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2024-04-1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共10篇)

篇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古代哲人思想。2、顺畅畅朗读背诵。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⑴顺畅朗读背诵。⑵积累文言词汇。2、难点:

学习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名言积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作者简介、文章简介

介绍孟子、《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以“孔孟”并称。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今天我们学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提示要求)听读注意:读音

停顿

重音

节奏

2、朗读指导(提示要求)读音准确

停顿恰当

重音突出 富有节奏

3、自由读 正音:

粟(sù)夫(fú)畔(pàn)通“叛”

4、自由读,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学生发言,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研读全文 理解词义:

七里之郭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亲戚畔之

得道者多助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班级范围内质疑、释疑。

四、研读赏析

1、文章为了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中心,列举了那些事例? 学生思考发言。

2、在第一个事例中哪些词语强调了“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 “七里”“环而攻之”

3、在叙述第二个事例中使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4、文章到第三段中心论点已得到证明,那么第四段有什么作用?

(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得出结论。先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段中,作者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有普遍意义。)

5、齐读

五、拓展反思

结合历史和现实举例阐述“人和”思想的重要性。

六、当堂背诵

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论点:战争天时举例结论: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不如地利得道多助域民地利失道寡助固国治国不如道理人和威天下“仁政”

篇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课型、课时]

导读课,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拨法、自读法、讨论法、分层教学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孟子)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介绍孟子及其政治主张,学生齐读投影内容)

[投影一]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投影二]

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出自《<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听课文录音,在舒缓的音乐中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生伴随音乐试读课文,初步领会语句的意思。

(三)学生串讲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1、每四名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

2、教师指名代表对课文进行试讲,其他学生补充更正。(文段比较容易翻译,学生能够较轻松地完成。教师对试讲的学生要及时鼓励、肯定)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一)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

(二)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教师出示投影,分别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 战争结果如何?

③ 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① 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

②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③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

④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①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

②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

③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

[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

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师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四、总结:

师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结构。(指名学生总结)

明确: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五、巩固练习(出示投影,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 委而去之 ② 环而攻之 ③ 池非不深也 ④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⑤ 亲戚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②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

填空:

1、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阐明什么?

2、在“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这个问题上,孟子和曹刿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认为在于 曹刿认为是。

3、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 得道多助

篇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笔者认为,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要弄清这个问题, 首先要弄清论点这个概念。

论点是议论文中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看法和主张。中心论点是作者对这一问题或事件的总主张、总观点, 一般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姚麟园在《中学教学全书·语文卷》中做了如此论述:“论点可以是多层次的。根据论点内涵的多寡及其结构的复杂程度, 有的作为单一论点提出, 加以证明便可;有的则需分解剖析为一总论点以及隶属其下的若干分论点, 自下而上, 条分缕析, 达到最终确证总论点的目的。”这段话中的“总论点”即指中心论点。那么, 怎样才能判定本文的中心论点呢?

首先, 要分析文章的标题。议论文标题分为论述问题型标题、中心论点型标题、论述范围型标题、论述对象型标题四种。不论哪种标题都有点明或提示中心论点的作用, 使人见其题而概知其旨。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第一节, 标题为编者所加。编者为什么用“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作标题?标题是哪个句子的深化呢?本文先论证战争胜负的条件取决于人心的向背, 强调“人和”的作用;同时, “人和”又由统治者是否“得道”所决定。所以,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是前面议论之后所得出的结论, 即文章的中心论点。编者之所以把中心论点提炼为“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并作为这节文字的标题, 是因为这样不仅概括了本文的基本内容, 揭示了本文的主旨, 而且突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其次, 要了解作者的思想主张。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与主旨, 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核心。如果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那么也就无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文章的精髓。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 社会动荡, 各国相互攻伐, 人民生活痛苦。面对现实, 孟子讲求“唐虞三代之德”, 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 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他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 人民可以推翻他。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 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 才能一统天下。他到处游说, 希望封建统治者实行“王道”, 施行“仁政”。在本文中, 孟子首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并假设攻守均遭失败的战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 然后从治国以及理论方面 (域民、固国、威天下) 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那么, 如何才能得“人和”呢?结论是统治者要“得道”, 即施行“仁政”。所以, 孟子的目的是在宣传儒家的“仁政”思想。因此,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只能是“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的一个分论点, 是用来补充或证明这个中心论点的, 是从不是主, 是目不是纲。

再次, 要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本文的论证思路显然是从“谈战争”达到“谈治国”的目的。战争是当时残酷的现实, 孟子从现实入手, 通过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两个观点的论证, 突出了“人和”在战争方面的决定性作用。然后再用一组排比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从理论上强调了“人和”在治国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很显然, 这里的“域民”“固国”“威天下”已不是战争问题或军事问题了, 而是治国、安邦、平天下的政治问题。可见本文不是论战争, 而是讲民心向背的, 是借战争来论述实行“王道”即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 水到渠成地推出了“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这一中心论点。

最后一组对比句和一个假设句强调了“得道”的重要意义:施行“仁政”的君主是一定会得“人和”、统一天下的;施行“仁政”的君主“有不战之时”, 即使去打仗, 也一定是自卫的、必胜的正义战争。

最后, 要明确作者的论证意图。孟子生活于战国中期, 他反对战争, 极力游说统治者施行“仁政”以统一天下。孟子是一位儒学大师, 不是一位军事家。因此, 我们可以肯定, 孟子不会去研究战争, 他研究的是统治者施行“仁政”才能得“人和”的问题。朱熹在《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的后面是这样注解的:“尹氏曰:‘言得天下者, 凡以得民心而已。’”本文虽然用了大量笔墨去论述战争, 但这是表象, 是凭借, 其真正目的是论述“人和”的实质, 就是“得道”, 即施行“仁政”。统治者只要“得道”, 施行“仁政”, 就能得“人和”。所以, 孟子的意图是告诉封建统治者要“得道”, 要通过“仁政”去一统天下, 而不是鼓吹封建统治者凭借战争去一统天下。

篇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公元前379年,周天子册封田和为诸侯七年后,形影相吊的齐康公在一座荒凉的海岛上凄然离世。自姜子牙受封起,延续了六百多年的姜齐从此改姓田。

田和的祖上田完本是陈国公子,因国内动乱投奔齐桓公,从此落户在齐,史称“田陈氏”。

田陈代齐是一段漫长的和平演变,比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兴替要温情脉脉得多。

拐点在齐景公执政时出现。

彼时,齐国百姓三分之二的收入都要上缴,景公的国库里,粮食堆积如山,生虫长蛆;衣料俯拾即是,破烂腐朽。

与此相对,民众却啼饥号寒,衣衫褴褛,冻馁倒毙于途。

作为当朝大夫,田陈氏反其道而行之。每逢百姓借贷,皆用特制的大容器多给,而当其纳粮、还款时则以法定的小容器少收。

不仅如此,从山上进购木材,从海边采买鱼盐,进价多少,卖价也是多少,遇有家庭困难者,还施以救济。

很快,齐国上下便对田陈氏“爱之如父母,归之如流水”,以至于齐相晏婴出使晋国时不无忧虑地对叔向说:“被国君(齐景公)抛弃的子民只能到田陈那里去。我不敢断言田陈会不会得到邦国,但我们齐,肯定已经是末世了。”

终于,齐景公也开始觉悟,在一次同晏婴聊天时说:“寡人的宫殿美轮美奂,却不知道将来是谁的。”

晏婴道:“田陈的吧?他虽没什么大的功劳,但民众对其春风雨露已然载歌载舞。”

景公去世后,田陈干掉齐国最大的两家卿族,通过废立国君掌握了军政大权。及至平公即位,齐相田成子进言道:“喜赏恶罚乃人之常情,你我君臣,不妨这样分工——赏赐的好事,君上来做;惩罚的恶名,臣下来担。”

齐平公见美誉归己,何乐不为,便欣然同意。但他不知道的是,国之利器不可示人,田成子已聚拢人气,唯缺惩罚之权柄。

自此,国人不再畏惧平公,田陈离王座只差一道手续。

不诚无物

从来治世民为天。

再颟顸的统治者也懂。

但揆诸现实,无论“永不加赋”的许诺如何动听,兴勃亡忽才是史不绝载、经久不衰的大戏。

这跟高喊“互联网转型”,却折戟沉沙、尸骸枕籍的传统企业所经历的别无二样。

事实上,互联网思维既非工具,也非商业模式。商业对现代社会而言的确重要,但绝不是全部。

一言以蔽之,互联网思维是溶于你行走坐卧、待人接物的精神气质与行事准则,是对自由的向往、平等的热望,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人权宣言》的主旨的自发认同,即: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

因此,三观不正之人,即便散尽家财,智尽能索,距离互联网思维,终究是“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论自由》的作者约翰·穆勒曾说:“表面上似乎同人们的实际生活和直接利益相去甚远的思辨哲学,其实是世界上最能影响人们的东西。”

的确,当此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交替之际,抱残守缺者不乏其人,坚持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大规模宣传的传统商业路径,拒绝与时俱进,严丝合缝地验证着哈耶克的论断:如果从长远考虑,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那么,从短期着眼,我们就是我们所创造的观念的俘虏。

在工业时代,资源和渠道被当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颠扑不灭的金科玉律。但在互联网时代,产品更多的是以信息的方式呈现,不仅渠道垄断难以维持,媒介垄断也被打破,消费者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妄图通过买通媒体单向度、广播式地制造热点、诱导消费的模式轰然坍塌。

而另一方面,“锚定效应”又使得转型步履维艰。

这个由诺奖获得者卡尼曼发明的词指出:人的决策实际上是依据于过往和局限的信息来做出的。由于人无法通天晓地,因此那些片面的信息就主导了我们的决定,从而产生认知偏差。

比如19世纪末,整个伦敦到处都是马粪,因为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

面对日积月累的马粪和束手无策的政府,伦敦人民苦不堪言,或咒骂、或逃离,并根据以往经验判断这座城市行将崩溃。

万万没想到的是,汽车的出现终结了所有问题。

同理,计算机诞生时,IBM创始人沃森说:“人类只需要五台电脑就够了。”

他的依据是自己的眼睛。彼时的电脑重达数吨,大到能装满一间屋子,谁也无法想象有朝一日会人手一台。

未有知而不行者

俱往矣,替人做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究其实质,互联网思维是在商业民主化的土壤中孕育的用户至上的理念,而检验其真伪的唯一标准就是知行合一。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没有真心发愿,真情流露,做再多的社会化营销、大数据分析,也只是自欺欺人,缘木求鱼。

若企业大谈简约思维,却不懂得少即是多,我知其未知也;

若企业大谈极致思维,却无法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我知其未知也;

若企业大谈迭代思维,却不会从小处着眼,快速创新,我知其未知也;

若企业大谈流量思维,却不能把免费从量变坚持到质变,我知其未知也;

若企业大谈跨界思维,却对产业链和产业边界模糊不清,不敢进行颠覆式创新,我知其未知也;

若企业大谈平台思维,却没有多方共赢的胸襟,将公司打造成“自燃型”员工创业的航母,我知其未知也。

当初,达摩祖师从海路来中国,见到痴迷佛教的梁武帝萧衍。

萧衍大建佛寺(南朝四百八十寺),精研教理,甚至亲自登坛讲经,还动不动就跑到寺庙剃度出家,自以为功德无量,夸示于达摩,孰知只换来一句:“并无功德。”

萧衍不甘,追问怎样才算有功德,达摩对曰:

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

即既净化自我,又净化他人。这种度己度人的功德,不是靠世俗的有为来求得的。

互联网思维亦如是,用《中庸》的话说就是“未发之中”。

《中庸》把喜怒哀乐等情感尚未发动时内心保持的一种寂然不动、不偏不倚的状态称作“中”;情感表现出来时,都能把握一个适当的度,符合自然常理与社会规范,称作“和”。

“中和”是一种极高的境界,能够“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思维又“卑之无甚高论”,不过“饥食渴饮”,己欲达而达人罢了。

正如有僧问慧海禅师:“修道时如何用功?”

慧海:“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又问:“所有人不都这样,难道他们同师父一样用功?”

慧海:“不同。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

诚然,常人脑海中每天要闪现千万条妄念,如果收摄得住,则言“百姓日用皆道”亦不为过。

依托互联网,真正意义上的消费主权破茧而出,人类再也不需要虚伪的“顾客就是上帝”。

人也好,信息也罢,互相之间是一种网状而非从属关系。个体来去自如,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不再重要,人与人之间也不存在谁必须依附谁,美国学者格兰诺维特将之形象地喻为“镶嵌”。

这是一种对人性的释放,因为网状结构中的节点是平等的。它承认节点有关系,但拒绝承认其有高低贵贱之分。

篇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1. 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 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材分析:

二、 重点:目标1、2

三、 难点:目标中对第四段论证的理解

四、 课时:一节课

五、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从国共两党之间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得天下的结果(例:淮海战役的胜利),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唤起学生的共识,然后导入 本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遍,听课文录音。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sù:谷子,与“栗”,lì区别。“畔”,pàn 。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

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指名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

5.齐读课文.

(四)、分析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2.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

附参考答案: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六)、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七)、布置作业 :

1.A类:熟读并背诵课文

2.B类:默写课文

3. 翻译课文

附板书: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 战争需要“人和”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 论据

失道寡助 域民

治国 固国 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结论: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篇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教案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 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夫环而攻之(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给加点字注音。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空乏其身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苦其心志( )人恒过( )

5、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 (用课文词语回答)

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篇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2. 找出疑难语句.

3. 判断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还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 如何划分段落?

5. 理解孟子的思想:治理国家,主要靠实施高压政策,还是实施仁政?

篇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 “道”在优选形式

已知直线l1:x-3y+10=0,l2:2x+y-8=0,过点M(0,1)作直线l分别交l1,l2于P1,P2,使M是线段P1P2的中点,求l的方程.

设P1(x1,y1),P2(x2,y2),则根据已知有

x1-3y1+10=0,2x2+y2-8=0,x1+x2=0,y1+y2=2,,解得x1=-4y1=2,x2=4y2=0.

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是x+4y-4=0.

根据已知设P2(t,8-2t),则P1(-t,2t-6),

因为点P1在直线l1上,所以-t-3(2t-6)+10=0解得t=4. 于是P1,P2的坐标分别为(-4,2),(4,0).

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是x+4y-4=0.

根据已知设P1(Δx,1+Δy),P2(-Δx,1-Δy),则有Δx-3(1+Δy)+10=0,2(-Δx)+(1-Δy)-8=0,即Δx-3Δy+7=0,2Δx+Δy+7=0.

消去常数得=-,此即所求直线的斜率.

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是x+4y-4=0.

以上几种解法构思精巧,结构优美,过程简捷,避免了用点斜式求交点所带来的繁琐.

2. “道”在抓住特征

已知点M(3,5),在直线l:x-2y+2=0和y轴上各找一点P和Q,使△MPQ的周长最小,试求直线PQ的方程.

如图1,作点M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M1,再作点M关于y轴的对称点M2,连结MM1,MM2,连结MM1,MM2与l及y轴交于P与Q两点,由轴对称及平面几何知识,可知这样得到的△MPQ的周长最小.

由点M(3,5)及直线l,可求得点M关于l的对称点M1(5,1).同样容易求得点M关于y轴的对称点M2(-3,5).

据M1及M2两点可得到直线M1M2的方程为x+2y-7=0.

令x=0,得到M1M2与y轴的交点Q0,.

解方程组x+2y-7=0,x-2y+2=0,得交点P,.

所以kPQ=-,直线PQ的方程为y=-x+.

所谓解析几何,就是数与形的完美统一,因此恰当地利用平面几何的知识对解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道”在不忘特例

求过点A(-4,2),且与x轴的交点到点P(1,0)的距离为5的直线方程.

要对直线是否存在斜率的不同情况加以分类解析,结合题目中的相关条件设出对应的直线方程,然后求解.

(1) 当直线斜率存在时,因为直线与x轴相交,所以k≠0,设直线的斜率为k,已知直线过点A(-4,2),代入点斜式方程,得y-2=k(x+4),所以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Q-4-,0则有-4--1=5,解得k=-,故所求直线方程为x+5y-6=0;

(2) 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经过点A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x轴的交点(-4,0)到P(1,0)的距离也恰好为5,所以直线x=-4也满足条件.

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x+5y-6=0或x=-4.

采用点斜式解答此类问题时,容易忽视直线斜率不存在这种“特例”,同学们在实际解答时要全面考虑.

1. “道”在挖掘隐含条件

已知圆C的方程为(x-1)2+(y-2)2=25,直线l的方程为(2m+1)x+(m+1)y-7m-4=0(m∈R),求证:不论m取什么实数,直线l与圆C恒交于两点.

如果不假思索,往往会采用通性通法:把圆C的方程与直线l的方程联立成方程组,进而消元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最终验证这个方程的判别式Δ不论m取什么实数,总大于0.这种证法未尝不可,可计算量颇大.如果我们“多一个心眼”,便会发现直线l恒过一个位于圆C内的定点,那结论就不言自明了.

直线l可化为(2x+y-7)m+(x+y-4)=0,

令2x+y-7=0且x+y=4=0,得x=3,y=1,所以直线l恒过点M(3,1).又点M(3,1)到圆C的圆心C(1,2)的距离d=

当我们拿到一道题目时,如果不加以仔细观察、细致分析,那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又怎能把问题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可你一旦拥有一双“慧眼”,那题目中若明若暗藏而不露的隐含条件就会被你“识破”,这时问题便可变繁为简迎刃而解了.

2. “道”在请图形帮忙

已知直线l1:mx-y=0,l2:x+my-m-2=0.

(1) 求证:对m∈R,l1与l2的交点P在一个定圆上;

(2) 若l1与定圆的另一个交点为P1,l2与定圆的另一交点为P2,求当m在实数范围内取值时,△PP1P2面积的最大值及对应的m.

(1) 如图2,l与l分别过定点(0,0),(2,1),且两两垂直,所以l与l的交点必在以(0,0),(2,1)为一条直径的圆:x(x-2)+y(y-1)=0,即x2+y2-2x-y=0.

(2) 由(1)得P1(0,0),P2(2,1),

所以△PP1P2面积的最大值必为•2r•r=.

此时OP与P1P2的夹角是,所以m=3或-.

涉及多条曲线位置关系问题,要注意运用图形分析方法,用图形的直观来避免代数运算的盲目性和复杂性.

3. “道”在巧用曲线系

求经过两圆(x+3)2+y2=13和x2+(y+3)2=37的交点,且圆心在直线x-y-4=0上的圆的方程.

根据已知,可通过解方程组(x+3)2+y2=13,x2+(y+3)2=37

得圆上两点,由圆心在直线x-y-4=0上,三个独立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方程;也可根据已知,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3)2+y2-13+λ(x2+(y+3)2-37)=0,再由圆心在直线x-y-4=0上,定出参数λ,得圆方程.

因为所求的圆经过两圆(x+3)2+y2=13和x2+(y+3)2=37的交点,所以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3)2+y2-13+λ[x2+(y+3)2-37]=0.

展开、配方、整理,得x+2+y+2=+.圆心为-,-,代入方程x-y-4=0,得λ=-7.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2+y+2=.

利用曲线系解题,往往简捷明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所以灵活运用曲线系是解析几何中重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之一.

4. “道”在设而不求

已知圆x2+y2+x-6y+m=0和直线x+2y-3=0交于P,Q两点且OP⊥OQ(O为坐标原点),求该圆的圆心坐标及半径.

将x=3-2y代入方程x2+y2+x-6y+m=0,得5y2-20y+12+m=0,设P(x1,y1),Q(x2,y2),则y1,y2满足条件:y1+y2=4,y1y2=,

因为OP⊥OQ,所以x1x2+y1y2=0,而x1=3-2y1,x2=3-2y2,所以x1x2=9-6(y1+y2)+4y1y2=,于是x1x2+y1y2=+=0,

所以m=3,此时Δ>0,圆心坐标为-,3,半径r=.

在解答中,我们采用了对直线与圆的交点“设而不求”的解法技巧,由于“OP⊥OQ,”即等价于“x1x2+y1y2=0”所以最终应考虑用韦达定理来求m.另外,在使用“设而不求”的技巧时,必须注意这样的交点是否存在,这可由判别式大于零帮助考虑.本题也可利用曲线系求解,请同学们一试.

5. “道”在利用几何性质

自点A(-3,3)发出的光线l射到x轴上,被x轴反射,其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与圆x2+y2-4x-4y+7=0相切,求光线l所在的直线方程.

由已知得圆C:(x-2)2+(y-2)2=1关于x轴对称的圆C′的方程为(x-2)2+(y+2)2=1,其圆心C′(2,-2),则l与圆C′相切,

设l:y-3=k(x+3),所以=1.

整理得12k2+25k+12=0,解得k=-或k=-.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y-3=-(x+3)或y-3=

-(x+3),即3x+4y-3=0或4x+3y+3=0.

关于求切线问题,利用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条件,是求圆的切线方程的常用方法若本题由“Δ=0”求切线方程也可,但过程要复杂些.

1. 已知直线l:(2a+b)x+(a+b)y+a-b=0及点P(3,4).当点P到直线l的距离最大时,求直线l的方程.

2. 直线l经过直线l1:2x+3y+2=0与l2:3x-4y-2=0的交点,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直线l的方程.

3. 已知圆C:x2+y2-2x+4y-4=0,是否存在斜率为1的直线l,使以l被圆C截得的弦AB为直径的圆过原点?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 已知平面区域x≥0,y≥0,x+2y-4≤0恰好被面积最小的圆C:(x-a)2+(y-b)2=r2及其内部所覆盖.

(1) 试求圆C的方程.

(2) 若斜率为1的直线与l与圆C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满足CA⊥CB,求直线l的方程.

1. 5x+y+7-0. 提示:将l的方程化为a(2x+y+1)+b(x+y-1)=0.

2. 17x+17y+12=0或17x-17y-8=0. 提示:设l的方程为2x+3y+2+m(3x-4y-2)=0.

3. 存在,方程为x-y=4=0或x-y+4=0.

4. (1) (x-2)2+(y-1)2=5.

篇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1. 正确辨析常见文言虚词、实词

2.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文言文的语感

3. 让学生认识我国古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辨析重点字词句意;在朗读中继续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解课文蕴涵的思想观点

教学方法

1. 读议结合法

2. 分层教学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熟读课文,思考问题

教学用具

幻灯机、录音机

教学步骤

课前活动

生进行课前活动

师有针对性简析

一、导入

有一个成语,它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这个成语叫做——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出自哪本书?—— 《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中的文章。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我们今天要学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二、齐读课文

要求:

1. 读准字音

2. 注意断句、标点符号停顿要读出来

3. 体会排比句的好处

(鼓励:男女生曾经都胜过1班的)

生读后教师简评

三、讨论质疑与解疑归纳补充

(一) 、讨论

学生形成4人讨论组讨论,时间8 分钟.幻灯机提示可讨论的内容.教师巡视,适当解疑,提醒少言寡语者,提示讨论的时间,要求各讨论组A层次负责人注意把握进度。

(二) 、质疑解疑与归纳补充

学生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班上讨论。

1、虚词

之:

三里之成,七里之郭:的

环而攻之:指城郭

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前,表承接;后,表转接.

夫:

发语词,表示下面要发表议论

2、古今义

然而不胜者,……:这样却

亲戚畔之:内外亲属

3、实词

委而去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域:限制,名词作动词。

畔:通”叛”.

4、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人心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拥有仁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5、理解课文结构及孟子思想

⑴本文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明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一段:提出论点

第二段:分析论点

第三四段:总结论点

⑵治理国家主要靠高压政策还是事实仁政?

通过我们对字词的理解,通过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都知道孟子很重视人和,不可否认,天时和地利都具与一定的重要性,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和,要做到人和,就要重视实施仁政,而不可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和“兵革之利”.

四、朗读训练

1、听录音

2、熟读成诵,要求BC层次的同学也要能背

作业

1. 背诵

2. 分类积累词句

3. 拓展: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理解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 理解常见虚词.

2. 找出疑难语句.

3. 判断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还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 如何划分段落?

5. 理解孟子的思想:治理国家,主要靠实施高压政策,还是实施仁政?

篇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观点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2、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重难点分析: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

(怎样分析本文写了什么。明确:要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应该先分清层次,再概括出层意,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最后看本文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什么。)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么?(揠苗助长),什么意思?(比喻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把事情弄坏)这里还有一句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们懂得它的意思吗?说说。(学生说不上,老师就析题:施行仁政的人就会很多人帮助,不施行仁政的人很少有人帮助他)你们知道它们的出处么?

它们出自《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文章。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仁政”。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确句子的节奏。

三、理解文意:

1、学生听课文录音,勾画出重点字词(粟 、“畔”通“叛”:背叛)

2、初读课文,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强调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

3、教师小结:请指出句子的含义: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夫”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争论!!!

(整体感知这个环节,我可以这样提问么?请指教)

5、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的观点,即要具备“人和”这个条件)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人和”才是最有利的作战条件。)(通过对比揭示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再读全文,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

7、整体归纳: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借战争谈政治,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

四、课堂小结:

通过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体裁么?(议论文)学习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学什么?(学习说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样说理的?谁来归纳一下?(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举例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再从道理上得出结论)

五、课堂延伸:

上一篇: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6教案下一篇:镇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