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2024-05-04

2017年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精选9篇)

篇1:2017年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2017年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学习啦【其他计划】文婷时间:2016-08-31 19:34:03我要投稿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2017年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的内容,希望你喜欢。2017年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班队活动。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二、活动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三、学生分析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应重过程轻结果,特别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2017年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跨学科的实践性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性、关注过程和具有生成性,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亲身经历及积极实践,体现参与,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过程中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

二、教学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三、教学措施

1、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2、增加劳动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更有生命力。

3、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学会与人合作,搜索整理资料。

四、教学进度表

第1-4周 身边的名俗

活动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对春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了解春天的变化特征,启发学生体验、感受春天的美。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春天的资料,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了解传统文化的美好。通过小组合作查阅、春游、探究交流等活动,逐步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协作探究精神和学习交流能力。第5-9周 生活中的科技

活动目标:通过课外走访,上网调查,收集资料,了解生活当中处处是科学,处处都是窍门!只要你善于发现、善于思考。通过小组合作查阅、实际操作等活动,逐步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验证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探索和研究精神!第10-14周 植物与环境

活动目标:让学生通过课后调查搜集资料,认识、了解绿色食品标志,也通过到超市辨别、调查绿色食品,从而学会如何选购绿色食品,做一个理性的、聪明的消费者。同时,发动学生向身边的亲人、朋友宣传有关绿色食品的知识,告诉他们怎样正确选购绿色食品,让自己和家人、朋友吃得科学,吃出健康。第15-20周 网络与人们的生活

活动目标:通过这次活动就让学生走进网络,了解网络,正确使用网络,并自主发现、寻找网络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密切的联系,重点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世界。活动注意点: 1.注意文明礼貌与交通安全。2.注意制作工具的安全。

3.注意活动过程中做好活动记录。

4.调查及采访相关文字必须保证真实有效。

五、对本学期的期望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希望能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主动探究、动手操作、团结合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六、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综合实践活动课五年级下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力的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学习啦【教学工作计划】文婷时间:2016-08-22 16:16:40我要投稿 四年级综合实践科目的教学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而这种教育功能的实现要求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先进的教育理念,适宜的实践主题,良构的实施环境和发展性的学习评价。

二、活动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三、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应重过程轻结果,特别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二)

一、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在逐步由儿童期迈向少年期。在这个时期,广阔无边的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内心世界都等着他们去探索。他们有着强烈的探究心,但因社会经历有限,再加上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有待加强,有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知识面窄,课外阅读量小,他们看世界的方式方法需要加以引导。

2、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心灵驿站、亲近自然、健康快车、社会频道、制作天地五个栏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贴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一些性别差异的知识,体验成长的快乐,培养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并能掌握一些常见病、小伤害的预防和临时处理方法。

2、让学生具备环保意识,知道环保应从自己的身边做起;引导学生关注国际问题,关注地球,关注宇宙,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通过访问、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好奇、竞争、合作、分享、关爱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继续组织学生研究生活中的小科技问题,了解其中的基本原理,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并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各个单元教学目标

1、心灵驿站

(1)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并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开展争创“班级吉尼斯”活动。做到公正、互助、诚信、利他。

(2)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爱,学会与父母在情的沟通、爱的交融中进一步增进感情,积极参加爱心天使活动。

2、亲近自然

(1)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这里有与我们息息相生的山川河流,也有我们的朋友——各种动植物,它们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发展的源泉。

(2)认识、了解无土栽培技术,成立花卉无土栽培小组,进行盆花的无土栽培实验。(3)认识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制定一个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的意见,互相监督实施。

3、健康快车

(1)让学生知道学会生存,生存必须健康。

(2)认识电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了解电力未来发展的方向,正确使用家电。(3)了解常见病、小伤害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学会一般的应急处置本领。

4、社会频道

(1)让学生知道社会是个大舞台,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2)了解浪费的社会危害,减少和预防浪费,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职责。

5、制作天地

(1)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创新与改进中去感受创作的艰辛。

(2)教给学生制作“热风轮”模型,探究神奇的光纤,并能进行实验制作。

四、教学措施

1、注意加强现场教学,师要认真备课,选好地点,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操作示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并注意提供学生更多自己探索的机会。

2、认真上课,突出重点。

3、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调查,既开阔学生视野,又在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

4、对学生的劳动成果及时反馈,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5、采取集中课时和分散课时,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安排综合实践活动。

6、培养学生的特长。

五、教学内容安排

范文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体验,重在发展”为指导思想,认真开展三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增强孩子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转变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二、组织成员

以下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配备: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鄂汉东校长领导,丁红芳老师分管,教研组长宣洪波老师负责制订实施计划,印丽华老师负责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日常运作,宣纪珍老师具体负责课时安排以及调、代课。

三、四年级由印丽华老师具体负责,五、六年级分别由刘彩娣老师负责,其他各班任课老师与班主任组成“导师团”对学生活动的开展进行研究性和指导。

三、研究目标

1、力求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做到短线、长线活动相结合,使每位学生能将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形成比较完整的系列素材,并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活动的实际情况,引起同班和评价者的重视,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能通过利用各种符号与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善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与资讯。

3、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起自己是记录自己学习过程资料的著作者和负责人的意识,逐步养成不断反省学习活动,评价学习成果,改进学习方式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规划组织与实践能力。

4、通过对教师的月考核,进一步端正教师的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观察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并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

5、评价侧重于过程,体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他人的一种平等对话精神。

四、研究内容

1、主题生成

(1)依托学科课程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整体发展,课程间的整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以及探索与研究精神。开学初,我们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由学科组商讨,确定各学科中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更好教学的活动内容:(英语)3a:用各种材料制作字母小卡片;4a:shopping跳蚤市场;5a:制作卡片;6a:搜集身边的英语,以交通标志为主。(数学)三数:调查周末一天的安排,摸牌和下棋游戏;四数:怎样滚得圆?了解自己,关爱自己;六数:大树有多高?(语文)三语:小小读书交流会,指导做采蜜集的方法;调查了解119、120、110等号码的功能,学会求救;寻找秋天的足迹;走进水果的世界;制作动物名片等;四语:“老师,您好”主题教育;“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系列活动;神话、寓言故事交流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网络知多少调查研究。五语:研究神奇的变色龙;我读书我快乐:《水浒传》、说名道姓。六语:学剪纸、读报和剪报等。其他学科,如美术、科学,也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学科活动。活动主题、内容、方式自定。每次实践活动后,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习作的指导,记录下活动的过程及学生的感受。

(2)依托社会生活、社区资源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人们经常说“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的习惯。这是我们在这一方面确定课题的用意所在。例如: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本学期的中秋节、重阳节等)、家乡的桥等。

(3)依托已有的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新的课题。对原来开展过的有价值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生成新的课题。例如“日食知识”,以它为载体,生成新的课题,例如:了解星空、认识星座等。

2、参考主题

(1)传统节日研究(三年级本学期研究主题)低年级以掌握节日时间、有哪些风俗习惯等为目标;中高年级除了达到低年级的目标外,增加传统节日的历史由来研究、动手做节日食品等实践活动。本学期对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重阳节等作长线研究。

(2)传统游戏研究(四年级本学期研究主题)低年级以了解过去的一些传统游戏、规则并做一些与年龄段适合的游戏为目标;中高年级增加研究传统游戏与现代游戏的不同、自己动手做游戏工具等实践活动。本学期把滚铁环、玩沙包作为重点研究、开展活动的主题。(3)农器具的研究(五年级本学期研究主题)低年级以认识常用的农器具,了解常用农器具的名称、作用为目的;中高年级增加操作、使用的实践活动(“乐乐种植园”种植实践活动)。(4)日食的研究(六年级本学期研究主题)低年级以调查、了解历史上发生的日食现象为主,辅以观看影像资料;中高年级拓展到认识宇宙、星空,丰富天文科学知识,发展科学、创新意识。(5)校园资源的研究 如“走廊文化的研究”、“科学宫动、植物主题研究”等,如“走廊文化的研究”:低年级以了解走廊挂图中的科学家、文学家等名人生平事迹、著名成果为目的;中高年级则增加阅读他们的著作、学习他们的研究精神等内容。(6)时事热点的研究

如:日食知识、了解世博会、建国六十周年等,任课教师根据社会、国家、国际发生的热点事件开展研究、实践活动,具体内容、目标可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等适当制定。任课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或专长,充分挖掘有意义的、可行性强的主题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然后根据活动效果同年级推荐或全校推荐。

3、校本课程

本学期校本课程实施内容和方式有所改变,具体情况如下: 校本1课程内容仍然为“植物与生活”,依托原有的校本教材,一年级的研究内容为:走近身边的植物,二年级:认识植物的组成部分,三年级:植物的分类,四年级:植物的作用,五年级:植物的种植与栽培,六年级:植物与文化。校本2课程内容则由原来的“让生活充满爱”改为走班形式的各类项目训练和学习,具体课程项目有:手工制作、篆刻、国际数棋、刻纸、口琴、编织、剪纸、古诗词赏析、经典阅读、思维训练、阅读与写作、七巧板等。

五、研究策略

1、进行有效的管理。

学校计划、年级计划层层落实。在学校综合实践教研组的带领下,各年级由年级负责人为小组长,带领教师认真制订年级计划,带着问题积极、认真地开展小组教研活动,提高实践指导水平。学校定期组织检查,提出意见,从而达到优化的目的。

2、组织有意义的校外活动。

适当组织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校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江边污水处理厂、社区调查等。但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3、开展好教研活动

(1)学期教研组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课研讨活动,课后进行研讨和评议。同时坚持每月一次的例会活动,及时分析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提高。本学期每班至少需上交学生研究性项目作业、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各两份,教学反思一份。(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新老师要在课前向同年级组教师学习。这一学期,本教研组的每位老师都要上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同年级组老师观摩、评议,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3)认真进行总结和评价。在活动过程中注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每班在学期末提供至少一份项目作业参与评选,优秀的项目作业将对指导老师进行奖励。通过展板,力求实事求是地把每一个活动情况及经验及时、准确地记载下来。在此基础上,组织全校老师、学生参观,交流。另外,每个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和自身的研究,写好研究性的文章,积极向有关杂志和报纸投稿。(4)加强研究,优化教学。我们把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五下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沙龙研讨日,教师们一起学习相关理论,提出活动中的困惑,共同解决问题,并把活动中好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4、完善学生、教师评价制度。

活动后师生正确的评价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得失,有利于提高今后活动的质量。本学期我们将进行多角度的反思活动,努力提高实践水平。

对学生的评价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学生互评;其次是家长评价;最后是教师评价。这样,不但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对教师的评价,除了延续上学期使用的月考核制度外,还将随机进行学生调查问卷,从而促进任课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另外,本学期将更加注重活动成果评价,学期末学校将通过调查问卷抽查的方式进行全面评价。

篇2:2017年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已划上句号。回顾本学期综合学科的教学,我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扎扎实实地开展着。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六(1)班有学生28人,期中男生16人,女生12人,学生们都喜欢综合实践课,学习主动,取得不错的成绩。期末统考,A等的有27人,B等1人,及格率100%,优秀率96.4%。

二、采取的措施 1.走进生活,确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所以我们班开展了以“关爱我们的身体”、“我与网络”、“生活中的垃圾”、“四通八达的交通”等为主题的活动。学生们通过上网、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总结汇报,了解了生活中的常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2.自主结合,科学合理

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组织形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活动的问题确定之后,我们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与分工。我的经验:在分组中我们先请同学们围绕筛选的几个小组活动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的选择,再找合适的同学进行组合。在此基础上,为了力求科学性,还要尽量让学生按兴趣、愿望自由分组,同时提出必要的指导性建议,如:提醒学生在组建小组时要注意每组人数应尽量定在4——5人,还要注意小组成员在知识、能力、特长、家庭条件等方面的搭配,尽可能使小组成员在学业成绩、性别、个性、能力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已达到各个成员优势互补,互助共进。使得活动中既有利于组员间的取长补短,又便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学生很快就分好了组。

3.关注活动,适时引导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必要的指导,能帮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把握方向,使活动有序顺利地开展下去。我帮学生把握了方向,使其顺利地开展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学习乐趣。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打击他们对活动的信心和兴趣,老师这时就是他们的钥匙,引路人。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遇到困难是难免的,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会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更加充满信心!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

三、不足之处

综合实践学科就我而言,时间不足、精力不足、条件有限。想上好很难。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多花时间备课,在有限的条件中,尽可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总之,这学期里,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篇3:2017年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1. 梳理教学内容, 明晰教学目标

教材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载体和基本资源。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读懂教材。包括读懂问题的情境、教材内容的结构、教材的呈现方式。多向自己问“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的问题。例如, 笔者在执教《粉刷围墙》之前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粉刷围墙》:1.经历搜集粉刷围墙人工费、涂料规格、型号、价格、耐用期、用量等信息的过程;2.通过活动, 巩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合理方案;3.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明晰教学目标的驱使下, 教师继续考虑设计能有效达成目标的教学环节,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统筹安排合理的教学流程, 在有效时间内高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2. 经历活动过程, 积累学习经验

“经历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 更是指探究、思考、抽象、预测、推理和反思的过程, 从而积累各种活动经验。例如, 笔者执教《粉刷围墙》, 提前一周布置了一个社会小调查, 内容大致如下:

调查内容1:内墙涂料调查, 包括型号、规格 (L/桶) 、价格 (元) 、耐用期 (年) 、单价 (元/L) (我的调查方法是______)

调查内容2:我们的教室长 ( ) 米, 宽 ( ) 米, 下面涂粉色的高度是 ( ) 米。每平方米人工费大约要 ( ) 元。 (我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

笔者采取给予学生充足的调查时间, 组建假日小队, 寻求家长的帮助等形式完成调查任务。一些老师提出质疑:这样兴师动众为了课堂上的40分钟有必要吗?其实, 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体现, 而有些“做”和“思考”在课堂上无法完成, 因此很有必要与课外进行结合。

3. 借助图表分析, 揭示本质规律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数学知识抽象性之间存在着差异, 必须借助表象让学生理解和接纳抽象的数学知识。图表分析是一个很好的表象媒介。以下是笔者在执教《打电话》时的一个片段:

师:灾情指挥长需要尽快打电话通知A村、B村、C村的村长, 要他们组织群众迅速转移, 但是由于地势偏僻, 经济不发达, 指挥部和3个村各有一部电话, 且通知1位村长需要1分钟。请你设计一个快速有效的电话方案帮助指挥长。

交流展示:

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认识设计不同的方案, 有意让学生经历不断误试的过程。把“逐个通知”“接力通知”和“所有人不空闲”的三种方案利用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 彰显了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解决策略。

4. 改善教学方式, 提升数学思维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需要教师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 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始终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下进行探究。笔者在教学《铺一铺》时, 把教学地点搬到了多媒体教室, 充分利用了该教室的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

猜测:选择一种图形来铺, 你认为哪些图形能密铺, 哪些图形不能密铺?

动手验证:小组合作, 动手操作, 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电子白板验证:根据学生汇报, 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 现场复制多个基本图形, 通过旋转、拖动、平移、拼接等方式直观验证能否密铺的结论。

(学生惊呼:干老师, 您太有才啦!)

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猜想→动手操作验证→电子白板验证→寻找规律的过程。在如此丰富的教学方式的引导下, 学生充分感悟了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在享受奇妙的密铺图案所带来的愉悦的同时, 主动探索了数学知识的奥秘。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课堂中一次又一次地被激发。

5. 优化评价手段, 激发学生兴趣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在“综合与实践”的学习过程中, 过程的评价比结果的评价更重要。关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的评价, 其实并不是独立的, 教师需要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情况, 记录和积累学习的表现。例如, 笔者在执教《量一量, 找规律》的教学活动中, 设计了一张小组内的评价卡:

内容包括:材料准备、学具制作、动手操作、数据记录、交流表达、发现规律。制作成表格后, 每张表格有各组组员进行记录, 每项满分为10分, 取组员人数的平均分为最后的得分。

有了这样的评价标准, 学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浓厚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 对于学生平时数学学习的表现, 就会有一个较为清晰和具体的了解。

篇4:2017年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一、让实践与综合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起点

实践与综合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内围绕着问题情景进行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操作型、模拟型等形式。 首先,操作型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直观化的一种形式。

这种活动能很好地把学生手和脑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如在教学“花边设计比赛”时,让学生通过收集欣赏、设计制作、展示交流等大量的具体活动,使学生所学的平移旋转知识得到具体的应用。在教学“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时,通过动手摆一摆,算一算、议一议,最后得出最佳方案。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各种感官获得数学知识,不仅对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其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次,模拟型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有数学价值的模拟情景中进行操作,以感悟体验主动获取新知,同时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生活性。

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将“处理”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景的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和经验,主动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运用统计图表分析气温增减变化情况。这些模拟性实际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比较灵活,可以是个别片段,也可以贯穿整个课堂;既可以安排在某一阶段,也可以单独设计为生活实践课。

二、让实践与综合成为学生运用知识的舞台

实践与综合内容不只限于教室,有时需要我们将活动空间延伸到校园中。校园实践活动主要有测量型、体验型、调查型等形式,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首先,课堂难以描述解释的数学概念,通过校园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如较大单位千米、平方千米、公倾的认识等。以公顷概念的建立为例,可以先让学生到校园去走一走,知道一米约有两步,再让学生用步测的方法知道“100米有多长”,再看“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有多大”从而估计操场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感受“1公顷多大”,最后进行实地测量验证。还可以让学生用目测的方法估计学校面积有多少公顷。

其次,帮助学生确立方向感,形成空间表象,到校园环境中亲身感受效果更好。如在“方向和位置”教学中,让学生绘制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组织学生到“海棠广场”郊游后让学生通过回忆,画出郊游路线,促进学生形成方向与位置的感受。

第三,调查校园中可利用的实践活动教学资源。一是财产资源,如图书室的藏书量、学校占地面积、水电费数据等等;二是生命资源,如学生成长数据、睡眠时间、运动时间等,让学生用调查数据了解自己的成长,还可以让学生调查统计全校学生的上网时间、学习时间等,用数据分析同学们的学习习惯;三是活动数据资源,我校每学期都要开展许多如星月杯作文竞赛、星月杯计算比赛、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有许多可利用的数据(比赛项目、参与人数、获奖人数等),学生通过调查整理利用分析数据来思考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校园实践活动比提炼出来的“纯”数字问题更具综合性、开放性、体验性和挑战性。因为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非常熟悉校园环境,学生在校园实践活动中能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生活经验,在生活情景中容易切身感受到数学的优越性以及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的真正价值。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校园资源,加强校园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理念。

三、让实践与综合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活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师应创设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加强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情景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校外实践活动形式比较广泛,主要包括制作型、调查型、测量型和课题型实践活动等几种形式。让学生制作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属于制作型实践活动。教学“一年吃掉多少森林”,可以进行测量型实践活动,先让他们测量和计算10双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再计算14亿双筷子的体积。让他们知道每年要浪费掉多少木材,相当于吃掉多少森林。学习体积单位后,可让学生估计教室、教学大楼、学校水池等的体积。

篇5: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班队活动。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二、活动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三、学生分析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应重过程轻结果,特别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评论这张转发至微博转发至微博0人|分享到:阅读(2530)| 评论(0)| 引用(1)|举报

第一单元总4 课时第3课时《欣 赏 设 计》3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一 《生活中的电视》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苏氏《建议》之53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二年级学生家长会活动总结与思考 文峰中学七年级开展学生手抄报比赛活动 新乡市实验小学首届庆“六一”学生综合素质展示活动方案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zyjyb200squall99mocaixiatbwjjtybtxxlcxjcjybjinshaxiwjzfhxwx

评论

点击登录|昵称:

取消 验证码:换一张

上一页 1...-1-1-1-1-1-1-1...-1下一页页脚

公司简介招聘信息隐私政策-

博客风格订阅此博客

篇6: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跨学科的实践性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性、关注过程和具有生成性,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亲身经历及积极实践,体现参与,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过程中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

二、主要教学目标

1.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2.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3.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4.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学习制定活动计划,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5.学会利用网络等多种手段查找收集资料。

6.学会通过合作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三、教学工作措施

1.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2.增加劳动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更有生命力。

3.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学会与人合作,搜索整理资料。

四、主要教学任务安排

九月份:

1.开学第一课--------我心中的综合实践课

2.走近中秋节

十月份:

饮食与健康

十一月份:

走进老游戏

十二月分:

遨游汉字王国

篇7:2017年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黄家塘小学五年级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为了让课堂活起来,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创建综合实践活动高效课堂,为此制定本计划:

一、活动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二、学生分析

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具体措施:

1、把活动的激情带给学生

一个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老师,首先是情感丰富的人,一个有激情的人。综合实践活动课堂需要激情来支撑。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种思想影响另一种思想。”活动课老师应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影响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试想,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自己无动于衷,没有激情,活动平平淡淡,索然无味,那学生怎么能受到感染呢?怎能不恹恹欲睡呢?又何谈课堂的高效呢?因此,教师只有用激情打造的切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学生的情感才会得到感染和升华,他们会把最大限度的精力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学习效率会切实得到提高。

2、把研究的权利放给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本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

首先,在研究内容的选择上必须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不能站在教师的角度代替学生选题。教师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自主确立合理的活动主题,指导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身边的问题以及自己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等,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现并确定活动主题。在初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教师可作一个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中选择若干有益的活动主题,供学生选择。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确立活动内容或课题。

其次,在具体活动的实施阶段,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获得成功。教师要敢于放手,保证学生亲历亲为,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而不是个别、零散的片段。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走弯路,让学生经历“尝试—错误—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有的教师生怕孩子出错,或者害怕活动时间长了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因此常常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成果直接交给孩子。殊不知这样做,综合实践活动少了孩子的自主研究,课堂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不仅不会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还有悖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因此,把研究的权利放给孩子,把实践的时间还给孩子,才会有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高效局面。

3、把科学的方法导给学生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实际困难,诸如设计和修订活动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现场采访、搜集处理信息、撰写调查报告等,如果我们教师一味的放手弃之不顾,没有科学的方法指导,仅凭学生已有的经验是不可能做好的,学生的调查研究和探讨是不可能有效到位的。教师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更应该是学习的指导者。因此,教师必须适时的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把科学的方法导给学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胆尝试摸索总结了一系列的方法指导课,如《设计采访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课型,对学生的活动有很大的帮助。有了科学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活动不再是盲目的、低效的。在学生活动感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度的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指导他们及时修订实施方案,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活动中遇到困难的小组,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创设必要的条件,帮助调整研究计划。活动结束后,小组要提交活动记录报告,内容包括活动形式、活动过程、活动结果等。教师要认真审阅研究报告,提出该小组活动中的优点与缺点,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4、把展示的机会让给学生

成果的交流与展示这个阶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指导和协助学生整理资料,形成结论,共同商量将活动得出的结果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是学生写的日记、拍的照片、收集的实物、编写的报纸,布置的板报等等。教师要给足时间组织学生充分开展交流和展示活动,如:《小小蔬菜博览会》,《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会》等,把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和推广。通过展示,我们让精彩于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秀出自己的别样的风采。学生品尝了成功的滋味,这也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参与到下一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来。

5、把评价的空间留给学生

篇8:2017年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知识建构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教育方式, 认为培养学生知识创造能力的最直接途径不是通过设计任务或活动, 而是以发展学生社区内的公共知识为途径。它重视学生产生的真实观点, 提倡让学生集体负责观点的改进。要求学生通过知识建构对话主动发现知识或观点的漏洞以及它们的前进方向, 通过共享、协商找到解决方案, 对观点进行持续的改进。该理论重视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 强调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与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此外, 专门用于支持知识建构的网络平台——知识论坛, 可以将学生的观点可视化, 像工具一样可操作, 便于学生之间相互阅读、发展、点评观点, 建立彼此的联系, 有助于激发学生深层次学习。因而将知识建构理论应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个有力的尝试。

为了增强白云园小学五年级2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我们设计了基于知识论坛的建构学习案例。知识建构以观点为中心, 而非“活动”或“任务”, 所以坚持以12条知识建构原则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活动围绕“超市”展开, 以课堂讨论、知识论坛交流为主要形式,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头脑风暴、搜集资料、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小组汇报、写小论文等方式, 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社会责任心等。《超市》研究贴近学生的生活, 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能力,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之间的共同经验较丰富, 能够促进彼此交流合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超市的研究, 能够基本掌握超市物品的摆放、销售策略, 懂得如何看标签、成分、日期、所属类别等, 积累有关平面设计、市场营销、管理类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知识建构教学过程中, 掌握购物技巧, 学会都市生存技能, 锻炼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发展对未来有用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堂讨论、知识论坛中的交流, 懂得倾听别人的谈话, 尊重不同的意见, 学会帮助他人, 合作完成任务, 关心所处的社会, 进而做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教学平台

知识论坛是促进知识建构的一个有效网络学习平台。它具备了促进知识建构的多种功能, 如阅读、发展、点评他人观点;支持和促进学生个人或小组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的支架;引用功能;对观点进行量化统计的工具等。

●教学对象

南京市白云园小学五年级2班, 全班共30人。该班学生在五年级上学期已经接受过知识建构教学, 能够熟练使用知识论坛的各种功能。此外, 经过一学期的训练, 该班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意识较强, 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知识建构强调观点的持续改进。在五年级上学期开展的《三国演义》研究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学习到一定阶段后就很难深入下去, 观点的持续性得不到保证。通过每周的教学研讨发现, 学生习惯于网上搜寻资料, 对出现的专业术语很难理解, 偶尔会出现错误概念。所以, 教学中引入适合小学生的权威资料很重要。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某一知识的发展历史、未来趋势以及周边知识, 有利于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 持续改进观点。

因此, 本学期在教学准备这一阶段, 重点关注教学资源的建设。前期教师对《超市》主题下可能的研究问题进行了预设, 并搜集了适合学生的权威资源, 以保证后期学生之间开展深入的对话, 避免了无重点的讨论。

●教学过程

1.实地观察, 创造真实的问题情境

实地观察。在开始“超市”主题前, 带领全班学生去一次学校周边的大超市, 要求每个学生带上笔记本, 记录自己发现的问题。此外, 在“逛超市”过程中, 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甚至可以和家长交流, 鼓励学生和社会其他人交流, 如售货员、其他购物者等。另外, 要求学生在以后逛超市时多观察, 勤思考。

提出问题。在第一节课中,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真实的问题, 并记录在知识论坛中。

设计意图:知识建构的第一条原则就是真实的观点与现实的问题。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就是遵守了该原则。这种主题导入手段, 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比书本中更多的亲身体验,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在实地观察中, 学生通过彼此的交流, 发现了更多真实的也更关心的问题。除此外, 有了这次的“逛超市”经验, 学生在今后逛超市的过程中会继续研究自己的问题, 体现了“无处不在知识建构”的原则。

2.明确分工, 共担社区责任

筛选问题。在全班学生均提出自己的问题后,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组。在分组之前, 教师与学生就需要讨论的问题进行筛选。筛选的原则:研究的问题必须是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应是具体且有一定难度的等。

进行分组。在与学生协商的情况下将全班划分为六个研究小组:员工、开发、宣传、价格、设计、设备。同时, 在知识论坛的“超市”视窗下建立了六个子视窗。各研究小组针对本组的研究目标, 进行明确分工。每位小组成员都是自己研究问题下的专家, 通过自主探究, 共同承担小组责任, 推进小组知识发展。

设计意图:知识建构重视社区知识的不断改进, 强调学生是积极的认知者, 重视培养学生的协同认知责任。小组分工可以使学生在共同目标下有效地进行交互, 清晰地知道自己在社区中的作用,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提高合作能力。

3.民主对话, 共享方法、观点

研究方法——课堂讨论。在各自界定问题、明确职责后, 全班就“研究方法”在课堂上进行民主对话。在这一阶段, 教师要求每位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 提出合适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设计。其他人则对当事人提出一定的补充和建议。

初始观点——知识论坛。学生运用上一步的研究方法, 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提出最初的观点并在知识论坛中记录下来, 以供全班分享、改进和应用。

设计意图:由于五年级学生年龄较小, 对科学的研究方法掌握不透, 思考问题较片面。这时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方法的探讨, 有助于学生考虑多方面因素。只有通过全班民主对话, 才能建立起一种安全的心理氛围,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畅所欲言, 遵循了“民主的知识建构”原则。此外, 知识论坛作为一种网络交流工具, 能够将学生的观点记录下来, 保证了观点的持续性发展。

4.建构使用权威资料, 组内协商改进观点

鉴于针对《三国演义》研究的教训, 本次知识建构教学注重权威资料的使用, 要求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以及与其相关的周边知识。各小组内在对观点进行发展或评价时, 要求提供合适的权威资料。这里的资料应是经过重写的, 是能够使每位同伴读懂的。组内成员通过引入各自的权威资料, 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深度交流, 最终形成小组内的共识。

设计意图:在彼此共享观点的过程中, 必然会出现不一致或冲突的情况。这时就需要通过协商不断改进观点, 最终达成共识。本次教学是对之前“三国演义”设计的一种改进, 希望通过权威资料的使用, 打破学生仅从网上搜索资料的惯性, 促进学生之间的深度交流。通过学生的建构性使用权威资料, 即要求学生对权威资料进行自己的解释, 真正实现协商改进观点。

5.阶段小组汇报, 组间改进观点、建立联系

在小组内进行深度对话后, 学生能够对他们小组研究的问题产生共识。这时, 教师要求进行小组汇报, 展开组与组之间的共享、交流, 帮助学生建立联系, 进一步改进观点, 掌握与所研究问题相关的一些知识。

设计意图:知识建构强调均衡的知识发展。它是指专门知识通常分布在社区内和社区之间。学习者不仅要接受社区内的知识, 更应从其他社区吸取与自己相关的知识。这样设计的另一个目的是促进全班内的交流, 建立观点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对最初的研究目标《超市》有一个综合的认识。为下一步学生进行研究总结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6.研究总结、升华观点, 形成社区知识

教师要求学生在个人研究、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基础上, 进一步改进自己的观点, 并完成一篇关于自己研究问题的小论文。要求使用支架, 如“我的问题”、“研究方法”、“我的初始观点和解释”、“我现在的观点和解释”、“我的反思”等。

设计意图:知识建构重视观点的改进, 强调通过彼此间的对话超越个人的理解。“研究总结”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从更综合的角度思考问题, 能够激发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此外, 还可以帮助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元认知能力。最终形成的研究短文保存在知识论坛中, 成为了五 (2) 班的社区知识, 具有创造意义。

●教学评价

关于《超市》的评价主要从“嵌入活动的形成性评价”原则出发, 对学生交互和交互的质量展开评价。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 采用知识论坛中的评价工具—社会网络分析, 对学生的交互密度、中心度等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 及时调整教学, 如合理调动班级活跃分子、鼓励边缘性人物等。关于交互的质量, 主要从问题的深度和理解的深度两方面进行。具体方法是教师与研究者合作对学生知识论坛中的短文进行内容分析。分析的评价量表主要依据的是Carol Chan (2001) 提出的检测问题深度的量表与刘家亮 (2009) 检测理解深度量表。依据分析结果,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

●总结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依据的是知识建构原则, 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的一次新的尝试, 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教学设计有如下几个亮点。

1.贴近学生生活

知识建构强调真实的观点, 现实的问题。选择《超市》这个研究主题并带领学生实地观察,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会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身边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事情。

2.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教学中通过组内合作、组间合作, 帮助学生意识到改进观点的需要及每个人都应当为所研究的问题承担责任。

3.权威资料的建构使用

这次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对查找资料的建构使用, 要求学生对搜集的资料进行重构, 不仅防止了学生简单的“粘贴、复制”, 还能促进学生间实质性的交流。

4.嵌入活动的形成性评价

篇9:2017年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1.以标志为载体,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比较全面的观察,掌握常用的观察方法。

2.能有意识地将思考与观察结合起来,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边观察边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PPT;小组观察记录单。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PPT出示“找不同”游戏。

师:老师先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找不同。观察两幅图,你能快速找到其中的几处不同之处吗?

学生观察后交流。

师点评:你们观察时注意到了细节的不同。

2.PPT出示“树脸图”。

整体上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再观察局部,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点评:看来每个人各有智慧的眼睛。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观察是我们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一个人获得的知识和经验80%以上来自观察。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标志的世界学习观察吧。

二、观察米奇,有序观察,注意细节

1.出示米奇文具盒。

师问:观察一下,这是什么牌子的?你怎么知道的?

2.出示米奇头像。

师:这就是米奇产品的标志。米奇是一只老鼠的名字,为什么用它的头像做公司的标志呢?这和风靡世界的动画明星米奇有关,你们看,米奇来了。

3.PPT出示米奇图片,指着米奇问:你觉得它怎样?用一两个词语说说你的印象。(可爱、滑稽、夸张等)

点评:这是你观察后的整体印象。

4.师:有了整体印象,我们的观察还不够细致,想一想,以前你是如何观察事物的?例如,美术课上老师是如何让你观察的,作文课上,老师也告诉我们哪些观察的秘诀?

学生交流,小结。(老师都告诉我们观察要有顺序,才能做到全面观察,不遗漏。)

5.有了这些宝贵的经验,面对米奇,我们该如何有顺序地观察呢?

指名说。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开始有顺序地观察,三分钟后,各小组来比一比,谁观察得最全面、最细致、最有顺序。填写好观察记录表一。

PPT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有顺序地观察米奇,记录下你们小组的发现,填写《观察记录表一》。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合作,讨论时音量适中,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

6.学生汇报。

点评:刚才同学们通过有序地观察,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现。指着米奇的图比划出“圆”。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观察,发现了米奇最大的两个特点:圆、夸张。

这时候,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为什么用这么多的圆?)

学生回答。

点评:生活中,圆形让人觉得可爱,圆圆的脸蛋讨人喜欢,圆圆的苹果爱不释手,现在你明白为什么用米奇头像做米奇产品的标志了吧?

7.小结观察方法:回顾一下刚才的观察过程,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整体观察,感知形象。

第二步:有序观察,注意细节。

第三步:发现特点,提出问题。

三、观察交通标志,比较异同

1.观察有意思吗?还有更有意思的呢。

出示9个交通标志。

2.请你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有三类。

3.出示分类图。

你们观察了哪些方面,从而进行这样的分类的?

点评:你们是观察了颜色、形状和里面的指示图的组合,然后进行了分类,真棒。观察力有提升哦。考考你们吧。

4.出示生活中的两个安全标志(禁止饮用和小心火灾),观察它们,向我们传达了什么意思?

点评:这就是观察,它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留给我们的是智慧。

四、观察新闻联播视频

1.同学们,生活中的标志不都是静止的,还有一些是动态的,下面你们看到的将是一个动态标志,你打算如何观察呢?

学生发言,师小结:一看内容是什么,二看变化过程。

2.放第一遍新闻联播。

师:看到了什么?(新闻联播的片头,其实就是一个动态标志)

师:你是从哪里判断出放的是新闻联播?

这就是片头里的主要元素。

师:除了主要元素,还有什么?

师:对了,这些元素就是我们要观察的内容。如何观察呢?就要用到前面我们所学的方法,第一步:整体观察,感知形象:第二步:有序观察,注意细节;第三步:发现特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回答:主要元素由四个汉字和下面的拼音组成。细节观察,发现字的颜色和字体。

师: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你能不能自己解决问题。

同样的方法观察背景。

3.既然是动态的,只观察内容够不够,不够,还要观察什么?(变化过程)

具体说就是主题和背景的变化过程。

4.放第二遍,看主体的变化过程,做观察记录。

5.放第三遍,看背景的变化过程,做观察记录。

6.小组交流,汇报。

7回顾刚才的观察过程,有哪些步骤。

出示:第一步:看内容是什么。

第二步:看变化过程。

8.新闻联播自开播以年,经历了四个版本的发展,请观察四个版本的新闻联播片头什么没变,什么变了?

播放历年来新闻联播。

9.观察以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为什么地球没变?为什么字没变?为什么音乐没变?)

学生自己尝试着解决问题。

教师小结:观察中,你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发现了新闻联播的特点,它的特点就是那些没变的元素。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说,教师小结。

整体感知,有序观察,抓住细节,发现特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观察的事物也会越来越复杂、多样,所以,同学们要养成注意观察的习惯,学习观察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边观察、边思考,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课后反思】

我执教的《学会观察》这节能力训练课分成了三个板块,按照由单一到复杂,由静态到动态的顺序选择观察力训练的载体,每一个板块又侧重于不同观察策略的指导。

第一板块:依托经验,引导反思,获取观察策略。

开始的两个小游戏是两个观察类的趣味游戏,课堂教学从观察米奇开始。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观察力不是零起点,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已经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对某一观察对象都能有一个整体印象。在这一板块中,我选择了米奇这一卡通形象作为观察对象,米奇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形象,它有着鲜明的特征,设计者在设计这一卡通形象时用到了很多的圆,圆圆的脑袋,圆圆的耳朵,圆圆的鼻子等,这就是米奇这一形象的本质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时,我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米奇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者是可爱,或者是滑稽等。然后启发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进一步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圆”这一元素在这一卡通形象上的运用,从而发现了事物的本质特征。事实上,我们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经常需要学生观察某一事物,有序观察才不会遗漏观察点,尽量避免观察的笼统、模糊和杂乱,使观察活动能获得更多信息。

第二板块:比较异同,抓住特征,提升观察能力。

第二板块观察的对象是一组交通标志。之所以选择这一组交通标志,我是这样思考的,在第一板块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观察一个事物,生活、学习实践中,观察对象往往要复杂一些,会以多个或成组的形式出现,交通标志就是以成组的形式出现的,每组中的单个标志之间有相同也有不同,发现其中的规律,就掌握了它的本质特点。在进行这一板块的教学时,首先还是要清楚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水平。所以,我在这一板块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通过观察这一组交通标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的发现是这是一组交通标志,可以分成三类。这就是他们已有经验的反映。分析学生的回答,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观察多个事物时,先是找相同,这是一个包含着比较、归纳等思维方式的心理活动过程。观察多个事物仅仅找相同是不够的,还要能通过更加细致深入的观察发现不同之处,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于是,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再一次展开观察活动,发现交通标志组合的规律,交通标志中间图案传达的意思等。这一板块的教学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进一步的观察实践,学习了又一个观察策略——比较异同,这是在观察多个事物时经常用到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敏锐感觉。

第三板块:关注变化,自我提问,培养观察意志。

在学习了观察静态的事物之后,第三板块分别是观察一个动态标志和一组动态标志,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动态标志的选择不能太复杂,其中出现的元素不能过多,过于繁杂,于是我从大量的动态标志中选择了《新闻联播》的片头作为观察的对象,片头中出现的元素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很多,便于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而且新闻联播的片头曾经经过多次改版,学生很感兴趣,可以激发起学生课后持续观察的动力。那么,对动态事物又该如何观察呢?首先,观察“有什么”,其次,观察“怎么动”。这些对中高年级学生来说,只要掌握了一些观察策略都不是难题,所以,在这一板块中,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意志。在观察过程中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提问,从而推进观察活动的继续开展。在以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在观察时往往观察一遍两遍就不观察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我已经观察了,没什么值得再观察的了,而事实上是学生的观察往往很肤浅,只看到表面。所以,在这节课上我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新闻联播》的片头,学生看完后,都知道是新闻联播的片头,然后观察片头中出现了哪些元素,做好观察记录。如果到这里观察就结束,停留在“观察——获取信息”这一层次上,那么学生主动观察的意识就很难培养。怎样才能让学生有主动观察的动力呢?关键是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自我提问:为什么新闻联播几个字用黄色的呢?为什么片头中一直都有地球做背景呢?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仅仅依靠观察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更多途径来解决,这样的自我提问使得学生的观察变得有意思,也有意义了。接着我又播放了历年来的四个不同版本的《新闻联播》的片头让学生观察,既是动态的,又是多个事物,观察时就是对前面学到了观察策略的综合运用,也是学习观察的课后延伸。

上一篇:“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从你我做起下一篇:爱孩子一定得有耐心幼师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