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植被面积

2024-04-28

森林植被面积(精选8篇)

篇1:森林植被面积

大沙鼠栖息地植被类型和洞群面积的初步研究

9~10月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对大沙鼠栖息地植被类型进行了调查,并对分布于盐爪爪+白刺固定沙丘和盐爪爪两种生境大沙鼠的洞群面积及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沙鼠的分布并非依赖于梭梭,在其他植被类型中亦有分布,且密度较梭梭林要高;大沙鼠洞群的分布在盐爪爪+白刺生境密度高,洞群面积也大.大沙鼠洞群的数量与白刺固定沙丘的`数量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盐爪爪+白刺固定沙丘是大沙鼠洞群分布的适宜生境.

作 者:赵天飙 周立志 张忠兵 靳飞虎 邬建平宁恕龙 ZHAO Tian-biao ZHOU Li-zhi ZHANG Zhong-bin JIN Fei-hu WU Jian-ping NING Shu-long 作者单位:赵天飙,ZHAO Tian-biao(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内蒙古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

周立志,宁恕龙,ZHOU Li-zhi,NING Shu-long(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张忠兵,ZHANG Zhong-bin(内蒙古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

靳飞虎,邬建平,JIN Fei-hu,WU Jian-ping(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卫生防疫站,内蒙古,包头,011900)

刊 名: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年,卷(期):30(3)分类号:Q958关键词:大沙鼠 栖息地 洞群面积

篇2:森林植被面积

江西省安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萍乡市城区北部杨岐山区和南部安源山、乌龙山、仙峰岩一带,公园总面积10770hm2,奇峰罗列、竹茂林丰、花繁草茂。是典型的中亚热带植物区系,其植被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由于安源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城郊,是个多功能的复合性的国家森林公园,包括植被在内的各方面基本资源调查均不全面,为此,结合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 ,对森林公园植被特征作了调查研究,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提供科学资料和理论依据。

1 自然概况

安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萍乡市中心城区北部杨岐山区和南部安源山、乌龙山、仙峰岩一带,分为南北两大片区。北部片区地理坐标为113°50′~113°54′E、27°45′~27°51′N,南部片区地理坐标为113°48′~113°56′E、27°33′~27°39′N.公园总面积10770hm2.公园分属九岭山余脉和武功山余脉。

公园的地层是三叠纪晚期的安源组沉积,由石灰岩、砂岩、粉砂岩、泥煤岩、页岩等组成,大部分属沉积岩,经长期淋溶风化,雨水冲刷,高峰耸立,石芽、漏斗、溶洞星罗棋布。园内土壤以红壤、黄红壤、黄壤为主,还有少量的黄棕壤分布,依垂直高度不同有所区别。山麓、山谷、山间盆地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质地多粘性,淋溶作用强烈,多为块状结构,表层有机质含量为3%左右,呈酸性,pH值多在5.5~6.5左右,已被开垦为水稻田的地方为水稻土。黄红壤分布在海拔300~800m地带,是山地红壤与山地黄壤的过渡类型。成土母质为酸性结晶岩、石灰岩、页岩类等残积物、坡积物,土层深度多在100cm以上,地表面有枯枝落叶层5cm左右,以下为暗灰色的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

800m以上地带为山地黄壤或黄棕壤,成土母质为酸性结晶岩类的风化物,土层深度在100cm左右,腐殖质层为15~25cm,有机质含量很高。奇特的地形,肥沃的土壤,适宜森林植物生长。亚热带型的多种群森林植被造就了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开展森林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公园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由于地势高,植被良好,气候比周围地区凉爽、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介于14~16℃之间。夏季七月最热,室内气温不超过30℃,冬季1月最冷,平均气温4.8℃。极端最低温-11.3℃。历年平均日照1580h,日照率为36%,年降水量1600~1800mm,降雨形式以地形雨和锋面雨为主,主要集中在4~6月,约占全年的六成左右。无霜期约280天,年降雪期约半个月,积雪厚度约5~20cm.

2 调查与分类方法

2.1 调查研究方法

采用路线调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森林公园内沿不同方向设计调查路线,并同时采集植物标本进行鉴定,以确定植物种类的名称。在路线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坡向、海拔、生境和植物类型的面、点设置样方进行调查,样方面积20m×20m.对样方内胸径大于5cm的乔木个体进行每木调查登记,记录其种名、株数、树高、胸径及生境,同时记录样方中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的种类,数量。根据调查记录,统计出各样方中出现频度最高的树种,确定其为优势树种,它也代表了这一地段的植被群落类型。

2.2 植被分类方法

采用《江西森林》[1]划分森林植被类型的分类系统来对森林公园的森林植被进行分类。即三等级制系统:分类的基本单位为林型,中级单位为林系,高级单位为林纲。这是3个主要的分类等级,并可根据需要在各级之上设一个辅助级,即林纲组、林系组、林型组,在每一主要分类单位之下又可附设亚级,即亚林纲、亚林系、亚林型,作为主要分类单位的补充。

3 结果与分析

3.1 森林公园森林植物区系

江西安源国家森林公园内地貌复杂,岭谷相间,高峰险峻。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形成了植被结构、景观外貌和生态功能各不相同的森林植被类型。

因此,森林植物起源古老[2-4],物种资源丰富。根据调查统计,园内有维管束植物182科464属751种,其中蕨类植物有45科68属128种、裸子植物8科18属21种、被子植物129科378属602种。在被子植物中,含6种以上的科有31科,包括217属,382种,占 总 科 数 的17.03%、总 属 数 的46.77%和总种数的50.87%,是该植物区系的主要组成科(表1)[5].这31个科,属于全世界广泛分布的有11科,占35.48%;热带-亚热带和热带-温带分布的有15科,占48.39%;亚热带-温带分布的有2科,占6.45%;温 带 分 布 的 有3科,占9.68%.在这些主要组成科中,按各科占该科的世界种数百分比大小来看,依次为木兰科、金缕梅科、山茶科、蓼科、忍冬科、木犀科、壳斗科、蔷薇科、芸香科、葡萄科、毛茛科、樟科等,是该区系的代表科,以主产热带-亚热带和热带-温带的科为主。而从本区森林植物群落主要建群种为木兰科的红花木莲(Manglietia insignis)、鹅 掌 楸 [Liriodendronchinensis(Hemsl.)Sarg.],金 缕 梅 科 的 蕈 树[Atingia chinensis(Champ.)Oliv]、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山茶科的木荷(Schimasuperba),木犀科的桂花(O.fragrans Lour),壳斗科的钩栲(Castanopsis tibetana Hance),蔷薇科的椤木石楠(P.davidsoniae Rehd.et Wils),樟科的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红 楠(M.thunbergii Sieb.et Zucc)等树种来分析,则可看到本区的区系组成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性质。同时在安源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区系中含2~5种的少种科最多,达151科247属369种,占总科、属、种的82.97%、53.23%、49.13%,它们虽然不是该区系的主要组成,但表明森林公园内区系成分的丰富性。这些树种的分布为进一步研究赣西的区系地理提供了有效的证据。

3.2 森林公园主要植被类型

江西省安源国家森林公园地域广阔境内地貌复杂,气候温和多雨而湿润,土壤肥沃,孕育了丰富的树种 资 源,有 许 多 是 珍 贵 树 种,如 榉 树 (Zelkovaschneideriana Hand.-Mazz.)、楠 木 (Phoebe zhen-nan S.Lee et F.N.Wei)、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小红栲(Castanopsis carlesii)、蕈树等数十种;还有药用材山香园(Turpinia argutaSeem.)、银杏(Ginkgo biloba)、南方红豆杉[Taxusmairei(Lemee et Levl.)S.Y.Hue Liu]、厚朴(M.officinalis Rehd.et Wils)等上百种;珍贵观赏树种如乐 昌 含 笑 (M.chapensis Dandy)、金 叶 含 笑(M.foveolata Merr.et Dandy)、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Chun et C.Tsoong)Law]、樟叶槭(Acer cinnamomifolium Hayata)、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等数10种。

此外,还有科学价值和生态价值较高的古老性树种如 银 杏、白 豆 杉 〔Pseudotaxus chienii(W.C.Cheng)W.C.Cheng〕、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和被子植物中多心皮类的木兰科、八角科、槭树科等植物。这些树种由于人为破坏或不合理的采伐利用,种群数量日趋减少,有些濒临灭绝,如乐东拟单性木兰、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 Chun)、白 豆 杉、香 果 树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榉树、楠木等。以森林植被为绝对优势,且种类复杂 ,类型繁多,根据调查结果表明,江西省安源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森林植物类型有6大类,其中以常绿阔叶林占优势 ,主要的优势树种或建群树种为壳斗科、蔷薇科、樟科、山茶科、木犀科、木兰科 、金缕梅科等,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特点。

4 结论

4.1 森林公园内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区内有维管束植物有182科464属751种,其中蕨类植物有45科68属128种、裸子植物8科18属21种、被子植物129科378属602种。如何保护如此丰富的物种基因,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

4.2 森林公园内区系成分复杂,以典型的亚热带区系成分占优势,以向北扩展于亚热带-温带区系为过渡,是从温带地区延伸到低地和沟谷的温带区系成分,这对研究江西的森林植被具有重要价值。

4.3 森林公园以常绿阔叶林占优势,主要的优势树种或建群树种为壳斗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木兰科等,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特点。

参 考 文 献

[1]林英。江西森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1986.

篇3:森林植被对降水径流的影响

在水文领域, 我们利用水箱模型、新安江模型、斯坦福模型、SHE模型等建立降水和径流之间的关系, 在所有模型中都存在森林植被对径流的影响。例如在新安江模型中植被情况通过蓄水容量、不透水面积、各层蒸发能力、B值等综合确定, 斯坦福模型中假定植物截留量来考虑森林林冠的影响, 水箱模型中通过调整孔口出流系数和高程计入森林影响。各种模型都考虑了森林植被的影响, 但影响的计入方式不同, 则模型的施用性不同, 由此而产生森林对径流影响计算的不同结果。经过多年来学术界对森林与水的科学研究, 许多模型的建立和很好的应用, 学术界形成了一些共识, 森林通过林冠和枯枝落叶层的截留作用以及特殊的森林土壤结构对降水进行了再分配, 使林内的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历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而影响了流域的水文过程, 森林的多样结构也影响水分的蒸发。此种流域水文过程也反作用于森林植物群落的构成, 比如土壤含水量对物种进行选择, 地表径流的水力梯度造成冲刷决定地表矮小植物的存活。这种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森林对水文的影响非常复杂。学术界对此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于2个方面:即森林对降水的影响和森林对径流的影响。

一、森林对降水的影响

森林, 特别是原始森林, 成立体结构, 高大树木、低矮灌木、地面草木、菌类植物共存, 对水蒸气的捕获能力强, 当这些水蒸气凝结后降水落到地面上时, 就相当于降水。在我国南部地区, 林区烟雾缭绕, 此种降水不容小觑。由于水比热较大, 云雾存在减少了地面的蒸发能力, 单就云雾林所捕获的水分来说, 超过了其蒸散量, 即增加了降水。但就整个流域来说, 局部森林对降水的影响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植树造林能够增加降水, 此观点的理论根据是森林吸收深层土壤水分供树木蒸腾, 水蒸气随大气运动出森林之外, 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在林区附近凝结成雨, 增加降水。另一种观点认为此种降水的很大贡献来自林区的蒸散发, 对流域来说水量未变, 这种降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降水。

二、森林对径流量的影响

关于森林对径流的影响, 主要有3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森林增加径流量, 前苏联学者统计资料表明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 年平均径流量增加1.1毫米;二是森林的存在减少年径流量, 论点的支持为湿润地区的森林, 林冠上的水汽容易被气流带走;在干旱地区, 林木根系往往更深, 比灌木和草本植物更容易获得深层土壤水分, 蒸散发量也高;根据流域水量平衡, 在降水量大致相同的条件下, 蒸发量增加, 径流量相应减少。三是森林存在对年径流量基本无影响。

流域内的枯水径流取决于林地蒸散发与土壤入渗率的综合作用。在湿热带地区, 植树根系使水分容易下渗, 此种地下水可以补给河流, 使枯水径流增加。在干旱地区, 森林植被的蒸散发较强, 降低枯水径流, 相反森林被砍伐后, 蒸散发的作用被削弱, 可能会使枯水径流增加。因此, 造林不一定增加枯水径流, 而地区、林种等因素的影响可能更大。

由于媒体的广泛宣传, 森林能拦蓄洪水, 好像已经在人们的头脑里形成了定论。特别是我国的1998年大洪水之后, 森林的这种作用更加引人注目。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森林可减少洪水总量、削弱洪峰流量及推迟延长洪水的汇集时间。但是, 也有学者认为, 森林拦蓄洪水的作用是有限的。在降雨强度较小的情况下, 森林对洪水的影响较大, 长时间的大雨, 其影响逐渐减弱, 甚至接近于零。在林地, 当暴雨强度大、历时短、量级小且前期流域干旱的情况下, 森林能起到显著的削峰、减洪作用;但当暴雨量级大, 前期流域已经蓄满后, 其削减洪水的作用即行减弱且将起到增加产流量的作用。当森林滞蓄出流而与新的暴雨洪水遭遇时, 森林将导致洪峰流量增加。

森林本身的复杂性, 不同的树种、森林类型、层次结构、生长状况及经营管理方式等对水文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原始森林来说, 结构立体性好, 截蓄能力高。而对速生林和经济林来说, 林木结构单一, 对降水的调节作用较小。每一个流域, 或大流域内的一个小流域, 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差异较大, 有着不同的降水和入渗。对适用于高寒地区的模型来说, 降雪产流一般模拟的很好, 而对适用于温湿带的模型降雪可能根本未考虑或模拟的差距较大。人为因素的干扰对流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同时存在实验设计和长期野外观测的实验结果能否适用于更大尺度的问题, 有学者提出应进行大尺度上的生态实验, 因为诸如运动、扩散和种间关系只有从大尺度上才能观测到。最近大多数实验研究都加强了国际间的合作, 这不仅有利于重要实验的重复, 也可能避免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还可以对实验结果的普遍性进行检验。

三、计算森林对降水径流影响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注意地带性差异。在热带、亚热带、温带, 湿润地区、半湿润、半干旱及高寒地区以及泥炭、沼泽地带等不同的自然气候带, 制约植被类型及流域水文过程的水热条件与下垫面状况有很大的差异。因此, 不同地区的森林水文效应是不同的。要注意流域和时间的尺度。小流域与大流域的水文机制不同, 小流域所得出的结论用到大流域可能就行不通。因此, 在评价森林的水文效应时, 应首先定义流域的尺度, 也许在小流域观测到森林明显减少径流, 在大流域, 由于各种条件的变化, 往往就看不出什么影响, 这都是很正常的。所以许多学者致力于更大范围内的水文研究, 例如, 应用NOAA/AVHRR卫星测量评价全球尺度上冠层的物候阶段, 用微波资料定量地测量不同地貌和植被覆盖的土壤湿度条件等。时间尺度在评价森林的水文效应时也应被重视, 生态环境最终要达到一个动态平衡, 森林植被发生变化时, 流域会逐渐达到新的平衡, 在达平衡之前的不稳定期, 森林植被变化对水文的影响也不稳定。二是要注意森林的类型。森林的类型及树种结构不同, 叶面积指数、树冠结构、林下土壤结构等也相应不同, 影响流域水文的蒸散发、截留量、入渗等都会有很大的差异。总之, 森林对水文的影响是有条件的, 在强调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的同时不能片面地夸大它的积极作用, 也不能忽视它的消极影响。只有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 才能合理地确定不同地区的生态建设目标和措施, 才能真正改善环境。

摘要:森林对水文的影响是有条件的, 在强调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的同时不能片面地夸大它的积极作用, 也不能忽视它的消极影响。只有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 才能合理地确定不同地区的生态建设目标和措施, 才能真正改善环境。

篇4:林业治山 震后恢复森林植被

汶川大地震不僅彻底破坏了当地的城镇和村庄,夺去了成千上万的宝贵生命,也造成了大规模、大范围的山体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灾区的山坡上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痕迹,并时刻威胁着灾区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样的背景下,经中日两国政府协商同意,中日林业技术合作四川地震灾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示范项目于2010年2月正式启动。该项目的实施期为五年,旨在引进日本先进的治山技术及丰富的灾后森林植被恢复经验,提高我国林业技术人员灾后森林植被恢复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适宜当地实际情况的森林植被恢复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五年的时间里,该项目在受灾严重的汶川县、北川县和绵竹市制定森林恢复规划、开展示范性恢复工程。

汶川大地震灾区地处龙门山系,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谷深,岩体松散破碎。该区域的岷江、嘉陵江和涪江等主要江河流域,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之一,是四川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汶川大地震使该区域植被损失面积达600多万亩,这里多次发生滑坡、泥石流和山石滚落等次生灾害。地震灾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难度大、任务重。

日本在地震灾后重建的“治山与植被恢复综合技术”和“治山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项目实施过程中,日本专家对受灾严重的汶川县、北川县、绵竹市制定森林恢复规划、开展示范性恢复工程的同时,还培训当地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让他们达到在受灾地区顺利开展植被恢复工作的水平。

地震灾后生态修复不同于一般的生态建设,不是简单植树造林。灾后的山体地表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崩塌坡面的土块不稳定,地表容易被雨水侵蚀,易导致次生灾害的发生,而对于植物的生长而言,关键是生长地方的地基和根系发育的土壤的稳定,所以首先要治山,采取工程措施将松动的山体固定起来。在项目实施中,他们用横向的挡土墙、纵向的龙骨(石埂)将山体包扎,然后修排水沟,给山洪导流,避免水害。最后在用土袋垒成的台地上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使瘫痪颓废的山体健康起来。

据了解,中日两国政府之间的本次双边技术合作,主要目标是提高四川地震灾区从事具有代表性的灾后森林植被恢复工作的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总体目标在于推动四川省地震受灾地区的森林植被恢复工作得以持续性、自主性的开展。同时项目引进的日本治山技术将为四川和我国林区山地灾害治理及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后的植被恢复提供有效的技术示范。

在会上,发布了项目评估结果报告,林业规划院、北川县林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项目治山示范地建设的实施情况、技术转移、成效与自主治山创新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中日技术合作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在汶川县、北川县擂鼓镇的治山成果。

篇5:森林植被面积

(财综[2002]73号)

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78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属于政府性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结转下年安排使用。

第三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审计部门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征 收

第四条 凡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各项建设工程需要占用、征用或者临时占用林地,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批准的,用地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向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预缴森林植被恢复费。

第五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预收森林植被恢复费:

(一)占用或者临时占用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以下简称“重点林区”)林地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单位负责预收。

(二)占用或者征用除重点林区以外林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预收。

(三)临时占用重点林区以外林地的,由县、地(州、市)、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2号)规定的审批权限负责预收。其中,属于国家林业局审批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预收。

第六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按照恢复不少于被占用或征用林地面积的森林植被所需要的调查规划设计、造林培育等费用核定。具体征收标准如下:

(一)用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苗圃地,每平方米收取6元。

(二)未成林造林地,每平方米收取4元。

(三)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每平方米收取8元;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地,每平方米收取10元。

(四)疏林地、灌木林地,每平方米收取3元。

(五)宜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每平方米收取2元。

城市及城市规划区的林地,可按照上述规定标准2倍收取。对农民按规定标准建设住宅占用林地,在“十五”期间暂不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

第七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按照财务隶属关系使用财政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政府性基金票据。

第三章 缴 库

第八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按照预算收入级次上缴国库。

(一)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委托单位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全额缴入中央国库。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全额缴入同级地方国库。

第九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实行就地缴库办法。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后,自取得收入之日起3日内就地缴入同级国库。

第十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在办理缴库手续时,应填制一般缴款书,并填列“基金预算收入”科目中第84类“农业部门基金收入”第8409款“森林植被恢复费收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委托单位在缴款书的“收款单位”栏填写“财政部”,“预算级次”栏填写“中央级”;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林业主管部门按同级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填写。

第十一条 占用、征用或者临时占用林地未被批准,有关林业主管部门需要将预收的森林植被恢复费退还用地单位时,应当由有关林业主管部门汇总实际发生的退还金额,并附有关证明材料,按照财政部规定的退库项目,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办理森林植被恢复费退库手续。

第四章 使用管理

第十二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林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包括调查规划设计、整地、造林、抚育、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资源管护等开支,不得平调、截留或挪作他用。

第十三条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委托单位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纳入中央财政预算管理。其中:占用或者临时占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管理的林地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列入中央本级支出预算,用于大兴安岭林区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占用或者临时占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森工集团管理的林地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列入中央补助地方专款预算,用于有关森工集团管理林区范围内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管理。其中:省、自治区集中用于全省(自治区)范围内异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比例不得高于20%;通过省、自治区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返还被占用或征用林地所在地县、地(州、市)级财政,用于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比例不得低于80%。直辖市集中用于全市范围内异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比例可高于20%。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商林业主管部门制定。

县、地(州、市)级林业主管部门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全部用于本区域范围内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编制森林植被恢复费收支预决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并按照批准的预算以及财政部门核拨的资金安排使用。

第十五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支出时,填列“基金预算支出”科目中的第84类“农业部门基金支出”第8409款“森林植被恢复费支出”。

第五章 违规处理

第十六条 占用或者临时占用林地的单位和个人不按照本办法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多收、减收、免收、缓收,或者隐瞒、截留、挪用、坐收坐支森林植被恢复费,由上级或同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国发[1987]58号)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七条 对违反第十六条规定行为中涉及有关部门或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一律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篇6:森林植被面积

我司为旗下煤炭运销企业,性质属商业,现在属于筹建期间,因为占用部分林业用地,林业局规定要支付森林植被恢复费,请问该和土地使用权一起并入计入无形资产,还是计入在建工程——待摊支出呢?

专家回复:如果土地是租用的,应当计入在建工程。如果是从政府购买的土地,计入无形资产与计入在建工程相同。

篇7:森林植被面积

关于印发《湖南省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2003年2月10日 湘财综[2003]10号

各市州财政局、林业局:

为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和

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令第278号)和《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

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02]3号)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制

定了《湖南省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湖南省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

例》(国务院令第278号)和《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

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02]73号)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属于政府性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年 终结余结转下年安排使用。

第三条 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森林植被恢复费的征收、使用和

管理应当接受财政、审计部门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征收

第四条 凡勘查、开发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各项建设工程需要征

用、占用或者临时占用林地,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批准的,用地单位

或个人应当按本办法规定向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预缴森林植被恢复费。

第五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实行分级征收,具体为:

(一)占用、征用林地的或临时占用防护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地的,由省林业主管 部门负责征收;

(二)临时占用其他林地(其他林地是指除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外的其他林地,下同)5公顷以上、20公顷以下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征收;

(三)临时占用其他林地2公顷以上、5公顷以下的,由市、州林业主管部门负 责征收;

(四)临时占用其他林地2公顷以下的,由县(市、区)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

责征收;未单独设立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县(市、区)临时占用其他林地2公顷以下 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由市、州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征收。

第六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按照恢复不少于被占用或征用林地面积的森林植

被所需要的调查规划设计、造林培育等费用核定,具体标准如下:

(一)用材林地、经济林地、薪炭林地、苗圃地,每平方米收取6元。

(二)未成林造林地,每平方米收取4元。

(三)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地,每平方米收取8元;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

林地,每平方米收取10元。

(四)疏林地、灌木林地,每平方米收取3元。

(五)宜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每平方米收取2元。

城市及城市规划区的林地,可按照上述规定标准2倍收取。对农民按规定标准建

设住宅占用林地,在“十五”期间暂不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

除国家有明文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减免森林植被恢复费。

第七条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收取或预收森林植被恢复费,必须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政府性基金票据。票据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到同级财政部门领取和使用。

第八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按本办法规定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不需办理《行政事 业性收费许可证》手续。

第三章 缴库

第九条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后,就地全额缴入同级财政部

门为林业主管部门开设的森林植被恢复费汇缴专户,再由汇缴专户在3日内缴入同级 国库。

第十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在办理缴库手续时,应填制一般缴款书,并填列“基金

预算收入”科目中第84类“农业部门基金收入”第8409款“森林植被恢复费收

入”。省林业主管部门在缴款书的“收款单位”栏填写“省财政厅”,“预算级次”

栏填写“省级”; 各市(州)、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按同级财政部门的有关 规定填写。

第十一条 征用、占用或临时占用林地未批准的,林业主管部门需要将预收森林植

被恢复费退还预缴单位时,应当由林业主管部门汇总实际发生的退还金额,并附有关

证明材料,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退库项目,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办理森林植被恢复费 退库手续。

第四章 使用管理

第十二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林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植树造林

和恢复森林植被,包括调查规划设计、整地、造林、抚育、封山育林、护林防火、病

虫害防治、资源管护和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中有关业务费开支,不得截留、平调或挪 作它用。

第十三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其中:省级征收的森林植被恢复费,除省本级留20%集中用于全省范围内异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支出外、其余

80%通过省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返还被占用、征用或临时占用林地所在市州,市(州)、县(市、区)具体分成比例由市州财政部门商林业行政管理部门确定,但到县比例不 得低于50%。

市(州)、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纳入同级财政预

算管理、用于本区域范围内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并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 范围使用。

第十四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编制森林植被恢复费收支预决算报同级

财政部门审核,并按照批准的预算以及财政部门核拨的资金安排使用。

第十五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支出时,填列“基金预算支出”科目中的第84类“农

业部门基金支出”第8409款“森林植被恢复费支出”。

第五章 违规处理

第十六条 征用、占用或者临时占用林地的单位和个人不按本办法规定缴纳森林植

被恢复费;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多收、减收、免收、缓收,或者

隐瞒、截留、挪用、坐收坐支森林植被恢复费及不按规定使用政府性基金征收票据的,由上级或同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

罚的暂行规定》(国发[1987]58号)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七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为中涉及有关部门或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

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

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执行。之前有关森林植被恢复费的收费

文件一律废止,以本办法为准。

篇8:地震灾区森林生态植被恢复技术

绵竹市有林业用地44 388.32 hm2, 全市森林覆盖率46.37%,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 境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 资源较为丰富。汶川特大地震使绵竹市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山区的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共有27 667.1 hm2林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由此造成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频发, 严重威胁长江上游的生态安全, 亟需对遭受破坏的林地植被进行修复, 以恢复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现系统总结绵竹市山区地震受损林地生态植补恢复技术, 以促进灾区森林植被的快速恢复。

1 区划与调查

1.1 区划

调查林地区划系统:按市 (县) —镇 (乡) —村—小班区划。

1.2 小班调查

1.2.1 调查对象。

汶川特大地震中, 林区内坠石、飞石、崩塌等造成的受损林地;山体滑坡引起的原有林地变为乱石泥沙堆积的滑坡地;需要恢复植被的其他荒疏地。

1.2.2 调查方法。

根据《造林设计技术规程 (GB/T15776—1995) 》《四川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办法 (试行) 》 (1994) 等技术规程的要求, 采用线路和小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对小班进行调查。

1.2.3 调查内容。

立地因子:地类、地貌、海拔、土壤、山体部位、河谷部位、坡度、坡位、坡向等。植被因子:树种、高度、郁闭度、灌木 (草本) 盖度、幼苗和幼树名称、高度、每公顷株数、分布情况等。根据小班调查内容, 填记小班调查表。调查的其他内容还包括单位面积用工量、社会经济、造林类型和造林各环节经济技术指标等。

1.3 小班面积求算

面积调查用1∶25 000地形图对坡勾绘小班, 室内采用ArcGIS求算面积。

2 植被恢复

2.1 人工植苗造林

2.1.1 造林地选择。

人工植苗造林地类为需要恢复造林的震毁无林地。根据地类、立地条件,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 以营造小块纯林为主, 部分营造混交林, 混交方式为带状混交。

2.1.2 树种选择。

严格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 选择适应性强、生长旺盛、固土力强、耐干旱瘠薄、易成活、生长稳定、具有抗性的当地常用乡土树种。根据绵竹市多年来实际栽培情况, 选择柳杉、杉木、楠竹、杨树、刺槐、核桃、桦木、香樟、银杏等树种。

2.1.3 造林技术。

主要技术: (1) 清林整地。清理造林地内杂草灌丛, 保留长势良好的幼树幼苗。整地方法:采用块状整地, 规格为60 cm×60 cm, 整地时间为造林前1个月。 (2) 打窝。其大小和深度视苗木情况而定, 打窝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 以备植苗时用。柳杉、杉木、刺槐、桦木、香樟、杨树等树种打窝规格为40 cm×40 cm×40 cm, 楠竹、核桃、银杏的打窝规格为60 cm×60 cm×50 cm。 (3) 苗木规格。选取顶芽饱满、苗干通直、色泽正常、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苗木, 其标准须达到或高于《主要造林树种苗木》Ⅰ、Ⅱ级苗木标准。 (4) 造林时间。根据绵竹市的气候特点, 春、秋2季均可造林。春季造林宜在雨水节后进行, 落叶树种最好在萌动前栽植;秋季宜在9—11月进行, 落叶树种在落叶时开始栽植。 (5) 造林密度。参照GB/T18337.3—2001, 结合实际, 杨树、香樟等树种的株行距为3 m×3 m;柳杉、杉木等树种的株行距为2 m×2 m;刺槐、桦木等树种的株行距为2.0 m×2.5 m;核桃、楠竹、银杏等树种株行距为4 m×4 m。 (6) 栽植。植苗时苗干要竖直, 根系要舒展, 树梢向上, 深浅要适当, 先填表土, 后填心土, 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 (7) 抚育。植苗后头2年每年的5月进行穴状锄抚1次, 铲除穴坑周围杂草, 并培土扶正苗木;前3年7—9月刀抚1次, 割除林地杂草、藤蔓[1]。

2.2 人工点撒播造林

2.2.1 造林地选择。

人工点撒播造林主要选择地势相对陡峭, 因滑坡、泥石流等原因造成表土流失、土层瘠薄的滑坡体中上段地块进行。

2.2.2 树种选择。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 选择适应性强、根系发达、固土力强、耐干旱瘠薄、易成活的乡土树种。根据绵竹市当地实际情况和多年的造林经验, 选择刺槐和柳杉造林。

2.2.3 人工点撒播技术。

主要技术: (1) 种子处理。点播前, 将种子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处理1 h (冷水) , 以消毒杀菌。去除破损、有病虫害的种子, 捞出沥尽多余水分。 (2) 造林季节。根据树种特性、物候期和土壤解冻情况, 在春季进行。 (3) 点播密度及用种量。点播地段的立地条件较差, 难以成活, 故点播株行距适当加密。刺槐点播株行距为0.5 m×0.5 m, 每穴播种10~20粒, 播种约22.5 kg/hm2;柳杉点播株行距为1 m×1 m, 每穴播种20~25粒, 播种量约1 kg/hm2。 (4) 点播。墒情较好时采用穴播或条播, 在操作困难的地段可在雨季采用撒播。播种前先整地, 播种穴深5 cm、宽5~10 cm。播种后要覆盖细土, 然后镇压, 再覆一层虚土。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3~5倍, 土壤黏重的地区可适当薄些, 砂性土壤可适当厚些。 (5) 抚育。播种后当年及次年5月穴状锄抚1次, 铲除穴周围杂草并培土。前3年7—9月刀抚1次, 割除林地杂草、藤蔓[2]。

2.3 封山育林

2.3.1 封山育林地类型选择。

(1) 无林地、疏林地封育地块。选择郁闭度0.2以下, 且满足以下条件的小班进行封育:一是有天然下种能力且分布较均匀的针叶母树30株/hm2以上或阔叶母树60株/hm2以上;如同时有针叶树和阔叶母树, 则按针叶母树株数除以30加上阔叶母树株数除以60之和, 如大于或等于1则符合条件;二是有分布较均匀的针叶树苗900株/hm2以上或阔叶树幼苗600株/hm2以上;如同时有针阔幼树或者母树与幼树, 则按比例计算确定是否达到标准;三是有分布较均匀的针叶树幼树600株/hm2以上或阔叶树450株/hm2以上;如同时有针阔幼树或者母树与幼树, 则按比例计算确定是否达到标准;四是有分布较均匀的萌蘖能力强的乔木根株600个/hm2以上或灌木丛750个/hm2 (沙区150个/hm2) 以上;五是不适于人工造林的高山、陡坡、水土流失严重地段经封育有望成林 (灌) 或增加植被盖度的地块;六是有分布较均匀的毛竹100株/hm2以上, 大型丛生竹100丛/hm2以上或杂竹覆盖度10%以上。 (2) 有林地、灌木林地封育地块。在地震中山体坍塌、滑坡, 或震后遭受较重次生地质灾害而造成植被较大面积块状、带状, 或呈零星小块地、带状损毁较重, 且通过封育措施可以恢复植被的灌木林地、有林地, 郁闭度在0.5以下的灾毁有林地[3]。

2.3.2 封育类型。

分为乔灌型、灌木型、竹林型。

2.3.3 封育方式及年限。

封育方式分为全封、半封。封育年限按封育类型分为:乔灌型5年、灌木型4年、竹林型4年。

2.3.4 封禁措施。

在各封山育林小班界明显处和主要山口、沟口、交通要道路口等处, 设立固定的封山育林碑 (牌) , 标明工程名称、封区四至范围、面积、年限、方式、措施、责任人等内容。

2.3.5 育林措施。

主要措施: (1) 对封育区内树木株数较少、郁闭度和盖度较低、母树及幼苗幼树株数少且分布不均的小班, 结合平茬复状、割除藤蔓等措施, 采取林下、林中空地补植、补播种苗的办法, 人工促进成林。 (2) 对于幼苗幼树较多、树种组成单一、结构层次简单、郁闭度低于0.2的疏林地, 结合割除藤蔓、抚育清林等方法, 促进林下幼苗、幼树生长, 逐渐形成异龄复层结构的林分。 (3) 对竹林地采取砍除病腐竹和影响竹子的“霸王木”, 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段挖除老蔸, 以促进竹子生长。

3 辅助工程

避开雨季, 在造林季节前实施排水沟、堡坎 (干砌堡砍、浆砌堡坎、挡土墙) 、疏理河道等工程措施, 减少泥石流、塌方等次生自然灾害发生几率, 减轻流水侵蚀, 确保项目生态修复成果。

3.1 排水沟技术

顺小班内的冲刷沟理出排水沟, 沟底宽1.0~2.5 m, 上宽1.2~3.0 m, 沟深1 m以上, 边坡比例1∶1.5。开挖时从上至下分层分段进行, 开挖过程中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

3.2 堡坎技术

在小班内泥石流侵蚀下段堆砌堡坎, 减缓水流侵蚀, 避免水土流失面积加速扩大。堡坎基础埋深不小于0.5 m, 必须植于老土层 (硬基) 并夯实。顺墙方向的地面坡度大于5%时, 基础应作成台阶。陡坡或断岩处, 基础距坡边距离应不小于2 m, 埋深不小于1 m。墙身间距10~15 m设置1处沉降逢, 缝宽2~3 cm。墙身间距2~3 m设置泄水孔, 外斜5%, 孔眼规格为10 cm×10 cm, 后面设直径不小于50 cm的滤水堆囊, 最下排泄水孔应高出地面30 cm, 孔后夯填大于20 cm厚的黏土隔水层[4]。

3.3 竹木栅栏技术

在小班内滑坡地段设置竹木栅栏, 以减少水土流失。竹木栅栏沿等高线布设, 每道栅栏间距3~5 m;杉木木桩长1m, 小头直径8 cm;楠竹长6 m, 小头直径8 cm。施工时先铲除松土, 平整夯实, 将杉木桩打入地下50 cm, 地上保留50cm, 然后将楠竹用铁丝排扎在木桩上, 最后用松土回填平至栅栏上口即可打坑植树。

摘要:汶川地震使山区的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系统总结绵竹市灾区森林生态植被恢复技术, 以期促进森林恢复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关键词:地震灾区,森林,生态植被恢复技术,四川绵竹

参考文献

[1]中国林学会.造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5.

[2]孙时轩.造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3]张余田.森林营造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户外拓展训方案下一篇:英文收入证明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