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吊兰日记

2024-05-20

观察植物吊兰日记(共13篇)

篇1:观察植物吊兰日记

吊兰是一种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在我家就有这样一盆吊兰,它的叶片十分细长,边上还镶着两根白条,好似在碧绿的裙子上添了一条条洁白的花边,十分招人喜爱。

去年春节时,我惊喜地发现,在我们全家精心地照料下,那那盆吊兰竟然抽出了两根枝条!我欣喜若狂,更加无微不至地照顾它,终于,在几个星期后,那纤细的枝条上长出了几簇叶片,仔细看看还真像大吊兰哩!只是这些“小家伙”还没有长出和它们妈妈一样美丽的白边。我按捺住自己激动不已的心情,有耐心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这下好啦如今只要把这些叶片摘下来放到水里,就有一定的存活率,从而长成一盆新的吊兰。我精心挑选了一簇最强壮的叶片,放进水里供养,对这株小吊兰充满期待。于是我每天都观察它的长势,每隔三天就换一次水,我希望,它能健康的活下来,成为阳台上最富有生机的一盆植物。

两个月后,我领略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心想事成”,那株小吊兰变得越来越蓬蓬勃勃,叶片两旁的白边也变得越发明显,愈发美丽,在这个时候,我在等待一个时刻,一个让它成为一株真正的吊兰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来了,现在,小吊兰已经长出了根,并且粗壮得足以在泥土中安家落户,吸收养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栽进泥土,还专门跑到南禅寺去给它买肥料,定期给它买肥料,定期给它剪枝。小吊兰也不负重托,长得飞快,我看着越发喜欢,更加精心照料它,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小吊兰也长出了一根根细长的枝条和一簇簇绿叶,以及那朵朵掩映在绿叶间的娇嫩百花。

如今,当初的小芽已经长成了一棵茁壮的大吊兰,它沐浴在阳光下,舒展着蓬蓬勃勃的枝叶,显得充满朝气、生机勃勃,成为阳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1.写植物观察日记怎么写

2.观察日记植物吊兰

3.三年级观察日记植物

4.关于食品安全的文章

5.广州动物园

篇2:观察植物吊兰日记

我家有一盆茂盛的吊兰,好象身边有许多孩子,要累弯了它的腰。爸爸把其中的一个小幼苗移植到一个空花盆里,让它茁壮成长。一开始,我和爸爸都不相信幼苗能长大,因为是第一次移植植物嘛!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幼苗慢慢地长大了。原来这两天它正在多吃“食物”,所以才长大了。我当然非常高兴,决定依据它来观察。第一天,我看到小幼苗长高了,比那天长高了2厘米多,也算是成年人了,从原先的嫩绿色变成了中绿色,还有白色的边。第二天,我看见幼苗旁边多了一个“小宝宝”,害羞地躺在妈妈的怀里。第三天,那个小宝宝比昨天长高了2厘米,但它好象“冷”了,把自已的身体缩在一起。…我看见这个“大家庭”里面的每一个成员都在茁壮成长,我心里很有成就感。同时我也观察到:幼苗小时候是直着长的,身体缩在一起,而长大了,头就弯下去了,好比人弯腰,身体也就放开了。很多天过去了,以前被移植的吊兰现在变成了茂盛的吊兰,从远处看如同绿色的瀑布,倾泻而下,在微风吹拂下它的枝蔓如同绿龙飞舞一般。我积累了一些养吊兰的技巧,吊兰要5天一浇水,喜旱怕涝。

篇3:《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本节《生物学》内容是《实验观察植物细胞》。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观察细胞、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 本节课在本章乃至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中都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 学生具备一定的显微镜使用基本技能,而且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和一般过程,为本节实验教学开展奠定基础。 由于学生才步入初中,刚刚涉及探究和实验,在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训练有限,因此,本节课的进行属于生物基础课教学。

三、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

1.学习并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并练习用显微镜观察 。

2.初步认识掌握植物细胞的内部结构 , 并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二 )能力目标 。

1.在练习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2.在练习和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 。

(三 )情感目标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

2.培养学生学会质疑 ,发展创新思维。

3.通过合作学习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 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一 )制作临时装片 ,并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

(二 )探究植物细胞的结构 ,并掌握各部分的作用 。

(三 )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五、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规范地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

七、教学内容

《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

八、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

提问上节课有关教学要点,反馈教学效果,巩固上节课的知识要点:复习巩固显微镜的使用。 进行教学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指导、纠错、表扬。

(二 )新课导入 。

导言: 学会操作显微镜是为了使用它看到微观的生命世界。 可是把一个洋葱或者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内部结构吗? 大家不妨试试。

简要介绍切片、涂片、装片及永久(临时)装片的知识。

板书: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要先制成玻片标本)。

(三 )实验教学 。

1.介绍玻片标本

对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进行简单介绍。

第一步: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第二步: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第三步: 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 第四步:将实验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开。 第五步:盖上盖玻片。 第六步:在盖玻片的一侧滴染液给实验材料染色。 第七步: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学生自学课本内容 、观察了解不同玻片标本的差异 )

2.实验目的要求

说明本节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鼓励探究和合作。

3.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启发学生观察,要求学生思考每个步骤的作用,启发学生用一个字归纳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中的每个步骤。

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擦。

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滴。

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撕。

将实验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开———展。

盖上盖玻片———盖。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染液给实验材料染色———染。

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吸。

板书:擦→滴→撕→展→盖→染→吸。

4.学生亲手制作临时装片标本

(学生亲手实验操作 ,练习临时装片 。 个别动手能力差的可以讨论、交流,小组合作完成。 )

引导同学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并做辩证评价。

老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操作中的创新点,及时给予鼓励,并加以肯定。 对不正确的操作及时纠正,并讲清正确的操作要点。

5.实验反馈

实验完成后,请不同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进行描述。 初步了解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熟悉器材,相互评价。

(其他同学根据前面同学的表述进行必要的补充 。 同学间开展互评活动,老师及时进行客观评价。 )

6.观察植物细胞

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初步感知细胞,注意根据染色结果区分细胞的各个结构 (参考教材和教具),同时注意观察制片的效果。

(通过进一步熟练操作 , 加深对植物细胞观察的体验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避免不规范操作, 力求熟练, 使实验圆满成功。

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进行概括总结和归纳出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主要结构,体会细胞的整体性。

根据观察到的结果并联系日常生活实际, 感知细胞液里含有的物质。

7.认识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及功能

学生自学教材植物细胞的结构,对照观察的细胞进行结构辨认。 老师提出绘图要领:(1)真实;(2)规矩:大小、位置、点线结构(尤其注意点的画法)要规矩;(3)完整:名称标注齐全。

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物像,按照绘图要领,跟随老师的讲解和示范,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

(四 )课堂总结 。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布置课后和下节课的课前任务。 明确课后和下节课的课前任务。

(五 )布置作业 。

课后思考:(1)有了污点怎么办? (2)细胞、气泡有什么区别? (3)染色剂对细胞有什么影响?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一 )贯彻新课程理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在本节课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活动及动手操作为主,通过学生的亲身实验,开展小组合作,小组内互帮互促,较好地完成实验要求。

(二 )发挥了就是的主导作用 。

毕竟有少数学生对显微镜的操作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因此,有的同学对临时装片的制作还不是很熟悉,甚至出现一些错误,这就要求老师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引导,耐心指导,并在巡视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 )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观察细胞、 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进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精神,不仅使学生初步具备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黄小燕.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四川教育,2004(09).

[2]王小波.高中生物教学实施科学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教师版),2007(09).

[3]梁松涛.浅谈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模式及其实践[J].教育研究,2010(12).

篇4:植物净化日记薄

机?地球又是如何生出朵朵烂漫?现在,就让我们翻开植物的“日记簿”,一起窥探进化的秘密吧!

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

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就是蓝藻,看似不起眼,却给世间万物的蓬勃繁衍提

供了动力。蓝藻现在是一大门藻类植物的总称,是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的一类原核生物。蓝藻起先归于藻类,但根据近期研究发现,蓝藻未生有核膜等结构,因此被归入细菌域。目前已知的蓝藻约有2000多种。

蓝藻主要生活在有机质较多的淡水区域,有些也会在海水、潮湿和干旱的土壤或岩石、树干和树叶上出现。还有少数“超能者”,可以生存在水温超过85℃的温泉或终年积雪的极限之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水华”现象就是由藻类引起的。其最大危害就是威胁到水源,进而影响人类的健康,还能令鱼类缺氧死亡。

进化日记第1篇: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又称原植体植物,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植物,为植物界中最原始低等的类群。它们是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光能自养型生活的无根茎叶分化、无维管束、无胚的叶状体植物。

目前已知藻类植物约有3万种,遍存于世界各地。你可

以在淡水或海水中找到它们的身影,当然也有少部分的族群“另辟蹊径”,在潮湿的土壤、树皮、石头和花盆壁上安置自己的家。

其实,我们的身边就存在着一些藻类植物,比如海带。藻类植物富含矿质营养和微量元素,对于人类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除了海带,我们还常常食用葛仙米、发菜、石莼、紫菜等藻类植物。

进化日记第2篇: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的繁殖生长,促成了地球历史上第一片原始森林的出现。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是一类不结种子的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根据现有的化石记录显示,它们首次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早期,到了三

叠纪才出现和现今的科有关的一些蕨类。目前全世界共发现12000余种蕨类,多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潮湿环境中。

经科学家研究认定,最早登上陆地的蕨类植物是裸蕨,因其无根无叶或仅具有刺状附属物而得名。有人认为裸蕨起源于藻类植物,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裸蕨是从苔藓植物演化来的。当然,裸蕨植物和苔藓植物都起源于藻类,只是无法确定是从前者直接演化而来,还是始自苔藓植物登陆以后再从其中分演出来。

在斯拉夫神话里,蕨类植物被认为一年只开花一次,所以想要观赏到是极其困难的。一旦发现了,找到的那个人在以后的日子里都将会过得快乐并且富有。在芬兰还有一个更加魔幻的传说,若有人拥有在仲夏夜盛开的蕨类种子,他将被一种不可见的魔力引至永恒闪烁鬼火的地方,据说那里是一处藏宝之地。

进化日记第3篇: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是介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类高等植物,因种子从胚珠开始就呈裸露状态,故称裸子植物。它们最早用种子进行有性繁殖,是原始的种子植物,首次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的晚期。

裸子植物现存约有700余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处,多数在北半球的亚热带高山地区,以及温带至寒带区域。此类植物多表现为林木种类,大的森林中几乎有80%以上的植物为裸子植物,比如落叶松、冷杉、云杉等。苏铁纲植物则是现代裸子植物最原始的类群。

进化日记第4篇:被子植物

由于进化得最高级、最完善和分布最广的特点,被子植物在现代植物界中已经可以称王称霸了,相当于人类在动物界中的统治地位。被子植物又名开花植物或有花植物,是最为人熟知且演化最先进的植物类群。

多数学者现在认为这类植物群首次出现在中生代的侏罗纪晚期或白垩纪。白垩纪中期(约1亿年前),巨量的被子植物开始大量繁殖;到了晚期,它们已经成为陆生植物中的优势种族,且许多被认可归到现今的化石植物,如山毛榉、栎树(又称橡树)和木兰等也都在那时出现。

目前已发现的被子植物近30万种,占领着植物界一半以上的领地。被子植物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原始大地枯燥单一的面貌,更促进了陆地动物的繁荣发展,为古老地球乃至未来带来一片盎然生机、五彩斑斓。

种子植物

能够产生种子的一类植物,拥

有最多的物种数量和最广的地理分布。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一起被合称为种子植物。

无油樟

又名互叶梅,只生长在新喀里

多尼亚(法国的海外属地之一)。根

据现代基因分析,它是已知最早的和其他被子植物分开演化的旁系,据推测其形态可能有着最早开花植物的特征,因而备受植物学家关注。

篇5:植物吊兰观察日记400字

吊兰很不讨人喜欢,一是因为它不开花不好看,二是因为它不结果不实用,三是因为叶片小不秀丽。你说让我怎么喜欢它?

开始时,它很小,还有黄色叶子,我就常常给它浇水,但并没有明显改观。慢慢地我开始遗忘它了。我把它放在屋子里最隐蔽的地方,不给它浇水,不给它除草,只是闲着没事干在屋里瞎转悠时给它浇点水、除除草。

有一天,我发现空调和墙的缝隙里冒出一丛嫩绿,我开始注意它了。渐渐地,它越长越茂盛了。我把它移出来,给他晒太阳,还常常给它浇水修剪黄叶。最后照顾它,竟成了一种乐趣。看着它一天天成长,我心里像抹了蜜一样甜。

篇6:吊兰观察日记植物200字

我们家里有几盆吊兰。我从爸爸那“领养”了一盆吊兰。刚开始的时候叶子还翠绿翠绿的,像绿色的蝴蝶一样,怪不得被人称为“空中仙子”。可是好景不长,几个星期之后,我照例去给它浇水。我忽然发现,叶子的尖有点儿发黄了。我非常着急,跑到书架下拿了一本如何种植吊兰的书,手像风车轮一样翻动起来。翻到了那一页,原来,吊兰喜欢半阴环境,如果太阳光直接射到吊兰上,而且还要加上空气干燥的原因,叶尖格会枯焦。

吊兰还喜欢湿润,应该向叶面多喷一点儿水,这样,吊兰的叶尖就不会枯焦了。但如果水喷太多的话,叶子就会枯干,这是因为太多的水会使盒里的土排水不畅,从而导致叶子枯干。

“哦!我知道了!”我说到。我赶紧把书放好。拿起吊兰往室内跑。我把它放在了一个通风半阴的环境下。果然,不出几天,吊兰的黄叶子没了,焕发着勃勃生机。

篇7:吊兰繁殖小学生植物观察日记

以前,只知道植物可以用种子繁殖,今天,上课又学到了植物的根、茎、叶都可繁殖,家有一盆生命力很强的吊兰,我决定用它亲自试验。

我从这棵吊兰的茎上剪下两段小吊兰,它们很小,仿佛风一吹就要破碎一样。我在妈妈的帮助下把它们栽到了花盆里,它们还只有五片又细又小的新叶子,我太盼望它们长大了。

星期六 晴

今天,我已经把小吊兰栽进土里10天了,虽然10天的时间不算长,我每天都要亲自看一看,隔天就要浇水,让它的土保持湿润。小吊兰在我的.悉心照料下,除了原来的五片叶子变粗壮了以外,它们又各长了两片新叶子,和原来的叶子比起来显得有些脆弱,有些弱不禁风,但我相信总有一天,它们也会长大的。并且我还发现,新叶子是在老叶子中间长出来的,一个接一个,可漂亮了。

星期六 小雨

篇8:整合资源提高观察植物效果

怎样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观察植物的一生,亲身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与植物共成长呢?

一、选定观察对象,整合教学内容

植物的种类繁多,如果在植物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植物,不利于学生认识植物的一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植物作为主要观察对象。

根据教科书的安排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蚕豆很适合学生种植、观察。之所以选择蚕豆,是因为它自身的许多特征有利于学生观察研究,达成教学目标。在《果实与种子》中,选用种子较大的蚕豆,便于学生观察种子的结构,认识种皮、子叶、胚。用它来研究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不需要借助工具就能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种子发芽的全过程。在《根和茎》一课中,可以用它来研究根的形状、茎的运输作用。在《叶和花》一课中,可以用蚕豆来研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散失的,阳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蚕豆的果实可以食用;蚕豆的秸秆可以作为燃料;蚕豆的茎、叶、花、豆荚都含D-甘油酸,甘油酸有利尿作用,可以入药。在《植物和我们》时,可以通过了解蚕豆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虽然用蚕豆进行观察研究有许多优点,但是蚕豆的生长期较长,在南方一般是秋末冬初播种,来年的四五月份才会开花结果。所以,在第一学期就应该在校园开辟出种植园或在花盆中种下蚕豆,未雨绸缪,早做准备,为第二学期的观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内指导与课外种植、观察相整合

教师要在完成好课内科学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观察研究。但是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让他们进行长时间种植、观察蚕豆,难度太大了。因此,教师有必要把课内与课外有机整合,提高观察效果。

首先,明确课内、课外探究的内容。课外种植、观察植物是课内教学的延伸,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又一重要阵地。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种植、观察的主体是三年级学生,能力相对较弱,自主选择科学探究的内容,对他们而言要求明显偏高。因此,要使他们明确所要探究的内容。如在研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散失的”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在课堂上做出假设,再设计实验步骤,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由于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需要一定的时间,课堂上很难看到明显的现象,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回家做相同的实验,观察套在植物各个部分上塑料袋内的变化,感知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发。

其次,要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仔细、有序、科学地观察记录。如在探究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先观看子叶的形状、颜色、纹路,感知子叶表面的粗糙与光滑,然后闻一闻它的气味,再用放大镜观察胚的特征,并指导学生把在课内学到的观察方法运用到观察蚕豆的一生中,科学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最后,要编写适合学生记录的种植手册。由于参与观察的学生是三年级孩子,他们的能力相对较弱,教师有必要设计一本便于学生记录的种植手册。手册上的内容应以选择、填空、画图(拍照)为主,文字记载为辅,降低学生记录的难度。例如,对于植株的高度、叶片的数量、花苞的数量、花朵的数量、果实的数量等定量观察任务,学生只需填写数字;对于种子发芽情况、植株的形态等定性观察任务,学生可以用图画或拍照的方式完成。文字介绍仅限于植株的变化、自己的观察感受,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难度,提高了任务完成率。

三、教师示范引领与学生自主探究相整合

《全日制义务教育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在种植、观察植物的过程中,教师应切实起到示范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学习《植物的一生》已经是四月份,蚕豆早已开出鲜艳的花朵,学生不能体验到蚕豆生长的全过程,所以仅仅观察第一学期种植的蚕豆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观察到蚕豆一生的生长情况,教师应该让学生把一些蚕豆种苗带回去栽种在花盆中,每天观察、记录,也可以用蚕豆种苗做一些感兴趣的探究实验,如研究蚕豆的花与常见的桃花、油菜花之间的差异。剩余的蚕豆种苗栽种在学校的种植园或花盆中,由教师进行日常管理,这样既可以与学生的种植观察进行对比,又可以把这些蚕豆种苗用于其后的课堂教学。

四月份,气温逐渐升高,植物生长很快,大约只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蚕豆就能够开花了。此时,原先种植的蚕豆也结出了果实。通过对比观察,直观地了解蚕豆的一生,还把观察的时间压缩到大概两个月左右,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到蚕豆的一生,提高了观察效率。如果想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蚕豆在不同阶段的特征,教师可以每隔两个星期种植几株蚕豆,最后把浓缩蚕豆一生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不同阶段的植株,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零距离感知蚕豆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提高观察效率。

四、观察活动与新媒体相整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可以把一些新媒体运用到学生种植蚕豆、观察蚕豆生长过程的活动中,解决在种植、观察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交流种植经验。例如,教师可以在种植之初创建一个QQ群或微信群,让学生通过在QQ群或微信群上传图片、文字等,分享自己种植的经验,成功的喜悦,解决遇到的困难。对在QQ群、微信群中表现突出的同学,教师应在课堂上予以及时表扬,鼓励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观察蚕豆的活动中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总之,观察植物的一生,是一项耗时较长的活动,教师需要及时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学生的观察、记录情况,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活动顺利完成,让学生在种植活动中收获成功,收获快乐,与植物共同成长。

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植物的一生,亲身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植物时,一要选定观察对象,整合教学内容;二要坚持课内指导与课外种植、观察相整合;三要教师示范引领与学生自主探究相整合;四要观察活动与新媒体相整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篇9:吊兰观察日记

吊兰观察日记1

下午放学回到家。我看妈妈还没做好晚饭,就想到张老师布置的周末作业,一篇观察作文。

写什么好呢?观察动物还是植物?就写观察植物吧!妈妈在家里养了好多盆吊兰,品种都不一样,有金边吊兰、有绿边吊兰、白边吊兰、还有全绿吊兰。

我最喜欢的是全绿的吊兰。它看上去特别旺盛,它的叶子长长的,油亮亮的,特别引人注目,旁边有刚发出来的嫩芽,绿中有着淡淡的黄,十分可爱,我伸出手摸了摸那些大叶子,感觉很舒服。厚厚的,滑滑的。吊兰还长出来许多小花,雪白的花瓣里隐隐约约有着淡黄色的花芯,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垂下来的茎上面又发出了许多的小吊兰,把这些小吊兰剪下来插在花盆里,细心养护,过段时间就长成一盆旺盛的大吊兰了,我发现时间长没移动过的吊兰都倒在一边了,怎么回事呢?上网一查,哦原来吊兰这种植物是喜欢阳光的,它也要经常晒太阳的。

吊兰还有净化空气和除去室内异味的作用呢!吊兰虽然没有其他种花的美丽漂亮,但它淡雅而不失高贵。

吊兰,我最喜欢的绿色植物。

吊兰观察日记2

3月24日 星期日 晴

今天,写完作业,我马上跑到我家养的金边吊兰旁。我发现前几天养的金边吊兰发芽了,嫩嫩的小芽。旁边有好几片小绿叶,可爱极了,我给它浇了点水,让它长得快一点。

3月31日 星期日 晴

几天没有看我家吊兰,不知道长的怎么样了,我马上跑到吊兰旁,仔细观察一下,发现这几天小芽长大,变的有些粗。就像一个熟透的麦秆,麦秆上有一些小颗粒,那就是吊兰的种子。

4月4日 星期四 小雨

长叶了!长叶了!金边吊兰长叶了,几片叶子已经变的比原来长了许多。几片叶子长在麦秆似得又细又长的根上,几片叶子虽然很长。不过,叶子一长长就低下头了,好像还在美梦中呢!真可爱。

4月7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一回到家,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我家养的吊兰,看它有变化没。呦!还真稍微有点变化,只是叶子又长长了许多,也比原来要茂密很多很多。从上往下看的话真有点像鸟笼。

4月14日 星期日 晴

长花苞了,吊兰边的土壤上又长了一个根,不过,上面全是吊兰的花苞,花苞是一颗小米粒似的,有的花苞已经长芽了,反而比原来长长的叶子嫩的多。

吊兰观察日记3

前几个月,老师让我们养一盆自己喜欢的花,因为我从来没有养过,所以妈妈建议我养一盆比较易活的花——吊兰。

刚刚买回来的时候,它已经长出了好多叶子,嫩嫩的,很漂亮。一开始,我很关注它,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给它浇水。妈妈见此情景,说,给花浇太多的水,会把花淹死的。于是,我改变了方法,每天给它浇适度的水,还时不时的给它松松土。接近一周,吊兰的叶子明显的大了许多。

这盆吊兰的叶子非常漂亮,尤其是颜色:叶子的最外边一层,呈深绿色,往里,越来越浅,到了最里层,变成了白色。这种渐变色的叶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摸到,照顾它。

因为最近期中考试,所以精力也不再放到养花的事情上了,于是它的叶子开始慢慢变黄了,也开始枯萎、变干,那天,看到它,急忙给它浇了一些水,使它重新恢复了原来的蓬勃生机。

现在,我的那盆吊兰已经很茂盛了,颜色也更加漂亮了,浇过水以后,水珠在叶子上面滚动着,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美丽。叶子向外伸展着,有的高、有的低、有的长、有的短,交织在一起,好似一幅美丽的油画。

通过这次养花活动,我体会到了快乐,还懂得了责任,知道了责任的重大,也体会到了养花的不易:要按时给花浇水,水还不能太多。还要坚持:只有坚持养花,花才会回报给你想要的美丽。

吊兰观察日记4

兰,该是文人雅士的最爱。我不是附庸风雅的人。但是在钢筋水泥的现代住房,窗台上一盆吊兰轻盈地垂着,真是养眼呢。

去年朋友送我一盆金心吊兰,现在不断发展壮大,办公室已挂了大大小小四盆。它们的微黄的叶子被镶上翠绿的边儿,窄长的叶子划出优美的弧线,呈辐射状错落有致地向四面伸展垂下。春天,从花盆 里伸出了绿色的茎,比叶片颜色稍深,伸出很远很远,它垂下到末端又向上翘起,像舞女舒展着优雅的长袖,翘起兰花指一般。仔细看,末端向上翘起的一段,附着米粒大小的花苞。接着,开出了几朵 洁白的小花,像小小的铃儿挂在上面。乍一看,没有人会注意到它的花。它们那么小,离绿叶那么远。可是,它们不需要绿叶的衬托,只是为了完成自己开花的使命。是的,是花儿就该开放,不管有没 有人喝彩。

花儿开放的同时,在茎的末端又长出几株小小的吊兰。等到反面长出须根,插到花盆就可以成活,它们可以这样繁殖。待到慢慢长大,渐渐成绿色的一团,围着花盆吊在半空,像表演杂技“空中飞人” ,花盆内外都是绿色葱茏,这是它们最美丽的时候。

秋天,外面的树叶被风稍有一吹就飘落下来,留下枯枝冷冷独立在那里,可是我的金边吊兰还是那么绿的诱人,让人总是感觉生活在春天里。

吊兰观察日记5

在我家的窗台上放着一盆美丽的花,这一盆花给我家装扮了许多生机。这种花叫吊兰。

吊兰的叶子是翠绿翠绿的,它的叶子上半时深绿色的,下半部是浅绿色的。而且叶子又细又长,像一把把弯弯的镰刀。如果你仔细看那些叶子,就能看到一条条长长的花纹。吊兰的叶子很长,它 们从花盆里长出,分别向外伸展。又从茂密的.叶子长出一根根又细又长又绿的茎,这些嫩绿的茎从花盆里垂落到半空中。嫩绿的茎上也会长出一簇一簇又细又长的叶子,就像绿色的瀑布落下来,为吊兰 增添了许多光彩和生机。一阵风吹过,这些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细长的叶子和茎在风中尽情地摆动,好像一位小姑娘在甩动着自己又细又长的辫子。

吊兰一年四季都披着绿色的外衣,细长的叶子向外舒展着,好像害羞似得,也好像要把它的美丽和光彩展示给大家看。于是,我想:把吊兰放在屋里,可以让屋里变得更清新吗?我便打开电脑 上网一查,原来,把吊兰放在屋里不但可以净化空气,而且还防辐射 。

我把吊兰搬到了房屋里,过了几天,吊兰长出了一条条长长的藤,非常漂亮。那些吊兰绿的那么鲜艳,看的非常舒服、让人神情气爽,啊!满屋的清香扑鼻而来,我赶紧跑到屋子里 ,一看,原 来是我家的吊兰开花了,一簇簇小白花在青藤上绽放,阵阵花香使人心旷神怡!

我爱我家的吊兰,它虽然没有其它花那么娇艳,但它却把清香 带给我们,我喜欢它这种默默无私奉献的精神。我爱吊兰。

吊兰观察日记6

吊兰是一种生命力旺盛,惹人喜欢的观赏植物,我非常喜欢它。我家载有一盆漂亮、茂盛的吊兰花。它碧绿的枝叶,乳白的叶边,针一样的叶尖,非常漂亮!一丛丛垂下来的枝条,挂着可爱的小吊兰,好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猴子挂在树上玩耍!远远看去,就像绿色的瀑布,姿态美极了!记得这盆花是我们邻居给的。因为妈妈听说它可以净化空气,又可以吸取有害物质,对人的身体和室内空气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自己又栽了几盆,要送给奶奶和大妈,让大家都知道吊兰的益处。

今天,我心血来潮,告诉妈妈说我也想自己栽培一盆,等它长大后捐给我们班,和同学们分享它的益处。妈妈很高兴的答应了,并和我一起栽了起来,还对我说:“吊兰的生命力顽强,只要把它栽到土里不久便会长大。因为它喜欢潮湿,要记得经常给它喝水,多在阳光下沐浴,这样才能长的又快又茂盛。”

我很喜欢吊兰,只是因为他/它长得清新、可爱、动人,但是今天我对它的印象更加的深刻,原来我喜欢的吊兰不仅好看,而且可以净化空气,吸取有害物质!真希望自己栽的这盆花快些长大,我要把它搬到校园去!

吊兰观察日记7

20xx年7月31日 星期五 天气:大雨

今天早上起来时,发现雨非常大,不时还传来阵阵雷鸣,令人有些害怕。

吃过早饭,我坐在阳台的椅子上,我没有看外面的倾盆大雨,而是在全神贯注地盯着阳台上的植物——吊兰。正如其名,吊兰这种植物的生长方式非常奇特,从茎往上的叶子都会往下垂,如同被吊起来了一样。

吊兰的叶子呈剑形,又长又窄,如一把弯曲的宝剑一般,观赏性十足,放在阳台上,碧绿一片,使人看到会心旷神怡,会喜欢上这片吊兰。

吊兰的叶子大约长三十厘米,宽约二厘米,顶端还长出了一些小植株。吊兰也有花,但很少,并且花开时间不长,不容易被发现。它的花是二到四朵簇生,白色,有六片花瓣。

据花百科上了解,吊兰原产于非洲南部,现在全球广泛栽培,它适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因此,放在阳台上再合适不过了。

吊兰不仅有很不错的观赏价值,还有另一种价值——净化空气的能力。因为吊兰可以净化空气,所以很多人会把它放在阳台等地方,可以让自己呼吸新鲜的空气。

没想到,吊兰居然还有这么多用处。

吊兰观察日记8

爷爷家种了几盆吊兰,长得特别茂盛。

吊兰的叶子是深绿色的,细细长长的,有点像柳叶,中间凹进去,有一条粗粗的淡色凹痕。吊兰的芽长在茎的顶端,芽的叶子又细又短,它的下面会长出短短的根,把根埋在土里,就可以把新的吊兰重活了。

今天,爷爷约我和他一起给吊兰分盆,我好奇地问爷爷:“为什么要给吊兰分盆呀?”爷爷笑着告诉我:“分盆可以把吊兰分成好几盆,它们共同成长,越来越多,不是很好吗?”

于是,我们开始给吊兰分盆了。我们先找来几个新的小花盆,在里面装上泥土。然后,把一棵芽的根埋在一个新花盆的土里,再在芽的上面洒些土,这样就把芽固定在新的花盆里了。最后,我拿起剪刀想把茎从芽上剪掉,爷爷阻止我说:“不要剪!吊兰可以通过这根茎给芽输送营养,等三五天后,当芽在新的花盆里成活时,再把茎剪掉。”听了爷爷的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面还藏着很多学问呢。按照这样的方法,我和爷爷又把其他几棵芽种到了另外的几个花盆里。

我想:既然一盆花可以分成好几盆花,那么以后我也要把我的快乐与别人分享。因为如果我有十份快乐,与别人分享了以后,就有二十份快乐甚至更多了呢!

吊兰观察日记9

我家有一株吊兰,它是20__年长沙般新家时带过来的,到现在它还是绿油油地生长在阳台上。

吊兰叶子背面有一些黑色的叶脉,秋天到了,老叶尖上的绿色慢慢地变成了黄色,一个月后变成红色,最后变成了黑色。

我发现,一个星期不给吊兰浇水,等到第七天晚上,吊兰正面的青绿色就会变成背面的深绿色,并且会像被折过一样。当你早上给它浇水时,到了晚上,吊兰又变成了青绿色。

它还有一个故事,这株吊兰里的土是我外公背上楼,而且亲自种下了这盆吊兰。之后,外公就去世了。妈妈觉得,我们要好好的照顾这盆吊兰,这是一种最好的纪念方式。

这株吊兰现在每一片叶子都至少有二十厘米,这些叶子在白天并不是完全舒展开来,而是像被折过后又打开,中间有一道折痕。

这株吊兰有十几片苍翠欲滴的叶子,这十几片叶子没展开之前,嫩嫩的,像一朵没打开的花苞。长大后,就变成一朵打开的花,像萝卜的叶子一样,四面八方的舒展在带花纹的白色花盆里。

这株吊兰虽然样子很普通,可是它比我还老,外公种下的其他花草都枯死了,只有这株完好无损,所以我们把它当成无价之宝。

吊兰观察日记10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我家的阳台上养了四盆吊兰,其中有一盆最大最绿,我特别喜欢它。

吊兰刚长出来的叶子很嫩,有一些淡淡的绿色,几天后,叶子变得细长细长的,绿得很深。吊兰的叶纹不像其它叶子的一样,它的叶纹是竖着的,下面分得很开,越往上越密,后来变成一条直线不见了踪影。吊兰的叶子被风一吹,就像一群穿着绿色舞裙的小精灵在欢乐的舞蹈,好看极了。

今天,我被一个问题难住了:吊兰不开花不结果,它是怎么样繁殖后代的呢?我带着疑问走进了阳台。突然,一盆吊兰引起了我的注意。瞧,这盆吊兰的中间伸出了一根小枝,一晃一晃的,就像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鸟儿,趴在巢前不住的喘气儿,更奇怪的是,小枝的头前有一束翠绿的叶片,随着风轻轻地摆动。难道这就是吊兰繁殖的后代?我不信,决定做一个实验。我把那些嫩叶摘下来,种进了土里。一个星期以后,那株叶子飞快地生长,又变成了一株吊兰。我高兴地蹦起来!原来,吊兰就是这样繁殖后代的啊。

吊兰还可以水培。把它放在水里,它们会长出许多的根来,盘成一团,水本来是清清的,后来慢慢地变成了绿的了。如果把一些白色的石子放进去,石头也会渐渐变成绿色。

我虽然知道了吊兰的许多秘密,可这些还是不够的。我爱我的吊兰,我要继续研究下去。

吊兰观察日记11

我家的阳台上有一盆四季常青,美丽茂盛的吊兰。以前我对它总是爱理不睬的。只是偶尔去给它浇浇水。

一天中午,我在家玩,只见妈妈拿着一个小水壶向阳台上走去,好奇心促使着我跟妈妈来到阳台。妈妈来到那棵吊兰边,把水壶轻轻一斜,晶莹透亮的珍珠便滚入了泥土中,瞬间就被泥土吸入收了。在妈妈浇水时,我惊奇地发现妈妈竟然没有个它施一点肥料,于是我便对它产生了很大的好起奇心。为了了解“吊兰为什么不需要肥料“这个问题我便认真仔细地观察起那盆吊兰来。

吊兰的叶子是浅绿的,那扁扁的长长的叶子顶端非常尖。那一条条细如铁丝的茎的顶端生着长一棵吊兰宝宝,有的吊兰宝宝是刚生长出来的,由于刚长出来,百不太重,它的那条茎还是直的。而有的吊兰已经长大了,因此它的茎早已下垂了。在有的吊兰宝宝下还长出了含苞欲放的雪白的吊兰花,它真是美丽可爱,朝气蓬勃呀!

可是对这盆吊兰观察了那么久,也看不出它有什么异样,于是我便跑进厨房,问妈妈:“妈,你为什么不给那盆吊兰施肥料呢?‘‘妈妈听了,转过忙碌的身影,说:“女儿,吊兰的生命力很顽强,它对生活没有很大的奢望,每天只要有半杯说它就满足了。‘‘听了妈妈这番意味深长的话,我不禁敬佩起吊兰来,我想:美丽的吊兰呀!你的生命力多么顽强呀!你是我学习的榜样。

吊兰,自从有了你,我家变得一片生极,一片欢乐。

吊兰观察日记12

三年前,那盆放在我屋子里的小吊兰第一次来到我们家。那时候它还是个小不点儿呢。初来乍到,它还很陌生,还没有参观完我们家,就被妈妈放进了我的小屋的一角。

它和我最喜欢的洋娃娃生活在一起,就这样它们俩成了好伙伴。我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家伙,每天给它浇水、施肥。它一点一点地在成长。当它长得很长很长的时候,妈妈就用挂钩把它挂在墙上,很是漂亮。

它是我们家的清洁工。它每天都把我小屋墙上的灰“吃”的一干二净,就连它身边的洋娃娃身上也没有一点儿灰。它可是我们家的大功臣呢。

有一天,我进到我的小屋里,就随手把门关上了,可太使劲了,把门上的吊兰给夹断了。吊兰哭了,哭得非常伤心。它害怕它以后再也不能生长。我也非常难过,很是后悔。于是我就去问妈妈:那根被夹断的吊兰还会不会再长了?幸好妈妈说了我最希望听到的答案—能。妈妈说:“吊兰的生命力是很强的,虽然它的枝叶断了,但它还是会生长的。”虽然它还能生长,但我还是觉得很对不起它。毕竟这吊兰是我给弄断的。所以要轻轻地关门。

经过我一段时间的精心呵护,这个小家伙,哦不。应该叫大家伙了,它已经能围半个屋子了。我真是越看越高兴。希望这盆吊兰能在我们家一直生存下去。

吊兰观察日记13

人都养过吊兰,我也养过吊兰,但是养法却是五花八门,有的把吊兰养在水里,有的把吊兰养在土里,有的把吊兰养在......而有把吊兰养活的,有把吊兰养死的,我们却养活了。有一天,爸爸买了一个小吊兰,那个吊兰,绿的无法形容,简直比翡翠还绿,而且十分较弱,好像经不起风吹雨打似的。就像人们的孩子。经过爸爸的精心呵护,一天一天都是这样,眨眨眼,便过有一年多,小吊兰变成了一棵令草羡慕嫉妒恨的大吊兰,叶子往下垂着,像一个长发的仙女,每天摆弄着发型。我问妈妈:“妈妈,吊兰为什么不吊上去呢?”妈妈回答说:“可以啊,不过,如果绳子不结实,就会掉下来!一掉下来,花摔死了,花盆摔碎了,地板也坏了,所以,不怕万一,只怕一万,防备着点好!别真的摔坏了。”又过了几天,吊兰长出了新枝芽,上面还有几朵白色的小花,吊兰仿佛摆出最美的姿态,定格下来,着急的问:“怎么样,我漂亮吗?”虽然吊兰不比花更香,虽然吊兰不比树高,但是它就像泰戈尔说的那样: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因为它会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新鲜空气。

吊兰观察日记14

一、星期一小雨

去年家里的那盆吊兰,我今天去看。哇,前几天屠浇了水,今天又长了新芽了。绿油油的,真可爱,真想摸一下。爸爸说:“天天摸,吊兰就会死的。”我想吊兰为什么天天摸,就会死呢?

二、星期二小雨

今天,我又去看家里的那盆吊兰。吊兰长高了1厘米,用手摸一摸叶子软软的。这时,我又提到了昨天的问题,爸爸听了,说:“人会散发出热量,天天摸,就会把植物热死的。”噢,我心中的疑惑终于解开了。

三、星期三阴

刚过一天,吊兰又长了一厘米高,太好了,我真高兴。这几天,也有几棵新芽长出来了,我给这些芽中,我给最长的点了一个红点,算是鼓励;最短的一棵,我给它点了个蓝点,希望它努力赶上。

四、星期四小雨

吊兰长得很快,我每天都好像听到它们“刷刷”向上长的声音。那白玉般的茎,簇拥在一起,就像一片齐刷刷的小竹林。

五、星期五阴

吊兰大约长了6厘米了。中间叶子长得直而短,四周的叶子长的长分散的很宽,从上面看像一朵绿色的大花。从中,我知道了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合适的温度。

吊兰观察日记15

(一)

爷爷是个喜欢植物的人,在家里,植物就占了大半个阳台,阳台上有近十种植物,兰花就占其中的四分之一。每天早上,我都会看到爷爷在阳台上为它们浇水,进门就能闻到芳香。我也很喜欢那些绿色的生命,于是爷爷送给了我一盆吊兰。它小小的,有十几公分高。它只有几片叶子,叶子是嫩绿色的,微微带有一点嫩黄,真是可爱。在小小的花盆里就像一件小巧的工艺品。每天,我都要给它浇水。

(二)

今天,我放学回家,发现我心爱苗苗长出了嫩嫩的茎,上面有四个花骨朵儿,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可是苗苗在小小的花盆里,怎么看怎么别扭。于是我捧着花盆来到爷爷面前,请他帮我换个花盆。爷爷给它换了一个大花盆,又加了一些土。哈!我的苗苗有一个宽敞的家了。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从白色的花苞中长出了一个可爱的花仙子。她在银白色的月光下翩翩起舞,漂亮极了。

(三)

早上,我给吊兰浇水,发现吊兰开花了。它是那么小巧迷人,雪白的花上有几滴晶莹的露珠,可能是昨晚爷爷给我浇的吧。那朵花上弥漫着芳香,那嫩黄色的花蕾上洒了一层薄薄的花粉。我都快陶醉了,真想让它多开一会儿,因为知道,花开总有凋谢时。

篇10:吊兰观察日记

告诉大家这是我妈妈夏天的时候从朋友家带回来的小苗培育的。但是它现在竟然开花了,而且主枝已经长了差不多有80厘米长了!

你们知道它为什么长得这么好吗?那是因为妈妈照顾得好,妈妈每天都来看看它,为它松松土、浇浇水……所以它现在长得非常好。

它从小到大全身都是绿绿的,碧绿的叶子上还有许多金边儿,远远望去好像一位俊俏的小姑娘穿上了美丽的金边儿裙,可好看啦!

记得有一次小吊兰口渴级了,妈妈了连忙拿起水杯给小吊兰喝了个痛快,可小吊兰刚刚喝完水,就低下了头。妈妈又拿来一包肥料让小吊兰吃了下去,然后又给小吊兰喝了些营养液。

小吊兰吃饱喝足之后开心极了!好像在说:“谢谢您!”

篇11:吊兰观察日记

吊兰又叫春兰、兰花、草兰。吊兰的繁殖方法与众不同。大多数的花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而是吊兰是用“花茎”繁殖后代的。每年的春天,吊兰都会伸出二三条“花茎”,“花茎”有一朵朵小花苞,一簇簇茂盛的中吊兰。微风吹拂着,“花茎”轻轻的摆动着,像少女正在梳洗她那长长的秀发。“花茎”上开现的小花凋零后,“花茎”上的小吊兰开始长。叶子开始变长,底下的根慢慢伸展,根会变的越来越多,越来越长。小吊兰长出之后,就可以把它栽到花盆里。不久,小吊兰就可以把它栽到花盆里。不久,小吊兰就可以长成一棵和它妈妈一样的大吊兰。

我最佩服吊兰那顽强的意志,那一次“雷公”使劲敲击大鼓,发出电闪,“风婆”使劲嚎叫,“龙王”把咒语一遍又一遍地念着。在这样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的天气里,吊兰被折磨的死去活来,看样子,好像奄奄一息。可是当大雨停了以后,吊兰却慢慢地直起身子,好像在说“我才不怕呢,大家看我多顽强啊!”

篇12:吊兰观察日记

爸爸找来一个透明的塑料瓶,切成两截,把下面的一截装满水,再把吊兰放进去。

刚采回来的吊兰的根芽是嫩绿色的,只有二、三毫米长,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好奇地看着四周。

过了三天我惊奇地发现吊兰的根长长了,有一厘米,颜色也变成白色,弯弯的,前端是尖的,像小象刚长出的牙一样。

第十天,吊兰的根已经长的非常长了,有十厘米左右,几乎触到瓶底。

一个月过去了,吊兰长出了许多的根,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是弯曲的,有的是交叉的,颜色也变成白中带一点淡绿。透过光线,还可以看见根上面长了一层细细的绒毛,看起来非常娇嫩,真是太漂亮了。

植物能长出美丽的花朵的翠绿的叶子,没想到它的根也是如此美丽。

篇13:吊兰观察经典日记

我家种了许多吊兰,全绿吊兰不过我是喜欢的是金边吊兰:它翠色如洗,修长的叶子两旁就好像镶了金边,美丽极了。吊兰的叶子摸起来柔顺凉爽,舒适极了,大吊兰的叶子之间还会抽出枝、茎,而枝、茎上还会长出许多小吊兰小枝株。远远望去,好像少女的长发,又好似绿色的瀑布。

六月一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突然发现,一棵向来长势很好的吊兰枝叶开始干枯,长势不是很好。于是,我快速上网查询,这是什么原因?通过查询,我知道了:吊兰长到一定大小,就需要换盆、剪枝,如果不这样做,吊兰就可能死去。于是,我和妈妈就准备给吊兰剪根。我首先拿起一把小铁铲就挖了起来,可怎么也挖不动,我只好把装着吊兰的花盆倒过来,让吊兰滑出。吊兰滑出后,我吓了一跳:吊兰根部盘根错结,纵横交错,而土呢,只有一点点,无法储存足够的水,于是,我赶忙把枯腐根与多余的根系剪下,然后培土、浇水,并把它放在阴凉潮湿处。我心中有些忐忑,经过这番折腾,吊兰还能成活吗?

六月十三 星期三 晴

上一篇:跨境电商十大模式下一篇: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