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

2024-05-07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精选8篇)

篇1: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

黄委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安排若干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央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试点)》(财农[2004]269号)、《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水办[2004]309号)和《关于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黄财[2007]1号)等规定,结合我委近年维修养护经费使用实际,制定本预算安排若干规定。

第二条 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主要用于水利工程的日常维修养护项目和中常洪水以下发生的较大险情和一般险情的抢险和水毁工程修复项目。

第三条 水利工程的日常维修养护项目按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规定的内容执行。

第四条 中常洪水以下发生的较大险情和一般险情的抢险和水毁工程修复项目按照黄防总[1999]12号“关于颁发黄河防洪工程抢险责任制(修订)的通知”中《黄河防洪工程主要险情分类分级表》规定的标准执行。

第五条 当出现超常洪水发生的抢险、水毁修复以及中常洪水以下发生的重大险情所造成的抢险、水毁修复所需经费,由防汛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另行申报特大防汛补助费或中央水利建设基金。

黄河下游超常洪水标准为经小浪底水库调节后花园口流量超过4000秒立米;黄河小北干流、三门峡库区以及其他支流超常洪水标准另行制定。

第六条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按照部门预算管理要求实行“两上两下”程序,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在规定时间上报预算主管部门。山东、河南河务局所属水管单位的项目实施方案由省河务局审核,报黄委备案,其他水管单位的项目实施方案由黄委审核。

第七条 维修养护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要求是:优先保证日常维修养护项目以及水毁工程修复项目,当年专项维修养护项目以不超过维修养护经费预算的35%为宜。

第八条 维修养护项目预算实施全年要均衡,水毁工程修复等影响防汛安全的应急项目应在汛前完成。

第九条 中常洪水以下发生的防汛抢险经费水管单位可调剂未实施的维修养护项目,需要变更维修养护项目实施方案的应报上级批准。当年预算调剂不完的项目列入下一维修养护经费预算。

第十条 对险情较大,下一水管单位自身仍不能解决抢险和水毁修复经费确需市局范围调剂解决的,山东、河南两省河务局可选择一个市局作为试点,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报黄委研究。

第十一条 各水管单位在维修养护经费预算安排中,应考虑维修养护企业的合理利润和税金。维修养护企业对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按规定缴纳职工养老统筹,暂未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应预提养老统筹金。

篇2: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

实施细则(试行)》修改意见的通知

厅计财处、农水处:

为规范我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厅建管处按照厅领导指示,依据财政部、水利部印发的《中央财政补助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11]463号)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起草了《江西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现印发给你处,请提出修改意见,并在2012年3月26日前将修改意见反馈厅建管处。

联系人:黎凤赓 5660

2012年3月19日

2012年3月26日,厅计财处反馈,没有修改意见。2012年3月26日,厅农水处反馈,提出将农饮工程、控导工程(包括大中型灌区中的陂坝、水闸、提水泵站等)列入维修养护范围。为此,我们与水利部建管司水库处联系,水利部意见是,维修养护范围已在财政部和水利部印发的《管理办法》中作了明确规定,不在此范围的不应列入补助范围。另外控导工程是指为约束河道主流方向,引导主流沿设计治导线下泄,而在河道一侧修建的丁坝、垛、护岸工程等。大中型灌区工程陂坝、水闸、提水泵站等不属控导工程范围。因此,农水处所提的意见不宜采用。

厅建管处 2012年4月18日

《江西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

实施细则(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使用与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印发的《中央财政补助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11]463号)、水利部印发的《中央财政补助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水财务 [2012]102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全省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管理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包括承担防洪、排涝、抗旱、灌溉等公益性任务的水库工程、水闸工程、泵站工程、堤防工程等

第三条 省级以上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包括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其中省级专项资金不低于中央上下达全省补助资金的50%。中央及省级资金主要用于补助县属国有水管单位管理的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包括水库、水闸、泵站、堤防工程等(含大中型灌区管理单位管理的水库、水闸、泵站等)。

各设区市及县(市、区)财政也要设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项资金,其资金总额不得低于上下达本市及县(市、区)

中央补助资金的50%(设区市与县(市、区)之间的比例由设区市确定),并确保市县财政专项资金与中央及省级维修养护补助资金同步到位。

第四条 各地要积极做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稳定人员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渠道,逐步提高标准。要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积极鼓励将小型水利工程划归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管理、以县为单位成立中小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进行集中管理或单独成立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等模式。

第五条 省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行项目管理,分为项目技术方案审批、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和验收四个阶段。

第二章 维修养护项目范围

第六条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具体项目范围包括:

(一)水库工程:县属国有公益性水管单位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型和小(1)型水库工程。

水库日常维修养护项目主要包括:挡水、泄水、引水、灌溉主干渠等工程的日常维修养护;闸门、启闭机、机电设备、附属设施、安全监测设施等日常维修养护;物料动力消耗,白蚁防治,防汛设施维护、防汛物资储备管理、运行观测资料整编与分析以及大坝安全鉴定等。

(二)水闸工程:县属国有公益性水管单位直接管理的大中型水闸工程(过闸流量大于等于100m/s)。

水闸日常维修养护项目主要包括:水工建筑物、闸门、启闭机、机电设备、附属设施、物料动力消耗、自动控制设施、3

自备发电机组的维修养护,闸室清淤,白蚁防治,以及水闸安全鉴定等。

(三)泵站工程:县属国有公益性水管单位直接管理的大中型泵站工程(总装机容量大于等于1000kw)。

泵站工程日常维修养护项目主要包括:机电设备、辅助设备、泵站建筑物、附属设施、检修闸、自备发电机组、自动控制设施的维修养护,物料动力消耗等。

(四)堤防工程:县属国有公益性水管单位直接管理的堤防工程(包括城市防洪工程)。

堤防工程日常维修养护项目主要包括:土方养护、堤顶、堤坡、附属设施、前(后)戗堤、顺坝、防浪墙、消浪结构、安全监测系统、自然岸线、堤防绿化带的维修养护,白蚁防治,堤防隐患探测等。

上述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中的附属设施是指:机房及管理房、水利工程专用道路、工程观测设施、工程管理标志牌(碑)、护堤(坝)地边埂整修、围墙护拦等。

第七条 第六条所述四类工程以外的其它水利工程由当地政府筹集资金进行维修养护,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第三章 项目技术方案编制与审批

第八条 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工程实际,对符合第六条要求的水利工程,逐个落实维修养护内容、工程量和经费预算,以县为单位编制下本县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实施技术方案,于每年9月20日前报设区市水行政主管部 4

门,设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于每年的9月30日前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九条 项目实施技术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类别、数量及规模;

(二)项目管理方式、管理人员数量、当年人员经费和养 护经费落实情况及资金下达文件、工程维修养护项目进度情况及合同文件等;

(三)项目下维修养护项目内容、工程量及拟采取的技术措施、进度安排等;

(四)项目下维修养护资金预算情况;

(五)项目实施保障措施,包括组织领导、项目实施管理、资金管理等;

(六)其它必要的相关内容。

第十条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每年的10月30日前完成对各县上报维修养护项目实施技术方案审批工作。

第四章 项目申报

第十一条 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县级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实施技术方案,编制下中央及省级补助资金项目建议计划,于每年的11月20日前报设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设区市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于每年的11月30日前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

第十二条 上报项目建议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并提供相关资料:

(一)当年县级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完成情况,包括项目内容、工程量、资金落实与完成情况等;

(二)当年中央补助资金项目完成情况,包括项目内容、工程量、资金落实与完成情况等;

(三)下中央补助资金项目选择原则;

(四)下中央补助资金项目类别、数量及规模;

(五)下中央补助资金项目维修养护内容、工程量及拟采取的措施、进度安排等;

(六)下中央补助资金项目维修养护资金预算及筹措计划;

(七)项目实施保障措施,包括组织领导、项目实施管理、资金管理等;

(八)其它必要的相关内容。

上报项目建议计划时还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新成立国有工程管理单位,或现有国有工程管理单位当年机构设置及人员如有变更,需上报编办批复文件;

(二)新成立国有工程管理单位,或现有国有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内公益性人员经费及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当年纳入财政预算情况(以财政预算书为准,地方维修养护资金标准为不低于上安排的中央补助资金的50%,上没有安排中央资金的,可参照类似工程)。

第十三条 申报中央补助项目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本细则第六条规定范围内的的利工程;

(二)工程管理单位公益性人员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已 列入财政预算;其中人员基本支出落实率不低于当地标准的80%,地方公益性维修养护经费落实率不低于当年中央补助资金 的50%(当年未安排中央资金的,参照已安排中央资金的类似工程)。

(三)往年实施的中央及省级补助维修养护项目已通过设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验收;

(四)使用中央及省级补助资金过程中未发生违规违纪行为。

第十四条 中央及省级补助资金项目的经费预算,应当以水利工程设计批复技术档案、工程等级批复文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规程及考核标准等为依据,严格按照水利部、财政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行)》(水办[2004]307号)规定的项目内容和标准据实编制。任何改变或扩大工程原规模或标准等超出现有规定的预算内容一律不予安排。

第十五条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对各设区市上报项目建议计划进行审查,并根据省级以上维修养护资金预算落实、上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结果和维护养护项目验收结果,编制全省维修养护项目建议计划,于每年的12月30日前报水利部、财政部。

第十六条 建议计划经水利部、财政部同意后,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按照水利部和财政部下达的中央补助资金控制指标,编制维修养护项目实施计划,于每年的6月30日前报财政部、水利部。中央补助资金下达后,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将计划下达到项目单位。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安排维修养护资金:

(一)申报资料不齐全的;

(二)新成立国有水管单位,或现有国有水管单位没有按照《江西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赣府发[2004]22号)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无批复文件);

(三)编制内公益性人员经费及水利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未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无财政预算书),或虽纳入预算,但人员经费及地方维修养护资金没有足额到位的(人员经费低于当地标准80%,维修养护经费低于上安排的中央补助资金的50%)。

(四)上维修养护资金使用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的;

(五)上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维修养护项目验收不合格的。

第五章 项目实施

第十八条 维修养护项目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项目管理单位实施,应在每年的12月底前完工。

第十九条 按照《江西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规模标准规定》(赣府发[2004]10号)规定,项目总投资大于100万元的维修养护项目,应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有资质的维修养护单位,并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项目总投资小于或等于100万元的一般性维修养护项目,宜采取物业管理模式委托维修养护单位承担;专业性较强的观测设施、混凝土、机电设备等维修养护项目应委托专业化的维修养护单位承担。

第二十条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实行项目管理,管理单位应与维修养护单位签订维修养护合同。合同主要内容应包括:

项目名称、项目内容、工程(工作)量、合同金额、质量要求、考核监督、结算方式及违约责任等。

第二十一条 工程管理单位要明确单位内部职责与分工,加强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管理,建立健全经费支付程序,根据经费预算和工作进度,精心组织,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维修养护任务。

第二十二条 工程管理单位应按照批复的技术方案和实施计划组织实施,不得随意改变或增减,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的,应编制变更报告,说明变更原因、变更内容及预算等,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六章 项目验收

第二十三条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项目验收管理办法。验收工作按照项目单位自验、设区市水利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验收、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设区市验收情况组织抽查三个阶段进行。

第二十四条 项目验收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实施计划安排的项目是否全部组织实施;

(二)各项目维修养护工作内容是否全部完成;

(三)维修养护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四)维修养护资金使用管理是否规范;

(五)项目组织实施过程是否符合规定。

第二十五条 每年的12月底前,各工程管理单位应完成对当年已实施的维修养护项目自验,自验报告报县级水利、财政 9

部门审核。由县级水利和财政部门向设区市水利、财政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第二十六条 各设区市水利会同财政部门负责对各县(市、区)上维修养护项目进行验收,验收总结报告在每年的1月底前上报省水利厅及省财政厅。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实施过程、完成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和验收结论等。

第二十七条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在每年的2月底前组织对各设区市验收情况进行抽查,抽查率不少于维修养护项目的20%,并于每年的3月31日前将验收情况报水利部、财政部。设区市验收结果和省级验收抽查结果作为下一维修养护资金安排重要依据。

第七章 资金使用与管理

第二十八条 中央补助资金专项用于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支出。

(一)人工费:是指实施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中维修养护人员的劳务性费用;

(二)材料费:是指实施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中所需各种原材料、辅助性材料的费用;

(三)机械使用费:是指实施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中发生的机械设备运行、维护和租赁等费用。

上述支出按照水利部、财政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行)》(水办[2004]307号)及我省有关费用标准核定。上述规定以外的费用,由地方安排的维修养护资金中支出。

第二十九条 中央及地方维修养护资金不得用于以下支出:

(一)水管单位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等。

(二)修建楼堂馆所、交通工具购置、办公设备购置、基础设施建设及更新改造等。

(三)弥补管理单位经营性亏损和偿还债务等。

(四)超出日常维修养护项目范围,未经财政部门、水利部门认定的开支项目和费用。

第三十条 维修养护资金实行专账核算,独立反映该资金的收支及结余等情况。水管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经费支付程序和手续,加强维修养护合同的审查和管理,按实际工作进度支付经费。

第三十一条 管理单位要加强维修养护资金的财务管理,遵守财会制度和财经纪律,不得截留、挤占、挪作他用,不得弄虚作假,虚列支出。要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决算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使用信息反馈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第八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二条 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加强辖区内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及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规使用维修养护资金的单位,一经发现追回资金并予以通报,取消下资金安排资格,对相关责任人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三十三条 建立项目奖励制度。为鼓励先进,每年从省级维修养护专项资金中提取10%左右作为奖励资金,依据各设区市验收结果及省级验收抽查结果,对水利工程管理先进单位进行奖励。奖励单位数量为上安排的维修养护项目单位的10%左右。

第三十四条 建立省级补助资金与地方维修养护资金到位及使用挂钩制度。各项目除省级以上补助资金外,地方到位资金不得低于上中央补助资金的50%,并与省级以上补助资金同步到位,同期实施。对未按期完成维修养护任务、地方资金没有到位或没有足额到位、违反规使用补助资金且整改不力、未按照时间要求上报维修养护验收结果的项目,将暂停项目所在县下中央及省级补助资金安排。情节严重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九章 附则

篇3: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

1 军队工程建设经费的使用

首先, 一个军队工程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先要经过必要的工程预算、项目论证, 立项之后才能进行项目的申请, 申请后需经由相关部门做审批, 审批合格后开始招投标工作, 整个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后才能划拨经费, 经费的使用还需要进行审核报销, 最后到工程决算。通常情况下, 一个军队工程的建设会有两种情形的组织形式, 第一种情况是上级下达某个建设任务, 并划拨出一定建设经费, 然后建设单位作为施工组织建设的负责人, 属于固有模式。第二种情况是在党委集体研究讨论立项之后, 建设单位自己向上级部门申报项目, 当上级部门审批合格后, 就会在下达相应经费指标的同时下拨建设经费, 再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施工建设, 属于机动模式。

其次, 同其他工程建设项目一样, 经费管理问题会有专门的财务部门负责, 在军队工程建设过程中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 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参与工程立项论证阶段的决策, 经费的申请和划拨也直接由财务部门负责, 其需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按照工程进度下拨工程款, 同时负责审核工程预决算、分析经费使用情况等工作。财务部门工程建设中最大的作用就是保证建设经费的使用合乎规定、合乎情理, 严格把控预算外支出, 通过适时评估经费使用的效率、效果、效益来确保在有限的经费下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最后, 在军队工程建设中审计部门要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主要针对工程正式投入施工前的立项、经费申请、经费领用等情况进行论证审计;当工程进入施工阶段时负责建设进度、建设质量和经费划拨、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工作;当工程建设完成后, 还需要审计部门对工程建设中各类开支情况、预决算情况、总体验收情况等进行综合全面的审计。

2 当前存在于军队工程建设经费财务监管中的问题

2.1 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其一, 建设单位在筹建时往往只注重项目是否能够申请成功、审批过关, 在立项论证阶段没有做全面深入的研究, 忽视了项目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研究, 出现很多“面子工程”。

其二, 由于前期勘察工作不到位, 导致有的项目施工开始之后才发现需要对施工地地质进行特殊处理才能达到施工标准和要求, 增加了额外开支, 甚至会因为地质条件和地质都不适合而另选其他地址,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其三, 考虑不全面, 没有考虑到自然因素等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不可抗力因素。比如, 东南沿海部队需要考虑台风问题、山区部队需要将暴雨、山洪问题考虑在内, 事先做好防范工作, 以免在施工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侵袭,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2.2 投资计划考虑不全面

其一, 建设单位在计划上报时没有做全面考虑, 比如, 原本需要配置配套设施的工程项目却只考虑了主体工程, 当主体工程完工后才发现缺少相应的配套设施, 若此时再建配套工程, 就成了计划之外的超支工程。

其二, 建设单位为项目立项和审批能够顺利过关而故意将预算调低后再上报, 以致计划下达后, 即使计划实施中超出其所报预算, 也只能继续进行下去。

其三, 还存在有些建设单位并没有在计划下达或审批成功后就马上开始工程建设施工, 或是工程建设周期比较长的现象, 物价则会在这期间有所浮动, 导致经费意外超支。

2.3 监督审查不到位

其一, 财务部门工作量与人员编制不相协调, 以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程建设当中, 只在经费申请、划拨、领用、审核和预决算方面起到了相应的职能作用, 对工程立项论证和招投标工作的参与度不够, 同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在工程进度检验和预算审核、造价审核等环节的实际效用, 财务部门这种职能缺失问题严重影响了经费的使用效益。

其二, 审计部门的工作重点是对预算经费和装备经费以及经济责任进行审计, 所以, 虽然工程建设的审计也属于审计部门职责,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审计部门只是对工程建设前期的立项、工程建设中的施工进度、工程建设完工后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 并没有对工程招标、投标和工程质量以及建设经费使用效率、效益等方面实行严格的审计, 即没有形成全面、系统、完善的工程建设审计体系。

其三, 工程建设涉及面广、程序繁多, 给财务监管带来一定难度, 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有很高要求, 他们既需要具备财务方面专业知识, 又需要了解有关工程建设方面知识。但实际上, 财务审计部门严重缺少熟悉工程量清单编制、图纸识别、工程量计算、材料定额查找、认定以及工程造价审核等知识的专业人才, 以致在工程建设经费监管、质量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财务审计部门难以发挥出其应有作用。

3 在军队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建设经费财务监管的要点

3.1 重规划与宏观控制

建设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建设经费的使用效益, 所以, 在建设规划时期就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根据军队自身实际发展需要和现有条件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建设规划, 包括当前的建设规划和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建设规划, 且上报审批合格后若无特殊情况不可随意变更计划, 从而保证计划的严肃性。同时, 要处理好军队建设需要和联勤建设、平常保障和战时保障之间的关系, 协调统一发展, 考虑到经费预算与实际发生经费间可能出现的差异, 预留出一定的预备费。此外, 要以军委的战略发展计划为指导原则, 统筹兼顾, 有侧重、有缓急的从宏观上进行调控, 划拨足够经费给已经确定的重点工程和军队基本工程、急需工程。实际实施中要按计划一步步开展, 建设经费的划拨要严格按照工程进度与使用材料进行, 防止出现经费不足的问题。

3.2 健全经费管理的法规体系和制度体系

在工程建设经费的财务监管工作中融入依法治军的原则, 实现财务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军队工程建设特点建立专门针对军队工程建设经费管理的财务制度体系和法规体系, 让军队工程建设有法可依, 规范经费管理,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3.3 加强计划管理

首先, 财务部门则要做好经费支出和使用的审核和审批工作, 在工程的不同阶段, 严格按照工程进度和材料使用情况划拨工程建设经费, 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在上报经费的过程中要细致全面, 明确每一笔经费的去向, 注明名称、用途等使用详情。

其次, 加强有关部门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 制定协作策略, 财务部门要时常组织开展部门间的协商会议, 确立工程进度和目标的同时, 把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身上, 确保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最后, 军队人员的编制调整和战场修建问题都包含在经费使用范围内, 所以, 财务部门要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主动参与到经费保障的工作当中。

3.4 加强监督审查

财务审计部门要真正把工程建设经费的财务监管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将经费划拨、财务监督以及出包工程的预决算审查、工程决算工作串联到一起, 实行统一集中管理。此外, 可在基层部队的基建项目中适当增设财务助理人员, 当开展大、中型项目建设工作时实行财务机构委派制度, 从财务部门抽调专门人员组建财务监察小组对工程建设经费进行专职管理。

3.5 重视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

财务从业人员既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又要有端正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所以, 可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学习, 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全局观念的同时, 端正其思想道德品质。同时, 要培养一些专门针对军事工程建设的综合性财务管理人员, 具体可以通过招收财务或军事工程相关专业的人才, 然后再为其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和方案, 最终将其培养成军队工程建设所需的综合型专业财务管理人才。

4 结束语

鉴于军队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十分重视军队工程建设问题, 而财务管理工作在其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能够为工程建设施工提供经济保障, 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因此, 为实现经费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必须强化财务监管意识, 对军队工程建设经费实行全过程管理。

参考文献

[1]于志平, 谢健.加强基层部队工程建设经费全过程管理[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2, (8) :17-18.

[2]龚明, 庄勇, 康洪运, 等.军队工程建设经费财务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 2011, (14) :80-81.

篇4: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

【关键词】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

为积极响应国家新政策、新要求,我国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了规范和调整,为公路管养机构加强预算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与保障,预算支出呈现出公开、透明的特征,已逐渐朝着预算管理与控制方向进行转变。整体来看,虽然能够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规范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显的尤其重要。

一、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1.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的基本思路

众所周知,我国公路管理机构的预算管理模式是对公路预算进行合理编制,将公路养护的财务情况进行准确反映,并依法使用公路养护的管理资金,构建完善的公路养护财务制度,积极提高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尽可能规避财务风险。

2.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管理、保证重点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我国公路养护预算需要围绕着公路养护和管理重点,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保证国省干线公路的安全畅通,将财政预算资金实实在在地用到公路养护中。

(2)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

在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将有关公路养护管理的资金需求纳入到预算管理体系之中,并保证这些资金能够得到统筹使用。此外还需要考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坚持财力与事权匹配,保证实现收支平衡。

(3)坚持合法真实、节约效能的原则

对公路管养机构日常运转的经费以及养护管理费用进行分类,对预算标准以及开支范围进行明确,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保证各项资金得到有效使用。

二、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政部门对公路养护经费投入不足

按照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所确定的事权划分,各地区政府部门需要安排相应的财政资金用于公路养护管理,但是从当前实际发展现状分析,有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规模较小,当地财政部门资金紧张,导致公路事权与财权呈现出不匹配的现象,无法为公路养护投入所需的保障资金。导致较多的公路管理机构其费用主要靠省级财政切块转移进行支付。此外,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公路养护里程数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之前所确定的切块基数无法保证公路养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2.传统公路养护经费与现行财政预算管理对接困难

公路行业在安排养护投资计划的时候要对公路养护、公路等级做出规划,在传统模式下,以路为费用的计划编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公路维护费、路政管理、行政管理费用,虽然这种传统的方式满足了我国公路行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新形势下却与现行的财政预算管理衔接较为困难。当资金转移支付之后,公路管理机构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会按照相关的顺序将预算划分为基本支出预算与项目支出预算,预算安排上坚持先人员经费预算,再日常公用费用预、后项目支出预算的原则。但由于公路养护计划与财政预算编制的方法、思路等存在差异,以致对预算造成制约。

三、规范国省干线公路养护预算管理的办法和措施

1.对公路养护经费采取计划宏观监督控制

当公路日常养护费用下放到地方财政之后并没有改变交通专项资金的使用途径,在新形势下为了规范国省干线公路养护预算管理需要采取计划宏观监督控制措施,当地的交通主管部门需要在财政部门的配合下规范公路养护预算管理,积极提高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使用效果。此外,还需要不断规范管理,加强监督,对预算的整个过程进行约束,确保公路养护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

2.对公路养护会计制度与财务管理进行改革

《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是公路养护单位所遵循的主要会计制度之一,在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化的环境下,应按照国家所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积极构建以预算管理为主的公路养护管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不断加强内部控制,进一步优化预算编制、执行以及评价工作。

3.对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进行深化

我国公路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改革的基本要求对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进行探索、创新和深化,要依据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真正解决人员过度膨胀、单位负担过重的问题,并逐步减轻经费压力,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对公路养护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在创新工作思路的同时,积极挖掘内部潜力,强化预算管理。同时,还要拓宽融资渠道,在公共财政投资的前提下,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路养护和建设,构建多元化的公路养建投资机制,以保证公路养建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的预算管理问题关系到公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为了适应新《预算法》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管理的新要求,其养护经费预算管理方式必须进行创新和完善。本文笔者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了浅析,按照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以真正达到规范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保证公路养建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参考文献:

[1]顾虞華.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成本优化与控制[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01:178-179.

[2]雷增弟.规范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的思考[J].西部财会,2013,09:27-29.

[3]程东文.论国家税费改革与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3-4.

[4]潘宗俊.基于预算绩效管理的普通干线公路养护项目决策机制探讨[J].公路,2015,07:274-276.

篇5: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

表的通知

各县水务局:

为准确掌握国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展,摸清“两费”的需求和落实情况,省农水局下发通知要求上报《2011国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完成情况调查表》和《2012年县级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需求调查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全面调查国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完成情况

各县水务局要抓紧组织开展对国管水管单位基本情况的全面调查,认真按照水管体制改革文件精神和《两定标准》等要求,测算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经费和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需求,核实资金落实等情况后,填报《2011国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完成情况调查表》(附件1)。

二、测算县级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需求

各县水务局要立即组织相关人员,统筹结合国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完成情况,认真按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抓紧做好2012年县级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需求测算工作,填报《2012年县级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需求调查表》(附件2)。

三、资料上报要求及联系方式

请各县水务局务于7月23日前将审核汇总后的《2011国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完成情况调查表》和《2012年县级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需求调查表》经局领导签字、单位盖章后传真到州水务局水利科,电子版同时发送至水利科邮箱,7月30日前以正式文件一式两份报送至州水务局水利科。

传真电话:2826274

水利科邮箱:abaslsl@163.com

附件:

1、2011国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完成情况调查表2、2012年县级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需求调查表

篇6:农村养护经费请示

XX镇人民政府:

热带风暴“洛坦”过后,我XX村委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用了三天时间对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的主次村道进行养护维修,搬走被台风刮倒的树木,填平被水冲毁的路段和清理路中心的泥沙。由于我村经济困难,特向镇政府申请贰万肆仟元整(24000.00元)作为党员干部群众的维修,养护公路补助之费用。

特此报告

篇7:关于申请路灯维修经费

我街道科技园社区的金洲苑小区为90年代初建设,小区内主次干道因几年前铺设燃气管道和更换自来水管道等施工,现已破损严重,影响居民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居民反映十分强烈。街道为更好的服务居民,改善居住环境,拟对现有小区内破损的路面进行整修。主要包含170米左右的主干道的整体沥青铺设和100米的混凝土路面的修补以及下水管网的疏通修复。街道因资金筹措困难,特申请专项维修资金50万元,

妥否,请批示。

建邺区人民政府沙洲办事处

篇8: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

1 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经费筹措情况

1.1 国外情况

美国多元化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格局被西方国家称为典型模式。众所周知, 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 而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是美国高等教育独居世界榜首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美国教育统计资料显示, 2002年美国教育投资共计7 450亿美元, 占GDP的比重为7.4%。美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是建立在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公立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一半以上依赖政府的财政性拨款。近几年来, 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拨款虽然一再削减, 各个州政府的拨款也在减少, 但是公立大学的经费来源中, 政府拨款仍然占据主体地位, 约占55%。仅科研费一项, 美国政府每年拨款即达100亿美元以上, 占全国高校科研经费总额的60%。

美国高校一般从以下途径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办学经费:免税政策、联邦政府拨款、州政府拨款、地方政府拨款、企业财团 (宗教团体、私人) 和慈善机构等的捐款、学费收入、大学基金收益、各类“基金会”提供的资助、吸收留学生及海外办学、提供社会服务和产学合作及校内附属事业。

1.2 国内情况

筹资问题更是长期困扰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也是学者、专家和政府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近几年高校筹资改革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表现在顺应世界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趋势, 结合本国国情, 筹资渠道从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 逐步按成本分担的理论建立多筹资渠道。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大体包括国家财政拨款、个人所交学费、学校创收、企业资助、社会力量办学、个人捐款等几个方面。

我国经济基础薄弱, 国家拨付高等工程教育经费不足, 如何合理高效地筹集资金, 已成为我国高校适应国内市场经济改革和国际市场竞争挑战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结合自身优势, 借鉴国外经验, 多方面拓展筹资渠道就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不得不探讨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 对我国高校多元化筹资渠道进行理论研究, 为我国高校筹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是势在必行之举。同时, 如何使用好筹集到的有限教育经费是高校教育经费管理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2 高等工程教育经费筹措渠道

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已从单一的国家拨款转向多渠道筹集资金, 面对这种新的形势, 高校除积极争取财政拨款外, 更重要的是积极向社会筹集资金, 开拓筹资新渠道。借鉴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筹资措施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我国在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时, 可采取多方位筹资的市场机制, 主要有以下渠道可以探讨。

2.1 校友捐赠

高校校友是高校发展中十分宝贵的资源和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高等工程教育体制转型和快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校友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开发校友资源, 深挖校友潜力, 是增强学校办学实力, 促进学校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校友的捐赠更是学校多方筹集资金的一条重要途径, 所以如何搞好高校校友工作, 加强与校友的广泛联络,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对高等学校意义重大。

2.2 社会捐赠

社会捐赠在高教成本中分担的比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社会捐赠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虽然它已成为弥补我国政府教育投入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我国社会捐赠收入在高校经费来源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争取社会捐赠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借鉴国外大学在社会捐赠方面的先进体制和经验, 不断探索实践, 找到自身不足, 取长补短,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高校校情的教育捐赠体系, 为我国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这对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来说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3 加强校企合作, 实行联合办学

积极发展合作办学, 争取企业对学校的经费支持是高校经济投入的又一重要形式。随着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企业向高校融通资金、联合研发的意愿越来越强。高校要加强与企业集团之间的联系, 通过共建、合并和联合办学等形式吸收资金, 优化资源配置, 拓展科技成果开发和转化的经费来源渠道。通过承担工程技术开发任务, 由高校提供技术, 企业提供资金,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 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产学合作, 一方面可以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另一方面直接增加了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 缓解了高校经费不足的困难。高等院校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地, 强化高等院校与企业及企业家的横向联合已成为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2.4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在美国, 科研项目一半以上让高校招标获取, 美国高校每年掌握着约3 000亿~3 500亿美元的巨额科研项目费用, 进而开发出数以千计的高端专利和先进技术。通过科研成果的专利出售与转让, 其所获收益可占高校自筹经费的23%以上。1995年美国高校依靠专利转让获得资金达3.18亿美元, 哈佛大学1980年的专利转让费只有2.4万美元, 而到1994年, 上升到540万美元, 增加了200多倍。

据有关部门调查, 近几年来, 我国每年取得3万多项科技成果, 只有20%左右的成果转化并批量生产, 约5%的成果形成产业。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也明显低于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2.5 创办科技产业

高校及其师生创办高科技企业或校办产业, 是促进教育资源开发、共享和利用的重要方面, 现在校办产业的经济收入已经成为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高校创办企业, 一方面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及市场的联系, 从而推动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收入, 改善办学条件。

2.6 倡导国际合作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方式, 利用发达国家和社会富余的教育资源, 如师资力量、设备, 是一条弥补我国高校自身教育投资不足、提高教育效益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国内外高校之间的联系加强, 国际间高校各自利用其优势进行合作, 开发项目或人才、经验交流, 同样也为高校的筹资提供可能。利用外资将会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急需的建设资金提供有力的补充, 帮助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同时也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提高各级教育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促进我国教育与国际的交流合作。

2.7 开辟教育税种

政府要代表社会支付教育经费, 便需要通过税收的形式向产业界和社会其他各界征集这笔费用。在我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各级政府征收附加在产品税、增值税和营业税上的教育费外, 还可以征其他用于教育的附加费。因此, 政府相关部门应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出发, 制定税收征收的相关细则, 使党中央关于开辟教育税种的政策落到实处, 从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2.8 发行教育债券

大学在高等教育市场化过程中一个可以动用的资源就是大学的声誉, 凭借大学的声誉, 大学可以依照商业界的做法, 发行一定的债券, 以解学校持续发展中的“燃眉之急”。在这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1995年发行债券的美国高等院校已经达到160所, 债券总额达26.7亿美元。高等教育债券发行主体既可以是政府, 也可以是高校。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已为高等工程教育债券的发行提供了经验。

2.9 用股票上市

在国外, 大学上市是很普遍的现象。截至2002年上半年, 我国已有31所高校办企业直接或参股上市, 共筹集资金650亿美元, 大大促进了这些校办企业的发展。据统计, 目前这31家上市公司2001年共盈利25.8亿元, 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 思想观念的不断改变, 股市中高校版块的比重和结构也将不断增大和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1 0 发行教育彩票

发行教育彩票, 开拓新的融资渠道。从世界范围来看, 目前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彩票, 其资金运用的一个主要领域是教育事业。美国在1776年建国后, 国会就曾发行4种彩票来筹集资金, 建立起了哈佛、耶鲁等几所大学。现在美国有13个州部分或全部把彩票收入投入到教育中, 加利福尼亚1美元的彩票就有34美分用于教育。自1967年6月以来, 彩票已为纽约州贡献了超过19亿美元的教育基金。我国公众不仅有购买教育彩票的心理接受力和热情, 也有购买教育彩票的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因此, 发行教育彩票, 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筹措施教育经费将成为可能。

2.1 1 引入民间资本

我国从2001年起, 国有经济将在196个行业中进行大规模调整, 其中包括取消民间资本投资禁区。除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外, 其余领域都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而教育作为开发的领域之一, 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产业, 投资办学, 这为民间资本大举进入高等教育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如今, 国有民营二级学院、以教育投资股份公司形式运作的大学城等新模式的实践, 也为民间资本大规模进入高等教育产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 高等工程教育的经费管理机制

大学筹集到办学经费以后, 如何进行科学管理, 使有限的办学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 同样也是各个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因而各国都在积极地探索大学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和财务运行机制创新, 以不断提高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和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增强高校的竞争实力, 确保高校持续发展, 必须强化对高校资金筹措的管理。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筹资管理机制的设置提出两种设想。

3.1 集中管理

对于规模小的高校, 可实行集中管理。所谓集中管理, 就是统一财务收支计划, 统一财务管理制度, 统一预决算, 统一资源配置, 将高校的财权及物权, 集中到校长领导下的财务部门, 不设置二级核算单位。这将有利于实现高校全盘资金控制和管理, 从而使各项收支更科学更合理;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实行的是集中管理, 这也是与我们的整个管理体制相一致的。

高等学校设立直属校董事会的资金管理中心, 资金管理中心下设筹资委员会, 专门负责筹措资金。投资规划部负责资金使用投向的决策参谋、咨询。财务部负责日常现金结算、记账、报账等工作。另外设一个监督部门, 直属校董事会, 监督资金管理中心的工作。具体如图1所示。

3.2 分权管理

目前, 我国部分高校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如果只注重集中统一的管理, 可能会是“粗放”式管理, 而很难做到“精细”管理。因此, 学校的管理重心应该逐步下移, 使得校级领导和管理阶层更注重发展目标和方向等战略性的问题, 而不会局限于具体的事务之中。规模大的高校, 可实行分权管理。在管理上实行将筹资的总目标分解到各个院系的做法, 并根据其完成情况作为分配学校资金的依据。研究表明, 在机构设置上, 分散的组织更能提高学校的筹集效果。具体如图2所示。

4 结论

总之, 高等教育经费多元化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高等教育经费的多元化, 有助于增加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 减少国家的财政压力, 增强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为高等教育快速、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高等教育经费多元化的趋势对高等教育发展来说是一种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经费的多元化, 有助于高等学校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 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格局的形成, 促使高水平大学和名牌大学脱颖而出, 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从长远意义上说, 它也将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整个教育文化的变迁。

参考文献

[1]姚冰.美国多元化筹措高等教育经费[N].中国教育报, 2003-06-07.

[2]宋秋蓉.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趋势[J].教育与经济, 2003 (3) .

[3]高洪山.美国大学如何筹措办学资金[J].国际人才交流, 2000 (3) :43-44.

[4]尹鹏.高等教育筹资与市场机制选择[J].求索, 2005 (3) :143-144.

上一篇:心事小学生作文600字下一篇:在学校抽烟被捉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