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收专员工作经验总结

2024-05-04

续收专员工作经验总结(精选3篇)

篇1:续收专员工作经验总结

一、努力学习, 提高自身师德修养

现代社会知识爆炸、信息激增, 如果我们班主任不加紧学习, 不及时补充新的知识, 不更新观念, 将无法适应改革开放下的教育工作要求, 跟不上迅猛发展的时代的步伐。作为班主任, 如要得到全体学生的理解、信任、钦佩和爱戴, 首先必须注重广学博览, 不断加强教学业务的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 满足学生各种求知欲望, 成为一名出色的任课教师。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我们与学生最初的接触是在课堂上, 学生评判我们的第一个角度就是我们的课上得怎么样。如果你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有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你的课上得很棒, 学生不但会信任你、钦佩你、崇拜你, 同时也会理解和信任你对他的教育。所以, 作为班主任, 刻苦钻研教学业务, 认真探索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教学原则, 细心传授学习方法,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必过的第一关。只有把握好每一节课, 利用好每一分钟, 调动好每一个人, 才能达到教为不教, 学有所成的目的。

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执著的进取精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无私的献身精神, 一直是我工作的指针, 因为我早早地记住了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导:“教师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 在学生的心目中, 更是做人的楷模和榜样。在教学和班级工作中, 更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我一直以高尚的人格去影响自己的学生。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 我在过好教学业务关的同时, 注重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学习, 反复学习教育学、心理学, 尤其重视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学习一些社会学、伦理学、哲学以及德育学方面的知识, 学习《班主任工作心理学》、《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和《班主任一百个怎么办》等, 并运用于教育实践。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要求学生做到的, 我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几十年如一日, 早晨到校进班在学生之前, 放学离校在学生之后, 与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 就算家里和个人有困难, 总是想方设法去克服, 有几次实在家中有急事或身体欠佳, 不吃早饭到校也要先到教室看望学生, 并用亲切的目光逐一观察学生, 了解他们新一天内心情绪的变化。这是我的必修课, 因为只有这样, 我才能安心地进办公室办公。在工作中, 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学生这几天神色恍惚?为什么今天他忧心忡忡、双眉紧锁?为什么她近来上课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突然下降?为什么某学生这几天花钱那么多……这些重要的信息, 班主任只有做一个有心人才会发觉, 才能从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地及时开展沟通和引导。只要你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就一定能够“见月晕而知风, 见础润而知雨”。说真的, 坚持几年不要紧, 但要坚持几十年如一日, 就必须要有毅力、决心和恒心。一个人喜欢听你的课很容易达到, 但学生的兄弟姐妹都希望到你班里来读书, 就一定要有足够的人格和魅力, 这大概就是“打铁先要自身硬”最好的诠释吧。敬业爱岗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必须身体力行, 付诸行动。

二、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

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们的一种正常需要。对青少年来说, 信任更是推动其上进的力量。作为班主任, 要面向全体学生, 不要让一个学生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他们好比一个上了锁的盒子, 不是要你一拳砸扁它, 而是细细去找到那对号入座的钥匙, 去开启他们的心扉。在工作中我注重深入了解学生, 针对每个学生的各自特点, 设身处地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启发引导。其实学生到学校来, 谁都想成为好学生, 他们对老师充满了尊敬和依赖, 只不过因为智力的差异和自制力水平的不同, 看起来似乎良莠不齐。作为班主任, 就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位学生。尤其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要给以极大的关怀, 充分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放大他们的长处, 多鼓励, 少批评。只要他们有一点进步, 就应该肯定, 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 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不断感受自我的提高。使他们能够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班主任的才干不仅表现于渊博的学识, 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当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时, 记忆力才会大大增强, 联想也才会更加丰富, 在这种状态下, 学习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学习的潜力才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如班上有一个成绩差的学生, 一次周考考试不及格, 泪流满面地向老师哭诉, 说家长看到成绩不好会打他, 希望老师能给他个及格分, 并保证今后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我欣然答应了他的要求, 并利用这个契机激励他勤奋学习。这个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信任和关爱, 鼓起了奋斗的勇气, 从考试不及格到考出了好成绩, 实现了自己的许诺。如果当时没有答应他的要求, 而是讽刺挖苦, 甚至借家长之手“好好整治”他, 那产生的效果可能会截然不同。

三、确立班级目标, 形成良好班风

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环境主要是班集体, 而班级的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学习环境是否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关键在于班级的班规、班貌、班风的建设。在班级管理中, 首先应确立班级的奋斗目标,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 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 我结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出班规和一日常规, 教育学生互相监督, 自觉遵守,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行为规范不规范, 直接影响到班级的荣誉。

其次, 注重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通过布置教室, 张贴名人名言、标语警句、学习园地等,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耳濡目染, 以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另外, 利用正确的舆论感染、熏陶、激励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讨论、评价, 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 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抓典型, 树榜样, 在班中开展评比激励机制, 形成互争互赛的竞争氛围, 使学生通过竞赛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 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形成了, 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重视班会, 开好班会;二是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多与学生谈心。

重视班会, 开好班会, 为的是在班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重视的是学生的共性。配合学校各项工作, 我们班积极开展了许多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明事理、长见识。高中的学生已经是十七八岁的人了, 很多道理都明白, 但自尊心也很强, 直接的批评换回来的可能是思想的叛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处, 就是避免单调重复的批评说教引起学生的反感, 容易为学生接受, 能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 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开班会不一定要用一节完整的课, 利用一些零碎而又不影响学科学习的时间开短小精悍的班会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必长篇大论, 班主任把及时发现的不良思想苗头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对事不对人, 进行警示性的引导教育, 往往能把一些影响班风、学风的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阶段。

其二是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多与学生谈心, 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和因材施教。我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促膝谈心, 及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这个时候, 我就是他们的好朋友, 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 也正因如此, 我得到了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喜爱和信任。

五、积极主动地和各科教师联系, 发挥好纽带作用

在与任课教师的交往中, 我尊重他们的意见, 同时又把他们当作班级的主人, 视为自己的良伴、知己。凡事都主动地同任课教师协商, 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能够慎重地处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 在处理师生矛盾时, 尽量避免了矛盾激化。我平时注意多教育学生, 让学生懂礼貌, 尊重老师的劳动, 树立教师的威信, 增进师生情谊。

篇2:奶犊牛培育工作经验总结

一、初生期的护理

1. 清除黏液

犊牛出生后,首先清除口鼻内的黏液,确保呼吸顺畅。如果犊牛无呼吸,可将其倒提几秒钟控出口鼻内黏液,放平后再反复挤压胸部,进行人工辅助呼吸;也可用一根稻草或手指刺激鼻孔,促其恢复呼吸。

2.消毒脐带

一般残留的犊牛脐带长度应小于10厘米,若脐带过长应用消毒后的剪刀剪至6厘米左右。脐带内的血液挤净后,用10%碘酒浸泡消毒断端。脐带处理完毕,擦干犊牛身上的水分,进行称重、编号后放入犊牛岛单独饲养。为防止发生脐带炎,犊牛出生后3天内喂奶时再用10%碘酒对脐带进行浸浴消毒。

3.饲喂初乳

犊牛无法通过胎盘获取免疫球蛋白,必须通过初乳获得抗体,建立被动免疫系统。因此,犊牛应在出生后1小时内饲喂优质初乳,饲喂量为4千克,温度为(38±1)℃。如果犊牛未摄入足够量的初乳,可用干净卫生的食管饲喂器强制灌服。犊牛出生后3天内最好喂母乳,若母牛初乳品质差,可用同一天产犊母牛的优质乳饲喂,也可哺喂冷冻初乳(即冰冻保存的剩余优质初乳),用50℃水浸浴加热至38℃左右即可灌服,3天后逐步过渡到饲喂常乳。

初乳质量要求:产自干奶60天左右的健康经产牛(无乳腺炎),不稀薄成水样,颜色正常(不是血奶)。采用测定仪检测初乳质量是比较方便快捷的方法。

二、哺乳期的管理

常乳应采用60℃加热1小时的巴氏消毒方法进行有效消毒,以有效杀死副结核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并保持牛奶的营养。待牛奶温度冷却为38℃左右(温差控制在1℃内)后再饲喂,严禁用热水或冷水调节牛奶的温度。控制好犊牛出生后几周内所哺喂的牛奶温度非常重要,牛奶温度会影响食管沟的封闭状况,冷牛奶比热牛奶更容易进入瘤胃,因而饲喂冷牛奶更容易引起犊牛消化紊乱。

犊牛哺乳期一般为50天,每天喂3次,具体喂奶量见表1,全期喂奶总量为265.0千克。

三、开食料的饲喂

采食粗糙的开食料是促使犊牛瘤胃发育的主要手段。犊牛出生后第四天即可开始训练采食开食料。为让犊牛尽快熟悉开食料,可将其混入牛奶中,诱导犊牛采食。在犊牛90日龄以前,应主要饲喂犊牛开食料;在90至120日龄,每天以3千克犊牛开食料为基础,加入0.5千克犊牛后期混合料进行换料过渡,再投给0.5千克优质苜蓿。犊牛后期混合料建议营养浓度:净能1.62兆卡/千克、粗蛋白20%、粗脂肪5.3%、钙1.6%、磷0.9%、NDF17%、ADF7.5%。120日龄以内的犊牛,严禁饲喂青贮类发酵饲料。120日龄以后,每天饲喂犊牛开食料1.5千克、后期混合料1千克、优质苜蓿1千克(后期混合料与苜蓿混合均匀),并补充4千克泌乳前期TMR料。犊牛开食料饲喂方案具体见表2。

四、断奶

从犊牛36日龄开始,进一步降低牛奶的饲喂量,增加开食料饲喂量,为犊牛断奶做好准备,尽量减少应激。犊牛50日龄左右彻底断奶,但不要在极端天气或气温突然变化的情况下断奶。犊牛断奶后要保证能随时获取混合料和洁净的饮用水。

五、分群

犊牛哺乳期单栏饲喂,断奶后单独饲喂7天左右,凑够8头一起调入犊牛棚,小群混养以适应群居生活。犊牛满4月龄体高达到100厘米时调入犊牛圈,散栏饲养。5~6月龄犊牛应根据个体大小分为两圈饲养,保证每头犊牛有35厘米的采食槽位。犊牛满6月龄体高达到105厘米以上调入小育成牛圈,开始饲喂小育成牛日粮。

六、日常管理

1. 保持清洁卫生

犊牛岛每天清理,保证清洁干燥;每周用2%二氧化氯溶液带畜消毒两次。犊牛转移到其他牛舍后,对犊牛岛彻底清理干净后用2%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并空圈7~10天将犊牛岛晾干。喂奶用具,每次用后都要进行清洗,再用0.5%二氧化氯浸泡消毒。

2. 仔细观察犊牛健康状况

健康的犊牛通常处于饥饿状态,食欲缺乏是不健康的征兆。每天观察犊牛的食欲和粪便情况3次,一旦有疾病征兆就应测量犊牛的体温。犊牛的体温一般为38.5~39.2℃,当体温高达40.5℃以上时,要对犊牛进行治疗。

3. 供给充足饮用水

通常在喂初乳后1小时,用消过毒的水桶盛放适量的温水供犊牛饮用。在开始饮水的前几天,要控制犊牛的饮水量,待习惯后再放开任其自由饮用。一般在每年的3~11月供给干净、清洁的自来水;在寒冷的冬季,供给35℃左右的温水,以免造成犊牛冷应激。

4. 适时去角

犊牛去角工作一般安排在2周龄前后进行。去角办法有多种,以采用电烙铁烙的办法为好。

5. 正确剪除副乳头

正常的奶牛有4个乳头,但有的牛有五六个乳头,多余的乳头应剪除。剪除副乳头要选好时间,一般在犊牛出生时进行较适宜。首先将副乳头周围的皮肤用温水洗净,再用酒精进行消毒,然后将副乳头轻轻地向下拉,在连接乳房处用消过毒的剪刀(将剪刀放在72%酒精溶液中浸泡10分钟左右)将其迅速剪下,伤口用10%碘酒涂擦消毒。

6. 做好生产记录

在犊牛饲养过程中,要认真详细记录去角、开食料添加、断奶、注射疫苗、疾病治疗和转群等情况,便于总结饲养管理经验。

(作者联系地址:天津嘉立荷牧业示范奶牛场 邮编:301806)

篇3:续收专员工作经验总结

1 试验播种前的准备

1.1 品种收集与晒种

确定好试验所用的种子后,首先应与试验方案中编号作一对照,确保品种数目和代号的准确性。然后认真精选,留下饱满、健壮的种子,选择晴天,将所有种子晾晒2~3 d,每天翻动1~2次,以促进种子呼吸,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同时还有灭菌和防虫的作用[3]。

1.2 发芽试验

育种者提供的种子发芽率与播种时发芽率不一定相符,为保证试验播种质量,做到一播全苗,在播种前需做发芽试验,做到心中有数。

1.3 种植密度

按照试验方案规定,结合当地生产水平,在同一个试点确定一致的种植密度,常规棉一般留苗3.75万~5.25万株/hm2,杂交棉留苗2.4万~3.9万株/hm2。

1.4 种子分袋和区号编排

计算出小区用种量,主要依据试验要求的重复次数,结合种植密度、每穴粒数、发芽率、田间出苗率而定,称好后装入预先标注品名或代号的袋子内待播[4]。同时备好剩余种子,以备补苗。

1.5 营养钵土的准备

选择无枯、黄萎病和无盐碱成分的肥沃表层熟土,冬前开始备土,立春后提前结合施肥,这样能使土壤充分熟化细碎。一般在苗床施过筛的厩肥3 750~7 500 kg/hm2或人畜粪3 000~6 000 kg/hm2、过磷酸钙225~375 kg/hm2、氯化钾225~375 kg/hm2、腐熟饼肥375~750 kg/hm2,有机肥料和化肥与过筛表层熟土混合搅匀,肥、土的配合比例为1∶4~5。切实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速效肥与迟效肥相结合,氮、磷、钾相配合。

1.6 营养钵苗床准备

1.6.1 选建苗床。

苗床要就近选留在棉田地边或附近、无病菌、背风向阳、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较高、排灌方便的地段。树影下、房屋(建筑物)的北东西三面近处、低洼易积水地、斜坡地、禽蓄活动场所等不易选建苗床。

1.6.2 苗床规格。

一般厢宽1.2 m(不含沟),厢长不超过20m,厢深不超过10 cm,厢向南北走向开好厢沟、腰沟、排水沟。排水沟深15 cm,宽40 cm,以利于排水降渍。

1.6.3 制钵。

制钵器:冬闲田等旱茬口棉花选用高10 cm、内直径6 cm的钵器;麦、油接茬移栽等中、晚茬口棉花,选用高10 cm、内径7 cm的制钵器。制钵器大小将影响棉苗根系的发育。制钵的数量按计划密度再加30%。制钵排钵:制钵的好坏的关键是营养土中的含水量(降低黏性土壤的黏性也很重要),不可过干或过湿。营养土的适宜干湿度以手捏成团、平胸落地即散为宜。制成的营养钵要松紧适度、高矮一致。制钵前一天,用银托(纯品甲基硫菌灵70%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钵土,苗床钵土施入撒可富复合肥(15-15-15)300~450 kg/hm2,结合洒水拌均营养土,清除杂草。排钵前将床底整平、拍实,均匀撒一层沙和适量的辛硫磷(拌沙),防治地下害虫。边制边摆,以苗床直边为准,按“梅花”(三角)型摆紧,上平下不平(垫沙),达到床面平整。

2 地理环境条件

区试规划方案中应选定符合试验设计要求的地理环境条件,同时也是保证试验数据准确性的前提。试验地块必须要代表当地的地理环境条件,否则就失去了区域试验的意义,无法反映各参试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1,2]。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要求在不同地区、不同生态条件和不同经济条件下栽培棉花品种,以检测适应性。

3 试验地准备

3.1 试验地选择

试验地的选择要求符合试验方案要求,区试用地宜选择排灌方便、土地平整、土壤肥力中上等的田块。在试验实施过程中要遵循田间试验的“唯一差异原则”,确保试验的一致性、准确性和精确性。但在实际试验中,试验田块肥力不可能完全均匀一致,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如环境条件的影响,由此需用空白试验或水旱轮作、增施有机肥和农家肥调整土壤肥力,使土壤肥力梯度保持一致的趋向[5]。为做到对各参试品种的合理评价,应尽可能地减小因土壤肥力带来的试验误差。

3.2 施足基肥

结合冬耕施足基肥,基施土杂肥22.5~30.0 t/hm2、磷肥750~90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还要进行配方施肥,培肥地力。要求试验地0~20 cm土层含有机质0.9%~1.0%,全氮0.06%~0.08%,速效磷12~20 mg/kg,速效钾120 mg/kg以上。

3.3 平整土地

整地最好在移栽前3~5 d完成,棉田耕作要和平整土地相结合,起高垫低,做到上虚下实,土质疏松,保水保墒。另外,结合科学除草,在整好地块待移栽时,可选无风晴暖天气,在田间喷洒化学除草剂,用都尔750~1 275 mL/hm2均匀喷洒在田间土壤上,喷后不要再动土,以免破坏药膜,影响除草效果。

4 田间区划(试验小区的划分)的原则

若试区土壤肥力呈梯度变化,为提高试验质量,应把小区长边与肥力梯度变化趋势平行,以确保同一区组内各小区肥力的相对均匀。若肥力较均匀,试验小区宜采用长方形,小区排向为南北向。当土壤肥力呈斑块分布时,试验小区宜采用正方形[1,2,3]。

5 绘制田间种植示意图

先仔细阅读试验方案,并根据试验要求和选用地块设计出试验地段、区组编号、田间品种小区号,若已规定田间种植排列的,按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4行区,等行种植。所制定田间种植图以详细为好,应标明几行区、行距、株距、小区面积、行长、走道宽、试验总长度和宽度、净占地、保护行种植品种以及保护行重复次数,尽量做到详细说明。

6 划行、插牌

在播种前,按照田间种植示意图,用插秧绳和石灰粉划好小区,在用尺杆、绳子划好移栽行和每行株数,使每小区行距整齐一致,并在小区的地头插上小区品种牌,要求牌上标号与种子袋标号一致,然后进行人工高质量的育苗移栽。

7 播种方式

20世纪80年代,湖北省棉区在深入开展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的基础上,将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逐步完善,使该技术在全省棉区大面积推广。

7.1 适时播种

长江流域和湖北省棉区的适宜播种时期在4月上中旬。具体如下:(1)浇水消毒。播种前苗床浇足底水,以利于出苗,采用泼水或灌水的方法,以浇到钵高2/3处见水为宜。待水吸干后,钵面消毒用保地宁3 000~4 000倍液喷雾。(2)播种。播前用开水温汤浸种,并用多菌灵800倍液拌种,每钵2~3粒健籽点播(小头朝下),用手指轻轻按入穴内,然后用细土盖籽,填满钵间空隙,盖土厚度为2 cm,不可过薄或过厚,避免出现翘根、不脱壳和苗势差。切忌播种覆土后浇水,形成土壤板结不出苗。最后用保地宁3 000~4 000倍液再喷1次,以预防苗病,再用除草剂都尔750~1 275 mL/hm2喷雾除杂草[6]。(3)覆盖膜。用2.2 m长的细竹竿或竹片(贴膜面刮光)插入苗床两边土中,形成拱架,拱架中部高出苗床50 cm左右,拱架距70 cm,高低一致,然后盖膜,四周拉紧,用土压实,再用喷壶四周膜土上对水,防止通风漏气或大风揭膜。

7.2 苗床管理

在正常年份的保温保湿条件下,维持晴天5~6 d即可出苗。齐苗后,在晴天上午8:00前后,将苗床两端膜揭开通风1~2 d。若在高温时段通风,会造成死苗或僵苗。然后选择晴天揭膜晒床炼苗,降低苗床湿度、减少苗床病害发生,并用多菌灵对水喷雾2~3次[1]。苗床还要及时查苗补种,确保移栽全苗。精心管理苗床,即真叶平展时搬钵炼苗,搬钵后搞好“三补一增”(补土、补肥、补水、增温);防好苗床病虫害,如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蚜虫、蓟马、红蜘蛛等;一叶期至三叶期一般为10 d,病死苗很轻时,可一次完成间苗、定苗[2];反之,应分次完成。宜在一叶一心期定苗。早定苗,地温高,墒情适宜,有利于棉苗生长和壮苗早发。

7.3 适时移栽

适宜移栽时间是在苗床长出第1片真叶。因为现在苗钵直径较小,若在苗床栽植过久,易形成高脚苗和弱苗,且苗病重,造成棉苗素质不一致或缺苗。移栽前10 d左右在大田棉行按配方沟施底肥[3]。移栽前5~7 d开始炼苗时追施“送嫁肥”,每8 m长苗床施尿素200 g或稀人粪尿50 kg,以增强移栽后的发根力。移栽前2 d,苗床用多菌灵20 g/桶与保地宁10 g/桶混合喷雾,带药移栽。移栽时,每小区用绳拉行定株挖窝移栽,为促棉苗早发,利于形成丰产架势,可在栽苗窝内施入安家肥,可施用进口复合肥45 kg/hm2。

8 加强田间管理

8.1 苗期管理

改善生育条件,争取早苗、全苗,在此基础上促进壮苗早发、夺取高产。

8.1.1 起好三沟。

起好厢沟、中沟、围沟,注重清沟排渍和沟系配套,降低地下水位,有利于提高地温和排渍,促进根系生长,缩短缓苗期,促使棉株稳健生长,提高自身抗性能力。

8.1.2 早施轻施苗肥。

棉株在苗期对肥料比较敏感,但吸肥量不大。因此,必须早施、轻施提苗肥,可追施标准氮肥100~150 kg/hm2或尿素50~60 kg/hm2。

8.1.3 中耕、松土、除草。

为促进壮苗早发,应于苗期加强中耕松土。早中耕、勤中耕,近苗横竖中耕,使棉田土松草净[7]。

8.1.4 病虫害防治。

发现病虫害要及时用药防治。苗期主要病害是红腐病、立枯病、褐斑病、炭疽病等,主要虫害是蓟马、棉蚜、地老虎、红蜘蛛等。

8.2 蕾期管理

在壮苗早发的基础上,蕾期要求以发为主,发中求稳,实现发棵稳长。

8.2.1 及时整枝。

棉株叶枝可抑制果枝生长,因其由顶芽生长而成,生长势强。通过去除叶枝和抹除赘芽,可改善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8]。现蕾时为减少养分的流失或消耗,应及时除去果枝下部的叶枝和赘芽,做到去早、去小、去了,以“芽不过指,枝不过寸”为宜,可有效促进蕾铃发育。

8.2.2 加强中耕、培土、灭草。

棉花根系在蕾期生长过快,需通过行间深中耕来拉断表土层的侧根,促进根系下扎,实现发棵稳长。结合培土进行中耕、除草,有利于灌溉和排除积水,同时能增强棉株的抗倒伏能力。

8.2.3 适时浇水。

棉花蕾期是气温逐渐升高的阶段,此时棉株生长较快,耗水量增加。因雨水偏少,土壤水分含量常常低于适宜范围,直接影响了棉花生长发育。因此,要适时适量浇水,做到头水隔沟小浇,浇后松土保墒,切忌大水漫灌。8.2.4稳施巧施蕾肥。棉株现蕾后,生长所需的养分过多,要满足开花结铃时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既要供应根茎叶生长所需的氮素,又要使棉株在茎内贮藏足量的碳水化合物[1,2]。因此,应适量供应氮素肥料。蕾期施肥必须掌握稳施、巧施的原则,控制氮肥施用,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壮株足蕾,有利于棉花的高产。根据棉苗生长状况确定肥料施用的种类和用量,旺苗少施,弱苗多施,以蕾施花用为目的。最好深施在10~13 cm的土层以下,距苗10~12 cm,切忌浅施,以免肥料在中耕时被翻至土表。

8.2.5 蕾期化控。

棉珠有主茎叶8~9片时,用缩节胺15 g/hm2或助壮素60 mL/hm2对水225~300 kg/hm2快速叶面喷雾,以协调棉珠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实现稳长多蕾。

8.2.6 防治病虫害。

蕾期病害以防治黄枯萎病为主。虫害有盲蝽象、棉铃虫、红蜘蛛、金刚钻、棉蚜等,应注意用药,及时防治。

8.3 花铃期管理

在前期早发、稳长的基础上,应实现早坐桃、多结桃、结大桃,增加铃重,使花铃后期早熟不早衰或不贪青晚熟。

8.3.1 重施花铃肥。

宜掌握在棉株下部已坐住1~2个大桃时施用花铃肥,一般高产田块需施标准氮肥150 kg/hm2左右,最好深施于离棉株基部的15~20 cm处,具体根据棉株的长势和土壤肥力确定施肥的时间和数量。

8.3.2 补施桃肥(又称盖顶肥)。

打顶后,中下部棉铃正在发育生长,顶部果枝仍在现蕾开花结铃。为防止棉株早衰,争取多结桃,增加铃重,根据后期长势根外喷施盖顶肥[2,3]。一般在立秋后(最迟不得晚于8月10日)施标准氮肥75 kg/hm2。对早衰棉田喷施1%~2%尿素溶液,以增强棉株根系在生长后期的吸收能力。

8.3.3 整枝与化调。

包括4种方式:(1)抹赘芽。要在花铃期生长旺盛抹掉赘芽,随整枝随时进行。(2)打顶心。为促进棉株的养分协调供应,应适时打顶,打破棉花的顶端生长优势,控制棉株纵向生长势和株高,减少蕾铃因养分不足而造成的脱落,减少上部无效果枝。“时到不等枝、枝够不等时”的中等密度与肥力的田块,可在7月下旬打顶[3]。长势偏旺、肥力条件较好的田块可在立秋前后打顶,以打去一顶一叶为宜。(3)打边心。对长势过旺、果枝伸展长的棉株可从下向上分批打边心。一般棉株下部的果枝可留2~3个果节,中部留3~4个果节。打边心的主要目的通过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控制棉株的横向生长,使养分集中供应蕾铃,有利于多结桃,结大桃,促进早熟,增加铃重,减少烂铃和病虫害。(4)化学调控。为充分展现各参试品种的特征特性,塑造合理的高产株型,宜在晴天下午喷施调节剂。初花期对棉苗顶部喷施缩节胺(DPC)30 g/hm2对水450 kg/hm2;盛花期对棉苗顶部喷施缩节胺(DPC)45 g/hm2对水600 kg/hm2;打顶后7~10d对果枝顶端喷施缩节胺(DPC)60 g/hm2对水60 kg/hm2。

8.3.4 抗旱排涝。

花铃期主要集中在高温时节,也是棉株生育期内需水最多的阶段。而土壤易干旱,棉株生长旺盛,蒸发快。一般宜在傍晚或清晨及时灌溉,不能在中午高温条件下灌水。为减少烂铃发生,暴雨过后要及时清沟排涝。

8.3.5 病虫害防治。

及时用药防治病虫害。主要病害是红叶茎枯病,主要虫害是红蜘蛛、棉铃虫棉蚜、红铃虫等。

8.4 吐絮期管理

为使棉花早熟高产优质和丰产丰收,促进棉花早熟,保根保叶,防止棉花早衰,减少烂铃,增加铃重,须加强吐絮期管理。一是根外追肥。棉叶含氮量在棉株吐絮后逐渐减少,叶色变淡,叶片功能减弱,需及时进行根外追肥,以增强叶片功能,供给棉铃发育和充实增重所需的有机养料,可叶面喷施2%尿素、0.1%磷酸二氢钾。二是做好防涝抗旱工作,使田间土壤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增加土壤的疏松、透气性能,有利于根系生长,防早衰。三是适时收花。必须在棉铃吐絮后适时采收[1]。一般棉铃开裂后5~7 d采收最好。做到晴天快拾,雨前抢拾,阴雨天不收,露水不干不收。分品种、分小区逐个采收,分存分放并及时晾晒,并随时标记号码。

9 田间调查记载项目及取样方法

将当天调查记载结果记入《棉花品种试验记载表》,并及时整理填写《棉花品种试验年终报告》。选取有代表性的2个重复各小区中间行20株(不包括两端植株)作为取样行,生育期、整齐度和生长势按小区调查,其他性状调查在取样行中调查。

9.1 生育时期

记载各小区出苗期、开花期、吐絮期(各期达到50%为目的)和生育期(从出苗期到吐絮期的天数),取2次重复的平均值。全生育期即从播种期至吐絮期的天数。

9.2 整齐度和生长势

出苗期、开花期、吐絮期目测各小区植株形态的一致性和植株发育的旺盛程度。整齐度与生长势的优劣均用1(好)、2(较好)、3(一般)、4(较差)、5(差)表示,取2次重复的平均值。

9.3 农艺性状

第一果枝节位在棉花现蕾后调查;长江流域和湖北省棉区在9月15日前调查株高、单株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具体如下:(1)第一果枝节位。棉株果枝的始节位,即棉花现蕾后从下至上第一果枝节位。(2)株高。即子叶节至主茎顶端的距离。(3)单株果枝数。棉株主茎果枝数量。(4)单株结铃数。即棉株个体成铃数。直径在2 cm以上的棉铃为大铃,包括烂铃和吐絮铃;比大铃小的棉铃及当日花为小铃,3个小铃折算为1个大铃。(5)三桃调查。7月15日查伏前桃,8月15日查伏桃,9月15日前查秋桃,调查各小区生长正常的2次重复的中间2行,取2次重复的平均值[2]。

9.4 种植密度

设计密度:按株距和行距换算出单位面积的株数。实际密度:第1次收获籽棉时,调查每小区的实际株数,换算成单位面积的株数。缺株率:即实际株数与设计密度的差数占设计密度的百分率。当实际密度高于设计密度,百分率前用“+”号表示,反之用“-”号表示。

9.5 田间病情调查

调查2个重复的田间发病情况,每小区调查中间2行,每小区分别记载调查株数及各发病级的株数,计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取2次重复的平均值,小数点后保留1位有效数字。枯萎病调查时间在6月中下旬的发生高峰期,黄萎病调查时间在8月中旬的发生高峰期。

9.6 特征特性

调查作物株型、茎杆茸毛、叶色、铃形、叶片大小等内容。

9.7 抗逆性观察

记载各品种对旱、涝、肥、药、虫等抗逆性并以文字描述[1]。

1 0 考种及取样

单铃重:吐絮盛期,在2次重复的每个小区,取样行采摘中上部吐絮正常的50个铃,晒干称重,计算平均单铃子棉重为单铃重。子指:测定单铃重的籽棉样品分品种轧花后,在每个品种的棉籽中随机抽取100粒称重,所得百粒棉子重量为子指。2次重复,取平均值。

1 1 收花轧花

收花:每组试验至少要准备3套收花袋子,并根据区号及品种代码编号;在收花时期内分小区采收,新收子棉要及时晾晒;采收、晾晒、贮藏等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防止错乱。轧花:轧花前应彻底清理轧花车间和机具;用专用小型皮辊扎花机分轧;每轧完1个品种,机具应清理干净。

1 2 小区计产

计产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霜前籽棉及霜后籽棉。湖北省棉区在10月20日前、长江流域棉区在11月10日前实收籽棉(含僵瓣)为霜前籽棉;湖北省棉区从10月21日至11月20日、长江流域棉区从11月11—20日所收的籽棉为霜后籽棉,不摘青桃。(2)霜前花率及僵瓣率。霜前花率即霜前籽棉占籽棉总产量的比例;僵瓣率即僵瓣重量占籽棉总重量的比例。(3)籽棉产量。即收获的霜前籽棉和霜后籽棉的总重量[1]。(4)衣分。取拣出僵瓣后充分混合的子棉(含霜前子棉和霜后子棉)1 kg,轧出皮棉称重,计算衣分。重复2次,取平均值。(5)皮棉产量。籽棉总产量与衣分的乘积。(6)缺株计算。各小区按实际株数计产,若缺株率在15%以下,仍按实际产量计算;若缺株率超过15%,按缺区统计。如对照缺区或缺区2个以上者,试验结果不予统计。(7)品种检测。测定单铃重的皮棉充分混匀,每个品种取100 g于11月10日前寄送至各组别主持单位(棉样袋上注明组别、试验类型、试验地点、品种编号)。

1 3 搞好试验总结

按试验要求,将各项数据认真汇总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根据各参试品种的实际生产状况,客观评述各品种的综合表现,详细的写出试验工作总结,及时上报主持单位。

参考文献

[1]赵秀各.谈棉花品种区域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4):190-191.

[2]续月华,陈平.棉花田间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8):64-65.

[3]伊菊喜,卢华平.做好区试工作提高区试质量[J].江西棉花,2009,31(4):40-41.

[4]荣义华,付永红,闫显会,等.鄂北岗地抗虫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7,469(6):899-901.

[5]王秀萍,张国新,鲁雪林.冀东滨海盐成地区水改旱棉花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26-5727.

[6]赵丽芬,李增书,张寒霜,等.棉花黄萎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性品种选择[J].华北农学报,2007,22(10):254-256.

[7]王宏梅.棉花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228-233.

上一篇:九年级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人秘科和财务科副科长竞职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