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金蝉脱壳学案

2024-04-21

7金蝉脱壳学案(精选8篇)

篇1:7金蝉脱壳学案

7、金蝉脱壳

一.看拼音,写词语。

搜索配合恢复

颜色花椒协调

依依不舍枝繁叶茂

二.联系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词。

透明发亮敏捷

又白又嫩聚精会神

又小又嫩紧紧

精巧依依不舍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抖动、伸、仰、扑、抓、抽、出来、自然协调

2.头钻出来了……

3.背、头、脚、尾,蝉尾

4.蝉脱壳的全过程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偶尔、耐心、喜欢

2.第三自然段

3.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它是一个捉虫能手,一只青蛙一年之内最少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篇2:7金蝉脱壳学案

教材简析:

课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全文结构清晰,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自然段,主要写叔叔们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第二部分是三至六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主要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整个过程分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三步。第三部分是第七自然段,主要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课文理解生字新词。

2.通过有感情地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

3.通过对重点段的品读感知,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

4.理清表达顺序,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能准确地背诵4、5两个自然段。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脱壳的过程,感受自然的神奇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更需要有务实的精神,这一课时要解决最基本的“语文”,书需要正确流利地读,文本内容需要整体地把握与理解,字需要留给大量的时间让其工整地写。想在40分钟内完成这些基本任务,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必须干净、利索、有效。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划出陌生字词,能结合课文自学。

3.初步感知文本的结构,理解课文的内容。4.指导学生写字,完成习字作业。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 竞猜谜语:

a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它,捕虫最著名。

b翅膀一展亮晶晶,整天飞舞花丛中,手足不闲爱劳动,酿造蜜糖好过冬。

c长相俊俏,爱舞爱跳,春花一开,它就来到。

d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

一肚子没学问,开口闭口知道,瞧瞧这小家伙,实在真是骄傲。天热爬上树梢,总爱大喊大叫,明明啥也不懂,偏说知道知道。

2.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世界,妙趣横生。今天我们一块走进金蝉家族,了解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有趣现象。板书课题——金蝉脱壳。3.指名读题,纠正读音:

谁能把读题目念准确?(提醒:“壳”这个字是个多音字,在课题中读qiao,在课文其他句子中读ke。)

4.咱们这个课题其实也是一个成语,你在哪里曾用过或者见过这个成语?(《三十六计》和《三国演义》)金蝉脱壳是指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比喻用计逃脱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你知道金蝉脱壳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吗?你知道哪些巧用金蝉脱壳之计的历史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故事一: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终于在第六次北伐时,积劳成疾,在五丈原病死于军中。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在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姜维遵照诸葛亮的吩咐,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他带着灵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蜀军。姜维命工匠仿诸葛亮模样,雕了一个木人,羽扇纶巾,稳坐车中。并派杨仪率领部分人马大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远望蜀军,军容整齐,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不知蜀军又耍什么花招,不敢轻举妄动。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诡计多端”,又怀疑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观察蜀军动向。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安全转移,撤回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再进兵追击,为时已晚。

故事二:宋朝开禧年间,金兵屡犯中原。宋将毕再遇与金军对垒,打了几次胜仗。金兵又调集数万精锐骑兵,要与宋军决战。此时,宋军只有几千人马,如果与金军决战,必败无疑。毕再遇为了保存实力,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转移部队。这对,只听帐外,马蹄声响,毕再遇受到启发,计上心来。

他暗中作好撤退部署,当天半夜时分,下令兵士擂响战鼓,金军听见鼓响,以为宋军趁夜劫营,急忙集合部队,准备迎战。哪知只听见宋营战鼓隆隆,却不见一个宋兵出城。宋军连续不断地击鼓,搅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军的头领似有所悟:原来宋军采用疲兵之计,用战鼓搅得我们不得安宁。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会上你的当。宋营的鼓声连续响了两天两夜,金兵根本不予理会。到了第三天,金兵发现,宋营的鼓声逐渐微弱,金军首领断定宋军已经疲惫,就派军分几路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营,见宋营毫无反应。金军首领一声令下,金兵蜂踊而上,冲进宋营,这才发现宋军已经全部安全撤离了。

原来毕再遇使了“金蝉脱壳”之计。他命令兵士将数十只羊的后腿捆好绑在树上,使倒悬的羊的前腿拼命蹬踢,又在羊腿下放了几十面鼓,羊腿拼命蹬踢,鼓声隆隆不断。毕再遇用“悬羊击鼓“的计策迷惑了敌军,利用两天的时间安全转移了。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同观察大自然的中的金蝉脱壳,相信你不仅仅会被吸引,更重要地你会金蝉脱壳的过程所震撼!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读读课文,出示要求: a划出自己感觉陌生的字词,读准,并结合课文理解。b一句一句朗读,读准每一句,达到流利通顺。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

搜索 枝丫 配合 枝繁叶茂

协调 恢复 抽搐

依依不舍 秘密 折叠 颤动

金蝉脱壳

颜色 趴下 配合 躲藏 生涯 五彩缤纷 聚精会神

柿子树

花椒籽

(2)有这样三段比较难读,谁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抽查?(师选择345重点段进行抽查。这些段落生字多,句子长)

3、同学们,哪几自然段讲的《金蝉脱壳》的过程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学习1、2自然段

1.那么课文作者用了2个词概括了金蝉脱壳过程的特点,默读课文,画出这两个词。

神奇有趣”、“奇特动人”。(板书)2.指名读词语,读了这两个词你想到哪些词语?(生动、震撼、奇怪、不可思议„„)什么让我们感到如此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3.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期待、迫不及待„„)

是啊,所以当叔叔告诉我每当(出示)引读——“夜幕降临„„新装。”

4.对于爱捉蝉的我来说,我多么期待,急切地想揭开金蝉秘密呀!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决心)把你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我决心„„秘密。”

就让我们一起和作者在这份迫不及待中寻找合适的时间和机会吧。四.学写生字,完成习字册

1.这课有8个生字,你觉得哪个字最容易写错,因此你想提醒同学注意?(搜)哪个字的间架结构比较难掌握需要老师给你示范?(椒、趴)

2.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范写,学生仿写并完成习字册。3.课后阅读关于蝉的资料信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对重点段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认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

2.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强默读训练,边读边思,边读边想象。

3.学会在领悟课文内容,了解表达方法、理清表达顺序、掌握关键词句的基础上,练习背诵,熟读成颂。

4.学习作者观察细致的好习惯,描述细致的表达方式,培养观察能力。教学重点:

1.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成语,(一齐读)——金蝉脱壳。

二、对比辨别蝉虫蝉儿。

1、过渡: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金蝉,你们看:

2、(播放音乐)师述:傍晚,下了一阵毛毛细雨,雨过天晴,空气十分新鲜,在一棵高大的柿子树下,我们的目光顺着树干上下搜索着。突然,我们发现了一只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同学们,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蝉虫?课件显示图片。谁来说说?

3、那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样形容它的?

课件显示: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预设:

a我觉得蝉虫脱壳时全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非常漂亮!(因为蝉虫脱壳通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所以被称为——“金蝉”,真漂亮!那请你来读一读)

b我从“金黄色亮光”,“肥肥的”这两个词语体会出蝉不仅漂亮,而且可爱。(你来读读蝉的可爱、有趣。)

c我从“紧紧抓住”“停在那里不动了。”可以想象金蝉脱壳时一定很用力,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你能加上自己的想象,这是学习语文的很好的方法之一。)

d我们一齐来边读边想像,让金蝉脱壳前的情景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4、同学们再看,这又是什么?(蝉儿)你能找出书中描写它外形的句子吗?

5、课件显示:

它是那样的五彩缤纷,好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

6、蝉儿又给你什么印象?(美)一起读,读出蝉儿的美。

三、扣题披文,感悟奇特。

1、过渡:蝉虫是怎样变成蝉儿的?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秘密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4、5自然段看看它的变化吧!

(学生自由读书)

这个过程都看过了吗?谁能告诉老师这个过程给你怎样的感受?(指名答)

2、课件显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设计意图:“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关键词“神奇有趣”、“奇特动人”统领全文,令教学目标更加简明,教学内容更加简约。同时,诱发学生了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

3、脱壳时

(1)品读金蝉脱壳的顺序。

此时的作者已经悄悄地跺在树背后,准备观赏这奇特动人的一幕了。请快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金蝉脱壳的顺序。

出示:“蝉的()露出来了,接着()钻出来了,而后()出来了,最后是()脱壳而出。”

背—→头—→脚—→尾 指名回答——齐读。

设计意图:现代阅读教学论研究专家刘守正先生指出:“阅读心理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发展过程,即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然后揣摩文章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最后再回到文章整体上,获得发展了的整体印象”。整体阅读的语文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纷繁的材料中分清主次,在众多的现象中看出本质,在复杂事件中把握主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我们的这部分设计体现了这样的一种理念,放手让学生去阅读思考,从整体上感知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的过程,这样,学生一下子就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轻松地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大概内容。

(2)下面让我们默默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画出你认为金蝉脱壳最“奇特动人”的情景的句子,反复地读一读,也可以圈出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感受,开始吧!(5-6分钟)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阅读中第三阶段的对默读的要求是: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本环节设置的两次自由读文,有目标,有梯度,让学生和文本的接触显得充实而有效。

(3)同学们,交流的时候,先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然后再抓住关键词语谈谈你的感受,明白吗?学生交流:

a背的变化:

(我觉得蝉背露出来的情景奇特动人,因为蝉儿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我觉得太有趣了。)(我觉得这是其它动物不会的本领,很奇妙。)

师问:什么叫抽搐?你做个动作看看,你能不能也把背露出来? 从“立刻”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 b保护甲颜色的变化:

生:我觉得保护甲的颜色变化很奇特,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就变成了深绿色,变化的太快了。

生:我觉得蝉儿脱壳后颜色的变化奇特动人。在我眼里,蝉儿就像一个魔术师,它肚子的颤动好像是障眼法,蝉就在它的掩护下不停地变换着颜色,让人感觉非常神奇。

c头钻出来的情景:

“钻”字写出了蝉的灵活、调皮,而“透明发亮”、“大眼睛”、“像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让我感受到蝉的可爱,一种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d尾出来的情景: 课件显示:

你圈画出蝉虫此时的动作了吗?你看,一抖,一伸,腾空向后仰去,又向前扑来,再一抓,一抽,蝉尾就出来了。小作者扣住这些动作,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蝉尾出壳图。同学们,如果刚才读这段话时,你的眼里它只是蝉虫,那么通过评读、细读这些动词,你觉得这里的蝉虫像什么呢?(孩子、运动员、舞蹈家)

e师激情引读:

此时这只蝉虫是个天真的孩子,你看它正高兴地嬉戏呢!(生齐读)

此时这只蝉虫是位运动员,你看它高难度的动作完成地潇洒、协调。(生齐读)此时这只蝉虫更像位舞蹈家,它的舞姿轻盈优美。(生齐读)六个动作一气呵成,配合得自然协调。

出示(齐读):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怎能不让人兴奋、高兴呢? f补充阅读: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也特别喜欢蝉尾出壳的情景,在《昆虫记》这本书中,他这样细致描绘到:(找一位同学,捧着书读)

“最后,蝉虫要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了。它先以尾部为支点,垂直翻一个跟头,让脑袋朝下,身体腾起在空中,这时胸甲胀裂,花纹满布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紧跟著,它又用一种差不多看不清的动作,尽力将身体翻上来,头朝上,前爪钩住它的空皮,把身体的尾端从壳中轻轻拉了出来。”

你自己读完后有什么感受?

是啊,“蝉尾出壳”就是一门艺术,一种展示,这是 再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齐读)

g终于出来了!师引读: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蝉儿是有灵性的,那你知道此时的它在想什么吗?

请大家结合老师提供给你的补充材料一和《昆虫记》节选,想象一下此时蝉儿的心理活动。

(补充材料一:幼蝉的生活期特别长,最短的也要在地下生活2—3年,一般为4—5年,最长的17年。幼蝉长期在地下生活,经过4—5次蜕皮后,钻出地面,爬上树枝进行最后蜕皮(金蝉脱壳),成为成虫。

补充材料二:四年的地下苦干,换来一个月在阳光下的欢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要再责备成年的蝉儿发狂般地高唱凯歌了。整整四年,它再黑暗中,穿着羊皮般坚硬的肮脏外套;整整四年,它用镐尖挖掘着泥土;终于有一天,这位满身泥浆的挖土工突然床上了高贵的礼服,插上了能与鸟儿媲美的翅膀,陶醉在温暖中,沐浴在阳光里,享受着时尚至高无上的欢愉。无论它的音钹有多响,也永远不足以颂扬如此不易、如此短暂的幸福。

——《昆虫记》〔法国〕法布尔 是啊,想到这里,脱壳的蝉儿(引读最后一句)它还会想什么? 是啊,太不容易了,于是蝉儿(再引读最后一句)、4.脱壳后:

(1)刚脱壳的蝉和我们平时见到的蝉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它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会和我们平时看到的蝉一样。仔细读读第五小节,看看作者介绍了蝉在那几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相互讨论并完成下列表格。

(2)重点理解:“奇迹般的变化”:变化如此之快,真是罕见、奇特!(3)谁想读读这段话的?(想读的同学一起来读。)

(4)金蝉脱壳是多么奇特呀!难怪作者看完后激动万分、欣喜若狂,感叹道出示生齐读: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应积极倡导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高年级段的学生来说,还要能达到: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这部分的教学设计时,紧扣“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这一中心,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关键词------体会理解------朗读感悟”展开教学,着重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与文本对话。在教学中,我们也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自由地畅游在科学的殿堂,让他们自由地发挥想象,我想这样的教学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诗意诵读,情感升华

1.刚才我们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了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你们想亲眼观赏一下金蝉脱壳的完整过程吗?

播放课件,教师诗意描述: 每个夏夜,都会有蝉虫从土里面爬出来,这个洞,就是它爬出来时留下的生命痕迹。如果蝉有神经,应该也会有蜕变的阵痛吧? 或许这种阵痛是避免不了的。你瞧,它用尽全身的力气 一挺腰,再挺腰„„ 好累啊!先休息一会。好了,继续努力。

准备好,用力将全部的血液,灌进翅膀„„

当清晨的第一道曙光亮起,经历了五次蜕变的它已经爬上高处,准备起飞!想来,它是快乐的!

为了这一季的飞翔,它在土壤里度过了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几年的漫长的黑夜!飞了,飞起来了!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2.同学们,学到这里,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对“金蝉脱壳”有着更新、更全面地了解,能用一句词,一句话,一件事或者一份感慨说说你此刻的心情吗?

预设:我觉得蝉脱壳的整个过程是如此艰辛。虽然出壳时的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没想到蝉在黑暗的泥土中忍受了如此长痛苦艰难的。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蝉创造奇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生命的超越。这是一个奇特而美丽的过程。

3.人的长大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树的成长也要三年五载,可是蝉脱壳后的翅膀的长大,颜色的变化都是在瞬间完成的,因此面对这样一个瞬间,千言万语融成了这一句:出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4.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让我们再一次仔细地看看这蝉儿吧,它是那样(引读)——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而留在一旁的蝉壳,——透明发亮,闪着金光!至此,整个金蝉脱壳的过程就完美地结束了,而留给我们的印象却是无比深刻的。

设计意图:《文心雕龙·情采》中写道:“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样的设计旨在用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华美在于经历苦难而无所谓惧;生命的永恒在于将生命中最光辉的刹那奉献给了人类;生命容不得我们等待,宁可冒险去死,也不要安逸地活。

四、拓展延伸,活学活用。

1.刚刚我们一起看了蝉的整脱壳的过程,我们感觉这个 过程如何――奇特。是的,脱壳的过程敏捷,自然协调这很是奇特,翅膀的变化如此之快也是很奇特,脱壳后的蝉和壳像艺术品,这也很奇特。其实蝉还有很多奇特的地方――

2、蝉还有很奇特的地方 A、蝉的鸣叫很奇特

会鸣的蝉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就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用的声调激昂高歌。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

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的,雄蝉的叫声,雌蝉听来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在交配受精后,雌蝉,就用像剑一样的产卵管在树枝上刺成一排小孔,把卵产在小孔里,一周之后雄蝉和雌蝉就死了。

B 全世界蝉的种类繁多,有3000多种,我国目前已知的有200种左右。在我国,土地辽阔,一年四季均有蝉鸣。

春天有“春蝉”,鸣叫时大喊“醒啦——醒啦”;

夏天有“夏蝉”,鸣叫时大喊“热死啦——热死啦”、“知了——知了”; 秋天有“秋蝉”,鸣叫时大喊“服了——服了”; 冬天有“冬蝉”,鸣叫时大喊“完了——完了”。

3.同学们,其实每个夏天,我们都听到蝉在树上欢快地唱歌,可是金蝉脱壳的情景,我们却很难看到,今天我们有幸跟随小作者,透过他真实而富于感情的文字,领略了大自然给的神奇动人。学完了这篇文章,你有没有想过小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生动的文章?(喜欢蝉、喜欢观察、对事物充满好奇„„)

4.作者能将这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有一双慧眼善于观察,那课文中哪些词语能看出作者在“观察”?

出示: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5.师总结: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是多么的重要啊,因为有了作者的仔细观察,我们今天看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一个惊鸿一瞥的绚丽,一个奇特而美丽的过程。

五、作业设计:

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像小作者,像法布尔一样发现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的奥秘。今天我们的作业就以“观察”为训练点,请看——

出示:

1、制作动物明星卡,进行展示。对你观察的小动物进行细致观察,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描述,配上图片,制成动物明星卡。

2、继续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3、背诵课文4、5自然段。

板书设计:

脱壳前

7.金蝉脱壳

奇特动人

脱壳时

生命赞歌

脱壳后

教学构想:

教学时,采取以“脱壳过程”为一条内在的主线,对文本进行重新的组合。一节课时 间是有限的,而文本的内容又非常地多,所以教学时我集中精力让学生感悟脱壳时的情景。而对前面的1-2两节,只是提取了“肥肥的,……”这一句,让学生感知了脱壳前蝉的样子即可。然后就细致地引领学生感悟脱壳时,让学生清晰地、深入地、形象地、感性地把这复杂的脱壳过程映在自己的脑中。接着又有重点地感知“翅膀的变化”以及整体地感知颜色的变化。最后采取师生合作的形式感知了脱壳后的变成成虫的蝉及壳。

在这个过程中,在这个主线进行的同时,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尽可能引领学生感受“奇特”突出“自然的神奇”。到最后拓展延伸时,我采用了两个反映蝉的奇特的资料,即“寿命长”、“鸣叫奇特”,更突出蝉的奇特,自然界的神奇。

在教学这个过程中,采取的读书方法是:让学生读懂文字――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描写的情境――试着用读表达出这种情境――在表达中更加清晰看到这情境。在让学生读懂文字时,先采取整体的读,用一个又一个有“信息差”的问题,引领他们读,然后进行理性的分析,分析脱壳的顺序。在理性分析的同时,也获得了感性的认识、较为形象脱壳场面。这时学生有了初步的脱壳印象时,就引领他们用读来表达这脑中获得的初步形象。在表达这初步形象的同时,他们又会进一步内化这初步形象,而获得更完整,更形象的、更真实的、更有艺术性的“脱壳情境”。

在近一段时间,专家们告戒我们要“整段整段读,不要搞零碎的分析”,对这一论断,在教学中我们不太好把握,对于高年级段,我们往往需要的是对个别重点词深入地感知,及体会用词,用句的妙处等,这些都离不开具体的语句,都离不开零散的分析。对这个矛盾我仍是百思不得其解。我发现有些老师教学对重点小节的文字只敢整体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读,而不敢走入这节之中,让学生获得更近距离的感知。这样虽然好像是整体性感知,显得很整块,可是我感觉这样的感知太模糊,太遥远了,没血没肉,不够生动与深刻,是绝对不可取的。

篇3:五年语文上第7课《金蝉脱壳》

第7课《金蝉脱壳》

备课人:大庆市拥军第一小学

孟 祥 力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搜索” “抽搐”“颤动”等词语,并能初步学会在表达中应用。

2、背诵课文4、5自然段。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整体把握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金蝉脱壳。在文中,作者感叹道:“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 “这”指的是什么事情?(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神奇有趣,再读课题。

文中还有个感叹句也说金蝉脱壳神奇有趣,你能找出来吗? 出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指名读好两个感叹句。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课文,来细细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二、精读感悟,合作交流

默读课文,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出示句子:

句子一: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

预设:

生:“我发现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这句话写出了金蝉脱壳的样子。

生:我觉得蝉虫脱壳时全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非常漂亮!

师:因为蝉虫脱壳通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所以被称为——“金蝉”,真漂亮!那请你来读一读。

生:我从“金黄色亮光”,“肥肥的”这两个词语体会出蝉不仅漂亮,而且可爱。

师:你来读读蝉的可爱、有趣。

生:我从“紧紧抓住”“停在那里不动了。”可以想象金蝉脱壳时一定很用力,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师:你能加上自己的想象,这是学习语文的很好的方法之一。我们一齐来边读边想像,让金蝉脱壳前的情景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作者是如何观察这一神奇有趣的情景的呢?

(抓住“上下搜索”“轻手轻脚”“躲在”“聚精会神”这些体会作者的善于观察。)

句子二: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

预设:

生:“立刻”写出了蝉露背时很快。“抽搐”“裂开”这些动词把蝉背出壳时情景写得具体。

师:你能用手作蝉虫演示一下吗?

生:“保护甲颜色的变化从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我觉得非常神奇。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体会颜色变化很快、很神奇。(指导朗读)句子三: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

预设: 生:从 “钻“字我感受蝉的灵活、调皮。

生:“像„„一样”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蝉的可爱。生:“透明发亮”“大眼睛”写出了蝉出壳后的透明发亮,更美了。师:我们用声音来表现刚钻出来的蝉的可爱。齐读。

句子四: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而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的自然协调。

预设:

生:作者抓住未出壳的蝉尾“抖动”、“伸着”,已经出壳的上半身“仰”、“扑”,再用脚“抓” “抽”,使我们感受其动作配合的自然协调,真的是神奇动人。

师: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将这一过程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分不开的,我们一齐来读读这段话。

师:我们加上自己的动作,细细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这真是奇特动人的情景呀!

句子五:第五自然段 预设:

生:刚出壳的蝉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奇迹”表现在翅膀、身上、触角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生:蝉儿就像一位魔术师。蝉的变化是“很快”发生的。师:我们一起读,感受蝉“奇迹般的变化”,领悟神奇动人。

三、导读感悟,总结升华

师引读学习第七自然段: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它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而留在一旁的蝉壳——。

蝉完成了脱壳的过程,整个过程是神奇有趣、奇特动人的。金蝉脱壳的神奇和动人表现在: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板书)学习了金蝉蜕壳的前后过程,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

我觉得蝉脱壳的整个过程是如此艰辛。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蝉创造奇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生命的超越。这个奇特而美丽的过程,是作者仔细观察后呈现给读者的。我们要善于观察,才能发现有趣的事,才能揭开更多的大自然的奥秘。

师:是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观察对于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让我们对我们感兴趣的事物“观察、观察、再观察”,自然会有我们重大的发现。

四、回顾写法,迁移运用

金蝉脱壳前的情景能在我们的脑子里“活”起来,为什么呢?

生: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生:作者还把金蝉脱壳的过程写得具体、生动。

生:作者恰当准确使用词语,这样金蝉脱壳的过程如同一幅画浮现在我们脑海中。

生:作者使用比喻等修辞方法,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

生:作者记叙脉络清晰,内容浑然一体,金蝉脱壳前的情景能在我们的脑子里“活”起来。

师:好,我们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也要来完成一篇观察日记,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要求:观察一种动物的外行、特点,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7.金蝉脱壳

脱壳前

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脱壳时 背—→头—→脚—→尾

篇4:习作7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参加体验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参加体验活动的兴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活动一:主题阅读

阅读教师编写的描写体验活动的习作,完成阅读任务,为自己习作积累篇章和语言方面的范式。

编写主题阅读材料,提出阅读要求:想想体验活动的经过,画出体验活动中描写感受的语句。

内容一:《“护蛋”》《体验黑暗》《尝试》《今天我买菜》《我做讲解员》《我当小老师》

内容二:搜集和摘抄形容心理(担心、紧张、兴奋、遗憾)的好词好句

活动二:实践准备

1.学生分好小组

2.全班组织体验活动: 包饺子

3.本教案所组织的活动: 活动名称:包饺子

活动概述:大家分组一起包饺子(不会的学生边学边包),品尝饺子。4.活动过程:

(1)包饺子

(2)吃饺子 巩固练习

小组内进行比赛,看谁包的饺子又多又漂亮。拓展延伸

回家把今天的包饺子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在参与体验活动的基础上,回味自己在活动过程中行为和心理的发展变化,把过程写具体,把感受写深刻。

【学习重点】把体验活动的过程写具体。【学习难点】把体验活动中的感受写深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活动三:宣布活动谈感受

通过回忆的方式交流宣布活动时的感受。

1.师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阅读了一组有关体验活动的文章,也为今天的体验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行包饺子的体验活动(贴上课题)

2.引导学生回忆:当老师宣布这个活动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活动四:回顾体验作采访

口头表述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并试着把自己的感受加进去。

1.口述活动的过程(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活动的过程,可以把感受加进去)

2.采访当时人物的内心感受。

(主要抓住包饺子前的期盼;包饺子时的担心、得意、骄傲;品尝饺子的感受)

活动五:例文赏析明要求

1.出示教师下水文片段:

2.学生自读,找出这个片段的优点。

3.交流,明确习作的具体要求(板书:过程清晰,描写具体,感受深刻)巩固练习

习作: 难忘包饺子

拓展延伸(可能出现的感受:有趣、新奇、困难、简单„„)

做一做,写一写:

篇5:7雷电颂导学案

教学设计:叶红红 教学时间: 班级: 姓名:

教师寄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2.习文中运用修辞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3.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4.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重难点

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的丰富想象,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培养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伫立()睥睨()咆哮()波澜()污秽()犀利()劈开()稽首()驰骋()虐待()

2、解释下列词语。

睥睨:

污秽:

犀利:

播弄:

虐待:

雷霆:

踌躇:

鞭挞:

祈祷:

忏悔:

罪孽:

拖泥带水

二、自主探究

1、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跟以往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2、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通过对屈原内心情感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2、在朗读中不难发现作者将很多事物赋予了其它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别的含义?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四、拓展延伸

这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内心独白。爱国诗人屈原在召唤风、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请你回想你所积累的诗文,写出一句与“风”或“雷”或“电”有关的语句,并分析其中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六、达标测试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读音

脚镣()睥睨()咆哮()波澜()鞺鞳()污秽()眩目()稽首()伫立()木梗()驰骋()虐待()雷霆()迸射()徘徊()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2)电!你这宇宙最犀利的剑呀!()

(3)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4)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3、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在哲学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B、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C、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使您蓬荜生辉。....D、这次考试,班上同学们的成绩参差不齐,差别不大。....

4、.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修改:删去“问题”。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修改:删去“通过”。

C.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修改:将“获得”改为“包揽”

D.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修改:在“是”字后面加上“能”。

5、填空。

①《雷电颂》的作者是____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____剧,创作于_________年。②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风!你咆哮吧!……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1、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2、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请你说说风、雷、电象征什么?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什么?

3、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篇6:7、2弹力导学案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自主预习】

1.自学课本P6页“弹力”部分的内容,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后小组交流答案。

(1)什么叫弹性?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弹性?(2)什么叫做塑性?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塑性?(3)什么叫做弹力?弹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5)一根弹簧能无限制拉伸吗?

2.自学课本P6页弹簧测力计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测力计?

(2)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 ?观察其结构,并尝试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动弹簧测力计,你能说出它的测力原理吗?

(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自学课本第7页并做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合作探究】

任务1:弹性、塑性、弹力

1、像直尺、橡皮筋、弹簧等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恢复原来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_________。像橡皮泥一样,一旦受力变形后,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_____。

2、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__________形变。弹力发生在具有弹性的物体上,具有塑性的物体(选“能”或“不能”)产生弹力。

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B.一个物体的弹力越大,它的弹性形变越大C.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就其力的性质而言都是弹力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弹力

4、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D.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任务2:弹簧测力计

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越来越费力,是因为()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因为人是受力的物体,所以感到费力 C.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费力D.弹簧的伸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 2.测一个约6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A.量程10N,分度值0.2N B.量程5N,分度值0.1N C.量程30N,分度值3N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3.在一定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______。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5.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

A这样制作容易 B为了便于读数C为了提高精确度 D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当堂达标】

1.橡皮泥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______,当物体产生弹力时物体将 发生__________形变。2.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A.绳子对重物的拉力 B.万有引力 C.人对墙的推力 D.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3.几个同学用同一根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A.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B.手臂长的人所用拉力大C.体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4.若先在地球上后在月球上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个物体,则会发现()A.天平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B.天平示数变小,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C.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5.有一个弹簧测力计,秤钩上不施加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N的位置,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为_______

6.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得弹簧原长为2cm,当受到5N的力后,弹簧伸长0.5cm,当受力后长度为3cm时,所受外力大小为(在弹簧限度内)_______

7、如图1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分度值为,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N。

8、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把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A.试试弹簧的弹性B.可避免弹簧被卡壳

C.是无意识的随便拉拉D.看看能测多大的拉力,以便确定量程

图1

篇7:7傅雷家书导学案2

姓名:

导学目标 :

1.积累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能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2.会说出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3.会用正确的格式书写书信。

导学重点:

会说出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一.自主学习

导入语:傅雷是伟大的,傅聪是幸运的。天底下的父亲用他们的深沉之爱,为我们搭建起成长之桥,使我们的人生之路越来越广,让

我们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表达吧!请让我们一起走进《傅雷家书两

则》

1、作者介绍

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傅聪——早于六十年代已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2、熟悉一遍课文,边读边划出课文中的词语。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庸 碌()谀词()扶掖()枘凿()

()相契()廓然无累()灰烬()涕泗横流()羲皇上人()

(2)把你认为难记的难写的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写。

3、记住下列词语的含义。

扶掖:搀扶;扶助。枘凿:比喻不调协,格格不入。

廓然无累:指心胸开阔,没有牵挂。

重蹈覆辙: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自知之明: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4、再读两遍课文思考:

(1)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傅雷为什么要回信给儿子?

第一则:

第二则:

(2)遇到挫折、消沉时要坚强,为什么成功了还要坚强?

(3)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4)傅雷在儿子成功时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赞赏,请找出具体的语句,并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更高的要求。

(5)体会傅雷由儿子的成功演奏表现想到克利斯朵夫,进而想到了

新中国“复旦”的黎明时期,更想到了滔滔不绝的中华文明,这些想

像表现了什么内容?

5.再次浏览一遍课文勾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可以是有哲理的、有修

辞的、你懂的。。)

6.老师这里有几句请你赏析一下。

(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3)课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对这一句话应

该如何理解?

7.回忆课文想想下面的问题。

(1)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2)、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

(3)“坚强”一词在词典里的含义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

文章却赋予它更多的意义。你认为该词如何理解?

8.由语文组长安排再次朗诵一遍课文。

二、问题交流

1、你完成了以上自主学习的任务了吗?请科代表检查一下吧!

2、小组内相互订正一下导学案,争取最优答案哟!(如果有问题,请代表上黑板写下来吧!)

3、准备工作做好了,向组长要展示任务吧!(领到的任务一定要有

责任心哟!机会稍纵即逝啊!)

4、小组长发挥组员的潜能,还有什么特别的展示吗?(你能在文

中找一段来试着演讲吗?)快快准备好!

三、展示提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勇士们为荣誉而战吧!(相信我们小组的力量,相信我们组员的能力。发言时一定要声音清晰洪亮,语言流畅;一定

要恰当使用过渡语言;对别人的指正和评价做到中肯、委婉)

四、巩固达标

1.完成课后作业。2.练习册,课时作业。

3.练笔:给父母写一封信,汇报你的学习生活以及对他们的问候与关

篇8:7彩色的翅膀导学案

主备教师:白银霞

复备教师:

一、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一位扎根海岛的战士,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捕捉小昆虫,并将它们带上海岛来,给他们种植的蔬菜瓜果传授花粉的事。文章透露出来的是感动,战士带着昆虫归队,大家对那个来之不易的瓜的爱,扩大开来,是对海岛对祖国的爱,那样的爱由那彩色的翅膀舞动着,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浓浓的爱。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课标要求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深深地体会到了老一辈的爱国热情,因此对海岛战士热爱祖国的深情较容易理解。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抓住关键词句,说说自己的体会。学习方式

查阅资料,读中感悟 评价方式

审核人:冯江丽

习题检(测预习达标和当堂检测)、口头交流(“尝瓜”切入)、小组汇报(“尝瓜”切入)、书面练笔

(十一)教学准备

课前阅读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预习导学

1.了解作家,作品简介

2、课文为什么用“彩色的翅膀”做题目?

3、速读课文。

4、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习达标:

1.自由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把课文读流利、读通顺。1读读记记下列词语。○碧空如洗 波涛起伏 有说有笑 惹人喜爱 笑呵呵 笑嘻嘻 细细地端详 轻轻地闻 慢慢地咬

2我能运用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自主理解的词语有: ○

2、通读了课文,我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读了课文,我还有以下几点疑问:

二、课堂学习

(一)导入新课: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

2.领会关键词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从战士们的言谈、行动中了解海岛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边防战士艰苦的生活条件,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热爱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2.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自读课文,体会情感 建构“海岛”意象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建构“宝石岛”的意象。课文中的“宝石岛”是一个怎样的海岛?把相关的语句划下来。

2、指名汇报读后收获。

()

(五)、“尝瓜”切入,引发思考

1、找到课文第9自然段描写“尝瓜会”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思考,如果通讯站站长问大家:在我们的宝石岛上,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大西瓜,今天,我们应该把第一块西瓜送给谁尝呢?为什么?

2、请同学再仔细地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尝瓜的情景。

3、作者为什么把战士们吃瓜的情景写得那么详细?

4、现在,谁来告诉大家,读了这段话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么样的情景? 1)我看到了战士用两个手指捏着西瓜往嘴里送,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你们平时吃西瓜会用这样的姿势吗?你对战士的举动奇怪吗?()

2)我看到了战士在高兴地看着西瓜。

●战士们拿到瓜不是往嘴里送,他们先要看看,是不认识吗?()

3)我看到了战士把瓜放在鼻子下开心地闻着。

●那份瓜香就随着呼吸进入到了战士的体内,多么激动啊!()

4)我看到了战士一边咬,一边在啧啧称赞。●想想这“吃”与“咬”会有什么不同呢?()

5)我还感受到战士是一边吃,一边在品味。●他们还一边在啧啧称赞呢。会说些什么呢?()

(六)、合作探究 细读“瓜史”,亲历艰辛

1.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描写大西瓜来历的不内容?用学习符号作标记

()

2.哪些句子描写西瓜成熟的不容易?透过不容易你还读出什么?

品读句子一:

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是水浇得不够?是施肥不足?还是土壤不行?

(1)这是什么句?

(2)从连续问句中,你还读出什么?

(3)结合理解句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

品读句子二:

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后来一检查,只有种在大石头后边的一棵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

(1)自读句子,发现小瓜什么变化?

(2)“残存”是什么意思?它还可以替换哪些词?

(3)根据“残存”这个词,请想象一下,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感受到海岛战士们怎么样的心情?

(七)、再读“海岛”,结识战士“小高”

1)小高在码头上有说有笑,这时候不吭声了,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楞。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一边是一个大提包,一边是一只纸箱子,同学们,这两样东西,你能够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吗?

()

2)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他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你怎么理解小高的话?

()

(八)、感悟深情 认识升华

1、这是一个怎样的海岛,海岛上有一群怎样的战士。

2、战士们为什么要到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岛上生活呢?战士们守着这样一个环境恶劣的小岛,有什么意义吗?„„

3、让我们再来关注这样两个问题:

第一:这个小岛,可能位于祖国的那些方位?

第二:如果这个小岛上没有战士驻守,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4、尝瓜会与彩色的翅膀有什么关系?你怎么理解彩色的翅膀?

(九)、总结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在边防战士的努力下,我们的海岛越来越美丽、富饶!

(十)、当堂检测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气氛(fēn fèn)拖蔓(wàn màn)结瓜(jiē jié)扇动(shān sh....àn)

2、我会填

笑()()碧空()()水()石()矮()()波涛()()安()乐()

3、《彩色的翅膀》一文中,”尝瓜会”写得真实细腻,令人难忘。你是否参加过学校或家庭中的”赛诗”“赛歌”“赛棋”“赛算”等各种活动?请选择一个片断,把它写下来。

(十一)布置作业

1、摘录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2、给宝石岛的战士写一封信,可以刊登在黑板报上,也可以投稿给编辑部,有条件的把信发布在网站上。板书设计

彩色的翅膀

边防战士爱海岛、爱祖国

上一篇:高二主题班会通讯稿下一篇:军地情婚礼详细流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