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局“三提升”活动对标定位工作汇报

2024-04-11

农机局“三提升”活动对标定位工作汇报(精选7篇)

篇1:农机局“三提升”活动对标定位工作汇报

农机局“三提升”活动对标定位工作汇

农机局“三提升”活动对标定位工作汇报

自**市组织开展“三提升”活动以来,市农机部门紧紧围绕“振兴**农机事业”这一主题,瞄准先进省市和地区的农机工作准确对标,超常定位,在工作中通过“三抓、三创新”,实现了农机工作各项指标的全面赶超和跨越发展。

一、抓定位,创新工作理念和思路,力争“全省当排头,全国进一

流”。打破旧的思维模式,确立了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一是全面动员,连续开展“激活部门活力,建设和谐农机、走在全国前列”,“我为农机争光彩”等主题活动,牢固树立知难而进,敢为天下先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全员争先创

优意识。二是健全对标责任体系,强化领导和责任落实,从一把手做起,班子成员、处室和每一个干部层层分解目标责任,落实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赶超的硬指标。三是完善活动考核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上下齐动,合力赶超。四是围绕“振兴**农机事业”这一主题,提出“跳出农机抓农机”、“有所为有所不为”、“用科技化牵动农业机械化”、“以扶持东金沃尔为牵动,实现农机部门工作联动”的创新理念,在全局形成了人人争先,鼓励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二、抓联动,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农机事业跨越发展。一是创新项目牵动机制,推动地方农机装备工业跨越发展。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大力扶持地方农机装备工业,全力打造农机产业航母,牵动农机部门工作联动。实现了按项目牵动,按项目推进,按项目问责,按项目评说优劣的新的工作机制。二是创新资金运行和管理机制,为加快实现农业

机械化提供资金保障。针对原本为数不多的农机专项资金在运行中存在的被截留、挪用现象,实行了“五改”:即改变资金投入方式、改变资金运转渠道、改变资金使用方向、改变资金使用效率、改变资金运行方式。三是创新行政资源整合机制,为农机事业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在工作中,坚持打破条块分割界限,主动协调工作,充分利用行政资源,实现了与省市有关职能部门的联动,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抓特色,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实现农机工作新突破。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在特色工作中求突破、创一流。秋季,在市农机部门的主动参谋下,市政府拿出1620万元用于秋季深松整地补贴,全市深松、超深松整地面积达到800万亩。

通过对标定位促工作,争先创优谋发展,全市农机总投入、农机装备速度、农机作业组织、农机化作业水平、地方农机装备企业生产等项指标均大幅提

高,超越历史水平。

篇2:农机局“三提升”活动对标定位工作汇报

一、抓定位,创新工作理念和思路,力争“全省当排头,全国进一流”。打破旧的思维模式,确立了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

一是全面动员,连续开展“激活部门活力,建设和谐农机、走在全国前列”,“我为农机争光彩”等主题活动,牢固树立知难而进,敢为天下先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全员争先创优意识。

二是健全对标责任体系,强化领导和责任落实,从一把手做起,班子成员、处室和每一个干部层层分解目标责任,落实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赶超的硬指标。

三是完善活动考核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上下齐动,合力赶超。四是围绕“振兴__农机事业”这一主题,提出“跳出农机抓农机”、“有所为有所不为”、“用科技化牵动农业机械化”、“以扶持东金沃尔为牵动,实现农机部门工作联动”的创新理念,在全局形成了人人争先,鼓励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二、抓联动,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农机事业跨越发展。

一是创新项目牵动机制,推动地方农机装备工业跨越发展。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大力扶持地方农机装备工业,全力打造农机产业航母,牵动农机部门工作联动。实现了按项目牵动,按项目推进,按项目问责,按项目评说优劣的新的工作机制。二是创新资金运行和管理机制,为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资金保障。针对原本为数不多的农机专项资金在运行中存在的被截留、挪用现象,实行了“五改”:即改变资金投入方式、改变资金运转渠道、改变资金使用方向、改变资金使用效率、改变资金运行方式。三是创新行政资源整合机制,为农机事业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在工作中,坚持打破条块分割界限,主动协调工作,充分利用行政资源,实现了与省市有关职能部门的联动,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抓特色,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实现农机工作新突破。

篇3:农机局“三提升”活动对标定位工作汇报

2011年, 于都县农机局围绕“十二五”农机化发展规划和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积极进取, 真抓实干, 经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 农机化工作呈现“三提升”:一是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总量大幅提升。2011年农机购置补贴再创佳绩, 完成中央和地方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60.3万元, 同比增加327.6万元。二是农机装备水平有新提升。新增中拖5台, 手拖48台, 变型拖拉机150台, 各类小型耕作机械499台, 水稻插秧机18台, 联合收割机5台, 新增农机动力4.85万千瓦, 总量达45.6万千瓦。三是农机作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机耕面积76.78万亩, 同比增加5万亩;机插面积5.2万亩, 同比增加3.45万亩;机收面积37万亩。

篇4:农机局“三提升”活动对标定位工作汇报

“三提升”活动开展以来,市城乡规划局为高质量做好对标定位工作,精心组织、认真谋划,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在继续深化学习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自查、征求意见和座谈等多种形式,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争创目标和推进措施,为提升规划标准、设计水平、管理效率夯实了基础。

一、明确目标,创优争先,抢占城乡规划制高点

从全市20xx年的48项规划编制、重点工程规划项目中推出21项具有xx特色的规划编制、设计精品。

1、规划设计在全省创建“五个一”示范工程:1项“十佳建筑示范工程”、1项“十佳公园示范工程”、1项“十佳节能示范小区”、1项“棚户区改造示范工程”、1项“‘山中城’建设示范工程”。

2、三项规划编制达到全省一流水平: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市域镇、村规划全覆盖,市县(区)城市规划区、重点镇规划区建设用地范围内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3、八项重点工程规划方案设计力争达到省内设区一流水平:市民广场、明湖公园、国际商务接待中心、华北天然气结算中心、文化艺术中心、铂金时代广场(二期)、尚峰国际改造工程、五一广场综合改造工程。

4、八项重点地段城市容貌整治和景观建设规划设计达到省内设区城市一流水平:五一路、胜利路、滨河路、清水河路、纬三路、古宏大街、张宣大道两侧、快速路两侧。

5、创新规划管理体制,批后跟踪监督管理力争达到省内设区城市一流水平:规划编制管理、规划实施管理、规划监督管理、规划监察管理。

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实现规划工作新跨越

一是深化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按照“提升旧城区、完善高新区、建设新城区、开发洋河南区”的要求,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南移,形成组团式建设、一体化发展、同城化管理。按照“一城七区多组团”的格局,以清水河和洋河为主轴,坚定不移地推进河道治理、路网建设、水系完善等重点工程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同时,加强对县城规划的指导,组织开展好“规划大师进县城活动”,着力提升县城建设水平。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规划编制体系。

二是严格规划实施管理。完善建设项目选址审批的分级管理制度,按照《河北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工作规程》,明确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责任和工作标准。

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落实中心城区统筹范围,进一步理顺规划管理体制。严格落实一区(禁建区)、五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橙线)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严格控制各类建设项目的容积率、居住用地容积率的上限,严格执行规划修改的工作程序,确保不再发生随意变更规划或调整容积率等问题。

三是加强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规划管理技术手段。积极推进城市数字化辅助决策系统建设进度,适时推进数字规划成果的运用,全面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手段,初步实现规划基础数据管理数字化、规划设计网络化、方案展示虚拟化,扩展信息化成果覆盖范围。

四是完善城市设计和景观整治规划。按照省《关于加强城市容貌整治与景观建设的意见》,在完成规划设计集中攻坚的基础上,结合我市20xx年城市容貌整治和景观建设的主要任务,对丹拉出入口、张承五一路出口、所有互通景观提升等15项重点风貌区、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和景观整治进行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确保规划的落实和执行。

五是加强新民居建设和名镇名村保护。依据《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和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乡镇总体规划,20xx年5月1日前,完成第二批省级农村新民居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申报工作,组织专门人员认真编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与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一并上报省政府审批。

六是全面深化建设项目阳光审批工程。深化“阳光规划”,建立健全公平、公正、透明的规划管理制度。明确各类规划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监督等事项,扩大公开公示范围,保证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规划公示制度、规划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快规划展馆建设。

七是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充分利用市、县、区自然和人文资源,充分发挥建筑大师的重要作用,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突出单体建筑的个性化和艺术性,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围绕大型公共建筑及重要功能片区建设,重点培育和倾力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高环境品质的精品片区、街道、公园和单体建筑,实行目标化管理,打造一批具有地标性的精品力作。

八是切实加强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建设。强化《城乡规划法》的学习培训,年内,举办城市规划管理和技术培训班两次,邀请国内外城市规划专家对市局及各县区规划管理和规划编制工作人员、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召开规划工作研讨会,积极探索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的新模式、新思路。充分发挥xx建院驻地优势,对干部职工进行全面培训,持续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和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九是加强规划监督管理。通过开展“零违工程”行动,对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各类违规建筑、超期临建进行一次大清查。扎实做好建设工程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在认真开展治理违规变更规划和调整容积率自查自纠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完善规划审批、行政许可、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把“一书三证”发放关,进一步完善《xx市城乡规划局关于经营性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的`暂行管理办法》,有效遏制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的发生。

篇5:学院“三提升”活动对标定位报告

我院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在深入学习领会“三提升”活动精神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我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展了对标定位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评估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学院党委紧紧依靠全体教职工,团结一致,积极进取,各项事业扎实推进,办学空间、办学规模、内涵建设诸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总投资1.5亿元的主校区扩建工程基本完工:塑胶田径场、机电实训中心、汽修实训中心、新教学楼、学生餐厅、三幢学生公寓楼以及图书办公综合楼等9项工程已交付使用,新增建筑面积80690平方米。XX年全日制在校生人数首次突破6000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攀升,XX届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3.6%,且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学院着力打造品牌特色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为省级精品课。“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获XX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级汽修实训基地、中国汽车人才培养工程授权教学基地、河北省汽修实训基地、装备制造业实训基地。XX年在我市高校中(含省属高校)率先通过教育部首轮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XX年行风评议,我院在高校中排名第一,全市排名第六,并被市教育局评为群众心目中的省级名校。客观估价我院发展,虽在张家口高职院校中发展较快,但与全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一是对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理念的认识仍显不足,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总体形势和未来的走向把握还不够全面。二是师资队伍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偏少,承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不强。三是校企合作机制尚未完善,立足地方、借力企业的办学特色尚未形成。四是示范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的力度不够。五是教学评价体系、教育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优化。六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和凝聚人心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师德建设、学生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择业创业教育还需加强。七是经费不足,随着主校区扩建工程完工和以及首轮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的顺利通过,办学经费缺口日益突出,欠债较多。

二、争创目标按照河北省《关于加强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重点建设的意见》的要求,我院与省确立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对标定位、查找不足、以快赶先,明确方向。确定——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按照要求,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基本条件是“培养规模在6000人以上,生均仪器设备总值理工农医类须达5000元/人以上,文史经管类须达4000元/人以上”,“院校主干专业有2个以上国家、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或示范性专业”。对此,我院就办学理念、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管理、专业建设、科技服务等方面,确定年内实施“12357”工程,即“力争一个目标,实现两个突破,夯实三项建设,确保五个达到,扎实做好七项主要工作”。

一个目标:力争年内申报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各项工作完成。两个突破:力争示范专业、精品课的数量和质量实现新的突破;力争学术论文在“ScI、EI、ISTP、ISR”世界四大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期刊上发表实现新的突破。三项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涵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五个达到:中青年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35%;高级职称比例达到50%;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5%;教学行政用房、校园网、体育运动设施,达到国家优秀建设标准;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时数达到教学总时数的50%左右。七项主要工作:准确把握高职教育发展未来走向和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校企合作,深化工学结合;积极推进示范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推进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努力突破办学“瓶颈”。

篇6:农机局“三提升”活动对标定位工作汇报

一、取得的发展成果和凝聚的思想共识

县委常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不断解放思想完善发展思路,通过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城镇变样构建发展平台,通过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通过加强党建筑牢发展根基,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一)始终坚定不移地完善发展思路,进一步提升了赶超发展的目标定位。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对标先进地区一流标准,定位发展目标,赶超方向更加明确。把融入区域经济作为赶超发展必然要求,大力实施了“面向京津、背靠内蒙”经济发展战略;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赶超发展的根本路径,紧紧围绕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生态旅游强县、新型能源示范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和矿业综合开发大县;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赶超发展的有力抓手,全力打造草原水城和现代商贸物流城;把园区建设作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生态产业园区加速推进;把共享发展成果作为赶超发展的最终目的,落实了企业赢利、群众受益、财政增效“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随着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知程度的不断深化和递进创新,更加凝聚了全县上下赶超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始终坚定不移地狠抓第一要务,进一步提升了赶超发展的综合实力。生态旅游产业方兴未艾,“湿地草原、神韵”享誉全国;新型能源产业加速崛起,列入省规划的风电达到235万千瓦,占可开发总量的69.1%,风电从最初的3.06万千瓦发展到现在并网的18.06万千瓦,今年并网和在建总量可达到100万千瓦,并网50万千瓦,太阳能、生物质能开发加速推进;节水灌溉、标准化养殖两场深刻变革全面启动,蔬菜节水面积达到4.5万亩、奶牛标准化养殖率超过80%,獭兔、食用菌、柴鸡等后续产业快速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空间;探矿步伐不断加快,矿业综合开发稳步推进。,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6.45亿元,同比增长6%,比的8.8亿元增长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亿元,同比增长58.6%,比的5亿元增长360%;全部财政收入完成8692万元,同比增长21.6%,比的2570万元增长2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50元,同比增长7.5%,比的6200元增长60.5%;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三)始终坚定不移地突出项目核心地位,进一步提升了赶超发展的战略支撑。对接北京成效明显,460矿床铀钼综合回收矿冶、小厂500千伏变电站等重大项目加速推进;煤电路一体化取得较大突破,120万吨煤矿前期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坑口发电有望列入省“十二五”规划;半虎线、张沽线、牧闪线大修工程竣工通车,张石、二秦启动实施,张承高速进展顺利,蓝张铁路年内开工,“三高一铁”的交通网络格局正在形成;塞上源兔业、奶牛标准化养殖、京源万头肉牛加工等农业产业化项目扎实推进;生态节能照明设备生产、矿渣粉生产、亚美包装等“两头在外”型项目相继落户或建成投产;铅锌矿、莹石矿技改持续推进。项目工作的重大突破,为全县经济的赶超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

(四)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进一步提升了赶超发展的载体平台。立足我县独特的自然禀赋,提出了打造“草原水城”的战略构想,完成了总体规划。围绕“草原水城”建设,城市拆迁、房地产开发实现新的突破,道路拓宽、青年湖大桥、音乐喷泉工程如期竣工,生态产业园区、融金广场、文体广场、东山森林公园、河道治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热力站建设加速推进,县城绿化、亮化、硬化、净化工作迈上新台阶,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县城功能逐步完善,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县人民切实感受到了草原水城建设带来的深刻变化。

(五)始终坚定不移地关注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提升了赶超发展的整体质量。教育、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入,县医院、县委党校搬迁工程加快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步入正规化轨道,城镇、农村低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建立和完善了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体系、贫困学生政策资助体系、救灾救济工作体系、困难群众就业援助体系和廉租房制度体系,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超过50%,是目前我省最好的县份。电力、通讯、文化广播电视、人

口和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扎实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保持了社会持续稳定,全县上下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得到巩固。

(六)始终坚定不移地筑牢执政基础,进一步提升了赶超发展的能力水平。县委常委会自身建设不断加强,驾驭全局、科学发展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深入推进“三级联创”、“双向述职”、“一好双强”等项活动,基层党员干部致富带富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干部养老保险全覆盖,“一定三有”机制得到较好落实。选派优秀大学生、乡镇后备干部到村任职,增强了农村党支部的活力。公开招聘各类急需人才,逐步解决断档、断层问题。进一步强化“年初建帐、随时查帐、年底要帐”的责任体系,提高了各级干部贯彻县委决策的执行能力。始终坚持凭党性看干部,凭实绩用干部,充分发扬民主,完善用人机制,各级干部集中精力促发展、全力以赴抓落实,科学赶超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普遍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特别是通过学习实践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县委常委会在推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赶超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五条经验:既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有力指导,又要完善符合县情的发展思路;既要挖掘既有的现实资源,又要激活潜在的叠加优势;既要追求赶超发展的最快速度,又要注重科学发展的更好质量;既要抓好城乡之间的统筹协调,又要加强区域内外的对接合作;既要发扬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又要提升能干会干的工作水平。这五条经验,也是我们今后工作中攻坚克难的有力武器,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分析

尽管经济社会发展有了较大较快发展,但对标先进地区,定位发展目标,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外部看,不适应、不符合、不科学的问题仍然存在。受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和制约,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不适应、不符合、不科学的地方。一是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比还不够适应。我县南临京津、北倚内蒙、东接承德,处于整个扇区的轴心位置,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从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仍处于环京津贫困带,发展速度相对滞后,产业产品还缺乏融入区域经济市场的竞争力,很难适应区域发展的现实要求,某种程度上,与周边县区也存在一定差距,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二是与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相比还不够符合。由于县城承载能力较弱,集聚产业的能力还不够强;中心乡镇产业带动乏力,仍是大农村水平;农村人口分散,生产条件落后,增收渠道不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格局还未形成。三是与转变发展方式要求相比还不够科学。生态产业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产大却弱、二产单而粗、三产少更小”的客观现实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从产业比例来看,二产比重较小,工业化程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方式急需转变。

从自身讲,欠开发、欠开放、欠发达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全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欠开发、欠开放、欠发达的问题仍然突出。一是资源优势欠开发。丰富的现有生态、新能源、农产品、矿产和潜在的区位、土地、文化等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资源蕴藏的潜力还没有得到真正挖掘,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二是发展空间欠开放。对外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开放程度不够广,知名度较低,导致集聚外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缺乏大集团、大企业、大项目甚至是“国字号”、“央字头”和500强企业的有效拉动,对外开放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经济水平欠发达。纵向比,县域经济社会有了长足进步,各项指标增幅位居全市甚至全省前列。但横向比,绝对增长值却仍然落后,整体上仍处于全省、全市的后进位次。

上述问题,尽管有开放开发晚、经济总量弱、产业基础差等客观原因,但从主观上剖析:一是思想还需要进一步解放。少数党员干部甚至领导干部没有从旧的思维习惯、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还不能跳出看,接受新生事物慢,突不破老框框、老套路、老经验的限制,不敢试、不敢闯、不敢拼、不敢争,缺乏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起点上找位置、定坐标的气魄。二是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一些党员干部具备处理日常事务、协调一般情况、解决普通问题的能力,但在推动赶超发展、解决困难问题、协调复杂矛盾的能力上还有欠缺。三是速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快。部分干部办事情、干工作,缺乏敢争第一的精神、敢为人先的胆识、敢担风险的勇气,导致摆脱后发进度迟缓,赶超先进速度放慢,经济社会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四是作风还需要进一步转变。个别部门、少数干部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够好、发展环境不够优、推进落实不够快,一些不作为、乱作为、特别是慢作为的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五是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在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目标任务上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多,在研究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上还做得不充分,责任、评价、激励等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

三、推进“三提升”活动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今后,我们将按照发展理念得到新转变、发展能力得到新提升、发展定位得到新提高、发展难题得到新破解、发展环境得到新优化、发展机制得到新完善“六个新”的目标要求,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事争一流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推动全县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总体思路: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面向京津、背靠内蒙”经济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加速推进生态旅游强县、新型能源示范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和矿业综合开发大县建设,全力打造草原水城、现代商贸物流城和生态产业园区的目标定位,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科学赶超发展。

奋斗目标:全国一流生态强县、欧洲风情湿地草原、天下第一五花草甸、世界有机蔬菜基地、亚洲高端沸石之乡、中国绿色钼业之都、华北重要商贸中心、独具神韵草原水城。

预计到年底,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8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90元,比上年增长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0945元,比上年增长10%;万元gdp能耗下降5.04%。

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0%;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长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长10%;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5%。

具体举措:

(一)继续坚持转变发展方式不松劲,高起点定位,加速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坚持“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把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发展理念,重点实施四大“对标定位”行动,加速构建生态产业支撑体系。一是努力实现旅游服务业创优争先。依托我县毗邻京津的交通区位优势,深入挖掘生态、冰雪、文化等资源要素,加强外宣力度,大力发展生态游、文化游和农家游,确保总投资2.43亿元的五花草甸综合开发项目开工建设,全面叫响“湿地草原、神韵”原生态品牌。借助闪电河湿地和闪电河库区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和国家水利风景区的机遇,把全省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成为环京津旅游休闲产业带上的标志性景区,加快引进旅游龙头企业,重点包装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旅游景区和精品,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县城。通过旅游业带动,积极发展餐饮、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京西北旅游康体胜地,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二是努力实现新型能源业后来居上。放大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资源的富集优势,争取更多的风电指标列入国家、省市的盘子,今年并网和在建总量达到100万千瓦,并网50万千瓦,2012年并网100万千瓦。力争总投资40亿元、装机容量200兆瓦的太阳能开发项目尽早动工,争取煤电路一体化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确保266万千瓦坑口发电项目列入省“十二五”规划。积极探索发展核电,争取风光互补和生物质能开发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进入国家级绿色能源示范县行列,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三是努力实现生态农业以特制胜。立足土质肥沃、气候冷凉、无污染、无公害的纯天然优势,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围绕“263”农业产业格局,培强壮大龙头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蔬菜产业,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推广节水技术,使其走上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之路。奶牛产业,推行标准化养殖,年内标准化养殖率达到100%,并加强与乳业龙头对接,实现“龙头+园区”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肉羊、肉牛产业,以舍饲育肥为主攻方向,引进科研成果,培育优良品种,开发、推广高端产品。食用菌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培育加工龙头,打造特色、创出品牌。獭兔产业,扩大养殖规模,新上精深加工项目,加速打造全国最大的獭兔繁育基地。马铃薯、燕麦、亚麻产业,引进推广高产抗旱新品种,加快开发速度。饲草、沙棘产业力争在招商引资上取得新突破,拓展新的农业增收点。四是矿产综合开发业实现以快补晚。按照“致力做终端产品,坚持做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快铀钼多金属矿带的勘探和综合开发,新上钼产品深加工项目,切实把钼产业做到终端,努力打造“中国钼都”。立足亚洲储量第一的沸石资源,加速开发医疗保健品、工业添加剂等高端沸石产品,全面建设“沸石之乡”。立足长江以北的优质褐煤资源,加快坑口发电推进速度,引进环保水泥、有机肥料等新型项目。同时,加快铅锌、莹石、黑曜岩等矿种的开发力度,尽快变资源优势为发展强势。通过四大“对标定位”行动,到十二五末,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二)继续坚持项目核心地位不动摇,高效率推进,构筑赶超发展强势支撑。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破冰发展的动力、转型发展的载体和科学发展的支柱,努力在全县上下形成凝心聚力抓项目、加压奋进谋赶超的生动局面。一是抢抓机遇争。抢抓国家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南资北移、京资外移的机遇,提前研究国家的政策走向、企业的发展趋势、项目的市场前景,以先人一步的胆识,高人一筹的措施,快人一拍的节奏,力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市扶持重点和规划盘子。二是放大优势谋。深入挖掘生态良好的基础优势、资源丰富的相对优势和交通区位的潜在优势,在项目引进上充分考虑整个大区域内的资源、要素、市场,超前谋划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打造新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三是形成合力攻。紧紧围绕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目标定位,继续发扬“对接北京”团队精神,组织各级干部“走出去”,利用各种关系、发挥各种优势,全力以赴跑项目、引客商,努力形成时时谈项目、个个跑项目、人人抓项目的强大合力。特别是最大限度地吸引战略投资者,力争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实现项目工作的重大突破。四是严格问责促。坚持把抓项目特别是抓大项目的能力和效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项目责任落实机制、项目实施监督问责机制和项目建设考核机制,对重点项目坚持“周汇报、月调度、季观摩、年初建账、半年查账、年终交账”,强力推动项目落实,努力营造“以招商论英雄,以项目论成败”和“一切围着项目转、人人盯着项目干”的氛围。

(三)继续坚持城乡统筹步伐不放缓,高水平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跳出“就农村论农村、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局限,努力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城乡一体发展的新格局。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布局。按照“县城扩容、中心乡镇扩张、中心村扩大”的要求,在不断完善城镇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把规划延伸到村。在县城,通过草原水城和现代商贸物流城建设,进一步集聚产业、集聚人口,提升承载能力;在农村,把小城镇和新民居建设有效结合起来,重点打造黄盖淖、小厂等6个中心乡镇,逐步建成50—60个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产业集中的中心村,努力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小城镇为支撑、以中心村为纽带的“一核多极”城乡发展格局。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围绕生态产业体系建设,把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和利用城镇的集聚效应,加快产业集聚,增强城市对农村、二三产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按照区域经济理念谋篇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强化产业支撑,加快土地流转,引导农村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带动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流动,推动农民向居民有序转变。三是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科学配置城乡资源,加强教育、卫生、医疗及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导城市商贸、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开拓农村市场,推动城市资源“下乡”、农村资源“进城”,加速城乡融合步伐。预计到十二五末,县城常住人口不低于10万人,乡镇常住人口不低于6万人,城镇化率超过70%。

(四)继续坚持改善民生工作不打折,高质量实施,稳步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天的理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使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一是重就业,巩固民生之本。围绕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城乡统筹等重点工作,教育引导群众转变就业观念,制定和出台优惠配套政策,推动全民创业,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就业。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重社保,强化民生之依。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和失地、失业保险工作,提前谋划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确保城乡居民应保尽保。积极发展社会养老事业,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今年将65岁以上无劳动力的老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认真做好救灾救济工作,解决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保障问题。三是重教育,夯实民生之基。加快发展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致力普及高中教育,特别要围绕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技能人才。四是重卫生,满足民生之需。健全县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启动新一轮县级医院、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使县医院达到同类二级医疗机构标准,中医院达到同类一级医疗机构标准,乡镇卫生院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加速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一体化。认真做好新农合提标扩面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培养和引进各类医护专业人才,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五是重文化,锻造民生之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实施文体广场、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大力弘扬“解放思想、自我加压、敢于突破、誓争一流”的人文精神,让热爱、关心、建设成为全县人民科学赶超的自觉行动。

(五)继续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不掉队,高层次对接,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法,努力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一是拓展开放领域。牢固树立“大胆谋求突破,大胆放开搞活”的理念,以“环洽会”、“冀台会”为载体,积极承接京冀蒙、长三角、珠三角、台港澳等地的产业转移、企业转型,拓展开放空间,提升开放水平。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广借外力,加快发展。二是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发挥草原水城、现代商贸物流城和生态产业园区在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中的作用,积极采取会展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团组招商等方式,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招商格局。三是坚持靠大联强。借助北京这个巨大“资源库”,加快战略合作和区域联合,迅速做深“小中生大”、“劣中生优”、“无中生有”文章,积极与世界500强、全国500强以及央企寻求对接,特别是引进和实施一批对提升产业素质、增强综合实力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支撑点、财源点。四是优化发展环境。牢固树立“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贻误发展是罪人”的思想,大力推行限时办结、并联审批、首问负责等制度,坚持大事快办、急事先办、特事特办。严厉查处破坏创业环境的行为,全力营造帮助投资者、支持创业者、鼓励干事者的良好氛围。

(六)继续坚持平安创建不疏忽,高站位统筹,巩固和谐稳定良好局面。按照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要求,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力打赢维稳工作主动仗。一是加大源头治理,夯实维稳基础。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对各类矛盾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化在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特别是对可能引发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普遍性问题,及时掌握动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排出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全部建立包案调处化解责任档案,明确责任领导、牵头单位,限期落实完成。二是妥善化解矛盾,巩固维稳大局。深化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集中妥善化解沉积多年的重访案、钉子案、骨头案,确保农村发生的问题,解决不出乡镇;企事业单位内部的问题,解决不出单位;部门内部出现的问题,解决不出系统;全县性的重大问题,解决不出。三是树立统筹理念,提高维稳实效。按照“群众受益、企业赢利、财政增效”的工作思路,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效益评估、社会评估三项机制,统筹发展与稳定、群众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确保项目建设、城市开发顺利进行。

(七)继续坚持加强党建不懈怠,高标准要求,提升领导干部执行能力。“三提升”活动,核心在人,根本在党。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必须不断提高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一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围绕生态产业体系建设、招商引资、城镇开发配强配齐领导干部,积极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全面落实“一定三有”新机制,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内容,积极探索“乡编村岗”新模式,加快村干部养老保险转轨工作,扩大离职不离岗科级干部、乡镇后备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范围,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教育管理。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干部精于谋事的素质和能干成事的本领,不断提高干部执政为民的能力。同时,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创新体制机制,挖掘潜在人才,引进紧缺人才,用好现有人才。三是扎实有效地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大力弘扬少说多干、求真务实的作风,培养盯紧目标不放松的韧劲和一心一意创大业的干劲,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办实事,扎扎实实创实绩。树立雷厉风行、抢前争先的作风,使各项工作抢前抓早,保持快节奏、高效率,促进工作落实。四是更加自觉地落实廉洁自律规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口前移,筑牢防线,加快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和党纪法规教育,从源头上遏制和消除腐败,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四、切实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

“三提升”活动是推进科学赶超的有利契机,也是实现后发跨越的关键所在。县委常委会必须在加强自身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强化“六种意识”,提升“六种能力”,以更高的能力统筹发展,以更高的标准谋划发展,以更高的效率推进发展,努力把县委常委班子建成坚强有力、务实高效、开拓创新的领导集体。一是强化机遇意识,提升研判形势的能力。全面、准确、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推动赶超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敢于和全国、区域一流水平对标,面对机遇积极抢抓,面对挑战积极应对,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把握形势,既正确看待优势和劣势,善于在优势和顺境中发现潜伏的危机,在困难和风险中准确判断形势,又注重从劣势和逆境中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努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赶超发展新局面。二是强化忧患意识,提升应对挑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化差距为压力,化压力为动力,坚定应对挑战的信心,把困难估计得更加充分一些,把措施考虑得更加周全一些,把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一些,以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引领全县经济发展。三是强化质量意识,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大力破除“重任务、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等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桎梏,从单纯的追求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真正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中做到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四是强化效率意识,提升争先创优的能力。面对形势复杂多变、任务艰巨繁重的局面,继续强化快捷高效、雷厉风行的效率意识,放宽视野,放活思路,敢于突破不合时宜的“禁区”、没有先例的“盲区”和矛盾突出的“难区”,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创新实践中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五是强化一流意识,提升攻坚克难的能力。牢固树立“物竞一品、事争一流”的意识,瞄准省内、国内、国际一流水平,奋勇争先、精益求精,善于创造性地贯彻上级政策,创造性地利用外地成功经验,创造性地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用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去适应新形势,落实新任务,开创新局面,促进新跨越,努力形成人人争一流、事事争一流、时时争一流的良好氛围。六是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推动落实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只要是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事,只要是符合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事,就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一个难题一个难题解决、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推进、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落实,每项工作和工作的每个阶段真正做到追求高标准、实现高水平、达到高效益。

篇7:农机局“三提升”活动对标定位工作汇报

我们通过对供电所这一基层管理单位的分析,根据“四季”工作的周期性变化,制定了提升同业对标业绩供电所“四季”工作法,进而增强了日常工作计划性,减少了工作的被动局面。

1 供电所工作现状

公司三集五大以后,各部室都实现了专业化管理,供电所由原来的“乡镇电管部”垂直管理模式,转变为各部室齐抓共管,形成了“多管一”的局面。公司各项业绩指标被层层分解最终都需要供电所来完成,工作到供电所就再也没有退的余地。

供电所如果不能迅速转变观念,工作将疲于应对、无所适从。通过供电所同业对标分析发现 :供电所总体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纯农村供电所、纯城区供电所和城乡结合部供电所,不同类型的供电所其业务管理、指标完成情况存在很大差异。

当前农电职工调动较为频繁,一名新上岗或转岗职工从上岗到真正适应岗位工作只要需要三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在岗位上提升业绩干出成绩更无从谈起。究其原因影响职工适应岗位工作的主要因素是岗位工作繁杂,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需要进行不同的工作,在没有进行系统梳理的情况下,就是一名已经在岗多年的职工也很难条理清晰向新职工讲解明白,我们恰恰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一张“明白纸”。

我们很多职工都在“正确的做事”而没有“做正确的事”, 反思我们从事农电的工作点多面广、业务众多,仅仅因为没有进行系统的梳理,老职工对岗位上一些工作模棱两可、说法不一、标准各异,而新入职职工熟悉业务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有鉴于此,我们在充分借鉴公司“二十四节气表”基础上,总结提炼了“提升同业对标业绩供电所‘四季’工作法”,针对不同的季节特点提纲挈领的将相应的进行了列举,从而对供电所的日常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同时也为新上岗、转岗职工迅速进入提供了“业务指南”,这也是对公司“二十四节气表”的延伸。

2“四季”工作法研发思路

在工作中我们通过开展“望闻问切”的方式来“问诊”工作中的难点、焦点问题,切实做到了对症下药。

我们力求以农电“百科全书”的形式,让职工系统掌握农电业务知识,积累农电工作经验,知道在那个季节该干那些工作,应当提前进行那些准备,杜绝“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盲从工作模式,所有工作提前亮,在“早”字上做文章,力戒表象掩盖真相。从而加强农电工作协同,细化分解工作指标,通过打造完善协同一致的农电管理链,来达到提升同业对标业绩的根本目的。

提升同业对标业绩供电所“四季”工作法以一年四季为时间节点,将每个季节需要开展的工作分别进行列举。提升同业对标业绩供电所“四季”工作法,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呈现,辅以文字说明,以提高职工的直观认识。提升同业对标业绩供电所“四季”工作法为新、老职工熟悉业务、了解工作、查漏补缺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提升同业对标业绩供电所“四季”工作法根据季节特点,对需要开展的工作进行列举,起到查漏补缺、任务目标统一的目的,让工作开展更具有针对性。提升同业对标业绩供电所“四季”工作法一改长期以来供电所工作计划性不强,临时抱佛脚式的被动工作模式,与公司“二十四节气”有机契合,便于为供电所日常提供指导。

3 “四季”工作法应用效果对比

我们从2014年1月开始应用提升同业对标业绩供电所“四季”工作法,对供电所工作起到良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供电所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从图表可以清晰地看出在使用提升同业对标业绩供电所“四季”工作法前后,人力、物力进一步优化,工作业绩也得到大幅提升,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供电所工作的规范度也随之提高。

通过对提升同业对标业绩供电所“四季”工作法应用情况的跟踪检查,发现其达到了预期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

一、提升同业对标业绩供电所“四季”工作法以四季为时间节点,条目清晰、重点突出,对供电所日常工作提供了有益指导。

二、提升同业对标业绩供电所“四季”工作法,使用以来大大优化了供电所人力、物力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缩短计划制定时间,计划工作一步到位,避免了计划不周造成人力、物力的重复消耗。

4 “四季”工作节点预警

4.1春季工作预警

俗话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这个季节中的工作人员要防范“春困”现象,工作班成员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春检是春季工作的重中之重,防鸟害及春季线路设备的检修,为全年工作打下一个好的基础。现场工作负责人必须严格履行“两票三制”,加强对工作现场的管控,做到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4.2夏季工作预警

夏季防汛、迎峰度夏、有序用电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增多,农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管理难度及工作量随之增大。高温天气职工容易出现思想懈怠、工作缺乏耐心的情况,因此也是服务投诉、安全隐患的高发季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明确安全服务稳定工作是压倒一切指标的重中之重。总而言之,夏季是基层农电管理工作面临最严峻考验的季节。

4.3秋季工作预警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 秋检是秋季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要防范“秋乏”,在工程检修工作中同样要保持“精、气、神”。通过秋季线路、设备检修,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一个好的基础。现场工作负责人必须严格履行“两票三制”,加强对工作班成员的管控,宁听骂声不停哭声。

4.4冬季工作预警

冬季是一年总结回顾的阶段,涉及“两节”保电工作,要以讲政治的高度来认真对待。进一步加强公用配电台区变压器负荷、电压的监控。合理报送停送电计划,严格履行停修计划。加强冬季安全培训教育,组织职工到培训中心演练现场进行实地演练,提高技能水平。注重舆情防控。将一年来线路图纸的异动,进行全面的整理归档。形成准确的电网地理接线图。

5 结束语

上一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下一篇:小屯一中期末质量分析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