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则

2024-04-10

通则(精选6篇)

篇1:通则

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类别 E组 名称 EXW工厂交货 FCA货交承运人 交货地点 卖方工厂 货交承运人(买方指定)指定装运港船边 指定装运港船上 装运港船上 装运港船上 货交第一承运人 货交第一承运人 指定目的地(不卸货)运输合同 买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保险合同 买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卖方 买方 卖方 卖方 风险转移 交货时 交货时 交货时 装运港船舷 装运港船舷 装运港船舷 交货时 交货时 交货时 出口结关 进口结关 买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卖方 运输方式 各种运输 各种运输 海运、内河 海运、内河 海运、内河 海运、内河 各种运输 各种运输 各种运输 各组特点 F组 FAS船边交货 FOB船上交货 CFR成本加运费 CIF成本保险费运费 C组 CPT运费付至 CIP运输保险费付至 DDP完税后交货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类别 名称 EXW工厂交货 FCA货交承运人 FAS船边交货 FOB船上交货 CFR成本加运费 CIF成本保险费运费 CPT运费付至 CIP运输保险费付至 DDP完税后交货 交货地点 卖方工厂 货交承运人(买方指定)装运港船边(买方指定)装运港船上(买方指定)装运港船上(卖方指定)装运港船上(卖方指定)运输合同 买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卖方 卖方 保险合同 买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卖方 买方 卖方 买方 风险转移 交货时 交货时 交货时 装运港装上船 装运港装上船 装运港装上船 交货时 交货时 交货时 出口结关 进口结关 买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卖方 运输方式 各种运输 各种运输 海运、内河 海运、内河 海运、内河 海运、内河 各种运输 各种运输 各种运输 各组特点 责任最小 象征性交货、投保属代办性质 投保属代办性质 责任最大 货交第一承运人(卖方指定)卖方 货交第一承运人(卖方指定)卖方 指定目的地(不卸货)卖方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

9月27日,国际商会在巴黎召开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全球发布会,正式推出其于近期刚刚完成修订的Incoterms 2010。这标志着被经贸界使用了近十年的Incoterms即将被新版本所取代。新版本将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

Incoterms 2010 与Incoterms 2000的关系:

虽然Incoterms 2010 将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但是Incoterms2010实施之后并非Incoterms 2000就自动作废。因为国际贸易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对国际贸易当事人不产生必然的强制性约束力。国际贸易惯例在适用的时间效力上并不存在“新法取代旧法”的说法,即2010实施之后并非2000就自动废止,当事人在订立贸易合同时仍然可以选择适用Incoterms 2000甚至Incoterms 1990。

Incoterms 2010 与Incoterms 2000的主要区别:

1、加入两个新的贸易术语DAT和DAP,取消了4个:DAF、DES、DEQ和DDU;

2、贸易术语的数量由原来的13种变为11种;

3、加入了术语的使用范围,强调也适用于国内贸易;

4、加入电子交易的内容;

5、保险的险别引入了ICC2009版本;

6、加入与反恐有关系的内容;

7、加入终端处理费用的归属,以保证不出现真空;

8、加入连环贸易(或称销售)条款,对2000通则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

9、术语分类调整:由原来的EFCD 四组分为适用于两类: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和水运;

10、E组、F组、C组的贸易术语基本没有变化。

篇2:通则

本标准规定了清真食品认证通则的术语与定义、总则、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资质要求、清真食品原材料的要求、清真食品加工规范要求及清真食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存储。本标准适用于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是规范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资格、生产准备、操作、包装、运输、存储、销售的认证通则,是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使用“清真(HALAL)食品”标识名称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也适用于清真食品安全管理监督。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7237 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穆斯林,阿拉伯语音译,指信仰伊斯兰教的人。

3.2 穆斯林饮食规约,在清真(HALAL)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世界穆斯林所通用饮食规约。

3.3清真(HALAL)伊斯兰教指称的“合法性”行为。

3.4清真食品,伊斯兰教法许可的食品。

3.5穆斯林禁忌成分,穆斯林饮食规约所禁忌的物品及其衍生物。4 总则

4.1 本标准旨在严格保证清真食品的纯洁性,保障清真食品的质量安全。

4.2 本标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清真食品管理法律法规。本标准认证的清真食品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清真食品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出入境管理标准和出口国的相关标准。

4.3 本标准促进与世界穆斯林国家和地区的认证相关标准对接、互认。1

4.4 本标准是清真食品的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清真安全保障的技术规范,是采取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技术规范,是确保清真产品独特文化、品质和安全性的技术规范。

5、申请认证的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资质要求

5.1 申请认证的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取得当地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和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相关证书。

5.2 国外申请清真食品认证的企业,应当提交所在国权威机构HALAL认证文件,以资审查、协商、认可。

5.3 企业的名称、商标不得有穆斯林禁忌的内容。

5.4 企业负责人或主要管理人员中应有穆斯林。

5.5 采购、保管和主要制作人员应是穆斯林。

5.6 肉类生产加工企业的屠宰主刀人员应是阿訇、满拉或经过专业培训的穆斯林。

5.7 企业员工应有一定数量的穆斯林,生产清真食品的企业应当符合清真食品管理规定的要求。

5.8 企业员工应经过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知识培训后上岗。

5.9 企业应符合GB14881规定,并具有清真食品生产的环境、技术、设备、管理制度、人文等方面的条件。

5.10 企业产品应经清真食品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

5.11 企业应有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有完备的生产销售记录档案。清真食品禁忌的原料

6.1 清真食品的原料不得含有穆斯林禁忌的成分(包括原料和衍生物):

6.1.1 以动物为原料的食品:

a)猪类;

b)狗、蛇、鼠、猫和猴类;

c)带有利爪和尖牙的食肉类动物,如狮、虎、熊及类似动物;

d)带利爪的掠食类鸟类,如鹰、秃鹫及类似鸟类:

e)害虫类如蜈蚣、蝎子及类似动物;

f)伊斯兰教禁止杀害的动物,如蚂蚁、蜜蜂和啄木鸟;

g)一般令人讨厌的动物,如虱子、苍蝇等类似动物;

h)青蛙、鳄鱼等两栖动物;

i)骡、驴类;

j)未按照伊斯兰教法宰杀的任何动物;

k)除肉类和肝脏等器官自带之外的血液及其任何衍生物;

l)任何转基因动物及制品;

m)其他禁忌动物及衍生物;

n)将上述动物身体上任何成分加入食品的;

O)法律禁止食用的,如法律保护的动物以及侵占、偷盗的。

6.1.2 以植物为原料的食品:使人兴奋并对人有毒害的植物(毒素和有害物经过处理被排除的不在限制之内)。

6.1.3 饮料:

a)含有酒精和以酒命名的饮料;

b)令人兴奋并对人有害的饮料。

7清真食品加工规范要求

7.1 产品

7.1.1 产品及其名称、形状、图案不得带有穆斯林禁忌的内容。

7.1.2 所生产经营的食品不得标识为宗教祭祀食品。

7.2 清真食品的生产

7.2.1 农产品加工业养殖基地:

a)不得饲养猪类;

b)养殖所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不得含有穆斯林禁忌的成分,如果不能保证,屠宰前应当经过净化饲养。

7.2.2 屠宰:

a)屠宰技术条件应当符合GB/T17237及相关标准和有关规定;

b)屠宰人员应当是阿訇、满拉或经过专业培训的穆斯林;

c)被屠宰的动物应当是穆斯林认为合法的动物;

d)动物应当是活体或屠宰前认定是活体的,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要求;

e)屠宰的环境应当清洁;

f)屠宰时被宰动物应当喉部朝向麦加方向;

g)屠宰刀具应当是锋利的,不得使用钝器、枪械;

h)屠宰的下刀处应当在被宰动物的颈部喉头,应当按照穆斯林屠宰的规范程序进行:

1)下刀前应当按照相关程序诵念;2)应当用刀切断被宰动物的气管、食管、主动脉及颈部的纹理;3)最佳的宰牲为一刀完成,如不能完成需补刀,但抽刀时不可用力;

i)在屠宰过程中,不得有不人道的行为:1)让动物感到恐惧;2)在活体上采割和剥皮;3)在血沥尽前采割、剥皮、开膛。

7.3 清真食品加工

7.3.1 加工场所应当符合穆斯林所要求的清洁环境。清真食品的生产线、检疫设备等,包括其原料和制作工艺应当符合穆斯林的规范,并保证专用。非清真食品加工企业经当地清真食品管理部门批准转为清真食品加工企业,其生产过非清真食品的设备和器具,应当在生产清真食品前严格按照穆斯林的清洁规范和程序清洗,不能清洗的设备用具不得用于清真食品生产。

7.3.2 加工场所应当在显著位置悬挂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清真食品认证标识。

7.3.3 加工场所不得有穆斯林任何禁忌物品。

7.3.4 加工场所的工作人员不得有穆斯林禁忌的任何行为。

7.3.5 应当使用经过清真食品认证的主料进行加工,所使用辅料不得对清真食品安全存在影响和潜在危害。

7.3.6 生产、清洗、消毒过程应当符合穆斯林的规范,并不得使用禁忌的消毒剂。

7.3.7 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应符合GB2760的规定。并不得含有穆斯林禁忌成分。清真食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存储要求

8.1 计量设备、包括其原料和制作工艺应符合穆斯林的规范,并保证专用。

8.2 包装物的原材料应符合穆斯林规约。

8.3 包装物的文字、形状和图案不得有违反穆斯林规约或伤害穆斯林感情的任何内容;也不得使用伊斯兰教经文和用语等内容。

8.4 包装物应在显著位置印制清真标识和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编号、清真食品国际认证标识和编号,并应当符合GB7718规定。

8.5 清真食品运输、存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8.5.1 运输与存储的设备、设施和器具等应专用;

篇3:《商事通则》若干问题分析

从我国商事立法的实践来看, 我国的商事立法既没有采用独立《商法典》的形式编纂, 也没有采用并入《民法典》的民商合一模式编纂, 而是在“成熟一个, 制定一个”的惯常心理支配下所创设的相对分散的单行商事法律所汇集成的法律群, 这种“单行法”的立法模式因缺乏“共性”而呈现出无序发展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存在着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 在民事立法和商事单行立法之间出现了空白地带。

而采用《商事通则》模式则能使这些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制定一部具有提纲挈领性的《商事通则》, 专门规定那些在商事法律群中具有总括适用性的条款, 以弥补人们的认识能力以及立法技术的局限性, 是实现商法现代性、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更能够克服商事法律群的瞬变性带来的弊端, 使商事法律群从体系上处于稳定的状态。只有在构建合理的商事法律体系结构的前提下, 相关具体问题的研究才能有序化展开, 现有商事立法“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才能被彻底解决, 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这必将使商事法律的理论和实践走上稳健发展的道路, 商事法律的作用也能更大的发挥。

二、商事通则的立法体系

制定商事通则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确定商事通则的立法体系。然而由于商事通则只是对各商事关系的整合协调, 不像商法典那样企求规范全面, 并且各国商法典中并没有像民法典那样涌现出经典完美的立法例, 而且各国商法典的立法体系也有很大差异, 没有一个公认的体系与范围, 因此我国在制定商事通则时并没有先例和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

商事通则的立法体系要根据其要解决的问题来确定:

首先, 商事通则应该致力于协调民商法的关系, 规范民法所不能或不便调整的商事关系, 确立商事通行规则。

其次,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纲领性的商事立法, 各单行法立法杂乱、重复矛盾很多, 在理论上也没有形成完整的商事法律理论体系, 再加上民商合一观念的影响, 商法体系化远远没有其他法律完善, 各单行法缺乏统一的商法原则和商事一般规则的指导可能导致各单行法之间的规则、价值、理念冲突。所以, 商事通则应致力于协调商事单行法, 确定商事一般规则。

总之, 商事通则旨在规定私法的一般规定无法包容的规则, 规定商法中一般性和单行法难以规定的规则。有学者认为商事通则的内容应包括:总则, 包括立法宗旨、基本规则和法律适用顺序等;商事主体的一般规定, 包括商人概念、商人分类、商人名称与营业转让等 (商事权利除有特殊规则外, 仍属民事权利, 不必单列商事权利一章, 特殊规则可放在商主体中规定) ;商业雇员;商事登记;商事帐薄;商人团体, 包括商会、行业协会等的性质、职权和职责等;商事代理;附则。而商事责任的一般规定、商事权利、商事行为、商事诉讼时效就不再在商事通则中规定。

三、商事通则的基本原则

商事通则要确立的是不同于民法的原则。作为私法, 民法和商法均遵循主体平等、契约自由、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 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 因此没有必要在商事通则中重复规定这些原则。在商法体系中, 营利是起点和核心, 商法的全部规范都是围绕着商人的营利活动设置的。商法独立于民法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其独特的营利调节机制。

所以, 只有营利性原则是商法的基本原则。规范商主体的商主体法定原则、强化商事主体的原则, 规范商行为的交易安全、交易便捷、交易公平、交易确定等原则都是营利性原则派生的, 都是为了保障营利的实现。在商事通则中, 把保障营利确定为基本原则, 为保障营利而实行商主体法定、维护交易安全、保障交易便捷、提高交易效率。如果这些下位性原则与营利性原则发生冲突时, 要以营利性为最终目标。在制定商事通则时, 要在营利性下确立商法基本规则, 确立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商法理念与富于冒险、不断创新的商法精神。

综上, 商事通则除了协调民商法关系、统领商事单行法这些规范意义上的作用外, 还要树立商法意识和商法观念, 我们要在追求营利性的目标下, 确立商法的价值取向、构成体系、调整机制。

参考文献

[1]范健:《商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余能斌主编:《民法典专题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

[3]任尔昕:《我国商事立法模式之选择——兼论〈商事通则〉的制定》, 《现代法学》, 2004年第1期。

篇4:沟则通 通则达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好好的一桩你买我卖的生意就这样流产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什么原因呢?

——沟通不到位!

梗概

沟通解说:一个顽固的死不悔改的医药代表在我与他的深层次沟通后发生了改变,业绩由原来的每月34盒的销量,增加到700盒。这里是不是说明了这么两个问题:1、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2、沟通方式、方法是沟通之源,否则沟而不通,白费力气。

公司背景:医药营销公司,在发达城市均设有办事处,产品为中老年人心脑血管处方用药。

被沟通人简介:A员工,为青岛办事处医药代表,2004年某大学营销专业毕业,曾在北京总部接受过公司文化、制度,产品知识,销售技巧等专业培训。优点是基础好,产品知识掌握得也不错,人较灵活,缺点是嘴大好说,敢承诺却不兑现,面对挑战回避。所以,在办事处初期市场小,医院资源少的情况下,能力和表现都不错,但是,经过一年运作,办事处销量正逐步上升,慢慢的这位A代表销量上不去了,不足以跟上办事处的发展步伐。于是,5月份又增加两名代表,由原来的3名扩充到5名,其中2人离职。现在编制仍然3名,8月份的计划是,在补充2名代表,其中1名替代这位A代表。

沟通交锋

据大区经理反映,这位代表有如下问题:1、医院资源不少,可是销量不见长;2、每次批评态度很好,承认错误,并承诺以后一定改,每次开例会都是这样,好上2天,还是没有实质变化;所以,这次去青岛招聘一是找到合适的人,二是和A代表谈谈,施加压力,给他感觉到做不好就要换掉他的感觉,同时,我作为人力资源部的一位负责人和他好好沟通,争取使之悔改。

因为这位A代表是04年我和大区经理招聘的,品性还是不错的,综合素质也还可以,否则怎么过我们的关呢。同时,因为工作一年多了,同事感情还是有的,希望多给他一些机会。另外,我从来不相信人是无法改变的。本着这些想法,我仔细调查了A代表的种种情况,归纳下来有:

一、本人也想干好,能力也不是不强,但是为什么做不好?原因在面对医生时老逃避,躲着不去拜访医生,走到门前没勇气进去,进去没有勇气说话介绍产品;这里我要附带说一下,医药销售行业是个挑战性很强的行业,高挑战也高回报,提成上不封顶,有的代表一个月销售3万盒药,每盒提一块钱,那就是3万块,其中还有基本工资2、3千,不比总监挣得少。所以有很多学医学药的大学生从事销售工作,当然,用人标准也提高了,要求专业性,职业化,综合素质高沟通能力强。

二、经理在他做不好后做过很多帮助工作,比如培训、沟通、协同拜访等等,仍然不起效。

三、经理每次来青岛都会和他吃饭,谈工作,有时火了批评,内容大概是,我这么重视你,对你这么关心,不好好干,能对得起我吗。你再不好好干我开掉你。除此之外,我又通过其他同事,还有内勤,了解了很多其他情况:1、他住她姐姐家;2、没有女朋友;3、向往外企,有想去外企的念头;4、有一些朋友,但是这些朋友不太好,没有社会地位较高的,有的没有工作,混;5、自己也想好好干;6、自身的确有话多的毛病,下了决心,承诺了的事办不到。我经过认真分析,认为:A代表本意想把事做好,但是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出在哪儿;经理对他的确很好,但是批评不解决问题,因为没有找到根源。其本质的根源不是表象的,是心灵的,所以沟通从心灵开始,相当于需要给他做心理咨询,做心理治疗。

我计划在此次招聘后抽个时间单独和他沟通。

在办事处处理完一些事情后,我单独找他,就在办事处办公室和他交流、谈心。

沟通前,我对他的心理诊断有这么几点:1、面对客户时,无法突破和挑战自己;2、经济压力小;3、人生观、世界观不够成熟;4、对职业规划没有认识;5、经理和他谈话时角度不对。所以,我和他的交流也主要是围绕上述几个问题。

首先我先阐明这次找他交流的性质和意义,我说我们今天谈话是特殊的,不是上级和下属关系,是朋友,同时也是两个男人之间的谈话,能称得上男人两字的就必须是是非分明、顶天立地,讲诚信,讲义气,所以你要坦诚,对就对了,错就错了,没关系。我说,如果这次谈话后你还没有改变,说明你不够格做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你今生无可救药,所以我会用新人把你换掉,而你永远处于找工作之中,因为你虽然会有公司用你,但你不出业绩,人家会开掉你,你再找一家,重蹈覆辙,所以你要从今天开始调整心态。我说,我给别人咨询是要收费的,今天我们是朋友,我和你谈是真把你当朋友,每一分钟对于你来说都有价值。

我把话说到这份上,已经打破了他的心理防线,直击心灵。

我问,去医院的路上什么感觉?你进医院的门什么感觉?你面对医生什么感觉?你递给医生名片什么感觉?你向他介绍产品什么感觉?A代表一一作答,很诚实。我说,你有个心理防线,无法突破,你怕不怕蛇,他说怕。我说,假如有一天让你选择,一是从五层楼跳下,二是选择抓蛇,你选什么。这个假如的前提背景是你身后有日本鬼子,端着枪,你没有任何办法,不选择就是死。A代表作了回答,他选择抓蛇。我说面对医生也是这么一个道理,最糟糕就是他不理你,甚至把你名片撕了丢到你脸上,这种情况万分之一的几率。那么和抓蛇比,哪个更容易。A作了回答。我说面对挑战,面对挫折,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无数次,伸手不打笑脸人,最终,你肯定能够成功。我建议你感受两个事情,一是去蹦极挑战一下自己,站到台上准备跳时要想一下我会因为选择和医生说话而不跳吗。二是去青岛最高的楼顶,站在那里想,如果跳下去会怎样。好好想想,直到你感觉到死亡的恐惧时就行了,这样,你会知道活着真好,知道为什么要和医生扯蛋,不就是让他开几盒药吗,有什么难的。胆子大点,放开些就行了。

我问,你住哪里,谈过恋爱吗?

他回答没有。

我说,我建议你要谈恋爱,要感受爱情、责任。首先,你要找个漂亮的女朋友,就你挣这点钱那是不行的,你的钱的多与少与他的素质高低和美貌基本上成正比,你越有钱,你找的女朋友可能会越漂亮,你承认不。A点头。然后,你们起码每周要去吃饭吧,你总不能总吃炒土豆丝,对不。你总得给她买件衣服吧。夏奈尔、达芙妮总要买的吧,你一个月工资够不够。如果你们要结婚,房子要买吧,青岛多少钱一平米,你每月拿多少钱。而且你将来还会有孩子,你不是为你一个人在活,你是为亲人、朋友、名誉而活。

还有,你想去外企,但是你不了解别的企业,外企底薪高但是奖金不高,你现在的业绩去面试能拿得出手吗。现在多数企业在用人时都作背景调查,人家会打电话到你以前公司人力资源部问你的情况的,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出发你的业绩是怎么样的我(人力资源经理)就应该怎么说,你的业绩能好意思拿得出来吗。你如果眼前的事做不好那就更做不好以后的事。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看,频繁换工作是一大忌,你会永远的给用人单位一个这山看见那山高的感觉,永远给人家一种不稳定感,不稳定意味着人力成本增加,没有一家像样的公司会选择你。明白了吗。我的话不需多说,你记下来,今天晚上好好想想。想清楚了,用实际行动说话,明天是周末,想好了,从明天开始。

A代表怎么想的,有没有从第二天开始,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过了半个月我给片区经理打电话问起A代表的情况来,经理说,他的表现是前所未有的,就这样下去,他的业绩不可估量。

……

三个月后,A代表的业绩已经突飞猛进,月综合收入过万,而且,他身边还多了一位小鸟倚人的漂亮女子。

篇5:法医鉴定程序通则

在鉴定过程中补充或者重新提取鉴定材料所需的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

第二十七条司法鉴定机构在进行鉴定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终止鉴定:

(一)发现委托鉴定事项的用途不合法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

(二)委托人提供的鉴定材料不真实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因鉴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因鉴定材料耗劲损坏,委托人不能或者拒绝补充提供符合要求的鉴定材料的;

(四)委托人的鉴定要求或者完成鉴定所需的技术要求超出本机构技术条件和鉴定能力的;

(五)委托人不履行司法鉴定协议书规定的义务或者被鉴定人不予配合,致使鉴定无法继续进行的;

(六)因不可抗力致使鉴定无法继续进行的;

(七)委托人撤销鉴定委托或者主动要求终止鉴定的;

(八)委托人拒绝支付鉴定费用的;

(九)司法鉴定协议书约定的其他终止鉴定的情形。

终止鉴定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书面通知委托人,说明理由,并退还鉴定材料。

终止鉴定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根据终止的原因及责任,酌情退还有关鉴定费用。

第二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根据委托人的请求进行补充鉴定:

(一)委托人增加新的鉴定要求的;

(二)委托人发现委托的鉴定事项有遗漏的;

(三)委托人在鉴定过程中又提供或者补充了新的鉴定材料的;

(四)其他需要补充鉴定的情形。

补充鉴定是原委托鉴定的组成部分。

第二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重新鉴定:

(一)原司法鉴定人不具有从事原委托事项鉴定执业资格的;

(二)原司法鉴定机构超出登记的业务范围组织鉴定的,鉴定材料《法医鉴定程序通则》。

第十二条司法鉴定机构接受鉴定委托,应当要求委托人出具鉴定委托书,提供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并提供委托鉴定事项所需的鉴定材料。委托人委托他人代理的,应当要求出具委托书。

本通则所指鉴定材料包括检材和鉴定资料。检材是指与鉴定事项有关的生物检材和非生物检材;鉴定资料是指存在于各种载体上与鉴定事项有关的记录。

鉴定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人的名称或者姓名、拟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的名称、委托鉴定的事项、鉴定事项的用途以及鉴定要求等内容。

委托鉴定事项属于重新鉴定的,应当在委托书中注明。

第十三条委托人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委托人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按其意图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鉴定意见。

第十四条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应当对委托的鉴定事项进行审查,对属于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委托鉴定事项的用途及鉴定要求合法,提供的鉴定材料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委托,应当予以受理。

对提供的鉴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要求委托人补充;委托人补充齐全的,可以受理。

第十五条司法鉴定机构对符合受理条件的鉴定委托,应当即时作出受理的决定;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委托人;对通过信函提出鉴定委托的,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委托人;对疑难、复杂或者特殊鉴定事项的委托,可以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受理的时间。

第十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鉴定委托,司法鉴定机构不得受理:

(一)委托事项超出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的;

(二)鉴定材料不真实、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鉴定事项的用途不合法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

(四)鉴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鉴定执业规则或者相关鉴定技术规范的;

(五)鉴定要求超出本机构技术条件和鉴定能力的;

篇6:财务通则

一、构建了多元化财务主体的财务管理职责

多年来,我国财务理论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主体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国家财务”的概念,将“国家财务”从“国家财政”的概念中分离出来,试图从理论上明确政府的两个身份即国有资本所有者和公共行政机构,而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应是国有资本所有者的职能,不应当继续沿用公共行政机构发挥作用的财政预算体系,这是非常巨大的理论贡献(郭复初,1988)。干胜道(1995)提出“所有者财务”的概念,将讨论的范围扩大到全部所有者,其贡献在于将“所有者财务”从“经营者财务”(一般所说的“公司财务”)分离出来,并明确提出所有者财务的目标。谢志华提出“出资者财务”概念,从理论上对“出资者财务”的出资者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体现了学术研究认识的逐渐深化。在随后的财务理论研究中,依次提出了经营者财务观点,甚至有学者对财务经理财务(汤谷良,1997)进行过探讨,目的在于从不同角度研究财务管理体制、目标、内容等,以形成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目标融合与趋同,最终以利于达到企业资本增值,增强企业价值。

《通则》的特点之一在于体现了管理体制创新,分别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构建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具体体现在:

(一)政府部门对企业财务的职责。《通则》规范了政府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作用,解决过去代替企业制订“大而统”的财务制度、过多直接管理企业财务事项的“越位”以及在新形势下对企业财务制度指导和服务的“缺位”问题。《通则》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应当监督执行企业财务规章制度,按照财务关系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制定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财政财务政策,建立健全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制度,检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质量;实施企业财务评价,监测企业财务运行状况;研究、拟订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制度;参与审核属于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重要改革、改制方案;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服务。

(二)投资者的财务管理职责。企业的出资者可分为个人出资者、法人出资者和国家出资者,三者所享有的资本所有权是完全相同的。一方面,出资者可以通过资本所有权来控制和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另一方面,出资者面临众多的企业和各种各样的金融商品,可以经常不断地进行投资选择,变换其资本的运用方向和运用形式,以获取最大的资本收益。但由于持股比例的不同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具体行使资本所有权时存在一定的差别。鉴于《通则》执行对象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就国家出资者而言,国家以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通过国有资本金的投入,获取收益,显然也是一种财务活动,国家财务的具体内容包括国有资本金的筹集和投资、资产运营、资本收益及分配、产权转让收入的取得以及重组清算等活动。为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国家出资者应该行使其财务管理职责。包括审议批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财务战略、财务规划和财务预算;决定企业的筹资、投资、担保、捐赠、重组、经营者报酬、利润分配等重大财务事项;决定企业聘请或者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事项;对经营者实施财务监督和财务考核;按照规定向全资或者控股企业委派或者推荐财务总监。投资者应当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内部机构履行财务管理职责,可以通过企业章程、内部制度、合同约定等方式将部分财务管理职责授予经营者。

(三)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经营者财务才是企业财务的精髓,企业财务的主要着眼点是财务决策和财务协调。从财务决策上看,企业财务方面的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政策的安排都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这些决策尤其是长期财务决策一般与企业组织结构中的最高经营者紧密相联,因此,只能由企业最高管理层次来考虑。可以说,财务决策是典型地涉及到企业最高层次的决策或者说企业所有重要决策都具有重要的财务意义。也因此,经营者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此,《通则》加强了经营者的职责规范,包括拟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战略、财务规划,编制财务预算;组织实施企业筹资、投资、担保、捐赠、重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方案,诚信履行企业偿债义务;执行国家有关职工劳动报酬和劳动保护的规定,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组织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实施财务控制;编制并提供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如实反映财务信息和有关情况;配合有关机构依法进行审计、评估、财务监督等工作。

二、对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作出了全面要求

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本和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控制财务风险,建立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的新型财务管理制度框架体系,《通则》对国有企业在制度建设方面作出如下规定:

(一)建立财务决策制度,明确决策规则、程序、权限和责任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或者听取职工、相关组织意见的财务事项,依照其规定执行。企业应当建立财务决策回避制度。对投资者、经营者个人与企业利益有冲突的财务决策事项,相关投资者、经营者应当回避。

(二)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经营者、投资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按照风险与收益均衡、不相容职务分离等原则,控制财务风险。

(三)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的要求,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财务活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四)建立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明确资金调度的条件、权限和程序,统一筹集、使用和管理资金。企业支付、调度资金,应当按照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依据有效合同、合法凭证,办理相关手续。企业向境外支付、调度资金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外汇管理的规定。

(五)建立合同的财务审核制度,明确业务流程和审批权限,实行财务监控。企业应当加强应收款项的管理,评估客户信用风险,跟踪客户履约情况,落实收账责任,减少坏账损失。

(六)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规范存货采购审批、执行程序,根据合同的约定以及内部审批制度支付货款。企业选择供货商以及实施大宗采购,可以采取招标等方式进行。

(七)建立固定资产购建、使用、处置制度。企业自行选择、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可以征询中介机构、有关专家的意见,并由投资者审议批准。固定资产折旧办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说明理由,经投资者审议批准。企业购建重要的固定资产、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应当经过可行性研究,按照内部审批制度履行财务决策程序,落实决策和执行责任。企业在建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后,应当在一个年度内办理竣工决算。

(八)建立交易报告制度。企业从事期货、期权、证券、外汇交易等业务或者委托其他机构理财,不得影响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并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建立交易报告制度,定期对账,控制风险。

(九)建立各项资产损失或者减值准备管理制度。各项资产损失或者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在制订计提标准时可以征询中介机构、有关专家的意见。对计提损失或者减值准备后的资产,企业应当落实监管责任。能够收回或者继续使用以及没有证据证明实际损失的资产,不得核销。

(十)建立成本控制系统,强化成本预算约束,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实行成本定额管理、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企业实行费用归口、分级管理和预算控制,应当建立必要的费用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审批制度。

(十一)建立销售价格管理制度,明确产品或者劳务的定价和销售价格调整的权限、程序与方法,根据预期收益、资金周转、市场竞争、法律规范约束等要求,采取相应的价格策略,防范销售风险。

(十二)建立财务预警机制,自行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重点监测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与到期债务、企业资产与负债的适配性,及时沟通企业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信息,提出解决财务危机的措施和方案。

(十三)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企业设立监事会或者监事人员的,监事会或者监事人员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本通则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履行企业内部财务监督职责。经营者应当实施内部财务控制,配合投资者或者企业监事会以及中介机构的检查、审计工作。

三、充分体现与会计准则体系的衔接

20是中国会计改革年,会计准则体系、审计准则体系、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及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导委员会成立、《企业财务通则》与《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先后发布并即将付诸实施,形成了中国会计改革的整体性制度框架。为了体现财务通则与会计准则的协调,《通则》一方面将原会计与税务内容交由相关制度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对同时涉及财务与会计的相关问题进行强化陈述。突出表现在:

(一)对政府补助内容的规范。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规定,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资金,并非均可作为企业本期利润核算,而是需要区分各种情况进行处理:属于国家直接投资、资本注入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国家资本或者国有资本公积;属于投资补助的,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属于政府转贷、偿还性资助的,作为企业负债管理;属于弥补亏损、救助损失或者其他用途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政府补助应作为企业本期利润核算。但在我国现阶段,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持企业的资金大量存在,如果完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处理,会造成以财政拨款给股东分红的结果,有违财政扶持企业发展的目的。

上述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基本一致,政府的资本性投入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均不属于政府补助。只有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方可作为政府补助进行核算,并需要进一步区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是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应先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才能计入当期损益。只有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才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对回购股份奖励的规范。《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因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而收购本公司股份时,用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出。由于对职工进行股权激励以换取其提供的服务,实质上属于职工薪酬的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在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计入成本费用,而不能作为利润分配处理。即将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及其应用指南也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

《通则》要求:以回购股份对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实施股权激励的,在拟订利润分配方案时,应当预留回购股份所需利润。因此,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资金来源固然是“税后利润”,但其支出仍应计入成本费用。根据这一规定,今后上市公司以回购股份形式奖励本企业职工的,首先在拟订利润分配方案时,便应预留回购股份所需部分;其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应作为库存股处理,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同时进行备查登记;然后在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期间(即“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所授予职工的期权等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职工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增加资本公积。

(三)对资产减值内容的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他资产要求进行减值处理。一是扩大了资产减值的范围,二是对适用该准则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在体现谨慎性信息质量特征的同时也充分结合了中国的实际。会计准则对计提要求、核算方法、确认与计量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规范。《通则》则对其在财务方面作了进一步的要求。如要求建立减值准备管理制度以防减值确定内容与范围的随意性;在制订计提标准时,对于减值测试可以征询中介机构或专家的意见;对计提减值后的资产应该实行监督管理;对发生的资产损失要求及时予以核实、查清责任,追偿损失,按照规定程序处理;对企业重组中清查出的资产损失,经批准后依次冲减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

(四)对职工薪酬内容的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职工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职工福利费、各类社会保险费用(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未参加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退休金和医疗费用以及辞退福利等其他与薪酬相关的支出。对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除因解除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辞退福利)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外,其他均按职工受益对象分别处理: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计入存货成本或劳务成本;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成本。

《通则》为体现与会计准则的协调,关于职工薪酬方面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企业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对经营者和核心技术人员实行与其他职工不同的薪酬办法,属于本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应当将薪酬办法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2)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及国家有关规定支付职工报酬,并为从事高危作业的职工缴纳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经营者可以在工资计划中安排一定数额,对企业技术研发、降低能源消耗、治理“三废”、促进安全生产、开拓市场等作出突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3)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支付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已参加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可以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所需费用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从成本(费用)中提取。超出规定比例的部分,由职工个人负担。(4)企业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以及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的财务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专项用于企业职工后续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会经费按照国家规定比例提取并拨缴工会。(5)企业经营者和其他职工以管理、技术等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企业章程或者有关合同中对分配办法作出规定,并区别以下情况处理:取得企业股权的,与其他投资者一同进行企业利润分配;没有取得企业股权的,在相关业务实现的利润限额和分配标准内,从当期费用中列支。(6)企业解除职工劳动关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或者安置费(会计准则中称其为“辞退福利”),应当区别以下情况处理:正常经营期间发生的列入管理费用;企业重组中发生的,依次从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中支付;企业清算时发生的,以企业扣除清算费用后的清算财产优先清偿。

四、《通则》其他特点

(一)突出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重点。企业集团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成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通则》要求其符合一般企业财务要求外,还对其特殊情况作出具体规范,表现在:(1)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管理级次。企业集团公司自行决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体制。(2)企业集团可以实行内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金融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不得损害成员企业的利益。(3)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集团,可以集中使用研发费用,用于企业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

(二)规范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通则》规定,企业依法实施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等所需经费,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列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

上一篇:勤于学习下一篇:静安国际费用支付确认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