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抄

2024-04-07

读书摘抄(精选6篇)

篇1:读书摘抄

关于多读书的读书名言警句摘抄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

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篇2:读书摘抄

2. 我们要知道,我们生来到这个世上是要干一些,除了我们其它人无法办到的事情。

3.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5.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6.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7.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 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9.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1.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12.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根

13. 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

14.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1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6.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17.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18.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19.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20.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2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2.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3.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24.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5.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列夫托尔斯泰

26.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2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8.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9. 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30.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3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3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4. 餍饫、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孟子

35.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6. 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37.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3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9.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40. 读书的名言读书有益的名言鲁迅的读书名言读书学习的名言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4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42. 山路不象坦途那样匍匐在人们足下。

43.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糊口的无穷广阔的海洋。——凯勒

44.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45.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46.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

47.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48.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49.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50. 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1. 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52.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长进先读书。——李若禅

53. 不读书的人,思惟就会休止。——狄德罗

54. 读书是易事,思考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55. 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硕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坎耶里

56.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由不知难。——陆游

57. 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王安石

58.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59.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正确。——培根

60.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教材的兴趣。

61.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考。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62.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63.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

64.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65. 奇文共赏识,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66. 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罗曼、罗兰

67.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篇3: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摘抄

一、让学生明确摘抄的目的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只喜欢读书而不愿意摘抄,觉得读书很快乐,而摘抄却太费事。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摘抄“望而生畏”,并可能会找到很多不摘抄的理由。比如:“作业太多,摘抄既累人又费事还费时,不如不抄。”“摘抄有什么用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此一举!”……这些都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对摘抄的意见。但是,他们却不明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在浩如烟海的卷帙中,撷取你最欣赏或最需要的精华,品味之后,摘录下来,需要之时又可拿出并加以运用,多么方便。当你拥有一本认真摘抄的大容量摘抄本时,就等于拥有了一本属于自己既实用又经典的精华本。学生若真正认识到了摘抄的意义,明确了摘抄的目的,也就为以后的摘抄奠定了基础。

二、让学生看到摘抄的好处

平时,我除了积极鼓励大家摘抄外,更注意几位在学习上始终起表率作用的学生,让他们在摘抄上也起带头作用,以此来影响并带动同学们认真地进行摘抄。最关键的是,我也身体力行进行大量与教学、学习有关的摘抄。每当检查学生时,也让学生检查我。从摘抄的格式到内容,从摘抄的数量到质量,我都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另外,我还经常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而又恰当地引用我摘抄积累的内容。记得在讲鲁迅先生的《风筝》这课时,我问:“谁能不看注释而简介作者?”同学们都表示不能。我说:“我能!”随即,我流利地对鲁迅先生的简况介绍了一遍。当我一气说完后,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趁机告诉学生,这是我平常摘抄积累的结果,并现场展示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摘录成果。

课后,我带来了自己从初中到师范直至今天的摘抄本,让大家传看,同学们看后都变得非常安静。从此以后,大家摘抄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并且还暗暗背诵自己摘抄的内容。甚至,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初步运用自己摘抄的内容来回答问题;写作时,也尝试运用摘抄到的优美词句、格言警句,并且开始积极摘录平常学习时可能用到的资料。特别是每次考试,都有诗词积累、格言警句等题型,我便根据常见题型让学生摘抄跟考试密切相关的一些内容,比如:关于月亮的诗词、关于四季的诗句、关于勇气或学习的名言等,这样一来,更激发了学生摘抄的积极性。至此,摘抄的好处已经初步显现出来,同学们摘抄的主动性和兴趣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当然,在指导学生进行摘抄时还要让学生在摘抄中尝到“甜头”。在平时的摘抄活动中,我除了言传身教、检查监督外,还定期举行“诵摘抄”活动。每次活动都按照一定的标准设立奖项,对那些坚持摘抄时间长和摘抄内容好的同学进行适当的表彰和奖励,既让其他同学看到好处,更让认真进行摘抄的同学尝到摘抄的“甜头”。比如,我们班的张宇、徐金锐等同学,他们的摘抄一直非常认真,我便在检查时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小小奖励。有时是一个笔记本,有时是一本科普书籍,但更多的还是口头表彰和鼓励。所以,在每期“诵摘抄”比赛中,总有一些同学敢于也勇于“露脸”,这既大大提高了他们摘抄的兴趣,又间接地增强了学生学好语文这门课程的自信心,可谓一举两得。其他同学自然也不甘落后,你追我赶,争先恐后。这样,全班同学共同努力,共同摘抄,共同诵记,参与比赛的风气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学生们不但变得能“抄”了,而且爱“抄”了。更为可喜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都知道自觉地记忆自己摘抄的东西,这就极大地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量。

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摘抄的方法进行指导,要让学生明确摘抄目的,不能为摘抄而摘抄,不能让学生刻意地找寻摘抄的内容;而在平时的阅读欣赏中,发现最感兴趣的、特别喜欢的、对学习有帮助的内容时,学生要及时摘抄下来,以备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我还选择时机适时地对学生摘抄方法进行指导。比如:学习《巴东三峡》时,我指导学生摘抄描写长江的诗词;学习《周庄水韵》时,让学生摘抄描绘江南水乡的诗词、佳句;在中秋节时,我让学生摘抄关于月亮的诗词、月亮的美称、中秋的佳句等。我班同学全部都会背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峨眉山月歌》等古诗词,这就是中秋节进行摘抄的功劳。

三、让学生灵活运用摘抄内容

指导学生进行摘抄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摘抄的内容进行运用。若不然,教师的良苦用心只会付之东流,摘抄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当然,像前面提到的一些现成的诗词名句、格言警句等,作为学生知识的储备积累,到需要时自然便能运用。但对于摘录的妙语佳句,精彩文段又该如何运用呢?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如下办法:在理解中运用所摘录的词语;在感悟后演练一些精妙的句式;在背诵后仿写一些有代表性的、精彩的片段……结果证明,效果不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现在,我班很多同学不但能仿写片段,而且经常用一些词牌填词,或写作新诗。

篇4:普查日记摘抄

时间:2008年10月14日,星期二,晴。

地点:驿前镇驿前村下街7号

参加者:县文体广电局副局长、文物普查办主任付松仕,博物馆馆长孙敬民,副馆长黄震及本人,驿前镇副镇长何翠萍,镇文化站长李立瑞,县电视台副台长丁键跟踪录像采访。

交通工具:借用(博物馆加油)县电视传输中心的赣F-7078车子。

早饭后,我们一行驱车来到距县城44公里的驿前镇,该镇位于由赣道通闽粤的古驿道之上,宋至清曾设有驿站,历来为赣闽边陲重镇,文化沉积颇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这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初,我县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就召开了全县普查工作会议,各乡镇政府分管领导及文化站长参会,会上就把驿前镇列为全县重点普查乡镇之一。会后,博物馆孙馆长还特意叮嘱驿前镇文化站的李站长:驿前古建筑众多,要做深入调查的有心人。因此,我们在驿前镇刚下车,前来迎候的李站长就对孙馆长说:“昨天我在对普查调查摸底时,听说赖巽家庙在大跃进时,曾为驿前大队下街生产队的食堂,其上厅堆放大板车等农具背后的墻上有几处图画,不知有何价值。”孙馆长回答道:“好哇,我们现在就去看看。”于是我们没有在镇政府停留,跟着李站长直接来到驿前圩镇下街的赖巽家庙。

赖巽家庙,又名下窝赖祠堂,地理坐标是,东经:116°19′21.4″,北纬:26°33′27.7″,海拔234米。清代中期建筑,坐西朝东,平面呈长方形,面宽16.7米,进深22.7米,占地面积379.09平方米,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有上下两厅,中为天井,天井由条石砌成,天井长7.7米,宽4.1米,上厅有砖块砌成的圆形柱6根,砖柱直径49厘米,下为红麻石柱础,柱础直径66厘米,硕大的砖柱彰显出该建筑曾经的气势。该家庙主人赖巽,字宗启,号逊志,名清溪,系驿前镇池源村人,明永东十三年(1415年)进士,官拜云南按察使,家族后人为仰其德,立赖巽家庙以祭之。由于该建筑与广昌历史名人有关,在1993年公布的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时,赖巽家庙列为其中。

该家庙现产权属房产公司管辖,下厅长期租赁给当地的一对老年夫妇居住,家庙大门很少打开,平时都由南边小门进出,我们从此小门进入厅堂,住户男翁介绍说,上厅是免费让给附近村民存放农具的。我们搬开几部废弃的大板车和打谷机,在上厅石灰粉饰的墙壁上,发现有壁画五幅、图表一幅,经现场确认,当属大跃进时期所绘,我们把它归类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内容,因此,大家赶紧对壁画及建筑物进行规范的测定、丈量、拍照、绘图及现场文字记录。

六幅壁画,除两幅破损严重外,其余四幅均保存基本完好。壁画的规格一致,均为高1.82米,宽1.25米,画面线条清晰,色彩较为艳丽。其中图一名为“边收边种”,分上、中、下三景,上为山村远景,中为抢收水稻场景,下为犁田,插秧画面;图二名为“欣欣向荣”,画中有一正在大炼钢铁的高炉,高炉浓烟滚滚,炼钢场面热火朝天;图三名为“大食堂”,图为食堂工作人员手捧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正迎接收工的人们前来用餐;图四为“民兵五好评比台”图表。

在发现大跃进时期壁画的同时,位于赖巽家庙上厅大柱础一则的地面,发现了一块皇明隆武元年的施田碑。此碑为青石质地,通高1.1米,面宽0.54米,厚为0.095米。众所周知,“隆武”为大明王朝灭亡后,南明小王朝在南方建立的年号,因其历时短暂,故有其年号的文物并不多见,此隆武纪年碑当属珍贵之物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当晚,从驿前镇回到县城家中,虽然已经忙碌了一天,但一点也不觉得累,回想起那批大跃进壁画和隆武纪年施田碑,心情格外激动,总感觉到这两文物的发现非比一般之物,因此情不自禁地从书柜中取出1995版的《广昌县志》和相关的地方资料,在这些文献中均有1958年下半年以来,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运动中的各项具体工作的记载:如“1958年7月,成立了广昌县钢铁委员会;9月成立了广昌县钢铁指挥部;10月全县抽调了730名干部,8369个劳动力,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掀起了大搞钢铁的新高潮;12月底,全县建成土炼钢炉34座,土高炉137座,焖铁窑268座,淘铁沙1364吨,挖铁矿石3149吨,生产钢70吨,生铁550吨,烧结钢610吨……。”这批大跃进壁画,记录着不凡年代的生活,演绎着不平凡年代的故事,已成为那段历史的真实见证。由于大跃进运动历时短暂,且距今已半个世纪,留下如此保存完好的壁画实属难得。

当然,无论是大跃进壁画或南明王朝纪年碑,近期我将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报道,以便提升它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哎呀,现在时间都已过零点,要抓紧休息了,明天还要进村普查哩。

二、朝华恐龙化石遗址发现记

时间:2009年4月28日,星期二,晴转阴

地点:甘竹镇朝华村石螺坑村小组

参加者:本馆孙敬民馆长、黄震副馆长、镇文化站长及我

向导:甘竹镇龙溪村村民饶梅文、饶大员

交通工具:租用红色的士车

几天前,本馆孙馆长接到甘竹镇龙溪村村民饶梅文、饶大员的电话报告,说他们在邻村的一石山上发现恐龙化石,根据当时电话约定,今天前往发现地调查。

上午上班后,我们就乘坐出租车前往甘竹镇龙溪村,将约定在路边等候的恐龙化石的报告者饶梅文、饶大员一起接走。在他们的指引下,很快我们就到了裸露化石的山场,该地址为甘竹镇朝华村石螺坑村小组,其地理坐标是:东经116°12′39.3″,北纬26°55′14.1″,海拔140米。经现场调查,此山场地质岩层属紫色页岩,在大约500平方米的石山坡上,散布有十多处大小不一的化石裸露点,它们有的象半边肩甲骨,有的象一段肋骨,有的象关节骨,因没有正式发掘,就其裸露部分不宜确认该恐龙化石的种属。

在与此地相距约1千米的龙溪村双古垅山场,曾于1986年和2004年两次发现恐龙化石,并分别邀请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进行了发掘。1986年出土的恐龙化石,经专家论证,属国内出土的最新品种,为国内发掘最完整的恐龙化石,填补了我国中生代白垩纪晚期至新生代第三纪之间生物发展史的空白,解开了广东南雄,江西南康、大余、赣州、新干等地出土的恐龙蛋化石之谜,为研究我国的古地理演变、动物形态特征、演化关系和矿藏分布提供了新的实物标本,是我国古生物发展史研究又一重大新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为此,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报道广昌恐龙为中华之最,复原装架后的广昌恐龙,在江西省博物馆长年对外展出。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和2004年两次恐龙化石的发现,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我都是第一个知情人,第一个赶到现场拍摄了第一帧化石裸露照片,采集了第一件化石标本,并全程参与了恐龙化石的发现、保护、发掘以及随后的复原装架等具体工作。

由于在龙溪村曾两次发现、发掘恐龙化石,甘竹镇一带的村民对恐龙化石的常识已深入人心。今天,朝华恐龙化石的发现者,就是饶梅文和饶大员两位农民,他们是在甘竹圩镇

上看到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资料后,结合他们近期在劳作途中发现的化石裸露点,通过电信114查号台的帮助,才联系到本馆孙馆长电话而报告的。经文物普查工作队到现场调查,确认属恐龙化石无疑。本人认为:该化石点裸露面积小、分布不集中,故暂不主张主动性发掘。这次发现的恐龙化石,距前两次发现化石现场遥遥相望,当属同一地点的第三次发现,对于进一步确立广昌属中华恐龙的南方故乡之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到蜡烛形高地普查

时间:2009年6月16日,星期二,晴转阴雨

地点:驿前镇麻坑村蜡烛形等山场

参加者:本馆孙敬民馆长、黄震副馆长及我,驿前镇文化站李立瑞站长。

向导:驿前镇麻坑村吴光平书记、吴德传主任、吴恭良民兵连长。

交通工具:租用红色的士车

今天文物普查队安排去蜡烛形高地普查,我感到很兴奋,这是因为在我30多年陆续接触的革命文物工作中,我县的革命旧址旧居我都曾经走访过,唯独蜡烛形高地还没到过,多次想去都未能去成,今天去了,算了了这个心愿。

蜡烛形山场属驿前镇麻坑村所辖。蜡烛形高地是1934年8月下旬,红军长征前夕与国民党军在广昌境内激战的主战场之一,这次战斗是高虎脑战役系列战斗中的重要部分。通往蜡烛形山头没有大路,约5公里的路程只有一条崎岖的山间小道通行。本来打算请一位向导,麻坑村干部听说我们是去进行红军战场遗址文物普查时,村支书和村主任、副主任都争着要去,他们不顾高温酷暑和山路的艰辛,三位村干部硬是都去带路,使我们很受感动。

一路上,村干部纷纷介绍了蜡烛形的情况:此山是在群山中突起的一个山头,传说原先常见晚上有火光,犹如一支点燃的蜡烛而得名。他们小时候就听村里的老人说,红军在蜡烛形一带打过大仗,那时麻坑村中的吴氏宗祠内还设有红军的指挥部,在蜡烛形一带山上,他们还捡过子弹壳。一路的交谈不时地因穿越荆棘区或攀登灌木而中断,也不觉登上一个又一个山头。普查队员早已气喘吁吁,全身被汗水湿透,正当准备稍作休息时,我们发现此山头四周,有一圈一圈似荒废的水沟状的地形。村支书告诉我们,此山叫七坑嵊,是蜡烛形的山腰,这水沟状的地带,正是当年红军的战场遗址。由于几十年的水土流失,已不完全是人们想象中的战壕。我们顾不得休息,生怕此景会在瞬间消失似的,因此,赶紧取出器材,对此山头进行丈量、照相、绘图、测定地理坐标读数,并记录周边的环境状况。

这个遗址信息还未采集完毕,村主任已在前方约200米处,大声说道:“这里也有红军战壕。”村支书告诉我们,前面的地名叫叶坑嵊上。当我们来到叶坑嵊上登记相关数据时,年轻的村副主任已登上了蜡烛形山头,并高声喊道:“这里的战壕更多,更完整……。”我们普查队员一股作气,依照普查要求,逐一对这几处红军战场遗址进行了相关信息的采集,不觉早把酷热和疲劳忘得一干二净。

晚上,我在家里的书柜中找到了《长征前夕的激战》等书,其中张震写的回忆录“蜡烛形高地上的防御战”一文,有这样的记叙:

肉搏战一直打到下午,工事完全被打垮了,我们只能凭借着交通壕用手榴弹和刺刀迎击敌人。这时,我们营指挥阵地已成为第一线了,营部的通讯班已投入了战斗。最后,只有依靠拼刺刀了,可是有些刺刀也不济事,捅不上几下就弯了,战士们用脚把弯了的刺刀踩直,再端着去刺敌人。

这样杀过来,杀过去,反复冲杀了几次,满山遍野都躺满了敌军的尸体和伤兵。我们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最后,八连连长带着仅剩下的20几个战士从敌人包围中突围回来,我们全营就守在一条交通壕里,准备用刺刀和敌人作最后的一拼……。”

1997年11月,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老将军,回到阔别63年的蜡烛形红军战场故地重游,他当年担任红三军团第四师十团三营营长,带领部队在此山头坚守了半个多月。老将军登上当年浴血奋战的遗址,触景动情,站在被战友鲜血染红的地方,他不禁潸然泪下。山风阵阵,送去了老将军对长眠在此的战友英灵的无限慰藉。

蜡烛形高地的战斗和高虎脑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红军指战员的斗志,有力地阻滞了敌人进占瑞金的进程,为主力红军的战突围大转移、顺利踏上长征路,赢得了十分宝贵的准备时间,此战在我党我军历史上的战略意义是十分凸显的。

篇5:读书笔记摘抄

2、河里是一望无际的荷叶,像绿色的海洋、有的荷叶才只冒出一点嫩尖,可爱极了;有的已经长成手掌般大了,微风吹来,随风摇曳;还有的已经长成“大玉盘”了、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亲密无间、水珠儿在叶面上滴溜溜地滚动着,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

3、若是在这样的时刻里还不肯还不敢说出久藏在心里的秘密,若是在享有的时候还时时担忧它的无常,若是在爱与被爱的时候还时时计算着什么时候会不再爱与不再被爱,那么,我哪里是在享用我的生命呢?我不过是不断地在浪费它在摧折它而已罢。

4、醒来之后,我抬起头,看看窗外,白雪皑皑的一片,心里的压抑看见这白白的一片好多了、走出家门,用皮肤感觉着冬天的温度,用鼻子嗅着冬天的气味,还是那样的熟悉、把双手放在白白的雪上,感受雪的寒冷,手不一会就变红了,而且僵硬、这和小时候的冬天不同、这就想小时候的冬天和我最好的朋友。

5、幸福,宛若尘世的精灵、有时你苦苦追寻,却怎么也看不到它的身影;有时你突然回首,却发现它就在你的身边、幸福不关乎金钱的多少,也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要知道,有的人锦衣玉食,却生活得痛苦不堪;有的人粗茶淡饭,却享受着笑语欢歌。

6、童年,总充满多彩的梦,幻想有一双翅膀,像小鸟在天空中飞翔、曾幻想有一件隐形衣,不仅能隐形,还能穿越时空,上天下海、童年的梦如肥皂泡,虽然虚幻缥缈,可却承载你的童年。

7、珍惜感动,它会是你成功路上的无价之宝、因为有了感动,我们不会再感到寒冷;因为有了感动,我们不会再感到孤单;因为有了感动,这个世界变得温暖了、常钊因为在地震时受到帮助而感到感动;国人因为毛主席的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而感动;灾民因为受到帮助而感到感动,珍惜感动,这会成为你独特的美。

8、细看荷花,还真是千姿百态:有的才只有一个青里泛白的小花苞;有的只开了一半;那些全开了的,像一个个洁白的仙女在跳舞;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花蝶飞舞,令人赏心悦目。

9、留心感动,它是生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留心感动,它会成为你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留心感动,它会让你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有人说“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但我却觉得,生活中缺少的不是感动,而是一双发现身边的感动的眼睛。

10、青春中的我们也是莽撞、叛逆、无理取闹的,因为我不想逃避什么,可这也正好象征着我们是青春的、但是,每个人在长大成熟之前都会做事毛毛躁躁的,谁又敢说不是呢?但是我们也有许多的优点:创造力强、想象力丰富等、这是上一代人永远无法比拟的、而我,正处于人生中阳光最充足的时间,就像早上8、9点钟的太阳,散发着光芒、没有理由不为青春自豪、骄傲呀!

11、年轻的时候,总是紧紧跟随着周遭的人群,急着向前走,急着想知道一切,急着要得到我应该可以得到的东西、却要到今天才能明白,我以为我争夺到手的也就是我拱手让出的,我以为我从此得到的其实就是我从此失去的。

12、不一会儿,天空便一色纯白,所有的灰暗都被那道红光驱走了,天边的颜色变了,变得闪起金光,金光四周的云霞则是一片粉红,就在这一瞬,天边突然光芒四射,我看到了太阳的脸、他在笑,笑着跳出山顶,大地被照亮了,我也被照亮了,我不仅暗叹,好美的初阳、我在这一瞬,看到了太阳最美的一面、我的大脑拍下了这美丽的瞬间。

13、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则我爱所有的人,我爱全世界,我爱生命、如果我能够对一个人说“我爱你”,则我必能够说“在你之中我爱一切人,通过你,我爱全世界,在你生命中我也爱我自己、”所以,请让我学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请让我学着不去后悔,当然,也请让我学着不要重复自己的错误、请让我,让我能从容地品尝这生命的滋味。

14、整个人类的生命就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

15、我,坚韧而挺拔,高洁而谦虚,优雅而潇洒、我便是——竹、很荣幸能与松,梅两位好友共称为岁寒三友、我,承蒙大家厚爱,被大家当做吉祥物,更被无数诗人所称颂、如“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16、人生路途中,谁没有过迷惘失意,谁没有过艰难挫折?正如悲观者认为成功是地平线上的太阳,可望不可即;于乐观者是指引他通向成功的路标,近在眼前、你待世界以何种态度,世界就会以何种态度来对待你。

17、美,无处不在、美,是一个晨曦初霞的黎明,是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是一株娇艳欲滴的花朵。

18、朝晖夕阴,变幻万千,世事本就无常、曾经繁华的城池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自然免不了怀古伤今之叹;昔日粉白黛绿的娇容在流年中逝去,也免不了一番感伤之辞、有人惜弦月之缺,亦有人赏弦月之姿、时光流转,世事更变千年如走马,花开花谢,四季更迭,这本就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有你的心态。

19、人到中年,逐渐有了一种不同的价值观,原来认为很重要的事情竟然不再那么重要了,而一直被自己有意忽略了的种种却开始不断前来呼唤我,就像那草叶间的风声,那海洋起伏的呼吸,还有那夜里一地的月光。

篇6:目送读书笔记摘抄

它由一幅幅画卷组成,一幅幅我们所经历的生活画卷,有真切却又牵挂的友谊,有温暖却又伤逝的亲情,有失败的脆弱,有分别时的缠绵不舍。它没有太重的说教意味,内容应该简洁却有力,却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它的文字时而锋利,时而温婉,时而脆弱,时而感伤,时而朴实,时而华丽,却总是,如此的动人。这就是龙应台的《目送》,读她的文字,如同冬日寒风中依然挺立的小草,让凛冽的天气里多了几分生气,如同山间叮叮咚咚流过的小溪,甘爽清凉,沁人心脾。

《目送》收录了七十三篇散文,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等等。《目送》是《目送》的开篇点题之作。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从中可以感悟到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与“舍”,一种刻苦铭心的痛。同时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作为子女的我们总是要离开父母,独立成长。这条路上的艰辛,只有自己懂;这条路上的风景,也只有自己欣赏才能会心一笑,这条路上的果实,只有自己采摘才更觉得甘美,这条路的尽头,也只有在别人最后的目送中,自己走。正如龙应台在《山路》中说的:“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是啊,人生就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通往森林的路。在平原中,人们结伴而行,一路嬉闹追打;一旦进入森林,因为草丛和荆棘的阻拦,所以各人专心走个人的路,寻找个人的方向。父母可以一时帮你,但是不能一世帮你,我们往森林里越走越深,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我们需要的是自己的披荆斩棘。

《(不)相信》,如她所说,人们现在面对的最大关卡,是“相信”与“不相信”之间的困惑、犹豫,和艰难的重新寻找。曾经相信的这些价值观包括国家、历史、文明、正义、理想主义者、爱情和永恒,可说全是生命里很厚重、又很核心的价值观。然而在这现代,各种价值观混乱的`时候,众人皆惶惶然想要确定一些东西,却又信不下去。因为一切,不论是国家、历史、正义等,都是人在下定义。但人性软弱,价值观会因势摇摆,国的定义有问题,历史有一半是编造,人的愚昧和野蛮不因文明的进展而消失,理想主义者无法全身而退,爱情走形,甚至地球也会被毁灭每个人。但是我们的信仰可以不变,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重要的是我们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

上一篇:许多近义词下一篇:磨工实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