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2024-05-02

军人警示教育心得体会(精选9篇)

篇1:军人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生活多姿多彩,诱惑多种多样。人能否抵制诱惑,从内因来讲,关键看能否自持,控制住欲望。欲望这个东西,就像一匹烈马,驾驭得住就能走正途,驾驭不住就会被掀落马下。古往今来,经不住金钱诱惑,利令智昏而巧取豪夺、伤天害理者不在少数;经不住美色诱惑,纵情享乐而怠政失职、坏家败德者大有人在;经不住名誉诱惑,追慕虚荣而弄虚作假、欺世盗名者并不鲜见。“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对官员来说,应对诱惑而能自持,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否则只会贻害无穷。

廉吏清官为人称道、受人尊敬,原因就在于他们具有坚守自持的内在定力。北周博陵太守苏琼,执拗可是老人收下礼瓜,却悬于堂上以示拒礼,令众多钻营者悻悻而退。家人不解:“不就是几个瓜嘛,何必这么死板,下次不收就行了呗。”苏琼却正色回答:“世上哪有第一次乐意做而后再禁止的事呢。”纵使时光流转,清廉之人,想法做法是一样的。刘金国从来没有收过单位或个人馈赠的礼金、礼品,他的两袖清风一度令一些人不解,当年就有人说他是在装样貌,他却说“我所做的一切,作为...员是完全应当做到的。如果说这是‘装’样貌,我宁愿‘装’它一辈子。”对于各级干部而言,如果没有这样的定力,缺口就会一点一点被打开。

乱世难有好风气,高汉筠尚能自守。今日,那些抱怨政治生态不好,却情不自禁“被动腐败”的官员,难道不汗颜吗笑纳赂货,不敢正告别人“吾有正俸”,说到底还是利欲熏心;官瘾难抑,跑官要官,说到底还是迷恋权力;台上信誓旦旦反腐,台下偷偷摸摸捞钱,白天大谈洁身自好,晚上置身声色犬马,如此两面人生说到底还是“四风”缠身、欲壑难填。这一切,政治生态并非决定因素。守不住为官底线,身受缧绁、被人唾弃便是迟早之事。

诱惑面前有定力,欲望面前有意志力,这两种力量离不开高尚品格的涵养。胸怀家国、心系民众、公而忘私、夙夜操劳的人,因其品格高尚,诱惑安能撼动半毫心地狭隘、唯我独尊、利欲熏心、纸醉金迷的人,因其品格低下,应对诱惑岂不趋之若鹜高尚品格一经养成,就内蕴凛然正气,生发一种内在能量,时时处处影响着人的行为。正告诱惑,“吾有正俸”,便是自然而然。

自持之中能坚守,是一种精神。坚守之中有追求,是一种境界。应对诱惑而自持,处于清贫而坚守,是每一个肩负光荣使命、承载民众厚望的党员干部必须做出的人生答卷。

篇2:军人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上周中心组织观看了《幸福防线》的警示教育片后,我从中看到很多东西,也想到了很多东西。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景看,国民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是加强党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新形势、新任务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期,广大干部职工都应当认真自觉地学习、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政策方针,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能。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成与自我对客观事物的思维趋向和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密切相关。所以,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有这一切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岗位、塌实工作、爱岗敬业,把做好本职工作作为我们实现共产主义梦想的实际行动,让梦想和信念在岗位上闪光。

篇3:军人价值观教育效果影响因素初探

一、外在因素

墨子认为, 人的发展犹如白布放进染缸, “染于苍则苍, 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 其色亦变”。虽然我们不能过分夸大环境的作用, 但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人们生活状态的日益变化, 使价值观生成积淀的客观条件也发生了变化, 出现了有别于战争年代或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实践基础, 从而对一个人价值观的生成和培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 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一个人正确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 最基础的环境, 它不仅表现在生物性的遗传影响上, 更表现在家长的情感态度、个性、价值取向及心理品德上。但在我国, 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独生子女的增多, 再加之经济文化的冲击, 造成家长对孩子的衣食及身体保健舍得投资, 却忽视了思想方面的问题。存在着重健康知识灌输, 轻行为习惯的培养;重饮食营养摄入, 轻情感需求;重包办代替, 轻独立人格培养等现象。比如家长对子女教育教养不当的问题;家庭关系由于缺少沟通出现“代沟”的问题;家长忽视自身的榜样作用的问题;留守、单亲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孩子还没有成年就已经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个性特征。这适必会对一个人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 国民教育的影响

我国的国民教育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撑, 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量的合格人才, 但近些年, 功利化的倾向却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国民教育和人才的选拔。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 关注的是“特长”, 如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等能够才级加分的项目, 而对“是非”、“规矩”则不是很重视。中学到大学教育阶段, 关注的是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学生的个人奋斗、竞争意识越发突出, 但对家庭、集体、社会的责任感却日益淡薄。而作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主阵地的政治理论课, 本应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塑造灵魂”的作用, 但在教育的功利化环境下, 教师着重的往往只是知识点的讲解, 强调记、背, 忽视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又由于一个人的觉悟及价值观在试题上难以反映, 没办法量化, 便更是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 价值观教育还存在着理想化、教条化的倾向, 如:进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 缺乏对个人利益的足够重视;注重树立正面典型, 忽视对反面事例的剖析。学生会觉得政治书上所讲的与现实世界根本是两回事, 最终表现为“你说你的, 我做我的。”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 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是非常不牢固的。

(三) 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

别林斯基曾说:创造人的是自然界, 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当前, 多元化的政治思潮对官兵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造成了影响和冲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化价值取向, 快速发展的物质文化享受, 长期和平的环境, 民主自由意识的增强,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一种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社会氛围。不可否认, 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 使官兵思想开放、民主, 接受新事物快, 涉猎信息多, 但这些并没有多少成为价值观教育的可供使用的资源, 反而是一些负面影响逐渐增大。比如“80后”、“90后”青年官兵已经成为了部队建设的主体, 而他们是在听摇滚歌曲、看网络小说、吃麦当劳、过圣诞节中长大的, 入伍前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 受西方思想文化的熏陶多, 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少,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先天不足。再加上一些不负责任的大众传媒中金钱、暴力、色情的泛滥, 渲染悲观、虚无、消极的人生等。这些内容较之价值观教育具有新鲜、离奇、刺激等特点, 使一些官兵在好奇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侵袭。再加上青年官兵理论根底浅, 良莠难辨, 价值观教育便很容易被各种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所销蚀。

二、内在因素

军人价值观的灌注和传承应该是长期的, 不间断的。必须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全面系统地展开培育工作。然而在教育中, 基本上能做到时间、内容、人员的落实, 但对于应当抓什么, 怎么抓, 谁来抓, 还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缺乏基本的章法和套路, 因此效果也大打折扣。

(一) 教育观念落后

首先, 翻看军人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文章发现, 多数是初看颇有新意, 但细读, 无外乎就是“高度重视”、“科学统筹”、“结合实际”;或是“重温”、“对照”、“传承”等, 真正能给人启发的少之又少。而且, 凡是在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之后, 官兵的热情和觉悟都会“显著提高”。我们暂且不去论证这些文章的是与非, 但应该认识到, 教育如滴水穿石, 难以立竿见影。前面列举了一些影响价值观教育的外在因素, 这些因素对官兵的影响力是非常强大而且无处不在的。因此, 仅靠入伍后短暂的教育, 很难取得显著的效果。

其次, 军人的价值观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在我军, 此种价值观的内容多而繁杂。比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等, 虽然内在精神大致相同, 但内容多而繁复, 又都是要求必须识记和践行的。但笔者认为, 真正能打动人心、融入灵魂的其实应该是最为简单和纯粹的。一种思想或精神要得到广泛的认同, 并发挥行为导向作用, 就应该以简洁的, 清晰的, 稳定的方式表现出来。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缺乏的。

再次, 军人价值观的教育要解决的矛盾不是求真, 不是对事物的知与不知, 而是要引导官兵正确地辨别善恶、公私、苦乐、荣辱, 并作出明智的选择。只有当官兵自己追求、获得并亲身体验过的时候, 才能让这种价值观真正成为中国军人的精神财富。

(二) 教育方法陈旧

回顾所进行的价值观教育, 无一例外的首先讲领导的指示, 要求官兵做到真学真懂、真诚信奉;其次列举一些先进人物的事迹, 大讲他们为了国家民族利益抛头颅、洒热血, 不惜牺牲生命, 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然后配发学习读本和应知应会;接下来采取理论测试, 队前抽测等形式让官兵逐字逐句地背诵, 以便达到入脑入心的目的。这是每一项教育都必经的过程。然而在实施过程中, 经常会有人以“看病”、“办事”、“出公差”为由逃避;有人在课堂上打瞌睡、看小说、玩儿手机;有人则是宁可训练、劳动也不愿参加枯燥乏味的学习。是什么原因让官兵对教育如此漠视?主要是由于教育方法比较陈旧, 难以对官兵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比如“我讲你听”的“填鸭式”灌输和简单化的处理仍然在教育中占一定比例, 教育者往往是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 告诉官兵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 什么应该, 什么不应该。比如教育对象不分层次, “一刀切”、“一锅煮”的现象仍然存在, 不善于针对官兵的思想基础、文化素养、接受能力、社会经历等方面的差异, 制定计划、选择形式、确立目标。比如重集中课堂教育, 轻经常性随机教育, 不善于根据季节的变化、人员的变迁、任务的转变, 适时对官兵进行随机教育。最终导致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事施教成了写进材料中的空话。

(三) 教育者自身素质偏低

在当前部队的教育活动中, 教育者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因而他的政治品格、知识才能、道德情感、意志作风便会对官兵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目前在教育中反映出来的是教育者自身素质偏低, 表率作用不够。首先是对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调查研究不够, 对党和国家的新方针、新理论学习不够, 对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钻研不够, 习惯老一套, 缺乏进行教育的最基本的“资本”。其次对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虽然上级部署教育任务时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但在实际操作中, 等、靠思想比较严重。还有的人认为教育只是“软指标”, 不像其他任务那样急, 不重视不会出问题, 搞好了也不能一时见成绩, 即使没搞好, 补补笔记也能应付过去。第三是过于追求个人“政绩”, 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装修门面”上, 放在上级领导“看得见”的工作上, 认为只要领导有看头, 经验有写头, 汇报有讲头就是成绩, 至于官兵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则另当别论。第四是开拓精神不强、结合官兵实际运用教育手段的能力弱。教育过程中“照本宣科”、“拿来主义”, 东抄一点、西凑一点, 而不是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调查研究编写教案, 缺乏自身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 导致不能将深奥、抽象的道理通俗化、生动化;第五是表率作用差, 言行不一, 台上讲与台下做完全是两回事, 使得教育正确引导官兵思想的功能弱化, 使官兵对教育出现茫然、泄气以致消极应付的现象时有发生。

除了上述几种因素外, 还存在教材不系统、教育的规范性较差、制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致使官兵学不到比较完整的知识, 政工干部备课找不到素材, 教育头绪较乱, 不能把有限的力量用在教育的关键环节上。

笔者认为, 最有魅力的教育就是让人听得懂、记得住;最有实效的教育就是让人潜移默化、身体力行。我们应该不断努力, 探索行之有效的培育之道, 这是每一名政治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摘要:军人的价值观是军人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 是军人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 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随着军队所处的客观环境、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的变化, 军人价值观教育及培育效果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笔者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篇4:试析军人心理教育的地位作用

关键词:军人;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79-01

一、军人心理教育是加强和巩固军队战斗力,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重要条件

“官兵的心理素质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人的心理是军心的重要内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是指军心士气,许多军队不战而败,往往不是武器装备落后,而是军心在战争中已被瓦解,无心再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扬长击短、以劣胜优的重要保证。提高官兵心理素质:可以增强打高技术战争的心理抗衡能力和心理稳固性。重视心理也是世界各国军队的普遍做法。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及战争形态的变化,心理战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样式。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其武器的绝对优势进行威慑的同时,又利用各种时机和渠道展开连续不断的强大心理攻势。因此,认真研究科索沃战争的心理作战,并科学预测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我军官兵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强化心理训练,加强心理教育是贯彻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重大课题。在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不仅要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要靠心理教育加强官兵心理素质的锻炼。同样是面对战争,尽管受到同样的思想教育,但有的却表现为战前胆怯心慌;战时畏缩不前;战后懊悔颓丧。这除了思想上的原因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或是患有某种心理上的疾病。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平时加强对官兵进行心理教育,因为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如果不设法让军人体验战争的困苦,以为仅仅用说教的方法就能理所当然地使人经受住战争的考验,那是不切实际的。若要使官兵在临战时少产生或不产生消极心理,这里的关键是要加强对官兵的心理教育,强化官兵心理素质,让广大官兵在战火硝烟中毫不犹豫地履行自己的神圣使命。必须在平时使广大官兵练就沉着冷静、坚定果敢等心理品质。要运用各种模拟实战的演练,对部队官兵进行各种复杂情况下的胆量、情绪、意志等心理训练,使之熟悉和习惯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刺激因素,掌握识别和对付敌人强制性心理攻击的方法、心战策反的方法和心理威慑的方法,使部队官兵具备克服临战消极心理的意识能力和自觉性。开展有效的心理训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这对于提高部队作战的顽强性,尤其在危险、突然、强烈刺激的情况下,沉着冷静,顽强战斗,直到取得最后胜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见,只有加强心理教育,才能巩固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这样才能保证我军在未来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二、军人心理教育是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内容

我军政治工作在七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优良传统,这是我军政治工作中最富有生命力的原则和内容,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本质的体现。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军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必须保持的。但面向新世纪,随着世界军事革命的蓬勃兴起,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我军现代化建设前进,又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使政治工作充满新的生机和活力,创新发展则是必然的。当前部队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存在忽视官兵心理特点,对官兵的心理状态了解甚少或一无所知的现象。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分不清什么是思想问题,什么又是心理问题,由此引发思想政治工作的盲目性,解决官兵思想问题缺乏针对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就要在这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解决现实思想问题,要在分清是非、提高认识的同时,加强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培养官兵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提高自强自立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加强心理教育应成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重点,成为军队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

三、军人心理教育是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当前,部队官兵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思想体系正在逐渐解体,而新的思想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在此过程中,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双重效应在官兵的心理变化上被体现出来。从总体上讲,当代官兵的心理状态是积极向上的,是适应改革和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但是,也应该看到,一些官兵由于受到社会上已经存在的不良因素的干扰,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失衡。和平发展时期,时代的主题发生了变化,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也实行了战略性转移,一些人认为,军人的价值和作用似乎不那么重要了,军人的社会地位也有所下降,军人的形象也不再象血与火的年代那样光彩夺目了,这使得军人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逐渐趋弱;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等价原则,使得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的价值目标也发生了改变,甚至还出现了极端的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倾向,这直接影响了军人职业理想和价值观。这一切,造成官兵认识上产生偏差,情绪上波动不稳,意志上摇摆不定,从而形成痛苦、犹豫、悲观失望的消极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利于部队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加强军人的心理教育,能够从完整的心理方面对官兵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施加作用,通过对认知因素、认知结构的调整,更新官兵的认知角度,扩大认知范围,增强认知力度,从而使官兵以全面而深入的认知视野认识到军队是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国家安全的主要力量。通过对情感过程的调节,官兵学会疏导和渲泄不良的情绪状态,减轻由怨恨或不满造成的心理负担,学会克制和约束情绪,保持情绪的成熟和稳定。通过对意志的培养,帮助官兵挖掘自身潜能,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和挫折,迎接挑战和适应社会。

篇5:军人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找回真正的我,他的心就不再迷茫,他的心落到了实处。哪里需要到哪里去,祖国人民的召唤,就是自己的使命。践行军人修养就是革命的征途,而这不是口号,是落实到行动。是从书本中走出来,从寻找自我中走出来,因为这就是体现真我价值的时候了。看了那么多的军人修养,那些革命军人,个个都是这么做,这么行的。

他们不追求个人名利,不计个人荣辱,不计个人得失,他们把自己的幸福和祖国人民的安危连在了一起,他们敢于为祖国和人民大众的利益,舍去自己的幸福,敢于为祖国和人民大众的利益英勇献身。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军人出现的地方,他们给人民大众带来了光明,带来了生的希望。

郭将军让我们学习革命军人修养,就是把最高的修养道德的法理教给了我们,把我们引到了真正的实践当中,真正的修行当中,来完善我们的的人格。

有一位参加海南万宁灾区巡诊医疗队的女兵,在日记中写道:“走近他们,让我收获了很多,老人叫我菩萨时,我流泪了”记得报道中所写的孔繁森的事迹,在他离世后,和他相处的群众也是哭着叫他菩萨。所以我觉得菩萨就是在人民群众危难时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敢于献身的人,敢于付出的人。

这些觉悟人生真理的菩萨们,生活在社会的各个地方,为了他人的利益,在默默无闻的付出,无私的奉献着自己。军人修养也就是教我们行菩萨道,奉献人生,在利他中,逐步完善自己的高尚人格。

篇6: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心得体会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的当今世界,国际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日趋激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国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党中央、中央军委纵览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历史和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明确提出:必须把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抓紧抓好,使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得到传承和发扬,为官兵全面发展和履行使命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需要与塑造当代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联系起来思考,用军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支撑其核心价值观,进而实现三者的高度统一、有机融合。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总开关”。世界观是人类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产物,派生和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就是我党我军指导一切实践活动的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它不仅为中国人民的革命、解放和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装,而且也为我军的发展、壮大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当代革命军人的世界观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基础的,以与之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指针的世界观,而不能是任何别的什么世界观。人生观,是世界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是人们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表现,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意义、理想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苦乐观、荣誉观、生死观等。可以说,人生观直接决定着人对社会方向和生活道路的选择。价值观,也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军人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回答了“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同时,价值观还与人生观密切相关,人生的意义本来就是一个价值问题,故而人们有时将它们合称为人生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同时也就是世界观的问题。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反过来,人生观、价值观一旦形成,也会制约与影响一定的世界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割裂开来的三个东西,而是相互联结、内在统一的。所以,我党我军历来重视将“三观”统一起来进行教育,并收到了很好的成效。用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高度统一的要求审视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我们就应深刻认识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要真正实现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的高度统一,就应从端正世界观入手,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头脑,引导官兵联系实际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校正军旅人生的航向,打牢自觉践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忠诚于党——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听党指挥、对党忠诚,是党和人民对全军官兵的最高政治要求,也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与基石。作为一名革命军人,必须把忠诚于党作为坚定的政治信念、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使之深深融入血脉,自觉做到永远听党话、铁心跟党走。热爱人民——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我军是人民的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唯一宗旨。“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服务人民情最真,为了人民敢献身”等,早已内化为我军的基本道德准则,升华为官兵的崇高价值追求。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人民、全心全意地服务人民,才能永葆我军的性质、宗旨和本色,无愧于人民子弟兵的光荣称号。报效国家——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指向 ;军队与国家密不可分,汉字“国”的繁体为“國”,就是一个大“口”里装一个“或”,“口”表示一个国家的领土和疆域,“戈”表示手执武器保卫国家的军人和军队。这是一个典型的会意字,生动表达了“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意思。可以说,报效国家是军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军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我们只有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以奉献祖国为荣,以报效祖国为责,才能在不懈奋斗和刻苦磨砺中实现自身价值,书写壮美人生。献身使命——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最高境界 ;使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一份厚重的责任。军人的光荣,来自肩负使命的神圣;军人的价值,来自献身使命的壮举。翻开我军历史,“使命在身,万死不辞”的英雄壮举数不胜数,“矢志不渝,不辱使命”的模范 篇章比比皆是,无数革命先辈和英模人物正是有了忠诚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的崇高追求,才始终保持了坚贞不渝的革命气节,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创造出不朽的光辉业绩。

如果把军事软实力比作一柄利剑,核心价值观就是剑魂、剑胆和剑气。军人核心价值观在军事软实力中居于基础和支配地位,具有强基固本、凝神聚气的巨大作用,而军事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军人核心价值观培塑的集中表现。在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推进之际,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发展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军事文化,全面提升军事软实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是我们这一代共和国军人无可推卸的历史担当。世界观、人生观是价值观的基础。

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军事软实力的旗帜,决定一支军队建设的方向。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事软实力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和民族性,在由政治、文化、精神和机制等因素构成的军事软实力大体系中,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作用最基础、最核心并最稳定,对政治本质的体现也最直接、最集中、最鲜明。作为一支军队的共同思想基础,它恒久地渗透于官兵的一切价值活动之中,制约着所有的价值判断标准,从根本上反映着军人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一支军队代表哪个阶级、听从谁的指挥、履行何种使命的根本性问题,解决的是官兵为谁扛枪、为谁打仗这一根本性问题。因此,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军事软实力的一面旗帜。旗帜鲜明官兵就知所趋赴。在这一意义上,军人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特有的政治文化标识,它不仅制约和影响军事软实力其它要素作用的发挥,决定着军事软实力的总方向总特征,更决定着一支军队建设发展的性质宗旨和前途命运。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军事软实力的灵魂,塑造一支军队的形象。军事软实力在社会中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对敌对势力的瓦解力。这种力量是一个军人内在气质的外化,是一支军队性质、宗旨、品质的传扬,用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养兵教战,军队就有什么样的形象。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军事软实力的血脉,促进军队战斗力提升。一支军队的军人核心价值观,既关系到这支军队的发展方向,也关系到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越来越把发展军事文化视为增强软实力、赢得军事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越来越看重军事理论、军心士气、军队形象等“软实力”的较量。在国际文化传播格局西强东弱、特别是一极独霸的文化帝国主义盛行的状况下,国际间军事软实力的博弈虽然多层次展开,但最深层次的仍然是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博弈;各国军事软实力建设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最核心的仍然是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这种“核心”军事软实力的比拼,是真正战略意义上的“信息化战争”,既一如既往地表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又与时俱进地打着网络时代的高科技印记。

军事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军事领域的集中体现和生动展开。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由先进军事文化孕育生成,还需要先进军事文化的积蓄、滋养和创造。一种价值观念只有成为文化血脉中流淌的基因,才能真正成为文化的“灵魂”和“核心”而恒久相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要以推进先进军事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大文化”观,下大力抓紧抓好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一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用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军事文化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我军软实力铸魂。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文化在中国的新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和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与时俱进的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军事文化的“魂”和“魄”,是我们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基础。我们要在推进先进军事文化创新发展中,用科学理论培育官兵核心价值观,为增强我军软实力铸造灵魂。用优秀传统武德文化特别是我军革命道德传统文化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我军软实力固本。离开一定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武德文化源远流长,集中体现为精忠报国、贵仁尚义、尚武精艺、礼智信勇等价值理想。特别是党领导我军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斗争中,先后创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精神,培育和形成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革命传统。这些优良的革命道德传统文化,是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政治优势,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努力传承发扬,为增强我军软实力强基固本。

作为东北大学的国防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军官的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在党中央决定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时刻,我们应当抓紧时间学习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深刻的含义,真正领会这些内容的真正含义,切实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摆正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切实履行军人义务,维护军人威严形象,为我国的军事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完成新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使命奋斗终生。

篇7:军人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全心全力学党章 尽心尽力干好工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学习贯彻党章、弘扬优良作风”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通过聆听首长动员部署,专家组织授课辅导,集中学习教育,自我深刻反思。我深刻体会到,新形势下,学习贯彻党章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更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要求,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全体官兵终身实践的政治任务。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党性修养作为自己的终身课题,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

年的干部,能够成长到今天,我深深地知道,当今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组织的培养与教育的结果,都是领导关怀与关爱的结果,都是同志们帮助和支持的结果,所以学习贯彻党章,弘扬优良作风,就是要倍加珍惜工作岗位,做到始终跟党走,听党话,踏踏实实干工作。坚决贯彻落实首长的决策指示,不讲价钱,不打折扣,不论身居何职,不论分管哪项工作,都要始终保持火热的工作激情和旺盛的工作精力,无论个人有什么困难,受什么委屈,都要确保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抓工作、干事业上,不断在履职尽责、奋发有为中实现个人人生价值。

三是要常怀奉献之心,一日三省锤炼修养。奉献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选择了军人,就等于选择了奉献,所以在国与家、大我与小我面前,作为一名共党员,就要做出正确选择,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以牺牲小家为了大家,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不埋怨,不落后,让所有的言行都禁得起组织的考验,更禁得起时间的检验。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要我们只要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不畏艰苦,淡泊名利,不为物所累,不为名所惑,不为利所迷,经常反躬自省,时刻不忘对照身边优秀参谋的言行事迹,就能在日常工作实践中主动接受人生的磨砺,就能在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锤炼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不断的厂长进步。

四是要常怀满足之心,知足淡欲踏实工作。保持一个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对党员素质的起码要求,所以,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就要多一些满足,少一些抱怨,安心工作,用心耕耘,在促进本职工作发展的过程中,同时收获到幸福和快乐。在名利前,得意淡然,失意坦然;在生活待遇面前,不刻意要求,不与人攀比。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对组织报以忠心,对基层报以爱心,对战友报以诚心,淡泊名利,克己奉公,知足淡欲,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篇8:军人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一、军人职业吸引力的内涵与特点

军人职业就是社会个体一方面出于个体价值需要追求 (包括服从国家相关兵役法律的客观需要) , 另一方面出于对于军队建设与国防事业的实践而从事相关专业活动形成的特定职业。军人相关专业实践活动又反过来影响着军人职业的发展和前途。因此, 军人职业的吸引力, 是指从事军队建设与国防事业这一专业活动, 对于军人个体价值和社会责任的实现予以满足, 并最终将社会其他个体招揽成为军队从业人员的力量。一个国家的军人吸引力, 不仅反映社会成员的爱国感、责任感, 也反映着这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与军事实力。军人是特殊的职业群体, 比一般的职业有着更高的要求。我军官兵的职业精神, 是建立在对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和使命任务高度认同的基础之上的, 他们把军人忠诚、尚武、敬业、牺牲等品格升华到了新的境界。军人作为保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维护政府政权稳定与社会安定的特殊职业, 有着其独特的职业吸引力。

二、在高中教育中提升军人职业吸引力的意义

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具有独特的职业吸引力, 军人职业吸引力与其他职业吸引力一样, 包含着现实因素与情感因素。在高中教育中, 我们提升军人职业的吸引力, 需要围绕情感因素精心策划, 从而达到良好的培育效果。良好的军人职业吸引力是强军目标实现的有力支撑, 在高中教育中提升军人职业吸引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中教育对军人职业吸引力构成要素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情感因素部分, 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可以通过情感引导、价值观培育等方式来影响高中青年对军人职业的认识。在高中教育中, 提升军人职业的吸引力, 是在军人职业待遇、军人职业发展前景等现实因素得到国家政策法律保障的基础上, 合理围绕军人职业所特有的爱国感、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等情感因素, 潜移默化地培养高中青年在情感上对于军人职业的认同感与向往程度, 从而提升军人职业对于他们的吸引力。我们向高中青年宣传解放军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良好形象, 展现中国军队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效维护国家利益、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地震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开展救援行动等良好的风貌。随着我军技术构成变化、知识密集程度提高, 一体化联合作战将成为主要样式。我军武器装备、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以及管理模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对军事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军人职业吸引力的作用下, 越来越多的素质高、能力强的适龄青年加入到这一职业中。他们经过军队的培养与磨炼, 成为强军目标的实践主体, 成为实现强军目标的储备人才力量。

三、高中教育培养军人职业吸引力的方法

1. 围绕强军目标, 激发军旅梦想。

中国梦包含着强军梦, 强军梦的实现同样需要中国人民的力量汇聚, 而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着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历史使命。在当代, 中国青年身上不乏报效祖国的伟大志向、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与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强军目标, 强调“能打胜仗”, 对我军的建设目标进行丰富发展和最新概括, 集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根本职能、根本宗旨, 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遵循。它不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理论价值, 更是对人民群众与广大官兵的鼓舞激励。高中青年是社会成员中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群体, 他们心怀从军报国的梦想, 并且渴望走进军营实现军旅梦想。高中教育对军人职业的宣传中, 应围绕强军目标, 紧贴时代课题, 在强军目标下进行军人吸引力的宣传。这就是要将实现强军目标的时代课题与高中青年个人的军旅梦想紧密结合起来, 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与个人价值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这种梦想的引领作用将对高中青年投身军营产生巨大的职业吸引力。

2. 运用媒体资源, 优化教育效果。

高中教育培育军人职业吸引力需要合理运用媒体资源, 利用媒体对军人形象的传播来提升军人职业对高中青年的吸引力。军人媒介形象是军人实体形象和公众认知形象的重要中介。它一方面是军人本体形象的传播渠道, 是公众认知军人的途径;另一方面, 它是公众意见在媒体中的体现。军人媒体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中青年对军人职业的认识。除了《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等军队媒体外, 我国的各大媒体都有自己相应的军事类栏目。无论是纸质媒体、电视媒体, 还是网络媒体, 其军事类栏目主要是介绍部队建设的有关新闻信息、报道驻地部队的训练情况以及军政和军民关系等内容。通过不断发展完善, 媒体的军事类栏目如今已形成新闻类栏目、访谈类栏目以及社教类栏目三大类别。我们应该利用媒体资源向高中青年宣传军人形象, 应该以正面宣传为主, 唱响主旋律, 鼓励高中青年观看积极向上的军旅题材节目, 培养他们的爱军热情。

3. 配合政策宣传, 减少后顾之忧。

在高中教育中培育军人职业吸引力, 学校应该向高中青年阐释参军入伍的相关配套优惠政策, 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这种对参军政策的宣传不能够过于具体, 而应该是相对总体性、概述性、引导性的。高中青年, 无论是毕业后直接选择入伍当兵, 还是报考军校、国防生, 或者是在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 都是他们可以选择的参军渠道。以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的政策为例, 国家为配合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配套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费用对经济较困难的学生家庭来说, 是一个较重的负担。因此, 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的优惠政策对这部分学生就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它能帮助解决了这部分毕业生所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在宣传相关政策的过程中, 学校应着力突出最吸引人、受众最关注、高中青年最为关心的政策, 促使他们以接收到的信息为线索, 主动去查找更多、更详尽的参军政策。优惠政策还包括入伍后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技术岗位等方面优先、退役以后参加政法院校为公检法系统定向岗位招生录取优先、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免试入读硕士研究生等。这些优惠政策为选择参军人伍的青年提供了更宽广的渠道, 解除了他们所担心的退役后工作无法解决、丧失深造机会的后顾之忧。

摘要:在高中教育中, 学校潜移默化地培育高中青年对军人职业的向往之情, 对于优化军队人才构成有着积极作用。新形势下, 高中教育提升军人职业吸引力的过程中应围绕强军目标来激发学生的军旅梦想;运用媒体资源, 优化教育效果;配合政策宣传, 减少后顾之忧, 从而鼓励更多优秀高中青年走进火热的军营。

关键词:高中教育,高中青年,军人职业

参考文献

[1]程伟.围绕强军目标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N].解放军报, 2014-03-14.

[2]吴志忠, 霍其成.培养造就大批能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J].解放军报, 2014-03-28.

[3]王首福.军队形象的特征和功能[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1, (2) .

篇9:军人子女教育怎样更上一层楼

从军地总体比较来看,存在一种不容忽视的现实:军人子女的教育质量低于地方。据某集团军3个师的调查,最近五年来,军人家庭子女考上大学的仅有57人,升学比例仅为32%,远远低于部队驻地水平。另据一份对100户基层干部家庭的调查表明,其子女在校学习成绩一般以下的竟占到56%。部队内部的军人子女教育水平也存在着两个不平衡:一是城市驻地尤其驻大城市部队军人子女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好,有的甚至比较拔尖。然而,更多驻边疆等偏远地区部队的军人子女学习成绩令人堪忧。据报道,驻守在内蒙古千里戈壁深处的边防某部,由于驻地教育落后,军人子女学习受到严重影响,曾几十年无一人考上中专以上的院校;二是军官子女学习成绩略好于士官子女。从部队现实情况来看,这主要是由于士官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所造成的。随着新《兵役法》的实施,士官在部队的比例越来越大,部分士官服役的时间会更长,因此,对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应给予必要的关注。

面对子女学习成绩偏低的现实,许多军人为此发生家庭矛盾、有的为此想方设法调往大城市,有的为此不安心军营。某部一位营长素质全面,能力很强,工作成绩突出,上级准备重用,但就因为驻地教育落后,孩子学习成绩很差,为了不耽误下一代而强烈要求转业。

总体看来,影响军人子女教育的因素很多,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部队驻地偏僻,教学条件差为了捍卫祖国领土的完整,大部分部队主要驻守在边疆、海防、深山老林等偏远闭塞的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制约,这些地区经济不发达,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大部分军营远离学校,孩子们上学需要翻山越岭,遇到大风大雪就得停课。

夫妻两地分居,家庭环境不理想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很大。然而,在部队已结女昏人员中,约有一半夫妻是长期两地分居,军人与子女接触的机会很少,言传身教无从谈起。军人探亲时,子女见了爸爸叫“叔叔”,见了就躲的现象司空见惯。子女的日常生活和教育主要靠妻子承担,妻子在家上有老下有小,忙里忙外,家境贫寒,负担较重,教育子女的精力相对不足。还有相当一部分军人安家在农村,妻子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能力对子女进行辅导和教育。

军人流动性大,子女常转学由于换防、提升、改任等原因,军人调动频繁。因此,爱人跟着搬家,子女随着转学。孩子转学后,既要重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分散了精力,又要补调动中耽误的课程,学习成绩自然受到影响。

部队工作繁忙,管教跟不上部队工作紧张繁忙,尤其是基层官兵,“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是基层官兵生活的真实写照,难得有空对孩子进行辅导和教育。致使许多军人子女像脱了缰的野马,做功课敷衍了事,久而久之,成绩自然一落千丈。

另外,有的军人对子女一味用物质上的满足来替代精神上的关爱,对子女娇生惯养,还有的军人把对部队的管理方法用到子女身上,要求绝对服从,导致子女胆小多虑,孤僻寡言,成绩不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军人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不仅事关军人家庭的幸福和部队的稳定,也关系到未来的国防建设,笔者拟出几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制定倾斜政策,为军人子女教育开创绿色通道军人家庭的子女缺少普通孩子应有的关爱。作为国家、军队完全可以在这方面制定一些倾斜政策来优待军人子女。从外军来看,美国国防部专门成立了“军人子女教育中心”,负责协调解决军人子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从国内来看,早在1931年颁布的《红军优待条例》和《红军抚恤条例》中就明文规定“红军子女读书免交学费”。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公布的《革命军人家属优待条例》中进一步规定“军人子弟入学享受公费待遇优先权”。建国后到现在,又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当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建议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比如,增设军人子女教育补贴,军人子女优先到重点学校就读,不收借读费。这些政策在某些双拥模范城市已开始实行。

二是利用部队人才,开办学习辅导班军营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人才济济。可以挖掘内部的潜力,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优势,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抽调院校毕业的干部和有特长的士官担任教员,为孩子们开办文化补习、绘画、书法、音乐、计算机操作等学习辅导班。以弥补不足,有效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三是集中到城市上学,派专人负责管理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距城市较近的,可开设学生专用班车,并派专人管理,每天负责召集、接送,确保安全。另一种是距城市较远的,可考虑在市区租建宿舍,让孩子们集中到市区的重点学校上学,一星期或半月回家一次。集中到市区上学,既可以让家长少操心。又可以有效解决驻地教学条件落后的问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目前,已有一些部队采取这种办法。

上一篇:洛党镇2009年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下一篇: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