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策略续一

2024-05-24

高考备考策略续一(精选6篇)

篇1:高考备考策略续一

高考化学备考“十大策略“

【策略一、依纲扣本,夯实基础】

①狠抓基础:夯实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方法,培养基本能力。务必依纲扣本,夯实基础,切莫好高骛远;②加强训练:苦练书写、作图、运算、表达、实验等基本功。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快速提能。③养成习惯:养成独立思考、认真纠错、仔细审题、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

【策略二、专项训练,全面突破】

①题型练:对各种高考题型分别进行专项训练,掌握题型特点和其解题规律。②方法练:对各种思维方法、分析方法、解题方法等进行专项训练,如分析法、综合法、对比法、逆向法等,以求融会贯通,熟练运用;③规范练:对主观性试题要加强模板化训练,严格标准,规范过程,一丝不苟。争取解题过程不失分;④提速练:在做对的基础上尽量做快,提高解题速度,追求解题效率;⑤满分练:对一份试卷的作答,可不限定时间,但必须要求满分(作文除外),倒逼自己对不会的问题弄明白。上述各项专练要注意多练基础题、经典题、易错题、创新题,不要一味追求高难题。

【策略三、恰当运用“题海战术”】

有人认为“题海战术”就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机械地重复练习。从哲学角度讲,量变引发质变;从心理学角度讲,适当的反复练习,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中国自古有训:千锤百炼,熟能生巧。有教育专家认为,在高考备考过程中还是要恰当运用“题海战术”,但需要选择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练习,不要追求数量,见题就做。有的高考状元也认为:“题海战术”应因时而宜,因科而宜。

【策略四、研究历届高考真题】

高考真题最具典型性、规范性和代表性,很值得细做品味、挖掘探究。这不仅仅是分析的深入、理解的提升,更多的是对高考的自信。把近五年(至少三年)的高考真题完完整整、认认真真地反复做几遍,每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收获,因为有些很顽固的题目,即使做了几遍还可能纠结不清,想搞清楚就必须下大气力,从中找规律、找趋势、找特点,分析其考点分布、命题思路、考查意图、选材特点、能力要求、设问方式等。

【策略五、落实“日清-周理-月结”】

①日清:当天的学习任务当天完成,不等、不靠、不推、不拖。②周理:周末要把一周内学习的重难疑热点、易错易混点、常错常考点、典型问题、重要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③月结:月考后要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可用图表方式),总结和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技能等方面的问题,查缺补漏,认真纠错。

【策略六、查错析错,四步纠错】

考试答卷是演练,考后总结才是提高。每次考后,要分类找出自己卷面出现的各种错误并分析错因,明确自己的知识漏洞及思维短板,切实解决“根本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各种问题。错误分类:①粗心大意之错:分明会做,反而做错。②似是而非之错:记忆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应用不熟练,表述不清楚,答案不严密、不完整、不规范、不确切。③根本不会之错:卷面空白或答非所问。把典型错题记入错题本,拿出下步学习措施。

四步纠错法:①使用错题本,按照“原题+错解+错因+正解+总结”的顺序写进错题本,并注明回望日期;②在回望日期重做该题,要用“不容二错”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③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进行变式训练;④与同学交换错题本,汲取他人教训,为我所用。

【策略七、“两慢一快”,突破“压轴”】

①首先对压轴题要有正确的认识。面对压轴题要有信心、有勇气,不要见题色变或置之不理,要沉住气,啃骨头,钻到底。压轴题一般是第一问容易(占分不一定少),一定做;第二问中难,尽量做;第三问最难,争取做。

②认真审题:审题要慢,利用“六字法”。a.摆(摆出已知条件,标明关键词语)。b.提(提炼题干重点)。画(画出示意图)。c.挖(挖掘隐含条件)。d.导(由已知导出未知)。e.联(建立条件和结论的联系)。

③规范解题:从“格式、书写、表述、作图、步骤、结论”六个方面规范。若解题过程需要列出方程,务必使用常规方法和分步列式。运算求解过程要慢,书写要快。

【策略八、密切关注新闻热点】

反映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的新闻热点,可作为多学科命题的背景材料。“时政热点”不再是政治学科的特权,“科技创新”也不再是数理学科的专利,这也同时贴近了“文理不分”的新高考模式。例如,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给出的材料中,介绍了属于自然科学的“量子通信”和被誉为“量子之父”的潘建伟教授。那么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央视播出的《平语近人》、“港珠澳大桥开通”等等都有可能作为高考的命题素材。

【策略九、回归调整,查缺补漏】

考前两周务必做到:①回归教材,梳理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②查缺补漏,注重通性通法,记牢吃透会用;③跳出题海,不在死攻难题,不在拘泥细节;④看错题本,做到类错不犯,熟悉高考阅卷规则;⑤考前交流,和老师或同学进行学习或心理方面的沟通,扬长避短;⑥调整心态和生物钟,进入考试状态。

【策略十、考场高分技巧】

①做题合理排序——向顺序要分。先易后难,一次做对,不怕大题得分少,就怕小题失分多;②科学分配时间——向速度要分。要速度,更要准度,做题不搞“加速度”,不钻“牛角尖”;③细节决定成败——向步骤要分。注重细节,淡化技巧,步步“踩”住得分点;④强化解题格式——向规范要分。让规范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成为一种能力;⑤沉着认真细致——向心态要分。不紧张,不畏惧,难题面前人人平等,人难我难不怕难,人易我易不大意。

高考化学备考策略各类题型

选择题中的“坑”

⊙过量还是少量

⊙化合物还是单质或混合物

⊙选“正确的是”,“错误的是”或“不正确的是”

⊙排序时,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还是“由强到弱”

还要特别注意:

1.阿佛加德罗常数题中:

①水:常温下是液态;

②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

③SO3:常温下是液态或固态;

④NO2:存在与N2O4的平衡;

⑤和气体的体积有关的比较(如密度):注意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L,同温同压下才能比较。

⑥不是气体的有机物不需要标准状况的条件,如戊烷,辛烷等。

⑦把原子序数当成相对原子质量,把相对原子质量当相对分子质量,把原子量当质子数。

⑧Na2O2、H2O2、Cl2等若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时,反应转移电子数易多算。

⑨注意选项中给的量有无单位,有单位不写或写错的一定是错的。

⑩273℃与273K不注意区分,是“标况”还是“非标况”,是“气态”还是“液态”“固态”不分清楚。22.4L.mol-1的适用条件。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等物质的状态。区分液态氯化氢和盐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2.离子大量共存:

①注意酸碱性环境;

②注意氧化还原反应如Fe2+与H+、NO3-不共存,Al与HNO3无氢气等;

③注意审题,是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3.离子方程式正误:

①看电荷是否守恒;

②看物质拆分中否正确,只有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可拆,其它一律不拆;

③看产物是否正确,如CO2的反应是生成正盐还是酸式盐,Fe3+与S2-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等;

④看原子是否守恒;

⑤水解与电离方程式要看准,不要被反应物有水所迷惑。

4.注意常见符号的应用

解答题中的“坑”

⊙书写“名称”还是“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点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

⊙书写方程式中的物质聚集状态、特殊的反应条件、产物写全

⊙填写结果时应对准物质

还需特别注意:

1.实验填空题或简答题,注意文字用语要准确

(1)不用错别字:如脂与酯、铵与氨、坩与甘、蘸与粘、蓝与兰、褪与退、溶与熔、戊与戌、催与崔、苯与笨、饱和与饱合及有机官能团名称等。

(2)不用俗语:如a.打开分液漏斗的开关(活塞),b.将气体通进(入)盛溴水的洗气瓶,c.酸遇石蕊变红色(酸使石蕊呈红色)等。

(3)用语严谨:如pH试纸不能说湿润,其它试纸均要写湿润。三对共用电子对要竖写。离子浓度要用C表示。

2.原电池正负极不清,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不清,电极反应式写反了。

3.求气体的“体积分数”与“质量分数”不看清楚,失分。求“转化率”、“百分含量”混淆不清。

4.两种不同体积不同浓度同种溶液混和,总体积是否可以加和,要看题目情景和要求。

5.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要写了。如“溶解度”单位是克,却不写出,“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却加上“g”或“g.mol-1”。摩尔质量有单位(g.mol-1)却不写单位,失分。

6.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有序,与实验目的相联系,陆海空全方位观察。

7.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表示方法、计算方法混为一谈。

8.mA(s)+nB(g)pC(l)+qD(g)这种可逆反应,加压或减压,平衡移动只考虑其中的气态物质(g)的化学计量数。

9.配平任何方程式,最后都要进行“系数化简”。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必须写,而且写正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后,得失电子要相等,离子反应电荷要守恒,不搞假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未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写反应条件,不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不漏写反应热的“+”或“-”,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1。

10.回答简答题,一定要避免“简单化”,要涉及原理,应该有因有果,答到“根本”。

11.有机结构简式中原子间的连结方式表达正确,不要写错位。结构简式有多种,但是碳碳键、官能团不要简化,酯基、羧基的各原子顺序不要乱写,硝基、氨基写时注意碳要连接在N原子上。如,COOHCH2CH2OH(羧基连接错),CH2CHCOOH(少双键)等(强调:在复杂化合物中酯基、羧基最好不要简化)。中文名称不能写错别字。酯的n元环是碳原子数加O(或N)原子数。

12.解推断题,实验题。思维一定要开阔、活跃,联想性强。切不可看了后面的文字,把前面的话给忘了,不能老是只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去考虑,应该是多方位、全方位进行考虑。积极地从考题中字字、句句中寻找出“突破口”。

13.看准相对原子质量,Cu是63.5还是64,应按卷首提供的用。

14.计算题中往往出现“将样品分为两等份”(或“从1000mL溶液中取出50mL”),最后求的是“原样品中的有关的量”,你却只求了每份中的有关量。

15.化学计算常犯错误如下:

①分子式写错

②化学方程式写错或不配平或配平有错

③用关系式计算时,物质的量关系式不对,以上情况发生,全扣分

④分子量算错

⑤讨论题,缺讨论过程,扣相当多的分

⑥给出两种反应的量,不考虑一反应物过量(要有判断过程)

⑦要求写出计算规范过程:解、设未知量、方程式或关系式,计算比例关系、比例式主要计算过程、答、单位、有的题目还要写出推理过程,不要省略步骤,计算过程要带单位。注意题中对有效数字的隐性要求。

16.遇到做过的类似题,一定不要得意忘形,结果反而出错,一样要镇静、认真解答,不要思维定势;碰到难题决不能一下子“蒙”了,要知道,机会是均等的,要难大家都难。应注意的是,难度大的试题中也有易得分的小题你应该得到这分。

17.解题时,切莫在某一个“较难”或“难”的考题上花去大量的宝贵时间,一个10分左右的难题,用了30多分钟甚至更多时间去考虑,非常不合算,不合理。如果你觉得考虑了几分钟后还是无多少头绪,请不要紧张、心慌,暂把它放在一边,控制好心态,去解答其他能够得分的考题,先把能解决的考题先解决。再回过头来解决它,找到了感觉,思维活跃了,很可能一下子就想通了,解决了。

篇2:高考备考策略续一

复习过程以课本为主,以知识模块为主线开展复习,不能脱离课本仅凭某本参考资料复习。事实上,教材是复习中可利用最有效的资源教材是提高复习效率最佳的“捷径”,回归教材切实夯实基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深化对“双基”掌握和运用,激活教材知识。

2.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网络,复习过程尽量以知识体系为主,把同一知识体系及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复习。努力做到知识系统化。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取和归纳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让学生站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高度上来认识数学问题。

策略二、加强对高考命题和“考试说明”的研究。

①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②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③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

④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⑤课改试题集中研究——找新意、找动态

高考题一般来源于几个方面:

(1)课本是试题的基本来源,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大多数试题的产生都是在课本的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发展的结果;

(2)历届高考题成为新高考题的借鉴,特别是全国题,它的发展变化在各省市命题中起引领作用;

(3)课本与课程标准的交集成为新高考题的创生地带,不能忽视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理念、新内容对命题者的影响。

策略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广度,减少无用功;

2.控制好教学要求的深度,正确定位;

(1)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要求(定位):先做后批再讲;

(2)试卷讲评课的教学要求(定位):重视学生答题情况的反馈,达到纠错、深究的功能,用好题组教学。

策略四、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1.努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

3.努力提高学生答题的规范性;

4.教会学生应试的常识与复习的方法。

<<<返回目录

高考前怎么高效备考

钻研题型示例,了解命题原则,规范答题过程。题型示例可以说是考试说明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所给出的例题往往都是历年来的高考经典题目。对于这些题目,我们要认真研究,分析透命题人给出的解析,力争弄清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把握科学的答题方法。

另外,高考阅卷中常见的失分原因——解题步骤省略或不规范,也可以通过研究题型示例解决。我们在研读题型示例中的大题或者解答题时,要着重注意一下解题步骤应该怎样写,哪里要详细写,哪里可以省略。我们平时模拟考试阅卷一般没有高考那么严格,这些易丢分的细节很难被我们发觉,那么在研读考试说明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好好把握这一“捡分”机会。

<<<返回目录

高考备考期饮食要注意什么

适度加餐,维持良好体力和脑力。

如果考生餐后经常昏昏欲睡,两个小时精神不振,那么可以午餐时先吃半碗蔬菜,然后蔬菜一口、肉类一口、主食一口这样轮着吃,白米饭白馒头等稍微减量。这样血糖上升速度减慢,餐后就不太容易困倦。同时,可以携带一瓶甜豆浆、甜牛奶等,在两小时后精神不好的时候用来提升血糖,能保证三个小时中精神饱满。

保证夜间睡眠良好,第二天充分恢复精力,发挥思维效率。

晚上不要吃得太油腻,以免影响到睡眠质量。建议晚上吃些绿叶蔬菜和豆制品,其中的钙镁元素有利于稳定情绪。晚间可以适当走路放松,降低大脑兴奋性,有利于顺利入眠。千万不要熬夜复习,考前一天再突击,除了让考生更疲劳更紧张之外,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篇3:高考备考策略

一、及早准备好“最后复习”需要的书面材料

①不放心、担心忘记的东西。在“最后复习”时看一遍, “临阵磨枪”像颗定心丸, 使学生在考场上自信、镇定。②错题本。想想走过的弯路, 回忆曾经有过的经验和教训对自己很有好处。

二、考前心理指导

①树立自信。②对高考期望值不要过高, 以平和的心态对待。

三、做好考前应急方案

将一切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估计到:考不好怎么办? 考题难怎么办?考题易怎么办?遇干扰怎么办?把最好的和最坏的可能都想到, 考场上才不会情绪波动, 才可以全力答题。

四、物品准备

列一张清单, 将所需物品列举出来, 照单准备好准考证、身份证、学生证、钢笔、圆珠笔、铅笔 (削好且多备几只) 、圆规、尺子、橡皮、风油精、手表、垫板等。

五、饮食指导

高考期间, 要注意饮食起居, 不吃生冷食品, 晚上防感冒, 防意外事故。不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 保持体力。

六、考前三天, 进一步放松

只宜看错题本提醒自己易犯的错误, 不宜做新题, 以免会影响情绪。调节好生物钟, 吃好睡好, 多想高兴的事, 保持愉快的心情。

七、考试期间的心理调节

适当降低求胜心理, 顺其自然, 尽量避免和他人发生纠纷。

八、临考前一晚, 不要做使自己太兴奋的事, 以免影 响睡眠

按平时时间作息, 不宜过早上床睡觉, 要不断地暗示自己:我复习得很好, 明天一定会考得好成绩。如果失眠, 不妨用以下的积极暗示法, 切不可吃安眠药, 以免第二天头脑不清。

九、治疗失眠的积极暗示

①仰卧, 闭目先做3—5次深呼吸, 想象黑暗中有一个白点正在进行缓慢的圆周运动 (越慢越好) 10次, 再深呼吸两次, 并暗示自己:我已经睡着了。②仰卧, 闭目做一次舒服的吸气, 然后再慢慢地呼出, 在第二次吸气时默念数字“1”, 呼气时对自己说“放松”;与此同时, 想象自己看到了“1”和“放松”几个字。

十、第二天早上对自己说“我今天状态很好, 一定能 考好”

最好提前30分钟到达考场熟悉环境, 减少怯场。不要与其他同学讨论学习上的问题, 以免引起紧张情绪。应谈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 开一些有趣的玩笑, 使大脑兴奋;听自己喜欢的歌曲;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做深呼吸, 平息自己紧张的情绪。

十一、进入考场后, 除做必要的准备外, 采取如下方法客服焦虑

①在草稿纸上写“战无不胜, 胆大心细”提醒自己, 激励斗志。②做深呼吸, 想一些快乐的事情, 使脑细胞兴奋, 便于超常发挥。③在心中呐喊:我早就准备好了, 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这样可以强化兴奋中心, 抑制紧张情绪。

十二、试卷发下后, 认真填涂姓名考号, 仔细答题

①认真审题, 审题后再认真答题, 遵循“二慢一快”的原则, 书写快准齐。②切实做到遇难而过, 同时将难题、疑题做记号以备反攻。答题先易后难, 可以激发兴奋点;先熟后生, 稳定情绪;先小后大, 补足底气。③尽力做好每道题。一帆风顺固然可喜, 但是仍需全力以赴, 否则, 审题不慎就会落入陷阱。④若遇难题出现情绪波动, 要果断地告诫自己, 自己不会, 别人也不会, 借以平稳情绪。碰到平时做过或类似做过的题, 不要得意忘形, 要认真依据题目解答, 切忌冥思苦想以前解此题的步骤和结果;否则, 激动之下易张冠李戴。⑤遇记忆中断时, 放空一段时间后所需知识说不定会自然记起。

十三、防止非智力因素的失分措施

①标出重点字词, 提醒注意。②答题速度稳中求快 (稳是前提) 。高考题量大, 一般不要寄希望于检查, 更不能为挤时间检查而盲目追求快速。③书写规范:各学科符号的书写要正规, 想好后再动笔答题, 不勾画。④必要的文字叙述和公式相结合, 切忌只有结果而无解题过程。⑤注意有效数字。⑥注意量纲计算。⑦化整数为零, 做大题时, 步骤宁全勿缺;优化组合, 拿准的写在前;步步为营。只要不倒扣分, 就答完所有问题。⑧留充足的时间 (一般15分钟以上) 涂答题卡 (要涂满、涂黑) 。⑨计算题不留空白, 有用的步骤、公式、化学方程式要写全。

十四、考完后, 不妨听听音乐做做运动, 使自己紧张疲劳的情绪得以放松

篇4:高考英语备考策略

1. 在词汇上,注重考查学生在特定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语境里接受、掌握词汇的实际运用能力。

2. 在句法上,注重常用句型及常用句型所适用的具体场合、语境和话题,考查学生日常交际和实际生活的英语运用能力。

3. 语篇理解能力考查学生的语篇聚合能力,指导学生改变以往重语法、轻意义、重语句、轻语篇的学习策略和习惯。同时考查学生语篇语义的概括能力、对语篇内部结构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对逻辑用语的有效把握能力。

4. 新增学生说的能力的考查,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应试能力

进入高三以后,首轮复习侧重帮助学生全面且系统地掌握高中所学英语基础知识,重点是词汇,语法,模块的复习,夯实学生基础,抓住中等生,促进学困生,进一步提高优等生。二轮复习侧重于学生专项解题能力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应试技能。三轮复习侧重于查漏补缺,通过高考模拟调适心态,学生能掌握一定的应试策略。

第一轮英语复习重在打好学生的基础,同时注意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考试中,学生普遍反映很多题目一看就会,但一做就错,原因就在于基础不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才能遇到题目一看就会,一做就对。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和句型等。在词汇方面,按照大纲要求,高三学生参加高考时,要求掌握3500左右的词汇及相关词缀。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强弱。

英语词汇分三类:(一)基础词汇,就是写(writing)的词汇,约占总词汇的三分之一。每单元的基本词汇、短语,在书面表达中有可能用到的词汇,学生必须会写并正确使用。没有拼写错误,作文才会高分。(二)中等词汇,就是一看就懂意思和用法的词汇。这部分词汇的熟练掌握是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得高分的保证。历届高考题中完型填空选项中的词汇是很好的材料,老师整理后让学生掌握。注意一词多义中的较不常见的用法,如head(v.率领,朝某方向走)和value(V.尊重)的动词用法。(三)“高分”词汇,就是不常见、较难的词汇,包含前缀后缀的词汇扩展。分层施教,共同提高。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构词法,有效扩大词汇量,提高猜词义能力。

笔者认为,近年高考的变化注重了对学生语法知识的考察。动词的谓语和非谓语形式,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等是高中学生必需掌握的语法。在语法填空题中,与之相关内容的题目就占到了近一半。五种基本句型是写的基础,所以英语句子都是基本句型的展开。复习过程中从短句入手,到长句的理解和掌握。英语特级教师,北京四中英语教研组组长李俊和老师在备考经验介绍会上说, 高三学生读懂和分析50个英语长句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选读高考真题长句,或让学生把阅读中的长句摘录下来加以分析理解都是可行实用的方法。例如:These are times when nothing is important but the bottom line, when you can do things any old way as long as it “pays”, when, in short, people look on work as a path to ever-increasing consumption(消费) rather than a way to realize their own abilities.( NMET2006广东卷.B篇)

新增对学生说的能力的考查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让学生把英语说出来(get your English spoken)是听说人机对话考试成败的关键。对所有考生来说,高考英语听力测验需要的不再是“听见了”就行,而还要“听得懂”且“说得出”。Part A (reading aloud)要求考生进行模仿,朗读时要与原声及画面一致,不能使用任意的语速朗读,超前或滞后都会影响成绩。科学使用《高考备考指南》《百朗英语听说风暴》等英语听说材料很重要。每节课安排学生说的机会,既可以让学生开口,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听说材料中Part A模仿朗读单独进行,用时不长,训练到位。学生一问一答,进入Part B(role play)的角色。每个学生堂上一分钟英语演说,针对Part C(Retelling)训练学生连续说的能力。训练学生说出来是人机对话考试的关键。

三、优化备考资料,提高训练效率

训练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高考成绩。正版图书、品牌复习资料是备考材料的首选。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写的《高考备考指南》、黄自成的《朗声高考英语复习》从纵向(按课本顺序)和横向(分24个话题)对高中英语进行了很全面的复习。刘景军的《百朗英语听说风暴》是广东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备考很好的资料。中山大学出版的《高考连线》、学生双语报、英语周报等都是很好的被选复习资料。笔者认为,近五年各地高考真题也是很好的高考备考材料,应当归类分类(如完型填空,阅读理解)选辑使用。因为那些试题的质量很高。在备考复习中,应侧重于高考解题技巧的点拨和解题思路的提高,让学生熟悉题型,进行强化分类练习。在读的方面,要注意选材。所选材料要有前瞻性、时代性,应选择不同体裁,如记叙文、描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以及不同题材如科普知识、人物传记、历史文化、新闻报道等时效性较强而且学生感兴趣、难易度与高考相近的文章,让学生限时阅读。因为学生在限时阅读时,精力集中,思维积极,理解效果好,可以提高阅读速度。限时阅读后,老师要及时讲评,并告诉学生要尽量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帮助学生分析长句、难句,并介绍一些文化背景知识,还要指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来进行判断、推理、归纳、分析,从而选出最佳答案。

在写的方面,在学生写对句子(五种基本句型)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发挥。书法和长度是训练的重点,同时让学生熟悉高考中常见的几种体裁,如记叙文,夹叙夹议和议论文等文体,进行经常性的课堂限时训练。这样当堂做,当堂改,学生印象深,效果好。可充分调动学生通过比对参考范文,同伴互改(找三个好句,找一个错误),共享同学美文。在互改中进步。学生只有不怕写,乐意写,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高考限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答题。最后二、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教师可结合外地信息和资料,精心编写难度与高考试卷基本相同的试卷,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高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应试心理素质,提高解题技巧和熟练程度,合理地把握分配在各题上的时间,从而提高解题速度,进一步查漏补缺。

责任编辑 邱 丽

篇5:高中高考备考策略

2月中旬各科考试说明都已经下发到各个老师,年级部将认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考试说明》、《命题解析》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等高考文件,引导教师积极研究各地的高考模拟试题,及时了解高考最新信息,正确把握高考方向。在各阶段复习过程中,测试题、课堂练习、作业的题目,我们主要以历届高考试题为主,对于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做到教师和学生都心中有数。

年级部将组织各科教师积极随堂听课和认真评课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整体优化,共同提高。

2.加强理/文科综合和自选模块训练

目前学校施行的不同于第一学期的课程安排,主要是加强综合学科和自选模块的学习。

⑴每周周二下午2:30-5:00 ,高三进行理综或文综全卷训练。试卷由三门科任课老师轮流组卷。分科目设计、分页印制答题卷,以便于阅卷。

⑵每周周日理科重点班学生周日于8:00-9:30组织自选模块考试。任课教师完成阅卷工作;并且在周一或周二完成试卷讲评和学习指导工作。

⑶每周周日理科普通班和文科班学生8:30-9:30组织综合科目的客观题考试,试卷题量和高考接轨,按照理综20题、文综35题组卷。组卷时控制试卷难度,多安排基础题。

⑷重组文科重点班,确定一本理想坚定、成绩优秀的.学生加入文科重点班。文科考重点班学生每周周日在8:00-9:30参加自选模块考试。试卷批改后安排专门的任课老师和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评和学习指导工作。

⑸组建理科实验班,平时各次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加入理科实验班。每周周日在8:00-9:30参加自选模块考试。试卷批改后安排专门的任课老师和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评和学习指导工作。

⑹文科综合科目早读安排,每周周五、周六7点后的早读时间安排文综科目背诵,7点之前由班主任指导学生早读。

4月十校第二次模拟考试结束后,学校将对课程安排和考试安排作出新的调整,以求有更好的高考复习节奏,做好冲刺阶段的复习工作。

3.组建周六晚自习班

学生和家长反映周六在家学校习效果不好,效率低,要求周六晚自习能留在学校学习,所以经学生申请和家长同意,安排周六晚自习,时间为18:00-21:10(晚自习三节课下课),由年级部,政教处和班主任轮流管理,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周六晚上学生留校自习,自上个学期后半段就已经开始。在摸索的基础上,学校于本学期扩大了规模,安排更多的学生周六晚上留校自习。

4.迎接三月的英语听力考试

英语备课组老师认真组织好每次听力训练,每次听力训练要求英语老师到岗。每天集体训练2次,平时上课听一次,确保每天听3次,每次听力都收上来批改。改完后针对错误率高的题目在上课时再听一遍再分析。对每一个学生的每次成绩进行记录比对,早上早自习让学生背一些听力高频词汇,确保3月22日英语听力考试考出好成绩。

5.开展边缘生纠偏工作

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学校出台《**县第三中学2014高考边缘生工作计划》。该计划根据不同类型班级情况和高考目标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要求,目的是全力提高2014年学校的高考成绩。

在边缘生工作中,学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一本边缘生的纠偏工作上。学校三个理科重点班、试行走班制学习自选模块的文科重点班和理科实验班,都是为了有更多的学生一本上线而设置,因此它们的边缘生工作也都在此。

在边缘生工作中,学校要求高三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担任导师,利用作业整理课及课余时间为学生服务;学校要求很具体,一是导师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面谈辅导工作,二是每次模拟考试后针对考试成绩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三是平时教学中尝试作业面批,把课堂上发言、上黑板做题等机会交给边缘生。

为了落实边缘生工作,学校设计制作《2014年高考边缘生工作手册》。关于此项工作,较大的一个变化是边缘生工作手册由教师保管,而今年学校做了创新,把边缘生工作手册交由学生保管,主要内容由学生填写;年级部每次模拟考试前检查一次,并反馈有关情况。

6.精选试卷和二轮复习资料、多渠道收集高考备考信息

选好、用好二轮复习资料是学生出成绩的重要保证,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各校的模拟考试卷纷至沓来,要求备课组精心组卷工作,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参加各地市的复习研讨会,不断地收集高考信息,3月底安排好课表,加强各门科强化训练。所使用的试卷都要求老师重组,不用现成的试卷。

7.分解高考指标,制定高考教师奖励制度

根据教育局下达的重点指标(一级45人,二级52人,三级65人和本科454人),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重点和本科指标科学地分配到12个班级,同时提倡班级负责制和备课组负责制,把高考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教师,在目标引领下制订和完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并且根据我校实际制定高考教师奖励制度,激励每一位高三任课老师认真教学,为完成教育局下达的各级指标而作出不懈努力。

8.安排好励志教育和心理辅导活动

学生励志教育和心理辅导是学生考出好成绩的重要手段,接下来学校将组织考前60天励志活动-----临考60天动员大会、以“家校携手,共创辉煌”为主题的家长会等一系列励志活动,同时利用好宣传栏和可移动标语等,聘请励志专家对学生进行激励和鼓舞士气,使学生时刻保持高昂的斗志,投入紧张的高三复习迎考中去。

我校将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2014年高考备考工作中去,力争再创**三中2014年高考辉煌。

为了更好反映学校2014年高考备考工作,我们选择了一些备考工作材料,作为本报告的附件。主要附件如下。

1.《高三简讯》第24期

2.关于第二学期第一阶段综合和自选训练安排

3.关于高三学生周六留校自学安排

4.2014年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暨高三成人仪式活动方案

篇6:地理高考备考策略

总结起来,高三备考阶段的收获和经验,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点:

1、注重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整合、归纳。

2、体会、分析、研究新高考。

3、注重多种渠道、多种纬度教学资源的筛选及重组,加强资源的整合能力。

4、注重研究,重新审视教材。

一、注重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整合、归纳。

高考三轮复习每一阶段的备考方法很多,在进入高三阶段后,我们查阅了很多关于高效复习的方法,努力摸索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尝试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第一轮复习中狠抓落实,强化学生已有的知识,并且全面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总结出了“以讲为主,以练为辅,听写落实,检测查缺,评讲补漏”的模式。在每一章的复习中贯彻这样一种模式,并根据每章知识,提前制定出教学中这五个环节的课时及教学计划。保证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高效复习,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按部就班的备课,让学生的学习及老师的教学做到有条不紊,稳扎稳打。讲,指的是对课本知识有全面、细致地讲解,难以理解的概念,在课堂上争取讲解透彻,让学生不留知识盲点,应对高考,适当延伸,同时尽量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练,是针对课堂讲解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精选例题、习题,编制适量的课后或课堂训练,达到“以练习促应用,以练习促记忆、以练习促理解”的目的。练习结束后学生可自己批改,老师有选择地讲解,以此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在练习环节应该保持一节一练的基本安排。听,是对高考高频考点落实和强化的必要手段,在平时学生也普遍肯定了听写的必要性。每章节中必有识记点,如“大气环境”一章中,“十三种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分布、成因”、“气候类型的基本判读方法”为必背内容,可提前告知学生听写内容使其有目的地记忆,如时间允许,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让学生自行识记每章节的中内容,老师在不告知听写内容的情况下进行听写环节。听写环节我们是安排在每一章节复习结束后进行。测试环节与我们平时的月考、小测验略有区别,测验的知识力求集中在某一章节,并尽可能与听写内容契合,可以把测看成是听写知识的习题模式,说着说是课本知识的习题化的结果,在知识识记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成对它们的应用及理解。评是对测验的讲评,在测验结束后老师及时批改试卷,并记录试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记录个别学生暴露出的知识盲点。通过试卷的讲评,讲解学科训练中的基本解题思路。

第二轮复习中,注重专题知识的整合。以地理学科中的“气候”、“河流”、“地形”、“交通”、“农业”等等关键词为核心,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让学生重组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基础原理和概念理解透彻的基础上,运用“环境整体性原理”、“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地理学科基本思维方法梳理以前复习的内容。如在“河流专题”中运用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总结和归纳河流与气候、河流与地形、河流与植被、河流与地下水及海洋水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知识的整合,可以形成学生便于理解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可以渗透地理学科的学科思维。再如在“农业”、“工业”专题知识的整合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主线,探讨工农业与区域发展问题,区位问题与区域发展问题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

第三轮复习的重点放在题型归类及答题规范上,对一些高考典型例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一些如“统计图”、“等值线图”、“景观图”、“光照图”等等注重方法与技巧的题型归纳和概括出最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对人文地理试题中简答题的规范问题进一步强化,包括基本的审题方式(审文字、审图表、审设问、审分值)、学科语言的应用,甚至是卷面书写及布局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二、学习高考——体会、分析、研究

高中教师最终的目标是带领学生迎接高考,应对高考。如果将高考比作战场,那么在这个战场上取得胜利,无疑要做到“知己知彼”,这里有个环节是相当重要的,那就是对新高考的钻研和学习。在未进入高三之前就听很多老师强调研究高考的重要性,但当时对所谓的“研究高考”不能够理解,在高三备考过程中,作为备课组长,我不时地问自己:“怎样做才能算是学习高考?怎样通过往届高考指导自己的高考复习备考?”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自己对此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悟。

首先,最浅的一个层次是体会高考,即在感性上应该对高考有一定的认识,如高考的基本题型、分值分布、试题难度及时间掌控、半开放性试题的出现等。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是做高考真题,在备考12年高考的过程中,在一轮复习前,作为备课组长的我已经系统地做过08年至11年的高考真题,对近年来新课标高考的基本信息和大概的命题趋势有一定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在“一年高考,三年备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及时关注每年高考。

学习高考的第二个层次是分析高考,在做完高考真题后应该多问为什么,努力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比如可以分析高考试题的图表特征,历年新课标高考真题中的图表具有简洁、明了、冗余信息少的特征;而简答题的文字材料短小精确,蕴含信息丰富,与问题的设问联系紧密;简答题中的各个问题指向明确,各小问的设问之间也有着由浅至深,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特点;高考标准答案,语言简洁,科学准确,层次分明。通过对高考真题的分析,可以指导我们更加有针对性的复习备考,避免备考走弯路,引导学生更快的适应考试。当作为老师的我对高考的进行分析后,甚至有部分学生也学着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欣赏,甚至是评价高考真题,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感悟能力,对高考的把握更加准确。

学习高考的最高一个层次是研究高考,我个人认为研究高考不单指研究高考真题,而应该对一切与高考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及处理,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总结、分析来找出高考的走势或者规律。在高三备课过程中我收集了如下高考相关信息:统计近年来分批进入并使用全国课标卷的省份、2012年高考大纲、历年高考阅卷评分细则及高考标答。通过对全国各省参加新课程的先后批次的了解,使得我更加关注最早进入新课标高考的省区的高考相关信息;通过对2012年高考大纲的分析,更加明确了在三轮复习的过程中一轮复习注重夯实知识、二轮复习注重提升能力、三轮复习注重应试技巧和方法,使得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而高考阅卷评分细则的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高考的应试技巧。此外,综合对高考真题及考纲体会和分析,更加确定了高考几乎年年必考的“高频考点”,如气候的特征、成因,地理学中的区位问题(农业区位和工业区位),在复习的最后阶段,确保了学生对高频考点的切实把握。

三、注重教学资源的获取、筛选及重组。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每月月考的试卷、地理空白填图、教学中直观感性的模型、教材或课本以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资料、复习及备考方法指导、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的选取等等。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大量资源,但是我们复习备考相关的教学资源从质量上讲良莠不齐,从数量上讲汗牛充栋。如何找到适合自己教、学生学的教学资源,这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在高三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对教学资源的获取、筛选及重组都是很重要而且难度很大的工作。

作为备课组长,我所使用的教学资源的搜集依靠这样几个途径:最主要的是互联网上的搜集。在互联网上的好的教学资料以各种形式存在着:学校购买的网络教育资源;互联网上免费的资料集,如百度文库,新浪资料等等;网络上的同行相互交流、分析的资料。资料的搜集不必带着强烈的目的性进行,这种对相关教学资料的关注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在网络上有好几个比较有名气的地理教学论坛,在高三阶段我成为了四个人气很高的教学论坛的常客,平时在与很多网络同行交流教学心得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如网上同行发布的图表、经过精心重绘的历届高考题、各省区教学精英传于网上的教育心得和教学随笔等等。其次,是对大学教材的再次学习。在中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解释语焉不详,作为学生不必学的过深、过广,但是作为教师必须将知识的前因后果弄懂,所以在工作之余,我们整理了大学时代的教材,对大学教材进行细致的研读,收获不少。比如,在高中教材中描述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中有一条是地球有合适的自转与公转周期,但是教材并没有详细说明原因,大学教材中就做了比较详实的说明。再比如高校教材中对各种气候类型的命名方式选取的标准不同,这让我更加认识了气候类型的分类不是绝对的,必须有一定的先决条件。教学资源获得之后,老师必须在浩瀚的资料中选取能够为我所用的部分。教学资源的整合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例如每月月考的习题选取是从宁夏、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区的模拟题中精选出来,而且要兼顾题型、考点、分值等,再组成一套合适的月考题。再如,在平时训练中需要用到很多清晰的空白地图,在教育论坛中就有很多的资源,我们备课组稍加编辑和整理就形成了一套很有特色的填图练习。

四、注重研究,重新审视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来源之一,高中教材一般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对高考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高三教学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充斥市面,也选花了老师学生的眼睛。而各种教辅资料对高考内容的总结不可谓不详实、透彻,但是作为教师和学生在这种高度概括和总结的教辅材料的诱导下,会忽视教材,导致在复习的过程中脱离教材,甚至有些学生扔开课本,以教辅代替教材。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曾经有段时间,我也犯过同样的错误。但是通过对高考的研究,发现相对于教辅材料,课本知识反而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更加细致。例如,2010年新课标卷高考题第十题考察了以色列的节水农业的发展,作为特例,很多人很少知道以色列农业发展灌溉用水中有相当一部分依靠海水的淡化,当我拿到这道高考题的时候曾经抱怨过出题者,为何考察这种地理学中难以掌握的特例呢?但是当我再次阅读课本的时候,发现课本中有长达半页的阅读内容,对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做了详细的介绍。再如,学生在学习气候时,对于北半球四季、五带的概念是模糊的,而这也是必修一课本中做过准确的定义。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教学中的案例,使我更加认识到了课本的重要性,在第三轮的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读教材,注意教材中平时老师和同学未曾重视的一些细节知识。

第一次的复习备考总是留有遗憾,经过反思,在去年的备考过程中有方面还需要加强。

首先,应该在进行高考总复习期间做好详细的备考计划,这一点在刚刚结束的高考复习中做的不好。争取做到,在总的备考计划中教学内容和进度精确到每一周、每一天,并将备考计划公布给学生,让学生和教师都能按部就班地安排时间进行复习。复习备考计划的制定要对高中知识有个全面的把握,花时间,费精力去制定合理的计划。在这点上我作为备课组长做的并不好,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养成制定周密计划的习惯。

其次,应该加强对高考考纲的研究,刚刚结束的高三备考中,我发现自己对高考考纲把握的不深,还只是停留在对考纲体会的阶段,由于时间和经验有限,未能挖掘出高考考纲对高考考试的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今后努力的方向应该是结合教材认识考纲要求,并且想方设法将考纲要求变为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指导,使其感性化,具有可操作性。

三是在第二轮的专题复习中专题设置不太合理,某些专题的设置过大、过泛,导致学生很难把握,在今后的二轮复习中应该尝试选择切口小的专题设置。

上一篇:三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计划下一篇:张小娴心情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