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春节的作文

2024-05-16

有关中国春节的作文(共14篇)

篇1:有关中国春节的作文

文秘助手()之有关圣诞节的作文:中国春节与圣诞节的差异[1]

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它的各种传说也很多。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圣诞节不少孩子以为是圣诞老公公诞生的日子。其实圣诞节是来自基督教习俗,是庆祝荣耀尊贵的上帝为了爱世人,便将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世间,成为人的样式,与人一同承担苦难、救赎世人。圣诞节就是庆祝圣子耶稣基督的诞生。而在西方庆祝圣诞节不是只有圣诞节夜以及圣诞节当天,早在圣诞节前的四个星期日,便已经开始每周日庆祝耶稣诞生的习俗,这一段时间称为「将临期」。

在将临节期,教会的布置全都以蓝紫色为主。圣坛的桌巾、讲台的台帷、牧师袍的肩带都是紫色。并且圣坛中央通常会放置一个用长青树的叶子作的花环,中间有五枝紫色的长烛,每个星期日,便多点上一枝蜡烛。到最后的圣诞夜里的「普世同庆」点上中间的最后一枝蜡烛。烛光象征着在许多年前的圣婴孩耶稣其第一声啼哭里,为这世上带来了光明。

而圣诞老人其实是公元第三世纪的尼可莱斯主教。他曾冒死解救被处殛刑的政治犯、也揭发过贪婪官吏屯粮,使百姓渡过饥荒。在宗教被迫害时,被捕入狱,身上满是鞭痕、钳伤与烙印,仍坚持其信仰。而后半生留在米拉,设立孤儿院、照顾病患、贫民。尼可莱斯生平事迹中,最脍炙人口的是他慷慨助人的行径和对孩童的爱心,这些事迹后来被儿童文学家,予以丰富的想象而成为我们现在所知圣诞老人故事。圣诞节最重要的意义是讲「饶恕」与「和好」,而非等待圣诞礼物。在这宁静的夜晚,想一想有没有人得罪你,你还没原谅他、饶恕他呢? “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耶诞节是一个宗节我们把它当作耶苏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但是有很多圣诞节的欢庆活动和宗教并无半点关联。交换礼物,寄圣诞卡,这都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圣诞节是基督教世界的节日。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那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epiphany,亦称“显现节”即上帝通过那稣向世人显示自己。当时只有那路拉冷的教会例外,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那稣的受洗。后来历史学家们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

篇2:有关中国春节的作文

有关中国春节的传说故事之一:熬年守岁放鞭炮

熬年守岁,其实就是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一整夜来迎接新的一年。想必大家都是在一亲人一起开着春晚搓麻将、打牌中度过这一晚的,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小故事:

相传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叫“年”年的怪兽会在每年的天黑以后出来吃人,鸡鸣破晓后便返回山林中,百姓们便把“年”肆虐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

为了平安度过这一年,百姓们每到这一天晚上,都会提前做好晚饭,关好门窗,躲在屋里全家老小一起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还要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后来大家又发现“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因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问题来了,如果你穿越到了没有发明麻将的古代,这一天你会干些什么呢?欢迎大家留言~

有关中国春节的传说故事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聪明小伙儿,常年被混乱的节令所困扰,就有了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时,无意间受到树影的移动启发设计出了可以测定一天时间的晷仪,后来,又在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又发现四季轮回的规律。

作为一个有抱负的青年,万年决定为国分忧,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但是的国君祖乙,为他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希望万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一次,祖乙在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后来,国君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有关中国春节的传说故事之三:“压岁钱”的来历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叫“祟”,每逢大年三十的夜里都出来害小孩。他只要用那双惨白的手在熟睡的小孩额头摸三下,小孩子就会发高烧,讲呓语;等到几天后高烧退去,原本聪明伶俐的孩子就变得神志不清,呆头呆脑了!

人们害怕“祟”来伤害自己的孩子,就在这一天通宵灯火团坐不睡,“守祟”保护孩子。后来有一户姓管的人家老来得子,为了保护这来之不易的孩子,他们在这一晚就逼着孩子玩耍,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小孩拆了又包,一直到睡下。但这夫妻俩可不敢睡,守在孩子身边。半夜狂风骤起,“祟”又来张狂而来,当它得意地准备用手去摸孩子的额头时,枕边突然裂出一道亮光,“祟”吓得魂飞魄散,仓惶而逃。后来这对夫妇把“红纸包铜钱”的事告诉大伙儿,家家户户也就年年按照这样的方法防“祟”,小孩子们再没被伤害过。

据说这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保佑孩子平安。红包“压祟”的习俗也延传至今,因“岁”与“祟”谐音,“压祟”发展到现在也就自然叫做“压岁”了。

有关中国春节的传说故事之四: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个鬼界,当中有座棵覆盖三千里桃树的山,树上有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时,夜晚出去的鬼就必赶回。负责看守鬼界大门的两个神人叫神荼、郁垒,如果鬼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他们就会立即将它捉去喂虎,所有的鬼都怕他们。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有关中国春节的传说故事之五: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有关中国春节的传说故事之六:祭灶王的传说

灶王又被叫做“灶神”、“灶君”、“灶君老爷”、“老灶爷”、“火神”等,是神话传说中主管饮食之神。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南北朝以后,对灶神的信仰已成为民间的习俗。隋唐以来,灶神信仰日益普遍,一直延续到近代。

有关中国春节的传说故事之七:春节接财神的传说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过了年初一,就要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

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出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祭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变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有关中国春节的传说故事之八:老鼠嫁女的传说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时日有所不同。

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篇3: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也叫“过小年”,节日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过春节,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2006年5月20日,我国的“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篇4:有关中国春节的作文

(教育部网站,2015-12-30)

教育部举行“十三五”时期教育政策专题咨询会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在京举行“十三五”时期教育政策专题咨询会,并会同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国外教育政策形势研判会”,分别邀请60多位专家学者到会,与中心研究人员共同对“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重点问题提出建议,对国外教育政策最新趋势进行评析。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到会听取了部分专家代表发言,围绕学习贯彻12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对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增强服务中心工作能力、加强党的领导等方面的部署作了深入解读。他代表教育部党组对与会专家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同志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积极服务全国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深入开展宏观教育政策研究和咨询,研究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国际社会承诺如何化为本土行动;二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政策智库,根据中央新的部署要求,从加强教育科学民主决策、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政策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切实抓好;三是继续汇聚专家智慧共商教育大计,教育决策需要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协同努力。

篇5:有关中国春节的作文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大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广西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要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

过年的前一个夜晚,便是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就是春节最热闹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老少少都一起吃团年饭,熬年守岁,欢聚酣饮。

第二天,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大人还有给儿童压岁钱。

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祝贺的话语。

最后,春节就像一个活泼的孩子,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过去了,一切又恢复原本的平静。小孩子继续去上学,大人们继续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初一19班 吴章

篇6:有关春节的优秀作文:春节习俗

大扫除是忙碌的。每到农历的十二月廿八,我们便会纷纷操起扫把,拿起拖把,抓起刷子,来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屋子里的每个角角落落,每个卫生死角,都会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干干净净!届时,扫把、拖把、抹布、刷子、水桶等劳动工具一起出动,共同使我们的家变得焕然一新。那场面,定是十分忙绿,却又洋溢着美好的气氛。

贴春联是使人手忙脚乱的。得先写(或买)春联,再将它贴在自家门口两边的墙壁上。贴春联非常讲究对称,左手离门多远,右边就得离门多远;而贴挥春则没有那么讲究,可以横着并列贴,可以分散贴。自从我的软笔书法学有小成以后,家里贴春联的“重担子”便落在了我身上:先得一气呵成地写好春联,再调制浆糊,将它们一张一张有条不紊地贴好,贴好后还得拍上几拍,以确保它贴得是否牢固。哦,对了,春联还必须得在日落西山之前贴好。这一切使我感到异常的兴奋和紧张,更使我忙得不可开交。

年夜饭是热闹的。顺德的年夜饭美味且寓意丰富,且听我娓娓道来:俗话说“无鸡不成宴”,鸡是年夜饭里必不可少的“主角”。鸡的做法有:葱油鸡、盐焗鸡、白切鸡、豉油鸡等许多做法,任君选择;第二个菜是烧肉炆发财蚝豉,寓意“生财好事”;第三个菜是生菜猪手,寓意“生财就手”;第四个菜是海参炆鲍鱼,象征富贵;第五个菜是白灼鲜虾,寓意“哈哈大笑、各种开心”;在年夜饭里,鱼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不能全部吃完,要剩下一点儿,寓意“年年有余”;还要有一个汤:花胶瑶柱炖鸡汤,寓意“生活滋润,美满”;最后上一个甜品,可以是汤圆,亦可以是炖燕窝,任君选择,甜品寓意“甜甜顺顺”。餸菜的道数也很有讲究,一般采用八道菜,也可以十二道,寓意“发发发和实易”。饭后,还有一个高潮,亦是我最期待的——发压岁钱!届时,家中的长辈会给晚辈分发压岁钱。多少钱都没关系,取个意头就好。

拜年是使人开心的。到了春节,我们会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亲戚家里拜年。通常,主人家会准备一些蜜饯糖果,饼干坚果在家里,让到访的亲戚们食用,还会给晚辈们派利是;而到访的亲戚们也会带一些礼品赠送给大家,正所谓“礼尚往来”。大家坐在一起,或谈天论地,或互诉见闻,或嘘寒问暖,或谈说家常。其乐融融,让人回味无穷。

这就是顺德人的春节,它带着喜庆而来,乘着欢乐而去,带给人们快乐!

篇7:有关春节的作文高二

小时候我生活在乡下,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那时候每年都会下一场大雪。还记得每次大年30的晚上,我都会拍起手大喊:“快下雪呀!快下雪呀!”第二天早晨一醒来,面对我的,果然是那白色的大雪。茫茫一片白,这是个多么美丽的世界。

现在,我却只能依靠照片来回忆了。每次看到小小的我站在雪地里的照片,我都会激动,呀,原来我也曾经那么近距离的挨过纯洁的雪。四川由于挨着西藏吧,虽然在南方却依然拥有寒冷的冬天。我庆幸,我是一个能看见雪的孩子。

终于长大了,的冬天,我还记得那是一场很大的雪,三天三夜都没有化。我还记得我和小君、小思一起堆的三个小雪人,小小的,我们却爱不释手。我还记得,小君手把手的教我滚雪球,让一个小团变得越来越大,可惜最大的时候它破裂了。不过我们还是高兴地躺在雪堆里,虽然,雪是那么冰凉。

每年冬天,我都会趴在窗户上,用冻地红通通的手画画,画的是什么呢,当然是那纯洁的雪花。

,那个冬天。接连下着雪。都是一些飘飞的雪花,可是我们却能为了一场雪的降临在楼顶上等啊等。每当下雪后,我们都会高兴地,随着雪花舞蹈,舞蹈……就在那个冬天快要结束的时候,突然,一场罕见的大雪降临了。终于,我们在楼顶堆起了一个雪人,我捏了几个雪团说,我要把它们放进冰箱里,让它们永远不化。可惜,那几个雪团被丢了,或许吧,丢掉雪团的,不知道,那或许是老天爷赐给我们的最后一场雪。

,那个冬天。没有雪,一点也没有。我买了一个喷“雪”回家,在楼顶上,我尽情地喷着。但是那些“雪”一下就没了,我悲哀地看着天空。灰灰的天空,林立的楼房。呵,雪,雪!!我在小荷的名字叫“微微雪”。当时注册的时候,我想也没想直接输入的那个名字。呵,这美丽的雪,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

又是一年冬天了。

篇8:春节感知“中国速度”

回家, 越来越快了

春节迫不及待地迈开了脚步奔来, 家在招手, 归心似箭。只是如何回家, 或者说如何更快地回家, 却是一个问题。

“从北京到天津只要30分钟!”2008年8月, 一则消息迅速在京津地区传开, 我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城际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在之前的试运行过程中, 国产CRH3型“和谐号”动车组更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时速394.3公里的纪录。

其实, 京津城际铁路的运营不过是中国交通发展的一个缩影。“要想富, 先修路”, 这句20世纪80年代被广泛传播的口号, 在当下也不显过时。它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出行, 春节出行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公交车、汽车的数量也不多, 骑辆自行车上街就是一件特有面子的事。在这种情况下, 春节探亲路途艰难可想而知。远途的乘坐火车, 绿车皮硬车座、空气污浊、辗转倒车、几天几夜的行程, 成为那个年代人们关于春节回家路的最深刻记忆。距离近的则选择汽车, 不过那时的汽车班次很少, 都是普通客车, 没有现在的豪华大巴, 而且车辆也不多。选择自行车出行的占很大一部分, 走亲访友骑自行车走个几十里不在话下。也有人选择步行, 这种形式在农村更为普遍, 邻村的、附近村子的, 走个十几里地就去了。

好在那时人们的出行、人口的流动并不是特别普遍。虽然早在1954年, 铁道部就有关于春运的记录, 日均客流量73万人次, 高峰客流量90万人次, 时间为春节前后15天。但真正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包括“春运”这个词汇的产生, 是在改革开放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出现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从贫困欠发达地区到沿海发达地区流动的务工人员越来越多, “春运”的气候才真正形成。

时至今日, 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私家车, 回家过年, 我们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多, 其中折射了中国铁路、公路、航运、航空事业的巨大发展。而其中, 俗称“铁老大”的铁路运输是春运的主要运输工具。在我国交通发展史上, 曾有过著名的6次火车大提速。1997年4月1日, 中国铁路实施第1次大面积提速, 2007年4月18日, 全国铁路第6次大面积提速。10年里, 全路客车平均旅行速度从48公里/小时到65.7公里/小时, 更让人惊喜的是, 2007年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国产化动车组投入使用。此外, 座位的舒适、车厢的整洁、乘务人员服务质量的提高, 使得回家的路越来越舒服了。同时, 公路运输对春运的贡献也功不可没。从1978年到2007年, 从89.02万公里到358.73万公里, 我国的公路里程不断增长。客运汽车的数量一直持续上升。此外, 从狭窄拥挤的依维柯到如今的豪华大巴, 我们的乘车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除了上述两种传统的回家方式之外, 坐飞机和开私家车回家在近年来也逐渐成为人们的重要选择。如今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选择飞机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此外, 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私家车, 过年开着自己的车舒舒服服地回家, 也成为了一部分人的选择。

年货, 越来越丰富了

俗话说, 过年过在嘴上。过年吃什么从来都是个大问题。

1.54元可以买齐年货, 3元可以再加只“冰鸡”, 0.84元的鸭蛋, 0.35元可以理一次发……

这是上海档案馆收藏的嘉定季颖和李惠英老两口1978年的春节账单, 其中“冰鸡”是有人平时用配给券买的活鸡, 冷藏到过年再拿出来卖的鸡;鸡蛋的价格比较贵, 论枚卖, 鸭蛋论斤卖, 0.84元可以买两斤多鸭蛋。这是30年前所有家庭过年的一个缩影。

排队抢购肉、蛋等凭票供应的副食品是那个时代家庭主妇们过年前的主要任务。物品都是定量供应的, 要凭票才能购买。来看看当年北京市的春节供货情况:1981年, 北京居民春节每户供应4元~8元一斤的花茶二两, 大料、黄花、木耳各一包, 大白菜20斤, 一斤粮票豆腐及一斤粮票豆制品。部分小吃店增添了平时不供应的“蜜三刀”等小吃。这种情况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想象的。难怪, 那时过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那么大的诱惑, 因为只有过年才可以吃到饺子吃到肉。

正是当时的物资奇缺, 过年回家的行李就重了。出门在外一年, 返乡时给亲朋好友们带点年货是礼貌更是必需。大包小包, 手提肩扛, 火车里、汽车上, 这是那时随处可见的景象。带的是什么呢?有可能只是一网兜苹果、一包点心或者一盒饼干。别小看这些今天看来不起眼的东西, 在那个年代, 很可能是排了几天的队买到的, 是全家人一年的期盼。

不过, 这些终成为了记忆。以北京为例, 到1989年, 26种调味品、14种豆制品、35种酱菜大展销, 北京人过年从此再不为米、面、鱼、肉、油奔忙了。从定量供应凭票购买、定量供应品种的增加, 到集贸市场的恢复,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 中国人餐桌上的食品也跟着中国发展的步伐, 越来越多样了。

年货多了, 选择余地大了, 人们的要求也提高了。当吃饱问题解决了之后, 健康便被摆在了首位。过去回家探亲, 走亲访友, 带的都是鸡鸭鱼肉。如今, 这些东西菜市场、超市天天有供应, 不用买来囤积在家里了。不仅如此, 很多人开始喜欢吃特色的菜肴, 绿色食品、粗杂粮、保健品等广受追捧。

过节, 越来越多样了

春节不一定非要往家赶, 还有可能急着往外走。这在以前是很少出现的。

大年三十, 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晚, 曾经是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老百姓过除夕的普遍方式。“家里买电视了, 过年来看电视啊”, 高兴中透着些炫耀。春节前抢购彩电, 曾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道独特景观。据有关资料显示, 1984年进口彩电开始紧张, 彩电一直走俏, 从1986年下半年开始, 商店里宣告彩电无货, 同时期出现了彩电票。可以想见, 那个年代拥有一台彩电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随着电视走进千家万户, 在家收看电视节目也成为了人们的主要娱乐活动。央视自1983年创办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开始, 便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这种与演艺明星一起同乐的形式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尽管央视的春晚还是年年办, 但是不得不承认, 一年比一年难办, 观众的“胃口”越来越难以满足了。于是, 春节怎么过成了一个大问题。待在家里看春晚, 或者亲朋好友一起聊天、打牌都显得有些单调和乏味。于是, 一部分人选择了离开。

去哈尔滨看冰雕, 去海南岛感受南国的冬天, 冰雪游和南国风光游一直是春节旅游热中持续高温的“两极”。其实, 最初春节旅游是不被看好的, 如同酒店年夜饭的推出一样。毕竟, 春节是举国欢聚、举家团圆的日子, 待在家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且几千年的传统也一再地提醒我们, 过年要在家里过。不过,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在外国节日的冲击下, 中国的春节也开始寻求新的过节方式。很多旅游公司纷纷推出一日游、风情游等活动。本以为是难以攻克的堡垒, 没想到在经历了最初的争议后, 现在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 特别是《职工带薪休假条例》及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公布后, “五一”黄金周的缩短, 很多公司把原本安排在“五一”的旅游提前到了春节, 直接推动了春节旅游的热潮。除了国内火爆的海南游、云南游、广西游之外, 很多人还把目光放在东南亚等国的出境游上, 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举家出游、情侣游、“AA拼游”……在他乡异国, 人们体味浓浓的年味, 感受不一样的春节。

篇9:小可的中国春节

中国在亚洲的东部。在世界上,中国的人口是最多的,目前好像有13.6亿。中国的面积居世界第三,陆地有9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中国的官方语言是汉语普通话。中国的国旗象征着人民的团结。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其中保留下很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就像所有打算来中国的外国学生一样,我对中国的了解也是从这些数据开始的。但是到中国后我发现我的想法跟以前有了很大的差别。以前我觉得,中国人都会太极拳,都会包饺子,还有因为路上人太多,散步肯定没有那么方便。对于节日,我就更不在意了。当然也就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上着课突然要放假几天。我只是会很高兴,因为不用上课,可以好好休息,跟朋友玩一玩。我也很惊讶中国人很多节日都放假两三天,而我们国家一般放假一天。最奇怪的是春节的时候,每个人都要跑回他们的老家。那个时候,全国东南西北各个地方的人都坐火车、汽车,甚至骑摩托车,赶着回老家。

对我来说,刚到中国的那段时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想买东西或者吃饭都必须去校外甚至市中心买,车也没有,如果有的话车费又很贵。因为这些不习惯,我曾一度觉得中国的文化并不好。过了一年以后,因为已经开始慢慢习惯这里的风俗,我对中国的感觉也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有一次,我的朋友请我去他们家过春节。一听这句话我的脑子里面都在想春节是什么?要做什么?我们国家有没有一个节日跟中国的春节类似。所以怎么想也想不到问题的答案。因为没参加过也因为想知道,所以我先问了我朋友。他简单地告诉我关于中国春节也就是过年的一些说法。原来,“年”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物,总是在中国的农历新年出现,伤害人民。相传年兽害怕红色,怕火光和爆炸声,所以人们便有了春节贴红春联红窗花、放爆竹、守岁、吃饺子等习俗。听到这个说法,我很好奇,觉得应该去他们那边看一看。

去年,我在良渚过了春节。良渚是杭州的一个小镇。春节前几天,我跟我的朋友到了他家。刚到那里觉得小镇很安静。他的爷爷奶奶很热情好客,但是他的父母不在家。第二天,我发现他的父母每天早出晚归,以至于我没看到。我是第三天午饭的时候看到他们的。也就是那天,他们的家庭成员都聚齐了。我们都很高兴。他们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你们家有几口人?”“想不想家?”“你们吃什么东西?”“你们非洲那边是不是很热?”“你们喀麦隆那边也过春节吗”等等,等等。我很简单地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春节前,当地的人都打扫卫生,贴春联。对我来说,这一切在我们国家好像是12月31日的新年前夜的事。除夕晚上,我们吃了丰盛的晚餐并收到了红包。红包收到了好几百块钱,我非常高兴也很感谢他们。吃完了,我们放起了烟花,那一片天空印上了五颜六色的光,顿时热闹了起来。那时候他们都很高兴,然后我的朋友很激动地问我:“你喜不喜欢?”我说非常喜欢,很漂亮。不过说实话我心里真有点不太喜欢,因为真的太吵了。可能因为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吧。但是真的很热闹。也许过年弄出这么大的声音有一种特别的文化味吧。

第二天,我跟朋友去他的妈妈的娘家,那边也是差不多一样的活动—吃饭、喝酒、放爆竹。然后的几天里,我又跟着去朋友不同的亲戚家拜年。回来的时候,我和朋友也会找一些娱乐活动,他叫了另外的朋友一起去KTV唱歌、看电影,或者在家里看电视,游戏……总而言之,我们每天过得很充实。

对我来说,在中国过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可以让我学习地道的中国文化。我认为了解中国的文化很有必要,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深入了解这个国家,包括传统、习俗和人们的性格特点,而正是这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我们当下的生活。因此,我们不应该毫无根据地批判一个国家的文化,而是应该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这个国家,才能更好地享受那里的生活。同时我也期待着能再去另外一个地方过春节,因为相信这会给我更多了解中国的机会。

[链接]

作者小可,原名Tatou Tadondzo Duviol,国籍喀麦隆,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留学生。本文指导老师欧阳燕。

篇10:有关春节团圆的作文

春节,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期盼的一天,而我,期盼春节的团圆,更期待春节后的成长。

亲情珍贵,春节团圆最幸福。还记得儿时特别盼望春节的到来,只是因为可以有新衣穿,有压岁钱拿,还有好吃的糖果和各种新年礼物,儿时的春节是那样的无忧无虑。长大后,发现一家人的团圆居然变成了一种期望。临近春节,各大媒体都在不断地播着“一票难求”新闻,何以至此,亲情的牵挂,团圆的期望,在春节这样的日子里显得格外的重要。想想我们,现在还在父母的身边,但忙于工作忙于家务的父母和同样忙于学业的我们又有多少的闲聊时间,太少!即便偶有时间,不是饭桌上的简单问候,就是学习的近况,结果美好的团圆场景变成了我们的一种期望。

当一年的辛劳之后能与家人在春节时团圆而坐,欢声笑语时,就犹如被太阳照到的冰雪一样融化成水,何其幸福,何其美好!所以,春节,即使是漫天雪花飞舞,只要有亲人的团聚,我们感受到的也只有无比的温暖。

春节又一个崭新的开始。从咿呀学语的婴儿,到幼儿园,小学,中学,现在我们已经是高二的学生,这样的时期是我们成长中的关键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努力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口头禅,但,一个崭新的开始,当然需要我们有崭新的状态来迎接。新的一年,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做最后的冲刺,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坚定自己的目标,努力努力再努力,我们要像雨后春笋般充满着生机,让自己以一种饱满的精神来迎接新一年崭新的开始。因为,春节的到来,我们又成长了!

篇11:有关中国春节的作文

春节可热闹了,有大大的红包,有新的衣服穿,还可以放鞭炮。只要走到大街上,都是人山人海,热闹极了。我家过年都不在自己家过,不是南平就是福州。去的时候,我都非常想我的新家和我的朋友。

春节的时候我每天都可以放鞭炮。我们真开心!春节真热闹。

篇12:有关春节旅游的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旅游的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旅游的作文 篇1

春节,我是在新加坡过的。

从深圳坐车到香港坐飞机,从温度有10度的香港,飞到有33度的新加坡。刚一到新加坡,满身热得出汗,汗像雨水一样从身体里流出来。热啊,太热了!我不得不赶紧换上夏装,不然我会中暑死的,我可不想啊。进了机场的厕所,三下两下地换上了夏装。哦!舒服极了!

出来机场,我们坐的士回家了。新加坡的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太阳火辣辣地照在人们的身上。在的士上,爸爸和的士司机聊新加坡,我得知了:这里的的士司机,什么话都会讲,不过还是有些司机不是什么话都会讲。

哦,到家了。还是老样子,虽然已有2年没去了。我特别兴奋,一下子就跑进自己的房间,躺在那柔软的床床上,很有弹性。舒服呀,不知不觉中,感到很累的我,就慢慢地睡着了......我睡得特别香甜。醒来的时候,已是下午四点半左右,我睡了三个小时。

在新加坡的几天里,爸爸把春节要去的几个风景区都带我们去了,累得呀~在后边的几天,我们每天就:看电视,游泳,shopping,玩电脑。

这次在新加坡过春节,我特别快乐,虽说有几次很累,但我还是非常的开心~~

春节旅游的作文 篇2

今天是正月初三,早上我早早的就起了床,吃过早饭我和妈妈到楼下和事先约好的几个小伙伴还有阿姨们到市委站点等旅游车来接我们,六点十分车来了我带着妈妈给我买的一大包好吃的上了旅游车,在车上我一边吃东西一边看外面的风景,因为是第一次旅游我很激动,车子在经过山海关的时候我看到了长城,我高兴的大叫快看长城,小伙伴们和我的心情一样也很开心都一起大喊长城,车子开了两个半小时后我们到了秦皇岛野生动物园,在动物园里我看到了大象,我还买了苹果来喂它,又看到了老虎狮子还有野猪,老虎和狮子不亏是森林之王和百兽之王,看它们走路的样子都那么威风,看完野生动物我们就去了海洋馆,看到了海豚表演和海狮表演,海狮最可爱它会鼓掌还会打自己的屁股,逗得我哈哈大笑使劲的鼓掌,最后我们去了海底世界,那里有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鱼,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我还看到了好大好大的大乌龟。

从海底世界出来已经是四点了导游说我们该回去了,到家的时候我和妈妈说要是能让我们在多玩一会就好了,妈妈告诉我以后每年春节都会带我去旅游但是回来要写日记,我痛快的答应了。我今天真的是太开心了!

春节旅游的作文 篇3

春节前几天,妈妈和胡牧妈妈约定,春节时我们两家相约一起去从化泡温泉。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别提有多高兴了,用一蹦三尺高来形容,一点都不足为过。好不容易,终于盼来了龙年的第一天————春节,中午时分,胡牧家和我们家相约在一起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先到达从化市著名的温泉镇,而后入住胡牧妈妈早已预订好的酒店!

我们在酒店休息片刻后,就去酒店的运动中心之乒乓球室,打乒乓球。我和我爸爸一对,胡牧和他爸爸一对,双方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双打比赛。作为我们去泡温泉前的热身运动。也许是双方的对打比较激烈,不一会儿,我们大家都大汗淋漓,趁此机会,我们赶紧回房间,换上泳装,裹上浴衣,前往半山露天温泉池,泡温泉。我刚到达室外半山露天温泉池,周围的景致即刻映入我的眼帘。尽管现在已是寒冬,可是这里依然绿树环绕,竹脆花香。我们站在温暖的温泉池边,只见一股股冒着热气的温泉,从温泉池四周的泉眼里汩汩流出,我和胡牧赶紧用双脚试试水温,适应后才慢慢将整个身子浸入温泉池中,尽情地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怡然自得和惬意,不知不觉中我们仿佛觉得已经置身于世外桃源,远离都市喧嚣,品味大自然的恩赐。。。没过多久,或许是温泉的热水,温暖了我们的身体,同时吸收了我们身体的部分水分,我和胡牧流了很多汗水后,才觉得有些口渴,于是我们赶紧喝水来补充水分。喝完水后,我们稍作休息片刻,又跳进温泉池中,泡了起来!我和胡牧从一个温泉池跑到另一个温泉池,慢慢地,我们觉得光泡温泉,没有多大意思,孩子好玩的天性立即展现出来,我和胡牧站在温泉池里,就近取材,打起了水仗!我们用喝完水的杯子,舀满水,向对方撒去,淋去,我们一会儿躲闪,一会儿迎面接受温泉水的淋浇,玩得不亦乐乎,欢笑声和打闹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半山上!

龙年春节第一天,我和胡牧一起去从化泡温泉,玩得开心,旅途愉快,让我难忘!非常期待在以后日子里,能有更多的机会,和好朋友胡牧一起外出游玩!

春节旅游的作文 篇4

因为爸爸妈妈热爱旅游的缘故,我的童年总是充满着陽光和美景,古人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途中的经历总是最难忘怀的,都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闪闪发光。

这个春节,我们展开了追寻陽光的旅程。陽光之旅的第一站是西昌的明珠邛海,邛海边的木栈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一派节日的喜庆,每个红灯笼上还挂了灯谜,我高兴地跑来跑去,猜一个取下一张红纸条,直到手里都拿不下了,一兑奖,哇,猜中了9个!得了许多这里的特产苦荞茶,妈妈开玩笑地说,我们这趟游玩的茶水就由我负责了。

在邛海边晒过太陽,我们又来到了草莓基地。西昌的草莓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草莓了。在草莓地里我们这里摘几个,那里摘几个,还摘到了几个“双胞胎”,好特别,真可爱。本来我是舍不得吃我的“双胞胎”,但是这里的草莓真甜,一吃起来就停不了口,一时没忍住就把我可爱的“双胞胎”草莓给吃了。

我们的陽光之旅的`第二站是泸沽湖,它的湖面从四川省一直延伸到了云南省,那里是个女儿国,生活着我从来没听说过的摩梭族,他们有奇特的“走婚”习俗,不过现在沿袭这个习俗的摩梭族人已经很少了。

我们住在草海,旅店对面有一片空旷的湿地,这个季节草黄黄的,草地上有一座枯朽的木桥,还有两、三只废弃的小船,每当太陽升起或是夕陽西下时,映得草海一片金色,这枯草、破桥和小船就在妈妈和大人们的镜头里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不禁让我想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两句诗来。夜晚,我喜欢站在这里看星星看月亮,很美!

泸沽湖最美是里格岛,这里有开阔的湖面,和天空连成一片,湛蓝的湖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水草在湖底摇摆,湖中的岛屿像宝石镶嵌在平静的湖面上,岸边有细白的沙石,踩在上面软软的,沙石发出悉悉索索的声音,好像在说“好痒、好痒!”。我们坐上了摩梭族特有的猪肚船,这船中间直两头尖,据说是用需要几人合抱的大树掏制而成,没有拼接,所以也不会漏水,摩梭人都是用这种船作为水上的交通工具。在划船的摩梭族阿姨带领下,我们唱着山歌在湖面游弋,陽光、小船、碧水蓝天、歌声悠扬、多么美好,船划到湖中央时,划船阿姨说:“的湖水可是国家二级矿泉水。”我问:“可以喝吗?”阿姨说:“当然可以。”于是我用带上船的可乐瓶放进湖里灌了一瓶水,喝了一口,果然,凉凉的,还有一丝甜甜的回味,真好喝。

篇13:中国春节习俗大盘点

一.春节的由来

据记载, 中国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 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 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 舜即天子位, 带领着部下人员, 祭拜天地。从此, 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后来叫“春节”, 在这天要进行贴春联、放爆竹等庆祝活动。

二.春节习俗之活动

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 过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 糖瓜儿粘;二十四, 扫房日;二十五, 炸豆腐;二十六, 炖白肉;二十七, 宰公鸡;二十八, 把面发;二十九, 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 您多礼, 一手的面不搀你, 到家给你父母道个喜!

小年,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 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尘和祭灶。据《吕氏春秋》记载, 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扫尘举行过灶祭后, 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吃年夜饭, 每年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月大为30日, 月小29日) 晚上, 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 (正月初一) 首尾相连, 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 也和传说中太古时期凶猛的怪兽“年”有关。年夜饭的名堂很多, 南北各地不同,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 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 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 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 元宝滚进来”之意。除夕夜守岁压岁踩岁, 守岁习俗1600多年前已成型,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 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 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正月初一开门炮仗,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爆竹放过就是拜年、接财神, 晚辈还要先给长辈拜年, 祝长辈长寿安康, 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 因为“岁”与“祟”谐音, 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俗传正月初一也为扫帚生日, 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 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正月初二 (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 , 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正月初五, 俗称“破五”, 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 寓意着招财进宝。破五习俗主要是“送穷”, 迎财神, 开市贸易。正月初五“送穷”, 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神。穷神, 相传穷神乃颛顼之子, 身材羸弱矮小, 性喜穿破衣烂衫, 喝稀饭。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 反映了人们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心理。商家也在正月初五开市。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 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股票市场也是在这一天开市。

正月初七是人日,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 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 于第七天造出了人, 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正月初八这天有“放生”活动, 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 放归野外。初八放生, 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 也表达了新春之始, 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九是天日, 传说此日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 俗称“天公生”。代表至高无上的“天”。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

正月初十。十, 谐音“石”, 因此初十为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 甚至设祭享祀石头, 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

正月十一, “子婿日”, 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需要用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 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正月十二, 十二搭灯棚, 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 选购灯笼, 搭盖灯棚。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 十二搭灯棚, 十三人开灯, 十四灯正明, 十五行月半, 十六人完灯。”

篇14:中国春节的异域情调

年复一年的春节都是在奔波中度过。比平时贵两倍的机票、停车场一样的高速路、回家路上已经开播的春节联欢晚会、半夜还没有结束的年夜饭、三头六臂也参加不玩的聚会、永远拜访不玩的叔伯姑姨、如流水般派发出去的压岁钱、疲惫的回程。

尝试过度假来逃避愈发无味的春节,可是国内的景区总是人满为患,旅游变成了拉练;国外的度假又总少了春节的气息,总觉得没有春节的味道,在美的风景也吸引不了那颗“中国心”。

所以今年的新年,我决定融入到外国人的春节中去。避开索然无味的奔波和应酬,感受中国春节的异域情调。

新加坡缤纷绚烂的春节庆典季

过完圣诞季,新加坡就迫不及待地进披上春节的外衣。在新加坡这个华裔人口占近80%的国家,华人文化和传统被很好地传承了下来。从牛车水1月3日的亮灯仪式开始,新加坡人通过长达5周的各项别具南洋特色春节庆典来告诉世界,春节无疑是这里最重要、气氛最浓厚的节日。

感受春节当然要先去看新加坡的华人聚居区牛车水。春节期间,这里成了睡不醒的绮丽华人梦。从1月3日到2月15日的元宵节,这里都是张灯结彩,夜晚灯火通明,活动五彩缤纷,烟火争奇斗艳。绚丽迷人的彩灯将牛车水装点成一个游乐园。除夕夜,数以万计的游客及当地人将聚集在一起,在鞭炮和焰火中齐声倒数又一个春天的开始。那一刻,仿佛周围的每张面孔都带着相似的笑容,每颗心都怀着一样的盼望,每个身影都像是亲人。

如果你是一个爱花之人,千万不要错过了圣淘沙的新春花会。这里的春节没有一丝寒意,足以颠覆一半中国人对春节的传统印象。倍感惬意的阳光沙滩、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海底世界和充满刺激的Luge滑车,还有各种只有在热带才能见到的缤纷花卉。被精心修剪各异的造型,再配上卡通小动物和歌谣为春节增添了几许童话意境。穿梭在这花海中,才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春意已浓。

正月初七在新加坡也被称作“人日”,在这一天人们总是欢欢喜喜的围坐在一起,过一个独特的传统习俗——“捞鱼生”。鱼生都要有富贵、吉祥等能带来好兆头的说词,比如“发财鱼生”、“鸿运鱼生”、“富贵鱼生”、“兴旺鱼生”等。千万不要只顾着用筷子把美食往嘴里塞,一定要学着本地人一样一边将食物高高挑起,一边大声地说“捞起!捞起!捞个风生水起!”借着“捞喜”的谐音,给自己带来事业发达、好运连连的新春大运。

TIPS:

新加坡春节日历

牛车水农历新年庆典日历

快到牛车水感受新加坡人忙置年货的欢愉氛围吧!街头市集人来人往、夜间文娱带来欢乐、还有新年亮灯装饰打造的节庆气息,都是您不可错过牛车水的重要原因。别忘了与这里的标志性建筑、互动装饰和彩灯合照留影,留下你最美丽的回忆。此外,您还可以到珍珠坊大厦观赏春节影片呢。

日期: 2009年1月3日至2月15日

地点: 余东旋路、新桥路和桥南路

春到河畔

与农历新年有关的传说与文化,将在这场以华人传统习俗为主题的常年大型活动上一一重现。现场有巨型装饰和文化展览,手工艺示范和工作坊,以及一系列本地风味与国际美食。除了每日文娱表演以外,璀璨的烟火表演和炫亮灯饰也是春到河畔的重点节目。

日期: 2009年1月24日至2月1日

地点:滨海湾

妆艺大游行

妆艺大游行将让您沉浸在新加坡最大规模的街头表演和花车游行的热闹氛围中。这项年度活动绝对是一场结合炫目耀眼的彩灯、服装、巨型花车和特色表演,展现新加坡独有文化特色的文娱杂烩。公众和旅客可以在1月31日晚上在政府大厦前的草场参与夜间派对,在星空下舞至天明!

日期: 2009年1月30日, 晚上8时30分

地点:滨海湾(市政府大厦至莱佛士道)

华艺节2009

来自新加坡和海外的表演者齐聚一堂,为您带来长达10天的华族文娱与艺术演出。多姿多彩的节目内容包括戏剧、舞蹈和视觉艺术表演,当中有许多演出欢迎公众免费入场。

日期: 2009年1月30日至2月8日

地点: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

圣淘沙春节花会2009

日期: 2009年1月25日至2月1日

地点:圣淘沙

新加坡佛牙寺农历新年庆祝活动2009

您可在1月10日至23日之间走访新加坡佛牙寺,参与这里的黄财神法会; 1月26至28日之间到来的旅客则可参观“佛牙展览”。

日期: 2009年1月10日起

地点:佛牙寺龙华院

天福宫农历新年庆祝活动2009

这个有着168年历史的古老庙宇,将与佛僧和道士,在醒狮舞龙的助兴下,参与宗教仪式和传统文化活动,一起迎接牛年的到来。

日期: 2009年1月25日至2月8日

地点:天福宫

韩国弥漫的春节味道

在新罗时代,受到华夏文化的影响,当时的国王下令朝鲜半岛开始过春节。直到日本统治时期,过春节被严格禁止,直到1985年它才以“民俗日”的名称再次出现。1999年,韩国正式恢复了“春节”。 如今,在韩国,春节是仅次于中秋节的第二大节日。

百姓家品味节日味道

韩国有将节日称作“家庭的庆典”的说法。春节的前一天,整个家族聚在一起做祭祀食物,大年初一早早起床,穿好华丽的韩服,祭祀祖先。韩国人认为,去逝的祖先只有在这天才会回来,吃掉祭祀的食物。祭祀时,在写着祖先名字的灵位上贡上各种食物后,后孙们倒上酒然后行礼。向祖先表达后孙们的感激之情,并祈求祖先保佑一年期间的平安和健康。

祭拜完祖宗,小孩会向长辈拜年,聆听长辈的祝福之言,领取长辈发放的压岁钱。之后,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吃早餐。早餐的主食一准儿会是年糕汤,切成薄薄的年糕片放上牛肉后做成的年糕汤在韩语中具有涨一岁的意义,因此韩国人认为只有吃了年糕汤才会长大一岁。

普通人家的聚会原本是不希望外人参与的,但是近年来的类似老北京“奥运人家”的家庭会乐意观光客加入到他们的庆典中去。要是没有约到这样的家庭也大可不必遗憾,很多酒店会在大堂还原这种千年流传下来的仪式。

吃完早餐,父母会带着孩子到古宫或公园玩游戏。这绝对不是打法时光,游戏中的表现会预示着一年的运程,希望自己来年幸运的小孩、年轻人和中年人也会加入到游戏的对抗中来。

跷跷板、放风筝、转陀螺、套圈、投壶、掷毂这些在中国习以为常的小游戏,在韩国的春节都被赋予了飞黄腾达、旗开得胜、心想事成等吉祥的游戏。虽然玩法和中国的差不多,但收获愉悦的同时还能播种一份希望。

固城郡感受冬季海洋庆典

位于朝鲜半岛南部,长期的军事对峙使韩国的衣食住行格外地依赖海洋。从2月1日起,持续一个月的固城冬季海洋庆典是韩国人在冬季与海洋亲密接触的盛会。

自1999年起,每年2月份,固城郡都会举行大型明太鱼节。明太鱼节寄托着靠海谋生的人们丰收的喜悦与无限的希望。明太鱼篓投掷大赛、快速挂鱼饵大赛、穿鱼腮大赛、剖腹杀鱼大赛上,熟练的渔人们如磁石般将活蹦乱跳的海产品揽入怀中,再庖丁解牛般地整理得井井有条,让游客们无不拍案称奇。祈求丰年的丰渔祭、乱打表演、渔船烟花燃放、明太歌唱大赛、明太鱼美食大赛则是大众娱乐的舞台,人人都可以成为节庆的主角,普天同乐的祥和气氛散落在每个人的。

人们在固城明太鱼节上,不但可以品尝到新鲜的美味,还能观赏到江原独特的冬季风光,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而免费乘坐渔船,可抵达统一瞭望台,1小时30分钟的海上观光,会给人带来新鲜刺激的畅快感受。

济州岛体验原始图腾祭拜

耽罗国原是古代济州岛一个岛国的名称,如今在济州岛上还一直保留着这种古老的祭祀。每年初春,济州人都会有用这种当地最隆重的典礼来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

丰年祭为期两天,头一天,身着传统服饰的济州市民走向街头,表演传统锣鼓演奏。第二天,人们则绕济州街头行走,作巫术表演。巫术是韩国传统巫俗信仰的代表形式,人们通过做法事,祈求一年的丰收与平安。此外,还将开办巫俗摄影展、立春摄影展、绘画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期间,人们可以参观年糕制作工艺的全过程,并可以学做面具。而踢毽子、转陀螺等传统游戏也会给人带来不少的乐趣。活动期间,还将向前来观光的游客提供免费的面条,赠完为止。

游人看丰年祭,主要是观看它生动再现出古时巫师做法的场景。身着济州服饰的巫师,其做法的方式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不过要想清楚地观看这里独特的巫术表演,需要提前半天,甚至一天到达活动场所,占好位子才行。

TIPS:

人民币兑换韩元的汇率从去年的1:120迅速上升到1:220,也就是说花一样的钱可以收获到到两倍的体验,加之韩国对对中国公民个人旅游日渐宽松的签证政策,甚至个别地区的免签证,为中国游客的异域春节体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越南似曾相识的春节味道

在越南,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仍然是春节。尽管春联上的汉字写的究竟是什么,吃饺子寓意着怎样的祝福,很少越南人明白春节的起源和文化,但他们依然串门、拜年、吃饺子、挂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这里的风俗习惯在许多方面都和中国有太多的相同或相似。

还剑湖边的春节变迁

在中国北方,春节时的气温早已降到零下许多度,因此,人们在除夕之夜都是呆在家里,很少外出。而在河内,春节时气温仍在零上10度左右。因此,在首都河内的除夕之夜,人们能秀出更多款式的节日盛装,带上鞭炮,聚集到最繁华的还剑湖畔“采绿”。由于“采绿”同“采禄”谐音,市民把折下的树枝带回家,祈求新的一年官运亨通。

还剑湖面积并不大,环湖一周只需走30分钟,却是河内市区的“中央休闲区”,湖边云集了世界著名酒店管理集团旗下的五星级酒店。除夕夜幕降临,过节的人民陆续聚集过来观看这里上演的各种节目,数达数十万人之多。

到还剑湖过春节是几十年前流传下来的习俗了,当年等到午夜的钟声一响,所有的鞭炮一齐燃放,顿时鞭炮声震耳欲聋,以致两个人面对面讲话,都难听见。后来,胡志明呼吁移风易俗,将“采绿”改为植树;最近越南又发不了“禁爆令”,特殊情况放鞭炮必须经过批准。于是,还剑湖的鞭炮变成了演出,“采绿”也变为商家们派发的塑料绿叶。到这里过春节还是成为河内人的习惯,习惯于过没有鞭炮和采摘的春节, 少了一分热闹, 却多了几分平静。

不请自到的中国贵宾

要想得到贵宾级的接待,春节到越南旅游并不困难,只需要在大年初一起个大早,然后随便敲开一家人的门。

越南人很注重年初一头一个到自己家拜年的人。在这个被称做是“冲年喜”的习俗中,如果是一个奸诈、心术不正的人先到拜年, 会给全年带来厄运,;如果是忠厚善良有福分的人来“冲年喜”,就会带来一年的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如果他还来自远方,则一家人的福气就会更旺。因为春节是从中国传来的节日,很多越南人甚至会花钱雇佣中国留学生来“冲年喜”,如果是自愿登门的中国人,想必主人会十分激动,邀请你同他们一同过大年初一。

香火旺盛的文庙

大年初一早上,河内最热的景点可能要算文庙了。位于文庙街的文庙古建筑群是河内最重要的古迹之一。文庙坐北朝南,占地26000多平方米。文庙的大拜堂正中高悬着一块写有“万世师表”四个大字的汉字匾额,匾上注明是“康熙御书”。

如同国内的文庙是祭祀孔圣人的地方一样,河内的文庙沿袭了国内文庙的特色。正殿内设有孔子供桌,两侧奉祀中越两国先儒。文庙以“进士碑”而闻名,每只活灵活现的石龟昂着头,驮着这雕工精细的进士碑。按黎朝的制度,从大宝三年(公元552年)到公元1779年共进行了110多次进上考试,这里原本建有110多个石碑,但由于战乱,现在河内文庙只存有这82块进士碑了。

希望金榜题名的越南学生和家长每年大年初一都会到此祈福,据说相当灵验。这里的香火是否会对中国的考试有效就不得而知了,但观看这里只有春节才上演的祭祀活动,参加书法、下棋、吟诗、斗鸡、斗鸟等文化娱乐活动也会不虚此行。

越南越美,越来越美

正如书上所说,“越南越美”。南越发达的经济、日渐形成的城市群和热带的气温为这里的春节带来了更多热情,让脱贫致富、奋发勤劳的越南人真的感受到,春天来了。

春节假日的三天里,胡志明市市政府向外延伸的主要道路上会变为欢乐的海洋。数千名表演者和20多支外国演出团体缤纷登场的“节庆大游行”在保留中国春节传统的同时,也融入了越南其他族群的艺术精粹。丰富绚烂的民俗文化、婀娜曼妙的歌舞表演、精心设计的花车游行、绚丽夺目的奇装异服、令人赞叹的武术表演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创意面具,这一切让,整个城市也会因此都被欢乐和喜庆的气氛所淹没。

花10元人民币,雇一辆脚踏三轮车上,夜游胡志明市更能体会到中西合璧的浪漫。在这座法国味道浓郁的城市里,霓虹灯打在各种欧式建筑外中式灯笼上;漫长夜市,喧闹和拥挤的堤岸购物区,人们在挑选中意的国际时尚商品,头顶上的巨幅电视中却反复播放着领导人的讲话实况。

脸庞吹来了湄公河畔温暖的河风,安宁和喜庆平淡而温馨地渲染着这个美好的中国节日。谁能想到41年前的春节,那场震惊世界的“春节攻势”给这座城市和这个民族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好在春节已至,春天已经来到。

TIPS

签证:去越南有两种签证,第一种是使用临时护照,必须跟团走,且路线仅限于下龙湾与河内。第二种是旅游签证,可以在越南全境旅行,目前越南仅在北京和广州的领事馆发放此签证。可直接向其索要。

海关:需持护照、有效签证、卫生检疫证。值得提醒的是应该查看海关官员是否加盖出入境边防章,不要让官员的一次疏忽让旅游变成了非法入境。

货币:人民币在北部可自由兑换,很多地区甚至乐意直接收取人民币,在这些地区游客可尽量使用人民币,南部地区的很多银行只接受美元兑换越南盾。在越南使用国际信用卡消费,每次需额外支付2.5% 至3% 的服务费.

通讯:在越南境内使用移动电话国际漫游的话费相当贵。

上一篇:元日古诗的意思翻译下一篇:泥工:《糖葫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