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的诗歌

2024-05-15

写景的诗歌(通用11篇)

篇1:写景的诗歌

你比不过北上广的繁荣昌盛

你没有水乡的那一丝丝温柔

你朝着繁荣奔跑

你因煤炭而闻名

红色的历史记载了这座城

黑色的脊梁撑起了这座城

万千的煤炭人已把青春献给了这座城

万千的煤炭人又把终身献给了这座城

万千的煤炭人也把子孙献给了这座城

你因先辈们的流血牺牲而永垂不朽

你因煤炭人的平凡奉献而光辉灿烂

这座城,生我养我的这座城

这座城,让我骄傲的这座城

这座城,我愿付出一生的城

爱你,铜川这座城

篇2:写景的诗歌

从我心上,轻轻的,

轻轻的掠过一阵阵涟漪,

你的脚步声吹皱了我的那一池春水,

泛着粼粼的波纹,

映着这美丽的夕阳,

娇羞,绚烂多彩,

也许,你不是最好的画家,

没能,勾勒出那一春水点点的私语,

篇3:善用表格读懂诗歌中的叙事写景

针对这一问题, 传统做法是老师把诗歌内容详细耐心地解释给学生听, 期望长此以往, 学生听多了, 就具备了读懂诗歌的“语感”。这种方法对具有文学修养的同学比较管用, 对于理科思维较强的学生就收效甚微, 一遇到新诗歌, 往往又读不懂。

本文提出用画表格的方法强制学生仔细阅读诗歌, 让那些具有理科思维的学生逐字阅读, 通过这种精密细致的分析方法, 看清名词、动词、形容词间的逻辑联系, 从而正确解读。

一、写景的句子, 列出名词及其特点

诗歌中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读懂意象的感情色彩, 就能演绎出作者的情感。由于诗歌中倒装及跳跃修饰的关系, 学生在寻找意象时往往会漏点, 甚至找不到修饰的词。因此, 让学生“在写景的句子中找名词及其特点 , 并用表格罗列”是一个实际可行的办法, 能够“逼迫”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细细阅读, 把握每一个细节线索。

【例】孤灯寒照雨, 深竹暗浮烟。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

首先找出全部名词, 得到“灯”、“雨”、“竹”、“烟”, 然后找该名词的相应特点, 得到“孤”、“寒”、“深”、“暗”, 列表如下:

这些意象渲染了一幅悲凉、暗淡、凄寂、凄怆的画面。

由于隔着动词, 部分同学会漏掉“雨”、“烟”的特点, 但用列表分析, 一个萝卜一个坑, 就不会有漏点。而且通过表格, 把名词及其特点放在一起, 可以得出这两句的正常语序:“孤灯照寒雨, 深竹浮暗烟。”理清语序对理解诗歌大有帮助。

接着, 继续思考表格中的名词及其特点之间的关系, 发现其他都很容易理解, 唯独“竹”的特点为什么是“深”呢? 答案就在表格里,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清上述表格名词间的逻辑关系, 因为“雨”, 夜雨打湿了竹子, 竹子的颜色才变深了。

二、叙事的句子, 列出动词及其时态

在叙事的句子中, 最困扰学生的就是时态, 找出时态, 就能读懂虚实。正确列出动词及其时态, 就可以分析出叙事脉络, 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大意。有时诗歌会明确提示时态, 如“明日巴陵道”中的“明日”, 而更多的时候需要用到分析技巧。

1.一句诗中, 往往只能有一个时态。

【例】天涯去住泪沾巾, (《峡口送友人》司空曙)

首先找出该句中的全部动词, 得到“去”、“住”、“沾”三个。“沾”字的时态是最好找的, 联系上下句可以得出是写分别时的泪流满面之状, 所以是现在式。如果不能理解“去”、“住”的时态, 第二句就读不懂, 全诗就读不懂。根据“一句诗中, 往往只能有一个时态”的规则, 推理得出“去”、“住”也是现在式, 并将整首诗列表如下:

“去”是“离开”的意思 , “住”是“淹留、停驻 ”的意思 , 都是“去”是“离开 ”的意思 , “住”是“淹留、停驻 ”的意思 , 都分别时发生的。本诗的题目叫《峡口送友人》, 由此可知, “去”别时发生的。本诗的题目叫《峡口送友人》, 由此可知, “的是友人, “住”的是作者。同是为客, 之前共同来到万里之外是友人, “住”的是作者。同是为客, 之前共同来到万里之的天涯, 现在朋友又要走了, 新友已成故人, 作者则由原来的内容分类动词及时态天涯, 现在朋友又要走了, 新友已成故人, 作者则由原来内容分类动词及时态客人“翻成”送行的主人, 除送别之悲外更添一层羁旅漂泊、世醉别江楼橘柚香, 叙事别 (现在) 人“翻成”送行的主人, 除送别之悲外更添一层羁旅漂泊醉别江楼橘柚香, 叙事别 (现在) 事沧桑、沉痛无奈的悲慨。

2.送别诗中的地点暗示时态。

送别诗的地点一般分为以下三类:分别地、途径地、目的叙事忆 (将来) 送别诗的地点一般分为以下三类:分别地、途径地、目忆君遥在潇湘月, 叙事忆 (将来) 都是诗人的想象, 是虚写。内容是诗人的想象, 是虚写。

【例】醉别江楼橘柚香 ,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魏二》王昌龄)

这首诗的难点在于“忆”字, 让人产生误解, 以为是过去这首诗的难点在于“忆”字, 让人产生误解, 以为是过式, 如果无法正确判断时态, 就无法读懂诗歌。我们可以利用来时万里同为客, 叙事来 (过去) 如果无法正确判断时态, 就无法读懂诗歌。我们可以利来时万里同为客, 叙事来 (过去) 地点推导时态。这首诗的送别地是“江楼”, 友人即将乘舟远今日翻成送故人。叙事送 (现在) 点推导时态。这首诗的送别地是“江楼”, 友人即将乘舟今日翻成送故人。叙事送 (现在) 行。后文的“潇湘”泛指水路, 因此是途径地, 时态就是未来时。后文的“潇湘”泛指水路, 因此是途径地, 时态就是未来作者设想友人别后的情形用“忆”来总领, “忆”应做“遥想”解。者设想友人别后的情形用“忆”来总领, “忆”应做“遥想”列表如下:

理解本诗还剩最后一个关键, 就是谁在听。是作者想念魏二睡不着, 还是魏二想念作者睡不着?

因为题目叫《送魏二》, 所以作者留在有江楼的城里, 魏二则从水路远行。只有偏远少人的自然之地, 才会有猿啼。而且“猿”往往和“江”联系在一起, 如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 所以乘舟远行, 听到“清猿”, 独自一人留在“潇湘”, 对月思念, 辗转难眠的, 必定是魏二。不说自己思念对方, 而说对方如何思念自己, 落笔对方, 用想象和虚实结合的手法, 代为之思, 诗歌的情感意蕴更深远。

三、表格分析法的意义

1.提高阅读诗歌的效率。

对于那些语感并不是很好的后进生来说, 阅读诗歌往往囫囵吞枣, 扫一眼过去, 看懂几个词语, 猜猜大意, 凭主观臆断, 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就算能初步读懂, 也难以读透, 如忽视诗人情感的转折、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叙事的虚实等。

传统方法是引导学生字字落实地阅读, 强调诗歌中每一个字都很重要。这样固然可 以使学生放慢阅读速度, 却无法提高阅读效率。因为诗歌本身就是一种断层的美, 修饰词未必紧接着被修饰词, 很多语序都是颠倒的, 叙事也是跳跃的, 死板地按顺序字字阅读, 并不能真正读懂诗歌。

表格分析法能正确而深入地读懂诗歌。写景的句子里先找出所有名词, 然后找到对应的修饰词, 就能把握意象的特征; 叙事的句子里先找出所有动词, 然后找出对应的时态, 就能把握叙事脉络。这种提纲挈领、高屋建瓴的阅读方法, 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在放慢阅读速度的同时, 提高阅读精度。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品读鉴赏的能力。

传统教授诗歌的方法都是先把诗歌归类, 并通过反复训练让学生对特定词产生敏感度, 如看到“渔”、“武陵”就想到归隐, 看到“妆镜”、“丁香”就想到闺怨等, 可惜这招在现在的高考中越来越难以奏效。

当今高考避免模式化, 要求“考”学生的语文素养, “考”他们究竟能否读懂诗歌。典型的, 能够被简单分类的诗歌越来越少, 敏感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面对这么多“不典型”、“不敏感”的诗歌, 读懂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品读鉴赏的能力。

篇4:写景的诗歌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其一)

杜 甫

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

与诗的首联相比,颈联描写江涨之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解这道题,我们必须先知道,写景的角度有哪几种,我把它们归纳为七大角度。

一、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也可称为正面和侧面描写)

直接描写景物,就是从正面入手,可以使人对景物一目了然;间接描写景物,就是从与主要景物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进行烘托。如《琵琶行》中写乐声:“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乐声带来的伤感;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则是用侧面描写,写周围人事景物受到了乐声的感染。

二、从空间的角度看

写景常有一定的顺序,高低、上下、内外,这样才能显得条理分明。例如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视线由远处树林尽头开始,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先写高处天空翻飞的白鸟,再写近处池塘上的照水红荷,显得井然有序。

三、从感觉器官角度看

诗人写景,往往会调动自身的各种感觉器官,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各个角度去写。如杜甫的《三峡》:“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前句写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后句写看到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两句视听结合,气势苍凉恢廓。

四、从色彩的角度看

诗中有画,诗人常常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构成色彩斑斓的艺术境界。如杜甫的《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了黄、翠、白、青四种颜色,色彩分明,将景物点缀得错落有致。

五、从分析景物的动态与静态的角度看(动静结合)

写景状物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客观事物。如王维的《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写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静静的夜晚,春天的山林一片空寂。诗人精心捕捉了“花落”这一动态,用以反衬春山寂然若虚的空旷。

六、从分析景物的全景与特写景来考虑(点面结合)

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如柳宗元的《江雪》中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属于面的铺陈,写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属于点的描绘;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七、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看

实就是现实世界,现在情况;而虚则是想象、回忆与未来的情况,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来。如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实写两人离别时的伤感;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设想别后的凄凉。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这道题。

与诗的首联相比,颈联描写江涨之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想要知道是什么角度,我们必须先知道这两联到底写了什么。首联的一个“江涨”很明显说明是直接写景,前一晚的大雨使得南江上涨,在波涛起伏下,远处山峰在江上的倒影非常混乱。

再看颈联是说天空使鸟儿发愁,泥沙把老龙困住了。这两句话可看出它的描写对象是鸟和龙。由此得知这两句肯定不是直接写江涨的。不是直接写就可以从间接上来考虑。那么鸟愁龙困与江涨有什么关系?想象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江水涨得很高,水面变阔,一直到了远方,似乎与天相连。此时水天茫茫,在天空中飞翔的鸟儿都分不清方向,因此才会发愁。而水涨之时往往夹带着大量的泥沙,激荡汹涌,水里就会一片混沌,连老龙都被困住了。

接下来要来对比一下两联的不同。首联是直接写,那么颈联是间接。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角度吗?鸟,特别是龙不可能是作者亲眼所见,不是亲眼所见,就是想象,这个是虚写,那么首联就是实写了。这也是这两联的不同。

最后,还要对答案进行规范。回答写景角度题的步骤是:1.指出是哪种描写角度。2.结合相关诗句回答怎么采用了这种角度。3.写出运用了这种角度的效果,一般是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或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因此,参考答案如下:诗的首联直接(或是正面)写出江涨之景,波涛起伏。颈联是间接(或是侧面)写江涨之景,它借助了高鸟因水天茫茫而发愁,老龙因泥沙混沌而受困的场景,突出了江面变阔、江水汹涌之势。

篇5:古代诗歌的写景角度

江西省乐平中学

饶春平

景物描写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几乎翻遍每一首古代诗歌,我们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所以在高中生的诗歌考试题目中,我们常常能见到如此一类的题目:

① 诗歌的××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② 诗歌的第×句写了什么景物,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其描写特点如何?

③ 这首诗歌写景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④ 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这首诗如何写×种景。⑤ 本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手法上加以分析。⑥ 诗歌的写景角度是怎样的(或怎样变化的)⑦ 请简要分析本诗景物描写的特点。

在解答上述诗歌题目的时候,问到诗歌写了些什么景物,不少同学大多能答出来,只是有时概括的不完整,表述语言欠美丽;但一问到诗歌是如何写景的,写景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或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诗歌是如何写景的,是如何写×种景的),以及要求答出诗歌的写景角度是怎样的(或怎样变化的),不少同学就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或一答就错。

应对方法:要做此类题目,关键在于掌握写作时表现手法有哪些,常见的运用于如何写景方面的表现手法又有哪些?

归纳如下:

① 从空间(上下远近)角度写景。

如袁枚的《春日郊行》首联“二月郊行最有情,青山带雨画清明”从远景写起,写的是二月郊外出行时所见到的“清明”远景,远处的“青山带雨”好像是一幅有意要画出的清明美景;颈联下句“老牛牵犊学春耕”写的又是近景,将田园风光中那幅“老牛牵犊(小牛)”学着春天耕种的融融怡怡的甜美写了出来。诗歌用远近结合的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快、生机盎然的春日图画,也于诗歌的结尾“劳劳官走江城北,争怪长条日相迎”中将对宦游奔走的厌倦很好的表达了出来。作者于诗歌中流露了两种主要情感,一是对田园生活的爱,一是对宦游生活的倦。② 着眼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的角度来写景。

如张先的《题西溪无相院》第二联“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上句从视觉的角度写景,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下句从听觉角度,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这一联从视和听的角度将“西溪无相院”环境的清和静极佳的写了出来。

③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

如范仲淹的《御街行》中“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

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诗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动的是“坠叶”,静的是“明月”。其实就全词来看,该词就在这动静的结合写景里于秋夜的寒冷寂静的画面中寄寓了词人深切的怀人之情。④ 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方法去写景。

如李商隐的《微雨》“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问:这首诗是如何去写雨的?答:四句诗没一句写雨,却处处写雨。诗歌没有从正面去写雨,而是从侧面,运用了侧面描写去写雨。写了刚开始下雨的时候,雨是随着林霭一起飘落的;后来,到了晚上,雨又随着夜色侵入人家里,将它的凉意同夜的凉意一起带给了万千家;灯虽然离窗户很远,但因为天下了雨,人坐在灯边也感觉到了雨水带来的冷意;空荡的庭院中雨水掉落下来的声音听起来是那么近,那么清晰。⑤ 运用白描的手法写景。

如张养浩的《【中吕】朝天曲》“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看鸥鹭闲游戏。农夫渔翁,贪营活计”,运用的即是白描的手法写景,以简洁的景物刻画和堆叠,以及人物形象的简笔勾画,给读者描写了一幅闲适、悠远的乡村图画。表现了作者对山水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

⑥ 运用虚实相生(结合)的手法写景。

如李商隐的《细雨》“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诗歌运用虚写,从想象的角度,将雨想象成了白玉堂前飘浮下的帷幕,天空这张碧牙床上卷下的簟席,更把雨想象成了楚女(神女)沐浴后飘散下的长发。整首诗歌想象奇特而切合雨的特点,把一场普通的雨写得浪漫而美丽。这是一首运用虚写手法写景的好作品。当然在有些诗歌中的写景,有时是既有虚写,也有实写的,往往虚实结合运用,这一点要同学自己去判断,并能指出诗歌中哪些句子是虚写,哪些句子是实写,以及它们带来的好处。

⑦ 色彩烘托、对比、渲染的手法写景。

如杨万里的《过杨村》中间两联“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诗歌从绘色的角度,运用色彩的对比,描写了田园风光中的绿色的杨柳和葡萄,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和碧蓝的天空,为我们勾画了一幅优美、静谧、绚丽的田园风光,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⑧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写景。

如左纬的《送别》“骑马出门三月暮,杨花无赖雪漫天”中写杨花飘飞的景色,就用了拟人、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把自己的送别情极好地融入到了对杨花的描写中,说自己的别情就像那无赖的杨花一样充满了整个的天际。

古代诗歌的描写离不了景色,景色描写也往往在古代诗歌中很容易碰见,读懂了古代诗歌是如何写景的,在某种程度上同学们也就读懂了古代诗歌中的情感,因为古人说,一切景

语皆情语,很多的情感古人也在诗歌中借用对景物的描写或直接或间接的表达了出来。希望同学们能对古代诗歌多读多归纳,于学习中不断感悟我国的古代诗歌。

鉴赏古典诗歌写景特色的五个角度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大家都知道,我国古典诗歌或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要想读懂一首古诗,关键是读懂其写景特色,写景特点能把握住,就能把握住一首诗歌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析形象、品语言、赏技巧。我们平时做古典诗歌鉴赏题时,经常也见到这样一类问题:

(1)你认为这首词写景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析。

(2)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3)请简析本诗的写景特点。

(4)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5)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春色的?

(6)试从“静”“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以上问题问法不同,但无论开放还是限制都是要求对古典诗歌写景特色做赏析。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这句话也强调了写景在古典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诗人是通过写景来表现自己的感情。既然写景在创作时重要,那么在鉴赏时也很重要,究竟该如何去鉴赏诗歌的写景特色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结出以下五个鉴赏的角度:

一、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我们在阅读时,读出这些角度的话,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

(1)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2)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3)感觉器官角度

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描写对象是雪,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觉是又一个鉴赏角度。

二、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人写景时,除安排顺序外,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最常见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前者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后者如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或以虚写实),这些手法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的。王昌龄《送魏二》前两句写实景,是送别时的环境描写,后两句虚景,想象别后的情景,虚实结合,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表现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精彩,赏析时当然不能错过了。

三、从诗歌的结构特点角度赏析

古诗讲究起承转合,词一般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议论,如果一首诗词没有按一般规律写作,那在结构上就会有自己的特色,鉴赏时需要对这方面的特点加以分析。或一句一景,或句句写景,或景语作结,或前后照应好,结构严谨。这些都是诗歌结构方面的特色,是赏析时容易忽略的,我们一定要有结构观念,从结构角度鉴赏诗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前面提到的王维的《田园乐》,依次写了红桃、绿柳、落花、啼莺,一句一景,并且“落花”照应“桃红”“莺

啼”照应“柳绿”,使诗歌结构严谨,这一点同样可以成为这首诗写景的一大亮点,而不应只看到它色彩方面的特色。

四、从锤炼字词的角度赏析

古人写诗非常注重字词的锤炼,留下了如“一字师”的佳话,“推敲”的故事,鉴赏时抓住这些运用传神的字词,可以了解所写景物的特点,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感情,甚至可以了解一首诗的结构特点。“昨夜一枝开”“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遥看瀑布挂前川”„„诗句中都有运用传神的字眼,这些字眼的运用,把整个景物都写活了,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一个字就惟妙惟肖的再现了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鉴赏诗歌怎能把这些遗忘呢?

五、从修辞手角度赏析

文学作品描写景物离不开修辞的运用,修辞能把景物写活,古典诗歌也不例外,写景诗句中同样也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互文、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也能使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鉴赏时同样不能忽视修辞的欣赏。“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写景的诗句只能从修辞的角度探讨其妙处,探讨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看到写景的诗句如果能从以上五个角度赏析,那么,一首诗就能读懂,读懂诗句不管从哪个角度发问,都可以自如地回答问题。

篇6:写景抒情的诗歌欣赏

清明

春风难化雨,

清明结愁肠。

疑是离人泪,

草长花不香。

冬日山中访友

雪紧疑无路,

犬吠柴门开。

竹青冬愈翠,

梅香寒中来。

溪水

冬寒生冰心,

春风化柔肠。

不忍东流去,

作云还故乡。

桃花岛上桃花节

厥水清流不觉春

两岸柳色笼青云

长河大气贯乐都

草长莺飞绕古城

古城神农依旧在

曾侯风光无处寻

编钟遗响千年梦

神农精神贯古今

王乐编钟响寰宇

百草尽尝济黎民

归宗天下寻根节

全力铸造编钟魂

欣闻尚市桃花开

三月十八尽开怀

人面桃花春风里

情柳遥望云徘徊

阳春小溪最有意

绕道桃林舞飘带

浅唱不过花溪水

矫情蜂蝶两无猜

花溪自有花千树

人间哪得人万载

粉瓣照人年年有

流水落花岁岁来

总把风情穿桃花

还数风流青山在

桃花节中访桃花

香径弄里说芹菜

桃花人面何处是

蝶飞蜂舞何须猜

最是杏树空自我

独把雪花显清白

绯红桃腮复胭脂

烟雨菡萏雨花台

和风一拂桃花笑

杏花尤怜清风来

婀娜年少人花美

魂牵梦绕撒花海

情人还是年前事

桃花岂是刘郎去后栽

世事人非桃花岛

凋零遗香还复来

桃花林里觅旧梦

踏香花事落满怀

静候灵归

一人一刀一十年,一文思念一份愁。

一曲离别一尊酒,天真静候一灵归。

幸福九旬

清水一盆暖人心,

虽无血缘似母亲。

最美孝星徐文建,

奉献大爱传佳音。

风雨同舟抗洪灾

暴雨无情肆成灾,

百年不遇席卷来。

竹乡干群勇驱魔,

篇7:诗歌鉴赏中写景的作用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景物描写的试题类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景物描写的各种作用,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分析法、归纳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欧阳修《少年游》与林逋《点绛唇》都是借吟春草抒发离愁别绪,因此诗歌中的景物描写直接的作用就是借景抒情,抒发诗人的某种情感。而林逋《点绛唇》中“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渲染了一种清冷的氛围。同时,“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收束全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教学过程(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词)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这首诗(词)中开篇(首句)的作用是什么?

3、找出写景句,并分析其作用。

4、这句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所有的诗歌都是要抒发一定的感情的,即“诗言志”,没有 纯粹的写景诗或是咏物诗,而抒情的方式除了直接抒情外,还有借景抒情或是融情于景。于是作者笔下的景物就有了寄寓作者感情的作用了。

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作者 用飘落的桂花,空旷的春山,当空的月亮,鸣叫的山鸟来表达一种悠闲自在,淡泊宁静的内心感受,借景抒情的手法在这里运用的淋漓尽致。

2、先言他物,领起下文。这也是中国古诗中传统的表现手法,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 《诗经》,《关雎》首章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子,以 河洲上和鸣的鸟兴起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而二者之间多少有一些意义、气氛上的关联处,又接近于比。又如《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 来激发读者想象,让人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

思考:

喜外弟卢纶见宿①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②。

[注释] ①见宿:留下住宿。②分(fèn):情谊。蔡家亲:也做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

分析“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 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衰飒。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起兴。

3、渲染气氛,为主题服务。李珣的《南乡子》“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用烟、雨、落花 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给整首词奠定了一种感伤的基调,从而为 下文表达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做一个铺垫。再如《闻邻船吹笛》中“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中首句描写了秋江月 夜空寂、凄清的图景,为闻笛提供了背景,奠定了全诗悲凉、凄楚的基调。

4、营造氛围,烘托心境。岳飞的《小重山》上阕:“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中,“寒蛩不住鸣”“人 悄悄,帘外月胧明”用这些景物描写首先营造了一种静谧,凄清的的氛围,从而烘托出作 者内心的孤寂之情,使整首诗显得曲折委婉,寄寓壮志未酬的忧愤。再如李白的《独坐敬 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前两句写出了鸟儿飞 尽,白云飘走的动态,其实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 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

5、含蓄蕴藉,意味无穷。这个作用主要是用于那些居于句末的写景而言的。如王昌 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 高秋月照长城。”诗的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而最后以景 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对此,你会产生什么感想呢?是无限的乡愁还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呢?给人以无 穷的遐想,可谓含蓄蕴藉,意味无穷。

思考: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分析“细雨骑驴入剑门”的表达效果。

6、前后照应,完整结构。景物描写的这个作用主要体现在那些以景起语又以景结语的 诗篇中,如王维的《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 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首联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 应;尾联是风定云平,与归猎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7、交待时间、季节及天气情况等。除了上述的深层含义以外,诗中的景物描写还有其 表层的含义,如交待时间、季节及天气情况等。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中“梅残“柳细”在写景的同时也交代了季节是初春。又如“寒雨连江 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中的“寒雨”既交待了天气又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烘托了 人物内心的凄凉之感。

再如:冯延巳《酒泉子》“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云边。” 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既交代了时间、地点,又烘托了离别之苦。

总之,每首诗中的景物描写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有时不仅是一种作用,而是多种作用交织在一起,所以在鉴赏诗歌或是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诗歌本身去鉴赏分析,总结积累。

(三)课堂训练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塞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诗的开篇两句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2、点明了写景和抒情的时间、地点,奠定了全词的抒情基调。

三、板书设计

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2、先言他物,领起下文。

3、渲染气氛,为主题服务。

4、营造氛围,烘托心境。

5、含蓄蕴藉,意味无穷。

6、前后照应,完整结构。

篇8:谈《荷塘月色》的写景

我认为本课教学目标应该是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并且体会作者构思的精妙。教学重点,应落在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作者的感情上。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达成单元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我认为教师不必要面面俱到,篇篇精讲。仅以其中一篇为范例,交给学生解读写景散文的三个步骤。其余的篇目可以让学生根据老师教给的路径, 再结合相关资料自主学习即可,这样可以大大节省课堂学习时间,实现教学的高效,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基于以上考虑,再介于写景散文的这种特点,我把我的教学过程分成三步。

(一)感知形象

散文一般是通过具体的形象—— 景、物、人、事———的记述来抒情写意的,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确作者描写的景物,理清行文的线索,这是鉴赏散文的第一步。

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不难找到文中所描写的景物,本文描写的核心景物是荷塘和月色,另外还描写了小径及荷塘四周的景物。文章的外在线索是作者的行踪———从家到小径再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中,内在的线索是作者的情感变化——由不平静到平静再到不平静。

(二)品味情感

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品景语、 抓情语、知人论世。启发引导学生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在一系列的写景状物,议论抒情中探究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

品景语:在去荷塘的路上作者极写小路的幽僻寂静、阴森恐怖,可看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哀愁。荷塘月色的恬静、淡雅、朦胧,让作者暂时忘掉了不快,心生出一股淡淡的喜悦之情。在写尽荷塘月色的美景之后,又环顾荷塘四周的景色,韵味渐写渐淡,景物的色调也变得晦暗阴郁,可见荷塘月色诗一般的美景终究没能冲淡萦绕在作者心头的挥之不去的哀愁。

抓情语:可抓住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文中这样的句子很多,可让学生采用标注法,在文中圈点勾画,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比如文章开头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回想起江南采莲的欢快热闹的情景之后,他发出了深深的感叹,“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随及又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透过这些直抒胸臆的文句,可以感受得到作者对现实的失望、对过去自由美好生活的留恋,以及独处于世无人倾诉的孤独与苦闷。

知人论世:再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学生不难把握文中蕴含的情感———作者因不满当时白色恐怖的现实而内心苦闷孤独和无助,希望在无边的荷香月色中寻求精神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终归还要回到现实的矛盾心情。

(三)咀嚼精妙

在学生整体感知形象,品味情感之后,可引导学生在“谋篇布局、表现手法、遣词造句”方面对文本进行局部探究———咀嚼精妙,以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运用语言的技巧,借以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

在谋篇布局上,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采莲的事 情 ? 二是为什 么两次提 到 “妻”?采莲的少男少女们在溢满荷香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水面上嬉戏,那种自由美好的生活是多么让人憧憬和向往,所以作者在此插入江南采莲的事情,绝不是信马由缰,而是另有其意。黑暗的现实、动荡的时局让他想念江南那美好和快乐的生活,愈是表现江南生活的自由美好,愈是能反衬他对现实的失望。文章首尾两次提到 “妻”,作者离家的时候,妻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他回来的时候,妻已熟睡很久了。说明他游荷塘的时间之长,同时也说明他内心的苦闷哀愁无人理解,无处倾诉,可见其内心的孤独无助和悲哀。另外,在篇章结构上,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篇9:浅析写景类诗歌里的虚与实

一、由实景到虚景

所谓实景、虚景是相对而言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现实为实,梦境为虚;叙述为实,议论为实。实景是可见、可嗅,甚至是可触的;虚景则只 可感受。在写景类诗歌中,在景情的过渡或延伸中总是追求一种自然贴切。这种转化对追求至善至美的诗人而言则是充分展示个人才情的契机,也是诗歌内容层面扩 张,追求浓厚、含蓄之美的需要。于是在景和情的转化处也就成了情景类诗歌的作者普遍的着力点之一 ,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总的说来,诗歌的前两句属写景,后两句属抒情。就前两句的写景而言,首句的“暗飞声”写出了诗人闻笛的感受,实中有虚,尤其是“暗”字意蕴丰富;而次句的“满洛城”则差不多都是想象了:诗人觉得这样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整个洛阳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这句与前一句的“暗飞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正是这种反差让读者体会到了此曲的巨大穿透力,更进一步说,它实际上展示的是一直在酝酿和最终形成爆发的思乡之情的威力。难怪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感慨了。需要补充的是也有不少诗歌是先有情,然后才有景,也即缘情即景之作,那么诗歌的后几句景物刻画则或多或少地符合这种由实景到需景的特点;而诗歌的 最后一句往往起着提升全诗映照诗情或另辟蹊径、拓展意蕴的作用。

二、由实景到虚情

这里的“实景”与“虚景”亦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初略地将景物描写统称为“实景”,将诗中抒发的情感统称为“虚情”。

在写景类诗歌中由景到情的写法是主流。這是诗歌本身扩张的需要,也只有从有限的景升华到无限的情,诗歌才能实现内容上的有效扩张。若仅仅搁于实,不能较好地融入虚,诗歌便会显得浅显和单调。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首句写遥望 一轮落日向着一望无际、连绵不绝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缓缓而没。次句写流经楼前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向东流向大海。这两句诗结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了诗人笔下,使画面显得格外宽广和辽远。如果说第一句诗是标准的实景展示的话,那么次句则是由实景向虚情的过 渡,实中已有了虚的融入了。在看似写尽望中景色之后,诗人却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将诗篇推向了更高的境界。将先前之景与胸中之情打成一片:以视野之开阔,暗含诗人抱负和气度之远大,同時还使人悟到“站得高才 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就这样,整首诗在浓缩中实现了扩张,通过由实景到虚情这种手段提升了整首诗的意蕴和层次。

三、实景寄寓虚情

篇10:写景的现代诗歌:老街的味道

一条街走过一生

老街

到处流淌让人唾涎的口水

滴到这块土地上

诱惑的味觉

让人无休止无眠

探出头

长了角

古老的资讯

随着风深情诉说

过去的已经静谧地过去

现在的如火如荼的延续

一个镇

一个传说

一个平安

一个丰收

合在一起叫安丰

古人的智慧和憧憬

预见的幸福

如今在这块热土上涌动

....

作者|杨福江,笔名草原如梦

篇11:古典诗歌写景的七种方式

教学目标:

一、古代诗歌鉴赏中写景是高考必考题目,实际上主要考察学生对诗歌形象的把握。

二、掌握必要的规律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三、了解高考出题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复习效率。教学重点:

了解高考出题的原则和方法,掌握必要的规律方法。教学难点:

通过用掌握古代诗歌鉴赏中写景方法,加强练习,提高复习效率。教学过程: ㈠掌握写景方法

一、正面与侧面的结合:

(所有的烘托写法都是侧面描写,在回答侧面描写是要具体)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二句运用的是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娇美形态。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古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的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荒凉与没落。

二、动静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为了创造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形容侧用作动词,是动态描写的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不可截然分开。王维《山居秋暝》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的三联,是诗人用“竹喧”衬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幽喧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三、声与色的结合(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

古代写景常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受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绿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绿”是新绿,“翠绿”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新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色彩,织成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有色地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四、虚与实的结合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艨舟”,“春草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具体的。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同学们在鉴赏时要注意哪些是实、哪些是虚,以及诗人着意要表现的是实还是虚。弄清了这几点,才能准确把握它们的关系。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如: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湖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诗中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关山。此诗书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落,写出了他们浓浓的思乡情。

五、点与面的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他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救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是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和“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是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文。

六、远与近的结合

看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如,杜牧《上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的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七、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同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诗歌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如,温庭筠的《上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写鸡鸣声起、残月未落时,冒着严寒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上一篇:校园足球协会成立申请下一篇:实习生出科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