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诗歌

2024-04-27

生活诗歌(精选14篇)

篇1:生活诗歌

精选诗歌:生活如诗歌

每首诗,每首歌词

你都是我的第一读者

不知为什么

好象是你自己的静静的小河

单等你划着小舟渡过

生活本来是条小河

浪漫的`诗是它的常客

两旁的绿荫庄禾

忽悠着彩鱼飞过

生话就是一首诗

牵着河对岸的你我

生活就是一碗酒

把苦和东装着

生活就是一技笔

描绘着岸上的绿色

生活就是一首歌啊

流淌在咱们的心窝

啊,生活

你就是一首诗

你就是一首歌

你就是扔不下的父辈和婆婆

篇2:生活诗歌

是否给一颗真心,换回一场虚情?

生活在秋天,心早已冬眠。

是否给一个生命,换来一场幽梦?

心入深渊,雾霭迷眼。

今生若碌碌无为,欠下你们恩情劳累。

小船满载宝贝,眼前不见大海。

心里空空的,脑海也空空的。

痛恨自己的平庸,杀死自己的没用。

一只迷途的羊羔问:路在哪里,有狼吗?

一根孤独的.枯草听:风一吹就自燃而灭。

年少雄心百万,却抱不起一颗磐石。

仰望如刃高峰,却迷恋山脚那片芬芳。

曾立志自强不懈,奈何四面埋伏,无路可寻。

把一切淡忘,发现情义未了人间。

叹一句:走不了,离不开,放不下,求不得。

身是烦恼,身亦是浮云。

现实说:一生的奋斗,只为比自己还重要的人。

迷茫不可忧愁,苦难又如何惆怅?

篇3:生活诗歌

关键词:诗歌,语文课堂,读,想象,感悟,生活,智慧

中国,一个古诗的王国,一个应诗歌而熠熠生辉的文明古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诗歌,这一古老的文学体裁,在人们的生活中似乎也显的不那么重要了。然而,不管时空跨越多少年,人的情感是相通的。 当现代人在享受成功与喜悦时,当现代人在为人生的失意而灰心丧气时, 走进中国诗歌,与古人对话,去寻找人生的知音,让生活充满智慧。

诗歌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比重并不轻,每一册都有对古诗的要求,检测的方式就是通过背诵和默写,在中考当中对重要名句的把握也是通过写的方式,所以在中学诗歌教学中,让学生死记硬背就成了重中之重,因此,在诗歌教授课堂中就难免显得呆板而有无趣。 学生即使一时半会有可能背下来,可对于诗歌的美,诗歌的内涵也是一知半解或是一无所获。那么该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把握,教师惟有自己先体会到诗歌的美,才能让诗歌教学课堂成为享受美的课堂,而不是机械的,毫无生机的课堂。

我认为诗歌教学课堂可分为三步骤来进行,既“读”“想”“悟”三步骤,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应该是占主体作用,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完成的。

首先是“读”:在我认为读应该是包含朗读和默读两个过程。诗歌是一种非常注重音韵美和节奏美的一种文体,因此教学生怎样朗读,是诗歌教学主要的部分。古人读诗摇头晃脑,我们虽不必如此可也应该读的有韵味。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只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其中沙,家,花都属于同一韵母,那么在读的过程中自然读来朗朗上口,容易记住。在节奏上来说,五言的节奏往往是二三的节奏,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而七言的节奏往往是二二三的节奏,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 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学生掌握了这样的规律之后,自然可以自己把诗歌读好,读的有节奏。

在朗读做到位之后,然后是进入默读阶段。在默读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去仔细的体会一些词的妙处, 句的精美,篇的构思和布局。以王湾的 《次北固山下》为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一个“客“字,点明了身份和处境,也点明了一种心境,可以说为全诗奠定了一个感情的基调。从句的角度来看,青山对应绿水,外对应前,句式非常的工整,对仗也很讲究,很到位。有了这样一个默读的过程,对于诗歌文本的理解自然就更深一步了。

第二是“想”的过程。在这里的想,指的是想象的意思。由于诗歌语言的精练性和概括性,在这样的篇幅里面所展现的内容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把这些东西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它丰富起来。而且诗歌意境的美在我认为也主要是由想象来完成的。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 诗人那消瘦的形体穿着一件长衣,来到万花丛中,这些花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是那么的洁白,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在这样的想象之下,诗歌的意境也随之而来。

第三就是“悟”的过程,也是诗歌教学最深的部分,也是最难的部分。它应该是学生通过以上两步骤达到与诗人心灵沟通的结果。也可以说是我们读诗歌的重要目的之一。如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中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暗示无人援引,徒有从政的愿望而已。除了悟作者的情感外,我们还要把悟深化到自己的生活中来。像孟浩然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在那样的年代里却难有发展的机会,这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无奈,而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更是一种悲哀,那我们就可以反思我们现在的社会,尽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社会中有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在等待着我们,也更应该为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感到高兴而自豪。

诗歌教学是一个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教师多用“细雨”“微风” 去熏陶学生,也许比那种灌输式的分解要有用得多。我们的诗歌教学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通过读对诗歌进行总体把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整体观。若是在诗歌教学中再贯穿一些仿写诗句、语段或整篇的练习,那更好,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勇气,进而增强他们文学的整体鉴赏能力。

篇4:用生活解读诗歌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在讲述课文的时候,可能更关注字词句,关注作者的经历,关注作品用了什么手法,可是作品中的生活仿佛与我们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有上千年的遥远。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打通作品与现实的隔膜,作品还是作品,而不能感动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语文知识,考出好成绩,更要从作品中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感动作者的感动,同情作者的同情,从而关注现实。理解白居易、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的伟大,不能只停留于“杨柳”“边塞”“月亮”“西楼”“南浦”“飞鸿”“杜鹃”等意象,因为这些意象只是古代诗人用熟了的词语,后人用来掉书袋,显示自己的文采。要用现代的事例和古代的事例相比,即昨天发生的事情,今天还在发生,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而已,所以,有人说古代史就是当代史是十分有道理的。

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笔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的学生有一半来自农村,他们对农民的辛苦劳作很熟悉。因此,在学习《观刈麦》时,就有了很好的生活基础,笔者通过几个问题将农民的辛苦劳作和作品联系了起来。下面是部分课堂教学记录:

一、你家农忙是在什么时候?

学生1:是六月,玉米地除草施肥。

学生2:是八月,过中秋的时候要收秋。

学生3:种菜的全年都忙,栽秧、浇水、打叉、采摘,天天忙。

教师:农村一年四季几乎都在忙,以种粮食为例,六月锄地有锄不完的草,八月收秋(挖土豆、割谷子、割黍子、掰玉米,谷子、黍子、玉米脱粒、入仓)一直忙到上冻。所以说是“田家少闲月,八月人倍忙”。农民辛苦啊,粮食来之不易呀!(学生点头)

二、你家收秋有全家出动的时候吗?为什么要全家出动?

学生4:有这样的事。为了收玉米,爸爸妈妈中午不回家吃饭,让我们把饭带到地里。为的是赶快收完。

学生5:我参加过收秋,如果土豆不赶快挖出来,有可能冻在地里,那样一年就白干了。

教师:对了!诗中的小麦要是不赶快收,一下雨就会发霉发芽。你姐、你姑还有你,给父母送饭送水,就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你爸、你大爷在东坡呀或者南滩呀干活,那就叫“丁壮在南冈”。(学生笑)

三、除草、收秋的时候天热吗?

学生6:太热了,我都被晒黑了,脸上都晒起皮了。

学生7:我受不了热,可我爸出汗把褂子都湿透了,太阳落山了还不回来。

教师:你们的父母锄地的时候下边暑气蒸,天上太阳晒。你们的爸爸有没有锄地、收秋之后还皮肤白白嫩嫩、特别水灵的?(学生大笑)这就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你们在吃馒头、米饭的时候是不是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果浪费了粮食会不会“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呢?(学生点头)

四、你家种地有农业补贴吗?

学生8:好像听说过。种地国家给补助。

教师:是的,现在农民种地都有补贴,就像你们念书,国家给贫困县学生发的鸡蛋、火腿、苹果,你们都有。封建社会农民种地不仅没有补贴,还得交租税。白居易诗中的贫妇人抱孩子拾麦穗充饥,原因是“家田输税尽”,为的是“拾此充饥肠”。与过去一比较,大家应该感到幸福才是。(学生点头)

五、白居易是个好官员吗?

学生9:“白居易是个好官员,他为自己不事农桑但有饭吃感到愧疚,和其他官员比,他很了不起。

学生10:我觉得白居易看农民割麦子,心存慈悲,怜悯那个贫妇人,做到这一点,就很了不起。

教师:李白老写月亮、酒,写他的壮志难酬,他离人民很远。倒是白居易离农民最近。想想过去写农民生活的诗真是太少了!能为农民写诗本身就是真正的了不起。白居易这首诗,赞美劳动,同情农民,自我反省,这很难得。他写的是唐代的事情,其实也是写当代的事情。笔者作了一首乐府体诗歌《秋收行》,反映当代农民生活:

秋收行

八月秋风起,农人收割忙。

男子下田去,妇孺提壶浆。

村东去割豆,村西去碾场。

朝迎星光起,晚归月如霜。

风雨常侵袭,汗渍满衣裳。

街头遇乡亲,相见话语长。

“春夏皆辛苦,收成怎么样?”

“谷穗并不大,玉米也未黄。

田旱久不雨,禾苗皆不壮。

多亏政府好,免税不纳粮,

农民无负担,灾年无饥荒。

明年再投入,盼望多打粮。

种地有补贴,政府作保障。”

父老心无忧,吾心始亮堂,

和谐社会好,家乡有希望。

但愿风雨调,早日奔小康。

和白香山的《观刈麦》相比,今天的农民要幸福得多,因为政府不仅不收税,还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与保障。写这样的内容就是现实主义。现在没有战乱,没有灾荒,服役当兵、保家卫国无上光荣。当我们再读《观刈麦》、“三吏”、“三别”的时候,是否会有新的感受?杜甫、白居易的伟大不是徒有虚名说说而已,而是实实在在的伟大,古代诗人写自己感遇、贬谪的多,而写底层百姓的作品少,好作品更少,这就更显出这两位诗人的伟大。学生点头称是。有学生说:“老师你写的和白居易差不多,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喽!”笔者回答:“我要是一‘伟大,那不就作古了吗?所以还是不伟大的好。”学生大笑。在学生笑声中理解杜甫和白居易的作品,他们的认识水平上了一个档次。

这节课,笔者用自己的农村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认识现实生活,并用自己的一首诗打通古典诗歌与现实的隔膜,架起课文与现实的桥梁,实现了与作品的无缝对接,不仅起到了深化作品内涵的作用,更使学生的灵魂受到一次洗礼。比空教那些段落大意、艺术手法的教法收获多得多。学生需要的就是这些触及思想灵魂的实实在在的课程,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篇5:诗歌欣赏:我的诗歌和生活

就在排斥诗歌。我不在生活,就憎恶生活

——题

1朋友挎优雅的CD包

随意地翻货架

贝拉维拉,这一刻,阳光茂盛

我想起曾和几个诗人,多么愚蠢地批判过生活

她展颜一笑,欧泊莱的光辉泛在脸上

嗨,选一件?她说

可冷空气配合着心脏收紧了一些

想起去年夏天,随手丢下的蛋塔,被一个流浪的孩子拾去

他的表情很快乐

2给彬写信,不谈诗歌

也不敢谈生活。小心地掌握着一个度

可“度”又是什么?

常想:某年某天某间咖啡屋的某扇窗下

我们相遇,会谈些什么?

总有一些话要说,就好像

总有一些爱要做。一整天,都想着这件事

总有一些人来来往往,那是不是总会有一个彬

把诗歌与生活结合?

在睡觉之前,彬,我已闭过无数次眼睛

3仿佛那时刻又向我逼近

慌张,迫使我放弃了一次又一次写诗的欲望

那淡的心惊,灵魂已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那诗歌的十字架,真的

我不过想踏上一个回家的方向

注:CD、贝拉维拉、欧泊莱,女人商品的牌子

篇6:校园生活诗歌

总在寂静的梦中浮现.

是萌发的青春,

是稚气的冲动,

是那晚承诺中的细语绵绵.

不要说你很孤单,

就去揭开尘封已久的记忆,

让那个如诗如梦般的昨日重现.

学校的小路,

你哭泣的容颜,

写下我永恒不灭的诗篇.

也有你的微笑,

印刻了我们多少无悔的眷恋.

学校的小路,

是羞涩的童话,

篇7:生活诗歌

一、五律﹒独自过中秋(新韵)

连日苦中求,

今天得自由。

妻媳送节去,

独自过中秋。

人静桂花落,

夜深孤月游。

生活何必叹,

一醉解千愁!

二、五绝﹒伤收(新韵)

秋收天不开,

稻在雨中哀。

风舞不知苦,

随冬来遣怀。

五律﹒题赠叶老

三、小院茶花开(新韵)

小院茶花春又发,

嫣红姹紫俏人家。

今朝数朵坠菜地,

暮雪纷纷挽落霞。

四、五律.学校雨中感泣(新韵)

连日雨绵绵,校园能种田。

讲台三尺处,渗水一帘间。

学教身中暖,水滴心里寒。

篇8:于坚诗歌的日常生活诗学

一.直面当下:关注日常生活场景

中国当代诗坛上曾经盛行的是一种宏大抒情式的诗歌。这种诗歌着力张扬诗歌的非个人化、意识形态化, 诗歌抒情主体常常是作为阶级代表或民族文化心理宣示者的“我们”。郭沫若、贺敬之、郭小川等, 在他们的诗歌中, 国家、民族、集体挤占了个人的生活空间, 而缺少日常生活的鲜活画面。于坚曾说:“概念化的文明史其实是一部对具体的在场的新鲜的日常生活的遗忘史。”[1]人们常常忘记了真切的日常生活, 总觉得生活在别处, 结果抽空了自己的存在基础。于坚的诗歌就力图回到日常生活, 既不想让意识形态和意义形态遮蔽日常生活, 也不想让它们扭曲式地改造日常生活, 而是将日常生活的原生态呈现出来。

在于坚笔下, 少年时期的被男同学注目的出众的女同学、工厂里面美丽的女工、一个普通的工人、一生勤勤恳恳的父亲、一群诗歌爱好者等一系列普通人开始成为诗人关注的对象。这些人并非英雄人物, 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歌颂的地方, 只是有着平常人的烦恼、快乐, 而诗人所努力呈现的正是这些平常人的日常生活。在他的《罗家生》中, “他天天骑一辆旧‘来铃’/在烟囱冒烟的时候/来上班……谁也不知道他是谁/谁也不问他是谁/全厂都叫他罗家生……/他死了/电炉把他的头/炸开了一大条口/真可怕/埋他的那天/他老婆没有来/几个工人把他抬到山上/他们说他个头小/抬着不重/从前他修的表/比新的还好烟囱冒烟了/工人们站在车间门口/罗家生/没有来上班”。诗人叙述了一个普通工人罗家生的一生, 他的一生极为平凡, 按时上班, 帮人修表, 因事故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死后人们对他的评价不错。而他死后, 一切没什么改变, 只是“罗家生没有来上班”, 平实的语言叙述这个平凡人的一生。于坚的诗歌关注普通人的生活, 关注他们的生存, 抛弃以往诗歌惯用的宏大叙事, 也无激情的“放声歌唱”, 只是简单的叙述, 却使诗歌贴近生活, 走入了日常生活。

于坚的许多诗歌常常从极其细小的日常生活场景切入, 《在牙科诊所》、《那时我正骑车回家》、《尚义街六号》、《下午一位在阴影中走过的同事》等许多诗歌写的都是日常生活的常见场景。这些惯常的场景, 看来仿佛是诗人随手拈来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件, 几乎每天都可以在我们身边发生, 语言也多没有经过任何精美、华丽的装饰, 采用的是口语化的白描。随着诗人的描写, 一个个场景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些若以我们常人的眼光来看是微不足道的。它们既不是重大的革命事件, 也不会使社会发生大变化, 它们不与什么重大事件相关, 但是这些具体的、日常的看似无意义的日常生活, 它们在人的生命中、在永恒之中是唯一的, 它们的存在就解说着自身的意义。

二.诗与非诗:口语化的语言写作

提到诗歌, 人们的习惯看法是, 诗歌的语言是寓意丰富、精致、讲究音律的“美”的语言。但是, 于坚试图要“重建一种诗歌精神”, 而重建诗歌精神, 则需要一种合适的语言作为载体。“反抗一个话语世界, 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创造一种新的话语方式。”[2]于坚采用源自日常生活中的语言, 即口语, 是原生的、日常的汉语。使用日常的口语这样一种与以往诗歌不同的言说方式, 为诗歌写作开辟了另一条写作途径, 更重要的是, 创设了一种全新的“诗意”。选取直白的、日常生活化的口语, 而非隐喻性的诗化语言, 显示了诗人在美学考虑上的侧重点:即对于经验而非先验的强调, 同时也包含了改变当时日渐僵化的语言模式的意图。从日常生活中获取语言的活力, 以原生态的日常化口语入诗, 取代长期袭用的书面语言。于坚诗歌的语言, 存在于每个人日常的话语中, 赋予诗歌强烈的生命气息, 也让读者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有亲切之感。

于坚的《作品50号》这样描述:不爱了就分手/你朝北我往西/你撑开伞我淋着雨……分手就分手吧/何必想那么复杂/不勉强不高傲也不自卑/我才不相信/心会破碎/即便真的碎了/还可以做手术缝合嘛/安人工心脏嘛/医院里有的是外科大夫/我才不什么忧郁啦……诗中简洁的口语句式, 如“不爱了就分手”、“分手就分手吧”、“我才不相信”, 听起来很亲切, 是平常生活中随处可以听到的, 加上语气词“嘛”、“啦”的运用, 贴切表现出情绪, 传递出都市青年对现代爱情半是无奈半是洒脱的心理。

于坚直接运用来自生活、蕴含日常生活气息的口语来传达个体日常生活体验, 呈现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口语入诗, 随之而来的诗歌创作规范的自由化以及诗歌表现内容的贴近现实, 迅速拉近了诗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距离。口语入诗改变了诗歌的表达方式, 诗歌更注重保留日常语言的原滋原味, 而不再是“字斟句酌”地追求用词优美、韵律和谐, 读者更容易从中获取有关生命的体悟。

三.诗学追求:日常生活的诗意

于坚诗歌对日常生活的关注, 运用日常口语表现原生态的生活状态, 这与他的诗歌理念是分不开的。于坚认为中国诗坛上存在一种借助先验的诗歌写作方式, 他们的知识谱系是来源于西方的, 强调中国当代诗歌的语言资源要从西方汲取, 追求意象的繁复, 技巧的巧妙, 而忽视诗人与生命、与生活经验的最直接的关系, 是第一手的、直接的关系。他嘲笑并拒绝这种以抽象的“终极关怀”否定具体存在的写作方式, 并认为:“把日常生活视为庸俗的、小市民的、非诗的, 把诗视为与之相对立的某种鹤立鸡群的高雅部分, 这在诗歌真理中正是属于庸俗的和非诗的。”[3]因此, 于坚的诗歌是反对传统的“诗意”的, 即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美的境界”, 在于坚这里, 诗人的写作是贴近人们生存的这个世界, 通过“世俗化的、现世的、小市民的、小家庭的、琐事、肉感、庸常的”的日常生活描写, 唤醒人们在秩序化的精神生活中日益僵硬的想象力, 使人们重新领悟到存在的本真, 去重新体验生活。这样的写作, 将诗歌从神性的、形而上的、终极意义上的美学拉回到人性的、感官的、日常的生活状态中来, 诗意, 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在琐碎而具体的细节上, 在简单的事物上。这种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非升华”的诗歌写作方式, 正是于坚极力提倡的诗学追求。

《尚义街六号》之后, 口语一直是于坚诗歌的基本表现方式, 而日常生活则一直是他诗歌的关注对象, 也是他的诗歌观念的承载点。在为《于坚的诗》所写的《后记》中, 于坚表达了历经多年写作而没有改变的诗歌美学立场:“我的诗一直被‘高雅的诗歌美学’视为非诗。我一意孤行, 从未对我的写作立场稍事修正。我以为, 应该是时代向诗人脱帽致敬, 而不是相反。应该是时代和它的美学向诗歌妥协, 而不是相反—————这正是我尊重和崇拜诗歌的原因, 在任何方面, 我都可能是一个容易媚俗或妥协的人, 惟有诗歌, 令我的舌头成为我生命中唯一不妥协的部分。”[4]对于于坚的诗学, 诗坛也还是有争议, 但我们不可否认, 在现代这个社会转型多元文化渗透的大环境中, 在传统之外出现了一个越来越开阔的新的审美空间, 诗歌语言在恢复了诗性和审美性之后, 在如何表现现代人的真实存在, 表现生存体验的原生态这个问题上, 于坚的价值不可忽视。

摘要:于坚, 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诗人的代表诗人之一, 于坚的诗歌创作关注日常生活, 坚持以口语入诗, 拒绝隐喻, 这些特质是与他独特的诗歌理念分不开的。本文从关注日常生活场景, 采用口语化的语言入手, 结合作品分析, 探讨于坚对日常生活的诗意的诗学追求。

关键词:于坚,日常生活,口语化语言,诗学

参考文献

[1]于坚.1998年中国新诗年鉴[Z].广州:花城出版社, 1999.

[2]于坚, 谢有顺.诗是不知道的, 在路上的[A].杨克主编2002—2003中国新诗年鉴.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3]于坚.棕皮手记1997—1998[A].于坚集卷[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

篇9:把生活变成诗歌

奶奶取出一滴清油,她说,往耳朵眼儿里滴几滴清油,就可以把飞虫的翅膀粘住,然后憋死它。

母亲却让我站起来,把耳朵对着明亮的灯泡,像变魔术一样附在我的耳朵边喃喃低语:虫儿虫儿快出来,给你光亮让你玩……果然,不一会儿,虫儿就慢慢爬了出来,围着灯泡快乐地旋转起来。母亲说,虫儿最喜欢的是亮光,哪里有亮光,它就会朝哪里飞。

对于两种不同的方法,诗人解释道:前者是生活,而后者就是诗歌。

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又伤心又害怕。一个疼爱我的人永远地走了,再也不回来,蓦然间令我感觉到生命的黑暗。父亲开导我,他摸着我的头说,奶奶出远门了,那个方向是通往天堂的,上帝正在花园里召唤她呢,因为上帝喜欢她。我知道奶奶是个很虔诚的基督教徒,这样的解释让我的心锁顿时打开。父亲把我的悲伤改编成了童话。

从此我微笑着生活,我知道奶奶希望我这样。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对自己,也对别人微笑,把手中的爱尽力播撒到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一个老师批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另一个老师祝愿道: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有一次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差,到处坑坑洼洼。其中一个导游连声道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女士,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

人生也是这样,当你被一件事情困扰的时候,想没想过换一种方法来解决它呢?我们每个人,无法主导生命,却可以“改编”生活。那个时候,你会觉得生活是一种很诗意的劳作,而并不仅仅是从一个肩膀到另一个肩膀的疼痛。

生活中没有导演,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尽管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是一本陈年旧账,但我们可以把它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可以改编成散文,那些坎坷和灾难可以改编成小说……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悠闲而又充满诗意;时而又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赏 析

这是一篇寓含哲理的散文。

文章从“我”小时候耳朵里飞进小虫子,奶奶和妈妈用不同的办法取出它的事情写起,列举了奶奶去世、同学想当小丑、道路坑洼这几件事,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这告诉我们,面临生活中的诸多难题时,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样看待它。给世界微笑,世界就会给我们微笑,用积极的心态去改变生活中的不利局面,把生活变成诗歌、散文、小说,让生活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篇10:生活诗歌

鱼刺激的生活

感触与承受的铺陈布境

诗词收养夏霜捋过的文字

我会更加精心照料,嚎叫词和心碎字

总有一夜浮出憧憬昙花一现

我不会被失落放弃

黑夜调黑的脸

文字,还是自由

心,被生活勒紧

恰是文字勃起的起义

只不过灯塔斯社有点暗淡

呵!也辗转伤痛的火点

多写几篇,让痛的心边

血与泪

迷醉诗歌的瞳孔,反抗

撩向诗歌的眸子

文字

有人说一个文字是一种伤感

那么我诗歌所用的文字

夜称恰是他的鉴定

扣重,列印警示采样的超重

呵!我自我认为

文字是弹奏生活的乐谱

啄食痛的痕迹,勾勒

篇11:生活《诗歌》

固守一个简单的栖身之所

期待每天的早出晚归

在这里卸下满身的疲惫

总是风尘仆仆

生活的`艰辛藏在孤单的身影里

眼里有笑意有忧郁

几许的落寞只为了美好未来

流水东去时光匆匆

曾经的记忆添了些许的悲凉

丝丝白发若隐若现

眼里却闪着坚毅的光芒

多年的风雨里程

许多人与事皆有改变

夜深人静独处

才发现自己的淡漠深沉如海

这就是生活

曾经有过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些美好的理想及豪言壮语

如大海的急流汹涌波涛澎湃

这就是生活

也许芬芳如花甜美如蜜

也许荆棘丛生坎坷不平

如大海的急流退却顿感沧桑

孑然一身,茕茕独立

风风雨雨,来去匆匆

在这寂寥苍凉的世间

有多少人辛辛苦苦奔波不停

在这繁华铺就的都市

又有多少人醉生梦死奢华不息

多少人点一支烟

轻雾缥缈却走不出困倦

多少人沏一壶茶

清香淡淡聊慰冷漠的心田

这就是生活

篇12:现代生活诗歌

坐着捉虱子。

一天,

二天,

三天……

越捉越是多。

他终于光了身子,

擦燃了火柴。

虱子,

虱蛋,

连同破衣,

篇13:生活诗歌

古典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中的一道美味大餐, 它能让学生感悟古典情怀, 提升审美意识和能力, 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可我们的学生却偏偏惧怕古典诗歌鉴赏, 一提到诗歌鉴赏, 他们大部分人都是直摇头, 问其原因, 回答读不懂, 或是不喜欢、没意思, 距离自己生活太远。总之古典诗歌鉴赏就是一道难题, 困扰着学生。那么, 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呢?我在教学高二《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材第二板块“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时, 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我选择了第一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决定借助这首千古传诵的爱情诗来激发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兴趣。

一、导入

张九龄位居宰相, 是盛唐时期的重要作家, 《唐诗鉴赏辞典》中除了《感遇诗》外仅选其几首作品, 而此诗地位最高, 同时这首情诗常常被人们引用借以传情达意。中学生对爱情特别感兴趣, 回避爱情作品不可能也不科学, 只能进行合理科学的引导,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欣赏美好动人的爱情。于是在导入时利用情诗本身的艺术性和学生的心理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果然学生的兴趣立刻大增。

二、鉴赏诗歌

进入读诗赏诗环节, 我告诉学生:你们用心品味这首情诗, 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反复朗读, 看看能读出什么, 读懂多少是多少, 注意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来感悟诗歌。学生没有了做题的压力和畏惧抵触情绪, 轻松愉快地品读起来, 有的学生还模仿古人摇头晃脑呢。

5到8分钟后, 自由交流。我发现学生的状态跟以前完全不同, 很多学生都流露出似乎胸有成竹跃跃欲试的神情。我心底里暗暗高兴, 没有点名, 我鼓励他们自己站起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高阳洋环顾了周围同学后勇敢地站出来了, 他赏析的是第一联“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他说:“遥望, 在平静的海上, 一轮圆月悄然挂在夜空。柔和的光, 普洒着大地。远在天涯的你, 是否也能感受到这柔和的月光和我那无限的思念。”

我评价道:“你可真有眼光啊, 一上来就抓住了这首诗的名句。”他很兴奋。

蒋燕萍主动站起, 她鉴赏的是第四联“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月光如此美丽, 却不能捧一把赠给远人, 只得回去睡觉, 在梦中期待佳期的到来。景的美与自己此时的心境截然相反, 强烈的反差更体现了诗人心中的悲凉伤感的情怀。诗人期待在梦中能有相见的时刻, 可见诗人对远人的无限思念的款款深情。”

我欣喜地评价道:“你也非常有眼光啊, 选择了律诗中抒情意味最浓厚的尾联, 而且把景与情结合起来理解感受, 品出了诗人的深情。”她很开心。

徐成在我评价完后立刻站起来, 他赏析的是一二两联:“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一轮明月从海平面上升起, 天各一方的我们似乎都在遥望那皎洁的月亮。多么希望那是你的脸啊, 我能看到你那灿烂的笑容。可恨那远隔天涯的夜晚, 将我们离得好远好远。整晚我的心里都只装着你, 我知道你那边盛满着的也是我与你的爱情的甘露。我明白月亮的升起代表着我与你的分离又多了一天, 但同时也代表我又多爱你一天。爱你一万年, 爱你经得起考验……”

“爱你一万年, 爱你经得起考验……”徐成是唱出来的, 声音不是特别高, 但显然全班同学都听见了, 教室里响起了会心的善意的欢笑声, 这个徐成真想得出, 竟然用现在流行歌曲来演绎古典情诗, 我也忍不住笑了。“徐成用抒情的语言诠释一二联的内容, 而且用演唱流行歌曲的形式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真是亏他想得出来, 很有创意!”

大家又都笑了。教室里自由交流共享古典诗歌的氛围更热烈了。

叶子站起来交流他对整首诗的理解。

“月, 从海的另一面升起来, 各处天涯一方的我们都在这一刻望着它, 像望着对方一样的望着它, 甜滋滋的。为什么我们远隔天涯, 为什么我们思念着对方却不能在一起。今夜我思绪万千, 彻夜地想着她, 想着她, 满脑子都是她的影子, 难以入眼的我换个姿势坐起来让我的思绪飘扬起来。起身将那燃着的烛火吹灭, 让那柔美的月光彻底地照进我的房, 于是我再也坐不住了, 漫步在月光下感受着雨露的滋润, 我仍在想着她。如果, 这一刻她就在我身边, 我会将这一轮明月摘下, 亲自放进她的掌心。可惜可惜这一捧月光无法送给远方的你, 无奈无奈!惟有期待梦中相见的时刻, 我想那时花儿会开!……唉!睡吧, 睡吧, 也许还能在梦里遇见她。”

大家在认真地聆听和轻轻的笑声中享受叶子的解读。我也莞尔一笑。“叶子, 你这可是现代抒情版!”大家不禁笑了, 他很得意地坐下。

陈瑶立刻站起来, 很自信地说:“让我来画龙点睛一下吧。”我们都笑了, 多可爱的女生啊, 我们都洗耳恭听。

“我和她共享这一轮明月, 我多么希望那明月是一面银镜, 使我们看见彼此。可是, 月亮竟那样无情, 我没有看到她的脸, 我没有听到她的声音, 而只能让梦将我们连在一起, 让我们在约定的那天相见。我想那时花儿会开!”

她话音刚落, 学生已经鼓起了掌。

我说:“你们真是太棒了!谁说理科生不会表达?”

三、探究技巧

学生都很激动兴奋, 但我发现刚才发言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围绕内容情感来赏析的, 于是我顺势转换道:“大家的解读赏析非常棒!看来这首诗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啊!”学生哄堂大笑, 我接着说:“好诗果然不同啊, 那我们大家看看诗人是怎么把这首情诗写得如此动人的。”我又开了个玩笑, 补了一句:“以后你们也许也会写情诗给心上人的, 现在先来向名家讨教讨教吧!”大家都笑了, 有的学生脸都红了, 但学生立马开始思考了, 很专心。在3到5分钟后, 大家又开始积极热烈地交流了, 从各个角度发现评说表达技巧, 在情境关系上大家不约而同说“情境交融”, 看来这首诗歌真的是读懂了。

四、背诵诗歌

读懂了诗歌的内容、技巧、情感, 已经达到目标了, 但我想如果能背诵会更好。可学生一向是怕背诵的, 尤其是理科生。怎么做呢?我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说:“《望月怀远》这首千古流传的情诗真是名不虚传啊, 这样好的诗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感情地朗诵呢?”有的学生立马显出为难的神色, 我笑笑说:“你们想啊, 这样棒的情诗我们以后在自己进入恋爱时完全可以借用啊, 比我们的普通情话更有味道啊。”学生轻声笑了。“获得早期茅盾文学奖的名著《穆斯林的葬礼》中男主人公就是用这首诗表达对心上人的思念和祝福的呢!”他们一下子来劲了, 教室里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很快学生就熟读成诵了。课堂教学在全班学生有感情的集体诵读声中结束。

评价与反思

学生在下课铃声结束后七嘴八舌地感叹:“这节课太短了”, “我都没有敢站出来说我的感悟呢”, “古诗也这样有意思”, “我真的读懂了”, “今天我仔细读古诗, 发现没有平时那么难嘛”……学生的感受是对我尝试的最好评价和鼓励。

课后我也认真总结反思了这节课。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得益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把诗歌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开放民主的课堂给了学生大胆踊跃表达的氛围和契机,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激励性的评价给了学生信心和勇气, 兴趣和主动性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与前几节诗歌鉴赏课相比, 这节课最大的不同就是把诗歌与学生的生活感受联系在一起, 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篇14:赵野 首选生活,而非诗歌

距离北京3300多公里,距离成都1300多公里,距离大理500多公里,在西双版纳一个可以看见干净夕阳的地方,赵野写下了今年少数几首诗中的一首:《赞美落日》 。“云的无限是一道/深奥的数学题/不知不觉就到了/赞美落日的年纪/夕光如深渊,闪着多少屠龙的幻境/我独忆山梁上/那个恍惚的少年”

作为“第三代人”诗歌运动的主将,赵野向来的创作都显得惜字如金。但不同于少年时,如今他已非常清楚自己要书写什么、如何书写,只不过,那需要一点点安静的时间。因此他喜欢云南,在大理、丽江和西双版纳都买下房子,每年冬天,这个四川古宋人会带上自己年轻的画家妻子,选择其中一处居所,隐居,静思,“彻底清空自己”,在云之南方的气候中,感受“跟整个世界都没有关系了”的生活。

转折,或选择

赵野说他不喜欢城市,不喜欢人多的地方,甚至梦想自己生活在宋代。“鱼搅动池水,鸟搅动风/蜜蜂固执盘旋眼前/一生辜负的人与事/我必须说出我的亏欠”,在50岁生日那天,他写下了《天命之诗》 ,“然则秦朝的一片月光/或宋朝的一个亡灵/也许在今天不期而来/它们都有我的住址”。不期而来的月光和亡灵,投递的地址显然不会是北京的望京。秋天来临之前,我们坐在距离他位于望京的家五分钟路程的一家咖啡馆的角落里,他身后的墙上是一只巨大的斑斓的豹子,黄色灯光下赵野的短寸发丛中,浮起了一片少年白。

曾经的川大外文系毕业生,赵野经历过诗歌,有过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也有过颓废、潦倒、浪荡,抛弃过工作,被迫进入过商界,写过畅销书做过书商,编辑过刊物当过策划,参与过影、视、音整一个流行文化产业,担任过且至今担任着当代艺术的策展人,到2012年他提出“心性自然”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破题之径的时候,似乎,旧日的时光已经离他太远。

改变对赵野而言意味着什么?“其实我们自己没有刻意要去改变什么,”他并不太愿意用“改变”这个词来指涉他们那一代人,“但我们经历过很多转折,或者说—选择。”

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的那帮年轻人,选择的权力常常倏忽而变幻:童年目睹“文革”的浩劫,少年见证“文革”的尾声,到了青年,就猛然迎来春风苏醒,凭着一股意气,造就一个让当下人怀念的黄金时代。仿佛,每一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拥有无数的故事无数的传奇,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然非诗人莫属。

赵野就是诗人。15岁时写下处女作,三年后他凭借在高考前三天写的《爱的十四行》组诗得名于四川大学,从此交朋结友,“算是正式步入诗歌江湖”。

旧日时光,诗歌江湖

在那一切发生之前,赵野有过“真正的农村生活经历”—在父亲被下放的地方,夏天下河洗澡、摸鱼,跟着父亲在水田里捉黄鳝,夜晚则在院子里点烟熏蚊子,同时听父亲讲三国、隋唐以及家族故事;而当白天大人出工时,“我会去‘勾搭’邻居的小姑娘”。

何其芳是赵野的文学启蒙者,前者的诗篇让他“开始随着季节的变迁感时伤怀”;另外的贡献者则包括冯至、卞之琳以及朱东润、周钰良和袁可嘉编的各种文学选本。

他生过一场不大不小的肝病。中学时,养病中的少年一个人住在二楼,没有谁来督促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每天清晨,我会沿着一条小河慢慢步入城郊。我这一生都没见着那么多的晨曦,没有观察过那么多庄稼的生长,花的开放,露珠的跌落。晚上我会记录下早晨的观想,对大自然的美和神奇心怀感恩。”他在2008年写就的一篇随笔长文《一些云烟,一些树》中如此回忆。

多年以后,当其简介浓缩着这样的语句—“固执地坚持农业时代的审美和趣味,主张无边语言,有情生命;想做个语言的清洁工,企望接通古代诗歌传统,将现代汉语诗歌写得像古诗一样有滋味和魅力”时,人们有理由推测,这一立场的源头来自哪里。

然而,真正的转戾点肇始于1982年。那年10月,在重庆西南师范学院,18岁的赵野与胡冬、唐亚平、万夏及廖希等大学生相聚,准备发起属于自己的诗歌运动—他们将之命名为“第三代人”。命名的理由相当简单:“1949年前的不算,1949年到‘文革’前是第一代,北岛们的朦胧诗是第二代,而我们是第三代。”

那次聚会虽然由于几个年轻人在美学观念上的分歧而破裂,但那仍然导致了“第三代人”运动的推进,并于次年促成了“成都市大学生诗歌联合会”的成立,和《第三代人》会刊的出版。到了1985年,对全国诗坛影响巨大的《现代诗内部交流资料》中出现“第三代人”的栏目,导致赵野和“第三代人”一起被捆绑着,进入中国当代文学史。那一年,赵野不过才21岁。

他所结识的那些诗人—李亚伟、柏桦、钟鸣、欧阳江河、张枣、翟永明、廖亦武、骆耕野、宋炜、杨黎、周伦佑、蓝马、孙文波等等,他们相互关联,成为日后研究当代诗歌不能绕过去的名字;而赵野与他们其中一些人的故事,也足以写成一篇极其琐碎的长文—而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在《一些云烟,一些树》中,这个早已不再为生活忧愁的中年人事无巨细地回忆了80年代他们所经历的风波:成名、斗气、夺权,被压抑、放逐,最后不得不选择诗歌的反面:俗世的生活。有意思的是,回忆这些已经被媒体曝光过无数次的往事,赵野写道:“虚荣和轻浮在年轻时是可以被原谅的,那时我确实很年轻,被我的朋友们宠爱和包容着。很多曾经相濡以沫的朋友,后来相忘于江湖了,此刻回想过去,我对他们要表达深深的感激。”

曾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一年里也写不出几首诗,直到2008年开始博览当代艺术和艺术史,他反倒豁然开朗,渐渐明白,后半生可以做点什么。

赵野 诗人、艺术策展人。获《作家》杂志诗歌奖、“天问诗人奖”等奖项。著有《逝者如斯》、德中双语诗集《归园》等。

[对话赵野]

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

面对虚无,面对死亡,我肯定不是西方式的,我内心更接近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价值观,所以我也是未知生焉知死,我很注重现世,注重历史,注重自然。

---------------------------------------------

记者:你在《一些云烟,一些树》里提到,那个时代的年轻人觉得要跟北岛不一样,或者是要超过北岛,为什么这个会变得那么重要?

赵野:当一个人想的都是自己的历史地位的时候,他当然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其实就是弑父情结。不管达不达得到,至少在心性上,他要开创时代。80年代就是谁都想开创一个时代的时代。

记者:对你来说,过去的那种激情、争夺、幼稚,你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赵野:挺正常的,我没有觉得那个有什么不对,年轻嘛,你年轻的时候不激情,不冲动,不乱来,那你还真不对。反过来说,这个年龄了如果还那样,那也有大问题。18岁、20岁当然可以虚荣,本来就该虚荣,但是你不能现在还这样子。

记者: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在90年代之前会更有意思,然后就进入到很世俗化的这个层面上来了?

赵野:现在回过头来看,当然会觉得80年代有一种特别纯粹的、纯粹得让你心疼的东西,一种真正的理想主义。但当时也没觉得怎么样,其实内心一直很惨淡的。

记者:感觉上你跟同时代的其他诗人不一样。

赵野:可能吧,1984年我就感觉跟我们的古人更亲近。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美学特质、精神气质等,不是说我在理论上已经很懂了,而是感觉内心和他们有一种天然的契合。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年来我并没有加入、没有成为任何一个流派的原因。我没法为了成功,或为了时尚,或为了认可去写,我只能绝对忠于自己的内心。我的美学标准应该在二十多岁时就很独立、很明确了。

记者:对于诗人来说,写诗到底意味着什么?

赵野:年轻时就是一种本能的青春期的忧郁表达,然后有少数人,慢慢慢慢写作就成了他的某种信仰。我在30岁以前,肯定是认为写作是最重要的,是比生命还大的东西。然后我们得面对生活了,得承担生活的责任,开始进入社会折腾打拼。对我来说,挣钱本身没有任何乐趣,我只是需要生存,甚至需要生存得好一点。诗歌对于一个诗人意味着什么?其实就是抵抗死亡和虚无的一种方式,以及一种渴望不朽的努力。现在我也开始慢慢地往回走,我现在认为生命、生活大于诗歌。如果非要作出选择,我一定首先选择生存或者生活,诗歌对我没那么重要了,但它还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或者可以说,诗意的生活本身更重要。我也不在意是否一定要青史留名了,这是一种命定的东西,但用语言表达和完成这种表达,还是我最想做的事,如博尔赫斯所说,写作是为了让时间的流逝使自己安心。

记者:诗歌能够逃避或拒绝现代生活中或自身的生活经验中不纯净的那一面吗?

赵野:诗人通过语言构造一个完全自足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可以和现实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诗歌是纯净的。而在具体生活中,诗人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他可能会更敏感、更内向,但人性的东西是共同的。如果人人都具有不纯净的一面,诗人也不会例外。一个很邪恶的人也有可能写出很好的诗歌,或者反过来说,一个邪恶的人可能内心也有很纯净的部分。总的来说,一个搞创作的人,内心往往很自我,因为艺术需要他极端,越是好的诗人和艺术家,这种自我和极端的力量就越强大。生活的历练或某种智慧,会让一个成熟的人把这种力量只用于他的创作里,而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平和自然。反之可能就意味着自私、自大、嚣张、虚荣。

记者:哪些命题是你在写作中会回避的?

赵野:如果写随笔或写小说,那肯定有很多不想写或不愿碰的东西,但诗歌不一样,诗歌更抽象,一般很难写到具体的事件和命题上去。我的写作就更抽象、更综合。我喜欢把个人的感受跟历史的回忆、当下的现实糅在一起。我有自己喜欢或习惯的主题处理方式,谈不上刻意回避什么。

记者:是因为你认为有更高的存在,所以不需要写这种东西是吗?

赵野:每个诗人都有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自己的写作方式。我不喜欢写太零碎的个人感受和太具体的社会事件,或者走到哪儿都能有感而发。里尔克说诗是经验,德里达则用“记忆和心灵”来界定诗歌,像我们的古诗,唐人的绝句,短短20个字或28个字,就可以穿越生死,涵盖古今,历史、人世、山川、还有个人内心的隐痛,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我一直致力于建构一种纯正的现代汉语,想把现代汉语诗歌也写出古典诗歌的滋味和魅力。

记者:你应该不算是一个存在主义者?

赵野:不是,至少现在不是,年轻时对存在主义的东西感觉会多一些。基本上说,西方任何意义上的哲学,最终对我都没有太大的影响。面对虚无,面对死亡,我肯定不是西方式的,我内心更接近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价值观,所以我也是未知生焉知死,我很注重现世,注重历史,注重自然。

---------------------------------------------

我没说一定要住别墅开豪车,一定要混什么最上流社会,我们一生所追求的,其实就是自由和尊严。

---------------------------------------------

记者:你现在还写诗吗?

赵野:当然,只是我对语言有特别的敬畏,写作一直很少,2003年那本诗集总共只收了70首左右的诗,那是差不多20年的诗了。这几年写得还相对多一点,但一般一年就几首诗。目前写作的状态蛮好的,我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但并不着急,就像我说的,我现在认为生活更重要。

记者:据说你是一个非常不社交的人?

赵野:我是不爱跟生人打交道。可能是性格的原因,我很难主动去结交人,但是江湖上认为我人缘特别好。我想我是个宽厚的人,跟朋友交往不挑剔,能理解人,不找人麻烦,尽量不欠人情,只要非原则的问题都无所谓,所以我的朋友一般都很长久。我也不会对人设防,因为觉得没什么可防的,我一介江湖人士,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关系。

记者:你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

赵野:2008年开始关注,然后就大量地阅读。这对我太重要了,以前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不很关注理论,思想史、美术史、哲学什么的,都是不求甚解。到了2012年年初,我就特别明确了,就是传统的当下转换。那年在西双版纳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我想到一个概念“心性自然主义”,然后就和夏可君一起,在今日美术馆做了一个展览“心性自然—朝向未来的中国绘画”。这是我做的展览里我认为最好的一个。我认为未来20年中国一定会有一次文化振兴,不管文学还是艺术,它的主流一定是传统的当下转换。我常常会通过诗歌和绘画来互相印证,我在思考诗歌的时候会联想到绘画,我在想绘画的时候肯定会想到诗歌。进入当代艺术,我找到了另外一种方式和另外一个维度,对过去关注的东西有一种新的视野,获得了更宽广的认识。

记者:就是说找到自己的位置了。

赵野:找到方向了,只是说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因为我是比较懒惰,我不是那种很刻苦的人。年轻的时候可能想,再苦都要写出伟大的作品,现在不这样想了。现在写作是一件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

记者:你觉得自己算得上是一个成功人士吗?

赵野:我不太喜欢用“成功”这个词。什么叫成功呢?里尔克不是说了,“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因为诗人肯定内心都是很悲观的,我在年轻时候就是这种感觉:人生就是一个悲剧。

记者:悲剧具体指什么?

上一篇:“器官捐献”调查报告下一篇:吾班“另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