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工作证明

2024-05-21

出国留学工作证明(共18篇)

篇1:出国留学工作证明

期间,xxx一直工作努力,对同事非常友好。

上海,20xx年9月31日

(签名)

单位地址

篇2:出国留学工作证明

期间,xxx一直工作努力,对同事非常友好。

上海,20xx年9月31日

(签名)

篇3:出国留学工作证明

关键词:地方普通高校,出国留学,实践,探索

一、引言

出国留学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大连交通大学始终贯彻“按需派遣、保证质量、学用一致”的留学工作方针, 派出人数逐年递增, 成果显著。近年来, 留学人员归国人数逐年增多, 他们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提高了学校整体科研水平, 促进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加强了学校教师和干部队伍的能力, 形成了一批高水平学术团队;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了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声誉。我校在遵照“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原则指导下, 认真做好留学派出工作, 在努力提高公派留学效益的同时, 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充分发挥留学归国人员作用, 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二、学校通过各种渠道派遣师生出国深造, 出国人数逐年递增

公派出国访学是我校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也是全面提升我校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落实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举措。每年我校都派遣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出国访问学者3~5人、国家留学基金~辽宁省地方合作项目全额资助出国访问学者3~5人。同时, 参照国家公派出国访问学者的选拔与管理, 我校选派10人左右青年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出国访学。通过我校爱恩国际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共派遣近500名本科生赴澳大利亚、英国、马来西亚、新西兰、美国等国家留学深造。仅2014年, 爱恩国际学院共有145名管理学类会计专业本科生出国留学, 其中144人赴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深造, 1人赴美国留学。通过校际交流项目, 我校学生出国人数大增。以2014年为例, 我校通过校际交流项目, 共派出留学学生12名, 其中, 2名研究生获得日本室兰工业大学奖学金。2名本科生参加《中美人才培养》121双学位项目赴美国塞勒姆州立大学和北德克萨斯大学学习。1名本科生参加我校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3+1+1项目。3名本科生获得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奖学金, 攻读硕士学位。4名本科生获得日本立命馆大学奖学金, 攻读硕士学位。2014年11月, 我校软件学院派遣20名学生到立命馆大学信息理工学部进行了15天的短期研修。经统计, 自2011年4月我校与日本立命馆大学签署了校际交流协议以来, 我校选拔派出学生共计83人, 去立命馆大学信息理工学院短期研修。2014年9月, 我校软件学院选拔了5名学生去岩手县立大学公费留学1年。我校与岩手县立大学的合作交流已有11年时间, 先后共有52名学生被派遣到该校进行留学, 其中20多名同学考取了日本其他大学或该校的研究生。

三、留学人员的特点分析

1.我校公派出国访学人员特点:出访国别比较集中, 绝大多数前往美国访学;机械、材料、交通等重点支持学科专业占据比例较大。我校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最重要的工作, 注重加强内涵建设, 形成了学科建设的长效机制。借助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的良好态势, 从学校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整体性和规划性, 结合我校重点支持学科、专业领域实际, 每年度有层次、有针对性地、重点推荐优秀教师赴国外一流院校访学。我校通过支持重点学科教师出国访学深造, 培育本土 (本校) 人才快速成长, 使教师开阔国际视野, 增强国际竞争力, 提升我校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 并鼓励出国访学教师能够吸收更多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 争取承担重大项目, 申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辽宁省攀登学者, 为学校发展做好人才培育储备工作。

2.中外合作办学留学人员特点:学生留学人数与奖学金数额持续增加。2014年, 学院共有155名学生出国留学, 其中本科生145人, 专科生10人。本科生出国留学率32.73%。48名同学获得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留学奖学金, 奖学金总额人民币46万元。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比例达31.4%, 获奖学生数量较去年提高110%。奖学金总额、获奖规模都达到历史之最。在出国留学本科生人数增加的同时, 攻读研究生的人数也逐年增长, 2014年共有35名项目学生被国外一流大学录取为研究生, 体现出爱恩国际学院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3.校际学生交流项目留学人员特点: (1) 留学学生以工科为主, 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 (含博士) 项目, 专业涉及机械、计算机、电气信息工程等学科。留学国家主要为美国、日本、德国。 (2) 《中美人才培养》121双学位项目和YES学生交流项目为我校学生赴美留学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2013年我校加入该项目以来, 5名学生成功赴美留学。 (3) 本科和研究生项目录取严格, 有语言和GPA成绩要求和资金的要求。校际学生交流项目要求学生必须符合国外大学的录取条件, 外语成绩和专业课成绩平均分要达到申请学校的要求, 才能获得录取通知书。而且赴国外留学, 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4) 奖学金项目不断增加, 奖学金名额也逐年递增。具有特色的三个海外奖学金项目院校为:日本室兰工业大学、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室兰工业大学奖学金项目已经运行了近二十年, 为我校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研究生和博士生。2013年新增的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奖学金项目为我校学生开辟了到欧洲留学的新渠道。2014年我校三名本科毕业生获得奖学金赴该校留学。日本立命馆大学已连续多年接收我校软件学院本科生赴该校攻读硕士学位。

4.软件学院留学人员特点: (1) 软件学院出国留学学生, 基本都是软件类学科。 (2) 借助学院软件工程学科建设发展的良好态势, 从学院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整体性和规划性, 结合学院专业领域实际, 每年度有层次、有针对性地、重点推荐优秀学生赴国外一流院校留学。 (3) 软件学院是2001年由国家外专局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个“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 通过外专局渠道, 软件学院已经与10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良好的联系, 为学院学生出国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针对当前留学工作面临的形势, 未来留学工作的规划与重点举措

1.加快开放步伐, 拓宽对外交流渠道, 推进校际间合作交流。拓宽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的途径, 是我校今后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加强与海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的强强合作、强项合作, 通过学术交流、学者交流、学术资料和教材交流、信息往来、国际交流研讨会、交流学生等形式加强与国 (境) 外的合作和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 举办重大国际学术会议, 扩大学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增加境外学生交流计划, 使学生派出项目涵盖各个学院, 并逐渐提高派遣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比例。

2.加大国外高端人才引进工作力度, 作好公派出国留学工作。结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实际,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公派出国留学工作, 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申报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 (博士后) 项目和辽宁省公派出国留学地方合作项目, 继续作好学校派出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访学和进修工作, 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水平和能力的师资队伍。要结合辽宁省实施的“国外名师聘请计划”, 要结合学校特色学科和“国际班”教学工作的需要,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承担专业课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国外专家学者聘任工作。要结合辽宁省实施的“海外高端人才引进计划”, 围绕我校重点特色学科及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需要, 积极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和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海外教育背景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人才培养和派出体系, 完善以学科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基础的学校公派模式。

3.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 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推进我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协作和课程体系国际化。支持“爱恩国际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办好已有中外合作项目与特色拓展项目, 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和完善“国际班”形式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模式, 鼓励各学院、各学科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建设。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 加强内涵建设, 按照“外语+专业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促进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探素与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引进、融和、本土化相结合, 构建适应国际职业准则的国际化专业课程体系, 结合中外双方课程资源实际, 共同开发国际化课程资源, 促进国际网络课堂建设与发展, 实现中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 促进课程内容国际化。鼓励国际班和有条件的学生参与国际交流, 到海外实习或相应的创新实践活动。鼓励我校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参加国际认证, 提高学科专业点的国际知名度和认可度。

4.走教育国际化道路, 加速学生培养的国际化进程。 (1) 巩固已建立良好基础的派出学生交流项目, 逐步拓展交流学生合作院校, 将交流学生的规模扩大和形式多样作为今后发展重点。建立和完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交流学生的遴选机制, 完善交流学生学籍管理和学分互换机制。 (2) 推进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的开展, 以校际、院系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为基础, 加强研究生国 (境) 外派出工作, 探索与国 (境) 外知名院校导师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 (3) 推进学生跨文化交流学习, 探索跨文化教育生活体验。开辟大学生国际冬、夏令营, 文化体验交流项目等, 不断提高我校有海外学习经历学生的比例。

参考文献

篇4:出国留学工作证明

申请MVV签证必须提交哪些文件

需要提交的材料种类取决于学生以何种方式证明和支付荷兰留学的费用。以下内容涵盖了中国学生可以选择的付款方式,以及可以获得的文件。任何一个通过“快捷MVV签证程序”申请签证的中国学生都可在以下方式中选一种或多种来证明其拥有足够资金。

1,学生在自己帐户下有足够存款。

这个帐户可以是在中国、荷兰或者任何一家外国银行开立的帐户,但必须使用学生本人名字开立。学生必须提供一份近期的银行存款证明。证明必须包括:学生全名、银行帐号、存款数额。

证明还必须包括银行的名字、地址及联系电话。如果银行出具的证明中不包括地址及电话,学生可通过手写或银行印章的方式补充上地址及电话或银行单独开立一张包含其印章、地址及电话的文件。

2,学生已经向录取其的荷兰院校帐户支付了费用,或者是第三方代替这个学生支付了费用。

中国学生可以在申请MVV签证之前向其所要就读的院校帐户汇人规定数额的费用。荷兰校方出具一份已经收到汇款的确认函。

3,学生获得的奖学金。

奖学金可以来自荷兰或其他国家。学生须提交一份获得奖学金证明的复印件。这份文件包括:获奖学金学生的姓名、发放奖学金的组织名称、具体数额以及奖学金所涵盖的时间。

4,学生向中国境内指定的中间方的帐户存人足够的金额。

对于通过指定的中介机构如Chivast(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嘉华世达国际教育公司)和CHEF(荷中教育基金会)办理申请荷兰院校的学生,IND也接受由这些机构所开具的资金保证书。

对于2004/2005学年,Chivast也为个人申请学校而非通过中介申请的学生提供此套服务,以供在申请MVV签证前不能提供有效银行证明或不能直接向校方汇款的学生选择。

篇5:出国留学工作证明(英文版)

CERTIFICATION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Ms./Mr.xxx, born on ….., has worked in Marketing Department of our company since …, during which she /he always worked with great diligence, high aspirations,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for which she/heis favorably recognized by all leaders of the company.Date:2nd December, 2013

篇6:留学工作证明

1、证明书要打印在公司信纸上面。

2、信纸上应该有公司的详细地址及电话号码。

3、证明信应该有人签名,也应该有公司盖章。

4、内容需要清楚讲明担保人(自己、或者父母亲)的职位,在什么时候开始工作,每年的总收入有多少,是否包括年薪、房屋津贴、年终奖金及公司分红等等。

5、信里面最好能够提供如果需要询问的话,要找谁与其电话号码。因为没有把上列的资料提供,移民官在电话查询时碰到困难引起很多不便及误会。因为这样本来要通过的申请也被拒签了。

qxx-xxx-xCo.Ltd,126NanjingRoad,Shanghai,pRChina.July11,2006!

ToWhomItMayConcern:

ThisistocertifythatMr.WanghasbeenworkinginourCOMpANYastheprojectManagerfromJune1995toJuly2000,MrWangisadiligentandcreativeengineer,underhisleadersip,hesuccessfullydesignanewproductforourcompany,andtheproductalsogainedinternationalpatent.MrWangalsohasagoodsenseofteamwork,heknowshowtodelegateandhowtocoordinate.MrWanghasbeenentitledtoamonthlysalaryRMB6000,withhouseallowancefor1500amonthandhealsowasawardedabonusfor25,000lastyearforhisoutstandingperformance.Forfurtherenquires,pleasefeelfreetocontactmeat+21+2323244or***L

vSincerelyyours,xx-xxx

(CompanySeal)兹证明XXX,男/女,出生于xx年xx月xx日,于xx年xx月进入xx公司工作,现任副总经理一职,月薪xx元...收入证明

兹证明XXX,男/女,出生于xx年xx月xx日,于xx年xx月进入xx公司工作,现任副总经理一职,月薪xx元。

以上情况属实,特此证明。

法人:xx

xx年xx月xx日

工作证明

*****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金为人民币贰仟万元。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

**先生于1995年加入我公司,后因工作业绩突出,被提升为****,负责****。

**先生工作认真负责,为我公司开发了广阔的市场,使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公司给予***的年薪为人民币4.8万元,其个人所得税由我公司代扣代缴工作证明

兹有我单位XX(同志)在xx部门,从事xx工作,专业年限为xx年,特此证明。

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

某某单位(公章)

篇7:出国工作证明

X有限责任公司

财务部

篇8:出国留学工作证明

全球教育与科技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作为人才的集中地之一,必须着力做好师资队伍的建设。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分不开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是高等院校培养和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式和途径[1]。

1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与要求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国家必须要提高高等院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努力做好高等院校的教师公派留学、进修与交流工作。这既能够促进高校与国外大学与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从长远看,更能推进高等院校的国际化进程。通过大力推进师资的境外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吸取国外高校教师的先进经验,以此来推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工作。因此,高校相关学院和外事、师资部门必须共同努力,做好教师出国留学以及交流工作,提高高校国际化水平。

2 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留学及交流的几种主要形式

2.1 国家公派留学进修项目

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将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留学及交流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鼓励高校派遣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和科研人员到国外知名大学进修、深造。国家相关部门在公派出国的选派上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着力于重点学科和重点项目。近年来,鼓励青年教师出国培训进修,提高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则成为国家选派公派留学与交流的主要方向之一。这一政策能够大大鼓励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并能引进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而且还将影响其他教师,增强整个学科体系的科研能力[1]。

许多省市地区也相继出台公派留学政策和方案,鼓励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教师出国进行合作科研与进修。这些项目近年来已经为很多专业学科的教师骨干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天地和平台。许多重点与新兴学科,譬如计算机、医学、机械、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教师更倾向于接受国外先进的理念,国外相关高校先进的科研条件、丰富资源和教学条件会更有利于他们创出成果。高校也积极支持教师利用公派机会出国进修,为学校重点学科以及申博申硕项目作更多贡献。

2.2 高校教师对外交流项目

近年来,随着高校国际化趋势的发展,教师公派出国进修培训已逐渐被纳入高校发展年度规划中,从政策、经费以及管理上为教师公派出国进修与交流做充足准备与支持。另外,随着高校与国外学术交流与联系的日益频繁,高校之间开始寻求在教师之间的互派项目,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国际交流渠道,为教师积极拓宽留学进修的路径,与更多的国外知名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关系,通过互派访问学者、合作研究、共同培养等多种形式,力争使更多学科和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机会到国外进修、学习和合作研究[2]。

与此同时,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行政事务日益复杂和繁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对高校行政与教育管理人员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逐渐加强对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学习国外高校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为一线教师做好更多更规范的服务。

2.3 国际学术会议与论坛

近年来,随着高校国际化趋势的加强,教师对外交流日趋频繁。以我校为例,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论坛的学科范围正在逐渐扩大,涉及到医、工、理、文等各个专业门类,与会人员也不仅限于资历较深的教师。学校出台相关政策,在经费等方面给予一定补贴,鼓励教师积极向国际学术协会投稿并参加会议。许多青年教师也开始尝试以这种便捷的方式接轨国外,学习国外高校相关专业的先进教学与科研理念。从参加国际会议的教师所提交的出访报告中可以了解到,大多数教师在参加国际会议的过程中,不仅与与会者交流了科研成果,大大拓宽了学术视野,并且引进先进教学思想、方法及教学管理方式,加速了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步伐。

3 高校教师出国管理与服务工作

(1)进一步完善出国留学与交流工作的管理机制,使高校出国留学交流工作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对于中长期公派出国留学,学校与出国人员双方应当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保证留学人员能够加强服务意识,避免人才的流失。(2)做好对出国留学与交流的教师的出国前服务与行前培训教育工作。协助出国教师做好出国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护照与签证手续的办理,搜集出访国家的相关情况(风土人情、宗教、流行病疫情、法律法规等),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3)与境外留学人员保持联系,做好进一步的跟踪与服务工作。定期以邮件、书信或者电话形式与留学人员保持联系与交流,不断掌握他们的最新情况,及时了解他们在国外期间的研究动向和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以使他们顺利完成访学与交流任务。[3](4)建立回国信息反馈制度。为了加强对出国留学人员在国外留学期间的纪律监督以及对其学习和研究成果的评估,促进留学人员高效完成赴外留学项目,高校应针对出国留学和交流人员建立回国信息反馈制度,要求他们在回国后一定时间内向学校提交出国信息反馈表以及在国外从事科研学习的书面报告,将学习情况及其研究成果向学校做详细汇报,并要按照相关规定向上级部门报送。同时,针对研究成果较为突出的留学回国人员,还应该安排他们做学术讲座和报告,向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介绍国外研究的新成果及发展动向。

4 高校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在全球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高校除了要加强对公派出国留学与交流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外,还应该进一步研究相关政策,扩大公派出国留学与交流人员的规模。一方面要积极为教师拓宽经费来源,除了争取高校内教师出国经费和国内相关出国基金项目外,还要努力获取国外高校与研究机构的支持和资助,以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同时要做好对公派出国人员的选拔工作以及出国前的培训工作,确保选派出去的教师能高质量地完成出访任务,做好与国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交流工作,以保证把先进的研究成果引进国内,增强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还要加强对留学人员的管理,防止滞留不归现象的出现。高校人事以及外事管理部门更要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为出国留学以及交流教师提供周到的服务,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支持,回国后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国际化建设。[4]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促使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而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大力促进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留学及交流。高校应积极拓展教师出国留学以及交流的途径,完善教师出国留学及交流的管理工作,为高校国际化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高校,出国留学及交流,管理

参考文献

[1]杜林.从提高高校教师国际化水平谈出国留学工作[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9,70.

[2]林琛琛.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校外事工作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34):170.

[3]卜树春.立足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做好出国留学工作[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0,12,第13卷,第4期:52.

篇9:出国留学还是直接工作?

毕业后直接工作——小荀在未来的发展预测:

小荀在未来十年的收入状况:

小荀目前的工作状况是低基础工资高福利,基础工资3000元左右,年底享受十三薪,以及较高的年终奖。

小荀第一年的年终奖为5万元,年底总收入99000元。据嘉丰瑞德理财师调查一个普通重点大学毕业生在第一、二年的工资涨幅较小,一般在9%左右。从第三年开始年收入会大幅提高,假如从初级升职到中级,或中级到高级,月薪分别能增加50%和80%。如果小荀在第三年时升职到中级,在第六年时升职到高级,以第三年和第六年间的增幅依然为9%,年终奖按第三年为8万元,第六年为10万元来计算,小荀每年收入约上涨10%左右。

小荀在未来十年的支出状况:

小荀如果理财意识强,只作基础消费,并且和女朋友(或老婆)财务独立,有固定住房。根据恩格尔的经济学原理分析,收入越低,必要的开支(如食物和基础通讯费用)所占的比例会越高。随着收入的增加,虽然花销会增大,但必要开支所占的比例会下降。假设在初期小荀的必要花费占总收入比例为50%,第三年为45%,第五年为35%(参考恩格尔系数比值:50%定为温饱水平,40%-50%定义为小康水平,30%-40%定为相对富裕,且假设如果不加节制,小荀会“月光”)。小荀第一年的花费在5万元左右。以此类推,到第十年时小荀的年花费为141830元。

总计:小荀十年来累计收入为240万元左右,净收入为145万左右。

毕业后出国深造——小初在未来的发展预测:

小初在未来十年的收入状况:

小初如果在留学时,没有奖学金,全部自费,在美国也不参与打工和实习赚生活费,与同学拼租价格适中的房子,偶尔旅游和娱乐。那么,以不少人的留美经验来看,两年的花费应在50万元以内。

查阅美国薪酬网和国内各大网站的海归薪酬数据,嘉丰瑞德理财师了解到美国海归的第一份工作平均月薪在7000元左右。假设小初在归国之后也进入同一所外资银行,给予的第一年年薪(即是小荀第三年的年薪)是138900元(5300左右月薪*13+7万年终奖金)。如果也按照小荀工资涨幅的标准来计算小初的工资,前两年小初的工资上涨幅度为9%,第三年为50%,第六年为80%,此后逐渐也趋于平稳。

小初在未来十年的支出状况:

假如小初和小荀情况类似,同样按照恩格尔经济原理来计算小初的基本花销。小初在第一年的工资基本就达到“小康水平”,所以在小初工作第一年到第三年,恩格尔系数都按照45%来算,第四年开始到第六年按照相对富裕的35%算,在此后都按照30%算,那么小初在第一年、第四年、第七年的花销分别是62505元、86639元、158815元。

总计:小初在未来十年累计收入为240万元左右,基本与小荀总收入持平。由于小初还要抵消其留学花费,十年的净收入为105万左右。而且小初在工作后第四年到第五年间,可以将留学的50万人民币赚回来,实现“零负债”。到第8年,小初的收入基本上会超过小荀,但是净收入到了第十年只有小荀的三分之二。

从小荀和小初的经历可以看出,毕业就工作和出国留学各有好处。毕业就工作可以说是稳扎稳打,而出国留学如果能真正潜心地在名校学到真才实学,那么出国留学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胜在薪水的基数高,如果努力工作,薪资水平会在后期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同时,嘉丰瑞德理财师也给留学的和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给几点建议:

“出国留学派”:留学的择校非常重要,如果最终想要回国发展,请务必要选择资质好一些的大学,至少要得到中国教育部的承认。如果只是为了想镀金而随便选择一个学校,不仅劳心费钱,用人企业还很可能不承认,这样就得不偿失。另外,“负债”是理财最大的敌人。在国外期间可以通过申请奖学金、勤工俭学等减少开支,这样等到工作之后填补这个漏洞也不会那么累。

“直接工作派”:比起“留学派”的优势就在于时间和经验。“工作派”在“留学派”还在给财务状况挖窟窿时就已开始积累原始的第一桶金。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让自己尽量在刚开始工作时就不要“月光”,学会一些理财技巧,利用投资工具来为你赚钱,就以嘉丰瑞德平台上的一款热销产品宜盛财富宜盛宝为例,如果小荀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年底都购买了该产品,那么在小初学成归国那年,小荀就已有了11.0825万元的存款,足足“领先”小初61万元。后天爆发力上的欠缺完全可以由强大的投资基数来弥补。

总之,不管是出国深造,还是直接工作,嘉丰瑞德理财师相信“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特长,努力工作,积极理财,相信每个毕业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

名词解析: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即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备注部分请编辑酌情添加)

篇10:出国签证工作证明

兹证明 XXX,男,****年**月**日生,自

月起在我公司XXX部门工作,职务为XXXX。他的年税后收入为XXX元。证明人: 联系方式:

XXXX

****年**月**日

Certification of income

This is to verify that Mr/Ms.XXX, born on xxx, has been working in our company as a XXX since XXX till now.His annual income is RMB XXX Yuan after tax.Referee: Tel:

XXXX

Date:

地址:

Add:

Tel:

Fax:

篇11:申请出国工作证明

兹有同志(身份证码:),自年年在公司担任至今,年平均薪金为人民币(税后)。我公司属于企业,销售额达人民币元/年。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公司盖章:

年月日

Working Certificate

DATE:

To whom it may concern,This is to certify that(ID card number:)has been working in~as a ~ since~,with an average annual income

RMB~(after tax).Our company is focused on~,with Sales revenue of~.Company Name:

Add:

Tel:

篇12:出国签证工作证明

月薪XXXX元人民币。

单位地址:

本人电话:(能联系到本人之正确电话)

公司联系人:联系人手写签名

联系人电话:

特此证明

公司名称:大学网

公司电话:

公司印章:

篇13:出国留学工作证明

一、做好地方高校公派出国留学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地方高校为了与国际教育接轨, 加快改革的步伐, 纷纷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展开了一系列的公派出国留学工作, 出国留学人员对地方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1. 出国留学人员在国外开阔了视野, 更新了教育理念。出国留学人员在国外经过研修课程、课外访问、师生座谈等活动开阔了眼界, 接触了前所未见的教育理念、研究方法, 他们回国后必定会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注入生机。

2. 出国留学人员通过在国外的学习, 了解了国际学术领域发展的前沿, 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使得他们在回国后可以胜任科研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同时也加强和充实了学校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

3. 出国留学人员通过在国外的推介活动, 促进和带动了学校与国外大学的联系和合作, 拓宽了校级合作和交流的领域和规模, 建立了校级之间的学科专业合作和科研合作之间的桥梁纽带。

二、地方高校公派出国留学工作面临的机遇

地方高校公派出国留学主要有单位公派和国家公派两种派出渠道。受地方政府财政拨款限制, 地方高校用于公派出国留学工作的资金远远低于部属高校所获得的支持力度, 地方高校单位公派人员规模受一定的限制。

与此同时, 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形势一片大好。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留学基金委”) 公布的2014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选拔计划, 2014年预计选拔各类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21350名, 较前两年有大幅增加。选拔计划主要包括: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 (含博士后) 项目2800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7000人;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350人;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3000人;国内合作项目 (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地方合作项目等) 5700人;国外合作项目 (含与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计划及其他国外合作项目) 1250人;专门人才培养项目 (含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 1250人。目前留学基金委的选派类别主要包括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生、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硕士生、本科插班生8种。

2014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选拔计划对选拔规模、选拔类别、选拔章程重新进行了梳理和更新, 这些新变化对地方高校申报国家公派留学项目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 以前只面向“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申报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国际区域问题研究等项目于2014年对全国院校开放, 再加上河北省是“地方合作项目”签约省份之一, 河北省部分省属重点高校是“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的签约院校, 这些无疑都对河北省扩大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规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促进地方高校公派出国留学工作发展的建议

结合教育部、省教育厅在出国留学方面的新政策, 结合地方高校工作中的实际情况, 地方高校积极发展公派出国留学事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制订学校学科和梯队发展的长远规划。

地方高校应根据各自学校学科建设的规划, 按照“优先重点学科、其次优势学科、再次新建学科”的原则, 在学校内科学合理地选拔适合人选。地方高校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派出类别多为访问学者, 因访问学者在国外学习时间短、研修课程少、参与程度浅, 这种派出类别从短期看确实给学校的教学科研注入了活力, 但不利于学校整体的学科、梯队建设。因此, 在校内选拔人选时, 应根据不同的派出类别, 规定不同的人选年龄、职称、科研等遴选资格, 借以拉开候选派出人员的层次, 以适应高校人才梯队的建设和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大公派留学项目的宣传力度, 尽快适应新的留学政策。

“人才强校”战略已经成为各个地方高校关注的重点内容, 落实公派出国留学工作正是一项重要的培养人才工程, 是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人才, 培养和吸引学科带头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加大公派留学项目的宣传力度, 使广大师生了解最新留学政策, 可由单位国际处牵头进行公派留学政策宣讲会, 邀请归国人员分享留学经验。另外, 定期更新国际处网站信息, 对广大师生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3. 拓宽公派出国留学渠道, 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

学校应从国家公派和单位公派两方面着手, 积极拓宽派出渠道, 同时, 对不同派出渠道配套相应的经费投入, 建立有效的出国留学激励机制, 形成出国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 使教师愿出、愿回、愿为学校效力。

4. 加大对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服务和政策倾斜力度。

学校保持与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紧密联系, 使留学人员时时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在国外能安心学习;对于留学人员的家庭困难, 学校和系、部都尽量帮助解决, 使得留学人员没有后顾之忧;在学校出台新政策、职称晋升、干部提拔中都能够对归国留学人员给予优先考虑。

参考文献

[1]赵惠娟.河北省高校公派出国留学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 2014 (3)

[2]安文广.关于推进地方高校公派出国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3 (1)

[3]史鸿武.地方高校公派出国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5)

篇14:出国留学工作证明

2003年度,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73万人,其中国家公派3002人,单位公派5144人,自费留学10.92万人。由于上半年发生SARS疫情,联系国外学校、办理签证等受到影响,另外,教育部加强了对留学中介的监管,去年发布了13个留学预警,克服了一些人的留学盲目性,因此,2003年度出国留学总人数比2002年降低了6.3%,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数降低了6.8%,国家公派与单位公派的出国留学人数基本持平。

2003年,我国年度留学回国人员总数首次突破两万人,为2.01万人,其中国家公派为2638人,单位公派为4292人,自费留学为1.32万人。2003年留学回国人数比上年度增长了12.3%,其中自费留学回国人数增长了15%,公派留学回国人数增长了7.4%。

改革开放2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我国出国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部作为全国出国留学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全面、系统地做好留学人员选派、在外管理和回国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教育部汇报清华大学工作时做出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指示,教育部立即就留学生的选派原则、选派方式和选派规模等具体事项做出规划,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公开考试选拔出国留学预备生。1979年,教育部成立出国留学培训部和集训部。1988年,教育部成立中国留学服务中心。1991年,教育部支持成立了全国出国留学工作研究会。1996年,教育部成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实行“个人申请、专家评审、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国家公派留学的选派和管理办法。1998年,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制定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

为有效管理在外留学人员并为他们提供良好服务,教育部迄今已在38个国家驻外使(领)馆设立了55个教育处(组)。各教育处(组)指导成立了中国留学人员联谊组织2000多个,以及300多个在外中国学者专业学术团体。为加强与在外留学人员的联系和沟通,1987年,教育部创办了《神州学人》杂志,1995年增设电子周刊。

为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教育部先后设立了“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教师奖”、“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一批项目。1996年,教育部设立了面向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的“春晖计划”,2000年底又增设了“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近年来,这些项目在规模和效益上不断拓展,共资助或支持了21,000多名优秀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

1997年,教育部率先组织留法学人支持甘肃活动,之后又成功组织了留英、留日、留美、留澳等国学人赴西部其他省份,由于对口支援活动注重实效,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西部地区的欢迎。

篇15:出国签证父母工作收入证明

是政法大学学生的父亲/

母亲,自起在我单位工作,现担任(职务)。月收入(税后)元,年收入(税后)元。

联系人:

电话: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日期:

Certificate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XXX is the father / mother of XXX(student of

(职

务名称)in our company.His /her monthly income(after tax)Working unit name and seal

Contact:

篇16:出国中英文工作证明样本

尊敬的签证官:

兹证明王XX,女,1972年6月28日出生,身份证号码:342421197XXXXXXXX。在杭州南方五金机电市场工作了4年,现任经理职务。每年的年收入为人民币260,000元,(包括工资、奖金、福利)。个人所得税已由我单位代为缴纳。

特此证明!

领导签字: 职务:经理

电话:1885788XXXX 传真:0571-8659XXXX 公司地址:杭州市沈半路265号石祥路196号南方机电市场2098号

公司(盖章):

日期:2013年12月9日

Working Certificate

December 9, 2013

篇17:出国签证工作证明中英文

To Whom It May Concern,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Mr.________(ID:_______________)has been working in _________________ for ___ years, as ________ now.Mr.________ has been entitled to an annual salary RMB __________ in total(salary, bonus and welfare has been included), personal income tax has been paid by the corporation.Sincerely yours,Leadership sign: Position: Manager of Human Resource Telephone: ________________ Fax: Company Address: No.______, Rd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District, Liuzhou, Guangxi, China.工作证明

尊敬的签证官:

兹证明_______先生,男,______年____月______日出生,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已在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工作了______年,现任_________职务。其每年的年收入为人民币___________元(包括工资、奖金及福利),个人所得税已由我公司代缴。

特此证明!

主管领导:

职务:人力资源部经理 电话:_______________ 传真:

公司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盖章)

篇18:地方高校教师公派留学工作探析

一、教师公派留学工作的意义

(一)有助于推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

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高校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国际名校的教师队伍中外国教师所占比例一般都超过了50%,有的甚至达到80%,香港约50%的师资为国际学者[1],而内地高校具有一年以上留学经历的教师一般都仅占10%—40%。1996年国家成立了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同年确认公派留学名额2000名,到2013年国家公派留学资助的名额已经扩大至1.8万人,其中公派教师访学资助名额约1万人[2]。从2009年开始,福建农林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加大推进人才队伍国际化建设力度,出台了多项鼓励教师出国留学的政策,全面推动教师出国访学工作。2009年我校具有留学回国经历的教师仅占教师数的13.5%。经过4年的培养,截至2013年6月,我校具有留学经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3.8%,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二)有助于推动高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国际化发展等工作

据统计,目前在教育研究领域,80.94%的“两院”院士,77.61%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77.65%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教学研究基地主任和94%的“长江学者”、72%的规划863、973计划首席专家,都具有留学经历[3]。近几年,我校经过国家公派培养以及各类自费公派留学回国的人员已基本都在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骨干队伍中,在引领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创建合理的学术梯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级双语示范教学中心负责人有留学经历,50%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团队项目负责人中具有留学经历,42%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项目中具有留学背景的参与人,20.8%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负责人具有留学经历。大部分赴外研修教师回校都承担着双语课程教学任务、课程改革等教学改革中心任务。在校科技创新团队中首席专家具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占46.7%。近四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获得者中具有留学回国经历的占49.03%。

二、地方高校教师公派留学工作现状及问题

(一)从高校对教师国际化培养视野来看

首先,地方高校对教师公派留学工作重视不足。目前各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但是,基本都把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投在国际化合作办学上,重点放在选派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上。就师资国际化而言,各高校基本都致力于引进国际化的高端人才。在对本土教师的国际化培养上,高校基本对公派出国的留学教师采取“放任”的态度,即鼓励教师自行申请出国留学经费,如获得资助则同意出行,缺乏对教师出国留学整体的规划和指导,政策鼓励、经费投入的力度也稍显不足。

以我校为例,从出国留学的资助渠道看(见图1),由于经费和条件的限制,自行联系资助的仍占较大比例。自行联系国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或个人科研经费资助的约占40.82%;学校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及学科骨干教师海外研修项目约占33.67%;福建省各类资助出国留学项目约占15.31%;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渠道,约占近三年教师公派长期留学总数的10.2%。

其次,地方高校师资国际交流合作途径不宽,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缺乏国际交流渠道。目前,由于地方高校国际化的水平有限,地方高校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还远远不能满足所有教师的出国留学需求。除了少部分自然科学类优势学科或是高职称高学历人才自身具有较好的国外交流平台外,其他教师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类对外的交流机会相对有限,这就使得教师在对外联系过程中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只能广撒网地联系外面导师,愿意接收的国外导师寥寥无几。

从留学人员的职称学历情况来看(见图2),高级职称教师出国人数占近三年出国教师总数的58.16%;中级职称的占35.71%;初级职称的占4.08%。出国留学人员中具有博士学历的占72.45%;硕士学历占20.41%。我校作为一所地方农林院校,农科的学科优势较明显,该学科教师出国人数占学科教师人数较多(见图3),农科类教师出国人数占农科类教师的21.8%,工科类教师出国人数占该学科教师数的19.9%,理科类占9.3%,其他的占6.0%。

(二)从高校对教师国际化培养能力来看

首先,教师外语水平不高。在当前国家省级各类公派选拔条件中,外语水平基本被明确列为申报的必备条件之一。一般都是要求通过WSK考试,而当前PETS-5的年通过率仅在20%左右。这成为大多数教师出国留学的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师申报国家级出国留学资助的瓶颈。也有部分教师,利用自己的课题经费等进行出国交流,但交流中发现,由于外语水平有限,严重阻碍了其在国外的交流和合作,留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大打折扣。

其次,教师自身的积极性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基本都采取自愿的原则,学校对教师的培训没有科学的规划,教师自我发展的主观意识不强。特别是在地方院校,每年教师出国培训人数少,资金支持的力度有限,导致学校教师出国的意识淡薄,多数教师都觉得在没有资金等的支持情况下,出国培训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教师在出国留学上积极性不足。

(三)从高校对教师公派留学工作的管理来看

从目前来看,高校普遍存在重派出轻管理的现象。随着教师公派数量的不断增加,教师公派留学的质量常被忽视,部分高校都存在重数量不重实效的情况,这给公派资源的利用造成了很大的浪费。部分教师在出国期间,并未从事与留学计划一致的进修或科研活动,或是带着家里老小一起出国,教师公派逐步从“留学”变成“游学”,留学任务的目标管理落空,教师出国留学派出的效益引来质疑。

三、改进地方高校教师公派留学工作的对策

只有大力推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才能把握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方向,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式发展,才能形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良性循环[4]。

(一)明确目标,确定公派工作总思路

地方高校公派的工作可参照国家公派的原则,坚持“按需选派、保证质量、学用一致”的方针,充分结合学校的实际需要,遴选推荐教师公派出国留学工作。在选派工作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院(学科)在青年教师培养中的积极性,要尊重、支持学院(学科)的遴选和派出的意见和人选,指导学院做好教师的3—5年培养规划,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进修,鼓励学院(学科)培养、储备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教学、科研青年骨干教师,引导学院支持教学科研团队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成员,成梯队或分批次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强项学科或科研机构等从事综合性课题研究或合作交流。

(二)拓宽资助渠道,保证教师出国研修需要

在教师公派留学工作中,资金是最基本的保证。地方高校可通过学科建设经费、教学经费、人才建设经费等多方筹措资金,充分挖掘国家、省级等各类资助出国留学项目的资源,积极为教师开拓资金资助渠道。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教师培养培训的力度。自2009年以来,设立教师培养专项经费,逐年增加预算投入,用于教师海外研修专项经费。依托学校设立“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和优秀回国人员科研资助专项基金,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学术或技术研究前沿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在经费上保证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的实施及其研修成果的巩固。

(三)拓宽渠道,搭建中外高校合作平台

地方院校的教育国际化基本都在起步阶段,搭建中外高校合作平台对加速国际化的进程,全面推动高校教育课程、资源等的国际化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首先,联合办学是目前高校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各高校通过建立起校际之间的互相协作关系,通过学生互派,教师互访合作研究项目,共同开课,共享资源等方式建立两国高校之间稳定、牢固的关系,这对合作的双方都有很大益处。其次,加入国际性高等院校联合社可以为高校教师参加国际交流提供方便。现在,世界上已成立了许多国际性和区域性的高等院校联合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大学联合会、英联邦大学联合会等都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国际性组织。这些组织机构的成立,不但对高校教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很有帮助,而且对高校教师的互访、合作科研、联合办学和开展各种学术交流也起着桥梁式的作用。再次,充分利用国际校友资源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国际化合作交流,建立国际化的校友资源。就我校来说,已建立了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此外,利用校友资源,我校建立了与多所大学的合作关系,如台湾中兴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加拿大戴尔豪斯大学等高校都有我校校友留校任教,已经建立了两校合作关系,为我校教师出国留学交流等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四)制定政策,调动教师留学积极性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将出国进修经历作为教师高级职称评定的条件之一,规定“申报高级职称评审对象必须具有国外高水平院校、科研院所连续进修半年或是一年以上的经历”,以此引导教师积极出国进修。我校也已将其列为高级职称评聘的一项基本条件,对推动教师出国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还通过政策保证教师在出国期间国内的工资、津贴等按在职人员水平享受同等福利待遇,解决出国教师出国进修的后顾之忧。对于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设立了科研专项基金,继续支持教师将国外研修在国内科研平台上得以延续。

(五)加强管理,提高教师留学的实效

在公派教师留学的管理中,引入目标管理的方法,让出国留学人员以完成留学目标任务为导向,以个人的留学计划为中心,强化自身的留学成效,从而使得高校公派留学工作的效益最大化。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教师的公派留学的直接目标即服务于高校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需求,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就我校而言,围绕教师公派留学目标,对留学回国人员提出了“四个一”的要求,即留学回国人员需发表一篇论文,带回一门外语或双语课程,举办一次留学回国学者讲座,申报一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课题,要求留学人员带着任务出国,带着成果回国,保证每一位教师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徐培祥.30年留学工作回顾与展望[J].全国出国留学工作研究季刊,2008,(12).

[2]高黎.香港高校师资国际化研究[J].教育评论,2012,(5).

[3]国家留学基金委.2013年选派计划[EB/OL].http://www.csc.edu.cn/.

上一篇:培养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措施-201下一篇:2月14日情人节的由来和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