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论文

2024-04-21

地球论文(精选8篇)

篇1:地球论文

新疆大学绿诺环境保护协会

地球一小时策划书

——绿色未来,我们共同的承诺

地球一小时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

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让大家都参与到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当中,真正让大家懂得低碳环保节能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让大家都能在这一小时中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二、活动背景:

“地球1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六熄灯1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最近几年中,我校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且取得良好效果。为了让环保更加良好的继续下去,新疆大学绿诺环境保护协会会将组织举办“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三、活动目的、意义:

正如同今年的主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我们不仅是为了提高学校学生的环保意识,加深同学们对低碳节能的了解,更多的是让同学们行动起来,一起环保建设绿色高校,因为我们都是环保家。

四、活动时间:

2014年3月29日晚8:30至9:30

五、活动地点:

新疆大学主干道

六、活动对象:

新疆大学全体师生

七、活动内容:

一、前期准备

1.由绿光组负责,在活动前一周之内准备好一张大海报,关以地球一小时倡议

海报,要求能够起到让大家知道地球一小时这件事的具体时间,及其重要意义。

2.要做一个关于地球一小时的宣传横幅,要让大家一目了然的知道地球一小时这个活动,并且呼吁大家积极参与。

二、前期宣传

1.3月22日前完成宣传海报制作3月29日起将在新疆大学主干道上进行宣传。

2.一直到3月29日,网络宣传负责人需至少每2天发表一些有关“地球一小时”图文视频,并写一篇交完善的日志发表。

3.3月28日将稿件交于校广播站、校报及校记者团,进行播报宣传。

三.当晚活动

由于考虑到可实行的原因,我们不会强制性的去让同学们去断电,这样既达不到效果,也影响大家的生活。

所以决定由绿诺一些成员去各个宿舍楼做活动记录,看看我们宣传后参与人数以及效果成果,拍摄一下图片视屏资料。

四、人员分配

1.海报制作3人以上。

2.办公室稿件编写2人。

3.网络宣传2人。

4.环教组名成员负责整个活动记录。

八.活动经费预算:

海报,横幅-----200元

附录:海报标题是“熄灯一小时,请给地球一个喘气的机会”

---------地球

新疆大学绿诺环境保护协会

2014.3.18

篇2:地球论文

地球曾经是那么美丽,物产资源那么丰富。然而如今的她却伤痕累累,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都是爱地球的。我是一名班委,我在学校里,如果看见哪里有垃圾便及时经常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为同学们树立榜样,让大家一起保护地球家园。

公园里有许多草地,但却经常被人们践踏 ,于是我便做了许多标语挂在草地和树上,提醒人们保护花草,相当于在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篇3:地球停转能使月球靠近地球吗?

开卷第一篇,在题为“全球风暴”的章节里,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假如地球骤然停止转动,而大气层仍以原来的速度环绕地球旋转时可能出现的全球大风暴,这风暴能在瞬间将地球表面的一切摧毁殆尽.书中还说明,地球停止自转就不能给月球提供潮汐能.其后果是:“月球将不会像之前那样慢慢地飘离地球,而是会慢慢地朝地球方向移动”.虽说是不可能发生的现象,但运用力学知识判断,作者的这一推论有值得商榷之处.

太阳系中相邻天体之间的潮汐力来源于万有引力梯度和天体转动的惯性力.以地球和月球为例.忽略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地球和月球组成二体系统,绕地月连线O1O2上的总质心O转动[2].地球是非惯性坐标系,分析海水相对地球的运动时,除月球引力以外,还必须考虑地球质心运动和自转运动产生的惯性力.设地球质心O1的圆周运动在单位质量物体上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为-g0,与月球在地心O1处的引力g0相平衡.在地球离月球最近的A点和离月球最远的B点处,月球引力分别为gA和gB.因万有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考虑A点、B点和O1点与月心O2的不同距离,必有gA>g0>gB.暂不计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在A点或B点处,质量为m的物体受月球引力与离心力作用的合力为FA=m(gA-g0)或FB=-m (g0-gB).二者均到达极大值且方向相反,成为激发A点和B点处海水涨潮的动力.在相距90°的C点和D点处,引力加速度与g0最为接近,引潮力最小而出现退潮(图1).地球每昼夜自转一周,在A,B,C,D各处历经两次涨潮和退潮.地球自转在A点或B点处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与引力FA或FB的方向一致,更助长了潮汐效应.由此可见,相邻天体间的引力梯度是产生潮汐现象的原动力.

由于海水在潮汐力作用下的运动存在时间滞后,所造成的水峰不在地月连线O1O2上,而是被地球带动朝自转方向偏移某个角度.海水的潮汐运动大面积地冲刷着海底,巨大的摩擦力对地球构成与自转方向相逆的力矩,如图2所示(图中的FA,FB表示海水对地球的作用力).其后果是对地球的自转产生制动,使地球自转速度减缓,昼夜交替的周期拉长.如地球突然停止自转,而月球仍绕地球公转,则地球相对地月连线O1O2将改朝反方向转动,带动水峰反方向偏移.潮汐力构成的力矩将对地球起拖动作用.书中所称地球停转后“月亮的引力将会拖动地球”,根据即来源于此.

类似的潮汐现象也发生在月球上,潮汐的动力来自地球的引力梯度,与地球是否停止自转无关.月球没有海洋,地球的潮汐力作用在月球的岩石上只能引发固体潮汐.固体潮汐虽不能像海水那样潮起潮落,但能引起岩石的反复拉伸和压缩变形,也同样造成能量耗散.经过亿万年潮汐力的作用,月球相对地月连线的偏转运动已被潮汐力的制动作用消耗殆尽.其结果是月球的自转被锁定成与公转同步,始终以同一侧面对着地球.

假如有一天地球自转在瞬间骤然停止,但地球与月球间的引力并未消失,二者照常绕O点公转.地月二体系统是个封闭系统,其总动量矩必须守恒.地球自转骤停,其动量矩的丧失必伴随地球和月球轨道运动的动量矩增大.从能量观点考虑,地球停转消失的动能必转换为轨道运动的动能和势能.在圆运动二体问题中,如质量为m的天体轨道半径为r,速度为v,其质心运动的动量矩L和总机械能E为[3]

其中μ为二体系统的引力参数.将圆轨道速度代入上式,化作

可见轨道运动的动量矩L和机械能E均随轨道半径r的加长而增大.

除轨道运动以外,地月系统的总动量矩和总机械能还应包括月球的自转运动.将月球简化为半径为a的均质球体,惯性矩为J=2ma2/5.由于被潮汐力锁定,与公转同步的月球自转角速度为.将其代入月球自转的动量矩Lm=Jω和动能Em=Jω2/2,化作

由于a/r<<1,Lm和Em远小于L和E,不影响轨道运动的动量矩和机械能随轨道半径增大的定性结论.因此无论从动量矩守恒或从能量转换角度分析,地球停转必导致地球和月球的轨道半径增大,使月球远离地球.并非如书中所言“月球慢慢地朝地球方向移动”.

地球自转骤停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假想命题,月球远离地球的后果也不可能在瞬间完成.但潮汐力的持续制动使地球自转减速,同时使月球远离地球的现象确实存在.据地质考古研究,9亿年前地球上一昼夜大约只有18个小时,即每过100年一昼夜约增加2 ms.激光测距结果也证实,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每年约增加38mm[4].虽然变化过程极其缓慢,但持续不断进行下去,地球在地月系统中的姿态最终也会趋于静止.当地球自转真被锁定成与月球同步时,一昼夜就要和一个月时间相等.这一结果给地球上的人类将带来何等巨大的灾难是不言而喻的.但不必杞人忧天,果真要发生也是亿万年以后的事了.

参考文献

[1]兰道尔·门罗.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朱君玺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2]刘延柱.月球轨道稳定性与科氏惯性力.力学与实践,2015,37(4):523-524

[3]刘延柱.高等动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4:地球工程,拯救地球?

源自融雪和冰川的河流养育了世界上超过六分之一的人口——换言之,超过10亿人。不过,这些水源正在迅速消失:供应印度、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河流的喜马拉雅冰川将在25年内消失。科学家们早已对这种气候变化现象习以为常,却惊叹于其变化之迅速。“地球的变化速度似乎超过了气候模型的预测。”丹尼尔·施拉格(DanielSchrag),这位哈佛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教授兼奥巴马总统气象顾问如此说到。

二氧化碳的大气含量已攀升至385ppm(英制单位,已废弃),远超许多科学家所说的相对稳定气候的上限350ppm。尽管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在努力倡导减排,每年由燃烧化石燃料导致的排放量却仍在上升,而非下降:在过去的20年里增加了41%。在过去的10年间,二氧化碳的大气浓度正以每年百万分之二的速度增加。按此速度,它们将在本世纪末达到工业化前含量的两倍。同时,研究人员愈发确信,该水平下的气候对温室气体的敏感性将超过预期。“避免严重破坏的可能性似乎很低,”施拉格说,“我们能采取的最佳措施也不能尽如人意。”

如此残酷的现实使得许多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包括像施拉格这样的奥巴马顾问,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对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观念。他们已经开始呼吁政府资助地球工程学的研究——期待更大程度地迅速冷却地球。

地球工程学的战略形之迥异,从向太空发射万亿遮阳板,到触发海洋中大面积的藻类。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一项战略为,向高层大气注入数百万吨的二氧化硫以形成微粒,来遮荫地球。许多地球工程的提案可追溯到几十年前,但直到几年前,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它们不过是介于高科技的狂妄与科幻小说之间的东西。事实上,据麻省理工学院大气科学教授罗纳德·普林(Ronald Prima)说,这个话题属于“禁区”。不仅就这些工程是否能够缓解气候尚无定论,而且,大多数科学家还担心,它们可能产生意外的灾难性后果。此外,依靠地球工程学而非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来控制地球温度,将使人类的子孙后代在这方面无限期依赖下去。对于制定控制全球变暖政策的人来说,鉴于上述原因,仅仅讨论地球工程学都被认为是危险的行径。普林说,直到几年前,他仍认为这一理论的倡导者是“莽撞行事”。

然而,这不再是一个荒唐的想法了。英国皇家学会(UnitedKingdom’s Royal Society)于2009年9月发表的关于地球工程的报告概括了我们面临的研究和政策方面的挑战。美国国家科学院也正在进行一项类似的研究。白宫科技政策部主任约翰·霍尔德伦(John Holdren)在刚被任命不久就发表了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气候变化的速度超过了之前任何人的预期,”他在一次演讲时这样说,“如果某一天我们足够绝望,便可能会去尝试利用地球工程学来对地球进行冷却”。作为准备工作,他认为,我们需要了解其可行性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现在,甚至美国国会都已经对这一问题表示了关注,将在今年11月举行首次地球工程计划听证会。

施拉格表示,地球工程计划可能是“一个糟糕的想法”,却比无所作为要好。与许多过去的倡导者不同,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替代温室气体减排的措施。“这并非是一种技术上的修正,也不是一项权宜之计。这是一个止血带,”他说,“诚然,它有潜在的副作用,但总比其它会因失血过多而死的方法好。”

周日的暴雨

地球工程学有着悠久的历史。19世纪3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第一位气象学家詹姆斯·埃斯皮(JamesEspy),就想在每周日下午燃烧阿巴拉契亚大片森林,通过燃烧产生的热气来引发经常性的暴雨。一个多世纪之后,美国和前苏联的气象学家和物理学家各自考虑了改变气候的一系列措施,经常是以使北纬地区升温为目标,来延长农作物生长季和穿越北极航道的畅通时间。

1974年,前苏联科学家米哈伊·布迪科(MikhailBudyko)首先就冷却地球提出了一项在今日可能为主导性的计划:向高层大气注入气体,使其形成微粒来阻挡阳光。此观点是基于一种自然现象。每隔几十年,某座火山就会剧烈地爆发,其活动之剧烈使得数百万吨硫——以二氧化硫的形式——被喷到距地面10千米以上的大气平流层。由此产生的硫酸颗粒迅速扩散,并会悬停数年。它们形成的薄雾会使阳光发生反射和折射,使蓝天显得更白,并产生壮美的落日。通过减少到达地表的日照量,这层薄雾也降低了温度。这是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时的真实情况,那一次,有1500万吨二氧化硫释放到了平流层。在之后15个月内,平均气温下降了0.5℃(几年后,硫被逐渐排放出平流层,冷却也随即消失)。

科学家们估计,为了抵消本世纪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需要每年向平流层释放100万~500万吨的硫。目前已提出多种释放硫的对策。华盛顿州贝尔维尤(BeUevue,WA)的亿万富翁投资家、前微软首席技术官、知识产权风险投资公司(Intellectual Ventures)创始人兼总裁纳森·梅尔沃德(Nathan Myhrvold)提出了几种方式,其中之一就是基于燃烧化石燃料的工厂已经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硫这一事实。这些排放的废气贴近地表,并会在几周内被雨水清洗出大气。但如果这些污染物能到达平流层,它们便可循环数年,极大地发挥其反射日光的作用。为了将硫引入平流层,梅尔沃德建议,使用25千米高的“灵活、可充气的热气球烟囱”。他说,只需要两座工厂的排放量便足以解决这个问题。梅尔沃德估计,此解决方案的开销将低于每年1亿美元,包括替换因暴雨而损坏的气球的费用。

毫不奇怪,气候科学家尚未做好签署该计划的准备。其中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从没有人建造过25千米高的烟囱。另一方面,科学家们对大气化学尚缺乏足够透彻的理解,无法确保可能发生的事情,释放成吨的硫酸盐到平流层远非减轻气候变化那么简单,这将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化学过程太复杂,令人难以捉摸,而气候模型又欠完善,无法统领全局。

“皮纳图博火山的确使地球得到了冷却,但是这并不是问题所在,”施拉格说,“平均温度并不是唯一的问题。”温度的地区差异和降水同样要列入考虑范围,他解释道,而这些因素正是气候模型极不擅长的。普林对此表示赞同:“如果降低日照的话,我们还不能确定气候系统确切的反应,正如我们也无法得知气候对温室气体在某一特定水平下的反应。”他补充说,“这才是关键问题所在。你怎么能操纵一个你尚未完全了解的系统呢?”

皮纳图博火山的实际影响很复杂。当时的气候模型预测,通过减少到达地表的阳光,该喷发产生的硫酸盐薄雾会减少蒸发,并由此降低世界范围的降水。降水的确减少了,但远远超过科学家的预期。“皮纳图博火山爆发之后那一年的降

水量创下了历史最低,”博尔德公司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凯文·特伦博斯(Kevin Trenberth)说到,“实际上,它比之前降水最低年份的降水量还要低50%。”然而,这些影响却并不平均,在有些地方降水量反而增加了。有科学家警告,人工硫酸盐薄雾可能会产生类似的不可预知结果。

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即副作用小且可控时,靠遮挡阳光来冷却地球也不会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而且较高含量的该气体所造成的影响不仅限于升温。其中之一是,海洋将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并更加酸性化,贝类和某些浮游生物——这些鱼类和鲸的重要食物来源——将因此受害。捕鱼业将遭受严重打击。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不直接对其处理,二氧化碳含量将继续上升,所以,任何遮阳技术都必须不断升级以应对新增的温室效应。

而且,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地球工程计划必须停止——例如由于环境或经济问题——高含量的温室气体将导致气温急剧上升。“即使地球工程计划的效果无可挑剔,”芝加哥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雷蒙德·皮埃安贝尔(RaymondPierrehumbert)说,“整个地球距离‘在十年内产生相当于百年的全球升温’的灾难性结果仅隔一场世界大战或经济危机之遥。如果地球工程计划被采用,将使地球陷入极端不稳定的状态。”

智慧的硫酸盐

预见出地球工程学各项计划的结果,以及规划好令它们更加安全有效的战略,将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研究。“我们每花一元钱了解如何真正实施地球工程计划,”施拉格说,“就需要再花十元钱来了解它将产生哪些冲击。”

首先,科学家们甚至都不确信,通过几十年缓慢释放的硫酸盐是否能像短短一次火山爆发快速释放那样使地球冷却。关键的问题是,微粒如何在平流层相互作用。持续向同一区域释放的硫酸微粒有可能聚集,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这些粒子将与长波长的射线发生作用,而非仅作用于可见光范围的电磁波。这将束缚住一些本应被释放到太空的热量,从而导致净热效应而非冷却效应。此外,较大的微粒可能在有机会转移阳光热量之前就从天空坠落。为了研究这些现象,卡尔加里大学能源环境系统小组主任大卫·基思(David Keith)设想了一项由飞机在100平方千米内低喷洒饱和蒸汽压力较低的气体的实验。这些气体将在平流层凝结为微粒,而飞机则飞回并穿过这些微粒,进行测量。有计划地改变粒子大小、粒子在某一区域的数量、其释放时间以及其它变量,将揭示它们在微观条件下相互作用的重要细节。

但是,即使硫酸盐微粒的作用能够被解释且可控,庞大而复杂的气象系统因它们被注入平流层而将受到何种影响,依然远不明朗。目前大多数的模型仍很粗糙,例如直到最近,这些模型才开始考虑冰川和洋流的运动。硫酸盐能在白天冷却地球,但如果没有太阳,它们将不起任何作用。因此夜晚可能相对白天会更暖,但科学家们几乎还没有对此现象进行建模,并研究它将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类似地,季节也会受到影响,”施拉格说:硫酸盐的降温作用在冬天较弱(日光较少),而在夏天较强。科学家对于平流层的环流模式因硫酸盐的引人将发生何种改变尚知之甚少,也不能精确地预测上述任一参量将如何影响干旱、洪水或其他自然灾难的发生地点和时间。

如果科学家可以更多地了解平流层中硫酸盐的影响,将会使有趣的“智慧”地球工程计划成为可能,施拉格如此说。火山爆发是最原始的方式,在几天内从同一地点释放大量硫。但地球工程师们可以精确地选择何时何地以何种速率来向平流层释放硫酸盐。“目前我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施拉格说,“我们在讨论以统一的方式向平流层注入试剂。”然而,目前已经预见的影响却并不是平均分布的。例如蒸发的变化,如果造成陆地的干旱,那就是毁灭性的;但如果是在海面上少下一点雨,却没什么大不了。通过利用平流层环流模式和天气的季节性变化,有可能限制最具破坏性的结果。“可以采用脉冲注入,”他说,“可以通过建立智能系统来抵消一定的负面影响。”

比起刻意去污染平流层,实施地球工程计划的另一个潜在风险更小的方法是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但是,必要的技术却很难得到发展,并付之大规模应用。

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环境工程系地球物理学家克劳斯·莱克纳(Klaus Lackner)在他毗邻曼哈顿,位于晨边高地第10层的实验室中,正在研究一种能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化学方式束缚住并在水中集中释放以便收集的材料。这项工作尚处于早期阶段。莱克纳的碳捕获设备看起来像畸形的试管刷。它们必需要手动浸入水中,并且,将其快速封人用来测量其释放的二氧化碳的简易密封腔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他预计,可以有数百万计的、仅小舱室大小的该种自动控制系统散布于郊外地质水库附近,用来储存其收集的气体。根据他的计算,一个基于该材料的系统可以以一千倍于树木的速度清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哥伦比亚大学的其他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橄榄岩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镁等矿物质,来消除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研究人员希望加快这些自然反应。

这些捕获二氧化碳的想法是否切实可行尚无定论。有些甚至由于需要过多能量,反而造成二氧化碳量净增加。“但即使需要100年我们才能学会这些方法,”皮埃安贝尔说,“它仍然是有用的,因为二氧化碳需要1000年才能从大气中自然消失。”

战争的种子

然而,一些现有的地球工程计划可以以相对更廉价且更简易的方法去尝试。即使没人知道它们是否安全或有效,也并不表明没有人尝试。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国际法规实验室主任大卫·维克多(David Victor)预见到了两种可能发生的场景。第一是“孤注一掷”:“一个很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迫切希望看到有转机的结果,它们不认为减排会有多大的成果。粗略的地球工程计划可以非常廉价,也因此,该方法甚至可能被应用于特立尼达或孟加拉国——前者出口大量天然气,很容易受到波及;后者贫穷但地域广大,将可能乐于做一些对生存有重要意义的事。第二是“前苏联式傲慢工程场景”:“一个由工程师掌权的、没有过分暴露于公众意见或反对声音之中的国家,将视地球工程计划为一项国家级任务——很类似于大规模建立设计糟糕的核反应堆、河流改道、人口再安置以及其他在公众被告知、有反应或有权利干预的情况下便很难实施的国家级任务。”发生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任何国家的独自行动都可能影响整个世界的气候。

世界会如何反应?在极端情况下,维克多说,这可能导致战争。有些国家可能反对地球降温,尤其是当较高的气温给他们带来如更长生长季节、更温和的冬天等好处时。而且,如果地球工程计划减少了降雨,因全球变暖而经历干旱的国家将受害更重。

目前,尚无国际法或协定明确地禁止某国家单方面启动地球工程计划。并且,现在联合国等理事机构建立健全法规的情况还难以预测——对于一个试图从气候灾难下拯救自身

的国家来说,这些法规毫无疑问会被忽视。维克多说,最佳措施是让全世界首席科学家们联合起来,尽可能明确地说明地球工程计划可能带来的危险,以及在确实需要采用的情况下,如何去使用它。通过公开的国际研究,他说,我们可以“增加——当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规范出现的可能。”

准备好了吗

2006年,因发现平流层臭氧枯竭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荷兰科学家保罗·克鲁岑(Paul Crutzen)在期刊《气候变化》上撰文,宣称为温室气体减排而做的努力都是“极为不成功”的。尽管承认向平流层注入硫酸盐将破坏臭氧层并导致大规模不可预知的副作用,他还是呼吁增加针对“气候工程的可行性和环境结果”的研究。虽然有这些危险存在,他认为,气候工程将最终成为“快速制止气温上升的唯一可行选择。”

当时,克鲁岑的论文受到了争议,许多科学家称之为不负责任。但自那以后,它引导了地球工程学走向公开化,从1989年就开始研究该学科的大卫·基思(David Keith)如是认为。当克鲁岑表现出对以注入硫酸盐作为冷却地球的一种方法的兴趣时,其他对平流层有类似理解的科学家都开始表现出讨论该话题的兴趣。

最近一位转变观点的人是华盛顿大学大气科学教授大卫·巴蒂斯迪(David Battisti)。他被一个特定的问题困扰着。对热波的研究表明,当气温较正常升高3~4℃时,农作物产量将急剧下降——这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普林所预测的、即使严格控制排放量也会达到的温度。在2009年秋季麻省理工学院岩土工程研讨会上,巴蒂斯蒂说:“到本世纪末,仅仅由于温度原因,我们就将面临30%~40%的农作物减产,而未来50年对粮食的需求预计将翻倍。”

篇5:地球"地球一小时"海报

娃姥姥和张锦城在抢遥控器,一个说:“这个动画片你都看一天了,不烦吗?”一个说:“湖南卫视不好看,就看我的碟吧。”

8:30,猪妈合起《纯真博物馆》,说,我们关灯。张锦城十分兴奋,爬上沙发背乱按开关。娃姥姥去窗前看外面有没有黑,结果看到小小的礼花。

屋子里的光线,安静柔软。猪妈和娃姥姥说些闲话,张锦城爬上爬下。一会儿,说,洗丫丫吧。于是搬了小凳子来,坐在客厅洗。小丫丫拍着水,咯咯笑。

这样的时间很像多年以前,娃姥姥与猪妈两人住在青龙桥的楼楼。安静的晚上,关了灯躺床上听广播,那时有一档节目叫《今晚八点半》。主持人磁性的声音在暗影中起伏,随意的几句闲话,母女做伴。我们好像有的是时间,并且可以很容易地愉快地度过。

篇6:假如地球遇见地球作文

茫茫宇宙中,排列着无数星球,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所以亿万年来一直相安无事,可是有一天,不知怎么的,星际之间的轨道消失了,所有的空间都发生了转变。

星球们失去了轨道,像醉汉一样左冲右撞。有一个遍布黄色、只剩下零星的一丝绿色和蓝色的星球,一不小心撞到了一个晶莹的星球,上面几乎都是水灵灵的蓝色和嫩嫩的绿色。

“你是谁啊?怎么这么不小心,身上还这么脏!”美丽的星球气呼呼地说道。

“我是地球。”它(我们叫它地球a)小声地说。

“你是地球?”美丽的星球(叫它地球b吧)有些诧异,“我也是地球,你怎么会这样?”

“唉,”地球a叹了口气,“你呢?你的身体状况怎么样?”

地球b娓娓道来:

“我嘛,放眼望去,湛蓝的天幕上飘逸着悠闲的白云,各种各样的鸟儿啼着优雅的小曲,风儿带动大树的叶子欢乐地舞蹈,小花、小草舒扬着轻盈的身躯。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动物,清晨,有第一缕阳光透过叶缝照射在地上,像闪亮的斑纹,伱会看到,鹿奔过的矫健的身影、在树上窃窃私语的松鼠的笑容,还有大灰狼觅食时的凶狠的眼神。那儿有数不清的溪流,每一条都清澈得能望见水中的小鱼儿,它们自在的生活让人向往,人类也很友好,从不乱砍乱伐树木、乱捕乱杀动物,大自然中的.每一员都是他们的朋友……”

听着地球b描述的环境,地球a不禁哭出了声:

“呜,我可比你惨多了:我整天都是乌烟瘴气的,人类排放的污水、废气,导致我身上的pm2.5值大大地上升,绿洲也快消失了。由于大量的树木和动物无辜地倒在冰冷的刀刃下,生态系统被破坏了。建筑物越来越多,空气质量常年都是不合格,全球气温上升,冰川迅速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淹没了许多海拔低的岛屿。可人们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

地球b安慰道:“别伤心了,只要人们现在开始挽救,还是有希望的。快去和他们说说吧!”

我猛地从床上坐起来,原来只是一场梦!

篇7: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

课型

新课

授课时间

9月5日星期三

第1课时(共8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片、资料,感知人们对地球的形状认知过程。

2、能够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3、能够用相关数据描述出地球的大小。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大小。

教学难点

举例并且能够解释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主要教法

启发式导学法

教具

PPT课件、图册、地球仪

学法指导

观察法为主

板书设计

1、1在地球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赤道略鼓两级略扁的椭球体。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2、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学后记

优点:

1、对学生作业本的`要求具体、到位。

2、包本皮有助于保护学生的作业本,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本好看,学习起来也更认真一些,符合学生心理。

3、课件制作时有意渗透历史学科知识,体现地理这门边缘学科的综合性。

4、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将地球仪这部分内容提前讲,对后面讲经纬线内容做知识铺垫,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不足与措施:

篇8:地球论文

天球是为了研究天体视位置和视运动而引进的一个假想的球体,其定义为以任意一点为球心,以无穷大为半径所做的球体。当球心为地心时叫地心天球,当球心取日心时叫日心天球,球心为测站时为站心天球。

天球中的一些重要的点、线、面主要包括:天轴和天极、天球赤道面和天球赤道、天球子午面与子午圈、时圈、黄道、黄极与春分点。

2天球坐标系

1)有关天球赤道坐标系。

以所选择的天球中心位置的不同,天球赤道坐标系包括:日心坐标系,地心坐标系与站心坐标系。

2)三种坐标系的转换。

天文学中为了使星表所提供的恒星位置不会随着地球的公转而发生变化,一般会把坐标系的原点选在日心上而不放在地心上。但观测是在地面测站上进行的,观测值一般是属于站心坐标系的,为了对不同测站上的观测值进行相互比较合作和利用,必须把天球中心选在地心上,把站心坐标换算为地心坐标。其转换关系为:

{=+=+

3)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

原点位于天球中心,Z轴指向天球北极PN,X轴指向春分点,Y轴垂直于X轴和Z轴,组成右手坐标系。卫星的位置常用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来表示。

3岁差、章动和极移

1)岁差。

从总体上来讲,地球是一个赤道微微隆起的椭球体。在月球、太阳以及行星的共同作用下,地球体连同它的自转轴一起在空间的方向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北天极PN围绕着黄极在小圆上向西运动,这种运动叫岁差。岁差的运动速度为50.26 s/年,周期约为26 000年。

2)章动。

月球绕地球旋转时不仅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的作用,还将受到太阳和其他行星的引力等摄动力的影响,从而使其轨道面发生变化,由于月球绕地球旋转的轨道面的变化以及月地间距离的变化,使得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位置变化十分复杂。

北天极除了均匀的每年西行50.26 s以外,还将绕北平极作周期性的运动。这种运动十分的复杂,是由许多的周期不同,振幅各异的周期项所组成的。其主要是长半径为9.2 s,短半径为6.9 s,周期为18.6年的一个椭圆。我们便将这种周期性的运动叫章动。

3)极移。

地球自转轴和地面的交点称之为地极。由于地球内部和地球表面的种种动力学的因素,使得地球体相对于自转轴产生了移动,因而引起了地极的移动,这种现象被称为极移。极移是一种复杂的运动,主要由两个周期分量组成,一个是Chandler周期分量,主要是由地球内部质量运动引起的,周期约为1.2年;另一个是周年分量,主要是由地球表面的质量(如洋流、大气环流等)引起的。

4)三者比较。

极移和岁差、章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岁差和章动指的是地球连同它的自转轴一起在空间移动,但地球和自转轴之间并未发生相对运动。因而它只会影响恒星的赤经赤纬,而不会影响地面测站的坐标;极移则相反,它是地球相对于自转轴的移动,但它并不影响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指向,因而极移只会使地面测站的坐标发生变化,不会影响恒星的天球坐标。

4坐标系的相互转换

1)协议天球坐标系和真天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由于岁差和章动的影响,瞬时天球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在空间的指向是不断变化的,这样的坐标系是不稳定的,所以由此产生了协议天球坐标系(见图1),经国际大地测量协会和国际天文联合会决定从1984年1月1日起各国都采用新的协议天球系,其Z轴指向J2000.0时的平北天极;X轴指向J2000.0时的平春分点;Y轴垂直于X轴和Z轴,构成右手系。

但在某一时刻t进行观测时,我们需要的是该时刻天体在真天球坐标系中的坐标时,这就需要将协议坐标系中的天体坐标换算成t时刻的平天球坐标系中的坐标,这其中要考虑岁差和章动的影响,则引入岁差章动旋转矩阵[A]:

2)站心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的转换。

对于恒星来讲,周日视察完全可以略去,因而坐标原点在地心或在站心是没有必要加以区分的。但对于卫星则不行。卫星距离我们很近,卫星在测站坐标系中的坐标与在天球坐标系中的坐标相差很远,有时可达几十度,因而有必要在站心坐标系中进行观测。但在许多场合下我们所需要的却是卫星在地心天球坐标系中的坐标,所以需要进行两坐标系的转换。

已知点在测站坐标系中的坐标(ρ,α′,δ′),测站中心坐标为(Xp,Yp,Zp),则可导出地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r,α,δ):

tg(α-α)=Ypcosα-Xpsinαρcosδ+Xpcosα+Ypsinαtgδ=(Ζp+ρcosδ)cos(α-α)ρcosδ+Xpcosα-Ypsinαr=ρcosδ+Xpcosα+Ypsinαcosδcos(α-α)}

已知点在地心坐标中的坐标(r,α,δ),测站中心坐标为(Xp,Yp,Zp),则可导出测站坐标系中的坐标(ρ,α′,δ′):

tg(α-α)=Xpsinα-Ypcosαrcosδ-Xpcosα-Ypsinαtgδ=(rsinδ-Ζp)cos(α-α)rcosδ-Xpcosα-Ypsinαρ=rcosδ-Xpcosα-Ypsinαcosδcos(α-α)}

3)地球坐标系中空间直角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已知大地坐标,推导空间直角坐标:

(XYΖ)=((Ν+Η)cosBcosL(Ν+Η)cosBsinL((1-e2)Ν+Η)sinB)

已知空间直角坐标,推导大地坐标:

B=arctanΖX2+Y2(1-e2ΝΝ+Η)-1

L=arctanYX

利用程序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大地坐标以及空间直角坐标的正反算。

4)平地球坐标系和瞬时地球坐标系的转换。

由于极移的影响,使得地球坐标系也是不稳定的,随时间而变化,分为平地球坐标系和瞬时地球坐标系。根据观测结果求得的测站坐标都是属于瞬时地球坐标系的,为了使得不同时期的观测的结果可以相互比较,必须将他们都归算到平地球坐标系中。两坐标系的转换关系为:

[XYΖ

=(10Xp01-Yp-XpYp1)[xyz

其中,(X,Y,Z)为平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x,y,z)为真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Xp,Yp为极移值(由于极移值都小于0.5 s的微小值,所以可以假定cosXp=cosYp=1,sinXp=sinYp=1)。

5)瞬时地球坐标系和瞬时天球坐标系的转换。

瞬时地球坐标系的Z轴和瞬时天球坐标系的Z轴是重合的,都和瞬时自转轴重合,但是瞬时地球坐标系的X轴指向格林尼治平子午线,而瞬时天球坐标系的X轴是指向真春分点,两者间差一个格林尼治真恒星时SG,将真天球坐标系绕Z轴旋转SG角后,即可以和瞬时地球坐标系重合,即:

瞬时坐标系虽然不适宜来表示天体或测站的位置,但它们却是建立天球坐标系和地球坐标系之间联系的桥梁,因而是一种重要的过渡坐标系。

5结语

通过对几种坐标系相互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实现任意坐标系任意时刻之间的转换,为空间定位奠定了基础。在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任务中,其对坐标的选择和定位的方法也不同,所以建立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不同国家而言,建立这种转换关系可以方便各个国家对全球资料的使用,利用以往的或其他国家的观测成果可以更充分的检核自己的工程项目。

而对于极移岁差和章动的分析,则可以清楚的了解地球的运动情况,对于重力场的测定,潮汐的观测以及地壳变形等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而这三种运动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由此产生的影响也是复杂多变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介绍了天球的基本概念,对比分析了岁差、章动和极移等地球自转轴的运动,着重对几种坐标系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实现任意坐标系任意时刻之间的转换,为空间定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天球坐标系,地球坐标系,岁差,章动,极移

参考文献

[1]李征航,魏二虎.空间定位技术与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郭菲的论文下一篇:五顶山乡村级财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