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期研修总结

2024-05-22

小学语文学期研修总结(通用6篇)

篇1:小学语文学期研修总结

小学青年教师语文研修班学期工作总结

紧张而忙碌的一个学期又结束了。现就我们小学语文青研班的工作向大家做一总结和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和葛老师所带的小学语文青研班原有11名学员,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只剩下了8名正式学员。提到这8名青年教师,作为指导老师的我不禁要为她们竖起大拇指。学员韩春子任教于太平镇第三小学,每次来区里参加活动,都颇费周折,但是她从没因路途远而迟到或早退过一次。她求知若渴的精神和不辞辛苦的毅力令人敬佩。班长刘翠身怀有孕,但是,她从未因身体不适耽误过一次活动。作为班长,她能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班长职责,服务于大家,她的奉献精神令人感动。其他几位学员,无论教龄长短,都是那么虚心好学,乐于思考。和她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也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二、活动开展:

本届青研班开班时间较晚,但是,我和葛老师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员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开班典礼之后,我们研修班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葛老师和我分别对学员进行了动员,并对学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求学员每两周完成一张简笔画,两篇钢笔字,教学中随时进行粉笔字的练习。每月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教育教学随笔,坚持天天读书学习,多翻阅教学杂志,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听课评课活动,主动参加各种公开课和展示课,努力在教学实践中磨练自己。

为了便于联系,开班当天,我们就明确了班长人选,建立了班级QQ群,并完成了对学员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研究学员的需求,我们觉得青年教师既需要先进理念的引领,也需要教学实践的磨练。我和葛老师都认为,与其坐而论道,不如做而论道。制定计划前,我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为了练手,我初步草拟了一份学期活动计划。葛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相比之下,葛老师的计划制定得更详细更周密。我从葛老师对学员的严格要求中,从她制定出的这份计划中,感受到了葛老师治学的严谨和工作的细致。

本学期,我们研修班共活动了九次。这九次活动中,既有葛老师的《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专题讲座,又有我的《谈谈我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介绍;既有指导教师的示范引路,也有学员的课堂教学实践和研讨;除此之外,我们还安排学员去兄弟片区参加教研活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本学期,我们有三位学员做了研究课。这三位学员的研究课,尽管风格迥异,但是,都远远优于我们的预期。每次学员做完研究课,我和葛老师都会组织大家进行说课和评课。我们研修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教学研讨的氛围特别好。我们的评课不是一言堂,而是群言堂;不是虚伪地吹捧,而是坦诚地交流。每次评课,8位学员都以开放的心态,用心聆听,畅所欲言。学员们有时会诉说自己的困惑,有时会提出自己的质疑,有时会亮出自己的观点,有时也会彼此赞同。正因为如此,每次活动后,无论是这8位学员,还是作为指导老师的我们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们大家在一起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彼此被彼此的教育激情所熏陶,彼此被彼此的工作干劲所感染,人人都有提升,人人都在成长。

在工作中,我和葛老师亦师亦友,彼此配合默契,是一对互补的好搭档。因为每次教学研讨,葛老师都会在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层面给予学员针对性地细致指导,而我则更多地给学员传达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更多地从一线教师的使命出发,引导她们关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每一个生命的成长。我和葛老师一个在宏观上引领,一个在微观上指导,互为补充,对8位学员进行全面的培养,努力使她们迅速成长为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

三、今后打算:

1、个人打算:

作为研修班的指导老师,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深入学习。我将一如既往地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研修,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研究能力。与此同时,我还要多多地向葛老师及各位老师请教并多承担一些工作,主动地在工作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2、工作设想:

(1)建议学员在新浪网上建立自己的博客,随时记录自己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便于积累素材,进行反思,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号召学员之间进行博客互访,加强学习和交流。还可定期推荐优秀博文,最后收集起来编辑成册,作为研修班成果进行展示和留存。还可以把建博客,写博文,列为评选优秀学员的条件。

(2)不定期为学员推荐好书,好博客,推荐语文教育专家的学术论文,对学员进行更高层次的专业引领和带动。开阔她们的眼界,帮助学员构建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

(3)帮助青年教师发现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4)指导青年教师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5)每次活动都要多留一些影像做资料。

因为是初次做指导教师,初次做这样的工作总结,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借此机会,我还要感谢教研室领导和进修学校的领导对我的信任,感谢各位老师给我的支持和鼓励。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地工作,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指导老师。

篇2:小学语文学期研修总结

时间如飞而逝,期末盘点本教研组活动,有收获也有遗憾。先谈谈收获:

一、参与了全国课题“新体系作文教学共同体”的研究。

、派出六位老师赴XX参加了全国课题组的活动,收获颇丰。公开课的课型有童诗、作文、民间文学综合课、语文课、绘本课,给我们启发都很大。尤其是张XX、周XX的课值得我们学习,其理念值得推广。很幸运地得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的题词和指导,以及《小学语文教师》杨文华先生对我校特色课程的高度肯定。

2、本语文组微课程成果《走进课程歌词中的语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小学语文教师》

七、八月合刊,我校课题《探索发现思维训练在小学生读写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研究》,即《发现作文》研究成果,被编为新体系作文实验通讯(第十期发现作文专版),向全国推广。

3、本次学习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

(1)课外阅读、诵读与语文教材学习、考试检测的矛盾,怎样互利互赢,和谐共生?

(2)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选择的矛盾。怎样让老师教得轻松、扎实,学生既打好基础,丰厚底蕴,又开拓视野?

以上这两个问题,我们也做过一些尝试,有一定的效果,但怎样形成一个科学的、系列的课程框架?有待今后继续探讨。

总结此行所悟所获,一是不能做井底蛙,多看书、看课、看活动,对自身成长大有裨益;二是要勤实践。做个行动者,在实践中累积经验。凡空想者,终将徒羡他人,一无所获。

二、坚持教师读书会及课例研修,促进师生素养提升。

、本期语文组教师以教师导读和自主研读的形式,深入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1-50条。

2、坚持每周面向全校学生开展诵读及故事讲述,每月检查诵读,并尝试录制小古文诵读音频。

3、推出了三堂公开课:小古文课型《杨氏之子》《元方答客》、写景散文课型《桂林山水》、综合实践课型《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多方面探讨语文教学。

4、邀请了长沙市首席名师朱爱朝老师来校讲课《把孩子带向世界——我和孩子们的自然笔记》。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培训人的能力,而不是仅从头脑上接受知识。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自身圆满的人,远比你在社会上取得多大成功更重要。如果我们把孩子当作人来教育,而不是考试的机器,不是光耀门楣的工具,不是钢筋混凝土中孤独的怪兽,孩子的心灵会更加干净。朱老师的讲述发人深省:这个时代的标志是创造。怎要与时代的个性相结合?这是一段走向自然的旅程,用自然滋养和平衡生命的旅程,只有自然带给我们安静的力量。

最后谈谈遗憾和思考:、虽然每月开展了教师读书会,但感觉教师读书的欲望并不是很强烈,怎样由外因促进内因,使教师真正把读书当作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2、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不能教材,而只能用教材教语文。但本校部分教师仍不能转变观念,依然“以本为本”,此“本”为教材。学生以单薄的教材为“食”,势必造成精神贫乏,阅读积累与运用成问题。

3、怎样用好教材,开发出适合本校师生教与学的课程,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XX小学语文组

篇3:小学语文学期研修总结

如何借校本研修平台, 优化教学方式, 变革学习方式, 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基于此, 我校在认真研读《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龙湾区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意见》基础上, 结合市、区校本教研基地学校相关要求, 实施开展基于文本解读以“课堂练习设计与优化”为主打项目, 助推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语文学科校本研修工作。

如何巧解文本, 基于学生学情, 找准课堂练习支点, 把准课堂练习时机, 用练习有效串起整堂课的语文教学, 成为我校语文组每一位教师的追求。为了达成目标, 我们进行了下面的“寻练”实践。

一、序曲———潜心学习求积淀

随着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推进, 参与培训、学习更新新理念、促进自身修炼, 成为我们师者必修的一门功课。为给有效研修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石, 我们开展了基于学校层面的团队草根学习研究和基于专家层面的专业引领学习。

1. 基于学校层面的团队草根学习

根据“2012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考核工作的通知”精神, 学校规定一学期每位教师至少阅读相关教育专著一本, 撰写读书心得一篇。所推荐的教育专著诸如《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做一个聪明的教师》《优秀是教出来的》《教育闲评》《不跪着教书》等。在教师阅读专著基础上, 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征文评比交流活动, 设定奖项, 通过兑现奖金的形式对认真参与阅读并撰写读书心得的教师进行奖励。下列读书心得也因此荣获了市区级奖, 例如, 《沟通, 恰似一朵七色花———再读〈孩子, 把你的手给我〉有感》《用自己的声音来歌唱———读〈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有感》《用爱聆听花开的声音———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轻功利?重发展?让教涯永葆青春的魅力》《阅读, 芳香之旅》等。据不完全统计, 一年来, 我校语文教师获奖19人次, 其中省二等奖1人次, 区一等奖5人次, 区二等奖7人次, 区三等奖6人次。

2. 基于专家层面的专业引领学习

首先, 我们针对语文学科能力的提升组织培训。教师对课堂练习的理解定位是开展“课堂练习的设计与优化”的先决条件。2011年9月28日、2011年12月7日、2012年4月20日, 我们分别邀请市区小语专家曹鸿飞老师和曹俊老师亲临现场做讲座指导, 以提升教师内涵。切实做好课堂练习的优化, 构建“以学为主”的生本课堂,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其次, 我们针对主题研修能力的提高组织培训。学校曾邀请张作仁老师给全校教师做《校本研修与课堂改进》《基于课例研究的校本教研模式》《基于学情调查的课堂作业研究》等专题讲座, 让教师明晰了:书面练习应随堂化, 课外练习应实践化, 课堂练习应多样化。他们还重点向教师们介绍了如何改进课堂, 如何提炼有价值的研修主题等内容, 为校本研修策划的有效实施做好铺垫。

除此之外, 我们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多次要求他们结合自己所提炼的教学经验、教研经验开展专题讲座。这样的理论学习充实了教师们的知识储备, 对提高练习设计能力、开展主题研修活动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奏鸣曲———精心研磨谋策略

继2010年上半年我校开展龙湾区现场磨课展示活动后, 我校的课例研磨流程逐步完善并形成了如下模式:理论学习—文本解读—观评课活动—调整设计—再次上课—再次反思—打造精品。根据此活动流程, 我校围绕“课堂练习的设计与优化”展开系列活动。

1. 比对新旧“标准”, 参悟课标精神

新课程标准是我们进行灵活课堂教学的准绳。我们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2011版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 深入地剖析理解2011版新课标与2001版课标的不同点, 探讨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理解和落实课标精神等。通过撰写心得体会, 我们发现教师在参悟课标精神的过程中, 把握了国家教育部门对语文学科教育的要求, 认识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了解了学生认知和学习特点。这样更利于教师正确、科学、合理地安排语文教学活动, 在课程设计上做到规范、科学, 使课堂教学更加准确、高效;有利于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进行更好地学习和完善。

2. 潜心解读文本, 把准练习目标

如何把握文本特点, 把准练习目标, 展开适宜的课堂练习, 开展与文本的充分对话,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所在。文本解读, 成为制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败与否、精彩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 根据文本特点, 钻研教材, 了解编者意图, 开展组内磨“练”, 在合作共研中把准练习目标, 有助于课堂练习的优化。磨练习设计先磨目标, 有别于2010年刚开始的“磨课”活动。

例如, 六年级下册复习课《养花》课后的三道习题都是从理解词语的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去设计的。于是我们就以理解词语的方法和抓中心句理解文章的内容为复习训练点, 确定本课的练习目标如下:

(1) 抓“如此循环”和中心句复习理解词语的方法:据词定义、联系上下文和运用事例来理解词语。

(2) 运用“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一句式来说一说课文内容, 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3) 抓住反问句体会表达方式的妙处, 并能学以致用。

练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导向、调节的作用。如此准确定位练习目标, 是优化课堂练习的根本保障。

3. 深入文本内容, 找准练习支点

2010年, 我们的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是在确定研讨课例之后, 上课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设计教案并进行课前说课, 组内其他教师基于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献计献策, 发表看法, 对教学设计提出修改意见。

但是, 我们认为这样的操作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学设计, 但往往因为没有统一主题, 导致针对性不够。在课堂练习项目的引领下, 紧扣所研磨的学习目标, 展开再读文本, 找寻练习点活动更能凸显研修主题。所以, 在文本解读时, 我们根据学生要内化的知识点、文章的留白处等设计练习, 以此撬动整堂课教学。

由于各位教师共同参与了学习目标的研磨, 对教材都有过思考, 在学习目标的确定、落实, 教材处理, 重、难点的把握上都能各抒己见, 从而讨论产生最佳练习点。在找寻“我是什么”练习点过程中, 二年级语文组教师紧扣“我会变”这一练习点以填示意图形式说“变”的主要内容, 例子如下:

这一练习点的设计, 把课堂时间还给了学生, 让学生在说话中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4. 基于学生学情, 巧串课堂教学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我们发现课堂练习常常是零敲碎打。基于学情, 以练习串起整堂课的教学, 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懈追求。

例如, 张海容老师《风筝》一课的教学, 根据学生们课前预学情况展开检查, 并紧扣贾平凹的“一流”语言巧设练习点, 整课练习以阅读日记的形式予以串联, 堪是巧妙。再如章新若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 由第五单元习作中的“导游词”迁移到“讲解稿”, 以“讲解词”串起了整堂课的教学。一堂课下来, 共设计了以下三个练习:

课堂中, 学生在填写表格中, 理清教学重点———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借助表格进行讲解, 以达到复述、背诵、积累文本语言之目的。在这个练习中, 教师先“扶着”学生掌握了形态各异的恐龙庞大家族的特点和这段话的表达方式, 了解总分句式的特点和“有些……有些……有些……有些……”的句式妙处, 使学生将课文中潜在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出来, 再放手让学生用这种句式来写写很多年后鸟类繁衍成的庞大家族, 指向阅读能力, 指向言语规律的迁移运用。

上列三个练习指向课文重点, 将以上的小练习串在一起就是一份完整的讲解稿, 这样的设计新颖, 可操作性强, 省却了学生课外复述、背诵、积累文本语言之劳苦, 达到了课外练习随堂化的目的, 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协奏曲———精密组织促优化

为能使项目研究得以深度推进, 学校积极搭建平台, 创设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业人员及时交流、平等探讨的活动平台和环境, 为广大教师提供及时有效的专业支持, 拓宽教学研究途径, 促进项目的深入研究。

1. 组内磨“练”, 合作共研

备课组通过文本解读, 积极开展系列研磨活动。从磨目标开始, 到磨练习点, 同时研磨如何巧串练习。在此基础上, 围绕“课堂练习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练习时机的选择、练习时间的把握、练习操练的反馈评价、练习目标的落实情况”等方面展开观议课活动。

为了促使组内活动规范而有序, 我们采取了检查跟进的方式助推“共研”效果提升。同时, 通过期末对教研 (备课) 团队考核、对组长工作进行考核, 激发教师们参与研修的热情。

2. 专家坐诊, 促进提升

备课组内教师的研讨热烈却缺乏专业的引领, 于是在备课组研讨的基础上, 学校选择典型的两个备课组在全校进行课例展示, 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把脉指导, 开展专业引领。在引领中专家针对教师们在实施课堂练习过程中的困惑予以指点, 并且引导明确下一阶段参与研究的方向。

为引发教师进行深度思考, 活动之后, 教师针对其中的一节课撰写评课稿, 围绕着练习设计与实施情况开展评论, 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思考。

3. 以赛促练, 优化练习

在教学实践中, 各年级的备课组长组织成员进行“课堂练习设计—课堂教学研讨—反思教学过程—优化练习设计”等研修活动, 在主题研训活动中提升教师课堂练习设计的能力。学校在此基础上开展以教师个人为主的优化课堂练习的设计评比, 举行以备课组团队整册优秀课堂练习的征集与评比, 要求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以单元阅读目标落实为基点, 设计单元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可以针对某个环节, 也可以针对几个段落, 要跟教学目标保持一致, 指向语文, 体现言语活动, 不同学段练习有所侧重, 倡导以练习为主线的阅读教学常态设计。

为抓好、抓实学科教研活动, 严格学科常规管理, 全面优化教学过程,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将五月确定为教学展示月, 开展“红五月”教研节活动。活动参赛团队由3位成员组成, 分别进行课堂练习设计说明, 课堂教学展示, 课后围绕“课堂练习”进行议课。各教研、备课组以学校团队赛课为平台, 紧扣“课堂练习”, 在组内开展课例研磨。

在历时一个月的教研节活动过程中, 所策划的“组内课例研磨、校级团队赛课、学科教学展示、网络反思跟进”等活动, 提升了备课组教师共同钻研教材、用活教材的能力, 同时充分发挥了每位教师的才智, 有利于取长补短, 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促进课堂练习成果的提炼和形成。

四、圆舞曲———寻练研修重提升

一分付出, 一分收获。一路走来, 我们语文学科项目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 在实践中摸索着, 在摸索中积累着, 在积累中提炼着, 共同促进学科素养的提升。经历了一学年的系列研修活动, 我们受益匪浅, 感悟颇多。

1. 变革学习方式, 探寻课堂本真

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目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 我们发现课堂中学生学习更积极更主动。教师的理念行为发生了改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们在努力践行这样一个理念: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发现留给学生, 把提问交给学生, 把体验让给学生, 让课堂回归本真。

2. 优化课堂练习, 减轻课业负担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学习语文的根本。语文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在优化课堂练习的实践中, 教师明白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是必不可少的, 它应该像一条线, 串起整堂课,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

3. 夯实校本研修, 提升教学能力

在本项目研究过程中, 我们明晰了要提高校本研修的有效性, 必须要基于任务驱动展开专题学习, 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寻找理论依据, 从理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研究初期, 我们主要从“练习时间的把握、练习时机的选择、练习难易程度、练习评价”等方面进行观察与分析。在一学期的实践研究后, 发现我们忽略了“学本课堂”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本位、学生本体”, 其关键问题在于对学情了解不够, 于是增加这个点继续深入展开研究。就这样, 我们的校本研修因问题展开, 在解决问题中又产生新问题。在螺旋式校本研修过程中, 教师们提高了认识, 提升了教学能力。

一路走来, 我们思考多多, 在后续项目实践研究过程中, 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继续深入开展系统的课程目标及文本解读。

2011版新课标与2001版课标的不同点亟待我们做进一步的深入剖析。同时, 进行文本解读是关键。虽然我们在项目实践中也非常关注教师对文本的理解, 但是系统地开展单元整体备课意识还不强, 所以在单元整体备课的基础上有必要开展单元练习设计尝试。

(2) 进一步深入开展基于学情调查的课堂练习优化。

一堂课下来, 既有学前练习, 又有学中练习, 还包括学后练习。因此, 基于学情的课堂练习优化必须要对学前练习进行科学的学情诊断, 对学中练习有准确的学情把握, 对学后练习开展积极地跟进。

(3) 巧解文本, 巧串练习, 找寻课堂练习精髓。

我们觉得一单元围绕一个主题也可以设计一个系统化的练习, 但是往往因为对单元整组教材的深入研究不够, 所以一单元课文练习下来, 常常是整体性不够, 关联性欠缺。因此, 将一课或一单元课堂练习形成整体, 将是我们在后续实践过程中的一个努力方向。

回眸我们走过的“课堂练习”校本研修实践之路, 反思在“寻练”途中收获的点点滴滴, 我们深切体悟到在“学本课堂”理念引领下, 巧解文本, 追寻“课堂练习”精髓的重要性。我们相信, 基于“课堂练习”的小学语文主题化校本研修实践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张丰.校本研修的活动策划与制度建设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丰.如何组织策划学校的研修活动[J].人民教育, 2007 (9) .

篇4:小学语文学期研修总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高效阅读教学就是指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指导学生更好地在相同或更短的时间里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阅读教学指以语文教科书里的文本为重点的阅读教学,即传统意义的阅读教学。广义的阅读教学,不仅包括传统意义的阅读教学,还包括课外拓展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高效阅读教学”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达到“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目的。

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及高效阅读教学的意义

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 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牢牢控制着课堂,轻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讲代读,轻视了学生的自读自悟。阅读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学方式僵化,缺少创新。多年来阅读教学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介绍作者、时代背景——分析内容——概括主旨——归纳写作特点。陈旧的教学方式看起来面面俱到,实则重点不突出,难以让学生对文本的某一方面有深入的了解;阅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彰显不足,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不够。

高效阅读教学的意义 针对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笔者提出了“高效阅读教学”的理念,力求有所突破。高效阅读教学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习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改变陈旧老套的教学方式,长文短教,不求面面俱到,但要重点突出,阅读每篇文本至少让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所收获,日积月累必能厚积薄发;加强经典文学作品导读,在阅读教学中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与博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高效阅读教学的原则

为了达到高效阅读教学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

广泛性原则 古人云:开卷有益。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必拘泥于内容,只要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益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思维、丰富情感体验、提高综合素养的书籍都可以阅读,如古今中外的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作品、长篇文学名著、科普科幻作品及历史、文艺、文化作品等。

开放性原则 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的阅读不必拘泥于形式,走进书店、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的阅读同样值得推荐。

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阅读充满浓厚的兴趣,他们才愿意打开书,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走进卷帙浩繁的图书馆,学生可能无从下手,此时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推荐合适的书目,引领学生走入图书的世界。

高效阅读教学的一般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都有明确要求,从低学段到高学段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于高效阅读教学,教师应根据文本、学情、教学目标灵活应变,几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模式。下面笔者结合执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我是什么》和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阐释。

课内高效阅读教学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是什么》的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例如导入课题时笔者通过“水”字的演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又为下面课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再通过水的颜色变化、样子变化、地点变化、脾气变化,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入文本。如讲解地点变化时,课件制作所创设的情境,真实生动形象,把孩子带到了广阔的水域世界里:小池里的水是那么水平如镜,波光粼粼;小溪里的水流得是那么缓慢;江河里的水流湍急,是那么欢快;大海的水波浪翻滚一浪胜过一浪。不同地方的水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课件一幕一幕地把这一状态播放出来,真是既形象逼真又活灵活现。学生看了课件简直如临其境。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性和主动性,还为理解课文、朗读课文奠定了基础。

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在教授《我是什么》这篇课文时,笔者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次接触课文,要求读正确。再读课文,要求读流利,并说说“你认为他是什么”,这时学生对课文还只是直觉的印象、浅层的了解。然后,自己再边读课文边思考:水有哪些变化?是怎么变化的?这就需要学生抓住词句去理解,接着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语言,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有语气地朗读。这样由读正确到流利再到有语气,逐步提高要求。随之对课文的理解也就由肤浅逐步深入。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笔者力求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例如,在讲授“落”“打”“飘”这三个动词时,让学生思考这三个动词能否调换顺序,让孩子体会写水珠也就是小雨点用“落”;写硬球也就是冰雹用“打”;写小花朵也就是雪用“飘”,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学习怎样准确使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另一方面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雨、雹、雪形态的不同。笔者注意把“理解、体会、体味、感悟”教给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对三种自然现象有了十分真切的感受,并通过极具个性化地朗读向别人表达或展示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激发想象和自主朗读欲望,从而达到理解、领悟、深化的教学目的。

课外高效阅读教学 对于课外阅读教学,笔者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开展。

推荐合适书籍。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在选择书籍上学生和家长往往存在困惑。因此笔者结合学段目标和班级学生的学情,给他们推荐了合适的书籍,建议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性地阅读。同时在推荐书籍时,笔者加大了能够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的推荐力度,让孩子们能够真正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厚与博大。

全家参与。小学生的自制力有限,根据这一特点,笔者采取全家参与的方式,让家长参与到教学中来,加大对孩子阅读情况的关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篇5:小学语文研修总结

暑假里,我和老师们一起,有幸走进了小学语文学科远程培训平台。在这里,我们观看课程视频、聆听专家讲座、反思教学实践、撰写研修作业、交流心得体会,匆忙有序,受益匪浅。通过与同行们的讨论、交流,思维的碰撞,发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也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将这段时间参加远程培训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责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师不仅是照亮别人的“蜡烛”,更是不断充电的“长明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摆正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形象,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还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创造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改变了传统的授业、解惑的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不能满足于自己的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长流常新,永无止境,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知的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社会道德品质也在一并的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要为培养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贡献。因此,我们要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为祖国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石。我们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二、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学习,真正体会到课堂教学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浇灌,才会开出美好的艺术之花,同时也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距离名优教师还有很大差别。培训中,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分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我虽然教过不同的年级,对所教教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体会尚浅。因此在以后执教的过程中着重加强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学理论去备课、备学生,去研究习题,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四十分钟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减少课业负担,多一些时间去体会。由此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价值,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让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

三、充分认识语文教学应重视交流与沟通,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重要性。

古语说得好:“学而无友,孤陋寡闻”。在学习过程中多方交流,互通有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远程网络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网上交流的方式,除了自学之外,尽可以与同学、教师自由沟通,探讨与学习生活有关的各种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当你遇到

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时,应正确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尽可能获得家人、朋友和教师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多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互相鼓舞学习信心,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消除不良心理影响,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

篇6:小学语文研修总结

时光如水,匆匆太匆匆,从八月我们相逢在网络平台,已经两个多月了,回忆这段远程研修的日子,感慨颇多。在这片属于我们的天空里,我体验着远程研修的耳目一新,我聆听了各位专家学者们的精彩阐释和真知灼见,倾听了各位老师的亲切点评,在线研讨领略了各位同仁激烈的讨论,倾听一线教师的无数心声,同时也让我有幸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同行,领略了他们的风采。在网络研修的日子里,每天观看视频、阅读文本、完成作业、撰写反思、发表评论、浏览简报……所有的这些已成为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研修让我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孤陋寡闻,意识到了自己如同井底之蛙。同时,远程教育研修也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更加真实的爱恋。远程研修为我们一线教师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解惑释疑。今年我有幸参加白银小学语文第四期远程培训,有幸聆听各位专家讲座让我感慨颇深,受益匪浅。在这段学习生活中,我每天累并快乐着……因为,我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友情。通过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我积极投身网络研修的学习当中,切实做到了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网络学习培训,自觉参加讨论,自觉上交作业。通过研修,使我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我通过深入学习,从而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二、勤勤恳恳,积极研修

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题视频录象,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道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矗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积极认真的观看视频学习,到目前为止在线学习时间近两个月,并且在观看视频的时候积极提出自己的问 题。

2、认真独立完成必修作业,选修作业和校本作业多篇,认真评判,积极评论,按时主动参加在线研讨。我勤勤恳恳的研修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同时自己的付出也得到了领导们的认可与鼓励,使我对此次研修有了新的认识,她成为了我人生历程中一段含义深刻的文化之旅。

三、积极研修,深刻感悟。

远程研修培训,这是我人生历程中一段含义深刻的文化旅程。我通过课程作业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将启动的教学改革;通过网上探讨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语文教学与教研工作不得不重新审视和重新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克服惰性、力求勤性;克服无计划、力求有计划;通过各种学习,要力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切实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使自身稳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网络研修是良师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的一大基石。我坚信:我研修、我进步、我快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昨天,我们曾经带着困惑,携着迷茫走进研修网络,;今天,我们带着欣喜,捧着收获继续前行;明天让我们带着希望,向着目标一同奋进。

小学语文研修心得体会

作者:何岩 时间:2012-08-14 19:36:11 通过此次学习,我心中感触很深。首先,增强了我的责任意识。俗话说:责任重于泰山。作为一名教师,学生是我们直接的教育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要想教育好学生,增强责任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强烈责任心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同时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会给其他环节构成困难,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我们教师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负起我们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后代着想,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我们祖国千秋大业负责。其次,要提升教师的素质,懂得尊重和激励学生。尊重和激励学生,可以启发学生的心灵、思维。著名的心理学家雷耳评论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他,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与别人。

这也是一次远程教育培训,我体会到新课程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上课的教师自身素质要高,驾驭课堂能力要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予以讲解。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提问题时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有的放矢;幽默、流畅、优美的语言也很有吸引力。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 每一位老师的讲座,都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令我深深感动的是,所有的老师,面对我们这些年轻后辈,无不是倾囊相授,看着这些老师眼神中流露出的期待之情,我不由感到了压力:如果自己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那实在是太对不起这些无私帮助我们的前辈;然而同时,我更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在附中这样一个广阔的舞台,有这样真诚相待的同事,我一定可以尽情施展,干一番事业!是的,请允许我把自己的工作称为“事业”。

我逐渐明白:语文姓“语”,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练习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阅读教学重视“表达”,最好的方法是结合课文教学,设计各种形式的表达练习,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使理解和表达、积累和表达获得多赢。

我们也深深地意识到:从事教育工作的每位同志都是一颗螺丝钉,担负着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任何失误,都可能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影响,造成学生终生遗憾,甚至酿成事故。为此,对待每一项工作,学校每位教职员工都要努力做到小心示范,认真育人。永远记住: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样样做楷模。其次,我们还应学习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联系各界教育力量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也只有这样,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得到健康和谐、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才能够早日造就我们宿迁教育的“高山”。教育改革的浪潮正向我们涌来,我们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愿意在小学教育这块充满生命力的园地里努力耕耘,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关爱每一名学生,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交流,快乐成长。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说,教师的工作是最需要良心的。这颗良心就叫责任。我们将永远凭着这颗良心,把无私的爱和无限的责任奉献给学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

第二,不断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断学习,成为长流水。

第三,交流。他人直言不讳的意见与建议可能是发现不足、认识“庐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径。要听真言,要想听真言,更要会听真言,久而久之对我大有裨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必须是着眼于未来,采取科学的方法应对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努力使自己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必须给自己定好位,必须走“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感谢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空间,感谢本次培训为我们提供这么难得的学习机会,促使我在教育生涯的轨道上大步前进!

小学语文研修总结

上传: 毕认国 更新时间:2013-1-9 20:46:58

小学语文网络研修学习总结

短短两月的小学语文研修培训学习即将结束,回味起来,期间虽然辛苦,但又受益匪浅。网络研修,我是从零起点开始的,但研修学习使我有了一定的积淀,感到有一定压力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真正实现了有压力而无负担,有问题而无难处。通过研修培训,使我在师德修养、教育理论、科研能力、班级组织与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的道理。同时,网络研修改变了我的生活,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我们的班级,在新的作业、日志、话题中汲取我需要的营养。从网上的专家学者那里学到了很多,也从身边的优秀教师那里学到了很多。学习的过程是短暂的,但学习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通过网络培训,教师们真切的感受到了观念在更新,能力在提高,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现将我个人网络研修的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网络研修使我转变了思想,更新了观念。

培训伊始,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入研修平台,总怕自己做不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与班级成员们的交流,我的担心渐渐消失了,便积极投身网络研修学习中。做到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网络学习培训,每天抽出时间坚持聆听专家讲座,自觉参加学员交流讨论,自觉上交网上作业,积极上传感言与体会。尽管感觉比较繁忙,但按照研修的各项规定要求,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通过研修,使我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了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每一位老师都需要重新学习才能适应新课程,不然你就发现:涛声依旧。“穿新鞋,走老路”。“越来越不会教了”。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被时代所淘汰。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观念的更新。网络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里面有很多全新的教学理念。说实在,在以前我虽然常常用到表现性评价,但当时我真不能总结说出是“表现性评价”,我只是说——表扬学生,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使我才真正知道这个词儿,我认为“表现性评价”这个词儿,总结得最合适,提得最好。实现了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

二、网络研修,使我得到深刻的感悟。网络研修,为我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使我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觉得在理论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在培训中有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的阐明了理论,通过与专家,学员的在线互动交流,专家的真知灼见与精辟见解,以及同行的精彩点评,交流与感悟也让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专家的讲座,每一专题的各个观点及案例,很好地解决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也使我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启迪。同时,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培训中,我还阅读了大量的先进材料和记录了一些先进的理论与方法,并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培训学习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学有所用。

三、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了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通过学习我深刻领悟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念,我会将自己的爱全身的融入到学生中。在教学中,我会将努力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避免课程设计“新”,实施方法“旧”的新瓶子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观念”,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乃至高效。

四、研修提升了我的业务素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上一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下一篇:地铁优秀员工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