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工作总结报告

2024-05-08

预防接种工作总结报告(通用10篇)

篇1:预防接种工作总结报告

电力社区卫生服务站预防接种自查报告

为做好预防接种规范管理工作,根据规范要求,不断提升电力社区卫生服务站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巩固人群免疫屏障,努力降低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为进一步推动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落实和管理,对全本站预防接种工作中的疫苗、冷链进行了自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了存在的问题,督促落实相关的政策,总结经验,现将自查结果总结如下:

1、加强接种管理,规范接种服务:对从事接种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核发接种人员资格证,无接种资质人员不得从事预防接种工作。要求接种单位严格按照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的要求规范实施接种,在实施疫苗接种前先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2、加强疫苗管理和冷链运转:严格按照国家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做好疫苗出入库登记,保障疫苗储存、运输和使用各个环节的冷链运转,保证疫苗质量。指定专人对疫苗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接收、分发、供应等记录,妥善处理好报废疫苗。同时,加大对疫苗储存、运输及接种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做好储存、运输疫苗记录。

3、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与处置工作。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遵循及时发现,及时报告的原则,每次开展预防接种时,要求接种医生严格按接种规范执行,接种疫苗时不得出现操作错误,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及时报告、及时进行调查,及时进行处理,做到处理规范,处理到位,并立即上报。

4、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预防接种知识。加强宣传预防接种对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意义,加大“4.25全国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力度,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和国家扩免政策,倡导社会各界重视、关心支持、理解预防接种工作,消除社会对扩免工作误解。

电力社区卫生服务站

2018.7.28

篇2:预防接种工作总结报告

为全面做好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有效防控疫苗针对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县卫计局、医疗集团、县疾控中心联合召开的专题会议,我院立即组织排查,落实整改,现报告如下:

一、我院接种门诊布局合理,干净整洁,资质完备,上墙公示,接种室工作人员全部具有接种资格证。

二、在制度建设方面,按照接种规范要求,已完善各种制度,制作版面上墙,一类疫苗各品种接种程序及接种方法均已上墙公布。

三、所有疫苗都按照冷链运转及贮存规范要求进行运输和贮存,温度监测记录完整。

四、在疫苗购进入库和接种使用中都能够详细登记录入台帐,帐物核对相符,无过期失效疫苗。近期狂犬疫苗事件发生后,所有涉事疫苗均上交疾控中心,留存记录。

五、接种室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预防接种规范和技术操作常规进行所有疫苗的安全接种,同时接种登记项目齐全(包括接种者姓名、性别、年龄、接种日期、疫苗名称、生产厂家、规格批号及失效期等),接种完成后及时录入金苗系统。

六、在接种疫苗前告知儿童家长本次接种的疫苗名称,预防的相关疾病,疫苗接种的禁忌症以及接种后容易出现的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接种实施后嘱咐儿童需要留观半小时,并告知下次接种的时间。

七、我院接种室配备了常规进行接种的预检医疗器材和必备的急救药品,部分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按照症状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详细登记后通过网络和报表上报各级疾控。

八、在接种室醒目位置设置了狂犬病疫苗接种咨询处,张贴了标识。针对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咨询工作和情况按日上报疾控中心,记录完整。

篇3:预防接种工作总结报告

免疫规划作为疾病控制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预防控制免疫针对性疾病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开展,人口流动数量和社会对免疫服务需求的增长,疫苗使用的品种和数量的增加,基层接种单位仍然采用手工登记、报告和统计预防接种信息,手工管理模式操作繁琐、工作量大、信息失误与滞后等各种弊端日益显现,导致接种数据利用率低,难以评价预防接种工作开展的真实情况。此外,疫苗浪费严重,不能及时掌握基层疫苗使用动态。同时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流动和迁徙频繁,目前的接种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要求,因此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实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科学管理是提高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和整体效益、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

1 我国预防接种信息化现状

2005年6月1日起我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共分八章七十三条,分别为总则,疫苗流通,疫苗接种,保障措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另外,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根据需要对贫困地区的预防接种工作给予适当支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困难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包括皮内注射用卡介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及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为:卡介苗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百白破疫苗接种5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第5剂次使用白破疫苗加强免疫1剂次;麻疹疫苗接种2剂次,第2剂次为复种。

各地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都是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平台为基础,我国乡镇地区基本网络设备基本完善,具备进一步提升整个卫生系统信息化的能力,由于存在着网络管理不严,随意进出等情况,容易使计算机被攻击,造成信息与数据的丢失,在实际应用之中,预防接种软件运行的环境较差(与多个不同软件同时运行),人员的基本培训一般,出现了故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支持,最重要的是,由于数据分散在电脑之中,使得数据的上传产生了非常大的延迟并且对数据的安全性造成了影响。基层的医务人员的平均电脑水平很低,不经过专业的培训很难独立完成软件的操作与维护,个别接种点的领导对信息化认知较少,没能够亲身尝试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对信息化还持有怀疑与观望的态度。

2 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情况调查

2.1 乡镇卫生院网络状况调查

通过对丰城市乡镇卫生院进行随机正群的抽样分析,在所选地区卫生院进行寻访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获取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处理,为医疗行业信息化方案提供实际支持。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乡镇地区基本网络设备已经完善,具备了进一步提升整个卫生系统信息化的能力,同时也存在着网络管理不严,随意进出等情况,容易使计算机被攻击,造成信息与数据的丢失。

2.2 现有预防接种软件使用情况调查

通过了解丰城市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软件使用情况,了解现实中预防接种工作体系的优缺点,为进一步改善提供事实支撑。调查发现在实际应用之中,预防接种软件运行的环境较差(与多个不同软件同时运行),人员的基本培训一般,出现了故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支持,最重要的是,由于数据分散在电脑之中,使得数据的上传产生了非常大的延迟并且对数据的安全性造成了影响。

2.3 现有计算机硬件情况调查

通过对解丰城市乡镇卫生院计算机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到现实中我国乡镇级医疗机构信息化硬件配置一般,实际应用之中,各个乡镇医院的电脑配置较好,但运行环境比较恶劣,无法承担过多大型计算任务。

2.4 接种业务人员计算机水平调查

通过对丰城市乡镇卫生院接种业务人员计算机水平的调查发现,目前乡镇医院医务人员的平均电脑水平很低,不经过培训很难独立完成大型复杂软件的操作与维护。

2.5 乡镇卫生院院长对信息化的了解程度与态度

通过了解丰城市乡镇卫生院院长对信息化的了解程度与态度,为实际推行信息化提供参考。调查显示,除极小数院长不认可信息化之外,绝大多数院长都认可信息化,但也有一半的院长(54.1%)并没有切实感受或明白信息化的好处。这说明,我国大方向的政策(医疗行业信息化)已经深入人心,但许多院长并没能够亲身尝试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对信息化还持有怀疑与观望的态度。

3 预防接种信息化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是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是重要的财富和资产,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信息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新的开放环境下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国际竞争的焦点。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互联网(Internet)就是实现信息共享与开发的新型平台,Internet网络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是研究人类自身的一门科学,医学科学所含信息量远远超过其他学科,占据自然科学各科之首,医学文献在整个科学文献中所占比例超过10%。Internet以其巨大的信息传递功能和遍布世界的网上医学信息数据库为医学工作者提供了基础性网络环境,多种专业查询工具及大量的医学信息资源,为医学信息的查询和获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通过信息化,可以实现对流动儿童异地接种信息的共享,实现以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提高预防接种报告质量,实现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动态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为行政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服务,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行为,方便儿童接受免疫服务。

4 现存预防接种信息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信息化对于预防接种工作乃至对于整个医疗行业都是十分重要的以及必须的。我国在很早之前就意识到信息化对于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性,并着手建立一套完整的软件与服务平台供各地使用。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以及大环境的限制,我国的预防接种信息化是建立在基于C/S方式(客户端/服务器)的数据分散式管理基础之上的,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使得各个平台相对独立,对于网络的依赖性不高,适用于当时的技术与条件。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软件工程中理念的更新,这种方式的优点在逐渐消失(网络越来越流畅,服务器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同样这种方式的弊病也不断暴露出来———数据在各个节点滞留导致沟通与交流的不畅以及潜在的安全性危险(硬件故障、病毒、人为的操作失误等)。也就是说,现行的预防接种信息化平台已无法提供一个安全,容易使用,让普通群众了解自己孩子接种情况等信息的渠道。图二展示出了全国现行预防接种软件服务的模式。

“云计算”能够很好的解决现行预防接种系统中的种种问题。云计算概念是由Google提出的,这是一个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Saa S、Paa S、Iaa S、MSP等先进的商业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Cloud Computing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通过不断提高“云”的处理能力,进而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最终使用户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能按需享受“云”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

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有人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依托了云计算,有关预防接种的所有信息都存储在一个或数个高安全性的服务器之中,因为节点数目的减少,使得数据的沟通更加流畅,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延迟。同时也是因为节点数目地减少,使得每个节点都能够得到最精心的维护与保养,可以让最专业的人士进行专门的调试与运行,让其始终稳健工作,这在以前有成千上万个节点之时是不可想象的。同时依托于计算性能集中的思想,绝大部分运算将在中心节点服务器中完成,这极大地降低了对客户端(接种工作站、卫生局、个人等)电脑硬件性能的要求,节约了大量资金。依托云计算,我们的预防接种信息化平台如图三所示。

基于云计算的预防接种信息化将会对医疗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不能质疑的是对于医疗系统中的IT服务,云计算可以使区域中的接种点轻松分享接种对象资料,医务人员可以从互联网激活的设备上去获取这些信息,而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所有信息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中,可以全球索取,而不在某个机构单独的IT系统中,这将形成各预防接种信息大联合的景象。

参考文献

[1]王鹏.走近云计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张为民.云计算:深刻改变未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曹雷.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现状问题及发展[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5):491-494.

篇4:预防接种工作总结报告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1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69-01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山东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心接种门诊于2012年9月份对市直3处初中、5所小学、20所幼儿园新入学新生进行接证查验,现将查验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市直幼兒、学校所有刚入学新生,包括本地学生或外省市借读生。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需出示儿童《预防接种证》。

1.2 查对幼儿、学生各疫苗免疫剂次和国家规定在16岁内应完成接种的疫苗共9种(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其中卡介苗接种1针,乙肝疫苗3针,脊髓灰质炎疫苗4次,百白破4针,精白破1针,麻疹疫苗3针,乙脑疫苗2针(减毒疫苗),流脑4针,甲肝疫苗2针。判断幼儿、学生是否完成全部规定剂次的疫苗接种,查验结果登记在《山东省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登记表》并将个人接种信息录入电子健康档案。

1.3 对无《预防接种证》和未完成国家规划疫苗接种的幼儿、学生,将其接种信息登记在《山东省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补种情况登记表》。并以书面“补证/补种”通知告知家长,到辖区预防接种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门诊)进行补证、补种。

1.4 幼儿、学生完成补种和补证后,将补种通知单和预防接种证交回学校进行复验,按针次对照表判断是否补种完毕,未完成接种学校告知下次接种时间。

2 结 果

2.1 本次查验接种证工作,重点对城区托幼机构及小学、初中新生开展了接种证查验工作,查验持证率为99.9%。应查验儿童5500人,实查验儿童5500人;持接种证人数5492人,应补证人数8人,漏种儿童人数207人,应补种人次数207人,实际补种人次数192人。确保了每名无证或漏种儿童达到有效的免疫,杜绝疫苗相应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流行,达到了预期目的。

篇5:预防接种工作总结报告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传染病防控及预防接种工作

自查报告

鉴于当前传染病高发的形势,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我们南苏村学校采取了有效的消毒预防和各种控制,对此项工作进行自查,现就预防传染病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上级的指示精神为依据,切实加强各种防治传染病的管理工作,确保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二、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如《传染病预防应急预案》、《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预防传染病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卫生制度》、《安全制度》、《卫生打扫制度》、《晨检登记制度》、《健康教育制度》、《班级安全卫生责任书》等

三、各项措施实行情况:

1、成立了学校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与各班主任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付诸实施。

2、建立了与中心校、村委、村卫生室的联络制度。

3、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并有专人负责按要求报告,且有登记随访记录。

4、建立了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制度,并要求教师掌握发生手足口、甲型H1N1流感、呼吸道传染病,消化系统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处置等。目前,我校未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等事件。

5、建立了晨检制度及因病缺课记录。

6、严把食品加工关,保证学生不购买无证经营的食品,学校周围无摆摊设点的现象,促进校园周边环境的规范管理。

7、认真开展了健康教育活动,并做了季节性传染病的宣传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8、把甲肝、乙肝、麻疹、风疹、流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等预防接种列入工作计划,并做了宣传和落实。

9、加强饮用水卫生的安全整治,做好学校饮用水安全工作,切实防止了水源污染和不合格饮用水的使用。

10、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从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勤洗澡、不留长发等最基本、最细微的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11、教育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把增强体质与抵御疾病有机的统一起来。

四、严格监控

为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避免季节性传染病的发生,学校要求各班级做到以下几点。

1、开窗户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学校安排值班教师加强检查。

2、要求各班进行晨检,做好晨检报告和因病缺课报告,同学中如果有发烧在37.5度以上的,学校应该及时上报村卫生室及中心校。要求发烧同学应该回家居家隔离休息治疗,避免造成同学之间传染病的相互传播。

3、注意环境的清洁,在卫生清扫时一定要注意先洒水后扫地然后再拖地。避免清扫时造成尘土飞扬。

4、注意手的卫生,因为手的接触面比较广,因此手上的细菌和病毒比较多,因此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以防传染病。

5、课间时间要求同学到室外活动,一是可以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二是呼吸新鲜空气,预防传染病。

6、感冒的同学应注意咳嗽、打喷嚏时注意用手掩住口鼻,避免飞沫乱飞,造成空气的污染。

7、应该注意不要面对人咳嗽。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和乱擤鼻涕,用手纸将鼻涕和痰液等包好,自行处理,避免污染空气,传染他人。

8、提示同学们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到卫生不合格的饭店吃饭,不买无证商贩的食品,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严格把好“病从口入”关。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1、学生个人卫生习惯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学生从最基本、最细微的小事做起,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学生体育锻炼需进一步加强,把增强体质与抵御疾病有机的统一起来。此次传染病自查工作,我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未发生一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为更好地做好传染病预防,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师生自我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流行,为营造和谐平安校园创造条件。

篇6:预防接种自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县辖8镇3(撤乡并镇前为21乡镇),246个行政村,总人口235101人,出生率9.44%,其中0—7周岁儿童数24996人,0—14岁儿童数47528人。我院是二级乙等医院,我院产科每年的新生儿出生数有1800多,为落实湖南省卫生厅疾控处关于<<湖南省免疫规划管理及疫苗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我医院派出产科相关工作人员参加通道县卫生局开展的免疫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培训,现在使用<<湖南省免疫规划管理及疫苗监管信息系统>>的产院接种管理信息系统,负责本院产科出生新生儿的乙肝疫苗、卡介苗的一类疫苗预防接种、执行免费接种。二、二类疫苗购销基本情况

我院无二类疫苗购进情况。三、自查结果

1、县疾控中心下拨我院普通冰箱一台,冷藏箱一个,冰排4个,在正常使用。疾控中心备案可查。

产科报一类疫苗需求计划后,由县疾控中心统一调拨。所有疫苗均扫码出库。并有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存档备查。

2、调拨时,疫苗均用带冰冷藏箱运送,有疫苗调拨运输记录表,签字存档备查,县CDC每年督导4-5次。所有疫苗均在湖南省免疫规划平台扫码入库,并在专柜2-8℃下载调拨单后,才能在产院平台扫码出库使用,使用县疾控中心统一印制的疫苗出入库登记本,分类登记,每天查对冰箱的疫苗出库数和库存数。

3、每天查对冰箱温度,并使用疾控中心统一印制的冷链测温记录本,每天登记冰箱温度。

4、预防接种使用疾控中心统一配送的一次性注射器,并有出入库登记表,每月登记出库数和库存数。

5、从事预防接种人员均执证上岗。

6、未出现疫苗接种事故及较严重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篇7:预防接种副反应报告制度

预防接种后 :无其它原因腋温≥38.5℃;主诉临床症状超过24小时。免疫接种后24小时内发生: 过敏性休克;不伴过敏性休克的`过敏反应;持续性(3小时以上)哭闹;晕厥;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癔病或群发性癔病。

免疫接种后5天内发生 严重局部反应:脓毒血症;注射部位脓肿(细菌性/无菌性)。

免疫接种后15天内发生 :惊厥(包括热性惊厥和癫痫发作);脑病;脑炎、脑膜炎;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过敏性紫癜。免疫接种后3个月内发生 :急性弛缓性麻痹; 臂丛神经炎;血小板减少。卡介苗免疫接种后1-12个月发生 :淋巴结炎;播散性卡介苗感染;骨炎/骨髓炎;无时间限制:任何引起死亡、住院治疗和医生或公众认为与接种有关的其它严重或罕见的健康损害。

二、建立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登记本,专人负责。

三、发生预防接种副反应后,应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城镇应在6小时,农村应在12小时内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同时填写预防接种副反应报告卡。

四、如出现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组织器官损伤、群体性预防接种副反应或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报告人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篇8:浅谈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

1 宣传教育

在儿童出生建证时, 向家长宣传预防接种知识, 让家长知道传染病给社会、家庭、个人所带来的危害。要想避免传染病的侵袭, 使传染病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进行预防接种。同时还应告知家长接种疫苗所带来的副作用也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预防接种的疫苗是安全的, 但疫苗的接种目的是要让人产生抵抗力, 在刺激抵抗力产生的过程中, 身体常会出现一些反应。许多家长因缺乏预防接种的知识, 对门诊工作人员暂短传授的知识未能理解, 又忽视了恰当的家庭护理, 致使很多儿童出现的一般副反应加重, 既给儿童造成身心痛苦, 耗费了家长的精力与时间, 又对接种人员产生不信任感, 甚至出现医疗纠纷。因此, 加强预防接种全程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成就, 以及实施免疫规划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意义。开展经常性宣传, 结合“4·25”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 广泛普及预防接种知识, 提高全社会参与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营造全社会参与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氛围。

2 业务培训

加强业务学习, 强化安全接种意识, 对计划免疫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 认真学习相关规定和技术性操作标准, 熟练掌握各种疫苗的免疫程序。使用预防接种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 实行执证上岗制度, 在预防接种活动中, 要实行“一苗一训”, 只有具备了过硬的技术本领、足够的法律意识, 才能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才能做到自我保护, 避免和减少由于接种操作引起的不良反应, 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做好儿童预防接种工作, 使人体免受传染病的侵袭, 保障儿童健康。

3 建立健全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完善的预防接种管理制度是安全有效接种的重要保障。在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之前, 必须制定工作目标, 这是做好计划免疫工作的前提。

3.1 建立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自动预约接种对象, 发放预防接种通知单, 接种日后3 d内, 进行未种原因的走访调查。

3.2 领取疫苗:根据接种对象的多少领取疫苗, 并做好冷链运输和存放, 做好疫苗的领发登记, 如疫苗名称、数量、生产单位、批号、效期、批签发合格证号等。

3.3 消毒接种器材:在接种前对所有接种器材进行消毒, 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处理”的原则。

3.4 接种现场:接种室保持清洁、明亮、空气流通, 每天对接种室进行紫外线消毒2次, 每次30 m in.

3.5 候种室: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候种室, 室内清洁, 温度适宜, 墙壁四周应涂成粉红色或淡蓝色, 张贴儿童喜爱的卡通画, 并且张贴有关预防接种的宣传资料, 让家长在候种时了解更多的预防接种知识, 使儿童候诊时有家的感觉。

4 严格掌握接种禁忌证

预防接种并不是对所有的儿童都适宜, 若有下列情况应禁忌或暂缓接种: (1) 有免疫缺陷或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不能接种活疫苗。 (2) 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和处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的不宜接种。 (3) 有慢性心脏病、肾脏病、肝病的也不宜打预防针。有这些慢性病的孩子体内的蛋白质常常减少, 而形成抗体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中的球蛋白。因此打预防针后形成的抗体就少, 所起到的预防作用就差, 同时还会给原来的病疾带来不良影响。 (4) 脑发育不全或有惊厥史的孩子接种疫苗, 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反应, 因此不宜接种。 (5) 经常患荨麻疹、喘息等过敏性疾病的孩子, 不宜接种疫苗, 否则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6) 严重营养不良与佝偻病儿童不宜接种。 (7) 腹泻婴幼儿1日大便超过4次以上者, 不宜服用小儿麻痹糖丸, 恢复后可补服。 (8) 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后出现严重的接种后反应, 发热虚脱、休克、抽搐、体温超过40.5℃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后, 下次则停用百白破, 而只注射白喉及破伤风类毒素 (二联制剂) 。 (9) 最近注射过多价的免疫球蛋白者 (如γ球蛋白) , 在6周内不应接种麻疹疫苗。 (10) 一般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

5 接种工作

5.1 体检

认真做好接种前体检工作, 测量体温, 详细询问家长儿童的身体状况, 是否有过敏史, 有无接种疫苗的禁忌证 (如接种麻疹疫苗时询问是否对鸡蛋过敏) , 必要时进行健康查体, 防范预防接种后偶合并发症。并如实告知儿童家长此次接种疫苗的种类、作用、价格、禁忌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并请家长签字后方可接种。尊重家长自主选择受种疫苗的权利, 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关系。注意预防接种的次数, 按使用说明完成全程和加强免疫。按各种制品要求的间隔时间接种, 一般接种活疫苗后需间隔4周, 接种死疫苗后需间隔2周, 再接种其他活或死疫苗。

5.2 登记

及时将儿童接种信息登记到计划免疫信息系统和儿童预防接种证上, 两者要保持一致。

5.3 消除儿童的陌生感

接种前, 接种人员要微笑面对儿童, 并亲切地与儿童交流, 对低月龄儿童要用手轻轻地抚摸其头部, 以取得儿童对接种人员的信任, 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

5.4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接种人员操作前要严格实行“三查七对”制度, 仔细核对儿童姓名和年龄;检查安瓿有无裂痕, 药液有无发霉、异物、凝块、变色或冻结等;按照规定方法稀释、溶解、摇匀后使用, 抽吸后如有剩余药液, 需用无菌干纱布覆盖安瓿口, 灭活疫苗打开1 h弃用, 活疫苗30 m in弃用, 严格掌握各类疫苗的应用剂量、注射部位及方法, 避开接种部位的瘢痕、硬结、炎症、皮肤病变部位。确定接种部位后, 用75%无菌酒精棉签 (球) 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接种部位, 涂擦直径≥5 cm, 待干后立即接种, 禁用2%碘酊消毒。

5.5 注意事项

接种后指导儿童家长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 应留在现场观察15 min~30 min, 并告知家长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前后30 min, 儿童不能吃奶及一切有一定温度的食物和水等, 儿童无反应后方可离开现场。

6 接种的一般反应及处理

让家长了解一定的接种反应对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也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

6.1 局部反应

接种部位出现红晕、浸润并有轻度肿胀和疼痛。多在接种后12 h~24 h内发生, 此反应一般在48 h~72 h内消退, 很少持续3 d~4 d, 一般无需处理;红肿特别明显, 直径>2.5 cm的给予75%酒精涂擦。

6.2 全身反应

发热 分为轻度 (37.1~37.5℃) 、中度 (37.6~38.5℃) 和重度 (≥38.6℃) 。部分受种者接种灭活疫苗后5 h~6 h或24 h左右体温升高, 一般持续1 d~2 d, 很少超过3 d;个别受种者发热可能提前, 在接种疫苗后2 h~4 h即有体温升高, 6 h~12 h达高峰, 持续1 d~2 d.注射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反应的时间稍晚, 个别受种者在注射麻疹疫苗后6 d~10 d内会出现中度发热, 有类似轻型麻疹样症状。部分受种者除体温上升外, 可能伴有头痛、眩晕、恶寒、乏力和周身不适等, 一般持续1 d~2 d.个别受种者可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一般以接种当天多见, 很少有持续2 d~3 d者。

7 预防接种后的护理

孩子注射疫苗后避免剧烈运动, 不要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对孩子要细心照料;要注意休息, 不要跑跳过多, 2 d内不要洗澡, 避免感冒, 保护注射部位的清洁, 不要用手搔抓, 避免引起局部化脓感染, 多喝开水;家长随时观察小儿接种后的反应, 及时告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

8 结论

我院从1995年建立预防接种门诊以来, 十分重视安全接种工作, 建立了完善的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家实行了扩大免疫规划, 由原来的五苗防七种病传染病扩大到现在的十一苗防十五种传染病。国内外大量的历史经验证明,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最方便的措施, 预防接种可保护易感人群, 在人群中建立起免疫保护屏障, 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采取集中、定点、定时服务形式, 使接种环境、消毒条件以及实施接种人员的技术水平等都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加强社区免疫规划与接种安全的管理, 有利于规范接种行为, 保证服务质量,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确保接种安全。我们在认真做好国家计划免疫工作的基础上, 又先后开展了二类疫苗的预防接种, 使我辖区的儿童得到了良好的免疫预防效果,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8.

篇9:预防接种工作总结报告

(河南省中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实践和效果,建立并改善接种医生、儿童、儿童家长三者间的和谐关系。方法 改善工作环境,开展优质服务,增加服务项目,提高专业接种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和语言沟通能力,并将人文关怀体现在预防接种的各个细节。结果 儿童家长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接种率显著上升,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论 人文关怀在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能有效帮助儿童家长解决对疫苗接种后的担忧,有利于提高儿童及儿童家长的满意度,提高接种率,降低疫苗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减少医患摩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增强预防接种门诊的社会竞争力。

【关键词】 人文关怀;预防接种;疫苗;疾病;实践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57-02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在医疗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优化服务,提高公众信任度,是当前医务工作者所共同面临的全新课题。如何在预防接种门诊开展优质人文服务,让人文关怀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是所有预防接种门诊近年来从思考——尝试——实践,一点点渗透,一步步总结所要探索、落实的主题。我中心在2008年与河南省中医院联合做了一项人文关怀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实践和效果观察,首先安排监护人最感方便的接种周期、时间,实行日门诊工作制。这种做法为传统疫苗和新型昂贵疫苗提供了足够的接种频次以减少脱漏率。将培训、咨询、预检、接种、观察等,进行统筹安排,实现一体化管理,一条龙服务,并为孩子父母或监护人提供必要的信息交流,包括疫苗名称、简要益处、免疫程序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等。为儿童营造明朗、安静、舒适的候诊、接种、观察场地,满足儿童的需求。效果如下:这一切深得儿童家长的好评,各种疫苗的接种率提高了,处理异常反应的难度减低了,接种门诊的服务满意度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压力减轻了。

1、更新观念 ,以人为本

在文明程度日趋增长的今天,用人工预防接种疫苗仍是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保护人类健康的有效手段[1]。但是,仅有良好的疫苗和高超的预防接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我们必须将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以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人性化的照护[2],让疫苗受种者在使用高质量疫苗,接受高水平技术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得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消除对立情绪,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应有之举,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众所公知,疫苗接种虽服务于个体,但对受种者实施接种前的预检、知情告知、交费、签字、观察,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处理等均需要监护人及亲属的积极参与配合才能共同完成,因此,对其监护人和亲属的心理需求也应给予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强调儿童家长在医疗活动中的地位,尊重其选择,肯定其价值,满足其需要和利益,尽可能在心理、社会、精神上使其处于被认可、被重视的状态。譬如在对儿童接种前的告知中,及时提供疫苗技术信息,以便使儿童家长做出决定虽然可行,然而大多数情况下,过多的技术信息是不必要的,甚至使人产生困惑不解,让儿童家长感到迷茫而自卑。因此,需要因人而异,提供个性化服务。

2、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优化服务

良好的预防保健服务和医疗就诊氛围是所有病人的共同愿望。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们更加关注心理的健康和身体的舒适度,预防接种的职责和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人性化理念正逐渐在预防接种的过程中被应用[3]。我们从接种工作人员的仪表、仪容、礼貌用语、语调语气各方面着手,要求医护人员以端庄、稳重的形象,谦和、亲切的姿态与儿童和儿童家长零距离接触,在预防接种的具体操作中充满爱心,充满温情,不断增强服务技能、语言技能和沟通技能,把接种对象的需要做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在观察休息室提供适合儿童玩耍的木马、翘翘板和益智玩具;宣传大厅一角设置阅读天地,提供各种疫苗接种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书报;大厅里定时播放科教片,让儿童家长在观察等候的过程中能获得有效的儿童预防保健及喂养常识;派专人在观察大厅进行巡视,以提供及时的倾听、询问、指导和咨询。使各位儿童及儿童家长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为后续接种奠定良好的基础。

3、以诚感人,换位思考

预防接种工作中使用二类疫苗产生的费用对所有儿童家长来说一直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很多儿童家长认为二类疫苗无关紧要,不接种也不影响孩子今后的入托和入学。针对这种片面的认识,要求一方接种门诊的工作人员以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发自内心的真诚来说服打动他们。首先,利用为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的时机,预约7岁内所有疫苗每次接种的时间(包括二类疫苗),并举办告知培训讲座,让每一位儿童家长都有机会了解各种疫苗所预防的相关疾病以及这些疾病给孩子所带来的严重危害。 比如“水痘疫苗”单针疫苗不菲的价格让部分儿童家长望而却步,要求接种门诊在预约接种中,站在儿童家长的立场上分析接种与不接种所产生的不同结果,针对呼吸道疾病的特点以及在托幼机构、学校中容易出现暴发的情况,讲解拒绝或推迟接种就是拒绝和推迟对孩子的免疫保护,增加了孩子发病的危险性;分析预防和治疗在投入、产出比值的关系;分析使用疫苗预防的安全性和使用药物的毒副作用比较;从根本上让监护人了解传染病的传播无国界,任何一名儿童的完全保护取决于所有儿童都获得保护[4],让家长知情选择,懂得“一分预防胜过十二分治疗”。

4、细致入微,全程投入

人文关怀不但体现在预防接种的每个环节,还建立在细节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之上。对待不同年龄段的接种对象和不同层次的儿童家长要求采取不同的人际沟通技巧,在实施预检接种工作的各个阶段、各个流程不辞辛苦地为每一位儿童及儿童家长进行精心安排和耐心沟通。当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刚刚满月的婴儿到接种门诊咨询时,工作人员会安排儿童家长坐下,亲自走过去查看婴儿黄疸消退情况,自己动手打开襁褓检查孩子发育、健康状况,接种后主动告诉其注意事项,并帮助年轻的妈妈包裹好孩子。无论工作再忙,类似这种以患儿为中心,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事情不得懈怠,每天虽然无数次地重复着这些工作,但是,却赢得了在场的不同群体和儿童家长的赞叹和信任。这充分体现出预防接种工作中急需这种关爱。“医者父母心”,工作人员用自己日常的行动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因此,在预防接种中医护人员对各种疫苗的使用安排儿童家长基本上都能愉快接受,并给予很好的配合。

5、 医患融洽 创造和谐

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医患矛盾是一个复杂而又敏感的问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同时,人们的法律观念越来越强,维权意识越来越浓。社会对医务人员提供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有着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和期望。免疫接种在医院的医疗模式下针对的是比较特殊的群体——即健康的个体。因此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约束,预检告知,做到知情同意,是被接种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提高免疫接种率是每一位从事免疫规划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怎样使两者的矛盾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尊重儿童家长对儿童疫苗接种的选择,满足儿童及儿童家长的需求,又能减少疫苗接种脱漏次数,提高疫苗有效覆盖率是免疫预防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与儿童家长的第一次接触,这是医患沟通的开端,如何把握好这个开端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挖掘,常做换位思考,从细微之处考虑儿童和儿童家长的感受和需求,以逐步渗透为主要方式,提高素质,树立形象,增强亲和力,实现从以任务为中心向以儿童为中心的转变,从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向重视儿童家长需要得到满足的转变,从重视对疫苗的使用向重视对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转变。把创造社会效益作为目的,从根本上赢得儿童及儿童家长的信赖。因为我们相信,人文精神是医患沟通的永恒主题,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凝结于人心中最朴实、最动人的情感不会改变。纵上所述,人文关怀不但可以改善医生、儿童及儿童家长三者间的关系,在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中起着显著的作用,也是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医院竞争力,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我们只有对人文精神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在实践中坚守这个原则,人文主题才会永恒,重在冶炼和熏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一面旗帜。珍惜这份为生命欢乐而奉献的崇高职业。在免疫接种中,人文精神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它可以是不厌其烦、重复烦琐的奉献精神;也可以是爱岗敬业、克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也可以是一丝不苟、深入探求的学术品质;还可以是体贴入微、平等待患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 谢广中,刁连东。预防接种的反应和处理 第2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

[2] 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简论[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

[3] 阮海萍,刘丽华。患际关系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64-65

[4] 梁晓峰译, 预防接种实用技术 ( 原著 美国国际开发署)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53

篇10:预防接种管理年活动整改报告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 项活动的通知》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为了切实做好我县预防接种规范接种管理专项活动,我中心进行了精心的筹划、部署和实施,在自查和督导的过程中,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部分门诊预防接种人员不足,疫苗和注射器管理不规范,部分单位疫苗接种内容告知不全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整改具体内容如下:

一、规范了预防接种单位设臵和资质管理 1、1月份合理规划了预防接种单位设臵和人员配臵,我中心根据人口密度、服务半径、地理条件和医疗卫生资源配臵等情况,协助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合理规划和设臵了预防接种单位、配臵预防接种工作人员 2、3月份加强了预防接种单位和人员资质管理,开展预防接种人员培训。通过岗前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二、加强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管理

1.督促各乡镇开展了漏种儿童主动搜索,并做好补种和记录工作;及时将辖区新生儿和未建卡适龄儿童纳入预防接种管理,做好补种和记录工作;重点搜索流动人口集聚地、留守和返乡儿童集聚地、儿童福利院、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传染病高发地区等难点区域。

2、利用与公安、教育、计生、妇幼等多部门建立的沟通和协作机制,比对多渠道获得的辖区适龄儿童信息,掌握辖区适龄儿童出生、流入和流出等情况,及时发现未纳入预防接种管理的儿童,摸清辖区适龄儿童底数

3、督促了各乡镇及时对迁入、外来和漏卡儿童建卡和补卡,至少每半年对辖区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卡进行一次全面整理和核查;对于重卡、迁出、死亡或失去联系一年以上的儿童,要核实、注明后剔卡,由预防接种单位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要求填写规范,保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电子档案、预防接种卡和预防接种证的信息一致

4、进一步做好常规免疫工作管理,优先确保一类疫苗接种,接种二类疫苗要受种人或其监护人知情、自愿的前提下接种,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迫接种二类疫苗

5、认真做好受种者或监护人接种疫苗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知情告知工作,告知后监护人签名。

三、规范疫苗和冷链管理。

1、加强了生物制品疫苗管理,确保疫苗质量;3月份对各医疗单位防保组进行了疫苗购进、接收、分发、供应等记录的督查,建议做到日清月结,帐物相符;疫苗出入库时应完整记录(购销、分发)日期、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购销、分发)单位、生产企业、批签发合格证明编号或者合格证明等内容,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2、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了冷链管理制度,做好冷链温度监测工作,3月份对全县冷链管理进行了督导,完善了冷链设备档案管理。

四、规范监测和疫情处臵工作 5月份对全县各医疗单位防保组进行了脊灰、麻疹等重点疾病监测、处臵的培训,提高了监测业务能力

上一篇:青蛙生日作文下一篇:彩虹优秀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