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远教育眼光,踏实教育每一步

2024-04-12

放远教育眼光,踏实教育每一步(共3篇)

篇1:放远教育眼光,踏实教育每一步

放远教育眼光,踏实教育每一步

上周,学校进行了拔河比赛,我班学生未能如愿蝉联去年的冠军,我也挺失落的,于是便在空间说说上更新了自己的心情。

不久,就有人作了评论:“怎么啦,老师?有什么烦恼能和学生说说吗?”呀,还有学生关心我呀,也不知道是谁这么细心?我便关注起主人来。咦,不怎么熟悉,打开空间看看照片。哦,竟然是他,让我不得不印象深刻的一个人——七年前,我刚毕业教三年级时就遇到的头号对手——xx。

他在回复中还告诉我,这句话是那时我写纸条关心他的话,他也想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用同一句话关心我。我说,怎么我都记不得了。他说,有时候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终身难忘,还说,他很想念以前。

顿时,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心里觉得温暖极了,幸福极了,庆幸极了。我的一句话能被学生牢牢记住,积极影响他的人生,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

回想当年,xx是一个非常聪明却又任性、不听指挥,行为习惯极差的学生。他爱打架,不做作业,上课爱捣乱,好像处处和老师作对。当时的我虽然稚嫩,却满怀教育热情。我用了种种办法,可他却软硬不吃,“刀枪”不入,似乎依旧没有太大改变。一年后,我就没有再教他们了,也就没有太多关注过他了。

他说现在在温州做鞋子,真的好想以前。我想想,其实内心有点愧疚。当年的我要是寻找到更好的办法,也许就能让他有更大的改进,现在他的前途会更好些。我告诉他,时间无法倒流,把握现在才是最重要的。他说,是的,现在才是最真实的。

是啊,我也得把握现在,把握现在的每个学生,把握现在的教育工作,放远教育的目光,踏实教育的脚步,想方设法教好育好更多的学生,让自己和学生都无悔!

篇2:放远教育眼光,踏实教育每一步

一、细致观察生活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有效途径

生活中到处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它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儿童熟悉的现象,蕴藏着许多深刻的科学道理,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吸引着儿童去注意、去探究。事实证明 :无论从儿童提出的问题,还是从儿童得到的经验看,他们的科学探究都来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例如 :儿童喂养蜗牛时,他们会观察蜗牛什么样啊?眼睛在哪儿?蜗牛的壳向哪一边旋转?它吃什么?它什么时候会出来寻找食物?

儿童科学教育很多时候是随机教育,渗透在儿童一日生活中随机进行。每天发生的随机经验对儿童而言是最自然、最有意义、最具体、最容易了解,也是最不会忘怀的,但如果不加以引导,也会成为过眼烟云,不会产生任何学习效果的。例如 :春天来了,飞舞的柳絮让儿童思考 :柳絮从哪里来的?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吃玉米时,儿童会观察、探究玉米的种子是以什么方式排列的?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教师可以引导思考 :你还知道其他植物的种子是怎么排列的吗?

这些生活过程正是激发儿童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究的切入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随机经验、内容 :如蚂蚁有几条腿?它吃什么?垃圾哪里去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教师要抓住机会,运用一些问题让儿童去推理、思考、关注周围的世界,从小接受科学启蒙教育。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 :“一个人的智慧应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的东西中来,同时观察越多,获得的知识越固牢。”儿童观察能力的提高不仅对于科学知识的积累有益,同时对儿童的思维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也十分有益。

二、大自然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活”教材

运用天然的自然材料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可让儿童获得真实的感受,在自然里有许多自然的材料可以利用。现代生活中城市里的孩子玩的是动漫、动画、电动玩具、布娃娃……看起来是幸福的一代,可他们又有多少亲近自然的机会呢?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曾指出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我们可向它领教,向它探索。”他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以大自然、大社会为课堂,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启发式,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力。小学科学教育其实也是一脉相承的。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孩子思维最活跃、想象力最丰富、好奇心最强的时期之一,而大自然是满足儿童好奇心的天然大课堂。面对大自然,面对千奇百怪的大千世界,孩子有多少问题要问,有多少事情要探索啊!从“燕子低飞蛇过道”到“乌云密布一声霹雷要下雨”,再到“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一个下雨,大自然能给出多少生动的课题啊!

孩子在崇山峻岭中、在大海湖泊中,看见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中的鱼虾,就能知道我们人类并不孤独,知道我们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知道和大自然相比人类居住的城市不过是地球的一些小小的角落。

当孩子时常仰望星空时,就能知道宇宙的深邃,知道地球不过是太阳系的一角,太阳系不过是银河系的一角,银河系不过是整个宇宙的一粒微尘。人的一生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瞬,整个人类的存在也只是宇宙中的一瞬!当孩子知道宇宙是多么浩瀚的时候,他们才会有大自然般宽广的胸怀!春天树木发芽,夏天枝繁叶茂,秋天风吹落叶,冬天枯木覆雪,这些大自然中的现象可以让孩子亲眼看到大自然中的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生生死死,循环往复,从大自然中领略到生死哲学的真谛。这些,是在水泥墙和书斋里无法观察到的。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经忘情地赞美大自然说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在这位美丽的女词人看来,大自然是一本活生生的、厚重的教科书。

三、学会探究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主要方法

小学科学课程通过组织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和自然事物的探究,让学生积累经验,增长智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获取知识 ;依据科学的程序和方法来探讨和论证,因而发展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了重视证据和注重逻辑的思维习惯。学生有了参与探究活动的经历和体验,能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和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有利于他们形成尊重客观事实、尊重自然和生命、尊重和欣赏不同意见的科学态度,形成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的正确认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布鲁纳的学习理论都说明了儿童学习是儿童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只是儿童科学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我们常说儿童是小小的科学家,但他们毕竟不是真正的科学家,他们的活动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支持。

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劳拉在给放在窗台上的植物浇水时突然欢叫起来 :“今天大植物上来了新客人!”几个在旁边的孩子走过来看,教师也往这边看,她听到麦克大声地喊 :“嗨,是一只大大的、胖胖的蜘蛛!它正在织网呢!”有些孩子非常感兴趣,而有些孩子则有一点紧张地往后退。这时教师注意到了孩子的反应,走了过来。

劳拉和麦克都担心有人会碰到植物,损毁蜘蛛网,孩子们决定制作一个标志物。有的孩子说蜘蛛网很结实,不会被损坏,如果被损坏了,蜘蛛也会再织一个。然后,小组开始猜测究竟会发生什么情况,讨论蜘蛛如何织网。在倾听了孩子们的看法之后,教师给全组孩子朗读了书里有关蜘蛛的内容。

孩子们急切地想到户外去寻找蜘蛛,教师拿出一些放大镜给孩子们用。孩子们在草丛里发现一些蜘蛛,还有一些旧的、废弃的蜘蛛网。教师用黑纸粘住蜘蛛网,带进教室,请孩子们帮她在蜘蛛网上洒上白面粉,形成了一张张蜘蛛网的图形。教师又用数码相机给草丛里的蜘蛛拍了一些照片,儿童在教室的四周放置了一些蜘蛛网,教师所拍的照片也用胶水贴在一张大海报上。一些孩子向教师讲述了他们关于蜘蛛的想法,教师把这些想法都记录在海报上了。第二天,孩子们注意到房间里的蜘蛛捕获了一只虫子,教师建了一张图表,孩子们把蜘蛛捕捉的虫子数用曲线标注出来……又一天,詹姆斯发现有只蜘蛛不见了,他告诉老师他担心有人会被蜘蛛咬伤,教师给孩子们演示了怎样用一只杯子小心而安全地抓住蜘蛛。

最后一天,如教师所料,上百只小蜘蛛出现在窗台的植物上,这是孩子们没有想到的。全组的孩子们一起想出了怎样处理小蜘蛛以及怎样把它们带到户外的办法。随后,研究繁殖及生命幼小形态的活动开始了……(该案例摘编自《儿童像科学家一样》中“蜘蛛”案例)

篇3: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幼儿

关键词:欣赏,发现,鼓励,幼儿

每一位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幼儿,特别是一些被冠上“特殊”的幼儿。欣赏是成功教育的基石。因此,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幼儿:欣赏幼儿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以及幼儿所做的一切,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予他们鼓励和热切的期待。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中最微妙的接触。”在这种接触中,教师会自然而然地用不同眼光看待每一位幼儿。对幼儿而言,当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并对他们寄予某种较高的期望值时,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潜意识地靠近这一目标,从而超过了以前的表现;而当教师用厌恶的眼光看待他们、忽视他们的存在时, 幼儿往往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失去上进的动力。幼儿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如果师幼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任何幼儿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教学的天空将是一个冰冷的世界。

在幼儿园里,不时会听到一些教师在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一个比一个差。也有的教师说:“纪律、规则天天讲,时时讲, 可孩子们总是明知故犯,真是头痛。”教师要了解幼儿方方面面的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教师要抛开成见,转变“朽木不可雕”的思想,在对待不同幼儿的问题上不要一味埋怨孩子,而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教师只有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班中的每一位幼儿,才会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找到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教师要给每一位幼儿同等的爱

教师的爱应该洒向班级里每一位幼儿,爱是他们的保护伞, 会让他们无所畏惧。特别是那些“特殊”的幼儿,教师更应倾注更大的精力去帮助鼓励他们。从下列这个教育小故事,可以知道幼儿们是多么渴望老师的那份爱,多么渴望老师能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

每次晨间游戏结束,幼儿们总喜欢围着老师一起玩游戏。当然,这些幼儿一直是班上表现较好的幼儿,受到老师的表扬也比较多。在一次谈话活动中,一位比较内向的孩子说:“周老师,你为什么总喜欢和杨祉墨他们一起玩呀,其实我也想和你玩。”听了这话,我意识到:是啊,平时找我玩的都是比较活跃的孩子,可这些比较内向的孩子内心里也很想和老师做游戏,但是就因为老师的忽略和不主动,导致这些幼儿被老师和同伴们“遗忘”。自那次谈话后,我意识到,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赏识”,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充满爱心、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幼儿,特别多对内向胆小的幼儿讲激励、表扬的话,如“你真行”“你的眼神告诉我,你很自信”。或利用身体语言“为孩子鼓掌,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常拍他们的肩膀,常竖大拇指,脸常挂微笑,常凝神倾听孩子的诉说,常向幼儿点头、握手”等,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你在关注他们,你对他们还是充满了爱的。

二、教师要欣赏每一位幼儿的想法

幼儿们从一张白纸到有着各自的成长经历,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会得到不同的看法。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考虑到幼儿们的差异,不管他们所想的是否令人满意,教师都不能一下子判断是对的或者是错的,都应以欣赏的心态,善待他们的回答,帮助他们树立思考想象回答的自信心,让每一位幼儿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如在一次数学活动中学习6的组成,教师请幼儿说一说6有几种分法,有的幼儿说5种,有的幼儿说6种。教师请认为有6种分法的幼儿站起来说一说有哪6种,等他说完,原来是他把6可以分成0和6也算成一种分法。这时,教师也不能把幼儿的答案判定为错误的,只要合理,都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味强调一种方式,因为“齐步走”只会扼杀幼儿的天赋,泯灭幼儿的良知。在孩子们的眼里,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所以,对于幼儿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教师要加以肯定;对于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教师要倍加呵护。

三、教师要欣赏每一位幼儿的做法

“赞赏一个人的杰作比赞赏一个人的本身更有效。”这句话讲的就是教师要时常赞赏幼儿经过辛勤努力后做出的杰作,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会使幼儿从中看到自己的价值,推进他们进一步努力的动力。

如在一次美工活动中,我请幼儿用棉签拼运动的小人,很多幼儿想了想就开动了,有的拼射箭的,有的拼骑马的,完成的很好。当然,班上还有一些在这方面比较薄弱的幼儿,他们绞尽脑汁、费劲功夫拼好了作品拿给我看,当我问他们拼了什么时,他们低下头说不出来。尽管这些幼儿的创作不太美观,但毕竟他们努力去完成了,而且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作品,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难得啊!这种努力和执着也是他们隐藏的闪光点。此时我给了他们一个会心的微笑,这无疑会给他们注入前进的动力。教师赞赏幼儿的作品,并在赞赏的基础上加以引导,使他们从中认识到正确的做法,他们不仅很乐意接受,而且很快想到了新的创意。可见,欣赏的眼光所带来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

上一篇:派出所党小组会议记录下一篇:锋利与柔软哲理文章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