为自己寻找出路, 也替国家民族效力。”由此可见, 延安当时在这些青年的心里, 就是光明的所在。

那些早已成名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 他们去延安的原因就更加五花八门。诗人卞之琳后来说:“大势所趋, 由于爱国心、正义感的推动, 我也想到延安去访问一次, 特别是到敌后浴血奋战的部队去生活一番。”冼星海在日记里简洁说明去延安的原因:“正当我要打听延安的时候,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寄来一封信, 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聘我。我问了些相识, 问了是否给我安心自由的创作环境, 他们回答是有的。我问进了延安可否再出来, 他们回答说是完全自由的。”冼星海之所以决定去延安, 是因为这位音乐家所关心的“安心自由的创作环境”以及来去是否自由等问题, 都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抗战初期, 海内外奔赴延安的人动因虽然复杂, 但就个人与民族的未来而言, 延安是他们的理想家园。

三、后说——国统区与延安政治环境之点滴比较

自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 无数中华民族的热血青年和仁人志士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挽救民族危亡的洪流中来, 海外华侨也纷纷捐钱捐物或者直接回国抗战, 据不完全统计, 华侨回国参战的人青年、工人等前后达一万人之多。但是, 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与严格的防共措施, 他们对民众救亡运动持压制态度, 严重地影响了各界爱国群众的抗日热情和行动。以西安为例:“青年学生在街上募捐, 党部不准;青年学生演救亡戏剧, 党部禁止;青年学生到乡下宣传, 党部骂他们是‘自由行动’;青年学生组织战地服务团, 党部不准他们开会;青年学生在街上讲演, 党部查出加以逮捕;若干教育界抗日分子, 党部授意撤职了!有的还在准备撤职;若干抗日分子在‘汉奸’罪名下逮捕起来了, 而真正的汉奸却未见抓到几个!或者抓到手又反把他们放掉!党部主要人员正宣传‘读书救国’的理论, 周伯敏氏要学生读十年书后再参加抗日!否则便是‘汉奸’。”这种“救国有党在, 不与民相干”的政策, 在国统区里到处可见, 这当然会激起民众尤其是爱国青年的不满, 他们必然要去寻找能够自由地爱国的地方。

相比较而言, 延安则是块抗日斗争的热土。首先, 在延安有抗日的自由, 人们可以自由组织抗日团体, 自由发表抗日言论。短短两年间, 边区便迅速建立起民众抗敌后援会、边区总工会、青救会、妇联、文化界救亡协会、民众抗敌互济会等组织, 对不同领域里群众的爱国行动进行组织、指导。延安青年的抗日宣传是自由生动逼真的。有一次, 舒湮在延安街上发现八名武装士兵押着一人, 背上的木牌写道:“枪毙汉奸托匪张慕陶一名。”当中一人向周围的人讲:“我们为使民众认识托匪张慕陶的面目, 特地绑起他来游街示众, 一会儿, 我们便要枪毙这汉奸了!”舒信以为真, 到后来才明白这只是一场化妆宣传而已。可想而知, 那些言行受制的爱国青年看到舒湮描写的场面后, 在延安与国统区之间, 自会作出自己正确的选择。

其次, 延安是一所抗日的大学校, 读书与抗日救国相结合。延安抗大、陕北公学、鲁艺等学校, 为革命青年打开了一扇通往理想的大门。例如抗大, 对爱国青年几乎是无条件接收入学:“凡有志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具有高小毕业同等文化程度身体强健无嗜好及暗疾者均可报考”, “被服膳食书籍文具均由本校供给”。抗大学习环境, 对外边的青年也有着无限吸引力:“他们紧张的生活, 并没有妨碍他们的活泼, 只要是在课余、饭后, 你总会听到他们雄伟的歌声, ……他们曾自己开掘道路, 修运动场, 打窑洞。”

陕北公学的吸引力除了抗大所具有的以外, 最有特色的可能要算其师资队伍了。中共中央先是抽调一批延安精干的知识分子, 参与学校的筹建工作。后来, 为了充实陕北公学的师资队伍, 陆续从国统区抽调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文化名人来陕北公学任教, 吴亮平、何干之、艾思奇等是其中杰出代表。就这样, 陕北公学创建不到半年, 便“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成为当时中国西北荟萃人才的地方”。

最后, 中共的知识分子政策, 也是吸引无数青年和文化人士向往延安、奔赴延安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延安的《文化技术干部待遇条例》中, 规定了对文化技术干部的工作优待和生活优待。要求在工作上人尽其才, “尊重文化技术干部的工作经验”, 不论他们是否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都平等地给予尊重, 建立奖励制度;在生活上分甲乙丙三类, 发给高额津贴, 给予配偶同等待遇, 甲类甚至享受只有中央和边区领导才能享有的小厨房待遇。生活待遇虽然十分重要, 但知识分子更看重的是尊严, 延安的种种尊重和礼遇, 让那些在国统区动辄就因触犯禁忌而身陷囹圄的文化人士们, 奋不顾身地“踏上叛逆之路”, 东北籍画家张仃和作家罗烽, 他们就是“国民党江苏反省院狱中的难友”。

总之, “到延安去”是延安时期热血青年顺应历史的科学抉择, 是仁人志士救国救民的正确选择, 更是共产党人政治引力与人格魅力的体现, 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局部执政的高度号召力和凝聚力的表现。解读这一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发掘出那些诸如“可以在一道干”、“享有均等机会”等根本因素, 将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延安时期的共产党, 在增强党的公信力、凝聚力方面提供鉴戒。

摘要:“到延安去”是延安时期热血青年顺应历史的科学抉择, 解读这一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将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延安时期的共产党。

篇4:我和莫言去延安

我们从北京出发,先到了西安某通信团,在这里备足去延安路上的食品和给部队带的纪念品,乘坐北京吉普在八百里秦川的平坦大道上疾驰,路上折腾了两个小时赶到白水雷牙哨所。两个衣帽整齐的战士告诉我们,他们俩负责着30.86公里的线路,每星期两次巡线,两天一个来回。也就是说,他们每周有4天徒步跋涉在黄土沟壑里。在二连的九号哨所“夫妻哨”,一家三口正在做饭,大家围着一张矮脚圆桌而坐,碰响了手中的瓶子和碗。小女孩用油手拍着小肚子,用地道的河南话说她吃饱了。这时,莫言站起来,为她和她的父母高歌一首《九月九》,歌声在山谷里久久地回荡。

在汤坪的二连招待所休息一夜后,我们又去了4个哨所和3个连部,有的哨所有时还点煤油灯,有的哨所一周只能买一桶水,有的哨所为节约燃料一周做一次饭,顿顿吃剩饭。还有50多个哨所,有的条件比看过的还要艰苦,它们在大巴山的高峰上,在商洛山的峡谷里,在神农架的密林中,在汉江的支汊上,在黄河的拐弯处,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上……

车子经过南泥湾时,由于一路坑坑洼洼,前右轮爆胎,幸好车子开得慢没有出事。在延安,我们参观了枣园、王家坪、凤凰山革命旧址、南泥湾、清凉山、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新闻纪念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等。在杨家岭1942年5月2日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的旧址前,我们驻足良久,莫言辨认着参加会议的代表……那些属于延安人的燃情岁月带给我们对历史的很多回味与思考。

延安之行,收获很大。回到北京后,莫言捧出了孙毅老将军题写标题的报告文学《千万里追寻着你》,发表于1994年7月7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上,并以全票获全军“庆祝建国45周年国防现代化报告文学征文”优秀作品奖。通信部队给总部首长写信,赞扬他是“真正的部队作家”。

篇5:去延安学习体会

今早,在会议室聆听了“弘扬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的讲课,感受颇多,印象深刻,灵魂深处受到洗礼,仿佛置身于历史事件之中,亲身经历了延安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

延安革命圣地留给中国人民的最大财富,就是延安精神,其内涵包括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为群众谋福利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的精神;还有敢于揭丑亮短,擅于自我剖析的批判精神等。

延安精神,是在艰苦岁月里,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培养的结果,延安精神涵养心灵,修正行为,孕育初心,因此当我们学习延安精神的时候,一定要要虚心地融入延安时代,诚心诚意把自己投进艰苦环境里锻炼,从朴素的吃穿住行中体会、学习,否则,啃着烧鸡喝着茅台,再高的调子理解不了精髓。

学习延安精神,要把现有认知、文化、理念、价值观、权利观、道德观、审美观统统抛掉,以空杯心态重组心里结构,以纯洁原始的心脑学习延安精神,这样才能在学习中领会什么是大公无私,什么是权为民所用,什么是利为民所谋,什么是不和老百姓争利益。否则,满脑子私利,一肚子算计,心胸太多杂念占据了思想,靠一点谦虚挤出微微空间汲取延安精神营养,那能汲取多少呢?所以学习延安精神,不是一句空话,一定要入脑入心,在灵魂深处学。

篇6:去延安学习体会

——延安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单位组织了一次延安红色学习,我作为一名发展对象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我的内心一直有难以抑制的激动。延安革命纪念馆、梁家河、凤凰山革命旧址、宝塔山革命旧址,那一串串熟知的地名,如今在我的眼中变得越发清晰而真切。在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们曾经居住过的窑洞前,听着讲解员对革命烈士们英勇事迹的讲解,我仿佛身临其境,我对“延安精神”的那种敬意和向往油然而生。延安之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延安老区人民的朴实热情,体验到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仍然在老区人民的生活中传承。在凤凰山革命旧址,伟人们的窑洞故居依然保存完好,那一张张陈旧的老照片,仿佛在讲述着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事迹。在宝塔山革命旧址我们在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坚定了对党的信仰。在梁家河旧址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以习主席为楷模的先辈知青们上山下乡,将自己的青春无私奉献给了国家,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的伟大情怀。

众所周知,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的历史在这里改写,建国大业从这里奠基。延安精神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路上,我沉浸在沿途的风景中,完全看不到想象之中黄土高坡的荒凉景象,取而代之的满山的绿色,郁郁葱葱,到处都充满着生机和希望,这完全改变了我们以往对革命老区的印象。延安曾为全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老区人民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过巨大牺牲,几十年里,偏远落后的老区却发展缓慢,老区人民难享发展的成果。但是,党和国家并没有忘记老区和老区人民,经过近些年来,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陆续落实后,老区的面貌变美了,延安市内也高楼林立,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老区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想,这是与党和人民的牵挂和关注分不开的。

走进延安,我们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梁家河、凤凰山革命旧址、宝塔山革命旧址等。特别是在宝塔山革命旧址,让我不仅重温了历史,更进一步的了解到了老一辈党员的艰苦朴素,迎难而上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情怀。在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党员从参加革命到革命胜利,经历了一场场残酷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为广大人民谋求生存、发展和更好的未来。我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对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宗旨,在当时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正是因为我们党和军队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紧紧团结人民群众,依靠延安广大人民群众的帮助和支持,最后才取得了延安革命斗争和建设的胜利。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尤其要学习这种精神,把它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才能在思想上,工作中有更大的进步。

在这次活动中,舞台剧红秀《延安、延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延安、延安》以女大学生白雁鸣、延安男娃栓柱、红军战士欧阳坚三个分别代表工农兵的不同角色,诠释了由这三大群体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中国革命新局面的故事。

这次延安之行,我受益匪浅,我在延安,看到的是历史的遗迹,感受到的是革命精神。作为北化凯明的普通员工,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可贵的精神风貌,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贡献微薄之力。

篇7:延安学习体会

陈智宏

有幸参加在延安的学习培训,这是一次形式新颖,主题明确,内涵丰富的学习,使我得到了深刻的体会和体验,激发了学党史、学理论,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增强党性修养的强烈愿望。回来后,我没有急于写体会,因为我想知道更多更详细的历史,我读了发的《辉煌十三年》,《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读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相关章节,还没读完,读的过程中对相关问题又在网上查一些资料或看大家的一些论坛,越来越有浓厚的兴趣,还想看《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这些将会列入我的学习计划。我认为这也是去延安的收获之一吧,自己感到理论欠缺的太多。

小学的时候就知道延安是革命根据地,延安精神的提法也不陌生,但延安十三年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和延安精神实质,说实话在去之前并不十分清楚,通过这一次学习体验和回来的再学习、消化,更多地了解了那段时期的历史,更深入地理解延安精神。现把自己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不成熟的地方请指正。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延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构成了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延安时期,我们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确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方向,吸引了成千上万革命者抛弃优越的物质生活环境,从国民党统治区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投身救国救亡的洪流。这说明是我们党的正确政治主张赢得了民心。在社会观念日益多元多变、社会思潮相互交织交锋、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十分复杂的今天,具体到我局面临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对我们构建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巩固全局上下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都是十分必要的。

要想统一思想,坚定正确方向,方法之一就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90年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所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习工作中需要的各方面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增强能力,才能更好地推动改革发展,做好工作。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时期,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开展整风运动,摒弃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今天,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就是 2 要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我局在“十一五”时期根据各种形势和背景提出了三个转变,即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管理方式,实现地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二五”期间我们又提出“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惠民生”的发展目标,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顺应市场的发展规律,实际上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体现。面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事实,我们要沉着应对,大胆探索,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顺应和服从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构建现代企业体系,树立世界眼光,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努力在竞争合作中提高水平,为转制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强调党除了人民大众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今天,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心里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努力使群众日子越过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在新形势下,大到国家,小到一个单位,都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把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作为神圣使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多做暖人心、3 得人心、聚人心的工作,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益的实事,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的根本利益。

同时要坚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追求。延安时期,我们党在保卫边区、领导抗战的过程中实施土地改革、开展民主选举、推行男女平等,保障了人的基本权益。同时,挤出人力、财力和物力创办学校医院、发展文化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今天,我们的物质基础和生活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追求。我局开展地勘文化建设,成立文工团,各单位在节假日开展文体活动,单位组织职工走出去陶冶情操等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表现。无论何时何地都铭记古训:“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

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标志。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我们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凤凰山等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在那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筹帷握,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窑洞的小油灯下,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同时,延安时期我们党立足自力更生,组织动员边区人民开展生产自救,战胜了种种困难和风险。今天,如何弘扬延安精神,如何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何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篇8:用延安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一、怎样理解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就其理论形态来讲, 是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湾精神等七种原生形态在不同阶段的反映, 凝练升华为中国共产党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优良作风和传统。就其主体来讲, 包括三大支柱: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其内涵来讲, 可以概括为:正确的政治方向,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

延安精神所承载的历史中蕴含着无尽的探索空间和有待挖掘的宝贵精神财富, 其本质属性集中体现了我党的性质和宗旨。这一内在品质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都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首先, 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的重大理论成果, 延安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延安精神是我党的精神支柱和传家宝, 只有坚持根本宗旨, 才能巩固执政地位;只有艰苦奋斗, 才能抵制腐败现象;只有坚持从严治党, 才能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只有坚持扶正祛邪, 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其次,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坚持传播实践延安精神, 是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必然选择, 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 需要弘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 需要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放眼看世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 需要永远保持老一辈革命家敢为民仆耻为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情怀。最后, 延安精神内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坐标, 它的价值实现形式和关照重点, 在于支撑和指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

二、以延安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弘扬延安精神, 用延安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就必须使延安精神融入到时代精神中去, 融入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具体工作中去。延安精神本身蕴含着指导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具体方法, 一是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党领导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紧迫任务。二是用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实事求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中国共产党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就是要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 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功经验, 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不断推动学习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全过程, 融入到党员干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 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全社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化;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积极推动党员干部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学习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 既要向书本学习, 又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三是用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四是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解决真学真用的问题。五是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解决向谁学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为中国人民谋福祉,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此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 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向人民群众学习, 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把延安精神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相结合, 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一方面, 要加强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党的基本理论的培训, 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提高理论水平。另一方面, 要加强广大党员的业务知识、技能的培训, 提高党员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本领, 真正做到技术水平高于群众, 工作业绩高于群众。同时, 要坚持学以致用, 更加注重向实践学习, 努力提高广大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切实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技术业务精湛的党员队伍, 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务工作者一方面要认真领会延安精神, 以学习延安精神为契机积极参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 提高作为一名党员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坚定作为一名党员的理想信念,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 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把延安精神贯穿到工作当中, 不断提高党务工作水平, 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我们大力提倡弘扬延安精神, 必须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 充分发挥党务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准确定位工作主题, 挖掘贴近现实、富于时代气息的工作内容, 精心设计适应现代教育客体特点的教育模式, 积极探索能引起受教育者思想共鸣的教育方法, 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党务工作者的使命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社, 2009年09月18日19∶05.

[2]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0年02月09日10∶06.

篇9:去延安感受红色之旅

延安是一座小城,延河水、宝塔山,是我们在课文中常遇到的字眼,当我来到这里看到的是,干涸的延河里看不到一点水的痕迹,但是,宝塔山一改原来的黄土满坡,现在看上去是满眼绿色,绿化的覆盖率让人感觉很舒服。“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这首莫耶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诗歌,使我在延河旁、宝塔山下驻足了许久。

延安,是一个平常的城市,这里没有碧波荡漾,柳浪摇风的美景,来到这里我们才发现,干燥的黄土地在太阳下泛着干涩的光。树木绿的都不是很纯粹,整个城市就浓缩在狭长而蜿蜒的延河岸边,没有北方常见的一马平川的大气。但就在这貌不惊人的地方,成就了新中国的前页。宝塔山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它仍以雄伟庄严的风貌,先忧后乐的历史鼓舞着人们的坚强意志,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感。

延安市有个特点,就是所有的红色博物馆全都免费向游人开放,那艰苦卓绝的历史和辉煌的红色文化,共同教化着这里的人民,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华,每件那个年代的珍贵物品都烙有红色的印记,中国共产党就是从这里带领人民走出苦难,走出烽火和硝烟,走向富裕和幸福的小康……看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名言,犹如漫步在南泥湾的土地上,红色文化让我沉浸其中,回味无穷。

篇10:延安之行学习体会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作为集团优秀共产党员,我有幸与几位同事和领导踏上了这片热土,领略了延安特有的红色文化。延安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提到延安脑海中立刻浮现的是宝塔山、窑洞、延河、枣园、南泥湾、棉纺车、东方红、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这些特殊的符号和标志,勾画出我对延安的印象。

来到延安后,我们参观了中共七大会议旧址杨家岭等地,每到一个地方,我的内心就充满了感动,感动于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勇往直前、团结奋进,舍身为国的高尚思想境界。

到达杨家岭放眼望去,虽然只是几眼窑洞,却能震撼每个人的心灵。就是在这里,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我们的先驱为实现中华民民族的独立解放付出了让世人万年敬仰的牺牲。十三载春秋不计回报,南瓜汤、小米饭使一代天之骄子挥斥方酋,使一个个民族精英驰骋疆场。延安,这儿的沟沟梁梁,处处闪着耀眼的灵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延安,承载着民族精神的魂魄,汲取了一代伟人们的精气,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用他们的淳朴厚道,成就了这一方不普通的圣地,延安是民族精神的浓缩和凝聚,似乎我们民族的灵气就聚集在它的上空,充斥着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使你震撼,使你感慨。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灵魂,民族的根源,在延安我们真真切切体验到了我们民族的精髓所在。

篇11:延安精神学习体会

新安所中心小学

邢勇

通过学习和感受,我对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和伟大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结合近二十教育教学走过的艰辛历程,更加感受到延安精神的伟大。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小变大、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作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打开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新局面;坚持全面抗战路线,独立自主地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团结和进步的方针,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克服了敌后抗战最严重的困难;以高超的领导艺术,使中国革命力量获得空前的发展壮大,取得了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性转变意义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成功地实施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培育出伟大的延安精神;造就了一大批革命的领导人才,积累了治党、治政、治军的一整套丰富经验,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中国共产党就是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的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住久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人,却住的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泽东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有远见卓识的政论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是在这延安窑洞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延安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

革命选择了延安,延安孕育了革命,哺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时代对我们新时期的党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更需要我们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务实之风,从身边的先进学起,从小事做起,继承我们党和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虽然这一切已经过去,但我会铭记在心,永不忘延安精神,我相信年轻的、新时代的我们一定会沿着革命先驱留下的脚印,发扬延安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党员先进性,把延安精神当成我们人类最大的财富,我们党发展的最大财富区珍爱。我也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这充满新希望、新挑战的人生征途上,能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落实贯穿于自己工作的始终,通过我们的努力,使伟大的延安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延安精神告诉我们,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党的先进性建设一定要忠实履行党的宗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延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政策,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篇12:去延安学习体会

带着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无限憧憬,xx日在xx公司的统一组织下,各单位党员、党务工作者共计xx人一起踏上了这片神圣的热土。根据学习安排我们先后来到了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梁家河、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观看了革命剧《红秀.延安》;聆听了两堂党课。每一项内容的学习过程都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精神振奋;学习之后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惊叹、惭愧,在这里我彻彻底底的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正如开班仪式上延安干部学院xx教授所讲,来到延安的目的是取经、铸魂、朝圣。

取经—取起死回生的革命成功经验。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江西中央苏区粉碎第五次“围剿”的希望破灭之后,中央红军被迫长征,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就选择了延安。在军事上如此被动的情况下,党中央、毛主席等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通过他们英明的领导,我们的党在各个方面迅速发展,革命的形式发生逆转,最终一举夺取了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革命的胜利不是偶然,他是党中央、毛主席等领导人伟大思想智慧和正确工作方法指挥下的必然结果。党中央领导人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一是学习他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在杨家岭、枣园的中央领导人旧居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领导人都居住在窑洞中,通风不好,光线昏暗。生活用品也都非常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书柜,仅此而已。在这样的生活办公条件下,能运筹帷幄,指挥全国革命斗争,实在令人惊叹。试想一下我们,目前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如此优越,但未必能干好本职工作,这值得我们反思。二是学习他们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旧居当中少不了的就是“书”,各种类型的书。有哲学、有文学、有经济学、有历史学、有军事学;有散文、有小说、有诗歌,可以说涉猎广泛。一本本字迹模糊、翻得泛黄的书籍,他们珍藏的像宝贝一样。这可能就是延安革命领导人伟大思想智慧的来源吧!看到这些,我深表惭愧。三是学习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在如此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下,党中央、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能坚持13年,确实令人敬佩。靠的是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正是靠着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人的优良的工作作风。优秀的思想品质,坚韧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才创造了历史的奇迹,反败为胜,最终一举夺取了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铸魂—铸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之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所在。延安精神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和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了实现认定的主义多少爱国青年和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来到这里,不惜牺牲一切代价,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在革命剧《红秀.延安》中,一批爱国青年为了摆脱日本侵略者的压迫,集体不畏艰难险阻、历经千辛万苦奔赴延安,去创造自己心中理想的家园。在中共中央西北局涌现出了大批革命英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革命的胜利,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谢子长病逝时才37岁、刘志丹牺牲时才32岁。在杨家岭和枣园革命旧址,中央领导人居住在低矮、潮湿的窑洞里,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和退缩,也没有向党组织提出半点要求,仍然为了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战争胜利日夜操劳。在梁家河,习近平等15名北京知青勇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带领村民植树造林、发展沼气、成立磨坊、裁缝铺、代销店、铁业社等。大大改善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一幕幕历史画面,呈现出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延安历史时期的坚定政治方向和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是我们锤炼党性修养的关键。习近平来陕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到:学习延安精神,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只有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我们才不会走弯路,才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朝圣---朝净化心灵、锤炼党性的革命圣地。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是中国共产党的圣地。来到这里,犹如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把自己置身其中,仿佛自己就是一名八路军战士,心中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充满了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充满了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对照一个个历史遗迹,使我深刻领悟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实质;使我深刻理解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必然真理;从而更加坚定了我听党的话,跟党走的行动自觉。

上一篇:福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介下一篇:副队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