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2024-04-29

上海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上海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上海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接受锻炼,提高全面素质,自觉成长为社会主义有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赋予高校共青团的一项重要使命和职能。在校党委和团市委的领导下,同时结合我校特点,我校团委从满足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入手,强化社会育人、实践育人的目标意识,努力探索和尝试项目化、阵地化、社会化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近年来,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效果突出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证明,今年的社会实践也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并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已经成为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名牌工程。现将我校201x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和活动成效总结如下:

一、活动总体情况

201x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继续以“经风雨、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指导思想,按照“四点要求”开展落实。经过前期的大规模、长时间宣传,短短几天规定时间内,就有91支实践队报名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招投标。为了用足用好有限的资源,确保高质量的投标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同时又照顾同学们的参与热情,经过初期淘汰,最终有52个项目进入项目评审阶段,最后因种种原因实际出动了45支实践小分队。这样,再加上“优秀大学生挂职锻炼”项目、“一、二年级大学生实践经历卡活动”、“三年级同学教学实习”等等在内,我校同学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人数超过6000人,占我校学生总数的85%以上。刨除“三年级同学教学实习”不算,我校同学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人数接近4700人,占我校学生总数的70%左右。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出动的45支实践队中,成员覆盖了我校四个学院的所有专业,在校的所有三个年级;活动内容也覆盖了团市委倡导的大学生和谐社会建设宣传服务团、大学生形势政策宣传团等方面;各支实践队分赴祖国各地,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云南、陕西、重庆、四川、天津等14个省市区,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本领,投身实践促和谐,服务社会做贡献!

二、活动组织情况

今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全校投入了大量且适度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各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在各项工作开展方面,我校团委特意成立了专门的部门,从项目申报竞标、组织发动到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创新上等各方面精心组织,切实落实,让各支走出校园的队伍都能明确自己的方向,知道各项工作的开展办法,真正没有后顾之忧!

(一)领导重视,政策到位。

1、领导重视。学校党政领导非常重视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分管领导、校党委副书记楼巍教授多次在各种会议场合表示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强调指出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支持团委开展包括暑期社会实践在内的各类实践活动的开展。在6月15日召开的我校201x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出发仪式上,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楼巍教授,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校团委书记王磊老师及各二级学院领导出席了大会,楼巍教授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大学生实践要做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并具备主人、主体、主流意识,各个实践队要致力于创造自己的服务文化。最后,他还为出行实践的学生代表进行了授旗。

2、政策落实。在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校团委积极开动思路、出台办法、动员同学、统筹资源,在学校已经把社会实践列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素质拓展的重要环节和工作部署的基础上,我们团委相继制定出台了《上海外贸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办法》、《上海外贸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招投标细则》、《上海外贸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资金使用细则》、《上海外贸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表彰宣传办法》、《上海外贸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与学生协议书》等政策文件,以保证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都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同时在今年3月我校团委还特别成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磨合和熟练后,今年我校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第一次由学生主要负责,改变了以往完全由老师包办的现象,这样不仅群策群力拓展了工作的思路也使工作上增加了许多人手,使每项工作得以更细致、责任到人地全面开展。

(二)规范管理,健全机制。

1、招投标制,激发热情。本学年,我们继续采用“项目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加之提前实施、扩大宣传等办法的出台,在同学中造成广泛的影响,广大同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被激发起来,大家争相组队报名。通过设立项目,使得各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的活动更加具体务实;通过实施招投标,使得那些准备周密、设计科学、人员配备安全放心的社会实践小分队脱颖而出。

2、选准领队,搞好培训。我们要求各院分团委(团总支)和各基层班团组织在推荐各项目领队时,候选同学必须是学生党员或学生干部,以确保各实践活动项目的学术性和安全系数。此外,在出发前,团委专门召集所有参与201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组织了三次培训会,分别由校党委副书记楼巍教授、团委书记王磊老师和201x年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获得者、“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服务行”项目领队徐文进同学主讲。通过培训,一方面提高了同学们对于实践活动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活动质量。

3、调查研究,按需组队。在组队参与社会实践之前,我们团委、同时要求各二级学院分团委出面,向往年的社会实践基地和另外一些我们今年有意向前去实践的地方和单位发出咨询或调研单,一方面介绍我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另一方面就可能进行的社会实践进行前期接触。这样一来,不但我们学校对对方实践单位的情况有了了解,进行了摸底,而且确保了实践活动的具体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4、校地结合,相互协作。为了使得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进展,在各实践小分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我们始终与各实践接收地方和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决同学们在实践中碰到的各类问题。在实践结束后,与各实践接收单位通气,及时了解同学们的表现,以便在总结表彰时增强针对性。为此,团委专门在暑假期间安排了部分同学进行全天值班,做到在第一时间掌握实践动态;另一方面团委开设了电话专线、专用E-MAIL邮箱,运用各种通讯手段使外出实践的“游子”随时找得到“家”,“家”里也可以随时了解到“游子”在外的活动状况。通过这样的校地合作、及时沟通,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了极大方便,确保了实践成果。

5、信息报送,务实及时。团委专门在暑假期间安排部分同学进行值班,除了要与实践单位保持热线联系,及时沟通之外,另一方面,通过开设的电话专线、专用E-MAIL邮箱及时接收各实践小分队信息员的报送信息,做到在第一时间掌握实践动态,然后编辑成《上海外贸学院201x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上海外贸学院201x暑期优秀大学生挂职锻炼活动简报》呈报校领导和团市委有关部门。暑假期间,值班同学冒着酷暑和不便的生活条件辛勤工作,共制作编辑两份《简报》合计14期,报送信息近140篇。

三、活动开展情况

(一)内容丰富:主要表现在校团委既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开展他们感兴趣的、体现时代特色和自身专业特色的活动,同时又结合我校的商科专业特色和正在开展中的“迎校庆、迎本科评估工作”,有规划地整体开展了诸如模拟区县经济论坛暑期考察实践活动、“我为评估做贡献”、“校庆校友校情”实践服务团的主题活动。

1、整体项目设计:在前期宣传招标工作中,我校团委充分调动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同学们的自身意愿,鼓励同学们根据自己爱好和实际情况策划活动内容。并且强调活动要体现“投身实践促和谐,服务社会做贡献”主题。围绕着团市委要求重点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和谐社会建设宣传服务团和大学生形势政策宣讲团,我们重点审批了此方面的项目,并且有方向性得进行了内容指导。同时结合我校部分即将开展的活动有规划得整体组织开展了部分活动。例如,我校即将开展模拟区县经济论坛活动,这是通过对上海各区县的考察,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分析各区县在经济上的优劣势,并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最后通过模拟论坛的形式,交流各区县的情况,提出共同和谐发展的建议。我们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对促进这些区的和谐发展起到一些作用,这也是我校同学运用专业知识,尽我们的所能投身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的一次尝试。

2、项目整体概况:经过两个月的活动开展,我校共有45支实践队深入社区、乡村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党员、学生走进社区为老百姓服务,还有学生深入各区县走访、考察、调研,为和谐社会建设献计献策,更有一批批的学生走进乡村,调研、扶贫、支教,用自己的力量亲自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所有这些活动既体现了我校学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回报社会的热情,还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焦点的关注,更体现了我们全情投入和谐社会建设,尽己所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的热情与决心!

3、主要项目简介:今年我校社会实践的主要项目有:“到社区中去,到实践中去——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党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区县经济论坛’考察实践行”、“关怀民工子弟学生,做可爱上海人——上海民工子弟三区调查行”、“关爱生命远离艾滋——‘青春红丝带’行动小组”、“追寻希望工程足迹——砀山岳西支教行”、“寻思希望——大学生暑期赴革命老区支教扶贫”、“以史鉴今——徽商文化的价值探询”、“我们共同认识世界——贵州大方乡大水县实践行”等项目。

其中,党员进社区活动是我校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结合团市委提出的“开展构建和谐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开展党员大学生先进性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而精心策划筹备、认真开展的一次体现我校党员大学生以先进性教育标准要求自己,充分调动积极性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活动。该活动分为“到社会中去”和“到实践中去”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的活动中党员学生利用暑假时间,个人到家庭所在地的街道社区或居委会报到,亮明自己的外贸学院党员学生身份,表明自己今后愿意为街道社区提供某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并在暑假期间参加至少一次(不少于2小时)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开展这样一次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的党员意识,进而促使学生在工作、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切实提升自己的自觉服务意识和服务本领,提升我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来回报党的培养和社会的关爱。

在第二部分的活动中,以区域为单位,让学生党员们学习在离开党的组织系统之后,如果面对一次重大突发事件,无论有没有学校党团的号召,都能自觉主动地迅速集结到事发地点,在关键甚至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工作。同时,在完成应急性集结的模拟演练以后,该区域集中起来的全体党员借机在当地某个区域或单位着手开展一次集体性党员实践服务活动。这次活动的前一环节实质上是一次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紧急模拟演练方案,教育党员学生增强党的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在日常生活尤其是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够挺身而出、忘我工作。后一环节实质上是一次提示、训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离开党的组织系统之后如何保持和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自觉主动地在组织系统以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广度上扩大、在深度上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二)形式多样:今年的暑期实践活动非常丰富多彩,设计普遍从实际出发,讲求操作性和实效性,实践类别包括“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经济贸易服务”、“英语培训”、“法律宣传”、“环境保护”、“经济调研”、“社会考察”、“爱心帮扶”、“支教扶贫”等等。尤其是“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和“经济贸易服务”,我校有几个实践活动小分队都有涉及,有的还作为主要实践内容予以实施,他们普遍紧密联系实践当地情况,紧密结合我校专业特长和特点,在实践地方多次开服务活动、考察调研活动。比如校团委组织的“到社区中去,到实践中去——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党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百余名学生党员深入百余社区、单位开展形式各样的服务活动,受到了社区、单位干部的一致好评,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再比如参加区县经济论坛的各支实践队到各区县开展走访、调研、座谈等形式的活动,为了能掌握第一手的资料,科学、谨慎地提出自己的建议而绞尽脑汁,他们踏实、富有当代大学生高度社会责任心的行为受到了各方的赞誉和肯定。

(三)涉及面广:今年我校同学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足迹踏遍华东(江浙沪徽赣)和华北(津)、中南(豫鄂湘黔)、西南(川渝云)、西北(陕西)等地,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受到了当地共青团组织和地方政府有关领导的亲切接见,当地有关传媒都予以了热情关注和报道。他们有的在自己的社区勤勤恳恳、从点点滴滴做起服务社会,有的去革命老区扶贫支教,有的去城乡企业调研经济,有的通过参观座谈了解社会现实……活动之丰富,参与之热情,印象之深刻,同学们纷纷表示:切切实实通过参加实践,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

(四)后续性强:主要体现在各小组活动的后续项强,同时对活动的宣传推广后续性也强。

今年我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设计时都特别注重了活动的后续性。“到社区中去,到实践中去”这一活动在我校以后的教育活动中将继续成为我校学生党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先进性的大舞台;“‘区县经济论坛’考察实践行”的成果将在开学后的模拟论坛上一一展示,还将请专家提出意见,提交有关部门,希望部分建议能被采纳,成为我校学生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小小成果;许多专业研究项目也计划将成果付诸实践,为社会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追寻希望工程15年足迹——砀山岳西支教行”已是第三年的活动,已经形成后续效应;许多支教活动、社区服务活动都和当地结成了长期共建协议……我们希望我们的活动不仅仅是学生暑期实践的昙花一现,而是长期的一个让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舞台!

我们也致力于在制度上、宣传上推广项目的制度化和基地化。在后期的整理中我们既着重奖励那些具有长期性的项目,同时也着重于发掘可以在以后进行长期共建的项目,由团委统筹管理,学生自主开展活动,形成活动长效机制。同时我们在后期还将进行优秀项目的统一宣传推广活动,包括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年鉴的编辑出版,目的是让全校师生都更加了解暑期社会实践的实质和意义,让更多人参与到长期的项目中,在来年中更好得开展一批批优秀的项目,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最有效的长期平台。

四、活动效果和影响

(一)实际出发,效益明显

1、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提高了知名度。通过有效实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阵地化、社会化战略,通过各社会实践小分队同学们的热情服务,在往年取得不错成绩的基础上,201x年我校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又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比如,我校“关怀民工子弟学生,做可爱上海人——上海民工子弟三区调查行”在街道中举办的爱心义卖帮助民工子女活动不仅受到了居民的欢迎,还得到了《新闻晨报》的关注,给予了报道;“关爱生命远离艾滋——‘青春红丝带’行动小组”的活动凭借其优秀的创意、丰富的内容和其中体现的大学生的高度社会责任心更是得到了丹阳电视台、《丹阳日报》和当地网站的联合报道;“追寻希望工程15年足迹——砀山岳西支教行”、“寻思希望——大学生暑期赴革命老区支教扶贫”、“我们共同认识世界——贵州大方乡大水县实践行”等许多项目在活动所在地都受到当地领导的重视和当地群众的欢迎,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2、服务了当地群众,创造了社会效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看到当地群众高兴目光的同时,同学们也切实体味到科学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促进作用,同学们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价值,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用自己的力量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满足了同学成长成才的需求,培养了一大批学生骨干。同学们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了社会、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暑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我校学生活动的名牌工程,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和调动起来。近几年来,我校同学利用暑期踊跃报名参加社会实践的越来越多,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受教育、做贡献。

(二)找准方向,继续努力

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不仅仅是同学们锻炼自己、服务社会的优秀平台,也是团委开展团学工作,深化团的职能建设,树立团的形象的重要平台。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可以使一大批同学用自己的经历教育自己,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培养一批有能力的优秀学生。综观今年团委在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总结了许多好的工作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需要不断加强的方面。我们仍然需要找准方向,不断努力:

1、结合学校自身特点,突出专业化、个性化。要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落到实处,必须紧密结合高校自身实际,突出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作为一所以经贸、外语、法律、金融为主、以WTO研究见长的商科类大学,我校在实践中始终面向社会上尤其是政府、企业和教育部门,传播现代科学知识,把当地所需、群众所需作为设计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首要前提,大力提高活动效果。

2、树立活动品牌意识,服务基地化、精品化。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我们把其作为深化团的职能建设、树立团的形象的一项重要工程,高标准要求,从活动名称、人员配备到内容设计、总结宣传,对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把其作为共青团的一个名牌去经营,务求基地化、精品化。

3、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抓好战略化、制度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为追求短期效益而做表面文章,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因此,一要注意活动形式和载体的多样性,力求让广大同学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二是要注意着眼于青年学生的将来,注意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素质人才的角度去考虑,真正做到“受教育、长才干”。同时,为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我们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初步建立了从组织指导到考核认定等方面的一套适应活动开展的量化体系。但要使各项制度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许多配套制度仍需不断完善。

篇2:上海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专业班级:船舶1111 学号:2011123027 姓名:杨建丰

为了方便大三专业课的教学,加深我们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了解,对船舶构造的认知,船舶先进技术的了解和了解我国造船业的形势,我们学院利用暑假安排我们到上海江南,外高桥和沪东中华造船厂参观实习。让我们切身的感受到了船舶的魅力和增加了对船舶的热情。

大学的学习就是应该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再利用假期实践。这才是好的学习的方法,学校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有课此次老师带队的上海船厂实习之旅。9月8号我们坐上了动车开始了此次为期4天的旅程。第一天,依据行程是到江南造船厂博物馆参观。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外高桥造船厂。厂里的观光车徐徐的前进带我们绕了船厂一圈再加上老师和专门的讲解员的讲解,让我们初步的对船厂,船舶的建造过程有个初步的了解。在最后的两天我们到了离我们住处很近的沪东中华造船厂,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造船厂。在沪东的第一天,上午是船厂的老师给我们的上课,她请了一位资深的船厂工作者,一个满怀热情投入到船舶建造的领导,我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他对造船的热情,并被他所感染,我就是这样的,以前对造船没什么激情觉得以后工资应该会不错。当我知道自从他的课之后我也有这么一股热情在了造船上。就如他所说造船是件伟大的值得骄傲的事业。之后他还为我们分析的造船行业近几年的行情,并预测了之后几年的形势,有所受益。在沪东最值得期待的当然还是实地的参观船厂到各个生产车间,船坞,穿着沪东的制服和戴着安全帽。顿时有一名船舶制造者的感觉,看着那厚厚的钢板,巨大的分段,还有巨大的生产设施,龙门吊……老师在旁认真的介绍,时而考察下我们的功课,深觉得受益匪浅。近距离的接触才能感受到船舶这个浩大的工程和它承载着无数船舶人的自豪,而也终将会承载我的自豪。在实习的最后,也是在沪东的最后一天下午我们参观了沪东的陈列馆。

篇3:上海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一、重视度高, 进一步强化“三下乡”工作保障

(一) 建立组织保障。学院专门成立由主管院领导任组长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负责对全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申报、组织、实施进行评审、监督和考核。

(二) 建立制度保障。学院制定出台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立项申报管理办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直接纳入各二级院团总支学期目标考核、学生德育学分以及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必修学分考评。

(三) 建立经费保障。学院设立“三下乡”专项活动经费, 同时与每年学院组织开展的暑期“百名教师下基层”活动紧密结合。

二、参与面广, 进一步拓宽“三下乡”活动领域

(一) 做好宣传发动。每年6月初, 院团委下发活动通知, 要求各二级院团总支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通过班级辅导员和班干部, 力争将文件精神通知到每个学生班级和个人。

(二) 严格项目审核。到6月底, 院团委依据项目申报有关规定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了严格的可行性论证, 并最终投票产生立项的校级重点团队和二级院团队。此外, 按照学院部署, 要求所有大一学生采取就近原则, 纷纷结合自身特点, 广泛开展各项农村调查, 形成调研报告。

(三) 做好培训教育。对所有立项团队和队员进行分门别类地培训, 涉及安全教育、调研方法讲解、问卷设计说明、风土人情介绍等方面。本次三下乡涵盖关注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支教服务、新农村经济调研、追寻红色足迹、环保宣传、专业服务等多领域。

三、总结经验, 继往开来, 确保“三下乡”活动可持续发展

(一) 要充分依靠党政重视和支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有效发挥高校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 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高校共青团组织要积极争取党政的关心和支持, 将“三下乡”活动开展与学院党政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整合资源, 形成合力, 确保“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 要切实提供有力的依托和有效的保障。这些依托和保障一方面体现在物的投入上, 比如适当的经费、足够的阵地等, 一方面体现在人的投入上, 比如师资的配备、人员的培训等, 还体现在制度建设上, 比如考评制度、激励制度等。这些要素解决不好, 就会大大制约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 要将专业运用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尤其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 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专业知识运用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 既检验并提升了自己的专业动手能力, 又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切实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真正达到双向受益的目的。

(四) 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面。由于“三下乡”活动对经费方面需求很大,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活动参与的范围。“三下乡”活动要真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并从中受益, 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 将进一步增加经费投入, 同时鼓励筹资渠道的多元化, 有效扩大活动参与面。

(五) 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服务层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立足农村需要和农民需求, 结合学院自身特点和专业优势, 提高服务层次和水平, 争取为地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将逐步探索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建立起学校与地方的长期合作关系, 促进社会实践活动进入学校支持、地方欢迎的良性循环。

篇4: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关键词:铅;儿童健康;环境介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021-01

实践时间:2015年7月26号到2015年8月8号

活动地点:西宁,兰州,延安,乌鲁木齐

参与人员:王继文、杨蕊、罗润、胡静、韩雨岐、孟延蕊、蒲思颖、曹方琼、宋怡、李月、糟兰、虎艳

一、实践内容

此次问卷调查,总计800份,每个城市要完成200份的任务。是由调查员询问根据被问者回答填写。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西宁,兰州,延安,乌鲁木齐四个城市的儿童比较集中的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比较大的广场上随机挑选年龄在六岁以下的儿童,询问父母家人等一些情况如楼层数,居住面积,父母职业文化水平,母亲怀孕期间的情况,儿童的饮食卫生习惯等。

二、实践目标

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调查及周围环境的分析,定量的分析出各个影响因素的大小,为儿童铅污染防治提供基本依据。通过实践活动,积极与医院等单位的接洽,能在一定范围内宣传铅污染的危害知识,提高人们的保护儿童的意识。统计学处理:不同城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儿童的行为饮食习惯的差异为后面的血铅值分布及血铅大于或等于警戒值的百分比做准备; 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儿童血铅值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三、实践意义

为了践行我校“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校训,为了使自己在实践中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学习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为以后毕业工作做准备,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身,作为大学生,我们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要主动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成长,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同时也为了找出影响儿童血铅数值的主要因素,为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提供基本参数,预防血铅超标,为制定我国防止环境铅污染,保护儿童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普及血铅中毒的知识。

四、实践总结和体会

满怀着期待与渴望,我们从西安出发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路途颠簸,我们到达实践首战——西宁,我们稍做休息之后每人领到了25份问卷,李老师强调了问卷中的一些问题,详细讲述了我们问卷调查所需要获取的信息:主要是孩子平常生活饮食状况母亲怀孕期间的饮食睡眠状况以及家庭生活环境,并告诉我们一些降低血铅的知识,让我们把这些知识宣传出去。因为西宁少数民族较多,我们通过调查不同民族儿童铅暴露情况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孩子因为饮食及生活习惯不同所导致的体内铅含量不同的影响因素,但这同时也给我们的调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都明白这是考验我们的耐心和能力的时刻,我们满怀信心迎接第二天的挑战。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来到了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老师跟医院的负责人打好招呼后,就把我们分成了两组,一组在门诊住院综合楼和藏区急救和诊疗中心大楼,二组在妇幼保健院。由于我在的第二组组要是给孩子着急看病的多,而且孩子也经常的哭闹,我们踌躇找被访问的对象,由于是第一天,我们也在慢慢熟悉问卷的问题,而且问的中途家长就带着孩子去看病了,走了导致问卷作废。所以一个上午每个人也只问了两三分,中午吃饭的时候,问了一下其他组的人,他们是在病房问的,相对来说病人的时间比较充裕,他们每人有4份,按照计划一个人每天要问13份。下午,医院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我们就去了广场和小区。由于现在很多父母都是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所以有些母亲的怀孕期间的情况,他们也不太了解,这增加了问卷的难度。

在中心广场上,保安把我们当成了推销员买东西的了,我们给他看了问卷说明了情况才可以问。中心广场上,晚上7,8点的时候人很多。所以大家都问了不少,基本完成了。第三天,按照跟前天一样的安排,我们顺利的完成了200份的任务。接着我们就去了兰州,在甘肃省儿童医院,我和老师拿着介绍信和问卷去和住院部的领导去获得允许,之后我们才开始访问。再问的过程中,有的家长语气重了点我们有几个成员哭了,老师就过来却说有可能家长给孩子看病的着急心情把火发到你身上,不要在意,体谅换位思考一下,在询问别人的时候必须用心对待他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认真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不能敷衍了事,只有认真对待他人,他人才会认真对待自己。之后,我们到达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延安,延安的调查没有西宁兰州那么顺利,经过四天努力我们最后还是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篇5:上海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环保之行实践队

暑期实践报告

杨帆海大,践行青春。

郭塘桥地处新桥、薛家以及春江三镇交界处,拥有22个村民小组,800余户,户籍人口2500余人近年来村支部、村委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因地制宜,着力打造亮点,突出重点,在环境建设上有突破。以“村容整洁”为切入点,多方面积极争取资金,扎实、稳步、有序争取做到道路硬化、河塘净化,改变脏、乱、差的恶劣环境。

大学一年,总是想要努力成熟,渴望面面俱到,希望完美无缺,现实却总是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更加完美,就像无论春日果实多么青涩可口都不及秋日硕果甜美多汁。四天前的一个月,看见学校的宣传号召,感觉易如反掌,跃跃欲试的心很快便投入实践,有句俗话说得好,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现在是不实践不知实践有多难。前期的准备冗长而艰难,又逢考试月,初次接触的我们有些手忙脚乱,从策划到讨论到推翻到再讨论,夜幕下的合欢花对我们迎来送往,一间间不断被保安大叔催促的教室总是响起我们急迫的脚步,夜半寝室楼道里见惯不惯的我们低声联系的身影,所有社交软件中我们疯狂刷屏地赞助声,以及瞬间化为心机person的我们与赞助商的坎坷谈判,我们焦虑过,迷惘过,也无助过。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我们,也义无反顾地走完了一个月的前期准备,不问归期。

我们本次的社会调研主题是“关于农村垃圾的分类处理问题”。适逢郭塘桥村争评“五美乡村”的活动,经过第一天与当地村委政府筑梦环保绿满乡村

环保之行实践队 的洽谈,我们决定本次实践与当地活动有机结合,争取让社会实践的正面影响得到最大化的拓展,也希望能对郭塘桥村的评选尽一点微薄之力。7月11日清晨,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环保之行实践队共12人由上海出发,中午抵达常州。在经历一场大雨的午后,便派四名学生代表来到了郭塘桥在与当地领导进行短暂地后期安排会议后我们便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对郭塘桥村进行了实地勘察,确定了第二天要进行的工作以及开展方式,在一片忐忑和期待中等待着第二天的到来。

7月12日早上,政府工作人员与环保之行队员在会议室开了简短的出征仪式,并邀请村民代表和学生代表共同了解情况且参与后续工作,下午,在当地进行环保工作的宣传。带着事先准备好的问卷和相关知识,四人一组分头行动,并且对四人进行了明确地分工:交流,填问卷,拍照,分发小礼品。在村民代表的带领下,我们渐渐地对当地方言有了一定了解,在语言方面的交流障碍逐渐缩小,与村民的交流也愈加娴熟。

7月13日在村民代表地陪同下,我们到了郭塘桥附近几个村去做问卷调查。在郭塘桥附近几个村,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我们挨家挨户调查下来的基本是上了年纪的村民,在村民代表的沟通下,我们跟大爷大妈聊着天,聊着当地风土人情,聊着环保。下午我们自行前往农户家里进行问卷调查。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来,村民的环保意识不错,大部分农户都愿意抽出时间为我们填完问卷,只有少部分人忙着自己的事,对环保不屑一顾或者认为我们在搞传销,不理睬我们。一天下来最多的感受就是热,还有腿酸,但是,工作完成的不错,为筑梦环保绿满乡村

环保之行实践队

每个小伙伴点个大大的赞。

7月14日全天,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对郭塘桥大队的其他村继续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环保宣传义务捡垃圾,分类垃圾等工作。下午则是最苦最累的捡垃圾活动了。以地为炉,大家都快成一只烤卤猪了。弯腰起身,把好久没疏通的筋骨全疏通了。捡了一路,垃圾都被消灭了,躺尸在我手中的大号黑色垃圾袋,最后被安置在某一垃圾池中消尸灭迹。当日晚上,就直接都累趴在床上,动弹不得了。

7月15日上午,对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汇报工作,就调研期间工作记录与工作结果进行汇总,并与当地政府进行交流,分配后期工作。中午实践队的成员无暇顾及劳累的身体,就开始最后的宣传收尾工作。下午完成所有工作后,实践队的成员们纷纷踏上回家的路。

在调研中发现村民对政府的环保宣传,管理,整治工作相当满意,尤其是近两年在当地政府的管理下,村里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村民的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虽然现在村里仍然存在少数环境污染问题,当地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村民也都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在环保宣传中,村民也乐意听取学习环保小知识他们的朴实的笑容也深深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现在回想起来实践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经过这些天的努力,才觉得生活有多么不易,作为年轻人多出去闯一闯,接触不一样的人,不一定有高学历的人才会有大道理大知识。百姓朴实的道理有些时候可能听起来会更有道理。他们在乎的或许只是邻里之间的一点事,正如我们此行一样,在22个村我们用五天的时间也不可能全部都去完,筑梦环保绿满乡村

环保之行实践队

也不可能解决反馈所有百姓的意见和建议。但我想我们传达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感染力。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实现我们的梦想,从自身做起,感染他人。“筑梦环保,绿满乡村”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中内心的希望。

此外也十分感谢在调研中陪同环保之行实践队的村民和学生们,同时也十分感谢郭塘桥村委对环保之行实践队调研期间的大力支持。

环保之行实践队

篇6:上海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队伍编号:

兹有我校(单位)等共位同学,希望能在暑期到贵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具体实践内容由同学与贵单位自行协商,望予接洽。

特此证明。

共青团上海海事大学委员会

大学生科创实践中心

篇7:上海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各学院团委、团总支:

为了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提高我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引导大学生参与实践,知行合一,融入社会。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2015年上海海事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本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5年3月—2015年10月(详细日程安排,请见附件一。)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党委宣传部 教务处 学生处 共青团上海海事大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 大学生科创实践中心

三、活动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

四、活动宗旨:

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知行合一,从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从实际中得到真知。

五、报名咨询方式:

1.报名方式:所有有关课题项目的申请资料(申报书及实践课题活动策划一式两份)均交予学院分团委处,由学院分团委进行

审核并初步评定立项队伍。2.咨询方式:

① 现场咨询,地点:学服109科创办公室,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20:30;

② 暑期社会实践立项答疑会(出征仪式)。③ 讲师团咨询会

六、活动流程: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自2015年5月上旬开始申报,5月30日前各学院将立项项目汇总表报送至大学生科实践中心。6月,学校举办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暑假期间,各团队按照计划奔赴实践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暑假结束后,进行校级、市级优秀项目的申报工作,并对表现出色的团队予以评奖评优。

七、各学院队伍推荐数量及奖项设置:

1.各学院队伍推荐数不设上限。

2.队伍申请奖项的队员人数上限为15人,参与实践人数不限,但必须参保。如果有特殊情况,经过科创核实后可酌情考虑增加少许名额(最多5个)。

3.大赛拟设校级“优秀团队”、“优秀指导老师”、“优秀论文”、“优秀报告”、“优秀DV”、“优秀简报”、“优秀摄影”,“中远级优秀宣传奖”,“中远级优秀项目奖”等奖项。

4.经过校级评选后,最终选取优秀实践项目、先进个人和优秀指导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上海市“三下乡”和“知行杯”暑期

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项评选。

八、资助办法:

各团队自主申报,由各学院团委组织进行初审,予以立项。然后报送至大学生科创实践中心进行复审,最终确定队伍立项情况。其中,由校团委根据各学院队伍立项、答辩结果以及最后的实践成果,向各学院团委下发资金,由学院团委自行决定学院队伍的资助办法,酌情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九、工作要求:

1、精心组织,扩大宣传。鼓励实践队伍在实践过程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实践过程中积极落实三走的思想!各学院成立由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及相关老师组织的社会实践工作指导小组,学院明确一名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联络人,对学院各项目团队予以指导,关心队员的生活,关注各团队的安全。开始项目立项申报前,举办一次宣讲会,介绍社会实践的概况和历年学院优秀团队的情况。各学院、各团队需加强社会实践的宣传工作,注重新媒体的应用,保证社会实践工作开展过程中,各类信息及时发布,定期制作社会实践工作简报发送至科创实践中心,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学院在对各项目团队立项时,需

严格把关,确保数量和质量,深入开展“三下乡”和“知行杯”项目。在各暑期社会实践立项前,各学院举办一次答辩会,对各申报团队进行指导和筛选,最终确定立项团队。出征前,各个学院需对团队就安全教育、内容规划、团队宣传、评优材料撰写开展一次培训会,确保各团队有内涵、有深度赴各地实践时,展示海大学子风采。

3、联络畅通,确保安全。各立项团队需与学院、科创实践中心保持联络,信息畅通,明确指导老师1名、队长1名、信息员1名。同时必须设立安全联络员1名,负责团队赴各地实践时,每日向学院联络人报送队员安全状态。各个学院明确一名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联络人,并将其姓名和联系方式发送至科创实践中心(联系人:张嘉炜:***)。

4、工作扎实,成果显著。对于已建立有“上海海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共建基地”的项目,学院需督促此类项目深入持续开展,有困难的,及时反映给大学生科创实践中心,方便项目在全校开展招标工作。社会实践结束返校后,各个学院开展一次答辩会,推荐优秀团队申报校级奖项,进而争取市级奖项。鼓励实践主题相近的社会实践团队跨院系联合举办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准备举办社会实践成果展示、交流活动的学院须在活动前一周报送校团委大学生科创实践中心登记备案。

5、相关资料、申请表下载请登录暑期社会实践专用邮箱(smusqshsj15@163.com)文件夹“通知”一栏,密码为kcsjzx(科创实践中心首字母小写);

6、各实践团队成员请关注:

a)加微信公众平台“smutuanwei”或“上海海事大学团委”接收通知推送信息。

b)大学生科创实践中心人人主页:海大科创实践; c)新浪微博:上海海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十、联系人

团委:梁亮 联系电话:38284122 科创实践中心:张嘉炜 联系电话:***

附件一:2015年上海海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安排

附件二:关于开展2015年上海海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双选会正式通知

附件三: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双选会报名表 附件四: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双选会队伍信息汇总表

党委宣传部 教务处 学生处 共青团上海海事大学委员会

篇8: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回顾

1.1发展准备阶段(1993—2000年)

当社会变革加速,人们需求变化,需要新的管理模式进行调适。上海医务社会工作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最初的工作人员由热爱助人事业、熟悉医疗需求、医疗流程和医护合作模式的内部人员担当此任。在行政管理部门也融入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社会工作理念逐渐融入医院管理。由于医疗机构的特殊性,及其注重医疗安全和医患和谐,医院通过行政管理、精神文明、质量控制部门, 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链接社会资源、建立便民服务体系,以各种形式发现患者需求,救助弱势群体,承担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传递政府、社会和医院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如瑞金医院的“彩虹家园”志愿者服务项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医院发展部”综合服务和东方医院的志愿者队伍建设等,借鉴海外服务经验,融入社工服务理念和元素。

上海最早提出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的是浦东新区。 1997年,浦东新区将社会工作引入医疗行业。1999年底, 该区成立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委员由当时新区社会发展局及医疗机构主管组成。2000年在浦东新区政府主导和大力推动下,东方医院、公立医院和梅园街道医院等10家医疗机构首先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站,由临床医护人员和管理部门担当此任。由于专业人员匮乏,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手法不专业,制度配套缺乏,发展较慢。为了弥补专业人员的不足,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以下简称“东方医院”)特派员赴香港观摩和学习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并赋予本土经验大力发展社会工作[1]。

1.2实践探索阶段(2001—2009年)

这阶段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改革方向是医疗服务“回归公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病人为中心” 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改为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2]。由于内部需求大,同时被上海社会工作发展大氛围所带动,上海二、三级医疗机构中理念先进并有特别需求的单位,根据医院自身发展特点,建立独立部门、设立社会工作岗位、引进专业人才,建立医、护、 社服务机制。东方医院成为国内首家运用该机制的医院, 其志愿者管理、慢性病小组(糖友乐)等得到同行赞同; 2001年,由李嘉诚基金会资助的新华医院宁养院,正式由执业社会工作者加入宁养服务团队,发挥其心理援助、临终关怀和哀伤辅导作用。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首设由专业社会工作硕士担任主任的医院社会工作部,并首先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开展家长教育小组、游戏治疗、哀伤辅导、医患关系协调、医护情绪辅导等。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以下简称“徐汇区中心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等设立社会工作岗位,成立社会工作部, 与医护建立“立体式”服务团队,营造医院人文关怀环境, 协助病人康复,顺利回归社会。多家医院与高校密切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担任机构督导。在实践中探索更好的发展方向,寻求更有效的服务模式。同时,该阶段的医务社会工作,已经开始了大胆实践探索,如建立了临床专科社工制度。

2006年,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社工队伍”;2007年,组织部、民政部和原卫生部对上海具有代表性的医院进行全面调研,调研范围涉及一线社会工作者、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结果一致认为医疗卫生体系设立社会工作岗位势在必行[3]。2009年,原上海市卫生局协同各部门对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和分析,当时只有5家设立社工岗位和工作部门, 要满足现代医疗需求的发展必须加大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实施有力措施。上海市民政局社工处通过对医务社会工作卓有成效的医院进行剖析,以内参形式向上海市人民政府递交报告,得到领导极大重视,为医务社会工作全面发展作了铺垫。

2009年4月公布的医改方案首次明确规定“完善医疗职业保险,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完善医疗纠纷处置机制,增进疾患和谐”,发展医务社会工作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维权意识、 消费意识逐渐加强。加之社会变革带来的困惑、焦虑和社会矛盾,病人想得到的已不是单纯的缓解生理疾患,还需要心灵抚慰和社会支持。医学的目的已由单纯的治疗转向治疗、预防、康复相结合,由防止死亡转向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医疗服务对象从个体转向个体、家庭和社区,服务内容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在医疗领域,一方面是医疗技术大力发展、疾病治愈率上升、慢性病生存质量提高和死亡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发生的却是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升温、伤医事件频发。医患矛盾的升级使中国医疗健康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1.3全面推进阶段(2010年—目前)

在上海市政府主管部门大力推动之下,医务社会工作得到大力推进,服务的场所主要从综合性医院、儿童医院、精神卫生中心逐渐推广到康复医院、宁养院和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等。各医疗单位根据机构发展需求和临床学科特点,回应服务人群需求,建立跨学科团队,开拓临床专科社会工作。对慢性病、肿瘤及先天性疾病等专业设置临床专科社会工作岗位,贯穿整个医疗服务流程,与其他学科联手为病人提供无缝连接服务。建立相关服务制度, 如查房制度、临床转介制度、实习带教制度、督导制度、 疑难重症病例介入制度和社会心理援助制度。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医疗适应、健康教育、医患沟通、临终病人社工介入和哀伤辅导等社会心理支持服务,搭建医患沟通桥梁,提供人文关怀。社会工作部的设置按照卫生海外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要求逐步从附属到独立建制。2013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以下简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东方医院成为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

2012年2月,原上海市卫生局、民政局、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率先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实施意见》通知,明确规定所有医疗机构应该设立社工岗位。为确保各医疗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能力,提高医疗服务品质,原上海市卫生局联合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医学会医务社会工作专科学会于2012年7月共同举办“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首批人才队伍培训项目”, 50余家医疗机构,80余名人员接受培训,其中有专业社会工作系毕业者,也有社会工作持证的医护人员,为推进医疗系统社会工作的发展奠定基础。2012年上海医疗卫生系统的“质量万里行”和“等级医院评审”检查中首次将医院社会工作部的建立和开展社会工作纳入评价标准中。2013年,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2013年上海市医疗机构“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 活动联合督查评分标准》中明确要求各医疗机构“根据本市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拟订实施方案,并将医务社会工作纳入常规工作”,“配置专职医务社工,明确为专业技术岗位,专职医务社工持证上岗”,“具备开展医务社工活动的工作场所”,“积极参与全市医务社工专业性推广宣教活动”等,进一步加大医院实施医务社会工作的考核力度。医务社会工作作为制度化设计,正式纳入医院评价体系,开创了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新局面。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2年在44家自愿报名的医疗机构开始了社会工作试点工作。2013年, 经过调研、评估、宣传、培训等准备工作后,进一步扩大社会工作试点单位,从2012年的44家试点单位扩大到了103家医疗机构,覆盖17个区县,涵盖了综合性医院、儿科和精神卫生中心等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根据对试点单位的要求,各家医院拟定实施方案,独立设置工作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将医务社会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经过一年的大力推动,上海的医务社会工作已经成为医疗服务体系中一部分。

2主要经验

与其他领域相比,上海的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相对比较晚。鉴于医务社会工作的特殊性,其服务理念相对超前,需着重战略规划,坚持政府主导,注重专业发展,不断反省修正,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走在全国的前沿。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秉承“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专业服务,改革创新”的原则正在全面推进。主要经验如下。

2.1坚持政府主导,注重战略布局,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2011年8月,上海市民政局以题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全力推进医务社会工作》情况专报形式报上海市人民政府,得到上海市相关领导的肯定。该年10月,原上海市卫生局与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就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作了专题调研,调研报告总结了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国际经验和国内概况,梳理了本市医务社会工作现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加快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实施路径和配套政策。

2012年3月,中共中央19个部委联合出台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明确医务社会工作者是“卫生专业紧缺人才”。这些政策的颁布为推动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和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奠定了强而有力的宏观背景,也标志了医务社会工作和医院社会工作纳入中国卫生政策和医院管理的议程。2012年2月,原上海市卫生局、民政局、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率先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实施意见》通知,并在2012年、2013年的医院质量管理检查中逐渐加大考核力度,推进了卫生领域社会工作的发展。各医疗机构吸引了优秀专业人才,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在医疗健康领域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理论基础扎实、实务能力强的社工专业人才队伍。

2013年11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家民政部对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再一次肯定了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探索和实践。2013年12月,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民政局与社会工作专家组对上海24家医疗机构又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研发现,一支充满人文情怀、拥有专业理念和技术的“助人” 队伍注入了医疗服务行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2坚持需求导向,注重循证实践,实务探索不断深入

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在卫生主管部门战略布局和大力推动下,在全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2000年,率先在医院建立社会工作部;2001年,将社工理念融入临终关怀服务;2004年,首批社会工作硕士进入医院;2006年,首批医疗机构成为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实习基地; 2008年,获得首个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2010年,举办首个医务社会工作国际会议;2011年,成立首个医学会下设的医务社会工作专科分会;2012年,首次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人文教育课程。

各级医疗机构根据临床学科和疾病特点,设立独立部门,引进专业人才,逐步建章立制,回应病人需求,建立跨学科团队,开拓临床专科社会工作。对疑难危重病例、慢性病、肿瘤疾病及先天性疾病等专科设置社工岗位;病人需求为本,关注医疗流程,与其他学科联手为病人提供无缝连接服务;建立相关服务制度,如查房制度、 临床转介制度、疑难重症介入制度和社会心理援助制度; 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医疗适应、健康教育、医患沟通、临终关怀和哀伤辅导等社会心理支持服务,搭建医患沟通桥梁,提供人文关怀。帮助医护人员理解患者的社会心理压力、关注疾病背后隐藏的问题、舒缓病人不良情绪。统计调研显示,医务社会工作的加入为医疗增加了人文关怀要素,大大缓解了医患矛盾,同时也缓解了医护人员压力。由于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进程,着力实践并积极探索本土医务社会工作,上海华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东方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徐汇区中心医院等8家单位获得“上海市社会工作示范单位”,其中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东方医院被推举为“全国社会工作示范单位”。

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将病人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和医院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将社工专业的理论、方法和精神融入医疗服务当中;将人文关怀、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等理念贯彻于具体工作中,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2.3坚持专业为本,注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力度加大

从上海的医务社会工作发展阶段来看,经历了准专业化(医护转行)、混合阶段(医护转行、专业毕业)和社会工作专业化阶段(专业人员)。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发展也是对传统工作模式的改革、发展、创新和提高。《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要求“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上海市卫生系统按照培养造就“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议进行着,在医疗机构岗位设置的指导性意见中,明确医疗机构可设定“医务社工”岗位,归入其他专业技术类,并纳入编制管理。医务社会工作者们在学习西方理论、借鉴海外成功经验的同时,进行了有效的、适合国情的本土化探索和研究。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实务经验的专业社工队伍,在中国特色社工模式上做了有益的探索,为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近年来,优秀人才纷纷应聘上海各大医院,海外人才尤其青睐三级医院。上海的医务社会工作已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象征。

社会工作的所有服务领域中,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是医疗卫生和精神健康领域,专业能力和内涵建设是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之本[4]。从全国范围来看,上海医务社会工作起步早、速度快、起点高、环境好,得天独厚,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近几年来,上海的医务社会工作在发展战略、制度设计、实务探索、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特别是2013年,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积聚卫生、教育和民政等多方力量,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术机构协同和专业人才努力下,按照国家的战略布局,注重顶层设计,提升专业内涵,全面而有序推进专业化医务社会工作。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上海市医学会医务社会工作专科分会组织专家,从实际出发,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设计课程,承担起了原上海市卫生局人才培养的具体工作。

2.4坚持教学相长,注重自我增能,智慧推进

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推进得到各职能部门及教学机构大力支持。2011年4月,上海市医学会医务社会工作学专科分会率先成立,为医务社会工作者搭建了学术平台, 确立了学科专业性和学术性。学会吸引了各大院校专业领军人物、医院高层管理者和专业优秀人才,共同谋划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不仅促进了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进程,也在行业内起到了推广作用。上海各医疗机构与高校紧密合作,联合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 为培养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创造条件;共同研究课题,反思实务效能,智慧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上海教学主管部门提供科研项目、国家级和上海市继续教育项目;建立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示范单位,定期检查,大力宣传和推广。

此外,该领域也开展过较为广泛的国际交流。“医务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妇女与儿童健康促进”国际研讨会的举办,拓展了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视野。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在市级层面上,自2011年率先成立上海市医学会医务社会工作学专科分会之后,2012年又建立了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社会工作暨志愿者服务工作委员会,2013年又获批建立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医务社会工作分会。各专业团体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目标一致,利用各自资源,整合力量,联手在医疗行业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 1月,上海长征医院举办了由上海市文明办、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和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上海市医务社工、医务志愿者工作交流推进会议”,在医疗行业首次大规模宣传了医务社会工作的理念;2013年6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举办的“全国儿童医院社会工作研讨会”专门为儿科领域独家设计。会议邀请了费城儿童医院、中国台湾地区及大陆从事儿童医务社会工作的专家, 与学员共同分享了儿童医院社会工作领域最新进展、实务技巧和工作模式,为来自全国各地50余名热心于助人事业的学员开拓了视野,提升了理论水平和实务能力;7月在徐汇区中心医院举办的“2013海峡两岸医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医疗机构社会工作和志愿者管理方法学习班”积极推进“专业社会工作为指导、以医疗专业志愿服务为主体”的服务模式,对相关医疗机构探索和实践医院医务社会工作起到借鉴作用,也推进上海医疗机构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11月,东方医院主办的“医务社会工作临床实践学习班暨医学人文体系中的医务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服务研讨会”以新颖的形式展现了上海医务社会工作。2013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召开的“2013上海医务社会工作论坛”标志着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又迈进了新的历史阶段。

3未来建设展望

3.1健全制度,完善医务社会工作政策框架与服务体系, 加快人才培养速度

从国际经验看,医疗机构和健康照顾机构都独立设置部门,设立社会工作岗位,并根据功能不同细化专业。 由于医务社会工作面对的人群阶层跨度最大、解决的需求最基本,最接近弱势群体和困境人群,因此对医务社会工作人才要求相对较高。现阶段中国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的需求和医患矛盾日趋激烈的现状,急需大量专业医务社会工作的参与和介入。但是,目前大部分医院尚未独立设置部门,上海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紧张,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没有社工人员编制,即使有社工资质也难以从事社工工作。由于没有独立部门,社工专业人员往往由非专业人员管理,工作不规范、专业发展受限,难以发挥应有效果。

3.2设立和完善保障措施,保证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培养高级人才

社会工作是创新服务、协调社会关系、修复社会功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体现人文关怀,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改善社会服务水平与质量的重要力量。医务社会工作是衡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代化、服务质量和健康公平程度的重要方面,对于转变医学模式、改善医疗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多海外学子也加入行列,他们承担了缩短我国与国际差距的责任。由于缺乏相应岗位和编制,医务社会工作职称评定、晋升制度和薪酬福利等保障仍处于空白。目前设立社会工作岗位的机构也由于没有职称系列而待遇受到影响,严重打击了社工热情,阻碍了专业发展。必须尽快建立以社会工作人才为核心的人力资源规划、培养、激励等各项制度,迅速解决“实际在岗人员屈指可数”、“队伍异常薄弱”的现象。

3.3建立行业准入、考评和继续教育制度,规范行业行为

医务社会工作的职责是关注患者的社会属性,把握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解决患者因疾病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包括心理辅导、促进医患沟通、协调医患关系等服务,是医护团队的一分子,是医患矛盾的“润滑剂”。 由于专业人才缺乏,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与快速发展的医疗技术和相关福利制度严重不符, 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特殊历史时期,提高医务社会工作者过硬的服务能力,完善行业的服务规范, 制定完备工作标准,建立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长效机制, 建立一支高品质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又是深化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转变服务模式,改善国民身心健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

3.4大力加强专业推广、政策推广,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专业感染力

上一篇:3中文求职简历模板下一篇:对这项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