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骆驼王子》有感

2024-04-09

读《骆驼王子》有感(精选6篇)

篇1:读《骆驼王子》有感

一本本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深深地打动我,而蕴藏在其中的深刻道理也让我有所感悟。

《骆驼王子》这本书讲的是在五匹骆驼中,年纪最小的骆驼王子是众成年骆驼珍爱的宝贝。以前,在动物大迁移中,野骆驼以不惜牺牲生命来保护下一代,使这个族群有了生命力,终于使它们到达了目的地。但是,由于长辈们的过度关爱,使骆驼王子的独立心完全消失了,使它成为了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以至于两匹公骆驼被雪豹猎杀,家族四分五裂。到最后,骆驼王子在残酷的丛林生活下,选择了跟随作者当一匹家骆驼。这个故事的结局是遗憾的,但是事情的起因还是长辈们的溺爱。这个爱的出发点是好的,每个大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但是,在适当的时候,大人们也应该适时地放手,不用事事都安排好、照料好,这样只会让孩子对大人的依赖性更强。我曾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幕:一个人,他的学习非常好,甚至被人称为神童,可是,他连洗脸、打饭这样的小事都不会做,都是由妈妈代劳,这样一个在生活上是废物的人,能力再怎么强也没有用。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就是因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在大迁移中,野骆驼才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成功迁移的物种之一。

所以,有时候,在人们眼里的好事可能是坏事,人们眼里的坏事也可能是好事。我们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利弊就去批判是与非。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

篇2:读《骆驼王子》有感

我觉得那是匹成年骆驼有很大的错误,假如他们放手让骆驼王子独闯世界,就不会沦落在这个地步了,我觉得那四匹成年骆驼应该从小教骆驼王子识别食物是不会被有毒的树叶给毒死,教骆驼王子勇敢和胆量,才能使他成为一只真正的骆驼王子,才不会有生命危险。

读完后,我感慨万千,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我们一天天长大,应该学会不依靠父母,要自己亲身去体验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就像书中的骆驼王子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因为将来成不了大气,必须学会自立,如果不能自立,那么你就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如果可以自立,长大后才能有自己的团队,有自己的公司,别人才会敬佩你。

篇3:读《骆驼王子》有感

堕落前, 祥子是有所追求的。祥子来自乡村, 地主阶级的压迫和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 他怀揣着理想来到城市。在城市里, 他一无所有, 但他有理想, 有健壮的身体, 他想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 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和汗水, 在城市中打出自己的天地, 求得安身之所。开始, 他便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近期目标———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他不吃烟, 不喝酒, 不赌钱, 没有任何嗜好, 没有家庭的累赘, 只要他自己肯咬牙, 事儿就没有个不成。他对自己起下了誓, 一年半的工夫, 他———祥子———非打成自己的车不可!是现打的, 不要旧车见过新的”。

祥子纯朴, 善良, 为人正直, 具有奋斗的性格和美好的精神世界, 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许多优良的品质。他热爱劳动, 坚信自食其力的信条, 是农村破产后跑到城里来谋生的农民, “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

然而处在底层的劳动者祥子也不乏反抗精神和对独立自主的追求。比如他在杨宅的发怒辞职, 对车厂主人刘四的报复心理, 都可以说明这一点。他一贯要强和自立, 也正是他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表现, 他不愿听高妈的话放高利贷, 不想贪图刘四的60辆车, 不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 都说明他具有一种要求独立自主的思想。

堕落后, 祥子终于成了一个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的人, 他学会了所有的恶习, 学会了和巡警找别扭, 学会了保养自己, 成了一个混日子的车夫。作者写道:“对于车他不再爱惜了。”这表现出祥子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有时他也想过应该好好地生活, 可是一想起自己的经历就没了信心。要强又怎样呢, 自己过去不也要强过吗, 到头来还不是和其他人一样, 还不如趁早快乐一天是一天。祥子的心理深深地烙上了那个社会印迹, 后来几乎变成了一个只为捡一些白薯皮和须子吃的“狗”。

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 他坚持理想, 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 并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 想通过自己的万般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 最后却以失败而告终。祥子的人生存在着有价值的东西, 但却被当时的社会环境所毁灭掉, 所要求的得不到, 不想要的被强加, 祥子的人生被牢牢地罩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祥子的悲剧主要表现在事业上的买车和生活上的婚姻问题, 第一次买车, 祥子整整存了3年, 平时还省吃俭用, 从茶饭里省, 好不容易凑够了钱买车, 但却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钱还没攒够, 就被孙侦探敲诈光了;第三次祥子用和虎妞结婚的钱买了车, 但是因为虎妞平时贪吃不运动, 生孩子时难产死了, 祥子又把车卖了, 安葬了虎妞。在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统治压迫下, 祥子最终没能实现自己事业上的理想。祥子的婚姻也是一个悲剧体现。车厂主的女儿虎妞诱骗祥子, 祥子迫不得已妥协了, 由于他们的阶级地位不同, 他们的生活理想也毫无共同之处, 存在着尖锐的冲突。他们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强扭的瓜”, 是一个资产者的丑女引诱和腐蚀无产者强男的悲剧。虎妞的介入在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过程中无疑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不难发现, 个人奋斗的道路是造成祥子悲剧的内在思想根源, 祥子的悲剧正是对个人奋斗道路的彻底否定。个人的奋斗没有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 作为一个靠出卖体力的个体劳动者, 他尚未觉醒, 结局只能是失败。虽然祥子有着改变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 但他却没有看清当时的社会本质, 更不懂得走什么样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获得翻身解放。他认为:“有他的身体与力气做基础, 只要自己省吃俭用, 只要他自己肯咬牙, 事儿就没有个不成。”这种思想认识在当时的个体劳动者中间是很有代表性的。然而, 在那万恶的旧社会里, 个人奋斗永远不是劳动人民摆脱穷困的求生之路。所以, 祥子的理想和现实发生了无法调和的尖锐矛盾。他所面对的不是某个人, 而是罪恶的社会编织的一张无形的大网。社会黑暗, 祥子自身也存在着某些狭隘性, 如果祥子对现实有一定的判断力, 在诱惑面前多一点自制力, 心理方面更多一些承受力, 如果祥子是一个思想成熟、性格健全、心理坚强的人, 致使祥子悲剧发生的这一系列遭遇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虽然社会现实是黑暗的, 但我们不能忽视个体主观上的差异, 因此祥子悲剧发生的直接诱因也可以看作是他自身的性格弱点造成的。

虎妞的出现也是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在祥子与虎妞的不合理婚姻中, 祥子从虎妞那也得到过关心———一种虎妞式的、近乎粗野的“疼爱”;而更多的是她那种畸形的、祥子无法接受的性的纠缠与索取, 这完全是虎妞对祥子心灵与肉体两方面的摧残。不合理的社会和剥削家庭造成了虎妞的病态, 而她介入祥子的生活, 又造成了祥子身心崩溃的悲惨结局。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 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小说着力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和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的描写。“他没了心, 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 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祥子的形象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是从“体面的, 要强的, 好梦的, 利己的, 个人的, 健壮的, 伟大的”论为“堕落的, 自私的, 不行的社会病态里的产儿, 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的过程。这个过程以血泪控诉旧社会对劳动者的无情压榨和摧残。祥子的悲剧命运具有不可估量的警世力量。

参考文献

[1]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语丝》周刊, 1925.2.23, (15) .

篇4:读《骆驼祥子》有感

这部小说是以20世纪20年代末期北京市民的生活为背景,通过一个洋车夫的苦难史,描绘了旧社会如何把一个正直、要强、好体面,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毁灭的过程。骆驼祥子善良、淳朴,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积极、坚韧的精神。好胜要强的祥子指望做一个“自由的洋车夫”,他有理想的职业——拉车,他有追求的目标——买车。经过3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但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骗去了他所有的积蓄,虎妞对他那种推不开的“爱情”又给他带来身心的磨难。他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小福子对祥子产生感情,可是穷困却令他们不能结合。当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祥子来找小福子时,小福子已自杀,这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生活的企盼和信心,从上进好强沦为自甘堕落。从此,祥子憎恨任何人。他染上了恶习,拉车也不勤快了,最后干脆不拉车。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别人。至此,祥子彻底堕落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读完这部作品,我仿佛看到了天桥、鼓楼、白塔,四牌楼、街道、小巷、车厂、大杂院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就是几十年前的老北京,没有丝毫田园诗一般的闲适愉悦,祥子的那双大脚马不停蹄地跑过大街,穿过小巷,烈日下、风雪中,处处有他艰难的身影。兵匪的鞭子、杨先生的盘剥、刘四爷的臭骂、孙侦探的明抢、洋大夫的冷漠……这是一座千真万确的地狱!最后虎妞惨死了,小福子上吊了,马老头倒毙街头,祥子也终于穷困潦倒,逐渐消失在一座城门洞里……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层劳动大众的生活。祥子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老舍先生塑造的众多人物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虎妞了。在当时,这样的女子一定十分少有。她是“母夜叉”,谁得罪了她,她就会骂街。她横冲直撞的性格,和祥子说话时半笑半怒的口气,是如此生动,还有些稚气未脱。但一想到她运筹帷幄的骗局、天衣无缝的假戏、和老爷子顶嘴的刁蛮泼辣……又觉得她十分老练世故。

这部作品还有一个特点深深吸引着我,那就是强烈的乡土气息。作品字里行间无不散发出“泥土”的芬芳。它用极朴实的语言、极普通人物、极平凡事件描绘了在我国辽阔土地上出现的深刻变化,反映了我国广袤土地上劳动生息的农民生活,展示出一幅旧中国的真实图景。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篇5:读《骆驼王子》有感

《骆驼王子》讲述的是骆驼王子小时候在大骆驼们过度的宠爱、呵护、哺养之下慢慢长大。但是当伙伴们遭遇危险时,它就躲到一旁冷眼旁观;当弱者遇见到困难时,它却是表现出冷漠和拒绝;当遇到比它还小的骆驼时,它却霸占温暖的地方,以大欺小,让小骆驼在外面受苦。骆驼王子变成了胆小王子,变成了冷漠王子,变成了欺人太甚的王子,它从一只稀有高贵的骆驼王子沦落成一只任人指使、出卖苦力的家骆驼。

看完这本书,我心想:我们也是从小在爸爸妈妈的宠爱之下长大的,如果我们不磨炼自己的本领,老是依赖父母,或许,骆驼王子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不断努力,学会关爱他人,学会担当责任,学会自强自立,学会奋勇争先,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文章先将《骆驼王子》的故事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并结合实际,谈了感想,表明此篇文章的现实意义。

篇6:读《骆驼王子》有感

本书主要讲了作者和他的向导救了一家骆驼,一共有五只骆驼,作者分别给它们取了名字,最小的那只叫骆驼王子,因为另外四只大骆驼把它当做王子一样宠爱。由于骆驼王子太依赖大骆驼了,最后导致这个家支离破碎了,骆驼王子也由野生骆驼沦为了帮作者驮货的普通骆驼。

读完这本书,我掩卷沉思。为什么这个家会支离破碎?为什么一只珍贵的野生骆驼――骆驼王子会变成一只普普通通的帮人驮货的骆驼呢?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还得归结到两个词语上来――那就是过分依赖和过度溺爱。

骆驼王子并不是一直很依赖那四只大骆驼的,在它刚刚成年时,也曾经叛逆过,试图挣脱过。但大骆驼像锁一样把骆驼王子的心灵锁住,让它失去了成长的机会,成为了一只心灵永远长不大的骆驼。

由此,我们得到了答案,过度的依赖和过分的溺爱是骆驼王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相信同学们读完这本书,都会想到骆驼王子这样的下场十分不应该。而又有几人能联想到我们自身呢?现在的我们在家是不是一个个都像小皇帝或者小公主呢?我们很少有机会能够自己去做事情,无论什么事情总是让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代劳,这样无形中就失去了在实践中学习的机会。现在有一些小学生自己都不会倒水,那以后岂不就会落得骆驼王子的下场吗?我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这样才不会落到骆驼王子的下场。如果家长在我们做事做到一半时要求我们停下他们来做,那我们要学会说不。不然以后你无论干什么事,总是怀有侥幸心理,依赖心理,希望别人来帮我们做。那你就会失去许多成长的机会,永远不会长大。

上一篇: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下一篇:文秘怎样接待外宾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