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健康教育讲稿

2024-04-10

学生健康教育讲稿(共8篇)

篇1:学生健康教育讲稿

《清洁环境,保护健康,促进文明》讲稿

各位同学:

大家好!

作家说:环境是心灵的港湾,画家说:环境是灵感的源泉,军事家说:环境是制胜的法宝,教育家说:环境是塑造人的摇篮,学生则说:环境是保证我们学习的必要条件。

大家都知道环境对于我们的重要性。环境与健康紧密相连。而健康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是幸福的基础。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讲究卫生就是最基本也是每个人都需要做到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在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健康成长。谁不想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呢?碧绿的草坪,干净的走廊,洁白的墙壁,艳丽的花朵……哪一样不是我们渴望见到的呢?可是,我们校园中却有少数同学肆意破坏着这美丽的环境。校园楼梯及道路上的各种食品包装,花丛的各种饮料瓶,教室的话梅核……这些都是少数同学“赐予”的“点缀”,使我们优美洁净的环境遭到破坏,那种感觉就像是一张白纸被胡乱画了几道黑印。同学们看在眼里就不觉得别扭了吗?不,我想大家都一定觉得这样糟透了。那我们为何不去阻止它,改变它呢?这美丽的环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就都应该去保护它。而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营造,文明的习惯靠我们平时一点一滴地养成。在此,我希望全体同学在保护环境卫生上能从自己做起。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校园环境文明优雅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思想认识到位:树立校园就是家园的思想,校园是我家,人人爱护它。学校经常组织人员,投资人力、物力,为楼道、墙壁粉刷一新,就好像同学们穿上新衣服一样漂亮。校园的绿化、美化要靠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同学们要象爱惜自己的新衣服和新居室一样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争当维护校园环境的模范。校荣我荣,人人为校园建设增砖添瓦,为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校园中学习和生活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行为规范到位:在校园中行为要规范,应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我校新生入学时都接受了入学教育。如出入校门规定、教室规则、住宿生管理规定、饭厅买饭、吃饭时的细则以及在校园、厕所、楼道等部位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和说明。我们组织同学们反复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主任也千叮咛万嘱咐的强调行为规范。可以说,日常行为规范是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可是,我们每位同学到底能记住多少,理解几点,做到几条,每位同学都要反思。

3、遵规守纪到位:违法都是从违纪开始的,违纪也是由小事引起的。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不要忽视一些小小的违纪,今天只扣了一分,无所谓;明天就可能扣五分;今天能骂街,明天就可能打架;任何事情都是由轻到重,由量变到质变。我们必须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去做,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校做一名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

我们该不该这样的随意的破坏我们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该不该把废物丢在地上;该不该破坏洗手间的水龙头;该不该在雪白的墙上留下球印或手印。那么,我们又该不该去爱护、保护我们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该不该捡起地上的每一张纸或食品包装;该不该去阻止那些我们所厌恶的没有道德的行为?

我想我们的同学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改正不良行为,不能只是靠老师,学生会的检查强制实现,同学们应该自觉提高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爱护并保护我们校园的环境。让我们从我做起,从自己身边做起,从日常点滴做起。保护校园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用爱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的观念,用行动肩负起环保的重任。为校园的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而我们要有健康的身体,我们又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不吃零食,尤其是坚决不吃三无产品。吃零食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2、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吃口香糖,不随地吐痰。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随着天气逐渐转热,教室一定要注意开窗通风。

4、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主动捡拾别人丢在地上的垃圾,养成“文明清洁”的良好习惯,共同创建一个美丽的校园。

5、同时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在体育运动方面要做到:(1)运动前要做足热身运动,防止韧带拉伤等伤害。

(2)穿着适合运动的衣裤和鞋子,不穿凉鞋、裙子上体育课。(3)不在体育器材场地随意玩耍,防止摔伤。

(4)注意防暑,不要在烈日下过量运动,防止因骨骼、关节、肌肉等承受负担过重所导致的运动伤害。

希望大家重视起身边的小事,健康地生活,健康地学习,健康地度过每一天。希望每一位师生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希望我们都有一个卫生整洁的家园!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当代文明的小学生。

篇2:学生健康教育讲稿

查高辉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这就是说人的健康应该包含下面三层含义。

一是身体健康,即生理状态良好,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正常,没有疾病和躯体残缺,精力充沛。

二是心理健康,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①良好的个性: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②良好的处事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就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③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有好人缘,保持心情愉快。

三是社会健康,即对周围环境、社会生活各方面都能很好的适应,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能与社会环境的要求保持一致,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变化。

一个具有健康素质的人,不仅是自身客观上拥有健康,而且应该懂得基本的健康知识,具有追求健康的信念和安全意识,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对个人、他人和社会承担健康责任。

(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根据健康的整体观念,现代医学将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结为四大类,即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1、生物学因素

从古代到20世纪初,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这种由致病微生物导致的疾病称为生物性致病因素。例如,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另一大类生物学因素称为生物性遗传因素,某些内在的遗传或非遗传的内在缺陷、变异、老化也可导致发育畸形、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不允许近亲结婚,是由于近亲结婚者后代先天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率远远大于非近亲结婚者。

2、环境因素

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人们健康的根本保证,包括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社会环境。

宏观社会环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教育、人口状况、科技发展等诸多因素。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卫生城镇,在农村大力推行改水改厕,就是致力于为城乡居民创造一个优美、文明、健康、清洁的社会环境。健康与社会的双向促进作用已越来越多地为实践所证实。

微观社会环境是指在每个人周围,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影响个人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例如,家庭和睦,有利于孩子幸福的成长;而经常吵闹的家庭或离异的单亲家庭,往往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带来不良的影响。

3、卫生服务因素

篇3:学生健康教育讲稿

一、大学典礼和演讲概述

大学是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表达”的学术圣地和思想源泉。大学的典礼应该具备一种富有多重意味的、对个人一生的成长都起到引领和启示作用的功能。在大学期间, 学生将亲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颁奖典礼等。

开学典礼常被誉为入学第一课。大学阶段是一个个体在成年之后进入的一段新的学习成长时期, 面对大学生的开学典礼一般主要集中关注四年大学生活这一时间段, 在内容上更注重对青年自我价值培育、自觉意识培养、成长指引、人格塑造和专业学习规划、未来职业生涯准备的启发和指导。

相对于开学典礼, 毕业典礼作为学子的最后一课, 更是受到校长、师生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毕业典礼既是完成与开始的结合, 又是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在西方, 毕业典礼就像一个盛大的节日派对, 毕业生和毕业生的父母、亲朋好友都专程受邀盛装出席, 庆祝毕业生学有所成。在现代中国, 毕业典礼的主要内容和礼服都沿用了西方的规制, 一般会包含校长致辞、优秀校友致辞、学位授予仪式等, 但其在形式上更像是一个大型会议。不过随着高等教育理念与世界逐渐接轨, 中国式毕业典礼的氛围、主题也在逐步向西方靠近, 仪式感和个性化特色逐渐增强。

大学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致辞) , 根据大学类型、中外文化传统、演讲场合与身份以及演讲者本人性格特质的不同, 又可分为传统型、教诲型、温情型、励志型、经验型、寄语型、哲理型、务实型、畅想型、主题型等等。

二、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演讲的意义和功能

在大学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 传承与认同、成功与分享、激励与憧憬多种情绪并存, 多重功能并举。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这类带有浓厚仪式感的活动, 会让大学生在瞬间达到对自己新身份、人生新阶段的认同及由此带来的崇高感与使命感, 点燃他们追求理想、奋勇前行、投入生命新里程的热情。

大学校长是大学教育和学术的指挥者、领路人, 缘于其身份的特殊性, 大学典礼上校长演讲的意义和功能更为多元和独特,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办学理念和大学校长治学理教思路的体现。办一所大学要有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治校要有校训, 校训乃一校精神风貌的体现, 且与一校之长的治校理念关系甚密。校长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 既是领导者、教育家、创新者、教导者;又是官员、管理人、继承人。校长的治校理念, 直接影响着一所大学的发展路向和办学水平。

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作为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仪式, 是大学校长可以集中阐释学校办学理念、治学思想的最恰当场合之一。近几年来, 各大高校在网上晒校长毕业典礼演讲已然成为了一种风尚, 校长的演讲不但体现了大学校长治学理教、人才培养的理念, 而且也成了各大高校的竞相展示精神风貌的窗口。师生可以通过这样一次集聚思想精粹的演讲, 更深刻地认识一所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所秉承的特色与精神, 了解校长对学校办学的思考和实践, 从而更好地达到自觉融入和认同。

二是传达大学精神。大学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 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

校长是大学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 有什么样的校长, 就能培育出什么样的大学精神。有人说, 北大没有蔡元培不可能成为新文化的中心, 清华没有梅贻琦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 南开没有张伯苓也很难获得长足发展。而这些大学的声望之所以与日俱隆, 关键在于拥有一批像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这样的校长, 他们有共同的追求, 有前承后继的使命感, 能够维护并发扬已确立的大学精神。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这样象征人生里程碑的仪式上, 在这一神圣的时刻, 大学精神的代言人用演讲的方式让学子充分地体会感悟大学精神, 不仅奠定了他们未来学术追求的基础, 同时也传承和弘扬了学校文化。

三是承担育人功能。大学之道, 育人为先。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说:“教育是以造就人的品质为其目标。”现代社会, 教育的本质已远远超脱于知识体系的传授之上, 而更多地关注对于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培育。育人的重点, 首先是培养学生对人类、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 其次是理想、信念教育, 以及爱心教育、培养崇高人格等等。

现代大学崇尚“环境育人”的理念, 以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育人的基础。典礼的演讲作为公共演讲的一种类型, 也属于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 大学校长演讲作为典礼上的重头戏, 能够在传承大学文化、向学生传授教育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各种价值理念的同时, 促成学生对这些价值观和理念的认同, 对于建构其丰富充实的精神世界、提升大学生自我人格的塑造起到积极作用。

四是启迪大学生成才的新征程。生命的历程, 由许多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过渡的序列组成。典礼象征着旧的行将结束, 新的即将开始, 是前后两个稳定状态交接的过程。它是一个缓冲带, 让心灵回首、铭记、宣泄、新生。典礼尤其是毕业典礼是一个契机, 宣告着对学生时代、对青涩年华的告别, 对十余年寒窗苦读完成之后社会角色的开启。一篇优秀的校长演说, 能够加强大学生作为成年人或者社会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 增强自我认同, 认清自身使命;能为毕业生从学生生涯到职业生涯的人生转折提供帮助, 使他们提早认识自己所要担当和进入的新角色, 提前做好承担相应的专业责任和社会使命的准备, 启迪他们成才的新征程。

三、典礼的重要性对演讲稿写作的要求

大学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的重要性如上所述, 那在典礼上最具分量的校长演讲稿应该怎样写作呢?怎样的校长才是学生爱戴的?怎样的大学才是他们留恋的?怎样的演讲才是台下的听者需要的, 能够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其仪式和教化的功能, 在大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起到关键的指引作用?笔者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结合时代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高等教育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的高速发展和进步, 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紧跟时代的要求, 不断深化改革。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的方向已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教育部在2012年3月16日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简称“高教三十条”) 中, 提出高校的功能在原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点的基础上, 增加“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功能, 这是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需要以大学校长为代表的管理者、教育家群体将其贯彻落实在办学的方方面面。

近几年来, 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为代表, 出现了一批渗透现代高校治学理念和创新精神, 与以往套话连篇、公文格调的校长致辞截然不同的毕业典礼演讲, 不仅频频使用了当代大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流行语汇和网络语言, 更是摆脱了以往说教式的演讲方式, 充溢着个性化的思想认识和真挚诚恳的态度, 敢于打破单调乏味的官样文章, 真实生动、轻松活泼, 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和欢迎。评论普遍认为, 大学校长这种讲话风格的转变, 变的不仅是文字、语言, 最重要的是改变了原来居高临下的姿态。这一方面来说是大学校长群体对当代80后、9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关注趋向更为务实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大学学术和思想自由、自觉精神在当代的复苏。因此, 要写好校长演讲稿, 要使演讲真正能起到传承大学精神、启迪人生新征程的作用, 首先必须要紧扣时代脉搏, 符合社会和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新需求。

2. 结合听者的身份和场合的需求。

就大学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两种情况而言, 针对不同场合, 讲话稿的写作要围绕不同的重点, 达到不同的意图, 发挥不同的功能。

开学典礼的演讲对象是刚入校的大学生, 他们刚刚成人, 从繁重的高中学习阶段和紧张的高考中解放出来不久, 进入到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新环境, 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 其思想有初步的自主性和尚未成熟的不确定性。因此开学典礼的演讲, 要更多地针对学校历史与特色、校训精神与校园文化、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介绍, 对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自我培养、学术理想建树、人格塑造提出要求, 指导他们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生活做一个目标明确的、科学充实且有意义的规划, 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 更好地汲取大学精神的养分。

与开学典礼相比, 毕业典礼则具有更丰富的内涵。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历练,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无论在专业知识学习还是人格修养、世界认知上都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他们即将告别青涩, 脱去学生时代对家人、对老师和学校的依赖, 成长为一个承担社会责任的独立社会人, 迎接他们的将是丰富多彩的职业角色、人生体验和社会洗礼。毕业典礼的讲话, 主要应围绕毕业生们未来的人生职业生涯、肩负的社会责任、做人做事的态度、坚守的理想信念来写作。

无论哪种场合的演讲, 最重要的一点, 是让学生觉得校长是在用心、真诚、平等地跟他们交流, 能够理解他们的心声, 表达他们的诉求, 解答他们的困惑, 给予他们在人生关键转折期的宝贵指导, 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典礼的化育作用。

3. 占据高度, 对大学生的成才之路和职业生涯提供指导。

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分别作为大学期间的第一课和最后一课, 在大学生的成才之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毋庸置疑。为了达到启迪大学生人生新征程的目的, 校长演讲应当要占据一定高度, 对大学生的成才之路和职业生涯起到高屋建瓴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帮助他们建立人生的新坐标。

所谓高度, 不仅包括对专业学识和学术高度的要求与认识, 更重要的是要在信仰体系、价值观念、社会责任、道德品质、综合修养、创新精神等方面具备高境界的理解和追求, 对未来社会发展、个人价值实现要有前瞻性的指导与判断。这就要求撰稿人不但要站在学术的高度、教育的高度, 同时更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发展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只有对学生未来人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建构和自我价值实现有启示和教导作用的演讲, 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演讲。

篇4:学生阅读奥巴马演讲稿有何不妥?

现在有一些家长,根本见不得孩子读与中、高考无关的书,担心这样影响考试成绩,殊不知,这样的读书,不但极为功利,也影响孩子的读书兴趣。这所学校在开学时,选择奥巴马《我们为什么要上学》的演讲稿,其实挺有意思的,不但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而且,在新学期开始时读这么一篇演讲稿,可以引发学生对上学读书的思考。

最近,教育部在拟定减负规定,提出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从学校让学生阅读奥巴马演讲稿都引起争议,可以预见,体验式作业很难走远。

对于学校的这种安排、学生们的这类阅读,套上“东方”、“西方”加以批评,也是近年来一些人惯用的手法,但可以说,批评者并没有搞清楚什么是教育。因为奥巴马这个《我们为什么要上学》的演讲视频很火,我便搜索了视频和中文翻译稿,仔细听了一遍,发现这个演讲稿的确值得一读,尤其是对学生而言。如其中“教育给你们提供了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长相、出身、经济条件、家庭氛围,都不是疏忽学业和态度恶劣的借口”、“最最成功的人们往往也经历过最多的失败,但人不能让失败左右自己,而是要从中吸取经验”、“每个人要对自己担起责任”、“或许你能成为一个发明家、创造家,但假如不在自然科学课上做几次实验,你不会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天赋”等观点,其实是具备共性的,对美国学生适用,对中国学生同样适用。况且这个演讲稿本身,既做到了简约明了又做到了内容丰富,推荐给学生阅读,其实是恰如其分的。

一直关注国学教育的安徽大学教授王天根曾表示,奥巴马的这个开学演讲受到很多人的欢迎,有他的价值,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给孩子们读,未尝不可。”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吴秋芬教授说,“优秀的东西都可以给孩子们读,奥巴马的演讲也很励志,给孩子读无可厚非。”

教育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培养合格的具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人,让生活更美好,只要坚持教育的本质,就是好的教育,否则就是反教育,这是分析所有教育的出发点,而不能简单看教育内容究竟来自国外还是国内——富有价值的教育内容是全人类的财富。如果简单以教育的内容来自西方、东方,就对教育进行高低、好坏评价,那么,我们学的很多自然科学知识都来自西方,是否就不用学了?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出国留学的人数已接近40万,每年增幅为23%,这一数据足以引起所有办学者、教育者、家长的思考,我们的教育究竟要走向何方?客观而言,我国今天的学校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身心发展,导致不少公民没有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缺乏基本的公民素养。而国外的教育,更关心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形成,这是需要学习、借鉴的。盲目排外的做法虽自称是爱国、爱传统,实质并不清楚何为真正的爱国,真正的传承传统文化。

篇5:小学生心里健康教育讲稿3

陈晓栋

同学们: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断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从疾病发展史来看,人类已进入“心理疾病”时代。在自然灾害多发、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心理危机是十分现实的威胁。“中国人所面临的心理危机不容忽视。如果没有恰当的心理疏导,短期的心理危机会演变成长期的精神疾病。”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教师杨宏飞这样告诫道。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1993年就已预测:精神神经疾病占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比例,将从上世纪90年代的14.2%上升到2020年的15.5%,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占到第一位。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今后10~20年内,全球将有1/5的人罹患各种心理疾病,排在前10位的死因中,有3项将源于心理因素。还有的统计结果表示,目前的青少年中有15.5%的人有自杀倾向。

(一)我国儿童心理存两大缺陷

目前,我国儿童的心理发展普遍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创造力低于计算能力,二是对长辈及他人的施爱行为反应迟钝、冷淡,共情能力差。这是著名心理学家沈德立教授主持的“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课题中引人注目的结论。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专家都对我国儿童心理与行为进行过不同方式的调查和测试,取得了上万条数据。“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是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沈德立主持这项研究已达十年之久,出版相关专著300多万字。沈德立说:“创造力与共情能力差作为共性问题出现,表明在少年儿童身心成长过程中,成人对儿童心理与行为的认知普遍存在误区。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提升,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成人对儿童心理与行为认知存在八大误区,正是这八个误区导致大人对孩子“爱”之愈深,孩子对大人“拒”之愈切。大人给孩子包办一切,且过分地关注孩子表面的东西,造成两个结果:一是没有给孩子搭建发展创造力的空间,二是使本来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更加重了自我意识。

学校、家庭教育的八个误区

重成功轻失败:关注成功重于面对失败(忽视了失败对于成功的奠基作用)

重物质轻精神:关注物质需求重于精神需求(忽视了高层次的精神领域的发展)

重结果轻过程:关注学习结果重于学习过程(忽视了成长和积累的过程)

重智商轻情商:关注智力因素重于非智力因素(忽视了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重答案轻问题:关注‘是什么’重于‘为什么’(忽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重行为轻心理:关注外显行为重于内隐心理(忽视内在的心理因素)

重共性轻个性:关注共性问题重于个性问题(忽视儿童的个性化表达)

重说教轻交流:关注单向说教重于双向交流(忽视孩子的主体地位)

心理学家俞国良教授表达了与沈德立同样的忧虑,并以他对世界各国儿童进行的比较调查结果提供佐证:一是目前我国儿童的运算能力在世界被调查国家中名列前茅,创造力却位居其后;二是在我国,问及父母最关心的问题时,父母的回答都是如何让孩子幸福成长,而孩子却回答:父母只关心我的“分数”。在问及老师是否爱自己的学生时,95%的老师回答是爱。但只有5%的学生认为老师爱他们。

(二)学生存在的主要人格缺陷

中小学生作为独生子女,由于特殊的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存在着一些共同的人格缺陷。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首先必需对他们共同的人格缺陷进行了解和分析。

1、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指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坚信自己的判断,往往不屑考虑别人的意见或做法,对自己不善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日常处事唯我独尊,很少顾及他人。自我中心本是幼儿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进入童年期,随着儿童认知水平和交际水平的发展,逐步实现脱中心化,并且发展出良好的伙伴关系。但是,由于独生子女独特的家庭结构,他们从小没有兄弟姐妹,一个人独享父母的关爱,再加上祖父母的溺爱,使得幼儿期的自我中心一再受到强化而固着下来,成为一种人格缺陷,并泛化到所有日常事务中,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表现出自私和狭隘的弱点。如果不及时加以克服,轻则对今后的社会交往带来不利影响,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生活,重则可能引发人际冲突,成为诱发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

2、自私利已。在现今经济的冲击下,人们更看重实惠和物质利益,这种心态通过家长的和社会传媒的作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使一些孩子把享受、金钱放在首位,他们做事从不考虑别人的需要,总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对手,看到别人有困难,不愿伸手援助,还暗自得意,心里等着看别人的笑话。这样的学生不愿帮助别人,什么也不愿与别人分享,长此以往将会失去朋友,别人也不愿与他沟通,有什么复习资料自然也不会与他共享,他当然也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3、缺乏同情心。同情心是保证人与人交往的感情基础。孔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总是感到十分伤感。心理学认为同情是由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所引起的与之一致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它使我们有能力置身于他人境地,与之同哀乐、同甘苦。可我们身边的部分孩子就十分缺乏同情心。而有的同学总是让老师和同学头疼,因为他们总是在别人犯错批评的时候幸灾乐祸,体育课上有一女同学在参加跑步时摔了一跤,脸上擦破了一块,同学们都围上去表示安慰,可他们却哈哈大笑,还一个劲地说:“活该。”有一次,在校外看到一位盲人,他们故意引盲人到一个石头较多的地方,害得盲人摔跤,旁边的同学都指责他们,可他俩却笑着跑了。

分析以上这些孩子的行为,我们在气愤之余,更多的是感到悲哀。当今的世界仍存在着太多的苦难,我们的孩子们都不能去感受它,关注它,那么当苦难降临到他们头上时,他们又将如何去承受这一切呢?

4、心理脆弱。心理脆弱表明心理活动强度低,心理耐受力差,应对挫折的抵抗力较为薄弱,在面临强大的精神刺激时往往难以承受,会诱发过度的应激反应。例如某少女因为同学的一句玩笑而耿耿于怀,诱发了精神分裂症;某些学生因为老师的严厉批评而走上了轻生道路。究其原因,除了同学和老师的不当言行之外,更多的是这些同学的心理承受力太差,过分敏感,不能及时降解心理压力,以致引发严重的心理障碍。我们不仅要问: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面对危机四伏的人生,如此脆弱的心灵又怎能抵御人生的风暴,抵达辉煌的巅峰呢?独生子女心理脆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成长过程中过多的溺爱和过少的竞争,剥夺了他们经受困难和挫折历练的机会,他们就像生长在温室里的鲜花,弱不禁风,难以承受风霜雨雪的考验。

5、自制力差。自制力即心理自控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对个体而言,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行为的方式和思维的方向及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自制力差的儿童,往往表现为情绪冲动、难于克制,不恰当的情感表达方式,注意力分散,行为过度和行为失当。如任其发展容易诱发多动倾向和品行问题,也会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尤其在人际交往中,自制力的缺乏会引发不应有的冲突。自制力的缺乏一方面与溺爱式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关,他们由于从小缺乏严格的约束,表现出行为控制的欠缺;另一方面,如果家长采用极端化的管教方式,也容易导致子女的逆反心理,家长的暴力行为也许无意中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一旦有机会,他就会把这种冲动行为发泄到其他人身上。

篇6:学生法制安全教育讲稿

一,认识法律:

1,法律的作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每一个公民的自由权利得以实现。

2,法律就在身边,与我们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离不开法律。

3,法律是什么?法律是公民的一项行为准则,其它的行为准则还有:道德 规范 纪律 守则 公约

制度

规章等。

4,法律的特点:(略)制定 实施

约束力 5,法律的分类:按地位的不同分为两类-----

按具体类型分为: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婚姻家庭法 经济法等等。

6,有法律效力的其它法律性文件:如国务院出台的一些---文件---政策---令---通知

---规定决定等行政性内容,法院判决等。

7,法律与国家,依法治国 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 二,法律与公民个人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的理解

首要前提和原则 2,对公民个人的要求:提倡鼓励的--要求的--禁止的---3,最高行为准则,底线,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宣法用法—合法公民 4,做到不违法,兴趣爱好

行为习惯 不良诱惑 结交朋友

处理纠纷

提高修养 心理品质素质 听取他人建议 自律 负责任。

5,避免和应对不法侵害,自我保护

防患意识

理智应对 运用法律

合法途径

及时反映 危机处理

三,法律与学生

1,相关法律: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交通安全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婚姻家庭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食品安全法等

2,法律中的年龄,6 14 16 18,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强奸、投放危险物质、爆炸、放火、贩卖毒品的行为

------故意与被迫

正当防卫

教育为主

3,中学生潜在的违法违纪现象

1、偷窃。这是中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的突出问题。就其发案率和数额而言呈逐年上升趋势。他们从贪小便宜到小偷小摸,到内窃外盗,个别甚至结成团伙进行盗窃活动。

2、欺骗。教育领域内,学生欺骗老师、家长、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从本质上说都是欺诈行为,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些不诚信的行为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使整个社会的诚信失落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3、早恋。中学生尽管受到学校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制约,但仍有—部分学生涉足情场,卿卿我我,荒废学业,以追逐异性为炫耀,以有异性伙伴为标榜,成双结对进出校门,娱乐场所。

4、纪律涣散。在一些学生看来,学校各种清规戒律,条条框框实在太多,他们长期负重,郁闷压抑。这些学生在社会上,在学校里,组织纪律涣散,言行放肆,我行我素,不愿接受社会公德和纪律的约束,随心所欲。经常旷课、迟到,不参加集会,在阅览室无拘无束地闲聊,在晚自习时大声喧哗,在宿舍熄灯后高声谈笑,有的甚至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破坏公物等,不受纪律约束状况严重存在。特别是违法违纪学生由于个体要求的停滞性与集体约束的矛盾更为突出。起哄

打群架

守纪律是文明的表现

优良的品质 个人的修养

5、品行要求与逆反心理的对立性。一般地说,处于心理发展未成熟阶段的中学生接受外界事物,如学校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等,大都是顺向性的。但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某种需要或情感得不到满足或受压抑,即产生逆反心理。久面久之。这种心理沉淀与外界形成情感隔阂和对立。这样的学生有自己的逆主见,不愿接受外界的正确教育,是非观念模糊,人际关系不正常,有损害集体和他人的故意倾向性。

6、网吧 7广交结交朋友 哥们义气 小团体 8破坏公物

9语言文明 10盲目攀比 11顶撞父母老师12索要钱财13携带危险品到校14奇装异服15驾驶机动车

4,守法从守纪做起:自律自制 自尊自爱

自信自强 自觉守纪 维护学校荣誉

改变提高自己 增强适应能力

文明行为习惯

辨别判断能力 尊师敬长 团结同学

5,应对不法侵害:勇敢 理智 合理 及时 沟通 不盲目从众 讲究方法技巧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6,义务教育法与学生学习,义务 责任

自觉履行 学生主要任务是

珍惜

7,校园安全和谐:安全防范 守纪 听取老师建议忠告 正确理解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 参与文明健康的活动 合理解决同学间的纠纷矛盾

爱护公物 削除安全隐患

荣辱观念

行为习惯

师生关系

8,其他:食品安全 消费者权益

交通安全 辍学 家庭学校暴力

篇7:寒假学生安全教育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寒假将至,同学们将要回到各自的家庭,走向社会。为了使我们同学过上一个平安、快乐、文明、祥和的春节,今天利用放学前的时间,对大家进行一次假期安全教育。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讲一讲安全问题。

一、注意交通安全,做到安全出行。春节是走亲访友的高峰期,也正逢春运的高潮,交通比较拥挤,人流量比较大,也是各类交通安全事故的多发阶段,希望同学们在寒假期间做到:

1、遵守交通法规。外出要遵守交通规则,随同家长骑车出行的同学,要时刻提醒他们红灯停,绿灯行,不抢道,不开英雄车。要提醒家长驾车时不超载,不超速,不超员,不酒后驾车,不疲劳驾驶,要文明行车。

2、不要乘坐无牌无照不安全的车,不要乘坐非客运车辆。乘坐摩托车要戴安全头盔。

3、无事不要在马路上逗留,严禁在路上玩耍追逐打闹。有事要靠右边行驶,过马路要先左看后右看再左看,确认无车无危险就通过,在大街上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严禁12岁以下的学生骑自行车上路。

4、低年级的小学生出门时,一定要有家长的带领。所有的学生外出要向家长请示,家长同意后才能出行,不经家长同意禁止出行。

5、学生外出要及时回家,不要在外过夜。

二、注意消防安全,严防火灾事故。春节期间,是火灾事故的多发时节,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重要灾害,就其破坏性来看,是毁灭性的。火灾可以把人们的财富和生命顷刻间毁之一旦。但是,生活中的火灾,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学习掌握防火知识、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就可以避免火灾发生。因此,要求同学们务必做到如下几点:

1、不要玩火。不要随身携带打火机、火柴、鞭炮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看见别的同学携带危险物品的要及时制止或报告。

2、做到安全用电。不要乱插插孔乱摸插座,不要随意摸电线,不要用湿的手巾擦电器,以防触电。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

3、注意烤火引发火灾和煤气中毒。烤火时周围易燃的物品要远离烤火炉,避免引发火灾。烤火时不要玩火,小心火星飞溅引发火灾。电炉烤火不要在上面覆盖易燃物品,避免引发火灾。用木柴和煤烤火要通风,避免二氧化碳中毒危及生命。烤火时要小心被火和开水烫伤。

4、注意不要引发山火。严禁在外野炊。随同家长给去逝的祖辈上坟上灯时,要彻底清除周围易燃物,要等到无火焰时人才能离开。发现火情要及时拨打119。

5、不玩鞭炮,小心炸伤和引发火灾。春节,不论是我们家长还是学生,都会燃放烟花爆竹以示庆贺。烟花爆竹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在燃放过程中极易造成人身伤害和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建议家长,在购买烟花爆竹时,一定要选择到正规商店去购买,这样才能保证质量可靠,燃放时也才有可能不发生意外事故。这里,我要建议我们的同学,尽量不要燃放烟花爆竹,防止炸伤、烧伤和火灾。特殊情况下要放的,要在长辈的陪同下燃放。燃放时首先应注意的是要选择在空旷的地方燃放,防止引起火灾,避免伤到行人。

6、我们有的家长是抽烟的,同学们要特别提醒家长不要躺在床上抽烟,特别是烟头不要乱扔。

7、在寒假中,有些家长白天在上班或者忙年,个别同学可能会在家自己做饭烧菜,这就需要我们安全使用煤气,在做饭时,人不要离开,并要保持室内通风。

8、保护消防设施,不损毁和随意打开消防栓,不阻塞消防通道。

三、注意饮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聚餐宴会较多,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要合理饮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要喝生自来水,防止消化不良。春节的时候,每个同学身上都有压岁钱,这里我想说的是,身上有了钱,请不要随便乱买零食,特别是不要在路边的小摊、小店购买一些包装粗糙、质量低次的食品。在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一定要看清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

四、提倡健康娱乐,注意精神安全。假期中,不要进入歌舞厅、卡拉OK厅、网吧、游戏机房、棋牌室等娱乐场所,这些场所,往往是社会不良青年集中聚集的场所,是犯罪事故的高发地区,偷窃、抢劫、斗殴、打架屡见不鲜,我们的同学千万不要进去。另外,我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家里已经装上宽带上网的同学,不在网络上随意向网友透露自己及家人的真实姓名、还有电话号码、家庭地址、银行卡密码等等。不购买、不借阅内容不健康的报刊、影视及碟片。不听、不信、不传、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坚决抵制邪教活动。

要远离毒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大家可能认为毒品离自己还很远,其实不然,很多走上吸毒、贩毒等涉毒犯罪的青少年都是在无知和轻视的心态下,逐渐染上毒品,以至最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贻害自身、家庭及社会。这里请同学们牢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从小养成“崇尚科学,远离毒品”的良好习惯。

五、注意其他环节,加强全面防范。

1、不要跟陌生人接触,不要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语所迷惑,更不要吃陌生人送给你的食物,防止被拐骗、拐卖。遇到敲诈勒索、拦路抢劫的时候要及时告诉父母或拨打110电话进行报警。

2、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万一迷路不要惊慌,要呆在原地等候父母回头来找或及时拨打110,请求警察叔叔的帮助。

3、出门的时候必须和家长打招呼,并要按时回家。夜晚不得单独出门,更不能在外面过夜,彻夜不归。

4、防止溺水。不要到河边、池塘、水井等危险的地方玩耍。

六、提出两点建议,全面发展自我。

1、科学制定假期计划。寒假期间,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假期学习计划,使学习、实践、走亲访友的时间合理分配。千万不要寒假一到,整天就是看动画片、一部接一部,要不就是玩电脑打电子游戏。这里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假期,我们活动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家庭,而是走向了广阔的社会,老师和家长的呵护少了、我们自己活动的空间大了,不安全隐患的因素也随之增加了,需要你们小心提防,自觉学习安全自护自救知识,增强安全防护与处理能力,确保自己平平安安回家,安安全全返校。

2、主动自觉地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从小热爱家务劳动,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人,长大后责任心强、就业机会多、工作业绩大、事业成功的比率高。相反,从小不爱劳动的人,长大后,往往生活自理能力低、社会责任感差、单位人缘关系不好,常常面临找不到工作和失业的危险。因此,作为我们学生,一定要利用假期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不仅可以为父母分担一些体力劳动,进一步理解体谅父母的养育之恩,而且可以增强自己的家庭责任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同学们,只要我们时时注意、处处警惕,平安就一定会来到我们身边,健康就一定会常伴我们左右。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为家庭为社会节约了宝贵的财富,就是为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础。

希望每位同学从思想上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应安全”、“我能安全”、“我懂安全”的飞跃。

预祝每位同学:假期生活安排好,安全卫生注意好,各类活动参与好。真正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有益、愉快的寒假。

篇8:学生健康教育讲稿

一、农村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经过笔者长期的观察和与农村学生交流中发现, 农村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心理大。

大部分的农村学生都是家庭贫困, 而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又很高, 父母文化程度也不高, 家庭教育大多以打骂为主, 简单粗暴, 缺乏正确引导, 使学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父母往往只看孩子的缺点不看优点, 批评的多鼓励的少, 使学生灰心丧气, 失去自信心, 在心理上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同时, 由于农村教育条件相对比较差, 学生的基础差, 加上学习方法等各方面跟不上, 自卑心理大。

2、心理承受挫折能力差。

由于农村相对的落后和封闭, 农村学生很少能接触外面的世界, 社会阅历浅, 加之农村学校教育的欠缺, 造成很多农村学生的自信心不足, 承受挫折的能力差, 一遇到挫折时往往不敢于面对, 不知所措, 面对挫折往往就是选择了逃避困难, 久而久之, 自信心更是不足。同时, 遇到挫折后得不到心理的疏导,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差。

现在的农村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 父母都是比较溺爱, 学生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很少面对挫折, 更没有经历什么大风大浪, 使学生往往形成以自己为中心, 只想着个人利益。一旦与老师、同学意见不一致时往往容易发生冲突, 甚至有的因为嫉妒与同学搞僵关系, 就算是自己做错了也不敢于和善于承认错误, 只会闷闷不乐, 没有交流, 患得患失, 心理失去平衡。

4、与父母产生隔阂。

现在的农村中学学生都是住校, 不能每天都能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 学生只有周末才能回家见到父母, 而周末回家, 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忙着到地里干农活或打工, 更是不能与的孩子进行很好的交流, 甚至有的农村学生是留守学生, 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 生活艰苦, 空余时间少, 回家频率低。所以很多农村的学生跟父母几乎没有很好的沟通交流, 致使很多学生与父母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 甚至是无话可说, 与父母的隔阂越来越大。

5、攀比心理过强。

现在随着农村各方面的条件越来越好, 不少的农村家长对学生的溺爱之风很盛, 不愿孩子受一点委屈, 只要孩子开口, 他们都会无条件地满足, 而且千方百计地在物质上想比人家的孩子好。无意中流露出了互相攀比的思想与行为, 助长了孩子的攀比心理的形成。

二、强化农村学校德育教育, 促进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学生的健康成长, 离不开学校的教育, 学校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针对农村学生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 有必要去探索和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1、全面渗透, 全方位推进。

在教育教学中, 学校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 全方位、多渠道的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进行全面的渗透和全方位的推进, 使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2、教师率先垂范,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教师要率先垂范, 以自己的豁达乐观、奋发向上、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言行去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世界观。

3、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 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 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 要注重教育学生关心集体, 热爱集体, 为集体争荣誉, 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 尊重人, 理解人, 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 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 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5、进行正确的引导, 消除学生的攀比心理。

在教学中通过正面的教育和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引导, 端正学生的态度, 使学生改变攀比的心理, 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增强自身综合能力和知识学习的攀比上来。从而让学生明白作为学生, 本领高强、学得多才是自己的骄傲。

6、加强家校沟通。

学校要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日、父母务工地点、监护人基本情况, 并反馈给班主任及科任老师, 平时以电话、书信等方式, 引导家长处理好与孩子的亲子责任。

上一篇:中心学校2011年上半年工作汇报下一篇:作文:感悟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