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课标金榜学案

2024-05-04

初中新课标金榜学案(共10篇)

篇1:初中新课标金榜学案

17.2.1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导学案

班级:组名:姓名:完成情况: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难点)

2、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判定直角三角形上的应用(重点)

3、理解什么是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并能判定其是否成立。

二、复习巩固:

练习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0,-4),则线段AB的长为。(提示:运用勾股定理解答)

三、预习检测

练习2:判断由下列长度的线段组成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为什么?

(1)4,5,6(2)6,8,10(3)20,30,40

四、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将勾股定理的题设与结论反过来,则得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长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判断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并通过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初步体会了“数”与“形”存在的一种内在关系。我们还了解了什么是互逆命题,并且知道“逆命题”的真假性与“原命题”的真假性必然的联系。(填“有”或“没有”)a,b,c满足,则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研读课本第P32关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理解证明的基本思路。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重要依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把“数”转为“形”,是通过计算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练习3:判断由下列长度的线段组成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提示:先确定三角形的最大边)

(1)13,5,12(2)6,11,9

知识点二:“原命题”与“逆命题”

如果两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正好相反,则称它们为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原命题,则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练习3: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是否成立

⑴如果a3>0,那么a2>0;

⑵对顶角相等;

⑶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对应角相等;

思考:原命题正确,逆命题一定正确吗?原命题错误,逆命题一定错误吗?

五、当堂检测

1、课本P33、练习:1;

3、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2、P34习题17.2:1、2、、(都是正整数),则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六、小结

篇2:初中新课标金榜学案

【学习目标】1、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方法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难点是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学习过程】

一、交流讨论:我们全班有____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请你们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呢?

二、探索新知

(一)、阅读第2页例题1主题图和问题

1、想一想教师是如何确定张亮位置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如何确定第几列、第几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

(2,3)中的数字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表示出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吗?

(注意你的书写格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尝试归纳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和它的书写格式。

5、交流讨论,完成P3“做一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小提示: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二)、观察P3例2出示的这幅动物园示意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1、思考方格纸上的竖线与横线分别对应着例1的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表示大门所在的位置吗?__________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含义?__________

2、用数对分别表示熊猫馆、猴山、大象馆、海洋馆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比较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的数对,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这两个场馆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X,4)表示大象馆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在方格纸上至少要几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独立完成书本P5第3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5第4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1、巩固训练:完成练习一第1、2、5、7题。

2、拓展提高:练习一第6、8题。阅读了解P7“生活中的数学”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篇3:初中英语新课标初探

一、GO FOR IT的编排

新教材GO FOR IT每个单元都包括两大部分, 那就是Section A和Section B, 在每个单元的Section A中, 词汇和语言都是在图片中人物头上的语言泡里, 使人一目了然, 不用解释和翻译学生就可以明白它们的意思和简单的功能并学会语法点的使用;使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全都在语言运用中进行, 防止了单纯地传授、讲解语言知识的弊端, 而且趣味性强, 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同一单元的Section B中, 各种活动帮助学生把在Section A中学到的内容与新的词汇、语言结合起来, 使他们在新的语言练习中再次强化前面学过的语言, 这样由浅入深, 以旧带新, 循环扩展, 循序渐进, 避免了机械操作的教学倾向,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 帮助学生在真实交际中学会语言知识。

二、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教育的本质是引导, 而不是讲和练, 教育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目标由以前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让他们既能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又能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新教材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的理解是“全体学生”是量, “全面发展”是质。质和量一起抓, 一个不能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个过程要经过“要我学——我要学——我能学”的阶段, 由学生对教师的依赖逐渐变成学生独立学习。同时我们还应比以往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 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以宽松的态度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不用训斥性、讥讽的语言, 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能使用侮辱性的语言, 多用鼓励性话语, 多给他们语言实践的机会, 少用命令式的语言, 多用建议性语言。

三、在课堂教学中, 更新教与学的方式, 活化教学内容

提倡“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是新课程标准的新的重要特点。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A teaching tool in which the primary focus of classroom activity is the task and language is the instrument which the students use to complete the task.”。Willis把任务型教学分成任务前、任务轮和语言焦点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包括介绍话题和任务;任务轮阶段包括任务、计划和报告;语言焦点阶段包括分析和操练, 以展示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它是一种以应用为动力, 以应用为目的, 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为用而学, 用中学, 学了就用”。任务型教学途径“不仅适用于运用语言的活动, 也适用于学习语言技能和知识的活动;不但可以独立操作, 而且也有利于合作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更新教与学的方法, 让教材为我所需, 为我所用。由于教材按循环扩展进行编排, 很多课文都有重复、零乱的缺点, 此时, 教师不应受制于教材、教参, 应跳出教材、教参, 大胆设计一些交际活动, 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在创设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 从而达到教材上的真正目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和语言编排都认真地研究, 根据不同单元的特征, 给学生编排了任务, 在具体实施中分为:

1. 前任务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向学生提出任务要求, 介绍话题, 提示相关词语。如果是以听力或阅读为目的进行的, 教师要通过一些方式对影响听力或阅读的词汇或语言现象进行讲解, 帮助学生做好准备。

2. 任务环阶段。

这个阶段包括任务、设计和报告三个部分。学生以各种形式执行并完成任务, 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说英语的流利程度, 教师不必纠错。学生在做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全班汇报时, 教师要以顾问的身份帮助学生纠正口头或书面语言中的错误, 力求表达准确。最后学生向全班汇报自己所完成学习任务的成果。

3. 后完成阶段, 这是语言焦点阶段。

在此阶段学生要做一些与任务实施中听力和阅读有关的语言形式方面的分析、练习和活动。

四、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 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调整, 活用教材, 重组话题, 用任务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1. 课内调整设计任务。

课内调整是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课中几个部分的顺序, 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由这个整体引出话题 (Topic) , 然后设计任务, 达到课堂目的。

2. 单元内的调整设计任务。

单元内的调整指教师根据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 对教学内容作重新调整, 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 单元之间的调整设计任务。

单元间的调整指依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 对各单元的顺序进行调整。如果教学时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 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对单元教学顺序的重新调整激活了学生认知的兴奋点, 激发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时, 学生周围的世界发生了与教材内容相关或相似的重大事情, 教师可以调整单元间的顺序, 适当补充一些有关近期重要的歌坛新闻和赛事内容, 结合学生周围世界发生的事情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 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总之, 教材、教法不一定千篇一律, 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不同的班级, 不同的学生, 不同年级, 不同时期, 学生的情况都在变化, 教材的使用也应有相应的变化。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生共同参与, 平等沟通, 达到情感交流才是目的。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 教师要打破常规, 灵活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中不合适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从更深层次上认识教材、使用教材, 并且通过生动的教学任务和活动来达到教学目的, 提高效率, 使学生从根本上喜欢上英语课, 为日后的生活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篇4:初中新课标金榜学案

【关键词】新课标 导学案 “四步七环节” 织金二中

一、引言

2012年9月新课标教材在贵州范围内的全面推广使用,为践行新课程标准,推动课堂改革的深入发展,2013年9月织金县第二中学在“四步七环节”教学模式下开展导学案教学的探索。在申创省级示范校过程中,课堂教学在省、市两级教科专家和社会各界教育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导学案编制与使用的研究向“教材、课标、三维目标、学情、师情”多元结合的方向发展。为了把课堂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历史教研组开展了关于“四步七环节”课堂改革的校级和县级课题研究,导学案的编制与运用是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目前,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已成为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织金县第二中学在成功申创省级示范校(三类)的背景下,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求更高。作为参与课堂改革和课题研究的一分子,试图对导学案编制运用各环节的探索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继续得到方家的指正,推动课堂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导学案的编写方法

(一)“四步七环节”模式

织金县第二中学为了推动课改普及力度,借鉴山东昌乐二中和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结合县情校情,2013年9月开始探索“四步七环节”模式下的导学案编写和实践研究。其流程为:第一步学情调查、精心导入,含检查预学情况、精彩导课两环节;第二步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此环节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合作学习;第三步学生成果展示、师生点评,含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成果展示两环节;第四步巩固反馈、总结提升,含当堂检测和课堂小结环节。“四步七环节”教学模式给每一位教师提供了新的课堂模式,使每一节课堂发生了变化,学生课堂主导地位也在悄悄的养成中。但是多数教师也清醒看到,固定的教学模式格式化程序化,在转化课堂形式的同时也会限制课堂的创新能力。模式是工具,课堂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是教师,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模式的积极性,要趋利避害。所以,历史课堂的“四步七环节”探索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完善模式,而是以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为目标。

(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也称之为一次备课,“四步七环节”教学模式需要用导学案组织教学,学校要求每一堂课的导学案由集体备课编制。探索初期高二、高三年级周教学任务沉重,集体备课陷入导学案冗杂的编制工作中。后来我们实行集体备课的主备教师二元制——年轻教师与老教师、男教师与女教师搭档,利于初步的备课中整合不同认识和不同教学思路。备课前双方交流思想,定好备课基调再确定具体执行人。备课执行教师事先根据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导学案内容。集体备课会前导学案初稿发到备课组QQ群,集体备课讨论会事先人人有准备,讨论比较有针对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集体备课赢得时间研讨学法教法,分享教学经验。

(三)二次备课

教师二次备课是根据导学案、结合班级学情、教师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的备课。二次备课的具体内容为个性化的“四步七环节”课堂的教学设计和教学PPT制作。新课堂模式下的教师教学设计比传统课堂的教学设计复杂,我校班班通刚开通,第一轮PPT制作工作量大,教师课题研究也需要一定的精力,所以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假期重视网络资源的收集整理,并对下期教学内容进行粗备。

导学案的编制探索。课改初期学案主要结构由:课前预习单、课堂展示单、问题释疑单、巩固反馈单四部分组成。导学案发挥前置预习、组织课堂、释疑拓展、课后巩固的“一案四步”的功效,理论上很完美,实际操作中问题不少。首先,为节约纸张和印刷工作量四案统一印在一纸上,学习积极性强的学生为了课前准备充分,课前四案齐做使教学的层次性减弱,课堂教学流于表现形式。其次,各科导学案的使用,学生学习任务沉重,导学案挤占学生自主学习和消化知识的时间。第三,教学设计功能弱化。导学案的完整性使不少教师的教学设计流于形式,教学过程受导学案束缚,师生的创新能力受到影响。鉴于此,我们对新授课导学案进行“瘦身”——一般统一编制印发预学和固学两案。课堂展示单、问题释疑单虽然编制,但要求教师在二次备课时根据不同学情进行大幅度整合,作为教师教学设计不印发学生。高三复习学案仍印发四案给学生,但不同学情的学案略有不同。下面笔者回顾导学案的四个部分的大概实施思路。

(四)课前预习单

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进行前置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历史预习学案的制作目标是学生对知识清单以识记理解为主,辅之以少量问题,学生由原来动手转变为动脑,课堂教学时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运用,注重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

(五)课堂展示单

课堂展示单体现学生的课堂主导性,可分为试题训练展示、资料收集展示、观点交流或情境对话展示等几类,视教师二次备课创设个性化教学设计的具体情况而定。试题训练展示为常规展示,教师备课时选择与本节知识结合的典型例题,事先不印发,课堂展示单目标是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织金二中班级基本分为7小组,每组6~8人,遇有试题训练展示时小组可分工为答题组、评价组、执法监督组。教师把问题用PPT投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答题组在3分钟内书面答题。小组答题用投影仪投影,评价组对答题进行语言点评和给分,教师随时干预引导评析。书面答题规范学生答题格式,评价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点评及时更正学生出现的问题,总结做题经验方法。资料收集展示、观点交流或情境对话展示常用于新授课,通过导学案事先印发,安排学生课前精心准备,目标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历史素养。

(六)问题释疑单

问题释疑单一般用于复习课。教材释疑单功能在于释疑、补遗、拓展,是学案的补充。教师根据掌握的学情,对学生薄弱环节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概念解释、小专题线索梳理、结构图示展示等。这部分内容文字解释较详细,教师一般不用课堂讲解,要求学生课后结合教材进行理解掌握,自主探索建立知识结构。

(七)巩固反馈单

此部分学案受教学时间所限,一般设置5个左右的选择题,主要反馈学情、训练答题速度和积累答题经验。此环节处于课堂教学的最后6~8分钟甚至更少的时间,根据时间的多寡安排学生选做部分试题,并掌握学生答题情况,精练精讲,切忌与学生“对答案”。

三、前景和展望

篇5:初中新课标金榜学案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元学 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扭身、胯下、厨房、套住、刺猬、畜生、逃窜”词语;

2、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了解闰土是个怎样的人

4、学习重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了解闰土是个怎样的人

二、预习学案

1、看拼音写词语。

chú fáng cì wei chù sheng kuà xià

( ) ( ) ( ) ( )

Táo cuàn niǔ shēn tào zhù

( ) ( ) ( )

2、作者介绍。

3、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并查资料解决。

3、完成生字。

4、多音字组词。

正{ 佛{ 行{

供{ 畜{

三、导学案

小组合作交流:

1、谁来说说课文可以划分成几段?每段讲什么?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2、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3、学习了课文,你们知道闰土是个怎样的人?刻画这个人物时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

四、课堂检测

1、请指出下面人物描写的方法并模仿写一段话(提示:请把答案写在练习本上,不抄题。)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

(1)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四瓜去,你也去。”( )

(3)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

2、请你模仿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写作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写一个小片断。可以写你班里的同学也可以写你身边熟悉的人。(提示:请把片段写在练习本上)

五、课后作业

听写、册子

六、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

闰土:聪明能干 见识丰富、活泼可爱

外貌 动作 神态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课题:17少年闰土 第二课时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元学 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了解鲁迅对少年闰土那一份特殊的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鲁迅对农村自由生活的向往。

4、学习重难点:了解鲁迅对少年闰土那一份特殊的感情。

二、预习学案

1、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2、比一比,组词语 。

钮( ) 傅( ) 厨( ) 胯( )

扭( ) 缚( ) 橱( ) 跨( )

租( ) 窜( ) 蓄( ) 谓( )

祖( ) 串( ) 畜( ) 猬( )

3、根据课文填空 。

⑴下了雪,我( )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 )起一个大竹匾,( )下秕谷,( )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在( )棒上的绳子只一( ),那鸟雀就 ( ) 在竹匾下了。(扫 支 撒 看 缚 拉 罩) ⑵从闰土给“我”讲( ) 、( ) 、( ) 、等几件事,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 ( ) 、( ) 、的少年。

(一)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的( )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 )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三、导学案

小组合作交流:

1、想一想:闰土向“我”讲了几件事?哪件是详写,有何作用?

2、四件事中,你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说出理由,再读一读。

3、鲁迅对于闰土给他讲得这些事情,产生了什么情感?找相关语句做上批注。

4、当“我”知道闰土有那么丰富的生活,有那么广博的见识,他知道那么多新鲜事的时候,“我”由衷地发出了一句怎样的感慨?请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5、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当时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6、评一评:少年闰土或少年鲁迅。

四、课堂检测

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

看册子

五、课后作业

三导和背诵第一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

闰土 向往 敬佩 我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篇6:初中新课标金榜学案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彦明 课型:新课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自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 小组讨论,老师引导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了解海岛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边防战士艰苦的生活条件。2.细读课文从战士们的言谈、行动中,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真挚热爱之情。

学习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热爱之情。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热爱之情。

二、预习学案

(1)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2)辨字组词

陪( ) 拖( ) 撒( )

赔( ) 施( ) 撤( )

(3)选词填空

当然 果然 居然 忽然

1、西瓜花未授粉,( )结不了果。

2、没想到小高大老远的带回来的( )是一箱昆虫。

3、经过人工传粉,小瓜( )结了不少。

4、早晨,我( )发现窗玻璃外停着一只蝴蝶。

(4)根据意思写词语。

1、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

2、浅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 )

3、不停地咂嘴赞叹。( )

4、安心的生活,愉快的劳动( )

5、很招人喜欢。( )

三、导学案

1、用一两句话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海岛,海岛上有一群怎样的战士?

2、战士们为什么要到这个人迹罕至的小岛上生活呢?

3、找到课文第九自然段描写“尝瓜会”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思考,设想观察通讯站站长在“尝瓜会”上说:“在我们的宝石岛上,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大西瓜,今天,我们应该把第一块西瓜给谁尝呢?”你觉得应该把第一块西瓜送给谁尝呢?为什么?

4、、小高是宝石岛观察通讯站的信号兵,是他陪着“我”来到宝石岛的。这个小战士很有意思,请同学们把描写小高的语句用“﹏﹏”画出来,多读读,说一说你认为这个小战士身上有什么特点?并找出它们热爱海岛建设海岛的句子。

5、《彩色的翅膀》课题有两层含义:一是以彩色的翅膀借代蝴蝶等小昆虫,强调了小昆虫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二是以彩色的翅膀象征战士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生活。

四、课堂检测

《彩色的翅膀》课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______________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的高尚品德。文中还巧妙的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叙述方法,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平常的来历,使得故事更加生动,让战士的深情跃然纸上。

五、板书设计

彩色的翅膀

结识信号兵小高,发现装昆虫的纸箱

热爱海岛

参加岛上“尝瓜会”公开纸箱的秘密

建设海岛

看到“彩色的翅膀”

六、作业布置

1、听写课文中的词语。

2、完成同步和三导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篇7:初中新课标金榜学案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彦明 课型:新课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多种读书方法,反复读文,运用学过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理清课文脉络,梳理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二、预习学案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晶.( jīn jīng)莹 和蔼.(ǎi ài) 滥用(làn nàn)

扁.(piān biǎn)舟 破碎.(suì cuì)威胁.( xié xué)

2、选择正确的字组成词。(在正确的字下画“-”)

目(赌 睹) 慷(概 慨) (竭 揭)力 (资 姿)源 (摇 遥)望 威(胁 协)

3、写出你知道的说明文的几种说明方法。

三、导学案

1、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通读课文,想一想,宇航员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4、用“-”画出作者描写地球的美丽壮观的语句。用“~”出地球渺小的语句,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在旁边作批注。

5、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想一想,当地球枯竭的时候,我们能否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

四、课堂检测

小练笔:我想对地球或人类或自己说。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布置

1、听写生字新词

2、同步、三导基础题

七、教学反思

课题:只有一个地球共2 课时第 2 课时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彦明 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默读课文,小组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4、学习重难点: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二、预习学案

1、朗读课文。

2、听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三、导学案

1、联系主要内容,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2、归纳说明方法,并找相关语句,体会说明文的作用。

3、说明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找相关语句说明。

四、课堂检测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在括号里。

(1)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米的星球 。( )

(2)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3)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

(3)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 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贡献的。( )

(4)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5)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 )

(6)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她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 )

五、作业布置

1、小练笔:写一封信给地球妈妈或是地球上的人们,表达你的心声。

2、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介绍说明一种熟悉的物品

两个题目自选一个完成

六、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可爱 易碎

美丽壮观 资源有限

无私奉献 无节制的开采

孕育万物 随意破坏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篇8:让新课标扎根农村初中音乐课堂

一、以唱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学生想唱歌时就让他上来唱, 学生想提问题时就让他提出来, 学生想表演唱时就让他上台表演, 学生想回答时就让他回答, 学生想解决演唱技巧问题时就让他试着解决。教师在这些过程中贯穿唱歌教学的一些训练唱歌的技巧, 让学生知道应从唱歌的姿势、呼吸、发声和咬字等方面科学地、持久地进行训练, 教师只在必要时稍加点拨指正。这样的音乐学习使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能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出来, 同时也带给同学们无穷的乐趣, 鼓励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此起彼伏, 让学生在快乐的音乐学习中享受声乐的美。其实, 在音乐教学中, 唱歌教学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深受学生喜欢。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 选好歌曲。

除教材中所出现的歌曲外, 可适当选一些电视剧主题歌或其它民歌。一首新歌在教唱前, 先引导学生静听或录音演唱两遍, 然后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创作本首歌曲的历史背景、作曲家的生平经历、创作思想和所属风格流派, 最后和学生一起分析歌曲的内容。

2. 学唱歌曲。

用钢琴弹旋律让学生静听, 再哼唱旋律, 最后, 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自己喜欢的科学发声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以节奏与律动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感觉

音乐节奏是音乐中体现音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的一种统称。音乐的节奏通过听觉产生刺激的反映, 主体内的各种刺激反映建立起一种复杂联系, 从而逐渐形成节奏感。而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体态律动, 这是情感体验的自然行为表现。例如:随歌曲有节奏地击拍, 随旋律晃动身体等行为。这样的体态律动虽然形式简单、直接, 但它说明学生已经体验到歌曲本身的内容, 有了初步体验感受, 这是学生更深入地体验歌曲情感的基础。有些学生性格内向, 较胆怯, 不好意思做体态律动, 把自己的体验表现出来, 教师要鼓励、肯定学生表现出来的体态律动, 更要自己做一些体态律动引领学生表现。聆听歌曲有了体态律动,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演唱歌曲, 让学生从自己的演唱中进一步体验情感, 感受歌曲的内在美。在已有的基础上学生唱会歌曲不难, 关键在于引发学生的情感促其唱歌。前者要求学生唱准旋律, 后者要求学生唱出内在美。会唱歌与情感体验是相辅相成的, 情感体验是会唱歌的前提, 会唱歌是深入体验情感和歌曲内在美的保证。由此, 情感深入可分为三步进行:引导聆听歌曲→引领体态律动→引发情感歌唱。

三、以欣赏让学生感受音乐主题而产生歌曲的情感

每一首歌曲都有各自的主题特点, 在欣赏教学中, 我用显示歌曲特点的方法去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 去感受音乐的特点。

1. 欣赏范围扩大化。

现在的学生课余生活丰富, 求知欲强, 已不满足于一节课翻来覆去欣赏同一首乐曲。根据这一特点, 在教学《黄河船夫曲》中, 我选择了一首电影插曲《船夫号子》让学生欣赏, 先让他们感受号子那刚劲有力、节奏鲜明的特点, 再欣赏《黄河船夫曲》以加深感受, 并提出新的学习要求。用这样两首体裁相同、特点相似的曲子对比欣赏, 不仅仅扩大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更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

2. 欣赏手段多样化。

欣赏课中一般都有理论性的总结, 其概念性逻辑性较强, 在教学中应多花心思、多动脑筋, 采用各种手段让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如在教学《黄河船夫曲》时, 要求学生掌握劳动号子的种类, 我让学生想象:你们就是工人, 肩上扛着沉重的货物, 你们会怎样喊搬运号子?学生回答:“嗨哟嗨!”有的唱“嗨左嗨左”, 七嘴八舌, 各抒己见,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介绍伐木号子时, 采用示范法, 我手叉腰放开喉咙唱:“顺山倒嘞!”紧接着模仿山谷回声:“哎!嗨嗨!……”让学生身临其境, 觉得新鲜、好奇、有意思, 激发学生领悟主题;介绍拉纤号子时, 让学生听录音《伏尔加船夫曲》的片段, 看拉纤号子幻灯片, 视听结合, 帮助学生感性地认识拉纤号子。

3. 欣赏过程主体化。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 应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思想。在欣赏课上, 我更注意巧妙设计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欣赏曲目中来, 如打击乐伴奏、随乐曲动作表演、演唱曲目片段等。在《黄河船夫曲》的教学中, 我选择了这个片段:既比较简单, 又具有号子的鲜明特征。我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坐在一条惊涛骇浪中的小船上, 正拼命地和浪涛博战的情景。学生既紧张又兴奋, 演唱时自如地将反逻辑重音表现出来, 并且情不自禁地做着划桨的动作。在这个参与过程中, 学生自然地理解了号子的理论, 掌握了号子的知识, 加深了对《黄河船夫曲》的感性认识和主题的理解。

四、教师应转变角色

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还有很多方方面面, 但如果作为音乐传播的主导者——音乐老师, 不能转变观念, 那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基于新课程理论学习的体会, 我认为教师应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探究活动的设计师、协助者、伙伴。

1. 设计师。

在新教育理念下, 教师首先应是一名设计师, 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目标, 创设教学情境, 探讨教学方式, 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 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活动来学习知识, 获取知识。

2. 协助者。

学生在实践、探索的学习过程中, 常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需要教师给予帮助, 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 因势利导, 有的放矢, 适时点拨,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3. 伙伴。

教师更是学生学习上的伙伴, 一方面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 更好地观察学生, 理解学生, 研究学生, 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 体味学生的学习甘苦。另一方面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 成为一位机敏的倾听者, 与学生打成一片,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伙伴。

篇9:初中新课标金榜学案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标;导学案教学;含义;区别;编写原则

“导学案”教学模式作为高中地理新课改所提倡的优秀教育理念之一,以其所特有的实际可操作性与高效性得到广大地理教学同仁的广泛追捧与热切关注。下面,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课堂进行初步的探讨与归纳。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含义

所谓“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指:依据导学案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必要指导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课堂教学组织手段。其流程大致为:教师率先依据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基础创造性地编写导学案;随后学生便以此导学案为依据,进行自主预习,并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行整理与总结,等到上课时同其他同学以及老师一起进行探讨与研究,

这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

质量。

二、“导学案”与教案的具体区别

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导学案=教案,其实,这两者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使用主体不同

教案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教学过程中所要使用的手段以及组织形式等为主要分析对象的教学方案。教案的编写宗旨在于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充分的服务与帮助,因此,教师才是教案使用的真正主体,未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地位以及作用;导学案从学习者的角度研究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基础、主观学习态度等是教师编写导学案时所要充分考虑的关键点。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学生才是使用导学案的真正主体,这一点同教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使用方式不同

教案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前编写的教学程序,对于教学活动中的具体环节以及步骤等都进行了很好的安排,其效果相当于课前预习排演;而导学案则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指导学生以此为依据认真落实学习活动中的每个目标与任务。

此外,导学案与教案在具体组成部分、方法落实等方面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为导学案≠教案的结论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高中地理“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真正尊重學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地理教师要彻底摒弃以往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加强对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与帮助,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他们主动而富有个性地进行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与吸收。”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写高中地理“导学案”时也必须牢牢遵循这一理念,不但要转变以往“填鸭式”等陈旧的教学组织形式,更要在导学案中充分融入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因素,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同时,帮助他们逐渐提高自身的探究意识以及团结、合作能力等综合地理素质。

对于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这一指示,我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例如,在学习“人口的变化”这部分知识时,我将“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这一问题融入导学案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深入普通民众中,就对待农民工的不同态度、观点以及认识进行细致的调研与汇总;并同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一起将这些搜集的社会信息以ppt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班里的其他学生。导学案的内容新颖、别致,要求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与实践活动。如此一来,不但真正尊重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欲望;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还在于通过这一实践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切实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点的深刻认识与理解,真正实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教学效果,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当节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

2.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特征,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以及发展需求,从而实现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最终教学目标”。

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的导学案编写过程也必须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这一先进理念。如:有的学生地理基础较好,通过预习就可以大致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能非常轻松地完成导学案上所布置的任务以及目标;而有的学生地理基础较为薄弱,在理解某些知识点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在导学案中制订整齐、划一的预习任务,很可能会造成“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弱的学生吃太多”等尴尬的教学局面,可谓弊端重重。因此,我个人认为,高中地理导学案的编写必须严格体现分层次的教学理念,这样既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发展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真正有利于发挥依据导学案完成自主预习的作用。

总之,“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满足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思维发展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都有着极为积极的影响与作用。需要广大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给予高度的肯定与重视,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自身的日常教学实践当中。相信,如此方能切实推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更好发展与进步,从而为学生地理综合素质与修养的显著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霞,张卫东.高中地理学案的设计与运用[J].教学与管理,1997(10).

[2]杨立宇,徐宝芳,裴亚男,等.高中地理学案设计与实施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8).

[3]王明友.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的“学案导学”模式[J].中国民族教育,2009(4).

|

篇10:初中新课标金榜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

2、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并且会运用该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复习铺垫

1、算一算

0.36 ×100=     7 × 0.4=       2.65 × 8=    9.8 × 25=

2.96 × 40=     1.8 × 2.3=     27 × 0.43=   3.3 × 16=

2、想一想,说一说。

(1)4.72×6的积是(     ),有(     )位小数。

(2)3.08×5的积是(     ),有(     )位小数。

想一想:以上两题是有关什么知识?小数乘整数怎样计算呢?

三、自主探究

(一)探究活动(一)

1、观察课本第5页主题图,两位工人正在给一个长2.4米、宽0.8米的长方形宣传栏刷油漆,一共需要(     )千克油漆?

2、自学课本第5页例3,完成下面的问题。

(1)给宣传栏刷油漆,一共需要(     )千克油漆?该怎样计算呢?

(2)要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需要先求出(           ).

(3)怎样求出宣传栏的面积面积?列式为(         )。

(4)这个式子中,两个因数都是(         ),怎样计算呢?(列竖式计算)

(二)探究活动(二)

1、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需要多少千克油漆要用(                        ),列式为(           )。

2、这两个因数也是(       ),可以像上面的方法计算。(列竖式计算)

(三)探究发现

通过自主学习和计算后我发现,小数乘小数应该这样计算:

1、先按照(          )算出积,再点(         );

2、点(       )时,看(         )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    )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巩固测评

1、不计算,写出下表中积的小数位数。

因       数 1.6 3.64 0.127 7.59

因       数 0.8 2.9 6 0.04

积的小数位数      位       位        位         位

2、竖式计算                     0.56……(    )小数

× 0.04……(    )小数

224……(    )小数

想: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                                    。

结合列3和这一题的计算想一想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

先按(         )计算,再看(      )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       )数出几位,点上(          ).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    )补足。

3、计算下面各题,并按要求完成。

3

5

1.5

1.1

2.4×         =                          1.2×       =

思考:①2.4这个数分别乘    、    、    、    四个数,这四个数都大于    ,乘得的积分别为    、    、    、    。它们乘得的积都比2.4    。所以,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

②1.2这个数分别乘以   、   、   、   四个数,这四个数都小于   ,它们乘得的积都比1.2    。所以,一个数(0除外)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

五、学习收获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初中新课标金榜学案】相关文章:

金榜学案七年级语文上12-17

金榜题名贺词07-04

金榜题名词范文05-20

金榜题名网范文05-20

金榜题名时范文05-20

金榜题名解析范文05-27

金榜题名贺词范文05-27

高考顺利金榜题名06-30

高考金榜题名贺词06-30

金榜题名贺词大全07-04

上一篇:高二英语试卷及答案下一篇: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和扩大审核办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