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考研第一名的考研记录

2024-04-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考研第一名的考研记录(精选9篇)

篇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考研第一名的考研记录

2009-1-1

4记一:

于我而言

今年算是意义重大的一年吧,这学期的生活好像过了好几个世纪似的——考研算是最主要的事情,课基本上没有去上(虽然课程都比较重要),没有出去玩,没有闲工夫看电影什么的……其实很多东西被错过了,也许很多事情本来就没有意思,但是自己过的生活的确不是像以往的那样子:闲散,无聊;而是觉得很充实,很繁忙,不想花时间干其他的事情,仅仅是不愿意吧。

一直以来,总是没有很认真的过每一天,所以这半年来的努力也算是给人生一个完满了。只有经历了才知道发自肺腑的痛,只有痛过了才知道生命的存在,活着,活着就是为了经历那些没有经历过的苦,就是为了实现那些没有实现的梦……遥远的,朦胧的……活着就是不要错过人生精彩的那一刻!

我还年轻,所以需要往前看,向前冲。看着那一张张的白纸,拿着黑嘿的油笔——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不停的往上写,直到你离开考场的最后一刻自己的每一笔都存在着重大的意义。第一次感觉自己这么能写,第一次感觉自己这么执拗,第一次不顾一切往前冲……结果,结果已经失去了我的掌控,没有恐慌,没有哀怨,没有失落……我们心中想着结果,所以我能够坚持到最后;我感觉到还有那么多的人陪着我,其实我一直没有失去什么——那些该有的幸福和快乐,那些风雨和日出 ——能够在幸福中度过,也是一种财富!

6个月,180多天……夏天,秋天,冬天——我和我的朋友一起整整走过了三个季度,回忆充实了2008年的虚浮.。夏天的时候,我能感觉到烈日的狂怒,那灼热的马路,汗湿的衣襟,海棠的套餐——什么可以来述说;秋天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动荡的人心,那风靡全校的招聘会,自习室的空座位,踉跄而逃的战友——谁坚持在了最后;冬天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寒霜的冷酷,那叹息的花草,孤独的人群,倔强的“战士”——等候最后的那一刻!我也有动摇过,可是还是想不到足够的理由放弃,放弃那守候了21年的“盛会”,放弃穿越黑暗的门口(尽管前面不一定是光明)!我看见了最后的那一刻,那一刻我放下了手中的笔,放下了所有的希望与理智——那是一种解脱,淡淡的日子就要开始了……

两天,四门——我们彻底结束。考第一门政治的时候,我发现我自己真的很没有天赋,三个小时的时间,多少脑细胞战死在了沙场——为了我自私的信念和慰藉我半年的辛苦,它们义无反顾的最后一搏;考第二门英语的时候,平时的努力和长期训练的蒙猜技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老天开始“报应”我了;考第三门数学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脆弱的计算能力被攻击的千疮百孔,不是仅存那点哈想法的话,估计会当场毙命于考场——脑瘫的征兆开始了;考最后一门专业课,那题是很平时的大相径庭,正好给所有人都提供发挥的舞台,本人疑心大,智商低,速度慢——刚刚做完就交卷:解放了,结果脑瘫加重影响了整个身体行动不便,以为撑不过当晚,结果睡了一觉又开始活蹦乱跳——世界太奇怪了!

以为解放了很happy,结果带来了心灵的空虚——没有方向没有目的,估计这次是灵魂不在了?!过了几天,决定重新把它抓回来…….先就委屈一下自己——多用点电,多吃点饭——拉动国家内需,为国民经济做贡献了!

明天回家,等着过年了。。。

记二:

考研的感叹

半年的学习与努力真的有点辛苦,有时候真有放弃的冲动,可是还是坚持到了最后一刻——那可以叫做毅力,我真的算是很坚强,每次都在超越自己的极限,每一天我都经受着思想的考验和体味着幸福的快感——曾经的听说过的“痛并快乐着”的状态吧。有时候想付出的都需要一并得到补偿,可是事实上很难得到应有的回报,很早很早就发现了这个理,可是还是愿意一意孤行!

平生没有经历过什么这一“劫”,现在也算是弥补平生的遗憾吧。真的努力了叫做充实,真的付出了叫做圆满!

其实我很期待结果,就像大海期待太阳,就像天空背负月亮……可是我明白,结果早就注定了——就在考完的那一刻已经画上了句号。我希望可以勇敢的面对未来——无论它是好是坏,我需要勇敢和坚强……镇定!

我期待美好的每一天,就像每天早晨的阳光……我很乐观,但是不一定能够担待未来…...但是我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象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的我的碑文,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那条曲曲弯弯的荒槽野径,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地光着脊背走去,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归宿

由于创作生命的短促

诗人的命运吉凶难卜

为迎接灵感危机的挑战

我不怕有任何更高的代价付出

优雅的举止和贫寒的窘迫

曾给了我不少难言的痛楚

但终于我的诗行方阵的大军

跨越了精神死亡的峡谷

埋葬弱者灵魂的坟墓

绝对不是我的归宿

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园

坟头仅仅是几丕黄土

这就是我祖祖辈辈的陵园

长年也无人看管守护

活着的时候倍尝艰辛

就连死后也如此凄苦

我激动地热泪夺眶而出

一阵风带来奶奶的叮嘱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孩子,这是你最后的归宿。”

我愿意用自己的汗水和血泪来换取我的未来,那是值得的——但是我不会牺牲自己的灵魂和理智感情。我需要理智,但是不是要被孤独埋藏——我付出的同时也要收获快乐,以为我还是一个人,活着的生命!

我感谢半年来身边的人给与的爱和支持,感谢和我一起奋斗的人的坚强给与的力量,感谢他们给与的快乐,感谢他们教会我享受生活。

我一直很快乐,因为你们,因我每天的阳光……

记三:

我眼中的考研

考研是一件艰苦的活,没有毅力的人乘早不要上这条贼船,半途退下来不是很好的一件事,除非很有实力和机遇,不然……有的人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更是一件恼火的事情——最后可能会很糟糕(除了那种可以一心多用的天才意外,不过我们大多数的人还是凡人,所以不要轻易尝试这条路)。当我开始考研之前就考虑自己各方面的优势与劣势,估计自己考上的把握(我觉得自己是属于15%的人,虽然结果未定),我相信我有决心与毅力坚持到最后(即使我有时候会动摇,但是我终于还是走到了终点),我自认为比较坚定(相对于很多人来说),我够努力(比起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我可以称得上是兢兢业业吧),我性格乐观(不会轻易走极端,而且有时候还在开导别人)……我有很多确定要克服,到最后我还是有很多不利于考研的坏习惯——粗心,不爱计算,但是我一直在努力,一直……我基础不是很好,智商也很一般,这一点是我的很大弱点——一直是的。考研需要勇气,耐心,关爱……我都得到了,该有的生活我都有,该过的日子照常过……考研就是乐中求苦,苦中作乐——考研让人意识到人需要认真的生活(最起码的享受),需要努力与拼搏的同时还要学会放松自己(不然会逼疯一个人的),学会调节时间管理时间——以为时间很宝贵,要给自己快乐和慰藉,要约束自己的思想的行为……考研是一次难得的经历,错过了或许真的有那么一点遗憾,所以从这一点上讲,无论成败我都是一个赢家!

记四:

考研与学习

经历了考验后,我意识到以前真的没有认真,一是学的不扎实所以心虚,二是学得不够深入所以只是缺乏连贯性。一直觉得自己还算一个比较认真的人,可是做题的时候很多细节的问题考虑不够,缺乏全面性,不能够全面应用知识:学政治真是没有天赋,本来思想比较反动就算了,主要是那题就想写八股文一样禁锢思维,我实在没辙;数学需要耐心,缜密的思考,严格的计算,知识点的全面掌握却只考那么几个点(学得太多不会有害,这门课不仅仅是考研有益,对个人本身也很重要的),多做点题是有利于考试的;英语很意思,不能快速提高,要日积月累,有时候阅读会很有意思——有的可以长知识,有的可以为生活增加乐趣,单词多记点很有用;专业课吧,知识的全面行的综合体现,知识点很多,需要全面学习和领会,几个月的时间,学的东西比三年还多还仔细深入,中国的考试真是很伟大,真的!

记五:

考研与成长

考研不是唯一选择,但却是成长中的一次重要选择。作为大四的人,不得不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工作或者考研,出于不同的考虑,不同的原因,每个人的选择可能不同;但是都不得不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承担责任,承受风险。这个时侯就是时间逼着你成长,没有选择的境地吧。选择工作,就是选择勇敢的面对社会的纷繁复杂夹杂着不公;选择考研就是选择艰辛和风险选择承担失败的不堪——失败后要么继续,要么还得找工作。我属于后者,但是我甘愿,仅仅是为了圆一个梦,或者是说一场残酷的赌博吧……现在看来,我被催促这成长着,没有选择就是我现在的选择!可是比不意味着不可改变,什么事情都会有转机,就像硬币有两面一样,考研给与我成长的勇气,不屈不挠的坚持,顽固的相信自己!

记六:

考研与朋友

考研的时候貌似忽略了很多的朋友,没有给他们打电话,没有给他们发短信,没有聊qq,没有上他们的校内,很少写日记告知自己的近况……但是既然是朋友,相信都可以原谅我半年的缺失——没有联系并不意味着不在意,没有联系并不意味着忘记……这么多年的感情应该经得起考验的,不然我怎么能相信我们的感情呢?!

考研中有很多朋友陪伴也是一件乐事。很多的快乐时光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很多的人因为相处而了解,懂得需要去珍惜……不是为了怀疑大学人情的淡薄,是为了永葆那份人性的真诚和天生的纯洁。看清楚了某些人的虚伪,体会到很多人的真诚…..在这个缺少欢乐和温暖的季节里,我有获得了好多好多的暖意!

真诚的说一声谢谢,感谢认识你们(无论好坏),感谢你们慷慨的给与和深深的教训,感谢给与我成长的动力和指导……谢谢!

学会用善良和体贴来形容一个人,学会关心别人,学会“佳人”的含义(呵呵呵)……生活与朋友那么的相近。

篇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考研第一名的考研记录

我稍微总结了下复试面试的心得,你可以参考下哈。希望可以给你保研面试有点点价值。首先是英语口语问题。不知道你要保研的学校要不要口语面试。如果要的话,现在可以每天看一些美剧,推荐《绝望的主妇》,看美剧学英语效率不一定高,但是对于练口语,美剧的价值时无法代替的。跟老师对话的时候千万不要蹦出一句从词典里或者从作文书里背来的所谓高深的句子,所有表达越生活化越口语化越好。所以只能从美剧中获取。比如 kinda 这些副词,在生活中是高频率出现的,但是书面语中碰不到,如果跟老师对话的时候能用上这些,会加分好多。

然后是国贸理论。我们一般国贸面试,不管是复试还是保研,都会涉及国贸理论。这里要特别注意国际经济学这门课。不仅仅要把里面所有理论的主要内容能用最精准的语言表述,更重要的是能讲出各个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举个简单的例子,要素禀赋理论阐明了比较优势的原因,两个理论之间是因果关系;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扩展,两个理论是动态发展的关系。老师可能会问你:请问你知道几个国际贸易理论?这时你不仅要把所有理论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还要着重论述各个理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阐述就让老师觉得你是个能总结归纳、有学习能力的学生,会很喜欢。或者当老师问:请你阐述比较优势理论。这时你可以首先阐述比较优势,然后把与其相关的理论都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一遍。

至于如何寻找理论之间的关联,大致思路是,如果ABC三个理论是在同一时期,那么它们肯定有相互补充的地方;如果它们是在不同时期,那么应该是相互发展或者一脉相承的关系,如果是一脉相承,那么要抽丝剥,找出这根“脉”是什么,它们是用什么方式被“承”起来的。

一定一定一定要有这种意识:一门学科中所有理论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的,这些网络构成了一门完整的学科,每个理论就好像一颗小珍珠,这些珍珠必然能用某种方法被一根线穿起来,一颗不漏。所以要找到那根线,以及穿线的方法。

下一部分就是经济热点。这一部分一定要准备充分,多看看专业期刊,看的时候注意整理各个专家对各个问题的看法,比如人民币汇率问题、中国外贸政策转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问题等等,肯定有很多专家发表了相关文章,你可以博采众长,最终要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一定要做到,拿到任何一个经济热点,比如当老师问你“你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有什么看法?”时你都能保证8分钟的滔滔不绝。并且,因为这些大事热点可能是同时发生的,比如经济危机、人民币汇率、外贸政策等等,还要注意这些大事之间是否有内在关联。

阐述的时候要注意宏大的视野,显示出你是个大气的学生。老师问你一个微小的问题你都能从宏大的角度分析。这点不仅在内容上体现,还要在语速上。保证一定的语速很关键,这显示出你思维的活跃性与连续性。

面试这些差不多了。还要注意给老师的印象问题。要显示出自己干练的一面。老师都喜欢干练干脆的学生,所以一些细节要注意,比如进面试教室时一定要带着微笑扫一眼所有老师,最后把目光集中在坐在中间的那个老师,因为他是这场面试的主判官,要认真看着他并且微笑、点头。老师问完一个问题时要迅速作答,保证思维流畅。这个自己在寝室可以训练,比如自己问自己一些热点问题,看看能不能流畅表述。

一定要有强大的气场,要有自信。

恩恩,差不都啦,不一定很有用,希望能给你点参考价值吧~~

篇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考研第一名的考研记录

人类生活在社会大背景中, 不是作为单独的个体存在, 而是和其他社会个体相联系。在不断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 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这种基于社会个体间相互支持、相互协助的视角源于社会支持理论。本研究把关注投向考研群体, 通过调查描述出考研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的结构与功效。

本研究选择具有能动行为能力的大学生群体作为调查对象, 考察大学生在考研征途中寻求社会支持的意向性以及运用并整合资源的行动能力。本研究的理论意义是将郑杭生先生提出的“社会互构支持”理论模式引入到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中, 做一种跨理论的尝试, 以丰富相关社会支持理论。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广大备考学生在阅读之后, 兴许能得到些启发, 拓宽自己社会支持的获取路径;同时, 本研究可以为大学班主任、辅导员、考研辅导机构等想要了解大学生考研族的社会支持状况的机构或组织提供参考。

二、社会支持网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重要概念的定义

社会支持网的研究源于欧洲, 成熟于美国。社会支持网是社会网络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社会网络方法把行动者嵌入其所在的社会关系的模式之中, 着力研究行动者的行动是由何种社会关系模式促成的, 具有结构性和系统性的特点[1]。在宏观的研究方法指导下, 社会支持网, 即社会关系的提供机制模式, 是个人从社会和他人行动者那里获得的支持的总和。在这个获取资源的过程中, 行动者通过从网络成员那里提取自身缺乏的、需要的资源, 应对自己面临的情境危机。

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攫取到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 社会网络在社会资本获取中是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联系发挥功用的。对社会支持网的研究, 体现了学者重视个人与社会结构的互动过程。

(二) 国内学者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

社会支持作为一个学科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才被提出来, 之后相关研究成果硕多。在中国社会学界, 社会支持的研究涉及老年人、贫困学生、下岗职工等特殊群体。关于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就业支持网。对于大学生群体的调查多采用统计调查的研究方法, 运用随机抽样或整群抽样来抽取样本, 最后运用SPSS分析收集来的数据。有这样几个重要的研究结论:

第一,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来源主要为家人、朋友、亲戚、同学、恋人五类。这类支持只是潜在的支持, 要使它变成现实的支持, 关键在于学生自己应用社会支持的积极态度和获取能力[2]。

第二, 在文理科和体育类大学生的研究中, 社会支持程度的排序为体育类学生高于文科学生, 文科学生又高于理科学生。其中, 女生的社会支持程度略高于男生。城市学生的社会支持高于农村学生的社会支持, 但显著性水平不高[3]。

第三, 大学生的社交自尊与社会支持的获得与利用有着密切相关关系[4]。

第四, 在关于大学生应对策略特点的研究中, 大学生倾向于使用积极解决问题和情感支持的应对策略[5]。

上述的调查研究集中在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的提供对象 (施与者) , 不同类型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 大学生与老师的社会交往情况以及大学生对社会资源的使用特点。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 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横向上有进一步的剖析研究。但是在这种调查分析中, 主要注重了个人支持方面的因素, 而对政府政策的支持度较少涉及。由于大学生考研群体难以界定, 涉及考研支持的调查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笔者调查考研学生有一定的补漏意义。

三、研究设计

(一) 理论视角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 美国的社会支持网研究一直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平行发展, 因而被划分为两个研究群体。第一个群体遵循着社会计量学的传统, 他们研究整体网络, 即一个社会体系中角色关系的综合结构。通过使用矩阵方法, 他们分析社会系统内部系统和分解的模式, 系统成员中“结构上均衡”的角色关系, 网络结构随时间的变迁和系统成员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方式。这个群体的研究领域是小群体内部的关系, 他们在分析人际互动和交换模式时, 产生了一系列网络分析概念, 如紧密性、中距性和中心性等。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人物是林顿·弗里曼。

第二个群体的学者集中于个体间的自我中心网络, 他们从个体的角度来界定社会网。该群体沿着英国人类学家的传统发展。他们关心的问题是个体行为如何受到其人际网络的影响, 个体如何通过人际网络结合为社会团体。他们对个体间关系模式的关注使这个群体归于结构主义社会学的范畴。这个领域的著名代表性人物是马克·格拉诺维特、哈里森·怀特、林南和罗纳德·博特等。

的社会支持网研究从上述两种研究方向的延伸中, 加入郑杭生的社会互构理论, 把个体的主体选择性置于社会结构中, 测量社会支持的受予者一方能动地寻求和运用社会支持的能力。互构所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主体之间的相互建构与型塑的关系。具体来看, 互构的社会支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培养群体主动开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社会支持的意识;在内化了社会支持意识之后, 群体主动寻求并且开发社会支持[6]。同时, 笔者根据以上内容提出一些研究假设, 以供研究检验。

(二) 研究假设、数据与研究方法

1. 跨科考取的学生比考本学科的学生更积极的寻求社会支持, 在行动情境不利于行动者自身时, 行动者寻求社会支持的意愿和能动性会被环境中资源的稀缺性调动起来。

2. 少数民族考生在考研中更积极的运用政策性的支持, 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已经内化于少数民族考生自身的行动力中。

3. 考生与学校、考研机构的互动不充分, 考研大学生这一社会个体在与社会组织互动的社会关系中, 其沟通与互动的渠道是不畅通的, 单向流动较多, 自下向上流动较难。

4. 考生运用网络途径获取社会支持现象普遍, 但整合所得资本的技能欠缺, 行动的主体性能动性会因此而降低, 从而出现“二元行动困境”。

本研究采用统计调查的方法, 对西北民族大学2010级考取研究生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相结合。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从西北民族大学2010届毕业的20个学院中取得考取研究生的名单后, 根据每个院考取学生的数目, 按比例确定了数额 (N=院考研学生数/校考研学生数×200) 。然后, 用随机数表法在每个学院抽取对应数额的学生, 构成200名学生的调查样本。

本项调查历时4个月。研究设计部分在2009年下半年构想并完成初稿, 调查部分于2010年5月中旬, 历时三个星期, 发放问卷200, 回收上183份, 其中有效问卷178份, 有效回收率为89%。需要说明的是, 在调查的200位考研学生中, 有12位学生由于自身的因素没有抵达学校, 这就出现调查对象的缺漏问题。笔者利用随机数表的概率抽样方法, 从他们所属学院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样本框中, 重新选取了另外12位调查对象, 完成最后的178份有效问卷。

四、结果分析

(一) 样本描述

表1显示, 考研学生女性多于男性, 但性别差异不大。从民族构成来看, 地处西部兰州的少数民族考生远多于汉族考生。考生类型以统招生最多, 其次是少数民族骨干, 两者加起来超过考生的90%。从考生的专业来看, 报考本专业的占60.2%, 而报考非本科专业的只占不到40%。

单位 (人、%)

(二) 社会支持网络的施与者给考生提供支持的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 该校考研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中的成员主要是父母、朋友等强关系。亲属关系属于较强关系, 在考研学生的考取过程中提供了较多的帮助和支援。老师在考研学生的社会支持网中的作用发挥绩效很受限制, 只有17.5%的考生会在考研过程中得到老师提供较多的帮助和支持。笔者认为, 这种情形不仅仅是老师单方面的问题, 社会支持是一个双向互动 (即“互构”) 的动态过程, 师生沟通不足说明“双向互动的交流路径受阻”。确立了恋爱对象的考研学生中, 30.7%的学生会得到恋人的支持, 可见这种亲密关系与考研学习是不冲突的。反而, 情感性的支撑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单位 (%)

(三) 朋辈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

朋辈群体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参与者。本次研究中, 考研一族是具有行动主体性特征的一群人, 他们已经具有了理性选择能力和主观评价取向, 因此笔者从决策主体的自我感受出发研究同辈群体的社会支持。图1显示, 有68.5%的考生经常得到朋友的帮助, 在自己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 有51.4%的考生会向好友倾诉。在好朋友中, 自己共同奋战的研究对自己的重要性可以被证实, 只有23.25%的考生喜欢自己上自习, 选择与3~5个研友一起自习的人占调查样本的大多数, 达到了48.53%。

(四) 不同特质考生与其运用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

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 国家规定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都有“少数民族骨干”的招生名额, 针对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配额招生计划, 招考分数上有所降低, 对英语分数不做ABC区划线的要求, 这就大大降低了少数民族考生的考研难度。表3显示, 民族类考生有87.6%的考取了少数民族骨干, 拥有身份优惠的考生中, 只有18.4%的少数民族考生选择和汉族学生同等竞争。今年国家开始实行专业型考研究招生计划, 专业型培养的研究生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训。本调查显示, 汉族学生中, 有31.6%考生考取了专业型硕士。从政策的信息敏锐度和响应程度来看, 考研学生是很积极收集信息的, 同时, 他们也着手处理、运作了所获资源。

单位 (%)

单位 (%, 人)

由表4可知, 跨考学生主动联系所考学校学长的占82.9%, 对应的是非跨考专业的学生联系所考学校的学长百比分比63%, 两变量的Lambda系数值为0.267, Pearson Chi-Square值为30.884大于显著度为0.05时的临界值, 其相应的P值小于0.05。这说明, 考生的专业选择与他们的积极联系考取学校的学长有相关关系, 跨考学生更积极寻求外界资源。

单位 (%, 人)

从表5可看出, 跨考学生与非跨考学生在联系老师方面都很积极主动。统计显示, 考研学生专业选择与联系所考学校老师的主动性具有相关关系, 但是是弱相关关系, 用考生专业选择推断考研寻求所考学校老师的社会支持的积极性可以消除26.2%的误差, 但是这个相关性显著度不太高。笔者推断原因可能是在考研过程中, 所考学校的老师作为稀缺性、珍惜性的资源, 不同专业的考研学子会对这一资源的获取给予重视, 不断地用自身的积极行动力维持与老师这一资源的沟通与互动。

(五) 网络资源的接受与应用情况

大学生是网络的较大使用群体, 他们具有好奇心, 接受新鲜事物快、操作技巧灵活等特征。这些特征的实质影响到考研族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最重要的是——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

在本次调查中, 有五个问题 (B19-B23题) 是针对大学生考研族上网状况的调查, 还有一个相关问题的答案涉及到网络的使用。表6显示, 每个考生平均每星期上网查阅资料、信息的均值x=4.17个小时, 标准差σ=1.86, 在95%的置信区间 (双边检验Z值对应2.58, 单边检验Z值为1.96) 中通过了显著性 (Significance) 检验, 这说明, 当把样本的均值推论到西北民族大学2010届考研学生 (总体) 的情况时, 有95%的说服性和可信度, 推论出这一届考生每星期上网咨询考研信息的时间平均为4.17个小时, 即总体均值X约为4.17。那么, 学生上网做了些什么工作呢?

图2显示, 考研学生上网主要活动有:关注考研政策与信息, 查找考研资料和联系研友, 它们的分布比例都超过了75%。网络平台为考研学子提供了方便、高效的学习方法, 考研学生的网络利用度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在开放性问答的问题一中, 许多学生却反映不能及时获得学习备考资料, 备考中能够获得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指导有限, 心里因为不确定自己的学习方法正确与否而焦虑不安的状况。这说明, 考研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态度是积极的, 但路径并不畅通。

(六) 开放性问答归纳的结论

笔者挑选了开放性问答中的问题二, 把被调查对象的答案加以总结归纳。一部分考生很希望母校校方能提供尽可能多的有关跨校考研方面的信息, 一些学生提出母校校方与自己兄弟院校的研究生培养与交换渠道的开放与通畅问题, 还建议母校研究生招生办事处多开展考研主题讲座。另一部分考生希望导师可以多关心考研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 及时有效地进行师生沟通。导师发现学生考研过程中的考研困境, 可以提供策略性建议和指导性方针, 以帮助考生尽快走出阴影, 继续投入考研战斗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希望有专业性的考研咨询室或专业性的心理咨询老师, 在自己心生困惑、迷茫无助时帮助自己。

综上调查结果, 笔者认为大学生考研群体是一个有“自主行动能力”的社会个体, 在个体行动过程中, 当遭遇到缺少支持性资源后, 大学生考研群体会自发地、主动地寻求获取资源的路径, 或在“原有资本”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可备用资源库存”, 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终极性行动目标。但是, 在探寻资源, 应用所得信息, 整合获取到的信息以转化成为自我行动服务的层面上, 由于考生的个性、特质等个体属性 (包括生理的、生理的社会学属性) 不同, 所呈现的行动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

本次调查运用了郑杭生先生的社会互构论, 将这一理论引进社会支持分析的领域里, 笔者发现, 大学生考研群体主动开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社会支持的意识已经形成, 考生在寻求社会支持方面的态度是积极的。在考研备考过程中, 当自我遇到心理的困惑、困难时, 大多数考生都会寻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最佳的解决方案。但是, 在内化了社会支持意识之后, 大学生群体整合已获取的资源能力是有所欠缺的。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没能及时地与导师沟通, 导师手中即使掌握了大量的学习资讯, 但由于信息的流动“滞缓”了, 这就造成了信息流通不畅, “信息不对称性”的困境。这样一来, 也只有激发考生群体的创造性, 即提高身边的现存资源的使用度和使用效率, 才能解决这一现实困境。

五、结论与讨论

经调查研究发现, 社会支持对考研学生升学率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考生在学习阶段没有能充分的、全面地运用社会资源, 考生对于社会资本的整合与操作是滞后的, 考生行为能力的缺乏与信息泛滥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二元行动困境”。

笔者在研究设计阶段提出的四点假设都是得到了数据的正面印证:大学生面对人生转承启合的关键点, 选择考研继续深造是一种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既然选择了考研, 面对考研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心理压力和困难, 如何整合自己所需的社会支持是坚持到最后胜利的条件。从笔者的调查研究中发现:

第一, 大学生在考研中寻求社会支持的态度是积极的。跨科考取的学生比考本学科的学生更积极地寻求社会支持, 在行动情境不利于行动者自身时, 行动者寻求社会支持的意愿和能动性会被环境中资源的稀缺性调动起来。

第二, 考研学生对社会支持的需求是巨大的。学生与学校、考研机构的互动频繁, 但学校、考研机构在提供信息性支持、情感辅助方面还有待加强, 需要及时改善和变革“单向度资源流动”的困境。此时考研学生会积极向外, 或多方争取多样性的资源, 笔者称之为“外延型”社会支持。

第三, 少数民族考生在国家政策的照顾下, 有效整合利用和社会支持, 从而走上了象牙塔的尖端。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已经内化于少数民族考生自身的行动力中。

本次调查还通过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 发现了一个新颖的网络资源运作轨迹, 即面对网络信息提供的多样化, 学生会出现茫然无措、无从下手的行动困境。面对浩如烟海的爆炸性网络资源, 学生行动的主体性能动性会降低。一边是考研信息充斥于网络, 另一边是学生茫然无措的糟糕的使用、整合能力, 这样考生个人与网络的互构就出现了间隔带。面对这一“二元行动困境”, 我们能做的是什么?这为以后专门研究“网络社会资源”主题的学者们提供了一条问题线索。

随着21世纪的到来, 社会支持网的研究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社会学的新兴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网络分析法已经崭露头角, 逐渐步入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地带。以大学生群体中的考研一族作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可以补充社会支持网络研究的研究视角, 拓宽网络分析方法的领域。但是笔者的调查研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 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和测量过于宽泛化, 导致降低了社会资本的理论的解释力。第二, 笔者的研究只是在一个校区内进行, 虽然是按照概率抽样的方法选择的调查样本, 但是并不能说明样本有多高的代表性。样本总体比较单薄而且调查过程中存在难以避免的人为误差。

还有一个不足希望能够在后续研究时加以补充。笔者的调查问卷中, 有涉及到网络中的社会资本获取及运用的方面, 但是由于本研究是专门针对大学生考研群体的调查, 对于互联网中社会资本的运作及流动涉猎不深。在信息化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时代里, 这个课题将该会是未来社会网络研究的重点议题。

参考文献

[1]林顿·C.弗里曼.社会网络分析发展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53-57.

[2]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3) :175-176.

[3]崔小梅, 郑权, 吴洁.文科、理工科、体育类大学生社会支持程度[J].体育学报, 2002, (6) :78-79.

[4]梁执群, 卢莉, 虞婕, 等.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 2003, (4) :498-499.

[5]陶沙, 李伟.大学生应对策略的特点及其社会支持水平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3) :34-38.

篇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考研第一名的考研记录

讲述你的考研故事,分享你的考研心情:考研征文(请勿擅自)

我是一名经济类的往届生。像很多毕业生一样,去年我没找到工作,同时心里还有点不甘心吧,于是我狠下心来,决定再来一年。其实我是很幸运的,家人很支持我,妈妈还和我一起去学校找了个床铺,安顿了下来。

整个暑假我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上数学辅导班,上自习,每天我都在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中度过。我是一个爱钻牛角尖的人,好象一旦定了什么事情,那就是我的事业,无论再难,再苦,我都认了。于是,我开始努力打理自己的生活,使闷热的天气不会影响学习的热情。一时间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真正成为了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还好有我男朋友在我身边,天天陪着我,使我不会在这个本该阔别的学校里感到孤单。他也是往届生,那时他在复习,准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我们就在一起学习,为了各自的目标;彼此之间也没有太多的话语,因为物质条件不富裕,因为心里太压抑,因为偶尔的`感伤,抑或未来很渺茫。七月,八月的天气,可我心如止水,很静,有时会有点涟漪,那是看到陌生面孔后,一个人回首往事的伤感。

后来的几个月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去想那么多,也不计较那么多,努力与别的同学和睦相处,争取每天都有好心情,使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考完注会后,男朋友找到了一份工作,去外地上班了。他每天都会给我打一个电话,问问我复习的情况。我知道,我可能就这一次机会了,我很难甚至不可能再来一年了,我不要让外界环境影响我,呵,天知道我有多想读研究生。现在大学生找工作很难,况且我还是一个一般院校的往届生。

我开始每天制定学习计划,每月制定目标,按步骤完成:7-8月,数学先复习一遍,主要是看李永乐的《数学复习全书》;英语单词背一遍,主要是看星火英语;9月,我买了一本《石春祯220篇》做了做,还看了看数学里较难的概率论;10月,我全面复习政治,首先就是看岳华亭的辅导讲义;剩下的几个月我先做真题,后做模拟题;直到要考试了,我才发现我所制定的任务基本上都完成了,于是我心里有种异样的感觉,有些兴奋,又有些忐忑,那是努力过后的轻松,也是怕辛苦付诸东流的恐慌。

考完后的那个晚上,我原本以为会狂欢,上网,上一通宵,可那天,我却感觉很空,好象什么都没了,我下意识的拨通了在异地的男友的电话,我说:“我听你的话,我坚持到底了,该写的我全写上了……”那天一直都是我在说,挂了电话,我早早就睡了。

今天,我在键盘上,敲出这些文字,一是纪念过去的时光,二是我要感谢那些支持我的人。

感谢我的母亲。她一直支持我,鼓励我,时时给我自信;总是在我忧伤时,抚平我内心的伤痛;在我泄气时,给我以慰籍;在我快乐时,和我一同快乐。虽然我们的电话不是很多,妈妈,我知道,你很爱我,也很疼我;有时我不愿和您说太多,那是我不愿让您担心。不管结果如何,妈妈,成绩是我的,也是你的。

我还要感谢我的男朋友,他是我的精神家园,每天给我打电话,询问我的状况,偶尔不打,我会很着急,好象没了精神寄托,呵呵,谢谢你,有你陪着我,真好。无论将来怎样,我知道,在穿过人海,看见你的一刹那,我的心就塌实了下来。

还有我现在宿舍的室友,你们很活泼,很可爱,谢谢你们。

现在我在家等成绩,我想无论结果如何,我已经有收获了,因为半年的经历,使我学会了感谢,懂得了珍惜,这些足以促我长大,促我成熟。

无论天空是否留下了我的足迹,但,我已经飞过。

篇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考研第一名的考研记录

考研成绩出来了,得到了自己比较满意的结果,现在回想起复习的那段日子仍然有一种激动人心的感觉。我把我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需要的人有一些帮助。

我是跨专业考新闻传播学,但是我感觉所有文科之间并没有十分严格的学科壁垒,不同学科之间没有特别大的跨度,特别是新闻传播学,人们称之为“十字路口”,许多其他专业的学生带着自己的背景都能从新闻传播学中找到自己熟悉的东西,并且从自己专业的视角观察还能够发现新的东西。所以跨专业考试的朋友完全不必为自己的本科背景而担心,一句话,文科都是相通的,不必慌张。

考研计划

我是7月份开始正式准备的,由于之前没有基础,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所以我首先做的工作是通读专业书籍,把以往师兄师姐推荐的书籍都大概的读了一遍,由于新鲜感和感兴趣,这些书读得还是挺快挺多的,也蛮有乐趣。这一阶段大概进行了两个月吧,也就是一个暑假的时间,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进入9月,学校开学了,我也正式开始有目的性的复习。我从读过的书中确定了几本我认为很重要的书(后面会详细说到),进行精读,理清逻辑,列出理论框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之间穿插着对学刊、论文的学习,很重要,后面会提到。

最后一个月,继续看论文、期刊,这时候看书已经看得差不多了,基本上是总结自己积累的东西,复习自己的笔记,遇到生疏的知识马上翻书补充。

下面分科目说说我的复习方法:

英语

北大前两年考的都是英语一,今年变成了英语二,虽然都说英语二并不比英语一简单,只是内容更偏向与经济、管理、实务,但我觉得无论从阅读的篇幅、翻译的难度、作文的字数,都比英语一要简单一些,所以这是一个好消息。虽说简单,但也不能轻视,考研英语的难点在阅读题,分值大、篇幅长、时间紧。所以平时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在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下强化速度,多读培养语感,速度自然就上去了。另一大块就是写作,我对大家的忠告就是写作一定不能懒,要多练笔,我准备的时候就是轻视了阅读,到最后半个月才开始写了第一篇练习,结果无从下笔,感觉很不适应,所以大家一定要早准备,勤练笔,熟练了之后好多话不用多思考就能流利地写出来。关于模板,个人非常不推荐使用,现在的阅卷老师很反感这个,千篇一律的模板套上去之后不仅生硬,而且影响自己想法的表达。大家只要自己总结一下用得习惯的表达、句式、词汇,到时候灵活运用一下,就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另外,卷面很重要,字不一定要好看但一定要整洁,相信只要大家认真都做得到。

政治

政治不用准备得太早,等官方的大纲解析出来之后开始复习就行。参考书使用红宝书、任书或者那本三选一,三本书内容是一样的,只是排列、分类略有不同,只要找准一本书努力背就行。政治不用多说,就是不停看书,一遍一遍看,背熟为止。考试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速度,我当时没能很好把握时间,最后还剩15分钟的时候我还有两道大题没写,所以草草写完,没得多少分;二是卷面,政治卷面太重要了,老师判卷的时候速度很快,他不会仔细从里面挑得分点的,需要你把它清晰地呈现出来。总之,好好背书,字写工整,把握时间,就这样。

专业课

北大的专业课不指定参考书,再加上新传专硕只招了两年,所以我当时准备的时候毫无头绪,也很少有网上的经验可以参考,我就按照他们准备传播学的方法准备的。

首先,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是基础中的基础,必看并且要对里面的内容做到烂熟于心。但是这本书只是提供了一个传播学的基本框架,好多内容不完善,所以还会用到其

他的书来补充。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这两本书是国外译著,是外国学校的教材,编辑思路可能与我们国内的教材不同,但是里面有好多内容是关于研究的缘起、过程以及研究数据,可以作为郭书的补充。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强烈推荐的一本书,这本书关于批判学派的内容介绍得比较详细,弥补了郭书的不足,其中作者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分析比较深刻,大家可以在答题的时候用来扩展思路。关于文化研究学派,刘海龙老师详细论述了其缘起、几次范式转移、理论发展路径等,非常全面。这本书里面有好多观点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对“媒介决定论”、“文化帝国主义”、“公共领域”的看法等,很有思辨色彩。

《传播学引论》,李彬老师的这本书写得很有文采,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被他的文字所折服,这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建议看后面一部分“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与大众传播”,作者关于全球化和后学思潮的论述可以为大家提供知识补充。

新闻学方面,推荐《新闻理论十讲》和《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新闻学的东西考的不多,考也是考实务,所以好好看这两本就可以了。

准备北大的研究生光看参考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多看学刊和论文,这时候做的笔记非常重要,最后复习的时候你自己整理的笔记是非常有价值的。

分析新传专硕这几年的真题,会发现它的命题非常务实,与社会联系密切。所以在平时复习的时候还要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前两年都考了评论,今年考了个新闻策划,所以要准备一下写评论,同时练习如何写策划,看看报纸、网站对一个事件时如何策划的,学习他们的经验。

另外要好好利用微博,关注一些新闻传播相关的微博以及老师的微博,他们会经常对专业内容发表见解,注意做笔记,进行碎片化积累,到最后整合一下,答题的时候会非常有用,今年考试的好多题我都用到了平时在微博积累的东西,很实用也很前沿,老师会喜欢的。

篇6:山西财经大学2010考研真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错误的请画×,正确的请画V)

l、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说缺乏弹性,意味着当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时,农民的总收益将增加。

2、x商品的价格下降后,消费者对x商品消费的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则X是劣等商品。

3、如果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则其平均产量也递减。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5、电力部门对一定量电力实行一种价格,对再增加的电力实行另一种价格。这种定价属于

二级价格歧视。

6、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而造成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

7、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

8、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会增加货币供给量。

9、水平的IS和垂直的LM模型下,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I0、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l。

11、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大小。

1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

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13、短期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

14、在萧条时期,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要在公开市场上卖

出有价证券。

1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社会分工。

l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它一方面是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增殖过程。

17、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资本家的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18、利润平均化是由部门内的竞争引起的。

19.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质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

20、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无差异曲线

2、比较优势

3、货币创造乘数

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5、相对剩余价值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l、简述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2、简述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3、简述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4、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非公制经济的形式及其作用。

5、简述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四、计算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8分,共15分)

l、假设某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为Q=25-P,总成本函数TC=20+5Q。试求:该企业利润

最大时的利润、产量和价格各是多少?

2、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

M=150,货币需求L:0.2y-4r试求:

(1)IS和LM曲线。(2)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2、说明我国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并论述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篇7:考研作弊记录首次记入人事档案

1月9日至11日, 全国140万考生将竞争46.5万个2010级研究生名额, 录取率仅为33%, 竞争更为激烈。今年全国有25.8万余人报考北京市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 来自北京市各高校的考生也超过10万人。竞争人大、北大、清华、北师大“四大名校”硕士学位的考生均突破万人, 报考北大研究生的考生更是多达2.2万余人。经济管理类、MBA、法学等专业仍是考生青睐的热门专业。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的报录比竟高达87∶1。

今年研究生招考, 英语 (二) 科目将首次开考, 供工商管理硕士等11个专业学位初试选用。此外, 从今年研究生招考起, 我国开始调整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 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 减少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比例, 扩招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

以往, 考研中作弊的考生, 作弊记录只被记入诚信档案, 并禁考一年, 而今年考研, 考生作弊记录还将被同时记入人事档案, 不仅“污点”伴其终身, 而且还将影响到今后的升学和就业。此外, 考生的作弊记录还将被通知学校或单位, 作弊考生还将被取消成绩和录取资格, 严重作弊的社会考生还将受到党纪或政纪处分, 在校生将被直接开除学籍。

篇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考研第一名的考研记录

02年

名词解释:

1、自然法学派

2、法律规则分类中的权益符合规则

3、督促程序

4、证明责任倒置

简答题

1、简述法治的形式要件

2、法律解释的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

03年

名词解释

1、法律行为

2、法的溯及力

3、法的历史类型

4、权利能力

5、事先审查

6、职业代表制

7、单一制

8、民族区域的自治制度

9、宗教制度(宗法制度)

10、重罪十条

11、《唐律疏议》

12、孙中山的“权能分治”学说

简答题

1、简述我国现行立法体制

2、现代法学一般怎样划分公法和私法

3、简析宪法修改的无限制说和有限制说

4、简述清末变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判断分析题

1、法的编纂是规范性法律文化系统化的一种主要方法,而不是一项立法活动

2、在奴隶社会里,奴隶是物,他(她)们不是法律关系的主题,而是法律关系的课题,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身不能法律关系的客体的。

论述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试以法学理论阐明其理由。04年

名词解释

1、法的规范性

2、法对象效力上的折中原则

3、调整性法律关系

4、责任相当原则

5、权力

6、诉讼结构

判断分析题

1、法律和道德都是通过思想来控制和调整社会关系

2、我国宪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组成3、法律行为仅指合法行为

4、法律体系即法学体系

5、法律程序就是诉讼程序

简答题

1、简述法律行为的主观要件

2、根据法律规则内容的不同,法律规则有哪些种类

3、现代法治社会中构成法治精神的要素

4、发的实效和法的效力的比较分析

5、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论述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一论断

2、论述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05年

名词解释

1、特别法

2、调整型法律关系

3、法治的实体要件

4、当然解释

判断分析题

1、法学是“价值中立”之学

2、我国宪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组成3、中国法制化应是内发型现代化模式

4、分析古罗马西塞罗为了“得到自由,我们才是法律的臣仆”

简答题

1、法律编纂的含义及特征

2、法律规范与氏族习惯的区别

3、权力和权利最重要的区别

4、简述知识经济与法治文明的相互作用

论述题

1、分析马克思“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一论断

2、试评洗发法律形式主义

06年

名词解释

1、社会法

2、法律自由

3、事实构成4、诉讼经济原则

判断分析题

1、一国立法体系即该国法律体系

2、认识错误是免责的一个前提条件

3、法律移植与法的本土化互不相容

4、有人说:“法律规定科技成果为相关权利,就像“使智慧的火焰上加上利益的燃料”试分

简答题

1、法产生的条件

2、判别公民行为能力的标准

3、法怎样维护社会秩序

4、诉讼结构及其特点

论述题

1、试述现代法律体系的三大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2、如何正确认识法律发展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关系

07年

名词解释

1、第一性权利

2、公平责任

3、立法体制

4、法律文化

分析题

1、法理学对“法是什么?”的研究也就是对“法应当是什么?”的研究

2、法的效力即法的实效

3、法人与公民有着完全相同的行为能力

4、法律原则也是一种法律规范

简答题

1、简述原始习惯与法的区别

2、简述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

3、简述中国传统法系的特征

4、简述正当程序的特征

论述题

1、为什么说在这种正义的分类中,美国哲学家罗尔斯和法学家庞德提出的社会正义即社会

基本结构(社会体制)的正义具有决定意义

2、在当代我国法律发展中,如何看待西方法律形式主义和传统中国法律伦理主义 08年

名词解释:

1衡平法2系统解释3对世权利4司法公正原则

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法定权利是应有权利。

2立法体系即立法体制。

3守法就是履行法律义务。

4“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是解决不同种类法之间冲突的普遍适用原则。

简答题:

1司法裁判中,法律原则具有怎样的功能?

2简述法律体系的特点。

3简述法律行为中“认识错误”。

4为什么说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

四论述题:

1试述当代中国的立法原则。

2如何理解“正义只有通过良好的法律才能实现”这一格言。

09年

填空题:

1------------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机制。

2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

3一般而言,人们都把1215年《英国大宪章》作为-----------原则的源头。

4从世界各国来看,法治国家的根本政治基础是--------------。

5法推进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的作用属于法的---------作用。

6在法的渊源三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要素。

7法律素质是法律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其要素包括三方面的能力,其中,--------------能力是法律素质的核心。

8根据权利之间的---------关系,可划分为第一性权利与第二性权利。

9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主要包括动机,----------和认知能力。

10立法应遵循----------原则,是当今各国立法最基本的的准则。

二 判断分析:

1法律人的职业思维的主要特点是运用法律术语进行观察,思考和判断,其与大众思维差别不大。

219世纪的历史法学派将法律视为民族的精神,具有专属性,因此,认为法律不能被移植。

3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分别代表法的形成过程中两个性质不同的阶段,有各自的价值。司法历来都公正作为自己的理想。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简答题:

1法定代表人的条件。

2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联系与区别。

3抵押权实现的条件和方法。

4继承权平等原则。

四论述题:试述特殊侵权行为及其种类。试论物权的种类及其结构体系。

10年

名词解释:法的形式2 立法3 社会法4第一性法律关系5 反对解释6 道义责任论

判断对错:国家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题。法与道德调整的对象都只是人们的外部行为。一国的立法体制即是该国的立法体系。在我国司法判例也是法的一种渊源。

简答 :1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2 法的构成要素。3 法律关系的特征。4 法与原始习惯的区别。

篇9: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考研第一名的考研记录

下面介绍一下我考哲学研究生的经验,供对哲学感兴趣的朋友们参考一下。

首先考研也是一种考试,不是说你多有哲学智慧就能考多好,想要在中国大陆范围内读研究生就必须通过这样一种考试来表现出你的水平,所以了解考试模式和考试重点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对政治英语还是哲学专业课都是如此,最有潜力成为哲学家的学生在考研中不一定能得最高分-----虽然分数也绝不会太差,但是最有潜力的人研究过考试模式和重点后一定可以得最高分。大家不仅要极尽所能提高自己的公共课分数,也要极尽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课分数。另外,不同学校哲学系的研究重点和研究风格不同,则考试重点和出题方式也当然不同,比如有的学校的哲学史考试注重考查广度----看你了解多少哲学家和多少种哲学概念/思想,有的学校注重考查深度-----每年都是考那几个重要的哲学家,换着角度出题,看你能谈出什么新见解。所以不管考什么学校的什么专业,研究历年真题都是考研的头等大事!另外,要考好还是要下苦功夫,想要投机取巧是不可能考好的,关键是我们知道要把功夫下在哪里。以上说的是大陆的考试,中大哲学系排名国内第三事实上是说大陆第三,如果你有能力和财力去香港台湾或者欧美读哲学研究生的话当然更好,香港和台湾的一些大学比清华北大实力还要强,欧美的牛校就更不用说了。而且在这些地方学哲学不用受意识形态的约束,不用处处提防得罪了老马,另外国外大学的那种浓厚的研究氛围和严格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训练以及外语思维的形成都是国内比不上的。

另外,选择哪个大学的哲学系也是很重要的。不管国内国外哲学毕业生的就业都不容易,所以应该尽量选择一个名牌一点的学校,这样哪怕以后去高校当老师也更容易一些,而且名校的留学深造机会也比较多。另外,国内的哲学系本来就不多(曾几何时全中国仅北大一家有哲学系),又由于马哲一家独大其他专业长期被压制,文革时哲学界大受挫折,又长期没有对外交流,中国在国际哲学界的影响很小,国内真正有实力的哲学系并不多,而且哲学类专业又长期招不到好学生,在一个一般院校学哲学可想而知能学到什么东西。我今年怕上不了中大就申请了一个调剂学校,这所号称其科技哲学排名全国前十的学校连哲学系都没有,而是把哲学专业放在公共管理和思想政治的什么学院,每年都需要调剂才能够招生人数,而且老师没几个却一个专业就招十几个学生(很多名牌大学的一个专业才招一两个),连本来是考化工法律什么的学生也接受其调剂!所以后来这所学校给我公费我也没去。因为哲学是冷门,所以国内哪怕是名牌一点的学校也不是很难考的,大家不必怕竞争大而放弃名校。另外就是我之前说的,不同学校的哲学研究方向和风格很不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哪怕都是外国哲学专业其研究内容也很不同,考试重点也很不同。我最早是打算考复旦的外哲,因为听说复旦外哲国内第一,但是最终因两个原因而放弃了,一是复旦太有名了大家都去考竞争比较大,而且上海离广州太远获取考研信息不方便,而我想一年就考上,考复旦我可能需要两年才行。另外中大哲学系在国内排五六名实力也不错(这个是09年之前的排名),离我们学校又近,考研时去找中大的朋友或者师兄师姐帮忙都比较容易。二是我后来听说了一个新闻,说是有个华侨给复旦哲学系的捐款被复旦校方擅自挪用到其他地方,就觉得复旦很不重视哲学系,气氛不够好,而我知道中大是很重视其哲学系的。另外我感觉中大比较公平比较开放比较注重海外交流。这从几个地方可以看出来,一是中大的历年真题考录比例保送人数参考书目全部都在其校方网站公布出来。二是很多大学的外国哲学专业课都要考马哲或者包含马哲的哲学基础,中大却没有,而且专业课二可以自己选择考中哲或者普通逻辑,同时方

便了文理科的学生,而且显然比其他大学更重视逻辑训练对外哲研究的重要性----这种理念是比较接近西方的。三是中大的参考书目都尽量采用国内最新出版的西方人写的经典著作,包括梯利的斯通普夫的哲学史和所罗门的《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等,而不像其他大学各自用各自学校出的哲学史,复旦竟然用增古嘏写的那本那么老的哲学史,找都找不到!晕死。。所以它在09年的排名中被中大反超也是很正常的。北京的学校我感觉竞争太大就没有去仔细了解过,而且我挺喜欢广州这个城市的,觉得北京环境不如广州好,而且政治气氛太浓,不如广州开放,虽然北大等校容易获得的政治资源也是一大优势。选择学校和专业也看个人喜好吧!我说的就这么多啦~

确定了专业和学校后就要认真看书啦!中大外哲指定的是斯通普夫写的哲学史,前几年也有指定过梯利的那本哲学史,而且听说他们本科生用的也是梯利的。斯通普夫版的特点是通俗易懂,缺点就是不够深入,把很多哲学问题简化了,然后是讲的比较客观简练,为避免误导读者的思维作者很少讲自己的观点,很多东西要读者自己分析和总结,不像国内出的很多哲学史什么都总结好了你只管背就是了----这方面也反映了国内教育和国外教育的不同。可惜这本书讲的太简练读者也很难分析出什么东西,必须对照其他哲学史才能深入理解各个哲学家的思想。这本书之所以简练是因为它内容太多,包括了现代哲学部分,不过因为中大偶然也会考到一些跟现代哲学相关的问题,所以这本书还是很有用的,你只要把该书的现代哲学部分认真读两遍就差不多了,不需要再去找专门的现代哲学史来读了。

我复习西哲史的过程是:先看了哲学导论性质的书,同时看了一本哲学原著感受一下哲学是啥样子(很遗憾也是迄今唯一的一本,是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自我感觉这本书还挺适合初学者了解哲学的思维方式的)。之后又看了经济学艺术论全球通史心理学方面的书以帮助哲学理解,其实也是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博雅教育”(博雅教育可以说是人文教育,不过又和国内一般讲的人文教育不同,中大去年也成立了一个博雅学院,对博雅教育感兴趣者自己去搜吧!),看这些书其实对考试没什么帮助,但是的确帮人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对长久的哲学研究必有帮助。其实历史上很多哲学家都是通才,至少在另一个领域也是专家,所以很多导师也很喜欢跨专业的考生。我认为初学哲学者是很有必要学习一下哲学导论或者概论的,这样可以对哲学有一个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而不会被从小形成的那种对哲学的偏见所误导(我们的政治课及各种畅销的人生哲学类书籍对此偏见的形成颇有功劳),也可以避免一开始就被某种哲学或某个哲学家所影响限制了思维甚至走火入魔。对导论性质的书我首推美国人所罗门写的《大问题》,然后美国人沃尔夫写的《哲学概论》也很不错,这两本书都很适合对哲学没有一点了解的人,但是又不失客观与深刻。国人写的书里面我觉得《写过大众的西方哲学》这本书还不错,但是不如前两本好读。千万不要看那些马哲学者写的哲学导论,否则还不知道你被导到哪里去了。看完导论性质的书后我就开始看哲学史了,先是看梯利的看了两三遍,后来又把斯通普夫的看了三四遍,结果还是懵懵懂懂,看过和没看过好像没多大差别,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我后来只好把梯利的斯通普夫的张志伟的《西方哲学十五讲》赵敦华的书对比着看才真正看懂了。现在看来梯利的书太繁杂术语多,不好理解,那时应该先看斯氏的再看梯利的比较好,不过为了对哲学史有个大概的了解也应该抓住一本先看上几遍再和其他书对比看。好在中大每年考的重复性很高,康德必考而且至少有四十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也是必考,而且经常要对这三者进行对比讨论。然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经院哲学(包括唯名论维实论)经常考,黑格尔苏格拉底启蒙运动偶尔会考。现代哲学部分近年每年考一道题,出的题大多都可以在斯氏那本书里找到。这些考点里面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康德是最难理解也是最多分的,所以当时我把好几本书的重要考点对比研究了一遍-----比如说把每本书里面讲康德的部分都看一遍,看看各本书讲的有何不同和相同,这样你所了解的就不是一家之言,可以对康德有更加深入全面客观的了解。黑格尔的哲学虽然也难

懂不过考得比较少,背下一些基本知识就行了。以前中大初试有考原著段落分析,现在不考了。复试虽然说是考原著,其实考的是现代哲学部分,不过这部分在初试完再复习也不迟。另外,哲学词典对考研复习也很有帮助,词典上的内容比较全面而且一般是业内比较公认的说法,不过考西哲的话我也建议读西方人编的哲学词典,国内的有些词典还是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我在读完斯氏的书五六遍后做了笔记,做笔记就是要用自己的话把教材复述一遍,这样才算是真正理解了。后来我对比研究了其他哲学史后对笔记进行了补充和修改,所以笔记一定要留够空白以补充内容。最后就不看教材只看笔记,看熟后就不看笔记把关于一个哲学家思想的全部都口述一遍,能基本完整地口述出来的话考试就没问题了。临考前我又回过头把《大问题》看了一遍,思考和了解一下哲学的全貌,以应对可能的偏题怪题。关于逻辑学的复习:对专业课二普通逻辑我采用的办法就是看一本书做一本习题,指定书目有三本,都是内容基本相同的不同版本的书,我就先看简单的再看难的那本,把每本后面的习题都亲自做了一遍,然后把历年真题研究一遍,把常考部分重点练习和记忆了一下。结果出来后普通逻辑比想象的要低,因为之前觉得普通逻辑很简单就没有花太多时间,很多有疑问处没有找人询问,还侥幸地以为某些机械记忆的内容不会考很多,结果本来容易拿分的普通逻辑却成了拉分的科目。所以跨专业的考生一定注意把自己弄不懂的地方想方设法找人去请教,否则一知半解就上考场结果会很惨。下面是我那时用到的教材(11年后好像增加了对逻辑学史方面的考察,这方面的书很多

最后补充一下答题方法:

答题的原则是:1.把所有题目都答完 2.按照每道题目的分值来分配答题时间 3.每道题都尽量多写

我的经验之谈就这些,其他的信息大家要学会去网上搜索、去了解(在中大研究生招生网和中大哲学系网站有很多重要信息,可以从人人网、朋友网找师兄师姐),对于跨专业考哲学的人来说网络就是一个大课堂。下面我给出一些曾对我有帮助的网页以及我自己在网络上的一些总结。

推荐阅读:

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山大学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

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完全备考手册【考研必读】

中山大学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

中山大学考研研究生报录比

上一篇:给医生的感谢信常用下一篇:美随处可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