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奶奶作文

2024-04-14

李奶奶作文(通用17篇)

篇1:李奶奶作文

罗村李奶奶作文

较之前几天的风和日丽,今天的罗村是有些沉闷的。太阳久久地躲在云层后面,乌压压一片,让人心生不快。

罗村的李奶奶家聚满了人,小小的土屋几乎没有什么缝隙了。村里好久都没有这么热闹过了,自从前几年经济飞速发展,所有的年轻一代都前前后后跑去了城里,很少回家。再后来,他们又都把自己的父母给接去了城里享福,以至于现在的罗村,就只剩下几户不愿意搬走的老人了。

今天是李奶奶六十六岁大寿,家中亲戚朋友都匆忙前来祝贺。

土屋里面陈设很简单,一面因年代久远而有些模糊的镜子,用实木做成的矮柜,还有一张土炕,仅此而已。

屋中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矮柜上一座白色的毛主席塑像,是陶瓷做的,李奶奶很是宝贝它。

土炕上,李奶奶苍白的发丝虽然稀少,但却是最显眼的。她躺在上面,瘦弱的身躯早已经没了力气,蜡黄的面容纵横着深入骨肉的沟壑,映得双眼也是无精打采的病黄色。

她被亲戚们围了起来,这么多人来看她,她心里应是很高兴的。

“我是谁呀?”粗重的语调从一个双手撑着炕沿儿的男人嘴中发出,他的身材有些胖,肥头大耳,是李奶奶的儿子罗国。

“这不是那谁嘛,就是就就……”李奶奶很开心的咧嘴笑,枯瘦的手胡乱的指着,正如她的嘴也胡乱的说着。

自从前年罗汉爷爷去世,她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从腿脚不便,到间歇性的神志不清,再到现在这幅模样,全家人都聚在一起恐怕只有今天。

院子里摆了一个小桌,面前坐着一个正当盛年的男孩子,一手拿着笔一手攥着分子钱,记着上礼的人名。

一个矮小的中年胖女人时不时上前,拿起小桌上的钱数来数去,脸上泛着油光,嘴角高高的咧着。这是李奶奶的二闺女,罗红。

李奶奶和罗汉爷爷一共生了三个孩子,老大老二是女孩儿,老三也就是罗国了,是个男孩儿。

说来倒也怪,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李奶奶最宠爱的却是她的两个闺女,对于罗国这个小儿子就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了。

按照规矩,中午是要请亲戚们吃饭的,罗国早早的定下了附近的一家农家院,现在也是时候带着这么一些人过去了。

一屋子的人来的很快,离开的也很快,快到李奶奶的目光都追不上。

走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上前道别,都是有说有笑的往门外走,哪像刚来的时候,一个个都挤着上前问候,每个人都是同一张笑脸。

门口的小桌四周有些凌乱,罗红兴致勃勃的`收拾着,左手一直插在自己浅小的裤兜中,手里攥着的正是从自己弟弟带走的份子钱中偷偷拿出来的几百块。

收拾完,进屋偷偷摸摸的把钱装进的自己的小包中。哼着小调儿,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自然而然的忽略了李奶奶殷切的神色。

原本拥挤的小土屋,此时此刻竟然是如此空旷,就像李奶奶的心,怎么也填不满,可又总是能填满。

记得她年轻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抢着干,永远也不嫌累。就算她的腿渐渐的走不动,她硬撑着也闲不住。

她对人很热情,似乎自己待不住。一有个人来自己家串门,不管熟不熟她都会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

她的嘴也总是闲不住,罗汉爷爷说过她可真是个话唠子。

岁月是不饶人的,带走了她的年轻,也带走了她的健康,更是带走了她最最深爱的罗汉爷爷。

她还是躺在炕上,想起身都起不了,用手一下下的抓着身上的棉被,不安的翻来覆去,一双病眼无神的四处张望,一眨眼,落下了一滴泪。

篇2:李奶奶作文

我家隔壁住着一位热心李奶奶。她已过七旬了,她圆圆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高高的鼻子。

又一次我妈妈一下班就去我姥姥家了,我爸爸出差了。中午十二点了,妈妈还没回来,我只好站在门口等。正在这时,李奶奶刚好从外边回来看见我站在门口就问我:“孩子,怎么不回家站在门口?”我说:“我家没人,我也没拿钥匙。”李奶奶听了二话没说就把我领到她家去了。

到了李奶奶家她给我盛了一碗面条让我吃,我说:“奶奶我不吃,我口袋里有钱我自己上街上吃就行了。”李奶奶听了生气地说:“你是不是嫌奶奶做的饭不好吃。”李奶奶说着硬把一双筷子塞给我,让我吃。

篇3:李镇西的课堂作文教学

一.充分彰显课改理念

李老师作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作文评讲课也应该以学生为上, 即尽量让学生参与作文评讲;作文评讲课也应体现出对尽可能多的学生的鼓励, 而不只是老让少数“写作尖子”频频亮相;作文评讲课应该充满民主气息, 面对作文, 师生平等对话, 甚至可以争鸣;作文评讲课在形式上也应尽可能新颖生动活泼, 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李老师的作文教学改革思路,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面向全体学生, 师生平等对话。2.关注评价的即时性、多元性、激励性和目的性。

二.结构安排合理有效

李老师的作文讲评课, 分为八个板块。

1.八个板块。第一板块:榜上有名。即把达到要求、感人的同学列上光荣榜。第二板块:佳作亮相。即把特别优秀的佳作宣读。第三板块:片段欣赏。精彩片段。欣赏。第四板块:咬文嚼字。帮助修正语句 (找出来) 。出谋。第五板块:病文修改。提供两篇病文修改。划策。第六板块:昨夜星辰。介绍老师以前的学生怎样写同类作文。第七板块:教师试笔。动情朗读。第八板块:名人忠告。引述名人名言教育学生。这八个板块反映了李老师成熟的写作教学结构安排, 也符合学生作文的认知规律和写作规律, 凸显课改理念。

2.从学生出发 (片段欣赏) 。十几位学生依次上台朗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适时通过电脑在屏幕上打出这些片段内容并进行归类。如运用归纳法归纳心理描写: (1) 动作描写中融入心理描写; (2) 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心理; (3) 通过想象 写心理 ; (4) 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心情。这种从学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写作方法, 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遵循了在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语文学习规律。

三.教学合作和谐有效

李老师的作文评讲课, 师生关系是合作伙伴,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几乎参与所有环节, 以主体身份评讲作文。

佳作亮相———学生分析评价

片段欣赏———学生津津乐道

咬文嚼字病文修改———学生评头论足

教师试笔——商榷、提出意见

教师是合作伙伴, 重在启发、鼓励学生。在第一板块屏幕打出“榜上有名”和一半姓名时, 教师同时大声念出;佳作亮相后, 对其进行简短采访, 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对于学生提出“描写虚假”的问题, 教师向大家讲述自己初中作文时弄虚作假的毛病, 将心比心, 一起克服描写虚假的毛病;对于学生的争论, 教师不急于做结论, 而是让他们充分发表意

力求师生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 充满民主气息。面对作文, 师生平等对话, 积极主动。开放的课堂常常有教师始料不及的事情出现, 这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教师要灵活应变, 需要教师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功底, 一节课确实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去备。

四.目标、实施、评价一致

李老师的作文评讲课始终围绕“真”来做文章。作文要真, 做人更要真!

题目要求是: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素材, 写一件使自己感到惭愧的事。

课的题目是:真情浓墨写童心。真情就是说要真实, 不胡编乱造;浓墨就是注意描写, 特别是“心理描写”;写童心就是写自己的心灵世界。

评讲时强调:内容真实, 感情真切———作文的关键, 优秀作文的灵魂。

引导学生真实地书写真情:题目求真、内容求真、写法求真、赏析求真、改错求真, 处处围绕真情。就连课的最后老师的文章也感人至深, 催人泪下。

教人作文与教人做人紧密联系:“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和生活, 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学作文的过程也是学做人的过程。所谓写作文, 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

名人忠告, 用意在教育。冯骥才———纯洁的人生从忏悔开始;萧 (肖) 伯纳———一个人感到羞愧的事越多, 他就越高尚。

篇4:李奶奶的健康秘诀

我对李奶奶的建议表示感谢,并且决定也像她一样去晨练,可每天早上去公园,一年下来也得花不少钱吧!李奶奶说,公园门票正常5元钱一张,但对晨练的人采取年票制,每年只要100元,还是蛮划算的。

几天后,我去公园买年票,却被告知,年票已经取消。工作人员解释说,政府从民生出发,下个月开始,公园就免费开放了。原来是这么回事,我不禁为政府这项决定暗暗喝彩,同时也为李奶奶高兴。不管怎么说,这下她一年也可以省下100元钱,对她那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省一点都是好的。我进了公园后,恰好看到李奶奶正在慢跑,跑完后,在空旷的草地上打起了太极拳,虽然说动作不怎么标准,但气定神闲的样子,让人感觉很安逸,这大概就是她的健康之道吧。

我坚持了一段时间,到了第二个月,终于不用买票进公园了。我不会打太极拳,也不会其他健身方式,主要是以散步为主,走走停停,呼吸新鲜空气,一圈走过,也是神清气爽,感觉全身充满力气。当我走到往常李奶奶打太极拳的地方,却没有发现她老人家。到哪里去了呢?她可是风雨无阻的啊!

正在我为之挂念的时候,看到李奶奶从远处走过来,眼睛盯着路边寻觅什么,难道她丢了什么东西。我走过去,见她弯下腰,捡起一张废纸放到左手的塑料袋里。我上前打招呼,李奶奶看着我疑惑的目光,先笑了,然后告诉我,这公园现在免费了,再进来怎么都觉得有点心虚,好像占了人家便宜。于是每天趁着晨练时间,帮忙捡捡垃圾,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这样才觉得心安理得。

听了李奶奶的话,看着这位可敬的老人手里半塑料袋垃圾,我突然明白了,这充满爱心的心安理得,才是她真正的健康秘诀。

篇5:我的邻居李奶奶

我的好朋友张梓庭是我的邻居,我们俩每天放学后都一起回家。不过,谁来担任“护花使者”这个职务呢?猜对了,就是张梓庭的奶奶C李奶奶。

李奶奶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满头的.银发,戴着一对金耳环,一米五的个子,一双大大的眼睛,嘴角上时不时地还带着一丝笑意,这丝笑意经常是和蔼可亲的,不过有时也会大发雷霆。除此之外,李奶奶还是个“热心肠”。

回到李奶奶家后,李奶奶让我先写作业,然后又忙不迭地端上一个大西瓜,对我说到:“这是别人专门从地里摘下来的大西瓜,又脆又甜,市场买二十多块钱一斤呢。”,让我给你切吧,吃着香甜可口的西瓜,我心里充满了对奶奶的感激之情,李奶奶真是比我的亲奶奶还关心我,我真想对她说一声:“奶奶,我爱你。”

李奶奶可真是个“热心肠”呀,她对别人的孙女比对自己的孙女还要亲。

篇6:爱漂的奶奶奶奶作文

对于山村里的老人家来说,若年轻时未出去走走,到老时就不必再提了,自己行走不便,儿孙们也不再愿携其走,因为这老人家吗,说不定半路途中来个突发疾病,岂不魂不归兮?山村的老人家便只能厮守山魂,终归山魂了。可我奶奶却不同,年轻时在外留下许多背影不说,老了,还是每年往城里跑。

自然,也算是我奶奶的命好吧。外出漂,可谓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我爷爷的姐姐,也就是我姑婆就住在县城,这样奶奶进城就无需住旅社了,有吃的地方,有住的地方,不象村里其他的人,城里无亲无故。我姑婆特偏爱我爷爷,自然也不会怠慢我奶奶。每年,奶奶至少要到姑婆家一次,一般是天暖时节,最偏爱六七月了。那时节,正放暑假的我也可一同去享福,只是次数多了后,我偶尔会在路上想,奶奶也好象孩子般地每年去那度暑假。到城里,姑婆便会买上很多水果,特别是红红的大西瓜,够我们婆孙二人饱胀肚皮了。其实,来城之前,奶奶就已对我说过要到城里吃西瓜。那时,我们山村是不种西瓜的。几天后,当我们要回去时,姑婆还会奉送很多吃的、用的甚至钱给奶奶,而我们来时所带的山村野味也很受姑婆家喜欢的。

然而天下终没有不散的宴席,岁月无情生命有限,几年前爷爷病逝,接着第二年我姑婆亦远去。如果说奶奶之所以城里攀亲,自是爷爷的血缘,而爷爷姑婆相继去逝,则两家最根源的亲戚纽带似乎断了。虽然高龄的姑公待客一向热忱,但这时的奶奶跑过去,总感觉缺了什么。而且,更巧合的是姑公的家因城市规范被拆迁,全家都挤到一间阴暗的老房子了,全家仅每人一个床位,再也没客铺了。我想,对于奶奶,城里的安身之地好象渐渐远去,今后奶奶进城的机会可要减少了。

可就在这时,我有幸从乡下调入城里工作,幸运的奶奶又找到新的落脚点了。八十几岁的奶奶说来就来,有一个月居然有事无事地跑我这两次。说来也奇怪,我工作的单位很大,她居然也找到了我的办公室,当时正在外忙的我匆匆赶过来,立刻见到奶奶清瘦的身影,还提着一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黑皮袋,拉链已裂开,衣什等物更是鼓鼓发胀。奶奶正芒然地呆坐着,与办公室里忙碌的情形一点也不协调。我心底真在埋怨,一个人那么大岁数了,老远跑过来,也不先打个电话过来让我有个思想准备。

我把奶奶领入我的住房,奶奶捧出白白圆圆的鸡蛋,一边说着:“崽!这是家里的土鸡蛋,有营养的。”我忙双手接了过去。

可是,对于奶奶来说,我这个孙儿的落脚点似乎并不周全。平时我都上班,没人能与她聊天,我一日三餐均在食堂就餐,只好拎只碗给奶奶带一份简单的快餐过来,更有其他的生活起居方面都不太合老人家的习惯。奶奶说,还是走吧。我说你能去哪?姑公家也不方便,现在都无法安宿客人了。奶奶说,我不去你姑公家去你克先爷爷家。克先爷爷?我说怎么好象从未听说过呀。

奶奶才说,他是自己亲舅舅的`儿子。我心里格噔一下,亲老表自然还算亲,可平时也从未闻过他们彼此的来往,再说即使很亲,可毕竟这么大岁数了,怎还来得及去照顾另一位老人家呢。我正想劝住奶奶,可她早已起身提上了行李。想到奶奶在这的不习惯,我索性就随了她,只交待要是有什么事的话,就一定打电话。

事实证明,我的当心全属多余。奶奶在那位克先爷爷家一连呆了好几天,每日好饭好菜好住宿不说,甚至临走时,克先爷爷还拿钱与奶奶。那几天里,奶奶还四处走动,什么老表的嫂嫂妯娌姑姑呀,什么村里头某某的干爹干娘呀,奶奶仿佛一见到他们就熟悉一熟悉就如故交。奶奶还告诉我说,哎,他们这些人呀,可都真好,就连某某都居然给我多少多少的钱……这连我都吃惊了。奶奶何来如此神奇魅力,另他们慷慨解囊?这就不得不令我们全家几代人都羡慕了,因为奶奶的确有极好的外交辞令。

我与弟弟在经历社会风雨之余常慨叹:奶奶要是出生在我们这个年代就好了,绝然是一名优秀的女公关员甚至外交家,不管到哪,也不管遇到什么人,奶奶总能插入话题,娓娓叙来,可亲可爱。就我自己来说,有时还真不大喜欢听母亲刺耳的声音,却极愿坐在奶奶身旁享受她动听的话语。

我几乎在猜想那些好客的人,因为可享受奶奶悦耳的声音,那么即便多留宿奶奶几日,多烦琐几日,甚至多开销一些,也心甘情愿。当今不就存在付薪之聊吗?也许奶奶的口才还真值这个价。而且,好几位老爷爷还曾对我说:“你奶奶年轻时可是校花一朵……”我真为有这么个奶奶而骄傲。有时,根据奶奶目前清瞿的身形,轮廓有致的面容,我会独自冥思去描摹奶奶当年的美丽的面容。可惜呀,那时的奶奶居然没留下一张影照。

后来,奶奶还是一年来城里几趟,每次都落脚于那克行爷爷家。我无不叹奇,奶奶居然能被那七十余岁的克先爷爷及其夫人欣然接纳。

家里的母亲早已发话了:村里头那么多老人家没哪个象你奶奶,不时地跑到城里去,城里又没她儿没她女,也不把人家搅烦?连那开班车的司机都认得她了,还担心她搭车的安全呢。接着母亲又对我说起了外婆,说外婆一辈子都没见过城,就是乡政府的街道都几年没一个转,现在本想趁我在城里工作,说带她到我那玩几天,可她死也不从。我一阵诧异,外婆,居然一辈子未走出过山村,这样的人生到底值不值?

奶奶就是抑不住对外在世界的好奇,而且这些年来,年纪愈大,行动愈不便,却愈发地想溜出山村去看看。

前年,村里同族的一位叔叔在一座小城中结婚,奶奶从未去过那,听说后,便决然要去。我的父母及至村里其他人都劝奶奶说:自己可想好,到底能不能去,身体如何。可奶奶说能去能去。结果,那天搭车返回时,老毛病头晕发作,只好呆在我那里。接下来的几小时吊针可真吓我了一跳。至于后来轮到我的喜宴时,家里人不管怎样劝,奶奶就一个字——来,而且奶奶当心酒宴那天太匆忙,确切地说更怕被我父母悄然撇开(这就象要离家远行的父母甩开追随的孩子一样了),便早几天跟随我进城了。这次奶奶的身体没出啥毛病,却差点丢失,因为酒宴之时她一个人找不到酒店了。

奶奶有一个表弟,不过严格说来应是爷爷的表弟了,现已退休于省城,有时来我们家乡体味一下乡村风情。那爷爷嘴巴子特快,瞪着我奶奶说:怎么?到我那儿玩去吧。奶奶便闪着明亮的眼睛欣喜道:有这等好事就好罗。心里甭提多想去。可那表爷爷只是嘴上客气而已。

村里很多人,包括我的父母常闲话我奶奶,说这个岁数了还老爱溜。可每曾此时我就会反驳他们说,随奶奶的性吧,这是生命力的表现,是一颗美丽的童心。事实上,人们不正是因为怀着一颗对外在世界的好奇心,才不尽地去飞翔,不尽地去创造吗?

篇7:关于奶奶的作文:话唠奶奶

一次,爸爸接到电话,说他的同事要来家里做客。奶奶听后,满脸堆笑,急忙快步冲到厨房,端着饭,又快步走了出来,嘴上念叨着:“是谁来咱家呀?”

“是我的同事小陈。”爸爸这时正整理着茶几,只见他两手端着一个茶盘子,整理着刚才吃饼干留下的渣,那模样真像一个尽职的服务员。

“呀,他什么时候来?他今天晚上要在咱们家吃饭吗?唉唉唉,他优秀吗?”奶奶的嘴巴像打机关枪一样,呱唧呱唧说个不停。爸爸好不容易插上一句话:“先别说了,他就要来了!”

正说着,“砰砰砰”随着清亮的敲门声,一位西装革履,挺着腰板,打着领带的男人出现在门口,估计是刚下班吧!奶奶笑脸相迎:“哎呀,小陈,来来来,坐坐坐!”爸爸的同事客气地说:“您坐,您坐!”爸爸的同事刚坐下,奶奶又发挥她的“话唠”神功:

“哎呀,小陈呐,我儿子今天在单位表现得好吗?今天他迟到了吗?小陈,你是他的同事,他有什么做不好的地方,你一定要纠正他呀!你要……”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奶奶还在唱“独角戏”。小陈叔叔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他转头看着爸爸,满脸疑惑。我甚至读出他脸上尴尬的表情:“这这……,这是什么情况?”爸爸无奈地看着他,那眼神透露出一丝丝的歉意,好像在说:“唉,我也没办法呀!”随后,他转过头,大喊道:“妈,小陈晚上还要加夜班呢!他要走了。”小陈叔叔感激地看着爸爸。是啊,奶奶如果再说下去,小陈叔叔就要淹没在“口水之海”了。

小陈叔叔急忙收好公文包,飞也似地冲出门。他已经受够了,他再也听不下去了,我想着。

送走了小陈叔叔,爸爸无奈地摇摇头:“妈,你看小陈都被你吓跑了!”奶奶却一副笑脸 ,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

作者:四年级汪宸敏

篇8:李奶奶作文

一、为新教师发展提供指南针

读李镇西班主任工作案例, 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在手把手地教导你。他的教育案例, 涵盖了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 在每个领域, 他都有独到的思考;更重要的是, 李老师对每一个案例的反思, 都有理论支撑, 都有行动描述, 整套书构成了一幅有目标、有方法、有纵深的经典案例库。在语文教学上, 李镇西主张语文教学生活化。通过创造生活化的交往情境, 把教学活动变成师生间的真实交往。李老师的“三读”:“读出问题, 读出感悟, 读出自己”, 实质上是引导学生灵魂在场, 师生一起, 真诚分享幸福的教育生活。这样的教学实践, 能够给新教师提供最切实的帮助。

二、助老教师战胜职业倦怠

在我看来, 战胜职业倦怠, 李镇西至少有“三味药”。第一, 永葆童心。李镇西认为, 童心比爱心更重要, 童心意味着理想、纯正、热情、好奇、良知, 爱心更多地来自童心。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 就是因为他永葆纯真, 拒绝“成熟”, 有一颗永不更改的童心, 能与孩子心灵相通, 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从而获得巨大的精神慰藉。

第二, 和孩子互相编织。人的生命是一个不断书写的故事, 每个人都是自己叙事的书写者。对老师而言, 学生构成了自己生命叙事的“重要他人”;对学生而言, 老师也构成了自己生命叙事的“重要他人”。李镇西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生活中, 构筑了相同的精神底色, 拥有了相同的心灵密码, 彼此编织, 互相书写。师生的生活和精神生命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彼此生命的一部分。

第三, 不断创新。单调就会乏味, 重复就会厌烦。单调、重复, 是职业倦怠感产生的重要原因。李镇西老师说:“我所有的教案都没有重复过, 哪怕同一篇课文, 我也不会参照以前的教案, 我把教授我的每一篇课文都当做我的‘第一次’。我总以为, 教育是创造出来的, 绝不能拿着一张旧船票, 重复昨天的故事……”

教育永远是在不满现实、改造现实和创造现实中前进的。李镇西说得好:如果你能够骄傲地说, 我的教育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你就能战胜职业倦怠感。

三、为优秀教师提供专业成长地图

对于有志在教育上闯出一些名堂的老师而言, 学习李镇西就更为重要。李镇西30年的教育实践, 犹如一张清晰的专业发展地图, 能给教师发展最实用的指引。比如:李镇西的阅读史, 他读了哪些书, 这些书对他的思想发育有什么影响;李镇西如何从浪漫阅读转向精确阅读, 进而走向综合性阅读;李镇西如何从一个“文青”转化为一个思想者。再如: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发展史, 李镇西如何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 如何把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教育实践;李镇西如何学习杜威, 如何从杜威身上汲取营养, 拉开中国“民主与爱心”教育的序幕。再如:李镇西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研究意识, 对象研究意识, 类型研究意义……都值得教师们细细研读。

应该说, 这是另一个层面的教学相长。有心的教师会在李镇西的全息地图中, 找到解决自己教育困惑的灵验的“妙方”, 它未必能包治百病, 但一定能强身健体。钱梦龙老师说得好, “人人都可以学李镇西, 但人人都成不了李镇西。”李镇西的成功在于日积月累, 水滴石穿。他做了20多年班主任, 记下了班级数不清的有意义的事情, 保存了绝大多数和学生及家长的谈话, 记载下女儿成长的每一段经历。李镇西也许称不上中国教师第一人, 但在积累材料方面, 李老师绝对是中国教师的典范。如果, 你能做到这些的话, 我敢说, 你就能做李镇西, 最起码能做“最好的自己”。

篇9:李奶奶祖孙俩创造的奇迹

第一次见到李奶奶,我们以为她是哪个同学的奶奶或者外婆。她虽然穿得很旧,但干净、整洁,一头花白的头发也梳理得一丝不苟。我们好多同学来自农村,家庭困难,但亲属来学校时,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丢面子,都会力所能及地收拾得体面些。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在宿舍看书,老太太轻轻地敲了敲我们宿舍的门。我问她找谁,她小心翼翼地问:“闺女,请问有废纸、饮料瓶卖吗?”原来是收破烂的!早听说过有人以收破烂为幌子干些入室偷盗的勾当,我有些警觉地连声说:“没有没有!”然后就去关门。关门时才注意到老太太的身后还跟着一个约六七岁的小男孩。当时心里还有些愧疚,看来我看错老太太了,哪有带个孩子来“踩点”的?

几天后,我在学生食堂门口看到那天晚上敲门的老太太带着小男孩在翻垃圾。小男孩从脏兮兮的垃圾堆里捡到一只塑料碗,像立了大功似地对老太太大喊:“奶奶,我找到了!我找到了!”老太太却阴下脸吼道:“谁叫你用手去捡的?你看你有多脏!跟你说过戴手套才能捡的,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本来想邀功的小男孩反倒被奶奶骂了一顿,顿时委屈得哭了。我和几个同学路见不平,过去指责老太太:“您怎么能这样对待孩子?您就不该带他出来做这种事,他该上学啊!亏您还好意思吼他!”“是啊,他的父母干什么去了?你们做大人的怎么一点责任心都没有啊?!”……老太太难为情地低下头,任我们几个丫头片子你一言我一语地教训。小男孩也不哭了,有些惊恐地望着我们,可能他以为我们要跟他奶奶吵架吧。

TWO

以后再看到祖孙俩时,就只见老太太在翻垃圾或收废品,小男孩在旁边蹦蹦跳跳地玩。看来我们的话对老太太还是起了些作用的。于是,我们对老太太友善起来,常常将饮料瓶或看过的报纸杂志攒起来,碰到老太太时叫她到宿舍收。老太太非常感激,总是边收边说我们都是好心人。受了如此称赞,我们哪好意思收人家的钱?再说这些废品本来就不值几块钱,我们原本也没打算要钱的。但老太太不依,她总是一角一角地数给我们。有一次,碰巧她身上只有五块钱,而我们卖的废品只值一块多钱,我们就都说没钱找,算了算了。她又将口袋从里到外翻了个遍,实在找不到零钱,只好连声说“多谢”,又拉过小男孩说:“快跟姐姐们说‘谢谢’!”小男子乖巧地向我们鞠个躬,说:“谢谢!”弄得我们都有些不好意思。祖孙俩走了几步后又转了回来,老太太试探着问我们:“闺女,你们有什么衣服被子要洗的,我帮你们洗!”我们几个懒丫头顿时兴奋起来。学校有洗衣房,但收费高,洗得也不干净,我们早就不想在那里洗了,便问老太太怎么收费。她笑着说:“第一次不收钱了,算是对好心人的回报吧。以后再收你们的钱好不好?”原来,老太太还在为占我们一块多钱的便宜而过意不去,要用自己的劳动来补偿。我们都不吭声了,突然对老太太肃然起敬。后来,还是我们的室长打破了沉默,说:“就按奶奶说的办吧,谁有脏衣服快拿出来,以后我们就跟奶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了。”有两个同学去找衣服,老太太开心地笑了。

渐渐地跟祖孙俩熟了,我们得知老太太姓李,人们都叫她李老太。她的孙子叫旺儿。旺儿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去世了,祖孙俩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住。我们在同情祖孙俩不幸的同时,也一直很奇怪,哪里捡不到垃圾,老太太为什么要跑到这远离城区的校园附近租房捡垃圾呢?我们旁敲侧击地问,老太太说出了一句让我们震惊的话:“大学是有文化的地方,旺儿暂时上不了学,天天得跟着我,我是想让他在有文化的环境里生活。”我们问她为什么不找政府救济,老太太说:“我儿子儿媳原来是跑运输的,刚有点起色就出事了,是自己的责任,超载,害死了自己不说还害死了几个无辜的人,造孽啊!我老婆子这辈子都该替他们赎罪,哪还好意思向政府开口啊?”老太太脸上老泪纵横,这是我们惟一一次看到她流泪,以后再见到她时,她还是跟以往一样一脸慈祥地笑,你很难将那么大的不幸跟这个乐观的老太太联系起来。

自从知道老太太的故事后,我们对她更加敬重了,见面就“李奶奶”长“李奶奶”短地叫,像喊自己的亲奶奶一样。对旺儿,我们也像多了一个弟弟,有什么好吃的总要给他留一份。但旺儿从来都不白吃我们的东西,每次我们给他吃的,他总是说:“我给你们唱个歌吧。”他就会唱“红太阳照山河照山河,小朋友多快乐多快乐……”说是奶奶教的,已唱过多少遍了。我们连连摆手,说不用不用。他认真地说:“要不跳个舞?还是武打?”我们说你先吃了再说吧。他还是不接,说:“那我就不吃。奶奶说了,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人家帮你要回报。”我们沉默了。不能不劳而获、无功不受禄、知恩必报等等社会道德已经根植到一个六七岁孩子的脑子里。老太太想让孙子在大学校园里感受文化氛围,其实是她在用自己的言行感染着孙子,也感染着我们这些自认为很有文化的大学生。

THREE

离放暑假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我们都临时抱佛脚,开始抱着课本准备考试。这天,宿舍鸦雀无声,突然听到敲门声,是李奶奶领着旺儿来了。老人家叫了一声“闺女”后嘴巴动了动却没说出下文。我们顿时齐刷刷放下课本紧张地问她出什么事了。祖孙俩再也不能出什么事了。她犹豫了半天终于艰难地开口了:“闺女们,你们能不能帮奶奶个忙,帮我教教旺儿学习?孩子再不能耽搁了,我想秋季送他上学,得先补补课……”我们顿时如释重负,说:“原来是这点小事啊,没问题没问题!”旺儿在我们面前深鞠躬,连声喊:“老师们好老师们好!”

尽管进入紧张的备考期,但我们都很快乐地收下了这个学生,并买了学前班的课本,每天由一人照着课本轮流辅导他。为了保证质量,每天晚上李奶奶接走旺儿后,当天的“老师”都要向我们所有人汇报教学情况。如果发现问题,要集体备课。我们发誓要让旺儿上学后成为学校的尖子生。

期末考试前夕,我们给旺儿从市里弄了一套学前班的标准试题,旺儿很轻松地得了双百分。李奶奶来接他时,执意不收我们一个月来的洗衣费。老人家感激地说:“我知道给学费你们不会收的,就让我为你们做点事吧,你们都是大好人啊!”

出人意料的是,那年期末考试,我们全宿舍都考出了史无前例的好成績,人人都拿了奖学金。这是李奶奶祖孙俩为我们创造的奇迹!我们悄悄商定,将这笔钱作为旺儿的学费和生活费捐出去,但绝对不能让老人家知道,于是便以“好心人”的名义寄给了李奶奶所在的居委会。这是我们在大学期间所做的最得意的一件事,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还让我们感到骄傲。不过后来据居委会反馈,那笔钱李奶奶转赠给了那场车祸的无辜受害者家属。我们又一次对李奶奶肃然起敬。

再开学时,校园里见不到李奶奶祖孙俩那一老一少的身影了。我们非常想念他们,心里有些失落,但同时也感到安慰,因为旺儿可以像正常孩子那样坐在教室上课了。而我们这群疯疯颠颠的丫头也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不再成天嘻嘻哈哈玩乐,而是课余抓紧时间打工,因为我们有这样的约定:继续以“好心人”的名义给旺儿资助学费,直到他大学毕业。不管李奶奶将怎样处理这笔钱,我们都将一如既往地捐下去,就算帮她完成心愿,也帮我们自己完成心愿吧。

(责编/邓琳琳)

篇10:李奶奶作文

“唠叨鹦鹉”

我的奶奶非常唠叨,每天都要在家里不停地唠叨。一次,我的爷爷正在做饭的时候,奶奶想着没事干,就去看爷爷煮。奶奶看爷爷水加多了,就一直在念叨:“你为什么加这么多水?应该少加点,等下煮出来的饭又不好吃了……”而爷爷的性子又急,就对奶奶说:“有本事自己煮啊!”奶奶果真动起了手,结果,奶奶煮的饭还没有爷爷做的好吃,已经变成了干饭。

“暖心鹦鹉”

我的奶奶虽然唠叨,但非常的暖心。记得每次我生病的时候,奶奶都会一直守护在我的身旁,有时候奶奶一个晚上都睡不了觉;我冷的时候,奶奶第一时间把她的衣服给我披着,可是她却被刺骨的寒风吹得感冒了;我受伤的时候,奶奶总会第一时间赶来,先帮我轻微地处理伤口,再带我去医院里找医生来包扎。

我的奶奶啊,您什么时候能改变一下,变成一只既暖心又不唠叨的“鹦鹉”呢?

作者|汤哲沣

篇11:写奶奶的优秀作文:奶奶

奶奶有些重男轻女。虽疼爱我,却更疼爱弟弟。

三岁就跟在爷爷奶奶屁股后面的我,嘴甜又勤快,但仍敌不过一直呆在爸爸妈妈身边的弟弟。一有好吃的,奶奶准把她那份舍出,藏起来留给弟弟。

我常常眼红吃醋,可是,那年头,那可是带了把的男丁哎,要传宗接代的,可吃香了。何况长的呆萌又惹人疼,还姐姐、姐姐叫着撒娇,我能不服输么我?

奶奶有一颗菩萨的心肠。

家中小院的石凳上,常常会有乞讨的老人坐着歇息,奶奶总会取一升米放于他(她)们的袋子里,再盛一碗满满加了菜的饭给他(她)们吃。若正巧赶上饭点,奶奶定会与老爸一起邀请他(她)们围着八仙桌坐,和我们一起吃。

奶奶的菩萨心肠,温暖了一颗小小的.心灵,影响着她成长路上做人的道理。

奶奶可宠爷爷了。

一到冬天,地里没活的时节,爷爷就犯赖床病。奶奶准会每日端着脸盆、毛巾到房间,绞好毛巾给爷爷洗脸,再把早餐端了爷爷吃。爷爷通常会吃好过一阵子再起床,有时索性就不起了,坐一会儿又睡上了,奶奶准会餐餐送饭过去,喊着,老头子,起来吃饭了。晚上再给端水去,洗脸洗脚,从不嫌烦。

奶奶笑盈盈,爷爷乐呵呵。而小小的我,会给爷爷掏耳朵、修指甲,或坐在靠窗的床边唱歌儿,如今想来,那么温馨。

奶奶说,当年嫁给爷爷的时候,是抬着轿子、盖着红盖头嫁进门的,但从不曾相互照过面。你爷爷的脾气可不好,时不时会动手打人……奶奶说着笑看爷爷一眼。爷爷徉装愠怒:你这老太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还说,叫孩子笑话。

我看看爷爷,又看看奶奶,捂嘴笑。

奶奶怕热。一到夏天,每天至少洗两次澡。洗完摇着自家麦秸打的扇子,坐在院里乘凉。

奶奶也爱美。再忙再累,只要起床出门,总会挽着头,穿着清爽洁净的对襟衣,笑嫣如花。

奶奶八十岁的时候,病了,躺了一周。她说,我要走了,你们都别哭,有人会来接她的,她原是天上的花神,时候到了。我信,泪流了满面。

守在奶奶的房里,临近中午,我发现奶奶的气息忽然变弱,马上唤来了父母与亲朋邻居。半刻钟不到,奶奶嘴里冒出一股白色气雾,面带笑容,奶奶走了。屋内站满了她今世的至爱与友人。而我,分明听见了耳边传来的一阵仙乐。

时值今日,我仍常想,若奶奶活在当世,以她那小巧玲珑的曼妙身姿,若是着一袭旗袍,撑一把油纸伞,必定是一道绝美的人间风景。即便八十岁时,以她爱美又不拘一格的个性,再着一袭白裙、蹬一双红高跟,又有何不可?

篇12:善良的老奶奶作文:亲奶奶

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妈妈跟我说这是她的娘家,外婆死了,妈妈来处理一些事情。我看到这里的人们都穿上了白衣服戴上了白帽子。我也穿上了,我傻傻望着这里的人们,有的哭得泣不成声,还有的哭得惊天动地。我什么都不懂,到处乱跑到处闯祸。妈妈终于忍不了,把我送到了我们邻居高奶奶家。

妈妈对我说要乖乖的,不要哭,不要闹,三天后就来接我。我笑了笑,答应了。

高奶奶端来一盘葡萄对我说:“小宝贝要吃葡萄吗?”我奶声奶气说了声要,抓了一大把在手中,全部塞在嘴里,津津有味地吃着。找奶奶看着我的吃相不禁笑出了声,我舔了舔手纹说:“我还想吃还可以嘛?”高奶奶说:“还有还有,在这儿呢。”高奶奶满脸慈爱地看着我,自言自语道:“如果我有这样的孙女就好了。”我对高奶奶说:“好呀,刚好我也没有奶奶呀。”高奶奶敲了我的小脑袋说:“不许乱说。”我嘟囔着说:“高奶奶真好。”高奶奶走过来抱紧了我,我想高奶奶心里乐开了花。

在高奶奶的家里三天里,高奶奶天天陪我玩,陪我笑,陪我吃饭,一起闹。

第二天我起了床,在高奶奶家乱跑,一不小心将一个青花瓷瓶给摔破了,我站在那里,担心极了,生怕高奶奶批评我,更怕高奶奶告诉我妈妈,妈妈一定我打我的。但是,高奶奶走了过来,抱着我仔细检查,看我受伤没有,根本不管瓷瓶是不是摔碎了。这件事,高奶奶也一直没有告诉奶奶。

高奶奶在我形象无比高大,她虽不是我的亲奶奶,但是和亲奶奶一样亲,高奶奶谢谢您。

作者|许一诺

篇13:封面人物李廉

李廉, 男, 教授, 1951年11月出生, 山东阳谷人。现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1993年7月至1998年9月任兰州大学副校长;1998年9月至2006年2月任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2004年11月至2007年8月任兰州大学常务副校长;2007年8月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长期致力于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基础理论及应用性研究, 国家“一、二层次千百万人才工程”人选, 享受政府津贴。目前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论计算机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973计划前期研究项目研究。

>>>学术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数学和网络计算。先后多次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其中有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计算化学e-Science研究与示范应用 (90612016) ”,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网格计算的作业调度方法研究 (60473095) ”, “网络标准基础研究 (90812001) , 国家科技大平台“生物信息学网络应用系统”兰大节点建设。近几年合作或独立发表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60余篇。目前指导17名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16名。

>>>学校简介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45年, 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9年, 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名。建校68年来, 学校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已任,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 恪守“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 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光荣传统, 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

自建校以来, 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5万余人。目前,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8140余人, 硕士、博士研究生11790余人。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同时,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多措并举,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就业工作走市场化建设路子, 构织具有行业和区域特色的立体化就业市场, 为学生就业拓展新空间, 开辟新渠道。不断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推进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就业工作质量, 近年来, 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到95%。

篇14:李奶奶作文

奶奶属牛,看她年轻时的照片,晶莹滚圆的眼睛,高挺的鹰钩鼻,两片薄的、深紫色的唇,好像要从照片中挺立出来一样。她干活时像一头老黄牛,身子微微向前倾,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一面还呼哧呼哧喘气,倒像牛那样“哞哞”叫。

奶奶的牛脾气也是出了名的。一次买菜的时候,有个身材高大的男人插到了队伍的前面,后面的人看到了,都不敢出声,只是默默地退让着。可谁料奶奶一个年近70的老太太竟一个箭步冲上去,重重地拍了小伙子的背说:“喂,你可不能插队,人要有公德。”谁料那人反手就把奶奶往地上一推,愣是把奶奶抡倒在地上。事后,奶奶讲起这件事,还愤愤地说:“要不是别人拉着我,我非要去找他理论理论,太不像话了!”

奶奶说牛也真是牛。小学时,我的语文成绩不太好,身为以前的高级教师的奶奶就亲自来教。一本书接着一本书,她从大书店、小超市不断地进来货,末了,就往我面前一搁:“全部看完!”——一大袋的书,每本都可以用手轻易丈量出厚度来,古今中外,什么都有。“啊……”我几乎要哭出来了。再看看奶奶,她眼中坚毅冰冷的光将我的心都给封住了。于是,我支起夜灯,每晚坐在床头在睡梦中读书,昏昏沉沉地读书,还把房门锁住怕奶奶看到——她准会拎起我来打。

最后,我还是被奶奶发现了,她果然连吼带骂狠K了我一顿。此后,奶奶的要求也变得严格,她要我把她勾画的词句背下来,定时给她检查。也是出于害怕,我不得不照做。起初,我在她的检查前一会儿躲在房间里拼命地背,等她一来,我就把抢记的词句哇啦哇啦地背出来。后来,我也就慢慢品出一点味道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豪迈,“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秀丽……我也学着高尔基和鲁迅说话,也来用文人的角度欣赏文章。我的语文成绩慢慢提高了。

我的奶奶,她用她的“牛”继续书写着坚韧,书写着她不服输的人生……

篇15:写奶奶的作文:我的环保奶奶

我的奶奶很爱干净。家里全是奶奶的“杀垃圾武器”,有扫把,有拖把,有抹布,也有吸尘器。奶奶只要见到了垃圾,就会拿起“武器”做了几个很酷的动作,好像在说“垃圾,快快投降吧!”唉,垃圾实在太固执了,奶奶实在没办法,只好把这个垃圾小魔鬼放进了属于它自己的“家”。奶奶就是这样有趣,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也使我们的家变得更加干净了。

我的奶奶管得还很严,不论是家里还是外面,只要见到别人乱丢垃圾,就会对我说:“快把垃圾捡起来!”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奶奶全部照例对待。有些人还不捡起垃圾,理都不理一下,奶奶会给他严重的惩罚。是小孩的话,奶奶会告诉他的家人,让家人惩罚他。要是大人的话,奶奶会慢慢跟他讲道理。实在讲不通的话,奶奶会把路边值班的警察叫来,让警察来讲讲理。奶奶就是这样,为了地面上没有垃圾,她为环境贡献得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我的奶奶就是这样,时而有趣,时而严厉。她的一言一行让我懂得了:环境需要爱护,垃圾不能乱扔。

篇16:关于奶奶的作文故事:奶奶的鞋垫

鞋垫是奶奶早年间就纳好的。小号,中号,大号依次排列,蓝黑青黄各种零碎布条拼成的垫面上,开满了白色的芨芨草,是那种田间地头极寻常极普通的野草。无人料理,无人怜爱,却倔强的铺满每一寸零星土地的野草。奶奶的针脚不成章法,或歪歪斜斜,或长短不一。但或白或红的包边却精致,精神。白色的粗线一针针,一行行,铺成一条条通往远方的小路,成为儿孙寻梦的路标。

奶奶,我叹了口气。泪眼婆娑中,一幕幕往事浮现眼前:

记忆中最先浮出的往事,竟是奶奶的打骂。放学后不肯拾柴,必会被奶奶一顿呵斥赶出家门;不愿扫地,奶奶必会踮起小脚,扬起扫帚柄作势欲打;夏日中午,烈日炎炎时,奶奶自己勤做,也必不肯让我们歇凉。“稻子该收了,赶紧去。”磨磨蹭蹭中,我们不情不愿的走出家门,后面必传来奶奶的怒骂:“懒鬼,一屋的懒鬼!”奶奶骂人也极有特色,骂我们不爱惜衣物时,说“王袍当蓑衣”;骂我们懒散时,是“黄金杆掉在地上也不肯捡”;”活一日要一日粮“,”大富由命,小富由勤!“骂我们娇纵时,是”一块肉要煮熟吃。“

童年就在奶奶的打骂声中度过,以致后来有一段时间恨极了奶奶。但这种恨随之就被奶奶的爱驱走:夏日晩上,最喜欢的是奶奶的蒲扇,一夜扇到天明;初中在校住宿,奶奶必隔一两天就送来亲制的小菜;暑假是农忙的季节,劳累一天回家,奶奶必在餐桌上摆好了她从春天起就开始积攒并制作的咸鸡蛋,还有凉凉的汤面与滚圆的菜瓜。

我们兄妹三人参加工作后,家境渐渐好转,奶奶已不必去田间劳作。虽然一如既往的暴躁,节俭,好强,但终于卸下了她坚硬的铠甲,对我们也一日日的慈爱起来。奶奶的鞋垫就此开始垫入家中每一位成员的鞋中。有一次因事去了表兄家,在玄关换鞋时,惊喜的喊道:”你们家也有我奶奶制的鞋垫“奶奶的爱透过一块块碎布头,一行行杂乱无章状如野草的针线,不着痕迹的渗入每一位儿孙的生活。

有一次又回家去看望奶奶,走到院中,我就隔窗看见奶奶端坐在小桌旁,捻线,持针,纫垫,拉线。窗外的柔光刚好打在奶奶的脸上,一头银发一丝不苟的挽成小髻,黑框的老花眼镜几乎坠到鼻尖,奶奶竟如一尊雕塑般静美。我不由回想起奶奶留给我的最多的画面:记忆中,奶奶是健壮的,是行走如风的,尽管她身高不足一米五,小脚伶仃,但儿时经常见到的是她背负着一捆高过她半个头的柴禾,在落日的余晖中走入家门。或许是年岁渐老吧,不能背柴的奶奶就改为替儿孙纫制鞋垫。

寒冬腊月,棉鞋里有奶奶纳制的粗糙的鞋垫,暖意自上心来;茫然无助时,踩一踩奶奶纳制的坚实的鞋垫,雄心又起;漂泊天涯,脚底的鞋垫时常让我忘记一种叫做”乡愁"的东西。

奶奶在90岁后,不再有新的鞋垫以享儿孙。然而,每次归家去看望她时,奶奶必紧抓我的双手,以她的标准告诉我:怎么又瘦了,要养好身体。今天,我再次捧起鞋垫,仔细端详:那哪里是针线,分明是奶奶走过的一百年的风风雨雨中的坚韧,执着,顽强⋯⋯

泪眼朦胧中,我终于记起:奶奶已于今年,在百岁高寿后,长眠地下,至此已三月有余。那日送祖母归西,恍惚中回忆祖母生平:祖母兰,小名细香。七岁作童养媳,三十七岁守寡。自此携孤儿幼女,于风雨飘摇之中独立撑起一方天地。啃过树皮,吃过糠粑,受尽无良村人欺负……其间苦楚,自不必说。且喜晚景向暖,子贤孙孝,享五世同堂之福。

随手拿起一双鞋垫,垫入鞋中,粗糙的、坚硬的鞋垫时刻提醒着我:即使身陷泥淖,处于尘埃,依然不忘初心,不坠前志,坚定前行……

———谨以此文献给辛苦操劳一生的奶奶

篇17:李老师在上课

他带着我们欣赏美文《江南烟雨梦》, 那双深邃的眼眸便如江南烟雨般迷离梦幻了, 讲到“一草清幽, 水泛蓝, 桥弯绕。春风扶, 雨缠绵”时, 他如痴如醉, 仿佛一副淡淡的小桥春风图于他的眼前展开, 淡雅而又情趣盎然。

他给我们讲解《与父亲抬担子》, 这是一篇十分贴近生活, 具有乡土气息的文章, 李老师讲着讲着, 那“南腔北调”的口音便将那质朴的文字描绘成了一幅感动人心的画卷, 就在那略带乌红的嘴唇中, 孝子赤心的感怀回荡在我的心中。李老师讲完了, 而我却沉浸其中, 未能回神。

接着, 他说:“我来给大家读一篇拙作《母亲的背影》。”他用那双粗糙的大手翻开笔记本, 读了起来, 边读边在教室里来回走着, 他的语调越来越悲伤, 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沉浸在那神奇的笔记本中。眼镜背后分明涌出了一股浊泪。继而, 他在讲台上站定, 将笔记本放在桌子上, 头深深地低了下去, 花白的头发在一缕惨白的风的吹拂下, 略显凄凉。他仍读着, 一会儿, 我们才发现, 李老师竟然哭了, 泪水滴在眼镜片上, 汇聚, 然后滴落在讲桌上。刹那间, 死一般的寂静, 连泪珠破碎的声音都能听到, 和着那带哭的腔调, 满眼泪花, 接过同学递过来的纸巾拭了拭泪, 依然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他抱歉地说:“哎呀, 对不起。这, 读不下去了……我一读到这段就想起我老娘, 对不起啊!”我明白了何谓“笔锋常带感情”。年过半百的李老师, 对他已逝去母亲的深深思念, 深深地怀着“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 情透纸背, 感染了在座的每位同学, 于是, 雷鸣般的掌声送给了李老师, 只为他将这份至深之情与我们分享, 让我们也想起了在家中劳作的母亲。

上一篇:职场中对你最重要的五类人下一篇:小品剧本-路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