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月活动总结

2024-05-15

普法宣传月活动总结(精选13篇)

篇1:普法宣传月活动总结

毕节学院2011年“普法宣传月”工 作 总 结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六五”普法规划启动实施之年,做好今年的普法工作,对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贯彻“六五”普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认真做好本普法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毕节学院党委宣传部、毕节学院团委、毕节学院政法学院,特联合主办此次“12·4”普法宣传活动月活动,旨在大力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让更多的人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法制文明进程。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得到了毕节地区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不但提供我们一定的活动经费,还给了我们很多宣传的资料,对此,毕节学院和大学生维权协会十分感谢。下面就对我们此次普法宣传月的所做的活动做一个总结。

活动项目;

1、在2011年12月4日上午10:00至下午12:00的时候我们在毕节学院绣山B栋301教室举行了“普法宣传启动仪式”。出席这次启动仪式的领导是政法学院院长漆国江,毕节学院团委副书记夏鲲,另外还有政法学院的全体同学和维权协会的成员。

2、在2011年12月5日下午15:00至下午17:00,毕节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汤宇华副教授在毕节学院演播厅进行了一场“法

制文化与法治精神”的 讲座。影响力很大,让前去听讲座的同学和老师都受益匪浅。

3、在2011年12月3日上午9点到11点,我们举行了毕节学院“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活动的初赛,一共有220名参赛选手分别代表各院参加比赛。

在2011年12月10日下午2点30到5点半,我们在毕节学院大礼堂进行了毕节学院“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活动的决赛,进入决赛的一共有30名选手,分为10个小队,经过激烈的比赛,产生了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

4、在2011年12月12日下午15:00——18:00的时候,我们进行了“普法进社区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宣传宪法、农民工的权益和毒品的危害,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在这次活中动维权协会的所有成员,从毕节学院中心广场出发,分为5个小组,分别到杨家塘社区、流沧桥社区等地进行深入基层的宣传。

5、在2011年12月28日下午16:30至下午18:30我们在绣山B栋201教室进行了“现场法律咨询”活动,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李军处长和何文俊老师免费帮大家解决了一些平时困扰大家的法律纠纷的问题,了解法律的作用和力量。

活动组织;

1、这次普法宣传月的活动,的到了毕节学院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

总顾问:汤宇华(毕节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顾问:陈永(毕节学院宣传部部 长)

卢玲(毕节学院政法学院党总支书记)

漆国江(毕节学院政法学院院长)

夏鲲(毕节学院团委主持工作副书记)

常务顾问:李静(毕节学院政法学院团总支负责人)

左秀柒(毕节学院政法学院法律专业教师)

2、维权协会全体成员的积极努力

3、毕节地区司法局的无私帮助

活动不足;

1、宣传的力度还不够

2、人员的分配不是很合理

活动反思;

1、活动一定要有一份很好的策划

2、要学会发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3、要增强协会的凝聚力

4、一定要有一颗负责任的心

篇2:普法宣传月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学法、知法、守法水平,深入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4月份我校开展了“普法宣传月”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活动时间、内容与方法

宣传活动从2014年4月1日开始到2014年4月30日结束。

二、活动内容

1、宣传发动,我校紧紧围绕“依法执教、规范办学”这一宣传主题,4月4日我校利用国旗下讲话机会,在广大干部师生中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2、我校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以班为单位,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十法”学习、宣传活动。通过法制教育课,教师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法律条文,使学生掌握每部法律的内涵。“十法”即:《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2006年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2006年新修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2007年新修订)、《消防法》、《食品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法规。

3、因地、因校制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和警示教育,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如:举办法制宣传图片展、知识竞赛、有奖征文、模拟法庭、播放法制教育电影、主题班会、法制教育报告会、演讲比赛等。我校通过悬挂、张贴法制宣传标语进行了宣传,并及时更换了宣传栏、板报内容。

篇3:白银市农村普法宣传对策研究

自“六五”普法工作以来,该局紧紧围绕农牧局中心工作、社会热点、难点和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为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开展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法律上门”服务活动,加大对经济困难人员的法律援助力度;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主题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受到群众的欢迎。

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了很大改观,教育方式和手段也日趋多样化,知法懂法的农民越来越多。

㈠农民的法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劳动法、种子法、劳动合同法、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得到广泛普及,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不断增强。在处理相关的具体事务时,能够依据法律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群众增多;发生纠纷时,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充分体现了农民的依法维权意识增强,必须有力地维护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㈡法制宣传教育方法手段不断创新

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除传统的方式手段如广播、电视、黑板报、法律手册、上法制课等外,还出现了新的学法形式,如有些乡镇的农民,自发组成了学法协会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学习交流活动。该局派知法懂法的干部轮流在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适时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群众便于接受,减少了矛盾纠纷,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㈢农民对法律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接受调查的农民都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说明农民对法律知识渴求欲望性很强,也为开展农村普法提供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另外,因外出务工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对法律知识的需求选择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更趋向于了解与自己生产生活有关的法律法规。调查发现,农民由过去更多希望了解计划生育、民事、刑事方面的法律,发展到现在的急需了解劳动、经济、土地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他们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惠农政策。

㈣农民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浅显

在接受调查的群众中,都表示对个别法律有所了解,但了解的程度却极为有限,所知不过是细枝末节,尚无法正确运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群众在产生纠纷时使用过激手段,甚至引发违法犯罪。

二、当前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存在以下问题,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一是工作重视不够,个别地方流于形式。调研发现,有些地方虽然成立了法制宣传教育机构,但没有把这项工作真正摆上重要工作议程,重视程度还不够,热衷于搞形式、搞应付。以“搞活动”来代替经常性的普法工作,导致工作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其成效难以提高。

二是经费投入不足,造成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调研发现,村一级几乎没有经费投入,乡镇一级少则千元多则不超过万元,这就造成广大普法工作者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充分开展培训工作,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普法需求。许多群众希望能够给他们发放一些法律小册子,但由于没有经费,这么低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导致普法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三普法干部队伍力量薄弱,工作效果不佳。派出的普法骨干毕竟不是专业人员,掌握的法律知识缺乏系统性,且较为薄弱。所以在普法教育时只是念念条文了事,无法吸引群众,导致普法效果不理想。

四是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工作积极性不高。全市各乡镇在对普法工作人员的管理缺乏必要的措施和制度,也没有必要的激励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

五是组织集中学法较难,普法资源浪费严重。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的逐步确立,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单一务农的生产经营格局被打破,个体、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从业趋于多样化,除传统的农、林、牧、副、渔等产业外,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比例逐渐增多,农民外出务工的较多,这就给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农村新格局,使农民没有大量的时间去参加集中的、有系统的法制宣传学习。这种从业结构的多元化无疑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难以开展,普法工作者无法组织开展集中的法制宣传教育,普法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六是普法手段较落后,内容针对性不强,群众参与意识不高。目前的普法手段比较落后,不外乎发放资料、摆摊咨询、出黑板报等,这些老套路群众很不感兴趣。调研发现群众对法制文艺、电视普法、以案说法等形式感兴趣,但法制宣传教育部门由于缺少经费也无法与电视媒体实现资源的整合,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在宣传内容上,针对性也存在一定问题,如群众平时外出务工想了解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而普法宣传其他法律,宣传内容和群众需求脱节,群众当然就不感兴趣,参与意愿就差。

七是对农村普法认识不足,思想上有偏差。调查发现,当前农村中“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以及执法不公、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等不良社会现象依然存在,学法用法脱节,挫伤农民学法信心,给普法工作带来消极影响。有的基层干部认为抓普法教育是一项“软”指标,既花钱又费力,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的则认为普法就是要农民守法,强调群众义务多,宣传群众权利少;还有许多基层干部群众对法律存在实用主义思想,遇到问题才想起来去找法律,不能做到事前学习和预防。

三、深入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对策

如何能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的开展下去,满足群众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要建立健全符合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一是落实责任。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要工作考评范围,并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级班子的责任目标,提高重视程度。二是建立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将工作绩效和提拔重用、报酬结合起来,提高积极性。三是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在制定考评的措施方面,尽量体现科学性、可操作性,避免在考核评估时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四是探索建立普法志愿者队伍,尤其要鼓励农村“法律明白人”参与到队伍中来,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工作的开展。

二要加大经费投入。制约农村普法工作深入开展的主要因素就是经费问题,建议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所必需经费进行专题研究,给予统筹解决,统筹安排,合理使用。

三要加强人员、阵地建设。一方面加大对普法人员的工作力度,保证他们必要的培训时间,建立有关培训制度,适时进行岗前、岗中培训。鼓励支持高素质人员参与到此项工作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经常举行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把普法宣传学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法律图书室、普法宣传栏等硬件建设。

四要充分利用农村工作渗透普法。开展各项中心工作和其它工作同时进行相应的专题普法,把普法与农村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贯穿到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调解纠纷上,工作人员要不厌其烦,适时讲解有关法律知识,不仅能顺利平息纠纷,还能给当事人上一堂法律课,做到一举几得。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达到普法的目的。

篇4:政府应加強普法宣传

比如有劉女士反映,原本其夫婦兩人及家婆分別持有某單位的一半業權,後家婆將一半業權移轉給他們,為改善居住條件,他們在獲得房屋全部業權後(兩年內)將其出售以換另一套稍大一點的房子,並收了買家10萬元訂金。意想不到的是,他們收到財政局要求徵收17萬多特別印花稅的通知,後提出的書面聽證希望能夠豁免有關稅款也遭駁回;為此,他們又提出聲明異議,現正等待財政局回覆。面對這種情況,他們陷入兩難的境地,一邊是要交17萬多的特別印花稅,一邊是如果撻訂需要賠多一倍,也就是要退回20萬給買家。

又有蔡姓市民通過房產中介打算購買一處價值400多萬的樓宇單位,且已簽署臨時預約買賣合同並下訂10萬元,後因經濟原因,不得以要撻訂將有關單位退還給房產中介。據其反映,在律師樓辦理有關手續時,從律師和中介人處得知可能要交3%的印花稅,為此,他也去財政局諮詢得到確實。雖目前還未收到財政局繳稅通知單,但他覺得不可思議是,為何交易都已經取消了,還要繳稅?況且,《印花稅規章》第五十一條第四款規定,祇要沒有更改買賣雙方、標的、以及維持移轉價值,納稅主體在訂立合同時無須繳納印花稅。

另外,在兩項法律實施不到一年的過程中,本人還收到其他市民的投訴和意見,在此不便一一例舉。市民的質疑和意見,有其合理之處,而且都是來自實際生活,個案中出現的情況,現在沒遇到不代表以後也不會遇到,相信還有更多遇到同樣問題的市民。

由各種意見可以發現,雖然上述法案與廣大市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但是,好多市民對有關法案都缺乏詳細準確的認知,大部份是由於不知法懂法導致樓宇買賣過程中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有關法律的出台旨在打擊炒賣,維護樓宇交易的秩序,並非要約束正常的樓宇買賣。由上述個案可以看出,動輒數十萬的稅費,對本不寬裕的家庭來說更是百上加斤,影響了市民的生活。作為普法部門,在新法推出前後,應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做好宣傳和培訓工作,特別是要加大對法律約束對象的普法和宣傳工作,加強他們對法律的認知。

作為執法部門,相信執法的目的並不是以進行了多少單處罰來衡量,而是通過執法讓市民明白哪些行為可以做,哪些行為不可以做。房屋買賣涉及高額的稅費,對於祇為改善居住條件,無意炒賣樓宇的市民來說,相關稅費很可能會左右買賣行為。作為市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同時,也有被告知應納稅項的權利。在買賣過程中涉及產生稅費的環節,普通市民往往由於信息不對稱,或是本身對信息的掌握能力較弱,忽略了這些環節,而作為發展商、房產中介、律師等信息較為完全,因此,作為執法部門,應規範發展商、房產中介、律師在簽署有效文件之前,有預先告知買方應繳各項稅費的義務,使交易更為透明。

篇5:班级普法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为增强班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强化班级学生的纪律观念和团结互助观念,同时,借助学校“普法教育宣传月”活动的积极氛围,我班级举办了系列的一活活动动。主要集中在11月份和12月份。

这次的宣传活动主要有以下宣传方式:开主题班会,观看宣传片,组织集体学习法制宣传类书籍,以及邀请辅导员进行宣传讲解,和其他班级共同讨论学习,等等。具体情况如下:第一,xxxx年11月29日晚8点在四栋教学楼303教室我班级召开了“普法宣传”主题班会,这次班会得到了班级学生的积极参与,取得了很好效果。第二,我班级集体观看了“普法教育”宣传片,宣传片引起了班级同学对遵法守法的深刻思考,每位学生都写了感想或总结。第三,我班级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同学进行了关于“普法教育和安全防范”方面的讨论,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第四,我们邀请了周扬辅导员对我们进行了“法制安全”方面的讲解,深入浅出的讲解,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第五,在学校“普法教育”号召下,我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出入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积极学习“法制和安全”方面的知识。

这是我班级所有班委积极组织和认真配合学校进行的一次大型且时间跨度较长的班级活动。通过这次的“普法教育宣传月”活动,我班级同学学会了遵纪守法,自觉自律,不仅在生活方面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懂得了更多的安全防范意识,而且能够将遵纪守法,严格律己等在活动月中学到的积极精神面貌应用到学习中,学习状态有了显著提高。

篇6: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为加强我校的法制教育,近日学校大力组织学习宣传法律精神,增强了全校师生的法制观念,进一步推动了我校依法治校工作。

一、领导重视,精心准备,动作迅速,召开了法制宣传专题会议 11月26日下午,学校专门组织召开了以“法在心中 健康成长”法制宣传为专题的领导班子会议。会上,徐善富书记首先传达了这次活动的主要精神及活动主题,同时调强了法制宣传活动的现实意义及重要性。要以这次法制宣传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执教,民主执教,依法治教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法制观念,把依法治校和建设和谐校园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促进我校依法治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同时又专门召开班主任会议,又专门对这次法制宣传活动作了专题部署,明确了职责。要求大家认真学习,精心组织,在工作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把这项工作做好。

二、宣传活动的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具体,氛围浓厚,成效明显

1、学校团委和教导处联合号召,在学生中开展制作手抄报活动,要求图文并茂。通过争办法制小报,让学生从中了解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学校请站前派出所的牟所长到学校为学生做法律知识讲座;师生们纷纷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通过聆听讲座,使师生们深受教育,同时也增长了许多相关的法律知识。

3、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以“法在心中健康成长”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接受法律知识的教育,并学会去如何应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认真答法律知识测试题试卷。通过测试使全校师生了解了更多的法律知识,为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奠定了基础。

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青少年一代肩负历史使命,帮助未成年人知法懂法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也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体现。我校将以此为契机,将法制教育活动深入德育之中,建立长效机制。

东方红学校

2010年11月29日

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东方红学校

篇7:普法宣传团日活动总结

一、活动的流程:

1、本班班主任授课,授课中展开小型辩论赛和鼓励倡导大家宣传法律。

2、向幼儿园小朋友讲解有关法律的小知识,带领他们参观有关法律知识的图片,对他们发送我们制作的精美的法律宣传小卡片。

3、.倡议书编制:以签名为形式倡议。

开展倡议“法制”书法展,让“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4、开展“法制”宣传的讨论。鼓励大家积极踊跃参与活动,提出自己的好想法、好建议。

5、收集一些与“法制知识”相关的正反两面具备的图片供大家观览,并对前来观览的学生和老师讲解与图片有关的现象与此同时进行“依法治国”的倡导与宣传。

6、大家动手制作小卡片内写有倡导或争做“法制知识”小先锋的宣传标语。

7、与学院宣传部携手合作制作签名板,让前来参观的师生留下他们美丽的一笔,并和我们共同创建和谐校园。

二、活动总结:

篇8:普法宣传月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增强我县干部群众依法保护草原的意识,加强草原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县人民关心草原、依法保护草原的社会氛围,根据《**省草原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17年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甘草监发〔2017〕16号)精神,我县于4月份组织开展了**县2017年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现将本次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和法制中国的要求,以“依法保护草原

推动绿色发展”为活动主题开展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提高公民保护草原的法律意识,形成学法、知法、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良好法律氛围,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和全面推进依法管理草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开展的时间与形式

草原普法宣传活动开展时间为2017年4月1日—4月30日。草原普法宣传活动以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干部和在草原上从事开发经营活动的企业为主要对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月活动。

(一)认真组织送法下乡活动。借力开展草原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组织草原执法人员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等单位联合开展送法下乡,在解答草原法律法规、政策咨询的同时,通过发放普法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深入基层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并向广大农牧民提供现场法律咨询服务。将草原法律法规与草原补奖政策相结合进行宣传,使广大牧民充分了解政策的内容、目的和意义,主动配合做好政策的落实工作,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营造良好氛围。活动期间共发放普法宣传材料800多份、张贴宣传标语40多幅、悬挂宣传横幅8条,举办法律现场咨询活动8场次。

(二)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草原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依法保护草原的观念。利用手机短信、微信等新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草原法律法规知识,在普法活动现场张贴“中国草原APP”下载二维码,积极引导大家通过手机APP学习草原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依法保护草原的意识,提高了普法宣传的效果。

(三)积极开展执法巡查。宣传月活动期间县草原监理站及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将普法宣传与执法监督工作结合起来,开展草原执法巡查,严厉打击违法破坏草原的行为,进一步提高草原违法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

二、活动宣传的主要内容

(一)法律法规宣传。主要宣传了《草原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草原防火条例》、《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省草原条例》、《**省草原防火办法》、《**省草畜管理办法》、《**省草原禁牧办法》、《**省草原管护员管理办法》、《**县禁牧管理办法》、《**县草原监测制度》、《**县草畜平衡管理办法》、《**县禁牧休牧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

(二)政策宣传。主要宣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承包、草原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制度。

(三)典型案例宣传。对兰渝铁路征占用草原、临渭高速公路征占用草原、渭武高速征占用草原、非法在草原采挖山药以及司法机关追究破坏草原资源犯罪案件刑事责任的事例和案例进行宣传和警示教育。

(四)成绩经验宣传。对我县近年来依法打击破坏草原违法犯罪行为,保护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和草原征占用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宣传。

四、活动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草原法宣传月活动取得实效,我县制定了周密的宣传计划,把开展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作为贯彻实施《草原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内容来抓,切实加强了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了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取得实效。在开展普法宣传和现场咨询活动中还做到兼顾城乡,既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城镇开展普法宣传,也深入到乡村开展送法下乡,努力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

(一)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深刻认识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把“依法保护草原

推动绿色发展”这一主题活动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加强组织领导,由县草原监理站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切实把活动抓紧抓好。

(二)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制定了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加强协调,全面完成此项活动任务,达到预期活动效果。

(三)深入基层,广泛宣传。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内容,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使广大干部群众增长草原保护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四)拓宽渠道,增强实效。紧紧围绕宣传活动主题,充分利用广播、报纸、互联网等主要媒体,结合手机短信、微信等新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草原法律法规知识,并在316、212

篇9:普法宣传月活动总结

专题讲座,护航成长

学习民法典,争做好少年。6月1日,学校特别邀请南湖区检察院未检部门负责人钱晓磊来校开展《民法典》法治教育主题课。钱晓磊以《民法典》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为题,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并紧扣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等角度阐述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引导教育学生遵法、学法、守法、用法。

主题班会,法护未来

以法之名,护“未”同行。21房产大专班卞广东老师以《学习<民法典>以法护未来》为主题,开设法治教育主题班会课活动。班会课围绕走进《民法典》、解读《民法典》、践行《民法典》三方面,通过视频播放、小游戏、情景表演、小组讨论等环节,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民法典》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培养法治思维,树立法治信仰,提高法治素养,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专栏宣传,深化普法

普法教育零距离,传播法治正能量。学校在充分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的同时,不断深化学校《民法典》宣传教育工作,以“民法典与生活同行”为题,在校园布置《民法典》专栏,图解相关条款,切实提升普法质效,为创设法治校园环境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模拟法庭,以案释法

创新普法模式,模拟法庭进校园。模拟法庭作为一种法治教育的创新形式,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学校定期举办模拟法庭展示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模拟犯罪典型案例的“庭审”过程中,对法律有更直观、生动的了解,零距离感受法庭的威严与正义,进一步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篇10:普法宣传月活动总结

今年是实施‚七五‛普法规划的第一年,根据教育局要求,我校认真组织好今年的‚‘七五’普法启动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使全校师生的遵纪守法意识有明显提高。

一、加强领导,精心策划,把做好今年‚‘七五’普法启动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实施,精心组织、统筹安排。

二、营造一个良好的宣传教育氛围,学校在LED屏滚动法制宣传标语。

三、主动联系本校法制副校长到校开展法制专题教育讲座。

四、各班级出好一期法制教育宣传专题板报、学校出版三版专题板报。

五、进行一次全校师生参加的守法宣誓活动。

誓词为:‚我宣誓:我立志做一名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好公民,忠于宪法,遵守法纪,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今天做好学生,明天做好公民,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六、积极组织引导师生参与法治实践活动。切实帮助广大师生解决身边的法律问题,依法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

通过开展‚‘七五’普法启动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在全校师生中弘扬法制精神,在广大师生中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观念、权利义务相一致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和建设法制学校的进程,使全校师生的遵纪守法意识有明显提高,进一步加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篇11:普法宣传月活动总结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制定普法计划。根据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关于“__”普法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在普法活动开始之初,就成立“__”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__县普法办的工作安排和计划,抓好全局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工作,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以水利法律法规为核心的基本法律、法规,全面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扎扎实实开展普法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工作实际制订普法宣传工作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在学习内容上结合工作实际,将水利法律法规、基本法律知识与政治理论学习穿插学习,加强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保证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X_年个人工作总结

二、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大力宣传水法律、法规,营造普法宣传氛围。

为增强普法宣传效果,树立全社会节约用水的法制意识,我局把开展以水利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实施“__”普法规划的重要任务,把学习宣传水利法律法规列入年度普法计划,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云南省渔洞水库保护条例》等水法律法规。通过在“世界水日”、“普法宣传日”以及各类水法律法规新出台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新的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力求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在宣传方法上,除了利用电视、广播媒体、宣传标语等常规方式进行宣传外,每年在宣传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通过召开座谈会、举行法律知识问答、建立水利法制专栏、送法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宣传水法律法规活动。__年3月22日在__县文化广场开展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制作大幅宣传布标,设立咨询台,发放水法律法规摘抄宣传单600余份。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水法制观念。10月份又在龙树河片区举行了为期5天的《云南省渔洞水库保护条例》专项宣传活动。通过采取张贴永久性宣传标语、散发宣传资料,以及播放录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全社会水忧患意识和水法制观念,切实推进了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进程,转变水管理模式,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今年共举行宣传活动4次,发放宣传资料3700余份,旱地龙2800包,悬挂大幅标语19幅,书写永久性标语4幅。

通过宣传,树立了全社会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提高了水利工作的依法行政水平,在全社会形成了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良好风气。

三、行政执法与普法教育相结合

篇12:国家宪法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总结

一、强化组织领导,有目的有计划开展普法教育工作。

借助“五五普法”工作的动力,行知学校进一步规范了学校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工作的思路,在“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的工作要求下,把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常规教育工作中去。学校校长亲自担纲,成为“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各部门主要领导为小组成员,班主任、思想品德课教师为普法教育的中坚力量,同时还把一些热衷教育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力量调动起来,做为行知学校的宝贵的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为了使普法教育工作职责分明,分工明确,学校制定了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对领导成员的职责做了明确分工。根据学校人员变化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的分工,做到了普法教育工作的不间断。学校针对学生年龄结构、生源背景、周边环境等特点,制定了相关的普法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明确普法教育的教学内容,配备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一线普法教育宣传工作去,更把普法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常规教学工作去。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普法教育工作的热情,学校还建立了相关的奖惩制度,领导教师的普法教育工作与绩效考核,年度考核评优挂钩。

二、确定教学内容,普法宣传教育注重内功提升。

行知学校针对在校学生的特点,把《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校学生意外事故处理办法》等国家的法律法规,做为学校普法宣传教育的教材。教材有了,教师该怎样把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提升教师的法律意识,提升教师对相关法律的理解,成了行知学校领导们要研修的内功。只有自身的功力扎实,才可以更好的教育学生,影响家长。学校普法教育领导小组的全体成员,在袁方正校长的带领下,首先学习了《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校学生意外事故处理办法》。袁校长要求行政管理人员,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撰写读法心得,组织行政管理人员座谈,要求大家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做学法守法的模范。在学校领导的带动下,行知学校的教师们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依法办事,依法执教,遵纪守法意识不断提高,违纪违法行为为零。受到周边单位和家长的好评。

三、营造普法氛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学校是青少年参与法制实践,培养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重要场所。关注教育环境的营造,让教育无痕是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和家长的法律素养,让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行知学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结合“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普法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校园阵地的建设上,行知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美化校园,绿化校园。走进教育氛围随处可见,在校园文化墙上“静敬警净竞”警示语,熠熠生辉。学校的橱窗内法制宣传内容定期更换。各个教室的黑板报、学习园地、制度角、学校网站、普法教育内容不断更新。三月结合对《义务植树法》的宣传,学校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在植树节的到来之时,开始在校园内种植观赏树木,在教学楼栽植盆景,在绿地和广场栽植花草,让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交相呼应,让四时花卉暗香流动。校园的美化,校园文化氛围的浓郁,极大地影响了师生的思想与行为。随时弯腰捡起身边的垃圾,随手关闭水龙头,爱岗敬业,依法执教,关注学生成长……已成为行知学校师生的自觉行动。文明程度,公民道德素养的不断提高,是行知学校师生们遵法守法的具体体现。

四、抓特色,带亮点,行知普法教育活动特色鲜艳,亮点闪亮

众所周知,法律条文的严谨、严肃性决定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艰辛枯燥。为了使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行知学校的教师们自己编写普法教本,解读法律原文,针对学生的特点,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新颖多样,内容精彩活泼的普法的教育宣传活动。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全校师生、家长融入到教育实践中去,在活动的过程受到教育。

1、成立校外法律教育基地

校外的法律教育基地,是对学生实施普法教育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行知学校先后和瑶海区原东七派出所现花冲派出所、瑶海区法院的相关领导取得联系,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行知学校校外普法教育基地,聘请公安干警担任学校法制教育副校长。在校学生定期到普法教育基地去,听校外辅导员的讲座。学生们在专职的法律工作者的指导下,更多的了解法盲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危害,清醒的认识到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2、聘请专职的校外法制教育辅导员

学校在成立校外普法教育基地的基础上,聘请公安干警和法院的法官做学校的专职校外法制教育辅导员。辅导员们在学校的要求下,结合各自工作的特点,以鲜明的案例教育学生和家长,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法律意识。由于校外辅导员来自执法第一线,他们的讲座案例鲜活,深受学生们的喜欢,由此而产生的教育意义也不容小觑。

3、主题活动与普法教育有机结合,教育常规化、制度化。

学校结合相关的主题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例如:国际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植树节、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等,学校都要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设计主题开展活动。每个新学期安全教育第一课,是我们对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一课。学校组织师生一同观看交通安全教育课,结合学校的广播、橱窗进行安全教育。在开展主题活动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征文、主题演讲、绘画、手抄报。特别是在参加瑶海区教育体育局“艾滋病反歧视行动项目”活动中,学校把普法教育与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佩戴红丝带一周活动。并把活动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号召大家抵制艾滋病毒,关爱艾滋病患者,活动影响较大。

4、发挥家校网络平台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为了更好开展普法教育,让教育不出现盲区,学校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学生带法回家”活动。通过校讯通网络平台、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把学校普法教育的信息带给家长,促进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法律常识,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法律教育活动互为推动,互为补充。与此同时,学校还结合与特殊学生的家庭联系,落实家访制度。

5、自育是的教育手段。

行知学校注重孩子的自我教育,这和学校的办学理念有直接的关系。学校在普法教育中,十分重视学生们的自育。在普法教育活动中,我们设计了许多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寻找答案的活动内容,例如主题手抄报、法制报的制作。许多素材的收集要花费学生和家长很多时间,但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和家长共同了解了主题的内容,而教育也在其中了。

6、以“绿色理念”影响学生、家长。

篇13:国家宪法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总结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切实加强对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

自觉地把“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年度有规划和实施计划,年终有总结。院党委和院长办公会定期开会,专题研究部署和实施计划工作,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加以解决,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加强领导,医院成立了依法治理领导小组,院长亲自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普法教育,依法治理日常工作。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每季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分析上季度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的形势,传达上级精神,布置下季度任务。确保“两个到位”:一是从事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的专、兼职人员确保到位,除明确科主任为科室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外,医院还成立了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由一名副院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配备了4名兼职工作人员,形成了普法教育依法治理的骨干队伍,健全了院科两级普法网络,做到事事有专人负责,确保落到实处:二是普法教育依法治理的教材和经费确保到位。从不打任何折扣,宁可其他方面节省一点,也要保证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凡市综治委要求购买的普法教材,院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热点岗位人员均能做到人手一册。我们总是确保足额到位,每年用于购买普法教育的教材和开展依法治理工作的经费约人民币近两万元,远远高于市综治委要求的年人均标准。自编下发普法依法治理材料近3000份,保证了全院职工学法之需,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医护员工遵纪守法、依法维权和治安防范意识及自觉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意识,为加强普法教育依法治理提供了条件,进一步强化了医院管理,使院内出现了安定团结、稳步发展的大好局面,两个效益同步增长,医院先后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各级荣誉称号,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单位、信得过医院、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二、广泛宣传,形式多样,深入持久地开展普法教育。

医院通过全院职工大会、中层干部会及各科室、病区组织的科会,广泛深入发动,反复宣传普法工作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措施。通过宣传教育,人人了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对保证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对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实施依法治理方略,普法是基础。医院在制订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时,将有关法律知识、法规条例列入学习内容。医院领导班子带头组织学习党委定期安排法律知识学习,班子成员自学“四五”普法干部读本,并在学习活动中交流学习体会,增强班子成员处理医院工作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将普法学习贯穿于科室每月一次的政治学习中。对与医疗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条例,医院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并对参学人员组织考试,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合格。

五年来,医院“四五”普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先后20多次组织中层干部、各党支部书记、支委、院党员代表会议,由组长、副组长或院领导组织了《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关于印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的通知、《全国救灾防病预案》、《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污水处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病历书写规范》等法律、法规、规范的学习教育。举办了23次专题学习讲座,对全院职工分批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参加人数达2800多人次,参加学习率达100%。先后出版20期(60块板子)宣传专栏,5次动员大会,法律文艺宣传1场,院部组织学法理论考试12场,参考人数达1200多人次,合格率为100%。医务科、科教科、护理部、感染管理控制科、防保科等科室分别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考试近60场,参考人数达4600多人次,合格率为98%以上。党委中心组雷打不动地坚持学法制度,每年专题学法1-2次不等。医院主要领导统筹安排,坚持每年亲自为职工讲法至少一次。先后多次邀请有关领导、专家来院进行法律法规讲座和党课教育。

三、完善制度,严格奖惩,确保依法治院各项措施顺利落实。

我们制订了“四五”普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五年规划。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及具体措施,将普法工作纳入医院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疗工作同规划、同落实、同考核,保证将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医院除不折不扣地执行卫生部、省、市卫生厅(局)规定的各项医疗工作的规章制度外,还分别制订了“四五”普法学习培训制度、车辆管理方案、创建平安医院实施方案、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消防安全日巡查制度、锅炉房操作规程、污水处理室操作规程、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奖惩制度、消防安全检查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药剂管理办法、药品质量管理制度、疫情报告管理制度、消防应急预案等等规章制度以及全院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使全院医护员工都置身于制度的约束和管理之中。

层层落实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责任制,每年年初,医院与科室签订综合目标责任制时,将全年的普法教育任务和依法治理的要求列入考核内容,并以责任书的形式,下达到科室,医院与科室签订责任书,科室与个人签订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局面。对不能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的科室,在考核时按实扣除绩效工资。对于每一期普法教育活动,都能做到有要求、有布置、有检查,结果与科室和个人

的绩效工资挂钩,奖优罚劣,按季兑现。规定凡职工普法教育讲座每缺一次扣当事人绩效工资10元,普法教育考试无故缺席一次不参加扣当事人20元绩效工资,考试不及格一次扣当事人绩效工资10元,并要求进行补考。对在上级组织的普法教育考试中成绩不好,影响到全院荣誉的科室除与绩效工资挂钩外并追究该科室或病区主要的责任,有力地促进了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

医院中层以上干部平时注重学习法律法规,自觉运用法纪知识指导各自的行政和医疗管理工作。在日常事务中依法行政,依法处理医疗纠纷,未发生重大违法行政行为,无行政诉讼败诉案件。

依法治院要求做到民主化与法制化的统一,在医院管理中长期坚持院务公开制度,对医院重大的活动、人事任免、财务收支、组织发展、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定期在院务公开栏和指定地点公布、公示,让全体职工了解医院的大事和具体情况,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医院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职工代表大会,对医院领导干部进行测评,收集职工对医院管理及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医院院务公开工作__年获南通市院务公开先进集体,__年获江苏省院务公开先进集体称号。

四、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切实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普法的目标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医院在学法普法的同时,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尤其__年下半年以来,加大了对药品回扣、收受红包、器械采购、失窃等热点问题的专项治理力度。先后出台、更多政法稿件在政法秘书网完善了卫生行风监督制,热点问题公示制、社会服务承诺等等制度。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地对门诊和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出院病人问卷函调、聘请院外行风监督员,参加南通市局和如皋市行风办组织的民主测评行风、召开病员工休座谈会、在门诊、病房楼多处设立病员意见箱、实行药品价格、收费标准公示制、费用查询制、一日清单制等等多层次多视角的监督制约措施,对促进卫生行风的早日净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医院积极贯彻执行市综治办、安全生产领导组的指示精神,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款,为财务科、药房、药库、大型贵重精密仪器安装了防盗门窗、红外线摄像探头和报警装置。医院主动与驻地派出所联系,洽谈治安联防问题,预防扒窃、夜间组织人员对大院内进行巡查,谨防偷盗。从__年7月起,医院与保安公司签订了治安保卫合同,重金聘用24名保安人员常年24小时在院负责保安工作。同时对院内车辆加强管理,发现未加锁或无锁的车辆代为保管,保证就诊人员随时可以找到自己的车辆。院内职工车棚24小时值班,确保车辆安全。在医院综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医院各部门、科室紧密配合,齐抓共管。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有效地预防了偷盗、失窃案件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言行,积极开辟“急救绿色通道”,努力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对收费窗口重新布局,在每个楼层都设立一个收费窗口;新开设了治疗饮食、病员饮食等服务;定期组织专家前义诊,对青年医务人员进行传、帮、带,缓解病员找专家看病难的矛盾;努力降低门诊病人费用,将出台门诊病人处方限额措施;落实便民措施30多项,及时解决病员就诊中的疑问和困难,受到了病员的好评。

上一篇:煤矿“三违”界定及处罚办法下一篇:《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