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2024-04-13

勾践灭吴(高一必修教案设计)(精选10篇)

篇1:勾践灭吴(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勾践灭吴(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18.*勾践灭吴(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

3、了解“帅、政、取、有”等通假字;认真诵读课文;

4、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帅、政、取、有”等通假字;认真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课文,归纳重点字词句,以达到熟读全文、背诵部分段落的目的。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二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耻,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今天,我们结合历史事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越王勾践是如何实现心中理想的。

二、题解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国语》又名《春秋外传》,全书二十一篇,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

三、分析讲解课文,在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教师讲解重点、难点。

第一步:全文可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其内容。

提示:全文共分三部分,分别为:战败和谈(第1~3自然段)、卧薪尝胆(第4~7自然段)、胜而灭吴(第8自然段)。

第二步:分阶段讲解。

(一)战败和谈部分,明确以下问题:

1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2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提示:越王纳谏,吴王拒谏。3谈判的结果怎样?提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无乃……乎成伐服去

(二)卧薪尝胆部分,明确下列问题及词语。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提示:力之不足。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2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提示:葬问养吊贺送迎去补。

3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

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

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词语:雠 更 吊 卑事 广运 帅 蕃 饩 摩厉 辍 节 亿 旅进旅退 劝

(三)灭吴部分,体会勾践与夫差前后两次谈判的心理变化,并理解以下词语:宸宇 视 次。

第三步:总结全文。从越王勾践战败媾和,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四、小结

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五、作业

反复朗读课文

篇2:勾践灭吴(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勾践灭吴》(节选)

学习目标:1.了解《国语》的文学常识2.学习勾践励精图治,发愤图强的精神

3.学习鲜明生动的人物描写方法4.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的词)

学法指导:

了解《越王勾践灭吴》的背景,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路,在此基础上疏通文义,归纳古汉语知识,最后,分析课文,把握人物形象,汲取经验教训。

相关知识:

《国语》是按国别记载的史料集。它由春秋时代各国史官记叙。经史家整理而成,这部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个部分,记叙了从周穆王十二年至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共538年的各国内政、外交等方面的事件。

由于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它的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写作背景:

越王勾践为什么会有这样卧薪尝胆的痛苦经历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来龙去脉。

吴、越两国是春秋后期我国东南部(长江下游)的两个大国。吴在江苏南部、越在浙江北部,两国土地相连,世代结怨,互相攻伐。勾践是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允常死,勾践即位,吴乘越丧之际又伐越,结果反被勾践所败。吴王阖闾伤指而死,留下遗命,必报此仇,其子夫差练兵3年,在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兵,越几乎到了亡国的境地,勾践率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山上,一面派文种向吴求和,一面采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略,富国强兵,终于灭掉了吴国。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件事。勾践忍辱负重,报仇雪恨,夫差倨傲纵敌,身死国亡对后人都有深刻的启示。

重点、难点:思考题:

1.文种向勾践献上了一条什么建议?用的什么方法?

2.对越国的求和,伍子胥和太宰各持什么态度?为什么?你如何评价吴国的几位君臣?

3.勾践为了国家对内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4.越国伐吴时,国人为什么皆劝?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勾践灭吴》给你哪方面的认识最深呢?

重点知识系统解析:

1.通假字句,帅,取,免,政(),,f,摩厉,有(亿有三千),已(不可失也已),其(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2.重要实词知、资、成(达成协议,讲和)、吊、宦、蕃、旅、劝、更、游

3.虚词乃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连词,于是)

(2)今君王既栖于会稽让,然后乃求谋臣(副词,才)

于(1)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介词,比)(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介词,在)

(3)乃号令于三军曰(介词,对)(4)东至于鄞(动词,到)

4.词类活用

使动(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

(2)服之而已(服,使……屈服)

(3)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使……洁净;美,使……美丽;使……吃饱)

名状

(1)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

名动

(1)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衣,名词动用,穿)

5.古今异义

爪牙

于是丈夫

中原

6.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1)何后之有?有何后?

状语后置(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于会稽让栖

(2)将不可改于是。于是,将不可改。

固定结构(1)无乃……乎?译为“只怕……吧”例句:无乃后乎?

八.难点诠解:

1.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是课文的精灵,课文人物形象生动,其性格突出体现于言行中。主人公勾践忍辱负重、克勤克俭,率先垂范,讲仁义,爱百姓,安抚内外,广纳贤士,收拢人心,精于心计地诱敌堕落,善于把握时机,在上下一致,群情激昂的情况下,一举歼敌。文种是位勇敢而善于谋划,精于国内治理的谋臣,课文第一节言语透示其才智。吴王夫差,是骄傲轻敌刚愎自用,是非不分,苛且偷安的昏君性格。伍员只一段话,但表现了他忠贤爱国,有胆有识的品格。

2.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1)正侧面结合

正面写勾践言行侧面写吴王、文种、伍员反衬勾践性格。

(2)详略有致

详写:勾践的言行,从而信服地说明勾践发愤图强的努力之真。略写:灭吴过程。

详写勾践励精图治、富民强国的过程,略写灭吴过程,以突现人物品质和课文主题。

3.勾践何以灭吴?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1)知人善任,求贤若渴①广求存越之策,文种竭力尽忠②对国内“达士”,对“四方之士来者”莫不恩遇有加③寻访贤良,为雪耻做好人才准备

(2)韬光养晦,能屈能伸①勇于自责,敢于改过②忍辱负重,卑事夫差

(3)刻苦自励,发愤图强①与民休养生息--“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②于已严于律已,事必躬亲--“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根本原因:对内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民休养生息,因此赢得了民心,进而赢得了战争得以复国。

九.全文结构:

1.文种空计向吴求和(1)越国君臣谋救国之策(2)吴国内部意见不一

篇3:《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与分析

应该承认,由于初中文言文要求低,一到高中古文量的剧增,文言知识的猛然增多,对阅读量少、基础较差、尤其是文言文底子薄的乡镇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实施上述传统文言文教学的模式很容易为教师和这样的学生所接受,学生听课不费力,只要听懂、记住就行。但是,如此一来,就会出现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对文言文望而生厌,认为学起来枯燥乏味;所教课文学生容易看懂,课外文章却茫然一片;课堂教学气氛一潭死水。

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观念没改变,教师的教法没改变,教师的角色没改变。语文教学观念的一种深刻的变革就是:师生共学,教学相长,改变教师唱主角的局面,要让学生唱主角,变讲堂为学堂,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习惯和大胆质疑的精神。

有了以上的分析,我在高中语文第一册教读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的基础上,对《勾践灭吴》的教法进行了重新设计:摒弃填鸭式的古文教法,让学生参与教学,自己提出问题,并亲自体验到学习的结果,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上课一开始,我用一副对联引出课题:“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中的“苦心人”就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勾践,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今天,我们就结合历史史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勾践是如何在失败中崛起,最终报仇雪耻的。

板书课题:勾践灭吴

这时,同学们打开课本,拿出笔和笔记本,准备实录我的讲解。

看着同学们的举动,我微笑地说:“同学们,本课是自读课文,今天,就要你们自己读、自己学,怎么样?”

顿时,学生们面面相觑,惊讶的目光一起投向我。“古文,我们自己读?”“这么难,读得懂吗?”“古文难,难于上青天。”同学们七嘴八舌。

“行,一定能行!”我鼓励着同学们,“经过本节课的实践,你一定知道自己是最棒的。”

(此时的学生已有点“跃跃欲试”了,我决定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让他们建立自信心)。“结合注释①,识记《国语》简介,了解有关背景。3分钟请闭书作答。”

3分钟后,我抽了一位中下成绩潘小东回答(因为这是死记的):“《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答得不错,很准确。”我脱口而赞。

潘小东满脸堆笑,坐了下去。

我对潘小东的表扬使课堂活跃了起来。我因势利导地布置了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结合注释,查阅字典,自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不懂的划线,同桌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就问老师。”

顿时,同学们有的小声读,有的拿笔划,有的沉思,有的讨论,有的查字典,20分钟后该段的字面意思全弄懂了。

在此基础上,我想把内容引向更深一步:“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知晓了此段词的意义,句子的意思,我真替你们高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是你们努力的结果。还觉得文言文枯燥吗?(大部分学生摇头)学起来有点意思吧(学生们纷纷点头)。如果能将该段的特殊用法列举出来,你们就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了!”

话音刚落,语文课代表、学习委员就举起了手。学习委员邓翼宏答到:“‘何后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何以见得?

“因为与前一课‘何厌之有句式完全相同,‘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答得好,能学以致用。”

这时,同学们,用掌声给了他鼓励。接下来,张小江举手:“首句‘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是状语后置句。”

黄学琴:“‘以待乏也是省略句,可以理解为‘以(之)待乏也”

一向讨厌语文的景志远接着站起来:“‘执其手而与之谋句的主语应是勾践,它也是省略句。”

……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句,把第一段的内容从字到词到句弄得透透彻彻,喜悦和成功洋溢在脸上。

课后,我总结这节课的成功,有三点。一是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不采取高压政策,提问兼顾好、中、差各类。对发言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二是转变了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感情的鲜活个性,教师和学生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坦诚的心与心的交流就能营造轻松自然、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三是授之以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一旦掌握了如何学习,他们的兴趣便会大大增强,便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学习。

篇4:勾践灭吴(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1.解《国语》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其语言特点。2.握文言词“知”、“复”、“既”、“劝”、“遂”、“当”在本文中的用法。3.掌握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培养直译课文的基本能力。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简介《国语》。参见p59注释。

辨析:编年体——以年代为编写的序列。国别体——以不同的国家为编写序列。

补充:盖文王拘而演(演,演驿,推广。周文王拘于羑yǒu里,将《周易》的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周易》;仲尼厄(厄,困厄。仲尼周游列国,到处碰壁。)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厥,乃,才)有《国语》;孙子膑(刖刑,古时砍掉脚的一种酷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传,流传。吕不韦是秦始皇时的相国,使其门客作《吕览》。始皇十年,以罪免职,后又奉命迁蜀,这时《吕氏春秋》才得以流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韩非多次以书干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作《说难》、《孤愤》,传到秦国,秦始皇看了很喜欢,因派兵急攻韩,得韩非。韩非至秦后,被李斯等所谗,下狱死。);《诗》三百篇,大底(大致)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史记·报任少卿书》

《勾践灭吴》被称为《国语》的压卷之作。

二、介绍背景。

春秋末期,吴越常发生摩擦。公元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在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攻越国,勾践只得退守会稽山,此时的勾践,总共只剩下了5000人。

本文叙述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学生自读课文。

阅读注意点:读准音,读顺句。重点注意下面这字的读音: 会稽kuìjī仇雠chóu苑囿yòu暴pù露

四、疏通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知,管理。如:知政、知县。我和他们共国管理越国的政事。2.贾人夏则资皮——贾,古时的商人者称商,坐者称贾。如:商旅不行。资,积蓄,储备。商人夏天就要储备皮货。

3.无乃后乎——无乃„„乎,是文言固定句式之一。译作:恐怕„„吧。

4.何后之有——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句式完全相同。5.遂使之行成于吴——遂,终于。(遂迷,不复得路。)终于派文种动身出使吴国并达成了协议。

翻译全文。(略)

五、疏通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民无所移——百姓没有地方迁移。

2.将不可改于是——将不可以改变这种局面。于是,在这种局面上。是,这。(此“于是”与现代汉语不同。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3.不可失也已——千万不能够失去。也已,古汉语中为了强调,有两个或三个语气词连用的情况。一般只译后一个即可。(例如: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4.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服,使动用法,使„„臣服。古代讨伐一个国家,使之臣服就可以了。

5.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使动用法,使„„离去。夫差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让文种离开了。

翻译全文。(略)

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练习二(知、复、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1.检查作业

答案:知(1知道;2感到、觉得;3主持;4通“智”)复(1繁复;2再;3恢复。)既(1不久;2已经;3既然。)

二、疏通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其,自己,自己的。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我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

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以,以致,导致。以致百姓的白骨裸露于原野。3.寡人请更——更,更改,改变。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的策略。(也有人说是指改正错误)

3.宦士三百人于吴——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隶。宦,帝王的仆隶。这里做动词用,译作:让„„做帝王的仆隶。翻译全文。

三、疏通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通假字: 南至于句无。(句,通“勾”。)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将免者以告。(免,通“娩”。)三年释其征。(征,通“政”。)令孤子、寡妇、疾疹(疹,通“疢”。)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无不餔也。(餔,通“哺”。)无不歠也。(歠,通“啜”。)2.重点句:

①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使„„洁净。美,使„„美丽。饱,使„„吃饱。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美丽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②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庙,庙堂。这里作状语用,释作“在庙堂上”。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宴享,以示尊重。翻译全文。

四、疏通第五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通假字: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通“岂”。)亿有三千(有,通“又”。)2.重点句:

①如寡人者,安与知耻?——与,语助词。知,感到,知道。像我这样的人,怎么知道耻辱? ②勾践既许之。——既,„„以后。勾践终于答应了。

③如此,则有常刑。——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翻译全文。

五、布置作业。1.练习二之“既”、“劝”、“遂”、“当”。2.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作业检查。

答案:劝(1劝勉2劝说不)遂(1成功2于是3终于)

当(1掌管2面对3介词,表示在某个时候4阻挡,把守6将)

二、疏通第六段。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孰是君也——是,这,这个。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啊。翻译全文。

三、简析课文。主要讨论以下问题:

1.勾践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复兴越国的? ◎外交上:折节忍辱,屈膝求和。

◎内政上:鼓励生育,壮大国力;轻徭薄赋,笼络百姓;广招贤才,休养生息;艰苦朴素,身为民先。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简直是老虎将半身虎皮相许于人,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范蠡说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欢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算是看穿了越王的本质。

面对文种的批评,他不但不恼火,反而亲热地“执其手而与之谋”。为达目的他送美女。这些事情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勾践复国雪耻的决心和意志。2.勾践的人物形象。

越王的形象是深沉而丰满的。他不是一个复仇者,而是一个城府很深、有胆有识的政治家。他胸怀大志,处惊不变;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文种的聪明才智;他不忘国耻,所以甘愿忍辱负重、卑事仇敌;他要成就大业,所以能卧薪尝胆、抚慰百姓而痛切地自责。3.你喜欢这一人物形象吗?(略)

四、知识总结。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1.词义的扩大。如:“江”本专指长江,后成为河流的通称。“河” 本专指黄河,后成为河流的通名。2.词义的缩小。如:“谷”本是谷物的通称,现在在南方专指稻 谷,在北方专指小米。(唐·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新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中的“舅”古时有两个意思:“母亲的哥哥或弟弟”及“丈夫的父亲”;“姑”也有两个意思:“父亲的姐姐或妹妹”和“丈夫的母亲”。现在都只有一个意思了。)

3.词义的转移。如:“诛”,开始时指责备,例如成语“口诛笔伐”。后来成了“杀戮”的意思。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卑鄙”原指地位低下、见识浅 薄,无贬义,现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了

练习:比较下列词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中的不同: ①乃号令三军。(古:传布命令。今:下达的命令。)②大夫种进对曰。(古:古代官职。今:对医生的称呼。)③然谋臣与爪牙之士。(古:武士。今:坏人的帮凶或党羽。)④以暴露百姓于中原。(古:在野外受日晒雨淋之苦。今:隐蔽的东西露出来)⑤将不可改于是。(古:介宾短语,在这方面。今:连词。)⑥生丈夫,二壶酒。(古:男子。今:成年男子或女子的配偶。)⑦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古:离开。今:前往。)⑧果行,国人皆劝。(古:劝勉,鼓励。今:劝说。)

篇5:勾践灭吴(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梁万年江苏省金湖中学

学习要点:

1、了解《国语》的相关常识

2、掌握文中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

3、掌握文中的特殊句式

4、多义词积累:知、复、既、劝、遂、当

5、分析勾践灭吴的原因,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1、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西施故事引出人物:

范蠡的结局--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

文种的结局--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

3、相关常识:

史书体例基本可以分三类:纪传体如《史记》,国别体如《国语》

编年体如《左传》左传长于记事,国语长于记言

二、学生读课文,教师正音:

鄞Yin 卑事Bei

三、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

知:①管理,主持 ②交好,相亲 ③通“智”,聪明,智慧

劝:①勉励,奖励 ②劝说 ③劝进--鼓励、促进;受到鼓励

封:①加土培育树木,引申为聚土筑坟 ②边界

旅:①军队,众 ②寄居 ③俱,共同

遂:①成功,顺利地做到,顺利地成长 ②于是,就 ③终于 ④田间水沟;通达

当:①掌管 ②面对 ③介词,在某个时候 ④把守 ⑤必定 ⑥将

常:①符合规定的②永久的.、固定的,引申为规律、规则 ③长度单位,两寻为常

四、古今异义:

爪牙:武士,重臣--坏人的党羽

于是:在这方面--表承接、因果关系的连词

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

中原:原野--黄河中下游地区

暴露:日晒夜露--隐蔽的缺陷、问题等显露出来

至于:至,动词,到;于,介词,引出处所--表示达到其中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五、词类活用:

又郊败之,郊,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

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使动用法,使…退兵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暴露,使动用法,使…暴露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衣,作动词,穿

六、特殊句式:

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又何求焉--宾语前置

行成于吴--状语后置

国之孺子之游者--定语后置

七、句子翻译:

1、于是葬死者……补民之不足

2、今夫差衣……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八、问题讨论:

1、为了复国,勾践采取了哪些措施?

对外:卑事夫差,忍辱负重

对内: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向民谢罪,安抚百姓

奖励生育,发展人口

扶贫助弱,招揽人才

发展生产,以身作则

让利于民,民富国强

2、“致取父母昆弟而誓之”和“致其众而誓之”两个誓言怎样理解?

前一个誓言,既形象生动,又颇具个性。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民的措施;后一个誓言,既有对双方形势的评介,又有对双方实力的比较,更对志向和操守及纪律的作了强调,并用“助天灭之”以显示替天行道进行鼓噪。这一切都将为复国成就大业奠定基础。

九、作业:

1、阅读《语文读本》上的《国语》相关篇目

2、完成书后练习二、三

附录: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用较长的时间繁殖人口,聚集才力,教育人民,使国家富强。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刘向)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谓处处都有贤人。(论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谓培养人才不容易,须作长久之计。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谓人的言行总是处在众人的监视之下,如有不善,无法掩盖。

篇6:《勾践灭吴》(节选)教案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3.揣摩人物语言,体会其说话艺术。

4.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来审视勾践等人物。教学重点:

1.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教学难点:

1.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等。2.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来审视勾践的人物形象。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介绍《国语》及历史背景,讲析前三段。

一、导入新课:

老师摘录了蒲松龄是一幅有名的对联,希望与大家共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卧薪尝胆”这个成语与春秋时期哪位著名人物有关?对,越王勾践。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勾践灭吴》的主人公。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89页。

二、介绍《国语》: 师:《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请同学们看一下注释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约八国的史实,“国”就是指周王朝和七个诸侯国,“语”就是语言。这部书记载各国人物语言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所以称之为《国语》。《国语》的作者没有定论,相传与《左传》都是左丘明所作。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称《春秋外传》。

三、介绍历史背景:

在进入课文的学习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磨擦。公元前496年,越王允长去世,吴王阖闾趁着越王允常之子勾践刚刚继位,进攻越国,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5000人。本文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恨,灭掉吴国的故事。那么勾践是如何“十年磨一剑”雪洗前耻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进入课文的学习。

四、讲析课文前三段。

1、正音

2.讲析第一段:求谋臣、文种定计、与吴求和。

首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来翻译一下这一段。重点字词:

栖:本指鸟类歇宿,引申为退守。为何用一“栖”字,而不用“退”“守”“军”等字? 明确:形象地写出了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凄惶。乃:于是、就。三军:古时军队大多分为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指全军。退:使动用法,使„„撤退。知:管理。资:积蓄,储备。以:目的连词,用来。夫(fú):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然:转折连词,不过、但是。爪牙:古今异义字,古:勇猛的将士。今:走狗、党羽。不可不养而择也:而,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然后:这样之后;然,指示代词,这样。无乃后乎?:特殊句式“无乃„„乎?”,恐怕„„吧? 何后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后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其:指代文种。行成:离去前往吴国,并与吴国达成协议。子大夫:即大夫,子是加在人名或官名之前的尊敬之词。何后之有?: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句,有何后。遂:终于。行成:求和。大夫种是怎样论述为政必须“求谋臣”的道理的? 明确: “臣闻之„„无乃后乎?”

文种以比喻说理的手法,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段主要写了(为了保存奄奄一息的越国)勾践退守会稽山后求谋臣定计、与吴求和。

3、讲析第二段:(勾践责己请更:对内体恤民情、对外卑事夫差、宦士于吴。)

国家保住了,倘若你是勾践,下一步你会怎么做呢?勾践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接下来学习第二段。同学们对照注释看一下文段,然后用自己的话简要的回答第二自然段中勾践做了哪些事?

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些重点字词:(幻灯片显示):

其:指代说话人自己。而:连词,表转折,却。以:连词,表因果,以致 中原:古(原野)今(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请更:请①:请你允许我做某事,此例较常见。请②:请你做某事。(治国策略)【省略句】

然后:然,代词,这样,这样之后。卑事:卑下地侍奉。宦:做帝王的仆隶。

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简要概括一下这一段勾践主要做了哪些事?有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没有的话老师就点将了哦!××同学你来说一下。

点评明确:回答得非常全面。勾践首先是把战败的责任归于自己向国民请罪并表希望改变治国策略,对内关心百姓,安抚国民,对外则卑事夫差、宦士于吴。思考:勾践这一系列的“更”,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从卑事夫差、宦士于吴这些举措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付吴国勾践在这里运用“苦肉计——暗渡陈仓”越王勾践卑事夫差,骗取了夫差的信任。即要表明无东山再起之意,而他的真正目的是?争取时间休养生息,富国强兵,这是缓兵之计。

4、讲析第三段

为了复国,勾践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我们接下来看,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对照注释阅读第三自然段。我们来点一下这一段的重点字词:

至:到达。乃:于是,就。誓:告诫。之:代词,指代后面说的话。归:归附。二三子:春秋时表复数的习惯用语,相当于“你们”。丈夫:古(男子的通称)今(女子的配偶)与:提供。释:减免。洁、美、饱:使动用法,使之洁、美、饱。其:第三人称代词,那些。庙礼: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礼待。

通假字:

1、南至于句无(勾)

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率)

3、令壮者无取老妇(娶)

4、将免者以告(娩)

5、三年释其政(征)

6、而摩厉之于义(磨砺)

7、无不餔出(哺)

8、无不歠之(啜)

为了复国,勾践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请同学们来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明确:鼓励生育、优生优育、减免赋税、爱民如子、关心弱势群体、广纳贤才、身体力行。勾践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达到了休养生息、民富国强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出处: 《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五、结课

面对越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国人有怎样的反应?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下节课,听同学们回去做好预习,把课后练习做一下。下课!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勾践灭吴》的前面三段,了解了勾践为存国、复国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是越国日渐民富国强。面对越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国人有怎样的反应?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

二、讲析第四段:国之父兄请战,勾践严明军纪,赏罚分明。首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最后两段。

面对越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国人有怎么样的反应? 明确: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重点字词:耻: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节:克制。请报之:请②:请你做某事。国之父兄请战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 勾践答应了吗?(明确:没有。)安与知耻?:哪里还知道什么是羞耻呢? 国之父兄是否就放弃了?(没有)这一次国之父兄请战的原因是什么?

“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亲:敬爱。其: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请复战:请①:请你允许我做某事,此例较常见。(请允许我们再打一战)勾践这次答应了吗?(答应了,勾践既许之。)既:副词,„„之后。

既然勾践已经答应与吴国一战了,那么他在战前做了什么准备呢?

其众之不足: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衣:名词作动词,穿。有yò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欲:赞成。

(明确:召集民众,对吴国作分析,表明这是助天灭吴是正义之战。同时还严明军纪,赏罚分明)

三、讲析第五段。果行(果断地这样做),国人皆劝(劝勉、鼓励)。越国伐吴时,国人为什么“皆劝”?(明确:勾践在复国时,采取了有效的治国方略和亲民措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足,勾践与民休息、体恤百姓的措施深得民心;越国国力大增,百姓忠君爱国;越国上下精诚团结,雪耻心切。)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能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难道不应该为他效死吗?)是故:因此。

在国富民强、民心所向、万众一心的局势下,勾践攻伐吴国势如破竹,屡战屡胜,终于灭掉吴国。

本文的题目是《勾践灭吴》。可是我们发现作者把笔墨放在描写战争场面的有多少呢?(明确、很少,只用了一句话概括灭吴的战果)正面写直接灭吴的只有最后一句。那么作者的大量笔墨,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明确:重点写了勾践战前的准备工作。第一段:存国——求贤定计,与吴求和。

第2、3段:复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第4、5段——灭吴: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四、拓展延伸

作者写这样一篇历史散文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记录下勾践灭吴这个事实,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我们首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勾践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明确: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

我们来分析一下勾践的人物形象,同学们认为勾践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明确:败而不馁,能屈能伸,城府很深,知人善任,性格坚忍,善于团结人民富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

从勾践身上,同学们得到了那哪些启示?(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蛮对挫折和困难,要生不见败不馁,不轻言放弃,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士兵突击》“不抛弃,不放弃”。

五、讲解课后练习,结课。

在勾践身上同学们都收获了很多,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胜不骄败不馁,取得更高的成就。下面我们来看课后练习。„„下课 知: 复:

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1、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

2、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感觉

2、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又

3、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管理

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反复

4、孰为汝多知乎?通“智”,知识 既: 劝:

1、既而儿醒,大啼。不久

1、果行,国人皆劝。劝勉

2、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

2、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说

3、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遂: 当:

1、自杀未遂。成功

1、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

2、登轼而望之„遂逐其师。于是、就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正值、正当

3、遂使之行成于吴。终于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把守

4、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应当

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将

篇7:勾践灭吴的教案

初中阶段学生文言文阅读十分有限,仅限于初中所学的几篇,对古文学习兴趣一般。多数觉得文言文枯噪无味,晦涩难懂。对文言文语法和常用词知识,大多是死记硬背。基于这样的情况,高一文言文教学宜“低起点、稳起步,先入门,再提高”,避免学生对古文产生厌学兴趣。——参选自教参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内容。

2、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3、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自励,报仇雪恨的故事。

4、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教学重点:

掌握特殊语法现象。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旨,揣摩人物语言,体会语言艺术。

课时安排:3课时

预习阶段:通读课文

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蒲松龄的对联引入,拓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兴趣)

出示ppt: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清】蒲松龄(查证)在这幅对联中,有两个我们熟知的成语典故“破釜沉舟、卧薪尝胆”,讲述的是哪两个故事? 明确:

破釜沉舟讲的是楚霸王项羽,当时他作为上将军,率领其军队与秦军交战,要越过漳河到对岸抢占对方的阵地,为了表示有进无退,有战必胜的决心,他与军队渡河之后,要把军队中的“釜”——古代一种煮饭的锅,全部砸碎,把渡船也砸烂沉到江底。

其中“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苦心人”,指的就是卧薪尝胆,雪耻复仇的越王勾践(可以让学生答)。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忍辱负重、厉兵秣马,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灭掉吴国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勾践灭吴》。板书:勾践灭吴

二、题解(1)常识

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哪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下《国语》(学生标识课文注释①)。掌握:《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的作者)所作。共二十一卷,全书按周、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公元前990年--公元前453年)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反映了这一漫长历史时期诸侯各国的交往、争战等情况。

辨析(ppt出示):国别体——以不同的国家为编写序列。《国语》

编年体——以年代为编写序列。《左传》

纪传体—— 《勾践灭吴》被称为《国语》的压卷之作。(2)背景:

出示ppt:“春秋时期诸侯形势图”,介绍时代背景:

当时原本统一着中国的周王朝衰落,诸侯势力兴起,相互讨伐,争夺土地和资源,黄河流域一带就有齐、宋、晋、秦、楚等多个大诸侯国争霸,中原大地可谓狼烟四起。而在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地区也有两个国家不甘示弱,争得不可开交,他们是吴国和越国,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来看看吴越两国的争霸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交代吴越战争的由来:

吴王阖闾曾经打败过吴国西面强大的楚国,一心想向中原地区扩展自己的势力,当诸侯的首领,可是其南面的越国也一天天强盛起来,不断第派兵骚扰吴国的边境威胁到吴国的后方,使它北上争霸受到严重的牵制,吴越两国的仇怨摩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继位,阖闾就趁着越国的国丧带领其子夫差攻打越国。然而,阖闾在这一仗中被砍掉了一个脚指头,这一伤说轻一轻,说重又不重,可阖闾老了,受不住伤痛折磨很快就死去了。夫差发誓报仇,在前494年又与越军在夫椒这个地方打了一仗,杀得勾践只剩兵五千,退居会稽山上。

此时越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情况危急,我们的课文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三、课文研读

(一)整体感知课文

对照注解,学生通读。

(二)讲读文章第一段

1、学生齐读

2、在残兵只有5000,强敌步步逼近的情况下,勾践有否因惨败而一蹶不振,坐以待毙呢? 他是如何应对的?

串讲“乃号令三军曰:„„”:退、知 招揽人才,出谋划策——共知国政

2、这对于想要建功立业、实现政治抱负的人来说,可谓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机。这时,谁站出来了?(文种)文种对勾践“求谋臣”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串讲文种的话: 资、然后、无乃„„乎

3、找出能够概括这段话中心意思的句子——中心句。文种为我们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4、文种在论述这个道理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比喻、排比。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5、除了阐述道理,文种还表达出了哪层意思?

“无乃后乎?”——婉转地责备勾践未能早些任用贤才——这里颇有埋怨、发牢骚的意味,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郁闷。

6、文种主动进见就只是为了讲道理、发牢骚吗?当然不是。还要有退吴的方法。

7、国难当头,情势危急,但文种并不是一开口谈如何退吴,而是慢条斯理地讲讲道理、发发牢骚,又顺便挖苦责备了越王。他不怕越王一怒之下杀了他吗?这说明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临危不惧,有胆有谋,胸怀大志,希望得到重用„„

8、勾践看出文种的心思了吗?他是怎么回答的?

串讲:苟、子、何后之有(倒装句)

9、勾践怎么做的?

“执其手而与之谋”——而

10、作为一个君王,面对臣子的责备,不但没生气,还能如此亲近,并给予充分的信任。说明了勾践是个怎样的君主? 处变不惊、知人善任

11、明君贤臣执手相谋的决定是?“遂使之行成于吴”(成)为什么要议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缓兵之计)

(三)讲读第二段

1、勾践派文种到吴国去议和。吴国君臣对此是什么态度?

最高统治者:夫差欲与之成。(分析吴王的心理:自负、轻敌)臣子们分为两派:灭越派——伍子胥

存越派——太宰嚭

2、两派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先看伍子胥的理由(齐读伍子胥的话),并评价。

3、夫差采纳了谁的建议?太宰嚭。太宰嚭是怎么说的?

串讲:服(使动)、又何求焉(倒装)

4、伯嚭为什么反而替吴说话?——中了美人计)

5、比较两派的出发点?——国家、个人

6、夫差为什么听信伯嚭的话?——不辨忠奸,自负,目光短浅

7、所以“与之成而去之”:去(使动),从越国这方看“议和”就意味着可以暂时生存下来,保住国家,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一系列的过程叫做“勾践存国”。在保住了国家的情况下,如果你是勾践,会怎么做?

第二课时 复国大业

(四)串讲第四段,1、串讲中注意:执仇、以(连词)、暴露、更、吊、宦。

2、勾践主动承担战败的责任,“请更”。“更”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内: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安抚民心

对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麻痹吴王

3、这一系列“更”的目的是什么?——卧薪尝胆,准备复国

4、为了复国大业,勾践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五)串讲第五段

串讲时注意:至于(古今异义)、致、誓、饩、通假——帅、蕃、取、免、政、摩厉、餔、歠 使动——洁、美、饱

1、勾践“誓之”的内容是什么?——“将帅二三子以蕃”

2、“蕃”的意思“繁殖、生息”。为什么要“蕃”?(增加人口数量)

3、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对民——颁布新婚姻法、制定计划生育政策、减少赋税徭役、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才、修养生息。对己——自给自足。

4、这一系列的治国措施的效果如何?——民俱有三年之食。国力强盛。

5、这也就是《左传》所说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我们可以把这一系列措施叫作“勾践复国”。

(六)串讲第六、七段

1、注意:耻(使动)、其、有(通假)、旅、劝(古今异义)

2、国家强盛后,越国的人民忘记国耻了吗?(没有)百姓们有何请求?(报仇)

3、百姓第一次请战的理由是什么?听到百姓的第一次请战,勾践为什么他不答应?百姓的第二次请战的理由又是什么?勾践为什么答应了?

这些反映了勾践的胆识才略。百姓第一次请战,理由是为君雪耻,士气还不足,因此,作战时机不成熟,勾践欲擒故纵,再次把以前战败的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显得非常仁厚,使国人更加爱戴他,从而把他们的同仇敌忾的情绪推到一个新的高峰。他再三强调“昔者之战,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这种自责不仅消解了战败后国内的民怨情绪,而且还树立了勾践在越国的百姓心目中明君圣君的形象,为复国雪耻赢得了民心,可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勾践并不急于复仇,也不是因为他没有实力复仇或不想复仇,而是他想先点燃民众复仇的火焰,因为他知道兵民才是胜利之本。下文中“寡人闻古之圣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可谓一语中的,点明了作战的最佳时机。在民众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下,全国同仇敌忾,因此他答应了民众的请战。

4、答应民众请战后,勾践又怎么做了?为何要这样做?

5、勾践的“誓之”有几层意思?每层各有何意图?勾践为什么要"助天灭之"?

第一层:鼓舞士气

第二层:寻找战由

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能够相互感应,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上天就会惩罚他,现在夫差如此昏庸,天也要灭他。勾践这样讲,就为自己挑起复仇的战争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国人就会更加卖力。

第三层:明确军纪

6、越国伐吴,国人为什么皆劝?

勾践在复国时,采取了有效的治国方略和亲民措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足,于是百姓觉得“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勾践是值得他们为之效死的国君,所以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勉励,一心伐吴,为越国报仇。

在国富民强、民心所向良好局势下,勾践攻伐吴国势如破竹,一战再战,一胜再胜,终于灭掉吴国。——第三部分:勾践灭吴

四、探讨课文主旨

1、本课的课题是什么? ——勾践灭吴。

2、从课题看,本课的重点应写“灭吴”这件事,课文真正写到灭吴是在哪些地方呢? 明确:写到灭吴这件事只有后两段,而正面写直接灭吴的只有最后一句。

3、作者的大量笔墨,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明确:存国、复国。

4、课文写了许多勾践在灭吴国之前的准备工作。请同学们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的详略处理呢?他写这样一篇历史散文的目的是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记录下勾践灭吴这个事实? 明确:其实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往往在客观史实中寄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这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左传》《国语》等史书,是这一传统的最早体现者。

5、《勾》一文就是这样。请问本文真正能为我们提供经验教训的究竟是后两段还是前四段段?

明确:前四段。作者之所以花了更多的笔墨去写灭吴前勾践的准备,就是为了寄寓这件事的经验教训。“前人之鉴,后世之师 ”。

6、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越国最终能灭掉吴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勾践深得民心。勾践由于励精图治,忍辱图强,所以深得民心,在民众的倾力支持下一举灭掉了吴国。

由于揭示了这样深刻的经验教训,勾践灭吴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而勾践灭吴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

6、公元前494年——前473年,短短二十余年,其间,吴、越两国的兴衰消长,“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竟如斗转星移,天翻地覆,其历史教训,令人深思。这段历史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五、写作特色

1、叙事主次清楚,层次分明;

2、写人形象生动,个性鲜明;

六、梳理归纳字词知识点:

(一)词义解释

1、实词:知越国之政、贾人夏则资皮、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寡人请更之、吊.....有忧、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公与之饩、将以蕃、旅进旅退 ........

2、虚词:无乃后乎、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连词)、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

(二)通假字——帅二三子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将免者以告、三年释其政、摩厉之于义、......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

(三)词类活用

使动:退吴、服之而已、夫差与之成而去之、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宦士三百人于吴、昔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

(四)古今异义:爪牙之士,然后乃求谋臣,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国行,国人皆劝 .

(五)倒装句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今已服已,又何求焉?

作业 :课后作业和背诵全文

明人陶望龄以“妙理玮辞”评价《国语》,这“妙理”中即蕴涵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确实有“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之境界。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

1.学生齐读课文,能背诵者背诵

2.指名回顾重点字词、难句翻译

3.回顾课文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存国------勾践求贤,文种定计

⑴.勾践招贤------助己谋而退吴者,与之共执越过之政 ⑵.文种进言------今栖于会稽,乃求谋臣,无乃后乎------文种自荐

⑶.勾践纳贤------执其首而谋,使之行成于吴------定计求和

第二部分:复国------卧薪尝胆,准备复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⑴.请更

对内------安抚民心:葬---问----养----吊----贺----送----迎----去----补

对外------麻痹吴王: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亲为夫差前马。⑵.以蕃:

鼓励生育------壮大兵力

减免徭役------壮大民力

广招贤才------壮大才力

休养生息------壮大国力

篇8:《勾践灭吴》教学设计

[导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达到熟读,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

2、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了解特殊的语法现象。

3、结合时代背景,体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法与学法]

采用以诵读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课文,归纳重点字词句,以达到熟读全文、背诵部分段落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二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报仇雪耻,终达目的的故事。越王勾践当年到底是如何卧薪尝胆,又是如何报仇雪耻的?《勾践灭吴》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具体的答案。

二、背景提示:(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的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越,吴师败绩,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夫差继位。公元前494年夫差为报父仇攻越,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大败,率五千甲退守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求和。本文就从这里开始。

三、理解文章各段大意。

(一)战败和谈(1-3)

1、越王勾践战败后第一个举措是什么?(可让学生用原句回答,然后概括)

提示:①悬赏纳谏;②赏识贤才。

2、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何不同?

提示:越王纳谏(“执其手与之谋”),吴王拒谏(“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一个求贤若渴,虚心纳谏;一个刚愎自用,是非不分,不同的人物性格为下文胜负成败奠定了基础。

(二)卧薪尝胆(4-7)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提示:反省:“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

态度:“此则寡人之罪,寡人请更。”

2、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提示:葬、问、养、吊、贺、送、迎、去、补

3、从文中找出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

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制定“婚姻法”、生育法,吊死扶困,轻徭薄赋,招贤纳士,整肃军纪。

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三)三败吴国(8段)

越三败吴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果行,国人皆劝……曰:‘孰是君也,而无可死乎?’”可见,勾践最终战败夫差的根本原因是获得了民心。

通过以上的对课文大意的分析,引导学生熟读并理解大意,这一过程不必局限于某个词、某个句子的细微解释。

四、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对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和文言词语分类归纳总结。

(一)重要实词。(知、复、劝、当见课后练习二)

①物资,钱财(《聊斋志异・促织》:“成妻具资诣问。”)

②费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军资所出。”)

③供给,资助(《隆中对》:“此殆天所以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④凭借(《赤壁之战》:“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⑤积蓄以备贩卖(“贾人夏则资皮……”)

①完成,实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②成功(《赤壁之战》:“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③成为,形成(《赤壁之战》:“如此则荆关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④已成的,老的,旧的。(方苞《狱中杂记》:“狱中成法,质明启钥。”)

⑤讲和(“遂使之行成于吴。”)

①在水中浮行(《吕氏春秋・察今》:“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游哉?”)

②流动,流浪。(本文:“国之孺子之游者……”)

③虚浮不实(游嘴滑舌)

④游玩,游览(《醉翁亭记》:“滁人游也。”)

⑤游历,游学

篇9:《勾践灭吴》教学设计2

一、课文悟读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越灭吴的故事,是春秋末年的著名史实。记载这一史实的古代典籍很多,民间传闻也很丰富,而尤以《国语》中的《勾践灭吴》写得最为简练、精彩,最富文学意味。统观全篇,故事情节曲折委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外交辞令巧妙传神,特别是史实所提供的教训,惊心动魄,发人深省。

公元前494年,吴、越大战于五湖夫椒,越王勾践兵败会稽,濒于亡国。吴国以伍子胥为代表的“灭越派”和以太宰何代表的“存越派”,反映了吴国内部上层的矛盾。在大是大非、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攸关时刻,方能显示出历史人物的卓见、才华和品性。伍子胥深谋远虑,一番兴霸良言,精湛深刻、一针见血,极具预见性。但遗憾的是,沽名钓誉、自矜功伐的吴王夫差,利令智昏,倨傲轻敌,一心北进中原,争当盟主,他怎听得进伍子胥不合己意的言论!至于太宰海鼠目寸光,贪色受贿,十足的误国小人。他那“今已服矣,又何求焉”的姑息之论,荒谬迂腐,愚不可及,是“妇人之仁”,又极具迷惑性。他的庇护,对越国是“福音”,对吴国却是“祸水”,事实上他已沦为越国的内奸了,真是“国有佞臣,敌国之福也”!而昏聩的夫差却亲菏栉椋近佞远贤(后来竟杀害了伍),非但未乘胜灭越,扩大战果,反放勾践返国,放虎归山,使越国有了韬光养晦、休养生骤、东山再起的良机。吴国的君昏臣佞,为其灭亡埋下了祸根。从公元前494年越国战败濒亡,到公元前473年吴国由盛而衰,以至灭亡,才短短二十余年,其间,吴、越两国的兴衰消长,“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竟如斗转星移,天翻地覆,其历史教训,令人深思。

令人慨叹的是,仅隔二百余年(前473年―前2)后的“楚、汉相争”,“鸿门宴”上又再现了与“吴越相争”惊人相似的一幕:占尽优势的项羽(类似夫差),不听从范曾(类似伍子胥)的忠言,却听信内奸项伯(类似太宰)的盅惑,不以史为鉴,一味沽名钓誉,刚愎自用。他可以残忍地坑杀20万秦降军,也可以焚烧壮丽的阿房宫,但却“不忍”诛杀一个政敌刘邦,这种“匹夫之勇,妇从之仁”致使项羽重蹈了历史的覆辙,犯了同夫差一样的低级错误。历史的教训是多么沉痛啊!

明人陶望龄以“妙理玮辞”评价《国语》,这“妙理”中即蕴涵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确实有“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之境界。

二、亮点探究

1.开篇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为何用一“栖”字,而不用“退”“守”“军”等字?

探究学习:《史记》中称:“犹鸟栖于木以避害也。”这就形象地写出了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凄惶。

2.勾践事急而求贤,文种用了一段精彩的语言阐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这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探究学习:比喻说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3.第3段“勾践说于国人曰”的“说”;第4段中“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第5段中“乃致其众而誓之”的“誓”;“勾践辞曰”的“辞”各是一种语体(或文体)。结合语境,体会各种语体的特点和作用。

探究学习:第3段的“说”辞,心情沉痛,语调哀婉,反省自责,立志改革,令人动容。

第4段和第5段各有一段“誓”辞。第4段中的“誓”表明勾践要学“古之贤君”,率众休养生息。第5段中的“誓”,是越国将士整装待发前勾践“战前动员”的“誓师之词”――加强思想教育,严明法纪军令。

前面评析的“说”和“誓”,都是越王勾践精心准备之后向民众演讲的,第5段中的“辞”则是他对国之父兄请战的即兴答对。他内心虽燃烧着复仇的烈焰,蓄意灭吴,但他却一再自责免战。这种以退为进、欲擒故纵之法,意在积蓄民众的复仇情绪。先塞后流,汹涌爆发,势不可挡。

4.第4段主旨是写勾践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为何开头先交代“勾践之地……广运百里”?

探究学习:开头插叙这几句,表面看似行文不畅,略显突兀,实则很有必要,说明败后的越国,不仅人口减少了,国土削小了,形势严峻,百废待兴,复兴大业举步维艰。这就更能显示勾践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精神的可贵。

5.按说,富民强邦,重点应是发展生产,但文中勾践制订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围绕繁衍人口这个中心,特别是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这是为什么?

探究学习:此即《左传》所称的“十年生聚”。需知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上古时期,一个国家要强盛,要发展生产,首先需要的是劳动力;同时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兵员的多寡。勾践要复兴越国,首先重视发展人口,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而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不过是为了赢得更多的生育者。同时勾践给予“达士”优厚待遇,礼贤下士,广揽人才,说明他在重视人口数量的同时,更注重人口质量。

6.在勾践复国的二十余年中,越国数次打败吴国。但写对吴的几次战争,作者既没有交代战前的部署,也没有反映战况,只是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国人皆劝”的高昂参战情绪和列叙战绩:“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为什么这样写?

探究学习:这是写作目的,主题使然。事实上,这些发生在不同地点的战争,并不是没有时间间隔的连续的`一场战争。作者意图不在表现战前的谋略运筹和战争场面的激烈壮观,而是要给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由于“国人皆劝”,越军长驱直人,所向披靡,节节胜利。这就突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谁赢得人民的倾心支援,谁就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主题。

三、选题设计

1.文章最后,勾践从自身经历中吸取教训,以“遂灭吴”的果断行为回答了夫差的求和,戛然而止,警策峭拔。结合《教师教学用书》所提供的删节文字,想像灭吴过程和结果,特别是吴王、伍子胥、太宰旱拿运和下场,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

研究方法:

(1)展开合理想像。

(2)要有合乎逻辑的情节发展和人物思想性格的展示。

参读书目:

(1)《国语・越语・范蠡佐越灭吴》。

(2)《国语・吴语・勾践灭吴夫差自杀》。

(3)《史记・吴太伯世家》。

(4)《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5)曹禺话剧《胆剑篇》。

2.阅读《左传》中的《越伐吴》《越灭吴》;《国语》中的《勾践灭吴》《范蠡佐越灭吴》《越王勾践命诸稽郢行成于吴》《吴王夫差与越荒成不盟》《申胥自杀》《勾践灭吴夫差自杀》;《史记》中的《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世家》,比较研究各类史书对同一事件记叙的详略、角度、侧重、笔法、体例等的异同。

研究方法:

(1)去图书馆找到相关书籍。

(2)运用比较阅读法,发现、探究各段文字的异同,体会各类史书的特色。

参读书目:

(1)《左传》。

(2)《国语》中的《吴语》和《越语》。

篇10:《勾践灭吴》

一、相关背景资料

1、有关《国语》:《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起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关于国语的作者是谁,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其后班固、李昂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国语》编写意图:“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由于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如《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它具有史家“尚实录,寓褒贬”的传统,也能运用形象思维来写史,具有较强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2、时代背景:

(1)春秋时的吴、越两国,虽然国土相接,但在历史上却一直是“仇雠敌战之国”。在连年的互相征伐与厮杀中,双方互有胜负。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结果吃了败仗,伤重而亡。其子夫差即位,誓报父仇,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率领败残人马退守会稽山上。本篇就是从这里开始记载,直至勾践灭吴为止。

(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二、文言知识总结

一、通假字

1、南至于句无句——同“勾”。

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同“率”,率领。

3、令壮者无取老妇取——“娶”。

4、将免者以告免——“娩”,生育,分娩。

5、三年释其政政——通“征”,指赋税徭役。

6、而摩厉之于义摩厉——同“磨砺”。

7、无不餔也餔——通“哺”,给人食物吃。

8、无不歠也歠 ——通“啜”,给人水喝。

9、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同“岂”,难道。

10、亿有三千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二、古今异义词

1、爪牙之士爪牙——古义:武士;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中原——古义:原野;今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3、十年不收于国国——古义:国内人民;今义:常用于“国家”或“代表国家的”。.

4、丈夫二十不娶丈夫——古义:男子;今义:常用于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

丈夫。

5、南至于句无至于——古义:至,动词,到,于,介词,引出处所;今义:表示达到..

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三、一词多义

1、子

必哭泣葬理之如其子(嫡子).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尊称).

2、请

请姓无庸战(请求对方).

寡人请更(请允许我).

3、之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代词,代他).

勾践之地(助词“的”).

何后之有(助词,提宾的标志).

若水之归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其

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代词,他的).

必哭泣葬之如其子(代词,自己的).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远指代词,那).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同“岂”,难道).

5、于

赵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之上(介词,在)

乃号令于三军曰(介词,向)

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介词,比)

南至于句无(介词,到)

四、词类活用

1、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服,使动用法,使„„服从。)

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暴露,使动用法,使„„暴露。)

3、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美、饱,使动用法。)

4、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使动用法,使„„受到羞侮。)

5、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衣,名词作动词,穿。)

6、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名词作状语,以隆重的礼节。)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仇雠敌战之国也。.

2、此则寡人之罪也。..

3、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1)乃号令于三军曰

(2)勾践说于国人曰

(3)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4)十年不收于国

(5)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6)而摩厉之于义

(7)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

2、定语后置

四方之士来者

3、宾语前置

何后之有

(三)固定句式

无乃后乎?(无乃,相当于“只怕”,表推测)

三、问题讨论

1、文章标题为“勾践灭吴”,那么,全文的重点是否在于“灭吴之战”?为什么这么

安排?

明确:不是。本文重点写了战争准备,一笔带过战争场面及结果。详写略写取决于文章表现的主旨。越王勾践深沉而有城府,他有胆有识,胸怀大志,他处事不惊,知人善任,他不忘国耻,关心百姓。只有详细地表现与其性格相关的事件,他能抓住读者。也使文势跌宕、高潮迭起。

2、越国使用了哪些计策,打败吴国?

明确:A美人计——“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危。利用御寇,顺相保也。”美人计为败战之计,是形势不利于我方时采用的一种谋略。越王勾践在战败面临亡国之危的形势下,以八个美女贿赂吴王夫差的亲信,是符合形势需要的。美女西施也是在此时送给了夫差,目的是求得媾和。

B、苦肉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意蒙之吉,顺以馔也。”以勾践越王之尊,而行为夫差牵马之实,其目的就是要夫差放松警惕。据史料记载,勾践在夫差生病时,曾亲口尝过夫差的粪便以了解病情,骗取信任。此后不久,勾践便得以释放,回到越国。

C、暗度陈仓——勾践一方面卑事夫差,另一方面在国内体恤民情,休养生息,增强国力,终于具备了与吴国抗衡的实力。

3、越国能最终灭掉吴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点评:越王本身的智谋、胆识、毅力、德威使之能够对外隐忍,创造日后复兴的条件,对内成功建立影响力和物质基础,这些构成了越国胜利的重要因素。另外,吴王的不忍也是越王保存自己,并最终取胜的外在因素。

四、思维发散

本文塑造了一组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的性格特点。

总结、扩展

给下边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用一个成语作标题,注意其中加点的词语。

勾践之困会稽也唱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参考答案)

1.标点

勾践之困会稽也,唱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2.标题:卧薪尝胆

3.加点的词语

女通“汝”,你。

重(chóng)采——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

折节——屈己下人。

振——通“赈”,救济。

吊——慰问。

4[译文]

勾践固守在会稽的时候,唱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固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时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贫穷的人,慰问死者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

附:板书设计

勾 践 灭 吴

准备:1.群臣携手,文种定计,向吴求和

2.抚恤国人,卧薪尝胆,厉精图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勾践灭吴(高一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04-20

勾践作文素材04-09

勾践卧薪尝胆的道理08-11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观后感04-30

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4-25

上一篇:投资公司工作计划参考下一篇:全优课堂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